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农村经济发展议论文素材初中历史

发布时间:2024-07-07 17:22:30

农村经济发展议论文素材初中历史

当前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的必要性及其机制分析  就目前经济形势来看,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低收入、低素质,不良的事实制度,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快制度建设等机制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当前发展农业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一)改革要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重  邓小平同志提出判断改革成效要遵循"三个有利于"标准,其中一条就是要看"改革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体来讲,就是要看大多数人生活水平是否提高;就我国来看,就是要着重看农民生活水平是否有了改善和提高。  在我国12亿人口中有9亿农民,占整个中国人口80%之多,他们的生活水平是否提高(其最能表现我们的改革的成败)是我们的政府最应重视和关心的。改革涉及到利益调整,要使每一项措施出台都使人人受益是很难的,但应坚持一个原则,即无论如何不要以牺牲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具体来说绝不要以牺牲9亿多农民的共同利益为代价,9亿多农民的利益任何时候都是考虑问题、权衡轻重、做出决策的关键。这既是发展和稳定的需要,也是由我们党的宗旨所决定的。  (二)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任何时候都要高度重视农业,这是成功地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必须遵守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一条规律性的要求。第一,建国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表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对财政、对经济建设规模都有很大的约束力和促进力。这表现在:(1)农业生产加上与农业有关的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较大。建国以来几次农业丰收,都使工业生产、财政收入和基本建设投资相应增长,反之则有相反的结果。(2)回顾1978年底改革开放以来这20年历史,可以说没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成功,也就不会有1984年将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推向城市的决定;没有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也就不会有这20年来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以市场为导向改革的深化。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这是农民创造的"两个意想不到"。第二,从1998年至今,国内经济形势表现为市场疲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是人们愿意并有能力购买商品的数量。笔者认为,这种经济形势的长期存在,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的有效需求不足。从我国当前农民生活整体情况来看,农民需求基本只是维持在半自给自足状态,消费愿望是极其迫切的。我国农民人口数量多,他们的消费需求呈现数量大、品种多的特点。可见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同时我们可以推想农民的消费将会带动整个工业企业大量的引致需求。这样随着工业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扩大,内需不足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从而工人、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这种需求是建立在财政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从以上论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农民出钱购买商品,那么内需不足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不过我们要认清一个重要的事实: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低,需求含义的第二个条件即有能力购买不能实现。如果农民收入不提高,仍然维持半自给自足的状态,扩大内需的种种政策就难以奏效。可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当前需求不足,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  二、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农民绝对收入下降,比较利益下降  根据农业部门的统计,扣除物价因素,1980年至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为15%,1985年至1988年年均增长率为5%,1989年至1992年年均增长率为2%,1993年至1996年为5.6%,1997年至1999年为4.3%。很明显,农民收入增长以1984年为转折,此前增长较快,此后便逐年下滑或徘徊不前。再从城乡居民收入的比较中看,随着农民收入的下降,由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不断拉大等原因,也使城乡差别由一度缩小到逐渐扩大。1978年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比为1∶2.4,1980年为1∶2.3,1984年为1∶1.7。但好景不长,此后便开始拉大,1990年扩大为1∶2.33,1993年达到1∶2.53。1996年以来,农业生产连续丰收,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跌,这是前所未有的。加上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趋缓,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也减弱,农民难以从二、二产业收入中得到补偿,农民增收缺乏新的增长点,致使城乡收入差别进一步拉大,农民的购买力下降,大部分地区消费水平一直徘徊不前,有的地区还略有下降。  (二)农业人口多且素质低  我国有9亿多农民,耕地却只有16亿亩,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供世界18%的人耕种,这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劳动这种生产要素过多地投入只能造成生产率的降低,进而产生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同时我国农民素质低下,文盲、半文盲人口占绝大多数,这既不利于农民消费层次的提高,也不利于农民观念的更新和先进科技的推广。  (三)事实制度的不良影响  这里所说的制度是社会学意义的,是指在社会中已经建立和确定,并为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方式,是适应人们充分满足欲求而组织起来的定型化的规范。这里所谓事实制度,是指人们在社会中实际执行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不是政府颁布的,而是一部分社会成员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在社会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并且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我国政府一再强调减轻农民负担,但却一直减不下来,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事实制度造成的后果。地方官收费,很大一部分是在政府规定的5%(占农民纯收入)之外收取的。目前农民负担重,主要是因为收费已成制度化。首先,认为山高皇帝远,中央政府要管的大事还很多,无暇顾及他们的不良行为;其次,征收的费用,可以在一些政府官员之间分;再次,农民素质低,不能充分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  三、加强农业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一)加大教育的投入和法制建设  应切实普及义务教育,杜绝农村中小学校中腐败现象的存在,使穷人孩子有学上(促进农民素质提高,改善消费层次),解决部分地区劳动力过剩问题。如果因贫穷而断绝了农村孩子上学之路,则会对教育质量和人文精神产生难以挽回的消极影响。因此,采取适当的办法降低贫困家庭孩子上学的负担,给其开辟一条上大学之路,不仅可以给穷困家庭改善子女命运的希望,而且有利于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农民接受教育程度提高了、认识问题能力增强了,对一些非法的、影响社会风气的不良行为,就可以用知识、法律进行斗争,从而有利于社会良性发展,有利于不良的事实制度的取缔。教育还可以使农民摆脱封建思想束缚,使其摈弃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少生、优生的目标就会在农村得到实现,从而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人地矛盾"。  应加强农村法定制度建设,编织严密的制度之网,以严密的制度对公职人员监控,以严密的制度提高公职人员的素质,以严密的制度形成对乱收费的巨大压力。完善的法定制度有利于消除不良事实制度的存在,从而解决乱收费的事实制度原因。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998年以来,政府启动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投资的力度,试图以此刺激总需求,带动经济增长。但是,财政政策也有一个效益问题,需要选准投资方向和项目,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现实情况出发,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是最佳选择。因为在这方面的投资可以说是一石数鸟:其一,这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重要措施。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需要的资金量大,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差,只能由政府投资建设。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一般不大,投资较为分散,与全国性大型基础设施相比虽然意义同样重大,但不那么引人注目,从追求短期政绩角度考虑,并不一定是县级以上政府的最佳选择,因而比较容易被忽视。乡、村政府对这种基础设施投资往往力不从心,缺乏必要的财政资金保障,只能伸手向农民要钱,加重农民负担。这是贫困地区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农民负担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二,这些基础设施和大的基础设施相比,规模小,启动快,雇佣的劳动和国内的投入要素多,对国内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的贡献率较大。其三,短缺经济在我国已经结束,市场普遍进入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状态,扩大总需求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许多人把高档消费品推向农村市场,但是开发农村消费市场的努力已经有好几年,效果却十分不佳,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农村基础设施太落后,缺乏形成有效市场需求的基本条件。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的农村地区,交通、通讯、电力、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不但供应不足,而且质次价高,限制了农民对高档消费品的消费,较高的价格也增加了农民的消费成本。其四,农村基础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加速城市化进程。  (三)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可以降低成本、增产增收、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可以解决部分地区农户因缺乏劳动力而超生的问题。利用科技使农民产生自愿少生优生的想法,其积极作用是用行政方法无法取代的。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就是要加大农业生产资料部门的科技投入和管理,使生产资料成本、价格降低,从而解决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不断拉大的问题。  (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实现"专、规、产"战略  发展和完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不仅在内容上要进一步丰富,如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产、供、销一体化合作等,而且在要素上要进一步拓宽,如劳动力与劳动力的合作,劳动力与资金的合作、劳动力与技术的合作、不仅在合作的对象上要不拘一格,如农户与农户的合作、集体与集体的合作、农户与集体的合作、农户与国有企业的合作以及农户集体国有企业之间的合作,而且在合作的范围上要突破框框,如本社本村范围内的合作、跨村跨乡以至于跨县跨省的合作。  通过以上笔者分析的合作的发展思路,一可以实现专业经营,提高农业产品的产量、质量;二可以实现规模经营,从而克服传统小生产方式的落后性和局限性,克服细小的经营规模在容纳新的先进技术要素投入方面的局限性,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产量、质量及收益;三是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合作经济是产业化发展的基础,通过合作经济的发展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重新整合。  (五)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一些地区的农村,由于人多地少及农业季节性等原因,农村失业人口大量存在。最典型的就是北方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整个冬季农民都处于农闲状态,又由于北方地区目前改革步伐较慢,乡镇企业建设没得到发展,冬季农闲时由于农民没事做,赌博、封建迷信等严重影响社会安定的活动就盛行起来,不仅严重影响社会治安,也侵蚀人民的思想。用行政的办法治理上述问题是难以奏效的,最有效的就是加大该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政府组织农民出外打工或及时给农民提供打工信息,使其有正事可做。这既增加了农民收入,也解决了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政府应采取积极方式加以建设。[][15]

