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河海大学论文发表总量

发布时间:2024-07-03 05:40:47

河海大学论文发表总量

河海大学商学院简介

河海大学商学教育可追溯至1915年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创立时期,1927年“河海工科大学” 时期设立商业专修科,1979年“华东水利学院”时期恢复商学教育,1983年成立管理工程系,是我国最早设立商学学科的高等院校之一。

河海大学商学院以“求天下学问,做工商精英”为办学宗旨,坚持“教育、科研、咨询、培训”四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师生携手、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现已成为一所融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三个主干一级学科为一体,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博士、硕士(含MBA、工程硕士)、学士等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能力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能力的高水平商学院。

学院现设有7个业务系,管理学系、会计学系、理财学系、营销学系、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工程与项目管理系、经济学系;12个研究机构,水利经济研究所、战略管理研究所、投资研究所、资产经营管理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所、技术经济研究所、管理科学研究所、工程管理研究所、规划与决策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产业发展与信息化管理研究中心、工程哲学与管理研究中心;5个职业教育、培训与咨询机构,MBA教育中心、工程硕士教育中心、国际教育中心、管理培训中心、江苏河海管理咨询公司,以及多个教育基地与管理服务机构。

截至2008年9月,学院现有专任教职工156人。专职教师101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5人,拥有外校学历(学位)的教师占5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0%以上,另聘有双聘院士1名、特聘教授1名、兼职教授22名。学院各类在校学生4061名,其中博士研究生315名、硕士研究生556名、专业学位硕士生(工商管理硕士527人、工程硕士317人、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54人)898名,本科生2292名。

学院拥有较为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层次,设有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学位授予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情报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工商管理硕士(MBA)、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等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设有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3个大类本科专业共16个专业方向。其中,技术经济及管理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水利部重点学科及江苏省重点学科,工商管理是江苏省重点一级学科,工程管理与项目管理是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区域发展与水战略研究中心”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培育)基地(2007年),“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经济与管理方向)通过国家合格验收(2008年)。

学院在致力培养多层次、多类型高质量人才的同时,科学研究也取得丰硕成果。“十五期间”,学院各类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4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省科技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40余部;发表论文1200余篇,其中EI、SCI、ISTP收录论文3篇,CSSCI收录论文3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奖15项。

在教育部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河海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列全国第14位(2003年)、应用经济学列全国第19位(2004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列全国第16位(2006年)。

学院硬件设施齐全,拥有占地约1万7千平方米的专用中央空调办公大楼、总面积300平方米的实验管理中心,还拥有面积达630平方米、专业藏书10多万册的院资料室。在建中的商学院新馆,建筑面积达38600平方米。以商学院新楼竣工使用为标志,河海大学商学院必将在新时期取得更为显著的成就。

答:能源与动力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属于能源与电气学院。 主要用来培养能源动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学习热能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接受现代热能与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热力系统的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从能源与动力工程毕业后可以在水利水电、流体机械、电力、动力工程等相关设计院、发电厂、制造厂和研究机构从事工程设计、 科研、教学、设备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管理、技 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其中以各流域水电开发公司、水电厂、抽水蓄能电站为主要就业单位。

河海大学动力工程系介绍

一、基本情况

动力工程系现有教师22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动力工程系的支撑学科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和机械工程学科,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是在原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学科基础上发展而来,历史悠久,早在六十年代初就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的教授。动力工程系下设水力机组过渡过程控制与计算机仿真研究所、流体机械流动计算及优化研究所、流体机械测试与诊断技术研究所、水工金属结构(水工机械)安全检测与诊断技术研究所、热能工程研究所等五个研究所。

二、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

该学科特色明显、历史悠久、综合实力强,具有流体机械及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教师中拥有教授职称的5人(其中博导一名)、副教授职称的3人,讲师及以下职称的6人。

近五年负责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重点计划项目、“948”项目、部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及生产委托科研项目10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机械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5项等。在国内外主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6部。

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包括:流体机械性能及优化;水力机组过渡过程控制;水轮机调节系统分析及微机调速器开发研制;水电厂计算机仿真;流体机械测试与诊断技术;复杂热力系统优化运行技术;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现代空调技术。

本学科开发了水电站水力――机械过渡过程计算研究通用程序,所有国内大型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都购买了该软件,应用于所有大型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计算。

