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西方社会学理论论文1500字数

发布时间:2024-07-08 19:05:19

西方社会学理论论文1500字数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马克思思想整体结构论略 摘要:本文以“改变世界”统摄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以“实践思维”作为改变世界的唯一有效思路,从实践思维的必然要求推究出 改变世界必做的课题,根据课题相应把马克思全部思想分为人道主义社会学说、唯物主义历史学说、资本主义经济学说、无产阶级革命学说。 又从思想表述的角度将马克思著述分为理论主导和实践主导两大系统。文章认为,实践思维不仅是理解马克思,而且也是批判和超越马克思唯一正确的思路。 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笼盖四十年的总纲领 1845年春,马克思写下了文前引录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最后一条,表明了“改变世界”这个支配了他的思想研究工作的总纲领,此时已然确立。三十八年之后,当他的全部工作划上句号时,恩格斯在他的墓前总结道:“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赖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1]。显然, 这毕生使命的内容,就是马克思早年所定目标即“改变世界”的具体化。 如果只是看到马克思在二十七岁上一语定平生,而忽视他人生抉择的理性思考依据,那就把马克思神化了:他一个主观动念,居然能够发展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事实上,马克思1843年开始“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2],通过批判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并运用经济学解剖市民社会,完成了社会结构分析、现存社会价值批判、人生及未来社会价值确定,以及历史转化必然性的初步认定,改变世界的整体思路於1844年已初具轮廓。这就是马克思于1845年做出人生抉择,1846年便投身社会实践运动[3]的理性心理基础。由此看来,“改变世界”这一轮太阳在马克思心中升起,整整照耀了他四十个春秋的人生行程。 一个主题愈是历久不衰地被奉行,其对奉行者的人生覆盖面便愈益宽广。只要略作审顾便不难发现,“改变世界”这一主题不仅统一了马克思的主要理论思考,同时也是统一其理论与实践的灵魂。 马克思的理论业绩,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举其大要,谓有两大发现,即“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还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4]。这两大发现,前者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后者构成他的政治经济学。从思想内容看,这两大学说占据了马克思理论的主体部分;从研究时间来看,这两项研究则基本前后相续,纵贯了马克思改变世界四十年工作之始终,其中凝结了他毕生的主要精力,耗费了他四十年中绝大部分光阴。 在马克思的思想中,这两大学说由于具有科学的性质,因而其作用超出了特定目的界限和实践范围,在学术和实践的实用中伸展,马克思也因此得以作为思想家在学术界发挥着世界性和历史性的影响。马克思思想的这种科学普遍性是很容易掩盖其当时的实践目的性的。罗素就在《西方哲学史》中批评说:“把马克思纯粹当一个哲学家来看,它有严重的缺点。他过于尚实际,过分全神贯注在他那个时代的问题上。”[5]这是一位思想史家对马克思的中肯批评,然而却道出了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性特征。马克思的研究课题不是得自思想史的研究,而是在社会的斗争和思考中孕育出来的。马克思的研究成果,是直接为改变世界的实践主体群服务的。他说《资本论》“能代表的只是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6]所以当“《资本论》在德国工人阶级广大范围内迅速得 到理解”时,他认为这“是对我的劳动的最好的报酬。”[7]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同样也是贡献给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这只要回顾 一下该原理的发表过程,就可悟出他的良苦用心。本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作了正面、系统、全面的表述,从学术价值上看,是无论如何应设法出版的;但从宣传价值上看,同青年黑格尔派的论争,就不如直接诉诸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者的著作。所以,马克思“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8],而不惜另外花费精力,将原理放到《共产党宣言》、《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哲学的贫困》、《雇用劳动》等著作和演讲稿中去宣示。这些著作和演说正是直接面向共产主义者和工人群众的;《哲学的贫困》虽然是批判蒲鲁东个人,但由于这个人在法国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人群众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批判他实际上也就是向法国共产主义者和工人阶级作宣传,其意义非一般的批判可比。 这些最具科学普遍意义的理论成果,却具有如此明确的现实实践目的,我们由此可以想见马克思思想的其他方面。 如果说,马克思在书房里研究所得的科学发现都是着眼于“改变世界”而不只是“解释世界”,那么,作为他伟大业绩的另一面即社会舞台的活动,那就更是直接从属于“改变世界”的工作了。正是由于社会实践对于“改变世界”是直接而现实的实务,所以它才能那么强烈而大量地吸纳思想家的时间和心智。弗兰茨·梅林告诉我们,“我们事业的所有伟大先驱者们”都对马克思有这样“一致的看法”:“只要实际行动的时机一到,他就定会心甘情愿地搁下笔来,不再写他所知道的事了。”[9]只有真诚地把“改变世界”当作现实任务奉行的思想家,才能这样安排思考与行动的主次。而这种实践第一的倾向,又必然规定着他理论思考的从属性。 “改变世界”这一非常的任务,正要求它的奉行者具备非常的思考深广度和非常的实践意志。所以,当革命潮来时,马克思能慨然投笔,出海导航;而当革命潮退时,他又能及时退回书房,下帷穷经。马克思就是这样一位合思想家和革命家于一身的创世者。作为思想家的革命家,他不同于一般的革命家,其目标不在于夺权坐天下,而是要改变整个人类的生活质量;作为革命家的思想家,又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家,其目标不是要解决思想史上遗留的问题,从而填补思想史的一个环节,而是要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探求改变世界的原则和机理。作为思想家和作为革命家的这种互相规定,导致了马克思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当今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者G·A·柯亨对此也有共识,他说:马克思“理论的目的在于产生与实在符合的思想。实践的目的在于产生与思想符合的实在。因此,理论和实践的共同之处是渴望建立思想和实在的一致。”[10] 从马克思后四十年思考与实践内容来看,“改变世界”足以提挈他这段人生。如果说,在他的前期也有这种思想苗头的话,那还只是朦胧的愿望和没有整体目标的局部摸索。进入后四十年才形成“改变世界”的整体目标,并进入有目标的实质性操作。而今,马克思贡献予这个宏伟纲领的实践活动已经消逝,而其经天纬地之思考却借文字传留给了我们。但我们在解读他的遗文时,如果忽视或撇开他那宏大的实践意向,坐在经院书斋中作纯学理之猜度,或牵就别种目的强作理解,那都不是接近马克思的做法,而是以“经”注“我”,肢解、重构马克思的做法。 二、改变世界的实践思维 马克思的全部思考既是围绕“改变世界”而展开,而不是对思想史上某种问题作纯学理的逻辑推演,那么,这种特定类型的任务就必然要求特定类型的思路来解决。“改变世界”这个任务的实现最终要取决于实践,因此,一切认识与思考都必须围绕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实践而展开。因此,这里的思路,这里的唯一有效思路,只能是实践性的思路,只能是切合实践、服务于实践、解决实践认识问题的思路。迄今为止的思维科学未能提供这种思路的名称,我们且称之为“实践思维”。“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1]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定到2008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整整延续了30年。毫无疑问,无论是从总体上还是细节上来看,我们伟大的祖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点只要我们比较一下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今年四川汶川“12”大地震期间国家和社会救援能力的巨大反差,便可以清晰地看出来。经过改革开放30年建设,我国综合国力和社会动员及应急能力都有了极大提高。本文将以社会变迁理论视野下的人民生活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改革开放给方大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变化进行一次初步的梳理和探讨。 