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甘肃艺术论文发表时间

发布时间:2024-07-03 01:38:14

甘肃艺术论文发表时间

向甘肃教育杂志社编辑部直接投稿

1.甘肃教育g4专刊,甘肃教育厅直管,主要征收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等方面文章;

2.文章要求4000字起,重复率低于正规知网查重8%;

3.甘肃教育审核周期1-2个月

4.目前征稿22年1/2月版面

5.不存在电子版录用通知,该杂志录用一律支持版权页电话查稿;

6.不限制作者地区

7.文章写作需要结合自身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撰写

甘肃艺术论文发表时间表

2022年上半年甘肃自考法律(本科)专业论文答辩在5月14日(周六)上午8:30。 注意事项 1.本次论文答辩,仅电话)报名即可,报名时准确提供姓名、准考准号、公民身份号码、邮箱、电话号码等信息。 2.报名结束后两周内,法学院发送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安排的通知至考生邮箱,考生根据通知中写作要求撰写论文,按通知中提交论文时间节点要求提交(邮寄)论文纸质版、电子版。 3.考生第一次邮寄提交论文后,法学院根据考生论文学科方向安排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根据考生写作内容、论文参考资料收集情况等指导考生修改论文。 4.考生接到指导意见后,在指导教师规定的时间期限内进行修改、论文检测、再修改直至形成定稿论文。论文检测使用维普论文检测系统,并提交原文查重报告,复制比要求在30%以内。 按照指导教师指导意见和建议修改并完成检测的论文方可参加答辩。 5.参加答辩的考生在指导教师通知的时间节点前提交(邮寄)定稿论文纸质版一式三份,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论文检测报告纸质版(首页空白处书写公民身份号码,签字、日期)随论文纸质版一同提交(邮寄)。 6.免答辩要求:考生近三年内在国内正式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法学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一篇以上,可以申请免答辩。免答辩申请和期刊原件于2022年3月18日前邮寄至法学院。 7.答辩方式: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选择钉钉、腾讯视频会议、现场等答辩方式之一,具体方式另行通知。 8.答辩前建群(钉钉),在群内发送答辩考生信息表,用于考生核对信息;答辩前三天内发送兰州大学财务处支付宝缴费二维码,扫码支付答辩评审费,答辩评审费标准按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教育厅相关文件执行,答辩前一周内在答辩群中通知。 扫码缴费操作如下:扫码进入兰州大学教育缴费页面→法学院缴费→法学院自考论文答辩费→填入姓名、准考证号→确认提交。 9.答辩结束后可到学校财务处领取缴费发票。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甘肃教育g4专刊,甘肃教育厅直管,主要征收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等方面文章;

2.文章要求4000字起,重复率低于正规知网查重8%;

3.甘肃教育审核周期1-2个月

4.目前征稿22年1/2月版面

5.不存在电子版录用通知,该杂志录用一律支持版权页电话查稿;

6.不限制作者地区

7.文章写作需要结合自身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撰写

甘肃艺术论文发表时间多久

1.甘肃教育g4专刊,甘肃教育厅直管,主要征收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等方面文章;

2.文章要求4000字起,重复率低于正规知网查重8%;

3.甘肃教育审核周期1-2个月

4.目前征稿22年1/2月版面

5.不存在电子版录用通知,该杂志录用一律支持版权页电话查稿;

6.不限制作者地区

7.文章写作需要结合自身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撰写

《甘肃教育》审稿周期大约1月。《甘肃教育》(半月刊)是由甘肃教育社主办的教育刊物。面向基础教育,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兼顾师范教育、高等教育、幼儿教育、成人教育,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宣传教育方针、政策,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研讨教育思想、规律,交流教书育人经验,提供进修资料,传播教育信息,表彰先进典型,反映教师呼声,促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我们可以推荐相关期刊,广西教育,陕西教育,内蒙古教育等等。希望能够帮到你。

(1)所投稿的学术期刊杂志必须在新闻出版总署可查;

(2)所投稿的学术期刊杂志必须在对应的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龙源、中国期刊网)可查;

(3)如果不能满足以上两点中的任意一点,皆为假刊。另外一点就是要增刊慎用,因为很多单位都不认可增刊,一定要慎重!

