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赵东波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2 12:40:58

赵东波论文发表

“机器人抓取规划及运动规划”获2000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发动机类零件的快速测量、建模及面向制造的设计”获湖北省2002年科技进步一等奖。“基于微机和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HOLPS及其应用”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点接触约束理论与机器人抓取的几何模型”获1994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精密测量的评定和判别理论”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一等奖。2002年应邀为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ICMA2002)国际会议主席之一。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被SCI和EI收录,出版专著5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支持产品创新的先进制造技术中的若干基础性研究”。 。 1.熊有伦, Ding H and Wang Y.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nner Force Distribution and Load Capacity of Grasps and Fixtures, ASME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2, 124(2):444~4552.熊有伦等,先进制造技术-制造业走向21世纪,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6,18(3-4):31-413.熊有伦,赵东波等,制造自动化系统优化调度、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基础,1997,19(5):30-404.熊有伦,张卫平,制造科学—先进制造技术的源泉,科学通报,Vol.28, No.4,1998, pp.337-3455.熊有伦 点接触约束理论和机器人定性抓取的定性分析,中国科学(A辑),1994,24(8):874-8846. 熊有伦,Theory of Point Contact Restraint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Robot Grasping,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1994,37(5):629-640.7. 熊有伦,Sanger D.J.,and Kerr D.R., Geometric Modeling of Boundless Grasps, Int. J. Robotica,Vol.13,No.1,1993,pp19-26. "EI"1993(080514)收录。8.熊有伦,Sanger D.J.,and Kerr D.R., Geometric Modeling of Bounded and Frictional Grasps, Int. J. Robotica, 1993,13(2):185-192. "EI"1993(089155)收录。9. 熊有伦,Theory and Methodology for Concurrent Design and Planning of Reconfiguration Fixture, Proc. IEE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Aug. 10-13,1993,USA, Vol.1, pp305-311. EI1993(134972)收录。10. 熊有伦and Xiong X.R., J-function Based Geometric Reasoning I&II, Proc. IEEE on SMC,1995,Vancourver,pp334-345.熊有伦.多维力传感器的各向同性,自动化学报,1996年,No.1,pp.16-2211.熊有伦,尹周平,熊蔡华等.机器人操作.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 Ding H and熊有伦, Computational Manufacturing,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自然科学进展, Vol. 12, No. 9, pp. 8-16, 200213. Ding H and Wang J.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for Minimum Infinity-Norm Kinematic Control of Redundant Manipulators,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 Man and Cybernetics, 1999, 29(3):269~27614. Ding H and Tso S K. A Fully Neural-Network-Based Planning Scheme for Torque Minimization of Redundant Manipulator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1999, 46(1):199~206 15. Ding H and Tso S K. Redundancy Resolution of Robotic Manipulators With Neural Comput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1999, 46(1):230~23316. Ding H, et al. Optimization of Redundant Manipulators in Worst Case Using Neural Networks,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2000, 35(1):55~7017. 熊有伦, Ding H and Wang Y.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nner Force Distribution and Load Capacity of Grasps and Fixtures, ASME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2, 124(2):444~45518. Yin Z. P., Ding H. and熊有伦,Accessibility Analysis in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Using Visibility Cone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中国科学-E辑Vol. 45, No. 11: pp. 47-57, 2002.

商州赵波发表论文

问题一:川幼的各种条件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四川省江油师范学校(四川师范大学绵阳初等教育学院)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西南地区以培养幼儿、小学教育师资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诗城江油,校园占地面积500余亩,总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 中文名: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简称:四川幼专 创办时间:1917年 类别:公立专科 学校类型:幼师 所属地区:四川省江油市 现任校长:赵波 主管部门:四川省教育厅,绵阳市人民 *** 校训:多元融合 尚知笃行 主要院系:学前教育一系、语言文学系、艺术系、初等教育系、学期教育二系、学前教育三系 占地面积:500余亩 副教授以上:40余人 升格高校时间:2009年 前身:江油师范学校 录取批次:专科第一批次,艺术专科批次 分享 办学条件 专业设置 学校设有学前教育、幼教保育、初等教育、语文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表演、音乐表演、舞蹈教育、体育教育、早期教育、幼儿园管理共13个专业。 学前教育一系 幼教保育 早期教育幼儿园管理学前教育(含艺术、英语、语文方向) 学前教育二系学前教育(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 学前教育三系学前教育(初中起点三年制中专、高中起点两年制中专) 初等教育系初等教育语文教育 英语教育体育教育 查看完整表格 办学理念 学校风景 图册 8张 学校以“多元融合、尚知笃行”为办学理念,管理上坚持“依法办学、民主管理”;在用人上坚持“任人唯贤、人尽其才”;教育上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尊重和彰显学生优势”;教学上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强化教学运行管理,突出专业特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着力培养素质高、专业扎实、技能过硬、多能一专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幼儿、小学教育师资以及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问题二:长师是指哪个大学?要全称。它是国本还是省本? 长师是以下三个学校的简称: 1、长沙师范学校,由毛主席老师、共和国教育事业奠基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徐特立创办于1912年,现为湖南省教育厅直属高等学校。全称“长沙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但为了纪念徐老,国家教育部规定仍然使用“长沙师范学校”校名。 2、长江师范大学,位于中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市。原名长江师范学院。其前身是1931年兴建的涪陵县立乡村师范学校,1977年建为“涪陵地区师范学校高师班”,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涪陵师范专科学校,后更名为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教育部批功,2001年5月,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涪陵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涪陵师范学院。(涪陵教育学院的前身是1962年建立的涪陵地区教师进修学校,1984年更名为涪陵教育学院,2000年涪陵工业学校和涪陵 师范学校并入涪陵教育学院。)2006年9月,教育部批准涪陵师范学院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后又改为长江师范大学,在近80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承袭“诚意正心、钩深致远”的治学旨趣,形成了“学高身正、敬业自强”的校训,确立了“育人为本、质量为先、重学崇术、尚知笃行”的办学理念。 3、长春师范学院,是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 省属普通高校。学校创建于 1958 年,时名长春师范专科学校。 1981 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长春师范学院。 1986 年起隶属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 1998 年起按中央与地方共建机制运行,划归吉林省管理。 2001 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 学校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佳绩。 问题三:长江师院 长江师范学院是一所重庆市属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9月,由涪陵师范学院更名而来,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学校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素有耽乌江门户”、“千里乌江第一城”之称的涪陵,是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支点上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在重庆市高校布局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 长江师范学院(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位于中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市。其前身是1931年兴建的涪陵县立乡村师范学校,1977年建为“涪陵地区师范学校高师班”,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涪陵师范专科学校,后更名为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教育部批准,2001年5月,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涪陵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涪陵师范学院。(涪陵教育学院的前身是1962年建立的涪陵地区教师进修学校,1984年更名为涪陵教育学院,2000年涪陵工业学校和涪陵 师范学校并入涪陵教育学院)。2006年9月,教育部批准涪陵师范学院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在地方文化的浸润孕育下,长江师范学院承袭“诚意正心、钩深致远”的治学旨趣,形成了“学高身正、敬业自强”的校训,确立了“育人为本、质量为先、重学崇术、尚知笃行”的办学理念。 问题四:长江师范在哪里?好不? 长江师范学院位于中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市。其前身是1931年兴建的涪陵县立乡村师范学校,1977年建为“涪陵地区师范学校高师班”,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涪陵师范专科学校,后更名为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教育部批准,2001年5月,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涪陵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涪陵师范学院。(涪陵教育学院的前身是1962年建立的涪陵地区教师进修学校,1984年更名为涪陵教育学院,2000年涪陵工业学校和涪陵 师范学校并入涪陵教育学院。)2006年9月,教育部批准涪陵师范学院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 在地方文化的浸润孕育下,长江师范学院承袭“诚意正心、钩深致远”的治学旨趣,形成了“学高身正、敬业自强”的校训,确立了“育人为本、质量为先、重学崇术、尚知笃行”的办学理念。 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办学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校现有李渡、江东和建涪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09.44万平方米(1,642亩),建筑面积达50.7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549万元。建有校级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1个,校系共管实验教学中心6个及各类专业实验室32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97个。有1000座的语言实验教学中心,11间现代化微格训练室。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86万平方米,有藏书157.09万册、CNKI数据库1,564.5万条、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检索数据库25.88万条。校园网光缆22.5公里,信息点12,153个。建有篮球馆、体操馆、游泳池、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场、学生活动中心等,各类体育设施完备。 学校现有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等19个二级教学单位,设有37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工学等八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文学、理学为主,多学科相互融合、各具特点,以教师教育为优势和特色,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结构。现有重庆市“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学科1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重点扶持学科8个。现有市级精品课程7门、市级重点建设课程4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41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是重庆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重庆市三峡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基地、重庆市属高校唯一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13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775名。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43人,副高职称的19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369人,正在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146人。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重庆市优秀教师2人,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专家2人,获 *** 教育基金教师奖9人。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1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4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38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教学带头人15人、学术带头人50人、中青年学术骨干30人。另有 *** 教授26人,外籍教师5人。 学校现有科研机构14个,其中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是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办有《长江师范学院学报》、《长江师范学院报》两种全国公开发行报刊和《三峡教育论坛》、《乌江论丛》、《巴渝教育探索》等重庆市内部连续出版刊物。学校紧紧围绕教学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研究特色明显。2004年以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0项(国家社科基金4项),重庆市级科研课题117项。2004-2006年,共出版著作74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作品2,689篇/件,其中......>> 问题五:湖南郴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和湘南学院的专科在四川招生吗?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四川省江油师范学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四川唯一一所以培养幼儿、小学教育师资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现设有学前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语文教育、英语教育5个专业。学校以“多元融合、尚知笃行”为办学理念,在管理上坚持“依法办学、民主管理”;在用人上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任人唯贤、用人之长”;在教育上坚持“发现学生的优势,尊重学生的优势,发挥学生的优势,发展学生的优势”;在教学上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强化教学运行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建设一定数量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措施,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引领四川幼儿教育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的培养专科层次幼儿教育师资的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坐落在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市境内,现占地面积500余亩,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学校建有教学楼群、图书馆、艺术楼、艺术中心、运动场、游泳池等教学配套设施。现有图书25万余册,计算机600余台。拥有理、化、生实验室、科技制作室、教育技术综合实验室、多媒体软件制作室、电脑美术制作室、电脑音乐制作室、心理学实验室、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微格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拥有摄、录、编制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100多万元。学校现有教职工220余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以上,研究生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0%以上。特级教师2人,省学科带头人7人,国家级、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7人。学校教师获 *** 教育奖2人,获国家技术专利1项。近几年来,承担国家科研课题4项,参编教材、教学参考书6部。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讨会上交流及刊物上发表的经验总结、学术论文等1000余篇,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190余个。学校具有聘请外籍教师和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先后有10余名外籍教师来校执教,40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建校90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3万5千余名人才,先后被评为 “全国红旗学校”、 “四川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示范中等师范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四川省体育先进学校”、“四川省绿化示范集体”,是意大利职业培训项目学校。学校办学成绩显著,因“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办学方向明确,成绩显著”受原国家教育委员会表彰。专科一批! 问题六:涪陵长江师范学院具体在哪个地方? 电话: 、72792211、72791177 传真: 联系地址:重庆涪陵区李渡聚龙大道98号 长江师范学院邮编:408100

