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西江文艺是省级期刊吗

发布时间:2024-07-03 04:21:55

西江文艺是省级期刊吗

一、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在哪个区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是在崇左市江州区,具体地址在广西崇左市江州区佛子路23号,该校是一所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二、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简介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是2009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实行“区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的历史可追溯到1939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崇善师范学校,历经广西省立龙州师范学校、广西省龙州师范学校、南宁专区(地区)龙州师范学校、南宁地区第二师范学校、南宁师范专科学校、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12月,原南宁地区第二民族师范学校并入学校,组建成新的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 在8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扎根祖国南疆,凝练了“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基石”精神,确立了“进德修业、崇学善成”的校训,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巩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升本以来,学校不断探索改革和发展之路,办学目标与思路逐渐明晰、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明显提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201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学校圆满完成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家回访检查。教学合格评估之后,学校踏上了由新建本科院校向成熟本科院校变革发展的新征程。 学校现设16个二级学院,41个本科专业、12个高职专科专业,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其中:“应用化学”是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应用数学”和“旅游管理”为广西高校重点培育学科;少数民族体育、少数民族艺术、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壮汉双语教育是自治区民族院校特色学科;旅游管理、环境设计、制药工程、越南语、化学工程与工艺、物理学、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小学教育、跨境商贸与物流专业群为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立项建设专业;2018年民族学、教育、旅游管理、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等5个学科成功申报新增硕士授权点立项,学校列入了2018-2020年广西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建设单位,办学层次有望提升。升本以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项,省部级项目近60项,厅局级项目近400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 学校建有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培育基地(省级研究平台)“左江流域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桂西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建有全区高校师范专业办学能力提升教师教育示范基地,崇左市壮族文艺创作基地,市级人才小高地,市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与崇左市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学专业和“桂西南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习会”;与崇左市人大常委会共建“崇左市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分别与崇左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结成共建单位,在民族音乐、民族工艺美术、民族传统体育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培育和弘扬;各二级学院积极与企业开展协同育人、合作发展活动,合作模式呈现多样化,主要有“共建校外实训室”“一六六”“校中企”“项目制”“订单”式等10多种培养模式。 学校大力加强办学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多年发展,教学科研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校园占地总面积1148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9.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5亿元;校内实验(实训)室120个(324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49个。馆藏纸质图书110多万册、电子图书150多万册、电子期刊2万多册,开通了中国期刊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等二十多种网络资源,建立了自动化检索系统,有效支撑我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学校面向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截止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6000人,有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韩国、喀麦隆、索马里、加纳、尼日利亚、也门等国家留学生400多名。在校生中有来自包括壮、瑶、苗、侗、彝、仫佬等29个少数民族的民族生,占在校生总人数的53%以上。2018年学生荣获多项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有118人考取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学校着力提高教师水平和质量,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994人,其中专任教师68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33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99人。学校拥有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广西高校教学名师”、广西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人选、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等各类人才称号。 学校利用地处“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前沿阵地的区位优势,先后组团参加7届东盟广西国际教育展,与美国加州大学圣伯纳迪诺分校、泰国庄甲盛皇家大学、泰国曼谷北部大学、泰国南邦皇家大学、越南海防大学、越南东都大学、越南东方大学、柬埔寨国家管理大学、菲律宾塔拉克农业大学等20多所(家)境外高校(企事业单位)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互派留学生。与华南师范大学、北京物资学院、 南宁师范大学 等国内10多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帮扶协议,在教师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与崇左市市委宣传部、崇左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崇左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中信大锰崇左分公司、凭祥市电子商务商会、崇左高中等72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谐学校”“广西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先进单位”“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全区高校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广西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广西高校五四红旗团委”“ 广西大学 生创业示范基地”“崇左市‘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先进后盾单位”“广西高校舆情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社会声誉日渐提升。 今天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紧紧抓住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和西江经济带、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以及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增强服务崇左及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使命意识,提出了适应国家和地方发展要求又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办学总体定位:立足崇左,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把学校建设成为适应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在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的富有师范、民族和边疆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

杨朔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作家,散文家,他的一生写过许多优秀的散文,主要的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蓬莱仙岛》,《雪浪花》,《香山红叶》,《茶花赋》等等。杨朔作品的主要基调是歌颂新时代、新生活以及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的朴实真诚以及执着的精神。对于杨朔散文的评价,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杨朔的散文充满了革命的激情,结构严谨,极富有诗意,为建国后人们公认的第一流散文作品,并且对杨朔的评价极高,认为杨朔是当今文坛一再精辟阐述散文诗化理论,并认真实践,卓有成效的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散文作家;但同时,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比如说,认为杨朔是典型的共产党散文家,作品就“假大空”,在痛楚的现实面前,作家过分强调乌托邦式的诗境,和刘白羽,秦牧散文家一样,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在某些时候可谓说是“我”是时代的,历史的化身。当我读了杨朔的大部分散文后,便有这样一种感觉,“千篇一律”,虽然描写的是不同的景物,但都是一开始描写美好的景色,然后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意境,再以某一事物为主,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最后升华文章的主题,点名主旨。即就一个套路“见景—入境—抒情——升华——点题”。纵观杨朔的散文代表作《荔枝蜜》、《雪浪花》、《香山红叶》、《茶花赋》等,都是这样的,如出一辙, 大都没有跳出这种 “颂歌体”的模式,来源:西江文艺

江西文艺期刊是省级吗

关于省级期刊分享如下:省级论文期刊,是指隶属省级级行政部门管理的期刊,即省级期刊。本文推荐几本。

省级期刊有《现代教育科学》、《中小学电教》、《华章》、《广西教育》、《语文天地》、《文理导航》、《都市家教》、《考试与评价》、《吉林教育》、《小学教学研究》、《内蒙古教育》、《文教资料》、《时代教育》、《天津教育》等。

省级期刊是相对于国家级期刊和核心期刊而言的,是三大期刊级别之一,学术界以及职称评审机构把期刊分为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和核心期刊。

省级机构主办是省级期刊,国家级机构主办的刊物是国家级期刊,而影响因子和权威性很高,入选了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CSSCI来源期刊目录和统计源核心期刊目录的是核心期刊。

由于利益的驱使,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假刊,无论是省级期刊,还是国家级期刊,都必须是正规期刊,对于职称评定才会有效,正规省级期刊,新闻出版总署必须有备案,必须要有国际刊号也就是ISSN号,和国内统一刊号也就是CN刊号。

如何区分省级、国家级期刊

1、药品评价2、现代诊断与治疗3、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4、实用临床医学5、实用癌症杂志6、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7、江西中医药8、江西中医学院学报9、江西医药10、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11、实验与检验医学12、赣南医学院学报