一、从社会变迁理论看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人民生活 众所周知,在西方社会学理论中社会变迁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范畴。虽然对此人们看法不一,但是都毫无例外地非常重视社会变迁问题,并将社会变迁作为一个或宏观或微观、或动态或静态的社会事实加以深度描述和学理分析。 关于社会变迁理论的几个概念 按照美国社会学伊思罗伯逊在《社会学》一书中的归纳,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提出的社会变迁理论包括进化理论、循环理论、功能主义理论与冲突理论。其中,帕森斯所倡导的社会秩序导向的功能主义理论影响较大。他认为,社会变迁不是扰乱社会均衡,而是改变社会均衡,其结果是造成一种新质的均衡,而这种社会变迁的均衡作用分别来自于社会之外和社会内部。并且认为,社会变迁通常是在一个社会变得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发生的。日本著名的社会学家富永健一在其《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一书中则认为,“所谓社会变迁,就是社会的结构发生变化,即结构变迁的发生”。应该补充说明的是,在富永健一看来,为了更好地分析社会变迁,就不能缺少社会结构分析这个前提。如果没有关于社会结构的意识,社会变迁的概念也是不可能得到深入认识和充分理解的。 事实上,在对改革以来社会变迁的学理探讨中孙立平等学者早就注意到了社会结构的角度。他和他的合作者认为,将改革开放引起的中国社会的一系列总体性的结构转型或结构变迁过程的重要变迁作为研究视角是很有社会学特色的。孙立平教授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认为在改革之前我国的总体性社会结构中国家几乎垄断了包括人们生存与发展机会及信息资源在内的全部重要资源,而且国家对社会生活的控制还有相当任意的特点。然而,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已不再是一个具有较强同质性的社会,而社会结构的分化与市场化程度的增加更是使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和现代化的社会变迁特征。 改革开放进程中人民生活结构的变迁 这里的“生活结构”是指一种广义的现代人的“生活体系”。它既包括内隐的生活观念,又包括外显的生活场域、生活行动和生活模式或生活风格。很显然,如果我们认同马克思生产与生活互构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的本质就是人类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的话,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不重视人自身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生活选择与生活质量背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我们在对中国改革开放所导致的社会生活变迁进行理论反思时,必须紧紧地把握住“日常生活实践”。黄宗智和孙立平在对中国变迁的思考中,都曾提出了“实践”这一概念。黄宗智先生在2005年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上的《认识中国》一文中对比了二者的异同:孙立平的“实践”主要相对于制度而言的,他的“实践”则更倾向于理论和表述;孙立平的“实践”主要指市场转型这一“过程——事件”,他自己则指整个近现代的长期历史变迁。 在中国人民日益丰富和多元化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个线索,那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活实践”。而且正如李伍荣、胡德宝等学者所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但最终落脚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全面小康生活水平是一个广泛、综合、系统的范畴。它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具体应包括经济发展、物质消费生活、社会进步、人口素质、社会保障与社会安全、生态环境与卫生七大指标。这些标准体现出来的是改革开放进程中人民生活结构变迁的重要方面,是我们今后评价和引导人民日常生活实践的关注点。 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改革开放进程中人民生活的变迁除了受到市场化和技术化等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是由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所提供的生活环境基础决定的。和30年前不同的是,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第四大经济体,这意味着中国的国家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据统计,2007年,我国GDP已达到246,619亿元,人均GDP也达到2,460美元。这无疑已成了改革开放进入转折阶段,并使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政府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举办北京奥运会表现出的巨大的国家能力,以及“以人为本”的立国精神和开放心态,都为中国人民生活变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时代背景。 二、从对生活史的梳理看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居民生活由贫困到温饱、由温饱到小康实现了两次历史性跨跃,人民物质生活整体上由量的满足逐步转向质的提高,由以生存资料消费为主逐步转向以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为主,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闲暇生活日渐丰富,社会流动活跃,价值观念开放,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逐步建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和体制模式的双重转换,给中国城市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下面将通过对衣、食、住、行、用和通讯六个日常生活领域的生活史的梳理,从整体社会背景探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 衣:由穿暖到个性化 近30年来,城乡居民消费生活变化最快、最大的是服装。不仅衣着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穿着质量明显提高,服装功能也由过去的单纯遮体御寒演进为体现个性化的审美意识与塑造自我形象。人们的衣着原料和质地提高,成衣率也不断提高,购买原布自己动手做衣服的数量减少。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年服装生产量只平均每人一件,而今高档商场、品牌专卖店里的国际名牌服装琳琅满目,各种品牌、不同款式的服装争奇斗艳,使我国居民服装绮丽多彩。 食:由吃得饱到吃得好 这一变化,首先表现在粮食消费比重下降,表明人民不再为吃饱而发愁。而在粮食消费内部构成中,对玉米、高粱、红薯等粗粮消费明显下降,而对大米、小麦等精细粮消费上升。在主食消费比重下降的同时,副食特别是动物性食品消费的比重明显提高,在对原粮消费相对下降的同时,对加工食品特别是风味、疗效、方便食品的消费上升。 住:由拥挤到舒适宽敞 城镇居民住房,由缺房、拥挤逐步向比较宽敞、比较舒适方向发展。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7平方米,2005年增加到1平方米,增长了9倍。住房的质量和配套性也不断提高。截止2000年末,有3%的城镇居民家庭住上了单元配套住房;74%的家庭居室内有厕所和浴室,2%的家庭用上了煤气或液化石油气,1%的家庭有可取暖的空调或其他暖气设备。农村居民平均每户使用住房面积由1978年末的1平方米增加到2006年末的7平方米,增长了8倍,人均住房面积中,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面积占81%,住房质量不断提高。 行:由闭塞受限到舒适快捷 随着各种运输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基本形成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民用航空组成的综合运输网。各地的城市公用交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公路汽车拥有量由1990年的76万辆提高到2006年的92万辆,私人汽车拥有量由1985年的49万辆增加到2006年32万辆,地铁通车里程不断延伸,出租车随叫随到。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出行条件,使居民的生活比过去舒适和快捷。 用:由物资紧缺到琳琅满目 城乡居民的用品消费,呈现出以非耐用消费品为主向以耐用消费品为主,以日常生活用品等生存资料为主向彩电、冰箱、空调、微机等发展和享受资料为主,以功能单一、低档用品为主向高科技、多功能中高档用品为主转化的趋势。同时,城乡居民家庭用品的更迭速度明显加快,经历了由“老四件”向“新六件”的转换过程。近几年又开始转向以电话、家用电脑、商品房、家用轿车等为主要代表的新的消费“热点”。耐用消费品大量“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城乡居民消费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通讯:由鸿雁传书到人远天涯近 截至目前,中国固定电话用户已达6亿多,移动电话用户总数接7亿,已成为全球移动电话用户规模最大的国家。