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宇宙学期刊投稿

发布时间:2024-07-02 18:08:51

宇宙学期刊投稿

《天文爱好者》,由北京天文馆主办,创刊于1958年。杂志定价10元每期,会员在杂志社直接订购可享受全年100元的优惠。牧夫天文论坛,成立于1999年3月。中国大陆成立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天文论坛网站。英文的象NASA之类的自己搜吧。

浅易点儿的是《天文爱好者》10元每期,主要内容是天文科普、科学家、天文软件和望远镜、有时附有天文奥赛题,设计图片等很精美。专业点儿的是《天文学报》30元每期,《上海天文台年刊》…主要内容是各天文台研究员针对某天文领域的学术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说实话外文期刊,本科学历发表有写困难,可以帮你尝试下。

推荐《环球科学》和《科学世界》这两个杂志是可以在报亭买到的,有的时候会有涉及到天文的文章,比如我忘了是今年的哪一刊,就讲了美国的半人马计划,计划用光推动微型飞行器飞往半人马星座。还有一刊有关于多重宇宙的文章,我又忘了是哪一刊

发表宇宙学论文

这个盘国贼叫方励之!

方励之(英语:Li-Zhi Fang,1936年2月12日~2012年4月6日)生于北京,籍贯浙江杭州。中国天体物理学家,原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副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中心原主任。

1971年起在中国率先开展相对论天体物理及宇宙学研究,曾参与创建了国内高校首个天体物理实验室。

1987年被开除党籍并撤职。1989年6月5日,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方励之、李淑娴夫妇窜入美国驻华使馆文化处寻求“庇护”。叛逃美国后,曾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物理系任教授,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2012年4月6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寓所死亡。

人物生平

初中(12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外围组织,后就读于北京四中。

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是理论物理与核物理专业的高材生。曾在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

1958年,到中国科技大学任教。

1972年,时值文革中复课闹革命时间,方励之等9位教员,受到60年代国际一系列天文学新发现和新理论的吸引和激发,在方励之的带动下,自发组织起来开始了相对论天体物理及宇宙学的研究。

1978年9月27日,安徽省革委会教育局批准方励之等7名中国科技大学教师在恢复职称制度后首批晋升为教授。后任物理教研室主任及天体物理研究室主任。

宇宙是有限的?镜像是无限的?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有没有中心?有没有边/有没有生老病死?有没有年龄?这些恐怕是自从有人类活动以来一直被关心的问题。宇宙学——它是从整体角度探讨宇宙结构与演化的天文学分支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已有的物理定律,或利用一些局部成立的定律,合情理地对宇宙作出推论。早在20世纪以前就有有关宇宙的记载。西方有关宇宙的研究可以分为四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启蒙时期,主要是远古时代有关宇宙的神话传说。第二个时期是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以至到中世纪(15世纪)为止,那时地心学主宰宇宙学。第三个时期是从16~世纪到17世纪,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学说,开始把宇宙学从神话中解放出来,到17世纪,牛顿开辟了了以力学方法研究宇宙学的新经验,形成了经典宇宙学。第四时期,18世纪到19世纪,把研究扩大到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为现代宇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天文学方面有着灿烂的历史在天象记载、天文仪器制作和宇宙理论方面都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记录。现代宇宙学是从爱恩思坦1917年发表的论文《对广意相对论的宇宙学的考察》开始的,1922~1927年,原苏联数学家佛里得曼(A.Fredmann)、比利时科学家勒梅特(A.G.lemaitre)提出和发展了宇宙膨胀模型。1948年,邦迪(Bondi,H)、哥尔德(Gold,T)、霍伊尔(Huyle,F.)提出完善的宇宙学原理与稳恒的宇宙学原理模型。还有一些宇宙论研究者,把总星系的膨胀同万有引力常数G联系起来,1975年美国范佛兰登认为G正以每年百分之一的速度减少。有人提出了引力常数G的减少是总星系膨胀的原因。哈勃膨胀、微波辐射、轻元素的合成以及宇宙的测量被认为是现代宇宙学的四大基石。今天的宇宙学研究更依赖于观测技术以及科学水平的提高。这些观测事实都支持了目前流行的大爆炸宇宙学的理论观点现代宇宙学认为宇宙没有中心。现代宇宙模型中主要有五种模型:牛顿无限、静止宇宙模型、爱恩思坦静态模型、佛里得曼宇宙模型、稳恒态宇宙模型和大爆炸宇宙模型。美国数学家杰弗里·威克斯的最新宇宙模型令科学界震惊:一个大小有限、形状如同足球的镜子迷宫;宇宙之所以令人产生无边无界的“错觉”, 是因为这个有限空间通过“返转”效应无限重复映现自身。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一个争论不休的古老问题。今天,根据天文观察资料和理论分析,多数天文学家都认定宇宙是无限的。 日前,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01年发射升空的WMAP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探测器获得的资料,美国数学家杰弗里·威克斯推断,宇宙其实是有限的,相对说来其实并不大,大约只有70亿光年宽度,形状为五边形组成的12面体,有如足球。人们之所以感觉宇宙是无限的,是因为宇宙就像一个镜子迷宫,光线传过来又传过去,让人们发生错觉,误以为宇宙在无限伸展

