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女生生孩子像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21:40:32

女生生孩子像发表论文

是的,女性生孩子越多就会衰老的越快,依据就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在线发表论文,研究表明怀孕和母乳喂养会消耗人体的大量能量,并且影响身体的新城代谢等等。

首先第一个生孩子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其次,付出的代价过于庞大,而且影响又过于深远,导致很多女生都畏惧这件事情第二个就是现在的社会风气,有一部分人有意识的挑起性别对立,当然,这个现象也是在后面的社会发展中会逐渐起来的,只是提前引爆了而已,总的来说,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压力大,很多人为了缓解或者说发泄这种压力,就会在网上抱怨,到时候具体生活又是另外一种态度第三个就是现在女性的意识更进一步的觉醒,它是逐渐转变自己的社会形象,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职责来,进一步解放自己的生产力,减轻男性的负担,缓解社会的压力以及缓和社会的矛盾第四个就是由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变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衰弱逐渐地壮大了第三产业,为更多的,身体情况有困难的女性提供了合适的岗位,比如说视频博主,网文作者等等等等,长此以往,女性群体开始逐渐能够在社会上发声,开始在舆论主体中逐步的提高自己的占比总的来说,就这么几点,没啥可探讨的,在这里写一下一些问题,并且给出回答,给诸位女性提供一点建议Q:出现职场骑士怎么办?A:一般原因都是由于女性本身自带的生理特征导致的,你所提供的用户画像并不符合目标所想要的,也就是说,别人觉得这份活根本不适合你,那你就换一份呗!而且女性的生理周期确实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所以很多女性一定要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再去选择职业,这方面一定要多了解,多打听,多向周围的人寻求建议Q:为什么现在很多女生在网上脾气都很大?A:首先,由于女性的生理特征,导致他们的力量柔弱,从而导致他们直接倾诉自己的想法的倾向会很低,其次,生理特征带来的内心更加的丰盈充沛,会导致他们负面情绪的累积,第三个就是很多女生并不会排解自己的心里压力,她们不像男生,可以通过打游戏等等来发泄自己的情绪,第四个就是由于社会职责的缘故,女性的抗压能力并不是特别好,第五个就是现在的影视作品,开始鼓励女性倾吐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情感,诉说自己的想法,但是有的时候却过于笨拙,因为自己的原生家庭并不提供相关的教育,甚至还有意的会进行压制,导致很多女生在这方面其实是缺乏经验的,就跟男生好色一样,也是缺乏教育,这都是很常见的历史遗留问题了,在这里不多赘述Q:很多女生反对生孩子,除了身体上的痛苦,以及遗留的症状之外,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吗?A:工作家庭,这些都有人讲过,我在这里提一下教育的问题,首先第一个要将一个孩子抚养长大,这个成本是相当高的,我记得之前有过这样一个报道,说在中国要把一个孩子抚养至上大学要100万,这个观点是很久以前的了,但那个时候100万,可是相当大一笔钱,虽然现在也是,当然,真正抚养一个孩子肯定不会要100万的(大部分情况下),但是这个困难程度肯定不会低,相反会更高,高昂的抚养成本,高昂的教育成本,周边的资源都变得高昂了起来,很多家庭是很难承受的,你平常光鲜的外表都是通过消耗家庭的底蕴来实现的,假如说家庭一旦出现什么意外,十有八九可能会直接缓不过来第二个就是现在诸多女性,她的成长环境,先不说别的,大部分应该都是独生子女,就算不是他的成长环境,应该也是衣食不缺的,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受过什么生活上的困难,精神上的压迫,女性由于其角色的特征,假如在这方面没有经受过特殊培训的话,肯定的,表现是会相当差的,所以说很多女性根本就不愿意承受生孩子的痛苦第三个原因就是现在很多伴侣的表现确实很让人失望,消极冷漠的态度更会消耗女性的耐心,那么这个本质上是什么呢?本质上是社会的定向筛选,筛选出一批合格的,有意识的,积极主动的去配合伴侣,并且照料对方的男性,也就是说,进一步增加恋爱和生育成本,时代的要求说实话,很多女性发泄自己的情感指向目标,基本上都是男性,她们希望男性能够做出更多的改变,在两性的关系之中,担当起更多的责任,承担起更多的义务,社会的压力是无法避免的,也是无从改变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女性开始逐渐觉醒,开始追求自己的合乎道理的权利,他们不仅追求这些,还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怀,更多的关注,在新时代,男性要担当起属于自己的责任来