如今,无论走到国内哪个大中城市,电话可以直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电话普及率(含移动电话) 39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26部/百人。城镇每百户家用电脑拥有量达2部/百户。从日常生活、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等其他指标来看,我国目前许多反映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指标已经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有的已经达到和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已基本消除了长期以来消费品供应短缺的现象,初步形成了“买方市场”,部分消费品还出现了过剩现象。从商品短缺到“买方市场”的形成,居民消费从限量供应的抑制型消费转为敞开供应的自主型消费,这是我国居民消费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城镇凭票供应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退出历史舞台,农民自给性消费比重明显下降,逐渐向商品化、市场化方式转化。此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流动性增大,地区、城乡交往频繁,民族、国际往来增多,城乡二元结构已被乡镇企业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增多打破,国人已经走出国门,日益和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打交道。 三、从科学发展观审视当下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与科学发展观倡导的“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存在着尚未逾越的屏障。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审视当下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将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未来良性生活方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条件制约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证明,为了提高生产力,必须发展市场经济,而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除了给人的发展带来积极效应外,也会带来消极效应,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市场经济可能滋生拜金主义,导致人的腐化。由于市场经济以物质利益为基本的追求,这就可能导致在市场竞争中出现见物不见人的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经济关系通过商品、货币等物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一定条件下,商品、货币可能变成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强大力量,反过来支配人,使人拜倒在它们面前,成为它们的奴隶。 其次,市场经济可能导致个人主义的膨胀和人际关系的冷漠。市场经济是主体独立和个人自治的权利经济,在这种制度下,人的私人领域扩大,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空间、财力等相对增加,因此自我意识和权利意识得以发展。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可能把人与人的友爱、关怀、情感等和谐关系变成赤裸裸的物的关系。市场经济的竞争法则可能导致个人发展的片面化和人格的异化。 最后,市场经济可能导致贫富两极分化,拉大人的发展差距。人们由于各种条件的差异可能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完全不同的地位,市场竞争就可能像不同级别的拳手之间的比赛,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形成贫富两极的严重分化,使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人和群体的发展受到制约和不利的影响。 上层建筑制约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我们的成绩还是初步的,无论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本身,还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在经济领域,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严重影响着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在政治领域,民主与法制特别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影响着人的权利和价值的更好实现;在文化领域,脱离实际的教育体制严重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关于人的问题开始受到关注,并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但是,时至今日,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在现阶段无法推进或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虚无主义”倾向仍然存在;只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片面认识依然存在;只重视经济发展、不重视人自身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错误观念仍未彻底得到澄清;只重视专业教育、不重视人文教育的错误认识仍未彻底得到纠正。上述种种片面的认识和错误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也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的自身条件制约人的全面发展 从人的自身条件来看,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受人的自身素质、生活水平和精神需求三个方面因素的制约。 (1)人的自身素质 我们在看到当前我国人的素质已较过去普遍有所提高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仍然相当明显。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来看,当前我国人的素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思想素质方面。我国大多数人口的思想素质基本上是适应自然、半自然经济旧体制的观念,对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总体适应不好,商品观念、市场经济观念、竞争观念等仍较薄弱。 第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一是人口素质水平普遍偏低,高等教育相对落后,高层次人才短缺。二是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或社会教育,都只重视分数,却程度不同地忽视体能训练、品质修养,出现了较大范围内的“缺德”教育以及高分低能的情况。三是人口素质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农村专业技术人才资源严重不足;与外向型经济发展相配套的工程技术型人才、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金融贸易人才和高新技术开发型人才普遍短缺。尤其是城乡人口素质差距较大,农村人口素质偏低,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 (2)人的生活水平 我们在充分肯定人民生活水平己得到很大改善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在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城镇贫困人口呈增长趋势。由于近年来物价不断上涨,部分退休人员实际生活水平下降,各种改革相继出台后部分低收入职工负担越来越沉重。二是居民主体素质和创造新的生活方式的能力不高,不少人的业余生活单调,缺乏业余爱好,没有开拓意识,自我封闭,往往被动地打发时光。三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没能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及时合理地调整,居民消费行为不合理、非理性化。 (3)人的精神需求 从当前中国人的精神需求方面来看,也存在着一些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倾向。例如,人们在要求改善生活的同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抬头;要求思想解放的同时,少数地区封建迷信乃至黄色文化泛滥;要求民主的同时,自身的行为主动性却较差等等。