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外国教育史对我国教育的启示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23:17:12

外国教育史对我国教育的启示论文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的伟大爱国者、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在教育理论方面的代表作,更是西方教育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书中,夸美纽斯明确指出“大教学论”就是“将一切只是教给一切人”的艺术,这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教得彻底”的艺术。和谐教育思想贯穿于夸美纽斯的整个教育体系,“人爱和谐,渴求和谐,这是很明显的。”他认为渴求和谐是人的天性,人生来就带着和谐的“种子”,教育就是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1、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在他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被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凸显了其对德育的重视。其道德教育思想在教育思想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道德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具有特殊性的教育工作 道德教育――这并不仅是在掌握知识和进行劳动的过程中形成世界观和种种信念,而且也是一项专门的具有特殊性的教育工作,有它自己的规律,需要花费时间和采取一些作用于人的意识、性格和行为的特定形式和方法。如果坚持不懈地向学生讲清优秀道德品质的意义,并且使他们从所热爱的劳动中体现出道德思想,那么在我们所教育的每一个学生身上就会形成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正确立场和观点。

这里有篇相关的论文写的不错,可以参考:-Gjs-KZrmNHqFBmh5Lr3Zawiidq_4gRTCUlrCOET2aXBk7MvMOuaPY7,打开就能看到。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我的回答。

外国教育史对我国教育的启示论文题目

你定好题目没??要是还没思路的话我觉得你可以在网上找些关于这类的(职业教育)等等找下你的思路!

