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现代汉语毕业论文选题题目怎么选

发布时间:2024-07-09 07:12:46

现代汉语毕业论文选题题目怎么选

论毕飞宇推拿中的盲人形象论胡雪岩的处世之道对秘书工作的启示论刘安淮南子中的神话故事论刘向列女传中的孝女故事论王小波黄金时代的人性守望论小微企业秘书的办公室管理论阎真沧浪之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南通陆家锣鼓的调查研究浅析左锡璇思夫苦情诗词清代小说序跋作者中的达官显宦群体研究社会语言学视野的流行语扩散与传播研究--以近10年流行语为例网络盗墓类小说的叙事风格研究徐州景观楹联调查研究宜兴溶洞传说的调查研究张新科小说艺术论“冷漠”和“残暴”的黑暗投影--论余华现实一种中的死亡叙事毕飞宇小说中的城乡“流亡”叙事常州锡剧的调查与研究从服务到参谋--行政秘书与领导和谐关系研究淮安地区民间传说调查与研究龙在天皮影戏剧团现状调查与研究论白先勇孽子的“同志”叙事论葛亮北鸢的叙事艺术论互联网+时代的秘书信息管理论李碧华胭脂扣与生死桥中的宿命书写论刘慈欣三体的人文内涵论陆文夫小说中的苏州小巷文化论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绝望主题麦兜电影中的香港镜像秘书人员的儒家文化修养研究明代佚本传奇四豪记考释泗阳妈祖文化调查与研究苏州端午节习俗及其传说的调查和研究性别视角下的少年形象--以苏童少年血为例这些题目还行,都是写过的。

提供一些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考。一)、语言学方面:1、“对立原则和 ΧΧ 方言的音位”2、“互补原则和 ΧΧ 方言的音位”3、说汉语的音节4、说同音词5、说同义词6、说汉语的词类划分7、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述补式也可以,任选一种)8、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9、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10、汉语的借词二)、现代汉语方面:1、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2、普通话语音研究(某一方面)3、ΧΧ作家(或 ΧΧ作品)语言研究4、网络汉语研究5、句式(或句型)研究(选择某些有特点的句式)6、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选择某些虚词)7、现代汉语词义研究(选择某类词)8、词典适意研究9、方言研究(某一方言某一方面的问题)10、语文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三)、汉语的优点和缺点:1、汉字和汉文化2、现代汉字学的研究内容3、限制和减少汉字字数4、部件研究5、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6、如何整理异体字7、如何整理异性词8、规范汉字的研究9、汉字的前途10、“修辞与语境”浅谈11、“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之我见12、我对“修辞主体的修养”的认识13、我对“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修辞”的体会14、谈词语运用要做到“准确朴实”15、谈词语的“巧妙配合”16、谈“成语的活用”17、谈“叠用句”18、谈“四音节语音段落”19、谈“比喻”四)、古代汉语方面:1、对汉字性质的认识2、学习音韵学的心得综述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词义引申的分析4、对确认古汉语中词的同义关系(或其它关系)的看法5、对词义转移的分类考察6、以义为单位,给一部先秦文献(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词表(篇幅不宜过大)7、古代汉语“之”(三)字结构(或“其”字结构)研究8、古代汉语“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研究9、古代汉语单句(或复句)研究10、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五)、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1、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2、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风格3、论曹禺《雷雨》的戏剧艺术4、论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蕴5、论穆旦的诗6、论钱钟书《围城》7、论贾平凹的散文8、论王蒙小说语言艺术9、论余华的小说10、论20世纪80—90年代对赵树理的再评价11、评“样板戏”对李玉和,杨子荣,阿庆嫂三个人物的塑造12、舒婷诗作简析13、汪曾祺小说对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创造的意义14、评王安忆的《长恨歌》15、评铁凝的《玫瑰门》16、从女性写作角度评陈染的创作17、论王朔的《动物凶猛》18、论韩东的诗歌写作19、鲁迅小说中的“黑色家族”简论20、茅盾笔下的上海都市图景—读《子夜》21、《无常》、《女吊》(鲁迅),《水里的东西》(周作人),《放猖》(废名)比较论《日出》中的次要人物(黄升三、福生)在戏剧结构中的作用。或《茶馆》人物论22、《我与地坛》文本细读23、艾青笔下的土地与太阳24、分析王安忆(或莫言、余华、铁凝)的一篇新创作的小说25、我读海子的诗26、重读寻根小说27、老舍与北京城(或“张爱玲与上海”、“王安忆与上海”、“汪曾祺笔下的昆明”、28、“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散文”、“赵树理与山西”等)六)、中国古代文学方面:1、论《诗经》的赋、比、兴艺术2、论《诗经》的音乐性及其美学意义3、论《诗经》的婚恋诗4、论《诗经》中的妇女形象5、论《诗经》中的战争诗6、论《诗经》宴饮诗与礼乐文化精神7、论《诗经》的讽刺艺术8、孔子与《诗经》9、《诗经》作品研究(具体作品可任选)10、《诗经》与楚辞(词)比较论11、楚文化与楚辞12、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浪漫主义13、论屈原的人格美14、论《离骚》的艺术构思15、屈原与庄子浪漫主义比较16、略论《九歌》的艺术成就17、屈原作品研究(具体篇章可任选)18、陶渊明的田园诗(可侧重内容,也可侧重艺术特色)19、王孟山水田园诗(可分别写王、孟,也可分写山水、田园)20、中唐山水田园诗(可选某一、二个作家,也可以比较研究)21、李白山水诗研究22、送别诗中意象研究(可集中写某一种,如美酒等)23、杜甫咏史怀古诗研究24、刘禹锡咏史怀古诗25、唐人咏物诗研究(可选择某一种,或某二、三中对比研究)26、宋人咏物词(诗)研究(可选不同词家咏同一物对比研究,如咏梅等)27、唐人送别诗研究(可选几家,或若干首对比研究)28、《琵琶行》29、关汉卿的杂剧创作30、关汉卿、马致远之比较31、《西厢记》32、《西厢记》、《牡丹亭》之比较33、汪道昆之短剧34、徐渭(谓)的《四声猿》35、汤显祖36、孟称舜37、沈自徵(徽)之剧作38、论唐传奇中的爱情小说39、试谈《三言》、《二拍》的时代特色40、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塑造41、论《水浒》的人物(任务)描写(亦可选择某一个人物,如论武松,论宋江,论李逵等)42、试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或试论孙悟空形象)43、论西门庆形象的典型意义44、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45、论《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魁)形象的艺术特色46、论王熙凤形象47、论《红楼梦》的细节描写48、论《红楼梦》整体反映生活的特色七)、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方面:1、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2、《尤利西斯》中的“内心独白”技巧3、现代主义小说中的神话模式4、论存在主义作品中的荒谬感5、论罗格—格里耶小说中的“物化”6、《百年孤独》中对“魔幻”技巧的运用7、论《百年孤独》的叙事艺术8、论黑色幽默的杂糅手法9、博尔赫斯小说的玄学色彩10、论《日瓦格医生》中俄罗斯精神八)、中国古代文论方面:1、“诗言志”与“诗缘情”辨析2、先秦儒家文论研究3、先秦道家文艺观研究4、“发愤(奋)著书”说综论5、“文学自觉”说新探6、六朝人物品藻与文论之关系7、《文心雕龙》与《诗品》比较谈8、意境理论的确立和发展9、李渔戏曲理论研究10、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九)、西方文论方面:1、柏拉图“艺术模仿自然”解密2、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特征3、论(译)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4、贺拉斯《诗艺》与亚里士多德《诗学》比较5、布瓦洛《诗的艺术》再评述6、狄德罗“美在关系”说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说比较7、对莱辛《拉奥孔》的现代阐释8、康德美学思想与现代艺术9、译黑格尔的艺术发展观10、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11、论泰纳的文艺思想12、别林斯基与形象思维论13、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的特征14、从叔本华到尼采15、现代主义与自我表现16、精神分析学和艺术学17、评卢卡契与布莱希特的论战18、詹姆逊论后现代主义十)、比较文学方面:1、李白咏(泳)月诗与法国波特莱尔所作咏月诗(见《巴黎的忧郁》、《恶之花》)的比较研究2、林纾译文一种与后来译文的比较研究3、从赛珍珠的小说《大地》看西方人对中国农民的误读4、王国维对西方文化的吸取和研究5、钱钟书论“通感”6、从《春江花月夜》看诗歌、音乐、舞蹈的关系7、从梁山伯祝英台故事到“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看中西文学形式交流的可能十一)、美学方面:1、劳动与“自然人化”的美学意义2、论“审美关系是美的核心”3、美感特征简析4、论审美想象5、论悲剧与崇高6、论艺术的美学意义7、当代大众传媒和审美消费主义(注意)对传统艺术门类(诸如文学)的挑战8、论审美鉴赏的创造型9、论“审美具有解放人的性质”10、中国古代美学特色简析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都在发愁不知道怎么选题的,应该没有查阅过多的资料。 查了很多资料 题目自然就会选题。找下方的联XI 回大纲两个字,可以得大纲思路参考呢。我就是他那里定的题目 帮助我通过的。