西江文艺期刊是省级吗

戊戟戊戟武侠作品:《武林传奇》、《江湖传奇》、《神州传奇》、《奇侠传奇》、《黑鹰传奇》、《黑豹传奇》、《隐侠传奇》、《神女传奇》、《杜鹃传奇》、《刀客传奇》、《岭南一剑》戊戟生平简介:从武侠迷到武侠小说家熟读戊戟小说的人都知道,出自他笔下的一些主要人物诸如小蛟儿、公孙不灭、聂十八、娉娉和婷婷等都年轻聪慧,机灵敏捷,身手不凡,也许人们不会想到,戊戟先生今年已至古稀高龄了。不过看上去仍精神矍铄,很有神采。他待人谦和平易,十分亲切。坐下来聊天,他思维清晰,反应很快,令人暗暗称奇。戊老祖籍江西吉安,幼年迁居广西柳州。祖父给他取的名字叫刘祖汉,后来他投笔从戎参加革命时改名为王影。戊戟是他开始写武侠小说时才取的一个笔名。他的人生经历其实也颇富有传奇色彩。他出身于商贾之家,却并没有秉承父辈那种经商的天分,自小偏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并且特别钟爱《七侠五义》、《施公案》、《彭公案》之类的行侠仗义惩恶扬善的小说,往往读得荡气回肠热血沸腾。那时他心中有个愿望,有朝一日也要一柄青锋一匹瘦驹一袭长袍行走江湖。后来他果真偷偷离家出走,凭藉年轻人一腔热血冲动跑到一江之隔的广东参加了粤中纵队,成为一名游击队员。那年他20岁。在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了大半年,全国解放了。戊老先后在粤赣等地的文化部门工作。不料在反胡风集团时,他莫名其妙被当成“胡风分子”被揪了出来。1959年,他一不留神又被列为“特嫌分子”而被内控使用。“文革”开始,因他一直在文化单位任职,所以毫无疑问被视为“臭老九”而打入另册,经常要接受造反派们对他的“教育”和“改造”。其间几多风雨,几多坎坷,真是一言难尽!文革结束,倒转的乾坤扭正过来。戊老这才感到可以透一口气了。然揽镜自顾,华发早生,几十年抛掷的光阴再也拾捡不回了,激愤之情难以言表。此时他被擢升为佛山文艺创作研究室副主任,同时出任《佛山文艺》副掌门。可是当时摆在他眼皮底下的窘况是,作为地市级的文艺期刊《佛山文艺》发行上不去,读者不爱看,摊派到基层文化部门的杂志被人们一捆一捆拎回去做了枕头。怎么办?这时候,以金庸、梁羽生为代表的港台武侠小说家的作品在大陆抢滩登陆,《射雕英雄传》、《七剑下天山》等风靡一时,读者争相购买,一睹为快。戊老以一个编辑家敏锐的触角感觉到这是一个市场。当时有这样一种说法,文化市场一定要自己占领,你不占领就会被资产阶级占领。出于一种责任感,戊老开始试着去写第一部武侠小说《神州传奇》,一边写一边在杂志连载。不料还未连载完毕,竟在文艺圈子内激起轩然大波。有人公开指责这部作品是“歪门邪道”、“不正统”、“品味低”的东西,“离晒大谱”(太离谱了)。不少同事私下劝他注意把握分寸,别去冒风险,小心吃亏。与此反应截然不同的是,许许多多读者对这部小说持肯定的态度,并盛赞写得好,“弘扬了中华民族路见不平出手相助的传统美德,给人一种积极的不畏邪恶的向上的勇气。”当时任广东省文化厅厅长的唐瑜同志以及佛山市文化局局长谢金雄同志看过连载后,也对他的创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他继续写下去。读者的支持与领导的鼓励使戊老心里有了底,他坚信自己走的路子是对的。文艺作品就是要绝大多数群众看的,只要群众喜欢就说明是成功的。很快,他又投入到第二部小说《江湖传奇》的创作中去,没想到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并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武侠小说家。期刊界出现“戊戟现象”从1983年至今,戊老埋头致力于武侠小说创作,以一种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先后创作完成了《武林传奇》、《江湖传奇》、《神州传奇》、《奇侠传奇》、《青凤传奇》、《黑鹰传奇》、《黑豹传奇》、《隐侠传奇》、《神女传奇》、《杜鹃传奇》和《刀客传奇》等长篇传奇小说共计十一部,另外还有一部《岭南一剑》中篇传奇故事。这些作品的问世不仅赢得了广大读者对他由衷的崇敬与喜爱,也奠定了他在我国武侠小说界的地位。随着戊老的知名度愈来愈高,拥有的读者群人数愈来愈多,不少报刊杂志把提高发行量扩大影响面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说来也真奇怪,论哪家报刊登载了戊老的武侠小说,发行数量都会节节攀升,占领不少市场份额。这一现象曾一度被期刊界称为“戊戟现象”。江门市一家文艺刊物在连载戊老的作品之前,仅印8000份,还有积存现象,干脆改为内部摊派发行。自推出了戊老的《江湖传奇》后,销量一下跃升了10倍,喜煞了该刊的老总。广州市一家群众文化性质的杂志以前的发行量仅1万份,因为印数不大,当时在一个机关小印刷厂印刷。自登载了戊老的《奇侠传奇》后,印数提高到十几万份,只好拿到外面规模较大的印刷厂去印。戊老的第一部小说连载完毕准备结集出版时,当时不少人担心,这部小说已经在杂志上面连载过了,出书还会有人买吗?出版代理商也忧心忡忡害怕赔钱。等书印出来的时候,戊老专门跑到印刷厂去观察效果,结果发现厂门外排了一条长龙,很多经营书店的个体老板等候批发。印刷厂一位老工人告诉他,出现这么火爆的情况他仅见过两次,一次是印贾平凹的《废都》,一次就是这回了。结果首印的3万册被抢购一空,代理商不但没赔钱,还赚了钱买了房子装了空调。不少报刊编辑部的老总正是看中了戊老作品中所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所以才纷纷登门求稿的。有一段时间,他不得不同时为三家月刊一家周报供稿,四部长篇武侠连载同时要“按揭”出笼,月产量接近10万字。尽管这样,还是难以应付更多的登门约稿者。无奈之下,戊老只好以“年事已高力不从心”为由婉拒了。的确,他当时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每天早上8:00起床开始动笔,中午休息1个半小时又要继续写作。深夜一点半后上床休息,大脑又在酝酿第二天的故事情节。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对于一个花甲老人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负累。若没有一种热爱和奉献精神,是很难做到这点的。一次,广西一家杂志主编打来电话,请戊戟无论如何给他们一部长篇。戊老自然不敢答应。那位主编十分奇怪地问:“你不是有个写作班子吗?鼓捣一部长篇还难吗?”令戊老哭笑不得。戊老哪来的“写作班子”?他写作甚至连电脑也没用上,至今都是一笔一画在稿纸上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爬。写到不满意的地方,还要撕掉重新再来。可以问心无愧地说,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称得上是心血之作。他曾经对家人说过,愈是读者爱着我的作品,就愈是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去写,尽可能把最精美的东西奉献给他们。鉴于戊老在武侠小说创作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广东省文联于1993年向他颁发了“广东省通俗文学奖”荣誉证书。据悉,荣膺此项殊荣的戊老是第一人。顺德市一位农民企业家因为喜爱读戊老的作品,联合了一家文化单位为他颁奖。