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水文地质勘察论文选题意义和价值

发布时间:2024-07-18 01:49:01

水文地质勘察论文选题意义和价值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目的就是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揭示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掌握地下水的形成、赋存、运动特征、水质、水量变化规律。水文地质调查的任务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发展规划或工程项目设计提供水文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调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其复杂性是因为地下水具流动性,水质、水量随时空变化,而且所使用的勘查方法种类较多。其重要性主要是:①认识来源于实践。人们对一个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对各项生产建设中所提出水文地质问题的解答,都要通过各种水文地质调查来完成,即水文地质资料来源于调查。一切水文地质生产和科学研究成果质量的高低和结论的正确与否,主要决定于占有资料的多少及其是否正确可靠。②水文地质调查与勘探(勘查)是一项费用高、工期长的工作,如果勘探工程布置不当,或不按规范(程)的技术要求进行,其后果将是既浪费勘查费用,又不能提供工程设计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如果据其得出错误的结论,将会给工程建设、国家财产、生产环境等诸多方面造成巨大的损失。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按其目的、任务和调查方法的特点,可分为三类:(1)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是指中小比例尺的综合性水文地质调查,亦称综合水文地质调查。其调查目的主要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某项国民经济的远景规划提供水文地质依据。有时,这种调查也可能是为某项专门性的水文地质调查任务(如城市供水、矿山排水、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等),提供区域性的水文地质背景资料。如一些大型供水项目,为提出几个可能的水源地比较方案,或为查明水源地的补给范围、补给来源、补给边界位置和性质,皆需进行区域性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是,概略查明区域性宏观的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区域内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各类地下水的埋藏分布条件,地下水的水量及水质的形成条件,以及地下水资源的概略数量。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一般较大,可以是数百、数千平方千米。具体范围视任务需要而定,可以是某个自然单元,一个或数个较大的水文地质单元,也可以是某个行政区域,多是按国际地形图幅进行的,调查图件的比例尺,一般小于1:10万。(2)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专门水文地质调查是为专门目的或某项生产建设而进行的调查工作。其调查的目的是为其提供所需的资料,有时,为了进行地下水某方面的科学研究(如城市供水、矿山排水、环境水文地质等),也要开展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的任务是:较详细地查明调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解决所提出的生产问题,为工程建设项目或其他专门目的提供水文地质资料和依据。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视工程项目的规模或科研的需要而定。例如,供水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要根据需水量的大小来确定,一般应包括水源地在开采条件下可能的补给范围;矿床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应根据矿井在最大疏干深度条件下可能补给矿坑(井)的补给范围来确定;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至少应把地下水污染区和污染源包括在内。专门水文地质调查的比例尺,一般要求大于1:5万。(3)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监测。任何类型的水文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在定性或定量评价水文地质条件时,都需要地下水动态和均衡方面的资料,因此,都应进行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的监测。地下水动态和均衡要素监测工作的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如为区域或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提供地下水动态、均衡资料的监测工作,则可仅在某一段时间内进行,一般只要求1~2年;如果为国民经济建设长远规划和综合目的(包括地下水资源管理及保护)而进行的监测工作,则是长期性的。随着地下水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监测其意义日显重要。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地下水位、水量、水质、水温、环境地质项目等。

王立发 江剑(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摘要: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是地下水地源热泵技术的核心,也是地下水地源热泵项目能否成功运用于实践的关键。本文通过介绍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水源热泵项目实例,对此做了论述。引言水源热泵技术由成熟的暖通空调技术、热泵机组技术和地质勘察技术组成。在我国,暖通空调技术和热泵机组技术已经得到了长时间、广泛的应用,已非常成熟。因此,水源热泵技术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是地质勘察技术能否解决能源的提取与水资源的保护的问题。在推广水源热泵技术实践过程中,由于各地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岩(土)层的导热性和水文地质参数差异巨大,在一个地区能成功应用的地下换热系统,在另一地区往往并不适用。目前,由于一些水源热泵工程承包方(主要为热泵机组厂家、系统集成商和暖通空调安装公司)不了解各地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回灌工艺,盲目承包水源热泵系统工程,导致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问题,如抽取的地下水回灌不下去或回灌量不足,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地下水资源,还造成不良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后果。本文以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水源热泵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传统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在水源热泵市场上的应用。1 项目简介北京人民警察学院位于昌平区南口镇辛庄村北,太平庄西侧。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8万m2。校区共有20余栋多层建筑。行政教研楼5层,地下1层;礼堂3层,地下1层;其余为2~4层建筑。外墙材料为30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传热系数为82W/(m2·K)。屋面保温材料为60mm厚的聚苯板或金属保温板,传热系数为6~78W/(m2·K)。外窗铝合金双玻璃窗,传热系数为5W/(m2·K)。2 热泵技术方案选择工程设计方在综合比较了各种传统的供暖、制冷方案后,决定采取经济、环保、节能的热泵中央空调技术实现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和常年生活热水。经设计方计算,采暖热负荷为15153kW,空调冷负荷为16081kW。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受北京人民警察学院筹备处委托,承担了热泵技术方案的地下换热系统的勘察设计与施工。依据当地水文地质条件,拟采用地下水地源热泵技术。接受任务后,我院立即组织了地质及水文地质专家对现场进行了初步踏勘,并结合分析、整理前人工作的成果资料,初步查明:(1)场区位于虎峪冲洪扇顶部,第四系地层以砂卵砾石层夹粉土、粘土层为主,埋深在40~90m之间,下伏蓟县系县雾迷山组灰岩,场区地层岩性见表1。表1 场区地层岩性表(2)场区第四系含水层以砂卵砾石层为主,富水性不均一,单井出水量一般小于150m3/d。由于场区位于冲洪积扇顶部,地下水埋藏较深,场区内原有农业井地下水位埋深达到20m,砂卵砾石层大多处于疏干状态。(3)场区第四系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有:雨季洪水形成地表径流入渗、大气降水入渗和山区基岩地下水侧向径流。场区地下水消耗主要为侧向径流和人工开采。(4)场区地下水动态明显具有冲洪积扇顶部潜水动态特征,雨季来临前地下水处于最低水位,雨季水位迅速回升,水位变幅10~20m。上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得出,在场区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存在两个主要问题:①初步测算,为了满足系统最大负荷运行,按每孔深度100m,下入单U,PE管计算,需凿孔4000个左右,由于场区地层主要为砂卵砾石层,施工小口径孔(<150mm)难度巨大,几乎不可能完成,如果加大成孔口径则成本大幅度上升;②如果按正方形布置4000个孔,需占地超过10万m2,场区无法满足这个条件。由此得出: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在场区存在两个无法解决的技术障碍,不能采用。3 水源热泵地下水换热系统勘察通过初步的水文地质勘察论证,场区唯一能采用的热泵技术方案只有地下水地源热泵方案。经设计部门计算,系统按最大负荷运行时,总计需水量1170m3/h。场区第四系含水层富水性不均一,受季节性影响较大,旱季时含水层已部分被疏干,不具有稳定的供水意义。至此,一般非地质勘察专业的水源热泵工程承包方将放弃该项目,或盲目在第四系地层中凿井取水,导致在旱季出现主机、外管线、室内中央空调系统已安装就绪的情况下却无水可取的局面,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通过地质勘察技术能否找到足够的地下水资源已成为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水源热泵供暖、制冷工程能否上马的关键。我院地质勘察专家在初勘时已发现场区下伏基岩为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该地层为北京地区三大基岩岩溶地下水供水岩层之一(奥陶系灰岩、寒武系灰岩和蓟县系白云岩),也是北京地区地热资源主要开采目的层。因此确定勘察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含水层为本次勘察工作的重点。1 勘察工作任务、方法勘察工作任务是:评估拟建场区基岩(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小时取水量1170m3的可行性;如果取水可行,进一步评估所取水量全部回灌的可行性;然后设计抽、灌井数量、分布、结构等。我院在拟建场区地质及水文地质研究程度较高,本次勘察工作以搜集、整理和分析前人研究成果为主,并适当补充地下水位动态观测。2 勘察工作分级及工作区范围经设计部门计算,系统最大负荷运行时,需水量为1170m3/h,也就是高峰日需水量已达28080m3。按GB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要求,符合中型水源地标准(1万m3/d≤需水量<5万m3/d)。场区附近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主要为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构造,在场区西南5~3km处分布有南口-孙河断裂,场区西北5km处分布有南口山前断裂及阳坊-西沙屯断裂。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位于岩溶地下水补给区,埋藏较深,富水性不均一,属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地区。我院在该区已进行了一定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已有多份其它勘查目的的勘察成果报告供参考,据此,将场区勘察阶段定为勘探。3 勘察工作成果通过一个月左右勘察,查明了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的岩性、埋藏分布特征、富水性等,成果简述如下。(1)勘察工作目的层岩性特征。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主要分布于太平庄山前至平原地带,隐伏于山前第四系冲洪积物之下,在场区呈NE—SW条带状分布。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燧石团块白云质灰岩及结晶白云岩。(2)勘察工作目的层水文地质特征。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岩石风化破碎严重,岩溶裂隙发育,特别是在断裂构造带附近岩溶裂隙尤其发育,表明该含水层富水性好、储存量大、渗透性强、回灌能力强,是理想的供水水源目的层。据前人抽水试验资料,该含水层涌水量可达150m3/h。近年来,由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出水量应该有所降低。(3)勘察工作目的含水层补、径、排条件。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补给来源除少量大气降水通过入渗补给第四系,再进一步渗透补给本层外,主要为北部裸露基岩山区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后侧向径流补给。人工开采和向南侧向径流出本区是含水层主要排泄渠道。(4)勘察工作目的层水化学特征、水温。据前人资料,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单一,属⁃Ca2+⁃Mg2+型水,矿化度400mg/L左右,总硬度220mg/L左右,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根据前人资料,该区地下水实测水温为15℃。(5)勘察工作目的层地下水动态特征。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地下水位埋深在80m左右,每年6、7月份水位最低,8、9月份水位最高,年均变幅在5m左右。4 勘察成果综合评估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好,渗透性强,单井涌水量可达150m3/h,并且其储存量大,水质良好,施工8眼水井即可满足水源热泵项目的用水需求。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补给区位于北部山区,补给面积大,加之所取水量在提取能量后还要全部回灌入地下,因此取水量是完全有保证的。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水质、水温均符合水源热泵项目要求,但由于水位埋深大,需多耗电能从井中抽水。为尽量将抽取的地下水回灌入同一含水层中,还需施工8眼与抽水井完全相同结构的回灌井。因单井回灌量小于取水量,还需施工4座沉砂回灌辐射井,其原因是减少造价昂贵的基岩井数目,从水文地质角度讲由于场区第四系地下水渗透补给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地下水,因此地下水回灌入第四系地层中后,实际上也能渗透补给基岩水。因此,只要抽、灌井分布、设计合理,场区隐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完全可以满足水源热泵工程需水量的要求。4 抽、灌井分布、设计、施工1 抽、灌井分布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夏季制冷和冬季供暖运行时,必然会改变区域地下水原始流场。在抽水井周围地下水等水位线呈“锥”状,相反在回灌井周围地下水等水位线呈“漏斗”状。地下水温度场也会随着地下水流场的改变而改变。具体地说,随着回灌水在含水层中的缓慢流动,回灌水的温度会逐步与地下水常温趋于一致,也就是回灌水在地下含水层中会有一个“温度影响半径”,其大小受到回灌量、回灌温度与地下常温的差值大小、含水层的渗透性和热传导率等因素控制。如果抽、灌井之间的距离小于“温度影响半径”,将发生“热突破”现象,导致在夏季制冷期,抽水井处的温度将升高,而在冬季供暖期,抽水井处的地下水温度降低。结果导致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因此,合理的抽、灌井间距是水源热泵空调系统高效运行的重要因素。开采井、回灌井的布设原则应是在充分了解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以下因素共同确定:①工程的开采(回灌)水量;②地下水开采时温度和回灌温度(能量提取大小);③地下含水层的渗透性和空隙率;④地下含水层厚度、地下静、动水位及地下水流场;⑤应尽量避免对地下水的自然状态产生影响,不能产生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在综合考虑了上述因素及地下水流向(由东北流向西南)后,8个供水井沿校区西、南边界布置,井间距200~300m。8个回灌井布置在校区中部较大范围内,使回水回灌至上游,以保证水源的充足、稳定。2 抽、灌井设计抽、灌井设计严格按GB50296—99《供水管井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泵室段深度需综合考虑抽水试验成果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幅和近年来由于连续干旱造成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情况确定。3 抽、灌井施工抽、灌井施工严格按GB50296—99《供水管井技术规范》要求进行。2003年8月,我院施工完成了所有抽、灌井及沉砂辐射井。5 项目运行情况全部水源热泵系统于2003年10月建成,同年底在冬季供暖中投入使用,到目前已正常运行了三个供暖/制冷季(含生活热水)。监测表明:抽水井出水量、水位、水温、水质等参数保持稳定,所有抽取的地下水全部回灌入地层中,区域地下水位未有明显变化,也未产生任何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由于整个系统还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技术,根据热泵机组流量、压力的要求,潜水泵变频运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节水节电,因此整个系统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参观团络绎不绝,建设单位十分满意。6 结语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是地下水地源热泵技术的核心,也是地下水地源热泵项目能否成功运用于实践的关键,北京人民警察学院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通过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逐步否决采用①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②第四系地下水地源热泵技术,同时创新性的提出采用基岩岩溶地下水作为冷热源,是本项目能够成功的基础。严格按照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要求,进行水源热泵项目地下水换热系统的勘察工作也是水源热泵项目能否成功运用的重要因素。在本项目勘察过程中,从勘察的分级、范围、阶段到抽、灌井的设计和施工,我们均严格执行规范要求,所有抽、灌井成井质量都达到优级,这也是保证项目能够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1月1日实施的GB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已将地下水换热系统水文地质勘察列为强制性条款,这足以说明水文地质勘察在水源热泵项目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证明传统水文地质勘察在水源热泵项目中是大有作为的。参考文献[1]徐伟,郎四维地源热泵工程技术指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罗英北京警察学院集中空调水源热泵系统设