(4)论文的质量:论文要有深度,公正客观,很多专业学术期刊杂志对论文的质量是有很高的要求的,如果论文质量比较次,过稿就比较难了。

最后一点是答辩注意事项:态度很重要,一定要端正,显示出对答辩的重视,对评审专家的尊重。听取专家提问的时候,精神要高度集中,根据提问回答问题,千万不要答非所问!要保持自信,不要紧张,让专家组相信你的业务能力。以自信而流畅的语言,肯定的语气,不慌不忙地回答每个问题,但是对提出的疑问,要审慎地回答,对有把握的问题要回答。对拿不准的问题,不要进行辩解,要实事求是地回答,态度要谦虚,沟通顺畅。切记谈吐大方,语言精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很重要。

甘肃学术论文发表时间

评职称都是按刊物的刊期来算的,如果刊物是9月的刊,那就是9月的,哪怕是7月收的刊物。

严格意见上来讲,就没有发表时间这一说,都是出版时间,按《出版物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连续出版物是不允许提前出刊的,像这种9月的刊期,8月出版的,都是违法操作的,就是为了评职称提前拿到刊物而操作的。

按相关规定,连续出版物一般为当月或次月出版,一般来说,月刊为每月15日出版,旬刊为每月5、15、25日出版,半月刊为每月10日、20日出版。

概念

职称论文发表,顾名思义,就是在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用于评定职称。“论文”是指精深而有系统的学术文章,是课题研究、问题讨论的表达形式。论文发表就是专门对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领域中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论证的文章发表在国家正式出版物上,由于利益驱使,市面上充斥着很多假刊,发表论文前一定要认真鉴别,避免上当受。

