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论文选题背景

发布时间:2024-07-08 07:38:24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论文选题背景

国家统一,社会会比较稳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文化束缚较少,统治者开明等

社会稳定繁荣统治者注重科技发展文化思想较开放人们热衷于科技探索

古代中国科技发展论文选题背景

国家统一,社会会比较稳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文化束缚较少,统治者开明等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除了举世闻名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及火药的四大发明外,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建筑、医学、数学等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这些发明和成就对其后整个世界面貌的改变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文化开始落后于西方。3、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A、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 (l)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古代科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经验的终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而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法,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4)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B、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实用性;经验性;封闭性;片面性。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论文选题背景

社会稳定繁荣统治者注重科技发展文化思想较开放人们热衷于科技探索

①古代中国独自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在首创性、历史连续性、全面多样性上都是举世瞩目的②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思想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显示出阶段性高潮的特点③经验性、描述性、实用性与本土化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④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更多地得到发展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又一特征⑤官办为主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的另一特点⑥适合封建政治观念需要的科学文化在封建社会的框架内得以延续。 ⑦整体观,与西方科学注重分析不同,中国传统科技重整合,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重事物的结构、功能和联系⑧古代中国形成了独特的实用科学体系⑨古代中国形成了大一统的技术结构⑩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其显著的优点,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也决定了它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长期的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我们祖先凭借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的科技成就,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曾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遥遥领先于世界,但它却没有像西方一样孕育出近代科学,反而在明清之际变得停滞不前,其原因何在?下面我就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来加以探讨,希望能从这些发展特点中找出中国古代科技兴衰的一些原因和启示,为今天科技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一是中国古代科技自成体系,独立性和排外性强。中国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地形上又多是平原和丘陵,我们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农业生产和各种手工业生产为主要的生产活动形式,在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缺少交流的情况下,中国各学科独自发展,自成体系,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科技体系,例如医学,特别是中医理论。   另外,中国古代科技体系一经形成后便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自成体系,有着很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它又具有保守性和排外性。随着这一体系本身的形成和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它的保守性、排外性日益突出,这使得与原体系不同的科学成果和科学思想的出现就成为很困难的事。与此同时,它对外来的科学技术的吸收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和排它性。当然,如果外来的东西不会影响到这个体系本身,就可以顺利地被接受并融化在这个体系之中。例如原产美洲的花生、玉米、烟叶、番薯等农作物传入中国后迅速得到种植和推广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但其他与原体系不同的科技就难以吸收了。例如,明清之际传入中国的西方科技知识,就没有被中国科技体系所吸收。原体系的保守性与排外性显然成为其吸收新知识的一种障碍,从而导致中国科技在明清时期落后于西方。   二是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大一统的结构体系特征。从秦始皇开始,中国就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的封建国家,统一的封建国家可以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国家治理。这样一方面为古代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古代科技也必须服务于大一统封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家治理的需要。我国古代科技中的天文历法、农学、军事、地图绘制、水利工程、数学、皇宫建筑等学科,由于适应   了国家的需要,受统治者的高度重视而得到大力推广和发展,使得这些学科打上了大一统科技结构体系特征的烙印。同时,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与封建王朝的兴衰密切相关,大一统的科技是中国特有的。   三是中国古代科技以官办为主。长期以来,观测天象、编制历法等工作,以及和它们相关的大型天文仪器的研制,大规模的天体测量,水利工程的兴修和一些大型著作的修撰等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下由政府组织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完成的。另外,绝大多数核心技术也都掌握在官办手工工场及其人员手中。多数对各门科学技术有重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或技术专家都出身于官僚家庭,有的就是当时的高官。在小农经济的大背景下,大部分的科技成就也只有在政府的组织实施下才能取得。中国古代科技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应用方面都具有官办性质。   四是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宇宙观是指导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思想之一。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着重研究事物的整体性,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整体和谐的思想,把自然界看做是一个有机整体,立足于从整体上来把握事物及其规律,强调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特点,都是基于对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强调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讲究“天人合一”。我国的中医理论就是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宇宙观的代表性成就。   五是中国古代科学儒学化的特征非常明显。科技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必然会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成长于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古代科技亦是如此。一方面,儒家文化对科学家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儒家文化对科学研究也产生了影响。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科技具有明显的儒学化特征,中国古代科学的许多方面都与儒学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六是中国古代科技与政治密不可分。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与政治制度息息相关,研究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不能脱离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中国古代科技从产生之时就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功利性。古代科技中的天文历法是中国古代建立“天人合一”政治哲学体系的有力工具;小农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关系到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和赋税的征收。所以与农业有关的学科历来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古代科技由此被赋予强烈的政治文化色彩,这就使得中国古代科技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治制度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到了明清时期,政治上封建专制不断强化;在文化上采取“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在对外关系上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在经济上重农抑商。这些措施严重阻碍和束缚了中国科技的发展,使得我国科技在明清时期落后于西方,没有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由此可见,中   国古代科技受制于封建皇权政治的需要,被赋予极强的政治功利性,与政治密不可分。   七是中国古代科技应用性强,忽视理论研究,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我国古代发达的学科都与实际应用有关。例如古人认为天体现象能反映天命,关系王朝的兴衰,所以天文历法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而天文历法测算需要数学,数学学科因此发达。古代数学除被应用于天文历法外,也与土地丈量、地图测绘、赋税计算、水利工程建设等实用事务有关。例如《九章算术》完全是为实用目的而写的。而农学、医学是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实用性学科,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造成中国古代科学实用性强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古代科技部门是直接为国家治理服务的,当时政府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应用,而不注重探究事物的原因。另外,古代的知识分子重视读经书,他们关心的是功名和业绩,而很少自觉地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也不重视理论的研究。   八是中国古代科技从内容上来看,它主要集中于与农业、国计民生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医学等领域。   九是从研究方法上来看,中国古代科技主要采用对传统典籍的整理和对经验的总结,缺少科学实验,轻视对理论的概括和研究。   十是从科技应用上来看,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例如《九章算术》主要解决土地丈量,谷仓、堤坝、河渠修建,收税等实际问题,为数学学科发展而研究数学的极少。   十一是从分布领域来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医学以及数学等领域,其他领域涉及较少。   十二是从发展水平上来看,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遥遥领先于世界,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明清时期落后于西方,没有发展成为近代科学。   总之,中国古代科技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自成体系而且独立性与排外性强,与政治联系密切,以官办为主,形成了大一统的结构体系。在思想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学化的特征非常明显。在应用上,学术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国计民生,实用性很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对传统典籍的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科学实验,轻视对理论的概括和研究。在发展水平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遥遥领先于世界,但在明清时期落后于西方,没有形成近代科学,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遗憾。今天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从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中吸取一些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以早日实现“中国梦”。

