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名为阻抗的论文是谁发表的

发布时间:2024-07-02 07:57:59

名为阻抗的论文是谁发表的

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了6篇划时代的论文,分别为:1.《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2.《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方法》3.《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4.《论动体的电动力学》5.《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6.《布朗运动的一些检视》1905年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年后的2005年因此被定为“2005 世界物理年”。1905年3月,德国《物理年鉴》发表《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Über einen die Erzeugung und Verwandlung des Lichtes betreffenden heuristischen Gesichtspunkt),认为光是由分离的粒子所组成。爱因斯坦解释光也是由小的能量粒子(光量子)组成的,并且量子可以像单个的粒子那样运动。“光量子”理论把1900年普朗克创立的量子论大大推进一步,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波动—粒子二元性。 1905年5月11日,德国《物理年鉴》发表一篇用布朗运动解释微小颗粒随机游走的现象的论文《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Die von der molekularkinetischen Theorie der Wärme geforderte Bewegung von in ruhenden Flüssigkeiten suspendierten Teilchen)。这篇论文是对布朗运动这种平移扩散的开创性研究。 1905年6月30日,德国《物理年鉴》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Elektrodynamik bewegter Körper)一文。首次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论文中提出了两个基本公理:“光速不变”,以及“相对性原理”。 1905年9月27日,德国《物理年鉴》刊出《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Ist die Trägheit eines Körpers von seinem Energieinhalt abhängig?),认为“物体的质量可以度量其能量”,随后导出了E = mc²的公式。

1.爱因斯坦论测定分子大小的博士论文2.爱因斯坦论布朗运动3.爱因斯坦论相对论论文4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论文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5.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假说的早期工作

1、 小波分析与一类波动方程的解,数学理论与应用,2001年,6月2、 层状介质中高频电磁波的解,有色金属学报,2001年,10月3、 奇点展开法及在瞬变电磁解释中应用,物探与化探,1996年5月4、 湘西金矿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物探与化探,2000年3月5 、Nonlinear effect of the dual-frequency IP spectrum, TRANSACTIONS OF NFSOC,VOL 5,No.4,p.1,Dec,19956、 测深中视电阻率假异常现象分析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第5卷第4期,P14,1995.127、 双频道频谱激电非线性效应研究,地球物理学报,第38卷 第5期,P670,1995.98 、频谱激电非线性效应的理论模型,地球物理学报,第38卷 第5期,P662,1995.99、 Equivalent circuit of nonlinear effect of spectral IP, TRANSACTIONS OF NFSOC,VOL. 5,No.3,p1,Sept,199510、 Square wave coherent method for extracting IP effect, TRANSTCTIONS OF NFSOC,VOL.5, No.2, P1, Jun. 199511、 Chopping wave method for removing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coupling,TRANSACTIONS OF NFSOC, VOL. 5, No.1, P1, Mar. 199512、 小波分析与电磁测深中静态效应的识别、分离及压制,地球物理学报,第38卷第1期,P120,1995.113、 小波变换与阻抗函数的奇性分析及其应用,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第25卷第5期,P29,1994.814、 地下介质介面成象与干扰压制,中南矿冶学院学报,第25卷第5期,P5,1994.815、 平电偶极频率测深中区全视电阻率定义新方法,地球物理学报,第3卷第4期,P415,1994.716、 率域电磁测深中的记录规则,物探与化探,第18卷第3期,P192,1994.617、 双频道频谱激电非线性效应研究,科学通报,第35卷第5期,P442,1994.318、 频率域电磁法资料处理软件包,物探与化探,第18卷,第11期,P46,1994.219、 垂直磁偶源频率测深的阻抗实部等效电阻率,中南矿冶学院学报,第24卷第2期,P186,1993.1220、 平载流线圈中心点组合小波频率域测深研究,中南矿冶学院学报,第24卷第2期,P6,1993.1221、 小波变换与电磁法勘探中高维地质体的特征刻划,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第3卷第4期,P1,1993.1022、 水平电偶极子源的场分量等效电阻率,中南矿冶学院学报,第24卷第2期,P137,1993.423、 水平电偶极子源的阻抗等效电阻率,中国有色学报第3卷2期, P6 , 1993.424、 静态效应校正的波数域滤波方法,物探与化探,第17卷第3期, P209, 1993.325、 频率域电磁测深中的磁场水平分量新的计算方法,物探与化探计算技术,第15卷第1期, P64, 1993.2所在院校:中南大学地球信息物理科学与技术系

