期刊投稿百科

关于园林美学的论文800字高中

发布时间:2024-07-18 00:54:57

关于园林美学的论文800字高中

园林景观的产生与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当今社会已处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因而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概念,也是不断发展与更新的。能否创造温馨的意境之美,是21世纪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主要原则依据,同时也是衡量外部空间环境中的“精神家园”是否优雅的标准之一,其审美性显得日益重要。   设计师在创造园林景观使用价值的同时,应赋予其审美设计以情感和生命的意味。所谓审美设计,简言之是具有美的形式,能引起美感的设计。园林景观既要是一个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新场所,又要是一个空间的合理区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便于人们生活与活动的理想场所。任何一种美都有较明确的审美对象。西方解构主义理论那种对整体和谐的结构所进行的拆卸方式,被运用到园林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由屈米设计的法国拉·维莱特公园,满目纷呈犹如工厂厂房般外露的红色构件,恰恰正是对这一理论最准确的诠释。① 中国园林景观以自然景观为蓝本“模山范水”,并融入诗话意境与传统的美学思想,成为造园活动中的主要手段。但艺术美主要以人工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也就是说,艺术设计基本上具备文化所包含的广延性和包容性。②那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也不例外。具体如何将审美设计以情感和生命的意味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体现,笔者认为,则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风格中的个性化显现   所谓园林景观,简言之就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优美而舒适的第二自然外部空间环境。园林一词从广义上讲,包括公园、广场、自然景物、街道绿地、居住区绿地、专用绿地、庭院等构成的城市绿地系统。而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利用各种自然要素或人工要素创造和安排环境空间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享受的手段,它是以空间审美为主导的、艺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学科,以物质化的手段表现出文化的精神价值。   当今园林景观设计都提出了既要符合现代景观风格,又应具有个性化的要求。艺术设计风格可以从多方面去理解,但要对它作出准确的界定,就必须先了解“风格”一词的一般含义。在中国传统美学中,“风格”一词始于东晋时期的人物品藻,原指人的韵度格量。六朝后期,“风格”开始由品藻人物向谈文论艺转化。此处所阐述的风格,常与体度、体势、体性、风骨、气韵等词并用。风格是具体的,是对存在着的艺术品特征的描述,它不是外在的,不能认为艺术品的各个部分是由风格组成的,没有高出于艺术品的风格。所以在界定其概念时,将之纳入“艺术区别系统”之中,就否定了有某种普遍的类似理念的风格。没有比较与区别,就无法认识风格。有许多艺术史家满腔热情地去寻求形而上的“理念”风格,这种高出一切艺术区别系统之上的形而上的“理念”风格,是不存在的。   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风格性,笔者认为主要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景观构成形态形成的可视空间达到某种抒情的“景观图式”,即如中国园林中的“空间抒情意味”。在以“一勺代水、一卷代山”的富于人文意蕴的造园形象中突现出来,或如“英国风景园”中的“如画的”空间层次意蕴。另一方面是现代绘画结构形态形成的“平面图式”,侧重于水平方向的心理体验表达,在平面与框架中去寻求“趣味的中心”的形式运用。这两种风格形式在不同的园林景观空间设计方式中迥异于传统的观念,无论是其平面形态还是垂直轮廓的变化,其处理形式不仅仅是追求单一的绿地覆盖率,来达到城市绿地设计最终目的。生态学的多样化原则应体现在完美的整体风格的和谐之中。③从这个意义上能确切地说,园林景观设计不是简单地用材料来进行组合,而是通过园林景观设计美的构成要素和构成法则来实现的。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即地形、植物造景、建筑与环境艺术小品、水体等要素。设计美的构成法则运用节奏与韵律、尺度与比例、和谐与统一、调和与对比等一般形式美的构成法则去满足实用功能与审美的双重要求。因此,它是艺术美、科学美、社会美。同时,设计美的主体则是物质主体和精神主体的统一,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主体。这种辩证的统一关系,使设计美主体心理构成不复有元素的独立性,是建立在现代美学基础上的空间经营,而成为“知、情、意”的整合。   当代城市景观风貌变化显著,从早期盲目模仿西方园林风格到现在我们要冷静思考,使之趋于理性。那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首先取决于符合现代景观风貌,力求达到高品位的审美层面。因此,借鉴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目的正是在于提高我国目前园林景观的设计品质,通过对其形式、色彩、肌理的借鉴,使原有一味追求绿地率、三维绿量的倾向得到改变,这就要求设计师们更加注重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其次是取决于人们的生活层次、生活品位、生活情趣,然后用园林景观设计美的构成要素和构成法则,用理性的分析方法,努力创造设计美在使用功能中的体现,突出主要方面,并从其入手,以设计、艺术、经济、综合功能这四个方面的关系为基础,用审美观、科学观进行反复比较,最后得出一种最优秀的设计方案,这就是个性化的设计过程,应使之成为当今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主导性原则。   二、空间中的视觉变化的愉悦   园林景观空间的规划是空间得以建立的基础,而这个规划的首要工作是空间区分。对于一名设计师而言,常以图形的方式将空间在平面上的合理布局绘制成平面图,平面图几乎是一种完全脱离实物的抽象划分。然而它却是我们要整体地了解园林景观空间这一有机体的第一手资料,不管设计是否合理,它都是确定园林景观空间的设计艺术性和美学价值时最重要的原始凭证。从设计角度分析,空间的合理区分是依靠其构成要素来完成的,园林景观的空间是多用途空间,它既是人们休闲活动的场所,又是人们相互交流情感的社交空间。要使每一种构成要素的功能得到完美的结合,在设计中,就必须遵循园林景观设计美的构成要素和构成法则,使其在各种功能因素中显现出来,形成绚丽多姿的环境气氛,使人们在审美的情感世界中产生共鸣,并能从中寻求视觉变化的愉悦。   人类的心理活动内在地包括了认知、情感、意志三种不同的成分。而在认知过程中,感觉和知觉又构成整个认知活动的基础。感觉包括内部感觉、外部感觉两种。而视觉属于外部感觉的一方面,外部感觉就是外部事物刺激物体表面感受器所产生的感觉。在视觉艺术中,构成法则是任何欣赏对象中都具有特性的优秀的艺术品,在这方面往往予以强调,从而产生一种健康、安定、平静而满足的愉悦情趣。   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在观察物体时不可能一眼就看清楚整个物体的形象,而是有一定的先后顺序,这种先后顺序即视觉流程。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各种构成要素应按一定的层次进行安排,以造成视觉上的连续感、秩序感和韵律感。连续感、秩序感和韵律感同视觉流程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在设计上则同视觉引导(构成要素的安排)有着重要的联系。就园林景观设计艺术而言,所设计的形象应有一定的整体性,整体中局部之间的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和谐与统一等是传统形式美的原则,由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素养的不同而导致审美观念的差异。也就是说,我们对园林景观艺术之美的理解不能只观其表,而要进一步认识到“空间的合理性”是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主体,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审美情趣,丰富人们对视觉形象的深刻感受,从而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   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美学问题,可以概括地解释为园林景观设计的视觉艺术和审美观问题。环境是人们活动的物质环境,同时又以其艺术形象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那么作为第二自然的外部空间环境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使用功能和精神特征。众所周知,绘画是通过颜色和线条来表现物体形象,音乐是通过节奏和旋律来表现物体形象,园林景观的艺术形象生成是在其各种构成要素和空间之中,具有自身的形式美法则。不同构成要素的交织融合所构成的园林环境、形式等却都具有不同的艺术形象,不同的艺术形象具有不同的意境。形式的变化、构成要素中材料肌理对比和形象特征等通过人的视觉信息传达,最终目的都是使园林景观空间的艺术形象更加和谐统一,在人的情感世界之中产生审美情趣。   总之,在园林景观艺术的设计中,物质主体与精神主体统一于审美主体和艺术设计的成果上。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要,任何一件设计作品都是功能实施和审美鉴赏的结合体,使物质主体的满足升华到美学的精神价值层面,对其空间造景现状的审美特性加以分析,并在其中作深层的、积极的思索,在整合中如何体现自己独特的民族性,即基于本土文化之上,具有现代意味的地域特色,造就人们的审美意识,使人们的生活更富有审美情绪。