一、“大一统型”的结构体系 所谓“大一统型”的结构体系即指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和程度与“大一统”的社会结构密切联系。如中国古代交通、通讯、军事技术、历法、土地丈量技术、绘制地图技术、皇宫建筑等,统称为“大一统”技术。如果把古代的技术成果按农业、“大一统”技术、手工业和医药技术加以分类统计,并算出各类技术在整个技术构成中所占的百分比,与大一统社会结构相联系的技术成果所占百分比,多在30%以上;而分裂时期则在13%以下,它明显地表现出“大一统”技术与大一统社会结构休戚相关。统计结果表明,历代手工业多占技术部分的30%-50% 。这样在统一时期,手工业和大一统技术的总合计分就占了整个技术部分的70%-80%,它决定了技术的水平。中国古代技术水平的最高峰是在宋代,这时不仅大一统的官僚政治形态趋于成熟,而且地主经济和商品经济也非常发达。当时国家征收商业税的年收入就增达2200万缗,约占部收入的1/7 。相反,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陷入分裂,地主经济衰落,商品经济普遍萧条,这一时期的技术净增长水平也最低。二、自成体系,独立性和排它性强 从地理环境上我国北面是寒冷的西伯利亚,东临浩翰的大海,西南是高耸着的喜马拉雅山,西部有阿尔泰山、喀喇昆仑山以及沙漠、戈壁的阻隔,因而虽然与其它地区和民族、国家不断地发生过接触和交流,但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大规模的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交流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的祖先就连绵不断地繁衍生息在这样的一个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以农业生产和各种工业生产为主要的生产活动,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传统,同时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传统的科学和技术。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勿庸置疑--是与古代印度、古代希腊以及中世纪阿拉伯国家的科学技术有着明显不同,不论是发展的道路、处理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至所包括的内容都是如此。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有着自己的体系。三、中国古代科学与政治密不可分 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统治思想,它对于封建社会的影响是极其深刻而广泛的,作为中国古代的科学,同样是在儒家思想的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儒家“伦理中心主义”直接影响科学理论的内容,它使科学理论摆脱不了稚气。第二是科学的政治化和理论的技术化。中国古代,科学理论,特别是天文、数学和政治的密切结合,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特殊产物。科学理论一旦纳入儒学思想方法的框架之中、科学家一旦成为科学官僚,那么科学必然会官方化,会和政治密不可分。四、直观外推的思维方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受到科学思想的制约。上文我们提到了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正负面影响,儒家思想似乎更注重于现实问题的研究,对于纯学术性的和理论性的东西并不十分关心。除了儒家思想外,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也是相当大的,古人对宇宙和自然认识的思想最精彩的当数道家。儒家思想较注重人类社会的道德和伦理,使得他们对“事”的研究较多而较少对“物”的研究。道家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但又非主流的思想意识,在很多方面构成了对儒家思想的补充。中国古代化学在道家的炼丹活动中得到了发展。医药学和生命科学在道家思想中也得到重视。因此道教曾被国外一些学者称誉为“世界上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 。但道家之“道”又被弄得不可捉摸,对于科学理论方面也仅限于阴阳五行认的范畴。正由于中国古代思想的这些特点导致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一般采取直观外推的思维模式。五、其它 我们说中国古代科学理论没有建立类似于西方的逻辑体系,并不是说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中没有逻辑,其实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中体现了“辩正逻辑”。首先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主要是一种有机唯物论,有很强的辩证色彩。其次,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模式形成了“实际问题--概念方法-- 一般理论--实际问题”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模式。这使中国古代科学方法具有“勤于观察,善于推类,精于运数,明于求道,重于应用,长于辩证”的特点。…没有更多了…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论文选题背景

