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第一篇矩阵论文是谁发表的

发布时间:2024-07-03 05:56:24

第一篇矩阵论文是谁发表的

爱因斯坦 ( 1879-1955)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诞生于德国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受工程师叔父的影响,他从小受到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启蒙。1896年爱因斯坦进苏黎世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学,1901年获得瑞士国籍,于次年被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录用为技术员,从事发明专利申请技术鉴定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并于1905获得了历史性成就。1909年爱因斯坦离开瑞士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2年任母校苏黎世工业大学教授,1914年回德国任威廉皇帝物理学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法西斯政权建立后,爱因斯坦受到迫害,被迫离开德国。1933年移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直至1945年退休.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领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场论。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贡献。爱因斯坦于1905年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提出了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据此他进一步得出质量和能量相当的质能公式E=mc2 。狭义相对论揭示了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的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力学运动和电磁运动学上的统一性,进一步揭示了物质和运动的统一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1915年爱因斯坦创建了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揭示了四维空间时间物质的关系。根据广义相对论的引力论,他推断光处于引力场中不沿直线而是沿着曲线传播,1919年这种预见在英国天文学家观察日蚀中得到证实。1938年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的运动问题上获得重大进展,从场方程推导出物体运动方程,由此进一步揭示了时空、物质、运动和引力的统一性。爱因斯坦在量子论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1905年他提出能量在空间分布不是连续的假设,认为光速的能量在传播,吸收和产生过程中具有量子性,并圆满地揭示了光电效应。这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历史上首次揭示了辐射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1916年爱因斯坦在关于辐射的量子论的论文中,提出了受激辐射的理论,为今天的激光技术打下了理论基础。广义相对论之后,爱因斯坦在宇宙与引力和电磁的统一场论两方面进行探索。为了证明天体在空间中静止的分布,以引力场为根据,提出了一个有限无边的静止的宇宙模型,该模型是不稳定的。从引力场方程可预见星系分离运动,后来的天文观测到这种星系分离运动。爱因斯坦爱好音乐,并自认他拉小提琴的成就要比他的物理学成就高明。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逝世,尊重他的遗嘱,不立纪念碑,不举行任何活动,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安培(Andre-Marie Ampere, 1775-1836)法国物理学家,电动力学的创始人。少年时期主要跟随父亲学习技艺,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教育。安培自幼聪慧过人,对事务有敏锐的观察力。他兴趣广泛,爱好多方面的科学知识。1799年安培开始系统研究数学,1805年定居巴黎,担任法兰西学院的物理教授,1814年参加了法国科学会,1818年担任巴黎大学总督学,1827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还是柏林科学院和斯德哥尔摩科学院院士。安培是近代物理学史上功绩显赫的科学家。特别在电磁学方面的贡献尤为卓著。从1814年参加科学会开始,在以后的二十多年中,他发现了一系列的重要定律、定理,推动了电磁学的迅速发展。1827年他首先推导出了电动力学的基本公式,建立了电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成为电动力学的创始人。安培善于深入研究他所发现的各种规律,并且善于应用数学进行定量分析。1822年在科学学会上,他正式公布了他发现的安培环路定理。在电动力学中,这是一个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安培的研究工作结束了磁是一种特殊物质的观点,使电磁学开始走上了全面发展的道路。为了纪念他的贡献,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电流的单位。他的主要科学工作是在电磁学上。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消息由阿拉果带回巴黎,他作出迅速反应,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内,提出了3篇论文,报告他的实验研究结果:通电螺线管与磁体相似;两个平行长直载流导线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进而他用实验证明,在地球磁场中,通电螺线管犹如小磁针样取向。一系列实验结果,提供给他一个重大线索:磁铁的磁性,是由闭合电流产生的。起先,他认为磁体中存在着一个大的环形电流,后来经好友菲涅耳提醒(宏观圆形电流会引起磁体中发热),提出分子电流假说。他试图参照牛顿力学的方法,处理电磁学问题。他认为在电磁学中与质点相对应的是电流元,所以根本问题是找出电流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此,自1820年10月起,他潜心研究电流间的相互作用,这期间显示了他的高超实验技巧。依据四个典型实验,他终于得出了两个电流元间的作用力公式。他把自己的理论称作“电动力学”。安培在电磁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是《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它是电磁学的重要经典著作之一。此外,他还提出,在螺线管中加软铁芯,可以增强磁性。1820年他首先提出利用电磁,现象传递电报讯号。 以他的姓氏安培命名的电流强度的单位,为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之一。

■ 如果说~增广矩阵源自线性代数方程组的系数和常数项的话,那么一般矩阵 (方阵) 的来源渠道之一是线性微分方程组的系数。■ 如果说~对增广矩阵实施初等行变换可求出线性代数方程组数值解的话,那么对一般方阵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可获线性微分方程组的基解矩阵Φ(t),且Φ(t)C得齐次微分方程组的通解,C为任意常数向量。■ 如果说~实代数方程组增广矩阵对应直流电阻电路、复代数方程组增广矩阵对应正弦稳态电路的话,那么线性微分方程组的方阵对应着含储能元件的时域电路。现代矩阵理论迅速发展与计算机应用于矩阵运算有密切联系。

华罗庚,*苏金坛人,是*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矩阵几何学:早在1946年,发表了关于典型群自同构的论文,确定了实辛群的自同构;1948年,确定了特征x2任意域上辛群的自同构。矩阵几何是华罗庚创始的研究领域,首先研究的是在复数域或实数域上各种类型的矩阵几何,后将结果推广到基域不一定交换的情形上,并发现仅粘切这一概念就足以刻画空间的运动群。

