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题目大全初中政治

发布时间:2024-07-08 01:47:29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题目大全初中政治

很多的单身狗之所以成为单身狗就是因为他不会去造成机会,那么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跟妹子搭讪聊天吧,下面跟着小编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如何跟妹子搭讪聊天1、你喜欢这个女孩子,首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与她搭讪,与她聊天了,那么对于一个陌生人来讲,我们也要让对方有足够的安全感,让对方感受到你是真诚的,只有这样才会让他对你放下芥蒂,也才会让他对你产生兴趣,不会很抗拒与你聊天,他不抗拒与你聊天了,慢慢的相信你也会有能力让他更加了解你,让他对你更加有兴趣。2、一个比较有幽默感的男人对于妹子来讲也会很有吸引力的,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展现出自己的优点,展现出自己的完美特点,让他对你的第一印象很好,自然你在与他搭讪的时候,你也会很轻松的就与他聊天了,因为他对你的印象好了,你不去搭讪他,他有的时候也会想要主动的来与你聊天,主动的来与你认识,所以说对于一个男人来讲个人魅力也是相当重要的。space和妹子搭讪聊天的方法善于利用问候语“嘿”搭讪自然是少不了问候了,有时候并不是女孩子不想跟你聊天,而是不知道要怎样跟你聊天,这个时候一个开场白就非常重要。“嘿”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让人不会那么有压力,毕竟不是正式场合,说你好之类的也是不适合。而且用“嘿”问候能够迅速的提升女生对你感知度,从而让你们能够迅速的进入交谈。在酒吧“干杯!”不可少这个方法只适合在酒吧使用,当然其他场合要是有喝酒的举动也是非常不错的,在酒吧跟一个女人说“干杯!”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而且“干杯!”完之后,你们就能够像旧相识一样从容的交谈,不信可以去试试,这个真心非常管用。借助一些无意间的举动和谈话相信每个人都有回同样的感觉,人们总是会不自觉的关注周边一些表现比较突出的人,例如一些谈话的话题和举动。如果你没有太多的特殊技能,那么谈话就非常重要,你可以在她身边跟朋友聊天,对某些你认为她能够感兴趣的话题,说到能够引起她注意的音量,这样子很容易就能够吸引住对方的好奇心。只要她对你产生好奇,那么相信下一步就会非常轻松了。space和妹子搭讪的技巧有什么1、你要学会主动出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女人天生就有礼貌(个别泼妇除外),而且女性善于安抚自己。一般来说,女性都是比较被动的,她们期待着男人手首先采取行动。总之,你主动点就O

1。高效农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2。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农业定位思考3。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型农业

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

善于利用问候语“嘿” 搭讪自然是少不了问候了,有时候并不是女孩子不想跟你聊天,而是不知道要怎样跟你聊天,这个时候一个开场白就非常重要。“嘿”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让人不会那么有压力,毕竟不是正式场合,说你好之类的也是不适合。在酒吧“干杯!”不可少 这个方法只适合在酒吧使用,当然其他场合要是有喝酒的举动也是非常不错的,在酒吧跟一个女人说“干杯!”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而且“干杯!”完之后,你们就能够像旧相识一样从容的交谈,不信可以去试试借助一些无意间的举动和谈话 相信每个人都有回同样的感觉,人们总是会不自觉的关注周边一些表现比较突出的人,例如一些谈话的话题和举动。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题目大全高中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为基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以确保农民的公平利益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政策措施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国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和重大任务,指明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现实途径。 一、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进一步推进农村的改革和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普遍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发展仍显滞后。如果没有农民的富裕,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共同富裕,如果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如果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因此,“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强调指出,“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大举措。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又强调指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缩小我国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环节。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我们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要使全国人民都能够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而当前我国出现的城乡差距愈来愈大的情况与我们党的先进性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所以,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总旨的具体体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发展目标,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物质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重点。所谓生产发展,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因此,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目的在物质方面的具体体现。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农民的收入逐步提高,衣食住行条件不断改善,使农村居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二)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精神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且还要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建设一个社会秩序良好,生活环境优越,文明祥和的新农村,其具体体现就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乡风文明主要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农村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更加发展,形成一种健康向上、文明祥和的良好社会氛围。村容整洁是农民生活环境的具体要求和体现。村容整洁主要是指通过对农村环境的治理和建设,使农村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整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民主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政治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就需要在农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充分发展村民民主,健全和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提高农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保障广大农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为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证和支持。 综上所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一个包括了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农村建设方面的具体体现。 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采取切实的措施,整体推进。 (一)以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为基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一个概念,现代农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它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农工科贸一体化、产业开发多元化,农业生产标准化以及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并举的农业。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科学技术在农业进步中的贡献率大大提高。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要靠科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对新品种的推广补贴力度,形成农业科技的研究——成果示范——推广——激励——产生倍加的生产力的良性循环的机制。其次,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造就新农民。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使我国农业的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 飞狐论文网 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电、气、路”等农村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健全,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石,关系到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的持续增收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目前,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要继续加大政府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夯实这一农村发展的基石。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们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目标,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宜粮则粮,宜渔则渔;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土地承包经营是农村经营制度的基础,必须长期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同时,要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飞跃”的思想,在有条件的地方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当前在广大农村进行的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也就是“少取”。 同时,要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辟广阔的通途。 (三)以确保农民的公平权益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确保农民的公平权益为切入点,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的公共事业,扩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 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快农村的教育发展,加大政府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文化支撑。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农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样,享有最基本的医疗保障。为此,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 加强农村公用设施建设。包括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加强环境卫生等公用设施的建设。使农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样拥有宽敞的公路、清洁的能源、卫生清洁的水源、优美的生活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要在农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规划,注重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尊重农民意愿,防止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扎实稳步地推进。