农民奖作家在文艺界还是破天荒的事情,当时各大传媒均对此事作了报道,在文坛一时传为佳话。封笔之作《刀客传奇》在戊老的武侠世界中,邪恶与正义相逐,奸佞与忠善相争。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奇诡多变的人物个性以及险恶异常的江湖环境使人如身临其境,读后有一种酣畅淋漓十分尽兴的感觉。他的小说没有多渲染个人之间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没有陷入江湖帮派之间相互仇杀的小圈子里,他的小说中始终张扬着一股正气,一种使命,这股正气和这种使命往往与民族大义与家国忧患紧紧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一腔热血,铮铮铁骨,凛凛正气,铸就了他的作品与众不同的魅力。在谈及读者为什么热衷于去读武侠小说时,戊老颇有感慨地对记者说:“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都有自身的不足或局限。人们总有一些想说不能说的话,想做又不能做的事,所以人们就希望能够有一个‘超人’出来,替他们说话做事,伸张正义。而武侠小说正迎合和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态,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紧接着,戊老话锋一转:“一部好的武侠小说,绝不仅仅写一些打打杀杀的故事,它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要激起人们心中对正义的追求,对尊严的向往,对民族气节的捍卫。可惜眼下这类作品太少了,包括港台的一些武侠作品的格调品味都不太高,老是把人物定位在‘小我’上面,从而失去了很多有益的东西……”现在,戊老已推掉其它刊物的稿约任务,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刀客传奇》的创作中去。毕竟年事已高,写完这部长篇,便打算金盆洗手,“退出江湖”颐养天年了。顺便提一句,戊老并不是武林高手,也没有什么“武林秘笈”之类的东西。不过,他是一位通晓中国历史的作家,曾在国内一所名牌大学面壁修行了4年。想拜师学武艺的朋友可能觉得失望喽。以下为关于戊戟的评论文章:《记岭南武侠大腕——戊戟》 文 / 华发生戊戟,这个名字你听过没有?在九十年代的广东地区,戊戟和金庸是几乎可以划等号的。甚至号称“大陆的金庸”。戊戟的武侠小说影响之巨大已经成了一个传奇。戊戟的武侠小说发迹之地在《佛山文艺》,一部将近百万字《武林传奇》在《佛山文艺》刊登以来,如平地一声雷,使该杂志销量飙升,《佛山文艺》也因此声明鹊起,成为全国首家文学期刊。紧接着,这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一气呵成地写到今天,作品有《江湖传奇》、《神州传奇》、《黑鹰传奇》、《奇侠传奇》、《隐侠传奇》、《黑豹传奇》、《青凤传奇》、《神女传奇》、《岭南一剑》以及现在连载的据说是封笔之作《刀客传奇》共11部。作品从数量上看不算多,可字数已近一千五百万。除了《岭南一剑》是部只有三十万的长篇外,其它各部都上六部头到十部头一两百万字的大作。这个数字,金庸从而立之年开始花了十五年,戊戟却在花甲之年开始大概十年左右。看到那一套《戊戟作品集》的时候,你不禁对这位大器晚成的岭南武侠大腕的创作力叹为观止。戊戟的成功带动了广东一代的文艺期刊的超高速发展。在那个时候,无论哪家报刊登载了戊老的武侠小说,发行数量都会节节攀升,占领不少市场份额。这一现象曾一度被期刊界称为“戊戟现象”。《江门文艺》在连载戊老的作品之前,仅印8000份,还有积存现象,干脆改为内部摊派发行。自推出了戊老的《江湖传奇》后,销量一下跃升了10倍。现在还不止20倍。《珠江》本为广州市一家群众文化性质杂志,以前的发行量仅1万份。因为印数不大,当时在一个机关小印刷厂印刷。自登载了戊老的《奇侠传奇》后,印数提高到十几万份,只好拿到外面规模较大的印刷厂去印。(这些数据不太准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可能少了,不会多了。)其后,戊戟的小说出单行本,销量也是惊人。光一本《武林传奇》就出了几十万册,其余的作品也是节节攀升,戊戟武侠风靡整个广东地区,影响巨大。连那本写得实在很水的《岭南一剑》首版也是五万册,之后不停再版。戊戟小说明明屈指可数,可盗版商也不能放过这棵摇钱树,于是许多莫名其妙的《xx传奇》、《xx传奇》等冠上戊戟的名字也卖到满地摊都是。那时戊戟小说接近于神,凡是沾上戊戟的光都会成功。甚至连当时的“讲故佬”(电台说书人)郑达因为讲《武林传奇》也一炮而红,成为广东最受欢迎的“讲故佬”之一,甚至后来还到了电视台发展。其作品也一再被“讲故佬”在电台传播,那时电台最受欢迎的小说是《射雕英雄传》,而《武林传奇》(播的时候改名《武林双杰》)的收听率可以与之抗衡。还有某一本杂志几年后将他的《武林传奇》改成连环画连载,依然很受欢迎。戊戟后来也成立了一家“戊戟文化传播公司”(名字大概是这样),专门传销自己的作品,并与香港某杂志某君合作写小说,进军香港去了。古来文人注定是穷困潦倒的,像戊戟一支妙笔致富的确实是异数。除去今古梁三大师之外(当时内地温黄尚未红火),戊戟缔造了另一个武侠神话。可现在回头看来,戊戟的小说并不能用一流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他的作品没有全部看过,不过一直觉得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很多时候墨守成规。首先,书名呆板。从《武林传奇》开始,然后有《江湖传奇》、《神州传奇》、《黑鹰传奇》、《奇侠传奇》……,每一部书都是xx+传奇这个模式,而且xx两字通常含混晦涩,像武林、江湖这样的字眼外延深广,从字面上看根本不知书的内容是什么,难免有愚弄读者之嫌。武林和江湖的定义本就没什么区别,即使把《武林传奇》和《江湖传奇》两书名字调换,竟然也是可以的。后面的《奇侠传奇》、《黑鹰传奇》等多少透露了一点内容,可依然显得晦涩。大概是像江湖那么磅礴的字眼毕竟不多,基本用完了吧。其实,书名怎么改,作者有充分的自由,不过若总是一成不变,看着让人心烦,至少看完这本也大概了解那一本了。一部好书,书名有概括内容、点睛之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往往是书名,像《鹿鼎记》、《云海玉弓缘》、《剑·花·烟雨·江南》、《寻秦记》无不个性鲜明。与之相比,这些xx传奇无疑相形见拙。其次,历史背景呆板。从第一部《武林传奇》开始,是以明朝中叶为背景开始,以后每一部都是它的续集,主角慕容子宁的后人层出不穷,分别担当各书的主人公。《神州传奇》的慕容小燕是《武林传奇》白燕燕的孙女,《黑鹰传奇》的痴儿又是慕容家的后代。《隐侠传奇》的公孙不灭的是《江湖传奇》公孙家的后代,而公孙家与慕容家又是紧密联系着。后来另辟出来的《黑豹传奇》中的聂十八与谁也没有关系,可是走着走着,也成了大牌,续集就跟着他来。然而,戊戟的书不是以历史为主题,对于明朝的历史事件是从来不提的,背景不过是蜻蜓点水而已,主要都是江湖故事。官方代表是东厂、西厂、锦衣卫,他们的目的都是挑起江湖仇杀,消灭江湖人士。明朝的历史也不过两百多年,按照“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来推算的话,戊戟笔下的侠士该延续了好几百年,明朝却一直没有垮台,甚至连衰败的迹象也没有出现,怎么也说不过去。再次,武功问题。