第一篇矩阵论文发表

矩阵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是代数学的一个主要研究对象,也是数学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工具。“矩阵”这个词是由西尔维斯特首先使用的,他是为了将数字的矩形阵列区别于行列式而发明了这个述语。而实际上,矩阵这个课题在诞生之前就已经发展的很好了。从行列式的大量工作中明显的表现出来,为了很多目的,不管行列式的值是否与问题有关,方阵本身都可以研究和使用,矩阵的许多基本性质也是在行列式的发展中建立起来的。在逻辑上,矩阵的概念应先于行列式的概念,然而在历史上次序正好相反。英国数学家凯莱(A.Cayley,1821-1895) 一般被公认为是矩阵论的创立者,因为他首先把矩阵作为一个独立的数学概念提出来,并首先发表了关于这个题目的一系列文章。凯莱同研究线性变换下的不变量相结合,首先引进矩阵以简化记号。 1858 年,他发表了关于这一课题的第一篇论文《矩阵论的研究报告》,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矩阵的理论。文中他定义了矩阵的相等、矩阵的运算法则、矩阵的转置以及矩阵的逆等一系列基本概念,指出了矩阵加法的可交换性与可结合性。另外,凯莱还给出了方阵的特征方程和特征根(特征值)以及有关矩阵的一些基本结果。凯莱出生于一个古老而有才能的英国家庭,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大学毕业后留校讲授数学,三年后他转从律师职业,工作卓有成效,并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数学,发表了大量的数学论文。1855 年,埃米特(C.Hermite,1822-1901) 证明了别的数学家发现的一些矩阵类的特征根的特殊性质,如现在称为埃米特矩阵的特征根性质等。后来 ,克莱伯施(A.Clebsch,1831-1872) 、布克海姆(A.Buchheim) 等证明了对称矩阵的特征根性质。泰伯(H.Taber) 引入矩阵的迹的概念并给出了一些有关的结论。在矩阵论的发展史上,弗罗伯纽斯(G.Frobenius,1849-1917) 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讨论了最小多项式问题,引进了矩阵的秩、不变因子和初等因子、正交矩阵、矩阵的相似变换、合同矩阵等概念,以合乎逻辑的形式整理了不变因子和初等因子的理论,并讨论了正交矩阵与合同矩阵的一些重要性质。 1854 年,约当研究了矩阵化为标准型的问题。 1892 年,梅茨勒(H.Metzler) 引进了矩阵的超越函数概念并将其写成矩阵的幂级数的形式。傅立叶、西尔和庞加莱的著作中还讨论了无限阶矩阵问题,这主要是适用方程发展的需要而开始的。矩阵本身所具有的性质依赖于元素的性质,矩阵由最初作为一种工具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在已成为独立的一门数学分支——矩阵论。而矩阵论又可分为矩阵方程论、矩阵分解论和广义逆矩阵论等矩阵的现代理论。矩阵及其理论现已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科技的各个领域。

矩阵(Matrix)指在数学中,按照长方阵列排列的复数或实数集合,最早来自于方程组的系数及常数所构成的方阵,由19世纪英国数学家凯利首先提出。它是高等代数学中的常见工具,其运算是数值分析领域的重要问题。将矩阵分解为简单矩阵的组合,可以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简化矩阵的运算。英国数学家阿瑟·凯利被公认为矩阵论的奠基人。他开始将矩阵作为独立的数学对象研究时,许多与矩阵有关的性质已经在行列式的研究中被发现了,这也使得凯利认为矩阵的引进是十分自然的。他说:“我决然不是通过四元数而获得矩阵概念的;它或是直接从行列式的概念而来,或是作为一个表达线性方程组的方便方法而来的。”他从1858年开始,发表了《矩阵论的研究报告》等一系列关于矩阵的专门论文,研究了矩阵的运算律、矩阵的逆以及转置和特征多项式方程。凯利还提出了凯莱-哈密尔顿定理,并验证了3×3矩阵的情况,又说进一步的证明是不必要的。哈密尔顿证明了4×4矩阵的情况,而一般情况下的证明是德国数学家弗罗贝尼乌斯(F.G.Frohenius)于1898年给出的。1854年时法国数学家埃尔米特(C.Hermite)使用了“正交矩阵”这一术语,但他的正式定义直到1878年才由费罗贝尼乌斯发表。1879年,费罗贝尼乌斯引入矩阵秩的概念。至此,矩阵的体系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无限维矩阵的研究始于1884年。庞加莱在两篇不严谨地使用了无限维矩阵和行列式理论的文章后开始了对这一方面的专门研究。1906年,希尔伯特引入无限二次型(相当于无限维矩阵)对积分方程进行研究,极大地促进了无限维矩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施密茨、赫林格和特普利茨发展出算子理论,而无限维矩阵成为了研究函数空间算子的有力工具。矩阵的概念最早在1922年见于中文。1922年,程廷熙在一篇介绍文章中将矩阵译为“纵横阵”。1925年,科学名词审查会算学名词审查组在《科学》第十卷第四期刊登的审定名词表中,矩阵被翻译为“矩阵式”,方块矩阵翻译为“方阵式”,而各类矩阵如“正交矩阵”、“伴随矩阵”中的“矩阵”则被翻译为“方阵”。1935年,中国数学会审查后,中华民国教育部审定的《数学名词》(并“通令全国各院校一律遵用,以昭划一”)中,“矩阵”作为译名首次出现。1938年,曹惠群在接受科学名词审查会委托就数学名词加以校订的《算学名词汇编》中,认为应当的译名是“长方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订的《数学名词》中,则将译名定为“(矩)阵”。1993年,中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数学名词》中,“矩阵”被定为正式译名,并沿用至今。