可以用百度文档搜索找点素材

一、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1、先秦第一,在这个阶段,文学的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个体的演变;第二,上古巫史不分,史从巫中分化出来专门从事人事记录,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第三,士的兴起与活跃,对文学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第四,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方面文史哲部分,一方面诗乐舞结合,此外,成熟的文学作品出现,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此外,先秦文学突出表现了现实性、独创性和地域性。2、两汉第一,创作主体的环境有了变化,战国时代游说于列国之间的士,聚集到统一帝国的皇帝或诸侯王周围,形成若干作家群体,它们以歌功颂德或讽喻憰谏为己任,并成为大赋这种汉代新兴文体的作者;第二,与汉代大一统的政治局面相适应,汉代文学以大为美,铺张扬厉成为风尚;第三,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相适应,汉代文学失去了先秦文学的生动活泼与多姿多彩,而形成格式化的、凝重板滞的风格;第四,汉代乐府民歌以一种新的姿态、新的活力,先是在民间继而在文人中显示了不可抗拒的力量,并由此酝酿出中国诗歌的新节奏、新形式——五七言体。二、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1、魏晋——唐中叶(天宝末)第一,这是五七言古体诗繁荣发展并达到了鼎盛的阶段,也是五七言近体诗兴起、定型并且达到鼎盛的阶段;第二,文向诗靠拢,出现了诗化的骈文,赋向诗靠拢,出现了骈赋;第三,“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这两个诗歌的范式,先后在这个阶段的头尾确立起来,作为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成为后代诗人追慕的极致;第四,这是一个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的阶段,作家独特的人格与风格得以充分展现;第五,这个阶段的文学创作,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若干文学集团,其内部切磋提高了文学技巧;第六,玄学和佛学渗入文学,使文学呈现多姿多彩的新面貌。2、唐中叶——南宋末第一,韩、柳所提倡的古文引起文学语言和文体的革新,宋代的欧阳修等人继续韩、柳的道路,完成了这次革新;第二,诗歌经过盛唐的高潮之后到中晚唐另辟蹊径,到宋代终于找到了另一条路:由中晚唐诗人开始,注重日常生活的描写,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人文意象明显增多。到了宋代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气;由杜甫、白居易开创的反映民生疾苦、积极参与政治的传统,以及深沉的忧患意识,在晚唐一度减弱,到了宋代又普遍得到加强,宋代诗人与学者身份合一,诗歌议论成分增强,并具化俗为雅的美学追求。第三,唐中叶以后曲子词迅速兴盛起来,并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第四,唐中叶以后传奇的兴盛,标志着中国小说进入成熟的阶段,而在城市文化背景下的唐代“市人小说”的兴起和宋代“说话”的兴盛,则是这个阶段内文学的新发展。3、元初——明中叶(正德末)第一,从元代开始叙事文学占据了文坛的主导地位,从此文学的对象更多地从案头的读者转向勾栏瓦舍里的听众和观众;第二,文学的传媒不仅是写在纸上或刻印在纸上的读物,还包括了说唱、扮演等艺术形式;第三,儒生社会地位降低,走向社会下层从事通俗文学的创作,先是适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继而提高这些文学形式;第四,元代文学以戏曲和散曲为代表,以大都为中心的杂剧与以温州为中心的南戏共同创造了元代文学的辉煌,而明代流行的传奇又是对元曲的继承与发展;第五,元末明初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它们预示着一个长篇小说的时代到来了。三、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1、明嘉靖初——鸦片战争(1840)第一,文学集团和派别的大量涌现,并经常论争;第二,诗词、戏曲和小说均有所成就,其中戏曲和小说最为卓著。2、鸦片战争——“五四”运动(1919)第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许多作家在向西方寻求新的富国强兵之路的同时,也寻求到新的文学灵感;第二,救亡图存的意识和求新变于异邦的观念,成为文学的基调;第三,文学被视为政治改良的工具;第四,随着外国翻译作品的逐渐增多,文学的叙事技巧更新了;第五,报刊作为新媒体出现,一批新的报人兼具作家的身份,以报刊传播其作品,报刊文体出现;第六,诗歌方面出现“我手写我口”的口号。扩展资料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华文明最值得自豪的瑰宝。中国几千年来的的封建王朝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学的繁荣发展,唐诗、宋词、元曲的繁荣发展,配合其他汉乐府、歌赋等百家争鸣,形成了悠久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而鸦片战争带来的变局,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文化开始涌入,带来无数新的灵感。从此中国文学开始向救亡图存、改良社会等方向发展,形成近代特色的文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文学史

本人看过。总的感觉同意鲁迅先生的评价。鲁迅称《山海经》为“古之巫书”,并不为过。当然,里面也有山川、河流、植物、动物、飞禽走兽的记载。但光怪绿离的故事太多了,让人对其它史料也产生怀疑。大致情况如此。建议先看看鲁迅先生的相关文章。

[1]李贞琤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席位——评《臧否饕餮: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饮食书写》[J]中国酿造,2021,40(03):[2]马萌古代文学题材剪纸的演变及分类[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1,42(03):23-[3]孙凯昕中国古代文学与音乐的相融关系[J]艺术评鉴,2021(05):175-[4]余丹都城文化和古代文学研究的多维透视与立体建构——“中国古代都城文化与古代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艺研究,2021(03):157-[5]左硕丰基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J]名作欣赏,2021(09):183-[6]张子川中国古代民族文论逻辑体系的建构——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J]中国教育学刊,2021(03):[7]娄红岩从叙事文学角度探寻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评《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1(03):[8]图雅蒙古语授课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02):101-[9]雷正莲多元文化冲击下的古代文学传承与发展[J]今古文创,2021(05):36-[10]张帆探析中国古代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评《中国古代文学与语文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21(01):

