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农业企业管理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8 07:22:48

农业企业管理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

给你个题目吧 ,以前我写过 论加快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

毕业论文怎么写?%E6%9D%82%E5%BF%97%E7%95%8C/snap/html一、论文的选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选题首先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与所学专业相关;其次,选题要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使其论文形成后既有理论支撑,同时要对现实有所促进;再次选题要注意一些有价值的课题,比如本专业的研究空白、有争议的话题,或者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本专业的老话题、与研究领域有关的当前热点问题、新问题、亲自参与实践调查的课题;第四,选题要结合考虑资料的利用。能找到比较充分的资料来源对于作者写作论文有重要帮助;最后,选题宜小不宜大。题目范围太大易导致内容空泛,难于驾驭。(一)论文的选题的依据:1、依据个人兴趣爱好;2、依据个人知识结构;3、依据当前本专业的研究热点;4、依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局势;5、依据管理学权威刊物的近期发表论文;6、请教他人。 (二)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和要求:   1、注重选题的实用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1)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实意义;(2)要注重选题的理论价值。   2、勤于思考,刻意求新。(1)从观点、题目到材料直至论证方法全是新的;(2)以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课题,从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新的看法;(3)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课题,从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观点;(4)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虽然没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以上四个方面并不是对“新意”的全部概括,但只要能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认为文章的选题有了新意。二、论文写作框架的确定  论文写作框架起疏通思路、安排材料、形成结构的作用。一般来讲,学术论文框架需要采用递进的逻辑体系,不建议采用并列的逻辑体系,即论文的各个部分应该是层层递进,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如:第一部分是相关概念和涵义,第二部分是问题提出,第三部分是分析问题,第四部分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五部分是解决问题需要实现的一些条件和保障措施,第六部分是总结。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删减和添加。  论文框架确定后,应交给导师审阅,再与导师仔细探讨行文的思路,听取导师的指导意见,最后确认论文写作内容框架,作为开题报告中的内容部分。三、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介绍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二)文献来源  论文查阅的资料来源有:1、电子期刊。包括电子期刊网上的期刊论文、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以及一些电子书籍。2、纸质书籍。如图书、期刊杂志、报纸等。 (三)文献综述的写作  文献综述基本由前言(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四大部分组成。  1、前言(引言):简要介绍所综述的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说明有关概念,规定综述范围,介绍本课题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的历史、现状、前景和争论焦点等,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2、正文:是综述的主体部分,对某专业、学科在某阶段的发展历史和当前实际工作水平、成就和展望,以及有关各种情况都应作详细叙述,还要把同行对该方面的不同看法也写进去,进行分析研究。此部分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查阅文献的内容要围绕我们选题需要研究的主题内容,以为我们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严禁文献综述的内容和查阅的资料和论文写作不相关;二是对文献查阅后,不能简单罗列,文献综述的重点在“综述述”,应该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和整理,进行综合的评述,不能只“述”不评,即只对观点、数据、事实等作纯客观的分析和介绍,不作评价、评议。  3、结论:结论是综述的结束语。一般包括研究的结论,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存在的分歧,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等。  