选题目的和选题意义的区别 :选题的目的:(1)课题的延续。我校在“九五”“十五”期间,一直从事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成效显著。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其实就是课堂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我们拟定将课堂教学资源研究泛化深化,所以将课题定为:课堂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2)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了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即由统一和求同指向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由预定性和封闭性指向生成性和开放性,由知识本位指向学生发展本位。这一切,都需要教师更新资源观念,增强资源意识。(3)解决存在的问题:各门学科都有着广泛的可待开发和利用的教学资源。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带有共性的问题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资源意识较为淡薄。不少教师将教科书视为教学资源的全部,近而把教学过程窄化为“教教材、学教材、考教材”。这不符合学习的规律,也阻碍着着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掩埋着课堂中生命的灵性。也是由于资源意识淡漠,一些很好的课堂教学资源被闲置、浪费,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课堂中学生偏离教师“预设轨道”的个性化发言,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等,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然而,他们被漠视的现象比比皆是。缺乏发现教学资源的“慧眼”,当然也就没有利用教学资源的“慧心”了。因此,增强教师的资源意识,研究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选题的意义:(1)增强教师的资源意识,改变教师落后的教学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2)提高教师充分合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能力,提升课堂效益,提高教学质量。一、选题能够体现论文的价值和效用论文的成果与价值,最终是需要根据论文的完成客观效用来进行评价的,但是论文的选题对其有重要作用。选题不是给论文定一个题目和规定一个范围,选择论文标题是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一个好的标题,需要经过作者深思熟虑、互相比较、反复推敲、精心策划才进行敲定的。论文选题好了,也就表示作者已经大致形成了论文的轮廓。二、选题能够提前对文章做出估计好标题能够对论文作出一个基本的估计,这是因为在确定题目之前,作者一般是经过整理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后才能进行论文标题的敲定。在论文写作的时候,我们所找到的客观事物或资料中所反映的对象与作者思维不断碰撞并产生共鸣,正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过程中,使作者产生了认识上的思想火花和飞跃。一般选题来源于自选课题,上级主管部门指定课题与横向联系单位委托课题(包括联合攻关课题)三种形式。无论那种形式的课题都来自两大方面:(1)引领:解决社会实践的紧迫需要。这是一种直接性来源。例如:《北京古树神韵》图书,献给第29届北京绿色奥运的一份特殊礼物 。(2)总结:从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研究领域最新的成果和有关学科发展的趋势及前沿中挖掘课题。这是一种间接性来源。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即从前人的理论总结基础上派生、外延与升华出来,从而选出具有更高价值的能充实、完善甚至能填补其空白的课题。如“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系列著作”出版工程,是“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等系列研究的成果集成。按国家精品图书出版的要求,以打造国家精品图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与实践。