[1]陈肖柏.土的冻结作用与地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刘巍然,高江平.压实黄土路基中水分迁移的数值模拟[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4):5–7.[3]景宏君,张斌.黄土路基强度规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4(2):14–18.[4]刘保健,支喜兰,谢永利,等.公路工程中黄土湿陷性问题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5,18(4):27–31.[5]俞祁浩,刘永智,童长江.青藏公路路基变形分析[J].冰川冻土,2002,24(5):623–627.[6]吴青柏,童长江.冻土变化与青藏公路的稳定性问题[J].冰川冻土,1995,17(4):350–355.[7]高彦斌,汪中为.应变速率对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增2):2 779–2 783.[8]扈胜霞,周云东,陈正汉.非饱和原状黄土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5,26(4):660–663.[9]张茂花,谢永利,刘保健.增湿时黄土的抗剪强度特性分析[J].岩土力学,2006,27(7):1 195–1 200.[10]益群,沈锋,胡向东,等.上海地区冻融后暗绿色粉质黏土动本构关系与微结构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27(11):1 249–1 252.[11]陈炜韬,王鹰,王明年,等.冻融循环对盐渍土黏聚力影响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7,28(11):2 343–2 347.[12]梁波,张贵生,刘德仁.冻融循环条件下土的融沉性质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28(10):1 213–1 217.[13]苏谦,唐第甲,刘深.青藏斜坡黏土冻融循环物理力学性质试验[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增1):4 313–4 319.[14]杨更社,周春华,田应国,等.软岩类材料冻融过程水热迁移的实验研究初探[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9):566–570.[15]齐吉琳,程国栋,PIETER P A.冻融作用对土工程性质影响的研究现状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8):887–894.[16]王大雁,马巍,常小晓,等.冻融循环作用对青藏黏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23):4 313–4 319.[17]邓学均,黄晓明.路面设计原理与方法[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18]Van Bochove,Eric,Effects of freeze-thaw and soil structure on nitrous oxideproduced in a clay soil,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v 64,n 5,Sep,2000,p 1638-1643[19]T.E.Sveistrup,Impact of land use and seasonal freezing on morphological andphysical properties of silty Norwegian soils,Soil&Tillage Research 81(2005)39–56[20]Podgorney,RobertK.;Bennett,J.E.Evaluating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geosynthetic clay liners exposed to freeze-thaw,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v 132,n 2,February 2006,p 265-268[21]Hooper,Fred P.Freeze-thaw effects and gas permeability of utility line backfillASTM Special Technical Publication,n 1459,2004,p 127-139[22]Parsons,Robert L.Use of cement kiln dust for the stabilization of soils,Geotechnical Special Publication,n 126 I,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orTransportation Projects:Proceedings of Geo-Trans 2004,2004,p 1124-1131[23]Arora,Sunil,Class F fly-ash-amended soils as highway base materials,Journal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v 17,n 6,November/December,2005,p640-649[24]Tikalsky,PaulJ.A method for assessment of the freeze一thaw resistance of Preformed foam cellular concrete,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eh,v34,n5,May 2004,P889一893.[25]Zhang,Peng,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eombined action of freeze一thaw cycles and carbonation for concrete structures,Jian-zhu Jiegou Xuebao/JoumalofBuildingStructUres,v27,nSUPPL.,October,2006,P717一721.[26]Green,Mark .F .Effect of freeze一thaw cycles on the bond durability between fibre reinforced Polynler Plate reinforcement and conerete,Canadian Journal of CivilEngineering,v27,n5,Oct,2000,P949一959[27]Maria Hohmann-Porebska Microfabric effects in frozen clays in relation togeotechnical parameters Applied Clay Science 21(2002)77–87[28]simonesn E,Isacsson U.soil behavior during freezing and thawing using variableand confining pressure triaxial tests[J].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mal,2001,38(4):863-875.[29]Simonsen,E.,Ja noo,VC.,1999.Resilient properties of unbound road m aterialsduring seasonal frost conditions.ASCEJ.Cold Regions Eng.,submitted.[30]Berg,L.,Bigl,S.R.,Stark,JA.,Durel,GD.,1996.Resilient modulus testing ofmaterials from Mn/ROAD,Phase 1.USA Cold Regions Research andEngineering Laboratory,CRREL Report.96-19.[31]Yong R N Boonsinsuk P. Yin CW P. Altermation of soil behaviour after cyclic freezing and thawing[A]. In Proceedingsof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ound Freezing[C]. Rotterdam the NetherlandsA.A. Balkema 1985. 187-195.[32]ChuilinYcM. YazyninOM. Frozen soilmacro and mierostructure formation [A]. In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mafrost[C].Trondheim TapirPublishers 1988. 320-323.[33]AoyamaKOgawa S. FukudaM. Temperature dependencie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soils subjected to freezing and thawing [A].In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ound Freezing [C]. Rottedam Netherlands A A. Balkema Publishers1985. 217-222.[34]邴文山译.道路冻害与防治[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35]吴紫汪,马巍.冻土强度与蠕变[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36]吴紫汪,张家鼓,朱元林.冻土强度与破坏特征[C].第二届全国冻土学术会议论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7]吴紫汪.基础与冻土间冻结强度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集刊,1981(2).[38]罗小刚,陈湘生.冻融对土工参数影响的试验研究[J].建井技术,2000(02),24-27.[39]杨平,张婷.人工冻融土物理力学性能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05,0665一03.[40]马巍,徐学祖等.冻融循环对石灰粉土剪切强度特性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1999,21(2):158一160.[41]程红强,张雷顺等.冻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J].河南科学,2003,02,0214-03[42]魏海斌,刘寒冰,高一平等.冻融循环对粉煤灰土动强度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37(2).[43]武红娟,徐伟,王选仓.土基模量随季节变化规律及其数值的确定[J].工程地质学报,2008,16(01).[44]付丽红,曹海利.黄土路基强度控制指标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08(02).[45]凌建明,陈声凯,曹长伟.路基土回弹模量影响因素分析[J].建筑材料学报,2007,(4):446一45.[46]霍明,丁小军,台电仓等.高速公路既有路基湿状态及稳定性评价研究[R].中国,2009.[47]覃绮平.土基回弹模量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关系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8]吉林省交通厅.公路工程抗冻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49]林世文,包俊超,兰荣旺.冻融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技术.2001,3:161一164[50]Konrad J.M.Physieal proeess during freeze一thaw Cycles in clayey silts[J].Cold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89,16(3):291一303[51]Yong R N,Roonsinsuk P .Alteration of soil behaviour after cyclic freezing andthawing[C].In:Proe.of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oundFreezing.Sapparo:[s.n],1985[52]齐吉琳,张建明,朱元林.冻融作用对土结构性的影响的土力学意义[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增2):2690一2694[53]齐吉琳,马巍.冻融作用对超固结上强度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06,28(12):2082一2086.[54]侯恩创.冻融循环对路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5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57] 交通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E40—2007)[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58] 交通部.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TG F10-2006)[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59]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60] 交通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61] 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公路设计手册•路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肯定算的是9月份发表的。严格意见上来讲,就没有发表时间这一说,都是出版时间,按《出版物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连续出版物是不允许提前出刊的,像这种9月的刊期,8月出版的,都是违法操作的,就是为了评职称提前拿到刊物而操作的。按相关规定,连续出版物一般为当月或次月出版,一般来说,月刊为每月15日出版,旬刊为每月5、15、25日出版,半月刊为每月10日、20日出版。8年专业发表经验,希望我可以帮到您