余际从赵连荣刘粤湘沙景华储祖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我国地质教育恰逢历史最好机遇

1.国家宏观政策为地质教育指出了发展方向

围绕以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为主要目标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目标,中央相继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优先发展”(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出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等。所有这些为地质教育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2.地质工作大发展为地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国际地质工作发展态势与判断

1)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新一轮工业化的到来,全球地质工作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时期。地球系统科学时代使地质工作出现了“上天、入地、下海、登极”全方位出击,“资源、环境、灾害、工程多领域并举”,“宏观、微观、定性、定量”全面结合,“星际、地球、区域、局部”、“远古、古代、当今、未来”无所不包,这种时间与空间大跨度、科学与技术大交叉、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的特性(赵鹏大),使地质工作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延长产业链,出现了“大地质”工作的新时代。进入21世纪,地质工作需求持续、强劲,世界地质工作的中心、重心转移到新兴经济体国家和亚洲。

2)先期工业化国家地质工作完成了以资源为主题向生态环境为主题的战略转型,全球变化成为热点,但是资源需求总量仍然保持高位。

3)新兴经济体国家和新一轮工业化国家已经或将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资源消耗持续攀升,环境问题凸显,地质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2)我国地质工作的判断

1)我国地质工作处于大发展、大进步的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仅拉动了世界矿业的复苏,也带动了全球地质的发展;中国地质工作正处于全面、快速缩小与发达国家地质工作水平差距、跻身全球地质工作第一方阵的历史进程;我国与新兴经济体国家,特别是亚洲,将成为世界地质工作的中心和重心。

2)我国地质工作总体处于中端发展阶段。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处于发展之中,决定了保证能源资源供应仍然是地质工作的核心,据预测我国金属矿产需求的峰期在2025年,能源需求峰期约在2035年前后。我国的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工作空前加强,资源环境并重成为地质工作的基本方针,我国地质工作总体处于中端发展阶段。

3)我国地质工作体制改革处于过程之中。改革开放30年实现了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变革,地质工作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适应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新的地质工作体制尚未建立,地质工作运行机制有待创新。

据此,地质工作发展战略提出了地质调查“双保障、三并举”方针,地质科技“五深”战略、地质信息“社会化”战略,“从国家保障到市场保障”商业地质体系,地质工作统一部署战略等。这样为地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地质人才、地质学科、地质教育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1)地质工作快速发展呼唤大批优秀地学人才。我国地质人才现状是:人才规模增长较快,功能明确,素质较高,完成任务能力强,总体适应地质工作需要;但人才总量不足,一线人才严重不足,创新人才不足,领军型人才不足,人才机制不完善(4个不足,1个不完善)。见图1,表1、表2。

图1 全国历年地勘人员统计

表1 地勘队伍组织结构汇总

表2 我国地质人才学历(学位)结构

由表1、表2可知,地质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偏低,高学历人才比例偏低,中专技校层次比例偏高。

经预测,地质人才需求强劲,2015年、2020年人才需求分别为25.7万和33、3万,其中领军型、市场型、复合型和工程师型人才需求迫切(表3、表4)。

表3 地质人才规模综合预测 (单位:人)

表4 属地化地勘单位地质人才类型紧缺程度调研表

注:最优先选择加权系数为“1.0”,次优先选择加权系数为“0.5”。

2)地质学科体系完整,办学规模扩大,实现了“三个转变”,高校成了发展地球科学的主力军之一。

a.地质学科专业体系完整。目前,地质类本科专业涵盖理工科4类11个专业,地质研究生学科专业包括理工科4个一级学科13个二级学科,高职高专包括2类17个专业。办学单位,中国大陆除宁夏外,其他所有省(市、区)均有地质类专业办学点,分布合理,符合国情。学科专业情况表5,图2、图3。

表5 地质类专业统计

b.地质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增强、学科平台发展势头好。据统计,高校承担地学自然

基金项目、创新群体基金项目、发表SCI论文数等均占全国近50%,高校为发展地球科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表6至表8)。据中国科学院统计,中国大陆具有国际研究能力和SCI论文发表能力的地学研究队伍约为8000人,其中高校占有相当可观比例,见表8。

表6 2007年地质高校承担地学项目情况 单位:%

表7 高校与科研机构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地学科学基金项目情况对比(2000~2009年)

资料来源: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刘粤湘、高天明整理,2010。

表8 2000~2004年中国地球科学SCI论文按分布机构的统计分析特点

续表

注:1.资料来源:赵波,张志强,郑军卫.从科学文献计量看中国国际地球科学研究队伍现状与科研影响力.地球科学进展,2005,(12):1371~1375。刘粤湘整理,2010.

2.地球科学包括地质科学、地理科学、空间物理学、环境科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化学8个二级学科领域。

3.SCI论文作者总数是对机构间合作论文作者进行了校正后的人数——实际作者人数。表中各机构统计出的作者数远远大于该机构的实际作者人数。

显然,高校成了发展地质学科的主力军之一,但仍有不少差距,如有影响的国际合作课题少,重大项目少,国家级奖项少;参与国家重大政策决策活动少,话语权少,贡献率低;学科水平总体是“三多三少”现象,即说明西方假说和理论的研究多、自己提出的少,单一学科研究的多、真正的多学科交叉与综合集成研究少,模仿研究成果多、独创性研究成果少。

(4)地质教育体系完整,人才模式有创新,质量有提高,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1)地质教育百年成果累累,为国家培养了近百万人才。我国地质教育百年以来,经历了6个阶段,累计为国家培养了97万多各类各层次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尤其是地质工作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表9)。

表9 中国地质教育百年变化

2)形成了我国独立的地质教育体系。经历若干代人的奋斗,我国地质教育目前已有本科4个一级学科11个专业、研究生4个一级学科13个专业、高职高专17个专业等完整学科专业体系。办学层次上有中专、高职高专、本科、硕士、博士、留学生及成人继续教育等完整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这是我国地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表10、表11)。

表10 我国地质类学科专业设置与招生单位数(2009)

表11 地质类专业招生和在校生情况统计

全国146个地质办学单位,其中本科办学单位103个,研究生办学单位104个(其中高校78个),高职高专校7所,中专校10所,即103+(104-78)+7+10=-146(个)。目前各类在校生共100087人,其中,中专生8145人、占8.15%,专科生13841人、占11.1%,本科生59098人、占59.0%,硕士生15001、占15.0%,博士生4002、占4.0%(表11)。

3)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高等地质教育教学体系。中国的地质教育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传统特色。首先是突出实践教学环境,学生实践能力强;其次是形成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文化特征;第三是逐渐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转变,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重视人文素质培养等人才培养思路;第四是实行双学士、双硕士、跨学科硕士、跨学科博士、理科基地、工科基地、博士生班等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4)开放办学,增强了活力。实行“订单式”、“双导师”,共建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完成科研项目等“产学研”结合方式,与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俄国、日本等数十个国家联合招收研究生,实现了对内对外的开放办学。

(5)发达国家地质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发达国家地质教育趋势是转向地球系统科学教育,其突出特点是强调整体系统的知识构建,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突出强调创新人才培养。给我们的启示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与联合培养”;注重高等地质教育的体系性和互动性,低年级“宽基础”,高年级“导论性”,研究生“研究性”;研究生教育强调科研型人才培养;注重本地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地质教育。

二、我国地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有机遇就有挑战,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的。地质教育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但是人才保障、人才质量、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办学条件、地质教育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

(1)资源、环境、灾害等严峻形势给予地质人才供给和质量的双重压力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资源环境压力将延续较长时间,还有工程建设、民生问题等,所以对地质人才的需求必然逐渐增加。由于多种原因,西部地区、基层单位难以吸纳本科以上人才,以致地勘一线人才短缺问题十分突出,领军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缺乏。虽然毕业生外语、计算机水平较高,但地质专业实践能力有所下降、创新能力不足。这些问题已历史地摆在地质教育的面前,显然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我们必须积极应对(表12至表14)。

表12 我国大宗矿产资源态势

表13 2004~2006年主要地质类专业人才供给比与社会需求变化状况(供需比)

注:因平均供需比中有重复部分,即一个需求向多校发出,所以进行排重判断。

表14 对地质类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调查 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分会2009年调查统计。

(2)科学发展观对地质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育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增强吸引力,构建开放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

我国地质教育改革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人才培养模式变化不大,仍是“应试教育型”和“知识扩容型”,人才质量有待提高。如何坚持育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仍然是艰难、漫长的过程。还有高等地质教育定位问题,目前的同质化现象值得注意,大家都要办研究型大学,一线急缺人才谁来培养输送。

(3)地质教育缺乏国家宏观指导和广泛的社会基础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虽然基本解决了部门所有、“条块分割”问题,但却出现了地质教育“边缘化”(赵鹏大)和招生就业“市场失灵”问题。地质教育的特殊性(即公益性、超前性、艰苦性)急需国家加强宏观指导(表15、表16)。

表15 地质类专业学生来源情况 单位:%

表16 地质类毕业生去地勘单位就业情况 单位:%

地质教育不同于其他自然学科具有广泛的社会认知,是冷门专业。一些人对地质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地学时代,对地质工作者持歧视态度,所以生源欠佳,毕业后不愿去地质队工作。提高社会认知度是地质教育发展必须突破的藩篱。

(4)教学资源难以满足地质人才培养需要

高校扩招带动了高校办学后,资源增加,办学条件有了一些改善,但由于已有资源基础较差,所以办学资源的增加赶不上招生增加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在被统计的10所学校中,多数学校多数指标不合要求,尤其是生均土地、教学用房、宿舍面积、仪器设备、师生比例等都是超负荷运行,影响校园和谐和教学、师资水平的提高(表17、表18)。