4、参考文献:注明作者所引用的资料,为人们核对或作进一步研究用,这些按引用顺序列出。  前沿和结论部分和我的观点有许多不符合的地方,所以没做修改。 四、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是简单叙述论文选题的背景,然后提出论文是为了研究什么,为了得到什么结果。研究的意义一般从两个方面来描述:一是论文研究对于当前相关研究的理论有什么贡献(理论意义、学术意义),二是论文研究对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贡献(实践意义、指导意义)。 (二)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研究内容部分即前述的论文框架体系,研究目标重点介绍研究什么,拟解决什么关键问题。 (三)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此部分视具体写作情况和学校提供的资源情况而定。 (四)研究进度计划  时间和内容按照系里的统一规定填写。五、论文的撰写 (一)论文构成  论文题目 论文目录中英文摘要、关键词论文正文致谢参考文献 (二)论文目录  一般先要确定论文目录,即论文题目、大标题和小标题,这使得论文的起草有了初步依据。然后拟定内容提纲,把论文目录展开,加进必要材料予以扩充,使目录充实和具体化。  编写提纲应该由简入繁,由部分到章节再到内容要点,逐步进行扩展。首先根据行文的思路用最粗的轮廓勾勒出文章的几大块,也就是主要组成部分,然后在各部分内填入相应的章节。具体来说写论文无非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是理论、实证、结论),可以在先确定逻辑主线的基础上规划出三个部分,再用相应章节进行对应的填充,最后列出每一节的内容要点。需要注意的一是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二是要平衡章节之间的长短,即合理安排各部分的篇幅,尽量长短相当,避免体例结构的不相称。对于引入的理论部分要把字数控制在整个篇幅的四分之一左右。 (三)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1.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撰写  英文忌用软件翻译,因为语法错误多,专业词汇翻译不够专业   关键词一般三个以上 (四)论文正文  论文的正文通常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1、绪论,又称前言、绪言,是正文的起始部分。这一部分一般可涉及以下内容:研究这一课题的目的、意义;提出问题,表明作者观点;说明作者论证这一课题的方法;概括介绍论述的内容或揭示问题的结论;历史回顾。绪论部分在论文中所占比例通常较小。要写得简明扼要,通常几百字即可。  2、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在这部分中要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以及前面说收集的相关资料来详细地阐述论文的研究观点、成果。可根据论题性质,用正面立论的或批驳不同看法或解决别人的疑难问题的方法,来论证文中的思想和新的见解。如果是作者自己提出新的、创造性的东西要注意最重要的是言之存理。这一部分要占全文的三分之二。  3、结论是论文的最后部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对研究的课题得出的答案;作者对研究的课题提出探讨性意见;对未解决的问题提出的某种设想等。它的内容与绪论有关,是一篇论文要旨的简明扼要的提示。通常这部分可以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语,对本论部分进行强调(但注意不是本论部分的重复)。如果结论已在绪论或本论部分作了提示,这部分也可以只做文章的收尾。  论文的撰写一方面取决于资料的拥有,另一方面依靠平时理论素养和写作能力的积累。撰写正文前,要对提纲进行再次检查和修改,使之更加完善。文章起草要在思路明晰的基础上一气呵成,切忌断断续续。起草阶段,要先形成初稿。初稿的写作就是按照提纲形成是构思填充内容。形成的论文应该是论点明确,内容充实;叙述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论文各部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段落之间的衔接自然、舒展,逻辑性要强。  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忌大篇幅引用,切忌抄袭他人论文,国内一般认为不超过200字就不算抄袭。然而,在考研与就业压力的夹缝中,大学毕业论文的生存处境日渐尴尬,弄虚作假现象泛滥,论文写作陷入抄袭的怪圈,毕业论文写作只是“网上摘些,书上的借用些,最后整合一下就算大功告成”“写论文惟一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复制’、‘粘贴’的快捷键”。那么我们该如何规避抄袭的风险?首先,每个内容小点一定要自己拟定。紧接着,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对小点内容进行扩充充实,尽量使用自己的语言来陈述。 (五)致谢可以在正文后对下列方面致谢: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 (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包括著作、论文等正式文献,也包括统计、工作报告等事实材料,还可以包括没有正式出版和发表的资料。外文原文著作和论文,其参考文献的标题应当用原文列出。注释和参考书目的标题主体和标识顺序,按“作(著)者/题(书)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具体顺序为:作者姓名、文献名称、版次(第一版不标注)、页码、出版地、出版社或刊物名、出版日期或刊物期数。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如×××[1],参考文献一般不低于15-20篇。