杜青林: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非常高兴参加世界经济宣言组委会主办的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并与大家一起解读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在这里我就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向大家做一些简要的介绍。介绍三个问题,一,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成就。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有13亿人口,多数在农村,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强调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农民长期的艰苦奋斗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到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民生活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以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解决了全球近21%人口吃穿的问题,不仅为中国改革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也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作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把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行了一系列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的措施,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一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粮食水平有所恢复,去年早稻、夏粮增长,主产区、非主产区大多增产,粮食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同步增加。粮食总产的增量和单产平均的水平创历史最高水平。当前秋冬种粮食面积,特别是小麦的种植面积又比上一年有所增加。二是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去年是1997年以来中国农民增收形势最好的一年。重量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同时也是近五年来农村贫困人口数下降最多的一年。三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的新的进展,四大粮食作物优势产业带已初步形成,三大优质棉区,使棉面积和总产占全国的99%左右。两大优势苹果产区的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东北地区牛肉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6%,西北等四个肉羊产区占全国总产量的81%,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水产品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98%,农产品的品种和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农产品快速发展。畜牧业产值首次突破了万亿元的大关。防禽流感取得了重大胜利,订单农业持续发展,初步形成多层次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农产品进出口和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全面增长的良好势头。四是农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超级稻研究取得了新成果,产品优、抗病强的新品种。去年在科技提升行动示范区,水稻平均亩产提高了10%。冬小麦亩产提高了15%,农业作业水平明显提高。五是农村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农村的税费改革进入了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和配套改革的新阶段。农业税收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土地专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业市场化进一步加快。市场机制对农业配置机制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六是农村社会作业取得重要进展,各项投入开支越来越多地向农村倾斜,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状况有了积极变化,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加快。农民的素质有所提高。农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农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形势为稳定国民经济全局作出了好的贡献,成为这次国家宏观调控的突出亮点。这些新成就的取得最关键、最具决定性因素的是中央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业措施的巨大效应。中央出台的这些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预见性、根本性,务实管用成效显著。特别是各地农业部门在认真贯彻中央各项措施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深刻启示。主要表现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在工作的全过程。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全面落实中央扶持农业的政策为发展动力,通过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坚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围绕这两大目标来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坚持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思路和机制。适应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改进方法、方式,切实增强各项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和时效性。增强解决农村工作新矛盾、新问题的能力,及时根据形势的变化研究新情况,强化法制手段,推动上下连动,全力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包括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二,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面对农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规模化粮食生产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中国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十分匮乏,耕地面积扩大的潜力有限,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的潜力有限,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粮食科技短期内难有突破性、重大成果。单产提高的潜力有限,粮食产量波动较大。去年粮食总产与1998年历史最高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短期内难以根本奏效。进一步扩大粮食生产的难度很大。二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尚未建立。农产品价格上升的空间有限,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各种要素在城乡间的合理流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有限,农民就业渠道难以拓宽。总体上来看,资源增收持续增长的障碍还没有消除,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很大。三是农业发展面临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某些方面还不适应经济快速增长和人们消费快速变化提出的更高要求。农业投资投入不足,农村资金短缺,生产要素持续外流,农业推广体系和动物防疫体系薄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都不完善,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后过渡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市场资源约束机制加剧,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进一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难度很大。解决好上述这些问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第三个问题,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也处在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新阶段。胡锦涛主席指出纵观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支持农业带有普遍的趋向,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正处在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深刻贯彻胡锦涛主席两个趋向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大力加强农业综合能力生产建设,深入推荐农业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继续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基本目标是粮食产量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具体有以下几项工作,一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大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认真贯彻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继续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用地养地,构建耕地质量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快国家优质粮食产业的建设。重点抓好主产区的生产,稳定加大粮食面积,努力提高粮食单产,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增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秀产品结构,重点发展生态、高效、安全的农产品。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全面推进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进一步改善农民外出务工环境,促进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大力增强农业科技的市场作用,加大技术研究,重点搞好超级稻的攻关,推出一批有主导技术。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的工程,组织重大科技推广的行动。在粮食主产区建设主导品种及配套技术的示范区,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农业机械化等推广,围绕主要品种、主要技术采用多渠道的培训。四,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扶持龙头企业,继续发展订单农业,健全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有效利益连接机制,按照民办民营民收益的原则,积极推进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加强农产品的营销,建设绿色通道,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逐步建立起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出口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全面开展质量监管。突出抓好种子市场、农药饲料市场的监管。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于管理等农业七大体系,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的新兴农业保障体系,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七,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确保农业税的减免落实到户,推动粮食生产体制的各项改革,发展农村新兴医疗,在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推动农村先进文化发展、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我们坚信经过中国政府和亿万农民的不懈努力,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将稳步提高,中国农村社会将更加繁荣,中国农民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谢谢大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振兴乡村经济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粮食安全。现代化科学技术是提高乡村生产力的核心手段,现代化农业才能保障粮食安全。劳动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现代化农业技术是提高乡村经济的主要手段。从历史发展可以看出,劳动工具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工业革命后,人类对生产工具的依赖加大,同时生产力大幅度提升。例如内燃机的出现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出现了巨大的变革,汽车,飞机,纺织等等领域得到巨大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在农业上也有鲜明的对比,例如中国乡村的家庭承包和美国的家庭农场,在中国水稻亩产量最可达800斤,一个人最多也就能种几亩地,一家人的水稻产量不过几千斤。而美国2011年平均低销售额家庭农场规模552亩,小麦平均产量420斤,也就能产小麦231840斤,这个产值是中国乡村家庭的400多倍。当然美国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大这个是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现代化的科技能让美国以家庭有耕种五六百亩地的生产能力,如果给中一个普通家庭六百亩地,种植小麦绝对达不到美国的这种产量。其中核心因素在于农业科技的不同,中国乡村农业生产时人力为主,工具为辅,插秧基本靠手,一个人赶着季节来插秧一个月也插不完几百亩地。而美国是工具为主,人力为辅,机械耕地,一个人一天能耕几百亩地,劳动工具的不同造成生产力的巨大差异。所以发展现代化农业科技才是发展乡村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手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乡村农业发展。美国地广人稀,有大片土地可以挥霍。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均土地面积少,现代化农业科技不能照抄美国的模式,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适度规模化经营可以有效的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含量高,生产效率高,生产能力强的特点,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以适应农业市场激烈竞争的要求。适度规模化经营就是要符合国情,因地制宜改造劳动对象,针对不同地形气候特征发展合适的农业类型。同时要起到规模化经营的作用,规模化经营的同时吸纳农村闲散劳动力,提高整体生产能力和人均生产能力,促进乡村生产力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议论文素材高中历史

