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创业与就业论文1500字体多大

发布时间:2024-07-08 01:16:29

创业与就业论文1500字体多大

同学、你是哪个学校的啊、怎么你们也要写这个?

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性的学生创业热潮开始波及中国,成千上万的高校学生投身其中。特别是1999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在校学生李玲玲在获得武汉世博公司风险投资10万元后,注册创办了武汉天行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她当时成为全国在校大学生获得风险投资的第一人。一、狂热背后是浮躁大学生创业热的始作俑者是1998年5月清华大学的“创业计划竞赛”,大赛云集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天才们”的114份创业计划。“创业计划竞赛”在当时被誉为“比尔·盖茨的孵化计划”,一时间被各大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同时也激起了无数大学生的创业理想,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学生创业风潮。1999年3月,由团中央主办的全国高校首届创业计划竞赛轰轰烈烈地展开;1999年底,高校云集的上海开展了首届“亿唐杯MBA创业计划大赛”;2000年初,国家教育部宣布大学生、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这些都无疑为正在涌动的大学生创业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把创业简单化。学生几乎到了人人想创业的程度,当时清华大学的情况是“碰到两个人,其中就会有一个人说想要创业”。学生普遍意识不到创业资金的困难和创业风险的压力,反而对创业的期望值很高,觉得只要开张就会马到成功。(二)追逐互联网泡沫。在大大小小各方举办的创业计划大赛上,参赛的大多是网站创业计划。最为突出的是在上海举行的“张江杯”创业计划大赛中,首期征集的创业计划居然有90%以上是网站创业计划书,原因是学生认为“方便、来钱快”。二、挫折过后显理性以2000年4月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大幅下滑为标志,中国大学生创业也滑入低谷。之后,经过失败、苦闷、放弃、坚持的自我调整,经过大浪淘沙般的洗礼,学生的创业心理渐趋成熟,学生创业也进入到平稳健康的理性时期。(一)创业激情依旧。而这种激情已经不是当初那种缺乏理智的激情,而是经过冷静观察与思考后迸发出来的激情,是成熟型的激情。就在2000年年底举办的第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就收到全国24个省份132所高校学生提交的作品462件,专家们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对创业的渴望与信心”。 华东师范大学对上海高校540名本科生进行的调查报告显示,有77.6%的学生表示有创业意向。辽宁省近两年来已涌现出2000多人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群体。看来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并没有因为经历严冬而消退。(二)创业理性增强。据智联网针对大学生的调查,65%的人考虑30岁以后创业;21%的人认为大学毕业后至少要工作1至2年再创业;9%的人认为创业风险太大,要慎重;还有4%的人说没想清楚,另有1%的人表示无论如何都不考虑创业。这表明,虽然多数人准备创业,但对创业的时机、风险的认识比较清醒。三、在引导中更加成熟大学生创业心理由浮躁变为理性,是非常可贵的变化,我们必须珍惜和保护。因为对大学生创业不能以一时成败论英雄,而是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和看待,今天的失败可能意味着明天更大的成功。可以说,美国硅谷就是和斯坦福大学、学生创业公司以及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一起成长的。没有在车库里的学生创业者,也就没有惠普公司、苹果公司和英特尔公司等今天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也就没有今天世界第一流的斯坦福大学,更没有今天神话般的硅谷。因此,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正确引导,是每个高校应尽的职责。(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创业的含义。首先是要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创业的深刻含义。要使大学生懂得,创业既不是头脑发热的“下海”,也不是普通的专业性比赛或科研设计,其实质是要求学生能结合专业特长,根据市场前景和社会需求开发出自己的创新成果,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由知识的拥有者变成为社会创造价值、作出贡献的创业者。创业是一种精神,一种意识,更是一种素质;创业不是个人行为,是合作和表率;创业不是牟取私利,是奉献与无私;创业者是坚定的爱国者,是富有激情的实践者,是艰苦创业的实干家。(二)引导学生具备经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大量事实表明,许多学生在创业之初,雄心勃勃,往往在实施过程中,因为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这样或那样的困境,而最终灰心败北。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是否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卓越的管理才华,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四、结 语理性的创业心理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基础,学校要通过引导,使大学生的创业心理更加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不远的将来,在社会创业的舞台上,会真正涌现出一批批的大学生创业英雄,会流传一个个大学生创业的传奇故事。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吧