麦克斯韦是19世纪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1831年11月13日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自幼聪颖,父亲是个知识渊博的律师,使麦克斯韦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0岁时进入爱丁堡中学学习14岁就在爱丁堡皇家学会会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二次曲线作图问题的论文,已显露出出众的才华。1847年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1850年转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数学系学习,1854年以第二名的成绩获史密斯奖学金,毕业留校任职两年。1856年在苏格兰阿伯丁的马里沙耳任自然哲学教授。1860年到伦敦国王学院任自然哲学和天文学教授。1861年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1865年春辞去教职回到家乡系统地总结他的关于电磁学的研究成果,完成了电磁场理论的经典巨著《论电和磁》,并于1873年出版,1871年受聘为剑桥大学新设立的卡文迪什试验物理学教授,负责筹建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1874年建成后担任这个实验室的第一任主任,直到1879年11月5日在剑桥逝世。麦克斯韦主要从事电磁理论、分子物理学、统计物理学、光学、力学、弹性理论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电磁场理论,将电学、磁学、光学统一起来,是19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最光辉的成果,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综合之一。他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这种理论遇见后来得到了充分的实验验证。他为物理学树起了一座丰碑。造福于人类的无线电技术,就是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麦克斯韦大约于1855年开始研究电磁学,在潜心研究了法拉第关于电磁学方面的新理论和思想之后,坚信法拉第的新理论包含着真理。于是他抱着给法拉第的理论“提供数学方法基础”的愿望,决心把法拉第的天才思想以清晰准确的数学形式表示出来。他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对整个电磁现象作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凭借他高深的数学造诣和丰富的想象力接连发表了电磁场理论的三篇论文:《论法拉第的力线》(1855年12 月至1856年2月);《论物理的力线》(1861至1862年);《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1864年12月8日)。对前人和他自己的工作进行了综合概括,将电磁场理论用简洁、对称、完美数学形式表示出来,经后人整理和改写,成为经典电动力学主要基础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据此,1865年他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电磁波只可能是横波,并计算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同时得出结论: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形式,揭示了光现象和电磁现象之间的联系。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麦克斯韦于1873年出版了科学名著《电磁理论》。系统、全面、完美地阐述了电磁场理论。这一理论成为经典物理学的重要支柱之一。在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方面麦克斯韦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气体动理论的创始人之一。1859年他首次用统计规律得出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从而找到了由微观两求统计平均值的更确切的途径。1866年他给出了分子按速度的分布函数的新推导方法,这种方法是以分析正向和反向碰撞为基础的。他引入了驰豫时间的概念,发展了一般形式的输运理论,并把它应用于扩散、热传导和气体内摩擦过程。1867年引入了“统计力学”这个术语。麦克斯韦是运用数学工具分析物理问题和精确地表述科学思想的大师,他非常重视实验,由他负责建立起来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在他和以后几位主任的领导下,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学术中心之一。他善于从实验出发,经过敏锐的观察思考,应用娴熟的数学技巧,从缜密的分析和推理,大胆地提出有实验基础的假设,建立新的理论,再使理论及其预言的结论接受实验检验,逐渐完善,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特别是汤姆孙W卓有成效地运用类比的方法使麦克斯韦深受启示,使他成为建立各种模型来类比研究不同物理现象的能手。在他的电磁场理论的三篇论文中多次使用了类比研究方法,寻找到了不同现象之间的联系,从而逐步揭示了科学真理。麦克斯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麦克斯韦父亲的影响 在科学史上,一些重大的理论,常常要靠许多人的前赴后继、不辞劳苦的努力,才能创立起来。19世纪,导致物理学爆发一场革命的电磁理论的创立,就是这样的。从奥斯特、安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开始,经过法拉第的奠基,到理论的完成,前后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最后完成这个理论的人,是英国杰出的数学家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论法拉第的力线》这篇论文,虽然基本上是对法拉第力线概念的数学 “翻译”,却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因为麦克斯韦一开始就使用了数学方法,而且选定了法拉第学说的精髓——力线思想,当做自己研究的起点。这表明麦克斯韦的科学洞察力确实是不同来凡响的。他认准了主攻方向,就坚定不移地研究下去。他后来的一系列论文,步步深入,都是沿着这条正确道路走的。这一点,是他比汤姆生高明的地方。汤姆生已经走到真理的边缘,却迟疑不前;麦克斯韦抓住了真理,就锲而不舍。所以麦克斯韦尽管起步比较迟,却第一个登上了光辉的顶峰。 科学的道路总是不平坦的。正当麦克斯韦的研究很有希望的时候,一桩不幸的事情打断了他的计划。一天,他正在埋头研究几篇新近的电学资料,邮递员送来一封家信。他拿到信,一眼看出不是父亲的笔迹,心头不由一惊。他许久以来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父亲年老体弱,健康恶化,突然病倒在床。那封信是父亲请别人代写的。麦克斯韦读完信,心里十分焦虑和难过。他对父亲的感情是非常深的。从幼年起,父亲就是他的良师益友,也是整个家庭的支柱。十几年来,他们朝夕相处,十分融洽。麦克斯韦离家求学以后,他们几乎每天通信,交换各种科学思想和对社会的见解,也畅谈有趣的日常生活。 为了照顾父亲,麦克斯韦只得离开剑桥大学,到离家比较近的阿伯丁工作。阿伯丁是英国北部的一个海港,那里的一所学院答应让麦克斯韦担任自然哲学讲师,可是需要等一段时间。麦克斯韦整夜守在父亲床前,尽力减轻老人的病痛。但是不论他怎样小心伺候,还是没有挡住死神的降临。1856年春天快要到来的时候,父亲终于离开了人间。这在麦克斯韦生活中,无疑是不可弥补的损失。他悲痛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不久,阿伯丁的马锐斯凯尔学院正式聘请他当自然哲学教授。麦克斯韦在就职以前,回到剑桥大学办理一些事务,停留了好几个月。他当时的心情很矛盾。对于母校,他是留恋的,而且父亲已经去世,他留在阿伯丁的意义也不大了,更主要的是他的电磁研究刚刚开始,他不知道在阿伯丁有没有合适的研究条件。但是,马锐斯凯尔学院已经给他下了聘书,据说院长很赏识他,他不好推脱,只得上任了。这一去,他的电磁研究竟推迟了四年。 法拉第的启发 1860年初夏,马锐斯凯尔学院的物理学讲座由于某种原因停办了。28的麦克斯韦离开阿伯丁港,到伦敦皇家学院去任教。他的妻子也随同前往。这次工作调动,是麦克斯韦一生事业的转折点。 在这以前,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麦克斯韦最初的母校爱丁堡大学,也要聘请一个自然哲学教授。他开始是准备去那里的。应选的一共有三个人,另外两个是他在剑桥大学的同学,其中一个还是中学的同学。三个人里究竟应该取谁,当局决定通过考试来决定。要是论学问,麦克斯韦稳拿第一,但是比口才,他吃亏了。考试结果,麦克斯韦名列最后,连主考人对他的讲课能力都表示怀疑。当时一家爱丁堡杂志评论这件事,也很替他惋惜。俗话说: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麦克斯韦没有被爱丁堡大学选中,自然是件憾事,但是他却因为这个转到了皇家学院,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 麦克斯韦在阿伯丁的四年时间里,一直怀着一桩心事,就是想用数学工具表达法拉第的学说。他的这个愿望,1855年只开了个头就搁下了。就是在研究土星的苦战中,只要见到有关电磁学方面的文章,也都会引起他密切的关注。他经常给法拉第写信,探索电磁的奥秘。他的案头一直摆着《电学实验研究》。每次打开这部辉煌的巨著,他的情绪就十分激动。法拉第,这位他当时还没有见过的伟人,给物理学描绘了一幅多么形象的图画啊!电、磁、光、力线、波动……在它们背后隐藏着什么规律呢? 麦克斯韦到伦敦以后特地拜访法拉第。这是一次难忘的会晤。青年物理学家递上名片,不一会儿,法拉第面带微笑地走了出来。这位实验大师已经年近七旬,两鬓斑白。他同麦克斯韦一见如故,亲切地交谈起来。 这两位伟人,他们不但在年龄上相差40岁,而且在性格、爱好、特长等方面也迥然不同,可是他们对物质世界的看法却产生了共鸣。这真是奇妙的结合:法拉第快活、和蔼,麦克斯韦严肃、机智。老师是一团温暖的火,学生像一把锋利的剑。麦克斯韦不善于辞令,法拉第演讲起来却是娓娓动听。一个不精通数学,另一个却对数学运用自如。两个人的科学方法也恰好相反:法拉第主要是实验探索,麦克斯韦擅长理论概括。可以说,他们在许多方面是互相补充的;爱因斯坦曾经把他们称做一对,说他们就像伽利略和牛顿一样,相辅相成。麦克斯韦自己也谈到过这一点:“因为人的心灵各有它不同的类型,科学的真理也就应该用种种不同的形式表现,不管它是用具有生动的物理学色彩的定性形式出现,还是用朴素无华的一种符号表示出现,它都应该被当做是同样科学的。”这话自然是对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法拉第的尊敬。不过,不同的科学方法,发掘科学的深度却常常不同。法拉第用直观而形象的方式表达的真理,麦克斯韦最后用惊人的数学才能把它总结出来,并且提到理论的高度,所以他的认识就更深刻,更透入事物的本质,因此更带有普遍性。 4年以前,法拉第曾经称赞过《论法拉第的力线》这篇论文,他没有料到论文的作者竟这样年轻。当麦克斯韦征求他对论文的看法的时候,法拉第说:“我不认为自己的学说一定是真理,但是你是真正理解它的人。” “先生能给我指出论文的缺点吗?”麦克斯韦谦虚地说。 “这是一篇出色的论文。”法拉第沉思地说,“但是,你不应该停留在用数学来解释我的观点,你应该突破它!” 法拉第的话像一盏明灯,照亮了青年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前进的道路。他马上用最大的热情投入新的战斗。 他设计了一个理论模型,试图对法拉第的力线观念作进一步探讨。这个模型完全建立在机械结构的类比上,有人称它是“以太模型”,现在看上去既枯燥又很不好懂。一位英国现代科学史家,用了整页篇幅也没有说清楚。事实上,麦克斯韦在晚期的著作里也舍弃了这个模型。奇怪的是,麦克斯韦竟把它当作跳板,成功地登上了真理的彼岸。 大厦终于落成 在讨论以太模型的时候,麦克斯韦对自己发现的一个重要事实引起了极大的注意。他分析了法拉第对电介质的研究以后,确认在电场变化着的电介质中,也存在电流,他把这称做“位移电流”。另外,他还计算出这种电流的速度。麦克斯韦惊奇地发现:位移电流的速度恰好等于光速! 这是偶然的巧合吗?天下哪有这样的巧事。他兴奋得几天都没有睡好觉,妻子帮他仔细核对了好几遍,数据确实没有差错。这意味着他计算出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同光速是相等的,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尽管他当时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几天后,他写信给法拉第报告了这个结果。他在信里说,他计算出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10740公里”,而“12年以前菲索(1819~1896)用直接实验测定的光速,却是每秒314858公里!”信寄出的时间是1861年10月19日。法拉第有没有给他回信,史料上没有记载。但是毫无疑问,正是这个发现,促使麦克斯韦4年以后断定光就是电磁波。 1862年,麦克斯韦在英国《哲学杂志》第4卷23期上,发表了第二篇电磁学论文《论物理学的力线》。文章一登出来,立刻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电子的发现人约瑟夫·汤姆逊后来回忆说:“我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那篇论文。当时,我还是一个18岁的孩子,一读到它,我就兴奋极了!那是一篇非常长的文章,我竟把它全部抄下来了。” 这的确是一篇划时代的论文,它同1855年的《论法拉第的力线》相比,有了质的飞跃。论文不再是法拉第观点的单纯数学翻译,而是作了重大的引申和发展。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引进了“位移电流”的概念。这以前,包括法拉第在内,人们讨论电流产生磁场的时候,指的总是传导电流,也就是在导体中自由电子运动所形成的电流。麦克斯韦在研究中感到这个旧概念存在很大的矛盾。比如在连接交变电源的电容器中,电介质里并不存在自由电荷,也就是没有传导电流,但是磁场却同样存在。麦克斯韦经过反复思考和分析,毅然指出,这里的磁场是由另一种类型的电流形成的,这种电流在任何电场变化着的电介质中都存在,它和传导电流一起,形成了闭合的总电流。麦克斯韦通过严密的数学推导,求出了表示这种电流的方程式,把它称做位移电流。 从理论上引出位移电流的概念,实在是电磁学上继法拉第电磁感应以后的一项重大突破。根据这个科学假设,麦克斯韦推导出两个高度抽象的微分方程式 (方程式直到1865年才最后完善),这就是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式。这组方程式,从两方面发展了法拉第的成就。一是位移电流,它表明不但变化着的磁场产生电场,而且变化着的电场也产生磁场;二是方程式不但完满地解释了电磁感应现象,而且还在理论上进行了总结。就是凡是有磁场变化的地方,它的周围不管是导体或者电介质,都有感应电场存在。经过麦克斯韦创造性的总结,电磁现象的规律,终于被他用不可动摇的数学形式揭示出来。电磁学到这时才开始成为一种科学的理论。 在自然科学史上,只有当某一种科学达到了高峰,才可能用数学表示成定律形式。这些定律不但能够解释已知的物理现象,而且还可以揭示出某些还没有发现的东西。正像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预见了海王星一样,麦克斯韦在《论物理学的力线》中,预见了电磁波的存在。他指出,既然交变的电场会产生交变的磁场,交变的磁场又会产生交变的电场,那么,这种交变的电磁场就会用波的形式向空间散布开去。当时,麦克斯韦才31岁,这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一年。 麦克斯韦继续向电磁学领域的深度进军。1865年,他发表了第三篇电磁学论文《电磁场动力学》。论文发表在《伦敦皇家学会学报》上。在这篇重要文献中,麦克斯韦方程的形式更完善了。他采用法国数学家、力学家拉格朗日(1736~1813)和爱尔兰数学家、物理学家哈密顿(1805~1865)创立的数学方法,由那组方程式直接推导出了电场和磁场的波动方程,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根据那个波动方程的系数计算,正好等于光速!这同麦克斯韦4年以前推算的那个比值完全一样。直到这个时候,电磁波的存在是确定无疑的了!因此他大胆断定,光也是一种电磁波。法拉第当年关于光的电磁理论的朦胧猜想,就这样由麦克斯韦变成了科学的理论。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名字,从此联系在一起,就跟伽利略和牛顿的名字一样,在物理学上永放光彩。 麦克斯韦在伦敦皇家学院总共任教5年。这5年是他一生中的多产时期。除了建立电磁理论以外,他在分子物理学、气体动力学上也都有贡献。 1865年,麦克斯韦正式宣布光的电磁学以后不久,就辞去皇家学院的教席,回到他的家乡格伦莱庄园系统地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电磁学专著。经过几年苦干,他写的《电磁学通论》在1873年问世。这是一部电磁理论的经典著作,麦克斯韦系统地总结了19世纪中叶前后,库仑、安培、奥斯特、法拉第和他本人对电磁现象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这部巨著的重大意义,完全可以同牛顿的《数学原理》(力学)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生物学)相比较,它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电磁理论的宏伟大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巍然矗立起来了!《电磁学通论》的出版成了当时物理学界的一件大事。当时麦克斯韦已经回到剑桥大学任教,他的朋友和学生对这部书已经期待很久了。人们争先恐后地到书店里去购买,第一版几天就卖完了。 最后的评价 《电磁学通论》虽然一抢而空,但是真正读懂的人却寥寥无几。不久,就听到有人批评它艰深难懂。当然,高度抽象的麦克斯韦微分方程,毕竟不像 2×2=4那么简单。单是两个公式、几个数学符号,就包罗了电荷、电流、电磁、光等自然界一切电磁现象的规律,这在一般人看来,确实是不可思议的。另外,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从麦克斯韦宣布他的理论以后,一直没有人发现电磁波。而能否证明有电磁波存在,是检验麦克斯韦理论的关键。因此许多物理学家都抱着怀疑态度。就连从前热情鼓励麦克斯韦的威廉·汤姆生,也不敢肯定麦克斯韦的预言是否可靠。 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在物理学上有划时代的意义。遗憾的是,麦克斯韦本人没有能够证实自己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没有去证实”)。这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由于环境和工作条件的限制,麦克斯韦一直没有更多的机会从事电磁实验。热力学和分子物理学的研究,耗去了他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再有,他主要是个理论物理学家。就像他的学生弗莱明(1849~1945)后来所说的那样,“他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但是好像从来没有想到过要用什么实验去证明它。”法拉第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实验,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法拉第。麦克斯韦恰好相反,他只是在伦敦的5年里进行了一些有限的实验,而且多半是气体动力学方面的。他的寓所,靠近屋顶的地方有一间狭长的阁楼,那就是他的实验室。他的妻子常常给他当助手,生火炉,调节室内温度,条件相当简陋。后来在皇家学院实验室里,他作过一些电学实验,也多只是测定标准电阻这一类工作。《电磁学通论》完成以后,麦克斯韦忙着筹建卡文迪许实验室,整理卡文迪许 (1731~1810)的遗著。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电磁理论问世以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得到承认。最初只有剑桥大学的一些青年物理学家支持它。许多人,包括一批有威望的科学家,对还没有被证明的新理论,都采取观望态度。劳厄(1879~1960)在《物理学史》中曾经这样评论说:“尽管麦克斯韦理论具有内在的完美性,并且和一切经验相符合,但是只能逐渐地被物理学家们接受。它的思想太不平常了,甚至像赫尔姆霍茨和波尔茨曼(1844~1906)这样有异常才能的人,为了理解它也花了几年的力气。” 几个春秋过去了。麦克斯韦把他的心血默默地献给了卡文迪许实验室。这座实验室在1872年破土,到1874年完工。修建经费是一位鼓励科学的公爵捐赠的。为了增添仪器,麦克斯韦也拿出了自己不多的积蓄。在整个筹建过程中,从设计、施工、仪器购置,直到大门上的题词,麦克斯韦都亲自过问。它是实验室的创建人,也是第一任主任。后来相继接替他的是瑞利(1842~1919)和约瑟夫·汤姆逊,汤姆逊以后是卢瑟福(1871~1937),他们都是世界第一流的物理学家。这座实验室开花结果的时期在20世纪。大批优秀的科学人才,尤其是原子能物理方面的人才,都是从这里培养出来的。 麦克斯韦最后几年的主要工作,是整理卡文迪许留下的大量资料。这项由公爵委托给他的任务,工作相当繁重。卡文迪许是18世纪一位性情怪僻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他曾经发现氢气,确实水的化学组成,第一个计算地球的质量,在静电学上也很有研究。他终身未娶,为人腼腆,喜欢离群索居,死后留下二十多扎没有发表的科学手稿,大多涉及数学和电学,其中不少很有价值的东西埋没了几乎半个世纪。整理这些资料是一件非常细致而困难的工作,麦克斯韦为了完成这项工作,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他放弃了自己的研究,耗尽了精力。 除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日常事务以外,麦克斯韦每学期都要主讲一门课,内容是电磁学或者热力学。他在讲台上热心地宣传电磁理论,推广新学说。可惜听众不多。他本来就不善于讲演,更何况电磁理论是那样的高深,同传统的物理学大相径庭呢!1878年5月,他举行了一次有关电话的科普讲演。电话当时还是新事物,刚刚破土而出。1875年贝尔发明电话,第二年取得专利,1877年爱迪生公布阻抗式送话器。这些人类电信史上的新发明,引起了麦克斯韦莫大的兴趣。可能,他当时已经预感到,他的理论总有一天会给这些发明插上双翅,传遍全球。 麦克斯韦后期的生活充满了烦恼。他的学说没有人理解,妻子又久病不愈。这双重的不幸,压得他精疲力尽。妻子生病以后,整个家庭生活的秩序都乱了。麦克斯韦对妻子一向体贴入微,为了看护妻子,他曾经整整三个星期没有在床上睡过觉。尽管这样,他的讲演,他的实验室工作,却从来没有中断过。过分的焦虑和劳累,终于损害了他的健康。同事们注意到这位无私的科学家在渐渐地消瘦下去,面色也越来越苍白。但是,他还是那样顽强地工作。1879年11月5日,麦克斯韦患癌症去世,终年只有49岁。物理学史上一颗可以同牛顿交相辉映的明星陨落了。他正当壮年就不幸夭折,这是非常可惜的。他的理论为近代科学技术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可是他的功绩,在他活着的时候却没有得到人们重视。麦克斯韦的一生,是咤叱风云的一生,也是自我牺牲的一生。这位科学巨匠生前的荣誉远远不及法拉第,直到他死后许多年,在赫兹证明了电磁波存在以后人们才意识到,并且公认他是“牛顿以后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物理学家”。