但是,总的说来,中国人民对精神的需求是大大地提高了。 四、简短的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以改革开放后近30年来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变迁为中心对社会变迁理论视野下的人民生活史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分析。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虽然人民的日常生活实践存在个体生活因素的影响,但是,应该说这30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体系和生活景观以及未来的生活趋向都是得到了或将得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所提供的生活条件和社会文明环境所支持的结果。因此,不管是作为一种社会变迁还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变迁,中国人的生活实践都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改革开放的时代色彩和历史烙印。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社会自觉。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建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和充满幸福感的,多样化的中国社会生活方式时要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精神相融合。

对你的问题我多写一个字都是下作

西方社会学理论论文1500字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定到2008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整整延续了30年。毫无疑问,无论是从总体上还是细节上来看,我们伟大的祖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点只要我们比较一下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今年四川汶川“12”大地震期间国家和社会救援能力的巨大反差,便可以清晰地看出来。经过改革开放30年建设,我国综合国力和社会动员及应急能力都有了极大提高。本文将以社会变迁理论视野下的人民生活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改革开放给方大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变化进行一次初步的梳理和探讨。 一、从社会变迁理论看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人民生活 众所周知,在西方社会学理论中社会变迁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范畴。虽然对此人们看法不一,但是都毫无例外地非常重视社会变迁问题,并将社会变迁作为一个或宏观或微观、或动态或静态的社会事实加以深度描述和学理分析。 关于社会变迁理论的几个概念 按照美国社会学伊思罗伯逊在《社会学》一书中的归纳,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提出的社会变迁理论包括进化理论、循环理论、功能主义理论与冲突理论。其中,帕森斯所倡导的社会秩序导向的功能主义理论影响较大。他认为,社会变迁不是扰乱社会均衡,而是改变社会均衡,其结果是造成一种新质的均衡,而这种社会变迁的均衡作用分别来自于社会之外和社会内部。并且认为,社会变迁通常是在一个社会变得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发生的。日本著名的社会学家富永健一在其《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一书中则认为,“所谓社会变迁,就是社会的结构发生变化,即结构变迁的发生”。应该补充说明的是,在富永健一看来,为了更好地分析社会变迁,就不能缺少社会结构分析这个前提。如果没有关于社会结构的意识,社会变迁的概念也是不可能得到深入认识和充分理解的。 事实上,在对改革以来社会变迁的学理探讨中孙立平等学者早就注意到了社会结构的角度。他和他的合作者认为,将改革开放引起的中国社会的一系列总体性的结构转型或结构变迁过程的重要变迁作为研究视角是很有社会学特色的。孙立平教授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认为在改革之前我国的总体性社会结构中国家几乎垄断了包括人们生存与发展机会及信息资源在内的全部重要资源,而且国家对社会生活的控制还有相当任意的特点。然而,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已不再是一个具有较强同质性的社会,而社会结构的分化与市场化程度的增加更是使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和现代化的社会变迁特征。 改革开放进程中人民生活结构的变迁 这里的“生活结构”是指一种广义的现代人的“生活体系”。它既包括内隐的生活观念,又包括外显的生活场域、生活行动和生活模式或生活风格。很显然,如果我们认同马克思生产与生活互构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的本质就是人类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的话,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不重视人自身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生活选择与生活质量背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我们在对中国改革开放所导致的社会生活变迁进行理论反思时,必须紧紧地把握住“日常生活实践”。黄宗智和孙立平在对中国变迁的思考中,都曾提出了“实践”这一概念。黄宗智先生在2005年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上的《认识中国》一文中对比了二者的异同:孙立平的“实践”主要相对于制度而言的,他的“实践”则更倾向于理论和表述;孙立平的“实践”主要指市场转型这一“过程——事件”,他自己则指整个近现代的长期历史变迁。 在中国人民日益丰富和多元化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个线索,那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活实践”。而且正如李伍荣、胡德宝等学者所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但最终落脚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全面小康生活水平是一个广泛、综合、系统的范畴。它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具体应包括经济发展、物质消费生活、社会进步、人口素质、社会保障与社会安全、生态环境与卫生七大指标。这些标准体现出来的是改革开放进程中人民生活结构变迁的重要方面,是我们今后评价和引导人民日常生活实践的关注点。 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改革开放进程中人民生活的变迁除了受到市场化和技术化等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是由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所提供的生活环境基础决定的。和30年前不同的是,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第四大经济体,这意味着中国的国家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据统计,2007年,我国GDP已达到246,619亿元,人均GDP也达到2,460美元。这无疑已成了改革开放进入转折阶段,并使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政府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举办北京奥运会表现出的巨大的国家能力,以及“以人为本”的立国精神和开放心态,都为中国人民生活变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时代背景。 二、从对生活史的梳理看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居民生活由贫困到温饱、由温饱到小康实现了两次历史性跨跃,人民物质生活整体上由量的满足逐步转向质的提高,由以生存资料消费为主逐步转向以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为主,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闲暇生活日渐丰富,社会流动活跃,价值观念开放,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逐步建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和体制模式的双重转换,给中国城市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下面将通过对衣、食、住、行、用和通讯六个日常生活领域的生活史的梳理,从整体社会背景探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 衣:由穿暖到个性化 近30年来,城乡居民消费生活变化最快、最大的是服装。