现代汉语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现代汉语方面:29个 1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 2 普通话语音研究(某一方面) 3ΧΧ作家(或ΧΧ作品)语言研究 4网络汉语研究 5句式(或句型)研究(选择某些有特点的句式) 6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选择某些虚词) 7现代汉语词义研究(选择某类词) 8词典适意研究 9 方言研究(某一方言某一方面的问题) 10语文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 11汉语的优点和缺点: 12汉字和汉文化 13现代汉字学的研究内容 14 限制和减少汉字字数 15部件研究 16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 17如何整理异体字 18如何整理异性词 18规范汉字的研究 19 汉字的前途 20"修辞与语境"浅谈 21"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之我见 22我对"修辞主体的修养"的认识 23 我对"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修辞"的体会 24谈词语运用要做到"准确朴实" 25谈词语的"巧妙配合" 26谈"成语的活用" 27谈"叠用句" 28 谈"四音节语音段落" 29 谈"比喻"

《白鹿原》中男权宗法世界里女性生存困境论沈从文《边城》中的“渡船”意象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女性分析论《啼笑姻缘》中沈凤喜的女性悲剧命运论阿城《棋王》中的“道禅”文化意蕴

梁启超的《饮冰室全集》(杂文)不错,或者是现在读者的阅读倾向

汉语修辞手法的种类现代汉语的委婉语汉语歌词的特点现代汉语礼貌用语的特点言语幽默效果探讨

现代汉语的毕业论文选题怎么选

论毕飞宇推拿中的盲人形象论胡雪岩的处世之道对秘书工作的启示论刘安淮南子中的神话故事论刘向列女传中的孝女故事论王小波黄金时代的人性守望论小微企业秘书的办公室管理论阎真沧浪之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南通陆家锣鼓的调查研究浅析左锡璇思夫苦情诗词清代小说序跋作者中的达官显宦群体研究社会语言学视野的流行语扩散与传播研究--以近10年流行语为例网络盗墓类小说的叙事风格研究徐州景观楹联调查研究宜兴溶洞传说的调查研究张新科小说艺术论“冷漠”和“残暴”的黑暗投影--论余华现实一种中的死亡叙事毕飞宇小说中的城乡“流亡”叙事常州锡剧的调查与研究从服务到参谋--行政秘书与领导和谐关系研究淮安地区民间传说调查与研究龙在天皮影戏剧团现状调查与研究论白先勇孽子的“同志”叙事论葛亮北鸢的叙事艺术论互联网+时代的秘书信息管理论李碧华胭脂扣与生死桥中的宿命书写论刘慈欣三体的人文内涵论陆文夫小说中的苏州小巷文化论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绝望主题麦兜电影中的香港镜像秘书人员的儒家文化修养研究明代佚本传奇四豪记考释泗阳妈祖文化调查与研究苏州端午节习俗及其传说的调查和研究性别视角下的少年形象--以苏童少年血为例这些题目还行,都是写过的。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毕业论文题目现代汉语语音研究汉语新词语研究汉语外来词语研究汉语字母词研究汉语媒体语言特点研究汉语修辞研究汉语多音字研究汉语复活词研究当代汉语科技词语研究现代汉语成语变化研究当代汉语词语语音形式的发展变化汉语惯用语研究当代汉语新谚语研究当代汉语青年流行语研究现代汉语同音误用研究谈谈副词“终于”的用法论正极意义和负极意义语用正误与语频统计因果关系与转折关系的上位义比较给病句一个理由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符号文化符号“道”和“道”族词汇的研究(说明:本题中的“道”也可换成“气”、“心”、“性”、“理”、“天”、“命”、“神”等字,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当前我国社会称谓的使用问题“女士、先生、小姐、太太”使用情况调查“同志”的尴尬文学语言研究汉语语气词研究书名和社会文化心理店名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店名”也可换成“人名”、“姓氏”、“地名”、“菜名”、“品牌名称”等等词语,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鬼神名称和宗教文化命名和艺术世界——谈小说《西游记》的人物、地点命名在艺术建构中的作用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汉语动物名称研究汉语植物名称研究新时期小说语言粗鄙化现象研究“X吧”类新生店名研究说“秀”(英show)汉语象声词研究泛义动词“整”与“搞”的比较研究汉语感叹词研究东北方言动词“造”的研究东北方言语气助词“呗”的研究东北方言后缀“——巴”的研究新时期以来新生句法现象研究话语与政治的关系研究字词误读研究、字词误用研究汉字形体演变及识记研究褒义词考查分析同义词辨析与运用贬义词考查分析汉英词语对比研究(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成语运用研究、习语运用研究新闻语言研究广告用语研究法律、商贸语言研究社交用语研究、文艺用语研究(小品、歌词等)词类区分研究语境与语言表达研究新辞格研究或辞格发展研究语境对词义(句子结构)的影响有特点的句法结构考察分析现代汉语语法汉语应答句研究标题语法研究标题语用研究标题语义研究东北官话地点方言研究东北官话语音研究东北官话词汇研究东北官话语法研究东北官话语用研究现代汉语词典编纂研究现代汉语修辞研究现代汉语主谓谓语句研究现代汉语补语研究程度副词与状态形容词的组合研究程度副词与特殊的动词性结构组合研究“副+名”的社会运用考察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动词和名词的句法语义关系研究现代汉语歧义问题研究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现代汉语程度副词重叠式研究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 当代作家语言研究(包括词汇、语法、修辞) 报刊语言研究 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考察 少儿节目语言特点考察 流行歌曲中的若干语言现象 法律语言研究 辩论、演讲语言的特点 对外汉语教材的对比研究 留学生汉语习得的语误研究 汉语各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插入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 现代汉语委婉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 汉语口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如:对了、嗯、好、得了、回头、然后、我说等) 代词“人”、“人家”使用情况考察 句末语气词使用状况调查 谈“俗话” 汉外对比研究(如:亲属称谓、外来词、具体语法现象) 状语的类型与状语的位置(是否可以前置) 《现代汉语词典》收词情况分类考察 夫妻互称的历时、共时研究交际语言的若干问题研究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研究韩国留学生汉语单字音学习研究歧义格式的实验语音学研究哈尔滨方言单字音研究歧义结构的语音分化研究黑龙江方言语音研究“都”字歧义句的实验语音学研究哈尔滨方言声调研究实验语音学对外汉语单字音教学研究语音史研究语音的规范与发展毕业论文题目《审音表》与《现代汉语词典》定音比较研究第二语言教学流派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技巧研究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语言文化教学策略与方法汉语中介语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史研究对外汉语教材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口语训练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技巧关于中国文化教学问题的宏观讨论语言课的文化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情景教学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外汉语中的俗语教学交互式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角色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中的成语教学对外汉语写作教学对外汉语形容词教学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程度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祈使句的对外汉语教学疑问句的对外汉语教学感叹句的对外汉语教学

《白鹿原》中男权宗法世界里女性生存困境论沈从文《边城》中的“渡船”意象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女性分析论《啼笑姻缘》中沈凤喜的女性悲剧命运论阿城《棋王》中的“道禅”文化意蕴

