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水浒传议论文1000字解释意思

发布时间:2024-07-18 22:21:55

水浒传议论文1000字解释意思

《水浒》,是作为一部小说流传在读者中间的,但它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又并非完全处于虚构。水浒反映的时代,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锐化的历史时期。《水浒》选择了这个时代,把宋江起义军的历史事件描写成声势浩大的千军万马攻城夺县的人民大起义,符合了这一时期历史生活的真实。《水浒》称之为封建时代中国农民革命战争的史诗,是毫无愧色的。虽然残留着说话讲述阶段某些原始形态的缺陷,却也基本上具有了近代长篇小说的规模,它有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虽然是链条式却已比较完整、贯穿的故事情节,而且在他的艺术描写里交织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画面。更重要的是,在这幅完整的社会画面里,深刻反映了中世纪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伟大的农民起义。从这个主要方面看,它不仅是中国长篇史诗的开创者,也是此后继之而写的描写历代农民起义的章回演义小说都未能达到的光辉典范。读了水浒传这本书,使我深深感受到了封建王朝腐朽的生活。不过,渗透着《水浒》情节的梁山起义的壮阔的历史背景是通过不同人物的不同遭遇,向整个社会伸延开去勾画出宋代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显示出不同的人物怎样在他独特的命运里被逼上梁山的路。情节处处写的都很生动,很具体也很详细。《水浒传》不仅具有思想艺术上的巨大成就,而且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是一部很不错的名著。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我试想,假如让他来到我的身边,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的魅力这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会是他有大把的财富,就一点,就是他那在别人眼中芝麻大的优点请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优点,在这世界上就要灭绝了 我总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对于朋友甚至亲人少了一份亲情,少了一份哥们儿友情 我清楚的记得,在我咿咿呀呀学语时,我经常毫无顾忌的到邻居家吃饭,没有礼节,没有拘束,只有欢乐邻居家的姐姐现在和我还是和原来一样好在我哭着闹着不上幼儿园时,我们和邻居经常一起聊天,但是我们开始装上了一扇木门 现在当我知道为了未来奋斗的时候,我家的门也变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盗门这就像一条河,让我们和邻居的感情隔在天地两岸这就像《礼记》里说的:"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我们的社会很自然的少了一份爱,一份及其重要的爱——一份关怀对于关怀,也许只需要一句简单的问候,或者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让人喜笑颜开,就让人感受母亲般的关怀不要太吝啬,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不会让你失去什么,只能让你的人格得到升华

范文一: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我试想,假如让他来到我的身边,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的魅力这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会是他有大把的财富,就一点,就是他那在别人眼中芝麻大的优点请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优点,在这世界上就要灭绝了 我总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对于朋友甚至亲人少了一份亲情,少了一份哥们儿友情 我清楚的记得,在我咿咿呀呀学语时,我经常毫无顾忌的到邻居家吃饭,没有礼节,没有拘束,只有欢乐邻居家的姐姐现在和我还是和原来一样好在我哭着闹着不上幼儿园时,我们和邻居经常一起聊天,但是我们开始装上了一扇木门 现在当我知道为了未来奋斗的时候,我家的门也变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盗门这就像一条河,让我们和邻居的感情隔在天地两岸这就像《礼记》里说的:"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我们的社会很自然的少了一份爱,一份及其重要的爱——一份关怀对于关怀,也许只需要一句简单的问候,或者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让人喜笑颜开,就让人感受母亲般的关怀不要太吝啬,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不会让你失去什么,只能让你的人格得到升华 水浒传读后感 范文二: 刚接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我看《水浒传》已经是3年前的事了,剧中人物早已忘了一大半;而且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来就没认真看迫不得已,只得从网上下了一套好好研读,竟发现:其实水浒传真的是不错 第一点,也是最引人入胜的一点,就是书中那一百单八将人物虽称不上个个性格鲜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例如浪里白条张顺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坚石刻技术拔群,还有入云龙公孙胜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法,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 有人说《水浒传》里108将是勉强凑齐的,就是为了凑传说中的108星我也不否认这点,可如果要是真的有多少些写多少,那么不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丢失了一百单八将从天而降的意义,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极品 第二点就是《水浒传》中对剧情的刻画描述《水浒传》从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到一百单八将聚一堂,从宋江大破连环马到宋公明全夥受招安,中间事情的繁琐,人物的众多,令人望而生畏可施耐庵却用自己优秀的文笔将如此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却丝毫没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环套一环,使读者不由得继续往下看,仿佛自己到了真实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让人叹服 第三点我要说的是《水浒传》对于历史的记述大家可能都要笑我吧,这样一个类似于"科幻神话"的故事,根本就是瞎编,哪有什么真的历史的确《水浒传》是神话故事,可他对当时民不聊生,奸臣当道,外敌入侵,军队战斗力下降的社会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进行了剖析你们想,如果人民生活舒适,那么怎么会有100多好汉奋勇起义 如果忠臣当道,那么为什么高逑会当宰相 如果国家太平,那么金朝来干吗 如果军队丰足,那么何必招安呢 在我看来,水浒传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更是一本反映当时社会的历史书 我说了这么多,其实没什么用,只不过把《水浒传》好的地方举了出来而已,我还依旧喜欢《三国演义》所以,每个人心目中的好书是不一样的,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有意义的好书 水浒传读后感 范文三: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水浒传读后感 范文四: 读了《水浒传》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书中的英雄们的豪情壮义,仗义疏财。先说智取生辰纲的七条好汉。智取生辰纲,是梁山好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发端。 这一段好汉壮举,轰动了水浒世界里的江湖。但是晁盖一伙,做下这桩弥天大案,背后 的真实动机又是什么?是为了劫富济贫?还是说为了准备" 农民革命" ?显然都不是。 黄泥冈上,这一伙好汉劫得了十万贯金珠,而后大概经过坐地分赃,晁盖、吴用等回了 晁家庄园,三阮则" 得了钱财,自回石碣村去了。" 随后并没听说他们有济贫的打算, 也没见他们准备扯旗造反(或曰起义),如果不是东窗事发,保不准他们真的就此安心 做了富家翁,一世快活。因此,这桩大案,打劫的固然是不义之财,但其实质,说穿了, 就是一次黑道行动。 再看鸳鸯楼上那幕血案,武松连刃十数人后,一片血泊之中,从容地将桌上银酒器 踏扁,揣入怀里带走;而即使粗心卤莽至极的角色如李逵,沂岭之上杀了假李逵后,也 没忘进房中搜看," 搜得些散碎银两并几件钗环" ,都拿了——李逵虽极端厌烦女色, 但也知这些沾满了脂粉气的钗环可以换钱换酒,照拿不误。而后,还去李鬼身边,搜回 了那锭被骗去的小银子,在这种事儿上,黑旋风也足够细心。范文五:《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为"智多星"呀!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水浒传读后感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虽然说现在仍离内行很远,不料却也看出一点门道。 鲁达何以成五台山和尚? 俗话说不在高,有仙则名。五台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五台山的和尚当然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的,何况象鲁达这样有命案在身凶犯?看过《水浒》的人都知道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的故事,至于他如何做了名山古刹的大和尚,不细心看还未必看得明白。 鲁达三拳打死郑屠之后便 亡命天涯,一日,在代州雁门县的十字街头正好遇上了他曾搭救过的金老,金老的女儿嫁给了雁门的大财主赵员外,赵员外既然取金老的女儿,鲁达自然成了他的大恩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赵员外和五台山的关系非同一般,寺里的智真长老是他的弟兄,而且他祖上便曾舍钱在寺里,是寺里的大施主。赵员外还曾向寺里买了一个名额,寺里曾许过愿让他剃度一僧。于是,赵员外就把这名额给了鲁达,有了名额还不够,赵员外还向寺里缴纳一笔"集资费",那集资费便是赵员外带鲁达上山见智真长老时特意准备的一担"段匹礼物"。如果没有赵员外的一个名额和一担集资费,鲁达便有天大的本事也进不了五台山山门,更不会成为后来大名鼎鼎的花和尚鲁智深了。 生辰纲事发与晁盖的关系网 劫了当朝太师的生辰纲,绝对是死罪一条。作为这桩劫案的首犯,晁盖在生辰纲东窗事发之后,利用他多年精心编织的关系网居然安然逃脱,远走高飞。《水浒》虽是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小说,不过里面的108将很少是正儿八经的正宗农民,晃盖当然也不是。 晁盖是山东郓城县东溪村的一名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他独霸一方,在江湖上很有些名气。晁盖有很多钱,也很会花钱,他的钱绝对不会是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得,生辰纲都敢劫,他还有什么事不敢做的。晁盖用大量的钱财精心编织了许多的关系网,而这些关系网在紧要的关头发挥了作用。先是他的把兄弟--在县衙门作事的宋江从济州府捕头何涛处获得秘捕晁盖的消息后,便立即前去通风报信,使晁盖得了宝贵的时间。在围捕行动中,郓城县的两位和他交往很深的,平时得了许多好处的都头朱仝、雷横更是心怀鬼胎,阳奉阴违。打前门的的雷横故意大惊小怪,高声叫嚷,暗示晁盖快逃,打后门朱仝更是不但放过了他,还特意为他指出了一条逃生之路说?quot;你不可投别处去,只除梁山泊可能安身。"关系网织到这个份上,谁还奈得他何? 宋江使梁山泊兴旺发达,宋江又把梁山泊引上绝路,真可谓成也宋江,败也宋江。应该说宋江取得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之前,还是为山寨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的,尤其是彻底抛弃了王伦的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路线,广纳天下豪杰,使得山寨一片繁荣。他还常亲自下山,率领一帮弟兄冲州过府,立了不少军功,三打祝家庄、攻克高唐州,都有他的功劳。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当梁山泊英雄排定座次,宋江坐稳了法定的第一把交椅后,他的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身先士卒的宋江不见了,自那以?quot;一向不曾下山","每日肉山酒海,大吹大擂,与弟兄们打团儿吃酒。"而且他下山的第一件事竟是去东京赏灯,任凭"众人苦谏不住,他坚执要行。"拿着弟兄们出生入死换来的血汗钱供自己肆意挥霍。看完了灯会之后他还去逛妓院,为了会一会名妓李师师,光见面礼便花了黄金一百两。为了不使自己的所作所为引起弟兄们的不满,他早就想好了一个绝妙的理由:这一切都是为了山寨的前途着想,为了让大家将来有个好的归宿。说到底,他的旅游、嫖妓都是为了工作的需要。为了山寨宋江真可谓是"奋不顾身"。 《水浒传》毕竟是宝藏,不时会有新发现。最近,一位著名史学教授的研究又出新成果:“《水浒》是中国第一反腐名著”。教授认为,在封建社会里,直接迫害农民的是贪官污吏,是高俅一类人物。农民起来反抗,矛头直指贪官,这是理所当然。农民铲除贪官污吏,实现天下太平,实际上就是反贪污、反腐败。“《水浒》虽然情节复杂纷纭,但其主题总离不开一件事———反贪污、反腐败。”端的是有一千个学者就有一千个主题。 《水浒》反腐,第一斗士该是宋大哥了。宋江“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人仗义疏财”,老太爷宋太公和胞弟宋清“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宋大哥则在郓城县衙当文书。“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宋王朝该不会实行“高薪养廉”吧?一个县衙的小文书,不知工资有多少?竟能挥金似土,不知是有灰色收入还是有其他收入?莫非黑三郎上山之前也腐败?那岂非成了以腐败反腐败了?最坚定的“反腐斗士”当推李逵,那铁牛的板斧砍起江州百姓的头颅来就如切菜,“只要杀得快活”。事情缘起乃智取生辰纲,理由非常充分:“此不义之财,取之何碍”,因为是反腐的正义行动,打劫也就不叫打劫,叫智取。 《水浒》反腐,本是古人的事,与咱何干?只是那浓浓的《水浒》气绵绵不绝:晁盖们劫生辰纲是“反腐”,今天小偷偷贪官的赃款赃物更是“反腐”了。那宋押司在政府机关干事,却一心编织关系网,哥儿们来了“终日追陪”。利用职务之便为犯罪嫌疑人、也是关系网中一哥儿们的“乡长”晁盖通风报信,指使他们脱逃,那原福建省公安厅副厅长庄如顺通知赖昌星快点出国好像就颇得宋江的真传。宋江杀阎婆惜之后,郓城县“公安局长”朱仝、雷横私自放走宋江,“县长”也有心为宋开脱,那浙江温岭市原市长周建国、市公安局长杨卫东与黑社会头子张畏的瓜葛,那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副市长马向东与刘涌的关系,不就与此一脉相承吗?慕绥新、庄如顺、周建国、杨卫东们,血液中就浸透了《水浒》气。