光,因为他发明了电灯

爱因斯坦的一项开创性贡献是发展了量子论。量子论是普朗克于1900年为解决黑体辐射谱而提出的一个假说。他认为物体发出辐射时所放出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量子化的。然而,大多数人,包括普朗克本人在内,都不敢把能量不边续概念再向前推进一步,甚至一再企图把这一概念纳入经典物理学体系。爱困斯坦的态度则截然不同,他预感到量子论带来的,不是小的修正,而是整个物理学的根本变革。他把量子论推向前进,利用量子概念分析辐射的传播和吸收,提出光量子概念,完满地解释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的经验规律,从而动摇了光的波动论的正统地位。光量子概念的提出在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历史第一次揭示了光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今通称二象性),它直接为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的建立,以及随后的量子力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这项工作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爱因斯坦于1906年又把量子论扩展到物体内部的振动上去,成功地说明了低温时固体的比热同温度变化的关系。1916年他继续发展量子论,从玻尔的量子跃迁概念导出黑体辐射。在这项研究中他把统计物理概念和量子论结合起来,提出自发发射及受激发射等概念。从量子论的基础直到受激发射概念,对天体物理学,特别是理论天体物理学都有很大的影响。理论天体物理学的第一个成熟的方面--恒星大气理论,就是在量子理论和辐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作为爱因斯坦终生事业的标志是他的相对论。他在1905年发表的题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中,完整地提出了狭义相对论。他根据惯性参考系的相对性和光速的不变性这两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括,改造了经典物理学中的时间、空间及运动等基本概念。否定了绝对静止空间的存在,否定了同时概念的绝对性。在这一体系中,运动的尺要缩短,运动的钟要变慢。狭义相对论最出色的成果之一是揭示了能量与质量之间的联系。著名的关系式E=mc^2成为打开核能源理论的金钥匙。核能的发现,使长期存在的恒星能源的疑难最终获得了满意的解决。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高能天体物理现象,狭义相对论已成为解释这种现象的一种最基本的理论工具。 狭义相对论确立之后,爱因斯坦开始致力于引力理论的研究。他也象在建立狭义相对论的工作一样,抓住一个众所周知的基本事实,即:惯性质量同引力质量之比是一个与物性无关的普遍常数。根据这一点,他提出等效原理。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915年建立了本质上与牛顿引力理论完全不同的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从一开始就与天文现象有密切的关系。广义相对论的一系列关键性的检验,都是在宇宙“实验室”中完成的。根据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推算出水星近日点的(反常)进动,解决了一个天文学上多年不解之谜。同时,他推断光线在引力场中要弯曲。这一预言于1919年由爱丁顿等通过日食的观测而得到证实。在六十二年后的1978年,测定了射电脉冲星双星PSR1913+16的周期变化,许多人认为它完全符合引力波阻尼理论所作的预言,对广义相对论可能是又一个有力的证明。在强引力场情况下,广义相对论有许多独特的结论。例如奥本海默根据广义相对论预言,恒星在核能用尽之后,如果质量足够大,就不可避免地会演变成黑洞。1967年发现脉冲星并证实为中子星后,人们认识到到空中的确存在着强场天体。现在,天鹅座X-1被认为可能就是一个黑洞。上述这一切构成相对论天体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它是目前天体物理学中最活跃的分支之一。 最能代表爱因斯坦对天文学有重大影响的莫过于他的宇宙学理论了。爱因斯坦在确立了广义相对论之后,紧接着就转向了对宇宙的考察。1917年,爱因斯坦发表他的第一篇宇宙论文《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学所作的考察》。象他多次以一篇论文开创一个领域一样,这篇论文宣告了相对论诞生。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六十多年了,但是,这篇论文所引进的许多观念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在探索宇宙中,爱因斯坦首先指出无限宇宙与牛顿理论二者这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在原则上,根据牛顿力学不能建立无限宇宙这一物理体系的动力学。从牛顿理论和无限宇宙这两点出发,根本得不到一个自洽的宇宙模型。因此,必然是:或者修改牛顿理论,或者修改无限空间观念,或者对二者都加以修改。爱因斯坦放弃了传统的宇宙空间三维欧几里得几何的无限性。他根据广义相对论建立了静态有限无边的自洽的动力学宇宙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宇宙就其空间广延来说是一个闭合的连续区。这个连续区的体积是有限的,但它是一个弯曲的封闭体,因而是没有边界的。 爱因斯坦在宇宙学的研究中引进用动力学建立宇宙模型的方法,引进了宇宙学原理、弯曲空间等新概念。而且他主张,宇宙的体积是无限的或有限的这个问题,只有依靠科学而不是依靠信仰才能解决。这种崇尚科学的态度,继承了由哥白尼等开创的科学探索精神。他曾说:“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和观察事物。”他的宇宙学研究,体现了这种反对迷信的精神。因此,无论是同意或反对他的宇宙观念的人,都有不能不承认,爱因斯坦在宇宙学中也写下了十分光辉的一页。

宇宙科学论文发表

随着19世纪快要过去,科学家们可以满意地回想,他们已经解开物理学的大部分谜团。我们略举数例:电学、磁学、气体学、光学、声学、动力学及统计力学,都已经在他们的面前俯首称臣。他们已经发现了X射线、阴极射线、电子和放射现象,发明了计量单位欧姆、瓦特、开尔文、焦耳、安培和小小的尔格。

凡是能被振荡的,能被加速的,能被干扰的,能被蒸馏的,能被化合的,能被称质量的,或能被变成气体的,他们都做到了;在此过程中,他们提出了一大堆普遍定律。这些定律非常重要,非常神气,直到今天我们还往往以大写来书写:“光的电磁场理论”、“里氏互比定律”、“查理气体定律”、“体积结合定律”、“第零定律”、“原子价概念”、“质量作用定律”等等,多得数也数不清。整个世界丁丁当当、喀嚓喀嚓地回响着他们发明创造出来的机器和仪器的声音。许多聪明人认为,科学家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干了。

1875年,德国基尔有一位名叫马克斯·普朗克的年轻人犹豫不决,不知道这辈子究竟是该从事数学还是该从事物理学。人们由衷地劝他不要选择物理学,因为物理学的重大问题都已得到解决。他们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下个世纪将是个巩固和提高的世纪,不是个革命的世纪。普朗克不听,他钻研理论物理学,潜心投入了热力学的核心问题——熵的研究工作。在一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看来,研究这个问题似乎很有前途。1891年,他做出了成果,却吃惊地发现,关于熵的这项重要工作实际上已经有人做过。他是耶鲁大学一位离群索居的学者,名叫J.威拉德·吉布斯。

吉布斯是个很杰出的人物,但大多数人也许没有听说过。他行为检束,很少抛头露面。除了去欧洲搞了三年研究以外,他的一辈子差不多都是在一个三个街区的范围之内度过的:一边是他的家,一边是耶鲁大学在康涅狄格州纽黑文的校园。在耶鲁大学的最初十年里,他连工资都懒得去领。(他有另外的收入。)从1871年起,他成为该大学的一名教授,直到1903年去世。在此期间,每学期选他的课的学生平均只有一名。他写的东西晦涩难懂,经常使用自己发明的符号,许多人觉得简直是天书。但是,在那些神秘的公式深处,隐藏着最英明、最深刻的见解。