教育学的学科思考— — 从西方教育学科研究的历史演变探讨教育学学科发展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人类出现的初始阶段就存在了。但是,教育作为一种认识或社会问题而被人们探讨,有意识地研究,则要迟得多。因此,可以说,作为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 教育学。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教育宴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的抽象。教育学科首先在西方形成,其历史过程可分为三大时期:一、前学科时期从研究结果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井产生深远影响这一角度看,可把古希腊哲人对教育的有关探讨作为前学科时期的起点,把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诞生作为终点,时间跨度约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l6世纪末共20∞ 多年。这段时期又可分为“古希腊”和“中世纪”两大阶段。1.教育存在的台理性— — 研究对象与中心课题。从古希腊哲人遗留下来的有关文献看,首先进入他们思考领域的教育问题,并不是诸如“教育是什么 这样与认识事物性质密切相关的问题.而是社会为什/厶要办教育,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教育应该怎么办(包括结构、内容与方法)等直接面对教育实践的原则性问题。有关“教育必要性”,有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强调教育的功利或实用价值的回答;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与共同利益有关的非功利性价值的回答�6�8 �6�8 这些古希腊哲人对教育必要性问题的探讨,实际上是对教育价值和目的的探讨。它指向的是教育对人类、社会、个人的意义问题。它与哲人对自然的探讨有巨大差异。过去忽视了这一差异,但它却是“教育 这一人为事物特性充分、顽强而突出的表现。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进行教育括动的,所以研究教育,必然首先研究和论证自己需要的台理性。而后把教育当作满足自己需要的工具来设计 (从目的到内容、方法)。人的需要和对需要的意识、价值判断的不同与变化,必然会反映到教育问题上来,教育这一研究对象性质上的非自然性,教育研究与自然研究在问题域上存在区别。2,两种研究传统的发端— — 研究方法。古希腊哲人由哲学观直接导出教育价值观与目的观,成为他们主要的认识方法,是这时期教育研究方法整体上的一大特征。哲学在教育研究中发挥着双重作用,既是教育观形成的哲学理论前提,也是认识教育现象的理性工具,这两者的台一使教育观与哲学观直接对应,思考哲学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思考教育问题的方法。因此,可以说,古希腊时期哲人关于教育问题的探讨,在一定意义上,只是他们的哲学观在教育这一具体领域中的运用和体现。这一最初形成的研究方式,哲学与教育观的密切关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保持下来,成为教育研究中第一个最古老的传统。另外,以古罗马著名雄辩家和教育家昆体良为代表的另一种传统,即以如何培养雄辩家为核心问题的有关教育的系统探讨,他采用的立足于经验的总结与反思,面对现实的思辩与依赖直觉的判断及以服务于教育实践为目标的研究方法,成为古代又一种研究传统.对以教育实践问题为对象的教育研究产生持久的影响。犹如第一种传统在方法上有赣于哲学,并未形成特殊一样,第二种传统在方法上也未超出经验反思的范围,未形成教育研究的特殊,只是反思的内容是教育经验,在方法上更注意对与对象相关事物系统、全面的关注.因而显得缜密而有条理。3.认识教育现象的前提性问题域形成— — 研究结果。古希腊的教育研究,无论从方法,还是从研究结果的存在形式看,都还未达到专门化的程度,只是以一些观点、见解的方式存在,很难说是系统的理论,更未形成学科。但这并不等于说古代对教育的探讨不重要,古希腊时期教育研究的结果形成了认识教育现象的前提性问题域,是教育理论的基础构成。有关教育的问题,古希腊哲人的基本回答可概述如下:(1)人与社会是否需要教育? — — 从社会功利及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的需要来论述其必要性。(2)人是否有接受教育的可能? 提出了教育中身与心、感性与理性、智与德等一系列范畴的肯定回答。(3)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原因是什幺?— — 遗传、习惯与教育。(4)教育对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 规范与塑造作用。(5)人什么时期接受教育最重要和有效?— — 儿童时期。可以说,人类历史上教育探究的初始期对人类教育认识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贡献,不在于得出的结论.而在于形成的基本问题域。4.中世纪的变化与意义。从中世纪一些教育文献中可看到,循着演绎的路线探讨教育问题时,神学家们不再以哲学.而是以神学为起点,论证过程中主要引用圣经中的话作为理论依据.或者以上帝的名义来证明结论的正确。哲学服从神学、理性服从信仰,这样一个中世纪神学家推崇的最高原则,也体现在对教育问题的探讨中,神学统治是中世纪学术僵死、倒遇、贫乏的重要原因。它从反面告诉了我们演绎过程中大前提的决定性意义。神学至上的教育观区分了信仰与真理、道德与知识两对范畴,就此而言.是一种认识上的进步.因为至着与至真尽管相关,但并不等同,区分有助于对它差异和各自特性的研究。与此相关的是,中世纪的宗教教育家关注内心体验、反省、感悟等一系列人的内心世界与精神领域的变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作为范例解剖人性.描写人皈依上帝所走过的长长的心路。中世纪的教育研究并非一片空白,也不都是倒退。当时已有人开始注意和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因素.井把此作为研究、确定教育行为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路线与哲学思辩路线的有意识区分,对信仰与知识的区分,都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创造了认识条件.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些都来形成一种普遍的研究因素和传统。因此,前学科时期教育研究的主要形态还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奠定的。中世纪孕育着新时期的曙光,它是从古希腊原始哲学的辉煌通向近代科学诞生的桥梁