矩阵的研究历史悠久,拉丁方阵和幻方在史前年代已有人研究。

作为解决线性方程的工具,矩阵也有不短的历史。

成书最迟在东汉前期的《九章算术》中,用分离系数法表示线性方程组,得到了其增广矩阵。

在消元过程中,使用的把某行乘以某一非零实数、从某行中减去另一行等运算技巧,相当于矩阵的初等变换。

但那时并没有现今理解的矩阵概念,虽然它与现有的矩阵形式上相同,但在当时只是作为线性方程组的标准表示与处理方式。

矩阵正式作为数学中的研究对象出现,则是在行列式的研究发展起来后。

逻辑上,矩阵的概念先于行列式,但在实际的历史上则恰好相反。

日本数学家关孝和(1683年)与微积分的发现者之一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1693年)近乎同时地独立建立了行列式论。

其后行列式作为解线性方程组的工具逐步发展。

1750年,加布里尔·克拉默发现了克莱姆法则 。

矩阵的现代概念在19世纪逐渐形成。

1800年代,高斯和威廉·若尔当建立了高斯—若尔当消去法。

1844年,德国数学家费迪南·艾森斯坦(F.Eisenstein)讨论了“变换”(矩阵)及其乘积。

1850年,英国数学家詹姆斯·约瑟夫·西尔维斯特(James Joseph Sylvester)首先使用矩阵一词 。

英国数学家凯利被公认为矩阵论的奠基人。

他开始将矩阵作为独立的数学对象研究时,许多与矩阵有关的性质已经在行列式的研究中被发现了,这也使得凯利认为矩阵的引进是十分自然的。

他说:“我决然不是通过四元数而获得矩阵概念的;它或是直接从行列式的概念而来,或是作为一个表达线性方程组的方便方法而来的。”他从1858年开始,发表了《矩阵论的研究报告》等一系列关于矩阵的专门论文,研究了矩阵的运算律、矩阵的逆以及转置和特征多项式方程。

凯利还提出了凯莱-哈密尔顿定理,并验证了3×3矩阵的情况,又说进一步的证明是不必要的。

哈密尔顿证明了4×4矩阵的情况,而一般情况下的证明是德国数学家弗罗贝尼乌斯(F.G.Frohenius)于1898年给出的 。

1854年时法国数学家埃尔米特(C.Hermite)使用了“正交矩阵”这一术语,但他的正式定义直到1878年才由费罗贝尼乌斯发表。

1879年,费罗贝尼乌斯引入矩阵秩的概念。

至此,矩阵的体系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无限维矩阵的研究始于1884年。

庞加莱在两篇不严谨地使用了无限维矩阵和行列式理论的文章后开始了对这一方面的专门研究。

1906年,希尔伯特引入无限二次型(相当于无限维矩阵)对积分方程进行研究,极大地促进了无限维矩阵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施密茨、赫林格和特普利茨发展出算子理论,而无限维矩阵成为了研究函数空间算子的有力工具 。

第一篇关于矩阵的论文发表

在数学中,矩阵(Matrix)是一个按照长方阵列排列的复数或实数集合,最早来自于方程组的系数及常数所构成的方阵。这一概念由19世纪英国数学家凯利首先提出。

矩阵是高等代数学中的常见工具,也常见于统计分析等套用数学学科中。在物理学中,矩阵于电路学、力学、光学和量子物理中都有套用;计算机科学中,三维动画制作也需要用到矩阵。 矩阵的运算是数值分析领域的重要问题。将矩阵分解为简单矩阵的组合可以在理论和实际套用上简化矩阵的运算。对一些套用广泛而形式特殊的矩阵,例如稀疏矩阵和准对角矩阵,有特定的快速运算算法。关于矩阵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套用,请参考《矩阵理论》。在天体物理、量子力学等领域,也会出现无穷维的矩阵,是矩阵的一种推广。

数值分析的主要分支致力于开发矩阵计算的有效算法,这是一个几个世纪以来的课题,是一个不断扩大的研究领域。 矩阵分解方法简化了理论和实际的计算。 针对特定矩阵结构(如稀疏矩阵和近角矩阵)定制的算法在有限元方法和其他计算中加快了计算。 无限矩阵发生在行星理论和原子理论中。 无限矩阵的一个简单例子是代表一个函式的泰勒级数的导数运算元的矩阵

[1]毛纲源. 一类特殊分块矩阵为循环矩阵的循环分块矩阵的几个性质[J]. 应用数学,1995,(3). [2]游兆永,姜宗乾,. 分块矩阵的对角占优性[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4,(3). [3]曹重光. 体上分块矩阵群逆的某些结果[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3). [4]庄瓦金. 非交换主理想整环上分块矩阵的秩[J]. 数学研究与评论,1994,(2). [5]曹礼廉,李芳芸,柴跃廷. 一种用于MRP的分块矩阵方法[J]. 高技术通讯,1997,(7). [6]逄明贤. 分块矩阵的Cassini型谱包含域[J]. 数学学报,2000,(3). [7]杨月婷. 一类分块矩阵的谱包含域[J]. 数学研究,1998,(4). [8]何承源. R-循环分块矩阵求逆的快速傅里叶算法[J].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2000,(1). [9]马元婧,曹重光. 分块矩阵的群逆[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4). [10]游兆永,黄廷祝. 两类分块矩阵的性质与矩阵正稳定和亚正定判定[J]. 工程数学学报,1995,(2).