中国古代兵器发展史论文选题背景

在中国古代,国家、民族、诸侯世家为了彼此的利益经常征伐作战,从而使中国古代的兵器不断的发展改进着。在中国原始社会时期,部落氏族等群体之间打仗时所使用的武器都是石兵器。士兵器主要是用石、骨、角、木、竹等材料,仿照动物的角、爪、鸟喙等形状,采用刮削、磨琢等方法,制成最早的兵器,或者说是胚胎形的兵器。它们以石制的为多,所以称作石兵器。这类制品出土的不少,主要有石戈、石矛、石斧、石铲、石镞、石匕首、骨制标枪头等,有的还把石刀嵌入骨制的长柄中。这些石兵器,大致经过选材、打制、磨琢、钻孔、穿槽等工序制作而成。石戈骨制标枪头骨制兵器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逐渐的从原始社会过度到了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青铜业开始发展,人民掌握了冶铜技术。随着青铜冶铸技术的提高,青铜兵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制品有长杆格斗兵器戈、矛、斧,卫体兵器短柄刀、剑,射远的复合兵器弓箭,防护装具皮甲、盾等。商代以后,铜的采掘和青铜冶铸业得到比较大的发晨。《考工记》的"冶氏"、"桃氏"、"函人"、"庐人"、"弓人"等条,还记录了杀失、剑、甲、戈戟、矛、弓等一些兵器的材料选择、尺寸大小、形制构造和规范等内容,表明当时制造的兵器已经向标准化迈出了最初的一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南方的楚国、北方的燕国和三晋地区,已经使用剑、矛、戟等钢铁兵器和用于防护的铁片兜繁。到了西汉,由于淬火技术的普遍推广,钢铁兵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军队装备钢铁兵器的比例不断上升。考古界在西安市汉都长安的发掘中,发现了一座建于汉高祖时的兵器库,内藏铁制的刀、剑、矛、戟和大量箭镞,数量远远超过了青铜兵器,生动地反映了铜兵器和钢铁兵器的消长情况。从东汉到唐宋,钢铁兵器进入全面发展的时期。坚韧锋利的各种钢铁兵器层出不穷。步兵使用刀、盾作战,具有攻防兼备的作用。骑兵使用双刃马矟,可直透敌兵的铠甲。射远兵器弩,继西汉出现带刻度的望山后,又在东汉出现了腰开弩;三国时期的诸葛亮(181-234)创制了连弩,使蜀军的射远兵器得到了很大改善;到唐代,射远的强弩已经发展成为重型的床弩,杀伤力大大增强。晋代创制的马蹬,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使用,提高了骑兵的骑术和战斗力。北宋时期,中国战争所使用的武器主要有: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挝、拐子、流星等。同时,在宋朝时期,随着火药的进步发展,中国开始出现了火器。大约在公元十世纪北宋初年,火药武器开始用于战争。从此,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又升起了弥漫的硝烟,传来了火器的爆炸声响,开创了人类战争史上火器和冷兵器并用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火器可以分三个发展阶段:初级火器的创制,火铳的发明和发展,火绳枪炮和传统火器同时发展。其代表兵器主要有:火铳、佛朗机、鸟铳等。而随着鸦片战争,中国的门户开放,近代兵器开始传入中国,古代兵器发展相应结束。→ 欢迎喜欢,对刀剑兵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师傅微信号:lqbjjs→欢迎想要了解更多冷兵器知识的朋友,关注微信冷兵器第一自媒体号:中华冷兵器