毕业论文发表可上知网查询文献哦。

17—18 世纪英国的学校教育初等教育一种是国教教会控制的学校;另一种是非国教教会的个人或团体创办的慈善学校。最有代表性的是星期日学校,亦称“主日学校”),1780年由传教士雷克斯在英格兰创办,这是一种在星期日为在工厂做工的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和识字教育的免费学校。它在星期日把贫民阶层的儿童聚拢起来,既可防范、减少社会秩序的混乱,又可用宗教宣传来麻醉儿童的精神,因而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中等教育文法学校和公学。文法中学是沿用传统名称,目的是培养一般官吏。公学,相对于私人延聘家庭教师的教学而言,由公众团体筹资兴办,教学设施设备条件好,收费高,目的是培养一般的公职人员。二者都比较注重古典文科教学和宗教课程且与初等教育不衔接,体现出明显的双轨制。高等教育中世纪建立起来的古典大学,最著名的是牛津(1168)和剑桥大学(1209),它们以上层社会青年为主要 教育对象,以古典文科与神学为主要教育内容。19 世纪—20 世纪初的学校教育初等教育导生制学校(兰卡斯特——贝尔制),1798 年由英国传教士兰卡斯特和贝尔创造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 形式,又称为兰卡斯特——贝尔制或相互教学制度,即由教师选择一些年级较高或年龄较大、成绩优秀的学生充任“导生”,作为助手,先让他们接受教学内容,再让他们转教其他学生的一种教学制度。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短缺的困难,又有助于初等教育的发展,故在英国广泛流行,对欧、美等 其他国家也有影响。但采用这种方法不可避免的造成教育质量下降,最终被人们所抛弃。1870 年《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主要内容有 ▼➀国家对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➁全国划分学区,设立学校委员会管理本区的教育;➂对 5—12 岁儿童实施强迫的初等教育;➃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立公立学校;➄学校中世俗科目与宗教科目分离等。意义《福斯特法案》是英国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其中最有意义的是它宣告了强迫的初等义务教 育的实施,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由此奠定了整个英国教育制度的基础。中等教育自 19 世纪以来,英国的中等教育发展迅速。原有的中等教育在产业革命的冲击下,已不能满足现代资本 主义发展的需要了,社会要求改革中等教育、增加实用科学、改革宗教教学、削减古典课程比重的呼声越 来越高。19世纪后叶起,原有古典主义传统占主要地位的英国中等教育受到了较大冲击,并开始向实科教 育与现代化方向迈进。1861—1864年。克拉雷顿委员会对九大公学进行调查,并针对其存在的弊端提出改革建议。在该报告的影响下,公学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是课程内容有所扩充,虽以古典学科为主,但英语、现代语、 数学和科学等学科日益受到重视;其次是公学董事机构的改革,成立了校长会议。1864—1868年。汤顿学校委员会对900余所文法学校进行调查,并提出了报告,建议按社会阶层设立三类学校,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尽管没有被采纳,对后来的中等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高等教育19 世纪以后,产业革命带来了文化科学知识的勃兴,要求大学研究、教授实用的新课程,进一步促进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新大学运动1828年,伦敦大学学院成立,揭开了新大学运动的序幕。这所学院不进行宗教教学, 重视自然科学,1829年,国教派成立英王学院,除在宗教教学问题上的分歧外,这两所大学开设的课程大 多相同。1836年,两院合并为伦敦大学。19 世纪下半叶,在伦敦大学的带动下,许多城市学校纷纷成立, 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这些新大学的共同特点是:私立,不问教派,男女均可入学,采用寄宿 和走读两种制度,重视数学、科学和商业。城市学院的兴起改变了英国高等教育传统,从此,科学步入高等教育的殿堂,除贵族和上层阶级、中产阶级也有机会进入高校大门。大学推广运动 19世纪40年代,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座的形式将教育推广到非全日制学生。它加强了大学与社会 之间的联系,促使社会中下层阶级和女子有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推动了课程改革和高等教育机构的 发展。20 世纪英国的学校教育《巴尔福教育法》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 1902 年英国颁布《巴尔福教育法》。该法案的主要内容为 ▼❶设地方教育当局管理学校教育,规定地方教育当局的主要职责是保证满足初等教育的要求,享有设立公立中等学校的权利,并为中等学校和师范学校提供资金。❷地方教育当局还负责对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的资助,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控制。《巴尔福法案》是 20 世纪英国制定和颁布的第一个重要的教育法案。它的颁布结束了英国教育的长期混 乱状态,促进了英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基本形式,即形成英国的以地方教育局 为主体,中央议会、教育委员会(1944 年改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局相结合的教育行政领导体制,对后来英国教育领导体制和中等教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费舍教育法》1918 年,英国国会通过了文教大臣费舍尔提出的初等教育法案,称《费舍教育法》,内容如下 ▼➀加强地方当局发展教育的权利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制约地方当局的权限;➁地方当局为 2—5 岁的儿童开设幼儿学校;规定 5—14 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一律免费;➂地方教育当局应建立和维持继续教育学校,向 14—16 岁的年轻人免费提供适当的学习课程、教学和 体育训练。 该法案调整了中央和地方教育当局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行全国统一计划的可能性,在建立完整 的国家教育制度方面迈进了一步。该法案促进了初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但并没有解决面向所有儿童的中 等教育问题,反而规定了继续教育的条款而掩盖了对中等教育的关注,而继续教育也由于当时的经费不足 而被搁置起来,双轨制的问题实质上并未得到解决。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启示论文集