当前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的必要性及其机制分析  就目前经济形势来看,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低收入、低素质,不良的事实制度,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快制度建设等机制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当前发展农业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一)改革要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重  邓小平同志提出判断改革成效要遵循"三个有利于"标准,其中一条就是要看"改革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体来讲,就是要看大多数人生活水平是否提高;就我国来看,就是要着重看农民生活水平是否有了改善和提高。  在我国12亿人口中有9亿农民,占整个中国人口80%之多,他们的生活水平是否提高(其最能表现我们的改革的成败)是我们的政府最应重视和关心的。改革涉及到利益调整,要使每一项措施出台都使人人受益是很难的,但应坚持一个原则,即无论如何不要以牺牲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具体来说绝不要以牺牲9亿多农民的共同利益为代价,9亿多农民的利益任何时候都是考虑问题、权衡轻重、做出决策的关键。这既是发展和稳定的需要,也是由我们党的宗旨所决定的。  (二)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任何时候都要高度重视农业,这是成功地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必须遵守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一条规律性的要求。第一,建国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表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对财政、对经济建设规模都有很大的约束力和促进力。这表现在:(1)农业生产加上与农业有关的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较大。建国以来几次农业丰收,都使工业生产、财政收入和基本建设投资相应增长,反之则有相反的结果。(2)回顾1978年底改革开放以来这20年历史,可以说没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成功,也就不会有1984年将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推向城市的决定;没有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也就不会有这20年来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以市场为导向改革的深化。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这是农民创造的"两个意想不到"。第二,从1998年至今,国内经济形势表现为市场疲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是人们愿意并有能力购买商品的数量。笔者认为,这种经济形势的长期存在,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的有效需求不足。从我国当前农民生活整体情况来看,农民需求基本只是维持在半自给自足状态,消费愿望是极其迫切的。我国农民人口数量多,他们的消费需求呈现数量大、品种多的特点。可见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同时我们可以推想农民的消费将会带动整个工业企业大量的引致需求。这样随着工业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扩大,内需不足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从而工人、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这种需求是建立在财政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从以上论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农民出钱购买商品,那么内需不足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不过我们要认清一个重要的事实: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低,需求含义的第二个条件即有能力购买不能实现。如果农民收入不提高,仍然维持半自给自足的状态,扩大内需的种种政策就难以奏效。可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当前需求不足,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  二、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农民绝对收入下降,比较利益下降  根据农业部门的统计,扣除物价因素,1980年至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为15%,1985年至1988年年均增长率为5%,1989年至1992年年均增长率为2%,1993年至1996年为5.6%,1997年至1999年为4.3%。很明显,农民收入增长以1984年为转折,此前增长较快,此后便逐年下滑或徘徊不前。再从城乡居民收入的比较中看,随着农民收入的下降,由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不断拉大等原因,也使城乡差别由一度缩小到逐渐扩大。1978年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比为1∶2.4,1980年为1∶2.3,1984年为1∶1.7。但好景不长,此后便开始拉大,1990年扩大为1∶2.33,1993年达到1∶2.53。1996年以来,农业生产连续丰收,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跌,这是前所未有的。加上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趋缓,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也减弱,农民难以从二、二产业收入中得到补偿,农民增收缺乏新的增长点,致使城乡收入差别进一步拉大,农民的购买力下降,大部分地区消费水平一直徘徊不前,有的地区还略有下降。  (二)农业人口多且素质低  我国有9亿多农民,耕地却只有16亿亩,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供世界18%的人耕种,这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劳动这种生产要素过多地投入只能造成生产率的降低,进而产生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同时我国农民素质低下,文盲、半文盲人口占绝大多数,这既不利于农民消费层次的提高,也不利于农民观念的更新和先进科技的推广。  (三)事实制度的不良影响  这里所说的制度是社会学意义的,是指在社会中已经建立和确定,并为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方式,是适应人们充分满足欲求而组织起来的定型化的规范。这里所谓事实制度,是指人们在社会中实际执行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不是政府颁布的,而是一部分社会成员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在社会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并且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我国政府一再强调减轻农民负担,但却一直减不下来,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事实制度造成的后果。地方官收费,很大一部分是在政府规定的5%(占农民纯收入)之外收取的。目前农民负担重,主要是因为收费已成制度化。首先,认为山高皇帝远,中央政府要管的大事还很多,无暇顾及他们的不良行为;其次,征收的费用,可以在一些政府官员之间分;再次,农民素质低,不能充分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  三、加强农业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一)加大教育的投入和法制建设  应切实普及义务教育,杜绝农村中小学校中腐败现象的存在,使穷人孩子有学上(促进农民素质提高,改善消费层次),解决部分地区劳动力过剩问题。如果因贫穷而断绝了农村孩子上学之路,则会对教育质量和人文精神产生难以挽回的消极影响。因此,采取适当的办法降低贫困家庭孩子上学的负担,给其开辟一条上大学之路,不仅可以给穷困家庭改善子女命运的希望,而且有利于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农民接受教育程度提高了、认识问题能力增强了,对一些非法的、影响社会风气的不良行为,就可以用知识、法律进行斗争,从而有利于社会良性发展,有利于不良的事实制度的取缔。教育还可以使农民摆脱封建思想束缚,使其摈弃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少生、优生的目标就会在农村得到实现,从而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人地矛盾"。  应加强农村法定制度建设,编织严密的制度之网,以严密的制度对公职人员监控,以严密的制度提高公职人员的素质,以严密的制度形成对乱收费的巨大压力。完善的法定制度有利于消除不良事实制度的存在,从而解决乱收费的事实制度原因。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998年以来,政府启动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投资的力度,试图以此刺激总需求,带动经济增长。但是,财政政策也有一个效益问题,需要选准投资方向和项目,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现实情况出发,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是最佳选择。因为在这方面的投资可以说是一石数鸟:其一,这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重要措施。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需要的资金量大,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差,只能由政府投资建设。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一般不大,投资较为分散,与全国性大型基础设施相比虽然意义同样重大,但不那么引人注目,从追求短期政绩角度考虑,并不一定是县级以上政府的最佳选择,因而比较容易被忽视。乡、村政府对这种基础设施投资往往力不从心,缺乏必要的财政资金保障,只能伸手向农民要钱,加重农民负担。这是贫困地区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农民负担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二,这些基础设施和大的基础设施相比,规模小,启动快,雇佣的劳动和国内的投入要素多,对国内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的贡献率较大。其三,短缺经济在我国已经结束,市场普遍进入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状态,扩大总需求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许多人把高档消费品推向农村市场,但是开发农村消费市场的努力已经有好几年,效果却十分不佳,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农村基础设施太落后,缺乏形成有效市场需求的基本条件。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的农村地区,交通、通讯、电力、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不但供应不足,而且质次价高,限制了农民对高档消费品的消费,较高的价格也增加了农民的消费成本。其四,农村基础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加速城市化进程。  (三)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可以降低成本、增产增收、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可以解决部分地区农户因缺乏劳动力而超生的问题。利用科技使农民产生自愿少生优生的想法,其积极作用是用行政方法无法取代的。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就是要加大农业生产资料部门的科技投入和管理,使生产资料成本、价格降低,从而解决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不断拉大的问题。  (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实现"专、规、产"战略  发展和完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不仅在内容上要进一步丰富,如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产、供、销一体化合作等,而且在要素上要进一步拓宽,如劳动力与劳动力的合作,劳动力与资金的合作、劳动力与技术的合作、不仅在合作的对象上要不拘一格,如农户与农户的合作、集体与集体的合作、农户与集体的合作、农户与国有企业的合作以及农户集体国有企业之间的合作,而且在合作的范围上要突破框框,如本社本村范围内的合作、跨村跨乡以至于跨县跨省的合作。  通过以上笔者分析的合作的发展思路,一可以实现专业经营,提高农业产品的产量、质量;二可以实现规模经营,从而克服传统小生产方式的落后性和局限性,克服细小的经营规模在容纳新的先进技术要素投入方面的局限性,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产量、质量及收益;三是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合作经济是产业化发展的基础,通过合作经济的发展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重新整合。  (五)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一些地区的农村,由于人多地少及农业季节性等原因,农村失业人口大量存在。最典型的就是北方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整个冬季农民都处于农闲状态,又由于北方地区目前改革步伐较慢,乡镇企业建设没得到发展,冬季农闲时由于农民没事做,赌博、封建迷信等严重影响社会安定的活动就盛行起来,不仅严重影响社会治安,也侵蚀人民的思想。用行政的办法治理上述问题是难以奏效的,最有效的就是加大该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政府组织农民出外打工或及时给农民提供打工信息,使其有正事可做。这既增加了农民收入,也解决了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政府应采取积极方式加以建设。[][15]

提供一下有关重农抑商的材料。希望对你的论文有所帮助。“重农抑商”(l)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统治等问题。根本原因:适应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需要。(2)根本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税征派和地租征收, 巩固封建统治。(3)产生:战国时期, 商鞅在秦国首倡。(4)发展:①西汉: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②明清: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继续实行专卖制度, 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 危害: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如何理解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它作为一项完整的政策,最初萌芽于战国时期。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的原则,这一政策长期得到继承。中国古代王朝采取这种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为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当作根本性的大事来抓,采取一系列督促、鼓励、组织农业生产的措施,在国家经济政策上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向倾斜。通过发展农业,专制主义王朝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社会稳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统治者认为,工商业的发展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因此,重农抑商、以农立国就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传统治国主张。3、评价认识: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农战方针,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弊端日益暴露。自然经济阻碍社会分工,难以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商品生产。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产品的流通和交易又是必然的,抑商政策阻碍了产品的流通和工商业的正常发展,打乱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内部平衡,妨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这一政策的消极作用就更明显。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依然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制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抑商的结果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积累,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这样就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重农抑商政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中国社会落后的原因之一。4、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富民”措施。(1)“民本”思想:商鞅变法提出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民本”思想的倡导者孔子主张统治者要爱惜民力,行“德政”;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唐太宗提出“存百姓”的思想等。(2)“富民”措施:这表现为多种形式,如政治上的开明之举与轻刑罚,或经济上的完善制度与轻徭薄赋,或民族关系上的华夷一体与重交往等。最突出的事例如隋唐实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王安石变法中的一些措施(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有意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改革,放松了对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控制等。5、注意教材上提到的“抑商”措施:西汉时汉武帝开始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对私营工商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唐朝政府设置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并对市的买卖规模和时间都有限定;明中后期,政府设立众多关卡,对商业收重税;明清政府海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详见必修二第17——18页)6、另外要注意重农的表现:农业专著①《夏小正》:夏朝历法中最早纪录农事等内容;②《范胜之书》:西汉范胜之撰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③《四民月令》:东汉后期关于农事活动安排的专书;④《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⑤《农桑辑要》:元朝向全国颁发指导农业的书籍;⑥《农政全书》:明末徐光启著,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并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⑦《天工开物》:明末宋应星著,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还收录了一些国外传来的技术,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7、在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下,中国古代商业为什么还会取得发展。(1)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必定会促进商业的发展。(2)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3)政府的政策,统治者的需要,政策有放宽的趋势。(4)交通的便利。(5)商人的作用。

2008-10-13 08:01:52 来源: 南方都市报(广州) 黑马推荐 十七届三中全会表示我国已进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一个“发展阶段”、一个“关键时刻”、一个“重要时期”,全会闭幕时发表的公报用简洁的语言,科学概括了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金秋时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圆满闭幕。这次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这次全会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中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部分基层同志和研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部分专家学者也应邀列席了会议。有关专家认为,此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加广泛地凝聚各方面的智慧,以使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契合8亿农民的意愿,表明了党中央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坚定决心。「解读」科学判断:深刻把握农村改革历史方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总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贯穿了这一总要求。全会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一个“发展阶段”、一个“关键时刻”、一个“重要时期”,全会闭幕时发表的公报用简洁的语言,科学概括了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对历史方位的准确把握,是作出战略决策的前提和基础。专家认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表明我们党对我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环节和突出矛盾,有了更为深刻、透彻的认识和把握,意味着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意义更加重大、时机更加紧迫、任务更加繁重。六大目标全面描绘农村未来美好图景到2020年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农村的面貌将会怎样?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6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让广大农民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到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措施,再到党的十七大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专家梳理这一脉络后认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是我们党对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想的进一步细化,为8亿农民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奋斗目标。全会还确立了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在总结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5项重大原则。三大部署勾勒新一轮农村改革路径图“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30年前起步的农村改革,使我国广大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但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无法适应构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紧迫要求;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国际粮食供求形势紧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力增大;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仍未完全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许多农村的面貌仍然较落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重道远……“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3个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和部署,既切中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又有力应对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勾勒了一幅切实可行、富有可操作性的“路径图”。制度创新夯实农村改革制度保障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留下了更大的探索空间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经过30年的不断探索,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已进入依靠制度创新的新阶段。全会紧紧围绕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围绕农村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对农村制度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改革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专家表示,全会提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意味着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将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留下了更大的探索空间。———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全会立足地少人多的基本国情,突出强调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意味着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这根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各项制度。———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意味着我国将从农业投入、农业补贴、农产品价格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不断强化对农业这一国民经济基础和战略产业的支持和保护。———“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着眼于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旨在从根本上破除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基础:“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根本目的在于加强村民自治机制建设,不断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并作出全面安排,必将从根本上优化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环境,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放首位今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控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进一步明确发展现代农业的总思路,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另一重要成果———全会强调: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早在2006年,我们党就提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并初步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总的思路。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总思路,必将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就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全会从7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引人关注的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被放在7项部署的首位。专家表示,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对粮食安全保持高度清醒的具体体现。在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的情况下,全会还研究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强调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全程监控,切实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专家表示,这段表述虽然篇幅不长,却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可以预料,今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控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八大举措彻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随着一项项极有含金量的措施的陆续出台,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步伐将不断加快基于对“三农”问题的准确把握,这次全会深刻提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措施:“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专家表示,长久以来,许多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城乡发展二元化结构的长期存在,不仅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较慢,而且使城市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也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最终必然会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根据这一指导方针,把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目标。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就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全会从8个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专家表示,随着一项项极有含金量的措施的陆续出台,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步伐将不断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崭新格局将不再遥远。相信在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进程中,8亿农民将分享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据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