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

可能有点多,具体您自己删减吧,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收入2003年伊始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的变革,农村面貌有很大的改变,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小康社会根本标志是人均GDP不低于3000美元、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8000元以上。目前,我们与这类指标还有相当距离,尤其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增幅下降这一态势,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三农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战略性地位,然而,三农却成了国民经济中一扇软肋。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则是收入问题。应千方百计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来解决三农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目前我国的农民收入状况 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9%,而1997年开始便急转直下逐年回落:1997~2000年,农民纯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6、4.3、4.0、2.1个百分点,但增幅却分别同比下降4.4、0.3、0.3、1.9个百分点,这5年降幅总共6.9个百分点。由于农业的产业特点,农村达到小康水平比城镇要困难得多。统计资料显示,在全部居民储蓄中,城乡比例为8:2。2000年城乡消费比值约为3:1,9亿农民的消费额仅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8%。1997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5160元和2090元,比率为2.47:1,到2000年这组数字为6280元和2253元,比率扩大到2.78:1。不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负担也十分沉重,仅税收一项农民支付的平均额就相当于城镇居民的9倍,若加上名目繁多的收费,则相当于城镇居民的30倍。目前,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为48%,要达到小康水平要求城乡平均为40%以下,重头戏还是在农村。 (二)影响农民收入的相关因素 一农民增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农民增收的问题作出仔细的分析,从而找出一条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目前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有: 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限制了农民增收。农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产品相对过剩,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缩小后,农民收入增长受到了限制。我国农业收入60%来自种植业,1996年后农产品市场供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价格走低,1997年至1999年三年时间里,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下降了5个百分点,不少农业大省连年喜获丰收,但除了定购部分粮食按国家定购价收购外,其它农产品价格普遍下降,“实难”使农民增产不增收,到2000年因市场供求状况变化和价格波动,使农民收入增幅下降了5个百分点,这一年仅农户家庭种植业纯收入一项就比1995年下降了4%。 农业经营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农民增收。农民收入增长与收入构成密切相关,而收入构成又受制于生产经营结构。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产品低水平、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表现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不合理,我国以农户为主的生产结构高度雷同,产品品种在较大区域内大体一致,小生产或小农经营只能在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下,再将剩余部分转向市场,加之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致使价格不断下跌,农民收入增幅下降。这说明,农民增收受阻于农业经营结构的不合理。 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改变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农业税、集体积累及乡村的公共支出由集体组织转嫁给了农户,同时,涉及农业的制度内制度外收费五花八门,屡禁不止,县乡两级政府及村委会财权与事权不对称,消费无约束,机构臃肿,队伍冗长,正所谓“收了一些不该收的钱,办了一些不该办的事,养了一些不该养的人。”如湖北省监利县2002年吃饭占财政支出的86%,一个红城乡财政所就有105人;龚汤镇由财政开支的达944人,年经费亿元之巨。类似这些都要靠收费苦苦支撑,农民负担高位运行不但成为农民减收的重要因素,也擎肘了农民增收措施的操作。 当解决叫农民增收的问题,农民收入会迎刃而解。 二除了农民增收问题,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是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调节的比重日益加大,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且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增大了他们经营的风险,使他们很难对诸多的市场供求信息做出较准确判断,结果往往是造成农业生产的趋同,同一品种的农产品在某一时段的供给大量增加,如国内需求增幅不大,产品亦不能大量出口时,农民收入就会大幅降低。另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用于农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大量涌现,要求农民加强对这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学习,并将其运用到生产经营中去,而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对此则有些无所适从,很难选择到先进适用且市场需求空间较大的新品种和新技术运用到生产经营中,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强弱与组织化程度的高低成正比。自改革以来我国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仍以农户为单位,每一农户经营的土地非常有限,按每户三人计算,每户经营的土地在7亩左右,要在人均2.3亩土地上把农民的收入提高到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要在人均2.3亩土地上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根本做不到的。另外,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过于分散,在生产经营上仍处于“户自为战”的状态,农户经营行为协调性很差,组织化程度极低,甚至有些地方根本没有,这使农户经营行为有很大盲目性,在市场竞争中很难形成优势,进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 四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土地资源高度紧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2亩,户均承包耕地7亩多,且由于人口分布不平衡,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使农户经营规模太小,即使土地生产潜力很大,也难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同时,由于经营规模太小,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五.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和支持的力度不够。农业相对工业和第三产业而言有其自身特点,即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等等,这就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既要面对市场风险,又要面对自然风险,加之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抵御这两种风险的能力很弱,也增加了农民生产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尤其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对农业的政策不是补贴,而是从农业中提取积累来扶持工业发展,这一政策的实施阻碍了农业自身的发展。