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自闭症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2 09:38:50

自闭症论文发表

1943年,美国的肯纳(Leo Kanner)医师第一个发现了自闭症(Autism)这个族群,他描述了11个症状极相似的行为异常的儿童,将之称为早期幼儿自闭症,所以自闭症又被称为“肯纳症”。以上内容摘抄自“湖南星舞门自闭症儿童能力发展中心”网站,希望对您有帮助。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 ***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是一种脑部发育障碍所导致的复杂疾病,患者往往在社交沟通、互动及表达上有障碍,成因目前仍未有定论,普遍认为与遗传及基因变异有关。中央研究院基因体研究中心研究员庄树谆研究团队,首次系统性建构环状RNA(circular RNA1)在自闭症脑部的基因调控网路图谱,有助于增进对自闭症致病分子机制的理解。该篇论文已于今(109)年3月刊登在《基因体研究》(Genome Research)。

环状RNA是一种单链封闭式环型结构,且特别高度表现在神经系统。庄树谆研究团队利用大数据分析找到在自闭症患者大脑皮质中表现量异常的环状RNA,并预测其调控路径,结合分子生物实验后证实:环状RNA像海绵一样吸附特定的微RNA(miRNA),使其失去或降低对下游自闭症风险基因调控的能力。有关环状RNA、微RNA、与下游基因在自闭症脑部的调控网路关系,过去并未被有系统地探讨。

不过,中研院今天表示,基因体研究中心研究员庄树谆研究团队利用大数据分析,找到在自闭症患者大脑皮质中表现量异常的环状RNA,并预测其调控路径,再结合分子生物实验后证实,环状RNA像海绵一样吸附特定的微RNA(miRNA),使其失去或降低对下游自闭症风险基因调控的能力。

侦测在自闭症患者大脑皮质中表现异常的60个环状RNA。(图源:中研院)

侦测在自闭症患者大脑皮质中表现异常的60个环状RNA

中研院说,庄树谆所率领的大数据分析与神经科学实验室团队,透过先前开发的环状RNA侦测软体(NCLscan),设计大数据分析流程,从超过200个样本的转录体定序(RNA-seq)资料,找到60个在自闭症患者大脑皮质中表现异常的环状RNA。再经统计模型分析显示,根据此60个环状RNA的表现情形,能有效区别自闭症与非自闭症样本,因此可判定这些环状RNA与自闭症的发生应有关连。中研院表示,团队也进一步预测这些环状RNA的下游调控路径,建构出8170个环状RNA、微RNA、信使RNA(mRNA)间的交互调控网路,接着再透过基因富集分析,发现这些网路所调控的下游目标基因,显著集中在已知的自闭症风险基因。

环状RNA调控网路。( 图源:中研院)

环状RNA调控网路和自闭症风险基因高度相关

庄树谆所率领的大数据分析与神经科学实验室团队,透过先前开发的环状RNA侦测软体(NCLscan),设计大数据分析流程。从超过200个样本的转录体定序(RNA-seq)资料,找到60个在自闭症患者大脑皮质中表现异常的环状RNA;经统计模型分析显示,根据此60个环状RNA的表现情形,能有效区别自闭症与非自闭症样本,因此可判定这些环状RNA与自闭症的发生应有关连 。

为此,团队进一步预测这些环状RNA的下游调控路径,建构出8,170个环状RNA、微RNA、信使RNA(mRNA)间的交互调控网路 ,接着再透过基因富集分析,发现这些网路所调控的下游目标基因,显著集中在已知的自闭症风险基因。

庄树谆说,这个研究除设计大数据分析流程来建构环状RNA的调控网路关系,也结合分生实验验证,团队挑选一个在自闭症患者脑部表现量明显上升的环状RNA(命名为circARID1A),于人类神经细胞实验验证后发现,circARID1A确实可借由调控微RNA(miR-204-3p),影响下游多个自闭症风险基因的表达。

人类神经相关细胞实验验证circARID1A确实可借由调控miR-204-3p影响自闭症风险基因

庄树谆说明,这个研究除设计大数据分析流程来建构环状RNA的调控网路关系,也结合分生实验验证。团队挑选一个在自闭症患者脑部表现量明显上升的环状RNA(命名为circARID1A),于人类神经细胞实验验证后发现, circARID1A确实可借由调控微RNA(miR-204-3p),影响下游多个自闭症风险基因的表达 。

在人类神经相关细胞实验验证circARID1A确实可借由调控miR-204-3p影响自闭症风险基因的基因表达。(图源:中研院)

椰菜君周末无事逛油管,碰巧看到李一直高兴老师的讲座,其中有一个是自闭症,立刻怒赞,真是无所不知! 不过,开头有一点,讲自闭症的发现的时候,李老师估计有些疏忽,没有查好资料。他说,1943年美国的Kanner医生首先发现了自闭症,到第二年1944年时候,奥地利的Asperger医生也发现了。 其实呐,事情没这么简单,虽然比不上一部江湖恩仇录,也颇有一些令后人遐想的地方。 上面这位,是1955年的Leo Kanner医生。Kanner于1894年出生在奥匈帝国的 Klekotów,不过这个城市目前属于乌克兰了。在12岁的时候,Kanner迁往柏林,在那里读了中学,进入柏林大学医学院学习,并在柏林成家立业,直到1924年移民美国定居。毫无疑问,Kanner的德语必须是说得好说得妙说得呱呱叫。为什么专门提到这一点?后文自有分晓。 上面这位,就是Hans Asperger医生了。Asperger于1906年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并且在此生长,在此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读书,在此1931年毕业,在此结婚成家,在此立业行医,在此远赴天堂。同样毫无疑问,Asperger医生的德语更必须是说得好说得妙说得呱呱叫。为什么专门提到这一点?后文自有分晓。 上面这位,看着是不是不好区分是男是女?这其实是Grunya Sukhareva老太太,前苏联最著名的儿童精神病学家。Sukhareva于1891年出生在乌克兰的基辅,并在基辅女子医学院读书。从1917年毕业后,也就是十月革命那一年开始,一直从事精神疾病,尤其是儿童精神疾病的研究。 在1925年的时候,Sukhareva在一个苏联刊物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了她所观察到的6位奇怪男孩,她用“schizoid psychopathy”——当然是翻译成英文之后——来描述他们的与众不同。 俄语学术刊物。。。。 椰菜君不禁回想起当年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去外文库查找俄文论文时的狼狈。。。天书,天书,全特么的都是天书!!! 所以,Sukhareva的这篇论文呢,犹如泥牛入海。当然她也知道这一点,所以第二年,她就把论文改成德语,发表在德国的一个精神病学专业刊物上了。为啥不改成英语呢?显然这和德国靠的近,并且德国那时候正是欧洲和全世界的学术中心有关了!此外,她父母都是犹太人,会一些德语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只怕还颇为熟练。 然鹅,用德文发表,也没有给她带来更多的关注和点赞,可能和那时候,精神疾病领域正在被弗洛伊德学派所统治有关。 直到1996年,足足70年后。。。一位英国的自闭症研究专家,才将Sukhareva的这篇论文翻译成英文重新发表。人们惊觉,卧槽。。。您老人家是穿越了吗? Sukhareva在这篇论文中描述和总结的症状,和2013年修订后的业界宝典DSM-V中关于自闭症谱系的定义,符合得那么好。。。不由得叫人怀疑她是不是读过DSM-V。。。 那么问题来了。 Hans Asperger医生在1944年发表了一篇关于4个有自闭症状的儿童的病例报告,但其实他自己在文中也说了,这不过是他所见到的上百个这类儿童中的几个而已。其实,早在1938年,Asperger医生就曾经做过一个讲座,谈论了一位7岁的儿童,他所使用的描述词是“Autistische Psychopathen”,这个德语翻译成中文就是“自闭的精神变态者”。因此,Asperger医生必须在1938年之前,就观察到这样的患者了。 那么Asperger医生有没有读到Sukhareva的那篇论文呢?德文文献啊?身为奥地利人的Asperger医生,首选阅读不应该是德文文献吗?而且当年精神医学的刊物就那么几种,而且他还在同一个刊物上发表过论文。。。要说他碰巧没有读过,那也只能怪维也纳大学图书馆管理不善,正好没有收藏这个刊物的那一期。但这不是德国人做事的风格。。。当然如果你认为奥地利人不是德国人,就当椰菜君没说过这个话。 那远在美国的Kanner医生,远隔重洋,1924年就离开了德国,又是二战期间,不方便阅读敌对国的德文刊物,既不知道Sukhareva的论文,又不知道Asperger医生的研究,岂不是在情理之中?虽然霍普金斯大学财大气粗,不会差钱订阅德国科学刊物。  在Asperger医生工作的维也纳诊所,有一对年轻的恋人医生,Georg Frankl 和Anni Weiss。由于是犹太人,这两位资历虽老,却受着后生小子,纯正的雅利安人Asperger医生的管辖。重要的是,这两位犹太医生,在Asperger医生还没进诊所工作的时候,已经开始对某些儿童的奇怪精神现象感兴趣了,还就此做过一些讲座。 是的,你没有猜测,这两位发现的,正是自闭的症状。 阿道夫同学掌权后,Anni Weiss越来越觉得这世界要变了,没法子呆了。因为他会说英语——会英语多重要啊——就跑到美国,找到一份工作,安定了下来。接下来,自然是要把老婆大人Georg Frankl抢救出来啊。。。可是没那么容易,因为已经是1937年了,离水晶之夜只有1年。所以Anni Weiss到处找人。。。 是的,你没有猜测错,他找到了Kanner医生,当时正在霍普金斯大学做得风生水起的当红炸子鸡教授,而本人又是从德国早早跑出来的。 在Kanner医生的运作下,Georg Frankl顺利抵达美帝,并在霍普金斯大学谋得了一个职位直到1941年,在此期间,她的部分工作是协助Kanner医生。。。 有意思的是,在Kanner医生的1943年论文中,他描述了一个病例。在1935年的时候,Kanner医生见到这个奇怪的病人的时候,他完全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是没过两年,他就着手研究这类孩子了。。。。 Kanner医生从Georg Frankl那里知道了些什么吗?谁也不知道,只知道Georg Frankl得到的工资不高,所以走去纽约州的水牛城,并且不再从事研究工作了。 扯这么长,椰菜君想说啥哩?学习挖机哪家强,山东找南翔? 不不不。椰菜君想说的是,1925年Sukhareva老奶奶就发现了符合DSM-V定义的自闭症儿童,而被螯合派视若寇仇的硫柳汞,1929年才被礼来公司弄出来,还没用到疫苗里面呢!Sukhareva老奶奶发现的谱系儿童,难道是自己吞了朱砂不成?