农村经济发展议论文素材初中

新农村,新气象  我们的老家---汤泉,以前是一个环境非常差的村子那里居住的人们,生活一向都比较困难,所以,我很不想回那个村子确切的说,是我不喜欢那个贫穷的地方!  然而一天,一个喜讯突然飞到了我们家:老家的表哥要结婚了!这的确是一个好消息,但是,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我实在不想回到那个落后的村子!可是到了表哥结婚的那天,我还是被妈妈硬拉回了老家到了老家,天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呀!老家竟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围绿草如茵,绿色的卫兵梧桐树坚韧挺拔,还真有点"大侠"的风采呢!到了表哥家,只见里面摆满了豪华的大沙发,大彩电,墙上还挂满了美丽的中国结,真是令我瞠目结舌!表哥家的装饰简直比城里的人家还要漂亮!我开始对我的老家转变态度了~~  傍晚,我和妈妈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表哥家,现在,我再也不会不喜欢回我的老家了,相反地,我越来越喜欢我的老家了!在政府的帮助下,农村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每个农村家庭也都在努力奔小康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的老家一定还会有更新更大的变化!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列宁和哥哥姐姐一起到喀山的姨妈家去玩。表兄弟表姐妹聚到一起,大家都特别高兴,他们东奔西跑,玩的很开心。不料,列宁一步小心碰到一张小桌子,一只长颈玻璃花瓶从桌子上掉下来,摔碎了。 姨妈听见响声,走进屋里问道:“孩子们,谁把花瓶摔碎了?” “不是我。” “不是我。” 每个孩子都这么说。 列宁是孩子们当中最小的一个,他摔碎了花瓶,心里有点害怕,听见哥哥姐姐们都说“不是我”,也跟着说了一句“不是我”。 姨妈并没有追究事情的真相,她把地址上的碎玻璃片打扫干净,事情就算过去了。 但是列宁觉得自己骗了姨妈,心里一直不好受。这天晚上睡觉时他又想起这件事,便不由得哭了出来。 妈妈听了列宁的叙述,安慰他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妈妈明天就写信告诉姨妈,姨妈一定会原谅你的。”

人生的财富 挫折也是人生的财富 几乎每一个人都期望一帆风顺。许多人都说:前进的路上,即使没有莺歌燕舞,没有盛开的鲜花,那最好也没有风雨、没有挫折。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不过,我在这里不想展开这个话题。我想谈谈自己对挫折的看法。 我越来越深地感悟到:挫折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没有挫折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黯然失色的。 说“挫折是人生的财富”,最主要的一点是挫折会让我们变得聪明,变得坚强,变得成熟,变得完美。当然,这首先需要我们经得住挫折。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偏偏被狗咬过的人,又被狗咬了!这又如何理解呢?我分析下来,认为关键在于人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同样避免被狗咬,有人采取看见狗就大呼小叫、拔腿逃跑的办法,结果适得其反,助长了狗的嚣张气焰,再次被狗咬就在所难免;有人看见狗来了,只是弯了弯腰,装出从地上拾块砖头的样子,狗马上夹着尾巴溜之大吉了。即使从来没有被狗咬过的人,照样可以用后一种办法对付狗。因为聪明人不但能够从自己的挫折中明白一些道理,还善于从别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这点来看,挫折不更是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吗? 诚然,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但我总感到人生道路的过分平坦,整个人生也就变得索然无味。于是,我又想到,我们现在许多做父母、做老师、做长辈或领导的,是不是可以更多地放开手,让孩子们自己去闯荡闯荡,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成就一番事业呢? 还有高考落榜的学子,是不是也能从挫折中得到点什么,振作起来,开始新一轮的搏击呢?你比别人多了一番挫折,经受了一番磨难,那么,一旦成功,你也必然比别人更多一份喜悦。经受了挫折,经受了磨难,你会更加努力,更加珍惜,更加有出息! 越怕狗咬的,老被狗咬。与其老是被动,不如学点主动进攻。只要我们经得住挫折,那么,挫折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的。垫在人类社会底下,托起现代文明的,不正是人类经历过的种种挫折吗? 挫折,确实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啊! 友情 财富 在我眼里,友情就是财富了。真挚的友谊能使我变得更加的爽朗。 上了初中,我的第一位好朋友就是可可了。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注册的那一天,我和可可一起去搬班上的书,有一箱学具上需要俩人搬的,正在这时,可可笑笑对我说:“嗯,我们一起搬这学具吧?”从那一刻起,我们就是好朋友了。有人说,这样来得快的友情是会很快地结束的。可是,我和可可之间并没有这样,直到现在,我还在和可可一起笑、一起闹,嘻嘻哈哈没个正经样。一次,我们在做操之前,站在操场上互相捏脸,班主任正好走过来,说:“哪有这样啊?傻得要命。”听完了老师的话,我们仍在原地,不过是在傻笑。现在想起来,确实是傻得要命,但是谁又能说这是件蠢事?那是我们面对友情最真挚的一幕啊! 再接下来的第二位好友就是灵了。她没有一点坏脾气,总是很文静地站在教室后面。我呢,总是拉着她的手,对她诉说着我的心里话。好的、坏的,她总是静静地听,微微地笑,她总是那么乐观向上。在她面前我毫无拘束,她也是。所以呀,斯文的我、暴躁的我、开心的我、忧郁的我,她总是看得那么透彻。反正有时候,我在她面前耍性子,她也总会让我的。 当然,我的好朋友不只这两个。 然而,我拥有的友情是可贵的。 财富,在每个人眼里的含义是不同的:金钱、成功、亲情…… 对于我来说,友情就是我所拥有的财富。 我的财富 有人认为财富就是“万能”的金钱,有人认为财富是美丽的精神家园山间明月,石上清流是隐士的财富宇宙奥秘,人间万物是智者的财富,音乐是贝多芬、莫扎特的财富,色彩却是达•芬奇、莫奈的财富。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财富。 什么?你问我的财富是什么?我的财富就是——青春。 许多人都在寻找青春。他们手上捧着“青春万岁”,口中说着“青春永驻”,可却从未体验过青春的真谛。我认为“青春”更主要的是永远有一颗年轻的心。 许多正值青春的人,来到祖国的边疆,保卫着祖国,他们把青春献给了祖国。 有些人,象鲁迅,冰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责尽职,他们把青春献给了事业。 孔繁森,焦裕禄时时刻刻为人民服务,他们把青春献给了人民。 有许多白衣天使,在SARS期间,不顾个人安危,为病人服务,他们把青春献给了社会。 你也许会说,“青春”每个人都拥有过,但这只是暂时的财富,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面渐渐消逝。可我认为,只要理解了“青春”的真谛,保持一颗年轻的心,青春就会永驻。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在公园里跳着迪斯克已年过半百的老人,你不觉得他们很青春吗?年过七旬的老人说着笑着,难道你说他们不青春吗? “金钱”的财富,终究会花光的,而“青春”却不会,它会永远留在你身上,影响着你周围的人,带给自己和别人快乐,这就是我的财富——“青春”。 如果你理解了“青春”的真谛,你也将拥有这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快快行动起来吧! 感动 我们一生之中最该深深感动的时刻恰恰不懂得感动是什么。当母亲给了我们到人间走一遭的机会时,我们还能说什么比这更令人感动。也许婴儿的啼哭并不是毫无意识的吧,那些初次滴落的泪珠,我想是为母亲而流的。从那一刻起,我们每个人生命中便有了一个影子,跟随着你,让你永不孤独。 清早,影子长长的,清晰地伴在你的身后。扶着你学步,领着你学语,一起忘形的笑。这是所有人的童年,甚至是所有动物的童年。从生命开始,我们便有了一个不离不弃的伙伴。朝朝暮暮的相处,分分秒秒的相随中,我们或许忘了如何在感动,其实这感动已溶入习惯之中。有人说孩子小的时候像一只忠实的狗,你骂他,打他,他都跟着你,依靠着你。长大些,就变成了狡猾的猫,只有饿了,才回来找你。成年了,却又变成了忠实的狗,保护着你,陪伴着你。而母亲扮演的角色,是站在原地日日夜夜等待狗和猫的归来。我不认为母爱是不求回报的,母爱是用爱来回报。 中午,影子便断了。当你如日中天的时候,母亲便不那样如影相随了。我们要离开母亲去闯外面的世界,我们才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祈盼,我们又含泪。我们封存多年的感动便在顷刻间释放。在我们遇到危难时,总会一下子想到母亲,这是人类寻求庇护的本能,而天下间所有慈母在此刻都显得无比高大和力量,仅仅是为了要保护自己的孩子。记得看过一则报道,一对母子外出旅游,母亲去打水途中跌倒,怀中的水果刀弹开刺中了心脏,而在三天后旅游结束归来,母亲才倒地死去。医生只说了一句:奇迹的名字叫母亲。我的心中骤然已发紧,原来爱不仅仅是生命之中的关怀。 夕阳西下,拉长了我们的影子。我们又回到母亲身边了,就像生命降临之初那份感动又袭来,我们竟觉得的任何回报都无法和母爱相提并论。只好说,如果有来世,让我做你的母亲,像你爱我那样在爱你一遍吧! 笑对失败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谁知道它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泪泉,洒遍牺牲的血雨! 从这句话中话可以知道,想要成功,奋斗是绝对少不了的。 但是每一个人都会成功吗?不,不是这样的。还有“失败”这两个字。不是谁都会成功,失败在所难免。如果没有经历失败,那种人是不完整的。俗话说的好“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失败,也就没有成功。 很多人认为,失败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经历过失败,哪来成功的喜悦呢? 那么面对失败,我们该有怎样的心态呢?其实失败并不可怕,面对失败,我们绝对不能够逃避,这是最关键的一点。遇到失败就放弃,不敢去面对,那这就是懦夫的表现而已。难道每个人都愿意自己是一个懦弱的人吗?所以面对失败,要坚强,不能妥协,更不能退缩,因为逃避解决不了问题。 当你面对困难时,要学会给自己一个微笑,给生活一个微笑。 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作为一个音乐家,居然成了耳聋的废人,别人嘲笑他。可他呢?他并没有因此放弃,相反他克服了耳聋的困难,创作了更好的作品。 作为一个学生,困难和失败可以说是我们的老朋友了,经常遇到失败,我是不是从中学会了坚强,学会以微笑面对失败,那么我的人生也就没太大的遗憾,因为我已从失败中获得了成功。 我有一双年轻的翅膀因为年轻,曾试想登高临远,指点天下;曾试想,精谙世道,明察秋毫:曾试想科峰探险,为“主星“增辉:曾试想商海一游,荣归故里:曾迎风而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曾激昂陈词,我不吃苦谁吃苦;曾豪情万丈,挥毫疾书,泼墨如云;曾壮志凌云,金戈铁马只身远行 因为年轻,便有好多好多离奇的死讯;因为年轻,更有好多好多幼稚的作为;抑或成功,抑或失败,抑或失败到成功,又失败又成功,都是年轻人上演这一幕幕。年轻的翅膀好绚丽,年轻的翅膀好想飞,即使被生活的风霜雨雪剥蚀得遍体鳞伤,甚至撕扯得支离破碎,也不改美好的初衷,也不改年轻的勇锐,更不辱年轻的使命。年轻的翅膀承付一份份厚重与博大,因为年轻的翅膀只有在飞翔中寻求平衡的支撑不飞翅膀就会退化,不飞生命就会枯萎,新世纪的曙光已划破长空,炎黄子孙,此时不飞,更待何时? 时间在分秒中飞逝,空间在万水千山中定格。惜日同窗在天涯,再海角,飞鸿传书,心与心的碰撞与功名俯首成型一个世界与另一个世界相映成辉,共舞成姿“老朋友“我将到遥远的地方去闯一闯,请祝福我,也祝福你一路顺风 年轻的心比天高,气冲斗牛;不经风雨哪里见彩虹,不经过飞翔翅膀哪会硬?此去可能受伤,甚至会有断翅的不测,但生命只要拥有,哪怕是一瞬的美丽就远胜于平庸的一生。 年轻可以从身心的敲打到灵魂的拷问,从思想境界的上升的生命的自由飞翔,显示出独特的魅力。经历血泪交加的洗礼,你才会领略痛苦的真正涵义,年轻的心就在血淋淋的穿刺中逐渐丰满起来。或许在猛一刹那,在你举手投足之间,就会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力量徒然渗透全身。 翅膀不能停止飞翔,生命更不能停止飞翔。飞出蓝天白云的空间,飞出海阔天空的舞台,生命永远年轻美丽 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小泡泡,就宛若童年快乐的结晶;一个个七彩斑斓的小泡泡,乘载着我的梦想飞向蔚蓝的天空!童年的我对泡泡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你瞧!泡泡晶莹透亮,一起飞上天,又一起落下来,犹如从天上洒下的万颗珍珠,花花绿绿,不计其数。泡泡大的像气球,小的如珍珠,还有的好似成串的冰糖葫芦,让人“垂涎欲滴”。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婀娜多姿,煞是美丽:淡淡的柠檬黄、翡翠绿、玛瑙红……变幻莫测。我陶醉着,就宛若陶醉在我们童年七彩的梦中。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便会找几个小伙伴在公园里吹泡泡。我们因为小,好不容易才打开瓶盖,拿出锯齿状的小棍,在自己调和的“泡泡水”中搅一搅,微微仰起头,轻轻一吹。泡泡就如柳絮般飘落下来。这时,好朋友小茹朝着天空吹了一个又大又圆的泡泡,这个大泡泡可真气派,被风吹着,在其他小泡泡的簇拥下,就像一个大将军。身上还闪耀着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光芒。小茹得意地说:“这是‘一轮明月’!”。她得意极了。当然我也不甘示弱。我半睁半闭着眼睛,吹出一串串小巧的泡泡,开心地转了一个圈,裙摆微微飘起。我像个骄傲的小公主,说:“这是‘满天星斗’。”我为泡泡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正在我得意时,“啪”的一声,一个大泡泡打在了我的鼻子上。小茹笑着说:“这是我送你的‘大烂瓜’!”我便爆发出小孩子特有的执拗性格。我偷偷地笑了笑,心里正在密谋一场“反击战”。“哈!”我叫道。一串串泡泡便向她飞去,一个个“糖衣大炮弹”让她措手不及。“你,你……”我们就这样展开了一场“泡泡大战。”当泡泡飘起来时,窗子映在泡泡上了,花朵映在泡泡上了,我和小茹欢笑的面庞也映在泡泡上的。后来,小朋友渐渐多了,他们和我们一起吹起了泡泡,这里简直成了泡泡的天空,也分不清是谁吹的,一个个你追我赶。我和小茹手拉着手躺在地上,仰望着这片泡泡的天空,陶醉着,享受着……现在,我们步入了青春的大门,但有时会冒着傻气,心中不灭的是那份幼稚的童真之情。虽然泡泡易破碎,但我坚信我们的泡泡之梦永远不会破碎。那泡泡定会带着我们美好的梦想飞翔遥远的天际。让我们永远保有一颗童真的心,追梦的心,一颗永远年轻的心,陶醉于这片泡泡的美好世界中!