戊戟对于武功是走半虚半实的路子,有时会进行单调地一招一招地比划,到高潮时则是古龙的法子,众人什么也看不见,然后胜负就分了出来。在《武林传奇》开始,西门子创立一套西门剑法,然后传给小魔女白燕燕,这套剑法打遍江湖,堪称第一。然后在续集里面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以后所有武功也动摇不了其权威的地位。而事实上,戊戟对于西门剑法的解释说是西门子在庐山观光,感于庐山“幽、雄、奇、绝、险”的特点而创出这套包罗万象的剑法来,对于剑理不曾有过阐述,始终没有表达出它究竟有何与众不同或者为什么厉害。金庸的降龙十八掌大派用场的也只有《射雕》、《天龙》而已,在《神雕》、《倚天》便不是重点,黯然销魂掌、乾坤大挪移等也陆续登场。戊戟的武功竟然有打遍千秋万代的可能!当然,戊戟也有成功的,个人认为“分花拂柳掌”,一套不在于伤人,而在于消耗敌人体力,令人知难而退的慈悲掌法;“迎风柳步”,敌人掌风刀风一到,身体便如柳枝一样轻飘飘躲开,有自己的理念是成功的。至于后来的“百变千幻身法”“天亟掌”等等,就显得比较苍白。戊戟的武功有时也有取巧的地方,如《武林传奇》的董子宁无意学会九阳神功,练最后一重的时候,跌入敌人陷阱中的犀牛皮袋中,真气源源外泻,最后鼓破皮袋,龙虎汇聚,打通任督二脉,学已大成,这像不像张无忌在说不得布袋中的情景?《隐侠传奇》中津津乐道的“错武门”,戊戟一再大行其道,什么错掌、错刀、错剑等等,却总让我想起陈家洛那套还打不过张召重的“百花错拳”。最后,人物和题材问题。戊戟的人物刻画实在有点单调,男主角通常都是老老实实、大智若愚,整天被女主角欺负,女主角就是机智聪明、带点辣椒气味。《武林》的董子宁之与小魔女,《江湖》的小蛟儿与甘凤凤,《神州》的墨明智与慕容小燕,《黑鹰》的慕容痴儿与莫纹,几乎让我怀疑是郭靖与黄蓉的翻版。而其反派人物多是来自朝廷,走神秘路线。故事内容方面、题材方面则更显得呆板。重复,很少突破。来来去去都是江湖与朝廷之间的仇杀纷争,以男女少年主人公爱情穿插牵引其中。当初《武林传奇》一出,很是大气,给人很大惊喜,谁知此后的作品好像中了魔咒,怎么也跳不出这种模式!戊戟成功的原因也很多的,戊戟是90年代在大陆缺乏原创武侠的情况下称雄的。那时大陆写武侠的人毕竟不多,金庸全集是94年才正式进入大陆的,那时候读者对武侠处于狂热之中。戊戟本人是《佛山文艺》的副主编,杂志充分把握住那群到广东的打工大军。戊戟的小说通常是宣扬一种正义,打击欺压良善的恶霸,对于那些长期在打工中碰壁的人们可以得到一丝心灵上的慰藉。而他所连载的几家杂志也是以打工者为主要对象。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戊戟这广东一带红红火火,而在全国却似乎默默无名。总的看来,戊戟的创作是比较呆板的。这样形容有点残酷,恐怕真正做到不断创新、不断变化的作家也没几个。个人认为可能是他写得太多了,全盛时期同时为四家杂志报纸写,时间仓促,只能沿袭已有的套路,自己把自己固了。梁羽生对于自己也曾发过这样的感慨,不是没有道理的。同时,戊戟是六十岁开始写武侠,个人认为基本上是过了最富激情的创作时段了。但是,戊戟对于武侠是功不可没的。虽然不能排除其写作的商业运作,其作品还是保持一贯的水准,这也不是任何人可以做到的。求变创新,成功则已,不成功则是泡沫。戊戟的成功也带动了武侠创作的发展,广东一带出现了许多销量不错的地级市杂志,如《佛山文艺》、《江门文艺》、《珠江文艺》、《潭江文艺》、《西江文艺》等等都长期连载武侠,这一切都是戊戟开的风气。而当初戊戟武侠最活跃的《佛山文艺》和《江门文艺》,前者成了“全国最畅销的半月刊文艺”,后者也称是“最畅销的半月刊打工文艺”。尽管戊戟在广东大红大紫,书卖到大街小巷,却不知道是否运作方面的原因,没能趁机发展向全国,殊为可惜。在武侠沉寂的今天,戊戟还在《佛山文艺》写《刀客传奇》,捍卫武侠仅有的几片天空,也算可贵。写到这里该画句号了,回头一看,发觉自己批评的居多。人总是挑剔的,戊戟的成就和他的名气是不成比例的,上网搜索也没找到多少关于他的评述。笔者本着介绍和评述武侠阵地的这么一位前辈的心,态度是认真的。和那位冲着金庸唁唁狂吠的那位先生是不一样的,毕竟我那时的确是用心读过戊戟的书。几年没有看戊戟的书了,写这篇东东的时候全凭回忆,难免会有错漏。不是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不是几千字可以写完的。写完这些,算是对自己那段曾经狂热过的日子的一个纪念吧。戊戟,本名王影,76岁,佛山市文化局文艺创作室离休干部,著名武侠小说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戊戟”的笔名创作武侠小说,共创作《武林传奇》、《江湖传奇》、《神州传奇》、《奇侠传奇》等武侠小说共1千多万字。是佛山市作家中的一位奇人。我是在朋友的引领下去拜访戊戟老人的,不知是朋友的口误还是我的耳误,我一直以为戊老今年67岁,所以当房门轻启,老人精神矍铄地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并没感到有什么特别。戊老领我进了他的书房。不大的书房里,左右两边都是书柜,里面满满的几乎全是武侠小说,有梁羽生、金庸、古龙的,也有老人自己在各个时期创作出版的,还有一些武侠刊物的收藏本。坐下来聊天时,老人告诉我他今年76岁了,我这才诧异于面前这位老人的爽健、从容、思维清晰,尤其令人称奇的是,这位数十年埋头创作,笔耕不辍,如今已近耄耋之年的老人,竟然还是满头黑发,没有一根白头发。戊老是广西柳州人,虽然出身商贾之家,却从小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尤其对《七侠五义》、《施公案》、《彭公案》之类武侠小说情有独钟,百读不厌,常常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像书中主人公那样驭风纵马行走江湖,行侠仗义、惩恶扬善。抗日战争时期,他亲眼目睹了日寇铁蹄踏遍广西,柳州伦陷,百姓流离失所,面对国恨家仇,满腔热血早已在他年轻的心中沸腾。20岁那年,他终于离家出走,跑到广东参加了粤中纵队,成了一名游击战士,驰骋于枪林弹雨的战场……戊老的武侠小说创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梁羽生、金庸的武侠小说大量流入大陆,广大读者争先抢读,这令他十分感慨:原来武侠小说有这么多人喜爱,要是这块园地大陆作家不去占领,就会被港台作家占去了,于是萌发了写通俗武侠小说的念头。1985年,戊戟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武林传奇》在《佛山文艺》连载,收到了始料不及的效果,而戊戟的武侠小说创作也从此一发不可收,即使是离休后的十多年里也从未停下过手中的笔。最忙的时候他得同时创作4部武侠小说,为4家报刊供稿,日产量近10万字。上世纪八十年代,戊戟便专门从事武侠小说的创作,当第一部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武林传奇》在佛山文艺上连载和出书后,都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1989年离休后,戊戟仍笔耕不辍、先后连载、出版了《武林》、《江湖》、《神州》、《奇侠》、《黑鹰》、《黑豹》、《隐侠》、《神女》、《杜鹃》、《刀客》及《青凤传奇》等十一部长篇武侠小说,字数有一千一百多万字,其中有八部在台湾出版,《青凤传奇》在香港的《武侠世界》杂志上连载。直到2006年初,完成《刀客传奇》后,便正式封笔。