自闭症论文发表期刊

椰菜君周末无事逛油管,碰巧看到李一直高兴老师的讲座,其中有一个是自闭症,立刻怒赞,真是无所不知! 不过,开头有一点,讲自闭症的发现的时候,李老师估计有些疏忽,没有查好资料。他说,1943年美国的Kanner医生首先发现了自闭症,到第二年1944年时候,奥地利的Asperger医生也发现了。 其实呐,事情没这么简单,虽然比不上一部江湖恩仇录,也颇有一些令后人遐想的地方。 上面这位,是1955年的Leo Kanner医生。Kanner于1894年出生在奥匈帝国的 Klekotów,不过这个城市目前属于乌克兰了。在12岁的时候,Kanner迁往柏林,在那里读了中学,进入柏林大学医学院学习,并在柏林成家立业,直到1924年移民美国定居。毫无疑问,Kanner的德语必须是说得好说得妙说得呱呱叫。为什么专门提到这一点?后文自有分晓。 上面这位,就是Hans Asperger医生了。Asperger于1906年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并且在此生长,在此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读书,在此1931年毕业,在此结婚成家,在此立业行医,在此远赴天堂。同样毫无疑问,Asperger医生的德语更必须是说得好说得妙说得呱呱叫。为什么专门提到这一点?后文自有分晓。 上面这位,看着是不是不好区分是男是女?这其实是Grunya Sukhareva老太太,前苏联最著名的儿童精神病学家。Sukhareva于1891年出生在乌克兰的基辅,并在基辅女子医学院读书。从1917年毕业后,也就是十月革命那一年开始,一直从事精神疾病,尤其是儿童精神疾病的研究。 在1925年的时候,Sukhareva在一个苏联刊物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了她所观察到的6位奇怪男孩,她用“schizoid psychopathy”——当然是翻译成英文之后——来描述他们的与众不同。 俄语学术刊物。。。。 椰菜君不禁回想起当年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去外文库查找俄文论文时的狼狈。。。天书,天书,全特么的都是天书!!! 所以,Sukhareva的这篇论文呢,犹如泥牛入海。当然她也知道这一点,所以第二年,她就把论文改成德语,发表在德国的一个精神病学专业刊物上了。为啥不改成英语呢?显然这和德国靠的近,并且德国那时候正是欧洲和全世界的学术中心有关了!此外,她父母都是犹太人,会一些德语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只怕还颇为熟练。 然鹅,用德文发表,也没有给她带来更多的关注和点赞,可能和那时候,精神疾病领域正在被弗洛伊德学派所统治有关。 直到1996年,足足70年后。。。一位英国的自闭症研究专家,才将Sukhareva的这篇论文翻译成英文重新发表。人们惊觉,卧槽。。。您老人家是穿越了吗? Sukhareva在这篇论文中描述和总结的症状,和2013年修订后的业界宝典DSM-V中关于自闭症谱系的定义,符合得那么好。。。不由得叫人怀疑她是不是读过DSM-V。。。 那么问题来了。 Hans Asperger医生在1944年发表了一篇关于4个有自闭症状的儿童的病例报告,但其实他自己在文中也说了,这不过是他所见到的上百个这类儿童中的几个而已。其实,早在1938年,Asperger医生就曾经做过一个讲座,谈论了一位7岁的儿童,他所使用的描述词是“Autistische Psychopathen”,这个德语翻译成中文就是“自闭的精神变态者”。因此,Asperger医生必须在1938年之前,就观察到这样的患者了。 那么Asperger医生有没有读到Sukhareva的那篇论文呢?德文文献啊?身为奥地利人的Asperger医生,首选阅读不应该是德文文献吗?而且当年精神医学的刊物就那么几种,而且他还在同一个刊物上发表过论文。。。要说他碰巧没有读过,那也只能怪维也纳大学图书馆管理不善,正好没有收藏这个刊物的那一期。但这不是德国人做事的风格。。。当然如果你认为奥地利人不是德国人,就当椰菜君没说过这个话。 那远在美国的Kanner医生,远隔重洋,1924年就离开了德国,又是二战期间,不方便阅读敌对国的德文刊物,既不知道Sukhareva的论文,又不知道Asperger医生的研究,岂不是在情理之中?虽然霍普金斯大学财大气粗,不会差钱订阅德国科学刊物。  在Asperger医生工作的维也纳诊所,有一对年轻的恋人医生,Georg Frankl 和Anni Weiss。由于是犹太人,这两位资历虽老,却受着后生小子,纯正的雅利安人Asperger医生的管辖。重要的是,这两位犹太医生,在Asperger医生还没进诊所工作的时候,已经开始对某些儿童的奇怪精神现象感兴趣了,还就此做过一些讲座。 是的,你没有猜测,这两位发现的,正是自闭的症状。 阿道夫同学掌权后,Anni Weiss越来越觉得这世界要变了,没法子呆了。因为他会说英语——会英语多重要啊——就跑到美国,找到一份工作,安定了下来。接下来,自然是要把老婆大人Georg Frankl抢救出来啊。。。可是没那么容易,因为已经是1937年了,离水晶之夜只有1年。所以Anni Weiss到处找人。。。 是的,你没有猜测错,他找到了Kanner医生,当时正在霍普金斯大学做得风生水起的当红炸子鸡教授,而本人又是从德国早早跑出来的。 在Kanner医生的运作下,Georg Frankl顺利抵达美帝,并在霍普金斯大学谋得了一个职位直到1941年,在此期间,她的部分工作是协助Kanner医生。。。 有意思的是,在Kanner医生的1943年论文中,他描述了一个病例。在1935年的时候,Kanner医生见到这个奇怪的病人的时候,他完全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是没过两年,他就着手研究这类孩子了。。。。 Kanner医生从Georg Frankl那里知道了些什么吗?谁也不知道,只知道Georg Frankl得到的工资不高,所以走去纽约州的水牛城,并且不再从事研究工作了。 扯这么长,椰菜君想说啥哩?学习挖机哪家强,山东找南翔? 不不不。椰菜君想说的是,1925年Sukhareva老奶奶就发现了符合DSM-V定义的自闭症儿童,而被螯合派视若寇仇的硫柳汞,1929年才被礼来公司弄出来,还没用到疫苗里面呢!Sukhareva老奶奶发现的谱系儿童,难道是自己吞了朱砂不成?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 ***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是一种脑部发育障碍所导致的复杂疾病,患者往往在社交沟通、互动及表达上有障碍,成因目前仍未有定论,普遍认为与遗传及基因变异有关。中央研究院基因体研究中心研究员庄树谆研究团队,首次系统性建构环状RNA(circular RNA1)在自闭症脑部的基因调控网路图谱,有助于增进对自闭症致病分子机制的理解。该篇论文已于今(109)年3月刊登在《基因体研究》(Genome Research)。

环状RNA是一种单链封闭式环型结构,且特别高度表现在神经系统。庄树谆研究团队利用大数据分析找到在自闭症患者大脑皮质中表现量异常的环状RNA,并预测其调控路径,结合分子生物实验后证实:环状RNA像海绵一样吸附特定的微RNA(miRNA),使其失去或降低对下游自闭症风险基因调控的能力。有关环状RNA、微RNA、与下游基因在自闭症脑部的调控网路关系,过去并未被有系统地探讨。

不过,中研院今天表示,基因体研究中心研究员庄树谆研究团队利用大数据分析,找到在自闭症患者大脑皮质中表现量异常的环状RNA,并预测其调控路径,再结合分子生物实验后证实,环状RNA像海绵一样吸附特定的微RNA(miRNA),使其失去或降低对下游自闭症风险基因调控的能力。

侦测在自闭症患者大脑皮质中表现异常的60个环状RNA。(图源:中研院)

侦测在自闭症患者大脑皮质中表现异常的60个环状RNA

中研院说,庄树谆所率领的大数据分析与神经科学实验室团队,透过先前开发的环状RNA侦测软体(NCLscan),设计大数据分析流程,从超过200个样本的转录体定序(RNA-seq)资料,找到60个在自闭症患者大脑皮质中表现异常的环状RNA。再经统计模型分析显示,根据此60个环状RNA的表现情形,能有效区别自闭症与非自闭症样本,因此可判定这些环状RNA与自闭症的发生应有关连。中研院表示,团队也进一步预测这些环状RNA的下游调控路径,建构出8170个环状RNA、微RNA、信使RNA(mRNA)间的交互调控网路,接着再透过基因富集分析,发现这些网路所调控的下游目标基因,显著集中在已知的自闭症风险基因。

环状RNA调控网路。( 图源:中研院)

环状RNA调控网路和自闭症风险基因高度相关

庄树谆所率领的大数据分析与神经科学实验室团队,透过先前开发的环状RNA侦测软体(NCLscan),设计大数据分析流程。从超过200个样本的转录体定序(RNA-seq)资料,找到60个在自闭症患者大脑皮质中表现异常的环状RNA;经统计模型分析显示,根据此60个环状RNA的表现情形,能有效区别自闭症与非自闭症样本,因此可判定这些环状RNA与自闭症的发生应有关连 。

为此,团队进一步预测这些环状RNA的下游调控路径,建构出8,170个环状RNA、微RNA、信使RNA(mRNA)间的交互调控网路 ,接着再透过基因富集分析,发现这些网路所调控的下游目标基因,显著集中在已知的自闭症风险基因。

庄树谆说,这个研究除设计大数据分析流程来建构环状RNA的调控网路关系,也结合分生实验验证,团队挑选一个在自闭症患者脑部表现量明显上升的环状RNA(命名为circARID1A),于人类神经细胞实验验证后发现,circARID1A确实可借由调控微RNA(miR-204-3p),影响下游多个自闭症风险基因的表达。

人类神经相关细胞实验验证circARID1A确实可借由调控miR-204-3p影响自闭症风险基因

庄树谆说明,这个研究除设计大数据分析流程来建构环状RNA的调控网路关系,也结合分生实验验证。团队挑选一个在自闭症患者脑部表现量明显上升的环状RNA(命名为circARID1A),于人类神经细胞实验验证后发现, circARID1A确实可借由调控微RNA(miR-204-3p),影响下游多个自闭症风险基因的表达 。