自己作为一名女性确实也有这种感觉,自己觉得自己在生活中觉得生小孩是对女性不公平的事情,可以说是非常认同,究其原因无非也就是以下几点:

第一点:孕育孩子的过程。孩子出生之前的整个过程中,女性可以说是占据了主导,而且也是比较辛苦的。怀胎10月这一过程男性根本是体会不到是有多艰辛的,而且有的心大的男性也不会把这一过程看得特别重。

刚开始怀孕的时候,女性只是单纯的可能会觉得比较开心一些,觉得有了爱情的结晶,会觉得比较幸福,也会有那种一家人围着自己转的感觉。但整个孕育生命的过程相对来说真的是一种煎熬。

刚开始的时候担心孩子会有问题,只是各种检查总是上医院里跑就是非常麻烦的,到后面身体情况稍微稳定一些,孕吐接踵而来,会让自己身体感觉特别的劳累。孕期激素分泌不均会导致自己的情绪发生变化,在别人看来有可能是自己是比较任性,但这种情绪自己是根本没办法控制住的,自己有很多时候也感觉变了一个人。

怀孕的过程中过去自己喜欢的一些东西根本是没办法触及的,特别是饮食方面也是需要忌口的,过去喜欢吃的食物会因为怀孕都要和自己统统告别,而男性根本就不用去注意这一点。再就是对女性的皮肤也可以说会有很大的影响,妊娠纹,脸上长斑,爱化妆的女孩子怀孕期间这些都是没办法去做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男性在这中间有做什么呢?偶尔女性发个脾气,还有可能不去哄女孩子,如果工作比较繁忙的话,去检查的时候也是没有时间去陪女性的,这就足以说明肯定就是不公平的。

第二点:孩子出生之后的抚养。如果是母乳喂养的话相对来说还好一些,只是你想要睡一个完整的觉肯定是不现实的,每天晚上要哄孩子睡觉,而且还要起夜的去给孩子喂奶,男人在这一过程中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如果是喂奶粉的话,男人如果工作比较繁忙,女性还要不断的起来给孩子去冲泡奶粉,也就更加辛苦了。孩子不生病还好,孩子万一身体不舒服陪伴孩子最多的还是孩子的妈妈,女性在这一过程中肯定要比男性付出的特别多一些,最重要的是女性做的这些事情,在很多男性觉得这些就是应该他们要做的事情,这是理所应当的,女性肯定会感觉不公平的。

第三点: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教育问题中女性也占据了主导的地位,特别是在孩子学习上大多数都是由妈妈来进行辅导的,而男人则以自己工作比较繁忙,或者是女性心比较细,能够管得了孩子这种理由让女性去负责,这对女性来说自然也是不公平的,可以说女人生了孩子之后,把自己80%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到了孩子身上。

作为一个妈妈来说,自己有幸福的时候,当生孩子真的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情,大多数时候还是会感觉比较累的,如果自己有机会去选择或者是重新选择的话,自己还是会选择不生。

生儿育女是女性都要经过的一个过程,对于女人来说经历了十月怀胎的痛苦后,还要面临分娩的危险,生完孩子后还要面临着黄脸婆的生活。对于女人来说,生完孩子之后会特别的劳累,甚至有人说女人生孩子越多老得更快,有什么依据呢?