不仅衣着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穿着质量明显提高,服装功能也由过去的单纯遮体御寒演进为体现个性化的审美意识与塑造自我形象。人们的衣着原料和质地提高,成衣率也不断提高,购买原布自己动手做衣服的数量减少。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年服装生产量只平均每人一件,而今高档商场、品牌专卖店里的国际名牌服装琳琅满目,各种品牌、不同款式的服装争奇斗艳,使我国居民服装绮丽多彩。 食:由吃得饱到吃得好 这一变化,首先表现在粮食消费比重下降,表明人民不再为吃饱而发愁。而在粮食消费内部构成中,对玉米、高粱、红薯等粗粮消费明显下降,而对大米、小麦等精细粮消费上升。在主食消费比重下降的同时,副食特别是动物性食品消费的比重明显提高,在对原粮消费相对下降的同时,对加工食品特别是风味、疗效、方便食品的消费上升。 住:由拥挤到舒适宽敞 城镇居民住房,由缺房、拥挤逐步向比较宽敞、比较舒适方向发展。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7平方米,2005年增加到1平方米,增长了9倍。住房的质量和配套性也不断提高。截止2000年末,有3%的城镇居民家庭住上了单元配套住房;74%的家庭居室内有厕所和浴室,2%的家庭用上了煤气或液化石油气,1%的家庭有可取暖的空调或其他暖气设备。农村居民平均每户使用住房面积由1978年末的1平方米增加到2006年末的7平方米,增长了8倍,人均住房面积中,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面积占81%,住房质量不断提高。 行:由闭塞受限到舒适快捷 随着各种运输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基本形成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民用航空组成的综合运输网。各地的城市公用交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公路汽车拥有量由1990年的76万辆提高到2006年的92万辆,私人汽车拥有量由1985年的49万辆增加到2006年32万辆,地铁通车里程不断延伸,出租车随叫随到。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出行条件,使居民的生活比过去舒适和快捷。 用:由物资紧缺到琳琅满目 城乡居民的用品消费,呈现出以非耐用消费品为主向以耐用消费品为主,以日常生活用品等生存资料为主向彩电、冰箱、空调、微机等发展和享受资料为主,以功能单一、低档用品为主向高科技、多功能中高档用品为主转化的趋势。同时,城乡居民家庭用品的更迭速度明显加快,经历了由“老四件”向“新六件”的转换过程。近几年又开始转向以电话、家用电脑、商品房、家用轿车等为主要代表的新的消费“热点”。耐用消费品大量“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城乡居民消费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通讯:由鸿雁传书到人远天涯近 截至目前,中国固定电话用户已达6亿多,移动电话用户总数接7亿,已成为全球移动电话用户规模最大的国家。如今,无论走到国内哪个大中城市,电话可以直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电话普及率(含移动电话) 39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26部/百人。城镇每百户家用电脑拥有量达2部/百户。从日常生活、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等其他指标来看,我国目前许多反映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指标已经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有的已经达到和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已基本消除了长期以来消费品供应短缺的现象,初步形成了“买方市场”,部分消费品还出现了过剩现象。从商品短缺到“买方市场”的形成,居民消费从限量供应的抑制型消费转为敞开供应的自主型消费,这是我国居民消费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城镇凭票供应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退出历史舞台,农民自给性消费比重明显下降,逐渐向商品化、市场化方式转化。此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流动性增大,地区、城乡交往频繁,民族、国际往来增多,城乡二元结构已被乡镇企业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增多打破,国人已经走出国门,日益和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打交道。 三、从科学发展观审视当下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与科学发展观倡导的“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存在着尚未逾越的屏障。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审视当下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将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未来良性生活方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条件制约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证明,为了提高生产力,必须发展市场经济,而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除了给人的发展带来积极效应外,也会带来消极效应,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市场经济可能滋生拜金主义,导致人的腐化。由于市场经济以物质利益为基本的追求,这就可能导致在市场竞争中出现见物不见人的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经济关系通过商品、货币等物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一定条件下,商品、货币可能变成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强大力量,反过来支配人,使人拜倒在它们面前,成为它们的奴隶。 其次,市场经济可能导致个人主义的膨胀和人际关系的冷漠。市场经济是主体独立和个人自治的权利经济,在这种制度下,人的私人领域扩大,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空间、财力等相对增加,因此自我意识和权利意识得以发展。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可能把人与人的友爱、关怀、情感等和谐关系变成赤裸裸的物的关系。市场经济的竞争法则可能导致个人发展的片面化和人格的异化。 最后,市场经济可能导致贫富两极分化,拉大人的发展差距。人们由于各种条件的差异可能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完全不同的地位,市场竞争就可能像不同级别的拳手之间的比赛,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形成贫富两极的严重分化,使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人和群体的发展受到制约和不利的影响。 上层建筑制约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我们的成绩还是初步的,无论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本身,还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在经济领域,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严重影响着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在政治领域,民主与法制特别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影响着人的权利和价值的更好实现;在文化领域,脱离实际的教育体制严重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关于人的问题开始受到关注,并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但是,时至今日,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在现阶段无法推进或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虚无主义”倾向仍然存在;只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片面认识依然存在;只重视经济发展、不重视人自身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错误观念仍未彻底得到澄清;只重视专业教育、不重视人文教育的错误认识仍未彻底得到纠正。上述种种片面的认识和错误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也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的自身条件制约人的全面发展 从人的自身条件来看,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受人的自身素质、生活水平和精神需求三个方面因素的制约。 (1)人的自身素质 我们在看到当前我国人的素质已较过去普遍有所提高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仍然相当明显。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来看,当前我国人的素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思想素质方面。我国大多数人口的思想素质基本上是适应自然、半自然经济旧体制的观念,对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总体适应不好,商品观念、市场经济观念、竞争观念等仍较薄弱。 第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一是人口素质水平普遍偏低,高等教育相对落后,高层次人才短缺。二是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或社会教育,都只重视分数,却程度不同地忽视体能训练、品质修养,出现了较大范围内的“缺德”教育以及高分低能的情况。三是人口素质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农村专业技术人才资源严重不足;与外向型经济发展相配套的工程技术型人才、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金融贸易人才和高新技术开发型人才普遍短缺。尤其是城乡人口素质差距较大,农村人口素质偏低,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 (2)人的生活水平 我们在充分肯定人民生活水平己得到很大改善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在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城镇贫困人口呈增长趋势。由于近年来物价不断上涨,部分退休人员实际生活水平下降,各种改革相继出台后部分低收入职工负担越来越沉重。二是居民主体素质和创造新的生活方式的能力不高,不少人的业余生活单调,缺乏业余爱好,没有开拓意识,自我封闭,往往被动地打发时光。三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没能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及时合理地调整,居民消费行为不合理、非理性化。 (3)人的精神需求 从当前中国人的精神需求方面来看,也存在着一些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倾向。例如,人们在要求改善生活的同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抬头;要求思想解放的同时,少数地区封建迷信乃至黄色文化泛滥;要求民主的同时,自身的行为主动性却较差等等。但是,总的说来,中国人民对精神的需求是大大地提高了。 四、简短的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以改革开放后近30年来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变迁为中心对社会变迁理论视野下的人民生活史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分析。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虽然人民的日常生活实践存在个体生活因素的影响,但是,应该说这30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体系和生活景观以及未来的生活趋向都是得到了或将得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所提供的生活条件和社会文明环境所支持的结果。因此,不管是作为一种社会变迁还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变迁,中国人的生活实践都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改革开放的时代色彩和历史烙印。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社会自觉。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建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和充满幸福感的,多样化的中国社会生活方式时要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精神相融合。

从历史视角重读西方社会学理论2014年08月20日 18:18:26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 张杨波  在20世纪50年代初,一群哈佛大学的在校生开展了一项就业服务活动。他们定期召开会议,每次开会时会先向小组成员提供信息,大家根据这些信息去解决问题。接下来,他们不仅要评价小组任务是否完成,还要保持行动上的一致,等项目顺利结束后,还会开展一些集体活动来保证群体的团结。这是美国社会学家鲁思·华莱士和英国艾莉森·沃尔夫在《当代社会学理论:对古典理论的扩展》中举的例子。但是如果不交代背景,也许会很难想象这个事例居然是后来帕森斯发展AGIL模型的最初灵感来源。利用历史资料的丰富性和完备性做衬托,就会使得原本晦涩的理论模型更加生动、易懂。但大多数情况是,在学习西方理论时,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那些与理论相关但不属于理论内容的历史背景“剔除”。只知社会学理论,却不知它们缘何而来,成为理论学界的一种现象。  理论与历史背景脱节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为什么提出价值中立?这要回到他当时所在的社会。20世纪初,韦伯为了回应当时经济学家间的争论,撰写了《价值中立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中的意义》,与施穆勒、罗雪尔等经济学家展开论战。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在《自杀论》中为什么与心理学家过不去?如果阅读过创立模仿律的法国心理学家塔尔德的论著,自然就理解了涂尔干的良苦用心。还有近代的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为什么会在《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中提出“回飞镖效应”?假如了解了美国政府当时为了提高士兵士气,特意请到了知名导演拍摄了七部反映二战影片的背景,理解默顿发展论点的经验基础就变得十分容易。遗憾的是,我们知道了价值中立,掌握了用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的社会学方法准则,记住了“回飞镖效应”的四种情形,但是不知道在这些观点背后有那么丰富的历史细节。在不清楚这些理论背后的历史情况下,就直奔理论的主题,抛弃了经验基础或忽略了历史背景,得到的只是一些干巴巴的概念和理论。  理论体系缺乏整体构建  产生这种情况可能有两个原因。首先是过往的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科书重在介绍西方社会学家讲了什么内容。这对初涉西方理论的读者来说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领略不同流派的观点。然而,要完整地讲述理论产生的历史过程还需要做更深入的功课。此外,这种介绍方式还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社会学方法传统中有实证主义和诠释主义之争,尤其是前者将自然科学奉为圭臬。拿物理学来讲,我们在引进西方观点时重在掌握它的研究对象、方法与结论,而文化和区域因素在这里显得不怎么重要。照这样的思路下去,引进西方社会学理论也不必关注它背后的历史。这种研究立场隐含的一个前提是中西方社会的差异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因此花时间去介绍西方理论的产生过程显得多此一举。  然而,这样做却产生了不少麻烦。没有交代西方理论的历史背景,阅读起来感到晦涩;没有掌握西方理论的整体面貌,运用起来感到别扭。这样说并不是要全盘否定西方理论,更不是强调中国社会的独特性,而是要提醒人们尝试换一种视角来重新阅读西方社会学理论,从原来广度上的宽泛介绍向现在深度上的纵向拓展,具体做法要因理论的不同情况来区别对待。例如以某位社会学家的观点为例,既要阐述这个观点与其他观点之间的联系,作者发表的论著是做这种研究的素材,又要挖掘这个观点背后的历史过程,作者的回忆录、日志和口头演讲中能提供这些资源。换言之,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知道了一些概念或思想,而是要将与它相关的其他资料一并掌握领会,这样才能还原理论的全貌。其实,社会学家默顿在《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中就对当时美国流行的理论教材的编写方法提出过含蓄的批评。他认为,逐一介绍每个社会学家的观点对于社会学理论发展的贡献是很有限的,围绕社会学家的观点做科学史上的探索才更有价值。  论著变化体现历史化影响  从目前情况看,西方理论论著的发展变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就某位社会学家的生平简介和他的学术观点做全面介绍,不仅强调作者不同思想体系之间的联系,而且注重探讨作者在什么条件下去发展理论体系。例如,德国社会学家乌塔·格哈特撰写的《帕森斯学术思想评传》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成书背景的介绍让人耳目一新,波兰社会学家彼得·什托姆普卡撰写的《默顿学术思想评传》也是一个典范。二是选编一些著名的论文和专著,并就这些文献的历史背景做更细致的说明,从更广泛的历史情境来重新解读作品产生的具体历史过程。上面这两种叙述手法已经不只是介绍西方学者的观点,而是从立体的角度去介绍观点产生的完整过程。当我们再去研读这些文献时,得到的就不只是理论陈述,还有它背后丰富的历史情境。