兵器发展概况;中国近代兵器的发展,从产品结构上划分,大体可分为;第一阶段的兵器制造皆在晚清时期;至19世纪末期,1891年江南制造局研制出快利步;第二阶段国内历经新旧军阀割据、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北洋政府时期,由于军阀战争,各派军阀竞相发展武器;自1928年国民政府宣告统一至1937年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部分兵工厂西迁,被迫进行战时生产;中国近代兵器的发展,从产品结构上划分,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制造带有火帽击发机构的前装枪炮到早期后装线膛枪炮(即早期后膛枪炮)。此时制造的后膛步枪为单发枪,后膛炮为架退炮。所用发射药和炸药皆为黑火药或栗色火药,炮弹为具有简单引信的榴弹(开花子)、穿甲爆破弹(钢质子)及穿甲弹(实心子)。第二阶段系步枪发展为连发(连续供弹)枪,并开始制造轻重机枪,火炮己发展为管退炮发射药为无烟药,炮弹为已具有较复杂保险装置引信的榴弹、榴霰弹、破甲弹,所装炸药为各种猛炸药。第一阶段约从19世纪60年代初至19世纪90年代末,前后约40年;第二阶段从19世纪90年代初至1949年,约60年,其中前10年为两个阶段的重叠交叉时间。第一阶段的兵器制造皆在晚清时期。清政府不惜耗费巨资,先从国外购买洋枪、洋炮,继而购买设备、引进技术、建厂筹造,前后共创办42个局、厂。最初生产各式前装滑膛和线膛步枪、马枪、抬枪、炸炮(冲天炮)、阿姆斯特朗式重型要塞炮及弹药、地雷、水雷等,然后发展为生产林明敦边针、林明敦中针、马梯尼亨利、1871年式毛瑟等早期后膛单发步枪和阿姆斯特朗、克虏伯、克鲁森等后膛要塞炮、过山炮。这一时期,所建工厂大多为生产枪、炮、弹、药的综合性工厂,但缺乏正规工艺,生产技术也比较落后。至19世纪末期,1891年江南制造局研制出快利步枪,1895年湖北枪炮厂开始制造汉阳式(即1888年式毛瑟)步枪,1892年江南制造局制造阿式管退船台快炮,1905年该局又开始制造克虏伯式75毫米管退山炮使中国兵器发展逐渐进入一个新阶段。第二阶段国内历经新旧军阀割据、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及第三次国内战争等几个时期,又受国外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兵器制造的品种和发展重点各有侧重,在武器的品种构成上有很大变化。北洋政府时期,由于军阀战争,各派军阀竞相发展武器。这时作战形式由固守城池的阵地战开始向运动战转变在兵器的技术结构上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和发明的部分新型兵器,开始引入国内制造,除普遍制造连发枪外,开始大量制造各种轻重机枪、冲锋枪、山炮、野炮、榴弹炮、加农炮、迫击炮、手榴弹、航空炸弹等。火药中的无烟药也得到较快的发展。这个时期的兵器品种增多,产量增大,其产品总体技术水平大体接近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稍后时期的水平。自1928年国民政府宣告统一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国民政府对所辖兵工厂进行了整顿和调整,开始向生产专业化方向发展。这一时期,兵器的品种变化不大,但型制有所改变。如步枪发展为中正式步枪(仿1924年式毛瑟枪),轻机枪逐步统一为捷克式轻机枪,重机枪逐步采用马克沁式重机枪,迫击炮及弹由英式改为法式。同时陆续开始了防化器材、化学战剂和军用光学仪器的筹备制造,并拟定了全国兵器发展规划,统一了部分兵器的制式,其发展规划因抗日战争爆发而未能实现。这一时期,东三省兵工厂被日军侵占,上海兵工厂撤销,给中国兵器工业的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部分兵工厂西迁,被迫进行战时生产。这一时期,针对当时作战特点和生产条件,大大发展了适于山地作战且原材料大部可以自给的各种轻型兵器,包括步枪、轻重机枪、中小口径迫击炮、战防炮、手榴弹、枪榴弹、掷榴弹、地雷(甲雷)、炸药包等;而重型兵器生产因设备和材料缺乏,基本上陷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对原有的兵工厂进行了调整和迁并,并接收了日伪的兵器生产单位,进行整顿和改建,兵器制造能力相对集中,重新开始了重型兵器的生产,一部分是抗战前产品,一部分是对接收的日式兵器进行仿制、配套和加工。为发动内战,除继续加紧制造迫击炮、手榴弹、步机枪外,还进行了M3A1式冲锋枪、57无坐力炮、36英寸M6A3和M6A5型火箭发射筒等轻型兵器的仿制,这也是中国近代最后研制或制造的几种较新式的兵器。以下就枪械、火炮、弹药、火炸药、防化器材、军用光学器材等各类兵器的主要品种、结构、性能和工艺发展情况,择要进行介绍。一、枪械中国近代时期的枪械,包括各种步枪、抬枪、机枪、冲锋枪、手枪、信号枪及枪榴弹发射器等。其中步枪又包括普通步枪和马枪,机枪包括重机枪和轻机枪。(一)步枪步枪按其外形尺寸、重量和使用方式又分为普通步枪和马枪。两者结构基本相同,但马枪较短、较轻,适于骑兵使用,又称骑枪。另有一种抬枪,其结构原理同步枪,需两人共抬,故名抬枪,其所用弹药与步枪有所区别,射程更远。步枪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前装枪和后膛单发枪为主;第二阶段为后膛连发枪。但两个阶段有所交叉。近代以前已制造有前装枪,但系采用手工制造的火绳枪。自19世纪50年代后,西方国家的新式枪械大量进入中国,到60年代初期,输入的枪械已有各种用火帽发火的前装枪和后膛单发枪。在第一阶段开始大量制造的是各种前装滑膛枪及前装线膛单发枪(亦称前装来复枪),同时部分局、厂也开始制造各种后膛单发枪。晚清时期,制造枪械的局、厂达21个,其中生产后膛单发枪的有江南、金陵、天津、广东、四川等机器局及湖北枪炮厂等11个局、厂。自1891年江南制造局研制出快利步枪和1895年湖北枪炮厂试制成功1888年式毛瑟枪后,便开始进入后膛连发枪的制造阶段。主要以仿制各式毛瑟枪为主,最初称汉阳式步枪,最后发展为中正式步枪。从晚清至1949年制造后膛连发枪的局、厂先后有23个。晚清和北洋政府时期,生产较为分散,抗日战争爆发后,经过搬迁、合并和新建,生产工厂只有10个。抗日战争胜利后,又进一步调整,主要生产厂是第二十一工厂,最高年产量达10万支(1947年),据不完全统计,整个近代时期,共生产各式步枪(合马枪、抬枪)约280万支。其发展过程如下:前装枪及后膛单发枪此处所说的前装枪即前装火帽枪,以别于中国古代的前装火绳枪。前装火绳枪是用火绳发火的前装滑膛枪,而前装火帽枪则是将其火绳改为火帽击发机构。该机构为一锥形发火嘴,嘴内装引火药连通枪管内发射药:嘴上置铜火帽,另有一鸟头形打火锤。扣动扳机,打火锤在簧力的作用下击发火帽,点燃引火药及发射药。此机构先系英人在1807年发明,以后西欧各国相继采用,19世纪60年代传入中国。早期建立的一些机器局、厂,大都生产过此种前装枪。前装枪又分为前装滑膛枪及前装线膛枪两种。前装滑膛枪,枪管内无膛线,一般采用散装黑药、群子,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此种枪早期建立的机器局制造较多,主要有西安、兰州、山东、山西、四川等机器局。前装线膛枪则在枪管内刻有膛线,枪弹为独个铅子。铅子形状有多种,一般为长形扩张式,底部中空,呈圆锥形,装有铁塞或木塞,借火药燃气压力使铅子圆柱部压入膛线而起密封作用。其射击精度和侵彻力较前膛滑膛枪为高。江南制造局于1857年最先仿造英、法、德等国的前膛来复步枪和马枪。其中所制德国前膛来复枪,口径11毫米,初速7米/秒,射程457米,有带表尺的瞄准装置及刺刀等物,结构较复杂。其后天津、吉林、云南、陕西等机器局也开始制造。前装枪由于弹药须从枪口装入,装填速度较慢,射击精度较差,性能落后。后逐渐被后膛枪所代替。后膛枪的仿制,开始时间较早。江南制造局在1867年仿制前装线膛枪的同时,即已开始仿制美国林明敦边针枪,以后山东、天津、四川机器局也陆续仿制马梯尼亨利、斯乃德、黎意等后膛枪。这些枪均系黑药、铅弹单发枪,所用枪弹为药筒、黑药、底火、弹头结合在一起的定装式黑药铅弹,从枪管后膛装入。枪身有击针击发式的闭锁机构,枪弹装入后进行闭锁,扣动扳机击发,火药气体不能外泄,增大了弹丸的能量和初速。供弹方式皆为单发装填。