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基于社会需求的档案学人才培养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环境的确立,档案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考虑到社会的需求,旺盛的人才需求才会促进档案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档案专业的就业率在各高校文科专业中的排名均较靠前,但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专业对口率下降的事实进一步凸显人才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紧迫性。而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学业与职业不能并重的专业在现代社会随时有可能被淘汰,因此,将专业、职业与社会需求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才能使档案学专业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档案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教育的生命力在于社会需求,社会需求既反映了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体现了社会对档案学专业人才合理配置的方向。

1.基于就业岗位的社会需求分析。由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档案专业的毕业生出现了就业岗位的多渠道化,除了传统的档案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之外,企业成了很多毕业生就业的主流。不同的岗位对人才有不同的要求:档案馆需要档案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多元的知识结构,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以及敬业奉献、默默无闻的精神;企事业单位需要档案人才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既要有精进的专业能力,还要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互沟通能力;党政机关在强调档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更注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宏观管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等能力[1]

2.基于社会发展的社会需求分析。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的急速变化,给档案事业带来机遇的同时对档案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普及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面对海量的信息数据,档案人员不再是被动的“档案保管者”,而应成为信息专家、知识管理者[2]。档案学高等教育要注重培育适应信息科学与档案管理对接的信息数据管理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档案学专业素质,还要拥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过硬的综合素质,以及包括应用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内的多维核心能力。

当前档案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和社会需求存在严重的错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二、档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分析

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档案学人才培养面临着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的挑战,面临着其他专业的竞争,面临着学科核心知识泛化、去职业化等一系列现实问题,社会对档案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变化的,对素质的要求是高标准全方位的。

4.转变人才培养观念,适应社会需求。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多元化档案学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苏州大学档案专业立足于“为了一切学生的成才”,秉承“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理念[4],值得借鉴与推广。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力争从理论知识和素质的完善到实践能力的强化,达到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发展需求、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要求零距离,实现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密切结合,形成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5]。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既要保持档案专业学科特色,又要注重人才的社会适应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只有不断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更新知识模块,才能有效改善人才知识结构,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1.强化政府行为,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及就业环境。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家应从顶层设计上制定档案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在战略上对档案人才架构进行统筹规划,加强政策导向,加大支持力度;在就业方面,各级政府出台和完善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服务体系,建立用人单位与人才培养机构良好沟通机制,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加强档案宣传力度,提高社会档案意识,重视档案工作,为毕业生积极搭建人才供需平台、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3]

2.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错位。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相应的招生分配调研机构(制),高校档案专业并未从社会发展和对人才需求实际出发,对社会需要的档案人才缺乏准确定位,招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找不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无法发挥自身优势、体现自身特色,专业优势缺少社会认同度。理论上社会对档案专业人才需求很旺盛,但是在各类招聘中,明确要求档案学专业毕业的却很少,无形之中毕业生底气不足,缺乏就业竞争优势,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档案意识薄弱,对档案职业的专业化认同度不够,缺乏档案职业准入制度,档案职业门槛被不切实际地放低了,最终弱化了档案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优势。

3.专业自豪感的缺失导致人才流动性大。档案学与众多传统和优势学科相比,处于科研资源有限,学科就业面相对狭窄,学科发展受重视度不够,在学校重要决策中缺乏话语权,学科影响力小等弱势,导致教师和学生的学科自信力不强,学科尊严受到影响。毕业生就业后,在专业对口的情况下,许多单位会认为档案管理不是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部门,因此工资也是定在最低档。档案管理不受重视的单位,毕业生认为无法实现自身价值会选择跳槽,致使用人单位对档案专业毕业生产生不良印象,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4.毕业生质量与社会需求有差距。档案工作属于综合性的专业工作,需要许多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方面的知识及掌握这些知识的人才。由于档案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陈旧滞后及其学科结构的导向性偏差、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及其职业场景的缺失,档案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很多方面达不到用人单位的期望值。用人单位急需的精通档案学、法律学及信息技术等方面高端人才较为缺乏,毕业生的开发创新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决策分析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工作适应能力等都有待加强。