一、女人的衰老是由卵巢功能及激素水平来维持的,女人生孩子后,卵巢功能衰老加快激素水平也明显下降。女人在生孩子时要面临各种孕期综合征的困扰,生完孩子后还要用更多的精力去照顾孩子。哺乳、育儿让女人消耗很大的能量,也需要更多的营养付出,女人的元气消耗越大,即便保养再好也很难恢复到没生孩子之前的容貌。二、女人生孩子越多对子宫的伤害越大,生完孩子后,子宫是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不仅如此,子宫还更容易发生妇科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体内的胶原蛋白流失越快,衰老自然就会更快,其实女人从结婚到成为人母,不仅仅只是身体上的变化,心理上也同样承受着各种压力。

女人生孩子是很伤元气的,如果月子没有做好,身体没有调理好,容易落下月子病,使女人的皮肤会变得越来越差,记忆力逐渐下降,身体也比原来更加虚弱,还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照顾孩子,加上生完孩子后,女人的身材严重走样,身体的各种变化会让女人看上去特别的显老。

丰县女子生育八孩论文发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填:近年来,劳动力资源逐步下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面临人口结构比例失调、人口红利消失、老年抚养比上升、医疗和养老保障负担加重等巨大挑战。劳动力不足也将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同时产生诸如住房、养老、医疗等亟待政府解决的问题。

“全面二孩”政策是指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与二孩政策相关的参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影响与对策》

摘 要:本文以我国人口政策调整为理论依据,分析了我国当前人口资源现状及特征,提出了“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并根据影响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全面二孩 人口资源 对策

一、概述

“全面二孩”政策是指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20世纪70-80年代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近几年加快了调整的步伐。“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的大调整(表一)。

二、我国人口现状及基本特征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大陆人口已达到了13.67亿人,比上年末增加了710万人,其中,当年出生人口为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为97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6‰,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5.21%。全国人口的结构特征主要呈现为:

(一)从性别比来看,男女性别比正在逐渐缩小。2014年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6,较2013年缩小了0.04。

(二)从年龄结构来看,老年化程度不断增大。2014年全国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25.6%,较2013年的24.6%提高了一个百分点,老龄人口也由2013年的3.34亿人,增长到了2014年的3.5亿人,增加了0.16亿人。

从城乡结构来看,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提升。我国人口城镇化率由2014年的53.73%提升到了2014年的54.77%,增长了1.04个百分点,农村人口减少有所放缓,但人口流动速度在不断加快。

三、“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现实影响

根据全国人大会表决通过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的规定,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将正式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那么在“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后,我国人口结构以及社会发展中将会出现哪些变化呢?

(一)对人口发展趋势的影响。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80年代、90年代和00年代的人口分别为2.19亿、1.88亿、1.47亿。00年代的人口数量比80年代的出生人口萎缩了32.8%,而这两个年龄段的群体还相差不到一代,实际平均生育低于1.4,,在如此较低的生育率下,几乎每隔一代人,出生的人口就会降低1/3。目前,我国人口占全球人口比重是19%,但每年1500万左右的新生儿仍低于世界年出生新生儿12%的比例,预计到2050年,我国的年新生儿出生约800万,约占届时全球人口的5%。“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国虽然会出现人口数量的增加,但要把目前的生育率提升到世界平均水平需要2-3代人时间。

(二)对人口结构的影响。从历年统计的数据来看,1979年,我国的0-14岁少儿的人口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3,而2009年,该比例降到了1/5以下,目前也只有约16.5%,与世界平均27%相比,差距较大。2015年,我国20-34岁年龄阶段的青年人口为3.25亿,预计到2030年将会降低到2.21亿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为2.2亿人,占全部人口总数的15.5%,预计在未来数十年里,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平均年均净增长600万-1200万左右,此刻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将会延缓我国成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的步伐。此外,人口性别比失衡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问题,“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这一问题将会得到有效改善。

(三)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既是科技创新的竞争,同样也是人口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在推动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重要性正在不断上升。如果解决不了低生育率陷阱问题,由此带来的未富先老、财政拮据、创新乏力等问题就会出现,反过来又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即将进入人口老龄化发展阶段,适时调整人口政策,允许和鼓励“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对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应对“全面二孩”政策影响的举措

人口政策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前途的大事,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所揭露我国的人口领域正发生着重要变化:生育率水平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进程加快等等,“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片面认识已不能准确反映当前我国的人口状况。为此,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全面实施“二孩政策”,面对“二孩”政策实施后可能在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影响,应采取积极对策予以应对。