水文地质勘察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目的就是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揭示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掌握地下水的形成、赋存、运动特征、水质、水量变化规律。水文地质调查的任务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发展规划或工程项目设计提供水文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调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其复杂性是因为地下水具流动性,水质、水量随时空变化,而且所使用的勘查方法种类较多。其重要性主要是:①认识来源于实践。人们对一个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对各项生产建设中所提出水文地质问题的解答,都要通过各种水文地质调查来完成,即水文地质资料来源于调查。一切水文地质生产和科学研究成果质量的高低和结论的正确与否,主要决定于占有资料的多少及其是否正确可靠。②水文地质调查与勘探(勘查)是一项费用高、工期长的工作,如果勘探工程布置不当,或不按规范(程)的技术要求进行,其后果将是既浪费勘查费用,又不能提供工程设计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如果据其得出错误的结论,将会给工程建设、国家财产、生产环境等诸多方面造成巨大的损失。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按其目的、任务和调查方法的特点,可分为三类:(1)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是指中小比例尺的综合性水文地质调查,亦称综合水文地质调查。其调查目的主要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某项国民经济的远景规划提供水文地质依据。有时,这种调查也可能是为某项专门性的水文地质调查任务(如城市供水、矿山排水、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等),提供区域性的水文地质背景资料。如一些大型供水项目,为提出几个可能的水源地比较方案,或为查明水源地的补给范围、补给来源、补给边界位置和性质,皆需进行区域性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是,概略查明区域性宏观的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区域内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各类地下水的埋藏分布条件,地下水的水量及水质的形成条件,以及地下水资源的概略数量。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一般较大,可以是数百、数千平方千米。具体范围视任务需要而定,可以是某个自然单元,一个或数个较大的水文地质单元,也可以是某个行政区域,多是按国际地形图幅进行的,调查图件的比例尺,一般小于1:10万。(2)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专门水文地质调查是为专门目的或某项生产建设而进行的调查工作。其调查的目的是为其提供所需的资料,有时,为了进行地下水某方面的科学研究(如城市供水、矿山排水、环境水文地质等),也要开展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的任务是:较详细地查明调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解决所提出的生产问题,为工程建设项目或其他专门目的提供水文地质资料和依据。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视工程项目的规模或科研的需要而定。例如,供水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要根据需水量的大小来确定,一般应包括水源地在开采条件下可能的补给范围;矿床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应根据矿井在最大疏干深度条件下可能补给矿坑(井)的补给范围来确定;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至少应把地下水污染区和污染源包括在内。专门水文地质调查的比例尺,一般要求大于1:5万。(3)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监测。任何类型的水文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在定性或定量评价水文地质条件时,都需要地下水动态和均衡方面的资料,因此,都应进行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的监测。地下水动态和均衡要素监测工作的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如为区域或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提供地下水动态、均衡资料的监测工作,则可仅在某一段时间内进行,一般只要求1~2年;如果为国民经济建设长远规划和综合目的(包括地下水资源管理及保护)而进行的监测工作,则是长期性的。随着地下水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监测其意义日显重要。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地下水位、水量、水质、水温、环境地质项目等。

