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关于西藏文化的论文1000字开头

发布时间:2024-07-18 00:08:19

关于西藏文化的论文1000字开头

藏族民间艺术历史悠久,丰富多样。无论民间故事、民歌、舞蹈还是藏戏,都是独具一格,光彩夺目。 民间故事: 西藏的民间故事浩如烟海,它是藏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故事分两大类:一种是口头流传的故事,一种是书面记录整理的故事。这些故事长期流传于民间,反映人们对邪恶统治的不满与反抗,对友爱互助的赞扬,对自由恋爱婚姻的同情。因为来自民间,这些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西藏社会的现实,倾吐了藏族人民内心深处的爱憎,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正因为这些故事是广大群众的心声,给人们以勇气和力量,所以藏族人民爱听它,爱传它,使他们富有生命力。藏族民间故事通常在叙述中加入民歌、歌谣,又说又唱,听起来更加生动,是与其它民间故事的主要区别之一。 史诗: 《格萨尔王传》是一部藏族人民的英雄史诗。是藏族地区民间口头传说的一部文学巨著,讲的是藏族古代一个著名的英雄人物的故事。格萨尔是一个神通广大、和人民鱼水相依的英雄人物。在西藏,从农区到牧区,从城镇到乡村,都有人或多或少的能讲出格萨尔的一些故事来,就像汉族地区人们讲《西游记》种的齐天大圣一样普遍。《格萨尔王传》故事生动,语言朴实优美,不仅得到藏族人民的喜爱和广泛流传,在国外也早有俄、英、法、印地文、蒙文等多种文字的译本流传。 民歌: 西藏民歌是西藏民间文化中一朵瑰丽的花,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早在西藏文字出现以前,作为口头文学的形式,已经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了。史诗《格萨尔王传》大量采用了“鲁体”民歌形式。与其他民间文学样式比较,民歌更具有劳动人民的特点。从西藏民歌中,可以听到西藏人民发自内心的声音,可以看出群众社会政治、经济、战争方面的思想见解和政治态度,并能够了解到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基本愿望与要求。截取部分藏族民歌如下:雪白精细的糌粑,是我们的血汗磨成;高大豪华的别墅,用我们的白骨垒起。 外有兵差马差,内有人差地差;为种巴掌大的地,要支比头发多的差。西藏民歌中通常用的艺术手法有五大类:比喻、拟人、夸张、双关、联想等。西藏民歌中所具有的人民性、广泛性和高的思想性,正是使它的艺术性不断完美的重要因素。 舞蹈: 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节假日,不论你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看见青年男女、老人小孩,拉起手、踢起腿。翩翩起舞。 “果谐”与“锅庄”是流行在西藏三大地区的一种圆圈舞。在农区的拉萨、山南、日喀则等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地方,把这种圆圈舞叫“果谐”;而在昌都及接近四川、云南等藏区,称之为“锅庄”。果谐与锅庄都是一种集体舞。跳舞时,大家手拉手、臂连着臂,载歌载舞,顿地为节,分班唱和。人们围着篝火,从日落跳到夜晚,从午夜跳到天明。 西藏山南地区还流行着一种动作粗犷、刚健,个人技巧高超的舞蹈—鼓舞,藏语叫“卓”。跳鼓舞的人身穿彩色衣服,腰间挂着大鼓,挥动鼓捶,步伐敏捷、整齐而有力。在林芝地区及四川、云南藏族中,有一种铃鼓舞。男执铜铃,女持手鼓,绕圈走动,翩翩起舞,藏语称为“热巴”。 藏戏: 藏戏,藏语称“阿吉拉姆”,在藏族地区普遍流行。现代藏戏有剧本、舞蹈表演、因人定曲的唱腔,不同角色有不同的服装及面具,还有乐队伴奏和伴唱,是一套综合艺术。15世纪,噶举教派僧人唐东杰布立志要在西藏江河上建造桥梁,为众生谋利。他煞费苦心,募集造桥经费,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还未成功。后来,发现虔诚的信徒中有生得俊俏聪明、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便召来组成戏班子,以佛教故事为内容,自编自导成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演出,以化导众人,募集经费。这就是藏戏的雏形。因此,人们把唐东杰布视为藏戏的祖师;又因藏戏最初由美丽出众,仙女般的七姊妹演出,又把藏戏叫做“阿吉拉姆”。“阿吉”,藏语意为大姐或女性;“拉姆”意为仙女。 藏戏的传统剧目不少,但在二三百年的创作、演出实践中,有的被淘汰,有的经过创作提炼保留下来。到现在,主要的剧目有八个:《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公主》、《朗萨唯蚌》、《苏吉尼玛》、《卓娃桑姆》、《诺桑法王》、《白马文巴》、《顿月顿珠》、《赤美滚丹》,这些就是人们常说的八大藏戏。