虽然在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长足发展及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升,农业补贴工业的状况已有很大改变,但国家对农业补贴和支持力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仍不能满足农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六体制与制度的制约。 首先是“挖农补工”战略和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据统计,1954年~1978年,国家通过剪刀差从农民手中获得了5100亿元的巨额资金。1978年~1991年,每年剪刀差绝对额都在1000亿元以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剪刀差还呈不断扩大趋势,这种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所形成的剪刀差,给农业和农民造成的负担。更奇怪的是,一方面农业剩余在源源不断地流向工业,流向城市;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和严格的户籍制度,却把不断膨胀的农业劳动力死死地固定在极其有限的耕地上,很难获得农外收入。 其次,是小农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适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和不同层次生产力水平的要求,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这种农业家庭经营从实质上讲仍是一种小农经营,无论是经营规模、经营手段或经营方式都仍处于传统农业水平。我国家庭经营的这些缺陷,一方面导致农户小规模经营缺乏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农户过于分散,不便于了解市场、进入市场和规避市场风险,面对竞争激烈和瞬息万变的市场,农民往往无所适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再次,农村行政体制及税费不合理,造成农民负担过重。我国乡镇机构臃肿,乡村两级干部过多,管理费用开支过大。目前,全国共有4.8万个乡镇政府,80万个村民委员会和520万个村民小组,县及县以下需要农民出钱养活的干部达1300多万(不包括教师),庞大的支出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此外,税费不合理,纳税过高,交费过多。收入微薄的农民还要自己集资办义务教育,承担本该由国家承担的责任,无疑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由此可见,农民收入问题重重,要得到更好的解决不是简单的几项政策就可以应付的,也不是几个措施就可以解决的,也不是国家政府加强对农业的关心就可以缓解的。它需要根据我国现在的农业状况和基本国情,认真分析以上种种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再进入农村,深入农民探究农业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它是一个找出问题--研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过程中也许还有其他一些步骤!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 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增加农民收入是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增加农民收入是妥善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再生产投入的需要。 增加农民收入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富强,都离不开社会的稳定。我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农村稳定是全国稳定的基础,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则是农村稳定的根本保证。 增加农民收入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只有促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富差距才能缩小,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才能落到实处。否则,我们党和政府就会失去农民的支持,我们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地位就难以巩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难以顺利进行。 (四)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分析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关键。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使各国都把农业置于政府的保护之中,尤其我国加入WTO以后,更需要政府实施保护和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农产品价格支持、补贴政策、财政信贷政策、农业保险制度等,使农民从政策优惠中增加利益。诚然,我国现时的农产品价格已接近或超过世界市场的价格水平,但由于我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和成本高,为保证增加农民收入,适度提高和调整农产品价格,同时限制农用生产资料提价速度,给予双方有效的补贴政策,使农民增产增收,并确保收入增幅逐年上升。目前,国民收入分配不利于农民的格局尚未根本扭转,要通过建立价格保护政策等措施,逐步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塑造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新型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在我国工业化大体到了中期阶段的今天,经济发展应实行从“吮吸农业”到“反哺农业”的战略性转变,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逐年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各级政府应确保每年的财政支农增长水平高于上年,从而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农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打下坚实基础。农业结构调整是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农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区域结构雷同,各地区重复生产,低水平竞争;二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差,缺乏竞争力;三是生产组织不合理,分散经营,规模小,成本高。解决上述问题,第一,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解决区域结构问题。各地应前瞻国内外市场,依本地资源禀赋,选择优势种植、养殖业重点发展,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使区域优势转为经济优势,进而变为经济效益,不同地区各展所长,互为市场,共同受益,使更多农民增加收入。第二,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优质产品比重,解决农产品结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农产品质量的概念不仅是物理和生物质量,更包括生产环境,生产过程、营养、卫生等方面的意义。无公害、健康、安全、享受等高质量农副产品有很大的需求收入弹性,要大力发展名、优、特、新品种,提高优质产品比重及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把畜牧业、瓜果业、旅游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逐步培育成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从而使农民收入跃上一个新台阶。第三,走农业企业化道路,解决生产经营组织结构不合理问题。家庭联产承包组织制度曾极大地调动了几亿农民的积极性,经过20几年的运行,突显的问题是农地农户私有不能解决农民分散化经营所导致的高成本、低效益,更难抵御大市场带来的风险。探求新的生产组织模式应该是农业企业化经营,包括农产品生产企业、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这样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规模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可以缩小城乡差别,解决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等问题。农业企业化是由农户联合经营或委托经营过渡到合作经营,最终实现公司化经营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政府以农业投融资、土地流转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 3.提高农民素质是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实践证明,在收入分配领域,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收入也越高。因为高素质的劳动者较低素质的劳动者在相同时间内能向社会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劳动,从而获得较高收入。劳动者素质的高低与其受教育水平有关。