以新课程改革为代表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2001年启动以来,至今已十年有余,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绩。如,课堂活跃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学方法意识逐渐增强了,学生能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也有明显提高了。然而,看见成绩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新课程改革十年来难以深入推进的现实。近期《中国青年报》就刊登了篇文章“教改为什么会农村包围城市”一文[1],文中认为教改在农村地区有不少成功案例,但与之对应的是,大城市学校和名牌学校确存在缺位现象。随即就有学者指出“新课改农村包围城市是个伪命题”,“课程改革自2001年实施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在大城市学校和名校推行不下去,在农村学校同样推进困难,农村包围城市的说法并不成立。”[2]为什么新课改十年来“举步维艰”,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推行的不理想呢? ①新课程改革从启动到推行试图用较为激进改革方式来推进改革,实践上都表现出“急于求成”倾向,缺乏对教育现实基础、条件与背景深入了解,低估了改革复杂性、系统性、长期性。然而,尽管激进改革方式对于当前新课改诸多问题具有一种根源性关系,然而真正应该为问题产生承担主要责任的,与其说是激进改革方式,不如说是支配或是选择这种改革方式背后的某些带有根本性的主导改革的改革观念。进一步剖析新课程改革遭遇困境的主要根源,就在于指导课改实践的观念原则中存在着一种“突变论”倾向。虽然实践中少有改革者声称带有“突变论”倾向,但这种倾向常如幽灵般渗透在改革进程中,体现在改革理念选择和具体改革实践之中,最终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展开。