现代汉语的毕业论文选题怎么选啊

对余华最新小说《第七天》进行解读,因为这个比较新,而且应该也有内涵可以挖掘

论毕飞宇推拿中的盲人形象论胡雪岩的处世之道对秘书工作的启示论刘安淮南子中的神话故事论刘向列女传中的孝女故事论王小波黄金时代的人性守望论小微企业秘书的办公室管理论阎真沧浪之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南通陆家锣鼓的调查研究浅析左锡璇思夫苦情诗词清代小说序跋作者中的达官显宦群体研究社会语言学视野的流行语扩散与传播研究--以近10年流行语为例网络盗墓类小说的叙事风格研究徐州景观楹联调查研究宜兴溶洞传说的调查研究张新科小说艺术论“冷漠”和“残暴”的黑暗投影--论余华现实一种中的死亡叙事毕飞宇小说中的城乡“流亡”叙事常州锡剧的调查与研究从服务到参谋--行政秘书与领导和谐关系研究淮安地区民间传说调查与研究龙在天皮影戏剧团现状调查与研究论白先勇孽子的“同志”叙事论葛亮北鸢的叙事艺术论互联网+时代的秘书信息管理论李碧华胭脂扣与生死桥中的宿命书写论刘慈欣三体的人文内涵论陆文夫小说中的苏州小巷文化论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绝望主题麦兜电影中的香港镜像秘书人员的儒家文化修养研究明代佚本传奇四豪记考释泗阳妈祖文化调查与研究苏州端午节习俗及其传说的调查和研究性别视角下的少年形象--以苏童少年血为例这些题目还行,都是写过的。

都在发愁不知道怎么选题的,应该没有查阅过多的资料。 查了很多资料 题目自然就会选题。找下方的联XI 回大纲两个字,可以得大纲思路参考呢。我就是他那里定的题目 帮助我通过的。

题目内容是自己熟悉和擅长的。确定自己的题目方向,如:文艺学,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或者结合美学。论文研究的点,也就是你的题目,一定要有研究价值。我觉得,第一点和第三点很重要,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和能否顺利通过答辩,第二点是基本要求。举个些例子:沈从文小说中的男性世界;浅论《儒林外史》对人性的扭曲等。

现代汉语的毕业论文选题怎么选择

毕业论文可以从专业性原则 、价值性原则 、热门性话题 、可实现原则 、创新性原则去参考选题,再结合自身兴趣,从自己的强势科目入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能在研究的过程中提供动力,也可以减少很多阻碍。一、专业性原则选定论文题目时一定要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题目进行研究,避免跨专业进行选题。比如你是学计算机的,如果选题的时候选择“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进展”,这明显就不太合适。二、价值性原则无论是做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选定论文题目时一定要确保自己的研究是有价值的,要能解决实际问题。例如:“XX公司食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这个研究可以解决公司配送路径优化问题,能够提高公司配送效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三、热门话题热门话题的优势:一是信息容易收集,一段时间内各媒体会有更多的相关信息。第二,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你对这些问题有一种个人的感觉。第三,一旦你写得好,你就有机会被相关报刊杂志所采用。缺点是选择题目的学生很多,他们收集的数据来源相似,写的文章拼凑,从内容到结构几乎一样,很难有新的思路。四、可实现原则本科毕业论文通常是有时间限制的(半年左右),所以在选择论文题目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所有题目是在有限时间内能够完成的题目,否则将会影响正常毕业。五、创新性原则创新性是学术研究的基础以及灵魂,社会的进步也都源于创新。所以,在选题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创新性,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工作,不能照搬照抄他人研究。