(一)制定落实“全面二孩”政策的具体措施。从当前我国的人口规模、结构特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等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长期目标应该是,要保持每年出生人口的总体稳定,防止出现人口出生率的过快上涨或急剧减少,要把人口规模稳定在资源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并最终将生育率稳步提升至更替水平,要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各个年龄阶段人口结构预期目标,为后期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具体的目标引领。例如,其中,14岁及以下的人口比例要由目前的16.5%,未来五年里要将青少年比例再提高1-2个百分点左右,进一步降低人口老龄化比重。

(二)完善家庭养育扶持政策。随着养育成本的增加,即便是“全面二孩”政策的松绑,仍然有不少年轻人抱有观望情绪,主要是现在的育儿成本高,政府在家庭养育扶持方面还没有完全补齐政策短板。要让生育政策落到实处,减轻家庭育儿经济上的负担。政府可以直接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养育“二孩”。譬如:像新加坡:目前,在职母亲的有薪产假为16个星期,产假期间月薪分别由雇主承担和政府支付,最高补还额是每月1万元,父亲还可享一周带薪陪产假。

(三)改善学前教育条件。城市入托、入幼、入学耗时耗力,致使很多家庭不敢生育“二孩”,也导致很多农村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我国城市完全有能力为此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中国很多行业投资过度、产能过剩,但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却严重不足。建议政府在新建公建配套幼儿园时,同步配套托儿所;同时盘活社区资源腾出空间、协调社区内的幼儿园、公办早教中心、民办早教机构等,举办半日制、计时制的托幼服务,让家庭可以就近享有便捷、平价、优质的公共托育服务;更要积极协调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公共托育服务,满足家庭的不同层次需求。

(四)更加注重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为了减轻职业母亲生育小孩的后顾之忧,政府应适当承担产假期间的用工成本。我国的产假远短于大部分低生育率国家,延长产假由政府买单,是维护职业母亲权益的重要保障。此外,建议废除任何歧视非婚生育的政策;充分保障非婚生孩子、补偿失独家庭等的合法权益;立法保护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技术辅助生育的孩子;加强优生优育、亲子教育等科学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为我国公民的高素质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五、结语

全面二孩政策并不能改变我国出生人口的长期萎缩趋势。如果不能大幅提升生育率,我国未来人口的极度老化和急剧萎缩难以避免,经济社会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虽然“全面二孩”政策已经出台,但真正要让普通家庭愿意生,最主要的是要保障养育“二孩”的家庭生得起、养得起、养得好孩子。总得来说,在“十三五”期间,中国人口政策应该从限制生育转变为鼓励生育政策。

参考文献

[1] 杨燕.关于顺应“二孩”政策提升公共育儿服务水平的几点建议[OL]上海统一战线.

[2] 彭希哲.实现全面二孩政策目标需要整体性的配套[J].探索,2016(1):12-16.

女孩子发表论文

专业程度还是特别高的,这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所以才可以写出这样的论文,当时就获得了很多人的高评价。

Sci已经是产业化的东西了,只要实验室牛,有基金支持,除非顶级杂志基本都可以外包,所以这玩意咋说呢。

如今已经被保研了,可以看得出她非常的优秀,生活非常的幸福,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

如今她已经变得非常优秀了,她写的学术论文经常被刊登在期刊上,还获得了很多奖学金,赢得了很多大赛的奖。

孩子发表生命论文

《浅析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摘 要】幼儿园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展既有利于幼儿本身,也有利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由于园方和家长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导致生命教育开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既需要园方的重视,也需要家长的配合,还需要体验式生命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幼儿园 生命教育 园方 家长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4-0029-02

一 生命教育的源起

生命教育(Education for Life 或Life Education)的思想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的美国社会中充斥着大量的犯罪事件,且数量呈急剧上升的趋势。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J.Donald Walters)在加州创立了阿南达学校(Ananda School),他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他认为“教育并非只是训练学生去谋得职业,或者单纯从事知识上的追求与获得,而是引导他们充分体悟、感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可以说,这是生命教育思想的初步实践。1979年,澳大利亚牧师Rew Ted Noffs在新南威尔士州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 Center,LEC),这是最早成立的正式使用“生命教育”这一名词命名的机构。从此以后,生命教育开始流行起来。