教师结构中,学源结构欠佳,本校毕业生比例达48.6%,个别学校甚至高达72%,有国外学习经历少,大专比例偏高,博士生比例偏低。

表17 基本办学条件达标情况

表18 地质类教师结构情况统计

三、我国地质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地质教育目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和行业需求为己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和地质行业急需为己任,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精神,实施“工程师型”、“科学家型”和“复合型”地质人才培养工程;遵循地球科学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性学科体系的理念,科学调整地质学科专业结构,建设国家级地学实习基地和地球物质现代观测中心;坚持需求导向,突出实践能力和“发现能力”培养,深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是发展地球科学的主力军,建设1~2所地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2030年建立起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的地质学科体系,使地质人才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地质学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使中国从高等地质教育大国走向高等地质教育强国。

2.基本思路

(1)地质人才、学科、教育是发展地质工作的基础

温家宝同志指出:“50年前的地质工作大转变、大发展以培养地质人才为起点,成效明显;今后地质工作发展和提高离不开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地学新人”(温家宝在“中国地质工作50年暨中国地质学会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可见地质工作与地质人才具有“互动共存”关系,地质教育是地质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地质学科是地质教育的基础。所以,地质工作发展必须加强地质人才培养,将地质教育纳入地质工作发展之列,并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

(2)地质教育应坚持服务功能,也应突出引领作用

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是传播文化的工具,教育也属于文化的战略。文化不仅要服务社会公众,更应引领社会发展。所以我国地质教育不仅要坚持服务于经济社会,服务地质工作发展,也应突出对社会和地质行业的引领作用,即用超前性思维、前瞻性理论、前沿性成果、创新型方法、先进性技术等来发挥引领作用,以便于优质地服务于社会,也提高地质教育的社会显示度和贡献率。

(3)实现“地质人才一流、地质学科先进、高等地质教育强国”目标

2010年6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要“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人才、学科、教育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推动。一流人才队伍是建设地质强国的核心。先进的学科水平是地质教育的基础。目前我国已是地质人才大国、地质教育大国。经过20~30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的努力,应使我国地质人才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地质学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高等地质教育由大国进入强国。

(4)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

地质学科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不被社会广泛认同,属冷门专业。而缺乏广泛的公众认识,是难以发展提高的。所以,要建立大学前、大学间、大学后、社会公众“四位一体”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大学前,培养“地学兴趣”,引导青少年立志献身地球科学;大学间,突出“发现能力”的培养,为探索地球奥秘打下基础;大学后,以“创新能力”为重点,作出突出贡献;社会公众,突出“地学意识”,为地质人才发展成长提供肥沃的发展土壤。

(5)构建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的地质学科体系

当今,地球系统科学已成为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地质学界已经开始用地球系统科学的思维来审视传统地质科学、构建新的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的地质学科体系。这个新体系包括:学科专业构成体系,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材体系,先进的学科平台体系,高水平的地质学术队伍体系等。

四、我国地质教育基本构想

地质教育今后需围绕3项目标,建设2个体系,实施4项计划,采取7项措施,经过20~30年的努力,使我国地质教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1.围绕3项目标

(1)地质人才为世界一流

我国未来地质人才目标是: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识广博、品德优良;跟踪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和解决我国地质、资源、环境、灾害及工程中突出问题能力强;涌现出一批青年地质科学家、勘查技术发明家、大工程技术领军人物、技商结合企业家等突出人才。

(2)地质学科达世界先进水平

建成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的地质学科体系,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地质科技成果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中显示度明显提高,起引领作用。

(3)由高等地质教育大国变成高等地质教育强国

高等地质教育强国,即地质教育具有世界领先水平,能够培养一流人才,产生世界一流成果,获得国内外广泛认同,对国家地质事业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推动力;教育理念先进,教育规模结构优化,教育运行机制优良高效,教育质量声誉较高,能够引领文化发展。

2.建设2个体系

(1)以“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

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即围绕创新能力,建立起大学前、大学间、大学后完整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

大学前,突出培养“地学兴趣”。在中小学中开设地球科学相关课程,如地理、地质、气象、生态与环境等。大范围经常地组织地学夏令营、社会实践日、地球日、地学科普展等,增强中小学生地球科学基本知识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形成珍爱地球、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确立献身地球科学事业的志向。

大学间,突出“实践能力”、“发现能力”培养。在“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的基础上,在浓厚的探索自然的兴趣基础上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中外联合、跨学科、跨校联合、课内外结合、教学科研结合等多种方式,构建起以“发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素质,使学生德智行美全面发展。

大学后,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确立科学的人才观,创造优良的人才发展环境,依托高校开展继续教育,不断充实新知识、新技术,依托各类项目和实验室培养骨干人才,依托重大工程和国家级项目培养拔尖人才,国内外著名专家指导培养领军型人才等。建立起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使其具有“敢为人先”和“不吃别人嚼过的馍”的精神,掌握坚实的工作能力,包括野外观察能力、室内实验能力和国内外学术交流能力等。

社会公众,提高公众地学意识。通过“地球日”、“水日”、“气象日”、“环境日”、科普周等公众活动,报刊、杂志、科普电视、广播、电影、学会等各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宣传地学知识,特别是通过各级干部培训机构对各级领导宣传资源、环境、灾害、生态等知识和对策,提高全社会公众地学意识。

(2)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的地质学科体系

按照地球系统科学的理念构建地质学科体系,包括新的学科专业构成体系,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地质课程与教材体系、先进的地质学科平台体系、高水平的地质学术队伍体系等。

3.实施4项计划

(1)创新型地质人才培养计划(工程师型、科学家型、复合型)

(2)地质学科平台建设计划

核心是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培养吸纳拔尖人才,加强资源整合,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构建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共享平台,强化学术权力,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繁荣,建设面向学生的国家级地球物质现代观测中心。

(3)高水平地质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地质教师队伍。通过提高学历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引进校外海外高层次人才,促进跨学科、跨学位合作,以中青年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加强学术权力,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科研,鼓励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到2020年,教师外校学源达到60%以上,博士学历也达到60%以上。

(4)国家级地学实习基地建设计划

按大区分布,在现有的基础上,建设6个国家级地学实习基地。采取“国家投入、专管共用、开放共享”的原则,建设成既是地质高校培养学生的实习基地,也是社会实践基地和中小学生地学夏令营和科普营地。

4.具体目标

1)地质人才规模快速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高学历人才比例明显增加,领军型人才、拔尖人才培养有突破性进展,人才贡献率不断提高(表19)。

表19 地质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注:括弧数为国家人才指标。

2)地质教育适度发展,优化层次结构:控制中职,稳定高职高专,适度扩大本科、扩大研究生特别是专业学位规模,大力发展继续教育(表20)。

表20 地质教育主要发展指标

5.7项措施

(1)成立国家地质教育协调指导小组,制定高等地质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

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下成立国家地质教育协调指导小组,成员由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科技部、财政部、中央地勘企业及有关高校负责人组成,具体工作由国土资源部承担;职责是制定国家地质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育改革重大问题,协调解决有关政策措施(表21)。

表21 地质教育、层次结构及专业发展表

(2)加大对地质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继续增加地质类专业学生拨款标准,加大地质类高校基本建设及专项经费支持力度,设立国家级地质专项奖学金,给予地质类专业高校实习经费补贴等。

(3)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与法规,鼓励国土资源行业支持办学

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部部共建”、“省部共建”工作的意见》,明确行业部门、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在“部部共建”、“省部共建”工作中的职责,使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共建工作得到落实。制定招生及培养优惠政策,吸引生源报考地勘类专业。制定有关法规,鼓励地矿行业企事业单位积极接收大学生实习,免收实习费,修改有关保险制度,建立各方分担学生实习安全风险责任机制。国家地质公园建为地学类学生实习基地,对实习学生免费开放。

(4)建设一两所地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

国家应支持建设一两所地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以及一批一流学科。在“211工程”和优势特色重点学科、“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中加大对地质高校的支持力度,给予地质教育特区政策,实行更加开放政策,创造更加优惠的条件。

(5)大力改善野外地质人才发展环境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包括培养开发机制、评价发现机制、选拔任用机制、流动配置机制、激励保障机制等。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的“改善野外地质工作条件,对野外地质工作人员继续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政策。给一线人员大幅度提高野外津贴,改善工作条件和文化生活。设立国家功勋地质队员称号,享受‘五一’劳动奖章待遇,赴边疆工作满十年后可自选户口所在地等。”

(6)强化高校作为发展地球科学的主力军作用

地质类高校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三大任务,已经成为发展地球科学的主力军之一。国家应重视高校学科建设,将重大项目、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学科基金等尽量放在高校。国土资源部等地勘行业应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生实习、一流大学建设等方面给予地质类院校更多的支持。发挥高校学科全、人才多、积累雄厚的综合优势,在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使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真正发挥国家科技创新主力军的作用。

(7)加强科普宣传,广泛开展地质学知识教育,提高公众地学意识

地学教育也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中小学的地学知识及科普教育。扩大地学夏令营规模,加强自然旅游资源的地质教育资源开发。在非地学大学生中开设地学相关课程。将地学知识列入各级干部培训计划。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对公众进行地质、资源、环境、灾害等方面地学知识科普宣传教育。

6.时序安排

(1)2010~2020年质量提升期

以育人为本,“坚持稳步发展和提高质量相结合,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温家宝2010年7月13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构建大地质学科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实行完全学分制。由“知识扩容型”向“发动机式”转变,由模式化向个性化转变。深入开展产学研结合,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使教学质量和学科水平明显提高,人才素质,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积极参与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行动,向地勘行业一线输送更多地质人才。

(2)2020~2030年全面上水平期

全面建设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的地质学科体系和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地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出一批年轻地质学家、领军人物、勘查技术发明家及地质经济管理专家。

(3)2030~2050年目标实现期

人才培养、学科水平、教育体系及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建成高等地质教育强国。

五、结论与建议

1)地质教育界应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制定中长期及“十二五”发展规划,真正做到“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争取在“十二五”期间,能向地勘行业一线多输送本科以上毕业生。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学家型、领军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突破性进展。

2)地质教育界应抓住机遇,迅速实现新的“三个转变”,即由规模扩张型向以质量为核心的科学发展型转变;由传统地质学科向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的新的地质学科体系转变;由“应试教育型”、“知识扩容型”模式向素质教育和“发动机型”人才模式转变。

3)抓紧建设地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抓住前沿上发挥引领作用,争取承担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参与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活动,提高话语权,争取更高的贡献率。在资源与环境发展研究、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地震地质与灾害地质研究、新能源资源研究等方面有重大突破,提高地质教育显示度。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为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建设地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而共同努力!