农业经济管理啥要求???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为农业推广、农村发展、涉农企业和管理部门培养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根据这一精神,提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 一、论文选题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结合农业推广和农村发展实际问题,直接来源于农业生产实际的技术难题,或者是有明确具体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的研究题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材料、新品种的研制与开发,也可以是农业推广、农村发展某一具体领域的理论研究与探讨,既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技术项目,也可以是某一项目的子项目,或者是导师承担的应用型研究课题。 二、论文质量 学位论文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推广、农村发展问题的能力。论文内容要有新见解,要具有应用价值,并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具有创造这些效益的可能性。 三、论文形式 1.农业新技术项目设计与推广实施 2.社会调查研究论文 3.技术性研究论文 4.推广理论研究性论文 四、论文评审与答辩 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且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的评审与答辩。学位论文应有两位专家“盲审”,若其中有一位专家认为论文不合格,则需要修改论文,半年后再申请评审。若两位专家均认为论文不合格,则修改论文至少一年,一年后再申请评审,评审通过后方可进行论文答辩。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 为进一步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规范学位论文的撰写、打印,并便于储存、检索、利用及交流等,特制定如下要求: 1.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2.题目:应概括整个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当、简明、引人注目、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20字以内。 3.中文摘要及关键词:约200—500字,以简明的语言概括论文工作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及最终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见解。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4.引言或前言:阐述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对本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有针对性地简要综合评述和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等。 5.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类型而不同。一般包括:(1)理论分析;(2)研究方法或设计方法;(3)研究结果及讨论或设计项目成果。 引言(前言)和正文凡是引用文献处,应在引用句后括号内标明该引文的作者及该文发表的年代,示例为:×××××(李四,1998)。 6.结论与建议:结论应该明确、精炼、完整、准确。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应认真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己的新见解的意义,也可以在结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技术方法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7.参考文献:列出经阅读并直接引用的文献,中外文献分开。文献按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列出作者、题目、期刊名称、年份、卷数、期数和页数,书籍还应注明出版单位和年份。外文文献应列出原名。 8.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同,不超过300个实词,应有英文题目,第二行写研究生姓名;第三行写导师姓名;最下方一行为关键词。 9.附录:包括未列入正文的必要表格及公式推导。 10.致谢:对导师及对论文有帮助的有关单位和个人都应表示谢意,字数不超过300字。 注: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论文字数不少于2万字,必须用中文书写,用计算机双面A4纸打印,字迹清楚,标点符号正确。论文的版心按“研究生论文排版要求”进行排版。 学位论文封面采用统一格式,由指定印刷厂统一印制。 分类号 单位代码 10113 学号 山西农业大学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题目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中国山西太谷 2006年 月

