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国“双一流”建设的学校、学科和地区分布分析

更新时间:2016-07-05

为把我国建设成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国务院于2015年11月5日公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提出:到21世纪中叶,我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2017年8月国家公布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和“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31个省市自治区的137所公办高校入选,其中42所高校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5所高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占我国目前普通本科高校的11.08%;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分别占3.40%和7.68%。总体来看,“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类型构成上以综合类高校和理工类高校为主,在地区分布上则表现出明显的数量和结构差异。*本文中的东北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辽宁等三个省,东部地区包括北京、上海、福建、广东、山东、天津、河北、浙江、江苏、海南等十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六个省份,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十二个省区市。

一、“双一流”建设的高校构成分析

()“双一流建设的高校类型结构

从表1可以看出,综合类和理工类高校占“双一流”建设高校总数的比例超过63.50%。具体来看,综合类高校共49所,占总数的35.77%,其中包括28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2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理工类高校共38所,占总数的27.74%,其中包括10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28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次为医药类高校,共11所,师范类高校和农业类高校各9所,艺术类高校6所,财经类高校5所,语言类高校3所,政法类和体育类高校各2所,民族类高校1所。医药类、艺术类、财经类、语言类、政法类、体育类高校均没有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师范类有2所,农业类、军事类和民族类各有1所入选。*高校类型包括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师范类、医药类、政法类、财经类、语言类、体育类、艺术类、军事类、民族类等十二类。医药类高校包括第二军医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财经类高校包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 “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类型()

学校类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综合类272249理工类102838医药类01111师范类2810农林类189艺术类066财经类055语言类033政法类022体育类022民族类101军事类101总计4295137

()“双一流建设的高校来源结构

从来源结构看,所有“双一流”建设高校覆盖了39所“985工程”高校(以下简称“985”高校)、73所“211工程”高校(以下简称“211”高校)和25所非“211”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来源结构为“36+3+3”,即36所A类高校和6所B类高校,A类高校均为“985”高校,B类高校包括3所“985”高校和3所地方属“211”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来源结构为“70+25”,即70所“211”高校(央属高校43所,省属高校27所)和25所非“211”高校(图1)。25所非“211”高校(央属高校7所,省属高校18所)中,医药类高校有6所,艺术类和理工类高校各有5所,综合类高校有3所,农业类高校有2所,师范类、体育类、政法类和语言类高校各有1所。图2显示这些非“211”高校有21所分布在东部省份,3所在西部省份,1所在中部省份。

图1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来源结构

图2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来源结构

二、“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地区分布

整体来看,“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全国的分布呈现东部集中,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相对分散的状态。东部地区高校基数大,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比例也大于其他三个地区,艺术类、民族类、军事类和语言类高校只在东部地区分布,其他地区则没有。

其次,通过对我国船舶制造也的焊接技术人员各个方面能力进行提高能够使焊接的质量得到较为有效的改善。虽然在当前我国的焊接技术人员在整体素质上有着一定程度的不足,然而却可以通过采用外包的方式以及对外包公司的焊接人员进行焊接基本功的考核来对船舶焊接的质量进行保障。另外,还需要要求焊接技术人员需要集中接受有关于焊接操作方面的培训,通过这样能够使焊接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区域分布

用实验方法分析待测纯铜样品中Fe、Zn、As、Sn、Sb、Pb、Bi,平行测定6次。根据各元素丰度和基体元素的信号值,用归一化法计算出各元素的含量并用表2所得的相对灵敏度因子进行校正,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6.6%~26%。

图3 一流大学建设的地区分布情况

图4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地区分布情况

由于东部高校基数较大,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高校数量自然也就比较多。从各地普通本科类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比例来看,四大地区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比例分别为:东部地区15.87%,东北地区7.80%,西部地区9.40%,中部地区6.80%。其中,各地区普通本科高校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比例分别为:东部地区4.37%,东北地区2.84%,西部地区3.02%,中部地区3.06%;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比例分别为:东部地区11.51%,东北地区4.96%,西部地区6.38%,中部地区3.74%。(见图4)东部地区人口总量占全国人口的38.3%,但东部地区拥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数量占全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52.4%,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数量则占全国的61.1%;东北地区人口占全国17.04%,该地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9.52%和7.37%;西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7.09%,该地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21.43%和20.00%;中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8.82%,该地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占全国的比例则为16.67%和11.58%。可见各地区的人口规模与“双一流”高校分布的数量十分不对等。