1875—1878年期间,吉布斯写出了一系列论文,编成了《论多相物质的平衡》的集子。该书出色地阐述了近乎一切热力学原理——用威廉.H.库珀的话来说,包括“气体、混合物、平面、固体、相移……化学反应、电化电池、沉淀以及渗透”。归根结底,吉布斯想要表明,热力学不仅适用于蒸汽机这样的庞大而又嘈杂的范围里的热量和能量,而且在化学反应的原子层面上也同样存在,而且影响很大。吉布斯的《平衡》一直被称为“热力学原理”,但出于无法猜测的原因,吉布斯情愿将这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见解发表在《康涅狄格州艺术与科学院学报》上,那是一份即使在康涅狄格州也毫无名气的杂志。这就是为什么普朗克直到很晚的时候才听说他的名字的原因。

普朗克没有泄气——哎呀,也许稍稍有点胆怯,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别的问题。这方面的事,我们等一会儿再说,先稍稍地(而又恰当地)换个方向,前往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去一家当时被称为凯斯实用科学学校的机构。19世纪80年代,那里有一位刚到中年的物理学家,名叫阿尔伯特·迈克尔逊。他在他的朋友化学家爱德华·莫雷的协助之下,进行了一系列试验。那些试验得出了很有意思而又令人吃惊的结果,将对以后的许多事情产生重大的影响。

迈克尔逊和莫雷所做的——实际上是在无意之中所做的——破坏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一种所谓光以太的东西的信念。那是一种稳定、看不见、没有重量、没有摩擦力、不幸又完全是想像出来的媒质。据认为,这种媒质充满宇宙。以太是笛卡儿假设的,牛顿加以接受,之后差不多人人都对它怀有崇敬之情,在19世纪物理学中占有绝对的中心地位,用来解释为什么光能够在空荡荡的太空里传播。它在19世纪初尤其必不可少,因为光和电磁在这时候被看成是波,也就是说某种振动。振动必须在什么东西里面才能发生,因此,就需要一种以太,并长期认为存在一种以太。直到1909年,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森仍坚持说:“以太不是哪位爱好思索的哲学家的凭空想像,它对我们来说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那样不可缺少。”——他说这番话4年多以后,就无可争议地确定以太并不存在。总而言之,人们确实离不开以太。

如果你需要说明19世纪的美国是个机会之乡的理念,那么你很难再找到像阿尔伯特·迈克尔逊这样好的例子。他1852年生于德国和波兰边境地区的一个贫苦的犹太商人家庭,小时候随家人来到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一个淘金热地区的矿工村里长大。他的父亲在那里做干货生意。家里太穷,他上不起大学,便来到首都华盛顿,在白宫的正门口游来晃去,希望能在尤利塞斯.S.格兰特每天出来散步时碰上这位总统。(那显然是个比较朴实的年代。)在这样散步的过程中,迈克尔逊深深博得了总统的欢心,格兰特竟然答应免费送他去美国海军学院学习。就是在那里,迈克尔逊攻读了物理学。

10年以后,迈克尔逊已经是克利夫兰凯斯学校的一名教授,开始有兴趣测量一种名叫以太漂移的东西——运动物体穿越空间所产生的一种顶头风。牛顿物理学的预言之一是,在观察者看来,光在穿越以太过程中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取决于观察者是朝着还是逆着光源的方向移动。但谁也想不出对此进行测量的方法。迈克尔逊突然想到,地球有半年时间是朝着太阳的方向运动,有半年时间是逆着太阳的方向运动的。他认为,只要在相对的季节里进行仔细测量,把两者之间光的运动速度进行比较,就能找到答案。

迈克尔逊说服电话的发明者、刚刚发了财的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提供资金,制造了一台迈克尔逊自己设计的巧妙而灵敏的仪器,名叫干涉仪,用来非常精确地测定光的速度。接着,在和蔼而又神秘的莫雷的协助下,迈克尔逊进行了几年的精心测量。这是一件非常细致而又很花力气的活儿,迈克尔逊的精神一下子完全垮了,工作不得不中断了一段时间。但是,到1887年,他们有了结果。而且,这个结果完全出乎这两位科学家的意料。

加州理工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基普.S.索恩写道:“结果证明,光的速度在各个方向、各个季节都是一样的。”这是200年来——实际上恰好是200年——出现的第一个迹象,说明牛顿定律也许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适用的。用威廉.H.克罗珀的话来说,迈克尔逊一莫雷结果成为“很可能是物理学史上最负面的结果”。为此,迈克尔逊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从而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美国人——但要过20年之后。与此同时,迈克尔逊一莫雷实验像一股霉味那样令人不快地浮动在科学家的脑海深处。

令人注目的是,尽管他有了这项发现,当20世纪来到的时候,迈克尔逊觉得自己和别人一样,认为科学工作快要走到尽头——用一位作者在《自然》杂志上的话来说:“只要添上几个角楼和尖顶,在房顶上刻几处浮雕就够了。”

当然,实际上,世界即将进入一个科学的世纪。到时候,谁都会懂得一点,谁都不会什么都懂。科学家快要发现自己在粒子和反粒子的汪洋大海里漂浮,东西瞬间存在,瞬间消失,使毫微秒时间也显得十分缓慢,平平常常,一切都是那么古怪。科学正从宏观物理学向微观物理学转变。前者,物体看得见,摸得着,量得出;后者,事情倏忽发生,快得不可思议,完全超出了想像的范围。我们快要进入量子时代,而推动其大门的第一人就是那位迄今为止一直很倒霉的马克斯·普朗克。

1900年,普朗克42岁,已是柏林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家。他揭示了一种新的“量子理论”,该理论认为,能量不是一种流水般连续的,而是一包包地传送的东西,他称其为量子。这确实是一种新奇的概念,而且是一种很好的概念。从短期来说,它能为迈克尔逊一莫雷实验之谜提供一种解释,因为它表明光原来不一定是一种波动。从长远来说,它将为整个现代物理学奠定基础。无论如何,它是第一个迹象,表明世界快要发生变化。

但是,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一个新时代的黎明——要到1905年才发生。当时,德国的物理学杂志《物理学年鉴》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作者是一位年轻的瑞士职员。他没有大学职位,没有自己的实验室,通常跑的也只是伯尔尼国家专利局的小小图书馆。他是专利局的三级技术审查员。(他不久前申请提升为二级审查员,但遭到了拒绝。)

他的名字叫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那个重要的一年,他向《物理学年鉴》递交了五篇论文,用C.P.斯诺的话来说,其中三篇“称得上是物理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一篇使用普朗克刚刚提出的量子理论审视光电效应,一篇论述悬浮小粒子的状况(即现在所谓的布朗运动),一篇概述了狭义相对论。