水浒传议论文1000字解释

一、《水浒传》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思想。就《水浒传》所讲的故事本身而言,其故事源自《宋史》“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等史实记载,“同时它还概括了大量的同类历史事实……符合宋元明三代以至中国封建时代多次农民起义的实际情况”。[5]《水浒传》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场惊心动魄的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展示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歌颂了反抗封建压迫的一系列英雄人物,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尤其是“乱自上作”、“奸逼民反”的道理,总结了封建社会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谱写了一曲“忠义”的悲歌。“这在整部中国文学史上是十分罕见的、难能可贵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水浒传》是一部悲壮的农民起义的史诗。”[6]这就是传统的“农民起义”说,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小说写的就是老百姓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由个人反抗到小团伙、再到大团伙的反抗过程。它写的就是一次农民起义,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无可厚非的,在前七十回尤为明显,虽然后七十回由于“招安”而起义思想不明显,逐渐减弱。然而,我们并不能因为小说结果的“招安”而否认其是一次农民起义!  二、就隐含在作品中的作者的思想而言,反映的是“忠奸斗争”。首先,就书名来看,水浒传的名字就是《忠义水浒传》,甚至就是《忠义传》。明杨定见《忠义水浒传小引》认为:“《水浒》而忠义也,忠义而《水浒》也。”一些主要领导人虽然被“逼”上梁山,但还是心系朝廷,权且水泊站暂驻。“酷吏贪官都杀尽,忠义报答赵官家”。他们竖起的旗帜是“替天行道”、“忠义双全”。“天”即上天,也指皇帝即“赵官家”,“替天行道”也就是替皇帝行道,也就是“忠义”于朝廷。如《水浒传》中的宋江,一再宣称:“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盖为官吏污滥,威逼的紧,误犯大罪;因此权借水泊里避难,只待朝廷赦罪招安。”甚至饮了朝廷药酒,死在旦夕,还表白:“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 三、从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来看即从“奸逼民反”的“民”来看,小说塑造的主要的“民”是“三十六英雄”、“七十二好汉”。这些“民”或为官吏、或为下级文人、或为商人、或为游民,真正的农民不多,充其量也就是“阮氏三雄”、解氏兄弟五人而已。由他们组成了一个成分阶层复杂的、具有一定个性意识的、仗义疏财的古代市民阶层。他们想要“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缎。成翁吃酒,大口吃肉”,“图个一世快乐”。他们反抗的初始目的大多也与金钱有关系。如刘唐、公孙胜就非常相信金钱的力量,他们拜见晁盖都以“十万贯金钱”作为诱饵,献给他们心中的领导人晁盖;在江州,李逵初出场就为银子争红了眼,似乎他最大的要求就是银子,有点只认银子不认人的味道。鲁智深桃花山不辞而别,也没忘把金银酒器踏扁了带走;即使在三拳打死镇关西,有命案在身的危急关头,也不忘带走金银细软。七星小聚义、智取生辰冈写的都是为了金钱。因此,他们起初聚义的理想是“金钱”,人物行动的出发点以“金钱”为中心,这反映的是市民的经济要求。到后来,招兵买马、壮大队伍的目的只是为了捞取获得“招安”的资本,从而达到“封妻荫子”美名传后世的政治目的。也就是想走一条“想做奴才而不得——做了奴才过不得——做稳了奴才方了解”的道路,这都反映的是市民趣味、市民意识、市民理想。那么,既然《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是“市民性”的,因而有关说《水浒传》的主题是“市民意识”说也是成立的,但这并不排除梁山队伍的主体力量是农民。也就是说,梁山起义队伍的主要领导者是市民,而作为梁山队伍的主体力量的则是农民。