本次课程改革是在世纪之交的背景下进行的,也是在世界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展开的,这种形势要求新课程必须置于国际视野中进行规划和设计。首先,组织学术力量,充分研究主要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经验,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法国、德国、韩国、俄罗斯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与课程改革经验,从中吸取值得借鉴的内容与方式。其次,组织专家有重点地考察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泰国等的教育行政机构、教育研究与评估机构、中小学和幼儿园,寻求国际背景与中国特色的结合点。第三,借鉴的经验涉及各个方面,如各国普遍强调价值观教育与道德教育,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信息素养的养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义务教育阶段试行综合课程,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建立国家课程标准;尊重学生经验,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探索发展性的课程评价,强调评价的教育功能;构建共享的课程管理机制,促进学校课程的适应性,等等。第四,新课程特别重视国际经验的本土化问题,如在培养目标上,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等。在课程结构上,表现为九年一贯设置课程,小学设置综合课程,初中拥有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两套计划,并充分考虑学科研究的基础,在课程标准的叙述上,保留一定的差异。在课程管理上,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等等。(二)课程的继承与创新新课程确切地说是改善课程的一次尝试,是课程改革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每次课改都有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50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我国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课程改革,并由此形成基础教育课程的现行体系。综观义务教育制度确立以后的课程建设,有四方面比较突出的进展:一是在课程管理政策上改变了国家过于集中管理的方式,实行国家和地方两级课程管理的方式;二是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学科课程”加“必修”的模式,增加了“活动课”、“选修课”等;三是推行了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样化的方针,初步推动了教材的多样化;四是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经验,倡导了新的教育观念,激活了教育实践的改革。这些成就为构建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供了必要基础。新课程根据社会发展、知识发展与学生发展对课程提出新要求的综合思考,试图在我国基础教育取得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主要表现在,从两级管理走向三级管理,使得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学校,有一定的课程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职责;根据综合性、均衡性与选择性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进一步推动了教材多样化策略,使得真正实现“一标多本”成为可能。同时,完善教材的审定制度,尝试建立教材的选用制度;提升学校和地方已经形成的素质教育经验,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供有志于课程改革的同仁分享。(三)注重营造一种新的课程文化新课程超越了教材改编作为课程改革标志的局限性,超越了单纯以时间作为划分依据的阶段性,它把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注重时间上的全程性与空间上的无限性,并通过这种新课程,营造一种合作、对话与探究的课程文化。所谓合作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每一位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促进其发展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实现。同时,每位儿童都有差异,他们的发展取决于有差异的课程,没有合作就不可能提供有差异的课程。由于学校制度的建立与课程分化的传统,导致教师的行为具有“个人专业主义”倾向,而教育的特殊性又需要在分工基础上的合作,以实现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新课程强调一种共建共享的课程文化。专家、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会人士都是合作共同体的一分子,应尽可能保证他们之间有合作的机会,并建立合作的机制。值得一提的是,新课程倡导与学生家长的合作,要求家长首先应知道自己的角色,认识到自己也是课程改革或学校教育共同体中的一员,是学校课程的决策人之一,而不是一个“局外人”;其次应了解新课程倡导家长享有对学校课程的知情权、评价权与建议权,学校或媒体都有义务告诉家长,他们的小孩在学校学些什么,怎样评价,以便家长可以做出决策或提供建议;第三应通过观察或了解自己子女的学习需要、对学校或学习的态度以及素质报告单来评价学校课程的质量,并与学校或教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采取相应的、适当的教育行动,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第四应对学校教育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机构,是青少年的专门化的教育场所,学校所承担的是社会责任,而不是个人责任,因此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对于一个小孩而言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不能把一个家长的愿望强加给学校,要学校承担不该承担的家长责任,设身处地地为学校或教师着想。所谓对话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民主性。课程本身就是一种对话,是所有与课程利益有关的人员或部门之间的对话。由于儿童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儿童的发展是全社会的焦点,因此,把什么样的课程交给儿童,或者说儿童需要什么样的课程,不能让某个专家或某一群体的人来决定,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对话与协商,特别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上。就目前而言,学生在学校里学什么,取决于教师教什么,教什么取决于专家编的教材说什么或专家出的考卷考什么。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教师也不知道为什么教,教师没有机会与专家交流或对话,不了解或不理解教材中的革新要素。新课程在国家标准制定时就非常强调对话与协商,尽可能创造各种机会,让课程专家与学科专家、专家与教师,专家与社会人士代表分别参与对话,或让他们共同参与对话。同时,把“课程标准”作为文本,要求专家、教师、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士不断地解读,并与之“对话”。所谓探究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科学性。就课程的历史来看,什么样的课程才是适合儿童的课程,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需要多代人前赴后继、不懈地持续探究;就一门课程来说,从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到课程评价,也需要不断的探究,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就课程实施的一个环节来说,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健康的人,而不是相对静止的物。这种专业特性决定了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必须面对教育情景中的不确定性。教师每时每刻面对的情景都具有即时性,都有不同的一些方面,需要教师去解决,探究。例如,从理论上说,课前备课或计划是不可缺少的,然而,这并不是说实施就是贯彻执行计划,而是要根据课堂情景进行调整。研究表明,课前计划过于充分的教师,在上课时对学生反倒不敏感,导致较少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和进行讨论。另外,课前计划详尽的教师所教的学生比计划简略的教师所教的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的分数要低。这说明,如果教师在上课时不随机应变(探究),课前计划就有可能起副作用。课前计划毕竟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实施时的灵活性非常重要,新教师与熟练教师的差别往往就在于此。因此可以说,教学即探究,教师即研究者。

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观念都是有相关政策执行统一规定,你可以直接看一下基础课程改革的课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启示论文题目