拥有高水平、高精度、多功能的“水力机械多功能试验台”、“水力机械动态模拟试验台”各一座,两座试验台都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已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上海、江苏、广东、福建等地的市政工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中水力机械多功能试验台已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的鉴定,具有A级精度(±0.4%)。试验台不仅可以做立式、卧式水轮机、水泵的能量特性、汽蚀特性、飞逸特性和水流内特性等试验研究,而且还可以做正向、反向水轮机、水泵的能量特性、汽蚀特性、飞逸特性和水流内特性等试验研究。

本学科还开发出成熟的产品:水轮机微机调速器(采用STD总线工控机、可编程控制器和工业PC);水轮机调节系统对象实时仿真和现场测试系统;水电站计算机仿真培训系统;水电站、泵站现场测试系统。

扩展资料

河海大学(Hohai University),简称“河海”,位于江苏省会南京市,是一所有百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教育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拥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

河海大学官网

这个属于能源与电气学院的,这个在整个江苏省的排名仅次于东大和南理工,还是非常不错的啊!

水文水资源学院前身为1952年建立的华东水利学院水文系;1985年,学校恢复河海大学校名后设立水资源水文系;1995年,学校内部机构调整,成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学院;2002年,调整为水资源环境学院,2007年调整为水文水资源学院。 1952年,著名水文学家刘光文教授等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水文专业,并于1955年招收研究生,是我国第一批培养研究生的学科点。1981年首批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1年获世界银行贷款“中国重点学科发展项目”资助,1993年建成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1996年列入“九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专门议案,在我校设立UNESCO国际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培训与研究中心。2001年,批准设立水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2年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列入“九五”“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学院设有水文水资源系、城市资源环境系、地理信息科学系、水务工程系、国际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培训与研究中心、中德水资源研究所、水文水利自动化研究所、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水生态环境研究所、地理信息科学研究所、水资源环境实验中心,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具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一个博士后流动站,三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水文学及水资源、生态水利、城市水务,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水文学及水资源、生态水利、城市水务、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人员90人,双聘院士2名,教授23名,博士生导师20名,副高30名,具有博士学位者31人。设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水务工程”4个本科专业。1996年以来主持与承担600余项国家973计划、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和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科研项目,经费总额9000万元,发表论文582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6部,获部省级以上奖42项,参与国际学术交流170人次。 多年来,学院一直秉承“继承与发展”的方针,注重学术积累,已逐步形成覆盖水文、水资源、水环境及3S技术应用领域的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有一支理论基础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有全国较齐全的水文图书资料和先进的实验研究设施,并与国内外水文水资源领域著名的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紧密跟踪与引导学科发展趋势,积极参与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水文水资源及环境问题,总体上居国际先进水平。“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介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创建于1952年,已培养本科生近5000名,2002年被列为河海大学品牌专业,2003年入选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培养目标: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外语、经济、管理等方面应用基础,掌握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应用人才。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及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信息采集及处理、水旱灾害预测及防治、水资源评价规划与管理、水环境评价和保护、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中水文水利计算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测量、科学运算、实验和测试等方面技能,接受工程制图、运算、实验、测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应用所学专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自然地理学、气象学、水力学、水文学等方面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2)掌握水信息采集与处理、水文预报、水文水利计算、水灾害评估与防治、水资源评价规划与管理以及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的基本方法;(3)从事水资源勘测、规划设计和管理决策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水利水电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领域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主干学科: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水力学、水利经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水文学原理、水文统计、自然地理学、气象学、地下水水文学、河流动力学、水环境化学、水文测验、应用水文学、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水灾害防治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程制图、课程实验、课程实习(测量、水利工程、测验、气象、自然地理等)、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共42.5个学分。主要专业实践:水力学实验、河流动力学实验、水文测验实验、自然地理实验、气象实验及化学实验等。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水文信息采集传输与处理;水文物理规律及流域水文模拟;水资源系统优化规则与管理;城市水资源及城市防洪;水资源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环境水文与水环境保护;水政及水资源保护;环境气象与城市气候等十多个方向。学生毕业就业情况:设计(规划)院,城建部门,环保部门,水利(文)局,各大流域机构,工程施工单位,中外合资公司,教育部门,部队等。毕业生供不应求,每年的供需比为1:3,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河海大学论文发表总量多少

答:能源与动力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属于能源与电气学院。 主要用来培养能源动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学习热能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接受现代热能与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热力系统的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从能源与动力工程毕业后可以在水利水电、流体机械、电力、动力工程等相关设计院、发电厂、制造厂和研究机构从事工程设计、 科研、教学、设备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管理、技 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其中以各流域水电开发公司、水电厂、抽水蓄能电站为主要就业单位。