选题的背景和价值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民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增长,结构也不断的优化。互联网作为网民权利、利益表达的新渠道,致使网络事件风起云涌,但是我们的政府在态度和机制上表现不足。在政府建立的各种网络民意通道也存在着各种现实的问题,致使网络民意向政府表达的内部通道不畅。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网络民意和公共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有了理论和现实的价值。2互联网发展迅速从1986年高能物理所ALEPH组从北京给斯坦伯格(JackSteinberger)发出的第一份电子邮件到1994年中国被允许加入互联网,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可谓迅速。截至2012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3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为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88亿,网民数量全球第一。在IP地址方面,也仅仅次于美国和巴西。①同时,以用户参与为本质的W0,以其开放性、真实性、自组织性、聚合性等特性也为互联网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互联网正以蓬勃的发展之势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互联网的时代己然到来。3网民结构优化除了网民数量在逐渐扩大以外,网民的结构也在不断的优化。网民的年龄结构逐步向中年和老年人转移,网民意见的理性表达有了提升;网民的高学历结构渐趋稳ice`,大专及以下学历稳占网民比例的l/5以上,网民意见的知识性得到了保障;网民的职业结构方面,学生群体呈现连年下降的趋势,变得更加丰富、合理;城乡结构方面,农村网民的规模逐渐上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这一比例一也将进一步的改善。总之,网民结构的优化,为网民V"见的真实性、了一眨表性私!独立性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主要掌握水文地质勘察的目的、任务、重要性,水文地质勘察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手段、阶段划分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程序(工作步骤)等。它是关于水文地质勘察方法的导论性和综合性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对水文地质勘察方法手段、阶段划分的理解,掌握勘察工作程序和步骤,学以致用。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水文地质勘察的目的、任务及重要性。2)掌握水文地质勘察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 能力目标1)具备水文地质勘察的工作能力。2)学会水文地质勘察的工作程序。认知思考1)如何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2)水文地质勘察有哪些工作步骤?学习内容(一)水文地质勘察的目的、任务、重要性及类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目的是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揭示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掌握地下水的形成、赋存、运动特征和水质、水量变化规律。水文地质勘察的任务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发展规划或工程项目设计提供水文地质资料。水文地质勘察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其复杂性是因为地下水具有流动性,水质、水量随时空变化,而且所使用的勘察方法种类较多。其重要性包括:①认识来源于实践。人们对一个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对各项生产建设中所提出的水文地质问题的解答,都要通过各种水文地质勘察来完成,即水文地质资料来源于勘察。一切水文地质生产和科学研究成果质量的高低和结论的正确与否,主要决定于占有资料的多少及其是否正确可靠。②水文地质勘察与勘探是一项费用高、工期长的工作,如果勘探工程布置不当,或不按规范(程)的技术要求进行,其后果将是既浪费勘察费用,又不能提供工程设计所需要的水文地质资料;如果据其得出错误的结论,将会给工程建设、国家财产、生产环境等诸多方面造成巨大的损失。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按其目的、任务和勘察方法的特点,可分为三类:1)区域性水文地质勘察。是指中小比例尺的综合性水文地质勘察,亦称综合水文地质勘察。其勘察目的主要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某项国民经济的远景规划提供水文地质依据。有时,这种勘察也可能是为某项专门性的水文地质勘察任务(如城市供水、矿山排水、环境水文地质勘察等)提供区域性的水文地质背景资料。如一些大型供水项目,为提出几个可能的水源地比较方案,或为查明水源地的补给范围、补给来源、补给边界位置和性质,均需进行区域性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区域性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是,概略查明区域性宏观的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区域内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各类地下水的埋藏分布条件,地下水的水量及水质的形成条件,以及地下水资源的概略数量。区域性水文地质勘察的范围一般较大,可以是数百、数千平方千米。具体范围视任务需要而定,可以是某个自然单元,一个或数个较大的水文地质单元,也可以是某个行政区域,多是按国际地形图幅进行勘察,勘察图件的比例尺一般小于1∶10万。2)专门性水文地质勘察。专门性水文地质勘察是为专门目的或某项生产建设而进行的勘察工作。其勘察的目的是为其提供所需的资料,有时,为了进行地下水某方面的科学研究(如城市供水、矿山排水、环境水文地质等),也要开展专门性水文地质勘察。专门性水文地质勘察的任务是:较详细地查明勘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解决所提出的生产问题,为工程建设项目或其他专门目的提供水文地质资料和依据。专门性水文地质勘察的范围,视工程项目的规模或科研的需要而定。例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范围,要根据需水量的大小来确定,一般应包括水源地在开采条件下可能的补给范围;矿床水文地质勘察的范围,应根据矿井在最大疏干深度条件下可能补给矿坑(井)的补给范围来确定;环境水文地质勘察的范围,至少应把地下水污染区和污染源包括在内。专门性水文地质勘察的比例尺,一般要求大于1∶5万。3)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监测。任何类型的水文地质勘察和研究工作,在定性或定量评价水文地质条件时,都需要地下水动态和均衡方面的资料,因此,都应进行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的监测。地下水动态和均衡要素监测工作的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如为区域或专门性水文地质勘察提供地下水动态、均衡资料的监测工作,则可仅在某一段时间内进行,一般只要求1~2年;如果为国民经济建设长远规划和综合目的(包括地下水资源管理及保护)而进行的监测工作,则是长期性的。随着地下水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监测的意义日显重要。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地下水位、水量、水质、水温,以及环境地质项目等。(二)水文地质勘察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手段进行水文地质勘察所使用的基本方法手段或工种主要有10种:即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野外试验、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室内分析测定与实验、同位素技术在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遥感(RS)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等。任何一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基本上都是采用这些方法手段,这些方法手段(或工种)的精度直接决定了勘察成果的质量。近年来,航卫片地质水文地质解译、GP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地下水同位素测试技术、核磁共振技术、水文地质参数的直接测定方法等新的技术方法已用于水文地质勘察中,大大提高了水文地质勘察的精度和工作效率。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测绘就是按一定的精度要求,对区内地质、水文地质界线和现象进行实地观察、测量、描述、勘察,并将它们绘制成图件,总结出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规律。水文地质测绘是认识一个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第一步,也是全部水文地质工作的基础。目前,航卫片解译等遥感技术,正广泛地成为水文地质测绘中的现代化有效手段。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钻探是勘探地下水的直接手段,同时,也是开采地下水的主要方法。由于它具有效率高、勘探深度大等特点,因而是一项主要的勘探工作。为了得到较好的效果,水文地质钻探必须建立在水文地质测绘等工作的基础上。另外,在只需揭露近地表的地下水露头或与地下水有关联的一些地层、构造现象时,可直接使用坑探或槽探。水文地质物探物探是水文地质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与水文地质测绘和钻探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查明许多地质和水文地质问题,从而节省其他工种的工作量。需要着重说明,各种物探方法都有局限性,其结果具有多解性,使用中,应根据具体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比、综合研究,使解译结果真实地反映客观情况。水文地质工作中应用的主要物探方法有:电法、磁法、地震方法、放射性方法等。近年来,地质雷达、地球物理层析成像技术(CT)、核磁共振(NMR)等新技术、新方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水文地质野外试验在野外勘察工作中,为取得各种水文地质参数或解决某些水文地质问题需进行相关的水文地质试验工作。水文地质野外试验主要包括:抽水试验、注水试验、渗水试验、地下水流速流向测定试验、连通试验、弥散试验等。根据勘察工作需要,应合理布置这些试验。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由于地下水是变化的,为寻找其变化规律,就需要对区内主要含水层中地下水的动态(包括水位、水量、水质、水温)进行长期的观测工作。依据观测结果,对区内地下水的形成和变化规律,水质、水量和水位进行正确地评价和预测。室内分析测定与实验实验室内分析、测定等工作,主要是获得地下水质、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破坏及溶蚀机理、含水层的颗粒成分、地下水运动情况以及地下水年龄等资料。同位素技术在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地下水在形成和运移过程中,各种化学组分的同位素成分都会进入水中,这些同位素踪迹便可为研究地下水及其与环境介质之间的关系提供重要信息。环境同位素能对地下水起着标记和计时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目前在水文地质勘察中应用同位素技术主要解决下列问题:①利用放射性环境同位素测定地下水的年龄;②利用稳定环境同位素研究地下水的起源与形成过程;③利用放射性环境同位素研究包气带水的运动;④利用环境稳定同位素研究水中化学组分的来源;⑤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研究地下水运动及水文地质过程。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写为GPS),也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的三维测速、导航、定位与授时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目前,GPS已成为一种全天候、高精度的连续定位系统,且具有定位精度高、自动化、速度快、仪器操作简便、高效实用、方法灵活多样等特点。近十几年来,GPS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GPS在水文地质工作中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确定各种地质点(地质构造、地貌、第四纪地质、岩性点、采样点等)的位置及坐标(或经度、纬度),并可确定其走向或倾向;②确定井孔、泉、地下暗河等各种水文地质点的位置及坐标;③确定各类地质点及井、孔、泉水等水文地质点的高程;④确定各类地质点、水文地质点之间的距离;⑤地图功能、导航功能等;⑥确定勘探线方向或水文地质剖面线的方位;⑦查找地图上有关信息点、兴趣点;⑧数据存储、记忆功能,可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下载和转换等。遥感(RS)技术的应用遥感(remote sensing,简称RS)就是“遥远的感知”,它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直接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换言之,遥感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理论,用装置在飞机或人造卫星等各种飞行器上的专门仪器,接收地面上各种地质体发射或反射的各种波谱信息,由于不同的地质-水文地质体发射、吸收、反射、散射和透射的电磁波波长和频率不同,从而解译判定出被测地区的地貌、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并可绘制成各种图件。其特点是勘察面积大、周期快、应用面广,在提高勘察质量、加快勘察进度、减少测绘和勘探工作量、减轻体力劳动等方面独具优越性。遥感技术(RS)有许多种类,目前在水文地质勘察中常用的是航空摄影、红外探测和多波段测量。利用航空照片可以解译含水层和含水构造,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圈定富水地段,划分汇水面积等。红外遥感技术在寻找浅层地下水方面(如寻找古河道,找出地下水露头的位置、大小、数量,探测地下热水,研究岩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等)具有良好效果。利用地球卫星图像可对地球资源进行勘察和环境监测,可解译出区域的地貌形态、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同时还可圈定冲积含水层,寻找泉及地下水溢出带、浅层地下水分布区,以及用于勘察地表水资源和监测环境污染等。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写为GIS),是对各种地理信息或空间信息进行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已开始用于地下水研究中。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立地下水数据库及模拟系统;②识别含水层,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③进行地下水水质研究;④进行地下水资源管理;⑤编制水文地质图;⑥地下水模拟及可视化。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简称“3S”技术。“3S”技术是从20世纪6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现已日渐成熟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由于“3S”技术的日渐成熟,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运用“3S”技术进行数字化地质填图,从而实现了地质填图的计算机化和信息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我国数字化地质填图工作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以“3S”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地质填图,正在地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逐步推广应用。(三)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阶段的划分专门性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一般都是分阶段进行的,其原因主要在于:①专门性水文地质勘察是为专门目的或工程建设项目服务的,而项目的设计工作一般都是分阶段进行的,不同设计阶段所需水文地质资料的内容和精度也有不同的要求,为满足设计的需要,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亦应划分为相应的阶段进行;②把勘察工作分为不同的阶段,可以使整个勘察工作有次序、有侧重,逐渐深入进行,可使我们对勘察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由浅入深,防止某些疏忽、遗漏或片面性,避免在勘察工作中犯重大的、全面性的错误。不同任务的专门性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其勘察阶段的划分一般是各不相同的。通常,水文地质勘察原则上可分为水文地质普查、水文地质初步勘探(简称初勘)、详细勘探(简称详勘)和开采四个阶段。其中初步勘探和详细勘探统称为水文地质勘探阶段。一般水文地质普查属于综合性水文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探属于专门性水文地质勘察。水文地质普查阶段它是为经济建设规划提供水文地质资料而进行的区域性综合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采用的比例尺一般为1∶20万或1∶10万。勘察工种以水文地质测绘为主,配合少量的勘探和试验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查明区域地下水形成的初步规律,提供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资料,并概括地对区域地下水量和开发远景做出评价,为国民经济远景规划和为水文地质勘探设计提供依据。具体要求是初步查明主要含水层的埋藏和分布特征、地下水形成条件、地下水类型、地下水的水质、地下水补给与排泄条件、地下水运动规律等。水文地质初勘阶段它是在水文地质普查的基础上,为某项生产任务而进行的专门性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主要工作是进行大中比例尺(1∶10万或1∶5万)的水文地质测绘、少量的水文地质勘探、试验和一定时期的地下水长期观测工作。本阶段的任务是较确切地查明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形成条件、赋存特征,初步评价地下水资源,进行水源地方案比较,初步圈定供水开采地段(或重点排水地段),预测水量、水质和水位变化,提出合理开发(或疏干)措施,为供(排)水初步设计或布置详细勘探工作提供依据。水文地质详勘阶段通常是在初勘圈定的地段上进行进一步的详细勘探和研究,主要工作以勘探、试验为主,并要求有一年以上的长观资料,且要进行全面的室内实验、分析和研究,该阶段的工作比例尺一般为1∶5万、1∶1万或更大。该阶段的任务是精确地查明勘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水质水量做出精确、全面的评价,提出合理开采方案,为技术(施工)设计提供依据。开采阶段主要工作是进行水源地开采动态的研究,必要时辅以补充勘探、专门性试验等,查明水源地扩大开采的可能性,或研究水量减少、水质恶化和不良工程地质现象等发生的原因,验证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可开采量),为合理开采和保护地下水资源,为水源地的改、扩建设计提供依据,在条件具备时,建立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及数据库。对某个具体工程勘察项目应划分为几个勘察阶段,应根据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重要性及已有水文地质研究程度等具体确定。例如:①勘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需水量(或排水量)大,在详细勘探之后,则应进行开采阶段的水文地质工作,亦称专题性的水文地质勘探。②已有1∶20万或1∶10万比例尺的区域水文地质勘察成果,或者供水工程项目规模较小,可不进行普查阶段(或规划阶段、前期论证阶段)的勘察工作,或只进行补充性的勘察工作。③如供水工程项目无不同的水源地比较方案,则可将初勘和详勘合并为一个勘探阶段。④需水量较小的单个厂、矿、企事业单位的供水工程项目,当水文地质条件又不十分复杂,只需开凿2~3个钻孔即可满足需水量需要时,可采用勘探和开采结合方式,直接进入开采阶段的勘察。⑤对于农田灌溉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鉴于农田供水的保证程度较低,故一般只需划分为普查、详查和开采三个勘察阶段。⑥对于矿床水文地质勘察阶段的划分,一般应与矿床水文地质勘探阶段划分相一致,划分为普查找矿、初勘与详勘三个阶段。(四)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程序(工作步骤)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应按一定的工作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般的原则是:先设计后施工,先普查后勘探。一般的工作程序如下:接受勘察任务勘察任务分为纵向任务(上级下达的)和横向任务(地方委托的)。纵向任务既可以是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任务,也可以是生产单位立项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下达的任务。如为横向任务,则需和任务委托单位(一般称甲方)签订委托任务合同后,方算正式确定勘察任务。准备工作接受勘察任务后,要进行准备工作,主要是人员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后勤等方面的准备。其中技术准备中编写设计书是水文地质人员的主要工作。在设计书编写前,应充分收集勘察区已有的自然地理资料、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及图件等,对勘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问题有初步认识,并确定勘察区的研究程度。必要时,应进行野外现场踏勘,踏勘路线应力求穿过勘察区地层发育比较完整、水文地质条件有代表性的剖面,并了解勘察区的自然和工作条件,使编写的设计书更加符合实际。设计书是布置和进行各项勘察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水文地质勘察的“作战方案”。设计书的类型一般可分为整体设计、年度设计、单项设计等。设计书的主要内容如下:1)勘察区的自然地理、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内容包括:①勘察工作的目的、任务,勘察区位置、面积及交通条件,勘察阶段和勘察工作起止时间;②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概况;③已有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及存在问题;④勘察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概述。2)勘察工作设计,主要内容包括:①勘察工作拟投入的工种、工作布置方案、工作依据的主要技术规范、工作量及每项工作的主要技术要求。布置勘察工作时,既要满足有关规范对工作量定额及工作精度的要求,又要考虑查清重要地段和完成关键任务,防止平均使用勘察工作量;②物质、设备计划,人员组织分工,经费预算及施工进度计划书;③预期勘察工作成果。野外工作野外工作就是在野外现场进行各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水文地质勘察投入的工种顺序为:水文地质测绘→物探→勘探→试验→长期观测。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所揭示的问题也是逐步深入的。各工种投入的工作量,应根据具体条件,既要做到经济技术上合理可行,又能取得高质量的成果。野外工作中,要保质保量地进行观察、测量,做好原始资料的编录,正确地绘制野外工作各种图件。工作中应加强综合分析,注意各工种间的有机配合,要注意做好有关室内的实验、分析、鉴定等工作。野外工作期间,也可再分若干时段,按时段组织勘察、检查和总结,在野外工作期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书进行适当修改,但进行重大改变,应提出补充设计。有关野外勘察的工作方法和内容,将在以后有关内容进行介绍。室内工作室内工作主要是将野外勘察获得的资料,认真地进行校核、整理、分析,编写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成果。勘察成果一般包括水文地质图件和文字报告两部分。最后,按规定程序组织勘察成果的验收和鉴定工作。知识小结通过学习,应掌握以下重点内容:①水文地质勘察所使用的10种主要方法,掌握每种方法的应用和优缺点;②水文地质勘察阶段划分:普查、详查、勘探、开采;③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程序(工作步骤):接受勘察任务→准备工作→野外工作→室内工作→鉴定验收。知识训练水文地质勘察的目的、任务是什么?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有何意义?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水文地质勘察方法手段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试比较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物探三种方法的优缺点。水文地质试验中最主要的试验是哪种?什么是“3S”技术?各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划分水文地质勘察阶段?各行业(部门)水文地质勘察阶段是如何划分的?通常水文地质勘察如何划分勘察阶段?各阶段的任务和要求是什么?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工作程序(工作步骤)是什么?