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这些大学生不仅需要一个好的知识水平,一个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必不可少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够过的十分精彩,因此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规划对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我们应该承认并正确对待我们在职业兴趣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的不足和差距。为了弥补这一差距,切实做好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可以从个体和社会两方面着手。 要有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有正确的前提明确的目标,职业理想在人的职业生涯中其者领导和指南的作用。进行自我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条件 。主要包括个人的需要,兴趣,性格以及个人气质等,以确定什么职业比较适合自己。每个大学生对自身都要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摆正自己的位子,相信自己的实力。现在有很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时候,在用人单位面前缺乏勇气,对比较有把握的事情总是不能大胆接受,尤其是对一些自己向往的高职,高薪的单位缺少竞争的勇气,从而丧失理想的就业机会。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竞争优势。为此,我们首先要准确的评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其次要善于剖析自己的个性特征,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高学历并不等于高的就业能力,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学生和家长盲目追求高学历,误以为高学历等于高的工作能力。事实上,知识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能力是与活动要求相符合并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体固定下来的概括的心理活动系统。二者的发展并不一致,知识与就业能力、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  高等教育是学术性、专业性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的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的专业教育。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过分偏重学术性专业教育的特点,因此这种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出现知识与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就业需要的是相关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这些显然是相当一部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毕业生所缺乏的。因此我们必须要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然后是组织和环境的分析。而且还要进行生涯机会评估以及生涯目标的确定,然后制定行动方案,把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的方案和措施。许多人在大学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的一种预期,然而他们往往忽视了对个体年龄和发展的考虑,就业目标定位过高,过于理想化。近几年,不少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中一直强调大单位、大城市和高收入,甚至为了这些不惜放弃个人的专业特长,不顾个人的性格和职业兴趣。同样,对于那些存有“这山望着那山高”心理的学生,也是职业目标不确定的一种表现。盲目的攀高追求与选择不仅影响个人目前的就业,同样会对个体以后的职业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在现在和将来要做什么。对于职业目标的确定,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工作能力、兴趣爱好等分阶段制定。在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所创的职业性向测验,他把个性类型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任何一种环境大体上都可以归属于其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组合。通过类似的职业性向测验我们能够更好的实现个性与职业之间的匹配。 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持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单凭个人的经验是很难实现目标的。我们知道,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都是有限的,职业选择的每一个步骤都与个人的年龄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这过程中,借助职业咨询的智力和经验优势,为个体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至少是少走弯路。学校在建立职业咨询机构时应该注意到这类机构必须由一批具有广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理论,并精通各种科学测评手段的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组成。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在大学生大学生涯开始之际就开设有关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课程,从理论上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懂得应该为什么,并且如何去规划和发展自身的职业生涯。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一个大学生就业的必要工作,也是每一个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今后就业的一个支点,我们都需要利用这个支点作为今后面向社会的一个弹簧,利用它让我们跳的更高,飞的更远!

创业与就业论文1500字体大小

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性的学生创业热潮开始波及中国,成千上万的高校学生投身其中。特别是1999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在校学生李玲玲在获得武汉世博公司风险投资10万元后,注册创办了武汉天行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她当时成为全国在校大学生获得风险投资的第一人。一、狂热背后是浮躁大学生创业热的始作俑者是1998年5月清华大学的“创业计划竞赛”,大赛云集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天才们”的114份创业计划。“创业计划竞赛”在当时被誉为“比尔·盖茨的孵化计划”,一时间被各大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同时也激起了无数大学生的创业理想,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学生创业风潮。1999年3月,由团中央主办的全国高校首届创业计划竞赛轰轰烈烈地展开;1999年底,高校云集的上海开展了首届“亿唐杯MBA创业计划大赛”;2000年初,国家教育部宣布大学生、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这些都无疑为正在涌动的大学生创业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把创业简单化。学生几乎到了人人想创业的程度,当时清华大学的情况是“碰到两个人,其中就会有一个人说想要创业”。学生普遍意识不到创业资金的困难和创业风险的压力,反而对创业的期望值很高,觉得只要开张就会马到成功。(二)追逐互联网泡沫。在大大小小各方举办的创业计划大赛上,参赛的大多是网站创业计划。最为突出的是在上海举行的“张江杯”创业计划大赛中,首期征集的创业计划居然有90%以上是网站创业计划书,原因是学生认为“方便、来钱快”。二、挫折过后显理性以2000年4月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大幅下滑为标志,中国大学生创业也滑入低谷。之后,经过失败、苦闷、放弃、坚持的自我调整,经过大浪淘沙般的洗礼,学生的创业心理渐趋成熟,学生创业也进入到平稳健康的理性时期。(一)创业激情依旧。而这种激情已经不是当初那种缺乏理智的激情,而是经过冷静观察与思考后迸发出来的激情,是成熟型的激情。就在2000年年底举办的第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就收到全国24个省份132所高校学生提交的作品462件,专家们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对创业的渴望与信心”。 华东师范大学对上海高校540名本科生进行的调查报告显示,有77.6%的学生表示有创业意向。辽宁省近两年来已涌现出2000多人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群体。看来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并没有因为经历严冬而消退。(二)创业理性增强。据智联网针对大学生的调查,65%的人考虑30岁以后创业;21%的人认为大学毕业后至少要工作1至2年再创业;9%的人认为创业风险太大,要慎重;还有4%的人说没想清楚,另有1%的人表示无论如何都不考虑创业。这表明,虽然多数人准备创业,但对创业的时机、风险的认识比较清醒。三、在引导中更加成熟大学生创业心理由浮躁变为理性,是非常可贵的变化,我们必须珍惜和保护。因为对大学生创业不能以一时成败论英雄,而是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和看待,今天的失败可能意味着明天更大的成功。可以说,美国硅谷就是和斯坦福大学、学生创业公司以及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一起成长的。没有在车库里的学生创业者,也就没有惠普公司、苹果公司和英特尔公司等今天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也就没有今天世界第一流的斯坦福大学,更没有今天神话般的硅谷。因此,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正确引导,是每个高校应尽的职责。(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创业的含义。首先是要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创业的深刻含义。要使大学生懂得,创业既不是头脑发热的“下海”,也不是普通的专业性比赛或科研设计,其实质是要求学生能结合专业特长,根据市场前景和社会需求开发出自己的创新成果,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由知识的拥有者变成为社会创造价值、作出贡献的创业者。创业是一种精神,一种意识,更是一种素质;创业不是个人行为,是合作和表率;创业不是牟取私利,是奉献与无私;创业者是坚定的爱国者,是富有激情的实践者,是艰苦创业的实干家。(二)引导学生具备经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大量事实表明,许多学生在创业之初,雄心勃勃,往往在实施过程中,因为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这样或那样的困境,而最终灰心败北。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是否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卓越的管理才华,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四、结 语理性的创业心理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基础,学校要通过引导,使大学生的创业心理更加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不远的将来,在社会创业的舞台上,会真正涌现出一批批的大学生创业英雄,会流传一个个大学生创业的传奇故事。