农村经济发展议论文素材初中生

新农村,新气象  我们的老家---汤泉,以前是一个环境非常差的村子那里居住的人们,生活一向都比较困难,所以,我很不想回那个村子确切的说,是我不喜欢那个贫穷的地方!  然而一天,一个喜讯突然飞到了我们家:老家的表哥要结婚了!这的确是一个好消息,但是,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我实在不想回到那个落后的村子!可是到了表哥结婚的那天,我还是被妈妈硬拉回了老家到了老家,天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呀!老家竟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围绿草如茵,绿色的卫兵梧桐树坚韧挺拔,还真有点"大侠"的风采呢!到了表哥家,只见里面摆满了豪华的大沙发,大彩电,墙上还挂满了美丽的中国结,真是令我瞠目结舌!表哥家的装饰简直比城里的人家还要漂亮!我开始对我的老家转变态度了~~  傍晚,我和妈妈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表哥家,现在,我再也不会不喜欢回我的老家了,相反地,我越来越喜欢我的老家了!在政府的帮助下,农村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每个农村家庭也都在努力奔小康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的老家一定还会有更新更大的变化!

广宁新农村建设感人故事多   走近广宁县江屯镇水背崀村,只见一条平整的水泥村道从村口桥头蜿蜒至村中,两旁田垌里的稻田一茬接一茬,碧龙须(也称龙须菜)一垄接一垄,错落在田间的村民忙得不亦乐乎,同时享受着耕种的充实和丰收的喜悦。  “以前碧龙须丰收了还愁着怎么运到墟集上卖,现在水泥路通到村里了,镇外面的饭店酒楼都开着货车上门来收购了。”梁支书指着村前这条水泥路说,“这两百多米的水泥路成了村民的致富路。”  顺着梁支书指的方向,一个整齐的村落出现在路的另一端,新颖别致的新楼房错落其间。据了解,该村主要以种植碧龙须和加工竹萸来发展经济,全村种植碧龙须92亩,竹林面积达132亩。2008年,仅这两项收入,该村人均年收入就达5000元。加上劳务输出增加收入,村中80%的农户已经住上了新楼房,普通家电配备齐全。村中的污水渠全部加封,在加封板上砌了花坛,牲畜远离人居圈养,村中空气清新了,巷子整洁了,村民在劳动之余都喜欢坐到家门口拉家常,邻里关系更融洽了。村头的莫奶奶说,崭新的村子引来了很多“外地媳妇”,说广东话的,说普通话的都有,就差说英语的没有。  很难想象,如今这个闻名遐迩的新农村典型,曾经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吵闹盛行的“闻名村”。村中梁姓和莫姓两大家族“斗”了将近半个世纪,甚至在村中间砌了一堵“柏林墙”,不相往来。由于耕田用水问题,还和临近几条村结上了梁子,每到耕种的季节,总是要为了放水争吵甚至打上一架。广宁方言中的“吃饭可以不约,打架一定要叫上”的俚语就是从这个村子传出的。  久则思变。如何改变落后的村容村貌,彻底改变村民狭隘的思想?该村一名外出工作的梁先生,在过年回家的时候,语气深长地对父老乡亲说:“如今从中央到省、到市、到县都高度关注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我们与其为了小小的利益争个不停,不如发挥这种团结的精神齐心协力创建新农村?”  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个原来只顾眼前利益、争强好胜的村子迅速动起来,成立筹建委员会,男女老少投入创建生态文明村,大刀阔斧誓将老村换新颜。  通过政府支持,社会热心人士赞助,村民自筹等形式,该村筹集了300多万,投入建设村头桥梁、水坝、文化广场、文化楼、村道、牌坊、水圳、防洪渠八大工程。目前,已经建成5米宽、200多米长的入村道路,实现了村巷硬底化、改厕入屋;建成水坝等水利设施,在今春防洪、灌溉中已经发挥作用,相邻7条自然村受益;完成整村污水渠加封,建成环村绿化带280米;拆除了“柏林墙”。  目前,在一片刚拆除的猪圈的废墟上,村民们正忙于建设文化广场、文化中心楼和村口牌坊。梁支书兴奋地介绍道:“文化广场和文化中心楼一建成,县文广新局就马上送体育器材和书籍过来,到时候村民的文娱生活就更加丰富了。”  据悉,2008年,广宁县以卫生村创建为抓手,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累计建成省级卫生村316条,成为全省首个实现村村(行政村)建有卫生村的山区县,成为全市创建省级卫生村最多的一个县,创造了“山区模式”新农村。今年,该县继续下大力气,推进整个行政村都创建成为省卫生村活动,并把江屯镇创建为省级卫生镇。在大环境的激励下,水背崀村在成功创建省卫生村的基础上,继续争创省生态文明村,各项工程将在今年六月份全面竣工。