额,说说这个东西可以应用到哪些场合,然后谈谈这些应用现在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你实现它的意义在哪里。说完这些就可以了。

工程地质勘查论文选题意义和价值

工程地质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研究内容工程地质研究的主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自然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为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对其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

岩土工程勘察(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工作是设计和施工的基础。若勘察工作不到位,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将揭露出来,即使上部构造的设计、施工达到了优质也不免会遭受破坏。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工程活动都会给地质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反之不同的地质条件又会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同的效应。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主要是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地质问题,对建筑地区做出工程地质评价。  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是按照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岩土体性态的影响,并结合工程设计、施工条件以及地基处理等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技术论证和评价,提交处岩土工程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决策性具体建议,并提出基础、边坡等工程的设计准则和岩土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意见,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岩土工程勘察应分阶段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可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选址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三阶段,其中可行性研究勘察应符合场地方案确定的要求;初步勘察应符合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要求;详细勘察应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  根据勘察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指水电站、水工构造物的勘察)、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码头、大型桥梁及工业、民用建筑等。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码头等工程一般比较重大、投资造价及重要性高,国家分别对这些类别的工程勘察进行了专门的分类,编制了相应的勘察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等,通常这些工程的勘察称工程地质勘察。因此,通常所说的“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指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勘察对象主体主要包括房屋楼宇、工业厂房、学校楼舍、医院建筑、市政工程、管线及架空线路、岸边工程、边坡工程、基坑工程、地基处理等。  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主要有: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最终根据以上几种或全部手段,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

工程地质党的十六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从经济、政治、科教和可持续发展四个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必须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大能以如此大的篇幅来阐述科技、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中的位置,这充分说明党中央领导集体清醒地认识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科技、教育具有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中国教育如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同时又要尽可能排除市场经济对教育的消极影响,如何建立起既符合教育规律又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新体系和新模式等问题是中国教育战略面临的时代课题。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可能是盲目的实践,所以开展并加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理论基础的研究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地质类专业以地球作为研究对象,以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建筑物地基及地下工程的施工、地质灾害的治理和地下深部科学探测为服务领域,涉及资源和环境两大主题。地下资源真实信息的最终确定和获取,地质灾害治理都必须通过地质的手段来实现。人类一直在进行着四大科学探索工程--上天、入地、下海、登极,它们都与地球科学技术有深厚的联系。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油气地质与勘探论文选题意义和价值

随着世界油气勘探的深入发展,在“背斜理论”指导下,容易寻找的背斜油气田多已被  发现,用新理论、新技术指导的现代油气勘探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油气勘探人员面临的重大挑  战。地壳上油气分布的不均衡性,受地层、岩性因素控制的大量非构造油气藏形成、分布的  隐蔽性,天然气气藏在形成机理上与油藏的差异性,海上及边远地区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  复杂性等等,都迫使我们发展新的石油地质学及油气勘探理论、油气勘探技术,以适应现代  油气勘探形势的需要与发展。  上述世界油气勘探的趋势及特点,决定了石油地质学必须向若干边缘学科方向发展,并  在基本原理方面有所进展,才能满足勘探的需要,促进生产的发展。近余年来,石油地  质学在如下方面获得了显著进展。  一、边缘学科  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诞生被誉为“地质学上的革命”。它给石油地质学也带来了新的活力,  表现在:  含油气盆地分类方案繁多。过去的含油气盆地分类多限于陆地和大陆边缘,板块构  造学说诞生后,含油气盆地分类方案如雨后春笋,异常活跃,不再限于陆壳型和过渡壳型的  盆地,而是眼光更为开阔,注意到洋壳型盆地;对盆地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的认识也更为深刻,  油气勘探的预见性增强,领域更广。  油气无机成因说重新活跃。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以及在巨大转换断层带和环太平  洋俯冲带发现了大量烃类显示,说明其生成与上地幔的物质活动有关。因此,国内外不少学  者重新提倡油气生成的无机来源,在地盾、俯冲带及转换断层带的油气勘探与科学研究显著  加强了。  逆掩推覆体找油引起重视。以往地质家们认为逆掩断层带构造复杂,保存条件差,  很少列为油气勘探对象。由于板块构造学说将烃类生成及显示与上地幔活动联系起来,大型  逆掩断层带正可成为深部油气向上移动的通道,只要遇见良好圈闭便可聚集成油气藏。美国  落基山东麓逆掩推覆体若干重要油气田的发现证实了上述观点,开拓了油气勘探领域。  有机地球化学的应用——  有机地球化学的应用,使石油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油气成因的研  究从定性向定量发展,提高了油气勘探成功率。有机地球化学的现代技术和先进设备,使有  机质类型、丰度及成熟度研究愈益深入,地球化学指标大量涌现,烃源岩及生气区、生油区  的评价均可达到定量水平。生物标志化合物及同位素地球化学近年来发展尤快,甾、萜、  异戊间二烯型烷烃等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有助于探讨油源对比、母质类型及成熟度;同位素  地球化学研究对解释气源对比、油源对比、有机质成熟度、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地层绝对年龄  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现在有机地球化学技术正被推广用来探讨油气运移、聚集和保存问题,  用来发展地面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探索直接找油气的途径和方法。  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的应用——  地震地层学是现代数字地震勘探技术与地层学、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相结合衍生的一门  新兴边缘学科,对油气勘探与开发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可将地震地层学明确地划分为区域  地震地层学(含层序地层学)与储层地震地层学(含开发地震学)两个范畴。前者主要是利用地震反射剖面结合少量岩心及测井资料,研究盆地内各层序的沉积环境,分析体系域的类  型、特点及分布,重塑沉积史及构造史,对生、储、盖、圈等条件作出评价,寻找非构造圈  闭,为预探井提供钻探对象;后者是近几年萌芽的一个新研究动向,在一个局部构造或沉积  单元内对地震资料进行特殊处理,综合测井及岩心资料,定量研究薄砂层或薄石灰岩,确定  薄砂层厚度或薄石灰岩溶蚀带厚度,计算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等物性参数与含气饱和  度、含油饱和度、气水界面、油水界面、剩余孔隙流体压力等含烃性参数,甚至探索直接寻  找气藏或油藏的方法,为详探井、生产井、调整井等提供钻探对象。  储层评价技术——  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发展,尤其是在深部油气勘探和天然气勘探中,对储集层的研究和  评价技术愈益显得重要,在盆地、区带及油田的勘探、开发全过程中,如何对储集体、储集  层、储集性质及储集效率逐级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日益成为勘探或开发成败的关键,所以  国内外学者正在加强储层评价技术的系统研究,基本包括区域储层评价技术、单井储层评价  技术、开发储层评价技术、动态储层评价技术和敏感储层评价技术等套技术。这些成套储  层评价技术的研究,必将显著提高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成功率。  数学地质和计算机的应用——  数学地质和计算机技术的引入,正在促使石油地质学及油气勘探技术发生更加深刻的革  命。各种数理统计方法在沉积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中早已得到广泛的应  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应用计算机技术,编制各种地质图件,建立各种数据库,开展盆地分  析与模拟,进行不同勘探阶段的油气资源评价和储量计算,并进一步探索建立各地质学科的  综合专家系统。  综合石油地质学的上述边缘学科的新进展,它们可以为油气勘探工作中的盆地分析、区  带评价、圈闭(油藏)描述提供新技术,显著提高油气勘探成功率,促进油气地质勘探及开  发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石油地质学原理  在上述边缘学科迅速发展的同时,石油地质学原理也获得了重要进展,显著特征在于从  静态向动态、从单学科向多学科综合发展,所谓“成藏动力学”的呼声日益高涨。表现在下  列诸方面:  地温场、地压场、地应力场(三场)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  流体压力封存箱;  油气系统。  上述三方面是本世纪年代以来在石油地质学原理领域的重要进展,尽管它们尚处于  发展过程中,有待完善,但它们已显示出对指导油气勘探开发的巨大作用。