在人类神经相关细胞实验验证circARID1A确实可借由调控miR-204-3p影响自闭症风险基因的基因表达。(图源:中研院)

报社发表的自闭症论文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指自我封闭、不理会外界事物的一种状态。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治疗应尽早进行,对于他们的行为进行及时的矫正、反馈和强化,使他们逐渐表现正确的行为,融入群体中去。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自闭症儿童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实践探索》

[摘要]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属于一种全面发育障碍,既不同于精神障碍,也不同于智力障碍,但又与两者之间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比如具有攻击行为、刻板行为,还有3/4的自闭症儿童智商测试结果是弱智等。本文对自闭症进行了概念界定,分析了自闭症儿童的特征,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训练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 自闭症 教育训练 实践探索

一、概念的界定

自闭症又叫阿斯伯格综合症,也称孤独症,是指自我封闭、不理会外界事物的种种状态。重度自团症儿童完全生活在自已的世界里,对外界视若无睹,听若未闻,难以与人沟通,群处、社交能力极差,情绪起伏不定,有些孩子还有自伤或伤人的行为。大部分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障问题,但约30%的孩子智力正常,其中10%的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过人的天赋,被称作“白痴学者”。

1943年,美国精神病医生利奥.凯纳(Leo Kenner)教授首先提出并确定了“自闭症”的概念。“自闭症”和“孤独症”同为英文Autism(源于希腊语“Auter”――自我)一词的译名。在精神病学中,该词意为“退缩与自我专注”;在描述“自闭症”突出特征时,该词意义“自我兴趣”。“自闭症”为台湾、香港、日本、新加坡、马来亚等国家与地区的使用词。“孤独症”为中国大陆地区医学界、特教界的使用词。“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身心发育障碍的疾病。1978年美国国立自闭症儿童及成人协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对自闭症提出定义为:“起病于30月前的行为综合症。其主要特征有:(1)发育秩序和速度紊乱;(2)对任何感觉刺激的反应异常;(3)言语、语言、认知和非语言的沟通障碍;(4)与人、事和物建立起合适关系的能力障碍。”这些定义为至今广泛应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ICD-9)和它的临床修订版(ICD-9-Cm)以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DSM-3)诊断标准建立奠定了基础。

自闭症是一种婴幼儿发育障碍,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是一种严重情绪错乱的疾病。自闭症无种族、社会、宗教之分,与家庭收入、生活方式、教育程度无关。据统计,患病率大约为10~15人/万。从性别上看男孩明显多于女孩,国外文献报道男女约为26~57∶1。目前,估计在我国约有40万左右的自闭症患儿童。

二、自闭症儿童的特征

1.交往障碍

患儿自婴幼儿时期起就表现极度孤独,并且有拒绝与人进行交往的倾向,不会用目光注视、表情、姿势和手势与人交往,甚至与父母也缺乏情感交流。不会体察亲人的喜怒哀乐和痛苦,自己有痛苦、不适,也不会寻求别人的安抚和支持,有进他们对亲人的呼唤甚至也不产生反应,以致引起父母怀疑他们有听力问题。轻症者看起来并不强烈拒绝交往,但在与伙伴的活动中常充当被动角色,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缺乏社交――情绪的相互应答,不懂得如何建立友谊关系。

2.交流障碍

患儿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均有明显缺陷,沉默不语或很少使用语言。大约一半患者终生不语而倾向用手势或其它形式表达。有的即使会认、读、掌握大量的词汇,但常常不会在恰当的场合使用恰当的语言,而时常表现为不顾周围的情景或别人在说什么,自顾自地讲话,或不管别人的感受,重复地询问或重复地对人讲一样的话,问一样的问题,或模仿重复别人的话,语调平淡,缺乏节奏,与人交谈缺少应对、言语表达缺乏灵活性,不会用语调和语气的变化来适应交谈的气氛。患儿常表现代词的运用困难,谈话中常不使用代词或使用混乱,故常常不知所云

3.兴趣和活动的局限

重复与刻板的特征倾向于采用僵化刻板,墨守陈规的方式应付五花余门的日常活动。患儿喜欢保持周围环境和活动固定不变,如长时间地玩某种物品、玩具、吃某种食品、出门走同样的路线,听同样的音乐或同一本书,如要改变则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或拒绝。大多活动增多,常出现特殊的、重复的刻板动作,如来回踱步、蹦跳、旋转。

4.智力发育障碍

约3/4的患儿有智力发育落后,但它在一般智力落后的背景下可能存在某方面较强的能力,通常以机械记忆能力强为多见。主要表现有,脑电图:自发脑电图异常率达10%~83%,大多表现为广泛异常,慢波增多,少数可见棘波或棘慢波,可能与患儿合并癫痫有关;脑影像学:头部CT可能异常所见,但常不一致,意见尚不肯定。头部核磁共振检查部分病例可见第4脑室扩大,大部分有小脑蚓部小叶发育不良,脑干明显变小。

三、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原则

自闭症属于一种全面发育障碍,既不同于精神障碍,也不同于智力障碍,但又与两者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比如具有攻击行为、刻板行为,还有3/4的自闭症儿童智商测试结果是弱智等。尽管如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他们与前两者等同对待,而是首先要看到他们是需要成长、需要爱、需要帮助的儿童。从全纳教育观出发,自闭症与正常儿童在发展需要上, 是相同的。正常儿童的身心特性在自闭症儿童身上也同样体现,只是方式和程度有别。基于此点,确定教学原则首先要兼顾共性,一般性的教学原则,比如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依然适用,并充实了新的意义。现仅就自闭症教育训练中一些有特性的原则做一简述。

1.身心机能协同发展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过程中既要注重提高身体素质、发展运动能力,又要注重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良好个性,使两方面协调一致。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功能与注意力、语言、认识等多方面发展有关,对儿童进行运动训练,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多种心理能力。自闭症儿童身体发育看似与正常无异,但实际上多伴有或轻或重的感知运动发育问题,如左右手不协调、手眼不协调、腕力差、触觉过敏、听觉超灵敏、肌力松懈、跳跃力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等,所以在训练中就要安排足量的运动训练、感知训练,以及语言训练、交往训练、认识训练等,交使这些内容有机结合协调起来。比如训练儿童左右手交替拍球,不单是为了发展他们大运动、精细运动及其协调性。

2.正向发展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过程中要着眼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按照规律去逐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并开发潜能,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有序地使缺陷得到补偿,而不是着重于各种怪异行为的去除却忽略了正常行为的建立。

在开始进行矫正训练时,我们常会遇到这样失败的例子,有的老师偏重于矫正儿童的某一刻板行为,而几个月下来发现自闭症儿童虽然不咬衣角了,却咬上了铅笔或手指,老师的精力投入很大,但收效甚微。相反,有的老师以正向发展为主,在教儿童各种新技能的同时来替代、清除不良行为。

比如,有一个自闭症儿童爱用手指玩吐沫,很不卫生,我就采取教儿童漱口刷牙、嚼口香糖等同样能产生泡沫感、磨擦感的正常行为来逐渐取代玩吐沫的行为,以新行为抵消不良的旧行为,结果很快儿童就掌握了刷牙技能,并且不再玩吐沫了。这个做法首先从满足儿童需要――口腔需触觉刺激并有泡沫感出发,按照正常发展顺序来选择一项可替代的活动,再通过培养新行为抵消旧行为的方式来达到训练目的。当然,这并不是否认行为矫正的重要性,有些对儿童身心伤害较大的,如自伤行为等,应及时采用矫正策略认识疗法加以改变。正向发展与专门矫正是不矛盾的,两者相互协调、促进。单一地矫正某个怪异行为而忽略对正当行为的培养是片面的,矫正只有在培养过程中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而矫正效果直接影响着培养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在教育训练中,必须摆对发展与矫正的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

3.及时反馈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中对儿童的不同行为表现随时随地给予肯定或否定反馈并及时强化肯定行为,以增加其出现频率,防止不当行为因忽视或经错误肯定而增加。

自闭症儿童会在不经意间做出各种各样的行动,有对有错,但往往自己不知是否符合规则,而一些不当行为的养成常常是由于在儿童刚开始做时被忽视,等儿童常出现此行为才被老师重视,再想改掉为时已晚。比如弱智学生入学后反而怪动作增多了,学会了同班不少学生的不好的行为。这是由于自闭症儿童视觉记忆很强,很容易不自觉地模仿别人的动作,如果此时没有得到任何反馈,就等于是默许这种行为,很快这个儿童就习得了某个不良行为。

通过训练,我看到随时反馈、及时强化在自闭症训练中是十分重要的,特别在刚换一个新环境时要格外注意他的一举一动,及时制止一些不应有的动作或言语模仿。

4.优化反应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训练前先把内容加工提纯,开始只让他接受最优化的刺激,得到简单而正确的反应后再变换刺激,增加复杂性。有人形象地把提纯比喻成吃葡萄时挖籽去皮而只给儿童吃果肉。

由于外界事物十分复杂多变,它所带来的信息对自闭症儿童来说是巨大而繁多的,有时是难以承受的,并且这些儿童又难以辨别何为正确的要接受的信息,所以就更要提练。有时教自闭症儿童说话,但外界十分嘈杂,或不时有人与训练者插话,这种环境极不利于自闭症儿童掌握正确用语。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也是一样,每一行为各个动作都要简练有序,中间不允许多余动作或拖延时间,否则诸如东张西望玩手或其他用具、敲击等多余动作就会“乘虚而入”。

5.个别指导先行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过程中优先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使训练双方能相互配合,在这个基础上使自闭儿童逐步融入小组或其他集体中。

自闭儿在新环境中很难适应集体氛围,有显著的沟通、社交和行为问题,若开始时未与训练者合作好,以后很难接受有效训练,在不适应的场合中也不能寻找别人帮助。因此个别训练、小团体协助是其走向大集体的一个过程环节,在训练中要优先考虑。当儿童能接受一定指令并对环境有所了解之后再进入小团体就容易了。