第一篇关于矩阵的论文发表在哪一年

华罗庚,*苏金坛人,是*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矩阵几何学:早在1946年,发表了关于典型群自同构的论文,确定了实辛群的自同构;1948年,确定了特征x2任意域上辛群的自同构。矩阵几何是华罗庚创始的研究领域,首先研究的是在复数域或实数域上各种类型的矩阵几何,后将结果推广到基域不一定交换的情形上,并发现仅粘切这一概念就足以刻画空间的运动群。

矩阵(Matrix)指在数学中,按照长方阵列排列的复数或实数集合,最早来自于方程组的系数及常数所构成的方阵,由19世纪英国数学家凯利首先提出。它是高等代数学中的常见工具,其运算是数值分析领域的重要问题。将矩阵分解为简单矩阵的组合,可以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简化矩阵的运算。英国数学家阿瑟·凯利被公认为矩阵论的奠基人。他开始将矩阵作为独立的数学对象研究时,许多与矩阵有关的性质已经在行列式的研究中被发现了,这也使得凯利认为矩阵的引进是十分自然的。他说:“我决然不是通过四元数而获得矩阵概念的;它或是直接从行列式的概念而来,或是作为一个表达线性方程组的方便方法而来的。”他从1858年开始,发表了《矩阵论的研究报告》等一系列关于矩阵的专门论文,研究了矩阵的运算律、矩阵的逆以及转置和特征多项式方程。凯利还提出了凯莱-哈密尔顿定理,并验证了3×3矩阵的情况,又说进一步的证明是不必要的。哈密尔顿证明了4×4矩阵的情况,而一般情况下的证明是德国数学家弗罗贝尼乌斯(F.G.Frohenius)于1898年给出的。1854年时法国数学家埃尔米特(C.Hermite)使用了“正交矩阵”这一术语,但他的正式定义直到1878年才由费罗贝尼乌斯发表。1879年,费罗贝尼乌斯引入矩阵秩的概念。至此,矩阵的体系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无限维矩阵的研究始于1884年。庞加莱在两篇不严谨地使用了无限维矩阵和行列式理论的文章后开始了对这一方面的专门研究。1906年,希尔伯特引入无限二次型(相当于无限维矩阵)对积分方程进行研究,极大地促进了无限维矩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施密茨、赫林格和特普利茨发展出算子理论,而无限维矩阵成为了研究函数空间算子的有力工具。矩阵的概念最早在1922年见于中文。1922年,程廷熙在一篇介绍文章中将矩阵译为“纵横阵”。1925年,科学名词审查会算学名词审查组在《科学》第十卷第四期刊登的审定名词表中,矩阵被翻译为“矩阵式”,方块矩阵翻译为“方阵式”,而各类矩阵如“正交矩阵”、“伴随矩阵”中的“矩阵”则被翻译为“方阵”。1935年,中国数学会审查后,中华民国教育部审定的《数学名词》(并“通令全国各院校一律遵用,以昭划一”)中,“矩阵”作为译名首次出现。1938年,曹惠群在接受科学名词审查会委托就数学名词加以校订的《算学名词汇编》中,认为应当的译名是“长方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订的《数学名词》中,则将译名定为“(矩)阵”。1993年,中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数学名词》中,“矩阵”被定为正式译名,并沿用至今。