前些日子我发表了关于我的一些找工作的意见,不少人觉得我有点精英情结,我在此也不想辩解什么。因为关于什么是精英什么是大众的,大家没有一致看法,所以硬说是精英情结也就没有多少辩驳的余地,现在我只想说,时代变了,我们应该以新思维来审视工作和职业了。 前些日子指导一个学生做了一些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研究确实表明大家都创业的积极性是蛮高的,也都认识到了创业的时代必须,只是感到还是有点盲动,于是就引申了出了创业教育的问题。但创业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都只能做一些启发,而不是传统意义的教,也即培训或灌输。我认为,教育的意义也在于拓展个人的视野,启发个人的灵性,从而感受自我的存在,使自我能够与周围环境产生一个互动,进而看到一个清晰的自我形象。当然,这个形象是自己设计出来的。这个设计是因为受到了教育,受到了感悟,才有了这样的设计。 其实创业的意义也正在于此。传统的就业观念就是认为社会上有一个什么样的职位,我想法去了解它,然后去满足它的要求,这样就把职业和职位要求看成固定的了。我认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不久以前我也是持这样的看法,现在我则完全变了。我认为,尽管蛮高职业和职位有些基本的要求,但这些要求可以说是非常基本的,也可以说在各个工作岗位是大同小异,不同的是只是一些细节问题。但真正做到高标准的时候,就需要自己用心了,自己去设计了。到此,也就开始了创业。 当然这种理解是从意义上进行理解的,而不是从传统的有没有工作岗位、岗位需要不需要自己创造的角度去谈的。传统的把创业说成是被动的、无奈之举,说实在的我不敢苟同。我认为创业与就业的不同就在于是享受安逸还是去实现自我,换言之是服从一种角色还是自己去设计一种角色,这就是根本的不同。 当然我也同样不赞成去进行无谓的冒险。创业必定要冒险,但这要看个人的承受能力如何。有的人是不适宜于去冒险的,如性格比较文静,比较内向,不善交往等等。但这并不是说他们不善于合作,往往这些人是非常善于合作的,他们正好补足性格急噪、外向、不塌实的弊病。所以我这里讲的冒险是指独立冒险,和合作过程中的风险问题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人只要不安于现状都可能去创业,去有一番作为。 其实找工作过程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冒险举动,因为你真的并不了解对方,即使有人进行介绍,但仍然存在风险因素。事实上,找工作过程就是你去博弈,你一下子找对地方是非常不容易的。在这个过程中就是你认识对手的过程,你被接受是你战胜对手的过程。因为他所需要正是他所不足的地方,你如果被接受说明你有他需要的地方。但这个并非是绝对的,因为双方的认识都有误差,误差有多大是不容易估计的。为什么会出现误差呢?我们知道,博弈过程是激发各方潜力的过程,很多时候个人的上乘表现是在平时不易看到的,但这个是容易蒙蔽人的,所以要么你被蒙蔽了,要么你蒙蔽了对方。这种不了解底细状况就产生了认识性的误差。 不管如何认识,有一点是肯定的,人总是会变化的,所以没有人能够认识完全的你,当然你也不可能完全认识别人。这就意味着误差是永远存在的。往往是环境变化改变了我们的气质,改变了我们的行为方式,还改变了自己心情和设计。职场的新人总是有一种压抑感,因为自己总是感到不被认识,不受重用,不能发挥自己所长,久而久之,要么一天天沉沦下去,要么重新设计自我,寻找心得发展机遇。前一种倾向的人比较少,更多的人选择了重新设计自己的角色,找到比较适合自己的活法,并且使自己在工作中、在生活中过得比较开心了。这个时候你也被承认了,你也有所作为了,可能想起来自己过去是多么地幼稚,发现这才是生活的真正含义,发现生活的真正意义在于创造。因此,你要使自己生活得有意义,就必须去创造,也就是去创业。 所以,只要我们对生活是抱真诚的态度,那么我们就想为生活增添一些美好的元素,但这个元素如何增加却是你自己的创造。因为当你有一个美好的设想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当真,也许认为你在描绘天方夜谭。谁去证明你的想法是真实的、正确的?那只有你能够,别人是不可能的。但你的证明过程并非那么简单的,需要你付出巨大的努力。如果是一蹴而就成的东西也不可能是什么真正美好的东西,而美好的东西往往存在于艰辛之处。那么你要为自己的美丽的设想去进行周密的布置,去动员、去说服、去努力,这样你就是在造就一番事业。其实创业的真谛就是如此。 因此,我说创业是普遍的,而不只是个别人的事情。传统上我们把创业设想得太复杂了、太可怕了,在这种压力下我们宁可安享安逸。安逸当然是人的一种本能,人在没有外界压力下都可能趋于懒散和不负责任,所以往往只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去选择奋斗。这样就有了创业的无奈之举的说法。如果我们换一个心情来对待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创业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选择,只是主动和被动之别,准备充分与不充分之别,成功与失败之别。但我们害怕失败未必就不失败,不怕失败时候未必一定失败,而一切皆归于我们自己的创造。 人的幸福是什么?就是一生中都有自己最热爱的事情去做,做这种事情既能够使自己快乐,也能够使别人感到喜悦,为这种事情终生去努力奋斗难道不幸福吗?但这个东西是什么?它并不是明摆着的,它需要我们去寻找,这个寻找过程却是对我们人性的考验过程,当我们找到了也就找到了幸福了。我相信,你所找到的一定是最适合你的,正是你对自己的设计,是对自我的实现,因此你是最幸福的。这个寻找幸福的道路就求采纳