我国大陆地区研究生命教育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持续多年,但迄今没有一个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概念。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主体围绕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生命价值升华等方面对教育客体进行直接或间接教育的活动。它的目的是确保个人身心健康,在此基础上体现生命价值,达到为公众、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目的。

二 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在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生命是一切活动的前提,没有生命,一切活动都是空谈。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为幼儿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二是有利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很多幼儿园超前讲授小学知识,加重了幼儿的身心负担。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展,旨在弥补目前应试教育的不足,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使得幼儿教育健康发展。

三 当前幼儿园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园方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当前,很多幼儿园把生命教育理解为幼儿的安全教育,主要指幼儿的身体不受损伤。因此,上至园长,下至保育员,都把幼儿的身体健康放在最高位置,把幼儿的人身安全放在一日活动的首位。这种对生命教育的理解,自然不能算全错。但是,本文认为,幼儿的身体安全只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生命教育不但要求教育者要注重幼儿的身体健康,还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同时,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幼儿还需要体验生命价值的意义。

2.家长的配合力度有待提高

很多家长对幼儿园生命教育工作知之甚少,还有一些家长对生命教育的理解过于片面。这就导致了家长把对幼儿的教育工作单纯地理解为“园方单方面的事情”。因此,幼儿在幼儿园里养成的好习惯,到了家里,全部都被“遗忘”掉了。父母的家庭教育使得很多幼儿“为所欲为”,俨然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其实,这种环境对幼儿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幼儿在幼儿园里养成的好习惯没能“固化”在头脑和行动中,造成了幼儿园教育的事倍功半。

四 幼儿园有效开展生命教育的策略

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既需要幼儿园开展相关工作,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二者缺一不可;既需要注重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还需要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生命、感受生命。

1.园方要高度重视生命教育

幼儿园对生命教育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身体安全的教育,还应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更要注重生命价值升华的体验。近年来,心理问题儿童逐年增多,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幼儿成为问题幼儿的主要组成部分。园方要注重对这些幼儿的观察,要早发现、早干预,不能错过心理干预的最佳时期。园方要摒弃“班里有几个特别的孩子很正常”的固性思维,要及时干预每一个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同时,园方要注重将生命教育的理念在课堂中予以灌输。比如,通过对《小蝌蚪找妈妈》的学习,要让幼儿知道,小动物们在小时候也需要妈妈,这一点和小朋友们是一样的。再如,通过对《丑小鸭》的学习,要让幼儿明白,每一个人都要不断地努力,才有可能变成白天鹅。幼儿在一点一滴的对生命教育的感悟中慢慢成长,学会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升华生命。

2.家长要做生命教育活动的坚强后盾

本文讲幼儿园如何开展生命教育,并不是说生命教育的开展仅仅依靠园方就能取得实效,家长的配合也非常关键,家长要为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幼儿一天的园内生活结束后,回到了自己的“第一所学校”里。这时候,父母要延续园里的生命教育工作。主要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功课:一方面要强化幼儿园里的好行为,让幼儿在园里养成的好习惯在家庭生活中延续下去;另一方面要多陪幼儿。这一点对心理问题儿童尤为重要,很多心理问题儿童就是因为缺乏父母的陪伴、父母关系不和谐才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事实也证明,有安全感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更自信,也更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

3.注重挫折教育和感恩教育的开展

一方面,要注重挫折教育。当前,幼儿的生活条件逐步提高,但很多幼儿的吃苦能力下降了,家长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能不能吃苦已经不重要了。这种想法当然不正确,因为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一个人会遇到什么艰难困苦,在幼儿时期是无法预见的。习讲过:“无数人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一定要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习这句话是对青年朋友讲的,但是,它对于幼儿仍然实用。另一方面,要注重感恩教育。当前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近年来,部分家庭有了两个孩子。但是,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很多幼儿习惯了自己“小皇帝”的生活,在他们简单的意识里,多一个弟弟或妹妹,父母、祖父母辈对自己的爱就被分割了。因此他们不喜欢再有“新人”出现,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现在拥有的就是应该的。感恩和分享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陌生的词汇。其实,这对于幼儿的成长极其不利。当前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不懂得感恩就不会和别人分享,也得不到别人同自己的合作,这对个人的成长是不利的。