1、打开百度搜索网页,输入“西江文艺杂志”,并点击搜索按钮。2、进入搜索结果页面,找到西江文艺杂志的官方网站或相关网站。3、进入官方网站或相关网站后,找到文章分类或检索功能,输入关键词或选择相关分类进行文章检索。

西江文艺是省级期刊

1、打开百度搜索网页,输入“西江文艺杂志”,并点击搜索按钮。2、进入搜索结果页面,找到西江文艺杂志的官方网站或相关网站。3、进入官方网站或相关网站后,找到文章分类或检索功能,输入关键词或选择相关分类进行文章检索。

戊戟戊戟武侠作品:《武林传奇》、《江湖传奇》、《神州传奇》、《奇侠传奇》、《黑鹰传奇》、《黑豹传奇》、《隐侠传奇》、《神女传奇》、《杜鹃传奇》、《刀客传奇》、《岭南一剑》戊戟生平简介:从武侠迷到武侠小说家熟读戊戟小说的人都知道,出自他笔下的一些主要人物诸如小蛟儿、公孙不灭、聂十八、娉娉和婷婷等都年轻聪慧,机灵敏捷,身手不凡,也许人们不会想到,戊戟先生今年已至古稀高龄了。不过看上去仍精神矍铄,很有神采。他待人谦和平易,十分亲切。坐下来聊天,他思维清晰,反应很快,令人暗暗称奇。戊老祖籍江西吉安,幼年迁居广西柳州。祖父给他取的名字叫刘祖汉,后来他投笔从戎参加革命时改名为王影。戊戟是他开始写武侠小说时才取的一个笔名。他的人生经历其实也颇富有传奇色彩。他出身于商贾之家,却并没有秉承父辈那种经商的天分,自小偏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并且特别钟爱《七侠五义》、《施公案》、《彭公案》之类的行侠仗义惩恶扬善的小说,往往读得荡气回肠热血沸腾。那时他心中有个愿望,有朝一日也要一柄青锋一匹瘦驹一袭长袍行走江湖。后来他果真偷偷离家出走,凭藉年轻人一腔热血冲动跑到一江之隔的广东参加了粤中纵队,成为一名游击队员。那年他20岁。在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了大半年,全国解放了。戊老先后在粤赣等地的文化部门工作。不料在反胡风集团时,他莫名其妙被当成“胡风分子”被揪了出来。1959年,他一不留神又被列为“特嫌分子”而被内控使用。“文革”开始,因他一直在文化单位任职,所以毫无疑问被视为“臭老九”而打入另册,经常要接受造反派们对他的“教育”和“改造”。其间几多风雨,几多坎坷,真是一言难尽!文革结束,倒转的乾坤扭正过来。戊老这才感到可以透一口气了。然揽镜自顾,华发早生,几十年抛掷的光阴再也拾捡不回了,激愤之情难以言表。此时他被擢升为佛山文艺创作研究室副主任,同时出任《佛山文艺》副掌门。可是当时摆在他眼皮底下的窘况是,作为地市级的文艺期刊《佛山文艺》发行上不去,读者不爱看,摊派到基层文化部门的杂志被人们一捆一捆拎回去做了枕头。怎么办?这时候,以金庸、梁羽生为代表的港台武侠小说家的作品在大陆抢滩登陆,《射雕英雄传》、《七剑下天山》等风靡一时,读者争相购买,一睹为快。戊老以一个编辑家敏锐的触角感觉到这是一个市场。当时有这样一种说法,文化市场一定要自己占领,你不占领就会被资产阶级占领。出于一种责任感,戊老开始试着去写第一部武侠小说《神州传奇》,一边写一边在杂志连载。不料还未连载完毕,竟在文艺圈子内激起轩然大波。有人公开指责这部作品是“歪门邪道”、“不正统”、“品味低”的东西,“离晒大谱”(太离谱了)。不少同事私下劝他注意把握分寸,别去冒风险,小心吃亏。与此反应截然不同的是,许许多多读者对这部小说持肯定的态度,并盛赞写得好,“弘扬了中华民族路见不平出手相助的传统美德,给人一种积极的不畏邪恶的向上的勇气。”当时任广东省文化厅厅长的唐瑜同志以及佛山市文化局局长谢金雄同志看过连载后,也对他的创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他继续写下去。读者的支持与领导的鼓励使戊老心里有了底,他坚信自己走的路子是对的。文艺作品就是要绝大多数群众看的,只要群众喜欢就说明是成功的。很快,他又投入到第二部小说《江湖传奇》的创作中去,没想到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并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武侠小说家。期刊界出现“戊戟现象”从1983年至今,戊老埋头致力于武侠小说创作,以一种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先后创作完成了《武林传奇》、《江湖传奇》、《神州传奇》、《奇侠传奇》、《青凤传奇》、《黑鹰传奇》、《黑豹传奇》、《隐侠传奇》、《神女传奇》、《杜鹃传奇》和《刀客传奇》等长篇传奇小说共计十一部,另外还有一部《岭南一剑》中篇传奇故事。这些作品的问世不仅赢得了广大读者对他由衷的崇敬与喜爱,也奠定了他在我国武侠小说界的地位。随着戊老的知名度愈来愈高,拥有的读者群人数愈来愈多,不少报刊杂志把提高发行量扩大影响面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说来也真奇怪,论哪家报刊登载了戊老的武侠小说,发行数量都会节节攀升,占领不少市场份额。这一现象曾一度被期刊界称为“戊戟现象”。江门市一家文艺刊物在连载戊老的作品之前,仅印8000份,还有积存现象,干脆改为内部摊派发行。自推出了戊老的《江湖传奇》后,销量一下跃升了10倍,喜煞了该刊的老总。广州市一家群众文化性质的杂志以前的发行量仅1万份,因为印数不大,当时在一个机关小印刷厂印刷。自登载了戊老的《奇侠传奇》后,印数提高到十几万份,只好拿到外面规模较大的印刷厂去印。戊老的第一部小说连载完毕准备结集出版时,当时不少人担心,这部小说已经在杂志上面连载过了,出书还会有人买吗?出版代理商也忧心忡忡害怕赔钱。等书印出来的时候,戊老专门跑到印刷厂去观察效果,结果发现厂门外排了一条长龙,很多经营书店的个体老板等候批发。印刷厂一位老工人告诉他,出现这么火爆的情况他仅见过两次,一次是印贾平凹的《废都》,一次就是这回了。结果首印的3万册被抢购一空,代理商不但没赔钱,还赚了钱买了房子装了空调。不少报刊编辑部的老总正是看中了戊老作品中所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所以才纷纷登门求稿的。有一段时间,他不得不同时为三家月刊一家周报供稿,四部长篇武侠连载同时要“按揭”出笼,月产量接近10万字。尽管这样,还是难以应付更多的登门约稿者。无奈之下,戊老只好以“年事已高力不从心”为由婉拒了。的确,他当时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每天早上8:00起床开始动笔,中午休息1个半小时又要继续写作。深夜一点半后上床休息,大脑又在酝酿第二天的故事情节。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对于一个花甲老人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负累。若没有一种热爱和奉献精神,是很难做到这点的。一次,广西一家杂志主编打来电话,请戊戟无论如何给他们一部长篇。戊老自然不敢答应。那位主编十分奇怪地问:“你不是有个写作班子吗?鼓捣一部长篇还难吗?”令戊老哭笑不得。戊老哪来的“写作班子”?他写作甚至连电脑也没用上,至今都是一笔一画在稿纸上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爬。写到不满意的地方,还要撕掉重新再来。可以问心无愧地说,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称得上是心血之作。他曾经对家人说过,愈是读者爱着我的作品,就愈是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去写,尽可能把最精美的东西奉献给他们。