本书是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相前瞻性研究项目“中上扬子构造地层演化差异性与成藏主控条件”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南方中上扬子区叠合盆地沉积充填过程与物质分布规律”等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笔者作为该两个课题的主要研究人员,具体参与并完成了子课题的总体研究目标设定、方法思路设计、成果研究等所有内容,因此综合以上课题作为笔者博士论文的基础资料,具有很好的研究基础,同时该选题也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和实际的应用价值。本书是以上两个纵向课题的进一步总结与提升。四川盆地是世界上天然气勘探开发历史最悠久的气区,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开发研究历史。研究区川东南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缘有利的天然气富集带上,曾经是20世纪四川盆地的主要天然气产区,为四川乃至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川东南地区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勘探研究,大部分钻井达三叠系和二叠系,并在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获得工业气流;仅有少部分井钻达志留系、奥陶系。近几十年的油气勘探已经证实,川东南地区在纵向上存在三大勘探领域,即上三叠统-侏罗系碎屑岩、石炭系-三叠系碳酸盐岩以及震旦系-志留系下组合(童崇光,1992;谢增业等,2005;张晓东等,2005)。中生界、古生界在纵向上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具备油气勘探资源基础,油气勘探前景较好。然而,几十年过去了,上震旦统灯影组-下二叠统气藏除二叠系气藏早已勘探开发,少部分钻井在志留系中有工业气流显示外,并无进一步的突破。目前仍以二叠-三叠系为主要产层,然而经过长期的开采,老区可采储量逐年减少,老层系的勘探发现也越来越困难,因而急需寻找新的勘探领域(老区新层系、新区老层系和新区新层系),获得新的储量接替。震旦系-志留系是川东南地区油气勘探的新层系、新领域。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灰黑色泥岩和页岩是区内主要烃源岩,其中龙马溪组烃源岩最为发育。研究区下志留统小河坝组砂岩标准剖面出露在南川县龙骨溪小河坝,连续沉积厚度为8m。其余主要分布于川东、川东南及湘西等地区。小河坝组砂岩之下为龙马溪组黑色笔石泥、页岩作为优质烃源岩,之上有巨厚的韩家店组泥、页岩作为良好的盖层。因此,下古生界志留系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且大面积被保存下来,埋藏适中,是很有勘探潜力的目的层系。在如此较好的勘探前景下,研究区是否具有较好的油气储集体便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水文地质勘察论文选题意义及意义分析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目的就是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揭示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掌握地下水的形成、赋存、运动特征、水质、水量变化规律。水文地质调查的任务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发展规划或工程项目设计提供水文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调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其复杂性是因为地下水具流动性,水质、水量随时空变化,而且所使用的勘查方法种类较多。其重要性主要是:①认识来源于实践。人们对一个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对各项生产建设中所提出水文地质问题的解答,都要通过各种水文地质调查来完成,即水文地质资料来源于调查。一切水文地质生产和科学研究成果质量的高低和结论的正确与否,主要决定于占有资料的多少及其是否正确可靠。②水文地质调查与勘探(勘查)是一项费用高、工期长的工作,如果勘探工程布置不当,或不按规范(程)的技术要求进行,其后果将是既浪费勘查费用,又不能提供工程设计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如果据其得出错误的结论,将会给工程建设、国家财产、生产环境等诸多方面造成巨大的损失。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按其目的、任务和调查方法的特点,可分为三类:(1)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是指中小比例尺的综合性水文地质调查,亦称综合水文地质调查。其调查目的主要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某项国民经济的远景规划提供水文地质依据。有时,这种调查也可能是为某项专门性的水文地质调查任务(如城市供水、矿山排水、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等),提供区域性的水文地质背景资料。如一些大型供水项目,为提出几个可能的水源地比较方案,或为查明水源地的补给范围、补给来源、补给边界位置和性质,皆需进行区域性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是,概略查明区域性宏观的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区域内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各类地下水的埋藏分布条件,地下水的水量及水质的形成条件,以及地下水资源的概略数量。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一般较大,可以是数百、数千平方千米。具体范围视任务需要而定,可以是某个自然单元,一个或数个较大的水文地质单元,也可以是某个行政区域,多是按国际地形图幅进行的,调查图件的比例尺,一般小于1:10万。(2)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专门水文地质调查是为专门目的或某项生产建设而进行的调查工作。其调查的目的是为其提供所需的资料,有时,为了进行地下水某方面的科学研究(如城市供水、矿山排水、环境水文地质等),也要开展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的任务是:较详细地查明调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解决所提出的生产问题,为工程建设项目或其他专门目的提供水文地质资料和依据。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视工程项目的规模或科研的需要而定。例如,供水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要根据需水量的大小来确定,一般应包括水源地在开采条件下可能的补给范围;矿床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应根据矿井在最大疏干深度条件下可能补给矿坑(井)的补给范围来确定;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至少应把地下水污染区和污染源包括在内。专门水文地质调查的比例尺,一般要求大于1:5万。(3)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监测。任何类型的水文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在定性或定量评价水文地质条件时,都需要地下水动态和均衡方面的资料,因此,都应进行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的监测。地下水动态和均衡要素监测工作的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如为区域或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提供地下水动态、均衡资料的监测工作,则可仅在某一段时间内进行,一般只要求1~2年;如果为国民经济建设长远规划和综合目的(包括地下水资源管理及保护)而进行的监测工作,则是长期性的。随着地下水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监测其意义日显重要。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地下水位、水量、水质、水温、环境地质项目等。