河海大学动力工程系介绍

一、基本情况

动力工程系现有教师22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动力工程系的支撑学科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和机械工程学科,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是在原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学科基础上发展而来,历史悠久,早在六十年代初就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的教授。动力工程系下设水力机组过渡过程控制与计算机仿真研究所、流体机械流动计算及优化研究所、流体机械测试与诊断技术研究所、水工金属结构(水工机械)安全检测与诊断技术研究所、热能工程研究所等五个研究所。

二、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

该学科特色明显、历史悠久、综合实力强,具有流体机械及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教师中拥有教授职称的5人(其中博导一名)、副教授职称的3人,讲师及以下职称的6人。

近五年负责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重点计划项目、“948”项目、部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及生产委托科研项目10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机械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5项等。在国内外主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6部。

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包括:流体机械性能及优化;水力机组过渡过程控制;水轮机调节系统分析及微机调速器开发研制;水电厂计算机仿真;流体机械测试与诊断技术;复杂热力系统优化运行技术;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现代空调技术。

本学科开发了水电站水力――机械过渡过程计算研究通用程序,所有国内大型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都购买了该软件,应用于所有大型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计算。

拥有高水平、高精度、多功能的“水力机械多功能试验台”、“水力机械动态模拟试验台”各一座,两座试验台都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已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上海、江苏、广东、福建等地的市政工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中水力机械多功能试验台已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的鉴定,具有A级精度(±0.4%)。试验台不仅可以做立式、卧式水轮机、水泵的能量特性、汽蚀特性、飞逸特性和水流内特性等试验研究,而且还可以做正向、反向水轮机、水泵的能量特性、汽蚀特性、飞逸特性和水流内特性等试验研究。

本学科还开发出成熟的产品:水轮机微机调速器(采用STD总线工控机、可编程控制器和工业PC);水轮机调节系统对象实时仿真和现场测试系统;水电站计算机仿真培训系统;水电站、泵站现场测试系统。

扩展资料

河海大学(Hohai University),简称“河海”,位于江苏省会南京市,是一所有百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教育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拥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

河海大学官网

水文水资源是河海最强的专业,学科水平排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是河海的王牌专业,更是河海大学的四个“国家重点学科”之一,是很好的专业哈~前途无量滴~主要是为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等工作输送人才,就业前景很好~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在南京郊区,比较偏远,但是住宿条件很好~水文专业的学生,大一大二在江宁校区就读,大三为了方便实习和实验会搬到本部学习。

水文是河海实力最强的学科但就业和水电,港航比要差一点,不过也不错大一,大二在江宁校区就读大三大四搬回鼓楼区的校本部

水文水资源学院前身为1952年建立的华东水利学院水文系;1985年,学校恢复河海大学校名后设立水资源水文系;1995年,学校内部机构调整,成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学院;2002年,调整为水资源环境学院,2007年调整为水文水资源学院。 1952年,著名水文学家刘光文教授等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水文专业,并于1955年招收研究生,是我国第一批培养研究生的学科点。1981年首批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1年获世界银行贷款“中国重点学科发展项目”资助,1993年建成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1996年列入“九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专门议案,在我校设立UNESCO国际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培训与研究中心。2001年,批准设立水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2年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列入“九五”“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学院设有水文水资源系、城市资源环境系、地理信息科学系、水务工程系、国际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培训与研究中心、中德水资源研究所、水文水利自动化研究所、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水生态环境研究所、地理信息科学研究所、水资源环境实验中心,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具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一个博士后流动站,三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水文学及水资源、生态水利、城市水务,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水文学及水资源、生态水利、城市水务、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人员90人,双聘院士2名,教授23名,博士生导师20名,副高30名,具有博士学位者31人。设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水务工程”4个本科专业。1996年以来主持与承担600余项国家973计划、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和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科研项目,经费总额9000万元,发表论文582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6部,获部省级以上奖42项,参与国际学术交流170人次。 多年来,学院一直秉承“继承与发展”的方针,注重学术积累,已逐步形成覆盖水文、水资源、水环境及3S技术应用领域的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有一支理论基础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有全国较齐全的水文图书资料和先进的实验研究设施,并与国内外水文水资源领域著名的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紧密跟踪与引导学科发展趋势,积极参与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水文水资源及环境问题,总体上居国际先进水平。“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介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创建于1952年,已培养本科生近5000名,2002年被列为河海大学品牌专业,2003年入选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培养目标: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外语、经济、管理等方面应用基础,掌握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应用人才。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及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信息采集及处理、水旱灾害预测及防治、水资源评价规划与管理、水环境评价和保护、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中水文水利计算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测量、科学运算、实验和测试等方面技能,接受工程制图、运算、实验、测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应用所学专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自然地理学、气象学、水力学、水文学等方面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2)掌握水信息采集与处理、水文预报、水文水利计算、水灾害评估与防治、水资源评价规划与管理以及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的基本方法;(3)从事水资源勘测、规划设计和管理决策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水利水电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领域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主干学科: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水力学、水利经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水文学原理、水文统计、自然地理学、气象学、地下水水文学、河流动力学、水环境化学、水文测验、应用水文学、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水灾害防治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程制图、课程实验、课程实习(测量、水利工程、测验、气象、自然地理等)、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共42.5个学分。主要专业实践:水力学实验、河流动力学实验、水文测验实验、自然地理实验、气象实验及化学实验等。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水文信息采集传输与处理;水文物理规律及流域水文模拟;水资源系统优化规则与管理;城市水资源及城市防洪;水资源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环境水文与水环境保护;水政及水资源保护;环境气象与城市气候等十多个方向。学生毕业就业情况:设计(规划)院,城建部门,环保部门,水利(文)局,各大流域机构,工程施工单位,中外合资公司,教育部门,部队等。毕业生供不应求,每年的供需比为1:3,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河海大学论文发表