海盐腔纵谈  海盐腔是我国戏曲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艺术明珠。在明代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可谓红遍大江南北,名满神州大地,没有一种戏曲能望其项背。可是,不知何故,好景不长,到万历末年,它就开始衰落,清康熙以后,便销声匿迹了。  由于海盐腔“英年早逝”,连注明海盐腔的曲谱也没有一段留存后世,所以,仅凭一些零星的文字记载资料,不但已难识其真面目,要弄清其来龙去脉、发展衍变就更不容易了。到目前为止,许多问题还是一片空白,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对海盐腔没有研究,只是就我对某些资料的理解,谈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一、海盐腔是怎样的戏曲?  这似乎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因为我国所有权威性辞书都认定:海盐腔是明代形成于浙江海盐的戏曲声腔,它与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并称为明代南戏“四大声腔”。有的辞书还说海盐腔、余姚腔等,既是不同的戏曲声腔,又是不同的戏曲剧种。①实际上,这些说法,并不是没有一点问题。近些年,我省戏曲音乐研究专家洛地先生,就曾著文指出:(一)明代没有人将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等腔称为“声腔”。古代“声腔”一词的指义是“演出当场演员口中的语音语调”,而不是今天的“戏曲声腔”。(二)我国明代以前的戏曲剧种,都是曲牌体,其唱腔,都是“以文化乐”的,即以文辞句字之字读语音的平仄声调,化为乐音,构成旋律,他称为“以字声行腔”。这种戏曲唱腔,到魏良辅、梁辰鱼改造过的“昆山腔”才发展成熟。在此之前的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等四“腔”,“原系四地之语音语调”。因此,明代海盐腔等四腔既不是“四大声腔”,更不是“四个剧种”。②  这些见解是闻所未闻、独一无二的,在目前的戏剧理论界,差不多是一种“奇谈怪论”。但是,我认为总的说是很有说服力的,是有科学根据的,我不但赞同他的意见,而且从中得到极大的启发。然而,具体谈到海盐腔,说它也与余姚、弋阳、昆山三腔一样,“原系四地之语音语调”,即四腔只有方言语音的不同,而无音乐旋律的区别,直到海盐腔消失前均如此。对此,我还有些想不通,似乎论据不足,想谈点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海盐腔发展的前期与后期是不一样的。  我承认,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等在各地刚刚产生和形成的时候,主要是指各地演员口中的不同方言语音,唱腔上并不象今天的京剧和越剧那样,相互截然不同,各有鲜明的特色。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等等,都是南宋温州戏文(元代始称南戏)在海盐、余姚、弋阳等地长期流传的产物。起初,海盐、余姚、弋阳等地的戏迷(称“戏文子弟”),出于对温州戏文的爱好,在当地组织戏班演出,演的都是南戏,唱的是温州传来的南戏唱腔,剧目、表演、伴奏、化妆、服饰、道具等,都向温州的南戏学习,因此,各地戏班所演的戏是差不多的,最大的不同是各地戏子口中的方言语音。他们也想学用温州戏文的语音语调演唱,但是,大家都做不到,只得改用当地方言演唱南戏。这样,在各地观众看(听)来,所谓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等等所演的戏,相互之间没有什么明显的、本质的不同,主要是戏子口中的方言语音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演的是同属于南戏剧种,唱的是同属于温州南戏所用的声腔(我把“声腔”理解为一个剧种所用的音乐唱腔和伴奏)。因此,初期的“海盐腔”,应该是海盐戏班演出、海盐戏子用海盐话演唱南戏的意思。不能把海盐腔与余姚腔、弋阳腔看成不同的戏曲声腔(不同的戏曲声腔,必须是各自所用唱腔旋律或主奏乐器明显不同),更不是不同的戏曲剧种。  但是,洛地还认为,语音语调的“腔”付诸唱,久而久之,会产生一定的音乐旋律,所以,“以文化乐”的“腔”,有两种指义:一是语音语调;二是音乐旋律。音乐旋律是从语音语调衍化而成的。虽然这种音乐旋律的“腔”,要到魏良辅、梁辰鱼改造过的“昆山腔”才发展成熟,在此之前,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等等的音乐旋律是无定的,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并不十分固定,但毕竟还会产生音乐旋律的“腔”,并不是永远停留在方言语音语调上。假定最初的“海盐腔”是指海盐戏子组班、用海盐话唱南戏,其最大的特点是海盐的方言语音,但数十年、上百年以后,在海盐方言语音的基础上会产生一定的音乐旋律,其旋律也会有一定的海盐特色和风格。因为“以文化乐”的戏曲唱腔本身是由语音语调衍化而来的。音乐旋律受唱辞句式平仄的制约,唱辞句式平仄又受方言语音的制约,不同的方言语音会产生不同的音乐旋律。同时,南戏传到海盐、由海盐人演唱以后,还可能吸收当地某些民间音乐入戏演唱,或受海盐民间音乐的影响,因此,使海盐腔所具有的海盐音乐特色越来越浓,使之具有特色唱腔的含义。  后期海盐腔的特点和面貌如何呢?