鉴于戊老在武侠小说创作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广东省文联于1993年向他颁发了“广东省通俗文学奖”荣誉证书。据悉,荣膺此项殊荣的戊老是第一人。顺德市一位农民企业家因为喜爱读戊老的作品,联合了一家文化单位为他颁奖。农民奖作家在文艺界还是破天荒的事情,当时各大传媒均对此事作了报道,在文坛一时传为佳话。封笔之作《刀客传奇》在戊老的武侠世界中,邪恶与正义相逐,奸佞与忠善相争。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奇诡多变的人物个性以及险恶异常的江湖环境使人如身临其境,读后有一种酣畅淋漓十分尽兴的感觉。他的小说没有多渲染个人之间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没有陷入江湖帮派之间相互仇杀的小圈子里,他的小说中始终张扬着一股正气,一种使命,这股正气和这种使命往往与民族大义与家国忧患紧紧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一腔热血,铮铮铁骨,凛凛正气,铸就了他的作品与众不同的魅力。在谈及读者为什么热衷于去读武侠小说时,戊老颇有感慨地对记者说:“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都有自身的不足或局限。人们总有一些想说不能说的话,想做又不能做的事,所以人们就希望能够有一个‘超人’出来,替他们说话做事,伸张正义。而武侠小说正迎合和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态,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紧接着,戊老话锋一转:“一部好的武侠小说,绝不仅仅写一些打打杀杀的故事,它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要激起人们心中对正义的追求,对尊严的向往,对民族气节的捍卫。可惜眼下这类作品太少了,包括港台的一些武侠作品的格调品味都不太高,老是把人物定位在‘小我’上面,从而失去了很多有益的东西……”现在,戊老已推掉其它刊物的稿约任务,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刀客传奇》的创作中去。毕竟年事已高,写完这部长篇,便打算金盆洗手,“退出江湖”颐养天年了。顺便提一句,戊老并不是武林高手,也没有什么“武林秘笈”之类的东西。不过,他是一位通晓中国历史的作家,曾在国内一所名牌大学面壁修行了4年。想拜师学武艺的朋友可能觉得失望喽。以下为关于戊戟的评论文章:《记岭南武侠大腕——戊戟》 文 / 华发生戊戟,这个名字你听过没有?在九十年代的广东地区,戊戟和金庸是几乎可以划等号的。甚至号称“大陆的金庸”。戊戟的武侠小说影响之巨大已经成了一个传奇。戊戟的武侠小说发迹之地在《佛山文艺》,一部将近百万字《武林传奇》在《佛山文艺》刊登以来,如平地一声雷,使该杂志销量飙升,《佛山文艺》也因此声明鹊起,成为全国首家文学期刊。紧接着,这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一气呵成地写到今天,作品有《江湖传奇》、《神州传奇》、《黑鹰传奇》、《奇侠传奇》、《隐侠传奇》、《黑豹传奇》、《青凤传奇》、《神女传奇》、《岭南一剑》以及现在连载的据说是封笔之作《刀客传奇》共11部。作品从数量上看不算多,可字数已近一千五百万。除了《岭南一剑》是部只有三十万的长篇外,其它各部都上六部头到十部头一两百万字的大作。这个数字,金庸从而立之年开始花了十五年,戊戟却在花甲之年开始大概十年左右。看到那一套《戊戟作品集》的时候,你不禁对这位大器晚成的岭南武侠大腕的创作力叹为观止。戊戟的成功带动了广东一代的文艺期刊的超高速发展。在那个时候,无论哪家报刊登载了戊老的武侠小说,发行数量都会节节攀升,占领不少市场份额。这一现象曾一度被期刊界称为“戊戟现象”。《江门文艺》在连载戊老的作品之前,仅印8000份,还有积存现象,干脆改为内部摊派发行。自推出了戊老的《江湖传奇》后,销量一下跃升了10倍。现在还不止20倍。《珠江》本为广州市一家群众文化性质杂志,以前的发行量仅1万份。因为印数不大,当时在一个机关小印刷厂印刷。自登载了戊老的《奇侠传奇》后,印数提高到十几万份,只好拿到外面规模较大的印刷厂去印。(这些数据不太准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可能少了,不会多了。)其后,戊戟的小说出单行本,销量也是惊人。光一本《武林传奇》就出了几十万册,其余的作品也是节节攀升,戊戟武侠风靡整个广东地区,影响巨大。连那本写得实在很水的《岭南一剑》首版也是五万册,之后不停再版。戊戟小说明明屈指可数,可盗版商也不能放过这棵摇钱树,于是许多莫名其妙的《xx传奇》、《xx传奇》等冠上戊戟的名字也卖到满地摊都是。那时戊戟小说接近于神,凡是沾上戊戟的光都会成功。甚至连当时的“讲故佬”(电台说书人)郑达因为讲《武林传奇》也一炮而红,成为广东最受欢迎的“讲故佬”之一,甚至后来还到了电视台发展。其作品也一再被“讲故佬”在电台传播,那时电台最受欢迎的小说是《射雕英雄传》,而《武林传奇》(播的时候改名《武林双杰》)的收听率可以与之抗衡。还有某一本杂志几年后将他的《武林传奇》改成连环画连载,依然很受欢迎。戊戟后来也成立了一家“戊戟文化传播公司”(名字大概是这样),专门传销自己的作品,并与香港某杂志某君合作写小说,进军香港去了。古来文人注定是穷困潦倒的,像戊戟一支妙笔致富的确实是异数。除去今古梁三大师之外(当时内地温黄尚未红火),戊戟缔造了另一个武侠神话。可现在回头看来,戊戟的小说并不能用一流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他的作品没有全部看过,不过一直觉得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很多时候墨守成规。首先,书名呆板。从《武林传奇》开始,然后有《江湖传奇》、《神州传奇》、《黑鹰传奇》、《奇侠传奇》……,每一部书都是xx+传奇这个模式,而且xx两字通常含混晦涩,像武林、江湖这样的字眼外延深广,从字面上看根本不知书的内容是什么,难免有愚弄读者之嫌。武林和江湖的定义本就没什么区别,即使把《武林传奇》和《江湖传奇》两书名字调换,竟然也是可以的。后面的《奇侠传奇》、《黑鹰传奇》等多少透露了一点内容,可依然显得晦涩。大概是像江湖那么磅礴的字眼毕竟不多,基本用完了吧。其实,书名怎么改,作者有充分的自由,不过若总是一成不变,看着让人心烦,至少看完这本也大概了解那一本了。一部好书,书名有概括内容、点睛之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往往是书名,像《鹿鼎记》、《云海玉弓缘》、《剑·花·烟雨·江南》、《寻秦记》无不个性鲜明。与之相比,这些xx传奇无疑相形见拙。其次,历史背景呆板。从第一部《武林传奇》开始,是以明朝中叶为背景开始,以后每一部都是它的续集,主角慕容子宁的后人层出不穷,分别担当各书的主人公。《神州传奇》的慕容小燕是《武林传奇》白燕燕的孙女,《黑鹰传奇》的痴儿又是慕容家的后代。《隐侠传奇》的公孙不灭的是《江湖传奇》公孙家的后代,而公孙家与慕容家又是紧密联系着。后来另辟出来的《黑豹传奇》中的聂十八与谁也没有关系,可是走着走着,也成了大牌,续集就跟着他来。然而,戊戟的书不是以历史为主题,对于明朝的历史事件是从来不提的,背景不过是蜻蜓点水而已,主要都是江湖故事。官方代表是东厂、西厂、锦衣卫,他们的目的都是挑起江湖仇杀,消灭江湖人士。