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上海电力期刊投稿指南

发布时间:2024-07-03 18:49:07

上海电力期刊投稿指南

上海电力大学不是211大学。原本是上海当地的一个类似于职高的学校,后经过多年发展和上海当地的财政支持,成为上海当地教育部门领导的普通全日制高校。在校师生一万多人。

上海电力大学2024考研报考条件怎么查?哪些考生可以报考上海电力大学呢?报考上海电力大学研究生需要满足什么要求?有年龄限制吗?目前上海电力大学2024考研招生简章暂未公布,考生可参考《上海电力大学历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内容,2023上海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如下:(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023年9月1日前考生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4)同等学力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见下表:考生类别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网上确认前需邮寄至研招办的材料(复印件)符合下列条件按同等学力报考:二代身份证、大专毕业证①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书、“ 高等教育自学考满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后到2023年9月1试”(本科段)的8门课程成日)或2年以上;绩单、英语四级( CET -② 通过国家组织的“ 高等教育自学考4)证书或英语四级考试成国家承认高职高专毕业学历试”(本科段)8门以上主干课程的考试;③获得英语四级(CET-4)证书或获得通过的英语四级考试成绩(425分以上);④不得跨专业报考;绩单、学术论文⑤初试合格后加试2门专业课;⑥以第一作者在公开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按同等学力报考,满足同等学力报考要求二代身份证、本科结业证国家承认中的③④⑤⑥条,提供的成绩单须由大学书、本科课程成绩单、英学历的本教务部门开具并至少含有相应专业本科的8语四级( CET- 4 ) 证书或科结业生门专业课程成绩。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单、学术论文同等学力考生在网上确认前,须将相关证书(证明)的复印件寄到我校研招办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网上确认。如逾期我办仍未收到相关材料,按考生自动放弃报名资格处理。凡在网报时弄虚作假者,在复试审查时一经查实即取消复试资格。(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1.报考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2)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报考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研究生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上海电力大学不是211大学。上海电力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单位、国际电力高校联盟发起单位、中国电力高校联盟成员、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会员单位,入选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上海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

学校创建于1951年,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1985年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开始本科层次办学;2000年划归上海市管理。 学校历经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电力学院的发展演变;2006年正式开始硕士层次办学,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11月30日,上海电力学院正式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杨浦、浦东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200亩;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在编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63.47%。目前有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骨干教师称号1人;入选教育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教学名师等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70余人次。另有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4人,上海市宝钢优秀教师奖12人,上海市育才奖38人次。

院系专业截至2021年11月,上海电力大学设有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含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和人文艺术学院共13个二级院部和38个本科专业教学建设截至2018年8月,上海电力大学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部级优势专业10个,入选“卓越工程人才”计划专业6个;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截至2018年7月,该校共有国家级实践(实验)基地(中心)2个,省部级实验示范基地(中心)3个,省部级校外实习(实践)基地5个,10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拥有上海市精品课程32门、国家级规划教材及上海市优秀教材28本 。2017年,该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共同认证;2018年,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项目1个,“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9个、“中本贯通”试点专业2个。

学科建设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上海市IV高峰学科1个、上海市II类高原学科1个、上海市一流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6个、市教委重点学科4个;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学校的校训是“爱国、勤学、务实、奋进”,学校坚持“立足电力、立足应用、立足一线”的办学方针,树立“务实致用,明理致远”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内涵建设,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兼有理、管、经、文等学科,主干学科能源电力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下,学校确立了“就业主导、举校联动、巩固电力、拓展纵横、两形并重、确保五率”的就业方针。通过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规范化的就业服务,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学校借助广泛的校友网络和多年来与行业用人单位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通过举办全国电力人才招聘大会(上海站)等各类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近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维持在97%以上,研究生毕业就业率100%,学校致力于行业合作,实施了“3+1订单模式”培养模式,行业内就业率显著提高。国际合作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学校与亚洲开发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推动智能电网在亚洲区域的发展。学校倡议与10所国外名校联合成立了“ADEPT国际电力高校联盟”,被推举为永久理事长单位,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德国科特布斯勃兰登堡工业大学、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马来西亚国能大学等大学签署合作协议。2018年10月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电力高校联盟”“一带一路电力产学研联盟”,与菲律宾八打雁大学、泰国苏兰拉里大学、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控股巴西CPFL公司等20多所以电力为特色的国外大学及企业签署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备忘录,共商能源电力行业与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西班牙、葡萄牙、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互惠的交流关系,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办学等实质性合作协议;每年聘请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和科技专家来校担任名誉教授、海外名师,进行讲学及合作研究;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共同举办电气工程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积极推动暑期游学、海外实习、硕士双学位等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数日益增多。学校目前有来自越南、老挝、蒙古、柬埔寨、津巴布韦、刚果(布)、喀麦隆、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长期留学生近百名。