我们只要将水磨昆山腔与后期海盐腔的有关记载加以对比,便可知其大概。明沈宠绥在《度曲须知·曲运隆衰》中说魏、梁改革后的昆山腔是:“……尽洗乖声,别开堂奥,调用水磨,拍捱冷板,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功深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园,收音纯细。”与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等相比,新的昆山腔除了新增管弦伴奏外,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用规范的通用字读语音演唱,即用中州音演唱,不再用昆山方言演唱;二是唱腔的旋律经过魏良辅、梁辰鱼等人的加工,变得十分细腻、柔婉而优美,犹如水磨过似的,俗称“水磨腔”。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明成化以后的海盐腔已与余姚腔、弋阳腔等有明显的不同,它也是用中州音演唱的,其唱腔旋律亦已相当细腻柔婉了。明顾起元(1565—1628)《客座赘语》卷九《戏剧》条说:“……大会则用南戏,其始止二腔,一为弋阳,一为海盐。弋阳则错用乡语,四方士客喜阅之;海盐多官话,两京人用之。”这段话是尽人皆知的,说明当时的弋阳腔、余姚腔等是各用弋阳、余姚方言演唱的,而海盐腔却已不用海盐方言演唱,而是用中州音演唱了。这里的“官话”,就是上层官僚、士大夫间通用流行的话,即中州音。这与水磨昆山腔是基本相同的。③至于海盐腔的细腻柔婉,明万历间人姚旅《露书》卷八《风篇上》说:“歌永言。永言者,长言也,引其声使长也。所谓‘逸清响于浮云,游余音于中路’也。故古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如贯珠。按今唯唱海盐腔者似之,音如细发,响彻云霄。每度一字,几尽一刻,不背永言之义。”也许海盐腔唱腔之细腻柔婉尚不及水磨昆山腔,但从“音如细发,响彻云霄。每度一字,几尽一刻”来看,似亦与水磨昆山腔相差无几了。  洛地把水磨昆山腔(正昆)的唱叫做“曲唱”,认为只有文人音乐家才能为之;而将余姚腔、弋阳腔、海盐腔以及草昆的唱称为“俚唱”(非曲唱),各地艺人皆能为之。我以为,后期的海盐腔与余姚腔、弋阳腔等不同,已经够得上或接近于洛地所说的“曲唱”了。很有可能在魏、梁之前,早已有文人曲家对旧海盐腔作过很大的改造,只是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不知是谁、在何时对旧海盐腔进行了改造而已。如果没有经过无名氏文人曲家的改造,后期的海盐腔,其语音就不会从海盐方言改为用官话;其唱腔更不可能变得那么细腻柔婉。至于后期海盐腔的伴奏,虽然除了锣、鼓、板等之外,有无管弦乐器尚有争论,未能断定,但却已取消帮腔。因此,如果“声腔”一词,按我的理解,是指一种戏曲所用唱腔和伴奏,那么,海盐腔已具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特点,可以说,已经形成一种新的“戏曲声腔”。只是现在权威辞书上关于“声腔”的定义概念太混乱,好像既指戏曲剧种,又指剧种中的腔调(指唱腔和伴奏),又说是一个“系统”,实在弄不明白,故还是避而不用“戏曲声腔”一词为好。我们可以概括地这样说:后期的海盐腔,与余姚、弋阳等腔已不同,它不用方言唱念,而用官话唱念;唱腔比余姚、弋阳等腔柔和细腻,并取消帮腔,因而,受到官僚、士大夫的欢迎。它是在水磨昆山腔之前,最为高雅、成熟、优美的南戏。二、海盐腔如何产生和衍变?  如前所述,据我推测,海盐腔最初只有海盐的方言语音特色,后来,在海盐方言语音基础上产生了有一定海盐特色的音乐旋律,最后,经过无名氏文人曲家的改造,形成了接近“曲唱”的海盐腔。虽然海盐腔的文字记载不多,其发展过程,亦多属推测,但是,以今度古,作些揣想,亦并非空穴来风。  大家知道,明代的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义乌腔、杭州腔、昆山腔等等,都是从南宋戏文、元明南戏分化衍变而来的。现在,我们不知南宋戏文在温州形成之初,是用温州方言唱念,还是用温州官话唱念。据明徐渭《南词叙录》,说南戏“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南宋戏文最初是用温州方言演唱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认为,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是南宋戏文流布到温州之外各地产生的名称。当时,各地群众常看、熟悉(宋)杂剧,见温州(永嘉)戏班所演的戏,与众不同,为与他们平时所见“杂剧”相区别,就称之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从各地观众看来,所以称其为温州(永嘉)杂剧,至少一是指温州来的戏班,二是指用温州话(方言)唱念。特别是明祝允明在《猥谈》中,谈到生、旦、净、末等脚色名称来源时,说:“此本金元谈吐,所谓鹘伶声嗽,今所谓市语也。”他说得很清楚,鹘伶声嗽,就是金元谈吐,也就是民间的方言土话(市语)。但在《南词叙录》中,徐渭明确记载,“鹘伶声嗽”是“永嘉杂剧”的别称,即温州人的一种土称。所以会有“鹘伶声嗽”的称呼,正是因为用当地方言土语唱念的缘故。一个剧种诞生之初,无不用当地方言语音唱念的,尤其是在江南。  但是,后来,南宋戏文改用温州官话唱念了。原因是,温州方言很难懂,流传地域也很窄,如果南宋戏文始终用温州方言唱念,那么,除温州人外,大都听不懂,根本不可能流传到浙江全省以及全国各地。现在的瓯剧(温州乱弹),远不及南戏流传那么广,却也是用温州官话,而不用温州方言唱念的。