1 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日,古称履端、元旦,今谓春节,福州人叫“做年”,是一年中最隆重、假期最长的民间节日。黎明时分,各家敞开大门,焚香鸣炮,喜迎新年。这个节俗传统禁忌甚多,说第一句话,做第一件事,都讲究好彩头,以冀一年之平安。新年伊始,逢人第一句都要说“恭喜”、“发财”、“平安”等吉利话,对方也报以相应的好话。当日不扫地、不打水、不挑担、不劈柴、不洗衣、不洗澡、不理发、不说不吉利的话。全家起床后,便穿新衣服,或穿质地最好的衣着。早餐,有的吃太平面(线面、鸡肉、鸭蛋),以祝太平、长寿;有的吃年糕(红糖粿),以祝年年高升;有的老人吃素,祈求合家子孙一年平安。初一,小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则给以压岁钱或糖果、桔子。 初一不出远门,初二、初三人们可以访亲拜友,互贺新年。正如清人吴继筠在《福州岁时竹枝词》中说的:“族新衣服趋人前,礼数谦谦喜连连;路上相逢共作揖,发财恭喜贺新年。”这便是古时福州新正的景观。有出嫁女儿的人家,要办春酒,邀女儿、女婿及外孙回娘家饮宴团聚。水上船家(�民)的妇女,头戴红花,蓝衫青裤,布底青鞋,结伴登岸,挨家串门,用福州话唱诗贺年:“姑嫂双双贺新年,红红伞灯挂厅前;好�好粿送奴去,金字牌板企(站立之意)门前。”“旧年过了又新年,生意兴隆赚大钱;恭喜发财平安过,送奴�粿过门前。”这叫“讨�诗”,又是贺年词,贺年讨�以示吉祥。春节期间,福州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欢声笑语,到处呈现一派节日气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党政领导在节前或节日期间,持礼物到军烈属、离退休干部及老劳模等府第拜年。各有关部门组织春节游园、各界联欢会、文艺晚会等活动。那些有迷信色彩的旧俗逐渐消失。九十年代初,大多数居家都安装电话,一般亲戚好友用电话互拜新年,减少节日交通拥挤。 初四清晨,家家户户,焚香“接神”,迎接灶君回銮视事。各行各业开假,放鞭炮,商店开门营业,工厂开工,机关开始上班。九十年代后,作习时间进行调整,现在是初八上班。一些服务行业,则春节仍在营业。 2 种花,是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围成一朵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情。不一样的风俗造就了不一样的节日风俗而提到节日风俗,我首先会想到逛庙会,逛庙会这北京风俗相信大家已经久仰大名了,但真正见识过的估计也不多,那就让我带领大家去观赏这一有趣的民俗。 大年初一,北京城内城外寺院都举办庙会,庙会是大型的集市。大清早,庙门外小摊便吆喝起来,一条街被挤得水泄不通,满怀的好心情,漫步走进庙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此年的生肖物,绒毛的、瓷的、玉的琳琅满目,使人眼花缭乱。玲珑剔透的玩意儿排放在货柜上,整齐有序,很是吸人眼球。 参观完精致的工艺品,便来到食品一条街准备饱餐一顿,这里四处飘香,十里之外也能闻着香味赶来。食品街的都是小吃,聚集了八方美味,光是看看,都已经口水三尺玩累了,就到这里来,品味各色佳肴,定是舒服!听闻北京集市的阿里巴巴羊肉串味美、肉肥,我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找了几家老手,一连要了十几串,坐在小椅上边吃边看看繁市,好不快活,羊肉串真好吃,一连的羊肉串下肚,都还不过瘾,谁叫北京的小吃色香味全呢? 吃饱喝足,随我往前继续观赏,一路小跑,便来到儿童天地,这里有小孩玩耍的各种有奖游戏,也有新年才推出的稀有玩具,“气枪打靶”、“绵羊拉车”、“力劈华山”,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庙会游戏有的刺激,有的有趣,无不让人张大嘴巴睁大眼睛,大饱眼福, 其乐无穷,我 虽然没玩(感觉忒幼稚!)但这些活动却让无数的小孩子欢天喜地。 玩够了,告别游乐场,随我一同去听“国粹”,用心去感受文化的真谛 。不早早赶到演出戏场,那还真是难以看到台上演员的表演,剧场是十里八层被文艺爱好者围得水泄不通。这儿的节目丰富多彩,层出不穷,有京剧、评剧、相声、小品、哑剧等,一个连一个,让台下的观众过足了瘾,熟悉的哼上两曲,不懂的,也用手在空中上下比划,跟着旋律,摇头晃脑,享受京剧的音韵,小品的欢快。演完一出,拍手声响遍了整个场地,久久回荡在庙会的上空。 我东蹦西跳,早已汗如雨下,却也乐在其中,虽然没有鞭炮的喜庆,但也不失节日的气氛,反而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老庙会,新庙会,东西南北大聚会,它有它的独特风韵,它有它的热闹。祖国孕育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风五十六枝花,各色千秋,可老北京的风情,却让我为之一爽!3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春节习俗——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高兴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是夜,主妇们忙着挂灯结彩,张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红红绿绿把房子装饰得花团锦簇,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氛。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也许就是压岁钱了。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喜欢在过年时,多讨些好彩头,希望一切顺利,这其中有许多旧习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扫帚之俗,以为新年使用扫帚将会把运气扫走,扫去财运,新的一年会难交好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为使此俗流行,还定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新年也不可骂孩子,说话必须特别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饭碗,大家也绝不骂他,反而说他“岁岁平安”,因“碎”“岁”谐音冲一冲不祥的气氛。新年里,大人最怕小孩子说溜了嘴,开年讲些不太吉利的话,除了横关照竖关照,有的地方还用块红布或草纸向孩子们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当作屁股,即使说出不吉利的话来,也等于放屁。还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于枕边,叫做“压岁果子”。橘子、荔枝谐音“吉利”,以求来年大吉大利。有的地区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偷财神爷像,而且偷到后要把它藏在裤裆里,以取“财神入库(裤)”这句成语的意思。在这些异想天开的趣俗之中,埋藏着历代多少劳苦百姓献媚命运之神的良苦用心。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窗花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一一一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福字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春节习俗——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古人把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春节习俗——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盛放飞帖之用。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因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这个节日就叫元宵节。 元宵节,中国人有赏灯和吃元宵的习俗。俗话说“正月十五闹花灯”,因此,元宵节也叫灯节。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元宵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夜晚一到,人们就成群结队地去观赏花灯。五光十色的宫灯、壁灯、人物灯、花卉灯、走马灯、动物灯、玩具灯……汇成一片灯海。有的花灯上还写有谜语,引得观灯人争先恐后地去猜。 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有这种食品了。元宵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圆球,里面包着用糖和各种果仁做成的馅,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因为这种食品是在元宵节这天吃,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做元宵了。中国人希望诸事圆满,在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吃元宵,就是希