商州区赵波发表论文

论理想成本、目标成本和责任成本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2 浅谈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降低成本的途径3 明确成本控制思想 确立成本控制目标 杨宇华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07-30 期刊 0 654 成本差异分析与成本动因分析的比较研究 韩伟; 齐二石; 李钢 工业工程 2001-12-25 期刊 11 1755 量本利分析法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王扬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02-08-30 期刊 0 266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成本体系的构建 施梅仙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12-15 期刊 2 457 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费用构成及成本控制 肖永红 中外建筑 2005-04-20 期刊 2 1478 农村劳动力流动“节约型”成本模式的构建 杜国庆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05-05 期刊 0 259 医院诊次、床日成本核算方法研究——“项目成本法” 李林贵; 刘兴柱; 孟庆跃; 王燕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1998-10-10 期刊 3 2910 医院诊次、床日成本核算方法研究——“科室成本法” 李林贵; 刘兴柱; 孟庆跃; 王燕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1998-10-10 期刊 1 2211 杂交水稻制种与种植成本比较 王飞飞; 张雨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6-11-10 期刊 0 1812 谁来支付合作成本?——对乡村建设合作收益与合作成本问题的一般分析 周立 经济经纬 2006-11-10 期刊 1 7713 犯罪成本与犯罪控制成本分析 赵波 武汉大学 2005-05-01 硕士 0 13114 加强成本管理 实施全过程成本控制 李彦生 山西建筑 2008-12-01 期刊 0 2815 实施作业成本计算法加强成本控制 朱佳茹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03-05 期刊 2 10216 实施低成本战略 全面建立成本管理体系 杨俭存; 薛随云 建筑经济 2006-12-30 期刊 0 7217 论旅行社成本领先战略与财务成本费用管理 谭丽林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10-15 期刊 1 18518 导入质量成本概念 开展医疗质量成本研究 匡莉; 黄健; 黄洪章 中国医院 2003-07-01 期刊 2 3519 不同养老模式的养老成本及成本—效用分析 邓颖; 吴先萍; 李宁秀; 何君; 刘朝杰; 张宁梅; 任晓晖; 刘丹萍; 杨晓妍; 袁建国; 汪凯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4-08-28 期刊 6 14420 成本概念的新拓展——时间成本 杨颖; 肖凤华; 刘桂云; 杨淑萍 德州

营销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营销策略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营销策略论文参考文献[1](美)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营销管理.[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2](美)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市场营销原理.[M].上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美)杰罗姆麦卡锡.市场营销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美)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余明阳.市场营销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7]李东红编.营销战略.[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8](美)拉里·博西迪.拉姆·查兰.管理的实践.[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9]厉以宁.转型发展理论[J].经济研究参考,1997( 45).

[10]张国华.主动转型发展,增创领先优势[J].求是,2010(12).

[11]Robert. F. Lauterbon.4P retirement, 4C debut [J].Advertising Age,1990(5).

[12]李幼林.金桥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J].浦东开发,2011(02).

[13]黄国平、刘思弘.创新驱动转型制造迈向智造一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转型发展透析[J]浦东开发,2011(06).

[14]南京市开发区协调管理委员会.开发区转型发展战略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5]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加快实施双提升战略、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J].港口经济,2011(02).

[16]武非平.园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03).

[17]Ambler Tim, Marketing and the Bottom Line [J].Financial Times,2000.

[18]赵志涛、邹可钦.基于资源和能力的战略营销优势研究[J].企业研究,2006 (09).

[19]杨宝珍.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J].企业经济,2011(05).

[20]Kotler Philip. Marketing Management [M].Prentice Ha11,2003(11).

[21]Keefe Lisa M. What is the meaning of marketing [N].Marketing News,2004

[22]Clark Bruce H. Marketing Performance Measures History and Interrelationships [J].Journalof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9

[23]杨勇、束军意.市场营销:理论、案例与实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4]赵杰英.谈谈4Ps, 4Cs, 4Rs房地产营销体系[J]商场现代化.2006(48).

[25]杜伟锦、章斌、张凤霞.市场营销策略的比较研究[N].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6 (3).

[26]冯章献、王士君、张颖.中心城市极化背景下开发区功能转型与结构优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0(01).

[27](英)格雷厄姆·胡利、约翰·桑德斯、奈杰尔·皮尔西[M].营销战略与竞争定位.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8]卢新海.开发区发展与土地利用[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5. [29}傅强.依托重大项目推动转型发展[J].科技与出版.2011.

1.李业.品牌管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年小山.品牌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让.鲍得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唐振华.符号学与跨文化交际[J].深圳大学出版社,1996

5.[美]杰格迪什N谢斯.消费者行为学管理视角[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王宁.消费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尹世杰.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光明日报,1995-4-30

[1].刘子安,中国市场营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第一版,p105-p125.

[2].(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第十版.

[3].凯文,战略品牌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p205-p253.

[4].(英)史密斯等著,方海萍等译,市场营销传播方法与技巧,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p134-p168.

[5].李蔚,营销策划,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016年,p56-p90.

[6].汪涛,广告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p100-p115.

[7].胡成中,企业文化与品牌战略,经济日报出版社,2016年,p254-p280.

[8].新加坡唐拉尔著,阳水荣等译,高科技品牌管理:创建新经济时代强势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p360-p380.

[9].凌志军,联想风云,中信出版社,2016年,p148-p160.

[10].乔.吉拉德,戴尔-突破市场的销售细节直销,哈尔滨出版社,2016年,p56-p62.

[11].刘红强,戴尔营销,经济科学出版,2016年,p39-p45.

[12].赵波,联想:公正与效率的博弈,销售与市场杂志XX第8期.

[13].董文胜王缨杨欣,联想从裁员到新文化运动中外管理,2016年5期.

[14].黄景清,10个令你拍案叫绝的营销案例,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XX.

[15].孙在国,体验经济与企业营销战略的调整,经济经纬,22016年第1期.

[16].泽丝曼尔,服务营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p150-p163.

[17].business and the environment,harvard business review,XX.

[1]左仁淑 . 关系营销 : 服务营销的理论基础 . 四川大学学报 , 2004,(4): 19-23

[2]科特勒, 洪瑞云, 梁绍明等. 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 第 3 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15-35

[3]Heide J B, George J. Do Norms Matter in Marke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2, 56(2): 32-44

[4]陈绍福, 徐宝瑞. 现代医院创新经营. 中国医院管理, 2001, 21(11):60-62

[5]张英. 现代医院应树立的十大营销观念. 中国卫生产业, 2004, (2):76-78

[6]贾守营 . 金牌医院商务策划 . 广州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5,188-193

[7]科特勒, 洪瑞云, 梁绍明等. 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 第 2 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55-56

[8]Frank H, Andreas H, Robert E M. G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through customer value oriented management.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2005, 22(6): 23-24

[9]丁桂兰. 医疗机构营销.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107-113

[10]Christian Gro nroos.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in the Service Sector. Cambridge. Mass: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1983,85-88

[11]Parasuraman A, Valarie A Zeithaml, Leonard L Berry. SERVQUAL: 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usto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Cambridge. Mass: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1986, 30-32

[12]Liljander Veronica. Comparison Standards in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Helsingfors: Svenska Handelsho gskolan, 1995

[13]Strandvik, Tore. Tolerance Zones In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Helsingfors: Svenska Handelsh gskolan, 1994

[14]菲利普 科特勒 . 营销管理 . 第九版 .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17-218

[15]Gronroos C. Internal Marketing-Theory and Practice, in American1999 Marketing Association Services Marketing ConferenceProceedings, 1981, 41-47

[1][美]沃伦.基根.全球营销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美]菲力浦.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96年版.

[3]屈云波.品牌营销[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

[4]李弘,董大海.市场营销[M].大连:大工出版社,.2000年版.

[5]京华企业咨询公司(编).品牌巨匠[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6]汤正如.市场营销学教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京华企业咨询公司(编).品牌巨匠[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8].朱方明.品牌促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9]吴宪和.营销形象策划[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晃钢令.营销战略策划[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朱方明.品牌促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12]陈志.中国民营企业品牌战略[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21).

[13]木梓.以品牌战略推动企业发展[J].信息网络,2007,(3).

[14]刘红霞.我国企业品牌战略问题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1).

[15]刘新民.我国品牌战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4).

[16]胡号寰,钟兆青.中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17]董伟达.品牌战略与企业发展的关系[J].科技与管理,2005,(6).

[18]于法领.关于品牌战略[J].北方经济,2005,(10).

[19]李水平.浅谈企业的品牌战略[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20]姬雄华.企业品牌战略选择研究[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21]蒋海岩.实施品牌战略 创企业名牌[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

[22]赵小红.试论品牌战略的实施要点[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6).

[23]Arnold,D. The Handbook of Brand Management, FT/Pitman Publishing, London.

[24]Dechernatony, L. and Mcdonald, M.H.B. Creating Powerful Brands, Butterworth Heinemann, Oxford. 1992

[25]Hankinson, G. and Cowking, P Branding in Action, McGraw-Hill,London. 1993

[26]Kapferer, J. H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Kogan Page,London.