河海大学的论文管理者可以选择不把学士论文放在知网上。如果想查找哪个专业的学士论文可以去知网检索,上边都有数据十分齐全并且研究生论文质量都比较高,想找哪个方面的论文都可以自行查找。论文检索工具包括知网,Webofscience和谷歌学术比较出名。一般来说,学校都已购买了大部分常见期刊的下载权限,只要登录校园网就可以自由下载了。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著作:[1]顾新.供应链管理——基于生命周期的组织之间管理模型型研究[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2] 顾新.区域网络系统管理[M]. 成都: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3] 顾新.据挖掘教程(世界著名计算机教材精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 顾新(参编).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河南大学校内教材,1996.[5 顾新(参编).技术装备经济管理[M]. 河南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期刊论文:[1] 张伟,顾新.知识链组织之间合作关系研究[J],科学技术管理2008(2):119-129.(人大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2008(5):20-25全文转载[2] 王丹,顾新. 供应链链的核心能力识别 [J].统计理论版,2007,(4):153-155。[3] 叶李肃,顾新.知识链成员之间的交互学习研究[J].科技对策,2007,24(3):139-142。[4] 顾新,李平,王成.基于生命周期的知识链管理研究[J].科学技术管理,2008,28(3):98-103[5] 王ke,顾新.基于社会资本的相互信任机制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18(5):44-49全文载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07,(2):71-74[6] 蔡兵,顾新,王维成.知识链的绩效评价[J]. 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34-139[7] 张秀,王丹,顾新.整合科技资源提高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J]. 天府,2006,(5):59-63[8] 顾新,李平,王成.知识流动、供应链与知识管理[J].科学,2007,20(2):10-12,16[9] 王新,顾新等.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J].科技进步管理研究,2006,26(4):8-11[10] 叶李肃,顾新等. 国外高技术企业运用专利制度的策略及趋势分析[J].科学,2006,19(4):84-87[11] 顾新,李平.知识链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J]. 经济问题探索,2005,(2):37-40[12] 顾新,郭煌,罗利.知识链成员之间利益分配的二人合作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2005,24(7):24-29,37 (EI收录号:04408391500)[13] 李平,陈林,顾新. 学习型经济中的知识共享模型[J]. 情报科学,2001,48(7):33-36[14] 顾新,蔡兵,李久平.学习与学习型社会[J].软科学,2004,18(2):5-7,11[15] 顾新,郭煌,李平. 社会资本及其在供应链中的作用[J].科学管理,2008,24(5):44-48[16] 顾新,李平,冯二结.“知识型区域”——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J].经济理论与管理研究,2008,(4):64-67[17] 李平,顾新.供应链联盟中的知识管理[J]. 情报杂志,2003,21(4):398-400[18] 顾新,张二正. 大学孵化园:创业板上市公司孵化器[J].研究与经济管理,2005,14(5):64-67[19] 顾新.供应链系统的运行[J]. 软科学,2002,(11):104-107[20] 顾新. 供应链系统的内涵与特征[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32-37[21] 顾新. 供应链系统的失灵及其完善措施[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37-141,全文载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城市经济 区域经济》,2001,(9)[22] 顾新,李平,徐梅.河南三次产业结构的比较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1,(3):108-110[23] 顾新,徐梅,马蕾.河南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决策咨询通讯,2001,(2):34-37[24] 顾新,李平.发挥河南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J].经济体制改革,2001,(1):70-73[25] 顾新,李平,石娟.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分析[J].软科学,2001,(1):59-62,67[26] 顾新,李平,冯结.河南省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比较分析[J].天府新论,2001,(1):40-44[27] 顾新,李平.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趋势——知识产业[J].决策咨询通讯,2000,(4):26-29[28] 顾新.河南开发要着眼于形成区域竞争优势[J].软科学,2000,(2):20-22,26,全文载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城市经济 区域经济》,2000(8)[29] 顾新.河南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与措施[J].工厂管理,2000,(2):5-6[30]王波,顾新.供应链组织之间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与演进[J],情报杂志,20008,26(7):994-999[31]王波、顾新.供应链组织之间合作的知识协同研究[J],科科学技术管理,2007(8):83-87[32].顾新 物流服务知识联盟构建及分析 数学的认识2005年06期[34]顾新.钢铁行业知识员工的组合激励机制研究 经济科学 2006年04期[35].顾新. 知识网络流服务供应链模式特性及其绩效价研究 机械工程 2007年11期[36]. 顾新.逆向知识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机械工程 2005年10期[37]. 顾新.各国船舶业发展实践与理论的比较研究 经济问题 2008年06期[38]. 顾新.先进船舶业发展模式在我国应用的实证研究 工业工程 2004年02期[39]. 顾新.传播业发展战略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机械工程 2005年08期[40]. 顾新.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软件需求管理研究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5年02期[41]. 顾新.中国传播业发展模式研究与实证分析 科学学研究 2005年02期[42].顾新.供应链组织类型及其管理机制适应性研究 科学学报 2005年02期[43]. 顾新.论数学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演进 工程学报 2005年02期[45]. 顾新.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经济师 2005年03期[46]. 顾新. 产生不同知识链模式的经济解释 预测 2005年01期[47].