明朝的历史也不过两百多年,按照“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来推算的话,戊戟笔下的侠士该延续了好几百年,明朝却一直没有垮台,甚至连衰败的迹象也没有出现,怎么也说不过去。再次,武功问题。戊戟对于武功是走半虚半实的路子,有时会进行单调地一招一招地比划,到高潮时则是古龙的法子,众人什么也看不见,然后胜负就分了出来。在《武林传奇》开始,西门子创立一套西门剑法,然后传给小魔女白燕燕,这套剑法打遍江湖,堪称第一。然后在续集里面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以后所有武功也动摇不了其权威的地位。而事实上,戊戟对于西门剑法的解释说是西门子在庐山观光,感于庐山“幽、雄、奇、绝、险”的特点而创出这套包罗万象的剑法来,对于剑理不曾有过阐述,始终没有表达出它究竟有何与众不同或者为什么厉害。金庸的降龙十八掌大派用场的也只有《射雕》、《天龙》而已,在《神雕》、《倚天》便不是重点,黯然销魂掌、乾坤大挪移等也陆续登场。戊戟的武功竟然有打遍千秋万代的可能!当然,戊戟也有成功的,个人认为“分花拂柳掌”,一套不在于伤人,而在于消耗敌人体力,令人知难而退的慈悲掌法;“迎风柳步”,敌人掌风刀风一到,身体便如柳枝一样轻飘飘躲开,有自己的理念是成功的。至于后来的“百变千幻身法”“天亟掌”等等,就显得比较苍白。戊戟的武功有时也有取巧的地方,如《武林传奇》的董子宁无意学会九阳神功,练最后一重的时候,跌入敌人陷阱中的犀牛皮袋中,真气源源外泻,最后鼓破皮袋,龙虎汇聚,打通任督二脉,学已大成,这像不像张无忌在说不得布袋中的情景?《隐侠传奇》中津津乐道的“错武门”,戊戟一再大行其道,什么错掌、错刀、错剑等等,却总让我想起陈家洛那套还打不过张召重的“百花错拳”。最后,人物和题材问题。戊戟的人物刻画实在有点单调,男主角通常都是老老实实、大智若愚,整天被女主角欺负,女主角就是机智聪明、带点辣椒气味。《武林》的董子宁之与小魔女,《江湖》的小蛟儿与甘凤凤,《神州》的墨明智与慕容小燕,《黑鹰》的慕容痴儿与莫纹,几乎让我怀疑是郭靖与黄蓉的翻版。而其反派人物多是来自朝廷,走神秘路线。故事内容方面、题材方面则更显得呆板。重复,很少突破。来来去去都是江湖与朝廷之间的仇杀纷争,以男女少年主人公爱情穿插牵引其中。当初《武林传奇》一出,很是大气,给人很大惊喜,谁知此后的作品好像中了魔咒,怎么也跳不出这种模式!戊戟成功的原因也很多的,戊戟是90年代在大陆缺乏原创武侠的情况下称雄的。那时大陆写武侠的人毕竟不多,金庸全集是94年才正式进入大陆的,那时候读者对武侠处于狂热之中。戊戟本人是《佛山文艺》的副主编,杂志充分把握住那群到广东的打工大军。戊戟的小说通常是宣扬一种正义,打击欺压良善的恶霸,对于那些长期在打工中碰壁的人们可以得到一丝心灵上的慰藉。而他所连载的几家杂志也是以打工者为主要对象。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戊戟这广东一带红红火火,而在全国却似乎默默无名。总的看来,戊戟的创作是比较呆板的。这样形容有点残酷,恐怕真正做到不断创新、不断变化的作家也没几个。个人认为可能是他写得太多了,全盛时期同时为四家杂志报纸写,时间仓促,只能沿袭已有的套路,自己把自己固死了。梁羽生对于自己也曾发过这样的感慨,不是没有道理的。同时,戊戟是六十岁开始写武侠,个人认为基本上是过了最富激情的创作时段了。但是,戊戟对于武侠是功不可没的。虽然不能排除其写作的商业运作,其作品还是保持一贯的水准,这也不是任何人可以做到的。求变创新,成功则已,不成功则是泡沫。戊戟的成功也带动了武侠创作的发展,广东一带出现了许多销量不错的地级市杂志,如《佛山文艺》、《江门文艺》、《珠江文艺》、《潭江文艺》、《西江文艺》等等都长期连载武侠,这一切都是戊戟开的风气。而当初戊戟武侠最活跃的《佛山文艺》和《江门文艺》,前者成了“全国最畅销的半月刊文艺”,后者也称是“最畅销的半月刊打工文艺”。尽管戊戟在广东大红大紫,书卖到大街小巷,却不知道是否运作方面的原因,没能趁机发展向全国,殊为可惜。在武侠沉寂的今天,戊戟还在《佛山文艺》写《刀客传奇》,捍卫武侠仅有的几片天空,也算可贵。写到这里该画句号了,回头一看,发觉自己批评的居多。人总是挑剔的,戊戟的成就和他的名气是不成比例的,上网搜索也没找到多少关于他的评述。笔者本着介绍和评述武侠阵地的这么一位前辈的心,态度是认真的。和那位冲着金庸唁唁狂吠的那位先生是不一样的,毕竟我那时的确是用心读过戊戟的书。几年没有看戊戟的书了,写这篇东东的时候全凭回忆,难免会有错漏。不是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不是几千字可以写完的。写完这些,算是对自己那段曾经狂热过的日子的一个纪念吧。戊戟,本名王影,76岁,佛山市文化局文艺创作室离休干部,著名武侠小说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戊戟”的笔名创作武侠小说,共创作《武林传奇》、《江湖传奇》、《神州传奇》、《奇侠传奇》等武侠小说共1千多万字。是佛山市作家中的一位奇人。我是在朋友的引领下去拜访戊戟老人的,不知是朋友的口误还是我的耳误,我一直以为戊老今年67岁,所以当房门轻启,老人精神矍铄地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并没感到有什么特别。戊老领我进了他的书房。不大的书房里,左右两边都是书柜,里面满满的几乎全是武侠小说,有梁羽生、金庸、古龙的,也有老人自己在各个时期创作出版的,还有一些武侠刊物的收藏本。坐下来聊天时,老人告诉我他今年76岁了,我这才诧异于面前这位老人的爽健、从容、思维清晰,尤其令人称奇的是,这位数十年埋头创作,笔耕不辍,如今已近耄耋之年的老人,竟然还是满头黑发,没有一根白头发。戊老是广西柳州人,虽然出身商贾之家,却从小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尤其对《七侠五义》、《施公案》、《彭公案》之类武侠小说情有独钟,百读不厌,常常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像书中主人公那样驭风纵马行走江湖,行侠仗义、惩恶扬善。抗日战争时期,他亲眼目睹了日寇铁蹄踏遍广西,柳州伦陷,百姓流离失所,面对国恨家仇,满腔热血早已在他年轻的心中沸腾。20岁那年,他终于离家出走,跑到广东参加了粤中纵队,成了一名游击战士,驰骋于枪林弹雨的战场……戊老的武侠小说创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梁羽生、金庸的武侠小说大量流入大陆,广大读者争先抢读,这令他十分感慨:原来武侠小说有这么多人喜爱,要是这块园地大陆作家不去占领,就会被港台作家占去了,于是萌发了写通俗武侠小说的念头。1985年,戊戟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武林传奇》在《佛山文艺》连载,收到了始料不及的效果,而戊戟的武侠小说创作也从此一发不可收,即使是离休后的十多年里也从未停下过手中的笔。最忙的时候他得同时创作4部武侠小说,为4家报刊供稿,日产量近10万字。上世纪八十年代,戊戟便专门从事武侠小说的创作,当第一部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武林传奇》在佛山文艺上连载和出书后,都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1989年离休后,戊戟仍笔耕不辍、先后连载、出版了《武林》、《江湖》、《神州》、《奇侠》、《黑鹰》、《黑豹》、《隐侠》、《神女》、《杜鹃》、《刀客》及《青凤传奇》等十一部长篇武侠小说,字数有一千一百多万字,其中有八部在台湾出版,《青凤传奇》在香港的《武侠世界》杂志上连载。直到2006年初,完成《刀客传奇》后,便正式封笔。