三、实现档案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路径

而平模机器的优点在于耗能小,机动性大,适合农村居民小规模应用,不适合工厂企业的大规模运作。其缺点在产量低,压力小,成型质量差。其工作面如加宽后,压辊和平模的磨损又不均衡,达不到更大的产量,配件拆装繁琐、维护麻烦。

1.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结构失衡。档案专业毕业生深受“精英择业”理念的影响,会综合考虑地域经济、薪资酬劳、发展空间、工作环境等因素。在选择求职区域时,首选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其次是东部沿海地区二线城市,最后才会考虑其他城市;在选择单位时,希望到工作环境好、发展潜力大、薪资水平高的国企、机关事业单位、外企。但是由于受到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就业形势严峻以及金融危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经济发达地区档案人才供给充足,却没有那么多岗位;而基层单位空有岗位却找不到优秀人才,导致社会需求矛盾突出,结构失衡。造成这种失衡的主要原因是档案学人才培养方案的社会需求意识不强,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没有充分征求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缺乏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没有充分征求毕业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3.将职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提高就业率。把职业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对刚迈进高校大门的懵懂新生可以通过开设《档案学导论》课程,介绍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就业前景。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人大的经验值得推广,每年四五月份开展“路在何方”系列经验推广讲座,请毕业生为下一届学生进行经验传授,为准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树立就业信心。平时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总之,一以贯之的专业认知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所学内容;就业指导有助于帮助学生找到未来发展与专业努力的方向,树立理性务实的就业观念,进而提高就业率。

档案学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必须多方努力共同协作。

指代是自然语言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篇章和对话中大量出现,它使得语言表达简洁连贯,但在篇章中大量使用指代会增加计算机对篇章的理解难度.指代消解的主要任务就是识别篇章中对现实世界同一实体的不同表达过程[1].以往大量的研究工作都是集中在非事件的文本中[2],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事件”这一概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着手面向事件的研究.事件关系到多方面的静态概念,是比静态概念粒度更大的知识表示单元,以事件作为人类知识的基本单元,更接近人类的认知过程,更符合客观实际,受到了越来越多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并逐渐被计算机语言学、人工智能、信息检索、信息抽取、自动文摘等知识处理领域所采用.

陈振豪[32]等结合上海地区实行的峰谷电费差价政策,提出了一套适用于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控制方案。该控制方案采用多模式流程控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不同和季节变化自行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该流程控制方案可以显著地提高系统的能效比和经济性,具有推广价值。

总之,为了提升档案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适应社会需求,档案高等教育应沿着就业、继续深造和创业等不同目标积极探索多元化档案人才培养的途径,以满足社会对档案人才多元化的需求。

要科学理性看待农药,通过对农药严格管理与科学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农药的负面效应。60年代,农药的负面影响受到关注,突出表现在农药污染环境、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农作物产生要害、农药残留超标等。农药危害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农药施用方法不科学、重化学防治轻综合防治、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农药利用率偏低、使用高毒农药防治地下害虫等。

2.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增强专业认同度。新生刚入学,对档案学专业历史、现状及前景缺乏深入了解,对现实往往怀有理想化的心态,同时他们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个人志趣还未得到充分的激发,因此在新生入学时安排资深教授或有威望的教师作专业思想教育讲座,或邀请行业的成功人士作成才报告。在学习过程中,多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到一些档案馆或企业档案信息中心参观,或进入相关领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公众,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并增强对本专业的兴趣。

[1]王新才,聂云霞.信息时代档案人才培养与档案学专业发展展望[J].档案学研究,2013(1):87-91.

[2]金波,蔡敏芳.大数据时代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创新[J].档案学研究,2016(6):12-17.

[3]王芹,周毅.信息时代档案学本科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档案学研究,2012(2):80-82.

[4]王薇,等.高校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的对策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73-177.

[5]王志英.高校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5):59-61.

 
雷春蓉 张翼扬
《兰台世界》 2018年第05期
《兰台世界》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