第一篇解释了光的性质(还促使许多事情成为可能,其中包括电视),为作者赢得了一个诺贝尔奖。

第二篇提供了证据,证明原子确实存在——令人吃惊的是,这个事实过去一直存在一些争议。

第三篇完全改变了世界。

爱因斯坦1879年生于德国南部的乌尔姆,但在慕尼黑长大。他的早年生活几乎难以说明他将来会成为大人物。大家都知道,他到三岁才学会说话。19世纪90年代,他父亲的电器生意破产,举家迁往米兰,但这时候已经十来岁的阿尔伯特去了瑞士继续他的学业——虽然他一开始就没有通过大学入学考试。1896年,他放弃了德国籍,以免被征入伍,进入了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攻读旨在培养中学教师的四年制课程。他是一名聪明而又不突出的学生。

1900年,他从学校毕业,没过几个月就开始把论文投给《物理学年鉴》。他的第一篇论文论述(在那么多可写的东西中偏偏论述)吸管里流体的物理学,与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发表在同一期上。从1902年到1904年,他写出了一系列关于统计力学的论文,结果发现,多产的J.威拉德·吉布斯1901年在康涅狄格州已经悄悄地发表了同样的作品:《统计力学的基本原理》。

阿尔伯特曾爱上一位同学,一位名叫米勒娃·玛丽奇的匈牙利姑娘。1901年,他们没有结婚就生了个孩子,一个女儿。他们很谨慎,把孩子给了人家。爱因斯坦从没有见过自己的孩子。两年以后,他和玛丽奇结了婚。在此期间,爱因斯坦接受了瑞士专利局的一个职位,在那里待了随后的7年。他很喜欢这份工作:它很有挑战性,能使他的脑子忙个不停,但又不至于转移他对物理学的注意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他于1905年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无论是在表达方式还是在内容上,都是发表过的最优秀的科学论文之一。它没有脚注,也没有引语,几乎不用数学,没有提及影响过该论文或在该论文之前的任何作品,只是对一个人的帮助致以谢意。他是专利局的一名同事,名叫米歇尔·贝索。C.P.斯诺写道,爱因斯坦好像“全凭思索,独自一人,没有听取别人的意见就得出了结论。在很大程度上,情况就是这样”。

他著名的等式E=mc2在这篇论文中没有出现,但出现在几个月以后的一篇短小的补充里。你可以回忆一下学校里学过的东西,等式中的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2代表光速的平方。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这个等式的意思是:质量和能量是等价的。它们是同一东西的两种形式:能量是获释的质量;质量是等待获释的能量。由于c2(光速的平方)是个大得不得了的数字,这个等式意味着,每个物体里都包含着极其大量——真正极其大量——的能量。

你或许觉得自己不大健壮,但是,如果你是个普通个子的成人,你那不起眼的躯体里包含着不少于7×1018焦耳的潜能——爆炸的威力足足抵得上30颗氢弹,要是你知道怎么释放它,而且确实愿意这么做的话。每种物体内部都蕴藏着这样的能量。我们只是不大善于把它释放出来而已。连一颗铀弹——我们迄今为止制造出的能量最大的家伙——释放出的能量还不足它可以释放出的能量的1%,要是我们更聪明点的话。

其中,爱因斯坦的理论解释了放射作用是怎么发生的:一块铀怎么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强辐射能量,而又不像冰块那样融化。(只要把质量极其有效地转变为能量,这是办得到的:E=mc2。)该理论解释了恒星为什么可以燃烧几十亿年而又不把燃料用尽。(同上。)爱因斯坦用一个简单的公式,一下子使地质学家和天文学家的视界开阔了几十亿年。该理论尤其表明,光速是不变的,最快的,什么速度也超不过它。因此,这使我们一下子弄清了宇宙性质的核心。而且,该理论还解决了光以太的问题,说明它并不存在。爱因斯坦的宇宙不需要以太。

物理学家一般不大重视瑞士专利局职员发表的东西,因此尽管提供的信息又多又有用,爱因斯坦的论文并没有引起多少注意。由于刚刚解开宇宙中几个最难解开的谜团,爱因斯坦申请大学讲师的职位,但是遭到拒绝,接着又申请中学教师的职位,再次遭到拒绝。于是,他重新干起三级审查员的活儿——不过,他当然没有停止思索。他离大功告成还远着呢。

有一次,诗人保罗·瓦莱里问爱因斯坦,他是不是随身带着个笔记本记录自己的思想,爱因斯坦稍稍而又着实吃惊地看了他一眼。“哦,那是没有必要的,”他回答说,“我极少带个笔记本。”我无须指出,要是他真的带个本子的话,倒是很有好处的。爱因斯坦的下一个点子,是一切点子中最伟大的点子——布尔斯、莫茨和韦弗在他们很有创见的原子科学史中说,这确实是最最伟大的点子。“作为一个脑子的独创,”他们写道,“这无疑是人类最高的智力成就。”这个评价当然很高。

1907年,反正有时候书上是这么写的,有个工人从房顶上掉了下来,爱因斯坦就开始考虑引力的问题。天哪,像许多动人的故事一样,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似乎存在问题。据爱因斯坦自己说,他想到引力问题的时候,当时只是坐在椅子上。

实际上,爱因斯坦想到的更像是开始为引力问题找个答案。他从一开头就清楚地认识到,狭义相对论里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引力。狭义相对论之所以“狭义”,是因为它研究的完全是在无障碍的状态下运动的东西。但是,要是一个运动中的东西——尤其是光——遇到了比如引力这样的障碍会怎么样?在此后1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最后于1917年初发表了题为《关于广义相对论的宇宙学思考》的论文。当然,1905年的狭义相对论是一项深刻而又重要的成就。但是,正如C.P.斯诺有一次指出的,要是爱因斯坦没有想到,别人也会想到,很可能在5年之内。这是一件在等着要发生的事。但是,那个广义相对论完全是另一回事。“没有它,”斯诺在1979年写道,“我们今天有可能还在等待那个理论。”