对广大农民而言,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素质和技能,就会改变其就业和收入状况。据美国经济学家D.Gale Johson分析,中国农民在校时间每增加一年,其收入就可增长3.6%—5.5%,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达到城市人口受教育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缩小15—20个百分点,农民的收入就会大幅度提高。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我国农民中受过高中教育的人不论是在家务农还是从事其它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经营成果和效益均高于只受过初中或小学教育的农民。为此,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措施,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我国近13亿人口中约有9亿生活在农村,农村基础教育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而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虽经各级政府努力已有很大改观,但与全国提高农民素质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为此,中央及省级财政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使一部分因贫困而失学或辍学的中小学生得以完成基础教育。二是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及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的现实,使很多农民子弟在完成基础教育后难以升到高一级的学校继续深造,而是步入社会加入到劳动力大军之中。针对这一现状,应考虑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比重,使农林专业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能学到一些职业技能,为其日后求职打下一定基础。同时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切实需要,以服务农业和农民为宗旨,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 发展劳务经济、改革户籍管理是必然途径。发展劳务经济的目的就是剩余劳动力就业和输出,一能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二能实现劳动效用最大化,在以增产使农民增收的空间有限时,发展劳务经济改革户籍管理已成农民增收的必然途径。2002年农民收入比上年增加4%,主要是3亿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其中有9400万农民进城打工,总收入约5278亿元,人均5592元。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是农民增收缓慢的根本原因,从农业现代化长远目标出发,还是要走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政府应制定分阶段的农业人口转移与城市化政策措施,首先要改革延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人口户籍管理制度,拆除为保护城市繁荣而限制农民进城的壁垒,逐步实现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其次,提供就业机会,扩大农民就业途径,消除对农民就业的歧视,实现农民身份的变迁;最后,通过大力兴办乡镇企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把剩余劳动力转向对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中去。资料表明,发达国家农产品深加工约占总量的80%,而我国只占10—20%,他们产前、产后、产中的产值比例为2:1:7,我国恰恰相反,为7:1:2。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深加工转化值的空间还很大、大多数乡镇企业还是应结合农业产业化,以农产品为原料,提高深加工水平,通过增加附加值来增加农民收入。 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党在农村实行的税费改革政策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第三次重大改革。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减轻农民负担的方针政策。要进一步加大专项治理和监督检查力度,依法从分配上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三者利益关系,杜绝一切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行为,严肃查处加重农民负担的违法违纪案件。通过落实费改税政策,真正把农民负担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同时,要下决心精简乡镇机构,裁减镇、村行政人员,压缩管理费用,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 6.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有效转移。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转向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城镇提供广阔的空间,进而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各级政府应加强城市化建设,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需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在城市工作和生活,需要住房、交通、子女上学、医疗、社会保障、娱乐等生产生活多种服务,这些服务有的通过市场化运作即自行解决,而子女上学、社保等就必须依靠政府的有效投入方能解决,因而,各级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加快城市化建设,比如在大城市周边建设卫星城,加快中小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为城市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便利。其次,要顺应城市化规律之要求,采取相关措施,由过去人为地限制农民进城,到允许农民进城定居,进而发展到鼓励农民进城。这既需要改变以往不正确的认识,更需要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摒弃以往限制农民进城的一些做法,降低农民进城定居的门坎,为农民进本城提供方便。比如修改并进而废除二元制的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在国民待遇上的差别,对进城务工一定时间、有固定住所、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允许其申请变为城市居民,并在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取消诸如对进城定居或城际间调动人员增收城市增容费等人为限制城市发展的措施。复次,政府在优化经济布局、提升产业结构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向进入城市的农民提供适当的工作岗位。惟有如此,才能使农民真正融入城市,适应新的环境,迅速转换角色,在城市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最后,推进城镇化进程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样既有利于转移农村人口,又可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动力。政府加大投入是基础。我国农业的投资主体是国家、集体和农民,在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体制下,集体普遍缺乏必要的积累,农村基层组织的经费绝大部分来自农民,农民纯收入抵充负担后,没什么效益可言,这个主体的投资能力微不足道。应努力提高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比重,按照《农业法》“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到2005年用于农业投资的比重应由现在的8%提高到10%以上。在投入增量中,首要的是大力改善农村和农业的基础设施,提高资本形成水平和固定资产积累水平,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基础和外部环境;其二,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质量安全水平,还应把农业生态保护、农村就业结构调整作为投资重点;其三,加大科技投入,抓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把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农民从增加投入中增加实惠。 综合所有能够并有效的方法或措施,我想三农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但是我们得认识到它是能得到很好解决的,这并不意味着立即会得到效果,要珍惜很彻底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漫长的时间,毕竟制约因素很多,而且如今入世了,面临着严峻的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不懈的落实三农政策。

