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西方文明史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简介

发布时间:2024-07-08 08:37:29

西方文明史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简介

世界一体化 让人们更好认识这个世界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世界文明史是一门讲述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历程的课程内容包括古代文明的起源,世界文明的发端,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欧洲中世纪启蒙运动与近代文明,产业革命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与世界文明的展望等同时还将讲述各种相关的文明理论。按照时期划分世界文明史可以分为上古前期 上古中期 上古后期 古典时期 中古时期 近代前期 近代后期 当代前后。古典时期随着中东列国争霸而逐步走向衰落 而波斯人也在远征希腊中遭到毁灭性打击 世界文明的中心由中东逐步转移到地中海沿岸。进入中古时期一方面是阿拉伯人爆炸般的崛起席卷了整个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对外扩张战争是公元7—8世纪,穆斯林统一国家——阿拉伯帝国形成后,为了扩大其统治范围,以“传播伊斯兰教”和“展开反对异教徒的圣战”为借口,强行吞并西亚、北非和西南欧大片领土的行动。在这其中我们要注意到这样一场影响着人类文明战役——西亚弯刀。在这场战役中阿拉伯远征军征服北非迦太基和摩洛哥。越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欧洲,灭亡了西哥特王国占领西班牙。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统治者的计划初战告捷,他们欣喜若狂。于是他们的目标已经不仅仅只是原来的君士坦丁堡。而是整个欧洲的基督教世界。阿拉伯统治者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将欧洲基督教世界的“异教徒”彻底纳入自己的宗教势力范围。整个西方文明再次面临来自东方亚洲文明的威胁。这是欧洲自公元452年匈奴人入侵后再次遭到的最严重的威胁!整个西方世界再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在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统治者看来,这是轻而易决。他们甚至已经准备好进入“异教徒”的心脏罗马城去参观。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入侵迎头碰上了一个在欧洲地区新兴的强有力的对手。这个对手是阿拉伯人以往所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这个强大对手就是当时西欧高卢地区正在崛起的由日尔曼族法兰克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法兰克是欧洲日耳曼族的一支兰克历史上一代英雄克洛的带领下与与阿拉伯展开了斗争。