农业企业管理论文选题方向怎么选

你要找你们的老师让他给你当毕业论文导师给你研究课题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向这方向你也可以在网上搜一下就行

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方向有很多方面,具体看你喜欢哪一个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现代农业的含义、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以及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和农村农业人才情况,提出了从统筹协调管理体制,制定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规划;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依托高校加强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依托科技特派员制度,吸引相关人才到农村贡献才智;建立并运作好农业专家人才数据库;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人才服务于农业农村等六方面,构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支撑体系。引言 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简而言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建设将作为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过程贯穿新农村建设的始终。发展现代农业,意味着给农业注入更多的现代理念和方式,更多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的素质、效率和竞争力。 1 福建省农业发展与农业农村人才的现状 1 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简单地概括,我省农业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①特色农业发展迅速。水果、茶叶和食用菌占了相当的比重,根据2006年统计数据,我省以发展特色农产品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1100多个,参与农户达30多万户。②闽台农业合作深入拓展。近年来,我省闽台农业合作进一步扩大,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扩大到福建全省。根据2006年统计数据,全省累计批办农业台资项目近2000个,引进台湾农业良种2500个,先进与实用技术800多项。③农村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较快。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销售收人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带动了40%以上的农户发展生产。根据2006年统计数据,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6000多个。④外向型农业持续增长。福建近年来积极利用对台优势和对外优势,着力在闽台农业合作、培育特色产业和优势品种、推广订单农业、引进涉农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寻求突破,外向型农业逐渐成形。⑤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产业化水平不高;产和销结合不紧密,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加工企业技术、装备、管理水平落后行业指导和服务滞后。 2 我省农村农业人才的现状 2006年末,福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18万人,农村从业人员6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0%。全省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07万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71万个。农村劳动力呈现以下的分布特点:①农业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技术人员偏少。2006年末,全省农业从业人员87万人。按年龄分,20岁以下占0%,21-30岁占9%,31-40岁占4%,41-50岁占4%,51岁以上占2%;按文化程度分,文盲占5%,小学占6%,初中占4%,高中占1%,大专及以上占4%。农村从业人员将近60%在41岁以上,小学学历占了6%。农业技术人员24万人,占农业从业人员总数的5%。②年青并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业转移速度加快。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48万人。外出从业劳动力中,20岁及以下占2%;21-30岁占4%;31-40岁占3%;41-50岁占5%;50岁以上占7%。文盲占0%;小学文化程度占5%;初中文化程度占1%;高中文化程度占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③农村劳动力集中在农作物种植业,而加工、营销等直接为农业服务的人才欠缺。2006年末,全省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07万户,其中以农作物种植业经营户达到18万户,占6%。 2 发展现代农业及其人才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 根据福建农业发展情况和农村人才现状,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农村人才建设,构建农村人才体系。 1 统筹与协调管理体制,制定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规划。把农村成人教育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纳入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对农村成人教育进行整体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建立全方位铺开、全领域推进、各层次相互衔接、各类别相互沟通的农村教育体系;由政府统一规划统筹协调,有效整合、利用农村中小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农业教育院校等的教师、校舍资源,健全和充实农村成人教育管理机构,建设好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创建与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型多功能的农村成人教育示范基地。 2 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引进农村师资队伍人才与利用高等农业院校师资力量结合的办法,完善农村农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高等农业教育横跨高等教育和农业,具有很强的行业性和发展的特殊性,担负着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双重使命,是农业智力的依托和培养基地。他们可以为农村成人教育培养、培训专业师资队伍,也可以送培下乡,成为农村成人教育的特聘兼职教师。 3 依托高校加强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就我省而言,可以充分发挥福建农林大学农科、工科等学科门类齐全,办学基础良好,教学经验丰富等优势条件,结合福建省地域特点、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以及海峡西岸建设特点,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村适用技术人才和现代农业管理人才。 4 依托科技特派员制度,吸引相关人才到农村贡献才智。科技特派员制度由福建省南平市首创,“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是这一制度的高度概括。它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实践,是城市反哺农村、有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生动体现,是政府公共资源应用于农村的重大措施。 作为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源地的福建省,自1999年开始逐步推广这一制度。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福建省委、省政府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管理体制上,党委(政府)统筹协调,各方合力推动;在工作部署上,围绕“三农”需要,全面综合服务;在工作方法上,注重力量整合,健全科技队伍;在激励机制上,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机制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服务农村农业中,取得显著成效,并日渐成为促使农民增收的催化剂,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我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引起了国际机构和组织的极大关注,科技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中德合作项目办公室(GTZ)日本国际办力事业团(JICA)等国际机构和组织进行了有效沟通与合作,为利用国外资源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福建也可发挥自己的优势,争取更多的海外资金参与科技特派员项目开发。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对科技特派员制度进行完善和延伸,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和机制的创新实践和持续发展,落实和提高科技特派员相应的待遇,鼓励科技特派员以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科技服务,取得合法报酬,以吸引更多的农业人才到农村贡献才智。 5 建立并运作好农业专家人才数据库。集中建立我省农业专家人才数据库,形成松散形的人才管理模式,掌握全省农业人才分布情况,根据农业技术问题,随时查找相应的农业专家为农村农民提供服务,使人才的使用处于流动的状态,提高人才利用效率,避免了人才资源浪费。 农业专家数据库的信息内容应包括专家的主要研究领域、技术专长以及研究成果,专家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和学术报告,专家承担及已完成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专家最新研究动态等。农业专家数据库是动态的,其建设内容随着各专家学者每项研究成果的获得以及论文的发表进行不断更新,从专家数据库中,可以随时了解各专家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更好地应用于农村农业服务。 6 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人才服务于农业农村。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和其他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知识人才积聚在城市,城市人才挤过独木桥,就业竞争空前激烈,人才浪费空前严重。城市人才相对过剩与乡村人才极度紧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政府部门可根据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人才需求,人才政策向农业农村倾斜,人才培养发展重心放在农业农村,人才配置农业农村倾斜,建立人才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导向机制。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发展为多下乡、长驻乡,扎根农村,扎实服务,帮助农村培训科技队伍,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和科技人员现场服务。着力营造乡镇村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解决好乡村人才的待遇、职称、工作条件等问题。参考文献:[1]张祥明新农村建设中福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08(11)-17-[2]郑诚乐林义章林碧英吴少华郝志龙创建福建地域特色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思考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2)-91-[3]福建省科技厅农业科技处科技特派员创业助农富——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巡礼中国农村科技-2009(2)-56-[4]孔祥智李圣军科技特派员:产生背景、运行特征和对策建议——福建省南平市案例分析新疆农垦经济-2008(5)-16-[5]福建:科技特派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国农村科技-2008(8)-74-[6]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科技教研部课题组福建省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中国科技论坛-2007(10)-117-[7]桂秀梅河北农业大学重点学科专家数据库的建设研究兰台世界:下半月-2008(11)-18-