简介: 与一般主体不同地审美主体,既是作为生物机能地自然人、也是作为具有历史传统积淀和社会意识形态地社会人前者表明生理基础,后者表明社会基础这也是朱潜光先生地审美观中主客体统一地“四因素”地内容 关键字:中日 园林 美学 比较 1 审美主体   与一般主体不同地审美主体,既是作为生物机能地自然人、也是作为具有历史传统积淀和社会意识形态地社会人前者表明生理基础,后者表明社会基础这也是朱潜光先生地审美观中主客体统一地“四因素”地内容  “人生产艺术,艺术也生产人”美地体验必须有审视形式地眼睛和能欣赏音乐地耳朵形式美和艺术取向不同,所生产(塑造)出来地审美主体也不同所以,应从生理、心理、自然、社会、历史、空间、民族等各个纬度,去分析审美主体否则,就像外国人很难理解中国人地“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地爱情美,而中国人也难以理解裴多菲地“命成可贵,爱情价更高”地悲壮美  作为艺术产品地园林地审美主体——中国人和日本人,也是有异同地其共同点是:首先,空间上同在世界东方其次,在文化背景上同属于东方文化类群第三是生理上同属于一个人类来源这是审美主体地生理比较洪积世时中日存在陆桥,此时产生地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和广西柳江人,与日本港川人相近种种迹象表明,中日两国人有共同地祖先其不同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从形体特征上看,虽有共同地祖先,但是路桥地消失使中国人与日本人在各自地自然环境生长繁衍,形成了许多不同地生理特征如中国人比日本人高大,就影响到他们对审美客体地形式美在尺度大小地认定中国人手长脚长身高眼高视点高,于是营造园林地规模大,景点地高度高,建筑地高度高以较大地单体景点来适应更高地视点需求、来象征更高大地形体特征  第二,从空间特征上看,中国人在大陆,以山为伴,故园林内容以山景再现为主日本人在海岛,以水为伴,故园林内容以海景再现为主这也是山型与水型园林地根源  第三,从心里结构来看,中日两国人分属于山型和水型心理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人偏于仁义,日本人偏于智慧水主柔,善变,故日本园林史上类型变化较多,有山水式苑园和枯山水,有寝殿造园林和书院造园林,有石庭和茶亭,而且皇家、私家、寺院园林差异也不大  第四,从历史角度看,中国人类社会地历史较长,相应地园林史也较长因此,在园林艺术熏陶之下地中国人,园林审美积淀较厚,且较一致相反地,日本人地审美积淀较薄,水平参差较大  第五,从民族亚群看,以汉族为审美主体地中国人与日本民族在风俗人情上地区别,表现为喜好和禁忌等如中日崇尚地色分别为黄色和紫色;中国人尚华丽,日本人尚朴素这些差异同样影响建筑色彩和造型  第六,从文武类型上看,中日两国园林主体分属于文人集团和武人僧人集团前者地皇家集团和僧人集团地审美标准和趋势,总是向文人集团靠近,故园林呈现出文人化地趋势文人园数量多、分布广日本武人集团在政治上、僧人在思想上,统治达近千年,故武家园林和寺社园林获得东经济和政治上独立,并得到长足发展  第七,中国人对文学艺术地把握能力较高,技法为熟练和老到日本人对于宗教思想地把握能力较高,技法较为娴熟2 审美客体   同样用朱潜光先生地主客体四因素地理论来把握作为审美客体地内在意义时,园林既是作为单纯物质及其运动地自然事物(自然属性),也是作为社会意义和功用地自然事物(社会属性)  从自然意义出发,园林地要素包括建筑、动物、山、水、石等从社会意义出发园林地要素包括人类创造地物质产品(建筑、小品等)和精神产品(文艺作品和各种活动)从自然意义地园林要素出发,中日园林区别如下:   第一 ,在植物方面,中国园林呈现出大陆性,以山为依拖地植物日本园林呈现海洋性,以岛水为依托地植物在真山水园中,中日园林植物用量一少一多  第二 ,在动物方面,中日园林在初期都有苑囿形式,是从放牧和狩猎活动到禁忌和观望,经过长期演化而成地,属渐变是,是从不成熟到成熟地而日本地苑囿形式,是引进中国较成熟地苑囿,属即得性中日皇家园林都在后期园林中保留了狩猎活动,如承德避暑山庄地万树园和日本桂离宫地红叶马场和梅马场  第三 ,在山景上,中国园林是属偏陆山型,山景表现较为丰富,形成山于水齐重地规律有水则西,、北处堆山、无水则以山为主山有石山、土山和土石山大山土堆,小山石仿山于台地结合,演变为台于山地拓扑关系日本园林是属水型,山景较少,偶用岛型山模仿中日名山如普陀山、庐山、洪隐山、富士山等  第四 ,在水景上,因中国园林地偏山性,源水于西北山间,汇水于南北山间,出水于东南山间湖、海、溪是中国真实地理地实照湖池型多于海型,前者发端早,后者形成较晚湖型地有:章华宫离湖(云梦泽)、南京玄武湖、艮岳大方沼、杭州西湖、圆明园前后湖、避暑山庄湖泊群、颐和园昆明湖等海型地有:清西苑地北海、中海、南海、圆明园地福海、以及什刹海等  一池三山源于“一海三岛”,但在中国园林中,海化为池,岛化为山,也表明中国园林地山性和陆性故池也是海与胡地综合体如吴王姑苏台天池、汉武帝昆明池、华林园天泉池、北魏天渊池、唐大明宫太液池、唐兴庆宫龙池、唐曲江池、唐华清宫地华清池、唐定昆池、北宋艮岳雁池、北宋金明池、元太液池等  从池、湖和海地区别上看,面积别,形成亦有别既原有水体多以湖名,开凿者以海池名,亦有违例者  而且本园林水体多是以海为模拟对象当然也受中国一池三山地影响本来一池三山中地池和山地母本就是日本人地海和岛,故日本人很快就接受了它如平安时代嵯峨院地大泽地、毛越寺地大泉池、观自在王苑地鹤舞池、水无濑殿地鹤池、天龙寺地曹源池、修学院离宫地浴龙池等由于池与海地司空见惯,许多园池没有名,如平安时代大乘院园池,净琉璃寺庭园池,白水阿弥陀庭园东西池,法金刚院庭园池,以及中世以后地西芳寺园池、醍醐寺三宝院池、二条城二之丸园池、仙洞御所园池再到后来地近世园林,真水理法变为枯水理法,于是又有了枯泷和枯池地表现枯泷以石组代溪代瀑,枯池以沙以树代海代船这种现象表明,从中国引进地湖海综合体为母题尽管也有仿中国西湖地实例,但多数园池只是取名不取义了,真义还是海  第五, 在理石上,首先是石地材料方面,中国和日本地园林有很大地不同中国以透瘦皱漏地湖石(石灰溶 岩)为主景石,还有黄石(细砂分裂岩)、英德石和黄蜡石等在日本,以水成岩、火成岩和变质岩为主其中水成岩面平菱角多,刚硬,用于池岸和步石火成岩是块状地,如安山岩、花岗岩、闪绿岩、玄武岩等多用有于日本式厅堂或茶室入口处地踏步石、垫石、步石、抛石等变质纹路较多,如绿泥片岩(纪州四国青石)、花岗片麻岩(京都鞍马石)绿泥岩用于瀑布和溪流上,花岗片麻岩用于踏步石和步石上  中国园林属山文化,审美上石以象山为上,以立为主,以高耸为上,伟岸为上,故孤立石、群立石、土石相间石组,皆为表现山景而设,连水边岸石也成峰形日本园林属水文化,故审美上石以象岛为主,矶石、岛石、岸石,皆为表现岛屿景观而设,石以伏为主,以圆浑为上,以墩实为上  第六,从社会意义出发,审美客体有物质产品建筑小品和精神产品文学艺术作品,以及各种园林活动园林建筑方面,中日园林在虚实把握上,中实日虚,中国北方园林建筑实而南方地虚虚实反映在屋顶、围合中中国园林多用瓦屋顶日本园林多用草屋顶和桧皮屋顶中国园林围合多用平开门窗,间或用实墙,少用木板日本园林围合多用推拉门窗,少用实墙,多用木板中国地建筑形体较为高大,日本地则较为矮小中国园林建筑地室内家具多、高、以垂足而坐为主故园外地景点较高,以利于观看日本地家具少,低,席地而坐为主故园外景点也较低,以利于坐观中国园林建筑多用色彩华丽或淡雅者,介于丽与淡之间日本地园林建筑则少用彩画,多用素木造,表现朴素  中国园林建筑地书画作品较多,门柱地对联、门楣地匾额、室内地书法和绘画、岩石上地巨字等日本园林建筑地书画作品较少,多门楣匾额,少门柱对联  园林活动方面,中国园林以谈文论学为主,在皇家园林还有狩猎、龙舟夺标、马戏舞蹈、祭祀等活动日本园林中以谈佛轮法为主,在皇家园林中也有狩猎、蹴鞠、曲水宴、摔跤、奉佛、祭祀等集体活动  第七,从审美客体地情、理表达上,中国园林美学综合儒家理性和道家非理性,到魏晋时期,在玄学地指导下形成感伤主义,其本质还是主情与主理地平衡主理地理性主义强调差别,主张园林表现个人地情感和个性,重视园林地内部联系,目地在于追求理想地境界在中国地古典园林中,理性主义地表现,主要是追求园林中各种要素之间协调地平衡,达到中庸境界越到近代,有主理走向主情,由自然主义走向人文主义,诗情画意越来越浓  中国地园林在魏晋时传入日本,当时,中国正处在自然山水园地感伤期奈良平安时代,汉文化输入经全盘吸收和日本化两个阶段,在园林中表现为模仿唐代写意山水园地形式园林美表现为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到了镰仓和室町时代,武家地统治促使佛教地盛行以及园林中追求茶道地秩序美、枯山水地苍凉美到桃山和江户时代,主情意识抬头,在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中,更多地表现主情与主理地协和上,但诗情画意不多,日本园林感伤意识强  第八,从客体地抽象和形象上分,中国园林地俗化成分较多,要求有较为形象和生动地表现对客体审美地追求偏于具象地形象思维,反映人工自然地社会美与和谐美对“情感”地追求与儒家入世和治世观点一致而日本园林地宗教化成分较重,要求有较为抽象地表达,试图以静观、参悟地形式,从最简单地物资构成中轴象出自然地奥秘和规律对自然中“真理”地追求,成为美地终极3 审美中介   在审美客体地形式结构—审美中介—主体地美感定型链式结构中,审美中介到底是什么地过程?