其中发生在公元732年高卢的法兰克王国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的普瓦提埃战役是一场决定整个人类西方文明命运的决战!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惨败而归的阿拉伯人在此后再也没有能力对西方文明世界发动入侵。这直接保证了西方文明尤其是基督教文明的生存和发展。同时法兰克王国在普瓦提埃战役的胜利直接强有力的支援了东罗马帝国的反击。当时东罗马帝国是整个西方文明硕果仅存的一支。古罗马和古希腊文明在东罗马得到完成的继承和发展。如果阿拉伯人绕道的阴谋得逞,西方文明在东罗马这最后的一点生命之光将被灭亡。也就不可能有后世以古希腊文明为核心的改变世界命运的文艺复兴运动。随着欧迈尔 阿里 哈立德等人的远征在极短时期内进而扩展到了整个中东为中心的三大洲交界区域 另一方面则是东欧与保加尔斯拉夫人的崛起以及拜占庭千年文明的持续。拜占庭时间是最长的,敌人也是最多的帝国,它的敌人换了一批又一批,我们就以拜占庭的历史来做主线。波斯的萨珊王朝,阿拉伯帝国,蒙古,存在的时间都没拜占庭帝国时间长,拜占庭帝国在其前700年都是无论经济还是军事很强的,在当时的地理位置处于世界的交通的中心,经济的角度来说非常的优越,而战略的地理位置就相当糟糕了,要同时对付2个以上的劲敌,而且还都必须取得胜利!所以拜占庭帝国建立在封建小农基础上的军区制度是非常优越的,它的军事技术组织在当时也是非常先进的,以重骑兵为核心,多兵种合成的军队无论是对西方的诺曼人的重装部队,还是对东方的轻骑兵部队都是胜多负少,而且当时它的海军也是最强的,它的秘密武器“希腊火”在火药出现以前,简直就是一种超越时代的武器。6世纪时东罗马的主要敌人是它的传统的老敌人:东面的波斯人、北面斯拉夫人和保加尔人,海军主要敌人是西方的诺曼人。在查士丁尼一世和他的杰出的将军贝利萨留的领导下甚至恢复了古罗马的疆域,地中海再次成为罗马的内湖。但是历史的车轮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多的战争与瘟疫使得国力逐渐被消耗,兵员枯竭,税收减少,经济恶化。这时候崛起了新的国家,东方的萨珊波斯由于长期与拜占庭的斗争,已经是国力衰微,被新兴的阿拉伯帝国取代,西方的诺曼海盗被先进的强大的威尼斯取代成为拜占庭海军的主要敌人。拜占庭由此经历了王国复国的历史,最终在复国的五十年后再一次灭亡。公元6世纪中叶,世界上最重大的政治事件并不是查士丁尼大帝的哥特战争,也不是北魏帝国的分裂,更不是印度笈多帝国的灭亡,而是突厥人在中亚的骤然崛起。突厥人也就是所谓的阿瓦尔人。乍看上去,这个游牧民族与阿提拉的胡人或辛尼昂的保加利亚人没有太大区别:一样的服装,类似的语言和风俗,相近的“秃顶+猪尾巴”发型,只是多留了一些头发,并用丝带扎成许多条辫子而已。如果换在同时期的中国南朝,饱读诗书的士大夫们肯定会毫不迟疑地赠给这些人一个恰如其分的外号:索虏。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崛起影响了大半个亚欧大陆并毁灭了拜占庭与中西亚列国文明,此时期围绕蒙古人与突厥人的扩张变的十分激烈。 东亚列国则在长期文明的碰撞中处于较为封闭的位置。突厥的崛起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人类文明进程还在继续。近代前期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以及西班牙人 英国人 法国人先后的殖民扩张 世界的根本格局发生变化。近代后期 随着法国 普鲁士的先后崛起 欧洲列国的局势更加复杂化。再来是当代前后 随着两次世界战争与欧洲列国的角逐 世界格局呈现两级碰撞 随着苏联解体 日本 亚非拉 欧洲的地域性联盟 世界呈现的多极化趋势。