明祝允明《怀星堂集》卷二四《重刻中原音韵序》中还说:“不幸又有南宋温浙戏文之调,殆禽噪耳,其调果在何处?”他所说的“南宋温浙戏文之调”,除了说温州戏班所演的南戏,唱腔不合音律,音乐旋律不好听外,还指他们所用的语音是带有温州土音的浙江官话(温浙之调)。据徐渭《南词叙录》,南宋戏文所用之曲,“则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永嘉杂剧兴,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畸农市女顺口可歌而已,谚所谓‘随心令’者,即其技欤?”从现存南宋戏文剧本《张协状元》看,所用曲牌的确大都是民间歌谣和唐宋词调。但是,民音歌谣、唐宋词调也仍有个用什么语音唱念的问题。例如《张协状元》中还有〔福青歌〕〔福州歌〕〔台州歌〕等曲牌,它们被吸收入戏演唱前,在福建的福州、福清和浙江的台州流传,肯定都是用当地方言说唱的。吸收进《张协状元》后,若仍用福州、福清、台州方言演唱,不但演员不一定能唱,即使能唱,外地观众也听不懂。因此,只能是一律改用温州方言或温州官话唱念。  假定南宋戏文在温州形成以后,由温州艺人组班先用温州方言在本地和外地演唱,因外地人对温州方言听不懂而逐步改用温州官话演唱,那么,什么时候,温州戏文有可能传入海盐呢?现知南宋末年的咸淳四、五年(1268、1269),临安(杭州)已有太学生黄可道所作的《王焕》戏文演出(见元刘一清《钱塘遗事》卷六)。海盐离杭州不远,至迟在元代初年应该有温州的戏班来此演唱戏文了。也有可能戏文进杭州的时间比这还要早一些,因为从温州的戏班到杭州来演温州人编的戏文到由杭州的戏班演杭州人编的戏文,须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现在暂时假定温州的戏文班子最早在南宋末年到海盐演出,受到海盐群众的热烈欢迎,甚至迷醉,仅靠温州戏班要过很长时间才能难得来演一次,已无法满足海盐群众的迫切需求,于是在元初由海盐的戏迷们自己组成业余的或专业的戏班,在本地登台演唱戏文。此时,温州戏班来海盐演唱戏文,用的已是温州官话。温州官话仍是带有浓重的温州方言口音的。海盐人要学温州官话演唱戏文也很难,因此,海盐戏班只得改用海盐方言演唱戏文。这样,在元代初期的海盐腔,与温州戏班相比,只有海盐方言语音上的不同,并无其它区别。不过,在元代,江浙一带已有用江浙官话唱念的本地戏班活动了。元代音韵学家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说:“南宋都杭,吴兴与切邻,故其戏文如《乐昌分镜》等类,唱念呼吸,皆如(沈)约韵。”他认为,在元代杭州一带演出的戏文《乐昌分镜》等,用的是沈约所制之韵;而沈约是吴兴(今湖州)人,他所制之韵是江浙语音,周德清认为并非中原正声。可知元代流传杭州一带的南戏,已用吴浙之音,即江浙一带官方通用语了。这应该是浙北、苏南一带的本地戏班所用之语音。如果是温州戏班在这一带演唱,即使用江浙官话唱念,亦必然带有温州方言的影响,只能是“温浙之调”,不可能是纯粹的“吴浙之音”。当然,自南宋末至明中叶,南戏并无统一的语音语调,相反,用方言语音演唱南戏的戏班层出不穷,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之外,又有杭州腔、义乌腔、徽州腔、青阳腔等等的出现,就是最好的明证。所以,很有可能,自元初至明初叶(1271—1449),约一百八十年间,海盐腔的特色从主要表现于方言语音,发展到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音乐旋律(唱腔)。这是两个前后相连、密不可分的发展阶段。这时,海盐腔与余姚腔、弋阳腔等还是大同小异的,有点像现在的各路高腔那样,大家都只用打击乐器伴奏,而且都有帮腔,都属于民间戏曲,主要观众是广大农民和城镇市民。海盐腔与余姚腔、弋阳腔等的不同之处,除了所用方言语音之外,已经有了各自在方言语音基础上产生的一定的音乐旋律(唱腔)。遗憾的是,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缺乏南戏在海盐演出和海盐腔形成的任何记载。余姚、弋阳等腔的情况,也是如此。因此,以上一切都是据理推测。  我认为,南戏各种地方分支(即诸腔),都是各地出现本地戏班、由当地戏子用当地方言语音演唱开始的。但是,各地的本地戏班出现的时间先后和发展生长状况各不相同,有的不等在方言语音基础上萌生出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旋律就消亡了;有的虽然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旋律,但在外地影响不大,没有产生冠以地方名称的腔名;还有的可能在当地和外地都有较大的影响,也已产生冠以地方名称的腔名,但偏偏没有引起文人的注意,没有人加以记载,我们今天仍然不知道。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等,都是外地人的称呼,是海盐、余姚、弋阳等地的南戏戏班在外地演出,有较大的影响,又有文人加以记载的缘故。它们在当地,一般只称“本腔”、“土腔”或“土戏”。例如,据明范濂《云间据目抄》记载,嘉靖、隆庆交会之时,松江(现属上海)崇尚弋阳腔,不但有许多弋阳籍戏班在松江演弋阳腔,甚至有的戏子移居松江。但后来不大有人看弋阳腔了,弋阳戏子就学用太平腔、海盐腔演唱,而“听众愈觉恶俗”,故万历四、五年(1576、1577)以来“仍尚土戏”。当时松江有“土戏”,但没人叫“松江腔”,说明它主要在松江本地演出,在外地没有影响。再如据明陆容(1436—1494)《菽园杂记》记载,海盐、余姚、慈溪、黄岩、永嘉等地,“皆有习为倡优者,名曰戏文子弟,虽良家子不耻为之”。