谁发表逆矩阵论文

1. 吴微,解非线性分枝问题的扩展方程方法,科学出版社, 北京, 1993.2.R. Li, Z. Chen and W. Wu, Generalized Difference Methods forDifferential Equations,(美国)Marcel Dekker Inc., New York, 2000.3.吴微, 神经网络计算,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2003.(“十五”规划国家级教材) 1. 吴微,李荣华, 解一维二阶椭圆和抛物型微分方程的广义差分法,数学年刊, 5A(1984)303-312.2. 吴微, 系数与时间相关的二阶双曲方程的半离散有限元逼近,吉大自然科学学报报, 1(1985)35-42.3. 吴微, 与时间相关的二阶双曲方程的全离散有限元逼近,吉大自然科学学报, 2(1985)46-54.4. 吴微, 与时间相关的非自共轭抛物方程的全离散有限元逼近,高校计算数学, 2(1985)113-120.5. 倪平,吴微,广义 Galerkin 方法的超收敛估计,高校计算数学学报, 2(1986)154-158.6. 吴微, 解双调和方程的混合广义差分法,吉大自然科学学报, 3 (1986)14-22.7. 吴微, The Calahan method for parabolic equations with time-dependent coefficients,计算数学(英文版), 5(1987)10-20.8. 包刚,吴微, 二阶双曲方程广义差分法的误差估计,吉大自然科学学报, 2(1987)33-42.9. 吴微, 非线性抛物方程广义差分法的误差估计,计算数学(中文版), 2(1987)119-132.10.吴微, 非线性转折点计算中的矩阵分裂技巧,高校计算数学学报, 4 (1990)355-369.11.P.J. Aston, A. Spence and W. WU, Bifurcation to rotating waves inequations with O(2)-symmetry,SIAM J. Apll. Math., 52(1992)792-809. (SCI)12.P.J. Aston, A.Spence and W.Wu,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bifurcation from travelling waves to modulated travelling waves,Inter. Ser. Numer. Math., 104(1992)35-47.13.Wei WU, Nondegeneracy of Hopf points emanating from a Z_2 symmetry-breaking Takens-Bogdanov point,Appl. Math. Lett., 6(1993)9-12. (SCI)14.吴微,吴柏生,李荣华, Singular points near a double foldpoint inZ_2-symmetric nonlinear equations,高校计算数学学报(英文版), 2(1993)101-115.15.A. Spence, W. Wu, D. Roose and B. De Dier, Bifurcation analysis ofdouble Takens- Bogdanov points of nonlinear equations with $Z_2$-symmetry,Inter. J. Bifurcation and Chaos, 3(1993)1141-1153.16.苏毅,吴微, 从双重折叠点分枝出的 Hopf 点的非退化性和稳定性,吉大自然科学学报, 3(1993)1-8.17.吴微, Galerkin methods for elliptic and parabolic convection-diffusion problems,东北数学, 9(4)(1993)525-538.18.吴微, A Petrov-Galerkin method based on symmetrization forconvection-defusion problems,东北数学, 10(1)(1994)59-70.19.W. Wu and A. Spence, A pitchfork/fold interaction in nonlinearequations with Z2-symmetry,东北数学, 10(2)(1994)174-180.20.W. Wu, Y. Zou and M. Huang, Heteroclinic cycles emanating fromlocal bifurcations,manuscripta mathematika, 85(1994)381-392.(SCI)21.W. Wu, P.J. Aston and A. Spence,Rotating waves from Hopf bifurcations in equations with O(2)-symmetry,SIAM J. Sci. Comput., 15(3)(1994)495-510.(SCI)22.W. Wu, A. Spence and K.A. Cliffe,Steady-state/Hopf interaction at a symmetry-breaking Takens-Bogdanove point,IMA J. Numer. Anal., 14(1994)137-160.(SCI)23.吴微, Stability of travelling waves,数学研究与评论, 14(3)(1994)1-7.24.苏毅,吴微, Singular points near an X0-breaking double singular foldpoint in Z2-symmetric nonlinear equations,东北数学, 10(3)(1994) 385-395.25.W. Wu and Y. Su, Stability of periodic solutions generated by Hopfpoints emanating from a Z_2-symmetry-breaking Takens-Bogdanovpoint,东北数学, 11(2)(1995)157-168.26.吴微, Period-doubling bifurcation of travelling waves,非线性动力学学报, 2(增刊)(1995)48-52.27. 吴微,Bifurcation from steady-state to global dynamics,Bull. Allahabad Math. Soc., 10/11(1995/96)85-94.28.邹永魁,吴微,Petrov-Galerkin method with linear trial andquadratic test spaces for parabolic convection-diffusion problems,东北数学, 12(2)(1996)207-216.29.W.Wu,On nondegeneracy of Hopf bifurcation points emanating fromTB point.Nonlinear Analysis T.M.A., 26(6)(1996) 1161-1168.(SCI)30.P.J. Aston, A. Spence and W. Wu, Hopf bifurcation near a doublesingular point,J.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etics, 80(1997)277-297.(SCI)31.W. Wu and F.Y. Meng,Mode interaction at a triple zero point ofO(2)-symmetric nonlinear systems with two parameters,东北数学, 16(1)(2000)10-20.32. 吴微,赵卫海,广义逆矩阵及其在神经网络计算中的应用,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0(S1)(2000)9-11。33. 吴微,陈维强,刘波,用BP神经网络预测股票市场涨跌,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1(1)(2001)9-15。34. 李正学,吴微,张宏伟,Convergence of on-line gradient methods fortwo-laye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数学研究与评论, 21(2)(2001)219-228。35.孔俊,吴微,赵卫海,识别数学符号的神经网络方法,吉大自然科学学报, 3(2001)11-16.36. 吴微,陈维强,用于股市预测的BP算法的一些改进,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1(5)(2001)518-522。37. 孔俊,吴微,Online gradient methods with a punishing term fornureul networks,东北数学, 17(3)(2001)371-378.38. Wei Wu and Yi Su, Hopf bifurcation near a singular point with Z2-symmetry and X0-breaking,J.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144(1-2)(2002)335-347.