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国土资源规划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发布时间:2024-07-17 16:43:19

国土资源规划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撰写的学术论文叫学位论文。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被授予学位的重要条件。  学位申请者如果能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而论文的审查和答辩合格,那么就给予学位。如果说学位申请者的课程考试通过了,但论文在答辩时被评为不合格,那么就不会授予他学位。  有资格申请学位并为申请学位所写的那篇毕业论文就称为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既是学位论文又是毕业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知识和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在社会科学领域,人们通常把表达科研成果的论文称为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具有四大特点:①学术性 ②科学性 ③创造性 ④理论性一、学术性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论据上,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进行严谨的论证。二、科学性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这是因为科学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统的”,“科学方法主要是发现新现象、制定新理论的一种手段,旧的科学理论就必然会不断地为新理论推翻。”(斯蒂芬·梅森)因此,没有创造性,学术论文就没有科学价值。三、创造性学术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具有论证色彩,或具有论辩色彩。论文的内容必须符合历史 唯物主义和 唯物辩证法,符合“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又综合” 的科学研究方法。四、理论性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科学道理,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而且要准确、鲜明、和谐、力求生动。表论文的过程   投稿-审稿-用稿通知-办理相关费用-出刊-邮递样刊  一般作者先了解期刊,选定期刊后,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书面形式投稿。大部分是采用电子稿件形式。   发表论文审核时间  一般普通刊物(省级、国家级)审核时间为一周,高质量的杂志,审核时间为14-20天。   核心期刊审核时间一般为4个月,须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   期刊的级别问题   国家没有对期刊进行级别划分。但各单位一般根据期刊的主管单位的级别来对期刊划为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主管单位是省级单位。国家级期刊主管单位是国家部门或直属部门。

选题的背景和价值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民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增长,结构也不断的优化。互联网作为网民权利、利益表达的新渠道,致使网络事件风起云涌,但是我们的政府在态度和机制上表现不足。在政府建立的各种网络民意通道也存在着各种现实的问题,致使网络民意向政府表达的内部通道不畅。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网络民意和公共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有了理论和现实的价值。2互联网发展迅速从1986年高能物理所ALEPH组从北京给斯坦伯格(JackSteinberger)发出的第一份电子邮件到1994年中国被允许加入互联网,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可谓迅速。截至2012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3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为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88亿,网民数量全球第一。在IP地址方面,也仅仅次于美国和巴西。①同时,以用户参与为本质的W0,以其开放性、真实性、自组织性、聚合性等特性也为互联网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互联网正以蓬勃的发展之势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互联网的时代己然到来。3网民结构优化除了网民数量在逐渐扩大以外,网民的结构也在不断的优化。网民的年龄结构逐步向中年和老年人转移,网民意见的理性表达有了提升;网民的高学历结构渐趋稳ice`,大专及以下学历稳占网民比例的l/5以上,网民意见的知识性得到了保障;网民的职业结构方面,学生群体呈现连年下降的趋势,变得更加丰富、合理;城乡结构方面,农村网民的规模逐渐上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这一比例一也将进一步的改善。总之,网民结构的优化,为网民V"见的真实性、了一眨表性私!独立性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学术堂分两步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怎么写:  1、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①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③他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  2、目的意义  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前人研究的成果,所选题目到目前所研究到的状况,而你又对选题有何特别看法,为何会选此题,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看法有何异议或者是有何更深入的观点