名为阻抗的论文谁发表的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1966年,美籍华人高锟博士(C.K.Kao)和霍克哈姆(C.A.Hockham)发表论文,预见了低损耗的光纤能够应用于通信,敲开了光纤通信的大门。从此光纤在通信中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很快在1970年8月,美国康宁公司首次研制成功损耗为20dB/km的光纤,光纤通信的时代由此开始了。美籍华人高锟博士(C.K.Kao)和霍克哈姆(C.A.Hockham)在分析了造成光纤传输损耗高的主要原因后指出,如能完全除去玻璃中的杂质,损耗就可降到20dB/km——相当于同轴电缆的水平,那么,光纤就可用来进行光通信。在这种预想的鼓舞下,Corning公司终于在1970年制出了20dB/km损耗的光纤,从而为光纤通信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对光纤谱特性的研究发现,它有3个低损耗的传输窗口,即850nm的短波长窗口和1300nm、1500nm的长波长窗口。而后,随着新的制造方法的出现及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光纤损耗不断降低。到1979年,单模光纤在1550nm波长的损耗已降到0.2dB/km,接近石英光纤的理论损耗极限。而且光波频率高,光纤的带宽资源亦十分可观,是任何其他传输媒质无法比拟的。可以这样说,光纤是通信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理想传输媒质,有近乎完美的品质:几乎是无限的带宽;几乎是零的损耗:几乎为零的信号失真几乎为零的功率消耗几乎为零的材料消耗几乎为零的占有空间几乎为零的价格。因此,光纤是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开创当今信息革命的新纪元。