[1]左仁淑 . 关系营销 : 服务营销的理论基础 . 四川大学学报

[2]科特勒, 洪瑞云, 梁绍明等. 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 第 3 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Heide J B, George J. Do Norms Matter in Marke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

[4]陈绍福, 徐宝瑞. 现代医院创新经营. 中国医院管理

[5]张英. 现代医院应树立的十大营销观念. 中国卫生产业

[6]贾守营 . 金牌医院商务策划 . 广州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7]科特勒, 洪瑞云, 梁绍明等. 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 第 2 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Frank H, Andreas H, Robert E M. G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through customer value oriented management.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9]丁桂兰. 医疗机构营销.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0]Christian Gro nroos.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in the Service Sector. Cambridge. Mass: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11]Parasuraman A, Valarie A Zeithaml, Leonard L Berry. SERVQUAL: 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usto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Cambridge. Mass: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12]Liljander Veronica. Comparison Standards in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Helsingfors: Svenska Handelsho gskolan

[13]Strandvik, Tore. Tolerance Zones In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Helsingfors: Svenska Handelsh gskolan

[14]菲利普 · 科特勒 . 营销管理 . 第九版 .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5]Gronroos C. Internal Marketing-Theory and Practice, in American1999 Marketing Association Services Marketing ConferenceProceedings

[16]周成红,肖锦诚 . 谈医疗服务市场特征及营销策略 . 卫生软科学

[17]王恕, 陈玉文. 顾客关系管理在医院营销中的应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18]张英. 品牌战略现代医院营销利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19]张洪才. 医院差异化营销的探讨. 卫生经济研究

[20]朱恒鑫. 医院经营策略医院一对一营销学.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1]黄国英, 张公惠. 优质服务与三级医院服务营销策略的关系. 中国医院管理

[22]马淑燕. 现代医院营销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卫生经济

[23]迈克·波特. 陈小悦译. 竞争战略.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4]邱巍, 代维昭. 上海瑞金一哈佛心脏中心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5]张英 . 医疗市场细分与目标医疗市场选择 .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6]菲利普·科特勒,托马斯·海斯,保罗·N·布卢姆等著 . 俞利军译. 专业服务营销.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7]佩恩. 郑薇译. 服务营销. 2 月版.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8]邢永杰,吕爱芝 . 关于医院服务营销的分析 .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9]易世志. 浅析波士顿矩阵法的局限. 商业研究

[30]付凤环,尹世全 . 关系营销理论对公立专科医院营销管理的启示 .中国肿瘤

北邮赵东发表的论文

11月27日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200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发布了2008年论文被SCI、EI、ISTP、SSCI收录情况。该校的统计结果为:SCI收录214篇;EI收录530篇;ISTP收录922篇(高等院校排名第九位);SSCI收录3篇。11月25日 该校承担的教育部战略研究重点项目结题暨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战略研究培育基地验收会议在该校科技大厦顺利召开。该校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战略研究培育基地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10月23日 “2009年中国光通信发展与竞争力论坛(ODC’2009)”在该校科学会堂隆重开幕。本次论坛由中国通信学会光通信委员会、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亚太光通信委员会联合主办,是中国光通信领域一次参与面广、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高水准会议,堪称中国光通信领域的一次“奥林匹克”盛会。9月23日 该校“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启动大会在北邮科技大厦圆满举行。“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唯一一个国家级的灾备技术工程实验室。8月10日 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是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互联网治理与信息社会法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研究的学术机构。6月 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平导师组获JCN 2008年度最佳论文奖。JCN最佳论文奖每年评选一次,从2000年至今仅评选出9篇最佳论文,历年来分别为美国、以色列、韩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知名学者获得。这是自2000年该奖项设立以来,来自中国的高校和学者首次获得该项殊荣。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得ICT-MobileSummit 2009会议最佳展示奖。6月15日 北京邮电大学——诺基亚联合研究实验室启动。4月 “光通信与光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式更名为“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月 2008年度,该校有10项科技成果获奖,所获奖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奖”、“盘锦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等多类奖项。 12月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版)继2006年获得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后再次蝉联此奖。《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在教育部科技司最近举行的2008年第2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9月 Science上发表该校邓伟洪、郭军、胡佳妮、张洪刚等师生撰写的论文,这是该校师生首次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1月 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建设项目通过专家验收。(2008年统计)2007年学术论文:SCI论文约160篇,EI论文约496篇,ISTP论文约431篇。