游戏设计者会根据人的心理特点,设立一个一个吸引点,让你在吸引点的刺激中层层深入的沉沦。在游戏专业还有一些具体的科目专门教你怎么让他人成瘾。 游戏中每一个事件都是一个一个设计好的时间段、活动、奖励的集合。这有无数的方法让这些元素可以结合在一起构成各种各样的游戏事件。 心理控制惯用成瘾手段: 游戏本身的属性,人类的需求 生存(求生、暴力、经营)与繁衍(色情)是人类最深层的需求,满足此类需求的游戏会让玩家自带爽感。参考马斯洛的需求模型,游戏便是围绕着满足人类的各类需求设计的,由金字塔底层到高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例子:辐射(生存需求)、花花公子(繁衍需求)、孢子(生存、繁衍需求) 简单的赏罚机制,即时反馈 简单的赏罚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心理控制手段,即便有无限的任务,只要保证你的每一个操作都是有奖赏或者惩罚等即时后果的,每一个操作都能得到即时反馈,你也会出于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潜意识对很多无聊、简单、重复的事情上瘾。 例子:收菜游戏 阶段性目标,里程碑 完型心理,是人们固有的一套心理机制,人们都渴望一个做到一半的事情能够被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为,往往因为这套完型机制,初恋最让人遗憾,最让人难以忘怀。在游戏中这样的机制会驱使着人们不断的去完成任务,不断的去升级,这种短期阶段性目标的达成会让玩家不断自我肯定,并且获得虚拟尊重与认可。这种自我价值实现与尊重的上层心理需求的满足让玩家感觉非常良好,到最后成瘾。 例子:所有游戏的关卡 虚拟的精神物质奖惩机制的升级心里控制手段,玩家在打游戏的过程中会对游戏中的物品成瘾,因为游戏中的物品需要你投入时间、精力与技巧去获取,在心理学上讲,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对这个物品产生认知失调,以致成瘾。你付出的越多,认知失调越多,认为此物品的价值越大,对该物品的执着程度成瘾程度就会越大,出于人类本能,想要收集更多有价值的虚拟物质。 例子:游戏中的高级武器、需要大量付出的游戏本身 竞争排名机制人类天生就有竞争、掠夺的本能。游戏将人类的这一本能开发到极致。游戏从不同维度、不同时间去对玩家的能力、成果进行排名,生成排行榜。玩家在自己本能的驱使下想要跻身排行榜榜首,以证明自己的能力,获得大家的敬佩,名声,满足自己的尊重、社交等上层需求。 例子:所有游戏的排行榜榜单 虚拟头衔、虚拟等级、荣誉游戏设计者抓住了人们荣誉感心理,由浅入深,一步一步让玩家上瘾。玩家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用承担任何现实风险的情况下,努力追名逐利,在获得成就的同时还会得到自我认可与他人认可,这一系列层层递进的成就机制让玩家成为虚拟世界的大人物大英雄,弥补了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遗憾。 例子:虚拟头衔,一步一步升级 现实逃避、替代体验玩家在游戏中对游戏角色,对自己的生活有绝对的控制权。在游戏中可以通过短期的努力获得资产、房屋、能力、伙伴、荣誉、伴侣、装备甚至军团、国家、宇宙。在游戏中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职业、角色,去杀人、放火、种地、管理国家。而通常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往往很难实现甚至没有办法去实现。作为一种替代体验,玩家很容易在虚拟的游戏中沉迷。 例子:模拟人生、英雄联盟 不确定性在游戏中,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心理机制,就是不确定性。在泡学中有一个对应的理论叫猫绳理论,如果游戏设计者只对玩家的特定行为给出特定的奖励,那么玩家很快会对这种确定性懈怠,但是如果这种奖励是不确定性的,而且是非常巨大的,那么玩家反而会期待这种“彩票”,对这种不确定的奖励上瘾。 例子:游戏中刷怪获得不确定的大奖 神秘感神秘感是驱使人类进行探索的一个原始内驱力,追求有神秘感的女生,探索神秘的外太空,甚至还有“好奇害死猫”的说法。那么游戏设计者将这种神秘感引入到游戏中之后,人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对游戏中的情境进行不断探索,这种探索也会让人不断上瘾。 例子:所有有探险元素的游戏