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是山清水秀而又贫穷落后的。我的家在离市区几百里远的山沟里。上高中之前,我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怀抱。老实说我对家乡的发展或是变化向来不是很关心。上高中以前没有这种意识,上了高中之后没时间关心。连两年多前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他乡上大学,又懒得去关心了。因为家乡经济的发展速度跟珠三角的城市比起来实在太令人失望,提起来就伤心。 不过要说家乡的变化,我想或许可以这样做个简单的、表面的概括吧:钱多了,人“懒”了;楼高了,水脏了。 改革的春风直到八十年代后期才似有若无地吹到我们这个偏僻的山村。在此之前村里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努力地在土里刨食。只是我们深爱的这片土地给我们的回报却并不多。村里除了种地再没有多少其他的收入,许多人有手艺、能吃苦,但是没个施展手艺的去处。八十年带末几年,村里人不再指望那块地了。听说大山外面的城市里有金子捡,纷纷走了出去。青年人,中年人,有手艺的,没手艺的,都想出去捡点金子回来。他们一去就是一年半载的,回来时虽然不是满身金银,总比土里刨出来的多。于是在家里歇上十几二十天的又出去了。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孩子。到了九十年代中期,连十几岁的小孩子在教室里也坐不住了,许多都挤南下打工的列车。农村劳动力少了,以前辛辛苦苦开荒开出来的地没几年又长满了野草。近几年水田也荒了许多,种地太辛苦,家里有了钱,谁还愿意自找苦吃呢?以前春节刚过没几天,田头地角便都是忙碌的身影。如今没过元宵下地似乎是很丢脸的事了。留在家里的农村妇女农闲时隔三差五就会聚在一起打牌消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晴天迎着朝露出门,披着星光回家,雨天便是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到头没几天歇的。 这几年村里的楼房就像雨后的春笋般不断从各个角落冒出来。三层四层,有的外表装修得很漂亮。即使只是一层的,算不上楼房,看起来毕竟比那些泥砖瓦房要顺眼得多。室内的装修就更不必说了,光滑得照得出人影的地砖啦,华丽的墙纸……简直是拿钱往墙上贴,拿钱往地上铺了。就是只刷上白白的石灰看上去也亮堂多了,不再像泥砖瓦房那样阴暗、压抑。 但是让人很不舒服的就是溪中的水越来越脏了。以前用不起自来水,村里人的用水都取自那条横穿村庄的小溪。村里人清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家里的大水缸挑满水,以备一日之用。我们小的时候还经常在小溪里游泳。有时口渴了就着溪水猛喝一气。现在别说挑溪水做饭,就是洗菜拿回家还要用自来水再洗上一两遍。夏天看到这些脏水,我们不再有跳下去的冲动。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的情景如今是看不到了。溪水中、溪边随处可见的是各种各样的垃圾,那些塑料袋有的早就变色了,但就是不肯化掉。村民习惯将所有的垃圾随手倒入溪中,他们相信溪水会带走这些他们不需要的东西。或是堆在门前的空地上,积多了便点上一把火,于是谈笑间,垃圾灰飞烟灭了。 可以预计将来村里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钱会越来越多,楼会越来越高。人会越来越“懒”吗?但是水会越来越脏吗?村里人的这种“懒”,老一辈的人是看不惯的。不过这也正说明了生活的变好啊!得益的是家乡的后代。水的越来越脏,村里的小孩子怕也是早就习惯了吧。受害的不也是他们吗?

农村经济发展议论文素材初中范文

发展我国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 要:根据我国农村教育及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然而,一些人对发展农村高中教育不够重视,且农民家庭经济困难,办学条件差,以致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进度缓慢,因此,应多方面采取措施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农村不同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规划;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实施对农村贫困高中生的资助政策;扩充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改革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其吸引力。   关键词: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在我国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主要包括县镇及村屯的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不但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为高等学校提供优质、充足的生源,而且还能顺利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中国教育乃至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  一、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原因  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供小于求,未能顺利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无理想选择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九”人口覆盖率达90%,高校招生数量自1999年以来也快速增长。然而,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增长缓慢,作为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的中介,普通高中教育成了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据1999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统计,我国县镇普通初中生毕业生4 241 585人,普通高中招生1 892 528人;村屯普通初中毕业生8 913 107人,普通高中招生 551 471人,由此计算出县镇、村屯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率仅为18.6%,远低于城市60%-70%的升学率。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选择:第一,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但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种种缺陷以及其他原因,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寥寥无几。第二,复读。这部分学生比例较大,九年的义务教育已经培养了学生的“离农”意识,城乡间的巨大差异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高校扩招增加了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他们读高中、上大学的愿望更加强烈。然而复读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使本来就短缺的农村教育资源更加紧张,而且加重了复读生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第三,进入民办普通高中。农村民办普通高中数量少,教学质量与公立学校有很大差距,大部分读民办高中的学生期望值较低,仅仅为了获得高中学历。第四,放弃学业,进入劳动力市场。毕业生中小部分回乡务农,大部分离乡打工,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就业压力。这部分学生由于不具备专业技能,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收入较低,给社会安全造成隐患。  2.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办学困境,未能充分发挥其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的功能  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处于萎缩状态,生源严重不足。据1999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县镇初等职业学校毕业生41 852人,普通初中毕业生4 241 585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612 065人;村屯初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91 843人,普通初中毕业生8 913 107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42 543人。县镇、村屯初中毕业生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仅为6,4%,远低于城市27%的比例,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只能靠招收普通高中生和初中生维持生存,造成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基础设施落后。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学仪器、校舍、图书资料都非常陈旧,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其次,合格的专业教师紧缺,不少学校的专业教师是由文化课教师改任的,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特别少,因而学生的专业技能差。第三,教学质量差,学生就业率低。第四,自1999年以来,高校连续扩招,增加了学生升入大学的机会,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造成很大的冲击,使原本处于弱势的职业技术学校雪上加霜。在这种办学条件下,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可能发挥为地方经济培养实用人才的功能。  3.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可缓解就业压力,积累人力资本  农村初中毕业生大多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回乡务农,或进城务工。我国农村已有1.5亿富余劳动力,城市也有大量下岗工人,如果创造条件让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学习,可推迟他们进入就业队伍的时间,暂时缓解就业压力,还可以积累人力资本。从国际经验看,进入失业高峰期,政府应大力发展教育,这既是解决失业的治标之策,也是提高未来劳动力竞争能力的治本之计。  4.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才能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科技人才几乎是凤毛麟角,农村劳动力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仅占1%左右。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农业科技人员极为短缺,致使绝大部分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在农村无法推广,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仍为粗放型,生产效率低,传统农业仍是主体。另一方面,不利于农村劳动力顺利实现由从事农业向从事其他产业转移,影响了城镇化进程。近年来,许多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或在农村从事非农产业,但由于素质低,多从事临时性和随机性很强的职业。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欲望和其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那些受了较高层次教育的农村人口有较强的迁移欲望。由于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他们的迁移行为也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在农村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也不能忽视教育的功能。基于农村的劳动力现状,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实用人才,应是改变农村面貌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面临的困难  1.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未受到政府的重视  从多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来看,高中阶段教育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高中阶段教育经费在我国各级学校教育总支出中所占比例太低。1986—1998年,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9年以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将工作重心放在高校大规模扩招上。农村的部分地区为了“普九”验收合格,已经负债累累,在国家对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没有统一要求的情况下,自然不重视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2.由于经济困难,农村家庭对投资高中阶段教育的动力不足  尽管农村高中教育总量供小于求,但与城市家庭相比,农村家庭对投资高中教育动力不足,主要是由于以下的经济原因。首先,农民收入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人大幅度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由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制度效应已逐渐减弱,农村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放慢,有些地区由于地方财政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村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这对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以对普通高中的调查为例,在县城、乡镇和村屯分别有52.1%、48.4%和50.6%的普通高中学生认为他们的同伴没有读高中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县城、乡镇和村屯分别有89.2%、82.9%和74.0%的普通高中生认为他们的同伴没有读高中是因为即使上了大学也交不起大学的费用,也就是说,在没有读普通高中的农村学生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考虑到大学费用过高而过早放弃了读高中这一选择。其次,农村教育投资风险大而收益小。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质量、学习环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致使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升入大学的比例很低,而高中收取的学杂费、资料费又较多,并且学生在学校所学内容与农业生产关系不大,回乡后一无所长,等于高额的教育投资得不到回报,所以说农民教育投资风险是很大的。大部分农村高中生考上的是非重点院校或地方院校,毕业后去中小城市甚至乡镇,这意味着他们就业后的收入较低,农村高职学生就业后的收入更低,对这些农村家庭来说,教育投资收益不高。农民收入敞薄且不稳定,因而在把有限的收入作为教育投资时会考虑风险及收益,经过权衡,必然选择风险小而收益大的项目,放弃对子女的高中教育投资。  3.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办学条件差  办学条件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目前我国农村高中办学条件虽有很大改善,但仍不能满足需要。第一,教师数量缺口较大、质量亟待提高。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推算,到2005年,我国平均每年需补充高中教师24万人,而2001年仅补充了8.3万人,相当于应补充教师的 1/3。显然,在全国范围内,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教师严重不足。在农村,由于待遇低,生活条件差,高中阶段教育教师更加短缺,农村中学不但难以引进优秀人才,而且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教师数量不足,成为制约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扩大的瓶颈。另外,高中阶段合格教师紧缺,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2001年,我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合格率为 7%,农村要低于这一比例。英语、数学、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课程的专任教师不仅短缺,而且学历合格率更低。第二,教学设施配备水平落后。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各类学校理科教学仪器、设备达标率虽有较大提高,但职业高中达标率普遍偏低,其他如音乐、体育和美术设备配备达标学校比例都不高。第三,班额偏大,影响教学的正常运转。农村普通高中班额普遍超过60人,职业技术学校平均班额小于普通高中,但部分学校也存在班额过大的问题。   三、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对策  1.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农村不同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规划  中国地域广大,不但城乡间发展不平衡,而且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促进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可加快普及高中的速度,但要注意初中毕业生的质量;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如果生源质量能够保证,可考虑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优先发展的问题。  2.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经费  有了充足稳定的经费来源,才能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农村高中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同时,高中阶段教育属非义务教育,地方政府可制定必要的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支持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还应根据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适当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收费标准,形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经费来源。  3.实施对农村贫困高中生的资助政策  我国对贫困大学生实施了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一系列资助政策,建议对农村贫困高中生实施类似的政策,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勤工俭学不太适用于学习紧张的普通高中生,但职业学校的学生可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勤工俭学,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奖、贷、助、减、免”的资助政策也可以逐步在高中实施,其中助学贷款更为可行。通过一系列的资助政策,为学生提供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  4.扩充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师资队伍,大力提高教师素质  应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出发,建设高中师资队伍。在数量上,除了扩大本科师范院校的招生规模外,还应针对农村的实际,通过提高农村高中教师的待遇等途径,吸引大学生来农村任教,防止教师流失。此外通过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从社会各行业中招聘合格的人员,也可有效地缓解教师短缺的局面。在质量上,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本科生,另一方面,要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学历达标率。  5.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  在农村普通高中供给小于需求的矛盾较为突出,为了满足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应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首先,要努力办好公办普通高中,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扩大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这是扩大教育供给的主渠道。其次,大力发展民办普通高中,制定宽松的政策,鼓励和扶持民办普通高中的发展。再次,探索“公有民办”、“民办公助”等办学形式,实现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的重组和优化。    6.改革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其吸引力    与农村普通高中供求状况相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供大于求,许多学校已经出现生源危机,建议改革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首先,在专业设置上,要依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办特色专业,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其次,在教学上,抓住“质量是生命”不放松,狠抓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让学生得到社会的信赖。再次,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的比例,让学生和家长感到就业有门,升学有路。  参考文献:  [1]崔民初.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3,(7).  [2]袁桂林.高中发展供需矛盾与农村高中发展潜力调查研究报告[R].当代教育科学.2003,(11).  [3]2001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李芙蓉.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与问题探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