学校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结合自身特色,成立“‘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及“一带一路能源电力海外挂职实训基地”。学校成立了“中葡文化交流中心”,为学校师生与葡语系国家的文化交流搭建桥梁。学校举办“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高级研修班”及能源电力企业培训班,在一带一路的能源电力企业取得较高声誉。馆藏资源截至2018年12月,上海电力大学图书馆累计纸质藏书132.3万册,每年的生均年进新书量都超过3册/生,订阅纸质期刊1200多份;电子图书、学位论文等689.9万册,数字资源数据库27个。

科学研究学校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源泉和动力,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牵引,在基础研究、工程应用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学校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及11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根据2019年2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上海电力大学共有原电力工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2个、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上海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协同创新中心1个、新能源人才教育技术交流平台1个、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知识服务平台1个。学校积极服务于国家能源电力发展战略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构建了由上海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上海电力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和“一带一路”能源电力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智库组成的“三中心一智库”,成立上海能源电力科创分中心,全面服务于地方与行业发展。截至2018年,近年来,学校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近千项,其中国家“973”“863”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上海市科委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浦江人才计划、曙光计划、晨光计划、阳光计划等多种类高水平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项目400多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51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重点专业及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省部级优势专业(10个):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涉外方向)、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理财方向)、工商管理“卓越工程人才”计划专业(6个):电子信息工程(卓越计划)、自动化(卓越计划)、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力企业信息化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能源与动力工程(卓越计划)上海市IV高峰学科(1个):环境与生态上海市II类高原学科(1个):电力工程上海市重点学科(6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4个):现代电力系统与电站自动化、电力清洁生产与节能、电力企业信息化与决策支持、电厂应用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时上海电力大学也不是985大学,全国共有211大学有112所和116所的区分,因为有4所院校分别拥有两个校区,地方会分别统计;39所985大学,其中上海有10所211大学,4所985大学。上海211大学名单: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上海985大学名单: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985和211的区别 定义不同985大学即参加“985工程“的大学,即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211大学即参与“211工程”的大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实施时间不同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1995年11月,211工程正式启动。涵盖大学不同985大学都是211大学,但211大学不一定是985大学。建设内容不同“985工程”建设任务为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211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

海南电力期刊投稿指南

难度挺大的。《电力工程技术》于1982年创刊,主要刊登有关专论与综述,电网技术,发电技术等,杂志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保持优势,敢于争先,是一本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双月刊。《电力工程技术》刊载新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电力工程领域创新性学术及技术成果,服务电力科技创新,传播电力工程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搭建电力工程技术交流平台,促进电力工程技术水平的提升。杂志要求:[1]稿件注释一律采用 “脚注”。注释规则请参下附《注释规范》,请投稿者严格遵循。[2]稿件的文字、标点、年代、数字等书写方式均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规定为准。[3]稿件要求资料真实可靠,内容充实,论点明确,推论严谨,设计合理,数据准确,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文通句顺,字迹端正。[4]本刊欢迎各类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投稿,省级以上立项的课题(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与编号。[5]前言:一般不超过300字。应重点概述研究的背景、理论依据、预期结果及意义等,一定要明确提出本文的写作目的。