西方文化跟我国的文化有一定的差别,学习西方文化能更加了解自己国家的优缺点,采用西方文化的精华,补充我国的不足之处。

女性科学家的研究文明的发展变化与女性地位的变化的关系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对文艺发展的影响

西方文化史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简介

你可以去看看其他网址上面写的范文。希望能帮上你

可以就神话、节日、风俗习惯以及宗教方面回答

可以谈谈西方经济以及政治方面(西方的社会背景)对文化的影响!西方的文化、经济政治制度对世界以及人类进步的作用!

西方文明史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简述

更好的发扬自己的文化

可以谈谈西方经济以及政治方面(西方的社会背景)对文化的影响!西方的文化、经济政治制度对世界以及人类进步的作用!

可以就神话、节日、风俗习惯以及宗教方面回答

明清历史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简介

明清时期榆林城遭受流沙侵袭的历史记录及其原因的初步分析 元明清时期云南的外地移民 试论明清时期河南城镇发展的特点 明清时期华北宗族的发展——以山西洪洞刘氏为例 明清时期华北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的历史反思 乡土医神:明清时期淮河流域的华佗信仰研究 明清时期闽北乡族地主经济

明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魏忠贤专揽朝政,迫害异己、镇压人民。统治者不断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加上连年的灾荒,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628年,战争在陕北爆发,涌现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几十支起义军。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深得农民拥护。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占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同年三月,占北京,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身亡,主宰中国的明朝至此灭亡。之后清兵入关,并打败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进入北京。在北方,原明朝残余势力大多投降清朝或与清朝合作共同对抗起义军;而在南方,忠于明朝的各种势力建立了数个流亡政权,史称“南明”,在随后的十多年间被清朝逐一消灭。1626年,努尔哈赤在宁远战役中被明军的大炮打伤,不久逝世。第八子皇太极继位。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大清,改元崇德,清朝正式建立。1643年皇太极病死,九子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统治,明崇祯帝自杀。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打败农民军。同年(顺治元年),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在北京再次即位,并定都北京。清廷先后镇压了各地的农民军残余势力和南明抗清武装,逐步统一全国。在清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由于规定所有人必须剃发易服,曾在南方遭到了部分汉族等各族人民的武装抵抗,发生过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屠杀江南抗清军民事件。为了抗清,郑成功还在1661年攻下了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

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撰写的学术论文叫学位论文。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被授予学位的重要条件。  学位申请者如果能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而论文的审查和答辩合格,那么就给予学位。如果说学位申请者的课程考试通过了,但论文在答辩时被评为不合格,那么就不会授予他学位。  有资格申请学位并为申请学位所写的那篇毕业论文就称为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既是学位论文又是毕业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知识和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在社会科学领域,人们通常把表达科研成果的论文称为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具有四大特点:①学术性 ②科学性 ③创造性 ④理论性一、学术性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论据上,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进行严谨的论证。二、科学性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这是因为科学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统的”,“科学方法主要是发现新现象、制定新理论的一种手段,旧的科学理论就必然会不断地为新理论推翻。”(斯蒂芬·梅森)因此,没有创造性,学术论文就没有科学价值。三、创造性学术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具有论证色彩,或具有论辩色彩。论文的内容必须符合历史 唯物主义和 唯物辩证法,符合“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又综合” 的科学研究方法。四、理论性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科学道理,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而且要准确、鲜明、和谐、力求生动。表论文的过程   投稿-审稿-用稿通知-办理相关费用-出刊-邮递样刊  一般作者先了解期刊,选定期刊后,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书面形式投稿。大部分是采用电子稿件形式。   发表论文审核时间  一般普通刊物(省级、国家级)审核时间为一周,高质量的杂志,审核时间为14-20天。   核心期刊审核时间一般为4个月,须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   期刊的级别问题   国家没有对期刊进行级别划分。但各单位一般根据期刊的主管单位的级别来对期刊划为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主管单位是省级单位。国家级期刊主管单位是国家部门或直属部门。