亲身感受和了解到的西藏的变化我在西藏所有待在那里的时间加起来也快有五年的时间了,在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我第一次坐飞机去西藏下飞机在夏天要穿毛衣到现在只要穿一件体恤而就可以的实际感官的感受就知道西藏的变化有多大。我以前从山南道琼结要坐两个小时的车到现在的二十几分钟就可以到琼结就知道那里的交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觉得我这样讲不是太直接用数字来说话最有说服力。那我就透过经济、文化、医疗卫生、社会生活、教育等方面的数字对比,讲讲西藏和平解放以来,雪域高原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雪域高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就清晰可见了。  ——财政收入:1988年西藏地方财政收入打破“零”的记录,到去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3.14亿元。  ——医疗卫生方面:西藏人口平均寿命由1959年民主改革前的35.5岁提高到67岁;孕产妇死亡率也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00/10万降低到2006年的247.49/10万。西藏目前共有卫生机构1343个,卫生技术人员9095人,其中执业医师4270人。每千人病床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达到了2.64个和3.20人。西藏所有农牧民已参加了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合作医疗。  ——人口和社会保障:旧西藏人口增长缓慢,广大老百姓基本享受不到任何社会保障。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200多年间,人口长期徘徊在100万人左右。1953年西藏地方政府申报的西藏人口为100万人,200年间仅增约5.8万人。根据最新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7年末全区总人口为284.15万人,比上年净增加3.15万人;藏族人口总数比西藏自治区成立前翻了一番;目前参加各种社会保险的城镇人数达到33万多人。  ——教育方面:旧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目前,全区73个县已全面完成“普六”,人口覆盖率达到100%,63个县达到国家“两基”验收标准,“普九”人口覆盖率达90.2%,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入学率分别达到98.2%、90.7%、42.96%和17.4%,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4.76%。  ——社会生活:旧西藏地方政府统计,1950年的西藏约90%的人口没有属于自己的住房。如今,除少数牧区外,西藏所有的家庭都有固定的住房,旨在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于2006年起西藏开始实施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已让11.4万户、57万多农牧民迁入新居。去年,西藏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了2788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1131元。根据2006年的统计,西藏民用汽车保有量达14.3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35.2%,按当时总人口281万人计算,西藏每20人就拥有1辆私车。  ——经济和社会发展:旧西藏,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农业发展缓慢。2007年,西藏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71.7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11千公顷;全年工业实现增加值2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去年,共接待游客4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0%,实现旅游总收入48亿元,增长73.3%,相当于全区GDP的14.2%,比上年增长了4.6个百分点。  ——交通、邮电、通信:旧西藏没有一条公路,去年西藏公路总通车里程48611公里,比上年增加3798公里。旧西藏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通讯,去年年末西藏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44.2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5.52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52部/百人。  ——民主权利:1961年,西藏各地开始实行了西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普选,翻身农奴和奴隶第一次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西藏人民享有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已成为西藏自治区干部的主体。据西藏自治区组织、人事部门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西藏全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达62211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69.36%;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32987人,占全区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74.39%。——文化方面:国家已累计投入7亿多元用于西藏的文物保护工程,维修开放了1400多处宗教活动场所;2008年,还将投入5.7亿元对22处文物古建筑进行维修。目前全区拥有各类文化艺术工作者4000余人,其中藏族占90%以上,大批艺术新秀脱颖而出。最重的是现在的老百姓都相信共产党能给他们到来幸福稳定的生活,对去年的3·14事件都表示非常的反对和不理解,这是我在实习的时候听见老百姓说的最多的事情。虽然你问一下再很偏僻地方的老百姓现在的主席是谁很多人会说是毛主席,但是这不影响我们去认为他们对共产党的忠心拥护。从前面的数字的对比和我的亲身感受说明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农奴的解放和这么多年来对西藏的投资建设,还有各省市对西藏的援助使矗立在世界屋脊之巅的西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另一篇: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十年以来,西藏自治区是受益最大的一个地区,由此带来的发展变化也很大的。这十年,是西藏发展变化最大的十年。可以说这十年是西藏经济发展最快的十年。十年当中,连续以10%以上,就是两位数的GDP增幅在发展,现在我们的GDP已经突破400个亿!基础设施建设这十年,是西藏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最明显的十年,也是城乡面貌发生变化最大的十年,以青藏铁路为标志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带来的效益也越来越显现出来了。从中央的投资来看,这十年当中,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就提出了117个项目,中央又下达了12号文件,加之“"十一五”规划,中央又确定了118个项目来实施,现在基本上都正在开工,有的正在发挥作用。就投资来看,可以说这十年当中比过去几十年的投资总量多得多。民生建设这十年,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最为明显的十年,这是首要任务,作为西藏战略成功与否的标准,中央给予了极大的关心,我们把整个领导精力、资金的投向、项目的安排都向民生方面倾斜来实施的。因此在民生方面,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最多、改善最为明显,包括在农村的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医疗卫生以及其它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我们正在实施的农牧民安居工程,解决了绝大多数群众能够住上一个安全舒适的房子。因此是在民生方面改善条件最快的十年。西藏自治区交管部门最新统计显示,西藏全区机动车已逼近20万辆,汽车人均拥有量跃居全国第三。其中,拉萨私家车增速快成为一大特点,截至2009年12月31日,在拉萨市登记注册的42万辆机动车中,70%是私家车。社会事业社会事业方面,在教育、卫生、文化方面发展也是很快。教育方面,我们已经完成了普九任务,也完成了扫盲的任务。现在可以说从幼儿教育到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可以说门类已经非常齐全了。而且中央实行了"三包"政策,农牧民群众的子女集中办学,由此为西藏高原高度分散的地方,改善办学条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西藏目前已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卫生方面,我们进行了全覆盖的以免费医疗为重点的医疗改革。规定的标准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老百姓的缺医少药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从城市到农村,医疗条件也大为改善。从文化方面讲,可以说咱们西藏在历史上现在无论是传统的继承还是进一步的发展都处在最好的时期。我们的舞蹈、我们的文化、我们的非遗保护、以至于进入全国进入世界名录的藏戏、《格萨尔》等,原生态的演出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藏语文的发展,现在我们电脑上,手机上以及成为少数民族语言第一个世界性标准的民族语言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它在生态保护方面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回顾这十年,我们西藏确实处在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边境巩固、政治局势稳定,处在西藏社会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这都得益于西部大开发对西藏发展改善民生方面带来的显著变化。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中国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主体,地势高峻,地理特殊,野生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这里不仅是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拉萨市及周边地区造林绿化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一大批生态工程项目相继实施,有效地改善了西藏的生态环境。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生态环境状况公报,西藏的环境质量保持在良好状态,大部分地区基本处于原生状态,是世界天然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天然草地得到合理利用,草原生态保护积极有效。西藏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保护好草原生态,是保持青藏高原生态链完整有序的重要一环。西藏的草地面积虽大,但载畜能力较低。为解决好人畜和草畜矛盾,西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一是重点对天然草地开展围栏和水利建设,全面提高草地的产出水平和单位面积的载畜能力;二是实施草场责任制,按照以草定畜的原则,划定轮牧期、轮牧区和禁牧区,加大牲畜出栏,严禁草场的超载过牧,使天然草地得到有效保护;三是建设人工草地,减轻牲畜数量增加对自然草地的压力;四是运用科学手段,采取人工和生物等技术,加大对鼠害、虫害、毒草的预防和治理,维护草地的自然生态平衡 ;五是为加强西藏牧区草原建设,转变游牧民生产方式,加快牧区经济发展,提高牧民生活水平。保护天然林资源,开展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西藏森林面积717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达91亿立方米,保存有中国最大的原始森林。在影响长江下游生态的江达、贡觉、芒康三个县实施西藏长江上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总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及雅鲁藏布江流域的28个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规划退耕地造林2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3万公顷,政府还大力推行能源替代建设,营造薪炭林,推广太阳能以保护天然灌木植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显著。西藏高原属高寒草甸和草原区,水土保持能力差,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防沙治沙工作取得积极效果。西藏的风沙活动历史悠久,特别是受全球气温变暖、造成臭氧空洞扩大的影响,近几年西藏出现雪线上升、湖泊干涸、草场退化的问题,局部地区出现草地退化、石质化、低质化等自然退化现象。为了有效遏制和治理草场退化、土地沙化,西藏以江河整治为基础,以小流域治理和退化草场荒漠化治理为重点,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和草场生态体系为目标,采取乔、灌、草以及造林、封山育林和飞播相结合的措施,在江河周围以及草场退化、沙化严重的地区,大规模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在拉萨周边地区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在重要农业区推广农田林网化,降低风沙对土壤的侵蚀。这些治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西藏土地沙化扩展的趋势。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重大进展。西藏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是保障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因库。目前,西藏有野生植物9600多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和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珍稀、濒危植物39种。西藏现有各类脊椎动物798种,昆虫类近4000种,已有125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占全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三分之一以上。约有600余种高等植物、200余种陆栖脊椎动物为青藏高原所特有。随着西藏不断扩大开放,一些过去没有的物种,如鲤鱼、鲫鱼、鳝鱼、泥鳅等水生动物,一些高产、优质的牛、羊、猪、鸡、鸭等家禽家畜,玉米、西瓜及各种蔬菜等高效农作物,都已从内地引进并在西藏蓬勃生长。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藏不断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截至目前,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41.26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在已建立的45个各类自然保护区当中,有国家级保护区9个,省级保护区20个。此外,西藏还建立了21个生态功能保护区、7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地质公园和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部大开发带动西藏旅游业日趋红火在西部大开发春风吹拂下,前往“世界屋脊”旅游观光和进行商务活动的国内外人士越来越多,西藏旅游业日渐红火。如今的西藏越来越引人注目,今年“五一”节期间,全国各地尤其是上海和广东到西藏旅游的人特别多,西南航空公司增加航班仍不能满足需要。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的旅游饭店爆满,有的旅游团队、散客,只好住到居民家中。西藏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和人文景观魅力无穷。目前,西藏在稳定发展农牧业,开发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力度的同时,正进一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通过采取“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体一起上,自力更生和利用外资一起上”的方针,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加紧建设“一个中心、五个区域、五条主线、三大环线”的旅游布局。目前西藏已拥有旅游企业144家,其中旅行社42家,旅游涉外饭店66家,全区旅游企业固定资产1亿元。预计今年西藏旅游接待国内外游客将突破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将由1995年的 2%上升到 9%。你两相结合一下吧。如果我的回答给予了你帮助,请采纳