王立发 江剑(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摘要: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是地下水地源热泵技术的核心,也是地下水地源热泵项目能否成功运用于实践的关键。本文通过介绍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水源热泵项目实例,对此做了论述。引言水源热泵技术由成熟的暖通空调技术、热泵机组技术和地质勘察技术组成。在我国,暖通空调技术和热泵机组技术已经得到了长时间、广泛的应用,已非常成熟。因此,水源热泵技术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是地质勘察技术能否解决能源的提取与水资源的保护的问题。在推广水源热泵技术实践过程中,由于各地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岩(土)层的导热性和水文地质参数差异巨大,在一个地区能成功应用的地下换热系统,在另一地区往往并不适用。目前,由于一些水源热泵工程承包方(主要为热泵机组厂家、系统集成商和暖通空调安装公司)不了解各地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回灌工艺,盲目承包水源热泵系统工程,导致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问题,如抽取的地下水回灌不下去或回灌量不足,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地下水资源,还造成不良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后果。本文以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水源热泵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传统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在水源热泵市场上的应用。1 项目简介北京人民警察学院位于昌平区南口镇辛庄村北,太平庄西侧。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8万m2。校区共有20余栋多层建筑。行政教研楼5层,地下1层;礼堂3层,地下1层;其余为2~4层建筑。外墙材料为30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传热系数为82W/(m2·K)。屋面保温材料为60mm厚的聚苯板或金属保温板,传热系数为6~78W/(m2·K)。外窗铝合金双玻璃窗,传热系数为5W/(m2·K)。2 热泵技术方案选择工程设计方在综合比较了各种传统的供暖、制冷方案后,决定采取经济、环保、节能的热泵中央空调技术实现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和常年生活热水。经设计方计算,采暖热负荷为15153kW,空调冷负荷为16081kW。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受北京人民警察学院筹备处委托,承担了热泵技术方案的地下换热系统的勘察设计与施工。依据当地水文地质条件,拟采用地下水地源热泵技术。接受任务后,我院立即组织了地质及水文地质专家对现场进行了初步踏勘,并结合分析、整理前人工作的成果资料,初步查明:(1)场区位于虎峪冲洪扇顶部,第四系地层以砂卵砾石层夹粉土、粘土层为主,埋深在40~90m之间,下伏蓟县系县雾迷山组灰岩,场区地层岩性见表1。表1 场区地层岩性表(2)场区第四系含水层以砂卵砾石层为主,富水性不均一,单井出水量一般小于150m3/d。由于场区位于冲洪积扇顶部,地下水埋藏较深,场区内原有农业井地下水位埋深达到20m,砂卵砾石层大多处于疏干状态。(3)场区第四系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有:雨季洪水形成地表径流入渗、大气降水入渗和山区基岩地下水侧向径流。场区地下水消耗主要为侧向径流和人工开采。(4)场区地下水动态明显具有冲洪积扇顶部潜水动态特征,雨季来临前地下水处于最低水位,雨季水位迅速回升,水位变幅10~20m。上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得出,在场区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存在两个主要问题:①初步测算,为了满足系统最大负荷运行,按每孔深度100m,下入单U,PE管计算,需凿孔4000个左右,由于场区地层主要为砂卵砾石层,施工小口径孔(<150mm)难度巨大,几乎不可能完成,如果加大成孔口径则成本大幅度上升;②如果按正方形布置4000个孔,需占地超过10万m2,场区无法满足这个条件。由此得出: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在场区存在两个无法解决的技术障碍,不能采用。3 水源热泵地下水换热系统勘察通过初步的水文地质勘察论证,场区唯一能采用的热泵技术方案只有地下水地源热泵方案。经设计部门计算,系统按最大负荷运行时,总计需水量1170m3/h。场区第四系含水层富水性不均一,受季节性影响较大,旱季时含水层已部分被疏干,不具有稳定的供水意义。至此,一般非地质勘察专业的水源热泵工程承包方将放弃该项目,或盲目在第四系地层中凿井取水,导致在旱季出现主机、外管线、室内中央空调系统已安装就绪的情况下却无水可取的局面,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通过地质勘察技术能否找到足够的地下水资源已成为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水源热泵供暖、制冷工程能否上马的关键。我院地质勘察专家在初勘时已发现场区下伏基岩为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该地层为北京地区三大基岩岩溶地下水供水岩层之一(奥陶系灰岩、寒武系灰岩和蓟县系白云岩),也是北京地区地热资源主要开采目的层。因此确定勘察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含水层为本次勘察工作的重点。1 勘察工作任务、方法勘察工作任务是:评估拟建场区基岩(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小时取水量1170m3的可行性;如果取水可行,进一步评估所取水量全部回灌的可行性;然后设计抽、灌井数量、分布、结构等。我院在拟建场区地质及水文地质研究程度较高,本次勘察工作以搜集、整理和分析前人研究成果为主,并适当补充地下水位动态观测。2 勘察工作分级及工作区范围经设计部门计算,系统最大负荷运行时,需水量为1170m3/h,也就是高峰日需水量已达28080m3。按GB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要求,符合中型水源地标准(1万m3/d≤需水量<5万m3/d)。场区附近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主要为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构造,在场区西南5~3km处分布有南口-孙河断裂,场区西北5km处分布有南口山前断裂及阳坊-西沙屯断裂。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位于岩溶地下水补给区,埋藏较深,富水性不均一,属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地区。我院在该区已进行了一定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已有多份其它勘查目的的勘察成果报告供参考,据此,将场区勘察阶段定为勘探。3 勘察工作成果通过一个月左右勘察,查明了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的岩性、埋藏分布特征、富水性等,成果简述如下。(1)勘察工作目的层岩性特征。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主要分布于太平庄山前至平原地带,隐伏于山前第四系冲洪积物之下,在场区呈NE—SW条带状分布。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燧石团块白云质灰岩及结晶白云岩。(2)勘察工作目的层水文地质特征。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岩石风化破碎严重,岩溶裂隙发育,特别是在断裂构造带附近岩溶裂隙尤其发育,表明该含水层富水性好、储存量大、渗透性强、回灌能力强,是理想的供水水源目的层。据前人抽水试验资料,该含水层涌水量可达150m3/h。近年来,由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出水量应该有所降低。(3)勘察工作目的含水层补、径、排条件。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补给来源除少量大气降水通过入渗补给第四系,再进一步渗透补给本层外,主要为北部裸露基岩山区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后侧向径流补给。人工开采和向南侧向径流出本区是含水层主要排泄渠道。(4)勘察工作目的层水化学特征、水温。据前人资料,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单一,属⁃Ca2+⁃Mg2+型水,矿化度400mg/L左右,总硬度220mg/L左右,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根据前人资料,该区地下水实测水温为15℃。(5)勘察工作目的层地下水动态特征。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地下水位埋深在80m左右,每年6、7月份水位最低,8、9月份水位最高,年均变幅在5m左右。4 勘察成果综合评估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好,渗透性强,单井涌水量可达150m3/h,并且其储存量大,水质良好,施工8眼水井即可满足水源热泵项目的用水需求。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补给区位于北部山区,补给面积大,加之所取水量在提取能量后还要全部回灌入地下,因此取水量是完全有保证的。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水质、水温均符合水源热泵项目要求,但由于水位埋深大,需多耗电能从井中抽水。为尽量将抽取的地下水回灌入同一含水层中,还需施工8眼与抽水井完全相同结构的回灌井。因单井回灌量小于取水量,还需施工4座沉砂回灌辐射井,其原因是减少造价昂贵的基岩井数目,从水文地质角度讲由于场区第四系地下水渗透补给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地下水,因此地下水回灌入第四系地层中后,实际上也能渗透补给基岩水。因此,只要抽、灌井分布、设计合理,场区隐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完全可以满足水源热泵工程需水量的要求。4 抽、灌井分布、设计、施工1 抽、灌井分布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夏季制冷和冬季供暖运行时,必然会改变区域地下水原始流场。在抽水井周围地下水等水位线呈“锥”状,相反在回灌井周围地下水等水位线呈“漏斗”状。地下水温度场也会随着地下水流场的改变而改变。具体地说,随着回灌水在含水层中的缓慢流动,回灌水的温度会逐步与地下水常温趋于一致,也就是回灌水在地下含水层中会有一个“温度影响半径”,其大小受到回灌量、回灌温度与地下常温的差值大小、含水层的渗透性和热传导率等因素控制。如果抽、灌井之间的距离小于“温度影响半径”,将发生“热突破”现象,导致在夏季制冷期,抽水井处的温度将升高,而在冬季供暖期,抽水井处的地下水温度降低。结果导致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因此,合理的抽、灌井间距是水源热泵空调系统高效运行的重要因素。开采井、回灌井的布设原则应是在充分了解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以下因素共同确定:①工程的开采(回灌)水量;②地下水开采时温度和回灌温度(能量提取大小);③地下含水层的渗透性和空隙率;④地下含水层厚度、地下静、动水位及地下水流场;⑤应尽量避免对地下水的自然状态产生影响,不能产生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在综合考虑了上述因素及地下水流向(由东北流向西南)后,8个供水井沿校区西、南边界布置,井间距200~300m。8个回灌井布置在校区中部较大范围内,使回水回灌至上游,以保证水源的充足、稳定。2 抽、灌井设计抽、灌井设计严格按GB50296—99《供水管井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泵室段深度需综合考虑抽水试验成果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幅和近年来由于连续干旱造成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情况确定。3 抽、灌井施工抽、灌井施工严格按GB50296—99《供水管井技术规范》要求进行。2003年8月,我院施工完成了所有抽、灌井及沉砂辐射井。5 项目运行情况全部水源热泵系统于2003年10月建成,同年底在冬季供暖中投入使用,到目前已正常运行了三个供暖/制冷季(含生活热水)。监测表明:抽水井出水量、水位、水温、水质等参数保持稳定,所有抽取的地下水全部回灌入地层中,区域地下水位未有明显变化,也未产生任何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由于整个系统还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技术,根据热泵机组流量、压力的要求,潜水泵变频运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节水节电,因此整个系统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参观团络绎不绝,建设单位十分满意。6 结语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是地下水地源热泵技术的核心,也是地下水地源热泵项目能否成功运用于实践的关键,北京人民警察学院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通过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逐步否决采用①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②第四系地下水地源热泵技术,同时创新性的提出采用基岩岩溶地下水作为冷热源,是本项目能够成功的基础。严格按照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要求,进行水源热泵项目地下水换热系统的勘察工作也是水源热泵项目能否成功运用的重要因素。在本项目勘察过程中,从勘察的分级、范围、阶段到抽、灌井的设计和施工,我们均严格执行规范要求,所有抽、灌井成井质量都达到优级,这也是保证项目能够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1月1日实施的GB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已将地下水换热系统水文地质勘察列为强制性条款,这足以说明水文地质勘察在水源热泵项目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证明传统水文地质勘察在水源热泵项目中是大有作为的。参考文献[1]徐伟,郎四维地源热泵工程技术指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罗英北京警察学院集中空调水源热泵系统设