国土资源规划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你是写毕业论文,还是写一般的文章,还是参加某个学术比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也随之出现。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及其所引发的环境灾害和生态灾难越来越对区域发展、社会进步构成威胁,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据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2006年9月联合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05%。其中,水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863亿元,占经济总损失量的9%;大气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198亿元,固体废物和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7亿元。从环境指标可以看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污染物排放达标形势严峻。全国745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28%的断面劣于环境V类标准;流经城市的90%河段受到严重污染;近3亿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合格;60%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污染有加重的趋势;酸雨控制区内酸雨污染程度进一步加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只有4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足50%。我国的环境污染已经非常严重,生态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和区域安全的重要内容,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等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生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类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一个主权国家的战略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基础。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人类栖息的基地和衣食的基本来源,在人类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国土资源的多寡和优劣仍然是决定一个国家安全度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更是一个先决性条件。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人类土地资源利用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其中最引人瞩注目的是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根据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于2005年7月联合开展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结果,全国水土流失面积92×104km2,占国土总面积的08%。水土流失严重县有646个,其中04%处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因水土流失而丧失耕地267×104hm2,平均每年“流失”耕地7×104hm2;荒漠化土地面积262×104km2,是全国耕地面积的2倍多,并且还在以每年24×104km2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沙化一个中等县;全国盐渍化土地25×104km2,且有增大的趋势。据专家估计,每年仅土地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25亿元,土地沙化损失540亿元;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经济损失达1165亿元。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生态功能退化;90%以上的天然草地退化,每年增加退化草地2×104km2;一些地区河流水资源过度开发,人均水资源量已经接近1700m3/人的国际生态警戒线,流域生态功能严重失调;华北平原出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有10%~15%的高等植物物种处于濒危状态,物种资源流失严重,有害外来物种入侵每年造成1200亿元的经济损失。时已至今,当大多数土地生态环境遭受到来自人类自身日益严重的威胁和破坏时,人类才开始思考这一危及人类自身的安全问题。虽然人类对环境的保护、生态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目前仍然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现象,从而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的非持续性问题。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内土地资源生态环境遭到了巨大的冲击与破坏,某些破坏已达到或超过了土地资源的生态承受力,有些甚至达到不可逆转的程度,而区域土地资源的生态破坏又反作用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区域乃至一个国家人民的健康生活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生态安全的目标是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对生态安全的评价与分析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保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提高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最终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人口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河南省地处中原,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是河南省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对土地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也导致水土流失、沙漠化加重及湿地消失等一系列生态安全问题的出现。具体表现在:①耕地生态安全形势严峻,河南省作为粮食主产区,耕地却存在土壤养分失调、土壤污染严重、退化日益加剧;②水土环境生态安全形势严峻,水资源过度开采,水质污染,水土流失面积居高不下,生态系统调节功能削弱;③矿产资源的开采导致耕地减少和破坏,诱发矿山灾害,降低了生物多样性等。因此,选择河南省域的土地资源进行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有利于充分认识河南省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问题采取措施,以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维持土地生态的健康与服务功能的可持续性。这对保障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协调区域人地关系、保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额,说说这个东西可以应用到哪些场合,然后谈谈这些应用现在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你实现它的意义在哪里。说完这些就可以了。

国土资源规划论文选题背景

一、为阿勒泰地区编制国土资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根据新疆阿勒泰地区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应用新方法利用可持续发展、民族发展理论等,结合阿勒泰地区区情,对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剖析存在问题。参考借鉴国内外国土资源整治与开发、区域国土规划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研究探索新疆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存在问题等,制定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战略,把综合开发、合理利用、资源环境保护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具有阿勒泰地区特色的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成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及管理,以及相关决策部门编制资源及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如为阿勒泰地区编制国土资源规划、土地、矿产、水资源、畜牧和草场、旅游资源规划以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二、促进阿勒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阿勒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农牧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由于历史、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社会环境等多方因素的制约,阿勒泰地区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相对较低、资源家底和潜力认识不清,资源性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管理体制机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项目在对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进行客观界定的前提下,对土地、矿产、水、草场与畜牧、旅游5种国土资源的现状、开发利用、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理清地区优势资源产业发展的思路,摸清阿勒泰地区主要国土资源家底,评估资源潜力,并对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行客观评价,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翔实可靠的资料,为该地区制定和落实区域国土资源及产业、环保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从而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区域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实证支持截至2012年末,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实施10余年。国家、部门及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国土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也得益于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措施。本研究通过西部大开发战略历史回顾,对新疆阿勒泰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战略的研究日趋紧迫,如何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主要优势特色资源,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和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将是未来新疆及阿勒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阿勒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与保护将有力地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进程,为当地的经济增长提供发展动力,将更好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四、为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阿勒泰地区是一个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地缘独特、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因此,加快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制定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以阿勒泰地区的土地、矿产等5种国土资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提出区域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战略。这种资源发展战略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典型的特征,因而可作为国家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提供区域层面的实证研究素材及成果。从学术层面而言,本研究为我国其他与阿勒泰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相近的边境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战略和相关政策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他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五、为中国正在编制的国土规划提供区域国土规划实证研究支撑2010年9月,全国国土规划前期研究和纲要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表示,《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1~2030年)》将涉及未来二十年的国土规划,共有包括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在内的28个部委参与其中。这是我国首部国土规划纲要。本轮国土规划的定位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国土自然条件,对国土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的统筹谋划和综合部署。本轮全国国土规划将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以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条件为基础,合理确定评价对象,明确区域国土开发利用的适宜性和限制性,选择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战略。在此基础上,统筹重大基础设施,调控产业结构布局,优化城镇分布格局,加强广域国土合作,促进国土协调发展,并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1~2030年)》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以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条件为基础,这种评价是全国性的、综合的、系统全面的。而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是针对区域性的资源开发与保护战略研究,兼顾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土空间布局,以及国土综合整治方面的内容。本书努力为我国正在编制的国土规划提供一些区域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方面实证研究素材,特别是针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实证研究成果。