每个民族有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XXX就是之一

关于西藏的论文3000字开头

进这个网站,是《西藏新闻事业的回顾和展望》然后自己去摘选吧

一、西藏地理环境的功能与价值西藏的地理位置特殊,因此它的自然环境,发展的历史以及它的地域文化使其有着独特的发展环境,然而其不一样的神奇环境,深远地影响着西藏地区发展以及城镇建设的过往与未来。(一)西藏的地形地貌讲到西藏,大家熟悉的就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高原,并且也是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因此有着“世界屋脊”之称。它也是南极、北极之外的“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因此它的地形�驮佣嘌�,并且还有高峻的山,景象万千。由于具有冰川、戈壁等典型的地貌类型,因此具有“一山见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象称号。横断山脉――藏东高山峡谷区,位于一系列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中间夹杂着怒江、澜沧江以及金沙江这三条大江,由于山顶终年有着不化的白雪,加上复杂多样的独特气候,形成茂密的森林以及山麓四季常青的景象,从而构成了峡谷区三江并流的壮丽的田园景观。(二)西藏的农牧区喜马拉雅山,海拔高度高达6000米左右,终年覆盖冰雪,而且南北两边的气候温差较大。藏南谷地位于冈底斯山以及喜马拉雅山之间,因此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是西藏的主要农作物区,能促进当地农作物的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许多有利的条件。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以及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由地势低平的山丘以及低矮的盆地组成,是西藏的主要牧业区,能促进当地牧业的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因为地理位置不一样,因此各个地方的习俗也不同。西藏有丰富的动植物品种,例如冬虫夏草,青稞,牦牛等等。在藏族服装方面,藏族衣服的最本质特征是肥腰、长袖、长裙、长编、金银珠玉饰品等,因为长期的封闭性生活,大体上,藏族的衣服发展的差异不会很大,而且变化甚小。因此从藏族衣服上可以看出藏族人所生活的生存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二、西藏历史人文的价值和功能(一)西藏的文化精神西藏的文化传统主要是由藏族等各个民族一起携手共创的,各个民族在创建文化的过程中凸显出两个特点:一是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的民族精神,二是自主选择的独立实践精神。因此,只有让西藏的文化一直保持鲜明的特色习俗以及特色的民族风情,并将此风情融入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的浪潮中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吸收外来的文化并和它相互交流。(二)西藏文化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西藏文化,是民族的希望,是人民的要求,也是西藏文化面向世界各地的必经之路。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中的唐蕃和亲讲述的就是吐鲁番的松赞干布两次派遣使者到唐去求婚,迎娶了文成公主,促进了蕃唐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交流,和平往来。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全面懂得西藏的传统文化是发展西藏现代文化的根基,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抛弃历史,要促进全面进步。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促进西藏各个地方的全面发展,树立尊重,坚持改革和创新,大力发展其文化交流事业,增强民族凝聚力。(三)西藏的历史文化西藏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具有光鲜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情。在藏族,佛教的文化艺术在西藏文化艺术中占主导地位。从古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每个民族之间的文化艺术相互撞击以及相互吸取是公元七世纪的一大特色,并且以藏传佛教为主体的文化艺术高速发展。在清朝时期,西藏文化艺术走向繁荣,并且在这一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这一时期,雕塑、绘画以及建筑等艺术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布达拉宫的建立也显现出这一领域的显著成绩。表现出精湛的技术以及奇特的历史文化。(四)西藏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游客入藏旅游,西藏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宝贵的财富。因此,人文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显现出来。起先西藏在人们心中是一片纯洁的净土,是神圣的。然而,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进藏旅游,西藏自然风光原有的纯洁性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要加强对西藏地区旅游行业的管理,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并且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制定完整的规章制度,积极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重点开发城镇以及周边地区,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保持其原有的神秘性,为西藏的旅游保留一丝神秘感。,总之,共同合作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因此我们要更深层次地了解西藏的特色民族风情,吸取其中的精华,摒弃其中的不足,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促进经济的发展,让我们在继承中实现创新,并在保护中弘扬,在发展中继承,共创民族灿烂文化,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西藏地处青藏地区,素有“高”“冷”的特点。正是由于它的特点“高”,因此导致了西藏还有另一个特征,那就是“太阳光照时间长,辐射强”,因此西藏拉萨有着“日光城”的称号。 中国论文网 /9/view-htm关键词:西藏;地理环境;历史人文;价值与功能西藏因有宏伟、神奇魄力的自然景象而出名,它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从古至今,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一、西藏地理环境的功能与价值西藏的地理位置特殊,因此它的自然环境,发展的历史以及它的地域文化使其有着独特的发展环境,然而其不一样的神奇环境,深远地影响着西藏地区发展以及城镇建设的过往与未来。(一)西藏的地形地貌讲到西藏,大家熟悉的就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高原,并且也是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因此有着“世界屋脊”之称。它也是南极、北极之外的“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因此它的地形�驮佣嘌�,并且还有高峻的山,景象万千。由于具有冰川、戈壁等典型的地貌类型,因此具有“一山见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象称号。横断山脉――藏东高山峡谷区,位于一系列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中间夹杂着怒江、澜沧江以及金沙江这三条大江,由于山顶终年有着不化的白雪,加上复杂多样的独特气候,形成茂密的森林以及山麓四季常青的景象,从而构成了峡谷区三江并流的壮丽的田园景观。(二)西藏的农牧区喜马拉雅山,海拔高度高达6000米左右,终年覆盖冰雪,而且南北两边的气候温差较大。藏南谷地位于冈底斯山以及喜马拉雅山之间,因此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是西藏的主要农作物区,能促进当地农作物的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许多有利的条件。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以及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由地势低平的山丘以及低矮的盆地组成,是西藏的主要牧业区,能促进当地牧业的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因为地理位置不一样,因此各个地方的习俗也不同。西藏有丰富的动植物品种,例如冬虫夏草,青稞,牦牛等等。在藏族服装方面,藏族衣服的最本质特征是肥腰、长袖、长裙、长编、金银珠玉饰品等,因为长期的封闭性生活,大体上,藏族的衣服发展的差异不会很大,而且变化甚小。因此从藏族衣服上可以看出藏族人所生活的生存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二、西藏历史人文的价值和功能(一)西藏的文化精神西藏的文化传统主要是由藏族等各个民族一起携手共创的,各个民族在创建文化的过程中凸显出两个特点:一是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的民族精神,二是自主选择的独立实践精神。因此,只有让西藏的文化一直保持鲜明的特色习俗以及特色的民族风情,并将此风情融入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的浪潮中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吸收外来的文化并和它相互交流。(二)西藏文化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西藏文化,是民族的希望,是人民的要求,也是西藏文化面向世界各地的必经之路。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中的唐蕃和亲讲述的就是吐鲁番的松赞干布两次派遣使者到唐去求婚,迎娶了文成公主,促进了蕃唐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交流,和平往来。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全面懂得西藏的传统文化是发展西藏现代文化的根基,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抛弃历史,要促进全面进步。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促进西藏各个地方的全面发展,树立尊重,坚持改革和创新,大力发展其文化交流事业,增强民族凝聚力。(三)西藏的历史文化西藏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具有光鲜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情。在藏族,佛教的文化艺术在西藏文化艺术中占主导地位。从古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每个民族之间的文化艺术相互撞击以及相互吸取是公元七世纪的一大特色,并且以藏传佛教为主体的文化艺术高速发展。在清朝时期,西藏文化艺术走向繁荣,并且在这一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这一时期,雕塑、绘画以及建筑等艺术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布达拉宫的建立也显现出这一领域的显著成绩。表现出精湛的技术以及奇特的历史文化。(四)西藏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游客入藏旅游,西藏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宝贵的财富。因此,人文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显现出来。起先西藏在人们心中是一片纯洁的净土,是神圣的。然而,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进藏旅游,西藏自然风光原有的纯洁性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要加强对西藏地区旅游行业的管理,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并且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制定完整的规章制度,积极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重点开发城镇以及周边地区,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保持其原有的神秘性,为西藏的旅游保留一丝神秘感。,总之,共同合作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因此我们要更深层次地了解西藏的特色民族风情,吸取其中的精华,摒弃其中的不足,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促进经济的发展,让我们在继承中实现创新,并在保护中弘扬,在发展中继承,共创民族灿烂文化,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关于西藏文化的论文1000字