(SCI)39. Wei Wu and Yuesheng Xu, Deterministic convergence of an onlinegradient method for neural networks,J.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144(1-2)(2002)335-347(SCI)40. Wei Wu, Guori Feng and Xin Li, Training multiple perceptrons viaminimization of sum of ridge functions,Advances in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17(2002)331-347.(SCI)41.Zhengxue Li, Wei Wu and Weidong Gao, Predictions of stock marketby BP neural networks with technical indexes as input,J. Mathematical Research and Exposition, 23(2003)83-97.42.郭立宾,吴微,二维图像中交叉点的神经网络识别,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3(2003)548-550。43.Wei Wu and Zhiqiong Shao, Convergence of online gradient methodsfor continuous perceptrons with linearly separable trainingpatterns,Applied Mathematics Letters, 16(2003)999-1002.(SCI)44.Zhengxue Li, Wei Wu and Yuelong Tian, Convergence of an onlinegradient method fo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 with stochasticinputs,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163(1)(2004)165-176.(SCI)45.张玉林,吴微,用BP神经网络捕捉股市黑马初探,运筹与管理,13(2)(12004)123-130.46. Lijun Liu and Wei Wu, Finite convergence of MR1 neural networksfor linearly separable training patterns,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3147(2004)282-295. (SCI)47. Wei Wu et al., Recent developments in on convergence of onlinegradient methods for neural network training,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3147(2004)235-238. (SCI)48. Liqing Zhang and Wei Wu, Online gradient methods with a penaltyterm for neural networks with large training set,J. of Nonlinear Dynamic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2004)53-58.49. Hongmei Shao, Wei Wu and Feng Li, Convergence of online gradientmethod with a penalty term fo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 withstochastic inputs, Numerical Mathematics, A journal ChineseUniversities, 14(2004)87-96.50. Wu, W., Feng, G., Li, Z. and Xu, Y., Deterministic Convergence ofan Online Gradient Method for BP Neural Networks, IEEE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6(2005)533- 540. (SCI)51. Zhengxue Li, Wei Wu, Guorui Feng and Huifang Lu, Convergence of anOnline Gradient Method for BP Neural Networks with StochasticInputs,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3610(2005)720-729.Ei Compedex (05439427415), SCI (BDA22)52. Yang, J; Wu, W; Shao, ZQ, A new training algorithm for a fuzzyperceptron and its convergence,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3496(2005) 609-614, Ei Compendex (05399382279), SCI (BCN38)53. 曲笛,吴微,邵红梅,带动量项的线性输出BP网络收敛性, 高校计算数学学报,27(2005)增刊,368—372.54. Naimin Zhang; Wei Wu; Gaofeng Zheng, Convergence of gradientmethod with momentum for two-Laye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vol.17, no.2, 2006, 522-525, Ei Compendex (06129763934), SCI (026SD)55. Wei Wu, Feng Li, Jun Kong, Lichang Hou, and Bingdui Zhu,A Bottom-Up OCR System for Mathematical Formulas Recognition,D.-S. Huang,K. Li, and G.W. Irwin (Eds.): ICIC 2006,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Science, 4113(2006)274–279, Ei Compendex(064210172616),SCI56. 吴微,侯利昌, 基于LL(1)文法的印刷体数学公式结构分析方法,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6(2006)454-45957. SHAO Zhiqiong, WU Wei, YANG Jie, Finite convergence of On-line BPneural networks with linearly separable training patterns, 数学研究与评论,26(2006)451-45658. Wei Wu, Hongmei Shao, and Zhengxue Li,Convergence of Batch BPAlgorithm with Penalty for FNN Training, I. King et al. (Eds.):ICONIP 2006, Part I,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4232, 562–569, 2006. SCI (BFG80)59. Lichang Hou, Wei Wu, Bingdui Zhu, Feng Li, A Segmentation Methodfor Merged Characters Using Self-Organizing Map Neural Networks,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 3:2(2006)219-226. EI Compendex61. Hongmei Shao, Wei Wu, Lijun Liu, Convergence and Monotonicity ofan Online Gradient Method with Penalty for Neural Networks, WSEASTRANSACTIONS on MATHEMATICS,6:3(2007)469-476. EI Compendex62. 陈兵,吴微,基于SOFM和最短路径法的粘连字符分割,仪器仪表学报, 2006年第6期增刊,2090-210663. Lijun Liu and Wei Wu,Dynamical System for Computing LargestGeneralized Eigenvalue,J. Wang et al. (Eds.): ISNN 2006, Lecture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3971, 399-404, 2006. SCI64. Huifang Lu, Wei Wu, Chao Zhang, Yanxiong, Convergence of GradientDescent Algorithm for Pi-Sigma Neural Networks, Journal of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 3:3(2006)503-509. EICompendex三. 