说明这些地方戏曲都很发达,有许多当地戏子、戏班演南戏,但是,后来不见有“慈溪腔”、“黄岩腔”的记载。这并不能说明不存在这两种腔,只能说其在外地的影响,还不及海盐腔、余姚腔。现知,称“海盐腔”最早见于主要生活于明代成化、弘治、正德年间的祝允明(1460—1526)《猥谈》,比祝早二十余年的陆容(1436—1494),虽说到了海盐戏文子弟之多,海盐戏曲之兴盛,但还没有称“海盐腔”。而我却认为,陆容生活的年代,不但海盐腔早已存在,很有可能,正是此时无名氏文人曲家对旧海盐腔进行了改造,改海盐方言为中州音演唱,把海盐腔加工成相当细腻柔婉的戏曲唱腔了。因为自陆容以后,有关海盐腔的记载日益增多,而且描写越来越具体,不但讲了海盐腔所用语言语音、伴奏乐器、唱腔特点、流传地区,而且记载了海盐腔戏班、著名演员、常演剧目以及受欢迎的程度。这时的海盐腔,已经从民间戏曲发展提高为比较高雅的文人戏曲,其基本观众已从农民和城镇市民变成主要是全国(南北两京)的官僚、士大夫了。·98·综上所述,如果海盐腔从海盐戏子组班、用海盐方言演唱南戏算起,很有可能在南宋末、元初已经有了,但直至元末明初,仍只有海盐腔之实而无“海盐腔”之名。带有海盐特色唱腔的海盐腔,估计最早也要在元末或明初才能形成。明嘉兴人李日华(1565—1635)在《紫桃轩杂缀》中说海盐腔系南宋前期寓居海盐的张钅兹(1153—1211以后)所创,完全是想当然,绝不可能。其时,南宋戏文(温州杂剧)是否已完全形成尚不一定,不可能那么早就流传到海盐。清王士祯根据元姚桐寿《乐郊私语》记叙元代海盐杂剧作家杨梓与散曲作家贯云石(酸斋)交往、唱曲的情况,在其《香祖笔记》中说:“今世俗所谓海盐腔者,实发于贯酸斋。”这也是没有根据的论断。姚桐寿只说杨家之“家僮千指,无有不善南北曲者”,并没有说杨氏家僮“唱海盐腔”。不过,元代的南戏已吸收北曲入戏演唱了,故也有可能杨家所唱南北曲对海盐腔有过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据我推想,在元代,海盐戏子组班、用海盐方言唱南戏的初期“海盐腔”已经存在,杨家所唱南北曲对海盐腔的影响可能性就更大。但海盐腔发源于南戏,不是发源于北曲杂剧,因此,也就不可能发源于专写北曲的贯云石和杨梓;早期的海盐腔(仅指方言语音之不同),不可能由任何少数文人作家、曲家创造,而是产生于最初组班、不得已用海盐方言演唱南戏的海盐艺人群体。三、海盐腔为何踪影难觅?  海盐腔在明代嘉靖(1522—1566)、隆庆(1567—1572)和万历(1573—1620)前期是非常兴旺、风行的。如明杨慎(1488—1559)约作于嘉靖三十三年(1555)的《丹铅总录》中说:“近日多尚海盐南曲,士大夫禀心房之精,从婉娈之习者,风靡如一。甚者,北土亦移而耽之。更数十年,北曲亦失传矣。”汤显祖(1550—1616)作于万历三十年(1602)的《庙记》说,江西宜黄人谭纶,在嘉靖年间,“自喜得治兵于浙,以浙人归教其子弟,能为海盐声。大司马(指谭纶)死二十余年矣,食其技者殆千余人”。明末人张牧在作于清顺治三年(1646)的《笠泽随笔》中亦说:“万历以前,士大夫宴乐,多用海盐戏文娱宾,间或用昆山腔,多属小唱。若用弋阳、余姚,则为不敬。”但是,到万历末即开始衰落,顾起元(1565—1628)写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的《客座赘语》中说:“今又有昆山,较海盐又为清柔而婉折,一字之长,延至数息,士大夫禀心房之精,靡然从好,见海盐等腔,已白日欲睡。”张牧《笠泽随笔》亦说:“今则昆山腔遍天下,海盐已无人过问矣。”  海盐腔为什么如此迅速地衰落?现在已难探明其究竟。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海盐腔原与余姚腔、弋阳腔等一样,是民间戏曲,其主要观众是广大农民和城镇市民。自从约在明正统(1436—1449)前后,经无名文人曲家的改造,海盐腔已变为主要为官僚士大夫所欢迎、欣赏的文人戏曲。这在正统至嘉靖年间(1436—1566)是最高水平的戏曲,是独一无二的,因而风靡一时,无人能及。但是,约至嘉靖末年至万历初年,魏良辅、梁辰鱼改造了旧昆山腔,使其细腻柔婉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海盐腔,特别是增加了笛、箫、笙、琵琶、月琴等管弦乐器伴奏,更使其具有最为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这样,海盐腔的基本观众,很快即被水磨昆山腔所夺走,使海盐腔在无情的商品和艺术竞争中一败涂地。这时的海盐腔与弋阳腔、徽州腔、青阳腔等相比,又不如它们通俗、热闹,适应性强,因而,在争取农民、市民观众方面,又竞争不过弋阳等腔。海盐腔高不成低不就地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故失败如山倒就是必然的了。其中,更值得注意的是:(一)海盐与昆山、苏州同属于核心吴语区,其方言语音比较接近,而海盐腔长期改用“官话”唱念的经验,恰好为魏、梁对昆山腔语音规范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二)在“官话”语音语调基础上形成的海盐腔之唱腔,则全部能为水磨昆山腔所吸收,有的可说是原封不动地移用,有的则加以润色加工。(三)海盐腔的戏子自然多为海盐人,但后期海盐腔戏子,苏州人已不少,他们改唱水磨昆山腔就更为方便。④这样,海盐腔所有的,全部被水磨昆山腔所吸收;而水磨昆山腔所创造、提高的,海盐腔却不能拿过来加以运用。这是海盐腔失败、衰落的重要原因。用现在的观点看,海盐腔与昆山腔之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昆山腔有魏良