1 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日,古称履端、元旦,今谓春节,福州人叫“做年”,是一年中最隆重、假期最长的民间节日。黎明时分,各家敞开大门,焚香鸣炮,喜迎新年。这个节俗传统禁忌甚多,说第一句话,做第一件事,都讲究好彩头,以冀一年之平安。新年伊始,逢人第一句都要说“恭喜”、“发财”、“平安”等吉利话,对方也报以相应的好话。当日不扫地、不打水、不挑担、不劈柴、不洗衣、不洗澡、不理发、不说不吉利的话。全家起床后,便穿新衣服,或穿质地最好的衣着。早餐,有的吃太平面(线面、鸡肉、鸭蛋),以祝太平、长寿;有的吃年糕(红糖粿),以祝年年高升;有的老人吃素,祈求合家子孙一年平安。初一,小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则给以压岁钱或糖果、桔子。 初一不出远门,初二、初三人们可以访亲拜友,互贺新年。正如清人吴继筠在《福州岁时竹枝词》中说的:“族新衣服趋人前,礼数谦谦喜连连;路上相逢共作揖,发财恭喜贺新年。”这便是古时福州新正的景观。有出嫁女儿的人家,要办春酒,邀女儿、女婿及外孙回娘家饮宴团聚。水上船家(�民)的妇女,头戴红花,蓝衫青裤,布底青鞋,结伴登岸,挨家串门,用福州话唱诗贺年:“姑嫂双双贺新年,红红伞灯挂厅前;好�好粿送奴去,金字牌板企(站立之意)门前。”“旧年过了又新年,生意兴隆赚大钱;恭喜发财平安过,送奴�粿过门前。”这叫“讨�诗”,又是贺年词,贺年讨�以示吉祥。春节期间,福州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欢声笑语,到处呈现一派节日气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党政领导在节前或节日期间,持礼物到军烈属、离退休干部及老劳模等府第拜年。各有关部门组织春节游园、各界联欢会、文艺晚会等活动。那些有迷信色彩的旧俗逐渐消失。九十年代初,大多数居家都安装电话,一般亲戚好友用电话互拜新年,减少节日交通拥挤。 初四清晨,家家户户,焚香“接神”,迎接灶君回銮视事。各行各业开假,放鞭炮,商店开门营业,工厂开工,机关开始上班。九十年代后,作习时间进行调整,现在是初八上班。一些服务行业,则春节仍在营业。 2 种花,是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围成一朵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情。不一样的风俗造就了不一样的节日风俗而提到节日风俗,我首先会想到逛庙会,逛庙会这北京风俗相信大家已经久仰大名了,但真正见识过的估计也不多,那就让我带领大家去观赏这一有趣的民俗。 大年初一,北京城内城外寺院都举办庙会,庙会是大型的集市。大清早,庙门外小摊便吆喝起来,一条街被挤得水泄不通,满怀的好心情,漫步走进庙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此年的生肖物,绒毛的、瓷的、玉的琳琅满目,使人眼花缭乱。玲珑剔透的玩意儿排放在货柜上,整齐有序,很是吸人眼球。 参观完精致的工艺品,便来到食品一条街准备饱餐一顿,这里四处飘香,十里之外也能闻着香味赶来。食品街的都是小吃,聚集了八方美味,光是看看,都已经口水三尺玩累了,就到这里来,品味各色佳肴,定是舒服!听闻北京集市的阿里巴巴羊肉串味美、肉肥,我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找了几家老手,一连要了十几串,坐在小椅上边吃边看看繁市,好不快活,羊肉串真好吃,一连的羊肉串下肚,都还不过瘾,谁叫北京的小吃色香味全呢? 吃饱喝足,随我往前继续观赏,一路小跑,便来到儿童天地,这里有小孩玩耍的各种有奖游戏,也有新年才推出的稀有玩具,“气枪打靶”、“绵羊拉车”、“力劈华山”,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庙会游戏有的刺激,有的有趣,无不让人张大嘴巴睁大眼睛,大饱眼福, 其乐无穷,我 虽然没玩(感觉忒幼稚!)但这些活动却让无数的小孩子欢天喜地。 玩够了,告别游乐场,随我一同去听“国粹”,用心去感受文化的真谛 。不早早赶到演出戏场,那还真是难以看到台上演员的表演,剧场是十里八层被文艺爱好者围得水泄不通。这儿的节目丰富多彩,层出不穷,有京剧、评剧、相声、小品、哑剧等,一个连一个,让台下的观众过足了瘾,熟悉的哼上两曲,不懂的,也用手在空中上下比划,跟着旋律,摇头晃脑,享受京剧的音韵,小品的欢快。演完一出,拍手声响遍了整个场地,久久回荡在庙会的上空。 我东蹦西跳,早已汗如雨下,却也乐在其中,虽然没有鞭炮的喜庆,但也不失节日的气氛,反而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老庙会,新庙会,东西南北大聚会,它有它的独特风韵,它有它的热闹。祖国孕育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风五十六枝花,各色千秋,可老北京的风情,却让我为之一爽!3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春节习俗——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高兴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是夜,主妇们忙着挂灯结彩,张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红红绿绿把房子装饰得花团锦簇,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氛。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也许就是压岁钱了。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喜欢在过年时,多讨些好彩头,希望一切顺利,这其中有许多旧习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扫帚之俗,以为新年使用扫帚将会把运气扫走,扫去财运,新的一年会难交好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为使此俗流行,还定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新年也不可骂孩子,说话必须特别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饭碗,大家也绝不骂他,反而说他“岁岁平安”,因“碎”“岁”谐音冲一冲不祥的气氛。新年里,大人最怕小孩子说溜了嘴,开年讲些不太吉利的话,除了横关照竖关照,有的地方还用块红布或草纸向孩子们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当作屁股,即使说出不吉利的话来,也等于放屁。还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于枕边,叫做“压岁果子”。橘子、荔枝谐音“吉利”,以求来年大吉大利。有的地区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偷财神爷像,而且偷到后要把它藏在裤裆里,以取“财神入库(裤)”这句成语的意思。在这些异想天开的趣俗之中,埋藏着历代多少劳苦百姓献媚命运之神的良苦用心。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窗花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一一一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福字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春节习俗——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古人把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春节习俗——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盛放飞帖之用。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因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这个节日就叫元宵节。 元宵节,中国人有赏灯和吃元宵的习俗。俗话说“正月十五闹花灯”,因此,元宵节也叫灯节。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元宵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夜晚一到,人们就成群结队地去观赏花灯。五光十色的宫灯、壁灯、人物灯、花卉灯、走马灯、动物灯、玩具灯……汇成一片灯海。有的花灯上还写有谜语,引得观灯人争先恐后地去猜。 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有这种食品了。元宵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圆球,里面包着用糖和各种果仁做成的馅,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因为这种食品是在元宵节这天吃,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做元宵了。中国人希望诸事圆满,在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吃元宵,就是希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部,地跨北纬26°50'~36°53'、东经78°25'~99°06'之间,面积122多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8,在中国各省区中,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居第二,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卢森堡5国面积的总和。北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相邻,东面和东南面同云南省、四川省接壤;南部与西部自东而西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毗邻,国境线长约3842公里。西藏的气候,由于地形、地貌和大气环流的影响,独特而且复杂多样。气候总体上具有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气候类型也因此自东南向西北依次有:热带、亚热带、高原温带、高原亚寒带,高原寒带等各种类型。在藏东南和喜马拉雅山南坡高山峡谷地区,由于地势迭次升高,气温逐渐下降,气候发生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到温带、寒温带和寒带气候的垂直变化。[29] 随着海拔增高、气压降低、空气密度减小,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渐递减,海拔3000米时相当于海平面的73%上下,4000米时约为62%~4%,到5000米时为59%左右,6000米以上则低于52%。在冬季西风和夏季西南季风的交替控制下,西藏干季和雨季的分别非常明显,一般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干季;5~9月为雨季,雨量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90%左右。各地降水量也严重不均,年降水量自东南低地的5000毫米,逐渐向西北递减到50毫米。[29] 藏南和藏北气候差异很大。藏南谷地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8℃,最低月均气温-16℃,最高月均气温16℃以上。藏北高原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0℃以下,冰冻期长达半年,最高的7月不超过10℃,6~8月较温暖,雨季多夜雨,冬春多大风。仅就气候而论,到西藏旅游,3~10月较为适宜,其中6~9月为最佳时节。[29] 西藏是中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多一倍或1/3;日照时间也是全国最长的。与中国内地相比,西藏多数地区气温偏低,拉萨、日喀则的年平均气温比相近纬度的重庆、武汉、上海低10~15℃。阿里地区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盛夏8月白天气温仅为10℃左右,夜间气温甚至会降至0℃以下。西藏自治区已发现101种矿产资源,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41种,勘查矿床100余处,发现矿点2,000余处,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22种。西藏优势矿种有铜、铬、硼、锂、铅、锌、金、锑、铁,以及地热、矿泉水等,部分矿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万亿元以上。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5位的有铬、工艺水晶、刚玉、高温地热、铜、高岭土、菱镁矿、硼、自然硫、云母、砷、矿泉水等12种。石油资源目前也有很好的找矿远景。