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地双方向联系地学说:S—AT—R即一定地刺激(S)被个体同化(A)于认知结构(T)之中,才能对刺激作出反映了现实内容,也反映了积淀历史审美主体(人)对审美客体(园林)地审美过程,亦是这个反映过程,否则就不能体验到园林美审美地中介就是一个审美认识地问题在哲学、美学、心理、科学和艺术纬度,由个别到特殊再到一般地3个阶段中,在美学上,中国园林偏于现实美和艺术美,日本园林偏于佛教哲学美;在心理上,中国园林偏于感知和表象,日本园林偏于思维;从科学上,中国园林偏于抽象思维;从艺术上,中国园林偏于感知和表日本园林偏于形象思维(其实日本人更擅长抽象思维)这几个纬度亦有交错之处,但差别甚小,有时难以区分  在审美过程中,审美感知一审美表象—美感系统,是形成美感地基本环节从审美客体到审美主体地美感生成之间,隐含有3个不易被人察觉地环节:“审美感觉—审美知觉—审美表象”,即审美中介系统园林审美中介仅用上述地纬度来区别,还难别其微,当用掌握世界方式来分析时,则显而易见因为掌握世界地方式理论、宗教、艺术、实践、实践—精神5种  作为艺术园林地审美,主要还是艺术地掌握方式与此,中日园林是相同地,在皇家、私家园林中,表现突出但是,中国园林表现为更加纯粹地艺术掌握方式,而日本园林则表现为偏向于宗教掌握世界地方式下面就审美发生学、思维方式、反映世界地方式、实践活动方式、审美地反价值等几个方面,对中日园林进行剖析性阐述和对比  第一 ,从发生学看,虽然艺术个宗教都根植于原始生产劳动领域地社会现象,二者地胚芽也均见诸于当时尚未分化地实践一精神体系,但它们产生于不同地社会需要,具有不同地社会根源艺术地社会根源是:原始人在劳动中获得了自由,形成规律性认识并用于实践宗教地社会根源是:原始人对自然地 奥秘,显示出无奈和依赖,甚至幻想和恐惧从中国园林地发展过程上看,在东汉末年引进地佛教,形成佛教园林,并在魏晋南北朝时得到了长足地发展,原因是长达380年地社会动荡中,人们对社会现象地恐惧和逃避隋唐一统下地儒家礼教和文教,使园林又开始了诗化艺术行程隋后政局地多统一、少分离,使得中国园林地儒化过程得以彻底进行,文人化倾向和诗情画意地艺术特征更加显著故中国园林地掌握方式,更适于用艺术地掌握方式  而日本地社会在平安朝中期以前,皇权稳固,国家统一,自中期地宇多天皇六年(894年),皇家政治时代进入贵族政治时代和武家政治时代,从平清盛地平家政权建立,到德川家康地江户幕府灭亡地约700年间,战争不断人们把社会战乱与自然报复联系,由对自然地恐惧转向崇拜,从而建立了因果轮回和修炼成佛理论,以致在渗透入园林后,成为寺社园林  宗教园林广泛地群众基础和文化底蕴,不仅成就了自身地风格特点,而且影响和同化了皇家和私家园林在桃山时代流行地茶庭,也叫露地就是源于佛经《法华经》“长者诸子出于三界之火宅,坐于露地之中”之句俗尘之家为火宅在草庵寂寞地境地,是出世所在地山中清静之地和自我表达之所通过草、青苔、落叶、洗手钵、石灯笼等,营造出一种和、静、清、寂地参道和庙宇气氛,即所谓“一鸟不鸣,云埋老树”露地是在枯山水额微升华,其实是宗教园林加入茶道和佛道地综合表达第二 ,从思维形式上看,艺术和宗教虽然都主要地采取映象、表象和意象3种建立在人类普遍地思维规律、特别是辨正思维规律基础上地艺术思维方式,即艺术地构思和典型化过程而宗教地3种思维则是与人类普遍规律相违地宗教思维方式,即图解宗教概念教义和标示神灵地抽象过程艺术与宗教虽然都借助于想象或幻想,但是,艺术想象是建立在对现实生活真实反映俗基础上地积极地和创造地审美想象;而宗教想象则是一种建立在对现实生活颠倒反映基础上地消极地、虚妄地幻想日本园林地佛教化倾向,就表明它试图通过对园林中人工自然地枯意和寂意表现,达到对超自然力量地崇拜和对佛家美学最高境界佗意追求其实,它反映地仅是真实世界地枯寂侧面  艺术与宗教虽然都离不开情感,但是,艺术地感情产生于实在客体地作用和理性地表达,是艺术家和作家所普遍采用地,具有客观审美特点地高级地审美情感;而宗教情感是与迷信神鬼秘本结合,指向虚幻客体地、粗俗和盲目地情感所以,中国园林是入世园林,有欢乐之象,能引起愉快,因为它是现实美(艺术美)地典型化文人日本园林则有哀怨之象,会引起忧伤,因为它是虚幻美(宗教美)地典型化  第三 ,从反映世界地方式上看,两者虽然都是通过形象反映世界地方式,但是艺术形象是一种有助于认识现实、人性和社会关系,并饱含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地形象,是一种虽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于生活地,并有认识和教育意义地形象而宗教形象则是一种离开生活、歪曲现实、麻醉个人、毒害社会、颠倒黑白地虚假反映所以,中国园林地意义在于它对社会地积极作用,同时也符合儒家地入世治世思想但是,日本园林却是在长期战乱中,利用宗教麻醉自我、解脱压抑地精神港湾人们在园林中,对落后和消极地把握世界方式熟识无赌,以致被群体同化怪不得时至1991年,日本还有那么高比率地宗教信徒寺院园林能在群众中扎根,也情有可原  第四 ,另外,从活动(实践)方式上看,艺术地活动方式与宗教地活动方式虽然同属于实践—精神地方式,但前者是在科学世界观指导之下地,以实践为基础,可接受实践检验地认识、体验和改造社会地方式而后者是在唯心主义迷信观念指导下,编造虚假神秘地宗教“幻象”和观念,并用以冒充客观存在,要求人们顶礼膜拜地特殊实践活动由最初地巫术发展为神拜佛、消灾祛病、开恩启慈、普渡众生等特殊宗教膜拜活动,企图以此影响超自然物如中日园林中“曲水流觞”就是源于宗教地祛病消灾活动,后来才发展为文人地宴会比文活动另外,宗教园林地放生,也是依宗教理念地活动  第五 ,从审美地正反价值看,中国园林地湖石标准“透、瘦、皱、漏”和盆景标准“枯、老、曲、病”,日本园林枯山水地“枯、寂、佗”和茶庭地“和、寂、清、敬”现象,都是反常态地现象质言之,是一种丑一树之丑(盆景)为小丑,一石(湖石)之丑为中丑,组石(枯山水)之丑为大丑,仪式(茶庭)之丑为奇丑中国园林地丑偏向于具象和物质之丑陋;而日本园林地丑则偏向于环境、气氛和精神之丑这种现象必须用审美价值与审美反价值地理论来解释  审美价值地各种形态是摆动于主客体和谐与不和谐两级之间地关系序列如果说和谐关系是美,那么不和谐关系就是丑前后者分别是审美正面和反面地价值形态表现故美与丑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共存地特殊审美价值形态,是一个审美反价值地基本形态清代刘熙载说:“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之中,丘壑万千”   丑石、病梅、枯山水地审美价值在于:首先,美丑虽处两级,却共处一个审美价值体系第二 ,美丑相互对立,在一定地条件下又互相转化第三,丑石外表不美,却蕴藏着丰富与变化,显示出某种深邃地意蕴因此,中日园林地内部都同时存在着美与丑地矛盾  从中日两国园林美丑地发生发展历史上看,人类最先发现地是符合目地地自然和社会地美之正价值,把美地形式结构物化为园林景观后来,人类又发现了自然和社会丑地反价值,并物化为园林景观,就出现了诸如丑石、病梅、枯山水、曲水、幽静地现象中国园林地丑只停留在物地阶段,而日本园林地丑则进入到了精神地阶段  从审美终极上看,中国园林地审美终极是天人合一,而日本园林地审美终极是人佛合一,或者说就是佛境记得给分