从“双一流”建设高校在不同区域的分布来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都有向东部地区集中的趋势。东部地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有22所,占总数的52.38%,包括综合类高校15所,理工类高校4所,师范类高校2所,民族类高校1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58所,占总数的61.05%,包括理工类高校17所,综合类高校9所,医药类高校9所,艺术类高校6所,农业类高校4所,语言类、财经类和师范类高校各3所,政法类、体育类高校各2所。东北地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有4所,占总数的9.52%,包括3所理工类大学和1所综合类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7所,占总数的7.36%,包括综合类、理工类、农业类高校各2所,师范类高校1所。中部地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有7所,占总数的16.67%,包括5所综合类高校、1所理工类高校和1所军事类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11所,占总数的11.58%,包括理工类高校4所,综合类高校3所,师范类高校2所,农业类和财经类高校各1所。西部地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有9所,占总数的21.43%,包括综合类高校6所,理工类高校2所,农业类高校1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9所,占总数20.00%,包括综合类高校8所,理工类高校5所,医药类和师范类高校各2所,农业类和财经类高校各1所。(见图3)

()“双一流建设的高校省际分布

从图7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远高于其他地区,共有326个,占总数的70.11%;中部地区有60个,占总数的12.90%;西部地区有51个,占总数的10.97%;东北地区有28个,占总数的6.02%。由于“双一流”建设学科大部分都分布在一流大学,而一流大学中的绝大多数都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因此,东部地区“双一流”建设学科分布也比其他三个地区更多。此外,从学科覆盖面来看,东部地区的“双一流”建设学科涵盖了除“工程”以外的所有107种“双一流”建设学科;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则分别只有40种、33种和22种。从不同学科门类在各地区分布的结构来看,哲学、历史学、教育学和艺术学四个门类的学科只在东部地区分布,其他三个地区则没有四个门类的学科分布;同时,东北地区没有管理学类和医学类的“双一流”建设学科。从各地区分布最多的双一流建设学科来看,东北地区分布最多的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与化学,各有3个;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分布最多的都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分别有18个和6个;西部地区分布最多的为生态学,共有4个。

图5 “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各省的分布(所)

三、“双一流”建设的学科构成分析

()“双一流建设的学科门类结构

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龙头,能否创造和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是衡量一所大学在学术上是否具有奋发向上的朝气和活力,是否具有创新的能力,是否保持高水平的重要标志。[1]2009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以下简称“《国标》”)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共设5个门类、62个一级学科或学科群、676个二级学科、2 382个三级学科。[2]根据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我国的学科分为13个学科门类,分别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管理学、军事学。[3]此次入选“双一流”建设的学科(群)共有108个,其构成可以概括为“96+2+10”。所有“双一流”建设学科涵盖了《目录》的12个学科门类,涉及其中的96个一级学科,此外,还有“农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工程”(大连理工大学)两个学科群以及电子电气工程、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统计学与运筹学、现代语言学、艺术与设计、语言学等10个未定级学科入选。按照入选学科所属的学科门类来看,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最多的学科门类是工学,共38个学科入选,其次为理学,共23个学科入选。*《目录》与《国标》的学科门类划分差异较大,本文的学科门类划分标准主要参照《目录》。《国标》中的“农学”为“农业科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但在《目录》中,"农学"则是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包含作物学等九个一级学科;"工程"这一学科(或学科群)在《目录》和《国标》中均没有独立出现,在《专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中,将“工程”视为专业学位授予的类型之一,因此本文将“农学”学科群划分到“农学”门类中,“工程”划分到“工学”门类中,未定级学科则按照其名称中涉及的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划分到相应的学科门类中。所有一级学科、未定级学科和学科群以下统称为“学科”。“双一流”建设学科中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学科约占总数的22%。*《国标》中哲学、马克思主义、语言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军事学、民族学与文化学、教育学等同属于“人文与社会科学”,依此标准,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双一流”建设学科共有107个,占总数的23.01%。但“心理学”(《目录》中属于教育学类)在《国标》中属于“自然科学”,同时,艺术学类中的设计学、艺术和设计既可以属于艺术学也可以属于工学(可授两种学位),因此这三个学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依此标准,人文与社会科学类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应为102个,占总数的21.94%。除此之外,《目录》中的军事学类10个一级学科、医学类2个一级学科以及工学类的2个一级学科没有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军事类未入选双一流学科的十个一级学科为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军队指挥学、军制学、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后勤学、军事装备学和军事训练学;医学类未入选的两个一级学科为特种医学和医学技术;工学类未入选的两个一级学科为生物工程和公安技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化竞争的加剧,社会对人才需求趋向多样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日益受到社会的青睐。[4]