看你上面的刊期,在职称评定中,是以刊期为准的。如果是5月份的刊期,即使是8月份收到的,也是按5月份算的。

甘肃艺术论文发表

你好:甘肃省评高级职称能够使用的论文,你可以到当地的人事部门去,那里有一个册子,包含了认定的600多种刊物,查出来再根据你的需要选择一种刊物就行。不要随便相信一些刊物打电话联系刊登的信息,如果把钱花了,弄出来个无用的刊物,那就赔大方了。当然,你也可以在网上搜一下这类资料,应该有的。祝你好运!! 甘肃省职称评定中论文要求及刊物级别认定办法 各市 (州)人事局、职改办,省直各部门人事处、职改办,中央在甘有关单位人事处: 为了在职称评审中客观、准确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我省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按照国家人事部和一些国家行业主管部委联合下发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中对论文的要求,并根据《甘肃省评定职称中论文要求及刊物级别认定试行办法》(甘职改办[1998]07号文件)在试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近几年来一些学术期刊的变化情况,现就我省职称评定中论文要求及学术刊物级别的认定制定如下办法。 一、职称评定中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论文要求 (一)申报评审正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在聘任副高级职务以来,须有由本人独立撰写或作为第一撰写人、执笔人(以期刊中标注为准), 在国家权威学术刊物(不含增刊、副刊、专刊、专辑)全文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 (二)申报评审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在聘任中级职务以来,须有由本人独立撰写或作为第一撰写人、执笔人(以期刊中标注为准), 在省部级以上学术刊物(不含增刊、副刊、专刊、专辑)或在正式出版的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 (三)申报评审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是否要求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由各部门、各单位自行确定。学术技术性较强的部门和单位,一般应该要求有正式发表的论文。不要求正式发表论文的人员,必须提交1篇本人撰写、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技术报告或专业技术工作经验总结。应鼓励申报评审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钻研专业理论,撰写学术论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正式发表论文者优先晋升中级职务。 (四) 独立完成或作为第一完成人公开出版了本专业专著、教材,可视为已达到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要求。在1部公开出版的本专业学术专著、教材中撰写3万字以上,可视为已达到在省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要求。 (五) 由于技术保密等原因,国家有关部门规定不得公开发表论文的部门、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可用在本部门、单位内部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或在有关学术技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代替公开发表的论文,并附国家有关保密规定。 二、刊物级别的认定 (一)国家权威学术刊物的认定执行《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参考名录》(见附件)。 (二)省部级学术期刊的认定 认定省部级学术刊物的原则为: 1.国家行业学会、专业学会和国家部委主办或主管的学术期刊(列入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名录除外)。 2.全省大行业学会和省直厅局主办、经省级以上出版部门批准登记的学术期刊。 3.省部大报理论版。 4.一般本科院校学报。 5.在正式出版的全国性本专业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可视同在省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三)下列情况一般不作为学术论文对待: 1.评论、文摘、短篇报道、科普文章、科技新闻等,以及不足一个印刷页的资料; 2.会议简报、动态、讲座等资料性质的材料。 (四)我省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均按上述规定界定学术刊物级别,各系列不再另行制定学术刊物级别认定办法。 三、本办法从下发之日起执行,以前我省职称评聘中有关对论文要求的规定不再执行(包括各系列、专业制定下发的量化评审条件中有关论文的基本要求)。

(1)所投稿的学术期刊杂志必须在新闻出版总署可查;

(2)所投稿的学术期刊杂志必须在对应的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龙源、中国期刊网)可查;

(3)如果不能满足以上两点中的任意一点,皆为假刊。另外一点就是要增刊慎用,因为很多单位都不认可增刊,一定要慎重!

(4)论文的质量:论文要有深度,公正客观,很多专业学术期刊杂志对论文的质量是有很高的要求的,如果论文质量比较次,过稿就比较难了。

最后一点是答辩注意事项:态度很重要,一定要端正,显示出对答辩的重视,对评审专家的尊重。听取专家提问的时候,精神要高度集中,根据提问回答问题,千万不要答非所问!要保持自信,不要紧张,让专家组相信你的业务能力。以自信而流畅的语言,肯定的语气,不慌不忙地回答每个问题,但是对提出的疑问,要审慎地回答,对有把握的问题要回答。对拿不准的问题,不要进行辩解,要实事求是地回答,态度要谦虚,沟通顺畅。切记谈吐大方,语言精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很重要。

甘肃庆阳秧歌小调的艺术特点的研究论文

1 庆阳秧歌小调简述

庆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尤以秧歌最为突出。说起秧歌,我们必须得说一说社火。庆阳社火的起源与古代祭祀太一神等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大多时间在夜间举行。起初人们只是单纯地打着火把进行祭祀活动,后来慢慢发展到把祭祀太一神这一活动演变在元宵节这一天进行。据陕西《靖边史》(四卷,清代刻本二十五年) 记载,春节前后几天,市场张灯,扭秧歌,村民着装击鼓,这就是 “社火”。在这些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歌舞 “社火”的表演,意为逐瘟,这些歌舞表演大多以小曲的演唱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表演活动慢慢将秧歌、舞蹈、戏曲表演和剪纸、竹扎等工艺融于一体,成为一种综合表演艺术以后,秧歌小调也随着社火表演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不断丰富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受人民群众欢迎。可以说秧歌小调是在社火的孕育中不断发展壮大,并且成为社火中最为核心的节目,深受老百姓喜爱,逐步传扬开来。