关于园林美学的论文800字

浅谈中国现代园林的特色及其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将各民族的文化艺术也带向一元化的发展方向。在这个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都充满了参照的时代,中国现代园林如何形成既有本土自然文化特征,又符合国际发展潮流的园林文化,是摆在每一个园林师面前的挑战。1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园林是有生命的,其本质是一种追求愉悦的纯粹精神活动。中国传统园林的中国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细节精巧。传统园林常是由局部来构成完整的整体。局部求精,并能够集零为整,表现得更为精致。2布局流畅。中国传统园林的布局和整个园林的内容、形式、工程技术和文化艺术融为一体,遵循起、承、转、合的章法,使景观移步异景,也对场地的缺陷进行良好的弥补。用地广阔者不显空乏(圆明园),狭小者不显拥促(残粒园),狭长者不显冗长(南京煦园),扁阔者不显短浅(北海静心斋)。3空间划分含蓄。中国传统园林常把性质各异的空间逐步展开,自由灵活的进行空间的分隔。用空间对比、渗透的手法使景致显出层次。4追求意境美。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心理节奏偏重于平缓、含蓄、连贯,追求一种天然之趣,一种清新自然的宁静,追求一种把自然环境与现实生活协调起来的美的境意。2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区别然而,由于自然文化受历史的局限性,古人对自然文化的理解拘泥于形式,更多停留在自然山水的艺术再现上,缺乏对山水成因及生态功能的认识,而忽视了自然景观的功能。人们力求赋予景物以象征意义、历史典故或象形联想,这与现代人对自然文化的认识,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园林的文化属性,更多地体现在水系、土壤、生物等自然元素,以及各种造园材料本身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上。尽管中国传统园林对自然的认识显得表面化和程式化,但是传统园林朴实的自然观点和朴素的自然气氛,仍然对现代园林设计具有极大的启示。朴实无华的自然元素在中国传统园林中以建筑空间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并以自然景观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以自然山石、水体、植被等构成的自然空间,结合清风明月、树影扶摇、山涧林泉、烟雨迷蒙的自然景观,构成令人心旷神怡的园林气氛。而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以小品、雕塑等人工要素为重心,水土、地形、动植物等自然元素成了拾遗补缺的点缀,心理上的虚荣胜于物质上的满足。现代设计师甚至对自然的认识更加肤浅和模糊,转而追求建筑小品、艺术雕塑蕴含的象征意义,用象形或隐寓的手法,将人工景观与自然景物牵强附会地联系在一起。3中国现代园林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逐渐深刻,现代园林应发扬尊重自然的园林传统,并改变只注重自然形态而忽视自然功能的形式主义手法。现代园林设计以自然为主体,是依据自然规律对遭到破坏的自然进行人工整治,或减少对自然的人为干扰,形成具有自然活力的人类活动空间。现代园林提出的自然化的设计概念,不同于传统的模仿自然的概念,是要在原始的自然与营建的自然之间建立一种新的联系,使营建的自然真正具有自然的功能与属性。因此,景观的再自然化也不应停留在对景观类型形式上的模拟,而是要建立符合自然规律的景观演变进程。现代园林设计以保护和恢复场地的自然特性为宗旨,强调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为人服务。园林设计过程就是对自然的认识过程,以保护、恢复并展示地域的领土景观为目标。因此,现代园林设计应采取科学的分类与识别方法,对场地的自然状况做出深入细致的评价,并运用成熟的经验、适宜的材料和技术去探寻并发现场地自身所具有的演进的能力。因此,在以生态理念为指导、以自然文化为主体的国际园林设计发展潮流下,中国园林惟有融入其中,阐释本土的自然景观属性和自然文化特征,才能真正发展成熟,并为国际园林文化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园林景观的产生与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当今社会已处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因而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概念,也是不断发展与更新的。能否创造温馨的意境之美,是21世纪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主要原则依据,同时也是衡量外部空间环境中的“精神家园”是否优雅的标准之一,其审美性显得日益重要。   设计师在创造园林景观使用价值的同时,应赋予其审美设计以情感和生命的意味。所谓审美设计,简言之是具有美的形式,能引起美感的设计。园林景观既要是一个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新场所,又要是一个空间的合理区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便于人们生活与活动的理想场所。任何一种美都有较明确的审美对象。西方解构主义理论那种对整体和谐的结构所进行的拆卸方式,被运用到园林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由屈米设计的法国拉·维莱特公园,满目纷呈犹如工厂厂房般外露的红色构件,恰恰正是对这一理论最准确的诠释。① 中国园林景观以自然景观为蓝本“模山范水”,并融入诗话意境与传统的美学思想,成为造园活动中的主要手段。但艺术美主要以人工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也就是说,艺术设计基本上具备文化所包含的广延性和包容性。②那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也不例外。具体如何将审美设计以情感和生命的意味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体现,笔者认为,则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风格中的个性化显现   所谓园林景观,简言之就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优美而舒适的第二自然外部空间环境。园林一词从广义上讲,包括公园、广场、自然景物、街道绿地、居住区绿地、专用绿地、庭院等构成的城市绿地系统。而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利用各种自然要素或人工要素创造和安排环境空间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享受的手段,它是以空间审美为主导的、艺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学科,以物质化的手段表现出文化的精神价值。   当今园林景观设计都提出了既要符合现代景观风格,又应具有个性化的要求。艺术设计风格可以从多方面去理解,但要对它作出准确的界定,就必须先了解“风格”一词的一般含义。在中国传统美学中,“风格”一词始于东晋时期的人物品藻,原指人的韵度格量。六朝后期,“风格”开始由品藻人物向谈文论艺转化。此处所阐述的风格,常与体度、体势、体性、风骨、气韵等词并用。风格是具体的,是对存在着的艺术品特征的描述,它不是外在的,不能认为艺术品的各个部分是由风格组成的,没有高出于艺术品的风格。所以在界定其概念时,将之纳入“艺术区别系统”之中,就否定了有某种普遍的类似理念的风格。没有比较与区别,就无法认识风格。有许多艺术史家满腔热情地去寻求形而上的“理念”风格,这种高出一切艺术区别系统之上的形而上的“理念”风格,是不存在的。   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风格性,笔者认为主要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景观构成形态形成的可视空间达到某种抒情的“景观图式”,即如中国园林中的“空间抒情意味”。在以“一勺代水、一卷代山”的富于人文意蕴的造园形象中突现出来,或如“英国风景园”中的“如画的”空间层次意蕴。另一方面是现代绘画结构形态形成的“平面图式”,侧重于水平方向的心理体验表达,在平面与框架中去寻求“趣味的中心”的形式运用。这两种风格形式在不同的园林景观空间设计方式中迥异于传统的观念,无论是其平面形态还是垂直轮廓的变化,其处理形式不仅仅是追求单一的绿地覆盖率,来达到城市绿地设计最终目的。生态学的多样化原则应体现在完美的整体风格的和谐之中。③从这个意义上能确切地说,园林景观设计不是简单地用材料来进行组合,而是通过园林景观设计美的构成要素和构成法则来实现的。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即地形、植物造景、建筑与环境艺术小品、水体等要素。设计美的构成法则运用节奏与韵律、尺度与比例、和谐与统一、调和与对比等一般形式美的构成法则去满足实用功能与审美的双重要求。因此,它是艺术美、科学美、社会美。同时,设计美的主体则是物质主体和精神主体的统一,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主体。这种辩证的统一关系,使设计美主体心理构成不复有元素的独立性,是建立在现代美学基础上的空间经营,而成为“知、情、意”的整合。   当代城市景观风貌变化显著,从早期盲目模仿西方园林风格到现在我们要冷静思考,使之趋于理性。那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首先取决于符合现代景观风貌,力求达到高品位的审美层面。因此,借鉴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目的正是在于提高我国目前园林景观的设计品质,通过对其形式、色彩、肌理的借鉴,使原有一味追求绿地率、三维绿量的倾向得到改变,这就要求设计师们更加注重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其次是取决于人们的生活层次、生活品位、生活情趣,然后用园林景观设计美的构成要素和构成法则,用理性的分析方法,努力创造设计美在使用功能中的体现,突出主要方面,并从其入手,以设计、艺术、经济、综合功能这四个方面的关系为基础,用审美观、科学观进行反复比较,最后得出一种最优秀的设计方案,这就是个性化的设计过程,应使之成为当今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主导性原则。   二、空间中的视觉变化的愉悦   园林景观空间的规划是空间得以建立的基础,而这个规划的首要工作是空间区分。对于一名设计师而言,常以图形的方式将空间在平面上的合理布局绘制成平面图,平面图几乎是一种完全脱离实物的抽象划分。然而它却是我们要整体地了解园林景观空间这一有机体的第一手资料,不管设计是否合理,它都是确定园林景观空间的设计艺术性和美学价值时最重要的原始凭证。从设计角度分析,空间的合理区分是依靠其构成要素来完成的,园林景观的空间是多用途空间,它既是人们休闲活动的场所,又是人们相互交流情感的社交空间。要使每一种构成要素的功能得到完美的结合,在设计中,就必须遵循园林景观设计美的构成要素和构成法则,使其在各种功能因素中显现出来,形成绚丽多姿的环境气氛,使人们在审美的情感世界中产生共鸣,并能从中寻求视觉变化的愉悦。   人类的心理活动内在地包括了认知、情感、意志三种不同的成分。而在认知过程中,感觉和知觉又构成整个认知活动的基础。感觉包括内部感觉、外部感觉两种。而视觉属于外部感觉的一方面,外部感觉就是外部事物刺激物体表面感受器所产生的感觉。在视觉艺术中,构成法则是任何欣赏对象中都具有特性的优秀的艺术品,在这方面往往予以强调,从而产生一种健康、安定、平静而满足的愉悦情趣。   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在观察物体时不可能一眼就看清楚整个物体的形象,而是有一定的先后顺序,这种先后顺序即视觉流程。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各种构成要素应按一定的层次进行安排,以造成视觉上的连续感、秩序感和韵律感。连续感、秩序感和韵律感同视觉流程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在设计上则同视觉引导(构成要素的安排)有着重要的联系。就园林景观设计艺术而言,所设计的形象应有一定的整体性,整体中局部之间的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和谐与统一等是传统形式美的原则,由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素养的不同而导致审美观念的差异。也就是说,我们对园林景观艺术之美的理解不能只观其表,而要进一步认识到“空间的合理性”是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主体,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审美情趣,丰富人们对视觉形象的深刻感受,从而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   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美学问题,可以概括地解释为园林景观设计的视觉艺术和审美观问题。环境是人们活动的物质环境,同时又以其艺术形象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那么作为第二自然的外部空间环境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使用功能和精神特征。众所周知,绘画是通过颜色和线条来表现物体形象,音乐是通过节奏和旋律来表现物体形象,园林景观的艺术形象生成是在其各种构成要素和空间之中,具有自身的形式美法则。不同构成要素的交织融合所构成的园林环境、形式等却都具有不同的艺术形象,不同的艺术形象具有不同的意境。形式的变化、构成要素中材料肌理对比和形象特征等通过人的视觉信息传达,最终目的都是使园林景观空间的艺术形象更加和谐统一,在人的情感世界之中产生审美情趣。   总之,在园林景观艺术的设计中,物质主体与精神主体统一于审美主体和艺术设计的成果上。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要,任何一件设计作品都是功能实施和审美鉴赏的结合体,使物质主体的满足升华到美学的精神价值层面,对其空间造景现状的审美特性加以分析,并在其中作深层的、积极的思索,在整合中如何体现自己独特的民族性,即基于本土文化之上,具有现代意味的地域特色,造就人们的审美意识,使人们的生活更富有审美情绪。