农业企业管理论文方向选题怎么选

农业经济管理论文好写的,之前也是不会,还是同事给的莫文网,很专业的说,写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我国农业经济产出的实证研究》

据学术堂了解,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运动规律的科学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及与其相联系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学科当今社会农业也是必须发展的产业,农业如果一旦停滞必定会影响阻碍经济的发展那么为了研究农业与经济的关系下面来看看农业经济学论文题目  1、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建设用地布局优化方法研究  2、甘肃省耕地资源保护问题研究  3、面源污染防治视角下农村土地经营方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4、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自主管理问题分析  5、凌源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研究  6、云南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政策实施情况及成效  7、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经济的关系  8、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河南省方城县农户的调查  9、城镇化率与农机化程度的关系研究  10、贵州山区公路沿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11、我国环境污染源中废气的监测方法分析  12、中小农业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13、土地征用的农户收入效应  14、大数据环境下云南农产品精准营销模式研究  15、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逻辑及动力  16、大力提升粮食产业经营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17、社会治理视角下的林业专业合作社制度创新  18、对我国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评述与建议  19、我国肉鸡养殖户建立免疫档案行为及影响因素  20、中国东西部地区蔬菜流通效率差异的比较研究

对农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并对人员进行激励,以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万方上的中国科技投资杂志里面有农村经济,农业发展方向的论文,可以浏览一下最近几期的杂志,吸收借鉴一下,把握一下目前最新的动态。