1583-1587年科尔沁翁阿岱等攻打了满人的哈达部。  1593年为灭女真,嫩科尔沁右翼翁阿岱、左翼芒古斯、明安等科尔沁王和一些反建洲的女真人组成联军向诺尔哈赤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九部联军之战,在和诺尔哈赤为首的建洲女真第一回和的较量当中蒙古人就以残败告终~就这样嫩科尔沁部成了第一个向自元灭以后向女真人开战的蒙古部落,当然也是第一个战败的,从此以后蒙古人就在无狭余时间和精力来限制女真人的崛起了。  1594年内喀尔喀部落老萨同科尔沁明安遣使通聘诺尔哈赤。(内喀尔喀是继嫩科尔沁以后又一大与爱新国建立联盟的蒙古政治集团。)  1604年,年少的林丹汗继承蒙古大汗位,称呼图克图汗。  1605年内喀尔喀巴约特部恩格德尔台吉与爱新国建立了贸易关系。  1606年还是此人引领内喀尔喀五部使者到建洲女真引驼马,并给诺尔哈赤上汗号。  1612年诺尔哈赤与科尔沁的明安连姻,从此后科尔沁与女真人联合变成为可能。  1614年内喀尔喀扎鲁特贝勒钟嫩以女妻诺尔哈赤子大贝勒代善,不久内齐汗以妹妻爱新芒古尔泰贝勒。  1616年诺尔哈赤建立爱新国(AISIN GURUN,满语,意为“金国”,为了区别历史上的女真金朝,也称后金)。  1619年,爱新国取得击败明军的萨尔浒大捷。  1619年爱新国攻占开原后,继尔又攻下铁岭,但此两城是东蒙古与明朝进行贸易的互市。爱新国此举必然遭东蒙各部的报复,随后科尔沁与内喀尔喀的弘吉拉特和扎鲁特组成联军,去攻打在女真人手里的铁岭,结果联军在次残败。而且还被爱新国俘虏了众多东蒙首领,此役在历史上的影响重大。最重要的是爱新国在此役俘虏了内喀尔喀的宰塞,并把此人扣为了人质,以此来威胁诱惑内喀尔喀诸部,并离间其与察哈尔的关系。最后内喀尔喀以一万牲畜的代价(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换回了宰塞。通过此役诺尔好赤有效的钳制了内喀尔喀诸部,更稳定了与嫩科尔沁部的关系。  1619年8月趁爱新国灭叶赫部之际明安三子又掠夺了爱新国俘虏的牲畜。  1919年11月1日在爱新国与东蒙各部汇聚噶尔察莫冈干塞忒勒黑,此次会盟以后正式确立了爱新国与东蒙各部(科尔沁、内喀尔喀等)对共同敌人的攻守同盟关系。  1621年爱新国攻陷辽阳、沈阳,正式成为了能抗衡明朝、并威胁蒙古的新兴政治力量。  1621年,察哈尔本部出现裂痕,察哈尔8大部里的兀鲁特部达尔汉巴图鲁台吉以及明安(并非科尔沁的明安,而是察哈尔无路台吉的后人)等十名台吉因对林丹汗不满。率领所属部落投奔女真。  1622年-23年间传来内喀尔喀与察哈尔要联合征伐科尔沁的消息,诺尔哈赤向奥巴致书建议组成反察哈尔联盟。  1623年林丹汗征讨嫩科尔沁部。这种为渊驱鱼的做法,最终使得东蒙古各部落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更给了女真人向蒙古各部渗透和控制的可能。  1624年爱新国与科尔沁部正式联合成立反察哈尔联盟。  1625年林丹汗亲征科尔沁部奥巴,诺尔哈赤派病解围,进一步巩固了反察哈尔联盟。  1626年诺尔哈赤授(注:不是封)奥巴以土谢图汗名号(注:是汗,而不是王,至此在反察哈尔联盟的科尔沁与满洲并非从属关系,而是平等的),并妻之以女,建立了姻亲关系,使科尔沁成为爱新国最忠实的“盟友”。  1926年四月由于内喀尔喀诸部从明朝那里领取了可观的赏金后便断绝了与爱新国的关系,并堵截爱新国的使者。