爱因斯坦常手拿烟斗,和蔼可亲,不爱露面,一头乱发,真是个非凡人物。这样的人物不可能永远默默无闻。1919年,战争结束了,世界突然发现了他。几乎同时,他的相对论以普通人无法搞懂出了名。《纽约时报》决定写一篇报道——由于永远令人想不通的原因——派了该报一个名叫亨利·克劳奇的高尔夫运动记者去负责这次采访,结果正如戴维·博丹尼斯在他出色的《E=mc2》一书中指出的,根本不解决问题。

这次采访令克劳奇力不从心,他差不多把什么都搞错了。他的报道里有许多令人难忘的错误,其中之一,他断言,爱因斯坦找了个胆子很大的出版商,敢于出版一本全世界只有12个人看得懂的书。当然,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书,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出版商,也根本不存在这么狭小的学术界,但这种看法已深入了人心。过不多久,在人们的想像中,搞得懂相对论的人数又少了许多——应当指出,科学界对这种神话没有去加以澄清。

有一位记者问英国天文学家阿瑟·爱丁顿,他是不是真的就是世界上仅有的三个能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人之一。爱丁顿认真地想了片刻,然后回答说:“我正在想谁是第三个人呢。”实际上,相对论的问题并不在于它涉及许多微分方程、洛伦兹变换和其他复杂的数学(虽然它确实涉及——有的方面连爱因斯坦也需要别人帮忙),而是在于它不是凭直觉所能完全搞懂的。

实质上,相对论的内容是:空间和时间不是绝对的,而是既相对于观察者,又相对于被观察者;一个人移动得越快,这种效果就越明显。我们永远也无法将自己加速到光的速度;相对于旁观者而言,我们越是努力(因此我们走得越快),我们的模样就越会失真。

几乎同时,从事科学普及的人想要设法使广大群众弄懂这些概念。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写的《相对论ABC》就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至少在商业上可以这么说。罗素在这本书里使用了至今已经多次使用过的比喻。他让读者想像一列90米长的火车在以光速的60%行驶。对于立在站台上望着它驶过的人来说,那列火车看上去会只有70余米长,车上的一切都会同样缩小。要是我们听得见车上的人在说话,他们的声音听上去会含糊不清,十分缓慢,犹如唱片放得太慢,他们的行动看上去也会变得很笨拙。连车上的钟也会似乎只在以平常速度的五分之四走动。

然而——问题就在这里——车上的人并不觉得自己变了形。在他们看来,车上的一切似乎都很正常。倒是立在站台上的我们古怪地变小了,动作变慢了。你看,这一切都和你与移动物体的相对位置有关系。

实际上,你每次移动都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乘飞机越过美国,你会用大约一百亿亿分之一秒踏出飞机,比在你后面离开飞机的人要年轻一些。即使从屋子的这头走到那头的时候,你自己所经历的时间和空间也会稍有改变。据计算,一个以每小时160公里的速度抛出去的棒球,在抵达本垒板的过程中会获得0.000000000002克物质。因此,相对论的作用是具体的,可以测定的。问题在于,这种变化太小,我们毫无察觉。但是,对于宇宙中别的东西来说——光、引力、宇宙本身——这些就都是举足轻重的大事了。

因此,如果说相对论的概念好像有点儿怪,那只是因为我们在正常的生活中没有经历这类相互作用。不过,又不得不求助于博尼丹斯,我们大家都经常遇到其他种类的相对论——比如声音。要是你在公园里,有人在演奏难听的音乐,你知道,要是你走得远一点,音乐好像就会轻一点。当然,那并不是因为音乐真的轻了点,而只是因为你对于音乐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对于体积很小的或行动缓慢的,因此无法有同样经历的东西来说——比如蜗牛——也许难以置信,一个喇叭似乎同时能对两个听众放出两种音量的音乐。

在“广义相对论”的众多概念中,最具挑战性的,最直觉不到的,在于时间是空间的组成部分这个概念。我们本能地把时间看做是永恒的,绝对的,不可改变的,相信什么也干扰不了它的坚定步伐。事实上,爱因斯坦认为,时间是可以更改的,不断变化的。时间甚至还有形状。一份时间与三份空间结合在一起——用斯蒂芬·霍金的话来说是“无法解脱地交织在一起”——不可思议地形成一份“时空”。

通常,时空是这样解释的:请你想像一样平坦而又柔韧的东西——比如一块地毯或一块伸直的橡皮垫子——上面放个又重又圆的物体,比如铁球。铁球的重量使得下面的底垫稍稍伸展和下陷。这大致类似于太阳这样的庞然大物(铁球)对于时空(底垫)的作用:铁球使底垫伸展、弯曲、翘起。现在,要是你让一个较小的球从底垫上滚过去,它试图做直线运动,就像牛顿运动定律要求的那样。然而,当它接近大球以及底垫下陷部分的时候,它就滚向低处,不可避免地被大球吸了过去。这就是引力——时空弯曲的一种产物。

凡有质量的物体在宇宙的底垫上都能造成一个小小的凹坑。因此,正如丹尼斯·奥弗比说的,宇宙是个“最终的下陷底垫”。从这个观点来看,引力与其说是一种东西,不如说是一种结果——用物理学家米奇奥·卡库的话来说:“不是一种‘力’,而是时空弯曲的一件副产品。”卡库接着又说:“在某种意义上,引力并不存在;使行星和恒星运动的是空间和时间的变形。”

当然,以下陷的底垫来作比喻,只能帮助我们理解到这种程度,因为没有包含时间的作用。话虽这么说,其实我们的大脑也只能想像到这个地步。若要想像空间和时间以3:1的比例像线织成一块格子地垫那样织成一份时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如何,我想我们会一致认为,对于一位凝视着瑞士首都专利局窗外的年轻人来说,这确实是个了不起的见解。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出了许多见解。其中,他认为,宇宙心总是或者膨胀或者收缩的。但是,爱因斯坦不是一位宇宙学家,他接受了流行的看法,即宇宙是固定的,永恒的。多少出于本能,他在自己的等式里加进了他所谓的宇宙常数。他把它作为一种数学暂停键,武断地以此来抵消引力的作用。科学史书总是原谅爱因斯坦的这个失误,但这其实是科学上一件很可怕的事。他把它称之为“我一生中所犯的最大错误”。