万方上的中国科技投资杂志里面有农村经济,农业发展方向的论文,可以浏览一下最近几期的杂志,吸收借鉴一下,把握一下目前最新的动态。

现代农业科技论文题目大全初中政治

万方上的中国科技投资杂志里面有农村经济,农业发展方向的论文,可以浏览一下最近几期的杂志,吸收借鉴一下,把握一下目前最新的动态。

知道有几本期刊上的文献是可以免费下载的,你可以看下(农业科学、可持续能源、城镇化与集约用地),或者也直接去他们出版社的官网找吧

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

一、(一)、(1)①ABCD

现代农业技术论文题目大全高中政治

现代农业园今天,爸爸说带我们到一个地方。我问他到哪里,他神秘兮兮地说:“天机不可泄露。”当车子停在一个园子门口,我们才知道爸爸说的地方是一个叫“雅林”的现代农业园。走进大门,我马上被眼前的那些奇花异草吸引住了。靠近一看,这些都是我闻未所闻,见未所见的。就比如这棵菜,放眼望去,宛如一棵亭亭玉立的西兰花。幸亏我没有被这棵菜蒙骗了,翻开生菜般的小叶子,看到的是几片普通的菜叶。还有一种菜,即像假花,又像用水晶雕刻成的圣诞树。一直往前走,走到了一片郁金香的花海中。郁金香有红的、紫的、白的……真是眼花缭乱,颜色各异啊!郁金香的形状更是千姿百态,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还是快要张开花瓣的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花蕊。“爸爸,我们去水培园看看吧!”来到水培园,摆在我们面前的都是在水里生长的植物。“妈妈,这些小苗儿为什么长在一个像小碗一样的塑料壳里,而且是长在泡沫里的呢?”我指着小苗儿,惊讶地问。妈妈笑笑:“傻孩子,这是无土栽培技术。”进了百果园,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瓜果。那些瓜果有着稀奇古怪的名字:多翅瓜、特长丝瓜……最有趣的一种瓜是龙凤瓜,它是一个c字形的瓜,犹如一条蛇。还有很多园子,有草莓园、西瓜园、黄瓜园、热带雨林……我们在逛番茄园的时候,爸爸摘了一个小南瓜似的番茄,是黄色的。咬了一口,酸甜可口的果肉里满是汁水,汁水四溅,我的脸上都是汁水。在种植圣女果的地方,每棵植物上挂满了红宝石般、让人垂涎欲滴的圣女果。圣女果上滚动的水珠晶莹剔透。让人忍不住想摘。 还是胆大的爸爸摘了一颗鲜嫩诱人的圣女果,一口吃完了圣女果,还说:“真好吃!”我听了也嘴馋了,真的好甜啊!“姐姐。”我嘴里含着圣女果说,“为什么这些圣女果又大又甜,市场上的怎么这么小,有时会吃到碧绿色的。这都是甜的,没有一个是酸的呢?”“这是有机水果,没打农药,纯属纯天然。”