亲身感受和了解到的西藏的变化我在西藏所有待在那里的时间加起来也快有五年的时间了,在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我第一次坐飞机去西藏下飞机在夏天要穿毛衣到现在只要穿一件体恤而就可以的实际感官的感受就知道西藏的变化有多大。我以前从山南道琼结要坐两个小时的车到现在的二十几分钟就可以到琼结就知道那里的交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觉得我这样讲不是太直接用数字来说话最有说服力。那我就透过经济、文化、医疗卫生、社会生活、教育等方面的数字对比,讲讲西藏和平解放以来,雪域高原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雪域高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就清晰可见了。  ——财政收入:1988年西藏地方财政收入打破“零”的记录,到去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3.14亿元。  ——医疗卫生方面:西藏人口平均寿命由1959年民主改革前的35.5岁提高到67岁;孕产妇死亡率也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00/10万降低到2006年的247.49/10万。西藏目前共有卫生机构1343个,卫生技术人员9095人,其中执业医师4270人。每千人病床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达到了2.64个和3.20人。西藏所有农牧民已参加了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合作医疗。  ——人口和社会保障:旧西藏人口增长缓慢,广大老百姓基本享受不到任何社会保障。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200多年间,人口长期徘徊在100万人左右。1953年西藏地方政府申报的西藏人口为100万人,200年间仅增约5.8万人。根据最新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7年末全区总人口为284.15万人,比上年净增加3.15万人;藏族人口总数比西藏自治区成立前翻了一番;目前参加各种社会保险的城镇人数达到33万多人。  ——教育方面:旧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目前,全区73个县已全面完成“普六”,人口覆盖率达到100%,63个县达到国家“两基”验收标准,“普九”人口覆盖率达90.2%,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入学率分别达到98.2%、90.7%、42.96%和17.4%,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4.76%。  ——社会生活:旧西藏地方政府统计,1950年的西藏约90%的人口没有属于自己的住房。如今,除少数牧区外,西藏所有的家庭都有固定的住房,旨在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于2006年起西藏开始实施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已让11.4万户、57万多农牧民迁入新居。去年,西藏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了2788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1131元。根据2006年的统计,西藏民用汽车保有量达14.3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35.2%,按当时总人口281万人计算,西藏每20人就拥有1辆私车。  ——经济和社会发展:旧西藏,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农业发展缓慢。2007年,西藏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71.7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11千公顷;全年工业实现增加值2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去年,共接待游客4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0%,实现旅游总收入48亿元,增长73.3%,相当于全区GDP的14.2%,比上年增长了4.6个百分点。  ——交通、邮电、通信:旧西藏没有一条公路,去年西藏公路总通车里程48611公里,比上年增加3798公里。旧西藏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通讯,去年年末西藏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44.2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5.52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52部/百人。  ——民主权利:1961年,西藏各地开始实行了西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普选,翻身农奴和奴隶第一次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西藏人民享有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已成为西藏自治区干部的主体。据西藏自治区组织、人事部门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西藏全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达62211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69.36%;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32987人,占全区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74.39%。——文化方面:国家已累计投入7亿多元用于西藏的文物保护工程,维修开放了1400多处宗教活动场所;2008年,还将投入5.7亿元对22处文物古建筑进行维修。目前全区拥有各类文化艺术工作者4000余人,其中藏族占90%以上,大批艺术新秀脱颖而出。最重的是现在的老百姓都相信共产党能给他们到来幸福稳定的生活,对去年的3·14事件都表示非常的反对和不理解,这是我在实习的时候听见老百姓说的最多的事情。虽然你问一下再很偏僻地方的老百姓现在的主席是谁很多人会说是毛主席,但是这不影响我们去认为他们对共产党的忠心拥护。从前面的数字的对比和我的亲身感受说明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农奴的解放和这么多年来对西藏的投资建设,还有各省市对西藏的援助使矗立在世界屋脊之巅的西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另一篇: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十年以来,西藏自治区是受益最大的一个地区,由此带来的发展变化也很大的。这十年,是西藏发展变化最大的十年。可以说这十年是西藏经济发展最快的十年。十年当中,连续以10%以上,就是两位数的GDP增幅在发展,现在我们的GDP已经突破400个亿!基础设施建设这十年,是西藏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最明显的十年,也是城乡面貌发生变化最大的十年,以青藏铁路为标志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带来的效益也越来越显现出来了。从中央的投资来看,这十年当中,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就提出了117个项目,中央又下达了12号文件,加之“"十一五”规划,中央又确定了118个项目来实施,现在基本上都正在开工,有的正在发挥作用。就投资来看,可以说这十年当中比过去几十年的投资总量多得多。民生建设这十年,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最为明显的十年,这是首要任务,作为西藏战略成功与否的标准,中央给予了极大的关心,我们把整个领导精力、资金的投向、项目的安排都向民生方面倾斜来实施的。因此在民生方面,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最多、改善最为明显,包括在农村的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医疗卫生以及其它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我们正在实施的农牧民安居工程,解决了绝大多数群众能够住上一个安全舒适的房子。因此是在民生方面改善条件最快的十年。西藏自治区交管部门最新统计显示,西藏全区机动车已逼近20万辆,汽车人均拥有量跃居全国第三。其中,拉萨私家车增速快成为一大特点,截至2009年12月31日,在拉萨市登记注册的42万辆机动车中,70%是私家车。社会事业社会事业方面,在教育、卫生、文化方面发展也是很快。教育方面,我们已经完成了普九任务,也完成了扫盲的任务。现在可以说从幼儿教育到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可以说门类已经非常齐全了。而且中央实行了"三包"政策,农牧民群众的子女集中办学,由此为西藏高原高度分散的地方,改善办学条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西藏目前已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卫生方面,我们进行了全覆盖的以免费医疗为重点的医疗改革。规定的标准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老百姓的缺医少药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从城市到农村,医疗条件也大为改善。从文化方面讲,可以说咱们西藏在历史上现在无论是传统的继承还是进一步的发展都处在最好的时期。我们的舞蹈、我们的文化、我们的非遗保护、以至于进入全国进入世界名录的藏戏、《格萨尔》等,原生态的演出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藏语文的发展,现在我们电脑上,手机上以及成为少数民族语言第一个世界性标准的民族语言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它在生态保护方面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回顾这十年,我们西藏确实处在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边境巩固、政治局势稳定,处在西藏社会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这都得益于西部大开发对西藏发展改善民生方面带来的显著变化。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中国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主体,地势高峻,地理特殊,野生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这里不仅是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拉萨市及周边地区造林绿化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一大批生态工程项目相继实施,有效地改善了西藏的生态环境。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生态环境状况公报,西藏的环境质量保持在良好状态,大部分地区基本处于原生状态,是世界天然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天然草地得到合理利用,草原生态保护积极有效。西藏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保护好草原生态,是保持青藏高原生态链完整有序的重要一环。西藏的草地面积虽大,但载畜能力较低。为解决好人畜和草畜矛盾,西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一是重点对天然草地开展围栏和水利建设,全面提高草地的产出水平和单位面积的载畜能力;二是实施草场责任制,按照以草定畜的原则,划定轮牧期、轮牧区和禁牧区,加大牲畜出栏,严禁草场的超载过牧,使天然草地得到有效保护;三是建设人工草地,减轻牲畜数量增加对自然草地的压力;四是运用科学手段,采取人工和生物等技术,加大对鼠害、虫害、毒草的预防和治理,维护草地的自然生态平衡 ;五是为加强西藏牧区草原建设,转变游牧民生产方式,加快牧区经济发展,提高牧民生活水平。保护天然林资源,开展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西藏森林面积717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达91亿立方米,保存有中国最大的原始森林。在影响长江下游生态的江达、贡觉、芒康三个县实施西藏长江上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总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及雅鲁藏布江流域的28个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规划退耕地造林2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3万公顷,政府还大力推行能源替代建设,营造薪炭林,推广太阳能以保护天然灌木植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显著。西藏高原属高寒草甸和草原区,水土保持能力差,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防沙治沙工作取得积极效果。西藏的风沙活动历史悠久,特别是受全球气温变暖、造成臭氧空洞扩大的影响,近几年西藏出现雪线上升、湖泊干涸、草场退化的问题,局部地区出现草地退化、石质化、低质化等自然退化现象。为了有效遏制和治理草场退化、土地沙化,西藏以江河整治为基础,以小流域治理和退化草场荒漠化治理为重点,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和草场生态体系为目标,采取乔、灌、草以及造林、封山育林和飞播相结合的措施,在江河周围以及草场退化、沙化严重的地区,大规模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在拉萨周边地区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在重要农业区推广农田林网化,降低风沙对土壤的侵蚀。这些治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西藏土地沙化扩展的趋势。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重大进展。西藏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是保障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因库。目前,西藏有野生植物9600多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和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珍稀、濒危植物39种。西藏现有各类脊椎动物798种,昆虫类近4000种,已有125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占全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三分之一以上。约有600余种高等植物、200余种陆栖脊椎动物为青藏高原所特有。随着西藏不断扩大开放,一些过去没有的物种,如鲤鱼、鲫鱼、鳝鱼、泥鳅等水生动物,一些高产、优质的牛、羊、猪、鸡、鸭等家禽家畜,玉米、西瓜及各种蔬菜等高效农作物,都已从内地引进并在西藏蓬勃生长。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藏不断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截至目前,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41.26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在已建立的45个各类自然保护区当中,有国家级保护区9个,省级保护区20个。此外,西藏还建立了21个生态功能保护区、7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地质公园和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部大开发带动西藏旅游业日趋红火在西部大开发春风吹拂下,前往“世界屋脊”旅游观光和进行商务活动的国内外人士越来越多,西藏旅游业日渐红火。如今的西藏越来越引人注目,今年“五一”节期间,全国各地尤其是上海和广东到西藏旅游的人特别多,西南航空公司增加航班仍不能满足需要。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的旅游饭店爆满,有的旅游团队、散客,只好住到居民家中。西藏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和人文景观魅力无穷。目前,西藏在稳定发展农牧业,开发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力度的同时,正进一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通过采取“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体一起上,自力更生和利用外资一起上”的方针,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加紧建设“一个中心、五个区域、五条主线、三大环线”的旅游布局。目前西藏已拥有旅游企业144家,其中旅行社42家,旅游涉外饭店66家,全区旅游企业固定资产1亿元。预计今年西藏旅游接待国内外游客将突破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将由1995年的 2%上升到 9%。你两相结合一下吧。如果我的回答给予了你帮助,请采纳