四、自闭症儿童训练的方法

1.游戏法

游戏可让自闭症儿童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可增进其语言的主动性,也能从中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孩子的游戏就是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他们在游戏中发展友谊,学习社会策略和增进社会能力。Lord(1984)以及Wing和Attwood(1987)研究指出自闭症对于社会沟通线索理解及表达存在困难,他们常常处于孤立状态或是徘徊在同伴团体中的边缘,可能会避免或抗拒别人社交性的邀请,被动的接受,很少或完全没有主动的社交,或者以其特有的方式接近同伴。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团体性游戏来提高自闭症儿童此项功能。我们经常会在游戏及小组课上设计一些互动的游戏项目,譬如“二人毛巾运球”让小朋友从游戏中学会与人合作,并与合作伙伴“分享”胜利的成果(如分吃一种食品)。同时,亦根据小朋友的能力设计一些戏剧性的游戏,如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在训练老师问过“老狼老狼几点了”之后,会让小朋友回答老师的问题,比如说小朋友会回答“三点了”,诸如此类还有音乐游戏“泼水歌”及“上学歌”等等,都可在游戏中增进儿童语言的主动性。

2.同步行动法

根据身体机能协同发展原则,要注重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良好个性。训练双方在训练过程中为了达到和谐、易沟通而同时进行某项技能训练或训练者做与自闭儿一样的活动,使自闭儿注意训练者的一言一行并自愿与训练者一起从事其他活动的一种方法。例如训练中自闭儿只顾一人玩球,不理睬训练者,这时训练者应主动寻找接近的机会,最好也是拿球来玩,并玩得比自闭儿要好,有时可把球滚、扔到自闭儿身边,看他是否注意球,若注意,说明可以进行接触,这时两人可一起玩一会儿球,然后再转入下一个训练项目,但要求步调一致。这种以球或其他自闭儿当前持有物为中介(或作训练诱导物)的方法在训练中十分常用,关键是选择好恰当时机。同时注意两者行动同步,不能片面强调让自闭儿服从训练者或一味顺从自闭儿童。

3.情境法

根据丰富环境原则,创设一定情境以提供适当的刺激,引起儿童注意并充分感知情境,然后进行角色练习,使其逐步学会目标情境下的内容。例如我们对酷爱音乐的自闭儿进行训练时,先给他提供一个熟悉的音乐情境,可放一段录音或唱个歌曲开头引起他注意,让他在此情境中演习某项技能,并给予一定的角色任务。完成后进行奖励,个别难执行的命令还可采取唱说结合的方式表达,以后逐渐取消音乐情境来让他完成角色任务或进行迁程训练,最终在无音乐情境中也能完成。

4.角色替代法

根据正向发展原则,在交往训练中,借助一定的中介人物(一般为儿童喜欢的物品,有时或是人)通过角色替代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交流。例如儿童比较喜欢小熊或恐龙等,教师可以木偶或玩偶或面具操纵的方式,通过让被训练者扮演小熊来进行交流,或者让自闭儿拿小熊玩偶,训练者对玩偶发布指令,实际是让自闭儿来执行。这种方法是利用儿童只对物品或某个人感兴趣,通过角色转换来实现对其他物或人都感兴趣,以便按指令行事。如果自闭儿只对玩偶等感兴趣而不执行下一步指令,玩偶要立即消失,只有把握好出现与消失的分寸才能发挥角色替代的作用。

5.感觉统合训练法

感觉统合失常乃是由于脑功能障碍,无法将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及肌肉关节动觉等五种基本感觉的刺激加以统合并适切反应。感觉统合训练法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以上几种感觉刺激的输入,并适当的控制,让自闭症儿童依靠内在驱策力引导自己的活动,自动形成顺应性的反应,藉此促成这些感觉的组合和统一。

由于自闭症儿童个体差异很大,就感知而言,有的听觉灵敏,有的视觉敏锐,有的触觉过敏,有的嗅觉敏感……运动功能等都千差万别,因此在训练中就要因人而异选择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视听动训练法、触觉脱敏法、听觉统合训练、精神统合、感觉统合训练法,以及矫枉过正、过度练习法、行为矫正中的消退法、强化法等等。只要教育工作者端正认识,以科学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去对待这一需特殊帮助的“普通”群体,依据儿童的情况使用和创造合适的因人而异的训练方法,自闭症儿童走向社会的日子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全日本特殊教育研究联盟编,杨鸿儒译.自闭教育入门.台北:台湾大展出版公司,1999.

[2]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主办:孤独症儿童康复动态.1998,(2).

[3]朴永馨.特殊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4]肖非.特殊教育通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5]朴永馨.特殊教育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6]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自闭症儿童教育论文

椰菜君周末无事逛油管,碰巧看到李一直高兴老师的讲座,其中有一个是自闭症,立刻怒赞,真是无所不知! 不过,开头有一点,讲自闭症的发现的时候,李老师估计有些疏忽,没有查好资料。他说,1943年美国的Kanner医生首先发现了自闭症,到第二年1944年时候,奥地利的Asperger医生也发现了。 其实呐,事情没这么简单,虽然比不上一部江湖恩仇录,也颇有一些令后人遐想的地方。 上面这位,是1955年的Leo Kanner医生。Kanner于1894年出生在奥匈帝国的 Klekotów,不过这个城市目前属于乌克兰了。在12岁的时候,Kanner迁往柏林,在那里读了中学,进入柏林大学医学院学习,并在柏林成家立业,直到1924年移民美国定居。毫无疑问,Kanner的德语必须是说得好说得妙说得呱呱叫。为什么专门提到这一点?后文自有分晓。 上面这位,就是Hans Asperger医生了。Asperger于1906年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并且在此生长,在此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读书,在此1931年毕业,在此结婚成家,在此立业行医,在此远赴天堂。同样毫无疑问,Asperger医生的德语更必须是说得好说得妙说得呱呱叫。为什么专门提到这一点?后文自有分晓。 上面这位,看着是不是不好区分是男是女?这其实是Grunya Sukhareva老太太,前苏联最著名的儿童精神病学家。Sukhareva于1891年出生在乌克兰的基辅,并在基辅女子医学院读书。从1917年毕业后,也就是十月革命那一年开始,一直从事精神疾病,尤其是儿童精神疾病的研究。 在1925年的时候,Sukhareva在一个苏联刊物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了她所观察到的6位奇怪男孩,她用“schizoid psychopathy”——当然是翻译成英文之后——来描述他们的与众不同。 俄语学术刊物。。。。 椰菜君不禁回想起当年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去外文库查找俄文论文时的狼狈。。。天书,天书,全特么的都是天书!!! 所以,Sukhareva的这篇论文呢,犹如泥牛入海。当然她也知道这一点,所以第二年,她就把论文改成德语,发表在德国的一个精神病学专业刊物上了。为啥不改成英语呢?显然这和德国靠的近,并且德国那时候正是欧洲和全世界的学术中心有关了!此外,她父母都是犹太人,会一些德语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只怕还颇为熟练。 然鹅,用德文发表,也没有给她带来更多的关注和点赞,可能和那时候,精神疾病领域正在被弗洛伊德学派所统治有关。 直到1996年,足足70年后。。。一位英国的自闭症研究专家,才将Sukhareva的这篇论文翻译成英文重新发表。人们惊觉,卧槽。。。您老人家是穿越了吗? Sukhareva在这篇论文中描述和总结的症状,和2013年修订后的业界宝典DSM-V中关于自闭症谱系的定义,符合得那么好。。。不由得叫人怀疑她是不是读过DSM-V。。。 那么问题来了。 Hans Asperger医生在1944年发表了一篇关于4个有自闭症状的儿童的病例报告,但其实他自己在文中也说了,这不过是他所见到的上百个这类儿童中的几个而已。其实,早在1938年,Asperger医生就曾经做过一个讲座,谈论了一位7岁的儿童,他所使用的描述词是“Autistische Psychopathen”,这个德语翻译成中文就是“自闭的精神变态者”。因此,Asperger医生必须在1938年之前,就观察到这样的患者了。 那么Asperger医生有没有读到Sukhareva的那篇论文呢?德文文献啊?身为奥地利人的Asperger医生,首选阅读不应该是德文文献吗?而且当年精神医学的刊物就那么几种,而且他还在同一个刊物上发表过论文。。。要说他碰巧没有读过,那也只能怪维也纳大学图书馆管理不善,正好没有收藏这个刊物的那一期。但这不是德国人做事的风格。。。当然如果你认为奥地利人不是德国人,就当椰菜君没说过这个话。 那远在美国的Kanner医生,远隔重洋,1924年就离开了德国,又是二战期间,不方便阅读敌对国的德文刊物,既不知道Sukhareva的论文,又不知道Asperger医生的研究,岂不是在情理之中?虽然霍普金斯大学财大气粗,不会差钱订阅德国科学刊物。  在Asperger医生工作的维也纳诊所,有一对年轻的恋人医生,Georg Frankl 和Anni Weiss。由于是犹太人,这两位资历虽老,却受着后生小子,纯正的雅利安人Asperger医生的管辖。重要的是,这两位犹太医生,在Asperger医生还没进诊所工作的时候,已经开始对某些儿童的奇怪精神现象感兴趣了,还就此做过一些讲座。 是的,你没有猜测,这两位发现的,正是自闭的症状。 阿道夫同学掌权后,Anni Weiss越来越觉得这世界要变了,没法子呆了。因为他会说英语——会英语多重要啊——就跑到美国,找到一份工作,安定了下来。接下来,自然是要把老婆大人Georg Frankl抢救出来啊。。。可是没那么容易,因为已经是1937年了,离水晶之夜只有1年。所以Anni Weiss到处找人。。。 是的,你没有猜测错,他找到了Kanner医生,当时正在霍普金斯大学做得风生水起的当红炸子鸡教授,而本人又是从德国早早跑出来的。 在Kanner医生的运作下,Georg Frankl顺利抵达美帝,并在霍普金斯大学谋得了一个职位直到1941年,在此期间,她的部分工作是协助Kanner医生。。。 有意思的是,在Kanner医生的1943年论文中,他描述了一个病例。在1935年的时候,Kanner医生见到这个奇怪的病人的时候,他完全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是没过两年,他就着手研究这类孩子了。。。。 Kanner医生从Georg Frankl那里知道了些什么吗?谁也不知道,只知道Georg Frankl得到的工资不高,所以走去纽约州的水牛城,并且不再从事研究工作了。 扯这么长,椰菜君想说啥哩?学习挖机哪家强,山东找南翔? 不不不。椰菜君想说的是,1925年Sukhareva老奶奶就发现了符合DSM-V定义的自闭症儿童,而被螯合派视若寇仇的硫柳汞,1929年才被礼来公司弄出来,还没用到疫苗里面呢!Sukhareva老奶奶发现的谱系儿童,难道是自己吞了朱砂不成?