改变以前教书育人的方式,学习评价方式,培养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基础教育数学改革经历了哪些阶段?第一阶段:启动 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2001年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先后提出了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任务。200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初步构建了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1999年开始着手调查研究,组织全国高层次专家进行了顶层设计。第二阶段:实验 2001年开始在全国38个县、区进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分层推进,滚动发展。到2008年,全国初中已实行了一轮,有的地区达到2至3轮,小学也接近一轮。第三阶段:深化 2010年将全部进入。除了一些尚未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西部省份外,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已扩展到25个省份。有什么启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具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    一、构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目标,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适应这种竞争,是学校教育目前要认真考虑的首要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建立符合新教育理念课程改革目标体系的同时,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按照时代要求,分层构建起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目标体系。具体来讲,可将下列“七个学会”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  (1)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做爱国爱民、遵章守纪、严于律己、关心他人、艰苦奋斗、勇于进取的人。  (2)学会求知。教育学生做胸怀目标、博学多思、珍惜时光、善学乐学、学有特长的人。  (3)学会健体。教育学生做体魄健康、竞技突出、具有坚定信念、良好心理素质和毅力、不怕困难的人。  (4)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做热爱生活、以情感人、乐观向上,具有高尚情趣和创美能力的人。  (5)学会劳动。教育学生做掌握本领、大胆实践、讲求效率、勇于竞争、勤奋朴实、无私奉献的人。  (6)学会创造。教育学生做面向时代、敢于超前、善于开拓、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开创未来、追求真理的人。  (7)学会生存。教育学生做富有毅力、自强自立、自警自省、俭以养德、学会自立、学会发展的人。    二、加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夯实德育工作的基础  加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队伍建设,是提高德育队伍素质、落实德育工作任务、实现德育工作目标的保证。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学校要做到:一是必须加强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德育管理网络建设,成立校长领导下的由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少先大队辅导员、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教师、教研组长、班主任代表、学生会主席、家长委员会代表和社区委员会代表等组成的校级教育指挥组织机构,确定学校的德育目标,制定全校的德育计划,负责学校的德育领导工作,对学校德育进行决策。成立由政教处负责,党、政、工、团、队等密切配合的学校中层德育执行组织机构,负责学校德育计划的执行与监督、日常德育事务的处理以及正常德育工作的调度和管理工作。成立由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的基层德育操作组织机构,执行学校的德育意图和要求,具体负责学校德育计划。在此基础上依据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要求修订完善新的德育管理及其工作制度,保证德育工作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必须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少先队、团委、班干部等方面的主观能动作用,尊重学生在德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三是必须加强由社区延伸的社区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委员会的作用,沟通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发动和协调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学校教育,改善德育条件,优化德育环境,排除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教育的干扰,促进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良性发展。四是必须加强以家庭教育为补充的家庭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密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启示论文题目是

1、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2、教育与人的解放  3、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4、教学中的师生交往  5、教师的教学语言  6、论教学的主体性  7、创造教育的历史  8、启发式教学的历史考察  9、孔子的教育思想  10、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11、论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  12、校本课程研究  13、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14、 中学生研究性学习问题研究  15、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题目)

我要有关''坚持教育创新推进课程改革''论文

以新课程改革为代表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2001年启动以来,至今已十年有余,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绩。如,课堂活跃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学方法意识逐渐增强了,学生能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也有明显提高了。然而,看见成绩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新课程改革十年来难以深入推进的现实。近期《中国青年报》就刊登了篇文章“教改为什么会农村包围城市”一文[1],文中认为教改在农村地区有不少成功案例,但与之对应的是,大城市学校和名牌学校确存在缺位现象。随即就有学者指出“新课改农村包围城市是个伪命题”,“课程改革自2001年实施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在大城市学校和名校推行不下去,在农村学校同样推进困难,农村包围城市的说法并不成立。”[2]为什么新课改十年来“举步维艰”,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推行的不理想呢? ①新课程改革从启动到推行试图用较为激进改革方式来推进改革,实践上都表现出“急于求成”倾向,缺乏对教育现实基础、条件与背景深入了解,低估了改革复杂性、系统性、长期性。然而,尽管激进改革方式对于当前新课改诸多问题具有一种根源性关系,然而真正应该为问题产生承担主要责任的,与其说是激进改革方式,不如说是支配或是选择这种改革方式背后的某些带有根本性的主导改革的改革观念。进一步剖析新课程改革遭遇困境的主要根源,就在于指导课改实践的观念原则中存在着一种“突变论”倾向。虽然实践中少有改革者声称带有“突变论”倾向,但这种倾向常如幽灵般渗透在改革进程中,体现在改革理念选择和具体改革实践之中,最终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展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