一、西藏地理环境的功能与价值西藏的地理位置特殊,因此它的自然环境,发展的历史以及它的地域文化使其有着独特的发展环境,然而其不一样的神奇环境,深远地影响着西藏地区发展以及城镇建设的过往与未来。(一)西藏的地形地貌讲到西藏,大家熟悉的就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高原,并且也是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因此有着“世界屋脊”之称。它也是南极、北极之外的“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因此它的地形�驮佣嘌�,并且还有高峻的山,景象万千。由于具有冰川、戈壁等典型的地貌类型,因此具有“一山见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象称号。横断山脉――藏东高山峡谷区,位于一系列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中间夹杂着怒江、澜沧江以及金沙江这三条大江,由于山顶终年有着不化的白雪,加上复杂多样的独特气候,形成茂密的森林以及山麓四季常青的景象,从而构成了峡谷区三江并流的壮丽的田园景观。(二)西藏的农牧区喜马拉雅山,海拔高度高达6000米左右,终年覆盖冰雪,而且南北两边的气候温差较大。藏南谷地位于冈底斯山以及喜马拉雅山之间,因此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是西藏的主要农作物区,能促进当地农作物的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许多有利的条件。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以及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由地势低平的山丘以及低矮的盆地组成,是西藏的主要牧业区,能促进当地牧业的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因为地理位置不一样,因此各个地方的习俗也不同。西藏有丰富的动植物品种,例如冬虫夏草,青稞,牦牛等等。在藏族服装方面,藏族衣服的最本质特征是肥腰、长袖、长裙、长编、金银珠玉饰品等,因为长期的封闭性生活,大体上,藏族的衣服发展的差异不会很大,而且变化甚小。因此从藏族衣服上可以看出藏族人所生活的生存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二、西藏历史人文的价值和功能(一)西藏的文化精神西藏的文化传统主要是由藏族等各个民族一起携手共创的,各个民族在创建文化的过程中凸显出两个特点:一是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的民族精神,二是自主选择的独立实践精神。因此,只有让西藏的文化一直保持鲜明的特色习俗以及特色的民族风情,并将此风情融入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的浪潮中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吸收外来的文化并和它相互交流。(二)西藏文化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西藏文化,是民族的希望,是人民的要求,也是西藏文化面向世界各地的必经之路。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中的唐蕃和亲讲述的就是吐鲁番的松赞干布两次派遣使者到唐去求婚,迎娶了文成公主,促进了蕃唐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交流,和平往来。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全面懂得西藏的传统文化是发展西藏现代文化的根基,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抛弃历史,要促进全面进步。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促进西藏各个地方的全面发展,树立尊重,坚持改革和创新,大力发展其文化交流事业,增强民族凝聚力。(三)西藏的历史文化西藏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具有光鲜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情。在藏族,佛教的文化艺术在西藏文化艺术中占主导地位。从古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每个民族之间的文化艺术相互撞击以及相互吸取是公元七世纪的一大特色,并且以藏传佛教为主体的文化艺术高速发展。在清朝时期,西藏文化艺术走向繁荣,并且在这一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这一时期,雕塑、绘画以及建筑等艺术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布达拉宫的建立也显现出这一领域的显著成绩。表现出精湛的技术以及奇特的历史文化。(四)西藏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游客入藏旅游,西藏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宝贵的财富。因此,人文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显现出来。起先西藏在人们心中是一片纯洁的净土,是神圣的。然而,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进藏旅游,西藏自然风光原有的纯洁性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要加强对西藏地区旅游行业的管理,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并且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制定完整的规章制度,积极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重点开发城镇以及周边地区,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保持其原有的神秘性,为西藏的旅游保留一丝神秘感。,总之,共同合作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因此我们要更深层次地了解西藏的特色民族风情,吸取其中的精华,摒弃其中的不足,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促进经济的发展,让我们在继承中实现创新,并在保护中弘扬,在发展中继承,共创民族灿烂文化,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关于西藏旅游的论文5000字开头

我的家乡一年四季风景优美,是个可爱的地方。  春天,桃花笑红了脸,柳树发芽了,小河叮叮咚咚地流淌着,好像一首优美的乐曲。公园里迎春花、月季花……正和我们招手呢!  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射在大树上。大树密密层层的枝叶为人们遮住了太阳,好像一把绿色的大伞。池塘里美丽的荷花争奇斗艳有红的、白的、紫红的,美丽极了!  秋天,树叶在林间飞舞,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层金子。火红的枫叶远远望去,好像一团火焰。果园里有苹果树、葡萄树、石榴树……苹果好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葡萄像一颗颗珍珠,亮晶晶的。石榴笑得合不拢嘴。  冬天,地上铺满了厚厚的积雪,白茫茫的一片。雪花在空中飘来飘去,好像一只只蝴蝶在跳舞。小河结冰了。积雪盖在树枝上,好像给大树披上了银装。  这就是我家乡的四季,我爱我的家乡!