1、要求论文语言流畅,逻辑关系明确。在不影响基本思想表述完整性的前提下,请尽量精炼语句、精简图表和公式、简化推导和证明过程,宜将篇幅控制在6千字以内(包括图表所占篇幅)。2、请写明题目的英译文、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以及作者单位的英译文,同时附3~8个中英文关键词和200~400字的中文摘要及约250个实词的英文摘要。摘要请采用第三人称写法,应是一篇独立的短文,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一般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3、文中和公式中字符(数字、希文、英文、罗马字)的大小写、上下标及上下标字母含义须明晰,表示向量及矩阵的字母请用黑体。图表中文字、变量、单位、数字要清晰。图表应有中、英文标题,并注明物理量及其单位。4、在投稿的同时,请附言说明稿件涉及的科研项目概况、有关的背景资料和成果的主要创新点。若为基金资助项目或部省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请提供项目编号,本刊将酌情优先录用和发表。5、请对稿件署名(即成果的主要责任人和成果所属单位)及顺序进行检查,以避免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本刊友情提醒:作者署名中的单位一般指成果所属单位,而不是作者投稿时的就学单位或工作单位。6、凡学生投稿,请务必提供导师信息。对本刊拟采用的稿件,请导师参考本刊审稿意见对稿件涉及的学术道德和学术内容予以严格把关,并由导师向编辑部致函确认。7、请登录本刊网站由作者登录处进入投稿或查询稿件状态,原则上不受理电子邮件或纸质稿件。编辑部收稿后,一般在2个月内提交审理意见。在稿件受理期间,不得另投他刊。请务必在收到编辑部的修改要求后1个月内提供修改稿,若有必要延迟,请及时向编辑说明。8、编辑部有权对采用的稿件做必要的删改。9、在稿件付印前,将请作者做最后审校,以避免编辑、排版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差错。为确保稿件审理、编辑、排版工作的有效性,作者不得对录用稿再做较大改动,否则将按新投稿处理,而且编辑部有权追究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10、作者个人信息或通讯方式有变时,请及时登录本刊网站进行修改,以确保稿酬和样刊准确邮寄。11、请对有关成果的原创性进行确认,坚决杜绝抄袭、剽窃等不良现象。凡借鉴他人成果,需给出成果来源和相应的文献出处,并在文中与作者的贡献区别开来。12、请对有关成果的投稿情况进行检查,不得将相似的内容另投他刊,更不得一稿多投。若已向他刊投稿,请先向有关期刊明确撤稿后再投本刊,并向本刊说明有关情况。13、请确认文中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以及不得有损国家主权和利益。14、凡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的论文,如要向本刊投稿,务请在投寄学术会议的同时投寄本刊,同时告知学术会议的名称、主办单位及召开日期。15、《电力系统自动化》将在本刊网站全文上网和制作相应的光盘、专题论文集,同时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给。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16、本刊拟适当刊载全英文论文,欢迎国内外作者将具有原创性的科技成果直接以英文形式投稿,要求语言流畅,符合科技英语表达习惯,并附有中文标题、摘要和关键词以及中、英文作者简介。

具体问一下杂志社的人员为主

上海电力期刊投稿指南查询

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非全日制硕士的影响进国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非全日制硕士学历与全日制硕士学历在国网招聘时享有同等的待遇。因此,就学历而言,非全日制硕士并不会对进入国网造成影响。其次,国网在招聘时会综合考虑应聘者的学历、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等多个因素,非全日制硕士在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等方面可能会占有优势。因此,在这些方面表现出色的非全日制硕士同样有机会进入国网。最后,非全日制硕士在就业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进而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这些努力可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为进入国网创造更多机会。总之,非全日制硕士并不会对进入国网造成影响,而进入国网的机会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学历、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等。

上海电力大学不是211大学。

上海电力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单位。

国际电力高校联盟发起单位、中国电力高校联盟成员、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会员单位,入选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上海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

简介。

学校创建于1951年,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1985年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开始本科层次办学;2000年划归上海市管理。 学校历经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电力学院的发展演变;2006年正式开始硕士层次办学,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11月30日,上海电力学院正式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非全日制硕士影响进国网吗?回答是: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非全日制硕士影响进国网,与全日制不对待。

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非全日制硕士的学历对于进入国家电网公司的影响,需要结合具体的招聘职位和条件来考虑。一般来说,国家电网公司对于岗位的要求会有明确的规定,包括学历、工作经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如果您的学历、工作经验和技能都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的招聘要求,那么您就有机会进入国家电网公司工作。而非全日制硕士学历对于进入国家电网公司的影响相对较小,主要还是看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否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因此,建议您关注国家电网公司的招聘信息,了解其具体的招聘要求和流程,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加进入国家电网公司的机会。