4.注重生命教育的体验

注重幼儿生命教育的体验,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生命、体验生命的升华。近年来,体验式生命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事实也证明,体验式生命教育确实能够对幼儿成长起到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因为幼儿对教师的说教不能完全理解,而让幼儿实践正好能够弥补这一缺憾。笔者曾参加过一个幼儿亲子活动,活动的名字叫“妈妈很辛苦”。活动中,幼儿穿上宽大的衣服,衣服里面放着一个篮球,幼儿在模拟的小路、楼梯上行走,非常不便。这一活动,旨在告诉幼儿,妈妈在怀宝宝的时候,正像他们一样艰辛。活动结束后,很多小朋友都发表了自己的活动感言,有的说:“妈妈真辛苦,以后我再也不惹妈妈生气了。”有的说:“我在妈妈的肚子里那么久,妈妈走路太不方便了,以后我要爱护妈妈。”……事实证明,多一些这样的体验式活动,对幼儿生命教育的开展会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当然,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开展,还需要多方的努力,策略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挖掘,这也是生命教育的深邃之所在。

参考文献

生命教育是以寻求人的生命本体为基础,以尊重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为前提,以人的生命整体性、和谐性发展为目的,为了个体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生命教育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热爱生命加强大中学生的生命教育》

摘 要:近几年来,随时都有大学生自杀的报道见于报端,我们惋惜这些正值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以外,正值花样年华的青少年,却以毁灭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生命,目前自杀已成为15到34岁的中国青少年的头号死因,这不禁令人质疑: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关键词:热爱生命;大中学生;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概念,其后他所倡导的关于生命教育的理念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1979年澳洲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致力于对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防治。1989年,日本新修订的《教学大纲》针对青少年自杀、对人的污辱行为、杀人、破坏自然环境和浪费现象等日益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为内容的道德教育的目标。

在我国,有关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台湾比大陆起步要早些。1997年,由于当时台湾的一些学校一再发生暴力及自杀事件,台湾当时负责教育工作的陈英豪认为,必须尽快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所以就于该年的年底在全台湾的中学中开始进行生命教育。

当生命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的台湾如火如荼地开展之时,我国内地教育界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却才刚刚起步。2003年5月,我国教育部修订了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与原课程标准相比,新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增加并突出了生命教育的内容。新课标规定,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意义,体现生命的价值……”。这些规定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新的亮点之一。此后,上海市和辽宁省相继启动了在中小学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工程。2004年8月,160多名在北戴河参加会议的中国青年志愿者也发出了在中国青少年中开展生命教育的倡议,认为生命教育应该是在学生中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令人遗憾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以扭曲的形态在现实中运行的。学校教育中过度地强调升学和考试,人的生命的意义被压缩成了数理化英等科目的学习和分数。当人被异化为分数的奴隶时,其人格、人性、道德、意志、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就都被忽视,这种以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为主要取向的教育必然会造成青少年对生命的漠视。特别是当高中生升入高校后,升学压力骤减,各种心理因素造成的问题涌现,因此自杀现象就增多。

生命教育旨在引导青少年正确地认识自我,也正确地认识他人,从而使他们做到既珍重自己,同时也珍爱他人,即培养青少年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态度,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使他们善待生命,完善人格,从而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这一角度看,生命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乎段。

一、家庭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基础

老舍先生说过,父母的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家庭是孩子获得生命的的地方,是孩子生存的第一空间,也是孩子生活的第一场所,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重要环境。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其他任何组织或任何外人都不可能替代的。人类文明史也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启示:家庭教育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早且最易被铭记于心的启蒙教育,所以它可以被看做是教育之源;同时家庭教育又是一种最能深入骨髓的学前教育,它又可以被看做是教育的基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采用“爱”的教育的方式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生命至上的教育,关注孩子的心理,培养孩子珍惜生命和重视健康的意识。要让孩子知道,生命来之不易,所以要体验对生命的喜悦,要理解生命的尊严,使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并树立起自己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学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舞台