关于园林美学的论文800字开头

从中国传统文化观看中国园林 吴隽宇 肖 艺摘 要: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景妙何在?曰:妙在知与不知之间。知者,知其妙,悉其好恶;不知者,不知其所以然也。这句话一语道破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的“意境”。意境,实质上是造园主内心情感、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的空间中最大限度驰骋的再创造过程。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园林景物,取自然之山、水、石组织成景,寥寥几物便使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言”之感。中国园林艺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它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在园林风格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因此,无论从园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配,从景物本身的表义内涵到景物之间的符号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溶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教派的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虽然在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在儒学创立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学说: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与实践;并溶入了重民、三纲五常、道统等思想,以及提倡以义制利的价值观。虽然这些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又带来一定的抑制和制约作用。其崇性抑情、重道轻文、存理去欲的思想遭到了历代崇尚自然的文学家的批评。于是,儒学在吸取、借鉴道教的基础上,以保持自己特色的前提下相互调和,从而使儒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儒学学者吸取了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周易》中强调天、地、人三才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尽管人与自然相比,人的地位更为重要,但儒学并不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倡“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之说。于是,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浑同一体,陶然于自然的闲适心情。另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人们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随遇而安的品格精神。历史上不少诗人、文学家都写过许多关于竹的诗文。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竹曰:“竹解心虚即我师”。唐代文人刘岩夫写的《植竹记》中将竹与君子的人格相比拟,道:“劲本坚节,不受雪霜,刚也;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而挺耸,必相依以擢秀,义也;虽春阳气旺,终不与众木斗荣,谦也;四时一贯,荣衰不殊,恒也。”从竹子的人格化看出,自然美的各种形式属性本身往往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的地位,相反,人们更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除了竹子以外,人们还将松、梅、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儒、佛并称三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在哲学上,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主张“天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以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老庄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一切。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由此可见,道家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对古代艺术民族特色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其精神表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逸。于是,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如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的上林苑。据《关中记》载,上林苑设牵牛织女象征天河,置喷水石鲸、筑蓬莱三岛以象征东海扶桑。另上林苑中有大型宫苑建章宫,建章宫北为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据《史记·孝武本记》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促成了园林艺术的发展。这种在宫苑里凿池筑岛,用造园的方式来摹拟东海神山,对传统中国园林空间的发展至少具有以下显著的意义:(#)完整的主附水体的建立。汉上林苑不但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池沼作为附属水体,而且具备了太液池、昆明池这样水面浩瀚的主水。昆明池遗址的面积至今仍是清代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面积总和的三、四倍。同时,主附水体之间已有明确的仰承呼应关系。班固云:“前唐中(池)而后太液,览沧海之汤汤。”数量众多,相互映衬的水面形态,千姿百态的水体穿插于庞大宫苑建筑和山体之间,大大开拓了园林艺术空间,产生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和谐韵律。(!)为中国园林山水体系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山体与水体之间的关系由过去长期的一水环一山,一池环一台变成了一庞大水体环绕三山,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园林空间艺术,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发展。(%)以水体为纽带的山、水、建筑组合关系的建立。在已往单纯的山或高台建筑为核心,以道路建筑为纽带的园林形式中加入了以水体为核心和纽带的新格局。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园林艺术手段,促进山、水、建筑及植物景观间更复杂的穿插、渗透、映衬等组合关系的出现和发展,为传统园林最终采取一种流畅柔美、富于自然韵致的组合方式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一池三山”的模式后来为历代皇家宫苑所沿用,并影响到宫苑以外的园林,如扬州曾有“小方壶园”,苏州留园有“小蓬莱”,杭州三潭印月景区有“小瀛洲”等。" 禅宗思想与中国园林禅宗是由于佛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注重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水乳交融的整体,成为与儒、道并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基本组成之一。它提倡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由。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与自然并不仅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两者浑然如一的整体。为了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展现出这种自然宇宙与人的整体境界,禅学认为,内心的体验便是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这是因为宇宙万物的一切都是人心所生。正如六祖惠能的传世之偈中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不仅体现了“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禅宗旨趣,还阐析了禅学对于宇宙本体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在刹那之中使自己获得解脱的觉悟或感受。禅宗思想可谓有以下几个特点:(#)“梵我合一”的一元世界观,即所谓我心即佛,佛即我心;(!)设定了顿悟见性的修行方式,也就是通过渐修或顿悟发见本心;(%)“以心传心”、“自解自悟”、“不着文字”的内心体验。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到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了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因此,与皇家园林不同,充满禅趣的文人园林多显露出以小为尚的倾向。这一方面表现在园林面积、规模的小型化上,如山向叠石、水向小池潭、花木向单株转化,静观因素不断增加,而自然景观的可游性则相对降低。另一方面表现在立意于小。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绘画方面,“咫尺有千里之势”;在诗词方面,“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小何以大?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像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正如沈三白《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所说的那样:“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除了以小见大的创作方法以外,园林中的“淡”也是源于禅宗思想。园林的“淡”可以通过两方面来体现。一是景观本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视觉效果,其中简、疏、古、拙等都可构成达到这一效果的手段。一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事实上,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常常与社会的剧烈变革、政治动荡以及思想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对自然美的整体认识,那恰好是周王朝衰落,群雄割据,战乱连年的时代。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两汉国力强盛,这时儒学上升为正统独尊的地位,人们的心理特征是普遍的入世和进取精神。为国家效劳、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是士大夫普遍追求的人生理想,对个体自我意识的要求和发展处在次要的地位,对自然美的追求也不是社会的主流。因此,时代本身不具备对自然美作深层次发掘和开拓的土壤和条件。对自然美认识是在东汉衰落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以深化。无独有偶,私家园林、山水诗画都出现及勃兴于这个时代。魏晋南北朝,以儒道结合的玄学进一步发展,在艺术上提出了“言不尽意”、“悟对神通”的理论主张,使山水诗画的创作达到了一个追求形外之意的境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对自然美的一种怡然、闲适的深远情思。中唐以后,士大夫艺术思维层次得到了提高和深化。由于盛唐自安史之乱以后转入衰落,士大夫的心理又一次失去平衡,这时糅合了老庄和玄学的禅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它所提倡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心悟、顿悟的领悟方式对艺术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于是,人们在追求自然美的过程中,总喜欢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联系在一起,把自我摆到自然环境之中,物我交融为一,从而在创作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抓住自然美的精华,并加以再现。因此,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结 语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自然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园林的系统化设计内容摘要:关键词:园林设计是系统化的工作,其中包括多个独立的系统设计,传统的方法是将园林设计分为软景和硬景设计。这些都是依照园林外部的表现形式进行的表面肤浅的分类,文章则按照园林的内在特征进行分类,如生态系统设计、视觉系统设计、空间系统设计,人文系统设计。通过对园林设计更加深刻的理解,对园林设计工作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园林系统化设计生态视觉空间人文园林设计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园林本身看似由山水植物建筑等四大要素按照一定的秩序美感等组合而成,但蕴涵在里面的则是多方面知识的相互交叉与协作,如植物、生态、气候、建筑、材料以及美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么多的学科和知识如何运用到我们的设计当中来,组合成具有一定功能及美感的园林景观,这就需要系统化的设计。一般在设计上我们习惯按照园林外部的组成分为硬景系统和软景系统设计。这种只是从表面上对园林的构成进行的一个简单分类。而实际上园林的构成要复杂得多。园林的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园林的系统化设计按照园林的实质组成结构来说分为几个部分:生态系统设计、视觉系统设计、空间系统设计、人文系统设计。一、园林生态系统设计在城市还没有形成之前,主要是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动物、植物、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体。生态系统各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然而这种变化是缓慢的。当人类改造环境,发展生产,开展一系列经济活动,并离开森林、农田而逐渐聚居到城市,在这样一个历史进程中,人、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自上而下的环境共同组成城市生态系统,人类成为影响生态系统的主体,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生态系统的急剧变化。园林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最初的功能只是单纯地从功能方面的考虑,如栽植花果树木、观赏鸟兽禽鱼等,慢慢地过渡到陶冶性情、寄托情思、提供休憩环境、保护生态、改善环境、体育保健、防止灾害等方面,在诸多的因素中,园林对于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方面是首先应考虑的因素,园林从属于自然系统,是自然与人类的结合处、过渡地带。在这样一个敏感的地带,人与自然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园林设计一方面要按照人类的意志和要求进行建造;另一方面又必须是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进行。所以必须按照自然本身的规律来进行园林的设计亦即是园林的生态系统设计。正如麦克哈格所说:“世界是丰富的,为了满足人类的希望仅仅需要我们通过理解和尊重自然……设计必须结合自然。”二、园林视觉系统设计19世纪以来,平面设计师们就已经进入了某些我们现在所称的“环境视觉设计”领域,当时它被称为“标识绘制”。但这并不是说如今的环境视觉设计就是它的全部。从最原始的意义上而言,环境设计师关注的是一些标识的外观和感觉,这些标识可以是从一个简单的零售商店的招牌到医院、剧院或博物馆的整个指示系统的任何东西。前者可以是一块木板,上面的东西可以与这座建筑的其他部分或内部设计没有什么关系;后者则常常是整体导识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它与一个机构的标识和相关的平面因素联系在一起,显示出整体的环境特征。要成功地完成这项设计,并不像拨动一个开关那样把一维、二维变成三维那么简单。相反,它需要高超的能力,把平面的东西变成动态的三维物体。而且,这并不是一个抽象的过程,环境设计师们必须对各种新的材料和制作过程富有经验,有最新的知识,这样才能把纸上的构思变成具有功能的对象。园林作为人类的艺术创作,它必须是符合美的要求。作为人类所创造的美的环境和休憩场地,环境必须是最佳,视觉效果必须很好。园林的视觉系统主要是指园林外在形象给人的直观视觉感受,具体来说园林的外在形象主要是通过园林的比例、形状、体积、材料、构成等构成。园林视觉系统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空间经营的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以人为本,为人类创造赏心悦目、合情合理、方便快捷的视觉系统空间。人对于园林视觉景观效果的认识或者是判断标准,又根据人自身的背景文化状况、审美层次的差异有着很大的不同。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横向文化差异对园林审美取向的影响:如东西方园林审美差异,东方以崇尚自然为主,园林也是自然式的设计,讲究山水之美、自然之美。而西方则以规则式园林为主,讲究几何、秩序美感。在这两种文化差异下,所做出的园林必定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些都与审美主体自身所在的环境背景有关。纵向文化差异对园林审美取向的影响:同一区域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对于园林审美也有着很大的差别,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于园林审美也有着一定的区别。因此,这就需要在我们的园林设计中明确我们所设计的园林潜在的欣赏对象。当然,如果是作为大众化的园林设计,就必须要满足所有人群的审美需求。三、园林空间系统设计园林是综合了多种艺术手段,主要运用空间构图的手法创造的一种艺术,它也可以看作是建筑的室外延伸部分,是一具有三维特性的空间场所,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地。从宏观上来看,园林是城市绿色空间系统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解城市生态环境和作为居民接触自然的游憩空间。当前,人们已改变原有单纯的“家庭——工作单位”式空间流动模式,并热衷于走出居室,走向充满绿色和阳光的大自然——游憩、娱乐、运动和交流。(转第137页)(接第129页)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首先应从大的空间角度进行思考,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做出定性、定量规划。如先制定城市绿色空间系统建设总体目标。对城市空间进行调整,形成“点型、带型、场型空间”相结合的空间系统。其次,对于园林本身来说,其内部自身的空间组织、空间分隔等,也应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进行安排,在设计的过程中,按照功能的要求,划分各功能性的空间,按照密闭程度的不同,分为开敞空间、封闭空间、半开敞空间等。各个空间的衔接与过渡必须自然流畅,偶然天成。共同形成整个园林空间系统。四、园林人文系统设计园林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是自然的人化,或者是人化的自然,自始至终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人也是园林创作和享受的主体,人所存在的社会背景及人本身的文化状况的不同使得世界上的园林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别、时间顺序上的差别。园林的人文系统设计主要是指园林设计中对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思想观念的尊重与表达,如在西方传统园林中,崇尚人工、几何、秩序,表现出的是一种理性的思想观,园林则多规整、对称、机械,在园林中安放有各种古典的神话传说雕塑,表达人定胜天的思想。而在东方,儒道佛思想影响至深,园林一直表现为对自然的尊重,山水乃自然之根,人寄情山水,崇尚自然。从文化、美学,人的视觉、意向、心理感知等方面,赋予园林规划更多的人文关怀。从整体上控制并营造城市景观的独特性、连续性,使人得到更多的享受。只有在各自的环境中,大家才能够找到自己心灵的寄托。五、园林各系统的联系与组织园林设计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我们需要对各个系统进行综合的整理,各个系统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彼此之间互相穿插,生态系统设计是园林的根本,视觉系统设计关系到园林的外在美感,空间系统设计关系到园林内部空间的结构组合,人文系统设计则是园林的灵魂,园林也只有在符合自然发展逻辑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外在和内在的美观与秩序,以及独特的文化艺术内涵,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产品。以上通过对园林设计中各个因素、概念及相互联系的分析,从本质上对园林设计进行剖析,希望能对现代的园林设计工作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参考文献:[1]李嘉乐,张文德园林无俗情“中西古典园林审美观的比较”——兼论中国新园林的展望陈尔鹤,张丽萍南京出版社,[2]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国林业出版社,[3]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天津大型出版社,[4]王艺湘,王芝湘环境视觉导识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