诗曰: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人乐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               再论水浒英雄   初读《水浒》,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印象。它没有《三国》中那一场场激烈的战争,演绎着历史风云的变故;也没有《西游记》中那一个个奇幻生动的情节,展现魔鬼神妖的神通广大;更没有《石头记》中塑造的各种人物的曲折故事,揭示封建社会末的社会生活。在我的印象中《水浒》只是单纯的介绍各类英雄人物,没有什么动人的情节,唯一记住的就只是宋公明的义气,吴用的智勇,以及鲁智深的草莽和一些早有耳闻的传奇人物。但是,在再一次阅读之后,梁山好汉由于朝政昏庸,官逼民反而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就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中。   《水浒》是施耐庵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写成的一部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小说开始写了鲁智深、林冲等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此后,以智取胜生辰纲为开端,个人的反抗逐渐变成了群体抗争。自从晁盖坐了头一把交椅,梁山伯成了“不怕官司不怕天”的好汉们的天堂。此时及时雨宋江,也因题了反诗、杀了人后上了梁山。于是广纳人才,与梁山好汉三打祝家庄,大破高唐州,使梁山声威远震,贤才义士纷纷前来投靠。晁盖死后,宋江坐上头把交椅。他建起忠义堂,高挂“替天行道”的黄旗,集齐了义气相投的一百零八位义士,一同劫富济贫、除暴安良。后因奸臣当道宋江冤死,与吴用、花荣、李逵等一起埋葬。   看到最后我不禁为梁山好汉而感到惋惜。想起他们从相遇、相识最后一同伸张正义,不免有些感叹。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回。义气好汉鲁达为素不相识的金氏父女抱不平,教训了地方恶霸,为人民出了口气。鲁提辖不畏土豪劣绅的精神是难能可贵,但未免也过为鲁莽。因此我们应有侠义精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过做事要镇定,也不要因义气乱了心智。有勇有谋才是真英雄。   其次便是智多星智取生辰纲。话说梁中书为蔡太师备下十万贯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义士为扶贫救济,打算劫下这些不义之财。吴用用计醉倒杨志等护送生辰纲的人,劫来生辰纲。   我不禁佩服吴用“智取生辰纲”的智慧,不愧为“智多星”。而从梁中书如此挥霍的讨好上级官员,也看出社会的腐败,官场腐败、黑暗,官富民穷,只顾自己利益,不管百姓死活。“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因次我们应以古为鉴,将国家建设得更兴盛。   《水浒传》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塑造出众多鲜活的英雄形象。越读越有味,是一篇具有很高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书。