射击精度、射程及射速均优于前装枪。后膛单发枪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是:(1)林明敦边针枪,此枪系美国1866年装备部队用枪,口径13毫米,枪重2公斤,射程100~1000码①,闭锁方式为滚动闭锁。该枪仅江南制造局制造,1867~1883年共生产步枪5万余支、马枪717支。(2)57英寸②斯乃德枪。此枪为美国人斯乃德发明,1867年英国采用。系在恩飞耳德前装枪的基础上改进而得,结构简单,口径66毫米,枪全长1397毫米,枪管长990毫米,枪重4公斤,初速366米/秒,表尺射程800码,射速可达18发/分。天津机器局于1874年仿制时曾向英商购买闭锁装置数千具,将旧有的思飞耳德前装枪改为后装斯乃德枪,以提高性能,节约开支。四川机器局1887年也曾仿造此枪,但未投产。(3)45英寸马梯尼亨利枪。此枪口径为43毫米,枪管长843毫米,枪重1公斤,初速412米/秒,闭锁方式为起落式闭锁。该枪1871年英国正式采用,山东机器局于1876年由曾昭吉自造机器,照式仿制,不到两月,即造出120余支,质量与英式相当。其后四川机器局亦有制造,1896~1901年共制造3975支。(4)林明敦中针枪。此枪口径10毫米,枪长1321毫米,枪重34公斤、射程300~1200码。闭锁方式在原滚动闭锁方式下改进其组合弹膛和闭锁机构,使它变得更简单、更确切。该枪自1884-1890年在江南制造局制造,后因产生走火疵病,乃停造。积存1万支,无人领用。后在原枪机簧后,添置活盖,克服了走火疵病,仍可使用。该枪除江南制造局外,四川、天津等机器局也曾制造。①1码=9144米②1英寸=54厘米(5)黎意枪。此枪系美国人詹姆斯?帕里?黎意设计,是在原设计连发枪的基础上去掉弹仓的单发步枪,口径11毫米,枪全长1340毫米,枪重1公斤,射程100~1200码。江南制造局最初于1883~1885年仿造36支,继后,由于林明敦中针枪因质量问题停产,乃于1890~1892年问又重新制造黎意枪,共造1720支。(6)1871年式毛瑟枪。此枪系德国著名枪械设计专家被得?保尔?毛瑟于1866年发明,1871年为德军正式采用。枪口径为11毫米,枪长1292毫米,枪管长852毫米,枪重54公斤,射程300~1600码(另有一种马枪,枪长953毫米,枪管长648毫米枪重2公斤,射程200一1100码),采用枪机旋转闭锁机构,闭锁突榫位于机头部位、闭锁时突榫支撑在节套前端的闭锁槽内,左右对称,受力均匀。由于其闭锁与击发机构平稳可靠,在近代步枪中得到广泛运用。除江南制造局1883年试造12支外,四川、河南、广东、广西等机器局曾先后生产。四川机器局于1905~1910年生产5386支。除上述各种步、马枪外,当时还生产抬枪。抬枪亦分前装滑膛、前装线膛及后装线膛等三类,其结构原理与同类的步、马枪相同,只是尺寸、重量、装药量、威力、后坐力等比步、马枪为大。19世纪60年代以前生产的抬枪为前装滑膛、散装黑药、火绳点火,60年代后,也开始仿照英、法、德、美等国制造各种类型有击发机构的前装和后装抬枪。至1905年,制造的单位有江南、金陵、四川、天津、河南、山西、湖南、福建、陕西、云南、兰州、广东、吉林等机器局和湖北枪炮厂。制造的品种有各种规格的前装滑膛和线膛抬枪及林明敦边针、黎意、毛瑟、7响和五子等后膛抬枪。其中,除金陵、四川、北洋、湖南4个机器局的总产量分别皆在1000支以上外,其余各局产量仅数支到数百支。四川机器局从1896~1903年共造有蜀利、毛瑟抬枪5257支,是制造抬枪最多的局。由于抬枪品种繁杂,其诸元相差很大,如江南制造局造边针后膛抬枪,口径9毫米,枪全长2445毫米,全重2公斤,铅子重231克;山西机器局造抬枪口径25毫米,枪长2200毫米,湖南机器局造抬枪,全长2032毫米,铅子全重2克,陕西机器局造拾枪,口径3毫米,枪长1588毫米,净重14公斤。在中国,后膛枪代替前装枪的过程极其缓慢。从1867~1908年的41年间,许多机器局对前装枪和后膛枪都轮番进行生产。前装枪没有被后膛枪及时取代,主要原因是由于清政府财政困难、制造枪械的设备、材料及技术人员缺乏,因而严重地限制了兵器的发展和更新换代。李鸿章在1878年7月31日(光绪四年七月初二)的奏折中曾谈到:后膛枪虽较前装枪精度高,射程远,但前装弹药制造较易,而后膛枪弹必须造以机器,耗费既巨,且又一时不能奏效。为保存实力计,除已操练后膛枪者外,平时操练应用前装枪。近来所购新枪2万余支,费款数十余万,用心十余年,始得如此。新枪只可存放以应临时事变。枪弹乃枪之命脉,但后膛枪弹制造复杂而费用大,遇有战事,十年之蓄,不够数月之需。因此在当时的条件下,许多地方为应付眼前需要,仍继续制造前装枪和后膛单发枪,直到民国初期才基本停造。这一时期中国枪械制造所需的主要设备和材料,大都购自外国。机件加工除一般车、铣、钻、刨、插等方法外,型面枪件采用自由锻造法制出坯件,然后钳工划线、机械加工后修锉成型。枪管膛线加工用扁钻和挖刀先加工出内膛,再在专用拔来复线机上,固定枪管用一单刃刀具随与来复线相同之靠模板旋转拉出来复线。枪管采用手工校直,枪托加工除粗坯用机器外,其他用一般木工工具手工成型。淬火采用碳化法,表面处理采用珐蓝法。因此加工效率很低,质量较差,而且零件不能互换。后膛连发枪后膛连发枪(即后膛连续供弹步枪),是在后装单发枪的基础上增设一个能容若干发枪弹的弹仓的枪,可以连续供弹。每分钟可发射枪弹10~12发,较单发枪先进。中国制造该种枪始于1891年江南制造局制成的快利步枪。湖北枪炮厂于1893年开始仿制1888年式毛瑟枪,1895年投产称汉阳式步枪。1907年广东军械制造总厂仿1904年式毛瑟枪,制成1907年式步枪。1924年东三省兵工厂仿1898年式毛瑟枪,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仿日38式5毫米步枪。1935年巩县兵工厂仿1924年式毛瑟枪制成中正式步枪。这些枪是中国近代生产最有影响的6种后膛连发步枪。其中汉阳枪流传最广,制造的工厂最多、时间最长,从1895~1946年52年间,8个厂总产量为100余万支,个别厂制造到1948年。1935年中正式步枪被定为制式步枪后,多数工厂生产此枪,其中第二十一工厂生产工艺较正规,产品质量较高生产数量也最多,1944~1949年共生产6万余支。各局、厂在仿制这些枪支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除以上几种步枪外,1905年汉阳、上海两局、厂还分别研究成功数种自动步枪,但末投入生产。在连发枪的发展过程中,历届政府曾多次研究讨论制式口径。在1903年,代理两江总督张之洞会同直隶总督袁世凯,提出参照日本、英国小口径枪,拟定全国步枪口径为5毫米,政务处同意该项意见。后陆军部复议仿德国陆军的编制和装备,以德国代行设计的口径8毫米1904年式毛瑟枪为制式。该枪于1907年试成,故又称1907年式步枪或光绪三十三年式步枪。1912年广东兵工厂提高其精度,定名为元年式步枪①。1913年北洋政府陆军部重新规定步、马枪口径为9毫米,1915年陆军部军械司又复提出步枪制式定为元年式,口径为8毫米,认为该口径的步枪和枪弹于中国“人民体格,尤为相宜”。但由于当时军阀割据、南北对峙,未能实现。1919年广东及四川兵工厂先后将元年式步枪口径改为9毫米。因9毫米枪弹威力大,杀伤力强,当时引进的步机枪大多为9毫米,为便于枪弹通用,乃逐渐转向9毫米口径,称为元年式9毫米步枪。1928年兵工署统辖全国兵工厂后,重新探讨兵器制式化问题。1934年1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的兵器制式化会议,议定步枪采用德国1924年短式毛瑟步枪为制式步枪(口径9毫米)。1935年巩县兵工厂首先仿制成功,定名为24年式步枪,又称中正式步枪,1940年后,经第二十一工厂参照德国图纸,改进机床,设计制造工艺、工装,至1943年10月正式投入生产,一直生产至1949年。①民国时期试制成功的兵器,多以产品定型的年份命名,如元年式步枪,即民国元年试制定型,但亦有个别产品以正式投产的年份命名的。(1)快利步枪快利步枪,是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种连发枪。1890年,两江总督李鸿章因见江南制造局所造枪支均是旧式,仿造英国南夏枪亦不适用,乃“饬令专就曼利夏、新毛瑟两式讲求仿造。”②同年,江南制造局在购得各国样枪后,先后仿造了奥地利曼利夏和英国新利样枪。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应用写作文书、中国近代兵器发展史57等内容。