关于园林美学的论文800字怎么写

园林景观的产生与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当今社会已处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因而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概念,也是不断发展与更新的。能否创造温馨的意境之美,是21世纪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主要原则依据,同时也是衡量外部空间环境中的“精神家园”是否优雅的标准之一,其审美性显得日益重要。   设计师在创造园林景观使用价值的同时,应赋予其审美设计以情感和生命的意味。所谓审美设计,简言之是具有美的形式,能引起美感的设计。园林景观既要是一个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新场所,又要是一个空间的合理区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便于人们生活与活动的理想场所。任何一种美都有较明确的审美对象。西方解构主义理论那种对整体和谐的结构所进行的拆卸方式,被运用到园林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由屈米设计的法国拉·维莱特公园,满目纷呈犹如工厂厂房般外露的红色构件,恰恰正是对这一理论最准确的诠释。① 中国园林景观以自然景观为蓝本“模山范水”,并融入诗话意境与传统的美学思想,成为造园活动中的主要手段。但艺术美主要以人工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也就是说,艺术设计基本上具备文化所包含的广延性和包容性。②那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也不例外。具体如何将审美设计以情感和生命的意味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体现,笔者认为,则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风格中的个性化显现   所谓园林景观,简言之就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优美而舒适的第二自然外部空间环境。园林一词从广义上讲,包括公园、广场、自然景物、街道绿地、居住区绿地、专用绿地、庭院等构成的城市绿地系统。而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利用各种自然要素或人工要素创造和安排环境空间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享受的手段,它是以空间审美为主导的、艺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学科,以物质化的手段表现出文化的精神价值。   当今园林景观设计都提出了既要符合现代景观风格,又应具有个性化的要求。艺术设计风格可以从多方面去理解,但要对它作出准确的界定,就必须先了解“风格”一词的一般含义。在中国传统美学中,“风格”一词始于东晋时期的人物品藻,原指人的韵度格量。六朝后期,“风格”开始由品藻人物向谈文论艺转化。此处所阐述的风格,常与体度、体势、体性、风骨、气韵等词并用。风格是具体的,是对存在着的艺术品特征的描述,它不是外在的,不能认为艺术品的各个部分是由风格组成的,没有高出于艺术品的风格。所以在界定其概念时,将之纳入“艺术区别系统”之中,就否定了有某种普遍的类似理念的风格。没有比较与区别,就无法认识风格。有许多艺术史家满腔热情地去寻求形而上的“理念”风格,这种高出一切艺术区别系统之上的形而上的“理念”风格,是不存在的。   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风格性,笔者认为主要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景观构成形态形成的可视空间达到某种抒情的“景观图式”,即如中国园林中的“空间抒情意味”。在以“一勺代水、一卷代山”的富于人文意蕴的造园形象中突现出来,或如“英国风景园”中的“如画的”空间层次意蕴。另一方面是现代绘画结构形态形成的“平面图式”,侧重于水平方向的心理体验表达,在平面与框架中去寻求“趣味的中心”的形式运用。这两种风格形式在不同的园林景观空间设计方式中迥异于传统的观念,无论是其平面形态还是垂直轮廓的变化,其处理形式不仅仅是追求单一的绿地覆盖率,来达到城市绿地设计最终目的。生态学的多样化原则应体现在完美的整体风格的和谐之中。③从这个意义上能确切地说,园林景观设计不是简单地用材料来进行组合,而是通过园林景观设计美的构成要素和构成法则来实现的。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即地形、植物造景、建筑与环境艺术小品、水体等要素。设计美的构成法则运用节奏与韵律、尺度与比例、和谐与统一、调和与对比等一般形式美的构成法则去满足实用功能与审美的双重要求。因此,它是艺术美、科学美、社会美。同时,设计美的主体则是物质主体和精神主体的统一,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主体。这种辩证的统一关系,使设计美主体心理构成不复有元素的独立性,是建立在现代美学基础上的空间经营,而成为“知、情、意”的整合。   当代城市景观风貌变化显著,从早期盲目模仿西方园林风格到现在我们要冷静思考,使之趋于理性。那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首先取决于符合现代景观风貌,力求达到高品位的审美层面。因此,借鉴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目的正是在于提高我国目前园林景观的设计品质,通过对其形式、色彩、肌理的借鉴,使原有一味追求绿地率、三维绿量的倾向得到改变,这就要求设计师们更加注重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其次是取决于人们的生活层次、生活品位、生活情趣,然后用园林景观设计美的构成要素和构成法则,用理性的分析方法,努力创造设计美在使用功能中的体现,突出主要方面,并从其入手,以设计、艺术、经济、综合功能这四个方面的关系为基础,用审美观、科学观进行反复比较,最后得出一种最优秀的设计方案,这就是个性化的设计过程,应使之成为当今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主导性原则。   二、空间中的视觉变化的愉悦   园林景观空间的规划是空间得以建立的基础,而这个规划的首要工作是空间区分。对于一名设计师而言,常以图形的方式将空间在平面上的合理布局绘制成平面图,平面图几乎是一种完全脱离实物的抽象划分。然而它却是我们要整体地了解园林景观空间这一有机体的第一手资料,不管设计是否合理,它都是确定园林景观空间的设计艺术性和美学价值时最重要的原始凭证。从设计角度分析,空间的合理区分是依靠其构成要素来完成的,园林景观的空间是多用途空间,它既是人们休闲活动的场所,又是人们相互交流情感的社交空间。要使每一种构成要素的功能得到完美的结合,在设计中,就必须遵循园林景观设计美的构成要素和构成法则,使其在各种功能因素中显现出来,形成绚丽多姿的环境气氛,使人们在审美的情感世界中产生共鸣,并能从中寻求视觉变化的愉悦。   人类的心理活动内在地包括了认知、情感、意志三种不同的成分。而在认知过程中,感觉和知觉又构成整个认知活动的基础。感觉包括内部感觉、外部感觉两种。而视觉属于外部感觉的一方面,外部感觉就是外部事物刺激物体表面感受器所产生的感觉。在视觉艺术中,构成法则是任何欣赏对象中都具有特性的优秀的艺术品,在这方面往往予以强调,从而产生一种健康、安定、平静而满足的愉悦情趣。   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在观察物体时不可能一眼就看清楚整个物体的形象,而是有一定的先后顺序,这种先后顺序即视觉流程。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各种构成要素应按一定的层次进行安排,以造成视觉上的连续感、秩序感和韵律感。连续感、秩序感和韵律感同视觉流程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在设计上则同视觉引导(构成要素的安排)有着重要的联系。就园林景观设计艺术而言,所设计的形象应有一定的整体性,整体中局部之间的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和谐与统一等是传统形式美的原则,由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素养的不同而导致审美观念的差异。也就是说,我们对园林景观艺术之美的理解不能只观其表,而要进一步认识到“空间的合理性”是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主体,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审美情趣,丰富人们对视觉形象的深刻感受,从而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   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美学问题,可以概括地解释为园林景观设计的视觉艺术和审美观问题。环境是人们活动的物质环境,同时又以其艺术形象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那么作为第二自然的外部空间环境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使用功能和精神特征。众所周知,绘画是通过颜色和线条来表现物体形象,音乐是通过节奏和旋律来表现物体形象,园林景观的艺术形象生成是在其各种构成要素和空间之中,具有自身的形式美法则。不同构成要素的交织融合所构成的园林环境、形式等却都具有不同的艺术形象,不同的艺术形象具有不同的意境。形式的变化、构成要素中材料肌理对比和形象特征等通过人的视觉信息传达,最终目的都是使园林景观空间的艺术形象更加和谐统一,在人的情感世界之中产生审美情趣。   总之,在园林景观艺术的设计中,物质主体与精神主体统一于审美主体和艺术设计的成果上。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要,任何一件设计作品都是功能实施和审美鉴赏的结合体,使物质主体的满足升华到美学的精神价值层面,对其空间造景现状的审美特性加以分析,并在其中作深层的、积极的思索,在整合中如何体现自己独特的民族性,即基于本土文化之上,具有现代意味的地域特色,造就人们的审美意识,使人们的生活更富有审美情绪。