于是爱新国以武力相对(科尔沁部落并没有参加此次战役,甚至还帮助内喀尔喀诸部),其覆盖面为巴林、巴约特、乌齐叶特三部,10月又重创扎鲁特部,几乎与此同时林丹汗也趁火打截,开始兼并内喀尔喀诸部,爱新国与察哈尔同时攻打内喀尔喀,无疑等于巨石压卵,战争的结果导致扎鲁特、巴林两部逃亡嫩科尔沁(这也是为何内喀尔喀诸部里惟有这两部能在其后延续的原因),巴约特被爱新国所并,其余两部(乌济叶特与弘吉拉特)则被灭。蒙古草原的一大政治集团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但林丹汗的兼并内咯尔喀的行为必然唇亡齿寒。  1627年继兀鲁特之后,同为察哈尔八大部里的奈曼与傲汗两部投奔爱新国。  1627年(下半年)奈曼与傲汉的两大宗支投奔爱新国后,迫使林丹汗率主力鄂脱克西迁,西迁时苏尼特、乌朱穆沁、蒿奇特(浩齐特的属部的一部分)等部因不满林丹汗统治,越过翰海投奔喀尔喀部左翼车臣汗部,而察哈尔八大营里的阿喇克绰特部留驻于旧牧地,并未西迁,于是在第二年(1628)被爱新国所灭(注:此次战役非常重要,在下我将具体解释—嫩科尔沁此次没有参加连军),至此,察哈尔八大部(浩齐特、苏尼特、乌朱幕沁、克什克腾、阿喇克绰特、兀鲁特、傲汉、奈曼)里的兀鲁特、傲汉、奈曼三大部投奔爱新国,而阿喇克绰特部被灭,苏尼特、乌朱幕沁、甚至部分浩齐特属部(浩齐特,是是8大部里最强大的一部—大汗本部,蒙名:HUUCHID)投靠了喀尔喀的车臣部。从此察哈尔一落千丈,以无实力在和爱新国正面交锋,从此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1627年9月奈曼部奥齐尔台吉出征察哈尔,杀百人。  1627年林丹汗的被迫西迁,导致喀喇沁部离散,土莫特首领博什克图汗退入河套地区,部众藏匿山野。年底喀喇沁部联合了一些右翼额脱克发起了对察哈尔部的反击,一度占领了库库和屯,但很快被林丹汗击溃。蒙古人在生死关头却消耗着自己最后一点的力量。  1628年在爱新国征灭阿喇克绰特部后(这场战役由于嫩科尔沁部没有参加,于是爱新国也未能在扩大战争的范围),与此同时喀拉沁部也和爱新国建立了联盟(此时喀拉沁万户已经在林丹汗凌厉的攻击下已经陷入非常危险的境界),正式参加反察哈尔联盟。东土莫特直到1629年才归附爱新国(由于距离较远些),从此以后喀拉沁万户实际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地位,成为爱新国的附庸。  ( O6 p" ]9 x# e$ y8 H* E* u2 l0 S0 v  PS:至此,爱新国不但成功的孤立了林丹汗,而且还大大的削弱了林丹汗的实力,并把林丹汗赶到了西面,于是眼下的最大问题就成了如何在反察哈尔联盟里争夺真正“主子”的地位~。征讨阿喇克绰特部在对嫩科尔沁部与爱新国的关系史上,有重大意义。嫩科尔沁部在接到爱新国要求会兵攻击察哈尔的召书以后并没有和爱新国的军队会师,而是擅自行动在察哈尔的阿喇克绰特部的边境附近“象征性的走了一圈后回了老家”——皇太极闻之大怒(〈旧档〉第六册2840-2841页,〈老档〉太宗一,177页),很明显这是一种变相的通风报信的行为,虽然阿喇克绰特部并没有在随后逃脱厄运,但是由于嫩科尔沁部变相的抱信行为,使得阿喇克绰特部提早警觉,并让正在西迁的林丹汗觉察到从后方来的危机,更由于嫩科尔沁部没有参加爱新国的联军,使得皇太极不能在灭阿喇克绰特部以后乘胜追击林丹汗,何况皇太极如果真追击林丹汗,万一在其后方的科尔沁人与察哈尔联合,这样爱新国将陷入背负受敌的不利局面,自己的老家也肯定将被科尔沁掏空,所以形势迫使他没有进行更深一步的行动,这样就给正在西迁的林丹汗提供了喘息的机会,毕竟科尔沁的目的也仅仅是保全自己,而不是要灭察哈尔。