可能有点多,具体您自己删减吧,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收入2003年伊始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的变革,农村面貌有很大的改变,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小康社会根本标志是人均GDP不低于3000美元、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8000元以上。目前,我们与这类指标还有相当距离,尤其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增幅下降这一态势,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三农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战略性地位,然而,三农却成了国民经济中一扇软肋。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则是收入问题。应千方百计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来解决三农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目前我国的农民收入状况 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9%,而1997年开始便急转直下逐年回落:1997~2000年,农民纯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6、4.3、4.0、2.1个百分点,但增幅却分别同比下降4.4、0.3、0.3、1.9个百分点,这5年降幅总共6.9个百分点。由于农业的产业特点,农村达到小康水平比城镇要困难得多。统计资料显示,在全部居民储蓄中,城乡比例为8:2。2000年城乡消费比值约为3:1,9亿农民的消费额仅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8%。1997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5160元和2090元,比率为2.47:1,到2000年这组数字为6280元和2253元,比率扩大到2.78:1。不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负担也十分沉重,仅税收一项农民支付的平均额就相当于城镇居民的9倍,若加上名目繁多的收费,则相当于城镇居民的30倍。目前,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为48%,要达到小康水平要求城乡平均为40%以下,重头戏还是在农村。 (二)影响农民收入的相关因素 一农民增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农民增收的问题作出仔细的分析,从而找出一条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目前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有: 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限制了农民增收。农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产品相对过剩,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缩小后,农民收入增长受到了限制。我国农业收入60%来自种植业,1996年后农产品市场供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价格走低,1997年至1999年三年时间里,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下降了5个百分点,不少农业大省连年喜获丰收,但除了定购部分粮食按国家定购价收购外,其它农产品价格普遍下降,“实难”使农民增产不增收,到2000年因市场供求状况变化和价格波动,使农民收入增幅下降了5个百分点,这一年仅农户家庭种植业纯收入一项就比1995年下降了4%。 农业经营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农民增收。农民收入增长与收入构成密切相关,而收入构成又受制于生产经营结构。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产品低水平、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表现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不合理,我国以农户为主的生产结构高度雷同,产品品种在较大区域内大体一致,小生产或小农经营只能在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下,再将剩余部分转向市场,加之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致使价格不断下跌,农民收入增幅下降。这说明,农民增收受阻于农业经营结构的不合理。 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改变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农业税、集体积累及乡村的公共支出由集体组织转嫁给了农户,同时,涉及农业的制度内制度外收费五花八门,屡禁不止,县乡两级政府及村委会财权与事权不对称,消费无约束,机构臃肿,队伍冗长,正所谓“收了一些不该收的钱,办了一些不该办的事,养了一些不该养的人。”如湖北省监利县2002年吃饭占财政支出的86%,一个红城乡财政所就有105人;龚汤镇由财政开支的达944人,年经费亿元之巨。类似这些都要靠收费苦苦支撑,农民负担高位运行不但成为农民减收的重要因素,也擎肘了农民增收措施的操作。 当解决叫农民增收的问题,农民收入会迎刃而解。 二除了农民增收问题,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是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调节的比重日益加大,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且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增大了他们经营的风险,使他们很难对诸多的市场供求信息做出较准确判断,结果往往是造成农业生产的趋同,同一品种的农产品在某一时段的供给大量增加,如国内需求增幅不大,产品亦不能大量出口时,农民收入就会大幅降低。另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用于农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大量涌现,要求农民加强对这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学习,并将其运用到生产经营中去,而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对此则有些无所适从,很难选择到先进适用且市场需求空间较大的新品种和新技术运用到生产经营中,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强弱与组织化程度的高低成正比。自改革以来我国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仍以农户为单位,每一农户经营的土地非常有限,按每户三人计算,每户经营的土地在7亩左右,要在人均2.3亩土地上把农民的收入提高到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要在人均2.3亩土地上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根本做不到的。另外,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过于分散,在生产经营上仍处于“户自为战”的状态,农户经营行为协调性很差,组织化程度极低,甚至有些地方根本没有,这使农户经营行为有很大盲目性,在市场竞争中很难形成优势,进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 四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土地资源高度紧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2亩,户均承包耕地7亩多,且由于人口分布不平衡,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使农户经营规模太小,即使土地生产潜力很大,也难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同时,由于经营规模太小,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五.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和支持的力度不够。农业相对工业和第三产业而言有其自身特点,即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等等,这就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既要面对市场风险,又要面对自然风险,加之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抵御这两种风险的能力很弱,也增加了农民生产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尤其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对农业的政策不是补贴,而是从农业中提取积累来扶持工业发展,这一政策的实施阻碍了农业自身的发展。虽然在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长足发展及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升,农业补贴工业的状况已有很大改变,但国家对农业补贴和支持力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仍不能满足农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六体制与制度的制约。 首先是“挖农补工”战略和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据统计,1954年~1978年,国家通过剪刀差从农民手中获得了5100亿元的巨额资金。1978年~1991年,每年剪刀差绝对额都在1000亿元以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剪刀差还呈不断扩大趋势,这种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所形成的剪刀差,给农业和农民造成的负担。更奇怪的是,一方面农业剩余在源源不断地流向工业,流向城市;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和严格的户籍制度,却把不断膨胀的农业劳动力死死地固定在极其有限的耕地上,很难获得农外收入。 其次,是小农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适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和不同层次生产力水平的要求,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这种农业家庭经营从实质上讲仍是一种小农经营,无论是经营规模、经营手段或经营方式都仍处于传统农业水平。我国家庭经营的这些缺陷,一方面导致农户小规模经营缺乏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农户过于分散,不便于了解市场、进入市场和规避市场风险,面对竞争激烈和瞬息万变的市场,农民往往无所适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再次,农村行政体制及税费不合理,造成农民负担过重。我国乡镇机构臃肿,乡村两级干部过多,管理费用开支过大。目前,全国共有4.8万个乡镇政府,80万个村民委员会和520万个村民小组,县及县以下需要农民出钱养活的干部达1300多万(不包括教师),庞大的支出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此外,税费不合理,纳税过高,交费过多。收入微薄的农民还要自己集资办义务教育,承担本该由国家承担的责任,无疑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由此可见,农民收入问题重重,要得到更好的解决不是简单的几项政策就可以应付的,也不是几个措施就可以解决的,也不是国家政府加强对农业的关心就可以缓解的。它需要根据我国现在的农业状况和基本国情,认真分析以上种种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再进入农村,深入农民探究农业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它是一个找出问题--研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过程中也许还有其他一些步骤!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 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增加农民收入是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增加农民收入是妥善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再生产投入的需要。 增加农民收入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富强,都离不开社会的稳定。我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农村稳定是全国稳定的基础,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则是农村稳定的根本保证。 增加农民收入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只有促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富差距才能缩小,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才能落到实处。否则,我们党和政府就会失去农民的支持,我们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地位就难以巩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难以顺利进行。 (四)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分析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关键。