1. Ya-Xuan Zhang, Wei Zhao, Ya-Jie Tang*. Multilevel induction of apoptosis by microtubule-interfering inhibitors 4β-S-aromatic heterocyclic podophyllum derivatives causing multi-fold mitochondrial depolarzation and PKA signaling pathways in HeLa cells.Oncotarget (In press) 2016 (IF=6.359)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2. Jun-Han Yu, Li-Wen Zhu, Shi-Tao Xia, Hong-Mei Li, Ya-Ling Tang, Xin-Hua Liang, Tao Chen, Ya-Jie Tang*.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of CO2 transport and fixation to improve succinate production by promoter engineering.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In press) 2016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3. Kai-Zhi Jia, Quan Zhang, Lin-Yang Sun, Yang-Hua Xu, Hong-Mei Li, Ya-Jie Tang*. Clonostachys rosea demethiolase STR3 controls the conversion of methionine into methanethiol.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21920 (IF=5.578)4. Quan Zhang, Kai-Zhi Jia, Shi-Tao Xia, Yang-Hua Xu, Rui-Sang Liu, Hong-Mei Li, Ya-Jie Tang*. Regulating ehrlich and demethiolation pathways for alcohols production by the expression of ubiquitin-protein ligase gene HUWE1.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20828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5. Rui-Sang Liu, Guang-Huai Jin, Deng-Rong Xiao, Hong-Mei Li, Feng-Wu Bai*, Ya-Jie Tang*. Screening of the key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of Tuber melanosporum fermentation by aroma sensory evaluation combination with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17954.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6. Li-Wen Zhu, Lei Zhang, Li-Na Wei, Hong-Mei Li, Zhan-Peng Yuan, Tao Chen, Ya-Ling Tang, Xin-Hua Liang, Ya-Jie Tang*. Collaborative regulation of CO2 transport and fixation during succinate production in Escherichia coli.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17321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7. Deng-Rong Xiao, Rui-Sang Liu, Long He, Hong-Mei Li, Ya-Ling Tang, Xin-Hua Liang, Tao Chen, Ya-Jie Tang*. Aroma improvement by repeated freeze-thawed treatment during Tuber melanosporum fermentation.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17120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8. Wei Zhao, Yong Yang, Ya-Xuan Zhang, Hong-Mei Li, and Ya-Jie Tang*. Fluoride-containing podophyllum derivatives exhibit antitumor activities through enhancing mitochondrial apoptosis pathway by increasing the expression of caspase-9 in HeLa cells.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17175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9. Jian-Long Li, Wei Zhao, Chen Zhou, Ya-Xuan Zhang, Hong-Mei Li, Ya-Ling Tang, Xin-Hua Liang, Tao Chen, Ya-Jie Tang*. Comparison of carbon-sulfur and carbon-amine bond in therapeutic drug: 4β-S-aromatic heterocyclic podophyllum derivatives display antitumor activity.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14814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10. Wei Zhao, Jia-Ke Bai, Hong-Mei Li, Tao Chen, Ya-Jie Tang*. Tubulin 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4β-sulfur-substituted podophyllum tubulin inhibitors with anti-tumor activity.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10172.11. Ya-Jie Tang*, Rui-Sang Liu, Hong-Mei Li. Current progress on Tuber submerged fermentation: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for its fruiting bodies.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5, 99: 2041-2053.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12. Li Xiao, Wei Zhao, Hong-Mei Li, Duan-Ji Wan, Dong-Sheng Li, Tao Chen, Ya-Jie Tang*.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the novel DNA topoisomerase II inhibitors: esterification and amination substituted 4′-demethylepipodophyllotoxin derivates with anti-tumor activity by activating ATM/ATR signaling pathways.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14, 80: 267-277.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13. Wei Zhao, Xiao-Hua Wang, Hong-Mei Li, Shi-Hua Wang, Tao Chen, Zhan-Peng Yuan, Ya-Jie Tang*.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with the anti-tumor activity fromTuber fruiting bodies and fermentation system.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4, 98:1991-2002.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14. Wei Zhao, Lu Chen, Hong-Mei Li, Duan-Ji Wan, Dong-Sheng Li, Tao Chen, Zhan-Peng Yuan*, Ya-Jie Tang*. A rational design strategy of the novel topoisomerase II inhibitors for the synthesis of the 4-O-(2-pyrazinecarboxylic)-4′-demethylepipodophyllotoxin with antitumor activity by diminishing the relaxation reaction of topoisomerase II-DNA decatenation.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2014, 22:2998-3007.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15. Huai Wang, Li-Jun Tang, Ya-Jie Tang*, Zhan-Peng Yuan*. SAR analysis and biological studies of synthesized podophyllum derivates obtained by N linkage modification at C-4 position.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2014, 22: 6183-6192.16. Wei Zhao, Dan-Dan Chai, Hong-Mei Li, Tao Chen, Ya-Jie Tang*. Significance of metal ion supplementation in the fermentation medium on the structure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Tuber polysaccharides produced by Tuber submerged fermentation. Process Biochemistry 2014, 49: 2030-2038.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17. Dao-Cheng Li, Rui-sang Liu, Hong-Mei Li, Zhan-Peng Yuan, Tao Chen, Ya-Jie Tang*. Ranking the significance of fermentation condition on th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of Tuber melanosporum fermentation system by combination of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similarity analysis. 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14, 37(3):543-552.18. Li-Wen Zhu, Xiao-Hong Li, Lei Zhang, Hong-Mei Li, Jian-Hua Liu, Zhan-Peng Yuan, Tao Chen, Ya-Jie Tang*. Activation of glyoxylate pathway without the activation of its related gene in succinate-producing engineered Escherichia coli. Metabolic Engineering 2013, 20:9-19.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19. Rui-Sang Liu, Huan Zhou, Hong-Mei Li, Zhan-Peng Yuan, Tao Chen, Ya-Jie Tang*. Metabolism of L-methionine linked to the biosynthesis of volatile organic sulfur-containing compounds during the submerged fermentation of Tuber melanosporum.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3, 97:9981-9992.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20. Yuan-Yuan Li, Ping Liu, Yang Tang, Hong-Mei Li, Ya-Ling Tang, Xin-Hua Liang, Ya-Jie Tang*. Novel cerebrosides isolated from the fermentation mycelia of Tuber indicum.Helvetica Chimica Acta 2013, 96:702-709.21. Jia-Ke Bai, Wei Zhao, Hong-Mei Li, Ya-Jie Tang*. Novel bio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podophyllotoxin to 4β-sulfur-substituted podophyllum derivates with anti-tumor activity by Penicillium purpurogenum Y.J. Tang. 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 2012, 19:927-936.22. Rui-Sang Liu, Dao-Cheng Li, Hong-Mei Li, Ya-Jie Tang*. Evaluation of aroma active compounds in Tuber fruiting bodies by 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 in combination with aroma reconstitution and omission test.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2, 94:353-363.23. Wei Zhao, Hong-Mei Li, Duan-Ji Wan, Ya-Jie Tang*. Manipulation of heterogeneity product in 4′-demethylepipodophyllotoxin biotransformation process by using yeast extract as nitrogen source.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2, 93:107-115.24. Yuan-Yuan Li, Guan Wang, Hong-Mei Li, Jian-Jiang Zhong, Ya-Jie Tang*.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rom Tuber melanosporum fermentation system. Food Chemistry 2012, 135:2628-2637.25. Ping Liu, Hong-Mei Li, Ya-Jie Tang*. Comparison of free amino acids and 5’-nucleotides between Tuber fermentation mycelia and natural fruiting bodies.Food Chemistry 2012,132:1413-1419.26. Yang Tang, Hong-Mei Li, Ya-Jie Tang*. Comparison of sterol composition between Tuber fermentation mycelia and natural fruiting bodies.Food Chemistry 2012,132:1207-1213.27. Li-Wen Zhu, Cheng-Cheng Wang, Rui-Sang Liu, Hong-Mei Li, Duan-Ji Wan, Ya-Jie Tang*. 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ATCC 55618 fermentation medium optimiz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succinic acid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Volume2012, Article ID626137, 9 pages doi:10.1155/2012/626137.28. Wei Zhao, Hong-Mei Li, Ya-Ling Tang, Xin-Hua Liang, Duan-Ji Wan, Ya-Jie Tang*. Optimization of a biotransformation process to produce 4-(2, 3, 5, 6-tetramethylpyrazine-1)-4′-demethylepipodophyllotoxin. Process Biochemistry 2012, 47:1522-1531.29. Ya-Jie Tang*, Guan Wang, Yuan-Yuan Li, Hong-Mei Li, Yang Tang, Ping Liu.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for the majo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of Tuber melanosporum fermentation system by distillation-solid phase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Food Analytical Methods 2012,5:651-658.30. Xiu-Ji Liu, Rui-Sang Liu, Hong-Mei Li, Ya-Jie Tang*. Lycopene production from synthetic medium by Blakeslea trispora NRRL 2895 (+) and 2896 (-) in a stirred-tank fermenter. 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12, 35:729-749.31. Jin-Feng Wang, Xiu-Ji Liu, Rui-Sang Liu, Hong-Mei Li, Ya-Jie Tang*. Optimization of the mated fermentatio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ycopene by Blakeslea trispora NRRL 2895 (+) and NRRL 2896 (-). 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12, 35:553-564.32. Cheng-Cheng Wang, Li-Wen Zhu, Hong-Mei Li, Ya-Jie Tang*. Performance analyses of a neutralizing agent combination strategy for the production of succinic acid by 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ATCC 55618. 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12, 35:659-664.33. Ping Liu, Yuan-Yuan Li, Hong-Mei Li, Duan-Ji Wan, Ya-Jie Tang*. Determination of the nucleosides and nucleobases in Tuber samples by dispersive solid-phase 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11, 687:159-167.34. Ya-Jie Tang*, Wei Zhao, Hong-Mei Li. Novel tandem biotransformation process for the biosynthesis of a novel compound 4-(2, 3, 5, 6-tetramethylpyrazine-1)-4′-demethylepipodophyllotoxin.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11, 77:3023-3034.35. Wei Zou, Li-Wen Zhu, Hong-Mei Li, Ya-Jie Tang*. Significance of CO2 donor on the production of succinic acid by 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ATCC 55618. 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2011, 10:87.36. Yang Tang, Yuan-Yuan Li, Hong-Mei Li, Duan-Ji Wan, Ya-Jie Tang*. Comparison of lipid content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between Tuber fermentation mycelia and natural fruiting-bodie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1, 59:4736-4742.37. Ya-Jie Tang*, Wei Zhang, Rui-Sang Liu, Li-Wen Zhu, Jian-Jiang Zhong. Scale-up study on the fed-batch fermentation of the medicin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for the hyperproduction of ganoderic acid and Ganoderma polysaccharides in stirred-tank bioreactor.Process Biochemistry 2011, 46: 404-408.38. Rui-Sang Liu, Ya-Jie Tang*. Tuber melanosporum fermentation medium optimization by Plackett-Burman design coupled with Draper-Lin small composite design and desirability func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0, 101:3139-3146.39. Rui-Sang Liu, Ya-Jie Ta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the effect of plant oil and fatty acid on Tuber melanosporum culture by uniform design combined with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0, 87: 1689-1697.40. Li-Wen Zhu, Jian-Jiang Zhong, Ya-Jie Tang*. Multi-fed batch culture integrated with three-stage light irradiation and multiple additions of copper ions for the hyperproduction of ganoderic acid and Ganoderma polysaccharides by the medicin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Process Biochemistry 2010, 45:1904-1911.41. Ya-Jie Tang*, Li-Wen Zhu. Improvement of ganoderic acid and Ganoderma polysaccharide biosynthesis by Ganoderma lucidum fermentation under the inducement of Cu. Biotechnology Progress 2010, 26:417-423.42. Li-Wen Zhu, Ya-Jie Tang*. Significance of protein elicitor isolated from Tuber melanosporum on the production of ganoderic acid and Ganoderma polysaccharides by Ganoderma lucidum.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10, 33: 999-1005.43. Ya-Jie Tang*, Xiao-Ling Xu, Jian-Jiang Zhong. A novel biotransformation of 4´-demethylepipodophyllotoxin to 4´-demethylepipodophyllic acid by Bacillus fusiformis CICC 20463, Part II: Process Optimization. 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10, 33:237-246.44. Qiao-Ning Liu, Rui-Sang Liu, Yi-Hua Wang, Zhi-Yuan Mi, Dong-Sheng Li, Jian-Jiang Zhong, Ya-Jie Tang*. Fed-batch fermentation of Tuber melanosporum for the hyperproduction of mycelia and bioactive Tuber polysaccharid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9, 100:3644-3649.45. Yan Li, Yuan-Yuan Li, Zhi-Yuan Mi, Dong-Sheng Li, Ya-Jie Tang*. Novel bio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podophyllotoxin to produce podophyllic acid and picropodophyllotoxin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CTCC AB93066, Part II: Process Optimiza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9, 100:2271-2277.46. Ya-Jie Tang*, Wei Zhang, Jian-Jiang Zhong. Performance analyses of a pH-shift and DO-shift integrated fed-batch fermentatio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ganoderic acid and Ganoderma polysaccharides by medicin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9, 100:1852-1859.47. Ya-Jie Tang*, Guan Wang, Yuan-Yuan Li, Jian-Jiang Zhong. Fermentation condition outweighed truffle species in affecting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alyzed by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system.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09, 647: 40-45.48. Ya-Jie Tang*, Xiao-Ling Xu, Jian-Jiang Zhong. A novel biotransformation of 4´-demethylepipodophyllotoxin to 4´-demethylepipodophyllic acid by Bacillus fusiformis CICC 20463.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9, 44:572-577.49. Ya-Jie Tang*, Yan Li, Jian-Jiang Zhong. Novel bio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podophyllotoxin to produce podophyllic acid and picropodophyllotoxin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CTCC AB93066, Part I: Process Development. 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09, 32:663-671.50. Ya-Jie Tang*, Hong-Mei Li, Jean-François P. Hamel. Significance of pH and temperature on the production of heat-shock protein glycoprotein 96 by MethA tumor cell suspension culture in stirred-tank bioreactors. 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09, 32:267-276.51. Ya-Jie Tang*, Hong-Mei Li, Jean-François P. Hamel. Effect of dissolved oxygen tension and agitation rate on the production of heat-shock protein glycoprotein 96 by MethA tumor cell suspension culture in stirred-tank bioreactors. 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09, 32:475-484.52. Yuan-Yuan Li, Zhi-Yuan Mi, Yang Tang, Guan Wang, Dong-Sheng Li, Ya-Jie Tang*. Lanostanoids isolated from Ganoderma lucidum mycelium cultured by submerged fermentation. Helvetica Chimica Acta 2009, 92:1586-1593.53. Ya-Jie Tang*, Ling-Li Zhu, Rui-Sang Liu, Hong-Mei Li, Dong-Sheng Li, Zhi-Yuan Mi. Quantitative response of cell growth and Tuber polysaccharides biosynthesis by medicinal mushroom Chinese truffle Tuber sinense to metal ion in culture medium.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8, 99:7606-7615.54. Guan Wang, Yuan-Yuan Li, Dong-Sheng Li, Ya-Jie Tang*. Determination of 5α-androst-16-en-3α-ol in truffle fermentation broth by solid-phase 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electron impact mass spectrometr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2008, 870:209-215.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55. Li-Wen Zhu, Jian-Jiang Zhong, Ya-Jie Tang*. Significance of fungal elicitors on the production of Ganoderma polysaccharides and ganoderic acid by submerged fermentation of medicin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8, 43:1359-1370.56. Rui-Sang Liu, Dong-Sheng Li, Hong-Mei Li, Ya-Jie Tang*. Response surface modeling the significance of nitrogen source on the cell growth and Tuber polysaccharides production by submerged cultivation of Chinese truffle Tuber sinense.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8, 43:868-876.57. Ya-Jie Tang*, Ling-Li Zhu, Dong-Sheng Li, Zhi-Yuan Mi, Hong-Mei Li. Significance of inoculation density and carbon source on the mycelial growth and Tuber polysaccharides production by submerged fermentation of Chinese truffleTuber sinense.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8, 43:576-586.58. Wei Zhang, Ya-Jie Tang*. A novel three-stage light irradiation strategy in the submerged fermentation of medicin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for the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ganoderic acid and Ganoderma polysaccharides. Biotechnology Progress 2008, 24:1249-1261.59. Ya-Jie Tang*, Li-Wen Zhu, Hong-Mei Li, Dong-Sheng Li. Submerged culture of mushroom in bioreactors - challenges, current state-of-the-art, and future prospects. Food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7, 45(3):221-229. (Invited Review)60. Ya-Jie Tang*, Hong-Mei Li, Jean-Francois P. Hamel. Suspension culture process of MethA tumor cell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shock protein glycoprotein 96: process optimization in spinner flasks. Biotechnology Progress2007, 23 (6):1363-1377.61. Ya-Jie Tang*, Ryo Ohashi, Jean-Francois P. Hamel. Perfusion culture of hybridoma cell for hyperproduction of IgG2a monoclonal antibody in a wave bioreactor-perfusion culture system. Biotechnology Progress 2007, 23:255-264.62. Ya-Jie Tang, Jian-Jiang Zhong*. Modeling the kinetics of cell growth and ganoderic acid production in liquid static cultures of medicin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4, 21:259-264.63. Ya-Jie Tang, Jian-Jiang Zhong*. Role of oxygen supply in submerged fermentation of Ganoderma lucidum for production of Ganoderma polysaccharide and ganoderic acid.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2003, 34: 478-484.64. Ya-Jie Tang, Jian-Jiang Zhong*. Scale-up of a liquid static culture process for hyperproduction of ganoderic acid by the medicin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Biotechnology Progress 2003, 19:1842-1846.65. Ya-Jie Tang, Jian-Jiang Zhong*. Exopolysaccharide biosynthesis and related enzyme activities of the medicinal fungus, Ganoderma lucidum, grown on lactose in a bioreactor. Biotechnology Letters 2002, 24: 1023-1026.66. Ya-Jie Tang, Jian-Jiang Zhong*. Fed-batch fermentation of Ganoderma lucidum for hyperproduction of polysaccharide and ganoderic acid.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2002, 31: 20-28.