()“双一流建设的学科来源结构

从表3可以看出,有六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的数量超过10个,分别为材料科学与工程(30个)、化学(25个)、生物学(16个)、数学(14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4个)、生态学(11个)、机械工程(10个),这六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的数量占总数的25.81%。其次,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分别有9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土木工程、信息通信与工程则分别有8个,这几个具有数量优势的“双一流”建设学科主要分布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此外,电子电气工程、工程、公安学、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社会政策与管理、统计学与运筹学、艺术与设计等八个学科均只有1个,而教育学、心理学等43个学科则分别只有2个。

图8为“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各省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北京市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分布最多,共168个,占“双一流”建设学科总数的34.83%;其次为上海,共57个,占总数的12.25%;江苏43个,占总数的9.24%;湖北29个,占总数的6.24%;浙江20个,占总数的4.30%;陕西和广东均为17个,各占总数的3.66%;在这七个省市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共有345个,占总数的比例高达74.19%。海南、河北、内蒙古、贵州、宁夏、广西、青海、西藏、江西、山西等十个省份各有1个“双一流”学科分布,各占总数的0.22%。由此可见,“双一流”建设学科的省际分布十分不均衡,西部省份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整体上比中部省份多,但“双一流”建设学科却比中部省份少。

图6 “双一流”建设学科来源结构

四、“双一流”建设的学科学校分布

从“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各高校的分布情况来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共有330个,占总数的70.97%,平均每所一流大学有7.86个“双一流”建设学科。而且,“双一流”学科数量排名前十的高校均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这十所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为230个,占总数的近一半。其中,北京大学有41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占“双一流”建设学科总数的8.81%;清华大学有34个(7.31%),位列第二;浙江大学有18个,占总数的3.87%;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各有17个,各占总数的3.66%;南京大学有15个,占总数的3.33%;中国人民大学有14个,占总数的3.01%;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各有11个,各占总数的2.66%;武汉大学有10个,占总数的2.15%。(见表2)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的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则分别只有一个。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入选135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占总数的29.03%,数量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东北师范大学(6个,1.69%)、华中农业大学(5个,1.08%)、北京科技大学(4个,0.86%)、北京协和医学院(4个,0.86%),这几所高校的双一流学科的数量超过了部分一流大学,但都没有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 “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各高校的分布

学校名称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排名学校名称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排名北京大学411中山大学117清华大学342东南大学117浙江大学183中国科技大学117复旦大学174武汉大学108上海交通大学175中国农业大学99南京大学155西安交通大学810中国人民大学146华中科技大学810北京师范大学117其他"双一流"高校235-

3 “双一流建设学科构成

学科名称入选高校构成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总数材料科学与工程21930化学21425生物学11516数学1221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3114生态学9211机械工程8210化学工程与技术459环境科学与工程819控制科学与工程909基础医学718临床医学548土木工程718信息与通信工程718其他“双一流”学科18897286总计330135465

所有“双一流”建设学科由“认定”学科和“自定”学科两部分构成,“认定”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自定”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确定的学科。所有465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中,由专家认定的学科321个,占总数的90.54%,各高校自定的学科44个,占总数的9.46%。从自定学科的高校分布来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自定学科有9个,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自定学科有35个,其中,重庆大学、郑州大学和新疆大学等三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各有3个自定学科,东北农业大学等3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各有1个自定学科。从学科构成来看,自定学科共涉及24个一级学科,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有4个自定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临床医学、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应用经济学各有3个自定学科,其余22个学科均有1个自定学科。(见图6)