常规叠后波阻抗反演技术建立在地震波垂直入射假设的基础上。但是,实际的地震资料并非自激自收的地震记录,反射振幅是共中心点道集叠加平均的结果,不能反映地震反射振幅随偏移距不同或入射角不同而变化的特点。因此,利用常规叠后波阻抗反演不能得到可靠的波阻抗和其他岩性信息。弹性阻抗叠前反演技术采用能反映地震反射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的叠前地震资料(地震角道集资料能够保留和突出识别地层流体和岩性方面的AVO或AVA特征)完成反演,不仅能够克服叠后反演的缺点,还能够反映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的信息,具有良好的保真性和多信息性。

弹性阻抗是声阻抗概念的延伸和推广,它建立在非零炮检距的基础上,是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以及入射角的函数。尽管弹性阻抗并不是一个可以进行物理测量的参量,它是一个通过推导而得出的用来解释地震数据的参量,但是,由于弹性阻抗中蕴含着丰富的AVO(或AVA)属性,因而它对岩性及流体性质的变化极为敏感,在预测有利储层方面有独特作用,能为储层预测提供更多的依据。BP公司的Connolly等人(1999)在解决北海地区第三系储层描述时提出了弹性阻抗的概念[151],详细地对弹性阻抗公式进行了推导和讨论,发表了有关弹性阻抗(elastic impedance,EI)的论文,此后掀起了弹性阻抗反演研究的热潮。弹性阻抗的概念和理论随着应用与地震技术本身的发展也在不断深入。

Connolly等人提出的扩展弹性阻抗(Extended Elastic Impedance,简称EEI)表示为: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式中:θ为P波入射角,当θ=0°时,弹性阻抗变成声波阻抗,意味着偏移距为0时,弹性波阻抗为常值,因而声波阻抗是弹性波阻抗值的特例;χ为理论入射角,范围为-90°≤χ≤90°,χ=0°时的弹性阻抗为对应声波阻抗。弹性阻抗概念有效地解决了AVO反演中的子波随偏移距变化的问题。

Connolly的弹性阻抗公式的不足之处在于随着入射角的变化,其量纲变化很大,其值也随着入射角剧变,这使得弹性阻抗和声阻抗之间的对比不便。为了克服其不足,Whit-combe(2002)提出了归一化的弹性阻抗公式,可去除弹性阻抗中量纲的非统一性,使得函数更加稳定,它具有波阻抗的量纲。在同年的另一篇论文中,他又提出了扩展的弹性阻抗公式,将弹性阻抗的定义域扩展到-∞~+∞,使得弹性阻抗更加满足实际需要[152~154]。

(1)基本原理当波阻抗的变化范围在小到中等时,用波阻抗的对数值表示的反射系数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是准确的。式中:Ie是弹性阻抗。由Aki-Richard关系,上式可表示为: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用K表示β2/α2,重新整理可得: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接下来再用Δln(x)来替换Δx/x: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若将K作为常数,就可以将所有的项合并成如下形式: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最后取积分并指数化(即替换掉等式两边的微分项和对数项),把积分常数设为0,可得: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上式可写成如下形式: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式中: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与Connolly公式类似,上面推导出的公式也存在求取的弹性阻抗Ie(θ)值随角度的变化在量纲尺度上有很大变化的问题。这不利于进行不同角度的Ie(θ)值之间的对比以及与波阻抗(Ia)值的对比。在综合分析Ia与Ie时,首先要将Ie变换到Ia的量纲尺度上,这给实际工作带来了不便。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消除入射角变化对量纲尺度的影响,要对推导出的弹性阻抗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