供应链的利益分配模型 系统工程,2008(2)[48]知识联盟管理 情报理论,2005,3[49]企业管理战略的限制 ,企业管理,2003,6[50]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经济,2006,3 1 Chaotic theory applied to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 Zhang, Yong'an; Zhan, Kenhua; Wang, Yingluo Author Affiliation: Xi'an Jiaotong Univ Source: Hsi-An Chiao Tung Ta Hsueh/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v 32 n 8 1998 Xi'an Jiaotong Univ p 92-95 0253-987X In Chinese2 Flexible planning and dynamic integration for problem solving in SXSES-DSS Zhang, Pengzhu; Wang, Yingluo Author Affiliation: Xi'an Jiaotong Univ Sourc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v 24 n 2 Dec 1998 Elsevier Sci B.V. p 165- In English3 Properties of grey of production possibility sets Jin, Ming'ai; Yang, Yinsheng; Li, Qing; Wang, Yingluo Author Affiliation: Yanbian Univ Source: Xitong Gongcheng Lilun yu Shijian/System Engineering Theory and Practice 18 3 98 p 52-57 1000-6788 In Chinese4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s and the cores Sun, Dawei; Liu, Renjing; Wang, Yingluo Author Affiliation: Xi'an Jiaotong Univ Source: 18 1 98 p 32-37, 55 In Chinese5 Structural analysis on elements in process of long or medium term hi-tech industrialization Liu, Xu; Hu, Huaqing; Wang, Yingluo Author Affiliation: Xi'an Jiaotong Univ Source: Xitong Gongcheng Lilun yu Shijian/System Engineering Theory and Practice 17 12 97 p 5-10 1000-6788 In Chinese6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sitting hazardous materials Wang, Kanliang; Xu, Yinfeng; Wang, Yingluo Author Affiliation: Xi'an Jiaotong Univ Source: Xitong Gongcheng Lilun yu Shijian/System Engineering Theory and Practice 17 11 97 p 60-65 1000-6788 In Chinese7 Personality characters of the high-tech man-power's creativity Wang, Qun; Wang, Yingluo Author Affiliation: Beijing Univ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Source: Xitong Gongcheng Lilun yu Shijian/System Engineering Theory and Practice v 15 n 11 Nov 1995 p 31-35 1000-6788 In Chinese8 Core and coritivity of a system (VI) Applications of the core and coritivity to relations research in small group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Xu, Jin; Xin, Youmin; Wang, Yingluo Author Affiliation: Xidian Univ Source: Hsi-An Chiao Tung Ta Hsueh/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v 28 n 3 Jun 1994 p 69-73, 60 0253-987X In Chinese9 General framework of policy intervention on economic system Duan, Xiaodong; Wang, Yingluo; Chan, Jinxian Author Affiliation: Xi'an Jiaotong Univ Source: Hsi-An Chiao Tung Ta Hsueh/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v 28 n 3 Jun 1994 p 51-59 0253-987X In Chinese10 Generation model for DSS supporting all phases of th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Feng, Gengzhong; Xi, Youmin; Wang, Yingluo Author Affiliation: Xi'an Jiaotong Univ Source: Hsi-An Chiao Tung Ta Hsueh/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v 28 n 3 Jun 1994 p 1-8 0253-987X In Chinese11 O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forms and management Wang, Yingluo Author Affiliation: Xi'an Jiaotong Univ Source: Zhongguo Jixie Gongcheng/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8 2 Apr 1997 p 63-73 1004-132X In Chinese12 Bilateral negotiation model of technology pricing Fang, Liping; Song, Yuanfang; Wang, Yingluo Author Affiliation: Ryerson Polytechnic Univ Sourc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v 3 Oct 14-17 1996 1996 Sponsor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IEEE p -3627 In English [1] 顾新,李平.供应链成员之间利益分配的n人合作博弈研究[A]. 刘思峰等.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55-62.[2] 顾新.供应链区域——有效的区域创新系统,全国技术经济与创新论坛2002年学术研讨会,中国重庆,2002年10月[3] 顾新.产业结构调整是河南大开发的关键(国家教育部高校西部大开发研讨会论文,陕西·杨凌,2000年4月)[A].见:罗中枢. 实现新的跨越[C]. 长江大学出版社,2000.258-275[4] 顾新.西部大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A].见:卢铁城.西部大开发——机遇与挑战[C].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171-185[5]方法导向”与“问题导向”——谈知识工程研究思路[A].见:张伟.西部大开发——机遇与挑战[C]. 河海大学出版社,2007.171-185顾新,北京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杂志》编委,《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委,《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编委,卫生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康复医学专业委员等学术职务。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六年制),毕业后一直从事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临床工作。曾获世界卫生组织(WHO)奖学金,在澳大利亚CURTIN大学学习康复专业研究生课程。先后承担过卫生部、人事部和国家十五攻关研究课题,并有多篇论文发表。临床工作重点是脊柱与四肢骨关节肌肉系统康复,为颈椎病、腰椎间盘病变、肩周炎、膝骨关节病、各种肌肉软组织急慢性损伤及各种手术后的患者制定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预防复发的专业康复方案,主要方法为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姿势矫正和相关医学知识的宣教。