速读:对于染色体22q11.2缺失基因缺陷的自闭症或精神分裂症患者,乙酰半胱氨酸可能有治疗作用。  在此前的《治疗自闭症,乙酰半胱氨酸行不行?》一文中,椰菜君费心费力搜索了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临床应用是否有效尚无明确结论 ”,相信读者也是日了狗的感觉。 乙酰半胱氨酸可以说是一个难得的便宜又安全的良心药物,绝非挂羊头卖空气的灵丹妙药所能相提并论。此事若是这样就沉沦了,真可以算一件大不幸之事。 好在今年6月份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发表的一篇论文,给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自闭症又带来了勃勃生机。 这项研究的救命之恩,容椰菜君慢慢道来。 起先,有一种理论猜测:某些自闭症患者体内,尤其是他们的大脑神经细胞内,线粒体功能存在缺损,导致线粒体产生的大量自由基不能被及时清除,影响线粒体功能,进而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表现为自闭症症状。 显然这是一个很笼统的理论。除了自闭症,拿来解释任何一种神经性疾病,从精神分裂症到帕金斯症到老年痴呆症,都是可以的。 根据这个笼统的理论,抗氧化剂比如乙酰半胱氨酸,能够协助细胞清除自由基,则可能保护甚至恢复神经细胞的功能,产生治疗效果。 然而在临床研究的时候,并没有人去核对患者的脑神经细胞是不是真的有线粒体缺陷,是不是真的有自由基过多——没法做啊,你总不能去做脑组织活检吧? 理论基础已然笼统,临床实验更是笼统。这笼统的笼统,就是狗屁不通。给孙子看见,标准的不知己不知彼是没跑了。 乔治华盛顿大学的这项研究呢,不仅把这个笼统的理论给实体化了;并且证明,乙酰半胱氨酸这个治疗方法,是有效的——至少对于所用的 22q11.2缺失 基因缺陷老鼠模型。 22q11.2缺失的意思是,第22号染色体长臂上的11.2区这段区域——其中含有约40个基因,由于某种原因丢失了。有这种基因缺陷的人,相当大概率会患有神经性精神疾病(约一半携带者可表现出自闭症症状,约2%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携带该缺陷)。 这项研究的关键发现是,同正常老鼠相比,22q11.2缺失老鼠 大脑神经元的分叉明显减少 。 左:正常老鼠神经元右:22q11.2缺失老鼠神经元 想想看,如果哪天麻花疼把每个人的微信好友都给限制到俩三个人,咱还能活吗?  深层原因呢,是在这缺失的这段染色体里面,有一个重要的TXNRD2基因。这个基因的蛋白质产物,对清除线粒体产生的自由基有关键作用。 缺了这么个重要的角色后,线粒体里面自由基四处为虐,难以正常工作,没法为神经元提供充足的能量。神经元呢,也就没那么干劲十足,到处加群交朋友。 左:正常老鼠神经元线粒体,看着像花生的那个     右:22q11.2缺失老鼠神经元线粒体,胀大了许多 为进一步核实,在正常老鼠体内把这个基因单独搞掉后,老鼠脑神经元果然出现大量自由基累积,果然出现一样的分叉减少。若是搞掉其余的几十个基因,就没有这样的效果。 因此,乙酰半胱氨酸赖以存身的线粒体缺陷理论基础,算是在这种特殊的老鼠身上实锤了。 既然搞清了一些理论基础,再做个治疗实验显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果不其然,若从这种老鼠出生之时,就给母鼠的饮用水中添加乙酰半胱氨酸,并在小老鼠开始自己饮水后,也在饮用水中添加乙酰半胱氨酸,那么不仅神经元异变,而且异常行为如认知能力,都得到显著改善。 因此,假如有人打算再次做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自闭症的临床研究的话,他不仅能更有说服力地打动手握经费的官老爷,并且还有高档武器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做个简单的基因测试,把那些有22q11.2缺失基因缺陷的患者单独挑出来。这样的话,应该是称得上知己知彼了。 之所以没提后半句“百战不殆”,是因为在这研究中,小鼠自出生——大脑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时,即开始摄入乙酰半胱氨酸。参加临床研究的患者,显然无法满足这个条件,因此话不能说太满。 不过,有了现在的工作铺垫,相信后续研究,比如给不同年龄段的模型小鼠喂饲乙酰半胱氨酸以观后效、比如使用更好的自由基清除方法,都是可望又可及的了。我们距离“百战不殆”,恐怕也是不远了。 参考文献: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Leads to Cortical Under-Connectivity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Neuron. 2019 Jun 19;102(6):1127-1142.e3.

自闭症论文发表期刊网

不知道!有条件,多带出去走走,看看,常多换种生活的环境,可促进解开自闭症的症况现象,,, 自闭症:有语言表达障碍、智力障碍、肢体行动不协调等。 我自己就是一个自闭症患者。 我的经历可能对你的问题有一些帮助和启发。 从小到大,我极少与人说话。几乎是在自己的世界里。直到初中之后,遇到了三四个比较要好的朋友。交流已经不成什么问题。但和别的人就极少交流。幼儿阶段的玩耍,几乎是自娱自乐,自言自语。还有身边的小动物,甚至土地里的小虫子,也都是我的玩伴。 直到小学三年级之后,突然迷上了神话,童话类的书籍。以及与之相关的电视动画。常常我的周末,就一个人一坐一天在那儿看书。抬起眼睛的时候已经看到夕阳西下。爱看书这个爱好一直陪伴我到现在。 再长大些看书就比较有目的性。比如很困,我自己为什么喜欢一个人待着?为什么不喜欢陌生人?为什么自己特别渴望交到小伙伴儿,但是却不敢和人说话。带着种种问题也就一直在寻找这个带着种种问题,也就很执着的在书籍中去寻找。后来看到作家三毛的书,了解到她个人也是一个小时候很封闭的人。在看到《挪威森林》(村上春树 著)感到非常震惊了。里边描述的主角都应该是和我一样经历的,特别自我封闭的人。 但是一直不知道是什么病。 直到最近看到漫画家朱德庸自称自己是阿斯伯格症患者,终于也确定自己是这种病。 阿斯伯格症患者,是自闭症的一种。与普通意义上的自闭症有本质上的不同——有正常的智商,只是对某方面特别感兴趣。比如我对书籍的专注。有社交障碍,但渴望社交。所以绝大部分啊是患者,隐蔽与普通人中。 阿斯伯格症,俗称天才病。 据说,爱因斯坦,比尔盖茨都是这种病。 虽然没有确诊自己是不是阿斯,但成长的经历告诉我,我肯定是。如今已经 大学毕业,结婚生子,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小有成就。生活中也有一两个知己。 简单而幸福,这就是我自己的人生追求。 题主你好,目前国内有关自闭症儿童的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心理科学》、《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应用心理学》等核心期刊上,但主要是自闭症儿童病因、诊断相关的研究与实验探究。1、《心理科学》2000年03期《自闭症儿童行为评定与 社会 认知发展的研究》。内容概要:自闭症儿童行为评定、自闭症儿童 社会 认知、自闭症诊断与治疗新方向等。 2、《心理科学》2003年03期《自闭症幼儿的 情感 认知特点的实验研究》。内容概要:自闭症幼儿的 情感 认知、语言提示、表情提示等。 3、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自闭症幼儿 社会 认知实验及干预绩效研究》。内容概要:自闭症幼儿 社会 认知、行为干预等。4、《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3期《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情绪理解》。内容概要:自闭症儿童心理、基于愿望和新年的情绪理解能力。 5、《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5年09期发表的《自闭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研究进展》。内容概要:自闭症的病因、自闭症的干预疗法现状、自闭症生物疗法可行性研究等. 6、《心理学报》2019年07期《视觉正常的自闭症儿童双眼注视点间距的特点及其意义》。内容概要:自闭症谱系障碍、自闭症儿童诊断、双眼注视点间距等。以上回答来自糖果半岛(愿追求光明,亦理解黑暗》 欢迎在评论区共同交流! 脑力障碍问题, 病原机理不同, 因为我很外行, 所以没有答案。 去找本了老师吧 直接去知网或者学术网站上面搜就可以啦。这方面研究还是挺多的!!! 标准自闭症是专业人士用专业方法长期训练出来的。

发表论文的平台如下:

1.知网

这里所说的是知网,是清华大学和清华同方共同办的这个数据库。在前些年他也叫中国期刊网,由于后来有人自己建了个网站也叫中国期刊网,自己收录期刊,假李逵装真李逵。玩文字游戏,导致很多作者被上当。

所以现在知网对外不称中国期刊网了,就是叫知网。从论文发表来说,知网是最权威的,最有说服力的数据库。

凡是知网收录的期刊,一定是正规的,可以放心大胆的发表的,但是最近这两年知网变得更严格,所以知网收录的期刊发表费用比较贵一些。

2.万方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论文数据库,仅次于知网。其权威性和重要性就等于是一个弱化版的知网,但是也是比较大。

从期刊正规性来说,如果一个期刊,知网不收录,但是万方数据库收录,说明还是比较正规的,虽然不如知网收录的那么正规。但是对于一般单位来说够用。

对于大学这样的单位可能必须要求知网。而对于一些企业单位,只要万方数据库能检索到已经发表的论文,就算不错了。所以,万方数据库也是一个必须参考的标准。

3.维普网

维普网在前些年实际上假刊比较多,比较泛滥,这两年所说期刊审核严格,上面审核严格,但是维普网收录的期刊从正规性和权威性上来说,都是严重不如知网和万方数据库。

对于很多要求不高的单位,或者评一些初级职称的单位,只有维普网收录的期刊还能管点用。稍微严格一些的,就不大灵光了。

浙江大学自闭症论文发表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指自我封闭、不理会外界事物的一种状态。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治疗应尽早进行,对于他们的行为进行及时的矫正、反馈和强化,使他们逐渐表现正确的行为,融入群体中去。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自闭症儿童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实践探索》

[摘要]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属于一种全面发育障碍,既不同于精神障碍,也不同于智力障碍,但又与两者之间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比如具有攻击行为、刻板行为,还有3/4的自闭症儿童智商测试结果是弱智等。本文对自闭症进行了概念界定,分析了自闭症儿童的特征,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训练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 自闭症 教育训练 实践探索