为了消除入射角变化对量纲尺度的影响,引入了3个参考常数λ0、μ0、ρ0并把Ie函数进行修改得到标准化的Ie(θ)值的表示形式: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如果这些常数值被定为λ、μ、ρ曲线的平均值,这样求得的Ie(θ)就会在单位1附近变化。这一修改去掉了函数对量纲尺度的依赖性并使函数变得更加稳定。可用因子A进一步标定这个函数,使Ie(θ)的量纲尺度变得与Ia一样,而且Ie(θ)能够正确地计算出声阻抗在θ=0(°)时的值αρ,等同于Ia的值。

可以求出因子A的表达式为: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因此,基于Gray近似的弹性阻抗公式的标准化形式可以表示为: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式中: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显然,由上式可以得到,当λ=λ0、μ=μ0、ρ=ρ0时,弹性阻抗为常数α0ρ0,即声阻抗值。因此,θ变化时,标准化后的EI(θ)的维数保持为常数,EI函数就不会随着θ剧变,从而实现不同的EI值间的直观对比,且对于所有的角度θ,EI值变回到常规的AI范围内,克服了不同角度弹性阻抗量纲不统一的不足。

当P波理论入射角χ=90°时,对应的弹性阻抗称为弹性阻抗梯度(Gradient Imped-ance,简称GI),该参数能反映气水关系及流体的性质,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岩层,反映流体性质和气水关系的弹性阻抗梯度异常特征不尽相同:有时为强烈的正值异常,有时为强烈的负值异常。要正确利用该参数,必须采用区内岩石物理、地质、测井等综合信息,建立正演地质模型并进行正演分析,以获得区内弹性阻抗梯度的含油气响应规律。

在弹性阻抗的应用方面,彭真明、李亚林等(2007)提出的利用弹性阻抗叠前地震反演技术进行流体性质判断与气水识别的思路值得借鉴[155]。具体方法如下:

1)由测井资料计算vP,vS和ρ。如果没有横波测井,可通过Castagna方程或其他的经验公式求取横波速度;

2)利用Boit—Gassmann流体替换模型(FRM)对已知井计算含水饱和度(Sw),或含气饱和度(Sg),Sg=1-Sw,计算替换后的P波曲线、S波曲线、密度、孔隙度、纵横波速度比等,从而建立含气或含水的样本模式;

3)对vP,vS和ρ进行内插和外推至整个区域,得到区域的vP,vS和ρ数据体;

4)弹性参数计算,进行交会分析;

5)计算概率密度函数(PDF),然后利用Bayesian模糊矩阵或神经网络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确定整个研究区内目的层的气水分布。

(2)实例

本实例来自四川盆地新场3D3C工区。

图5.4.8 目的层弹性阻抗平面(左:0°,右:300°)

图5.4.8为利用四川盆地新场地区3D3C地震资料中的纵波、转换波地震资料,进行联合反演获得的不同入射角度的弹性阻抗平面。图中显示,较高弹性阻抗(红色)分布在平面图中的北部,相对低的弹性阻抗(绿色)分布在平面图的南部。对比垂直入射条件下(左图)与30°入射情况下的弹性阻抗平面(右图),两者总的变化趋势很相近,但在X851井区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弹性阻抗对天然气富集带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在四川盆地西部,深层密储层中的弹性阻抗不如其他高孔隙储层弹性阻抗对流体的敏感度高,说明在储层致密环境下,弹性阻抗对流体的识别能力明显下降。对流体的识别需要结合更多的岩石物理参数进行综合分析。

张志维,目前就职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而就是这颗“两三粒芝麻大小”的芯片,却能足以满足5G甚至6G通信对于传输速率的需求。

用张志维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功率更高了,传输距离更大了。以前覆盖面积只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现在最新的实验结果能传10公里。对老百姓来讲,(视频)电话清晰度会更好, 上网速率会更高。功率更高了,传输距离更大了。以前覆盖面积只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现在最新的实验结果能传10公里。对老百姓来讲,(视频)电话清晰度会更好, 上网速率会更高。

△图源:中国蓝新闻

更重要的是,毫米波芯片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外所垄断。但随着张志维和团队的研发成功,其导师认为:在某些领域应该能够不再依靠国外的芯片,解决了“卡脖子”问题在某些领域应该能够不再依靠国外的芯片,解决了“卡脖子”问题据了解,芯片已经应用在移动基站,可以实现卫星与地面基站、基站与基站之间的超大数据量的高速率传输。

这条消息一经公布,瞬间引发了大量网友的高度关注:甚至张志维的母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也发来“贺电”:很多网友在祝贺、点赞张志维取得突破成果之余,对张志维26岁能当上副教授这事陷入了“深思”:但除了成果本身,张志维此前求学、研发的经历,也成为了此次热议的焦点。谢绝60万年薪,选择留校任教

张志维本硕博均是就读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微波/毫米波,与5G/6G通讯密切相关。而他决定研发芯片,还要从本科时的一段经历说起。那时的张志维正在参加竞赛,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正是在参赛过程中,张志维所使用的芯片发生了故障。于是,“造芯”这件事便深深地埋在了他的心里。

为此,他在2020年还特意去国外深造,每天坚持搞研究长达12小时。或许正是张志维如此的努力和拼搏,他在2020年到2021年期间,在芯片领域拿下了2个首次:

甚至他在国外的导师都对其评价到——“没有辜负你的母校”。而这些“业绩”,也为张志维在后来造芯的道路上铺下了high实的基础。

今年3月份,张志维顺利完成了博士论文的答辩。但当时的他面临着二选一的抉择——要么进大厂,要么留校。而即便众多大厂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提供60万年薪的Offer,但张志维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留校。

△图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官网

根据《中国科学报》的描述,张志维选择留校任教的原因是:因为喜欢校园自由且富有“创芯”的氛围。因为喜欢校园自由且富有“创芯”的氛围。这样的选择也让张志维成为了网友口中的“出道即巅峰”,一毕业就成为了特聘副教授。杭电辅导员申东升认为:这几年学校的人才聘任要求水涨船高,博士一毕业就成为特聘副教授,确实不容易。这几年学校的人才聘任要求水涨船高,博士一毕业就成为特聘副教授,确实不容易。但在这样的光环之下,少不了的是张志维一直以来的辛勤和努力。发表过19篇SCI论文,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十佳大学生”评选现场宣传材料,张志维在硕博连读的5年时间内,共发表了19篇SCI论文。

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SCI论文超过10篇,其中9篇发表于IEEE协会旗下期刊。这些论文里面当然也包括提出混合EFJ功率放大器,以及阻抗频率调制的研究成果文章。2020年,张志维在导师程知群等人的指导下,研发出一种采用新型混合连续级EFJ功率放大器,来放大载波。此前,Doherty功率放大器(DPA)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在被基站中被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DPA有一些固有缺点,例如:带宽狭窄,且只有6dB的output back-off范围。而张志维和团队提出的EFJ类功率放大器的负载阻抗,不仅有传统的连续功率放大器类似的可变虚部,还有不一致的实部。

所以EFJ类功率放大器可有效结合EF类功率放大器的高能效,以及连续J类功率放大器在特定条件下的大带宽,从而大大弥补了DPA的缺陷。2021年,张志维和来自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Vincent Fusco等人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上发表了阻抗频率调制的研究成果论文。这是一种设计多频段功率放大器的新方法:将一个耦合器作为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以实现多频段阻抗转换。