范文一: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我试想,假如让他来到我的身边,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的魅力这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会是他有大把的财富,就一点,就是他那在别人眼中芝麻大的优点请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优点,在这世界上就要灭绝了 我总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对于朋友甚至亲人少了一份亲情,少了一份哥们儿友情 我清楚的记得,在我咿咿呀呀学语时,我经常毫无顾忌的到邻居家吃饭,没有礼节,没有拘束,只有欢乐邻居家的姐姐现在和我还是和原来一样好在我哭着闹着不上幼儿园时,我们和邻居经常一起聊天,但是我们开始装上了一扇木门 现在当我知道为了未来奋斗的时候,我家的门也变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盗门这就像一条河,让我们和邻居的感情隔在天地两岸这就像《礼记》里说的:"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我们的社会很自然的少了一份爱,一份及其重要的爱——一份关怀对于关怀,也许只需要一句简单的问候,或者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让人喜笑颜开,就让人感受母亲般的关怀不要太吝啬,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不会让你失去什么,只能让你的人格得到升华 水浒传读后感 范文二: 刚接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我看《水浒传》已经是3年前的事了,剧中人物早已忘了一大半;而且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来就没认真看迫不得已,只得从网上下了一套好好研读,竟发现:其实水浒传真的是不错 第一点,也是最引人入胜的一点,就是书中那一百单八将人物虽称不上个个性格鲜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例如浪里白条张顺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坚石刻技术拔群,还有入云龙公孙胜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法,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 有人说《水浒传》里108将是勉强凑齐的,就是为了凑传说中的108星我也不否认这点,可如果要是真的有多少些写多少,那么不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丢失了一百单八将从天而降的意义,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极品 第二点就是《水浒传》中对剧情的刻画描述《水浒传》从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到一百单八将聚一堂,从宋江大破连环马到宋公明全夥受招安,中间事情的繁琐,人物的众多,令人望而生畏可施耐庵却用自己优秀的文笔将如此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却丝毫没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环套一环,使读者不由得继续往下看,仿佛自己到了真实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让人叹服 第三点我要说的是《水浒传》对于历史的记述大家可能都要笑我吧,这样一个类似于"科幻神话"的故事,根本就是瞎编,哪有什么真的历史的确《水浒传》是神话故事,可他对当时民不聊生,奸臣当道,外敌入侵,军队战斗力下降的社会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进行了剖析你们想,如果人民生活舒适,那么怎么会有100多好汉奋勇起义 如果忠臣当道,那么为什么高逑会当宰相 如果国家太平,那么金朝来干吗 如果军队丰足,那么何必招安呢 在我看来,水浒传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更是一本反映当时社会的历史书 我说了这么多,其实没什么用,只不过把《水浒传》好的地方举了出来而已,我还依旧喜欢《三国演义》所以,每个人心目中的好书是不一样的,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有意义的好书 水浒传读后感 范文三: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水浒传读后感 范文四: 读了《水浒传》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书中的英雄们的豪情壮义,仗义疏财。先说智取生辰纲的七条好汉。智取生辰纲,是梁山好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发端。 这一段好汉壮举,轰动了水浒世界里的江湖。但是晁盖一伙,做下这桩弥天大案,背后 的真实动机又是什么?是为了劫富济贫?还是说为了准备" 农民革命" ?显然都不是。 黄泥冈上,这一伙好汉劫得了十万贯金珠,而后大概经过坐地分赃,晁盖、吴用等回了 晁家庄园,三阮则" 得了钱财,自回石碣村去了。" 随后并没听说他们有济贫的打算, 也没见他们准备扯旗造反(或曰起义),如果不是东窗事发,保不准他们真的就此安心 做了富家翁,一世快活。因此,这桩大案,打劫的固然是不义之财,但其实质,说穿了, 就是一次黑道行动。 再看鸳鸯楼上那幕血案,武松连刃十数人后,一片血泊之中,从容地将桌上银酒器 踏扁,揣入怀里带走;而即使粗心卤莽至极的角色如李逵,沂岭之上杀了假李逵后,也 没忘进房中搜看," 搜得些散碎银两并几件钗环" ,都拿了——李逵虽极端厌烦女色, 但也知这些沾满了脂粉气的钗环可以换钱换酒,照拿不误。而后,还去李鬼身边,搜回 了那锭被骗去的小银子,在这种事儿上,黑旋风也足够细心。范文五:《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为"智多星"呀!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水浒传读后感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虽然说现在仍离内行很远,不料却也看出一点门道。 鲁达何以成五台山和尚? 俗话说不在高,有仙则名。五台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五台山的和尚当然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的,何况象鲁达这样有命案在身凶犯?看过《水浒》的人都知道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的故事,至于他如何做了名山古刹的大和尚,不细心看还未必看得明白。 鲁达三拳打死郑屠之后便 亡命天涯,一日,在代州雁门县的十字街头正好遇上了他曾搭救过的金老,金老的女儿嫁给了雁门的大财主赵员外,赵员外既然取金老的女儿,鲁达自然成了他的大恩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赵员外和五台山的关系非同一般,寺里的智真长老是他的弟兄,而且他祖上便曾舍钱在寺里,是寺里的大施主。赵员外还曾向寺里买了一个名额,寺里曾许过愿让他剃度一僧。于是,赵员外就把这名额给了鲁达,有了名额还不够,赵员外还向寺里缴纳一笔"集资费",那集资费便是赵员外带鲁达上山见智真长老时特意准备的一担"段匹礼物"。如果没有赵员外的一个名额和一担集资费,鲁达便有天大的本事也进不了五台山山门,更不会成为后来大名鼎鼎的花和尚鲁智深了。 生辰纲事发与晁盖的关系网 劫了当朝太师的生辰纲,绝对是死罪一条。作为这桩劫案的首犯,晁盖在生辰纲东窗事发之后,利用他多年精心编织的关系网居然安然逃脱,远走高飞。《水浒》虽是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小说,不过里面的108将很少是正儿八经的正宗农民,晃盖当然也不是。 晁盖是山东郓城县东溪村的一名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他独霸一方,在江湖上很有些名气。晁盖有很多钱,也很会花钱,他的钱绝对不会是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得,生辰纲都敢劫,他还有什么事不敢做的。晁盖用大量的钱财精心编织了许多的关系网,而这些关系网在紧要的关头发挥了作用。先是他的把兄弟--在县衙门作事的宋江从济州府捕头何涛处获得秘捕晁盖的消息后,便立即前去通风报信,使晁盖得了宝贵的时间。在围捕行动中,郓城县的两位和他交往很深的,平时得了许多好处的都头朱仝、雷横更是心怀鬼胎,阳奉阴违。打前门的的雷横故意大惊小怪,高声叫嚷,暗示晁盖快逃,打后门朱仝更是不但放过了他,还特意为他指出了一条逃生之路说?quot;你不可投别处去,只除梁山泊可能安身。"关系网织到这个份上,谁还奈得他何? 宋江使梁山泊兴旺发达,宋江又把梁山泊引上绝路,真可谓成也宋江,败也宋江。应该说宋江取得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之前,还是为山寨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的,尤其是彻底抛弃了王伦的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路线,广纳天下豪杰,使得山寨一片繁荣。他还常亲自下山,率领一帮弟兄冲州过府,立了不少军功,三打祝家庄、攻克高唐州,都有他的功劳。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当梁山泊英雄排定座次,宋江坐稳了法定的第一把交椅后,他的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身先士卒的宋江不见了,自那以?quot;一向不曾下山","每日肉山酒海,大吹大擂,与弟兄们打团儿吃酒。"而且他下山的第一件事竟是去东京赏灯,任凭"众人苦谏不住,他坚执要行。"拿着弟兄们出生入死换来的血汗钱供自己肆意挥霍。看完了灯会之后他还去逛妓院,为了会一会名妓李师师,光见面礼便花了黄金一百两。为了不使自己的所作所为引起弟兄们的不满,他早就想好了一个绝妙的理由:这一切都是为了山寨的前途着想,为了让大家将来有个好的归宿。说到底,他的旅游、嫖妓都是为了工作的需要。为了山寨宋江真可谓是"奋不顾身"。 《水浒传》毕竟是宝藏,不时会有新发现。最近,一位著名史学教授的研究又出新成果:“《水浒》是中国第一反腐名著”。教授认为,在封建社会里,直接迫害农民的是贪官污吏,是高俅一类人物。农民起来反抗,矛头直指贪官,这是理所当然。农民铲除贪官污吏,实现天下太平,实际上就是反贪污、反腐败。“《水浒》虽然情节复杂纷纭,但其主题总离不开一件事———反贪污、反腐败。”端的是有一千个学者就有一千个主题。 《水浒》反腐,第一斗士该是宋大哥了。宋江“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人仗义疏财”,老太爷宋太公和胞弟宋清“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宋大哥则在郓城县衙当文书。“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宋王朝该不会实行“高薪养廉”吧?一个县衙的小文书,不知工资有多少?竟能挥金似土,不知是有灰色收入还是有其他收入?莫非黑三郎上山之前也腐败?那岂非成了以腐败反腐败了?最坚定的“反腐斗士”当推李逵,那铁牛的板斧砍起江州百姓的头颅来就如切菜,“只要杀得快活”。事情缘起乃智取生辰纲,理由非常充分:“此不义之财,取之何碍”,因为是反腐的正义行动,打劫也就不叫打劫,叫智取。 《水浒》反腐,本是古人的事,与咱何干?只是那浓浓的《水浒》气绵绵不绝:晁盖们劫生辰纲是“反腐”,今天小偷偷贪官的赃款赃物更是“反腐”了。那宋押司在政府机关干事,却一心编织关系网,哥儿们来了“终日追陪”。利用职务之便为犯罪嫌疑人、也是关系网中一哥儿们的“乡长”晁盖通风报信,指使他们脱逃,那原福建省公安厅副厅长庄如顺通知赖昌星快点出国好像就颇得宋江的真传。宋江杀阎婆惜之后,郓城县“公安局长”朱仝、雷横私自放走宋江,“县长”也有心为宋开脱,那浙江温岭市原市长周建国、市公安局长杨卫东与黑社会头子张畏的瓜葛,那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副市长马向东与刘涌的关系,不就与此一脉相承吗?慕绥新、庄如顺、周建国、杨卫东们,血液中就浸透了《水浒》气。 PS:希望可以帮你!