园林的系统化设计内容摘要:关键词:园林设计是系统化的工作,其中包括多个独立的系统设计,传统的方法是将园林设计分为软景和硬景设计。这些都是依照园林外部的表现形式进行的表面肤浅的分类,文章则按照园林的内在特征进行分类,如生态系统设计、视觉系统设计、空间系统设计,人文系统设计。通过对园林设计更加深刻的理解,对园林设计工作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园林系统化设计生态视觉空间人文园林设计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园林本身看似由山水植物建筑等四大要素按照一定的秩序美感等组合而成,但蕴涵在里面的则是多方面知识的相互交叉与协作,如植物、生态、气候、建筑、材料以及美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么多的学科和知识如何运用到我们的设计当中来,组合成具有一定功能及美感的园林景观,这就需要系统化的设计。一般在设计上我们习惯按照园林外部的组成分为硬景系统和软景系统设计。这种只是从表面上对园林的构成进行的一个简单分类。而实际上园林的构成要复杂得多。园林的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园林的系统化设计按照园林的实质组成结构来说分为几个部分:生态系统设计、视觉系统设计、空间系统设计、人文系统设计。一、园林生态系统设计在城市还没有形成之前,主要是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动物、植物、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体。生态系统各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然而这种变化是缓慢的。当人类改造环境,发展生产,开展一系列经济活动,并离开森林、农田而逐渐聚居到城市,在这样一个历史进程中,人、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自上而下的环境共同组成城市生态系统,人类成为影响生态系统的主体,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生态系统的急剧变化。园林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最初的功能只是单纯地从功能方面的考虑,如栽植花果树木、观赏鸟兽禽鱼等,慢慢地过渡到陶冶性情、寄托情思、提供休憩环境、保护生态、改善环境、体育保健、防止灾害等方面,在诸多的因素中,园林对于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方面是首先应考虑的因素,园林从属于自然系统,是自然与人类的结合处、过渡地带。在这样一个敏感的地带,人与自然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园林设计一方面要按照人类的意志和要求进行建造;另一方面又必须是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进行。所以必须按照自然本身的规律来进行园林的设计亦即是园林的生态系统设计。正如麦克哈格所说:“世界是丰富的,为了满足人类的希望仅仅需要我们通过理解和尊重自然……设计必须结合自然。”二、园林视觉系统设计19世纪以来,平面设计师们就已经进入了某些我们现在所称的“环境视觉设计”领域,当时它被称为“标识绘制”。但这并不是说如今的环境视觉设计就是它的全部。从最原始的意义上而言,环境设计师关注的是一些标识的外观和感觉,这些标识可以是从一个简单的零售商店的招牌到医院、剧院或博物馆的整个指示系统的任何东西。前者可以是一块木板,上面的东西可以与这座建筑的其他部分或内部设计没有什么关系;后者则常常是整体导识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它与一个机构的标识和相关的平面因素联系在一起,显示出整体的环境特征。要成功地完成这项设计,并不像拨动一个开关那样把一维、二维变成三维那么简单。相反,它需要高超的能力,把平面的东西变成动态的三维物体。而且,这并不是一个抽象的过程,环境设计师们必须对各种新的材料和制作过程富有经验,有最新的知识,这样才能把纸上的构思变成具有功能的对象。园林作为人类的艺术创作,它必须是符合美的要求。作为人类所创造的美的环境和休憩场地,环境必须是最佳,视觉效果必须很好。园林的视觉系统主要是指园林外在形象给人的直观视觉感受,具体来说园林的外在形象主要是通过园林的比例、形状、体积、材料、构成等构成。园林视觉系统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空间经营的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以人为本,为人类创造赏心悦目、合情合理、方便快捷的视觉系统空间。人对于园林视觉景观效果的认识或者是判断标准,又根据人自身的背景文化状况、审美层次的差异有着很大的不同。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横向文化差异对园林审美取向的影响:如东西方园林审美差异,东方以崇尚自然为主,园林也是自然式的设计,讲究山水之美、自然之美。而西方则以规则式园林为主,讲究几何、秩序美感。在这两种文化差异下,所做出的园林必定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些都与审美主体自身所在的环境背景有关。纵向文化差异对园林审美取向的影响:同一区域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对于园林审美也有着很大的差别,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于园林审美也有着一定的区别。因此,这就需要在我们的园林设计中明确我们所设计的园林潜在的欣赏对象。当然,如果是作为大众化的园林设计,就必须要满足所有人群的审美需求。三、园林空间系统设计园林是综合了多种艺术手段,主要运用空间构图的手法创造的一种艺术,它也可以看作是建筑的室外延伸部分,是一具有三维特性的空间场所,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地。从宏观上来看,园林是城市绿色空间系统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解城市生态环境和作为居民接触自然的游憩空间。当前,人们已改变原有单纯的“家庭——工作单位”式空间流动模式,并热衷于走出居室,走向充满绿色和阳光的大自然——游憩、娱乐、运动和交流。(转第137页)(接第129页)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首先应从大的空间角度进行思考,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做出定性、定量规划。如先制定城市绿色空间系统建设总体目标。对城市空间进行调整,形成“点型、带型、场型空间”相结合的空间系统。其次,对于园林本身来说,其内部自身的空间组织、空间分隔等,也应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进行安排,在设计的过程中,按照功能的要求,划分各功能性的空间,按照密闭程度的不同,分为开敞空间、封闭空间、半开敞空间等。各个空间的衔接与过渡必须自然流畅,偶然天成。共同形成整个园林空间系统。四、园林人文系统设计园林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是自然的人化,或者是人化的自然,自始至终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人也是园林创作和享受的主体,人所存在的社会背景及人本身的文化状况的不同使得世界上的园林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别、时间顺序上的差别。园林的人文系统设计主要是指园林设计中对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思想观念的尊重与表达,如在西方传统园林中,崇尚人工、几何、秩序,表现出的是一种理性的思想观,园林则多规整、对称、机械,在园林中安放有各种古典的神话传说雕塑,表达人定胜天的思想。而在东方,儒道佛思想影响至深,园林一直表现为对自然的尊重,山水乃自然之根,人寄情山水,崇尚自然。从文化、美学,人的视觉、意向、心理感知等方面,赋予园林规划更多的人文关怀。从整体上控制并营造城市景观的独特性、连续性,使人得到更多的享受。只有在各自的环境中,大家才能够找到自己心灵的寄托。五、园林各系统的联系与组织园林设计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我们需要对各个系统进行综合的整理,各个系统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彼此之间互相穿插,生态系统设计是园林的根本,视觉系统设计关系到园林的外在美感,空间系统设计关系到园林内部空间的结构组合,人文系统设计则是园林的灵魂,园林也只有在符合自然发展逻辑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外在和内在的美观与秩序,以及独特的文化艺术内涵,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产品。以上通过对园林设计中各个因素、概念及相互联系的分析,从本质上对园林设计进行剖析,希望能对现代的园林设计工作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参考文献:[1]李嘉乐,张文德园林无俗情“中西古典园林审美观的比较”——兼论中国新园林的展望陈尔鹤,张丽萍南京出版社,[2]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国林业出版社,[3]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天津大型出版社,[4]王艺湘,王芝湘环境视觉导识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