选题方法:一、以下选题目录属参考选题,具体由毕业生自定,但内容必须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内容。二、所列题目是一个研究方向,可在以下题目中选一个题目;或根据这个题目的启示结合自己的兴趣自拟题目,并围绕问题查找资料与撰写,题目可适当调整,但必须是与本专业相关。注意事项: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考核是顺利毕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要求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许多应考者缺少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就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必要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毕业论文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二)、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谈诚信在日常生活中,诚信,无非是讲信用!但是,在现代社会人群中,很难找到它的身影。就说昨天,我的大舅请客,说好了让我决定去哪吃饭,而当我说出要去的地方时,他却用种种理由搪塞,结果,还是去了别的地方;古人说得好,“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现代社会这种不诚信的表现是十分令人可气的,那些不讲信义的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毫无察觉地或毫无羞耻地丢掉了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东西──诚信。设想,说话不算数,人没有了诚信,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情义可讲?那还要交朋友干什么呢?请记住,不讲信义,不但会减少别人对你的信任感,最终使别人不再相信你,甚至对你感到厌恶、仇恨,不再与你交往,你的人际关系就会越来越差,最后自食其果害了自己。刘基在他的名著《郁离子》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富商在过河时因触礁翻船,他在水中大声呼喊:“谁能救我,我就给他100两金子!”一个善良的渔夫把他就上了岸,可是富商只给了80两,渔夫指责富商不讲信用,商人则训斥渔夫太贪婪。第二天,富商仍坐船过河,不巧又翻进了水里,富商仍旧在水中喊:“谁能救我上岸,我给他100两金子。”曾经救过它的渔夫告诉周围的人这个富商言而无信,结果没人救富商,他淹死了。由此看来,不讲信义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况且,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千金一偌”和“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优秀品质,我们能把这种优良传统丢掉?如何培养诚信这种品德呢?关键还是得从“小时小事”做起,如:小时候向朋友或同学借本漫画书,说好明天就还,那你就必须在明天把书还回去,这并不仅是一本漫画书的问题,你可能不知道,当另一个要借这本书的人按时拿到自己退还的书时,会有多高兴!而当别人对你不讲信义时,你又会有多失望?所以说,要拥有诚信,首先得要能考虑到他人,替人着想。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信任,让我们争做诚信人,多做诚信事吧,让社会都充满诚信!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