《水浒传》论文1000字解释

一、《水浒传》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思想。就《水浒传》所讲的故事本身而言,其故事源自《宋史》“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等史实记载,“同时它还概括了大量的同类历史事实……符合宋元明三代以至中国封建时代多次农民起义的实际情况”。[5]《水浒传》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场惊心动魄的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展示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歌颂了反抗封建压迫的一系列英雄人物,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尤其是“乱自上作”、“奸逼民反”的道理,总结了封建社会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谱写了一曲“忠义”的悲歌。“这在整部中国文学史上是十分罕见的、难能可贵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水浒传》是一部悲壮的农民起义的史诗。”[6]这就是传统的“农民起义”说,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小说写的就是老百姓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由个人反抗到小团伙、再到大团伙的反抗过程。它写的就是一次农民起义,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无可厚非的,在前七十回尤为明显,虽然后七十回由于“招安”而起义思想不明显,逐渐减弱。然而,我们并不能因为小说结果的“招安”而否认其是一次农民起义!  二、就隐含在作品中的作者的思想而言,反映的是“忠奸斗争”。首先,就书名来看,水浒传的名字就是《忠义水浒传》,甚至就是《忠义传》。明杨定见《忠义水浒传小引》认为:“《水浒》而忠义也,忠义而《水浒》也。”一些主要领导人虽然被“逼”上梁山,但还是心系朝廷,权且水泊站暂驻。“酷吏贪官都杀尽,忠义报答赵官家”。他们竖起的旗帜是“替天行道”、“忠义双全”。“天”即上天,也指皇帝即“赵官家”,“替天行道”也就是替皇帝行道,也就是“忠义”于朝廷。如《水浒传》中的宋江,一再宣称:“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盖为官吏污滥,威逼的紧,误犯大罪;因此权借水泊里避难,只待朝廷赦罪招安。”甚至饮了朝廷药酒,死在旦夕,还表白:“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 三、从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来看即从“奸逼民反”的“民”来看,小说塑造的主要的“民”是“三十六英雄”、“七十二好汉”。这些“民”或为官吏、或为下级文人、或为商人、或为游民,真正的农民不多,充其量也就是“阮氏三雄”、解氏兄弟五人而已。由他们组成了一个成分阶层复杂的、具有一定个性意识的、仗义疏财的古代市民阶层。他们想要“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缎。成翁吃酒,大口吃肉”,“图个一世快乐”。他们反抗的初始目的大多也与金钱有关系。如刘唐、公孙胜就非常相信金钱的力量,他们拜见晁盖都以“十万贯金钱”作为诱饵,献给他们心中的领导人晁盖;在江州,李逵初出场就为银子争红了眼,似乎他最大的要求就是银子,有点只认银子不认人的味道。鲁智深桃花山不辞而别,也没忘把金银酒器踏扁了带走;即使在三拳打死镇关西,有命案在身的危急关头,也不忘带走金银细软。七星小聚义、智取生辰冈写的都是为了金钱。因此,他们起初聚义的理想是“金钱”,人物行动的出发点以“金钱”为中心,这反映的是市民的经济要求。到后来,招兵买马、壮大队伍的目的只是为了捞取获得“招安”的资本,从而达到“封妻荫子”美名传后世的政治目的。也就是想走一条“想做奴才而不得——做了奴才过不得——做稳了奴才方了解”的道路,这都反映的是市民趣味、市民意识、市民理想。那么,既然《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是“市民性”的,因而有关说《水浒传》的主题是“市民意识”说也是成立的,但这并不排除梁山队伍的主体力量是农民。也就是说,梁山起义队伍的主要领导者是市民,而作为梁山队伍的主体力量的则是农民。