西方社会学理论论文1500字开头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呈现的一种状态,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四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今年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国民经济总体态势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要看到,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较为复杂,经济运行中仍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下半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好的势头,为明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基础,就显得尤为紧要。一、我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上半年我国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结构逐步优化、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我国经济增长已经基本恢复到了金融危机爆发以前的水平。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明显增强。二是从经济运行环境来看,物价总体上温和可控,基本稳定。三是就业形势较好。四是经济增长质量较高,四大收入基本保持较快增长。五是重点领域的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尽管国际上经济复苏比较缓慢,欧洲的债务危机仍在蔓延,国内也面临着自然灾害多发的重大挑战,但是中国经济总体上还是保持了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这样一个良好的发态势。据此,对当前经济形势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基本判断:一是今年整体经济走势将呈前高后低态势;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然很脆弱,不确定因素增多。三是我国经济正处于由政策刺激驱动向市场内生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二、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当前宏观调控主要面临五个方面的“两难”:一是保增长、调结构和防通胀之间存在着“两难”。二是政府投资和重化工业主导的经济恢复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之间存在着“两难”。三是房地产调控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两难”。四是经济刺激政策退出与避免经济复苏夭折甚至出现二次探底之间存在着“两难”。三、把握好下一步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下一步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为:一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二是把握好宏观调控政策的着力点。三上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四、继续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的落实随着政府一系列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出台,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总之,对房地产业,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支持房地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坚定不移地治理房地产市场混乱的现象。五、继续做好管理通胀预期各项工作今年宏观调控的主基调,就是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六、在进一步扩大内需上下功夫一是应在促进消费方面储备一些接续政策。二是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三是抓好促进民间投资政策的落实。四是正确处理地方融资平台的规范问题。此外,还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社会心理学论文1500字数

社会心理学 毕业论文: 几十年来,多种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一门统一学科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其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发出了要把个的和社会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的探讨整合起来的呼呈,建立整合的科学大一统的整合社会心理学。人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在多种学科之间形成的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社会行为心理学的提出和构建妆衰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势在必行,总的设想是将社会行为的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整合起来,从丰富多彩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切入,着力研究聚群行为心理的优化整合。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1、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 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2、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 。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 。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 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四是畏首畏尾。 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你可以多在网上找下这类的论文呀~像(心理学进展)里面的文献~ 自己多看看多思考吧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西方社会思想两千年论文1500字

亚里士多德首先是个伟大的哲学家,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就像是现在有一只鼓翅乱飞的鸡,这只鸡的“形式”是它会鼓翅、会咕咕叫、会下蛋等。当这只鸡死时,“形式”也就不再存在,唯一剩下的就是鸡的物质。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可是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因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腊时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第二种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第三种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提供的机构和作用。第四种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达到的目的。举个例子来说,制陶者的陶土为陶器提供其质料因,而陶器的设计样式则是它的形式因,制陶者的轮子和双手是动力因,而陶器打算派的用途是目的因。亚里士多德本人看中的是物体的形式因和目的因,他相信形式因蕴藏在一切自然物体和作用之内。开始这些形式因是潜伏着的,但是物体或者生物一旦有了发展,这些形式因就显露出来了。最后,物体或者生物达到完成阶段,其制成品就被用来实现原来设计的目的,即为目的因服务。他还认为,在具体事物中,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质料与形式的结合过程,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这一理论表现出自发的辩证法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逻辑思维是亚里士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当然,他也犯错误,但次数很少。 四因说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有一种「原因」关系的存在。