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周家寰在深化地质勘查队伍改革座谈会的专题报告 一、1999—2003年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回顾  (一)大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部署  1999-2002年,在《国土资源大调查纲要》指导下,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加强西部、确保重点、区域展开、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强重要成矿远景区矿产资源的区域评价,加大国家战略性矿种的普查评价力度,加强新类型矿床的研究与评价,同时兼顾矿产资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评价。总体工作部署思路是:  1、优先安排西部工作程度极低地区矿产资源区域评价。重点部署在新疆南部、西藏“一江两河”、藏东地区等,全面提高西部地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程度,初步查明区域成矿环境、成矿规律、找矿方向、主攻矿种和类型,圈定一批成矿远景区,并提出下一步评价工作的部署建议。  2、加强重要成矿区带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如雅鲁藏布江成矿区、西南三江、南岭地区、天山地区等,通过加强异常查证、矿点检查,面中求点,力争“十五”末,新发现并初步评价一批具大型前景的矿产资源勘查基地。  3、加大对有望取得重大突破大型—特大型矿床的战略性勘查投入,如骑田岭锡矿、豫西南铅锌矿、西藏拉诺玛铅锌矿、吐哈盆地可地浸砂岩铀矿等,集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交一批重要矿种的新增资源量,为经济建设布局提供依据。  4、开展东部接替资源勘查。适度开展大型矿山(田)外围及深部的矿产勘查工作,为大中型国有矿山企业提供后备接替资源。  5、加强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主要围绕矿产资源可供性分析和全球资源配置,开展矿产资源战略研究和周边国家矿产资源对比研究;开展重要成矿区带的成矿远景区划和综合研究,开发和建设矿产资源评价信息系统等。  2002年,健全完善后的中国地调局对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的内涵、工作重点和总体部署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对战略性矿产勘查的矿种、地区、项目适当集中,进一步突出了国家需求这一战略性特点,突出了为国家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服务这一首要目标,突出了“摸清资源家底”和实现战略性矿产勘查新突破的近期主攻方向。具体部署将在2003-2005年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中逐步落实。  (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成果显著  1999-2002年底,累计新发现矿产地421处,累积探获资源量(333+3341资源量,下同):铜1200万吨、铅锌3000万吨、铝土矿5600万吨、优质锰矿石8900万吨、铁锰矿石15亿吨、锡100万吨、金1000吨、银20000吨、钾盐29亿吨、磷矿石7500万吨,提高了资源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铜、铀、钾盐等短缺资源勘查走出了“山穷水尽”的艰难困境,展现出“柳暗花明”的美好前景。继东天山铜矿实现突破之后,西南三江地区、雅鲁藏布江成矿区、青海南部地区等铜矿勘查取得重大进展,通过进一步勘查工作,有望形成2-3处国家级铜矿勘查开发基地。铀矿勘查实现了从南方硬岩型到主攻北方可地浸砂岩型战略转移,并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有效缓解了我国铀资源紧缺局面。新疆罗布泊钾盐勘查不仅揭开罗布泊神秘面纱,而且是继柴达木盆地之后我国钾盐找矿的又一重大突破,探求氯化钾资源量29亿吨,随着该矿床的开发将缓解我国钾盐产品供应紧缺局面。此外,钨、锡等我国传统优势矿产勘查形势喜人,探获锡资源量近百万吨,新发现一批重要找矿远景区。  东部工作程度较高地区的勘查工作仍不断取得新突破,展示出较大找矿潜力。南岭地区锡矿、豫西南铅锌银矿、闽中铅锌银矿等勘查不断获得新突破;辽宁青城子铅矿外围金银矿、江西德兴铜矿外围金矿、湖南柿竹园矿田的金船塘锡铋矿、水口山铅锌矿外围的仙人岩金矿、香花岭外围锡矿等接替资源勘查取得显著找矿成果。这些重大找矿成果对我国矿业可持续发展,缓解大中型国有矿山的资源危机状况具有重大意义。