农业企业管理论文方向选题

1。高效农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2。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农业定位思考3。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型农业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现代农业的含义、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以及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和农村农业人才情况,提出了从统筹协调管理体制,制定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规划;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依托高校加强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依托科技特派员制度,吸引相关人才到农村贡献才智;建立并运作好农业专家人才数据库;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人才服务于农业农村等六方面,构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支撑体系。引言 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简而言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建设将作为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过程贯穿新农村建设的始终。发展现代农业,意味着给农业注入更多的现代理念和方式,更多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的素质、效率和竞争力。 1 福建省农业发展与农业农村人才的现状 1 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简单地概括,我省农业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①特色农业发展迅速。水果、茶叶和食用菌占了相当的比重,根据2006年统计数据,我省以发展特色农产品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1100多个,参与农户达30多万户。②闽台农业合作深入拓展。近年来,我省闽台农业合作进一步扩大,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扩大到福建全省。根据2006年统计数据,全省累计批办农业台资项目近2000个,引进台湾农业良种2500个,先进与实用技术800多项。③农村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较快。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销售收人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带动了40%以上的农户发展生产。根据2006年统计数据,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6000多个。④外向型农业持续增长。福建近年来积极利用对台优势和对外优势,着力在闽台农业合作、培育特色产业和优势品种、推广订单农业、引进涉农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寻求突破,外向型农业逐渐成形。⑤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产业化水平不高;产和销结合不紧密,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加工企业技术、装备、管理水平落后行业指导和服务滞后。 2 我省农村农业人才的现状 2006年末,福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18万人,农村从业人员6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0%。全省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07万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71万个。农村劳动力呈现以下的分布特点:①农业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技术人员偏少。2006年末,全省农业从业人员87万人。按年龄分,20岁以下占0%,21-30岁占9%,31-40岁占4%,41-50岁占4%,51岁以上占2%;按文化程度分,文盲占5%,小学占6%,初中占4%,高中占1%,大专及以上占4%。农村从业人员将近60%在41岁以上,小学学历占了6%。农业技术人员24万人,占农业从业人员总数的5%。②年青并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业转移速度加快。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48万人。外出从业劳动力中,20岁及以下占2%;21-30岁占4%;31-40岁占3%;41-50岁占5%;50岁以上占7%。文盲占0%;小学文化程度占5%;初中文化程度占1%;高中文化程度占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③农村劳动力集中在农作物种植业,而加工、营销等直接为农业服务的人才欠缺。2006年末,全省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07万户,其中以农作物种植业经营户达到18万户,占6%。 2 发展现代农业及其人才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 根据福建农业发展情况和农村人才现状,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农村人才建设,构建农村人才体系。 1 统筹与协调管理体制,制定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规划。把农村成人教育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纳入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对农村成人教育进行整体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建立全方位铺开、全领域推进、各层次相互衔接、各类别相互沟通的农村教育体系;由政府统一规划统筹协调,有效整合、利用农村中小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农业教育院校等的教师、校舍资源,健全和充实农村成人教育管理机构,建设好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创建与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型多功能的农村成人教育示范基地。 2 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引进农村师资队伍人才与利用高等农业院校师资力量结合的办法,完善农村农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高等农业教育横跨高等教育和农业,具有很强的行业性和发展的特殊性,担负着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双重使命,是农业智力的依托和培养基地。他们可以为农村成人教育培养、培训专业师资队伍,也可以送培下乡,成为农村成人教育的特聘兼职教师。 3 依托高校加强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就我省而言,可以充分发挥福建农林大学农科、工科等学科门类齐全,办学基础良好,教学经验丰富等优势条件,结合福建省地域特点、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以及海峡西岸建设特点,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村适用技术人才和现代农业管理人才。 4 依托科技特派员制度,吸引相关人才到农村贡献才智。科技特派员制度由福建省南平市首创,“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是这一制度的高度概括。它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实践,是城市反哺农村、有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生动体现,是政府公共资源应用于农村的重大措施。 作为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源地的福建省,自1999年开始逐步推广这一制度。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福建省委、省政府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管理体制上,党委(政府)统筹协调,各方合力推动;在工作部署上,围绕“三农”需要,全面综合服务;在工作方法上,注重力量整合,健全科技队伍;在激励机制上,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机制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服务农村农业中,取得显著成效,并日渐成为促使农民增收的催化剂,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我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引起了国际机构和组织的极大关注,科技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中德合作项目办公室(GTZ)日本国际办力事业团(JICA)等国际机构和组织进行了有效沟通与合作,为利用国外资源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福建也可发挥自己的优势,争取更多的海外资金参与科技特派员项目开发。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对科技特派员制度进行完善和延伸,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和机制的创新实践和持续发展,落实和提高科技特派员相应的待遇,鼓励科技特派员以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科技服务,取得合法报酬,以吸引更多的农业人才到农村贡献才智。 5 建立并运作好农业专家人才数据库。集中建立我省农业专家人才数据库,形成松散形的人才管理模式,掌握全省农业人才分布情况,根据农业技术问题,随时查找相应的农业专家为农村农民提供服务,使人才的使用处于流动的状态,提高人才利用效率,避免了人才资源浪费。 农业专家数据库的信息内容应包括专家的主要研究领域、技术专长以及研究成果,专家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和学术报告,专家承担及已完成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专家最新研究动态等。农业专家数据库是动态的,其建设内容随着各专家学者每项研究成果的获得以及论文的发表进行不断更新,从专家数据库中,可以随时了解各专家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更好地应用于农村农业服务。 6 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人才服务于农业农村。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和其他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知识人才积聚在城市,城市人才挤过独木桥,就业竞争空前激烈,人才浪费空前严重。城市人才相对过剩与乡村人才极度紧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政府部门可根据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人才需求,人才政策向农业农村倾斜,人才培养发展重心放在农业农村,人才配置农业农村倾斜,建立人才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导向机制。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发展为多下乡、长驻乡,扎根农村,扎实服务,帮助农村培训科技队伍,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和科技人员现场服务。着力营造乡镇村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解决好乡村人才的待遇、职称、工作条件等问题。参考文献:[1]张祥明新农村建设中福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08(11)-17-[2]郑诚乐林义章林碧英吴少华郝志龙创建福建地域特色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思考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2)-91-[3]福建省科技厅农业科技处科技特派员创业助农富——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巡礼中国农村科技-2009(2)-56-[4]孔祥智李圣军科技特派员:产生背景、运行特征和对策建议——福建省南平市案例分析新疆农垦经济-2008(5)-16-[5]福建:科技特派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国农村科技-2008(8)-74-[6]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科技教研部课题组福建省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中国科技论坛-2007(10)-117-[7]桂秀梅河北农业大学重点学科专家数据库的建设研究兰台世界:下半月-2008(11)-18-