一、概念的界定

自闭症又叫阿斯伯格综合症,也称孤独症,是指自我封闭、不理会外界事物的种种状态。重度自团症儿童完全生活在自已的世界里,对外界视若无睹,听若未闻,难以与人沟通,群处、社交能力极差,情绪起伏不定,有些孩子还有自伤或伤人的行为。大部分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障问题,但约30%的孩子智力正常,其中10%的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过人的天赋,被称作“白痴学者”。

1943年,美国精神病医生利奥.凯纳(Leo Kenner)教授首先提出并确定了“自闭症”的概念。“自闭症”和“孤独症”同为英文Autism(源于希腊语“Auter”――自我)一词的译名。在精神病学中,该词意为“退缩与自我专注”;在描述“自闭症”突出特征时,该词意义“自我兴趣”。“自闭症”为台湾、香港、日本、新加坡、马来亚等国家与地区的使用词。“孤独症”为中国大陆地区医学界、特教界的使用词。“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身心发育障碍的疾病。1978年美国国立自闭症儿童及成人协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对自闭症提出定义为:“起病于30月前的行为综合症。其主要特征有:(1)发育秩序和速度紊乱;(2)对任何感觉刺激的反应异常;(3)言语、语言、认知和非语言的沟通障碍;(4)与人、事和物建立起合适关系的能力障碍。”这些定义为至今广泛应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ICD-9)和它的临床修订版(ICD-9-Cm)以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DSM-3)诊断标准建立奠定了基础。

自闭症是一种婴幼儿发育障碍,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是一种严重情绪错乱的疾病。自闭症无种族、社会、宗教之分,与家庭收入、生活方式、教育程度无关。据统计,患病率大约为10~15人/万。从性别上看男孩明显多于女孩,国外文献报道男女约为26~57∶1。目前,估计在我国约有40万左右的自闭症患儿童。

二、自闭症儿童的特征

1.交往障碍

患儿自婴幼儿时期起就表现极度孤独,并且有拒绝与人进行交往的倾向,不会用目光注视、表情、姿势和手势与人交往,甚至与父母也缺乏情感交流。不会体察亲人的喜怒哀乐和痛苦,自己有痛苦、不适,也不会寻求别人的安抚和支持,有进他们对亲人的呼唤甚至也不产生反应,以致引起父母怀疑他们有听力问题。轻症者看起来并不强烈拒绝交往,但在与伙伴的活动中常充当被动角色,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缺乏社交――情绪的相互应答,不懂得如何建立友谊关系。

2.交流障碍

患儿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均有明显缺陷,沉默不语或很少使用语言。大约一半患者终生不语而倾向用手势或其它形式表达。有的即使会认、读、掌握大量的词汇,但常常不会在恰当的场合使用恰当的语言,而时常表现为不顾周围的情景或别人在说什么,自顾自地讲话,或不管别人的感受,重复地询问或重复地对人讲一样的话,问一样的问题,或模仿重复别人的话,语调平淡,缺乏节奏,与人交谈缺少应对、言语表达缺乏灵活性,不会用语调和语气的变化来适应交谈的气氛。患儿常表现代词的运用困难,谈话中常不使用代词或使用混乱,故常常不知所云

3.兴趣和活动的局限

重复与刻板的特征倾向于采用僵化刻板,墨守陈规的方式应付五花余门的日常活动。患儿喜欢保持周围环境和活动固定不变,如长时间地玩某种物品、玩具、吃某种食品、出门走同样的路线,听同样的音乐或同一本书,如要改变则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或拒绝。大多活动增多,常出现特殊的、重复的刻板动作,如来回踱步、蹦跳、旋转。

4.智力发育障碍

约3/4的患儿有智力发育落后,但它在一般智力落后的背景下可能存在某方面较强的能力,通常以机械记忆能力强为多见。主要表现有,脑电图:自发脑电图异常率达10%~83%,大多表现为广泛异常,慢波增多,少数可见棘波或棘慢波,可能与患儿合并癫痫有关;脑影像学:头部CT可能异常所见,但常不一致,意见尚不肯定。头部核磁共振检查部分病例可见第4脑室扩大,大部分有小脑蚓部小叶发育不良,脑干明显变小。

三、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原则

自闭症属于一种全面发育障碍,既不同于精神障碍,也不同于智力障碍,但又与两者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比如具有攻击行为、刻板行为,还有3/4的自闭症儿童智商测试结果是弱智等。尽管如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他们与前两者等同对待,而是首先要看到他们是需要成长、需要爱、需要帮助的儿童。从全纳教育观出发,自闭症与正常儿童在发展需要上, 是相同的。正常儿童的身心特性在自闭症儿童身上也同样体现,只是方式和程度有别。基于此点,确定教学原则首先要兼顾共性,一般性的教学原则,比如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依然适用,并充实了新的意义。现仅就自闭症教育训练中一些有特性的原则做一简述。

1.身心机能协同发展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过程中既要注重提高身体素质、发展运动能力,又要注重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良好个性,使两方面协调一致。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功能与注意力、语言、认识等多方面发展有关,对儿童进行运动训练,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多种心理能力。自闭症儿童身体发育看似与正常无异,但实际上多伴有或轻或重的感知运动发育问题,如左右手不协调、手眼不协调、腕力差、触觉过敏、听觉超灵敏、肌力松懈、跳跃力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等,所以在训练中就要安排足量的运动训练、感知训练,以及语言训练、交往训练、认识训练等,交使这些内容有机结合协调起来。比如训练儿童左右手交替拍球,不单是为了发展他们大运动、精细运动及其协调性。

2.正向发展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过程中要着眼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按照规律去逐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并开发潜能,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有序地使缺陷得到补偿,而不是着重于各种怪异行为的去除却忽略了正常行为的建立。

在开始进行矫正训练时,我们常会遇到这样失败的例子,有的老师偏重于矫正儿童的某一刻板行为,而几个月下来发现自闭症儿童虽然不咬衣角了,却咬上了铅笔或手指,老师的精力投入很大,但收效甚微。相反,有的老师以正向发展为主,在教儿童各种新技能的同时来替代、清除不良行为。

比如,有一个自闭症儿童爱用手指玩吐沫,很不卫生,我就采取教儿童漱口刷牙、嚼口香糖等同样能产生泡沫感、磨擦感的正常行为来逐渐取代玩吐沫的行为,以新行为抵消不良的旧行为,结果很快儿童就掌握了刷牙技能,并且不再玩吐沫了。这个做法首先从满足儿童需要――口腔需触觉刺激并有泡沫感出发,按照正常发展顺序来选择一项可替代的活动,再通过培养新行为抵消旧行为的方式来达到训练目的。当然,这并不是否认行为矫正的重要性,有些对儿童身心伤害较大的,如自伤行为等,应及时采用矫正策略认识疗法加以改变。正向发展与专门矫正是不矛盾的,两者相互协调、促进。单一地矫正某个怪异行为而忽略对正当行为的培养是片面的,矫正只有在培养过程中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而矫正效果直接影响着培养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在教育训练中,必须摆对发展与矫正的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

3.及时反馈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中对儿童的不同行为表现随时随地给予肯定或否定反馈并及时强化肯定行为,以增加其出现频率,防止不当行为因忽视或经错误肯定而增加。

自闭症儿童会在不经意间做出各种各样的行动,有对有错,但往往自己不知是否符合规则,而一些不当行为的养成常常是由于在儿童刚开始做时被忽视,等儿童常出现此行为才被老师重视,再想改掉为时已晚。比如弱智学生入学后反而怪动作增多了,学会了同班不少学生的不好的行为。这是由于自闭症儿童视觉记忆很强,很容易不自觉地模仿别人的动作,如果此时没有得到任何反馈,就等于是默许这种行为,很快这个儿童就习得了某个不良行为。

通过训练,我看到随时反馈、及时强化在自闭症训练中是十分重要的,特别在刚换一个新环境时要格外注意他的一举一动,及时制止一些不应有的动作或言语模仿。

4.优化反应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训练前先把内容加工提纯,开始只让他接受最优化的刺激,得到简单而正确的反应后再变换刺激,增加复杂性。有人形象地把提纯比喻成吃葡萄时挖籽去皮而只给儿童吃果肉。

由于外界事物十分复杂多变,它所带来的信息对自闭症儿童来说是巨大而繁多的,有时是难以承受的,并且这些儿童又难以辨别何为正确的要接受的信息,所以就更要提练。有时教自闭症儿童说话,但外界十分嘈杂,或不时有人与训练者插话,这种环境极不利于自闭症儿童掌握正确用语。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也是一样,每一行为各个动作都要简练有序,中间不允许多余动作或拖延时间,否则诸如东张西望玩手或其他用具、敲击等多余动作就会“乘虚而入”。

5.个别指导先行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过程中优先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使训练双方能相互配合,在这个基础上使自闭儿童逐步融入小组或其他集体中。

自闭儿在新环境中很难适应集体氛围,有显著的沟通、社交和行为问题,若开始时未与训练者合作好,以后很难接受有效训练,在不适应的场合中也不能寻找别人帮助。因此个别训练、小团体协助是其走向大集体的一个过程环节,在训练中要优先考虑。当儿童能接受一定指令并对环境有所了解之后再进入小团体就容易了。

四、自闭症儿童训练的方法

1.游戏法

游戏可让自闭症儿童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可增进其语言的主动性,也能从中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孩子的游戏就是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他们在游戏中发展友谊,学习社会策略和增进社会能力。Lord(1984)以及Wing和Attwood(1987)研究指出自闭症对于社会沟通线索理解及表达存在困难,他们常常处于孤立状态或是徘徊在同伴团体中的边缘,可能会避免或抗拒别人社交性的邀请,被动的接受,很少或完全没有主动的社交,或者以其特有的方式接近同伴。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团体性游戏来提高自闭症儿童此项功能。我们经常会在游戏及小组课上设计一些互动的游戏项目,譬如“二人毛巾运球”让小朋友从游戏中学会与人合作,并与合作伙伴“分享”胜利的成果(如分吃一种食品)。同时,亦根据小朋友的能力设计一些戏剧性的游戏,如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在训练老师问过“老狼老狼几点了”之后,会让小朋友回答老师的问题,比如说小朋友会回答“三点了”,诸如此类还有音乐游戏“泼水歌”及“上学歌”等等,都可在游戏中增进儿童语言的主动性。