北邮通信方向的研究生导师都有杨鸿文、纪红、文福安、勾学荣、曾志民、王文博、吴洪。

余建军,2001年,电子科学与技术,《高速光通信系统及全光波长变换中的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

李丽香,2008年,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种新的基于蚂蚁混沌行为的群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北京邮电大学创建于1955年,原名北京邮电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隶属原邮电部。 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2000年,划入教育部直属高校行列。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北京邮电大学有西土城路校区、沙河校区、宏福校区和小西天校区,在江苏无锡和广东深圳分别设有研究院。全日制本、硕、博学生及留学生近23000名,正式注册的非全日制学生近55000名。

教职工总数2183人,其中专任教师1435人;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含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有7类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43个本科专业,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

扩展资料: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方向信息:

1955年,以天津大学电讯系、电话电报通讯和无线电通信广播两个专业及重庆大学电机系电话电报通讯专业为基础组建北京邮电学院,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隶属国家邮电部。

2012年成为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之一。同年,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中排名全国第一。

国家级教学团队: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团队(带头人纪越峰)、计算机通信教学团队(带头人杨放春)、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杨鸿文)、信息安全教学团队(带头人杨义先)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根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北京邮电大学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其中2个为牵头、3个为合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

教育部“111创新引智基地”5个、北京实验室1个、各类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以及网络技术、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感知技术与产业3个研究院,可信网络通信2011协同创新中心。同时,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一、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一)田宝玉、林家儒导师组:2)周炯槃,男,中国工程院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信息论奠基人,长期以来从事信息论、通信理论等领域研究,主持完成了“中国信息技术发展战略与政策”、“高速信息网中关键基础问题”等国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项;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原邮电部“七五”期间重大科研一等奖、原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专著《信息理论基础》、《通信网基础》分别获得原邮电部全国邮电院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原国家教委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原国家教委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等。2)吴伟陵,男,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变参信道的信息传输、移动通信及信息理论与编码。长期从事信息与通信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和承担973、863及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国家奖励两次、部级奖励四次。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专利7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专著4本:《信息处理与编码》、《移动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和《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曾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信息论分会主席,广电总局科技部专家委员。3)田宝玉,男,1946年8月出生;北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1982年获北邮信息论专业硕士学位;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数字移动通信、信源编码理论与技术;完成多项部队、国家、部级以及横向合作科研项目,多次获军队科技成果奖,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编写《工程信息论》、《信息论基础》(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通信原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等教材。现任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二)曾志民导师组:1)曾志民,男,1956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责任教授。获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处处长。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及新技术,包括B3G/4G系统的关键技术、认知无线电及认知网络理论及技术等。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及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项目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4部。现任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电子学会高级会员。2)冯春燕,女,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室副主任。获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及新技术,包括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空中接口关键技术、无线核心网网络结构及控制策略、认知无线电与认知网络技术等。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以及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项目,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著作4部。现任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二、无线通信教研中心一)王文博导师组:1)王文博,男,196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获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2002年6月至2008年8月曾任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院长。现主要从事无线移动通信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主持或参加完成了多项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多次获省部级奖励,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在高水平学术刊物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合作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出版著作10部。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并兼任“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工业与信息化部“TD-SCDMA科研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通信学会理事、国防通信分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北京通信学会常务理事.2)全庆一,男,1967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年西电学士(信息工程系),1993年西电硕士(信息工程系),1997年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博士(通信与控制工程系),1997-1999年在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学与通信学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9年至今在北邮任教。期间,2005-2006年在韩国产业技术大学访问。主要研究方向是无线技术及其应用。多年来一直从事移动通信、卫星定位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二)杨大成导师组:1)杨大成,男,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与移动通信相关的研究,硕士研究方向:移动通信。2)杨鸿文,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生于甘肃,主要从事无线通信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杨鸿文教授是无线通信教研中心主任,国家级精品课程《通信原理》课程负责人,第四届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编委,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微波集成电路与移动通信专业委员会委员。三、多媒体技术教研中心一)蔡安妮导师组:1)蔡安妮,女,194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媒体通信与模式识别实验室。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博士。专业领域为多媒体通信、图像与视频处理、模式识别、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等。先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国防科工委、计委专项和公安部等重大科研项目;其中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入选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三);完成的国家计委重大部门专项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6部,其中与国外同行共同出版英文专著1部;撰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美国光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被国际光电工程师学会收入20世纪该领域的 MileStone Book。2)门爱东,男,生于1966年2月,教授,博士生导师,图像处理和传输实验室。 于1987 年和1994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和博士学位,留校工作至今。研究领域是图象和声音处理、数字电视广播和宽带多媒体通信等。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和二等奖1次,以及“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 “北京市青年学术带头人”,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等。担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多媒体技术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特邀委员,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消费电子分会委员和广播电视分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和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二)景晓军导师组:1)景晓军,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军事通信学学科带头人、生物识别及多媒体通信实验室主任,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科学中国人2008年度人物,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1999年于国防科技大学分别获学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2年在北京邮电大学做博士后。2003年10月为国际WSEAS (World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Academic and Society) 协会希腊雅典特殊会议主席。2004年4月为国际WSEAS协会美国佛罗里达特殊会议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信息安全、图像处理、指纹识别、信息融合。近年来参与并完成多项国家863课题、军队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研究项目及多项与企业合作研究开发项目。其中亲自主持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研7项,多次获得科研奖励。2003年以来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文章40多篇,其中有20多篇进入SCI、EI检索。出版著作8部。2)陈磊,男,生于1967年1月,博士,副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生导师,从事数字电视、视音频通信领域的研究、开发及成果产品化工作;在科技部、北京市资助下,以企业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面向市场开展科研工作。相关工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次)、“邮电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次)。研制成功“数字电视编码、解码、复用、调制系统”、“数字电视网络适配系统”、“数字电视码流分析及监测系统”,等。目前项目:新一代视音频编解码系统、数字电视IP传输系统、下一代广播网(NGB)关键技术、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SFN)传输适配系统、高码率复合TS流光传输系统,等。研究方向:数字电视、下一代广播网(NGB)、IPTV。