五、“双一流”建设的学科地区分布

()“双一流建设的学科区域分布

图7 不同学科门类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各地区的分布情况

“双一流”高校在各省分布的数量差距也非常大。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数量在各省分布来看,有21个省份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分布,其中北京8所,上海4所,陕西和湖南各3所,分别占一流大学高校总数的19.05%、9.52%和7.14%;广东、江苏、四川、天津、辽宁、山东各2所,各占总数的4.76%;安徽、浙江、湖北、吉林、福建、重庆、新疆、河南、甘肃、云南各1所,各占总数的2.38%;其余省份则没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各省分布来看,有29个省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分布,其中北京23所、江苏13所、上海10所、四川6所,分别占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总数的24.21%、13.68%、10.53%和6.32%;陕西和湖北各5所,各占总数5.26%;广东、天津、黑龙江各3所,各占总数的3.16%;辽宁、吉林、安徽、浙江各有2所,各占总数的2.11%;河北、福建、湖南、重庆、新疆、河南、海南、内蒙古、贵州、江西、宁夏、广西、山西、青海、西藏各有1所,各占总数的1.05%;其余各省没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见图5)*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和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两地办学的高校,在“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中各按一所学校分别计入江苏省、山东省和湖北省,在"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则分别按所在校区分别统计。除港澳台之外,全国31个省份中有13个省份的普通本科高校数量超过40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1/31),这些省份的高校入选“双一流”的比例依次为北京46.97%,江苏19.48%,山东4.48%,辽宁6.15%,河南3.64%,河北1.67%,广东8.06%,湖北10.29%,四川15.69%,陕西14.29%,浙江5.08%,湖南7.84%,上海36.84%。其中,北京和上海的人口之和不足全国的3%,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总数却占全国的28.57%,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总数则占全国的34.74%。相反,中部地区的河南省人口占全国的7.91%,该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数量分别只占全国的2.38%和1.05%。由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认定是以“985”高校和“211”高校为逻辑起点和继承基础的,所以“985”高校和“211”高校分布较多的地区和省份,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就比其他地区和省份多。可见各省的人口规模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数量也是很不对等的。

()“双一流建设的学科省际分布

通用电气公司对员工进行严格考核,在科学考评的基础上进行奖惩。他们创造了一种称为“阶段C”的管理方法,即“行动、决策和严格的跟踪机制”。每年初,各业务部门都要由上而下制定出个人发展计划,部门领导负责对下属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是否提职、加薪的建议。公司则根据员工不同岗位、不同贡献的情况,采取包括提升、发放奖金、奖励持股权等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奖励。同时,下决心解雇10%的最差员工,这种优胜劣汰、奖惩分明的机制,保持了公司的生机和活力。

图8 “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各省的分布

[1] 张骏,王纯.对建设国内外一流高水平大学的设想[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S1).

[ 参考文献 ]

通过以上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地区分布差异巨大,东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分布表现为强者更强、“锦上添花”,不仅原有的22所“985”高校和37所“211”高校全部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同时又新增21所非“211”高校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序列,而且这21所高校中有15所是中央属高校。而“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则以综合类和理工类学科为主,而且这些两类学科的分布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无论在“双一流”建设学科的数量还是在学科门类的覆盖面上都存在明显优势。这些优势会进一步加剧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程度。

秀容月明一边跑,一边朝天上望,今晚的月亮又大又亮,我在看月亮,乔瞧也在看月亮吧?秀容月明忽然想到了母亲,我走的时候,真该去看看母亲,我再回来,也不知什么时候了。

[3]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通知[EB/OL].http:∥old. 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4/201104/116439.html,2011-03-8.

[4] 程光旭,陈鹏,杨聚鹏.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策略研究[J].当代教师教育,2015(4).

她去罗漠的论坛,那是他与楚西相识的地方。她申请了一个ID,取很乖巧的名字,她总是想起那头柔软的直发和甜美的酒窝。罗漠是版主,他与楚西的故事论坛里人尽皆知,可是谁也不肯提起。阮小棉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去查楚西的旧帖子,很多,密密麻麻显示了好几页,随便点开一篇来看,都是字字珠玑。难怪罗漠会爱她,她是这样一个慧质兰心的女子。

高文涛,郝文武
《当代教师教育》 2018年第01期
《当代教师教育》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