水利工程坝址选择的工程地质勘察岩土性质对建筑物的稳定来说十分重要,对坝址的比选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在坝址比选时,首先要考虑岩土性质。修建高坝,特别是混凝土坝,应选择坚硬、完整、新鲜均匀、透水性差而抗水性强的岩石作为坝址。我国已建和正在施工的70余座高坝中,有半数建于强  岩土性质对建筑物的稳定来说十分重要,对坝址的比选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在坝址比选时,首先要考虑岩土性质。修建高坝,特别是坝,应选择坚硬、完整、新鲜均匀、透水性差而抗水性强的岩石作为坝址。我国已建和正在施工的70余座高坝中,有半数建于强度较高的岩浆岩地基上,其余的绝大多数建于片麻岩、石英岩和砂岩上,而建于可溶性碳酸盐岩、强度低易变形的页岩、千枚岩上的极少。通过结合工程实践,根据不同成因类型岩土的建坝适宜性及其主要问题作简要概述。  【摘要】通过结合工程实践表明,工程地质勘察人员不仅要了解地质也要了解设计,同时应当对工程地质的相关问题提出分析,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而选取合适的坝址。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利工程,坝址选取引言  水工建筑物不同于其他建筑物,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水工建筑物的建成,而使广大范围内的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可能引起水库岸坡再造、水库渗漏、水库淤积和坝下游河床冲刷等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勘察、设计、施工全过程,否则,后果极其严重。在坝址选择时除了考虑主体建筑物拦水坝的地质条件外,还应研究包括溢洪、引水、电厂、航闸等建筑物的地质条件,为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坝址选取的工程地质勘察  在自然界中,地质条件完美的坝址很少,尤其是大型的水利枢纽,对地质条件的要求很高,更不能完全满足建筑物的要求。所谓&最优方案&是比较而言的,最优坝址在地质上也会存在缺陷。所以在坝址选择时,应当考虑不同方案,并采取改善不良地质条件的处理措施。因此,地质条件较差,预计处理困难,投资高昂的方案,应首先被否定。坝址选择时,工程地质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稳定性、地形地貌、岩土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物理地质作用以及建筑材料等,还要预计到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和处理这些问题的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等,下面分别论述。1区域稳定性  区域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围绕坝址或要开发的河段,对区域地壳稳定性和区域场地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是一项战略任务。特别是地震的影响直接关系着坝址和坝型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地震烈度由地震部门提供,但对于重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要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因此,对于大型水电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组织专门力量解决区域稳定性评价。2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条件是确定坝型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时,它对工程布置和施工条件有制约作用。狭窄、完整的基岩&V&型谷适合修建拱坝,宽高比大于2的&U&型基岩河谷区宜修建混凝土重力坝或砌石坝。宽敞河谷地区岩石风化较深或有较厚的松散沉积层,一般适于修建土坝。不同地貌单元,其岩性、结构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河谷开阔地段,其阶地发育,二元结构和多元结构往往存在渗漏和渗透变形问题。古河道往往控制着渗漏途径和渗漏量等。因此,在坝址比选时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条件。3岩土性质  (1)侵入的块状结晶岩体,一般致密坚硬、均一、完整、强度大、抗水性强、渗透性弱,是修建高混凝土坝最理想的地基,其中尤以花岗岩类为最佳。这类岩石需注意它们与围岩以及不同侵入期的边缘接触面,平缓的原生节理,风化壳和风化夹层的分布,选坝时避开这些不利因素。  (2)喷出岩类强度较高、抗水性强,也是较理想的坝基。我国东南沿海、华北和东北有不少大坝坐落在这类岩石上。喷出岩的喷发间断面往往是弱面,存在风化夹层、夹泥层及松散的砂砾石层,还有凝灰岩的泥化和软化等,对坝基抗滑稳定性的影响不可忽视。此外,玄武岩中的柱状节理,透水性很强,在选坝时也须注意研究。例如:桑干河干流上的山西省册田水库大坝坝基为新生代的玄武岩,柱状节理极发育,坝基及绕坝渗漏严重,影响着水库效益  (3)深变质的片麻岩、变粒岩、混合岩、石英岩等,强度高、抗水性强、渗透性差,也是较理想的坝基。但是在这类岩体中选坝址,必须注意片理面的各向异性及软弱夹层的存在,选坝时,应避开软弱矿物富集的片岩(如云母片岩、石墨片岩、绿泥石片岩、滑石片岩)。在浅变质岩的板岩、千枚岩区,应特别注意岩石的软化和泥化问题。  (4)沉积岩中,以厚层的砂岩和碳酸盐岩为较好的坝基。这类岩石坝基较岩浆岩、变质岩的条件复杂。这是因为在厚层硬岩层中常夹有软弱岩层,这些夹层力学强度低,抗水能力差,易构成滑移控制面。碎屑岩类如砾岩、砂岩等,强度与胶结物类型有关,一些胶结物在水的作用下可能产生溶解、软化、崩解、膨胀等。在构造变动下往往发生层间错动,经过次生作用易于发生泥化。在坝址比选时必须十分注意这一问题。此外,碳酸盐岩的岩溶洞穴和裂隙的发育,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渗漏。  另外,在坝址比选中,河床松散覆盖层具有重要意义。修建高混凝土坝,坝体必须座落在基岩之上,若河床覆盖层过厚,就会增加坝基的开挖工程量,使施工条件复杂化。所以当其他条件大致相同时,应将坝址选择在覆盖层较薄的地段。有的河段因覆盖层过厚,只得采用土石坝型。比选松散土体坝基的坝址时,须研究渗漏、渗透变形和振动液化等问题,而且应避开如淤泥类土等软弱、易变形土层。4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在坝址选择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对变形较为敏感的刚性坝来说更为重要。在地震强烈活动或活动性断裂发育的地区,选坝时应尽量避开或远离活断层,而位于区域稳定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块上。在选坝前的可行性研究时,应进行区域地质研究,查明区域构造格局,尤其要查明目前仍持续活动或可能活动断裂的分布、类型、规模和错动速率,并预测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及震级。国外有些水坝就因横跨活断层而坝体被错开或致垮坝。地质构造也经常控制坝基、坝肩岩体的稳定。在层状岩体分布地区,倾向上游或下游的缓倾岩层中存在层间错动带时,在后期次生作用下往往演化为泥化夹层,若有其他构造结构面切割的话,对坝基抗滑稳定极为不利,在选坝时应特别注意。因为缓倾岩层的构造变动一般较轻微,容易被忽视。陡倾甚至倒转岩层,由于构造形变强烈,岩石完整性受到强烈破坏,在选坝时更要特别注意查清坝基内缓倾角的压性断裂。总之,要尽可能选择岩体完整性较好的构造部位作坝址,避开断裂、裂隙强烈发育的地段。5水文地质条件  在以渗漏问题为主的岩溶区和深厚河床覆盖层上选坝时,水文地质条件应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从防渗角度出发,岩溶区的坝址应尽量选在有隔水层的横谷、且陡倾岩层倾向上游的河段上。同时还要考虑水库有否严重的渗漏问题,库区最好是强透水层底部有隔水岩层的纵谷,且两岸的地下分水岭较高。当岩溶区无隔水层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坝址应尽可能选在弱岩溶化地段。这就要求仔细分析研究岩层结构、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6物理地质作用  影响地址选择的物理地质作用较多,诸如岩石风化、岩溶、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但从一些水库失事实例来看,滑坡对选择坝址的影响较大。在河谷狭窄的河段上建坝可节省工程量和投资,所以选择坝址时总希望找最窄的峡谷段。但是,峡谷地段往往存在岸坡稳定问题,一定要慎重研究。如法国罗曼什河上游一坝址,地形上系狭窄河段,河谷左岸由花岗岩和三叠纪砂岩及石灰岩构成。右岸是里亚斯页岩,表面上看来岩体较完整,后经钻探发现页岩下面为古河床相的砂砾石层,表明了页岩是古滑坡体物质,滑坡作用将河槽向左岸推移了70m。因而只得放弃该坝址而另选新址。7天然建筑材料  天然建筑材料也是坝址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坝体施工常常需要当地材料,坝址附近是否有质量合乎要求,储量满足建坝需要的建材,如砂石、黏土等,是坝址选择应考虑的。天然建筑材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开采条件及运输条件对工程的质量、投资影响很大,在选择坝址时应进行勘察。结语  从实践表明,选择坝址是水利水电建设中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工程地质条件在选坝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选择一个地质条件优良的坝址,并据此合理配置水利枢纽的各个建筑物,以便充分利用有利的地质因素、避开或改造不利的地质因素。  参考文献[1]卢元静.水利工程中的地质勘察[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118~119.  董在付.论述水利工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31~33.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