学校是学生接受全面教育的场所,学校对青少年正确生命观的形成负有重大责任。但是,当今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之下,学校教育严重地被异化,人类早期的关于人文主义价值的理念,即人对生命、希望、自由、公正、平等、爱和美等的追求已被应试教育的功利性的目的所取代,教育过程中缺少对人的尊重,缺少对人的生命情感的培养和生命意义的追寻。因此,学校应把生命教育放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来加以认识,加以思考,从而构建起一种新的进行生命教育的模式。学校不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包括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要融人生命教育的内容,要设法开展多种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而且还要重视营造生命教育的氛围,要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培育学生对生存的感受能力和生命意识。同时,在学校的管理中也要充分体现其对生命的珍视、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关怀和对生命的呵护。

三、社会环境是生命教育的条件

“环境育人”是生命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个人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他所生存的环境来塑造的。当前的社会环境给青少年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是被大众文化所恶化了的社会文化环境。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所以在现实社会中就充斥着物质主义、享受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相伴而生的还有虚无主义、相对主义盛行,人们正常的生活准则、道德规范皆被消解,导致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贬值,生活的意义虚无苍白。一切都可以不做,一切也都可以做;一切都无所谓,一切似乎仅是游戏而已――现代人陷入了价值与意义难定的虚无世界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更要做好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工作,更要重视倡导社会文明,净化社会环境,以尽可能地创造一个和谐的充满着仁爱的社会。

敬畏生命,珍惜自我。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无价的。对待生命,应心存敬畏。只有敬畏生命,才会珍惜自我。应充分利用生命知识讲座、生命阅读活动和生命主题班会等活动向青少年传递全面系统且切近实用的生命知识,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保护生命。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的9月1日的中小学开学日,中央电视台给电视机前的数千万中小学师生和家长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即以当年在我国发生的影响巨大的事件以及事件中涌现出来的典范人物为该课的内容,形象而不死板,生动而不做作。该“第一课”抓住了对中小学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好的时机,让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对生命价值进行了重新思考与认识。大学更应该承载这种责任,弥补中学阶段的不足,珍爱生命。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生命教育论文3000字