创业与就业论文1500字体

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性的学生创业热潮开始波及中国,成千上万的高校学生投身其中。特别是1999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在校学生李玲玲在获得武汉世博公司风险投资10万元后,注册创办了武汉天行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她当时成为全国在校大学生获得风险投资的第一人。一、狂热背后是浮躁大学生创业热的始作俑者是1998年5月清华大学的“创业计划竞赛”,大赛云集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天才们”的114份创业计划。“创业计划竞赛”在当时被誉为“比尔·盖茨的孵化计划”,一时间被各大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同时也激起了无数大学生的创业理想,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学生创业风潮。1999年3月,由团中央主办的全国高校首届创业计划竞赛轰轰烈烈地展开;1999年底,高校云集的上海开展了首届“亿唐杯MBA创业计划大赛”;2000年初,国家教育部宣布大学生、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这些都无疑为正在涌动的大学生创业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把创业简单化。学生几乎到了人人想创业的程度,当时清华大学的情况是“碰到两个人,其中就会有一个人说想要创业”。学生普遍意识不到创业资金的困难和创业风险的压力,反而对创业的期望值很高,觉得只要开张就会马到成功。(二)追逐互联网泡沫。在大大小小各方举办的创业计划大赛上,参赛的大多是网站创业计划。最为突出的是在上海举行的“张江杯”创业计划大赛中,首期征集的创业计划居然有90%以上是网站创业计划书,原因是学生认为“方便、来钱快”。二、挫折过后显理性以2000年4月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大幅下滑为标志,中国大学生创业也滑入低谷。之后,经过失败、苦闷、放弃、坚持的自我调整,经过大浪淘沙般的洗礼,学生的创业心理渐趋成熟,学生创业也进入到平稳健康的理性时期。(一)创业激情依旧。而这种激情已经不是当初那种缺乏理智的激情,而是经过冷静观察与思考后迸发出来的激情,是成熟型的激情。就在2000年年底举办的第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就收到全国24个省份132所高校学生提交的作品462件,专家们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对创业的渴望与信心”。 华东师范大学对上海高校540名本科生进行的调查报告显示,有77.6%的学生表示有创业意向。辽宁省近两年来已涌现出2000多人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群体。看来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并没有因为经历严冬而消退。(二)创业理性增强。据智联网针对大学生的调查,65%的人考虑30岁以后创业;21%的人认为大学毕业后至少要工作1至2年再创业;9%的人认为创业风险太大,要慎重;还有4%的人说没想清楚,另有1%的人表示无论如何都不考虑创业。这表明,虽然多数人准备创业,但对创业的时机、风险的认识比较清醒。三、在引导中更加成熟大学生创业心理由浮躁变为理性,是非常可贵的变化,我们必须珍惜和保护。因为对大学生创业不能以一时成败论英雄,而是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和看待,今天的失败可能意味着明天更大的成功。可以说,美国硅谷就是和斯坦福大学、学生创业公司以及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一起成长的。没有在车库里的学生创业者,也就没有惠普公司、苹果公司和英特尔公司等今天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也就没有今天世界第一流的斯坦福大学,更没有今天神话般的硅谷。因此,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正确引导,是每个高校应尽的职责。(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创业的含义。首先是要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创业的深刻含义。要使大学生懂得,创业既不是头脑发热的“下海”,也不是普通的专业性比赛或科研设计,其实质是要求学生能结合专业特长,根据市场前景和社会需求开发出自己的创新成果,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由知识的拥有者变成为社会创造价值、作出贡献的创业者。创业是一种精神,一种意识,更是一种素质;创业不是个人行为,是合作和表率;创业不是牟取私利,是奉献与无私;创业者是坚定的爱国者,是富有激情的实践者,是艰苦创业的实干家。(二)引导学生具备经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大量事实表明,许多学生在创业之初,雄心勃勃,往往在实施过程中,因为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这样或那样的困境,而最终灰心败北。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是否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卓越的管理才华,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四、结 语理性的创业心理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基础,学校要通过引导,使大学生的创业心理更加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不远的将来,在社会创业的舞台上,会真正涌现出一批批的大学生创业英雄,会流传一个个大学生创业的传奇故事。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2010届毕业生陈第和他的13个同学组成了一个创业团队,于2010年4月创立了广州优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陈第坦言,选择创业源于他们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的自信、一种基于实干的工作态度和对未来职业生涯怀有憧憬的精神动力。    然而,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包括陈第在内的大学毕业生普遍在创业起步期就遭遇了各种难题。    一是注册难。    