国际会议论文集1. Wei Wu, E. Suli and K.W. Morton,Optimal order estimates for linear Galerkin methods for convection-diffusion problems,MAFLAP 87, London,Academic Press, 1988.2. A. Spence, P.J. Aston and W. Wu,Bifurcation and stability analysis in nonlinear equations usingsymmetry-breaking in extended systems,Numerical Analysis, Dundee, 89, eds. D.F Griffiths at. al.,Longman, 1990, 243-256.3. W. Wu,K.A. Cliffe and A. Spence,Steady-state/steady-state mode interaction in nonlinear equationswith Z2-symmetry,Continuation and Bifurcation: Numerical Techniques andApplications, eds. D. Roose, De D. Dier and A. Spence, Leuvon,Belgium, 89.Kluwer Academic Press, 1990, Series C: Mathematicaland Physical Science, Vol. 313., 89-104.4. Wei Wu and A. Spence,Hopf points emanating from a double singular fold point,工程与科学中的非线性问题国际会议文集, 肖竹铁,胡向忱主编, 科学出版社, 北京,1992, 267-269.5. Wei Wu,Mode interaction at a triple zero point of O(2)-symmetricnonlinear systems with two parameters,World Congress of Nonlinear Analysts'92, Florida, ed. V.Lakshmikantham, Walter de ruyter, Berlin, New York, 1996,2011-2022.6. Wei Wu, Heteroclinic and Hopf points bifurcating from localsingular points,Bifurcation Theory and Its Numerical Analysis, eds. Z. Chen, S.Chow, K. LI, Xi’an, China, 1998, Springer, 194-202.7.Wei Wu,Convergence of an online gradient method,Abstracts of short communications and poster sessions,International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 Beijing, 2002, HigherEducation Press, p353.8.Wei Wu and Yuesheng Xu, Convergence of online gradient method forneural networks, in Numeriacal Liner Algebra and Optimization,edited by Ya-xiang Yuan, (Proceedings of 2001’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Numerical Optimization and Numerical Algebra,Dunhuang, China, ) Science Press, Beijing/New York, 2003, 52-67,(Invited lecture)9.Hongmei Shao, Wei Wu, Feng Li and Gaofeng Zheng, Convergence ofgradient algorithm fo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training, The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ing andInformation (ISC&I 2004), Edited by Renhong Wang and Xiaonan Luo,CIC Media Ltd., 2004, pp. 627-63110. Wei Wu, Hongmei Shao and Di Qu, Strong convergence for gradientmethods for BP networks training, Proceedings of 2005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 Brains (ICNN&B’05),Edited by Mingsheng Zhao and Zhongzhi Shi, Beijing, China, 2005,IEEE Press. pp. 332-334.11. 李峰, 吴微, 版面分析中基于可并行化局部操作序列的局部极大成分标记,第六届全球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 (WCICA’06), 大连, 中国, 2006, IEEEPress. pp. 10512-10516. (ISBN:1-4244-0331-6) EI12. HONGMEI SHAO, WEI WU,LIJUN LIU,Convergence of an Online GradientAlgorithm with Penalty for Two-layer Neural Networks,Proceedingsof the 10th WSEA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MATHEMATICS,Dallas, Texas, USA, November 1-3, 2006. Edited by G. R.Dattatreya, WSEAS, (ISSN: 1790-5117, ISBN: 960-8457-55-6)13. Wei Wu, Liqing Zhang and Naimin Zhang, Online gradient method witha penalty term for BP neural networks, in Proceedings of theSeventh China-Japan Seminar on Numerical Mathematics, Zhangjiajie,2005, Edited by Zhong-Ci Shi and Hisashi Okamoto, pp.179-192,Science Press, Beijing, 2006. 1.李正学,吴微, 引入技术指标的BP网络在沪市综合指数涨跌预测中的应用,CCAST-WL Workshops Series, Beijing, Aug. 2001, Vol. 142, 161-176.2.吴微,陈维强,刘播,用BP神经网络预测股票市场涨跌,CCAST-WL Workshops Series, Beijing, Aug. 2000, Vol. 127, 1-22.3.吴微, Generalized Difference Methods for Partial DifferentialEquations,The Thi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cientific Computing andApplications, Hongkong, 2003, 国际会议特邀报告.4.吴微,Monotone and deterministic convergence of online gradientmethods fo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第二届中韩数值分析及其应用研讨会,北京,2003, 国际会议特邀报告.5.吴微,Deterministic convergenceof an online gradient method for BPneural networks,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ing Science,Guangzhou, 2002, 国际会议特邀报告.6.吴微,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on convergence online gradientmethods for neural networks,第七届中日计算数学研讨会,张家界,2004, 国际会议特邀报告.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扩展资料:

华罗庚为中国数学发展作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人民数学家”。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大师,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3年被选聘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荣誉博士。

建国六十年来,“感动中国一百人物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罗庚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华罗庚

华罗庚于1910年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 1925年,初中毕业后就因家境贫困无法继续升学。1928年,18岁的华罗庚在他的数学老师王维克的推荐下,到金坛中学担任庶务员。然而不幸,他在这年患了伤寒症,卧床达五个月之久,从此左腿瘫痪。但他并不悲观、气馁,而是顽强地发奋自学。有一次,他发现苏家驹教授关于五次代数方程求解的一篇论文中有误:一个十二阶行列式的值算得不对,于是他把自己的计算结果和看法写成题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文章,投寄给上海《科学》杂志社。1930年,此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这时华罗庚年仅20岁。就是这篇论文,完全改变了华罗庚以后的生活道路。当时正在清华大学担任数学系主任的熊庆来看到了这篇论文后,大为赞赏。到处打听华罗庚是哪个大学的教授,大家都说不知道。碰巧数学系有位教员名叫唐培经,知道华罗庚这个人。他告诉熊庆来,说华罗庚并不是什么大学教授,而只是一个自学青年。熊庆来爱才心切,并不在乎学历,当即托唐培经邀请华罗庚来清华大学工作。1931年,唐培经拿着华罗庚寄来的照片到北京前门火车站去接由金坛北上的华罗庚。华罗庚,这位未来的大数学家,当时就是这样拖着残腿、柱着拐仗走进了清华园。起初,他在数学系当助理员,经管收发信函兼打字,并保管图书资料。他一边工作,一边自学。熊庆来还让他经常跟学生一道去教室听课。勤奋好学的华罗庚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把大学数学系的全部课程学完了,学问大有长进。熊庆来对这位年轻人十分器重,有时碰到了复杂的计算也会大声喊道:“华罗庚,过来一下,帮我算算这道题!”两年后,华罗庚被破格提升为助教,继而升为讲师。后来,熊庆来又选送他去英国剑桥大学深造。1938年,华罗庚回国,任西南联大教授,年仅28岁。华罗庚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在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个复变数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很多领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著有论文二百余篇、专著十本,成为美国科学院国外院士,法国南锡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他的名字已进入美国华盛顿斯密司一宋尼博物馆,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八十八个数学伟人之一。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著作、11本数学科普著作。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知识就是力量.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民主同盟卓越领导人、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主席团委员及学部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华罗庚同志,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于一九八五年六月十二日晚在日本东京不幸逝世,终年七十四岁。华罗庚同志的逝世是我们党和人民在科学技术事业上的一个重大损失。全国人民为失去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万分悲痛。 华罗庚同志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城市贫民的家庭。一九二四年他从金坛县立中学初中毕业,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因家庭贫困,一年后离开了学校,在父亲经营的小杂货铺当学徒。在此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数学。一九二九年,他在金坛中学任庶务会计,开始在上海《科学》杂志发表论文。他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受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重视。经熊教授推荐,他一九三一年到清华大学工作。他只用了八年的时间,从管理员、助教、讲师进而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深造,一九三八年受聘任昆明西南联大教授。在极为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他白天教学,晚上在菜油灯下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工作,写下了名著《堆垒素论》。但在国民党统治下,这一名著无法出版,只好送到国外出版,直到解放以后才以中文版在我国正式发行。一九四六年秋,迫于白色恐怖,他出走美国,先后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195O年,华罗庚同志响应祖国召唤,毅然从美国回到北京,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会长等职。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 华罗庚同志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是萤声中外的数学家。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他的著名学术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数函数论》,由于应用了前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在数学领域内做了开拓性的工作,于一九五七年荣获我国科学一等奖。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布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王(元)方法”。华罗庚同志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二百篇学术论文,十部专著,其中八部为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纪数学经典著作之列。他还写了十余部科普作品。由于他在科学研究上的卓越成就,先后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他的名字已载人国际著名科学家的史册。华罗庚同志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十亿中国人民的骄傲。 华罗庚同志也是我国最早把数学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他就走出书斋和课堂,来到广阔的工农业生产实践之中。他把数学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筛选出了以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质量为内容的“优选法”和处理生产组织与管理问题为内容的“统筹法”(简称“双法”),并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写出了《优选法乎话及其补充》和《统筹法平话及补充》两本科普读物。二十多年来,华罗庚同志为推广“双法”,足迹遍及全国二十六个省、市、自治区。他组织和领导了广大工人、农民、战士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推广“双法”,使“双法”得到大面积普及和推广,以至运用到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研究,不仅为节约能源,增加产量,降低消耗,缩短工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培养了一支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科技队伍。毛泽东同志对华罗庚同志在科学上的这一创新曾给予高度评价,一九六四年和一九六五年两次写信给华罗庚同志,”祝贺和勉励他“壮志凌云,可喜可贺”,“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十年动乱期间,当华罗庚同志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时,周恩来同志以大无畏的精神挺身而出,保护华罗庚同志,支持他继续从事“双法”的研究和推广工作。胡耀邦同志一九八二年给华罗庚同志写信,充分肯定他把数学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号召“更多的同志投身到新技术、新工艺攻关的行列中去,从而把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共同建造中国的“通天塔”。 华罗庚同志是一位经历过新旧两个不同时代,从爱国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的我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早年,他曾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爱国运动,是李公朴、闻一多烈士的挚友。一九四六年春,他应邀赴苏联访问,写下了《访苏三月记》,表达了他对社会主义的向往。新中国的诞生,更加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他看到“祖国已黎明”,放弃在美国终身教授的优厚待遇,冲破重重封锁,回到祖国的怀抱。在横渡太平洋的航船上,他致信留美同学:“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他爱国不怕险,纯真赤子心,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一切爱国知识分子的称颂。华罗庚同志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特别是在把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强烈要求加人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十年动乱期间,他虽然身处逆境,但也未动摇对党的信念。拨乱反正以来,他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心情舒畅,精神振奋。一九七九年,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宿愿。他在答邓颖超同志的祝贺中兴奋地写道:“沧海不捐一滴水,洪炉陶冶砂成金,四化作尖兵”,“横刀哪顾头颅白,跃马紧傍青壮人,不负党员名”;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他把入党作为自己前进道路的新起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顾年老体弱多病,以惊人的毅力,经过三年的拼搏,终于把十年浩劫中被盗走的手稿重新追忆出来,写成了《计划经济大范围最优化的数学理论》不仅完整地记述了以往的研究成果,而且有了新的发展。 华罗庚同志还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是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他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为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他积极参加民盟的活动,为民盟工作的开展,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和实现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他多次出国访问,广交朋友,在华裔知识分子中从事大统一、大团结的工作,常以“海外有知己,天涯成比邻”的诗句,来激励海外华人为祖国四化建设和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出力,并为加强我国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华罗庚同志是推动我国科学事业前进的伟大数学家,是中华民族一代人自学成才的典范。华罗庚同志的一生是光荣的、战斗的、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为了振兴中华和人类进步,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人民的科学事业。他走过的道路,一是本世纪我国知识分子前进的光明大道。华罗庚同志给我国和世界科学文化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是我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学习的榜样。华罗庚同志自学成才,勤奋求实,勇于开拓,永远向前。他一共上过九年学,只有一张初中毕业文凭,最后能成为蛮声中外的杰出科学家,完全是依靠刻苦自学取得成功的。他即使到了晚年,在学术界的声望和地位已经很高,仍然手不释卷,顽强地读和写。他从不迷信天才,认为:“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他提出“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的名言,作为对自己的告诫。直到他逝世前不久,还这样写道:“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向未来,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就是华罗庚同志成功之路的秘诀。 华罗庚同志热爱祖国,热爱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常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的。”他企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和对党的热爱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只要是党的需要他愿赴汤图火。他把“一心为人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衡量一切是非真谬的尺度。他把自己的思想、行为、追求、理想,溶于祖国、党、人民的最高利益之中,不愧为一位品德高尚的共产党人。华罗庚同志精心扶持年轻一代茁壮成长。他十分注意发现和推荐脱颖而出的拔尖人才。他是新中国在中学生中开展数学竞赛的创始人和组织者,引导青少年从小热爱科学,进人数学研究领域,扶持他们成为我国新一代的数学家。华罗庚同志顽强拼搏,为四化奋斗到最后一息。十年前,华罗庚同志第一次患心肌梗塞症,出院后曾留下这样的诗句:“壮士临阵决死,哪管些许伤痕。向千年老魔攻战,为百代新风斗争,慷慨掷此身!”一九八二年秋,他因日夜写作,劳累过度,第二次患心肌梗塞住进了医院。他在病床上谆谆要求助手们坚持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方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推动应用数学的发展。今年六月三日,他带领一批中年业务骨干赴日本进行学术交流。十二日下午,在向日本数学界作学术报告的讲坛上,当他讲金最后一句话时,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我们敬爱的华罗庚同志,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为加强中日两国人民和科技界人士的友好合作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实现了他“最大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壮丽誓言。华罗庚同志与我们永别了,华罗庚精神将永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