△耦合器

通过结合获得的周期性阻抗轨迹和EFJ类功率放大器的阻抗空间,实现了实时获取所需的工作频率。目前,张志维和团队正在研究毫米波通信芯片3.0版本的技术迭代。

张志维表示: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实现国产化芯片的替代。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实现国产化芯片的替代。

1966年7月,英国标准电信研究所的英籍华人高锟博士和霍克哈姆就光纤传输的前景发表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论文,论文分析了玻璃纤维损耗大的主要原因,大胆地预言,只要能设法降低玻璃纤维中的杂质,就有可能使光纤损耗从每千米1 000分贝降低到每千米20分贝,从而有可能用于通信。这篇论文鼓舞了许多科学家为实现低损耗的光纤而努力。

阻抗的论文是谁发表的

常规叠后波阻抗反演技术建立在地震波垂直入射假设的基础上。但是,实际的地震资料并非自激自收的地震记录,反射振幅是共中心点道集叠加平均的结果,不能反映地震反射振幅随偏移距不同或入射角不同而变化的特点。因此,利用常规叠后波阻抗反演不能得到可靠的波阻抗和其他岩性信息。弹性阻抗叠前反演技术采用能反映地震反射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的叠前地震资料(地震角道集资料能够保留和突出识别地层流体和岩性方面的AVO或AVA特征)完成反演,不仅能够克服叠后反演的缺点,还能够反映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的信息,具有良好的保真性和多信息性。

弹性阻抗是声阻抗概念的延伸和推广,它建立在非零炮检距的基础上,是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以及入射角的函数。尽管弹性阻抗并不是一个可以进行物理测量的参量,它是一个通过推导而得出的用来解释地震数据的参量,但是,由于弹性阻抗中蕴含着丰富的AVO(或AVA)属性,因而它对岩性及流体性质的变化极为敏感,在预测有利储层方面有独特作用,能为储层预测提供更多的依据。BP公司的Connolly等人(1999)在解决北海地区第三系储层描述时提出了弹性阻抗的概念[151],详细地对弹性阻抗公式进行了推导和讨论,发表了有关弹性阻抗(elastic impedance,EI)的论文,此后掀起了弹性阻抗反演研究的热潮。弹性阻抗的概念和理论随着应用与地震技术本身的发展也在不断深入。

Connolly等人提出的扩展弹性阻抗(Extended Elastic Impedance,简称EEI)表示为: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式中:θ为P波入射角,当θ=0°时,弹性阻抗变成声波阻抗,意味着偏移距为0时,弹性波阻抗为常值,因而声波阻抗是弹性波阻抗值的特例;χ为理论入射角,范围为-90°≤χ≤90°,χ=0°时的弹性阻抗为对应声波阻抗。弹性阻抗概念有效地解决了AVO反演中的子波随偏移距变化的问题。

Connolly的弹性阻抗公式的不足之处在于随着入射角的变化,其量纲变化很大,其值也随着入射角剧变,这使得弹性阻抗和声阻抗之间的对比不便。为了克服其不足,Whit-combe(2002)提出了归一化的弹性阻抗公式,可去除弹性阻抗中量纲的非统一性,使得函数更加稳定,它具有波阻抗的量纲。在同年的另一篇论文中,他又提出了扩展的弹性阻抗公式,将弹性阻抗的定义域扩展到-∞~+∞,使得弹性阻抗更加满足实际需要[152~154]。

(1)基本原理当波阻抗的变化范围在小到中等时,用波阻抗的对数值表示的反射系数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是准确的。式中:Ie是弹性阻抗。由Aki-Richard关系,上式可表示为: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用K表示β2/α2,重新整理可得: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接下来再用Δln(x)来替换Δx/x: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若将K作为常数,就可以将所有的项合并成如下形式: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最后取积分并指数化(即替换掉等式两边的微分项和对数项),把积分常数设为0,可得: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上式可写成如下形式: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式中: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与Connolly公式类似,上面推导出的公式也存在求取的弹性阻抗Ie(θ)值随角度的变化在量纲尺度上有很大变化的问题。这不利于进行不同角度的Ie(θ)值之间的对比以及与波阻抗(Ia)值的对比。在综合分析Ia与Ie时,首先要将Ie变换到Ia的量纲尺度上,这给实际工作带来了不便。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消除入射角变化对量纲尺度的影响,要对推导出的弹性阻抗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

为了消除入射角变化对量纲尺度的影响,引入了3个参考常数λ0、μ0、ρ0并把Ie函数进行修改得到标准化的Ie(θ)值的表示形式: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如果这些常数值被定为λ、μ、ρ曲线的平均值,这样求得的Ie(θ)就会在单位1附近变化。这一修改去掉了函数对量纲尺度的依赖性并使函数变得更加稳定。可用因子A进一步标定这个函数,使Ie(θ)的量纲尺度变得与Ia一样,而且Ie(θ)能够正确地计算出声阻抗在θ=0(°)时的值αρ,等同于Ia的值。

可以求出因子A的表达式为: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因此,基于Gray近似的弹性阻抗公式的标准化形式可以表示为: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式中: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显然,由上式可以得到,当λ=λ0、μ=μ0、ρ=ρ0时,弹性阻抗为常数α0ρ0,即声阻抗值。因此,θ变化时,标准化后的EI(θ)的维数保持为常数,EI函数就不会随着θ剧变,从而实现不同的EI值间的直观对比,且对于所有的角度θ,EI值变回到常规的AI范围内,克服了不同角度弹性阻抗量纲不统一的不足。

当P波理论入射角χ=90°时,对应的弹性阻抗称为弹性阻抗梯度(Gradient Imped-ance,简称GI),该参数能反映气水关系及流体的性质,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岩层,反映流体性质和气水关系的弹性阻抗梯度异常特征不尽相同:有时为强烈的正值异常,有时为强烈的负值异常。要正确利用该参数,必须采用区内岩石物理、地质、测井等综合信息,建立正演地质模型并进行正演分析,以获得区内弹性阻抗梯度的含油气响应规律。

在弹性阻抗的应用方面,彭真明、李亚林等(2007)提出的利用弹性阻抗叠前地震反演技术进行流体性质判断与气水识别的思路值得借鉴[155]。具体方法如下:

1)由测井资料计算vP,vS和ρ。如果没有横波测井,可通过Castagna方程或其他的经验公式求取横波速度;

2)利用Boit—Gassmann流体替换模型(FRM)对已知井计算含水饱和度(Sw),或含气饱和度(Sg),Sg=1-Sw,计算替换后的P波曲线、S波曲线、密度、孔隙度、纵横波速度比等,从而建立含气或含水的样本模式;

3)对vP,vS和ρ进行内插和外推至整个区域,得到区域的vP,vS和ρ数据体;

4)弹性参数计算,进行交会分析;

5)计算概率密度函数(PDF),然后利用Bayesian模糊矩阵或神经网络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确定整个研究区内目的层的气水分布。

(2)实例

本实例来自四川盆地新场3D3C工区。

图5.4.8 目的层弹性阻抗平面(左:0°,右:300°)

图5.4.8为利用四川盆地新场地区3D3C地震资料中的纵波、转换波地震资料,进行联合反演获得的不同入射角度的弹性阻抗平面。图中显示,较高弹性阻抗(红色)分布在平面图中的北部,相对低的弹性阻抗(绿色)分布在平面图的南部。对比垂直入射条件下(左图)与30°入射情况下的弹性阻抗平面(右图),两者总的变化趋势很相近,但在X851井区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弹性阻抗对天然气富集带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在四川盆地西部,深层密储层中的弹性阻抗不如其他高孔隙储层弹性阻抗对流体的敏感度高,说明在储层致密环境下,弹性阻抗对流体的识别能力明显下降。对流体的识别需要结合更多的岩石物理参数进行综合分析。