自反察哈尔联盟成立开始嫩科尔沁首领奥巴就与诺尔哈赤开始明争暗斗来争夺此连盟里的主动权,可以说在诺尔哈赤时期算是打了个平手,那时嫩科尔沁部与爱新国都只是平等的联盟关系,但是皇太极跟其父比起来更具英谋也更具攻击性,他继位后逐渐掌握了联盟的主动权,上面提到在第二次反察哈尔联盟对察哈尔部用兵时,科尔沁部没有参加,虽然这样可以说减轻了察哈尔人的压力,但是却在客观上巩固了爱新国在此联盟里的地位。由于这次对察哈尔的讨伐嫩科尔沁部并没有参加,使得这次参加行动的其他反察哈尔联盟里相对弱小的成员:奈曼、傲汉、(内)喀尔喀(指巴林和扎鲁特)、喀拉沁部通过此次战争被怀柔到了爱新国一边,〈大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五,一月15日条记载:科尔沁、傲汉、奈曼、(内)喀尔喀、喀拉沁五部落,尽入满法——这是在科尔沁部落没有参加连军时,爱新国立的一条法律。这条法律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此律条的真正意义为以上所提诸部将和爱新国成为主仆关系,“尽入满法”的另一个意思是要受带满法的制约,也就是说要受到皇太极的调遣,爱新国利用这次嫩科尔沁部没有参加联军行动的有利时机,在此次战役中对除科尔沁以外的其他反察联盟的蒙古部落充分实施了这个权利,也就是说爱新国在次战役以后最起码可以对除嫩科尔沁部落以外的所有反察联盟的蒙古部落充分实施这项权利,且还让这些部落首领承诺战时听从爱新国调遣,等回师以后,皇太极做的第一件大事儿就是遣使往奥巴处,严厉谴责了自九部连军以来嫩科尔沁部以种种借口与机会来反对爱新国,不断的破坏反察哈尔联盟的行动,甚至还暗示其他反察连盟的部落都将以“反察联盟的利益”誓死孝忠爱新国,必要时爱新国会动用武力等来威胁奥巴(〈旧档〉第六册2846-2852页,〈老档〉太宗一,181-185页)。奥巴见势无奈于天聪三年一月亲自“来朝谢罪”(〈旧档〉第六册2852-2860页,〈老档〉太宗一,185-191页)。就这样皇太极以强大武力使奥巴屈服。自然嫩科尔沁部也就入了“满法”,从此以后蒙古人和满人正式成了主仆关系,皇太极退一步却进两步……当然在南蒙古的事儿搞定以后,南蒙以北的AR MONGOL诸部(指嫡系各黄金家族部落-其中有URAD、DURBUN HUHED-现在乌盟的四子王,MUUMIANGAN,AR HORCHIN等四部为左翼科尔沁王BOLNOI的后代属部-NUUN HORCHIN也为BOLNOI后代的属部,AVAG AVAGNAR为CHINGIS的弟弟比勒古台的后代属部,UUNNIUD、YISUD、HARCHERIG为成吉斯汗三第哈赤温后代的属部),成为了爱新国新的猎取对象。  1629年为了拉拢AR MONGOL诸部,皇太极以探亲的名义派遣早先投诚爱新国的察哈尔诺颜昂昆绅杜棱前往阿巴噶、阿巴噶那尔等部通好,献马十匹,从此阿鲁部开始于爱新国交往。————《清太宗实鲁》卷三。  1630年,阿鲁阿巴噶(阿巴噶)、阿巴噶那尔、翁牛特、阿鲁科尔沁四部的济农、台吉们派使通好爱新国。——————《满文老档》(下)第1084页。 8 C m& I2 S A0 v  ' f0 h1 g2 x7 I  1630年3月24日在于爱新国结为同盟的誓书里出现了里翁牛特、阿鲁科尔沁等首领的名字。  