生孩子期间发表论文

答题/ 帅小西De --期待为您解惑! 读研孩子是否结婚生孩子,得看研究生能否安排好课题和学位论文。一般来说,作为导师不介意女生硕士期间结婚,但是不太建议在读期间生孩子,起码是不要在答辩之前。博士的话,一般没有具体限制,生孩子的女博士不少,如小西团队一个女博士硕博连读,6年期间生了2个儿子呢。 读硕士的话,3年时间时间比较紧,近些年各个院校研究生毕业要求水涨船高,如不少学科已明确要求一篇已接受的Sci论文。对于大部分研究生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当然,实在是怀孕啦,也可以和导师进行沟通,延期半年、一年。不延期的话,得看有没有得力的师弟/师妹愿意帮你顶上实验。之前,小西就有一个师姐研二期间怀孕,后面延期半年毕业,秋招时工作也算是比较有优势,不会刚进单位就怀孕休产假。 读研期间是否要结婚生孩子? 小西觉得这个问题关键还是看女硕士找的对象是否靠谱,毕竟在读期间是没有能力养家和孩子的,每个月的补贴就几百元。 尤其是两个人都是应届生在读的,小西觉得是否生孩子得慎重。 同时,若是在职读研或工作几年后的往届生,年龄较大且没有生活压力的话,生孩子顺理成章。但是,得提前安排完成好个人的实验或任务,怀孕期间在课题组学习室或家完成论文撰写,生孩出月子后参加答辩没问题的。 给你举个例子:小西有个博士同学,博四时和同门研一师妹谈恋爱,在他博士毕业后两个人选择结婚,他师妹研二选择硕博连读后,隔年生了一个儿子,而且比较勤奋和刻苦,硕博连读5年毕业的。不过,当时生孩子的那天晚上,白天依然在课题组办公室修改小论文审稿意见,在家休息40余天后又回到实验室。相信能做到这样的女研究生不多啊。读研期间生子一般两种情况:1)传为佳话,以优秀的科研成果毕业;2)和导师闹出矛盾,无法毕业。因此千万得注意:不同导师性格有差异,有些的确不太喜欢自己女研究生怀孕生子,影响课题开展和团队进度。 小西建议各位女研究生在发现自己怀孕后,和家人、老公沟通后就得及时和导师交流,毕竟导师性格再差也不会要求你不生,但是得给导师留出足够时间安排你负责的课题或任务。否则和导师缺乏沟通的话,后期想要顺利答辩毕业会非常麻烦的,慎重! 另外,作为女研究生的老公,在媳妇怀孕生孩子期间得做点事,尤其是同为博士、硕士的,一些课题上的也尽量做一点。之前就有女博士怀孕后实验取样、测试时老公晚上帮忙做的。 你会认可女硕士或博士在读期间生孩子吗?读研究生期间该不该有孩子?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样问是不是更好: 研究生期间生孩子是好还是不好? 这个问题一般针对的是女生,毕竟求学阶段生孩子对女生的影响比男生要大很多。我见过两个在研究生期间生孩子的女生,她们的经历,也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我同届的一个女生在读研期间怀孕,生女,毕业,工作,好像什么都没耽误。这个女生工作了几年考的研,入学前就结婚了。似乎是研一下学期怀孕的,去学校申请了一个好的宿舍。课堂上看她做过的一次展示,能力挺强。生了孩子以后似乎就没在课堂上见过她,听说她的论文延期了半年,毕业后回了她家乡的一个单位。 另一个女生是我本科时室友,她是法学专业的,在校期间每年拿一等奖学金。本科毕业后交了一个博士男朋友,后来花了一年时间复习考研,她复试时已怀孕,研一时就把孩子就生了。后面两年课少,她就几乎在家带孩子,做论文。毕业后去了她老公老家那边的一个重点国企。选择在读研期间生孩子,在我看来有弊有利。 第一,错失了在学业上精进的机会。 研究生阶段是很多专业在本学科中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时期。女生在怀孕这十个月时间,有的人身体会极度不适,再加上生产后需要照顾孩子,新手妈妈很可能会有身体和心理的各种不适应。因此,花在学业上的精力和时间非常有限。 研究生期间,文科专业还好,上课,读书,做学术写论文;工科专业的就涉及到要去实验室做实验甚至出去调查。如果这时怀孕,对宝宝不好,也会影响到整个团队。 虽然看起来毕业拿学位不耽误,但是这当中的过程,确实会在学业上带来不便。 第二,毕业时选择受限,少了很多跟同学间的情谊。 读研期间要孩子,很多课程的学习展示,可能自己没办法做到全身心投入,与同学之间的来往不像其他人那么多,心态上也有很大不同。 毕业时,由于要考虑到孩子的照顾,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在选择单位时就不能东南西北任选了。 第三,对孩子成长不好。 怀胎十月,对孩子对妈妈都是一个考验,生完以后涉及到的喂养,照顾,教育等,都需要考虑。而这时还有学业上的牵绊,恐怕新手妈妈会有些力不从心,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当然,研究生阶段要孩子,也有好处。首先身体年轻,孩子 健康 ,妈妈身体恢复也快。毕业时,可能有的单位会看中已婚已育的条件,会比较好签。因为考虑到家庭责任,妈妈会更努力地想要给孩子提供好的成长条件。如果双方经济条件好,父母都支持,而且能帮着带孩子,研究生阶段生孩子也不错;如果自己还只是学生心态,家里也无法给与太多经济和实际的支持,还是不要打算生孩子了。毕竟,能安心学习的时间就那么几年,错过了,就永远地错过了。 我虽然还没有考上,但是我觉得此方案可行。 我就打算这么干,不过我今年得努力先考上 !啦啦啦啦 允许,时间到了,顺理成章,这个可以有。饮食男生,人生就如此! 我觉得可以,但是压力太大。需要协调学校和导师。不是那么容易轻松的事情。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有有有矿!啥都可以呐。

研究生儿子发表了论文父母写祝福语写1、你理想中的那所研究生给你发了录取通知书,真诚地祝贺你!最终实现了你的奋斗目标。在接下来这段日子里,儿子继续加油。2、祝贺儿子考取了自己理想的研究生,那段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的日子可以暂画一个句号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