1906年12月24日,孟昭英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走马浮村一户农家。他3岁丧父,靠长兄帮助,得以完成学业。 1913年,入走马浮村初等小学。1917年入乐亭县立高等小学。1919年入昌黎县成美中学初中。1923年入北京汇文中学高中。 1924,被保送入燕京大学。在燕大,孟昭英选学理科,当时物理老师柯贝特(C.H.Corbett)讲课引人入胜,这使孟昭英对物理发生兴趣。安德逊(PaulAnderson)和谢玉铭教授都是实验物理学家,在他们的影响下,孟昭英养成了很强的动手能力,为后来的实验物理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28年,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并因成绩优异获得斐陶斐(ΦTΦ)荣誉学会金钥匙奖。大学毕业后,孟昭英留在该校物理系当助教兼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在安德逊和谢玉铭两位教授的指导下。1931年,以“氢气与铂、铜、镍接触时的电离”的论文获硕士学位,并被提升为讲师。这篇论文发表于1935年《中国化学学会会志》第三卷。在任讲师期间,他与陈尚义等合作完成了“紫外辐射通过中国窗纸的透射”的研究工作。 1933年,由燕京大学推荐,孟昭英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资助,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当时加州理工学院由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密立根(R.A.Millikan)主持,已成为美国最有生气的科研和教育中心之一。孟昭英在波泰盼柯(G.Potapenko)教授指导下,研究巴克豪森-库尔兹(Barkhausen-Kurz)效应,经过3年的努力,他用自制微型电子管获得1厘米波长的连续振荡。这是当时用电子管获得振荡波长最短的世界记录。 1933年,孟昭英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对该校波泰盼柯教授在《物理评论》上发表的关于巴克豪森-库尔兹振荡器的几篇论文发生很大兴趣。他决心在波泰盼柯教授指导下,探索用这种器件产生极短波长电磁波的可能性。经过3年努力,他终于用他自己研制成的电子管产生了波长仅1厘米的连续振荡,创下了三极管产生微波连续振荡的一项世界记录。孟昭英以k此获得博士学位,并在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学会(IRE)洛杉矶分会上宣读了这篇论文,他随之以“研制振荡波长最短的电子管”而闻名于世。孟昭英制成的这种电子管的阳极是内径仅1毫米的镍管,栅极是用细钨丝绕制成的螺旋管,阴极是一根直钨丝。把这样小的电极精确地装配起来确非易事,为此他自制了小型点焊机,有些地方不易点焊,就用胶状石墨粘接,并用目测法调中心线。电子管研制成功之后,他细致地调节各极电压,终于获得极短波长的振荡。当时要测量这样短的波长没有现成的仪器,于是他采用带短路桥的平行双线(一般称为勒谢尔线)。当短路桥移动到一定位置时,电极电流发生变化,两次相同变化之间的距离即为半波长。用此法测得振荡波长为1厘米。1936年,孟昭英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孟昭英工作出色而获得“真空电子学专家”的称号。 1936年,孟昭英启程回国,任燕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讲授无线电及电子学方面的课程。他是国内较早开设这类课程的学者之一。1937年7月,中国物理学会计划在杭州召开学术年会,孟昭英从北平赶到天津等船南下。正逢“七七事变”爆发,会议被取消。在天津他遇到也准备南下的吴有训、周培源、赵忠尧等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在了解到北平情况后,就只身从天津随清华大学南下到长沙,并在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任教。在长沙,他还建立了一个业余无线电台,教部分学生掌握无线电收发报技术。1938—1943年,孟昭英在昆明清华无线电研究所任教授,同时兼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名誉教授,与任之恭教授一起为物理系及电机系讲授无线电及电子学课程。在这期间,孟昭英完成了三极管射频放大器线性调幅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于1940年在美国无线电学会的期刊DIRE上发表,受到国际同行关注。 1943年,孟昭英再次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访问。此时微波研究在美国已获得长足进展。孟昭英选择了金属波导中阻抗的精确量测作为研究课题。金属波导在当时是刚刚问世的新型微波元件。他所用的方法是在波导终端放置一个扼流活动短路装置,使之形成谐振腔。具有可移动短路活塞的谐振腔是微波频率的精确测量仪器。由于谐振腔的品质因数很高,用这种方法量测波导中的阻抗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精确度,经过一年的研究,终于获得成功,并获得一项美国专利。 1944年,孟昭英转到麻省理工学院“辐射馆”工作,研究战时需要的雷达发送—接收开关(TRBox)。这项工作因涉及战时机密而未有文章公开发表。当美国在广岛爆炸了原子弹而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战时研究停止,孟昭英转入研究氧气在微波的吸收光谱。在美国的《物理评论》发表了研究结果。这是微波吸收光谱学里最早的研究成果之一,也是应用毫米波于科学研究的开端。研究中所用的基本实验技术被后来的研究者广泛应用。 1945年,孟昭英立即转入和平时期的基础研究。在本世纪40年代,量子力学理论及物质微观结构研究已蓬勃发展,理论研究发现许多原子或分子的能级跃迁处于微波频段,但因缺乏该频段的实验手段而未能获得实验证实。孟昭英利用辐射实验室的极佳的微波实验条件,与当时的研究生,后来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史特朗勃格(M.W.P.Strandberg)及另一位技术员合作,研究氧气在5毫米波段的吸收谱。所用的信号源是带有谐振腔稳频系统的反射速调管,由它产生的1厘米振荡经硅晶体二极管倍频获得5毫米的信号。接收系统是由一个谐波变频器、中频放大器及相位器组成的微波外差接收机。实验测得纯氧及氧氮混合气体的氧吸收波谱,其吸收量及波谱形状与用量子力学计算得出的值符合得相当好。他们的论文“氧的毫米波吸收波谱”发表于1949年美国《物理学评论》上。孟昭英等人被尊为微波波谱学这一重要实验物理学分支的先驱者之一。1984年,孟昭英出任清华大学现代应用物理学系在建的单原子探测应用实验室顾问,以极大的热情指导该实验室研究工作的开展,包括使建成的实验室成为国家教委的一座开放实验单位和承接了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激光单原子探测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课题,并在原子光谱以及金和铂元素的超灵敏分析方面取得阶段性成就。此外,他还担任了9名专攻单原子探测课题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指导其中的马万云研制成功了旨在填补中国超高灵敏微区分析空白的首台自制的溅射原子化学共振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并且不顾越洋跋涉的劳累,沟通了该实验室和美国权威学者赫斯特(G.S.Hurst)及其实验室的联系,促进了中美学术交流。

发表论文70余篇,代表论文包括:1、 Parameter selection in cross-correlation-based velocimetry using circular electrostatic sensor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2010,59(5): 1268-12752、 Optimum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electrode for a medical EIT systems.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 12: 1020-10233、 Modified Landweber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inverse problem in EIT.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2005, 14(1): 96-984、 基于DFT和虚参考矢量的混频生物阻抗动态信号测量方法. 电子学报, 2008,36(10): 2076-20805、 术中乳腺癌灶边缘界定的电极及测量方案. 天津大学学报, 2008, 41(3): 321-325