《水浒传》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它真实、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以及统治阶级的罪恶,说明老百姓之所以要起来造反,根本原因就在于日子过不下去,是“官逼民反”。小说固然说的是宋朝的故事,但是任何一个小说作家在写书的时候都会把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揉和进去,读者和听众也会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就是《水浒传》的积极因素所在,也是封建统治者要把它列为禁书的主要原因。《水浒传》的成功,在于它不是某一个人坐在书斋里冥思苦想写出来的,而是千百个民间文艺家集体创作的结果。如果《水浒传》的确是施耐庵根据前人的成果整理成书的话,施耐庵的最大功劳,就是没有阶级偏见,没有遵从封建士大夫的正统观念对这些素材进行歪曲和篡改。当然,受历史认识水平的限制,《水浒传》中所宣扬的“忠义”和“替天行道”,都是有其局限性的。“忠”,首先是对皇家的忠。当时人的观念,皇家就是国家,“尽忠报国”就是忠于皇上。因此宋江等人在受招安之前,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号,这个“天”,实际上就是代表“天道”的皇上。因为皇帝都是“奉天承运”的“真命天子”,是“天命所归”,他所奉行的就是“天”的意志。只是如今皇帝宠信奸佞,是奸臣蒙蔽了皇上,是这些贪官污吏们不行天道,于是我们这些做强盗的就来“替天行道”。——实际上这是一种“强盗逻辑”。而受招安之后,不单要去“征辽”,打击异族入侵者,还要去“征方腊”,打击不忠于皇帝、要取代皇帝的造反者。于是宋江等人的旗帜就从“替天行道”改为“顺天”和“保国”了。尽管宋江等人自称具有耿耿忠心,招安之后为皇家拒外敌、平内乱,但是终究逃脱不了被打击、被毁灭的最终下场,也是客观规律所“注定”的覆灭下场。因此可以说,《水浒传》“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正是宋江等人的真实思想。批评宋江不该征方腊,就好像批评岳飞不该镇压杨幺起义、曾国藩不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一样,不是真正的无知,不懂得“历史首先是在历史条件下的历史”,就是有意装傻充愣,用阶级偏见来解读历史。至于《水浒传》中再三宣扬的“义”,则是指江湖好汉的“义气”。封建社会的下层人民,为了维护自身免受暴力的欺压,产生了一种团结御侮的愿望,这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江湖义气”。特别是在流落他乡的游民身上,这种“义”的要求和表现特别强烈。先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开始,继而发展到“救困扶危,杀富济贫”。这种“义气”,在尔虞我诈的官绅阶层是绝不存在的;在封建士大夫中也不可能存在。但是宋江等人所宣扬的“义”,必须服从“忠”这个前提。于是相对说来具有一定革命性和先进性的“义”,也不免黯然失色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水浒传》中也有糟粕部分。例如把这一百单八将说成是“妖魔转世”;调情的描写和杀人的场面太多(王婆说风情和潘金莲毒杀丈夫,简直是在教人如何勾引良家妇女、如何用毒药杀人);宣扬天命、迷信和绝不存在的天书及呼风唤雨的本事等等,对少年读者肯定是不合适的,必须剔除。此外,由于历史语言的变迁,《水浒传》所使用的文学语言,和今天法定的、公认的文学语言,也已经有了相当的距离。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水浒传议论文1000字解释赏析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部名著,讲的是梁山108位好汉起义反抗朝廷,后接受招安的故事,《水浒传》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字:忠和义。忠就是对人民对国家很忠心。宋江对梁山事业很忠心,对国家也是忠心耿耿,这就是忠。他大破辽兵,为国出力,就是最好的证明。忠,也许绝大部分人都能做到,但是,义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可是,《水浒传》里的108位好汉每个人都做到了义字,他们都可以为别人赴汤蹈火,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保住别人的性命都愿意。而我们现在,谁能做到以命换命呢?所以,我们很少做到义这个字。我记得鲁智深看到金氏父女受恶霸郑关西欺负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三拳打死郑关西,虽说有些鲁莽,但这种为素不相识的人打抱不平的义气是让人敬佩的。而我们社会上也曾有一些卖国贼和坏蛋,像秦桧、汪精卫,他们根本就是不忠不义,他们跟108位好汉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而社会上也有一些人,他们也像108位好汉那样,有忠有义。对国家和民族忠心不渝,非常正义,这种人才是最好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说宋代的抗金名将岳飞,他不图名利,一心只想精忠报国,他是我心中最伟大的英雄。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鲁智深的高贵 《水浒传》中的英雄,总是那么令人敬仰,一百单八将,个个都有一身正气,都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和品质。然而,最令我敬佩的,还是“花和尚——鲁智深”。鲁智深是一个嫉恶如仇、专好打抱不平的人物。“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是他一生行事的准则。所以,他做事坚决、干净、彻底,不瞻前顾后,不犹豫不决,不三思而行。没有那么多的算计,更没有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他就因此把自己的生活毁了。但即使这样,他也不思量、不后悔,对自己毁掉的生活毫不留恋,并且对以后如何也毫不在意。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他,不贪图功名利益,最后,才得以圆寂于禅院之中,简简单单的死去,甚至默默无闻。他只有一条禅杖,一领直裰,一顶光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飘飘然潇洒走天下,难怪他是是三十六天罡中的天孤星!这使我不禁想起身边的一个像鲁智深一样做事坚决、干净,从没有太多的算计,简简单单的人。她成绩一般,相貌一般,很容易被人忽略,但她面对别人的请求从不拒绝,即使真的做不到,也会委婉的说明理由。她从不想着如何算计别人,也从不后悔自己所做过的事,因此,她活得自在,没有束缚,生活过得平淡而有滋味。或许,正是这份简单,才让她过得如此坦然。《水浒传》中的武松便也是这样的人。在征方腊时,武松和方腊单挑,不慎被方腊用叉子将手臂定在了柱子上。眼看方腊就要逃走,武松大喝一声,忍着剧痛,用刀砍下了自己的手臂,又亲自捉回了方腊。在危急关头,他的心里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他没有任何顾忌,哪怕毁了自己,也在所不辞。这等坚决、毫不顾及自己利益的精神,正如鲁智深一样,令人敬佩。金圣叹曾用四个“遇”字说鲁智深: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这后面三句,我都没有意见,只是“遇酒便吃”四字,委实冤枉了鲁智深。他固然是好酒,但不贪酒,不酗酒,事实上,他常常是遇酒不吃——在桃花山,因为不喜欢李忠、周通的为人,满桌的酒他便没吃;在瓦罐寺,在极度饥饿中,面对一桌丰盛的菜肴和崔道成的邀请,他也没吃;在华州,急于救史进的他,面对朱武等人杀牛宰马和奉上美酒,他仍是“一滴不吃”!从中,我分明看出了鲁智深极强的自我控制能力,面对美酒和难以控制的欲望,他最终战胜了自己!难道这不是他的高贵所在吗?他率性可爱,但又极有分寸,懂得识大体,控制个人的感情,在紧张的时候,总能以大局为重。这样一个可爱又可敬的人,不值得我们尊敬吗?在我心中,鲁智深还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当林冲受到高俅陷害,被发配沧州,途经野猪林,两个公人被高俅收买,正准备杀了林冲时,鲁智深冲了出来,救了林冲。只因结拜成为兄弟,鲁智深便一路护送林冲,暗中保护他。这等重情重义,着实令我感动。他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拳打镇关西,为那些弱小无助的人雪中送炭,救别人于水火之中,这不正是英雄好汉的作风吗?鲁智深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人,他的魅力就来自于他的这种简单,我们就爱他的这份简单。或许,天堂就是由他这种简单的人组成的,而那些精于算计的人只能组成地狱。在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多的“简单”变成了“不简单”,简单,只是一种过去式。而我们不正要有这一份最简单、最真诚的心吗? 或许,简单的生活,简单的人,会让我们活得更好。鲁智深的高贵品质和那份宽广的胸怀,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水浒传》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它真实、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以及统治阶级的罪恶,说明老百姓之所以要起来造反,根本原因就在于日子过不下去,是“官逼民反”。小说固然说的是宋朝的故事,但是任何一个小说作家在写书的时候都会把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揉和进去,读者和听众也会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就是《水浒传》的积极因素所在,也是封建统治者要把它列为禁书的主要原因。《水浒传》的成功,在于它不是某一个人坐在书斋里冥思苦想写出来的,而是千百个民间文艺家集体创作的结果。如果《水浒传》的确是施耐庵根据前人的成果整理成书的话,施耐庵的最大功劳,就是没有阶级偏见,没有遵从封建士大夫的正统观念对这些素材进行歪曲和篡改。当然,受历史认识水平的限制,《水浒传》中所宣扬的“忠义”和“替天行道”,都是有其局限性的。“忠”,首先是对皇家的忠。当时人的观念,皇家就是国家,“尽忠报国”就是忠于皇上。因此宋江等人在受招安之前,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号,这个“天”,实际上就是代表“天道”的皇上。因为皇帝都是“奉天承运”的“真命天子”,是“天命所归”,他所奉行的就是“天”的意志。只是如今皇帝宠信奸佞,是奸臣蒙蔽了皇上,是这些贪官污吏们不行天道,于是我们这些做强盗的就来“替天行道”。——实际上这是一种“强盗逻辑”。而受招安之后,不单要去“征辽”,打击异族入侵者,还要去“征方腊”,打击不忠于皇帝、要取代皇帝的造反者。于是宋江等人的旗帜就从“替天行道”改为“顺天”和“保国”了。尽管宋江等人自称具有耿耿忠心,招安之后为皇家拒外敌、平内乱,但是终究逃脱不了被打击、被毁灭的最终下场,也是客观规律所“注定”的覆灭下场。因此可以说,《水浒传》“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正是宋江等人的真实思想。批评宋江不该征方腊,就好像批评岳飞不该镇压杨幺起义、曾国藩不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一样,不是真正的无知,不懂得“历史首先是在历史条件下的历史”,就是有意装傻充愣,用阶级偏见来解读历史。至于《水浒传》中再三宣扬的“义”,则是指江湖好汉的“义气”。封建社会的下层人民,为了维护自身免受暴力的欺压,产生了一种团结御侮的愿望,这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江湖义气”。特别是在流落他乡的游民身上,这种“义”的要求和表现特别强烈。先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开始,继而发展到“救困扶危,杀富济贫”。这种“义气”,在尔虞我诈的官绅阶层是绝不存在的;在封建士大夫中也不可能存在。但是宋江等人所宣扬的“义”,必须服从“忠”这个前提。于是相对说来具有一定革命性和先进性的“义”,也不免黯然失色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水浒传》中也有糟粕部分。例如把这一百单八将说成是“妖魔转世”;调情的描写和杀人的场面太多(王婆说风情和潘金莲毒杀丈夫,简直是在教人如何勾引良家妇女、如何用毒药杀人);宣扬天命、迷信和绝不存在的天书及呼风唤雨的本事等等,对少年读者肯定是不合适的,必须剔除。此外,由于历史语言的变迁,《水浒传》所使用的文学语言,和今天法定的、公认的文学语言,也已经有了相当的距离。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水浒传》。书里有一百零八位英雄,有宋江、吴用、卢俊义、公孙胜、关胜等,故事就以他们而展开。 这一伙好汉啸聚山林、劫富济贫。他们面对朝廷多次进攻也不退缩,都一一将他们打退,还从中收服了许多将领。朝廷面对这支越战越勇的军队一筹莫展。 有一天,皇帝手下的一个奸臣高俅想出了一个“借刀杀人”的策略,叫皇帝招安他们,然后再让他们攻打那些农民起义军。梁山好汉被招安后,就去镇压农民起义军。就说与方腊起义军的战斗吧,宋江的手下将士死的死、伤的伤、走的走、隐的隐,损失大半,只剩下二十几个人。而剩下的人中,宋江和李逵被奸臣用毒酒毒死;卢俊义又被水银毒伤,失足落入水中而亡;吴用、花荣也在宋江和李逵墓碑前自缢而死。故事最终以悲惨的结局结束。看这本书时,我也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为他们的结局而伤心! 《水浒传》里,这么多的英雄人物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李逵了,他粗中有细、直爽率真、脾气火爆、忠义两全、勇猛无比。说他粗中有细,是因为他做县令时的一次审案。有一次,农民张老告当地的土财主,说他强行夺走了自己的两亩地。当土财主送给李逵几张银票后,李逵就知道肯定是这个财主霸占了张老的地。于是就诈他说:“张老告你说你偷了他四亩地契,你可知罪?”财主中计,急忙说:“哪来四亩?只有两亩。”这时他才发现自己说漏了嘴。李逵立即叫小吏把财主拖出去打一百大板,并归还两亩田地。说李逵忠义两全、勇猛无比,是因为江州劫法场事件。宋江和戴宗被押赴刑场杀头,李逵一马当先,冲入敌群,逢人就杀,勇不可挡,为救两位义士,立下汗马功劳。说李逵脾气火爆、直爽率真,是因为他在朝廷招安、诏书送到时,一怒之下,把诏书撕成两半,原因只是因为陈太尉说话不尊重梁山好汉,态度傲慢。诏书上多把梁山好汉比作草寇。李逵不仅撕了诏书,还把钦差大骂了一通:“写来的诏书是谁说的话?你那皇帝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儿,倒要做大!你那皇帝姓宋,我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书的官员,尽都杀了!”好在众人都来解劝,把黑旋风推下堂去,李逵这才罢休。 读这本书,我懂得了对朋友我们不能有福同享、有难不当,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真正的朋友应该是能够患难与共的。曹雪芹有句名言:“万两黄金容易得,之心一个也难求。”同学之间应真心相待,建立永久性的友谊,而不是易破碎的! 《水浒传》虽然读完了,但书中许多情节令我回味无穷!回味作者精湛的语言,我仿佛置身于梦境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和那些梁山英雄们一起经历当时的事情。好啊!这本书真不愧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啊!