上海电力期刊投稿指南要求

上海电力大学2024考研报考条件怎么查?哪些考生可以报考上海电力大学呢?报考上海电力大学研究生需要满足什么要求?有年龄限制吗?目前上海电力大学2024考研招生简章暂未公布,考生可参考《上海电力大学历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内容,2023上海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如下:(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023年9月1日前考生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4)同等学力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见下表:考生类别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网上确认前需邮寄至研招办的材料(复印件)符合下列条件按同等学力报考:二代身份证、大专毕业证①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书、“ 高等教育自学考满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后到2023年9月1试”(本科段)的8门课程成日)或2年以上;绩单、英语四级( CET -② 通过国家组织的“ 高等教育自学考4)证书或英语四级考试成国家承认高职高专毕业学历试”(本科段)8门以上主干课程的考试;③获得英语四级(CET-4)证书或获得通过的英语四级考试成绩(425分以上);④不得跨专业报考;绩单、学术论文⑤初试合格后加试2门专业课;⑥以第一作者在公开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按同等学力报考,满足同等学力报考要求二代身份证、本科结业证国家承认中的③④⑤⑥条,提供的成绩单须由大学书、本科课程成绩单、英学历的本教务部门开具并至少含有相应专业本科的8语四级( CET- 4 ) 证书或科结业生门专业课程成绩。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单、学术论文同等学力考生在网上确认前,须将相关证书(证明)的复印件寄到我校研招办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网上确认。如逾期我办仍未收到相关材料,按考生自动放弃报名资格处理。凡在网报时弄虚作假者,在复试审查时一经查实即取消复试资格。(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1.报考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2)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报考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研究生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上海电力大学不是211大学。上海电力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单位、国际电力高校联盟发起单位、中国电力高校联盟成员、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会员单位,入选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上海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

学校创建于1951年,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1985年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开始本科层次办学;2000年划归上海市管理。 学校历经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电力学院的发展演变;2006年正式开始硕士层次办学,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11月30日,上海电力学院正式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杨浦、浦东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200亩;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在编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63.47%。目前有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骨干教师称号1人;入选教育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教学名师等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70余人次。另有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4人,上海市宝钢优秀教师奖12人,上海市育才奖38人次。

院系专业截至2021年11月,上海电力大学设有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含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和人文艺术学院共13个二级院部和38个本科专业教学建设截至2018年8月,上海电力大学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部级优势专业10个,入选“卓越工程人才”计划专业6个;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截至2018年7月,该校共有国家级实践(实验)基地(中心)2个,省部级实验示范基地(中心)3个,省部级校外实习(实践)基地5个,10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拥有上海市精品课程32门、国家级规划教材及上海市优秀教材28本 。2017年,该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共同认证;2018年,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项目1个,“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9个、“中本贯通”试点专业2个。

学科建设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上海市IV高峰学科1个、上海市II类高原学科1个、上海市一流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6个、市教委重点学科4个;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学校的校训是“爱国、勤学、务实、奋进”,学校坚持“立足电力、立足应用、立足一线”的办学方针,树立“务实致用,明理致远”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内涵建设,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兼有理、管、经、文等学科,主干学科能源电力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下,学校确立了“就业主导、举校联动、巩固电力、拓展纵横、两形并重、确保五率”的就业方针。通过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规范化的就业服务,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学校借助广泛的校友网络和多年来与行业用人单位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通过举办全国电力人才招聘大会(上海站)等各类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近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维持在97%以上,研究生毕业就业率100%,学校致力于行业合作,实施了“3+1订单模式”培养模式,行业内就业率显著提高。国际合作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学校与亚洲开发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推动智能电网在亚洲区域的发展。学校倡议与10所国外名校联合成立了“ADEPT国际电力高校联盟”,被推举为永久理事长单位,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德国科特布斯勃兰登堡工业大学、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马来西亚国能大学等大学签署合作协议。2018年10月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电力高校联盟”“一带一路电力产学研联盟”,与菲律宾八打雁大学、泰国苏兰拉里大学、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控股巴西CPFL公司等20多所以电力为特色的国外大学及企业签署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备忘录,共商能源电力行业与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西班牙、葡萄牙、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互惠的交流关系,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办学等实质性合作协议;每年聘请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和科技专家来校担任名誉教授、海外名师,进行讲学及合作研究;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共同举办电气工程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积极推动暑期游学、海外实习、硕士双学位等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数日益增多。学校目前有来自越南、老挝、蒙古、柬埔寨、津巴布韦、刚果(布)、喀麦隆、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长期留学生近百名。