中国古代兵器,指从史前时期兵器出现时,直到封建社会结束,即清王朝的闭关政策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被帝国主义列强打破,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止,装备中国古代军队、用于实战的各类兵器。以火药开始用于制造兵器为分野,可分为两大阶段。北宋初编成的《武经总要》,是明确记载了火药兵器的最早史籍,因此北宋正是前后两个大阶段的转折期,从史前直到北宋是使用冷兵器阶段,在其以后是火药兵器和冷兵器并用的阶段。冷兵器阶段在使用冷兵器的阶段中,又可以依据主要兵器的质地和工艺特点,区分为三个连续发展的较小的阶段,即石器时代的兵器、青铜时代的兵器和铁器时代的兵器。石器时代实际指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这与探讨兵器起源相联系,是冷兵器的萌发阶段或原始阶段。当时最先进的工艺,是磨制石器,因此原始兵器也以磨制的石兵器为其代表,特别是钺和镞,但大量使用的还是由木、骨乃至蚌、角制造的兵器。至于防护装具,更以藤、木、皮革为主。当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原始社会。青铜时代是冷兵器的发展阶段。当时最先进的工艺是青铜冶铸技术,因此最精锐的兵器以青铜质料的为代表,主要是青铜戈、矛、钺、镞,也发现有以青铜铸造的防护装具。这时还使用着大量石、骨制造的兵器,防护装具则主要是皮质的甲胄。当时社会处于奴隶制时期,即夏商周三代,下限可延至战国。青铜兵器经历了发生、发展、成熟和衰落四期:发生期约当夏至早商;发展期约当商代;成熟期约当西周至春秋;衰落期约始于战国,那时钢铁兵器已较多地出现于战争场合。铁器时代是冷兵器的成熟阶段,最先进的工艺转为钢铁的冶炼,于是钢铁兵器逐渐代替了青铜兵器,连防护装具也以钢铁制造的为主。当时社会已进入封建制时期,自战国秦汉直到北宋,钢铁兵器的发展可以区分为四期:发生期约当战国至秦汉;发展期约当三国两晋至南北朝;成熟期约当隋唐;衰落期约当北宋,那时火药兵器已出现在军队的兵器装备之中。火药兵器和冷兵器并用的阶段这一阶段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以明初大规模将金属管状射击火器用于实战为分野。火器和冷兵器并用阶段的前期,又可分为三个连续发展的小期:火药用于制作兵器,原始管形射击火器的萌芽,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的出现。从明代中叶到清代末年,是火器与冷兵器并用时代的后期。这时元末明初金属管形射击火器发展的势头停滞下来,制造技术逐渐落后于西方,以至到明代中叶不得不从舶来品中汲取技术,仿制西方的火器,出现了主要靠引进的技术发展火器的局面。