需要的,英语四级都是基础要求

河海大学学生发表论文

一般不是的,很多学校没有必须发论文的要求,当然也看你是哪个专业的,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要求不同

1、如果是引用,在引用标号后,不要轻易使用句号,如果写了句号,句号后面的就是剽窃了(尽管自已认为是引用),所以,引用没有结束前,尽量使用分号。有些人将引用的上标放在了句号后面,这是不对的,应该在句号之前。2、可以将文字转换为表格,将表格边框隐藏。3、如果你看的外文的多,由外文自己翻译过来引用的,个人认为,不需要尾注,就可以当做自己的,因为查重的数据库只是字符的匹配,无法做到中文和英文的匹配。4、查重是一个匹配的过程,是以句为单位,如果一句话重复了,就很容易判定重复了,所以:的确是经典的句子,就用上标的尾注的方式,在参考文献中表达出来,或者是用:原文章作者《名字》和引号的方式,将引用的内容框出来。引号内的东西,系统会识别为引用如果是一般的引用,就采用罗嗦法,将原句中省略的主语、谓语、等等添加全,反正哪怕多一个字,就是胜利,也可以采用横刀法,将一些句子的成分,去除,用一些代词替代。或者是用洋鬼子法,将原文中的洋名,是中文的,就直接用英文,是英文的直接用中文,或是哦中文的全姓名,就用中文的名,如果是中文的名,就找齐了,替换成中文的姓名。故意在一些缩写的英文边上,加上(注释)(画蛇添足法),总之,将每句话都可以变化一下,哪怕增加一个字或减少一个字,都是胜利了。特别注意标点符号,变化变化,将英文的复合句,变成两个或多个单句,等等,自己灵活掌握。因为真正写一篇论文,很罕见地都是自己的,几乎不可能,但大量引用别人的东西,说明你的综合能力强,你已经阅读了大量的资料,这就是一个过程,一个学习、总结的过程。所有的一切,千万别在版面上让导师责难,这是最划不来的。导师最讨厌版面不规范的,因为他只负责内容,但又不忍心因为版面问题自己的弟子被轰出来。5、下面这一条我傻妞试过的,决对牛B:将别人的文字和部分你自己的文字,选中,复制(成为块,长方形),另外在桌面建一个空文件,将内容,复制到文件中,存盘,关闭。将这个文件的图标选中,复制,在你的正文中的位置上,直接黏贴,就变成了图片了,不能编辑的。这个操作事实上是将内容的文件作为一个对象插入的,所以是图片。这个操作事实上是将内容的文件作为一个对象插入的。所以是图片。-------------------------------------------------点我用户名,空间博文有介绍详细各种论文检测系统软件介绍见我空间各种有效论文修改秘籍、论文格式!!!!!!!!!!!!!!!!!!!!!!!!!!!!!!!!!!!!!!!!!!!!!!!!!!!!没有免费的,或者免费的不好用,都是在线的含有的,另外博客的内容也可能是复制知网上的

具体要看各学校的规定了。一般硕士阶段对学生是否发论文,国家没做强制性规定,有的学校出于各种目的和需要,会出台学校的规定。

河海大学生研究毕业要求是不是要论文见刊才能毕业,他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河海大学science发表论文