学校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结合自身特色,成立“‘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及“一带一路能源电力海外挂职实训基地”。学校成立了“中葡文化交流中心”,为学校师生与葡语系国家的文化交流搭建桥梁。学校举办“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高级研修班”及能源电力企业培训班,在一带一路的能源电力企业取得较高声誉。馆藏资源截至2018年12月,上海电力大学图书馆累计纸质藏书132.3万册,每年的生均年进新书量都超过3册/生,订阅纸质期刊1200多份;电子图书、学位论文等689.9万册,数字资源数据库27个。

科学研究学校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源泉和动力,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牵引,在基础研究、工程应用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学校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及11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根据2019年2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上海电力大学共有原电力工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2个、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上海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协同创新中心1个、新能源人才教育技术交流平台1个、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知识服务平台1个。学校积极服务于国家能源电力发展战略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构建了由上海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上海电力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和“一带一路”能源电力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智库组成的“三中心一智库”,成立上海能源电力科创分中心,全面服务于地方与行业发展。截至2018年,近年来,学校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近千项,其中国家“973”“863”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上海市科委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浦江人才计划、曙光计划、晨光计划、阳光计划等多种类高水平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项目400多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51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重点专业及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省部级优势专业(10个):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涉外方向)、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理财方向)、工商管理“卓越工程人才”计划专业(6个):电子信息工程(卓越计划)、自动化(卓越计划)、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力企业信息化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能源与动力工程(卓越计划)上海市IV高峰学科(1个):环境与生态上海市II类高原学科(1个):电力工程上海市重点学科(6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4个):现代电力系统与电站自动化、电力清洁生产与节能、电力企业信息化与决策支持、电厂应用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时上海电力大学也不是985大学,全国共有211大学有112所和116所的区分,因为有4所院校分别拥有两个校区,地方会分别统计;39所985大学,其中上海有10所211大学,4所985大学。上海211大学名单: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上海985大学名单: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985和211的区别定义不同985大学即参加“985工程“的大学,即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211大学即参与“211工程”的大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实施时间不同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1995年11月,211工程正式启动。涵盖大学不同985大学都是211大学,但211大学不一定是985大学。建设内容不同“985工程”建设任务为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211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

上海电力大学是一本。

上海电力大学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单位、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国际电力高校联盟永久理事长单位。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12月,上海电力大学图书馆累计纸质藏书132.3万册,每年的生均年进新书量都超过3册/生,订阅纸质期刊1200多份;电子图书、学位论文等689.9万册,数字资源数据库27个。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上海电力大学

海南电力期刊投稿指导

TM 电工技术 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 电力系统自动化 3. 电工技术学报4.电网技术 5. 电池6. 电源技术7. 高电压技术8. 电工电能新技术9. 中国电力 10. 继电器(改名为: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11. 电力自动化设备1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13.电力电子技术 14. 高压电器15. 微特电机16. 电化学17. 电机与控制学报18.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 变压器20. 微电机21. 电气传动22. 磁性材料及器件23.电机与控制学报 24.华东电力25.绝缘材料 26低压电器. 27. 电瓷避雷器28.蓄电池29.电气应用30.大电机技术31.电测与仪表 32.照明工程学报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1.电子学报 2. 半导体学报3. 通信学报4. 电波科学学报5.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6.光电子、激光 7. 液晶与显示8.电子与信息学报9.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1. 现代雷达12.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3. 信号处理14. 红外与激光工程 15半导体光电16. 激光与红外17. 红外技术18. 光电工程19. 电路与系统学报20.微电子学21. 激光技术 22. 电子元件与材料23.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4.电信科学25.半导体技术26. 微波学报27.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8. 光通信技术29. 激光杂志30. 光通信研究31.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33.光电子技术34. 应用激光35.电子技术应用 36. 数据采集与处理37.压电与声光38. 电视技术39.电讯技术 40.应用光学 41.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42.微纳电子技术43.电子显微学报以上都是电力杂志,你可以选择投稿。至于稿费吗,我想每一家都会有的。

对于邮寄至杂志社的稿件,作者需自留底稿,杂志社恕不退稿。杂志社将在收到稿件的3 个月内,答复稿件的处理结果。

我建议你还是换个杂志吧,他们审稿效率太低,而且态度不好,一点也不正规,都不支持在线投稿,这个邮箱好像也不怎么用了,邮件都不回,我去年投过一个,过了两个月我询问一下,结果就不回我邮件了而且你可以看一看他们的杂志,学术性质的文章不多,一般都是很有名的专家学者投稿,估计他们不是用这个邮箱投,实际用这个邮箱投稿的,非常困难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