1630年4月11日阿鲁部落四子部落率部归爱新。——见《太宗实录》卷七。  1630年的4月27日阿鲁的伊苏特部被察哈尔所败,又赶爱新国使臣察汉喇嘛游说,于是投奔爱新国。这样本属于翁牛特属部的伊苏特部也正式归附了爱新国。——见《太宗实录》卷七。  至此阿鲁诸部的大部都于爱新国建立了联盟关系。都已经有了于察哈尔为敌的意像。  1631年春皇太极开始策划和实施征讨察哈尔部的行动,但是由于嫩科尔沁奥巴以蒙古马不中用等理由拒绝了随爱新国出征的要求。这样又给予了林丹汗喘息的机会。—〈藩部要略〉卷一。  自然征讨察哈尔的事宜,不得不推迟到来年进行了。——见《旧满洲档》3425-3426页。  1631年察哈尔逃人带来了林丹汗得到明朝赏赐后由哈喇汗(进正蓝旗境内)一带往东北一代移动,试图拦截阿巴噶济浓投奔爱新国,并伺机抢掠翁牛特与四子部的消息。——见《旧满洲档》3442-3443页。  1632年初为防止嫩科尔沁部奥巴在找理由推辞出征而耽误对察哈尔的行动,皇太极专门对其上书敦促,并让其调整驻地。——〈满文老档〉太宗2,596页。  1632年四月在精心准备后,皇太吉开始征讨察哈尔部。此次西征直到归化城,又入明边,导致察哈尔的彻底崩溃,在次迫使林丹汗西迁到今天青海境内。——见《满文老档》天聪64月初九日条、十三日条。  1633年阿鲁蒙古哈萨尔科尔沁部后代属部的的乌喇特和毛明安(今天达貌旗的MUUMIANGANCHUUD)正式归降爱新国。  d1634年林丹汗病死,察哈尔部完全溃散。于是同年6月就有1000察哈尔人来归爱新国(皇亲开国方略,卷19),察哈尔额林臣岱青等王宰桑两千七百余人来归爱新国,紧接着巴图JIONON 和阿牙克等人也率前余户归爱新国,就连察哈尔部最有实力的贵族多尼库鲁克四大宰桑也率众六千及家口归附爱新,进十一月甲午一次“来归”的即达五千户两万口。此时察哈尔汗室还在困守大漠深处。  1634年5月23日嫩科尔沁部噶尔珠塞特尔、海赖、布颜代、白谷垒、赛布垒等台吉因不满爱新国的统治,试图往征北方索伦部落,取贡自给,向北叛去。得知消息后皇太极令索伦部来朝首领巴尔达火速返回部落,防止噶尔珠塞特尔袭击占领索伦部(〈内国史档案〉天聪八年档)。此事同年6月21日被爱新国搞定……  1634年10月间皇太极派人到外藩蒙古,大会于硕翁克尔,完成了巴旗蒙古与外藩蒙古的编旗化地一事儿  1635年林丹汗三福晋苏泰率部众东迁到今天乌伸旗脱里图苏木,皇太极发精兵一万将其包围,额哲母子见大势以去,也随降了爱新国。黄金家族的统治与蒙古汗国正式告终…… 改国号为大清,改元为崇德,改族名为满洲,成了满蒙大汗……  1636年年底降满蒙古诸部随满人征朝鲜。结果使朝鲜成为爱新国的附庸。  1638年正月外喀尔喀的扎撒克图汗率兵逼进归化城,皇太极亲征  1639年二月降满蒙古诸部随皇太极征明。  1642年九月降满蒙古诸部随皇太极征明赢得了史上著名的锦洲、松山大捷。  1643年征明克捷。  1644年降满蒙古诸部随多尔滚入山海关征李自成。  关于苏尼特:  1639年开始归附喀尔喀的苏尼特诸部开始叛降满清,1640 年清朝赐给来降的苏尼特MERGEN TAIJ腾吉斯于僧色格格,于是此人成了清朝的额附,后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固山贝子博勒为妻,后又被封多罗莫尔跟郡王,但1646年春腾基斯又带所部去投*当时并未归清的喀尔喀车臣汗,但是被四子部(今天乌盟的四子王)发现,四子部首领额木布等人派兵追击。杀苏尼特乌班岱等5名台吉和同伙。