重点,南京,百年历史。哪个傻X告诉你的

要想在Nature 或者Science (以下简称NS)上发表文章,首先要对自己领域最近10年有哪些文章发表在这些刊物上,并进行分类。以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为例,在2002-2012年区间总共有8篇文章发表在这两个杂志上。如果你研究的小领域没有文章在NS或者Nature的子刊上,那说明杂志编辑认为你的领域不具有很广的关注度。同时,要分析是些什么样的突破发表在NS上。比如在这8篇文章,有6篇文章直接与燃料电池的阳极材料有关。这说明如果你能在阳极的研究中有所突破,存在在NS上发表的可能性。再进一步分析其细节,你会发现更多的规律。比如,燃料电池阳极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碳氢燃料在高温下的裂解导致碳沉积和硫在镍表面吸附导致阳极硫中毒。早前的SN上的文章主要关注怎样防止在阳极上的碳沉积,在2006年首先出现了一个新的阳极材料同时有抗碳沉积和抗硫中毒。这篇文章给了我一个启发,说明现有的阳极材料必须能够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才有可能在NS上出现。当然这也是合理的,因为碳氢燃料包含碳和硫。 当然,并不是说你知道这些趋势,你一定能够在这样上面有所突破,但是能够给你一个非常具有指引性的思路。比如说,当时我的研究课题是做电解质的,因为师兄毕业需要移交阳极的课题,我学习了一段时间。我把我所研究的新电解质去做阳极的抗硫测试,发现具有不可思议的抗硫性能。在我多次重复加以确认之后,我意识到了其重要性。其实当时有人建议说可以用这个结果在Advanced Materials上投一篇文章,但是在我分析这些年在SN上发表的氧化物燃料电池文章,我决定继续研究该阳极的抗碳沉积特性,然后进一步优化。这个做法非常重要,为后来冲击Science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系统性的设计实验 据我了解,很多最为关键或者突破的实验数据都是意外得到的,或者超过自己预期的 (当然也存在像Goodenough教授这种牛人能够从理论上设计材料)。当你获得比以前文献中更好的性能时,就要开始考虑怎么设计一系列系统的试验,以能够将来写出一篇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文章。因为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除非你的结果能够改变人类的认知,否则都需要思考围绕该突破的实验设计。其工作量大约是一般长文的2~3倍。除了最为关键的4个图放在正文,其余的将放到补充材料里面。 实验该怎么设计才会对主编和审稿人的口味?当然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文章结构。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尽可能把自己领域中不同小方向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和Advanced Materials 上面的文章综合起来。比如,这些杂志上有专注于合成的、有专注于表征的或者专注机理理解的文章。你如果能够把这些文章的最有特色的东西有机的糅合在一起,你的文章就已经高于这些杂志的档次了。以催化和表面化学为例,SN上的实验设计思路一般来说就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纳米结构,比较高档的表征(如STM或同步辐射)、优异的性能和分子动力学的理论计算。如果你去详细比较SN上某一篇文章每一小部分和JACS上类似的的全文,你会发现其实JACS上的水平更专。根据这个思路,你就可以设计完整的实验,寻找合作对象,相互促进,最终达到一个完美的实验结论。我的那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就是以这种思路设计的。当时需要对我们现有性能的理论解释,我们寻求了与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合作。他们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继续优化实验,与他们的理论达到了较好的融合。