1999年,绘画作品《美丽的家》参加由《羊城晚报》、爱富兰共同主办的绘画比赛荣获二等奖。1999年,绘画作品《我的祖国》参加由《潮汕少年周刊》举办的“看飘雪、写飘雪、画飘雪”作文绘画大奖赛荣获三等奖。1999年,绘画作品《声讨暴行》参加由汕头市妇女联合会、汕头市文化局联合举办的书画大赛荣获甲组优秀奖。1999年,参加由汕头市共青团生平区委员会、升平区教育局等部门联合主办的绘画比赛荣获三等奖。 2005年8月,参加《时代文学》杂志社举办的“希望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赛荣获“优秀奖”。2005年9月,参加《星星》诗刊举办的“乐山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赛荣获“优秀奖”。 2006年6月,因在部队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半年工作总结“先进个人”1次。2006年12月,因在部队工作成绩突出,被中国人民解放军77278部队政治处评为“优秀士兵”,并授予“团嘉奖”各1次。 2007年1月至9月,参加《今日文摘》杂志社举办的“作家培训班”第一期至第三期学习培训。2007年7月,绘画作品及诗歌作品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军军事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政工导刊》收录,并专刊报道。2007年8月,参加由解放军报文化部、中国军网、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军魂颂》大型系列征文活动。荣获优秀奖。2007年12月,因在部队工作成绩突出,被中国人民解放军77278部队政治处评为“优秀士兵”,并授予“团嘉奖”各1次。 2009年1月,被录取为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第四期研修班学员。(导师:陶先淮,湖南诗词学会副主席)2009年7月,绘画作品被收录《西江文艺》杂志第296期,并被专刊报道。2009年7月,油画作品《守护》在“2009和谐文化之旅”全国诗书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09年7月,被《诗词百家》杂志社、国际中华诗词学会、和谐文化之旅诗书画大赛编委会联合授予“知名当代诗画家”荣誉称号。2009年7月,被省级媒体《战旗报》头版报道,之后至2013年期间,先后多次接受《战旗报》记者采访,并被连续报道。2009年8月,参加军网榕树下主办“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征文大赛荣获三等奖。2009年8月,绘画作品被收录《今日文摘》杂志,并专刊报道。 2010年5月,绘画作品及诗歌作品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军军事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政工导刊》收录,并专刊报道。2010年5月,被中央级媒体《全军政工网》文学频道专题报道,并收录《心界》诗集所有文学作品。2010年10月,被省级媒体《成政网》收录,并专题报道。2010年12月,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并陆续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播其原创音乐作品。2010年12月,因文艺创作成绩突出,对部队有突出贡献,荣立二等功1次。个人事迹及作品被陈列部队军史馆永久保存。2010年-2011年,先后多次接受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主办中央重点新闻网站采访,并被通稿报道。 2012年4月,作品被收录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新闻门户网站《中国军网》,并被专题报道。2012年6月,在解放军基层部队举办个人军营漫画作品巡回画展。 2013年2月,被《靛蓝小孩》杂志第二季专刊报道。2013年3月,被抽调至某特战旅学习锻炼,并先后多次为特战旅官兵进行授课及演讲,内容包括文学、音乐、绘画等,深受官兵好评。2013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77263部队全师文艺骨干集训活动上进行系列演讲,深受官兵好评。2013年5月,应云南省军区某部邀请,前往部队进行演讲,受官兵好评。2013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77278部队为官兵进行哲学演讲,深受官兵好评。2013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77278部队“梦开始的地方”主题晚会,首次试唱原创歌曲《那些兄弟》,深受官兵好评。2013年12月,被部队授予“国防服役纪念章”铜质纪念章,并退役。 2014年4月3日,易白文化传媒在深圳挂牌成立,注册资金200万。易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致力于音乐制作、影视制作、图书出版、演艺经纪、网络服务、信息咨询、教育培训、创意设计、企业形象策划、展览展销等业务。除了签约打造影视、音乐、文学、绘画、设计等领域具有潜力和梦想的优秀艺人外,易白本人也作为公司艺人之一参与平时活动。谈及艺人签约,易白表示公司成立后,暂时不会考虑签约业界具有知名度的影响力的直线艺人,相反会更侧重于签约包装具有潜力和怀有梦想的新人。易白格外强调,这些艺人一定要有潜力、梦想、创意并具有团队精神。谈及公司未来签约艺人的选择标准时。易白称,无论这些艺人来自影视界、音乐界还是书画界、文学界。公司首先不会通过“身材、相貌、学历、背景”作为选择艺人的衡量标准,而将通过“思想、品行、才艺、作品”来衡量并选择签约艺人。 2014年4月。易白,继退伍重走其师父小曾“退伍之路”后,终于不负众望创作出感人肺腑的歌曲,并推出个人原创音乐专辑《那人那事》,其退伍主题曲《那些兄弟》MV自从在“八一电视”首播后,歌曲被百度曲库、酷我音乐、酷狗音乐、虾米等各大主流音乐库收录,并被多家电台、音乐网转播挂播,迅速掀起“新军营民谣”热潮,据网友综合各电台、网站的总人气统计《那些兄弟》至发布以来,截至日前人气已经过亿。音乐评论专家董小军称:《那些兄弟》有望横扫流行乐坛,成为2014年最火爆流行歌曲。这是近二十年来,军营民谣经典作《我的老班长》火爆大江南北之后,军营民谣歌曲在滚滚乐坛再次复活并鹤立鸡群的罕见景象。据悉,退伍前的半年易白就已经开始创作这首歌曲,他先后多次对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进行修改和试唱,部队战友向笔者透露,易白当时在部队的老兵退伍晚会上弹唱了这首歌曲,当时现场将近2000余名观众,纷纷热泪盈眶甚至尖叫,有几名坐在最前排的战士大声高呼“好兄弟!”之后因情绪过分激动而当场晕倒,现场秩序也随之失控。 2014年4月14日晚上22时10分,易白在“普宁易学研究院”驻深圳办事处接受西征网记者采访时宣布正式成立“易心派”。这意味着现代诗歌史上,诞生了一个新的诗学流派。易心派,简称:易派、易派诗词。是现代新诗史上刚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由诗人易白所创建。是一种融合古今中西诗歌创作理论技巧的新流派,诗学核心理论颇受儒释道文化影响。这个诗歌流派最大的诗学特色是摒弃中国传统诗词中讲究平仄的束缚,在注重结构和韵律的基础上,创作诗词时很少用及生僻字词,并融入时代语言和口语。

还有神女,隐侠

西江文艺是省级核心期刊吗

省级期刊,就是主办单位主管单位是省级单位的,比如某省某某部委主管主办的,核心期刊是指在一个核心期刊目录里的,比如北大核心期刊目录里的期刊,南大核心期刊目录里的期刊,所以,不存在省级核心期刊一说。可以说,某个省级期刊是质量比较高的期刊,但不能说是省级核心期刊。我之前在就像发表省级核心期刊,咨询了淘淘论文网才知道是这么回事

这本不是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会写 “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或“CSSCI”南大核心 核心期刊不分国家级省级

省级核心期刊有《计算机工程与设计》、《微电子学与计算机》、《电脑知识与技术》、《计算机教育》、《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云南档案》、《法制与社会》、《企业家天地》、《法制与经济》、《社科纵横》、《现代商贸工业》等等。更多关于省级核心期刊有哪些,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核心期刊的分类方法是 (北核 、南核(C刊)、科技核、武大核、其他核心 等六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