2.同步行动法

根据身体机能协同发展原则,要注重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良好个性。训练双方在训练过程中为了达到和谐、易沟通而同时进行某项技能训练或训练者做与自闭儿一样的活动,使自闭儿注意训练者的一言一行并自愿与训练者一起从事其他活动的一种方法。例如训练中自闭儿只顾一人玩球,不理睬训练者,这时训练者应主动寻找接近的机会,最好也是拿球来玩,并玩得比自闭儿要好,有时可把球滚、扔到自闭儿身边,看他是否注意球,若注意,说明可以进行接触,这时两人可一起玩一会儿球,然后再转入下一个训练项目,但要求步调一致。这种以球或其他自闭儿当前持有物为中介(或作训练诱导物)的方法在训练中十分常用,关键是选择好恰当时机。同时注意两者行动同步,不能片面强调让自闭儿服从训练者或一味顺从自闭儿童。

3.情境法

根据丰富环境原则,创设一定情境以提供适当的刺激,引起儿童注意并充分感知情境,然后进行角色练习,使其逐步学会目标情境下的内容。例如我们对酷爱音乐的自闭儿进行训练时,先给他提供一个熟悉的音乐情境,可放一段录音或唱个歌曲开头引起他注意,让他在此情境中演习某项技能,并给予一定的角色任务。完成后进行奖励,个别难执行的命令还可采取唱说结合的方式表达,以后逐渐取消音乐情境来让他完成角色任务或进行迁程训练,最终在无音乐情境中也能完成。

4.角色替代法

根据正向发展原则,在交往训练中,借助一定的中介人物(一般为儿童喜欢的物品,有时或是人)通过角色替代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交流。例如儿童比较喜欢小熊或恐龙等,教师可以木偶或玩偶或面具操纵的方式,通过让被训练者扮演小熊来进行交流,或者让自闭儿拿小熊玩偶,训练者对玩偶发布指令,实际是让自闭儿来执行。这种方法是利用儿童只对物品或某个人感兴趣,通过角色转换来实现对其他物或人都感兴趣,以便按指令行事。如果自闭儿只对玩偶等感兴趣而不执行下一步指令,玩偶要立即消失,只有把握好出现与消失的分寸才能发挥角色替代的作用。

5.感觉统合训练法

感觉统合失常乃是由于脑功能障碍,无法将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及肌肉关节动觉等五种基本感觉的刺激加以统合并适切反应。感觉统合训练法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以上几种感觉刺激的输入,并适当的控制,让自闭症儿童依靠内在驱策力引导自己的活动,自动形成顺应性的反应,藉此促成这些感觉的组合和统一。

由于自闭症儿童个体差异很大,就感知而言,有的听觉灵敏,有的视觉敏锐,有的触觉过敏,有的嗅觉敏感……运动功能等都千差万别,因此在训练中就要因人而异选择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视听动训练法、触觉脱敏法、听觉统合训练、精神统合、感觉统合训练法,以及矫枉过正、过度练习法、行为矫正中的消退法、强化法等等。只要教育工作者端正认识,以科学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去对待这一需特殊帮助的“普通”群体,依据儿童的情况使用和创造合适的因人而异的训练方法,自闭症儿童走向社会的日子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全日本特殊教育研究联盟编,杨鸿儒译.自闭教育入门.台北:台湾大展出版公司,1999.

[2]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主办:孤独症儿童康复动态.1998,(2).

[3]朴永馨.特殊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4]肖非.特殊教育通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5]朴永馨.特殊教育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6]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自闭症儿童教育论文

看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自闭历程观后感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传记电影《自闭历程》为我们讲述了美国动物科学家坦普尔.葛兰汀的真实故事,这让我想起了作家杨朔曾经说过:“每个人的心里都埋着一团火种,只要善于拨弄,它就会熊熊燃烧。”对于教育者而言,咱们应该如何探寻孩子心灵深处深埋的火种?如何拨弄孩子心中希望的火种?影片已为我们指引了路径----这就是尊重、理解、欣赏每一位学生。

在我看来那些八九岁的孩子都应该是快乐幸福的,而在我的教育历程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学生,她叫李静,是个长得很乖巧的小女孩,李静却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不愿上学,即使硬把她留在校也是沉默寡言,课间还躲在角落里,上课不愿发言,性格孤僻,学习成绩也不太好。为什么阳光般的年龄却是如此漠然呢?我在脑子里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于是,我联系其父母,希望从他们那能得到答案。通过了解我才知道:她从小都是外婆带大,外婆也没什么文化,平日里只管她吃饱,很少与孩子交流,更别说教孩子了,将要上四年级了,父母才把她接到身边。由于父母工作很忙,她经常一人呆在家,也很少与父母交流,加之原本间的感情就很淡薄,环境又陌生,导致她性格孤僻,行为也较散漫。在学校里,她总觉得老师、同学对她冷淡,因而自卑心理严重。许多要求得不到满足,不愿和人交往,胆小,时间久了,便成为班上的后进生。

班上的孩子都对老师特别热情,经常会围着老师转,我也很习惯在课后把孩子们叫到自己身边,和他们聊聊天,李静同学也在其间,不过在同学们叽叽喳喳的谈论声中,我看到她总是欲言又止,于是在课间十分钟我常常关注她,请她教教我那些新鲜的玩具怎么玩;问问她这件漂亮的新衣服是谁买的?考考她学懂了吗;对她说老师想听听她的观点,告诉她这几天进步了!今天和同学吵架不应该……告诉她老师想听听她的心里话……在这种轻松的聊天氛围下,及时把握好了教育的契机,自然而然地提出对她的一些要求。与此同时,并把她在校的进步及时打电话给家长,让家长予以表扬。一个学期下来,她愿意主动与同班同学聊天了,偶尔还能听见她爽朗的笑声......

李静同学的转变、电影《自闭历程》的主人公坦普尔.葛兰汀的成长,让我深深认识到,尊重、赞赏、理解在教育实践中对孩子的激励作用。获得他人的赞赏与肯定,达到自我实现,是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以后精神上的一种高级需求。心理学也研究表明:受到表扬后的行为,要比挨训后的行为更合理、更有效。

教育专家韩凤珍曾说过:“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好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不是命中注定要做后进生。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团希望的火种。只要我们做到像影片中的导师卡洛克博士那样,一如既往地鼓励、支持、指引我们的孩子们,用尊重、理解、支持去拨弄每一团火种,用欣赏去关爱每一团火种,用《一个也不能少》的师德底线去呵护每一团火种,我相信每一团火种都会熊熊燃烧……

打开一扇扇门,冲破一道道枷锁。

最近,我们观看了一部名为《自闭历程》的电影。这部电影没有请来大牌影星,没有华丽的特效,甚至在电影上映前没有进行大肆宣传。然而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反思,也给我带来了启示。

影片讲述了一个出生在美国的自闭症患者坦布尔,她对于拥抱极度敏感,同时社交能力极弱。所以她从小就受到了欺负与各种歧视,而唯一关心她的,也只有她的家人与卡洛克博士了。但即使坦布尔遇到了这些种种的麻烦,却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她努力去打开一扇扇门,并最终凭借她卓越的洞察能力所发明的一个屠宰场设施设计取得成功。而她却依然尝试更上一步,她发表过上百篇论文,并到各地区演说,尝试去帮助更多的自闭症患者。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每个人都对精神疾病一无所知,坦布尔能发展到这种程度确实令人惊讶。但是仔细想想,其实我们跟坦布尔有着多大的区别?我们不也是拥有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在中途中有无数个嘲笑并打击我们的人,而我们大多数最终都选择了放弃。其实我们跟坦布尔没有差别,只不过她一直坚贞不移地走着路并没有因受到别人影响而放弃自己。

但是真的要说到坦布尔为什么会成功,那么这就仅仅只是原因之一。坦布尔是十分幸运的,因为那些帮助她的人都是真心去帮助她的。而她自己的心态也十分重要,她并没有把那些挫折看做是挫折,而是把它看做是打开一扇门之前的历练。也正是因为这样,她才能将她面前的门一扇一扇地打开。

打开一扇扇门,冲破一道道枷锁,唯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电影到一半时,女主毕业了,也同时打开了第一道门,她成功的独立的上学和交际,从害怕人群密集,噪音,小时候遇到刺激打人,到后来不断的旋转使自己平静下来。后来暑假到了姑妈的牧场和牛接触,使用的是牛的镇静方式。后来去寄宿学校,自己制造“拥抱机器”(就是牛的镇静方式),第一次被学校发现砸了,第二次姑妈到学校据理力争,留住了,女主找到了与自己合拍的室友,也找到和和自己相处和社会相处的方法,毕业的时候是优秀毕业生,初露光芒,台上一番话,调理清晰,对自己肯定,也认识自己。

实习到工作阶段,1970年代的美国,还是男子的社会,被阻挠,被嘲笑,被蔑视,女主依然热爱自己的事业,致力于牧场的控制系统,如何有效的让牛有尊严的死去,途中遇到一道道门,换男装,毛遂自荐,快要爆炸的时候开了一晚上的车去找人生导师沟通,和妈妈沟通,在遇到每一道道门的时候,女主都是害怕的,但是想要改变的决心大于害怕,她踏出去了,打开了一道道门,行业因素,同事都是男性,一人一句密密麻麻的`否定质疑和藐视,女主都耐心专业的解答了,一次次的踏出改变,让女主更从容的和社会相处和人类相处。电影最后的全国自闭症大会,女主光芒四射,拿起主持人传来的话筒,一步步走向最后一道门。

女主妈妈

爱和责任,大概不足以形容妈妈的伟大。电影中女主4岁还未说话,反应和性格和同龄小孩有异,妈妈带去看医生,医生诊断是因为缺少母爱和陪伴,是婴儿期精神分裂,是自闭症,妈妈有良好的学识和对陪伴孩子4年的经历,没有盲目相信医生的诊断,同时付出更多的爱和理解,事实证明女主成长的很好。和女主沟通,是倾听,是理解,是开导,也是换位思考,天使一般的妈妈。当然,因为太害怕,姑妈也一直陪伴着妈妈,适当的放手就是更好的成长,原来每一位妈妈都会经历这样的时候。女主第一次拥抱妈妈时,哭得哗啦啦的,平常的拥抱,有时候竟然这么珍贵难得。

姑妈

比妈妈大胆,但是同样爱女主的姑妈。大学前夕的暑假,女主和姑妈一起度过。姑妈有自己的牧场,女主在这里第一次接触到牛,还发现了新的平静方式。一开始以为姑妈是“坏人”,后来理解姑妈的爱似牡丹,灿烂而且热烈,妈妈的爱似梅花,持久而且暗香。和妈妈是好姐妹,有开导妈妈让女主踏出社会。