刘东波教授发表论文

1994年3月于日本东北大学药学部药品物理化学专业获得药学博士学位。现任南开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个人学习和工作经历:1980.09-1984.07 南开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88.04-1994.03 日本东北大学药学部药品物理化学专业,获得药学硕士、药学博士学位;1996.03-2001.04 日本东北大学药学研究科任教并完成在职博士后研究,成为东北大学药学部创建以来第一位外籍教员;2001.05- 至今 任教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并创建生物传感器实验室。兼任生物活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建立了新型诊断材料领域,开展了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识别的新型分析技术、中药作用机理及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新方法的构建,功能微生物及其在环保、农业中的应用等跨学科的研究。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生物电分析化学、生物医学传感技术、中药药理及药物分析研究成果:在纳米新材料光电化学技术、高性能纳米结构固定化酶电极制备技术、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识别的新型分析技术、中药作用机理及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新方法的构建等方向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40余篇被SCI、EI收录,已授权专利6项,申请中专利1项。主持和分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教育部、天津市等科研项目十余项,研究成果获1997年日本文部省奖励研究A和2005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编号2005ZR-2-011-R1)。研究生培养:获2006年度南开大学“敬业”奖教金一等奖。指导博士研究生中有两名分别于2005、2006年获得“南开十杰”称号,所指导研究生多次获得“南开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及“南开大学优秀毕业生”奖励。为研究生开设三门课程:“物理化学在生命体系中的应用”(硕士生)、 “生物电化学”( 博士生)、“生物传感器的原理与技术” ( 博士生)。硕士生、博士生招生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动物学代表性文章目录:1.Zixia Zhao, Mingqiang Qiao, Feng Yin, Bin Shao, Baoyan Wu, Yanyan Wang, Xinsheng Wang, Xia Qin, Sha Li, Lei Yu, Qiang Chen. Amperometric glucose biosensor based on self-assembly hydrophobin with high efficiency of enzyme utilization.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2007,22:3021-3027 (SCI, IF 5.061)2.Baoyan Wu, Shihua Hou,Feng Yin, Zixia Zhao, Yanyan Wang, Xinsheng Wang, Qiang Chen. Amperometric glucose biosensor based on multilayer films via layer-by-layer self-assembly of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gold nanoparticles and glucose oxidase on the Pt electrode. Biosensors &Bioelectronics,2007,22:2854-2860 (SCI, IF 5.061)3.Baoyan Wu, Shihua Hou, Feng Yin, Jing Li, Zixia Zhao, Jiadong Huang, Qiang Chen. Amperometric Glucose Biosensor Based on Layer-by-layer Assembly of Multilayer Films Composed of Chitosan, Gold Nanoparticals and Glucose Oxidase Modefied Pt Electrode. Biosensors &Bioelectronics,2007,22:838-844 (SCI, IF 5.061)4.Haibin Shi, Yu Yang, Jiadong Huang, Zixia Zhao, Xinhua Xu, Jun-ichi Anzai, Tetsuo Osa, Qiang Chen. Amperometric Choline Biosensors Prepared by Layer-by-layer Deposition of Choline Oxidase on the Prussian Blue-Modified Platinum Electrode. Talanta,2006,70:852-858(SCI, IF 3.374)5.WU Bao-Yan, LI Jing, HUANG Jia-Dong, Wang Yanyan, Yin Huijun, Chen Keji, CHEN Qiang. Real time kinetic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leukin-1α and soluble interleukin-1 receptor using a resonant mirror biosensor.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06, 557: 106-110(SCI, IF 3.186)主要学术论文韩松岩, 刘东波, 黄亮, 王深琪, 刘清平, 陈强. Monitoring adsorption in situ and kinetic studies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onto cholesterol modified dextran using qua.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CHINESE 26-6-1166. 2005-1-1李静,黄加栋,吴宝艳,陈强. Effects of propyl gallate on interaction between TNF-alpha and sTNFR-I using an affinity biosensor.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26-10-1212. 2005-1-1史海滨,赵紫霞,宋昭,黄加栋,杨钰,陈强. Fabricating of acetylcholine biosensor by a layer-by-layer deposition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trichlorfon. ELECTROANALYSIS 17-14-1285. 2005-1-1陈强, 韩君, 史海滨,吴宝艳, 许鑫华. Use of Chitosan for developing layer-by-layer multilayer thin films containing glucose oxidase for biosensor applications. Sensor Letters v 2-n 2-p 102-105. 2005-1-1史海滨, 宋昭, 黄加栋,杨钰,赵紫霞, 陈强. Effects of the type of polycation in the coating films prepared by a layer-by-layer deposition technique on the properties of amperometric choline sensors.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v 109-n 2-p 341-347. 2005-1-1史海滨, 宋昭, 黄加栋,杨钰,赵紫霞, 陈强. Effects of the type of polycation on the amperometric response of choline biosensors prepared by a layer-by-layer deposition technique.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 v 25-n 4-p 433-435. 2005-1-1吴宝艳, 许鑫华, 史海滨, 韩松岩,宋岩、 黄亮, 陈强. Effect of cellulose acetate diffusion restricting membrane on the glucose biosensor. Tianjin Daxue Xuebao (Ziran Kexue yu Gongcheng Jishu Ban)/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 38-n 6-p 513-517. 2005-1-1尹峰;赵紫霞; 吴宝艳;王新胜; 王艳艳;陈强. Glucose biosensor based on layer-by-layer assembly of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nd polyallylamine.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35-7-1021-1024. 2007-1-1刘强; 许鑫华;张春怀; 陈强.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of composite films composed of polyaniline and chitosan for biosensor applications. SENSOR LETTERS 5-2-459-462. 2007-1-1赵紫霞; 乔明强; 尹峰; 邵兵; 吴宝艳; 王艳艳; 王新胜; 秦霞; 李莎; 于雷; 陈强. Amperometric glucose biosensor based on self-assembly hydrophobin with high efficiency of enzyme utilization.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22-12-3021-3027. 2007-1-1吴宝艳;侯识华; 尹峰; 赵紫霞; 王艳艳; 王新胜; 陈强. Amperometric glucose biosensor based on multilayer films via layer-by-layer self-assembly of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gold nanoparticles and glucose oxidase on the Pt electrode.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22-12-2854-2860. 2007-1-1刘东波; 贺秉军;韩松岩; 王申奇; 刘清平; Jun-ichi, A; Osa, T; 陈强. An adsorption behavior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onto cholesterol-modified dextran studied by a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BIOMIMETIC AND SUPRAMOLECULAR SYSTEMS 27-4-665-669. 2007-1-1黄加栋; 宋昭; 李静; 杨钰; 史海滨; 吴宝艳; Anzai, JI; Osa, T; 陈强. A highly-sensitive L-lactate blosensor based on sol-gel film combined with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 modified electrode.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BIOMIMETIC AND SUPRAMOLECULAR SYSTEMS 27-1-29-34. 2007-1-1吴宝艳; 侯识华; 尹峰; 李静; 赵紫霞; 黄加栋; 陈强. Amperometric glucose biosensor based on layer-by-layer assembly of multilayer films composed of chitosan, gold nanoparticles and glucose oxidase modified Pt electrode.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22-6-838-844. 2007-1-1宋昭; 黄加栋; 史海滨; 吴宝艳; 赵紫霞;陈强. Highly sensitive choline biosensor based on nanotube modified pt electrode combined with sol-gel immobiliz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34-7-910-914. 2007-1-1Li, J; Huang, JD; Wu, BY; Song, Z; Chen, Q. Optical biosensor analysis in studying propyl gallate binding to endothelin-1. SENSOR LETTERS 3-4-296. 2006-1-1Chen, Q; Huang, JD; Yin, HJ; Chen, KJ; Osa, T. The applications of affinity biosensors: IAsys biosensor and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to the study on interaction between Paeoniae radix 801 and endothelin-1. 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 115-1-116. 2006-1-1Huang, JD; Yang, Y; Shi, HB; Song, Z; Zhao, ZX; Anzai, J; Osa, T; Chen, Q.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based glucose biosensor prepared by a layer-by-layer technique.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BIOMIMETIC AND SUPRAMOLECULAR SYSTEMS 26-1-113. 2006-1-1Song, Z; Huang, JD; Wu, BY; Shi, HB; Anzai, JI; Chen, Q. Amperometric aqueous sol-gel biosensor for low-potential stable choline detection at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 modified platinum electrode. 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 115-2-626. 2006-1-1Shi, H; Yang, Y; Huang, JD; Zhao, ZX; Xu, XH; Anzai, J; Osa, T; Chen, Q. Amperometric choline biosensors prepared by layer-by-layer deposition of choline oxidase on the Prussian blue-modified platinum electrode. TALANTA 70-4-852. 2006-1-1Wu, BY; Wang, YY; Li, J; Song, Z; Huang, JD; Wang, XS; Chen, Q. An optical biosensor for kinetic analysis of soluble Interleukin-1 receptor I binding to immobilized Interleukin-1 alpha. TALANTA 70-3-485. 2006-1-1Xu, XH; Ren, GL; Cheng, J; Liu, Q; Li, DG; Chen, Q. Layer by layer self-assembly immobilization of glucose oxidase onto chitosan-graft-polyaniline polymer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41-10-3147. 2006-1-1Wu, Bao-Yan; Li, Jing; Huang, Jia-Dong; Wang, Yan-Yan; Yin, Hui-Jun; Chen, Ke-Ji; Chen, Qiang. Real time kinetic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leukin-1α and soluble interleukin-1 receptor I using a resonant mirror biosensor. Analytica Chimica Acta v 557-n 1-2-p 106-110. 2006-1-1Wu, Baoyan; Li, Jing; Shi, Haibin; Huang, Jiadong; Anzai, Junichi; Osa, Tetsuo; Chen, Qiang. Ferrocene-mediated anti-interfering glucose biosensor based on glutin and cellulose acetate.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v 12-n 3-p 263-266. 2006-1-1Yanyan Wang, Xinsheng Wang, Baoyan Wu, Zixia Zhao, Feng Yin, Sha Li, Xia Qin, Qiang Chen. Dispersion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in poly(diall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for prepara. Sensors and Actuators B李莎 王艳艳 赵紫霞 秦霞 王新胜 吴宝艳 陈强. 基于纳米材料、聚电解质制备高性能乙醇生物传感器. 分析化学 36-2-227-230. 2008-2-1秦霞王艳艳赵紫霞王新胜李莎于敏黄楠苗智颖陈强. 层层自组装制备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胆碱生物传感器. 分析化学 36-6-827-830. 2008-6-1Bao-Yan Wu, Shi-Hua Hou, Liang Huang, Feng Yin, Zi-Xia Zhao, Jun-Ichi Anzai, Qiang Chen. Oriented immobilization of immunoglobulin G onto the cuvette surface of the resonant mirror biosenso.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 28-7-1065-1069. 2008-8-1Jiadong Huang, Jing Li, Yu Yang, Xinsheng Wang, Baoyan Wu, Qiang Chen. Development of an amperometric L-lactate biosensor based on L-lactate oxidase immobilized through silica sol-gel film on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platinum nanoparticle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 28-7-1070-1075. 2008-8-1Bao-Yan Wu, Shi-Hua Hou, Min Yu, Xia Qin, Sha Li, Qiang Chen. Layer-by-layer assemblies of chitosan/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and glucose oxidase for amperometric glucose biosensor application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 29-1-346-349. 2009-1-1于敏,王会才,秦 霞,王新胜,昊宝艳,陈 强. 纳米银/半胱氨酸修饰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传感器与微系统 27-10-24-26. 2008-10-1Xia Qin, Huicai Wang, Xinsheng Wang, Sha Li, Zhiying Miao, Nan Huang, Qiang Chen. Amperometriccholinebiosensorsbased on multi-wallcarbonnanotubes and layer-by-layer assembly of multilayer films composed of Poly(diall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and choline oxidase .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Zi-Xia Zhao, Hui-CaiWang, Xia Qin, Xin-ShengWang, Ming-Qiang Qiao, Jun-ichi Anzaib, Qiang Chen. Self-assembled film of hydrophobins on gold surfac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lectrochemical biosensing.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Wei Zhao, Huicai Wang, Xia Qin, Xinsheng Wang, Zixia Zhao, Zhiying Miao, Lili Chen, Miaomiao Shan, Yuxin Fang, Qiang Chen. A novel nonenzymatic hydrogen peroxide sensor based on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ilver nanoparticle nanohybrids modified gold electrode. TalantaHuicaiWang, XinshengWang, Xiaoqing Zhang, Xia Qin, Zixia Zhao, Zhiying Miao, Nan Huang, Qiang Chen. A novel glucose biosensor based on the immobilization of glucose oxidase onto gold nanoparticles-modified Pb nanowires.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Sha Li, Yanyan Wang, Zixia Zhao, Xia Qin, Xinsheng Wang, Min Yu, Zhiying Miao, Baoyan Wu, Qiang Chen. Amperometric Ethanol Biosensor Based on Layer-by-Layer Deposition of Alcohol Oxidase on the Platinum. Sensor lettersXia Qin, Huicai Wang, Xinsheng Wang, Zhiying Miao, Lili Chen, Wei Zhao, Miaomiao Shan, Qiang Chen. Amperometric biosensors based on gold nanoparticles-decorat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poly(diall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biocomposit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holine. Sensors and Actuators B陈丽丽, 王会才, 秦霞, 王新胜, 赵紫霞, 苗智颖, 赵薇, 单苗苗, 陈强. 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PDDA-多壁碳纳米管-胆碱生物传感器. 分析化学Zixia Zhao, Qiang Chen, Jun-ichi ANZAI. Horseradish peroxidase microcapsules based on layer-by-layer polyelectrolyte deposi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1- supplement 1-Yanyan Wang, Qiang Chen, Xiangqun Zeng. Potentiometric biosensor for studying hydroquinone cytotoxicity in vitro.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