水浒传议论文1000字解释大全

一、《水浒传》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思想。就《水浒传》所讲的故事本身而言,其故事源自《宋史》“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等史实记载,“同时它还概括了大量的同类历史事实……符合宋元明三代以至中国封建时代多次农民起义的实际情况”。[5]《水浒传》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场惊心动魄的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展示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歌颂了反抗封建压迫的一系列英雄人物,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尤其是“乱自上作”、“奸逼民反”的道理,总结了封建社会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谱写了一曲“忠义”的悲歌。“这在整部中国文学史上是十分罕见的、难能可贵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水浒传》是一部悲壮的农民起义的史诗。”[6]这就是传统的“农民起义”说,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小说写的就是老百姓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由个人反抗到小团伙、再到大团伙的反抗过程。它写的就是一次农民起义,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无可厚非的,在前七十回尤为明显,虽然后七十回由于“招安”而起义思想不明显,逐渐减弱。然而,我们并不能因为小说结果的“招安”而否认其是一次农民起义!  二、就隐含在作品中的作者的思想而言,反映的是“忠奸斗争”。首先,就书名来看,水浒传的名字就是《忠义水浒传》,甚至就是《忠义传》。明杨定见《忠义水浒传小引》认为:“《水浒》而忠义也,忠义而《水浒》也。”一些主要领导人虽然被“逼”上梁山,但还是心系朝廷,权且水泊站暂驻。“酷吏贪官都杀尽,忠义报答赵官家”。他们竖起的旗帜是“替天行道”、“忠义双全”。“天”即上天,也指皇帝即“赵官家”,“替天行道”也就是替皇帝行道,也就是“忠义”于朝廷。如《水浒传》中的宋江,一再宣称:“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盖为官吏污滥,威逼的紧,误犯大罪;因此权借水泊里避难,只待朝廷赦罪招安。”甚至饮了朝廷药酒,死在旦夕,还表白:“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 三、从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来看即从“奸逼民反”的“民”来看,小说塑造的主要的“民”是“三十六英雄”、“七十二好汉”。这些“民”或为官吏、或为下级文人、或为商人、或为游民,真正的农民不多,充其量也就是“阮氏三雄”、解氏兄弟五人而已。由他们组成了一个成分阶层复杂的、具有一定个性意识的、仗义疏财的古代市民阶层。他们想要“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缎。成翁吃酒,大口吃肉”,“图个一世快乐”。他们反抗的初始目的大多也与金钱有关系。如刘唐、公孙胜就非常相信金钱的力量,他们拜见晁盖都以“十万贯金钱”作为诱饵,献给他们心中的领导人晁盖;在江州,李逵初出场就为银子争红了眼,似乎他最大的要求就是银子,有点只认银子不认人的味道。鲁智深桃花山不辞而别,也没忘把金银酒器踏扁了带走;即使在三拳打死镇关西,有命案在身的危急关头,也不忘带走金银细软。七星小聚义、智取生辰冈写的都是为了金钱。因此,他们起初聚义的理想是“金钱”,人物行动的出发点以“金钱”为中心,这反映的是市民的经济要求。到后来,招兵买马、壮大队伍的目的只是为了捞取获得“招安”的资本,从而达到“封妻荫子”美名传后世的政治目的。也就是想走一条“想做奴才而不得——做了奴才过不得——做稳了奴才方了解”的道路,这都反映的是市民趣味、市民意识、市民理想。那么,既然《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是“市民性”的,因而有关说《水浒传》的主题是“市民意识”说也是成立的,但这并不排除梁山队伍的主体力量是农民。也就是说,梁山起义队伍的主要领导者是市民,而作为梁山队伍的主体力量的则是农民。

诗曰: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人乐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               再论水浒英雄   初读《水浒》,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印象。它没有《三国》中那一场场激烈的战争,演绎着历史风云的变故;也没有《西游记》中那一个个奇幻生动的情节,展现魔鬼神妖的神通广大;更没有《石头记》中塑造的各种人物的曲折故事,揭示封建社会末的社会生活。在我的印象中《水浒》只是单纯的介绍各类英雄人物,没有什么动人的情节,唯一记住的就只是宋公明的义气,吴用的智勇,以及鲁智深的草莽和一些早有耳闻的传奇人物。但是,在再一次阅读之后,梁山好汉由于朝政昏庸,官逼民反而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就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中。   《水浒》是施耐庵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写成的一部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小说开始写了鲁智深、林冲等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此后,以智取胜生辰纲为开端,个人的反抗逐渐变成了群体抗争。自从晁盖坐了头一把交椅,梁山伯成了“不怕官司不怕天”的好汉们的天堂。此时及时雨宋江,也因题了反诗、杀了人后上了梁山。于是广纳人才,与梁山好汉三打祝家庄,大破高唐州,使梁山声威远震,贤才义士纷纷前来投靠。晁盖死后,宋江坐上头把交椅。他建起忠义堂,高挂“替天行道”的黄旗,集齐了义气相投的一百零八位义士,一同劫富济贫、除暴安良。后因奸臣当道宋江冤死,与吴用、花荣、李逵等一起埋葬。   看到最后我不禁为梁山好汉而感到惋惜。想起他们从相遇、相识最后一同伸张正义,不免有些感叹。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回。义气好汉鲁达为素不相识的金氏父女抱不平,教训了地方恶霸,为人民出了口气。鲁提辖不畏土豪劣绅的精神是难能可贵,但未免也过为鲁莽。因此我们应有侠义精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过做事要镇定,也不要因义气乱了心智。有勇有谋才是真英雄。   其次便是智多星智取生辰纲。话说梁中书为蔡太师备下十万贯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义士为扶贫救济,打算劫下这些不义之财。吴用用计醉倒杨志等护送生辰纲的人,劫来生辰纲。   我不禁佩服吴用“智取生辰纲”的智慧,不愧为“智多星”。而从梁中书如此挥霍的讨好上级官员,也看出社会的腐败,官场腐败、黑暗,官富民穷,只顾自己利益,不管百姓死活。“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因次我们应以古为鉴,将国家建设得更兴盛。   《水浒传》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塑造出众多鲜活的英雄形象。越读越有味,是一篇具有很高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书。