陈第说,办公场所和一定的资金实力是成立公司的必要条件,这对于无地、无钱的创业大学生来说是第一个严峻的挑战。很多大学生都是依靠亲朋好友的资助筹得这笔不菲的注册资金。    二是融资难。    公司注册成立后,总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能开始盈利。这需要大学生寻找各种机会获得投资以维持生存。“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创立4个月以来,总进账有20多万元,平均每月亏损1万至2万,每月支付30名员工工资、厂房租金等经营管理成本5万至6万元。现在的日子过得比较艰难,由于公司主营业务还没有盈利,4个核心成员得拿钱养公司。从长期来看,公司需要300万至800万元的资金才能走得更快,发展得更好。”陈第说。    陈第和他的团队虽想尽办法来解决资金问题,但收效甚微。今年大学生创业基金还未获知可以申请的消息,“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的申请也被拒绝。现在虽有多家风险投资公司主动找上门来,但都是观望的多,真正“出手”的少。陈第说,他们只能被动等待机会,压力很大。    一位跟陈第公司接触过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大学生企业虽然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他们的市场意识薄弱,他们的软件推荐界面很粗糙,几乎没有任何包装,他们的营销和谈判能力很稚嫩,也没有掌握任何社会资源,行业对话能力不足,如果投资下去放手让他们去做,市场风险大。    三是创业抗风险能力差。    2009年广东大学生创业典型刘睿因为改善凉茶原材料———鸡骨草的种植方法,安置粤北贫困山区400多农民就业。但刘睿告诉记者,他刚开始创业时,因为市场经验欠缺,买了一批假种苗,创业之路受阻,后来依靠家里支持,抵押了住房获得贷款,才得以起死回生。可见,创业大学生市场意识薄弱,社会资源缺乏,抗风险能力尤其差,很容易刚起步就夭折。“敢创业的大学生少,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少之又少。”多种政策措施刺激大学生创业初见成效    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中央要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广东地处沿海地区,毗邻港澳,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有良好的创业传统和创业氛围。    广东相继出台了系列措施以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广东大学生的创业率呈上升趋势。据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统计的数据,2010年,广东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8800人,实际创业的3757人,比2009年增加1618人,超过当年毕业生总人数的1%,而在2007年,自主创业大学生仅564人,仅占当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的25%。    这些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加强创业教育。目前广东大部分高校已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和就业指导教学,部分高校将创业教育作为必修课。如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将创业教育课程正式纳入学院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计划;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积极筹建校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设立了“大学生创业百万资助基金”;华南师范大学成立了“创业学院”,借助这一平台开展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指导大学生创业实践。    二是逐步完善创业政策。2010年5月出台《关于实施2010年粤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的通知》,把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的小额担保贷款从5万元提高至8万元,并要求各地明确办理小额担保贷款银行,落实国家和省关于高校毕业生创业税费减免政策,对应届高校毕业生登记注册企业,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资助等。一些高校如华南理工大学还为大学生建立创业园,为他们创业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大学生创业难题解决亟待政策完善和落实    虽然近年来广东创业大学生数量有大幅增加,但是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因政策落实不到位而产生的问题。    一些创业大学生并未享受到相关的优惠政策。广东省劳动保障部门称,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被广东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高校毕业生创办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然而,陈第说,没有相当的“关系”,很难取得多个部门的认证。记者采访了多个创业大学生,他们都说认证难,并未享受到税收优惠。    由于资金申请不公开透明,部分大学生对政策资金扶持产生疑虑。陈第在申请“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过程中,仅被公司所在区科技局要求提交数万字的申请资料和800元的申请费,在等待审批的近半年时间内,相关单位没有派人上门实地考察企业,也没有人询问企业相关情况,最后就接到了不予批准的通知。而跟他同时申请的其他企业,有的通过付费中介成功申请到了资金。    陈第说:“我听说,没有关系是申请不到政府资金的,而这些中介跟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可以申请得到,但要支付的中介费达到申请资金总额的10%至20%,我们这种创业大学生,根本支付不起。”    政策缺乏针对性更是让有些优惠“看得见摸不着”。记者调研了解到,广东创业大学生主要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高新技术型企业。如陈第这类,一般常见于理科类毕业大学生;另一类是服务型企业,如经营咖啡屋、运动场、书店等,一般常见于文科类毕业大学生。前者多是团队作战,后者多是个体经营;前者风险大,盈利高,市场竞争相对小,后者风险小,盈利薄,市场竞争相对大。