虽然在投Nature主刊40多天后被拒,但是审稿人对实验设计非常肯定:This paper has really nice science;The science is top notch等等。这篇文章本身的实验结果没有我Science上那篇文章的突破大,但是好的实验设计让这篇文章被子刊接受。 三、撰写完整且吸引人的文章 当你做完大部分实验或计算之后,就要开始着手写论文了。对于Natured子刊、JACS和Advanced Materials这类杂志来说,论文撰写的重要性我觉得至少占40%。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够切入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角度,你可以让你的实验结果发到更好的杂志。对于NS来说,我觉得实验的设计更为重要。如何能够写好一篇文章,我认为首先应该抛弃两个错误的看法。第一:不要鄙视烂的结果都能够发在好杂志上。你需要思考如果你拿这些数据能够把文章写成怎样。你要学习你没有想到的“点”。比如说,性能可能并没有非常突出,但是他/她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假设。第二:不要认为审稿人误会你的评语愚蠢。我知道审稿人在审阅时(包括我在审Advanced Materials时)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一个领域的评审人在短时间内都没有看出你的创新点,说明你没有表达清楚。我经常听到有人抱怨“我这篇文章其实和以前不一样,审稿人却认为没有新东西”或者“我的性能明显要比别人的文章好,不知道为什么审稿人没有注意到”等等。出现这种情况后,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思考怎样写别人不会忽视我的重点,怎样写不会让人误解。一个小窍门是让你的同学(大方向一致但不是一个小领域的)快速浏览一下你的文章,让他指出不确定的东西,然后加以改正。 我觉得写文章最重要也最难写的就是Introduction。这是审稿人看得比较认真而且容易理解的部分。而且我发现一个规律,越好的杂志,审稿人越喜欢攻击introduction。可能是因为你的实验设计已经很好,不太容易有问题。但是对于introduction,审稿人却非常容易下手。比如这篇文章没有新意,或者你在introduction提到的问题,在正文中没有解决等等。在读好文章时一定要学习他们在组织introduction时的思路。其次,一定要有一个吸引人的标题。不要过于中立。我以前投一篇文章的时候,刚开始拟定为Sulfur Poisoning Behavior of ....。后来偶然看到Berkeley物理系的一片不相干的文章,用了New Insights into ..。我就把这个模式套用到我的文章上,我导师认为这个标题立马让文章档次提高。我的一个经验,经常收集那些好文章的title (不需要局限你的领域),以备将来时灵活运用。至于正文,只要围绕你的Introduction,反复强调你的创新性(一定要“反复”,因为审稿人会忽视),一般没有什么问题。另外,因为审稿人是带着寻找问题的模式去评判文章的,所以在正文中的每一句话不要过度发散,否则很容易招致不严谨或者补充数据的评语。 后记:这三个部分分享了很多关于提升自己成果的经验,但是大家不要进入一个误区:为了发文章而做实验。 发牛文更多是因为你的研究热情和辛勤付出,因为科研成果的内核还是你能否真正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当然,从营销学角度,我们去探寻并运用这些规律也是无可厚非的。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是一份由河海大学主办的以水问题相关理论和实践为主题的英文学术期刊,审稿算快的吧,一般1~2月有结果,但由于版面有限,录用后可能要较久才能见刊。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SSN:1674-2370] 本刊收录在: Ei Compendex (2010年) 本刊收录在: Ei Compendex (2011年) 本刊收录在: Ei Compendex (2013年)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库(2013-2014) 提示: CSCD核心库(C)

作为一个即将离开的大四狗,只想说,爱恨交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