说来也巧,大约就在爱因斯坦为自己的理论添上一个常数的时候,在亚利桑那州的洛厄尔天文台,有一位天文学家在记录远方恒星的光谱图上的读数,发现恒星好像在离我们远去。该天文学家有个来自星系的动听名字:维斯托·斯莱弗(他其实是印第安纳州人)。原来,宇宙不是静止的。斯莱弗发现,这些恒星明确显示出一种多普勒频移的迹象——跟赛车场上飞驰而过的汽车发出的那种连贯而又特有的“嚓——嗖”的声音属于同一机制。这种现象也适用于光;就不停远去的星系而言,它被称之为红移(因为离我们远去的光是向光谱的红端移动的,而朝我们射来的光是向蓝端移动的)。

斯莱弗第一个注意到光的这种作用,意识到这对将来理解宇宙的运动十分重要。不幸的是,谁也没有太多注意他。你会记得,珀西瓦尔·洛厄尔在这里潜心研究过火星上的运河,因此洛厄尔天文台是个比较独特的地方。到了20世纪的前10年,它在任何意义上都成了研究天文的前哨阵地。斯莱弗不知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世界也同样不知道斯莱弗,因此,他的发现没有影响。

荣誉反而属于一个非常自负的大人物,他的名字叫埃德温·哈勃。哈勃1889年生于欧扎克高原边缘的一个密苏里州小镇,比爱因斯坦小10岁;他在那里及芝加哥郊区伊利诺伊的惠顿长大。他的父亲是一名成功的保险公司经理,因此家里的生活总是很优裕。埃德温还天生有个好的身体。他是个有实力、有天赋的运动员,魅力十足,时髦潇洒,相貌堂堂——用威廉·H.克罗珀的话来说,“英俊到了不适当的程度”;用另一位崇拜者的话来说,“美得像美神阿多尼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生活中还经常干一些见义勇为的事——抢救落水的人;领着吓坏了的人穿越法国战场,把他们带到安全的地方;在表演赛中几下子就把世界冠军级的拳击手打倒在地,弄得他们不胜难堪。这一切都好得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但都是真的。尽管才华出众,但哈勃也是个顽固不化的说谎大王。

这就很不寻常了,因为哈勃的生活中从小就充满真正的奇特之处,有时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地出类拔萃。仅在1906年的一次中学田径运动会上,他就赢得了撑杆跳高、铅球、铁饼、链球、立定跳高、助跑跳高的冠军,还是接力赛跑获胜队的成员——那就是说,他在一次运动会上获得了7个第一名,还有,他在跳远比赛中获得了第三名。同年,他创造了伊利诺伊州跳高记录。

作为一名学者,他也是出色得不得了,不费吹灰之力就考上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学和天文学(说来也巧,系主任就是阿尔伯特·迈克尔逊)。他在那里被选为牛津大学的首批罗兹奖学金获得者之一。3年的英国生活显然冲昏了他的头脑。1913年他返回惠顿的时候,披着长披风,衔着烟斗,说起话来怪腔怪调,滔滔不绝——不大像英国人,而又有点像英国人——这种模样他竟保留终生。他后来声称,他在20世纪2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在肯塔基州当律师,但实际上他在印第安纳州新奥尔巴尼当中学教师和篮球教练,后来才获得博士学位,并在陆军待了很短时间。(他是在签订停战协定前一个星期抵达法国的,几乎肯定没有听到过愤怒的枪炮声。)

1919年,他已经30岁。他迁到加利福尼亚州,在洛杉矶附近的威尔逊山天文台找了个职位。非常出人意料的是,他很快成为20世纪最杰出的天文学家。

让我们稍停片刻,先来考虑一下当时人们对宇宙的了解是如何少得可怜,这是值得的。今天的天文学家认为,在可见的宇宙里也许有1400亿个星系。这是个巨大的数字,比你听了这话认为的还要巨大得多。假如把一个星系比做一粒冻豆子,这些豆子就可以塞满一个大礼堂一比如,老波士顿花园或皇家艾伯特大厅。(有一位名叫布鲁斯·格雷戈里的天体物理学家还真的计算过。)1919年,当哈勃第

20年代,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注意到,不同距离的星系发出的光,颜色上稍稍有些差别。远星系的光要比近星系红一些,即波长要长一些,这种现象被称为“哈勃红移”。它说明,各星系正以很高的速度彼此飞离。一列火车快速驶远时,它的汽笛声听来会沉闷很多,因为声波相对于我们的频率变低、波长变长了,这就是多普勒效应。把声波换成光,产生的效果就是红移。哈勃对众多星系的光谱进行研究后确认,红移是一种普遍现象,这表明宇宙正在膨胀。

刊号:CN31-1385/N 出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编辑部 地址:上海钦州南路71号 邮编:200235 《空间科学学报》空间科学是当代高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空间科学学报》是我国空间研究界有影响综合性刊物。所刊载的内容由以空间本身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和与空间环境有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技术研究成果构成,报道的主要学科分支包括空间天文学、空间物理学、空间化学与地质学、空间生命科学、微动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和空间地球科学等。主要栏目有:理论研究、探测与实验、综述、研究简报,学报动态等等。 期刊分类: 双月刊 创刊年份: 1981 国内刊号: CN 11-1783/V 国际刊号: ISSN 0254-6124 邮发代号: 2-562 定价: 20元/期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 编辑单位: 《空间科学学报》编辑部 天体物理学报(英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简 介: 创刊时为中文期刊,2001年改为英文刊。主要刊登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主要栏目和报道范围:“研究快报”用来报道天文观测的新结果及新理论;“特约综述”聘请国际知名天文学家就某些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评述。 期刊分类: 双月刊 创刊年份: 1981 国内刊号: CN 11-4631/P 国际刊号: ISSN 1009-9271 邮发代号: 2-187 定价: 20元/期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 编辑单位: CJAA编辑部

那个~大叔,英语的问题~

宇宙论文发表

找相关杂志社询问下,信得过咨询我也行,可以追问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写的。1903年,俄罗斯的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了《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的论文,深入论证了喷气工具用于星际航行的可行性。

在齐奥尔科夫斯基一生中,他最感兴趣、花费精力最多、取得成就最大的领域是航天。在很小的时候,有关星际航行的问题已经开始强烈地吸引着他。他在1911年回忆说:"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也和其他人一样,认为火箭不过是一种少有用途的玩具。

我已很难准确回忆起我是怎样开始计算有关火箭的问题。对我来说,第一颗太空飞行思想的种子是由儒勒·凡尔纳的幻想小说播下的,它们在我的头脑里形成了确定的方向。我开始把它作为一种严肃的活动。"