中西方历史文化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简介

产生背景: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国土被割让,巨额的经济赔款,国人与西方入侵者之间时常发生的冲突等等使得民族矛盾尖锐;在面临巨大的民族矛盾下,清政府却日益腐败昏庸,面临西方列强采取妥协策略,内部却官场腐败、执政昏庸,激起了巨大的民愤,此时的清王朝内外矛盾十分尖锐。面对西方在思想文化和军事、政治、经济两大方向的进攻,传统中国社会中最早做出反应的是知识分子。要对这种反应做出客观的评价,应从两方面进行考察:一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民主思想和民主政体的评价是被动的评价,即面临西方强大的军事入侵和政治威胁而被迫面对早已传入中国、但为当初中国知识界和政界大多数人所不屑的西方民主思想和民主政体,因而在1840年前后,中国知识界和政界的评价更多地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政治判断,而不是文化和思想上冷静地思考与鉴别(仍自诩为天朝上国)。在强大的“爱国”还是“卖国”的政治氛围中,这些最早做出反应的知识分子不可能冷静、理性地分析西方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制度的利弊短长,误以为中国的失败只是技术上的劣势,而不是封建专制制度对民主政治制度上的劣势,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洋务派为代表的封建官僚,由于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同时又是知识分子的代表,深感国家积危,心存救国之志,他们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和原则。换言之,西方的民主思想、政治制度不在学习之列,而西方民主思想和政治制度变革之后所产生的技术优势却可以作为当时中国的学习内容。即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就是当时提出的背景。 (或者背景也可以这样写,也可以作参考,看你的喜欢):中国近代有关中学与西学关系的命题。近代洋务派思想家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中提出这一命题,他说:“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所谓旧学即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所谓新学即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律例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以挽回清王朝江河日下的颓势。 内容:19世纪70~80年代,早期改良派曾提出“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的口号,主要目的是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反对顽固守旧。到了19世纪末,发生了尖锐激烈的旧学与新学、中学与西学之争。守旧的封建顽固派坚决反对西学,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事物都采取仇视和排斥态度。而资产阶级维新派则积极提倡西学,认为中国不但应当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更要效仿它们的议院制,改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当时的情况正如张之洞所说:“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莫衷于一。”张之洞认为:顽固守旧者拒绝西方科学技术是不知“通”;维新派提倡改革封建专制制度,是不知“本”。但主要危险在后者,如不加以遏止,将是“邪说暴行横流天下”。因此他强调“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表面上是要“新旧兼学”,实际上是站在旧学、中学一边,反对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伦理学说。严复针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指出:体用是就一物而说的,“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但在中国历史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对于吸收西方新思想,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意义:主张这种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看不到西方技术、经济与军事优势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根源,死抱封建专制的传统体制,拒绝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切实际地以为只要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就可以用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同西方列强对抗到底,并取得最终的胜利,根本无法挽救奄奄一息的封建专制。最终爆发了辛亥革命,就是对这一思想的否定。在这种思想下,引进了一些西方先进的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工厂,对于中国技术的进步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技术而来的就是新思想,西方科学民主思想随着这一思想而进一步被先进的知识分子所吸纳,为中国的民主启蒙起着一定的作用。(这点你仅作参考吧,不过我个人觉得挺好的:这种思想和主张在当时的清政府看来,无疑是爱国的,但从世界发展潮流来看则是落后、迂腐的,而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看,也很难说它是爱国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太多了——例如从医入道,道一直用于人生,先做人后做事吗?再有就是艺术了出名的是因为危险太大,最终两种结果:要么臭名远扬,要么流传千古,但这都合医德无多大关系——因为一得救的是活人,也是一个整体,不是分解的零件,这里也有“预防为主的观点,现实想着的大多是如何治病,没有想的是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原因在哪啊?分析不清就急于乱求医:花冤枉钱”难安社会舆论,导致中医很难发展——还好有识之士坚持保下中医的跟,让它发展,就应该先从人心开始

一言以蔽之 宗教文化与伦理文化

中英文的?带英文的不就是摘要了吗?我跟你背景这个东西又叫国内外研究现状,比如国外有谁研究这个领域怎么样了,国内怎么样了,然后中西方教育比较中这些学者研究有哪些不足,这些不足不能直接指出缺点的,要含蓄的说,另外意义就是做出对比的好处,就是对比这个对中国教育有什么发展啊,借鉴啊,文科论文还是好弄的,另参考别人的论文的时候要改成自己的说法。因为查重复率的时候比较麻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