万方上的中国科技投资杂志里面有农村经济,农业发展方向的论文,可以浏览一下最近几期的杂志,吸收借鉴一下,把握一下目前最新的动态。

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

农业企业管理论文选题方向

就拿农业科学这本期刊的领域为例,包含以下这些领域:农业史   农业基础学科   农艺学   园艺学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土壤学   植物保护学   农学其他学科   农业工程   农业经济   渔业   水产、畜牧业

给你个题目吧 ,以前我写过 论加快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

针对第一问粮食短缺等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比较难以量化处理,我们分别对各个因素及农业发展状况建立指标体系

浅议企业集团财务结算中心的实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企业集团在各地迅速发展。但如何发展企业集团、管理企业集团是许许多多企业集团管理者必须面临的问题。在企业集团发展壮大的十多年的实践中,不少集团企业的管理者积极探索、勇于开拓,总结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成立集团结算中心、强化集团财务管理便是成功经验之一。但什么是财务结算中心?为什么企业要成立财务结算中心?具体有什么作用?如何进行规范运作?其电算化如何实施?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研究。探讨。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问题,结合本集团财务结算中心运作实际,谈一点经验体会。 一、什么是财务结算中心 财务结算中心是根据集团财务管理和控制的需要在集团内部设立的,为集团成员企业办理资金融通和结算,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服务机构。 财务结算中心属于集团内部的服务机构,不是经营单位,既不是分公司,也不是子公司,是一个资金管理的职能部门,不以盈利为目的,这是它和财务公司的本质区别。它的重点是服务,为集团企业服务,在本质上类似于我国80年代流行的企业“内部银行”。 财务结算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为集团成员企业办理资金结算和融通。这里的资金结算包括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资金融通包括以企业集团名义进行的外部资金融通和在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的内部资金融通。提供资金结算和融通的范围限于集团成员企业。 二、企业集团成立结算中心的必要性 要发挥集团优势,就必须有强大的内聚力。一盘散沙是无法实现集团发展战略的。事实证明,以分钱、分物和下达计划等行政权利作为成员企业的联结纽带,当行政权利减弱时,集团就随之松散;以经济合同和技术协作等契约作为纽带,当供求和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时,成员企业的联合协作关系也就相应的削弱和解体。只有强有力的资金纽带才能形成牢固的凝聚力。 而要形成这强有力的资金纽带,就需要资金集中管理,就需要成立集团财务结算中心,将集团下属成员企业的银行帐号纳入结算中心管理。这样,从资金管理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可以通过资金相对集中,统筹安排,保证集团重点项目的资金使用;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更好地利用闲散沉淀资金,采取有息贷给下属子公司等方式,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而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财务结算中心的成立也促进了集团内部的分级管理,分清了所属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利,一方面总公司通过结算中心的网络查询,随时了解下属企业的资金运作情况,对下属企业实现宏观控制;另一方面下属企业通过在结算中心开设帐号,降低了企业的资金成本,方便了企业会计核算处理,同时也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进一步完善。 