就业与创业指导论文1500字体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心得体会    什么是职业生涯?职业生涯就是指一个人一生中的所有与工作相关联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和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这是我学习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课程才知道的。刚刚接触这课程时,我看不懂,也不知道学这科有什么用,但是想到自己也快毕业了,这该和以后的工作选择有关吧?课堂上老师说的内容,需要自己回去复习几遍才能放在自己的脑袋里。这科让我对自己的人生职业生涯进行了书面的规划,写了一份个人简历,这些对我未来的职业确认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会保存了它们,包括其他同学的作业。  本课程主要都是围绕着就业方面内容展开的,而自己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面临离开校园走出社会,所以在学习的过程有几个主要的总结和体会:  体会(一)  每上课前每个班两名同学走到讲台前的自我介绍,让我感触很大,这是我们未来求职时必须要过的一道坎。刚开始,如果是我上去,我也会像平常的思维那样去介绍自己,包括,姓名?来自哪?爱好?毕业于那间学校哪个系?个人技能什么内容的。我们该如何让我们的自我介绍时在几百个人中或几千人中让别人记住你?就是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可以让下面的人快速记住你,在以后的职业面试中,或者就是这么的一个细节让你在百人甚至千人中脱颖而出,细节也决定成败啊。因为,我在他们的身上慢慢地找到了一些特殊的介绍方式。  体会(二)  第一章让我们认识职业生涯是什么?第二章让我们学会探索自己的职业砝码,第三章掌握变迁中的职业环境,第九章是让我们学会职业社交的素质拓展,第十一章是准备求职材料和十二章让我们学会应对招聘面试。当然,书里还有很多重要的章节,我没有一一列出来,我需要自己了解就好了。书上的内容我没有看多少,很多都是结合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工作经历来学习的。自己现在大三了,当然会在社会上接触不了到自己专业的兼职,所以自己对社会上的工作要求和求职方面多多少少有一点了解。所以,我们学习这课程不只是需要熟读课本,而是把书本内容与自己的社会经历接触起来,才能够快速运用和记忆,这样才是学有所用。  体会(三)  第九章是让我们学会职业社交的素质拓展,第十一章是准备求职材料和十二章让我们学会应对招聘面试。当然,书里还有很多重要的章节,我没有一一列出来,我需要自己知道就好了。这科里有几份作业都是以后自己去求职时所需要的个人材料,所以自己每一次做作业的心态就像准备要去单位面试,需要自己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用人单位那样。这样既可以搞质量完成手里是工作,也可以锻炼自己面对求职时所需要的好心态。一举两得,多好!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这科,重要的不是老师说了多少,而是,我们到底学会了多少和理解了多少?当然,每一个人面对这科的心态不一样,所以导致每一个人的体会不同。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或许会让你的职业生涯变得多姿多彩,有可能会让的人生变得一塌无涂,所以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正确和实效性。当然,理想是美好,现实是残酷,所以我们需要灵活变通,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屹立,才能在激流中扬帆前进。。。。。。关注晨星成长计划,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同学、你是哪个学校的啊、怎么你们也要写这个?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吧