从中国传统文化观看中国园林 吴隽宇 肖 艺摘 要: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景妙何在?曰:妙在知与不知之间。知者,知其妙,悉其好恶;不知者,不知其所以然也。这句话一语道破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的“意境”。意境,实质上是造园主内心情感、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的空间中最大限度驰骋的再创造过程。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园林景物,取自然之山、水、石组织成景,寥寥几物便使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言”之感。中国园林艺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它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在园林风格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因此,无论从园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配,从景物本身的表义内涵到景物之间的符号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溶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教派的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虽然在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在儒学创立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学说: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与实践;并溶入了重民、三纲五常、道统等思想,以及提倡以义制利的价值观。虽然这些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又带来一定的抑制和制约作用。其崇性抑情、重道轻文、存理去欲的思想遭到了历代崇尚自然的文学家的批评。于是,儒学在吸取、借鉴道教的基础上,以保持自己特色的前提下相互调和,从而使儒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儒学学者吸取了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周易》中强调天、地、人三才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尽管人与自然相比,人的地位更为重要,但儒学并不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倡“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之说。于是,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浑同一体,陶然于自然的闲适心情。另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人们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随遇而安的品格精神。历史上不少诗人、文学家都写过许多关于竹的诗文。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竹曰:“竹解心虚即我师”。唐代文人刘岩夫写的《植竹记》中将竹与君子的人格相比拟,道:“劲本坚节,不受雪霜,刚也;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而挺耸,必相依以擢秀,义也;虽春阳气旺,终不与众木斗荣,谦也;四时一贯,荣衰不殊,恒也。”从竹子的人格化看出,自然美的各种形式属性本身往往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的地位,相反,人们更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除了竹子以外,人们还将松、梅、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儒、佛并称三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在哲学上,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主张“天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以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老庄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一切。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由此可见,道家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对古代艺术民族特色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其精神表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逸。于是,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如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的上林苑。据《关中记》载,上林苑设牵牛织女象征天河,置喷水石鲸、筑蓬莱三岛以象征东海扶桑。另上林苑中有大型宫苑建章宫,建章宫北为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据《史记·孝武本记》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促成了园林艺术的发展。这种在宫苑里凿池筑岛,用造园的方式来摹拟东海神山,对传统中国园林空间的发展至少具有以下显著的意义:(#)完整的主附水体的建立。汉上林苑不但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池沼作为附属水体,而且具备了太液池、昆明池这样水面浩瀚的主水。昆明池遗址的面积至今仍是清代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面积总和的三、四倍。同时,主附水体之间已有明确的仰承呼应关系。班固云:“前唐中(池)而后太液,览沧海之汤汤。”数量众多,相互映衬的水面形态,千姿百态的水体穿插于庞大宫苑建筑和山体之间,大大开拓了园林艺术空间,产生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和谐韵律。(!)为中国园林山水体系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山体与水体之间的关系由过去长期的一水环一山,一池环一台变成了一庞大水体环绕三山,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园林空间艺术,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发展。(%)以水体为纽带的山、水、建筑组合关系的建立。在已往单纯的山或高台建筑为核心,以道路建筑为纽带的园林形式中加入了以水体为核心和纽带的新格局。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园林艺术手段,促进山、水、建筑及植物景观间更复杂的穿插、渗透、映衬等组合关系的出现和发展,为传统园林最终采取一种流畅柔美、富于自然韵致的组合方式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一池三山”的模式后来为历代皇家宫苑所沿用,并影响到宫苑以外的园林,如扬州曾有“小方壶园”,苏州留园有“小蓬莱”,杭州三潭印月景区有“小瀛洲”等。" 禅宗思想与中国园林禅宗是由于佛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注重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水乳交融的整体,成为与儒、道并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基本组成之一。它提倡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由。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与自然并不仅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两者浑然如一的整体。为了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展现出这种自然宇宙与人的整体境界,禅学认为,内心的体验便是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这是因为宇宙万物的一切都是人心所生。正如六祖惠能的传世之偈中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不仅体现了“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禅宗旨趣,还阐析了禅学对于宇宙本体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在刹那之中使自己获得解脱的觉悟或感受。禅宗思想可谓有以下几个特点:(#)“梵我合一”的一元世界观,即所谓我心即佛,佛即我心;(!)设定了顿悟见性的修行方式,也就是通过渐修或顿悟发见本心;(%)“以心传心”、“自解自悟”、“不着文字”的内心体验。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到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了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因此,与皇家园林不同,充满禅趣的文人园林多显露出以小为尚的倾向。这一方面表现在园林面积、规模的小型化上,如山向叠石、水向小池潭、花木向单株转化,静观因素不断增加,而自然景观的可游性则相对降低。另一方面表现在立意于小。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绘画方面,“咫尺有千里之势”;在诗词方面,“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小何以大?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像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正如沈三白《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所说的那样:“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除了以小见大的创作方法以外,园林中的“淡”也是源于禅宗思想。园林的“淡”可以通过两方面来体现。一是景观本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视觉效果,其中简、疏、古、拙等都可构成达到这一效果的手段。一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事实上,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常常与社会的剧烈变革、政治动荡以及思想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对自然美的整体认识,那恰好是周王朝衰落,群雄割据,战乱连年的时代。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两汉国力强盛,这时儒学上升为正统独尊的地位,人们的心理特征是普遍的入世和进取精神。为国家效劳、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是士大夫普遍追求的人生理想,对个体自我意识的要求和发展处在次要的地位,对自然美的追求也不是社会的主流。因此,时代本身不具备对自然美作深层次发掘和开拓的土壤和条件。对自然美认识是在东汉衰落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以深化。无独有偶,私家园林、山水诗画都出现及勃兴于这个时代。魏晋南北朝,以儒道结合的玄学进一步发展,在艺术上提出了“言不尽意”、“悟对神通”的理论主张,使山水诗画的创作达到了一个追求形外之意的境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对自然美的一种怡然、闲适的深远情思。中唐以后,士大夫艺术思维层次得到了提高和深化。由于盛唐自安史之乱以后转入衰落,士大夫的心理又一次失去平衡,这时糅合了老庄和玄学的禅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它所提倡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心悟、顿悟的领悟方式对艺术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于是,人们在追求自然美的过程中,总喜欢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联系在一起,把自我摆到自然环境之中,物我交融为一,从而在创作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抓住自然美的精华,并加以再现。因此,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结 语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自然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关于园林艺术的论文800字高中

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这门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它包含文学、艺术、生物、生态、工程、建筑等诸多领域,同时,又要求综合各学科的知识统一于园林艺术之中。所以,园林设计是一门研究如何应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达到和谐完美、生态良好、景色如画之境界的一门学科。园林设计研究的内容,包括园林设计等。本课程还包括综合性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景区、景点设计,以及其他园林绿地的设计等内容。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景色如画、环境舒适、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一方面,园林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园林要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另一方面,园林又是社会的物质福利事业,是现实生活的实景,所以,还要满足人们良好休息、娱乐的物质文明的需要。

。。。这个.不过.不是很多。..多看几个.摘取对你有用的._ZJ4240_1_htm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