《水浒传》通常被评价为一部正面反映和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当然,小说中描写的梁山泊的某些基本宗旨确与历史上农民起义所提出的要求有相同的地方,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故事,基本上都是出于艺术虚构,可以说,除了“宋江”这个人名和反政府武装活动的大框架外,它与历史上宋江起义的事件没有多少关系。这部小说的基础,主要是市井文艺“说话”,它在流行过程中,首先受到市民阶层趣味的制约。而小说的作者罗贯中、施耐庵,也都曾在元后期东南最繁华的城市杭州生活,他们的加工,并未改变水浒故事原有的市井性质。所以,梁山英雄的成分,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却几乎没有真正的农民;梁山英雄的个性,更多地反映着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这些基本特点,是首先应该注意到的。 用封建统治者的眼光来衡量,梁山上的人们当然只能算是“盗贼流寇”之流。小说要公开歌颂这样的“盗贼流寇”,并为社会所接受乃至喜爱,首先必须为他们的行为提出一种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合乎社会传统观念的解释(哪怕这种解释不可能圆满和充分),赋予这些英雄好汉以一种为社会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品格,在这种总的前提之下,来描绘他们的反抗斗争。梁山泊一杆杏黄旗上写着的“替天行道”的口号,和梁山议事大厅的匾额所标榜的“忠义”这一准则,就是作者为梁山事业所设立的道德前提。 在通常情况下,“天”这一居于人间权力之上的最高意志,总是被解释为佑护朝廷的;“道”作为合理的政治原则与道德原则的抽象总和,也是为统治阶级所专有。但另一方面,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向来也承认:当一个时代的政治情形发生严重问题时,政权本身的行为也可能是“违天逆道”的。在这种情况下,由另一种力量出来“替天行道”,至少在表面的理论上可以说得通。而《水浒传》正是通过大量揭露北宋末政治的普遍性的黑暗现象,证明了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忠义”是梁山好汉行事的基本道德准则,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它是传统道德的范畴。尤其“忠”,首先和主要地表现为对皇帝与朝廷的忠诚,甚至梁山义军的武装反抗,攻城掠地,也被解释为“忠”的表现——“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其实,梁山上不主张“忠”的也大有人在,像黑旋风李逵便动辄大喊“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只是这一种力量始终处在以宋江为代表的主“忠”力量的抑制下,而最终把梁山大军引到了投降朝廷的道路。“忠”的道德信条既是作者无法跨越的界限,却也是这部小说在封建时代能够成立和流传的保障。 “替天行道”和“忠义”的前提,为《水浒传》蒙上一层社会所能够接受的道德正义色彩。在这种前提下,确实包含了许多与正统观念相一致的东西,不仅是对朝廷对皇帝的“忠”,诸如对清明政治的要求,以及对“奸夫淫妇”的仇恨,也莫不如此。但《水浒传》并不因此而失去它的光彩。它的前提其实是相当浮廓的、有时真有时假的,在这些前提下,同时也包含了许多与正统观念完全不一致的东西。小说不仅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而且反映了民间、尤其是市井社会生气勃勃的人生理想。 这部以北宋末年社会为历史背景的小说所揭露的社会黑暗现象,实际在封建专制时代具有普遍意义。小说中第一个正式登场的人物是高俅,这个因善踢球而得到皇帝宠信的市井无赖,居然不到半年就升到殿帅府太尉的高位,从此连同他的“衙内”倚势逞强,无恶不作。在全书正文的开端,这样写寓有“乱自上作”的意味。不仅如此,作为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权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戬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世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残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在“替天行道”的堂皇大旗下,作者热烈地肯定和赞美了被压迫者的反抗和复仇行为。梁山好汉们并不是出于纯粹的主持正义的目的而“替天行道”的,他们大多本身是社会“无道”的受害者。武松欲为兄伸冤,却状告无门,于是拔刃雪仇,继而在受张都监陷害后,血溅鸳鸯楼;林冲遇祸一再忍让,被遇到绝境,终于复仇山神庙,雪夜上梁山;解珍、解宝为了索回一只他们射杀的老虎,被恶霸毛太公送进死牢,而引发了顾大嫂众人劫狱反出登州……。李逵虽然不断被他的宋江“哥哥”所斥责,但作者毕竟还是让他再三发出彻底推翻朝廷的吼声。可以说,人民的反抗与复仇权力,从未像在《水浒传》中那样得到有力的伸张。 《水浒传》的全称是《忠义水浒传》,另有一个别名叫《英雄谱》(与《三国演义》合刻)。对一般读者来说,小说中的英雄气质才是最能够吸引他们的东西。日常的生活终究是平庸的,在强大的恶势力面前,受欺凌而忍让,见不平而回避,是普通人的选择。但人们的内心却不甘于此。梁山好汉却是另一种人物,是传奇式的理想化的人物。他们或勇武过人,或智谋超群,或身具异能,而胸襟豁达、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则是他们共有的特点。像鲁智深好打抱不平,“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武松宣称:“我从来只要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我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我便死了也不怕!”确是豪气干云,令人激奋。就是像黑旋风斗浪里白条、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武松景阳岗打虎一类与社会矛盾无关的情节,同样由于主人公的个性、力量、情感的奔放,而给人以生命力舒张的快感。在污秽而艰难的现实世界中,这些传奇式的英雄,给读者以很大的心理满足。 《水浒传》在标榜“忠义”的同时,肯定了金钱的力量,赞美一种以充分的物质享受为基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理想,表现出浓厚的市井意识。小说中晁盖、宋江、卢俊义、柴进这一类具有凝聚力、号召力的人物,其主要的凭借就是有钱而又能“仗义疏财”。在儒家传统的“崇义黜利”的信条中,“义”和“利”常被视为相对立的存在;而在梁山好汉那里,“义”却是要通过“财”来实现,倘无财可疏,宋江等人在集团中的聚合力也就无法存在。在“义”的背后,作者有意无意地写出了物质所具有的力量。许多好汉上梁山的动机,也和物质享乐有关。如吴用劝阮氏三兄弟入伙造反,为的是“大家图个一世快活”,而“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盘分金银”,几乎是梁山好汉的口头禅。当然,这不能仅仅理解为口腹之欲的满足,但作者无疑认识到一种自由快乐的生活首先直接表现于对物质的充分占有。 《水浒传》对梁山这一虚构的小社会的描述,也流露出比较明显的市民意识。梁山大聚义排座次后,作者热情赞颂道: 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死生可同。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对夫妻,与叔侄郎舅,以及跟随主仆,争斗冤仇,皆一样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或精灵,或粗卤,或村朴,或风流,何尝相碍,果然识性同居;或笔舌,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 这种带有空想性质的社会图景,和农民的社会理想、农民起义的政治组织,有着明显的区别。这里人员成分复杂,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甚至偷骗也可以作为谋生伎艺,社会具有开放的特点,因而充满着活力;这里没有长幼之序、尊卑之分,摆脱了农业社会的宗法意识,也摆脱了实际的农民起义组织中所不可能没有的等级制度。虽然,这个社会本身是虚构的,但在其背后,却存在商业经济中形成的平等观念,和道德意识的变化。再看小说中大量描写到的城市景象、商业活动,以及所表现出的对商人的尊重,可见作者的理想是有其现实基础的。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地方:小说中再三表现出对“大头巾”——褊狭而虚伪的儒者——的憎恶。这既与作者作为身具才华而流落江湖的文人的经历有关,同时也反映了市民社会对抑制人欲、扭曲人性的传统道德的反感。“大头巾”在明代成为假道学的通称,而像李贽等进步文人攻击这一类人物的主要原因,也仍旧是其心胸褊狭,言行不一。

宋朝统治者腐朽凶残,太尉高俅原本是个无赖,因为会踢球,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从此青云直上,无恶不作。他的干独生子高衙内横行霸道,为了霸占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林冲的漂亮妻子,他诬蔑林冲带刀进入军机重地白虎堂图谋不轨,把林冲发配充军,还想在野猪林半路把他杀死,幸亏花和尚鲁智深仗义相救。蔡太师过生日,他的女婿搜刮十万贯金银财宝,送往京城庆贺,派杨志护送。晁盖、吴用、阮氏三兄弟等人定计智取生辰纲,事后与朝廷激战,最终大伙一块投奔梁山。又有打虎英雄武松因为西门庆勾结大嫂潘金莲害死大哥武大郎,因而将他们杀死,被判充军,最终经历一系列波折,他也被逼上梁山。此外还有宋江、鲁智深等众多好汉,共108人,最终都因为种种不同原因而被迫在梁山落草为寇,揭杆起义。他们举起义旗,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口号,杀遍大江南北,沉重地打击了反动统治者的嚣张气焰,张扬了人民群众的神勇斗志,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