2 秧歌小调的特点

庆阳秧歌小调是传统的民间艺术,演唱曲目多,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了他们的人生观、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民俗文化等等。从内容上看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社会生活类。此类曲目占据了秧歌小调演唱的大多数,如《两亲家打架》《十二月》、《张连卖布》等等。二是历史故事类。此类曲目较少,但篇幅较长,如 《沿唐》、《五典坡》等。秧歌小调曲调种类繁多,小曲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种为过门调,包括柳青调、满天星调、入谱儿调、一串铃调等。一种为演唱调,包括东调、西调、一心调、大哭调、小哭调、黄铃调、紧书调、简花调、月调、彩花调、双、单背宫调等等。曲调大多调为五声调式,七声民族调式较少,曲调优美,朗朗上口。秧歌小调的剧目大多在夜间璀璨的灯火相映之下演出,熠熠生辉。秧歌小调的音域较窄,大多都为半八度,容易传唱,有时音域可用两个八度,音域一般在 C1—F2 之间。小调音乐节奏自由,速度则根据演唱者和剧情演出需要而自由处理。

2.1秧歌小调的演唱韵味庆阳秧歌小调的演唱韵味丰富又特别,调尾托腔运用相当多,强调字音开合准确,讲究圆润。咬字是秧歌发音的首要因素,发音时要辨明五音及浑浊、尖团字。咬字要求准确,根据情感的表达,咬字的轻重分寸要恰当。要防止把音咬得过死,而失去了原本要表达的情感。在庆阳秧歌中 “润腔”手法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它包括多种装饰音的'运用等,有的是为了协调腔词关系而加,有的是为了装饰润色曲调的,起美化情调作用。气口则根据音乐旋律和情绪的需要,采用偷气、取气、换气、歇气等等。有的曲调一气呵成,在气势上给人以咄咄逼人的感觉。腔调较慢时,采用大气口,换气从容不迫。急换气则运用小气口,字多调促。当调连绵不断时采用偷气,以弥补气息不足。气口的安排与换气的运用,在小调的演唱中起着重要的表情作用。

2.2秧歌小调的歌词特点小调歌词具有浓郁的地 方情调和风味,反应生活气息和本土风味。如秧歌小调《摘棉花》中唱道:你呀十的起来,奴呀十的八来,咱夫妻的娃呀还没养下,人家的娃娃会摘棉花,咱夫妻的娃娃才会叫妈妈,你担上担米我抱上娃呀……这段歌词描写了陇原地区民间婚嫁准备习俗,语句平实,情真意切,句子字数大致相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调都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秧歌小调的歌词土到了极致,俗到了极致,也形象到了极致。概括起来为三个字: 真、善、美。真。秧歌小调的歌词是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摄取的,表露出的情感非常真实,因而给人感觉是那么的具体真切,一点都不会让人觉得歌词中有一丝一毫的虚情假意,表达的是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安定和谐生活的无限热爱。善。秧歌小调的语言所展现的是朴实善良的本性,毫无掩饰和真实地给我们展现了当地人温柔善良的宽容之心,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友爱。例如 《杏园和番》中唱道: 爹娘泪不干,急忙走上前。说几句话儿娘把心放宽,怕哭坏了二椿……美。秧歌小调的语言所展现出的淳朴的音乐形象让人近乎痴狂,尽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庆阳秧歌凝聚了足以穿透黄土高原的强悍生命力,这块封闭的土地保存了庆阳秧歌小调所表现出来的纯朴真实、勤劳俭朴、强悍不屈、坚韧不拔精神,在这块土地上闪耀着人性最动人的光芒。

3 结论

庆阳秧歌小调是 “陇原曲艺上的一朵奇葩”。庆阳秧歌小调来自于民间,创作于民间,流行并发展于民间,是庆阳人民生活文化娱乐的主要形式之一,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民间传统文化。它历史悠久,曲调优美,通俗易懂,深受百姓喜欢,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及文化状况,对社会发展史、曲艺发展史具有考察借鉴意义。庆阳秧歌小调也是庆阳人民映射在世界的影像,是庆阳人民群众的心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秧歌小调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值得我们从多个角度、深层次地探索和研究,让秧歌健康蓬勃地发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