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使各国都把农业置于政府的保护之中,尤其我国加入WTO以后,更需要政府实施保护和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农产品价格支持、补贴政策、财政信贷政策、农业保险制度等,使农民从政策优惠中增加利益。诚然,我国现时的农产品价格已接近或超过世界市场的价格水平,但由于我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和成本高,为保证增加农民收入,适度提高和调整农产品价格,同时限制农用生产资料提价速度,给予双方有效的补贴政策,使农民增产增收,并确保收入增幅逐年上升。目前,国民收入分配不利于农民的格局尚未根本扭转,要通过建立价格保护政策等措施,逐步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塑造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新型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在我国工业化大体到了中期阶段的今天,经济发展应实行从“吮吸农业”到“反哺农业”的战略性转变,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逐年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各级政府应确保每年的财政支农增长水平高于上年,从而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农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打下坚实基础。农业结构调整是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农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区域结构雷同,各地区重复生产,低水平竞争;二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差,缺乏竞争力;三是生产组织不合理,分散经营,规模小,成本高。解决上述问题,第一,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解决区域结构问题。各地应前瞻国内外市场,依本地资源禀赋,选择优势种植、养殖业重点发展,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使区域优势转为经济优势,进而变为经济效益,不同地区各展所长,互为市场,共同受益,使更多农民增加收入。第二,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优质产品比重,解决农产品结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农产品质量的概念不仅是物理和生物质量,更包括生产环境,生产过程、营养、卫生等方面的意义。无公害、健康、安全、享受等高质量农副产品有很大的需求收入弹性,要大力发展名、优、特、新品种,提高优质产品比重及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把畜牧业、瓜果业、旅游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逐步培育成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从而使农民收入跃上一个新台阶。第三,走农业企业化道路,解决生产经营组织结构不合理问题。家庭联产承包组织制度曾极大地调动了几亿农民的积极性,经过20几年的运行,突显的问题是农地农户私有不能解决农民分散化经营所导致的高成本、低效益,更难抵御大市场带来的风险。探求新的生产组织模式应该是农业企业化经营,包括农产品生产企业、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这样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规模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可以缩小城乡差别,解决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等问题。农业企业化是由农户联合经营或委托经营过渡到合作经营,最终实现公司化经营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政府以农业投融资、土地流转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 3.提高农民素质是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实践证明,在收入分配领域,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收入也越高。因为高素质的劳动者较低素质的劳动者在相同时间内能向社会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劳动,从而获得较高收入。劳动者素质的高低与其受教育水平有关。对广大农民而言,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素质和技能,就会改变其就业和收入状况。据美国经济学家D.Gale Johson分析,中国农民在校时间每增加一年,其收入就可增长3.6%—5.5%,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达到城市人口受教育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缩小15—20个百分点,农民的收入就会大幅度提高。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我国农民中受过高中教育的人不论是在家务农还是从事其它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经营成果和效益均高于只受过初中或小学教育的农民。为此,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措施,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我国近13亿人口中约有9亿生活在农村,农村基础教育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而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虽经各级政府努力已有很大改观,但与全国提高农民素质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为此,中央及省级财政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使一部分因贫困而失学或辍学的中小学生得以完成基础教育。二是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及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的现实,使很多农民子弟在完成基础教育后难以升到高一级的学校继续深造,而是步入社会加入到劳动力大军之中。针对这一现状,应考虑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比重,使农林专业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能学到一些职业技能,为其日后求职打下一定基础。同时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切实需要,以服务农业和农民为宗旨,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 发展劳务经济、改革户籍管理是必然途径。发展劳务经济的目的就是剩余劳动力就业和输出,一能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二能实现劳动效用最大化,在以增产使农民增收的空间有限时,发展劳务经济改革户籍管理已成农民增收的必然途径。2002年农民收入比上年增加4%,主要是3亿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其中有9400万农民进城打工,总收入约5278亿元,人均5592元。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是农民增收缓慢的根本原因,从农业现代化长远目标出发,还是要走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政府应制定分阶段的农业人口转移与城市化政策措施,首先要改革延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人口户籍管理制度,拆除为保护城市繁荣而限制农民进城的壁垒,逐步实现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其次,提供就业机会,扩大农民就业途径,消除对农民就业的歧视,实现农民身份的变迁;最后,通过大力兴办乡镇企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把剩余劳动力转向对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中去。资料表明,发达国家农产品深加工约占总量的80%,而我国只占10—20%,他们产前、产后、产中的产值比例为2:1:7,我国恰恰相反,为7:1:2。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深加工转化值的空间还很大、大多数乡镇企业还是应结合农业产业化,以农产品为原料,提高深加工水平,通过增加附加值来增加农民收入。 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党在农村实行的税费改革政策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第三次重大改革。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减轻农民负担的方针政策。要进一步加大专项治理和监督检查力度,依法从分配上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三者利益关系,杜绝一切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行为,严肃查处加重农民负担的违法违纪案件。通过落实费改税政策,真正把农民负担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同时,要下决心精简乡镇机构,裁减镇、村行政人员,压缩管理费用,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 6.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有效转移。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转向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城镇提供广阔的空间,进而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各级政府应加强城市化建设,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需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在城市工作和生活,需要住房、交通、子女上学、医疗、社会保障、娱乐等生产生活多种服务,这些服务有的通过市场化运作即自行解决,而子女上学、社保等就必须依靠政府的有效投入方能解决,因而,各级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加快城市化建设,比如在大城市周边建设卫星城,加快中小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为城市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便利。其次,要顺应城市化规律之要求,采取相关措施,由过去人为地限制农民进城,到允许农民进城定居,进而发展到鼓励农民进城。这既需要改变以往不正确的认识,更需要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摒弃以往限制农民进城的一些做法,降低农民进城定居的门坎,为农民进本城提供方便。比如修改并进而废除二元制的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在国民待遇上的差别,对进城务工一定时间、有固定住所、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允许其申请变为城市居民,并在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取消诸如对进城定居或城际间调动人员增收城市增容费等人为限制城市发展的措施。复次,政府在优化经济布局、提升产业结构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向进入城市的农民提供适当的工作岗位。惟有如此,才能使农民真正融入城市,适应新的环境,迅速转换角色,在城市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最后,推进城镇化进程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样既有利于转移农村人口,又可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动力。政府加大投入是基础。我国农业的投资主体是国家、集体和农民,在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体制下,集体普遍缺乏必要的积累,农村基层组织的经费绝大部分来自农民,农民纯收入抵充负担后,没什么效益可言,这个主体的投资能力微不足道。应努力提高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比重,按照《农业法》“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到2005年用于农业投资的比重应由现在的8%提高到10%以上。在投入增量中,首要的是大力改善农村和农业的基础设施,提高资本形成水平和固定资产积累水平,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基础和外部环境;其二,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质量安全水平,还应把农业生态保护、农村就业结构调整作为投资重点;其三,加大科技投入,抓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把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农民从增加投入中增加实惠。 综合所有能够并有效的方法或措施,我想三农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但是我们得认识到它是能得到很好解决的,这并不意味着立即会得到效果,要珍惜很彻底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漫长的时间,毕竟制约因素很多,而且如今入世了,面临着严峻的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不懈的落实三农政策。