我没去过西藏,但西藏一直是我神往的地方,我向往那里的蓝天、白云,更向往那里的人文景观,西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地方,部分藏民甚至将“朝拜”当作一生的事业来做,此生所有的虔诚和承受的苦难都是为了死亡时顺利的转世和来世的幸福 西藏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我眼中的西藏作文。它的面积可大了有84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北最宽约1000公里,东西最长达2000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它北邻新疆,东北紧靠青海,东西接连四川,东南界云南,南边和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接壤。国境线长达3842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西藏虽然大,但是人口却很少。宗教在西藏有着久远而深刻的影响,境内居民(除汉族外)大部分信仰宗教,其中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信奉藏传佛教,回族信奉伊斯兰教。 藏族的主食和饮料主要是糌粑、肉食、奶制品、酥油茶和青稞酒。糌粑是藏族特有的一种主食,系用青稞炒熟后磨成细粉。食用方式,主要是拌和酥油茶,用手捏成团吃,也可调以盐茶、酸奶或青稞酒。 藏族的衣服比较肥大,基本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藏族穿衣,里面都要有一件衬衫,外面再穿藏袍。穿时夏天或劳动时只穿左袖,右袖从后面拉到胸前搭在右肩上;也可左右袖均不穿,两袖束在腰间。但冬天一般两袖均穿上。 藏族的礼俗可多了!主要有: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礼节,婚丧、节庆、乔迁、拜会尊长,朝拜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磕头——是藏民族常见的礼节,一般是朝拜佛像、佛塔和见大活佛时磕头,也有对长者磕头的。馈赠——是藏族人民十分重视的事,凡有喜庆必然送礼致贺。一般是有送必有还,否则即为失礼。此外,鞠躬、敬酒、敬茶是藏族礼仪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情况。 在西藏的节日可多了!比如:藏历年——藏历是藏族人民用的年历。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还有酥油花灯节——开始于明永乐七年(1409)。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于当年藏历正月十五在拉萨创办传昭法会,隆重纪念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邪魔日,小学三年级作文《我眼中的西藏作文》。这一习俗沿袭下来,人们白天到各寺朝拜,夜晚集于拉萨八廓街参加灯会,入夜后满街搭起各种花架,上有彩色酥油摆成的各种神话故事及其中的人物、花木、鸟兽等,人们在塑花之下,狂欢起舞,彻夜不眠。雪顿节(意为酸奶盛筵)。 西藏的节日可热闹了,我说几个给你听听,千万不要走神了啦!7月1日开始。节日期间,拉萨市民几乎倾城出动,穿上节日盛装,带上点心、糖果、食品、青稞酒、酥油茶、啤酒等吃喝用品和帐篷、围布,到罗布林卡边看节目边游玩。此时,各地专业和业余剧团也聚集拉萨,演出各种剧目的藏戏,热闹非凡。望果节——庆丰收的节日。7月底8月初举行。广大农民穿着新装,聚集在田间巡游,尽情歌舞,举行赛马、赛牛、射箭、投石、摔跤等活动。并进行丰盛的郊宴。此外还有“沐浴节”(9月上旬)、“神仙下凡节”(9月22日)、“仙女节”(10月15日),“燃灯节”(10月25日)、驱鬼节(12月29日)等。 西藏人民最忌讳的事可多了比如 ——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不得逆转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其实去西藏,是我的一大心愿,不知这一心愿何时能实现?

关于西藏旅游的论文1500字开头

买纪念品挨宰不只是西藏旅游的另一个纪念1,抗高原反应准备:从低山地区进藏,难免有一些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但并不是很可怕的。抗高,首先心理准备特别重要,注意:是特别重要!我们老师进藏前我们一直在鼓励她莫怕,要坚信自己不会有很大反应,我们一路嘱咐,一路鼓励,结果老师和女儿都没有任何反应,她们也是从青藏铁路进藏的,靠的是自信!千万别一路提心吊胆,有些高原疾病是心理错觉抑制抵抗力,使免疫力骤减,产生反应的错觉,最后真的就病变了!2,行程:西藏旅游路线繁多,什么南线北线的,但那是旅行团自定的。到了拉萨,第一天先别急于开游,而是好好休息,可以选择就近的市区景点比如大昭寺、小昭寺、扎基寺……但不要选哲蚌寺等山地类景点,因为爬山属于剧烈运动,低山肺不会立即适应的。可推至适应期过后的行程安排。可以选择与上述景点较近的旅馆,比如类似巴郎学旅馆(非广告,纯属个人看好),旅馆有藏式建筑和藏式套间,价格适中,藏族服务员,服务态度特好,关键是交通方便,又处于拉萨市旧城区,下榻后可以步行也可以在旅馆门口打人力三轮车,价格一般到小昭寺、大昭寺5元以下,最好别让运客方看出是外地人!那样会提价的,全国景点宰客哪儿都有。扎基寺可以等601、602中巴,2元一人,上去就说到扎基寺停一下啊!如果打的10元,不用打表!哲蚌寺打的打表,一般20元以下,直接到山上。色拉寺,有中巴502、501;上述中巴可在小昭寺北面的林廓路等的到。布达拉宫可从旅馆往西打三轮儿或者步行,也可以坐302中巴。布达拉宫门票曾一度达到300元,现在最低可能100元,如果有藏族朋友,你们可卸下旅行包,尽量入乡随俗打扮成本地人,随他手提几元钱的酥油等供品,尽量不要庸俗地穿一目了然的旅行服,这样可以用几块钱就进入目的地,这叫化装旅行!节省近几百元!其他地区的行程到了拉萨再按照个人时间个人状况个人爱好去定。3,切忌买东西和搭车的时候穿得一目了然是旅行者,那样只会是挨宰的招牌,对于要付款的对象尽量装成本地人,具体方法:出行相机别太显眼,别背不必要的旅行包,可以换成手提包或者挎包,别戴太阳帽,尤其别戴那种日本鬼子帽般有披帘的防紫外帽。像平时在自己的城市那样穿着最好,如果能穿个低跟皮鞋或者高跟也可,尽量看起来不像旅行者你就挨宰得少。买东西的时候如果有本地朋友价格会骤减。4,旅馆价格因生意而起伏,但标准间一般100元左右,也可以选择简易的便宜的。5,在日喀则市打的,晚上八点前市区内一律5元,千万别多给!去扎寺坐三轮儿顶多4元,日喀则市物价相对全区要低!8月拉萨有雪顿节,各地农民也相继会过望果节,是节日较集中、天气景色最好的季节,

我的家乡一年四季风景优美,是个可爱的地方。  春天,桃花笑红了脸,柳树发芽了,小河叮叮咚咚地流淌着,好像一首优美的乐曲。公园里迎春花、月季花……正和我们招手呢!  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射在大树上。大树密密层层的枝叶为人们遮住了太阳,好像一把绿色的大伞。池塘里美丽的荷花争奇斗艳有红的、白的、紫红的,美丽极了!  秋天,树叶在林间飞舞,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层金子。火红的枫叶远远望去,好像一团火焰。果园里有苹果树、葡萄树、石榴树……苹果好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葡萄像一颗颗珍珠,亮晶晶的。石榴笑得合不拢嘴。  冬天,地上铺满了厚厚的积雪,白茫茫的一片。雪花在空中飘来飘去,好像一只只蝴蝶在跳舞。小河结冰了。积雪盖在树枝上,好像给大树披上了银装。  这就是我家乡的四季,我爱我的家乡!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部,地跨北纬26°50'~36°53'、东经78°25'~99°06'之间,面积122多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8,在中国各省区中,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居第二,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卢森堡5国面积的总和。北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相邻,东面和东南面同云南省、四川省接壤;南部与西部自东而西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毗邻,国境线长约3842公里。西藏的气候,由于地形、地貌和大气环流的影响,独特而且复杂多样。气候总体上具有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气候类型也因此自东南向西北依次有:热带、亚热带、高原温带、高原亚寒带,高原寒带等各种类型。在藏东南和喜马拉雅山南坡高山峡谷地区,由于地势迭次升高,气温逐渐下降,气候发生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到温带、寒温带和寒带气候的垂直变化。[29] 随着海拔增高、气压降低、空气密度减小,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渐递减,海拔3000米时相当于海平面的73%上下,4000米时约为62%~4%,到5000米时为59%左右,6000米以上则低于52%。在冬季西风和夏季西南季风的交替控制下,西藏干季和雨季的分别非常明显,一般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干季;5~9月为雨季,雨量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90%左右。各地降水量也严重不均,年降水量自东南低地的5000毫米,逐渐向西北递减到50毫米。[29] 藏南和藏北气候差异很大。藏南谷地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8℃,最低月均气温-16℃,最高月均气温16℃以上。藏北高原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0℃以下,冰冻期长达半年,最高的7月不超过10℃,6~8月较温暖,雨季多夜雨,冬春多大风。仅就气候而论,到西藏旅游,3~10月较为适宜,其中6~9月为最佳时节。[29] 西藏是中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多一倍或1/3;日照时间也是全国最长的。与中国内地相比,西藏多数地区气温偏低,拉萨、日喀则的年平均气温比相近纬度的重庆、武汉、上海低10~15℃。阿里地区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盛夏8月白天气温仅为10℃左右,夜间气温甚至会降至0℃以下。西藏自治区已发现101种矿产资源,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41种,勘查矿床100余处,发现矿点2,000余处,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22种。西藏优势矿种有铜、铬、硼、锂、铅、锌、金、锑、铁,以及地热、矿泉水等,部分矿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万亿元以上。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5位的有铬、工艺水晶、刚玉、高温地热、铜、高岭土、菱镁矿、硼、自然硫、云母、砷、矿泉水等12种。石油资源目前也有很好的找矿远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