国土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土资源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管辖的含领土、领海、领空、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在内的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其它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狭义国土资源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管辖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国土资源具有整体性、区域性、有限性和变动性等特点。  以国家行政来讲,即国土与资源,通俗讲即土地与矿产。  国土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组成的物质实体。  其特性为:①数量上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有些资源属于可持续不断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辐射能、风、水力、潮汐能及地热等;有些属于数量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如几乎全部矿物资源;有些资源现有数量虽有限,但可在短期内繁殖、再生和发展,称可更新资源,如动植物、地下水、劳动力等;②分布上的不平衡性。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资源的地理分布往往是不平衡的,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明显的地域差异;③开发利用上的可变性。有些资源在不同的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其开发利用程度差异较大。中国国土资源绝对数量大,种类齐全,其中有不少在世界上居优势地位。但因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广义角度看,国土资源是一个国家领土主权范围内所有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总称。对自然资源有多种定义,一般可以这样理解,即认为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如:土地资源、矿藏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应该认识到,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自然资源的理解范围会不断扩大,过去被认为不能利用的自然环境因素,也会变为有一定经济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是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经济意义的各种固定资产,如:工业资源、农业资源、建筑资源等;社会资源主要指人力资源以及为人力资源服务的教育、文化、科技等基础设施。   狭义的国土资源是一个主权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全部疆域的总称,包括领土、领海和领空。国土资源是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场所和生产基地,是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认为国土资源是指一个国家主权管理地域内一切自然资源的总称,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水、气候、生物和矿产资源。国土资源与自然资源最大区别之处在于国土资源有一定的空间地域的限定,也就是主权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即为狭义的国土资源。

信息资源规划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首先纲领性把握两者区别:目的——重在阐述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即为什么选这样一个题目进行论述,要论述出什么东西。意义——重在表明论文选题对理论研究有哪些贡献,或对实践具有哪些帮助和指导。在明确两部分的区别之后可以对选题的相关领域进行搜索,明确当下该选题有哪些研究成果,还有哪些部分是你的选题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对选题的价值有一个综合性的判断。最后进入实战部分:可以先简单叙述该课题的起源或者发展状况,然后阐明选题着重解决哪些问题(讨论范围)。最后对你的选题进行价值性评估,说清楚这篇论文将对理论产生哪些推动作用,或者对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就可以了。PS目的和意义可以分开写,也可以合并写,看个人爱好以及资料的详实程度。希望对你有帮助~祝论文顺利 O(∩_∩)O

前人研究的成果,所选题目到目前所研究到的状况,而你又对选题有何特别看法,为何会选此题,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看法有何异议或者是有何更深入的观点

根据你的选题来决定形式,同时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对于创作上的问题可以来职称驿站网看看。

你是写毕业论文,还是写一般的文章,还是参加某个学术比赛……

国土资源规划论文选题意义

那要看你的方向是什么了??规划、土地经济、可持续利用、房地产、还是偏地信方面的,这有很多不同的侧重

法律分析: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条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第四条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第五条 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设置及其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你好啊,正好我也面临写论文的难题,你是哪个学校的?364566478有空交流一下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