还有一年半的时间,我们就大学毕业了,有这样一句话“毕业就等于失业”。最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利益,而且这个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不至于毕业就失业,所以必须要把握好择业!通过阅读《大学生就业实用教程》,我深刻体会到就业是决定一个人以后要干什么的,要从事什么行业,要走什么的样的道路的事,所以它是一个人生中一件很重要的事。大学生就业的第一阶段要自我认识与探索。卢˙豪兹曾说:能力决定你能做什么,动机决定你要做什么,态度决定你能做得怎样。首先,你要对自己的兴趣及特长进行探索,了解兴趣及特长。兴趣是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不仅关乎人的幸福感,而且关乎人的职业选择、对工作的投入度以及成就感,还影响着人的就业创业取向。其次,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对他的人生,尤其对其职业生涯的选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然后,就是自我能力的探索。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是活动顺利完成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能力不同,对职业选择自然存在差异。最后,是自我价值观探索。价值观为人们用于区别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职业价值观是在价值观在职业上的体现,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第二阶段是大学学习与职业准备。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大学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自我修炼、自我充实的重要场所。为我们追求人生梦想、继续获得知识、训练技能、发挥潜能、展示才华提供了更大的平台,为我们提供了成人成才的良好环境。 使我了解了现在就业的激烈竞争现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现在正逢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们虽身处在避风港中,但我们不应该庆幸,而应该知危而进,好好学习,做好人生规划,抓住机遇,打一个有准备的胜仗,迎接自己的光辉明天。 社会竞争是异常残酷的,要好好准备,使自己在学习上有紧张感,激励自己在这四年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勇于拼搏。要立足当今如此竞争激烈之世,唯有自强才是唯一出路,唯有自强才会闯出一片天地!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应从是否有利于自己才智的发挥,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出发,分清主次,作出抉择,切不可因一味求全,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而失去良机。因此选择职业时,要站得高,看得远,放开视野,理清思想,把自己的命运紧紧和祖国的命运连结在一起,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牢牢把握职业选择的主动权,在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把自己铸造成祖国栋梁之才。如何才能更好的就业,学习完这门课程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1)要在思想上做好准备。心中要有个规划,大学毕业后去干什么,也许这个规划是肤浅的,但是它是个方向,要经过不断地修正,努力去实现。要做好面对困难的心理准备,在择业的路上,充满荆棘和坎坷,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2)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清楚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3) 要坚持自尊、自信、自立。在招聘工作中要有自信心,要相信自己和名校生一样有实力,要敢于竞争,克服自卑、胆小、怯懦等不良心理状态。(4) 不要被一时、一地的热门职业所迷惑,盲日地去追求、高攀或低就热门职业,进而影响自己才能的发挥,影响自己的美好前程。 对冷门职业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不要轻易放弃,在许多求职者都在热衷丁追求热门职业的时候,不妨选择有发展前景的暂时处于冷门的职业就业,这样当然也容易获得求职的成功。 (5) 不要一味的最求高薪高待遇的职位,不要眼高手低!因该放低自己的眼光,从企业底层做起,累积经验,逐步成长。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把它做好,做一行爱一行另外。(6)为了适应未来职业的变化,毕业生还应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被职业淘汰。

创业与就业论文1500字体要求

不管是什么学校都面临就业的问题,这一点不容逃避;但是有的学校包括大学毕业就找不到工作,也是不可否认的;努力学好一门技术,以后的生活肯定是不错的。在选择的时候,选好一个热门好就业技术,现在餐饮业发展很不错,尤其是湘菜厨师现在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业。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关于就业和自主创业我有一点自己的看法。不管就业也好或者创业也好,无非我们是为了将来自己过的好点,或者讲的好点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业就是给别人打工,跟着别人走,你可以没有太多的想法,不需要担当太多的风险,甚者有时候和老板躲猫猫,好坏死活由老板把握,当然薪水永远不会比老板多,能力提升什么的也很受限制,你的人生梦想,激情,青春活力慢慢的一点点被打磨掉,这个很符合很多大学生的口味和思路,然而每天除了抱怨还是抱怨!创业当然就是让别人打工,创业,很热门,很时尚,但同时也很残酷,就如同马云讲的,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很多人都死在了明天的晚上!其实现实的创业根本是看不到后天的美好的,美好只是创业成功以后的愿景!创业是一个艰辛的在黑暗中探索的过程,没有前人带路,没有章法可循,太多的没有了!因为你就是第一人,你就是后人的前人,跟随者的明灯!创业需要勇气,信念,恒心,毅力等精神准备,还需要资金,人脉,时间等物质要求,可能你创业成功了,你将赢得荣耀与鲜花,但是一旦失败也许就立刻一贫如洗,一夜回到解放前!但是创业过程中的那份刺激,那份激情,将挫折当馒头把困难当咸菜的那种常人看不懂的快乐让你感觉到这辈子经过这么一遭值了!!!然而这只是目前大学生当中几乎微乎其微的人的想法,真正付出行动的更是万分之一。这就是为什么有2080定律,20%的人是成功者,80%是平庸者,因为20%的人遭受了超过80%人的无法遭受的历练!创业,重生般的感觉!扒皮一样的痛苦,但是我很快乐!这是我现在创业的一点想法,希望与你分享!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