知道有几本期刊上的文献是可以免费下载的,你可以看下(农业科学、可持续能源、城镇化与集约用地),或者也直接去他们出版社的官网找吧

1。高效农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2。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农业定位思考3。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型农业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题目大全初中生

1。高效农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2。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农业定位思考3。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型农业

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现代农业的含义、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以及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和农村农业人才情况,提出了从统筹协调管理体制,制定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规划;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依托高校加强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依托科技特派员制度,吸引相关人才到农村贡献才智;建立并运作好农业专家人才数据库;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人才服务于农业农村等六方面,构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支撑体系。引言 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简而言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建设将作为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过程贯穿新农村建设的始终。发展现代农业,意味着给农业注入更多的现代理念和方式,更多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的素质、效率和竞争力。 1 福建省农业发展与农业农村人才的现状 1 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简单地概括,我省农业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①特色农业发展迅速。水果、茶叶和食用菌占了相当的比重,根据2006年统计数据,我省以发展特色农产品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1100多个,参与农户达30多万户。②闽台农业合作深入拓展。近年来,我省闽台农业合作进一步扩大,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扩大到福建全省。根据2006年统计数据,全省累计批办农业台资项目近2000个,引进台湾农业良种2500个,先进与实用技术800多项。③农村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较快。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销售收人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带动了40%以上的农户发展生产。根据2006年统计数据,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6000多个。④外向型农业持续增长。福建近年来积极利用对台优势和对外优势,着力在闽台农业合作、培育特色产业和优势品种、推广订单农业、引进涉农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寻求突破,外向型农业逐渐成形。⑤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产业化水平不高;产和销结合不紧密,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加工企业技术、装备、管理水平落后行业指导和服务滞后。 2 我省农村农业人才的现状 2006年末,福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18万人,农村从业人员6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0%。全省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07万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71万个。农村劳动力呈现以下的分布特点:①农业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技术人员偏少。2006年末,全省农业从业人员87万人。按年龄分,20岁以下占0%,21-30岁占9%,31-40岁占4%,41-50岁占4%,51岁以上占2%;按文化程度分,文盲占5%,小学占6%,初中占4%,高中占1%,大专及以上占4%。农村从业人员将近60%在41岁以上,小学学历占了6%。农业技术人员24万人,占农业从业人员总数的5%。②年青并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业转移速度加快。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48万人。外出从业劳动力中,20岁及以下占2%;21-30岁占4%;31-40岁占3%;41-50岁占5%;50岁以上占7%。文盲占0%;小学文化程度占5%;初中文化程度占1%;高中文化程度占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③农村劳动力集中在农作物种植业,而加工、营销等直接为农业服务的人才欠缺。2006年末,全省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07万户,其中以农作物种植业经营户达到18万户,占6%。 2 发展现代农业及其人才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 根据福建农业发展情况和农村人才现状,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农村人才建设,构建农村人才体系。 1 统筹与协调管理体制,制定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规划。把农村成人教育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纳入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对农村成人教育进行整体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建立全方位铺开、全领域推进、各层次相互衔接、各类别相互沟通的农村教育体系;由政府统一规划统筹协调,有效整合、利用农村中小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农业教育院校等的教师、校舍资源,健全和充实农村成人教育管理机构,建设好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创建与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型多功能的农村成人教育示范基地。 2 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引进农村师资队伍人才与利用高等农业院校师资力量结合的办法,完善农村农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高等农业教育横跨高等教育和农业,具有很强的行业性和发展的特殊性,担负着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双重使命,是农业智力的依托和培养基地。他们可以为农村成人教育培养、培训专业师资队伍,也可以送培下乡,成为农村成人教育的特聘兼职教师。 3 依托高校加强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就我省而言,可以充分发挥福建农林大学农科、工科等学科门类齐全,办学基础良好,教学经验丰富等优势条件,结合福建省地域特点、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以及海峡西岸建设特点,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村适用技术人才和现代农业管理人才。 4 依托科技特派员制度,吸引相关人才到农村贡献才智。科技特派员制度由福建省南平市首创,“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是这一制度的高度概括。它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实践,是城市反哺农村、有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生动体现,是政府公共资源应用于农村的重大措施。 作为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源地的福建省,自1999年开始逐步推广这一制度。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福建省委、省政府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管理体制上,党委(政府)统筹协调,各方合力推动;在工作部署上,围绕“三农”需要,全面综合服务;在工作方法上,注重力量整合,健全科技队伍;在激励机制上,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机制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服务农村农业中,取得显著成效,并日渐成为促使农民增收的催化剂,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我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引起了国际机构和组织的极大关注,科技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中德合作项目办公室(GTZ)日本国际办力事业团(JICA)等国际机构和组织进行了有效沟通与合作,为利用国外资源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福建也可发挥自己的优势,争取更多的海外资金参与科技特派员项目开发。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对科技特派员制度进行完善和延伸,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和机制的创新实践和持续发展,落实和提高科技特派员相应的待遇,鼓励科技特派员以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科技服务,取得合法报酬,以吸引更多的农业人才到农村贡献才智。 5 建立并运作好农业专家人才数据库。集中建立我省农业专家人才数据库,形成松散形的人才管理模式,掌握全省农业人才分布情况,根据农业技术问题,随时查找相应的农业专家为农村农民提供服务,使人才的使用处于流动的状态,提高人才利用效率,避免了人才资源浪费。 农业专家数据库的信息内容应包括专家的主要研究领域、技术专长以及研究成果,专家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和学术报告,专家承担及已完成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专家最新研究动态等。农业专家数据库是动态的,其建设内容随着各专家学者每项研究成果的获得以及论文的发表进行不断更新,从专家数据库中,可以随时了解各专家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更好地应用于农村农业服务。 6 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人才服务于农业农村。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和其他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知识人才积聚在城市,城市人才挤过独木桥,就业竞争空前激烈,人才浪费空前严重。城市人才相对过剩与乡村人才极度紧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政府部门可根据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人才需求,人才政策向农业农村倾斜,人才培养发展重心放在农业农村,人才配置农业农村倾斜,建立人才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导向机制。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发展为多下乡、长驻乡,扎根农村,扎实服务,帮助农村培训科技队伍,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和科技人员现场服务。着力营造乡镇村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解决好乡村人才的待遇、职称、工作条件等问题。参考文献:[1]张祥明新农村建设中福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08(11)-17-[2]郑诚乐林义章林碧英吴少华郝志龙创建福建地域特色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思考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2)-91-[3]福建省科技厅农业科技处科技特派员创业助农富——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巡礼中国农村科技-2009(2)-56-[4]孔祥智李圣军科技特派员:产生背景、运行特征和对策建议——福建省南平市案例分析新疆农垦经济-2008(5)-16-[5]福建:科技特派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国农村科技-2008(8)-74-[6]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科技教研部课题组福建省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中国科技论坛-2007(10)-117-[7]桂秀梅河北农业大学重点学科专家数据库的建设研究兰台世界:下半月-2008(11)-18-

知道有几本期刊上的文献是可以免费下载的,你可以看下(农业科学、可持续能源、城镇化与集约用地),或者也直接去他们出版社的官网找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