在中国古代,国家、民族、诸侯世家为了彼此的利益经常征伐作战,从而使中国古代的兵器不断的发展改进着。在中国原始社会时期,部落氏族等群体之间打仗时所使用的武器都是石兵器。士兵器主要是用石、骨、角、木、竹等材料,仿照动物的角、爪、鸟喙等形状,采用刮削、磨琢等方法,制成最早的兵器,或者说是胚胎形的兵器。它们以石制的为多,所以称作石兵器。这类制品出土的不少,主要有石戈、石矛、石斧、石铲、石镞、石匕首、骨制标枪头等,有的还把石刀嵌入骨制的长柄中。这些石兵器,大致经过选材、打制、磨琢、钻孔、穿槽等工序制作而成。石戈骨制标枪头骨制兵器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逐渐的从原始社会过度到了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青铜业开始发展,人民掌握了冶铜技术。随着青铜冶铸技术的提高,青铜兵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制品有长杆格斗兵器戈、矛、斧,卫体兵器短柄刀、剑,射远的复合兵器弓箭,防护装具皮甲、盾等。商代以后,铜的采掘和青铜冶铸业得到比较大的发晨。《考工记》的'冶氏'、'桃氏'、'函人'、'庐人'、'弓人'等条,还记录了杀失、剑、甲、戈戟、矛、弓等一些兵器的材料选择、尺寸大小、形制构造和规范等内容,表明当时制造的兵器已经向标准化迈出了最初的一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南方的楚国、北方的燕国和三晋地区,已经使用剑、矛、戟等钢铁兵器和用于防护的铁片兜繁。到了西汉,由于淬火技术的普遍推广,钢铁兵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军队装备钢铁兵器的比例不断上升。考古界在西安市汉都长安的发掘中,发现了一座建于汉高祖时的兵器库,内藏铁制的刀、剑、矛、戟和大量箭镞,数量远远超过了青铜兵器,生动地反映了铜兵器和钢铁兵器的消长情况。从东汉到唐宋,钢铁兵器进入全面发展的时期。坚韧锋利的各种钢铁兵器层出不穷。步兵使用刀、盾作战,具有攻防兼备的作用。骑兵使用双刃马矟,可直透敌兵的铠甲。射远兵器弩,继西汉出现带刻度的望山后,又在东汉出现了腰开弩;三国时期的诸葛亮(181-234)创制了连弩,使蜀军的射远兵器得到了很大改善;到唐代,射远的强弩已经发展成为重型的床弩,杀伤力大大增强。晋代创制的马蹬,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使用,提高了骑兵的骑术和战斗力。北宋时期,中国战争所使用的武器主要有: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挝、拐子、流星等。同时,在宋朝时期,随着火药的进步发展,中国开始出现了火器。大约在公元十世纪北宋初年,火药武器开始用于战争。从此,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又升起了弥漫的硝烟,传来了火器的爆炸声响,开创了人类战争史上火器和冷兵器并用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火器可以分三个发展阶段:初级火器的创制,火铳的发明和发展,火绳枪炮和传统火器同时发展。其代表兵器主要有:火铳、佛朗机、鸟铳等。而随着鸦片战争,中国的门户开放,近代兵器开始传入中国,古代兵器发展相应结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