三、企业集团财务结算中心的选作实例 东大集团是1992年成立的科技先导型的企业集团。集团的财务资金管理走过了由行政强力为主的管理方式到集团财务结算中心的管理模式。 以前,东大集团财务部根据企业性质设立了工厂、公司、开发三大银行帐户,内设明细科目分户核算。企业办理支票、汇票、电汇收付时,均要作一式两联的凭证来总部审核,加盖印鉴。这种以行政强力为主的管理方式,虽然形成了资金纽带,但也带来了四方面的严重问题: 会计凭证不规范。银行单据随审核凭证留存总部,成员企业的会计凭证就无银行单据作为收付款证明。 成员企业每笔收付款业务均必须经总部审核,加盖总部印鉴,不但打乱了管理的业务层次,淡化了成员企业的经济责任,而且牵制了总部人员的大量精力,以至总部人员没有足够的精力进行业务宏观控制管理,双方人员都有抱怨。 核算方式及装备的落后,存在着恶意透支的危险。由于数十个企业共用一个帐户,一种付款凭证,根本无法即时掌握每个企业资金的存量和流量,部分企业钻空子,一有机会就透支,月初月末不透支,月中经常透支。试想,这样的透支都不能及时发现并制止,何谈防止涉及诈骗的恶意透支?集团内部跨帐户的调配资金,必须经过银行交换票据,不但费时,而且由于不同法人帐户的帐务体系不同,既增加了业务又不容易对帐。 针对以上问题,经与中国工商银行南京分行协商,并报人民银行江苏分行批准设立基本帐户,双方一致同意总部财务管理中心与工行玄武支行联合建立东大集团财务结算中心,将商业银行的运作机制引入企业集团的金融资产管理。即工行将东大集团财务结算中心视同其分理处的延伸,设立清算专户,对结算业务进行指导监督;结算中心保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及其他金融法规,在集团范围内自主调剂银行存款头寸。成员企业按规定分别在结算中心设立基本帐户,对外使用加盖本单位负责人印鉴及财务专用章的各种银行票据,会计业务不再实行一式两份的凭证审核制度。总部同时规定:在集团内部,资金只能纵向流动,不允许不通过结算中心调配而相互拆借的横向流动。各单位未经财务管理中心特别批准,不得在中心以外保留银行户头。财务管理中心对外代表集团统—向金融机构办理借贷手续。对内统一向成员企业调配资金。 四、财务结算中心电算化的实施 企业结算中心能否发挥作用,还有赖于对它的规范管理和科学运作。我们认为,实现财务结算中心资金结算和管理的电算化,保证结算及时、准确,对管理好结算中心十分重要。 由于财务结算中心的运行机制完全仿效工商银行的结算户管理体制,因而其电算化要求有别于一般企业的会计核算。集团原有一套用友公司的财务核算及报表的局域网,为了实现结算中心的电子化,我们另架设了一套多用户网络系统。该系统采用工行南京分行的软硬件标准装备,与商业银行票据交换时间同步,一天两次清算票据。在这上套多用户网络系统中,集团架设了三个终端机,分别用于记帐、复核、查询数据管理。在1999年底,集团对该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将操作平台由Dos升级为Windows,软件也采用了商业化的软件,即金蝶公司的结算中心财务管理软件,从而为不断加强结算中心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至今,该系统已正常运行5年了,集团下属成员企业全部转入该结算中心开户,通过每天的日终处理,集团实现了对成员企业资金流量、存量及流向的实时监控,全面了解集团每天的资金来源及运作情况,对大笔资金的进出实现宏观控制,有效地杜绝资金浪费现象,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真正做到管好资金,用活资金。同时加强资金的预算、筹集、使用和回笼,促进资金的加速运转。 五、结束语 企业集团化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使得以集团为主体的资金运作和财务管理成为我国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集团财务结算中心的成立,对发扬集团整体优势,加强资金管理,加速资金周转,减少银行存款,提高经济效益都有着较大的作用。但要办好企业结算中心,在管理和运作时,我们还需正确定位,确定科学的管理体制;服务要严格限制在集团内部;要坚持原则、严格管理,保证结算中心的良性运作;还需提供优质服务,简化贷款手续,努力获得成员企业的支持。只有这样,集团财务结算中心才会成为您更好地进行集团资金调度、财务运作、强化集团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强有力的工具。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