科学老师

女主的启蒙老师,是明灯也是朋友。理解女主并发觉她的潜力,鼓励女主上学,开发自己,女主也开始理解人类社群。一道道门就是老师说的,一扇门为你打开一个崭新的世界,一切你所做的就是下定决心穿过它。

室友

天使一般的室友,是视障人士,聆听和理解认同女主,是很贴心的小天使。戏份不多,但都对女主影响很大,是女主的第一位朋友,也是女主的迷妹。唯一能感受发生了什么的人,能感受到女主要实现什么的人。

女主

很多紧张的时候,是自我缓解或者是和妈妈沟通,和科学老师沟通,女主不怕改变,从她一次次勇敢的打开一扇扇门就知道,热爱永远大于怯弱,她更害怕没有做自己的事情。很多事情还不能理解,但她仍想让她的生活有意义。很喜欢女主,撞破南墙不回头,孤勇聪明,执着还细腻。从小知道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接受这设定也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让自己喜欢的事情有价值,真棒。

电影细腻真诚,节奏张弛有度,影片故事深刻,值得回味的好电影。

坦普尔在应该得到拥抱和抚摸的年纪得不到满足,所以自闭,也害怕别人的接触。四岁了还不会说话,所以别人无法了解她思考世界的方式。在别人看来是多么可怜的孩子。看着坦普尔为了获得平静而自己做了个机器的时候,我猜测,她的妈妈应该会帮助她克服恐惧,融入人群,这确实是普通人的想法,而影片让人意外。坦普尔自始至终都是个自闭症患者,她甚至为了验证那个机器的合理性而做实验写论文。这看上不合常理,我甚至可以想象这片子在中国拍的话,肯定会被妈妈打着“你不可能一辈子靠机器过活和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啊”的旗号来克服恐惧。这部电影似乎有种在向自己的缺点妥协的味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不完满的地方,有些不完满可能会伴随一生,那么要用什么态度对待?影片告诉我们,无法改变那就让他在那儿吧,看看自己的优点,然后尽量地发挥他。坦普尔思维异于常人,这让她在普通人不擅长的领域,获得另一番成就。

影片也没有一味对自己的恐惧妥协,而是将这种恐惧化为意象——门。当坦普尔勇敢地打开一扇又一扇门时,一片又一片新的天地随之而来。所以,这也是一部励志片。面对困境,有时候只要再勇敢一点就能过。当他不敢与陌生人说话又非要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当她鼓起勇气走出宛如断头台的自动门时,她只是比平时多了一点勇敢。我们也可以。

坦普尔不知道怎么和别人交流,也不懂得察言观色。而动物是简单的,所以她喜欢和动物打交道。让人玩味的是,她唯一的同龄朋友是个盲人。盲人当然不需要和她耍心眼。镜头在牛的脸部特写时,看着他们的眼睛,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他们显得很善良,也许只是因为他们不说话,这让我怀疑语言的意义。人类社会的语言当然很伟大,但这是不是其实也增多了误解。坦普尔的工作更是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她在姨妈家和牛过了一个暑假,让她觉得快乐。她也看过马死在面前。所以很能理解她之后的工作,她趴在过道上模拟牛的感受又根据自己观察世界的特点设计出充满人性的过道。虽然牛一样会被屠宰,但至少让这个过程显得平静。她是真正的爱动物。

按照常人观点,坦普尔绝对是个异类。对待异类,大部分常人如她的室友同学老师也是不理解的。普通人拥有普通的眼界,看到的世界是大致一样,当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时,群起而攻之。这部影片就结结实实地打了普通人一巴掌。我们该想想:对于那些不一样的人,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了解他们的想法,更何况,有名言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坦普尔在自闭症大会上发言,其中一句让我很有感慨:不管是在家还是学校,举止和规矩都很重要。这句话又打了普通人一巴掌。普通人对待异类,尤其是精神问题的异类,有时候会有一种奇怪的善良:那就是认为他们有病,所以有些不合规矩的举止是正常的。当然不要钻牛角尖说不是说要包容异类吗,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我们要包容的是异于常人的思想,要坚持的则是做人的基本规则。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异于常人的天才爱杀人,那我们就不应该包容。

此外,比包容更重要的是爱。坦普尔妈妈对她的爱很伟大。影片没有过多妈妈是如何教会坦普尔说话和遵守基本规矩的,但这个过程必定世间难得。就现实而言,并不是所有自闭症患者都能成为伟大的人,也许就是最普通的自闭者患者,那么,爱显然更重要。

这是一部很丰富的电影。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易于常人的人,这部电影应该只是个开始,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

“自闭症”在现代社会里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心理疾病,自我封闭,孤独,不善与人交流,远离正常的社交环境是广义上的定义。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生存压力与日俱增,自闭症的现象已不再是异数。大多数人对自闭症患者存在猜疑、鄙视,甚至是排斥。不经了解的妄下定论,将他们归类于“精神病患”。

其实,自闭症患者在他们更为深切的痛苦中掩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些是常人所不能体会的。传记电影《自闭历程》为我们讲述了美国动物科学家坦普尔·葛兰汀的真实故事,她也是一个自闭症患者,但她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坚持,成为了当今世界数一数二的牲畜处理设备设计与建筑专家。影片带领我们走进这类特殊的人群,感受他们内心的挣扎和梦想。

影片的前半部分,用片段式的记叙,概括了坦普尔从4岁到大学毕业的生活历程。在影片的一开始,坎普尔的一段自我介绍,开启了影片,也开启了她的人生。

从4岁起,坎普尔就活在自我中,她害怕被人拥抱,拒绝和人交流,只关注她想看到的,想听到的,并且对图像极其敏感。

人们常说,上帝关上了一道门,会为你开启另一扇窗。随着年龄的增长,坎普尔在科学领域方面的天才展露无疑。幸运的是,这时候,他遇到了人生中很重要的导师卡洛克,他看到了坦普尔的天赋,并给予她很大的鼓励和支持。除了在学术上的教导之外,卡洛克还告诉她,每当她不敢尝试新事物,恐惧烦躁的时候,就想象前面是一道或者是几道门,而这些门是开启新世界的大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那么全新的世界就将呈现在她的眼前。正是这小小的鼓励,支持坎普尔走过高中,走入大学,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

坎普尔有颗纯真善良的心,她看到农场的工人们用不科学的方法养牛、宰牛之后,决定设计出一条最人性最科学的养牛生产线。在这个过程中,她遭遇到很多苦难,碰了很多钉子,但凭借自己锲而不舍的努力和实践,她成功了。

坎普尔的自闭视角一直充斥着心酸、彷徨与无助,电影运用一幕幕的有声画面让无声的情感流入我们平静的心田,激起涟漪,激发共鸣。我们深深的为主人公的坎坷命运而呜咽,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纷繁的世界?步入社会的坎普尔没有一味对自己的恐惧妥协,而是将这种恐惧化为意象——门。当坦普尔勇敢地打开一扇又一扇门时,一片又一片新的天地随之而来。坎普尔不仅做到了突破,还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除了天赋之外,坎普尔还拥有极强的韧性和永不放弃的可贵态度。正是这种无畏的精神,让我们深深动容,联想到我们普通人和我们的普通工作,幸福的我们身心健康者;幸福的我们,和孩子们每天快活的工作。幸福的我们没有烦恼没有困难吗?有,并且太多。幸福的我们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生活呢?比之坎普尔,我们有着太多的抱怨,对生活,对工作,对社会,对孩子……

我们都是不同程度上的“自闭者”。因为我们也非常依赖秩序和渴望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面对陌生和变化本能的具有抵触与恐惧,安于现状和循规蹈矩是我们的常态。

影片的结束,又是一段演讲,这一次她是在全美自闭症大会上演讲。她克服了内心的恐惧,热情地把自己的经历告诉给那些同样患有自闭症的人们。

这部影片不像传统的励志片那样,用各种动情的桥段,企图催人泪下。它只是用一种真诚的态度,向你叙述着一段真实且令人敬重的人生。

这是一部很丰富的电影。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易于常人的人,这部电影应该只是个开始,而我们要做的是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与关爱。

每个人都是一颗小小的珍珠,都有闪光的一刻,只要拂去上面的灰尘,变会释放出自己的光芒。

天宝,一个普通女孩的名字,但她注定要走一条不普通的道路。四岁时,她被诊断为自闭症,医生说,她可能永远也不能说话。但天宝的妈妈有一种坚持与执着,她不相信天宝从此不能与人沟通。她从早到晚一直和天宝说话,教她识字,终于她能开口说话了。

在她姨妈家度过的暑假里,她与动物在一起很快乐。同时也发现一种让牛冷静下来的机器能让她自己冷静下来。于是她为自己制作了这样一个简易的机器,在自己受刺激时冷静。在她上学时,她被一个男孩侮辱,于是天宝用书砸了那男孩,结果被学校开除了。

转学过程中,她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位重要的老师——卡洛克。卡洛克老师不仅挖掘了天宝的各种优点,忽视她的症状,还向全校展示天宝的成果。当天宝问他大学怎么办并表示不想再上时,卡洛克老师告诉她:大学是一扇门,推开它,你会看到更广阔的视野。是啊,人生漫漫长路上的种种困难正如一扇门,推开后,将收获成功与喜悦。

还有一个人,天宝的盲人朋友。当外出时,看电视时,天宝就是盲人女孩的一双眼睛。天宝用活泼的语调,生动的文字来充当这一角色。而盲人朋友给予天宝的,是一种珍贵的友谊,她对天宝的心灵小心地呵护着。她俩在路上彼此扶持,互相帮助。这两个人的出现,给天宝缺少爱的内心世界中,添进了温暖。

看完这部电影,我对其中三个人深有感受:一是天宝的妈妈,她使天宝学会了沟通。二是天宝的老师卡洛克,他挖掘了天宝的潜能,让她以新的一面展示给大家。三是天宝的盲人朋友,她不怪天宝,让天宝内心的就溶化了。

爱是一种无所不治的药,它把封闭在内心世界的人救了出来,拿起肩上的十字架,露出开朗的一面。它是雨天的一把伞,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天生障碍的世界,更不应该去歧视他人。对于那种“奇怪”的人,更不应该疏远他们,要以爱感染他们,理解他们,将心比心,帮他们在内心世界中打开大门,走向成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