人生的财富 挫折也是人生的财富 几乎每一个人都期望一帆风顺。许多人都说:前进的路上,即使没有莺歌燕舞,没有盛开的鲜花,那最好也没有风雨、没有挫折。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不过,我在这里不想展开这个话题。我想谈谈自己对挫折的看法。 我越来越深地感悟到:挫折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没有挫折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黯然失色的。 说“挫折是人生的财富”,最主要的一点是挫折会让我们变得聪明,变得坚强,变得成熟,变得完美。当然,这首先需要我们经得住挫折。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偏偏被狗咬过的人,又被狗咬了!这又如何理解呢?我分析下来,认为关键在于人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同样避免被狗咬,有人采取看见狗就大呼小叫、拔腿逃跑的办法,结果适得其反,助长了狗的嚣张气焰,再次被狗咬就在所难免;有人看见狗来了,只是弯了弯腰,装出从地上拾块砖头的样子,狗马上夹着尾巴溜之大吉了。即使从来没有被狗咬过的人,照样可以用后一种办法对付狗。因为聪明人不但能够从自己的挫折中明白一些道理,还善于从别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这点来看,挫折不更是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吗? 诚然,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但我总感到人生道路的过分平坦,整个人生也就变得索然无味。于是,我又想到,我们现在许多做父母、做老师、做长辈或领导的,是不是可以更多地放开手,让孩子们自己去闯荡闯荡,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成就一番事业呢? 还有高考落榜的学子,是不是也能从挫折中得到点什么,振作起来,开始新一轮的搏击呢?你比别人多了一番挫折,经受了一番磨难,那么,一旦成功,你也必然比别人更多一份喜悦。经受了挫折,经受了磨难,你会更加努力,更加珍惜,更加有出息! 越怕狗咬的,老被狗咬。与其老是被动,不如学点主动进攻。只要我们经得住挫折,那么,挫折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的。垫在人类社会底下,托起现代文明的,不正是人类经历过的种种挫折吗? 挫折,确实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啊! 友情 财富 在我眼里,友情就是财富了。真挚的友谊能使我变得更加的爽朗。 上了初中,我的第一位好朋友就是可可了。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注册的那一天,我和可可一起去搬班上的书,有一箱学具上需要俩人搬的,正在这时,可可笑笑对我说:“嗯,我们一起搬这学具吧?”从那一刻起,我们就是好朋友了。有人说,这样来得快的友情是会很快地结束的。可是,我和可可之间并没有这样,直到现在,我还在和可可一起笑、一起闹,嘻嘻哈哈没个正经样。一次,我们在做操之前,站在操场上互相捏脸,班主任正好走过来,说:“哪有这样啊?傻得要命。”听完了老师的话,我们仍在原地,不过是在傻笑。现在想起来,确实是傻得要命,但是谁又能说这是件蠢事?那是我们面对友情最真挚的一幕啊! 再接下来的第二位好友就是灵了。她没有一点坏脾气,总是很文静地站在教室后面。我呢,总是拉着她的手,对她诉说着我的心里话。好的、坏的,她总是静静地听,微微地笑,她总是那么乐观向上。在她面前我毫无拘束,她也是。所以呀,斯文的我、暴躁的我、开心的我、忧郁的我,她总是看得那么透彻。反正有时候,我在她面前耍性子,她也总会让我的。 当然,我的好朋友不只这两个。 然而,我拥有的友情是可贵的。 财富,在每个人眼里的含义是不同的:金钱、成功、亲情…… 对于我来说,友情就是我所拥有的财富。 我的财富 有人认为财富就是“万能”的金钱,有人认为财富是美丽的精神家园山间明月,石上清流是隐士的财富宇宙奥秘,人间万物是智者的财富,音乐是贝多芬、莫扎特的财富,色彩却是达•芬奇、莫奈的财富。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财富。 什么?你问我的财富是什么?我的财富就是——青春。 许多人都在寻找青春。他们手上捧着“青春万岁”,口中说着“青春永驻”,可却从未体验过青春的真谛。我认为“青春”更主要的是永远有一颗年轻的心。 许多正值青春的人,来到祖国的边疆,保卫着祖国,他们把青春献给了祖国。 有些人,象鲁迅,冰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责尽职,他们把青春献给了事业。 孔繁森,焦裕禄时时刻刻为人民服务,他们把青春献给了人民。 有许多白衣天使,在SARS期间,不顾个人安危,为病人服务,他们把青春献给了社会。 你也许会说,“青春”每个人都拥有过,但这只是暂时的财富,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面渐渐消逝。可我认为,只要理解了“青春”的真谛,保持一颗年轻的心,青春就会永驻。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在公园里跳着迪斯克已年过半百的老人,你不觉得他们很青春吗?年过七旬的老人说着笑着,难道你说他们不青春吗? “金钱”的财富,终究会花光的,而“青春”却不会,它会永远留在你身上,影响着你周围的人,带给自己和别人快乐,这就是我的财富——“青春”。 如果你理解了“青春”的真谛,你也将拥有这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快快行动起来吧! 感动 我们一生之中最该深深感动的时刻恰恰不懂得感动是什么。当母亲给了我们到人间走一遭的机会时,我们还能说什么比这更令人感动。也许婴儿的啼哭并不是毫无意识的吧,那些初次滴落的泪珠,我想是为母亲而流的。从那一刻起,我们每个人生命中便有了一个影子,跟随着你,让你永不孤独。 清早,影子长长的,清晰地伴在你的身后。扶着你学步,领着你学语,一起忘形的笑。这是所有人的童年,甚至是所有动物的童年。从生命开始,我们便有了一个不离不弃的伙伴。朝朝暮暮的相处,分分秒秒的相随中,我们或许忘了如何在感动,其实这感动已溶入习惯之中。有人说孩子小的时候像一只忠实的狗,你骂他,打他,他都跟着你,依靠着你。长大些,就变成了狡猾的猫,只有饿了,才回来找你。成年了,却又变成了忠实的狗,保护着你,陪伴着你。而母亲扮演的角色,是站在原地日日夜夜等待狗和猫的归来。我不认为母爱是不求回报的,母爱是用爱来回报。 中午,影子便断了。当你如日中天的时候,母亲便不那样如影相随了。我们要离开母亲去闯外面的世界,我们才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祈盼,我们又含泪。我们封存多年的感动便在顷刻间释放。在我们遇到危难时,总会一下子想到母亲,这是人类寻求庇护的本能,而天下间所有慈母在此刻都显得无比高大和力量,仅仅是为了要保护自己的孩子。记得看过一则报道,一对母子外出旅游,母亲去打水途中跌倒,怀中的水果刀弹开刺中了心脏,而在三天后旅游结束归来,母亲才倒地死去。医生只说了一句:奇迹的名字叫母亲。我的心中骤然已发紧,原来爱不仅仅是生命之中的关怀。 夕阳西下,拉长了我们的影子。我们又回到母亲身边了,就像生命降临之初那份感动又袭来,我们竟觉得的任何回报都无法和母爱相提并论。只好说,如果有来世,让我做你的母亲,像你爱我那样在爱你一遍吧! 笑对失败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谁知道它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泪泉,洒遍牺牲的血雨! 从这句话中话可以知道,想要成功,奋斗是绝对少不了的。 但是每一个人都会成功吗?不,不是这样的。还有“失败”这两个字。不是谁都会成功,失败在所难免。如果没有经历失败,那种人是不完整的。俗话说的好“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失败,也就没有成功。 很多人认为,失败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经历过失败,哪来成功的喜悦呢? 那么面对失败,我们该有怎样的心态呢?其实失败并不可怕,面对失败,我们绝对不能够逃避,这是最关键的一点。遇到失败就放弃,不敢去面对,那这就是懦夫的表现而已。难道每个人都愿意自己是一个懦弱的人吗?所以面对失败,要坚强,不能妥协,更不能退缩,因为逃避解决不了问题。 当你面对困难时,要学会给自己一个微笑,给生活一个微笑。 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作为一个音乐家,居然成了耳聋的废人,别人嘲笑他。可他呢?他并没有因此放弃,相反他克服了耳聋的困难,创作了更好的作品。 作为一个学生,困难和失败可以说是我们的老朋友了,经常遇到失败,我是不是从中学会了坚强,学会以微笑面对失败,那么我的人生也就没太大的遗憾,因为我已从失败中获得了成功。 我有一双年轻的翅膀因为年轻,曾试想登高临远,指点天下;曾试想,精谙世道,明察秋毫:曾试想科峰探险,为“主星“增辉:曾试想商海一游,荣归故里:曾迎风而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曾激昂陈词,我不吃苦谁吃苦;曾豪情万丈,挥毫疾书,泼墨如云;曾壮志凌云,金戈铁马只身远行 因为年轻,便有好多好多离奇的死讯;因为年轻,更有好多好多幼稚的作为;抑或成功,抑或失败,抑或失败到成功,又失败又成功,都是年轻人上演这一幕幕。年轻的翅膀好绚丽,年轻的翅膀好想飞,即使被生活的风霜雨雪剥蚀得遍体鳞伤,甚至撕扯得支离破碎,也不改美好的初衷,也不改年轻的勇锐,更不辱年轻的使命。年轻的翅膀承付一份份厚重与博大,因为年轻的翅膀只有在飞翔中寻求平衡的支撑不飞翅膀就会退化,不飞生命就会枯萎,新世纪的曙光已划破长空,炎黄子孙,此时不飞,更待何时? 时间在分秒中飞逝,空间在万水千山中定格。惜日同窗在天涯,再海角,飞鸿传书,心与心的碰撞与功名俯首成型一个世界与另一个世界相映成辉,共舞成姿“老朋友“我将到遥远的地方去闯一闯,请祝福我,也祝福你一路顺风 年轻的心比天高,气冲斗牛;不经风雨哪里见彩虹,不经过飞翔翅膀哪会硬?此去可能受伤,甚至会有断翅的不测,但生命只要拥有,哪怕是一瞬的美丽就远胜于平庸的一生。 年轻可以从身心的敲打到灵魂的拷问,从思想境界的上升的生命的自由飞翔,显示出独特的魅力。经历血泪交加的洗礼,你才会领略痛苦的真正涵义,年轻的心就在血淋淋的穿刺中逐渐丰满起来。或许在猛一刹那,在你举手投足之间,就会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力量徒然渗透全身。 翅膀不能停止飞翔,生命更不能停止飞翔。飞出蓝天白云的空间,飞出海阔天空的舞台,生命永远年轻美丽 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小泡泡,就宛若童年快乐的结晶;一个个七彩斑斓的小泡泡,乘载着我的梦想飞向蔚蓝的天空!童年的我对泡泡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你瞧!泡泡晶莹透亮,一起飞上天,又一起落下来,犹如从天上洒下的万颗珍珠,花花绿绿,不计其数。泡泡大的像气球,小的如珍珠,还有的好似成串的冰糖葫芦,让人“垂涎欲滴”。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婀娜多姿,煞是美丽:淡淡的柠檬黄、翡翠绿、玛瑙红……变幻莫测。我陶醉着,就宛若陶醉在我们童年七彩的梦中。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便会找几个小伙伴在公园里吹泡泡。我们因为小,好不容易才打开瓶盖,拿出锯齿状的小棍,在自己调和的“泡泡水”中搅一搅,微微仰起头,轻轻一吹。泡泡就如柳絮般飘落下来。这时,好朋友小茹朝着天空吹了一个又大又圆的泡泡,这个大泡泡可真气派,被风吹着,在其他小泡泡的簇拥下,就像一个大将军。身上还闪耀着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光芒。小茹得意地说:“这是‘一轮明月’!”。她得意极了。当然我也不甘示弱。我半睁半闭着眼睛,吹出一串串小巧的泡泡,开心地转了一个圈,裙摆微微飘起。我像个骄傲的小公主,说:“这是‘满天星斗’。”我为泡泡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正在我得意时,“啪”的一声,一个大泡泡打在了我的鼻子上。小茹笑着说:“这是我送你的‘大烂瓜’!”我便爆发出小孩子特有的执拗性格。我偷偷地笑了笑,心里正在密谋一场“反击战”。“哈!”我叫道。一串串泡泡便向她飞去,一个个“糖衣大炮弹”让她措手不及。“你,你……”我们就这样展开了一场“泡泡大战。”当泡泡飘起来时,窗子映在泡泡上了,花朵映在泡泡上了,我和小茹欢笑的面庞也映在泡泡上的。后来,小朋友渐渐多了,他们和我们一起吹起了泡泡,这里简直成了泡泡的天空,也分不清是谁吹的,一个个你追我赶。我和小茹手拉着手躺在地上,仰望着这片泡泡的天空,陶醉着,享受着……现在,我们步入了青春的大门,但有时会冒着傻气,心中不灭的是那份幼稚的童真之情。虽然泡泡易破碎,但我坚信我们的泡泡之梦永远不会破碎。那泡泡定会带着我们美好的梦想飞翔遥远的天际。让我们永远保有一颗童真的心,追梦的心,一颗永远年轻的心,陶醉于这片泡泡的美好世界中!