相关内容解释:

苏联火箭之父弗里德利希·赞德对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著作推崇倍致,1924年在苏联成立了第一个宇航学会,8月23日选举齐奥尔科夫斯基为军事航空学院的第一位教授。苏联于1930年造出OR-1液体燃料推进的火箭,1933年造出OR-2型。

1929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在他的著作《宇宙航行》中提出多级火箭的设想。火箭推进计算的基本公式是以他名字命名的。他还相信哲学家尼古拉·费奥多罗夫提出的向外星殖民的想法,认为这能使人类永久存在下去。

爱因斯坦在提出相对论以后,从20年代开始就致力于寻找一种统一的理论来解释当时已知的所有相互作用,也就是引力和电磁力,爱因斯坦晚年偏离物理界大方向自己研究大统一理论,直到他1955年逝世。在爱因斯坦的年代,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概念尚未形成,因此爱因斯坦的努力似乎过于超前。

大统一理论

大统一理论 ( Grand Unified Theory ,缩写 GUT )是爱因斯坦遗留未完成的理论。物理学家希望能借由单独一种物理理论来合理解释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导致的物理现象。大统一理论算是物理界迈向万有理论的踏脚石。最初的大统一理论并不包括引力,试图也将引力统一的理论称为万有理论.

电弱相互作用理论和强相互作用理论建立以后,由于他们都由相似的 规范场论 来描述,理论物理学家随即试图统一它们。哈沃德·乔吉和谢尔登·格拉肖于1974年提出了最早的 SU大统一理论, 这是第一个统一了电磁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的理论。值得指出的是由于量子引力理论尚存在很多困难,目前一般称为“大统一理论”的理论都与引力无关。

与微软合作的理论物理学家在近日发表了一篇论文,里头断言了宇宙本质上是一台机器学习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宇宙有着一个会自我学习并进化的能力。

宇宙规律透过学习来进行

该论文提到,支配宇宙的定律是一种进化的学习系统,也就是宇宙是一台电脑且会透过一系列随时间变化的定律来延续。研究人员引用了机器学习的概念,来解释宇宙自我学习与演化的过程,就像AI可以透过学习开展功能一样,宇宙的规律也是透过学习操作来进行。

举例来说,当我们看到类似于深度学习架构的结构出现在简单的自律系统时,我们可以想像,宇宙演化规律的操作矩阵架构本身也就是从一个自律系统中演化出来的,而这个自律系统很可能就是从最小的初始条件中所产生的,而这个最初的物理定律非常简单,接着在经过整过宇宙透过自我学习与演化后,才成为今日我们看到的样貌,该轮文认为或许宇宙不是从大爆炸开始的,而是粒子之间的简单交互作用。研究人员也说到:资讯架构会放大相当小的粒子集合的因果力量。

大统一理论走向尽头

这些研究人员隶属于微软公司,他们向康奈尔大学发表了一篇为自学宇宙(The Autodidactic Universe)的论文,该论文也将在发布在其网站上。这篇论文背后的研究人员 探索 了与物理学家维塔利·范丘林(Vitaly Vanchurin)所做的研究的类似想法,而物理学家维塔利·范丘林(Vitaly Vanchurin)则断言宇宙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

所以也许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极大的机器学习系统当中,不过这意味着什么呢?此篇论点直接让大统一理论走向尽头,毕竟如果宇宙有能力自我学习和改变它的定律,那么物理定律也会不断变化,这就意味着我们目前所理解的物理定律在宇宙的过去可能起不了任何作用,在未来也会持续发生变化。

物理定律并非一成不变

研究人员用硬碟与CPU来比喻上述概念:想了解一个程式如何运作,可以检查硬碟留下的磁性印记,在这种情况下的程式结果是可逆的,因为它的执行 历史 是存在的,接着我们以宇宙为例子,在此我们无法透过检查CPU 来 探索 程式的运作,因为CPU 不会留下纪录,因此138 亿年前和100 兆年后,支配相对论等规则的概念可能就因此而不同,意味着物理定律并非一成不变,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人类可能永远无法提出统一的物理学,但要注意的是,这篇论文仅是通过初步的检查,里头的研究内容还有待验证,不过它的确提供了新颖的角度能让我们思考宇宙的发展轨迹。