阻抗论文是谁发表的

1、 小波分析与一类波动方程的解,数学理论与应用,2001年,6月2、 层状介质中高频电磁波的解,有色金属学报,2001年,10月3、 奇点展开法及在瞬变电磁解释中应用,物探与化探,1996年5月4、 湘西金矿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物探与化探,2000年3月5 、Nonlinear effect of the dual-frequency IP spectrum, TRANSACTIONS OF NFSOC,VOL 5,No.4,p.1,Dec,19956、 测深中视电阻率假异常现象分析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第5卷第4期,P14,1995.127、 双频道频谱激电非线性效应研究,地球物理学报,第38卷 第5期,P670,1995.98 、频谱激电非线性效应的理论模型,地球物理学报,第38卷 第5期,P662,1995.99、 Equivalent circuit of nonlinear effect of spectral IP, TRANSACTIONS OF NFSOC,VOL. 5,No.3,p1,Sept,199510、 Square wave coherent method for extracting IP effect, TRANSTCTIONS OF NFSOC,VOL.5, No.2, P1, Jun. 199511、 Chopping wave method for removing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coupling,TRANSACTIONS OF NFSOC, VOL. 5, No.1, P1, Mar. 199512、 小波分析与电磁测深中静态效应的识别、分离及压制,地球物理学报,第38卷第1期,P120,1995.113、 小波变换与阻抗函数的奇性分析及其应用,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第25卷第5期,P29,1994.814、 地下介质介面成象与干扰压制,中南矿冶学院学报,第25卷第5期,P5,1994.815、 平电偶极频率测深中区全视电阻率定义新方法,地球物理学报,第3卷第4期,P415,1994.716、 率域电磁测深中的记录规则,物探与化探,第18卷第3期,P192,1994.617、 双频道频谱激电非线性效应研究,科学通报,第35卷第5期,P442,1994.318、 频率域电磁法资料处理软件包,物探与化探,第18卷,第11期,P46,1994.219、 垂直磁偶源频率测深的阻抗实部等效电阻率,中南矿冶学院学报,第24卷第2期,P186,1993.1220、 平载流线圈中心点组合小波频率域测深研究,中南矿冶学院学报,第24卷第2期,P6,1993.1221、 小波变换与电磁法勘探中高维地质体的特征刻划,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第3卷第4期,P1,1993.1022、 水平电偶极子源的场分量等效电阻率,中南矿冶学院学报,第24卷第2期,P137,1993.423、 水平电偶极子源的阻抗等效电阻率,中国有色学报第3卷2期, P6 , 1993.424、 静态效应校正的波数域滤波方法,物探与化探,第17卷第3期, P209, 1993.325、 频率域电磁测深中的磁场水平分量新的计算方法,物探与化探计算技术,第15卷第1期, P64, 1993.2所在院校:中南大学地球信息物理科学与技术系

周宏伟介绍如下:

周宏伟,男,汉族,1965年1月出生,重庆合川人,研究生,工学博士,教授,199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院长。

主要成就如下:

建立了裂隙岩体表面形貌分形描述的立方体覆盖法模型,提出了节理表面分维计算的新方法;建立了考虑孔隙结构对渗流过程影响的演化模型,揭示了渗流边界形貌演化的物理力学机制,构建了非达西渗流的分数阶导数模型。

建立了变粘滞系数的岩石流变分数阶导数模型,系统研究了强扰动和强时效下深部煤岩多场耦合渗透率演化行为。

负责完成了国家973课题2项、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欧盟国际合作项目等。

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Energy、Fuel、Journal of Hydrology、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力学进展、煤炭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2项。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北京力学会常务理事。

力学与实践副主编、Acta Geotechnic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编委。

阻抗的论文谁发表的

发表论文70余篇,代表论文包括:1、 Parameter selection in cross-correlation-based velocimetry using circular electrostatic sensor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2010,59(5): 1268-12752、 Optimum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electrode for a medical EIT systems.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 12: 1020-10233、 Modified Landweber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inverse problem in EIT.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2005, 14(1): 96-984、 基于DFT和虚参考矢量的混频生物阻抗动态信号测量方法. 电子学报, 2008,36(10): 2076-20805、 术中乳腺癌灶边缘界定的电极及测量方案. 天津大学学报, 2008, 41(3): 321-325

第一个提出阻抗概念的物理学家是欧姆,欧姆发现了电阻中电流与电压的正比关系,即著名的欧姆定律;他还证明了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横截面积和传导系数成反比;以及在稳定电流的情况下,电荷不仅在导体的表面上,而且在导体的整个截面上运动。电阻的国际单位制“欧姆”以他的名字命名。

阻抗是表示元件性能或一段电路电性能的物理量。交流电路中一段无源电路两端电压峰值(或有效值)Um与通过该电路电流峰值(或有效值)Im之比称为阻抗,用z表示,单位为欧姆。

扩展资料:

除了超导体外,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有电阻,只是电阻值的大小差异而已。电阻很小的物质称作良导体,如金属等;

电阻极大的物质称作绝缘体,如木头和塑料等。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导体叫做半导体,而超导体则是一种电阻值等于零的物质,不过它要求在足够低的温度和足够弱的磁场下,其电阻率才为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乔治·西蒙·欧姆

第1个提出阻抗的物理学家应该是欧姆,所以我们现在电阳都是用欧姆作为单位。

(一)科研1. 高平云泉煤业北部采空区电法勘探,主持,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院,2010-2011;2. 高平龙顶山煤业采空区电法勘探,主持,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院,2010-2011;3. 煤矿采空区积水灾害地球物理探查研究,主持,山西省忻州市煤田地质勘探队,2011-2013;4. 基于二维小波变换的探地雷达信号去噪研究,主持,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基金,2008-2009;5. 甘肃北山预选区岩体深部地质结构地球物理探查,参加,环保部,国防科工局,2009-2011;6. 环境地球物理方法在垃圾填埋场污染调查中的应用,参加,江西省科技厅,2009-20117. 巷(隧)道影响下全空间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与时间-深度转换理论研究,参加,国家青年科学基金,2011-20138. 气泡对沉积物声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参加,国家青年科学基金,2012-20149. 瞬变电磁法隧道效应及全空间全区数据解释理论研究,参加,省青年科学基金,2012-2014(二)发表的论文:1.张华,探地雷达在探测煤矿采空区的应用,能源技术与管理,20062.张华,二维小波变换在去除面波干扰中的应用,石油物探,20073.潘冬明,张华,探地雷达在井壁注浆及其效果检测中的应用,煤炭科学技术,20074.张华,小波包变换在面波分离中的应用,物探与化探,20075.张华,基于小波包变换的面波分离技术研究,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76.张华,小波包变换在消除心电图基线漂移方面的研究,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77.张华,二维小波变换在矿井地质雷达信号中的应用,煤炭科学技术,20088. 张兴岩,潘冬明,张华。波阻抗反演在提高煤层分辨率上的应用,煤炭科学技术,20099.张华,基于探地雷达信号处理的小波基选取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910.张华,PS测井在地基勘察中的应用,工程勘察,200911.张华,地球物理测井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2.张华,地质雷达在治理井壁破裂工程中的应用,煤矿安全,200913.张华,波速测试技术在场地抗震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014. 张华,瞬变电磁法多匝重叠小回线装置实验研究,地震地质,23(3)201015.张华,南京湖山地区陈家边断层特征及成因分析,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16.张华,地震映像法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工程勘察,2010.17. 张华,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为地灾防治导航,地质勘查导报,201018.杨海燕,邓居智,张华,瞬变电磁法全空间视电阻率解释方法研究,地球物理学报,2010.19.张华,地震信号去噪的最优小波基选取研究,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20.张华,地震勘探技术在公路采空区调查中的应用,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21.张胤彬,张华,二维小波变换与中值滤波联合去噪方法研究,中国煤炭地质,201122.张华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中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研究,铀矿地质,201223.张胤彬,张华,瞬变电磁法在煤矿水文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研究,2012(四)软件著作权二维地震解释系统计算机软件注册权 国家版权局 登记号:2011SR029457(五)荣誉2008年东华理工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2009年东华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