这种“原因”观念不同于近代以来的“因果”观念,“原因”与“为什么”相对应,并不与“结果”相对应。即“目的因”、“物质因”、“动力因”和“形式因”。 「物质因」(Material Cause) 代表了一个事物从一堆零件、成分、基础、或是原料所组成的存在形式,将物质的构成追溯至零件的部分(要素、成分),接著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架构、混合、综合、复合、或结合)。举例而言,形成一尊大理石雕像的大理石等原料便是物质因。 「形式因」(Formal Cause) 可以告诉我们一个事物是由怎样的定义、形式、形状、本质、综合、或原形所构成的,解释了构成一个事物的基本原则或法则,这只是整个事物(整套原因关系)的其中一部分(宏观结构)。举例而言,雕塑一尊大理石雕像的草稿或设计图就是其形式因。 「动力因」(Efficient Cause) 指的是改变事物的动力及起因,研究「是什麼改变了什麼、而又是什麼造成了这个改变」,范围包括了所有事物间的媒介,包括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动力的起源或是被改变的事物。举例而言,将大理石雕刻为雕像的艺术家就是动力因。 「目的因」(Final Cause) 指的则是一件事物存在的原因、或是改变的原因,包括了有目的的行动和活动。一件事物的目的因是它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或者说是它之所以改变的原因。这也解释了现代所谓的心理动机,包括了意志、需求、动机、理性、非理性、伦理,所有这些动机都是创造行为的来源。举例而言,一尊完成了的大理石雕像就是艺术家的目的因(目的论)。

具有了千年悠久历史的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一样,显得博大精深,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其中的以人为本,倡导理性、天职观念、公平竞争、注重法治、信守合同、现代管理等等思想,不仅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形成、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与积极的作用,而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也不乏借鉴意义。在西方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是首要的和受到人们首肯的价值观念。西方人普遍认为,个人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一切价值、权利和义务都来自个人,它强调个人的能动性、独立性,强调个人行动和个人利益。作为个人,应该具有独立性、责任心和自尊心,只有这样,个人才会受到关注和尊重。西方极端的个人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格格不入的,也是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应当防止的思潮,但西方文化中突出人在宇宙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人作为主体所具有尊严和价值。这种人本主义观念在反对封建专制、宗教蒙昧、个人崇拜和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其中的一些思想因素对我们大有启迪意义。市场经济是以平等交换为基础的交换经济。参与交换活动的各方必须是具有主体地位的自由的个人和团体。西方人本主义价值观念中的自由、自尊、能动创造、超越现实等等,正是市场经济的思想前提,市场经济要求人的主体性,表现在他享有独立自主、自由抉择的权利。企业或个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何时生产,都以市场为导向,不依靠政府的计划和指标。这样,自由竞争局面才有可能出现,企业和个人的劳动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西方人本主义主张自我奋斗、自我创新。西方人把通过个人的奋斗取得成就,看作是一种美德。个人奋斗意味着不依赖他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西方的青年人崇尚自立自强,长大以后就离开家庭,自立门户,走自我奋斗的道路。市场经济就需要一种自强、创新的精神。无论是新产品的开发,抑或新思路的形成,都需要个人的创新精神。一个处处依赖社会、父母、他人的人绝对成不了市场经济的弄潮儿。西方素以理性为传统。理性主义是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它指的是强调理性、强调科学、强调逻辑推理与分析。西方伦理传统中,注重理性对情感的控制。市场经济与理性原则密切相连,它是以理性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的预设前提,就是“人都是理性的”。建立在理性文化精神基础之上的西方企业管理,具有两个方面基本特征:一是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二是依靠严密的组织机构,强调对人、财、物的数量分析。这个科学管理思路正好可以弥补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之不足。此外,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吸收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因素,可以有效地促成经济个体寻求达到经济目标(利润最大化)的最佳手段,找到解决经济个体之间矛盾冲突的有效方式。西方的道德理性还能成为市场经济海洋中个体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基本前提,有助于克服中国流行的经济短期行为。道德理性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它内在的创造性和超越性。它要求人不能仅仅满足于从外界索取现成的价值物和现有的生存状态,而且要不断地创造新事物,超越现状。道德理性在市场经济中分析个体和社会经济行为的合理性,抑制个体私欲的极度膨胀,协调个体与他人的社会关系。和中国古代一样,西方曾在古代中世纪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重农轻商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直到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教会对商业活动看法的改变和新教伦理的面世,为西方提供了一种大大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伦理和经济气氛,西方资本主义才茁壮成长起来。宗教改革运动的发韧者马丁·路德在翻译《圣经》时,把《圣经》中“神的召唤”概念改造为“职业”概念,认为职业就是神的召唤,是上帝为人安排的终生任务。这种概念要求个人履行他在今生今世应完成的义务,即承担所谓的“天职”。它把世俗事务看成是个人从事的最崇高的道德活动,从而使世俗工作神圣化。每个人从事的职业都是神的召唤,所有职业是正当的。这样一来,人们对生活的目的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解。人们不再消极地等待最后审判的来临,而是努力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同时,它还要求人们抛弃人间的淫荡乐趣,通过辛勤工作,并取得事业的成功,为上帝争光。只有拼命工作的人, 才能取得上帝的恩典。上帝只帮助自助者。这就培养了人们爱岗敬业的踏实工作精神。宗教改革运动的另一代表人物加尔文认为,人的命运早已为上帝所注定,现世人的宝贵与贫贱,就是上帝的“选民”与“弃民”的标志。因此,他鼓励人们在现世生活中积极活动、发财致富,用成功的事实证明自己被上帝所“选中”。可见,加尔文主义并不是一种消极的宿命哲学,它在于倡导一种新行为道德。只有顽强奋斗、不畏艰苦与挫折,最终取得成功的人,才是上帝选中的人。这套理论为资产阶级所致力于的追求财富事业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根据。从此,人们才普遍地改变了对商业活动的看法,才真正赋予商业活动以道德意义。发财致富也不再是一种罪恶,而是被上帝“选中”的标志。到17世纪中后期,追求合理赢利已完全成为新教伦理的一项内容。合理赚钱成了经济、道义上的美德。在虔诚、严肃、勤俭、诚实等原则基础上,新教经济伦理逐渐形成。新经济伦理的确立,极大地推动了西方经济的发展。公正原则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方思想家十分强调公正,认为政府有义务扮演“分正使者”的角色。在目前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已基本上摆脱了长期困扰人们的平均主义阴影。但面对着官倒、官员经商、部门垄断、脑体倒挂等等不公正现象,国民一再强烈呼吁政府创造出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公正原则成为中国人所关注的一个热点。因此吸取西方文化中的公正公平原则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必须条例公正原则。它既是判定市场经济能否存在的标准,也是从道德上维系市场中各利益关系的必不可少的纽带。其次,在市场机制下,贯彻公正原则,还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益,促进社会的稳定。公正原则既保证生产者得其应得,又拒绝官员的贪污腐败,将个人所得与其对社会的实际贡献相对应,做到奖勤罚懒,端掉“大锅饭”。另外,公正原则所体现出的优惠弱者思想,对于缩小目前已趋临界的贫富分化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公正更是治疗“红眼病”的有效药剂。

你可以参考一下相关军事网来写你的答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