上海科技出版社有《科学》杂志,是关于这方面的。不过需要中文的文章,可以有英文的摘要。

如何发表宇宙学论文

那个~大叔,英语的问题~

上海科技出版社有《科学》杂志,是关于这方面的。不过需要中文的文章,可以有英文的摘要。

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工作者,能否在SCI收录的杂志发表论文,是能否进入学术前 沿,在国际公认的同一个平台上参与学术竞争,做出原创性贡献的一个基本标志。 那么怎样的论文才是合格的?本文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在国际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是基础研究工作者的贡任,大者作为国家,小者作为 一个研究群体或个人,在高影响因子的SC]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多寡,显然是基础研究 水平的一个较为客观的标志。罗伯特?戴在其名著《如何撰写和发表科学论文》的序 言中指出,“对一个科学家的评价,从研究生开始,就主要不是看他在实验室操作 的机敏,不是看他对或宽或窄的研究领域固有的知识,更不是看他的智能和魅力, 而是看他的著述。他们因此而出名,(或依然默默无闻)。”他曾领导美国微生物学 会出版工作19年并作为《细菌学》杂志的主编。他的深刻的见地值得从事基础研究的同事们思考。 原创性和显著性是论文的生命 正如蕹新吃士等在“再论科学道德问题”中指出,在国际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原 则上都应当是“在国际上首次”描述的新的观测和实验事实,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 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也包括对已有的重大观测(实验)事实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规 律的提炼。与原创性相联系,任何期刊都不希望发表已经见于其它杂志,或由其它 语言发表、或以稍有不同的形式发表的论文。太阳物理学权威刊物《太空物理学》 (Solar,physics〉主编Harvey曾专门谈到,曾有少数作者在主要结果用中文发表后 又寄给《太空物理学》。他强调,过去这是可以容忍的,但现在已不允许。一个公认的原则是,作者不能把已在经过审稿的杂志发表的主要结果再以不同的形式投寄给其它杂志再发表。 发表在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不仅应该是原创性的,其结果还必须是显著的,井对 学科发展有所推,动。用Harvey的话来说,“至少有一、两个其他研究者会读这篇 文章,并利用这些结果发表,他们自己的工作。”对成果显著性的检验是论文被引 用的多寡。作者应当关心自己论文被引用的情况,注意国际学术界对自己工作的评 价,包括得到肯定和批评的方面,特别是注意同行们对自己发表结果的不同的理解 。这是提高自己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充分评价已有的工作,体现作者的学术水平 是否客观而充分地评价了以往的工作,常常是审稿人和读者衡量作者学术水准和学 术风范的重要方面。我们一部分作者往往愿意引述国外知名学者的工作,有点“言 必称希腊”的味道,但对国内同行发表的工作重视不够。有时明明是中国学者首先 做的工作,都没有得到自己的国内同行的充分评价。较多地并且适当地援引国内同 行工作,是应当提倡的。但是,我们也不要学习少数日本作者,他们绝少引用日本 学者之外的文章。部分同行在论文中引述相当数量公式,但却不列出公式的出处, 让读者分不清是作者发展的,还是引自他人以往的工作。原则上,除了教科书上公 认的方程和表达式外,对于用于特定目的、特定条,件和问题的推演,只要不是作 者自己的工作,都要列出出处和适用的条件;即便是作者自己以往的工作,也要列 出相应的文献,让读者在必要时参考作者在充分评价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应当清晰 地指出自己在当前工作中的独创性的贡献。这是作者对科学负责的表现,是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开宗明义必须写 清楚的内容。 要特别重视论文的题目、摘要、图表和结论 每一位作者都有阅读大量论文的经验。读者阅读论文的习惯一般是首先浏览目录, 只有对题目有,兴趣才愿意翻到有关论文;对一篇题目有兴趣的论文,读者又首先 读论文摘要;如果对摘要还有兴趣,接着会去看论文的图表,因为图表往往最清楚 地反映了论文的结果。看过图表之后,如读者还有兴趣,会接着读论文的结论。通常只有少数读者会读论文的全文。 作者应当清晰地知道,论文的题目将被数以千计的读者读到。对题目的每一个字都 要审慎地选择,用最少的词语最确切反映论文的内容。 正确对待审稿意见和退稿 国际核心刊物的审稿人大多是各个领域的权威学者。杂志的出版社会经常征询编委 的意见,选择最佳的审稿队伍。审稿是无报酬的。审稿人的工作态度大多极其认真 。对审稿意见要十分尊重,对每一条批评和建议,都要认真分析,并据此修改论文 。对自己认为是不正确的意见,要极其慎重,和认真地回答,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 探讨。如何对待被杂志拒绝的论文,常常是作者犯难的问题。这里必须分析被拒绝 的理由。第一类拒绝是一种“完全的拒绝”,主编通常会表达个意见,对这类文章 永远不愿再看到,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有一类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的数 据和信息,主编拒绝这类文章是由于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对这类文章作者不妨 先放一放,等到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的结论,再将经过修改的“ 新”文章寄给同一杂志。主编通常是会考虑重新受理这类文章的。这两年,至少有 两位审稿人向笔者抱怨,个别中国同事在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又原封不动地将 稿件寄给另外一家杂志,而他们再次被邀请做审稿。他们对此非常反感。论文理所 当然地被拒绝。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宇宙物理学》(The,Astrophysical,Journ al)的科学主编Thomas提出:“在一篇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不经修改又寄给另一个杂志,这是一个很糟的错误。通常,审稿人做了很认真的工作指出论文的问题,并建议了修改。如果作者忽视这些忠告,这是对时间和努力的 真正浪费。同时,寄一篇坏的文章,对于作者的科学声望是一种严重的损害。”实 际上,影响因子不同的学术刊物,接受论文的标准和要求差别很大。如果被拒绝的 论文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错误,而是重要性或创新性不够,作者在仔细考虑了审稿人 的意见,认真修改文稿后,是可以寄给影响因子较低的学术刊物的。值得注意的是 ,审稿人由于知识的限制和某种成见,甚至学术观点的不同,判断错误并建议退稿 是会发生的。如何处理情况,有两个例子供参考。最近一位年青人的论文被一杂志 拒绝。经过反复的讨论检验,我们判断审稿人是错误的。为了论文及时发表,我们 建议这位作者礼貌和认真地回信给主编,指出审稿人的错误,并要求主编将他的意见转给审稿人,然后撤回论文,再将论 文做必要改进,寄给另一影响因子更高的杂志。论文立即被接收,并得到很好的评 价。在这一例子中,论文并没有经过重要修改就改寄其他杂志。但是作者却负责地 请主编把对审稿人的意见转寄给审稿人。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改寄其他杂志是不应 受到限制和责难的。但前提是对论文结果的反复检验,对论文的正确性有了确切的 把握。笔者组内一篇论文在一重要杂志经过两年半才得以发表,主要的原因是第一 位审稿人对我国向量磁场测量的可靠性提出质疑,不同意发表这篇论文。通过向权 威的同事请教和反复的思考,我们确认对所进行的研究,所采用的测量,是充分准 确和可靠的。作者花了近两年的时间与审稿人讨论,不但论文得以发表,还与审稿 者和主编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篇论文发表后得到了良好的国际引述。 花大力气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中最困难的部分。我国SCI论文和引述偏 少,除了基础研究水平的限制,语言的障碍不容忽视。每一位基础研究工作者必须 把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作为一个艰巨的任务。这里有三个成功的经验供参考。中国科 技大学的胡友秋教授总是把审稿人的英文修改和自己的原稿中被修改的部分单独抄 在本子上一一对照。细心琢磨并背下来,一点一滴地提高自己英语写作水平。他寄 往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常被审稿人称为well-written。美国国家太阳天文台有一个 内部的审稿制度,其目的主要是保证论文的正确性,同时对研究也有 相互影响和砥砺的好处。不经过内部审稿的论文不能寄给杂志。资深太阳物理学家 Sara,Martin建议找一些可作为范例的论文精读,学习怎样组织和写出好英语。她 特别提到已故著名天体物理学家Zwaan的论文,可作为范文来效仿。论文初稿完成之 后,一定要做拼写检查,不出现简单的拼写出错。如果对自己的英文写作无把握, 请一位英文好的同事和国外同行把把英文关是必要的。为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学者英 语水平,我们建议对研究生必须开设英语写作课程。在写英语上,我们实在需要打 个翻身仗。

说实话外文期刊,本科学历发表有写困难,可以帮你尝试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