三农问题论文  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不发达、农村不繁荣、农民不富裕的问题,习惯上统称为“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要把解决“三农”问题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妥善加以解决。  一、“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  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农村内外部各种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一直长期困扰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农民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多数农民仍然只能通过种粮,散养家禽获得收入,而这些收入都不高,如种植水稻,除去种子、农药、化肥和人工等开支,每亩纯收入仅为160元左右。区2000-2004年的5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5元,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3,平均增长率不到8%,仅为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的一半。二是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由于缺乏风险分散机制,长期以来农民一直是农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由农民来承担。在劳动力转移中,农民作为最弱势的群体,常常是最低工资的接受者,创造着城市经济财富却不能分享其利益。普遍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不能享受公共卫生、医疗……我只是抛砖引玉帮一下,能用就用,无所谓的,你在找找吧,我觉得这好像是公务员考试的东西。呵呵!

失败,你好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失败的痛苦,怎能会有成功的快乐呢?人的一生,不管是平庸,还是伟大,都会遭遇到失败。平庸者总是企盼一生平坦,一遇到失败,便显出脆弱的天性,甚至把失败视为一种绝望和死亡。其实,失败根本就不像有人想象的那样糟糕.它是一种创造的契机,是一种潜在的创造力的源泉,当失败降临时,与其在深深的自责中闲度人生,倒不如平静地面对和审视这份失败。如果你深思一下,想透彻了,那么你一定能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重新振作,成为一个大有作为的人。所以,当我们面对失败时,应乐观地说一声“失败,你好”。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电灯泡的发明者爱迪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他失败了近5000次。当别人问他:“你失败了这么多次怎么也不灰心也不气馁呢?”他回答说:“虽然我暂时没有成功,但我却知道了至少有5000种材料不能做电灯丝。”从他的话语中,我们深深地领悟到,人一定要勇于接受失败的磨炼和挑战,相信自己,在失败中不断总结进步。最终就能获得成功。欧洲近代音乐之父贝多芬,他在失恋,耳聋,生活窘困等多重打击下,却以超人的勇气和毅力投入创作,在两耳几乎全聋的情况下还惊人地创作出《英雄》、《命运》、《田园》等不朽的交响乐名曲,为人类的精神世界增添了一笔无价的财富。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这样的伟人数不尽数,不过他们获得战功的道理却是一样的,也就是他们都能在失败和痛苦的打击与折磨中,不甘沉沦、颓废,而是以顽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胜这一切,昂首走过,从而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所以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失败就像一块试金石,只有真金才能经受住它的考验。花,有开有落;人生有苦有乐。成功固然给人以欢乐,但失败也是一首歌,一首悲壮的歌;它至少证明你曾经尝试过.付出过。唱着这首悲壮的歌,昂首前行,定会换来成功的欢乐。面对失败,我们要真诚地说出:“失败,你好!”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