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京都大学研究所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5 02:06:38

京都大学研究所论文发表

饶宗颐 饶宗颐 ,1917年生,字固庵,号选堂,广东潮州人。幼耽文艺,18岁续成其父所著《潮州艺文志》,刊于《岭南学报》。以后历任无锡国专、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大学等教授。1949年移居香港,任教香港大学,并先后从事研究于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又在新加坡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任职教授。1973年回香港,任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及系主任。饶教授于1962年获法国汉学儒莲奖,1982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后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荣誉讲座教授。1993年为上海复旦大学顾问教授。饶教授学术范围广博,凡甲骨、敦煌、古文字、上古史、近东古史、艺术史、音乐、词学等,均有专著,出版书40种,学术论文过三百篇。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绘画方面,擅山水画,写生及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影响颇大。书法方面,植根于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录书兼采谷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摘自《饶宗颐书画》之简历) 饶宗颐,字固庵,又字伯濂,伯子。号选堂。一九一七年生于广东潮安。父亲饶锷,为潮州大学者,著作甚富。幼承家学,未冠整理其父遗著“潮州艺文志”,于一九三七年刊登“岭南学报”,以此知名。一九三五年之一九三七年,应中山大学之聘任广东通志馆专任纂修。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一年协助叶恭绰编“全清词钞”。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任无锡国专教授。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出任汕头华南大学文史系教授兼“潮州志”总编纂。 饶教授于一九四九年迁居香港。自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八年,历任香港大学中文系讲师。高级讲师及教授职。一九六二年获法国法兰西学院颁发“汉学儒莲奖”。一九六三年,曾至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作学术研究。一九六五年至一九六六年又在法国国立科学中心研究敦煌写卷。 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三年应新加坡大学之聘出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一九七零年至一九七一年,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客座教授。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三年,又任台湾中央研究院教授。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八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于一九七四年,为法国远东学院院士。 一九七八年退休后,又于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七九年任法国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一九八零年,任日本京都大学研究所客座教授。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六年又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高级研究员;期间于一九八二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复获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衔。 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八年曾担任澳门大学客座教授。一九九二年起被复旦大学聘为顾问教授。一九九四年起又任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华文化学术研究院院长。 饶教授有关东南亚华侨史研究的重要著作有:“星马华文碑刻系年”及“新加坡古事记”两种及发表了多篇论文:“新加坡古地名辩正”“秦代初平南越辨”“苏门答腊北部发现汉钱古物”“蒲甘国史零拾”“论述中缅文化关系”“论述中越文化关系”等,为华侨史研究增添了珍贵的资料,又曾于一九七零年就“新加坡古代名称的检讨-蒲罗中问题商议”与许云樵教授,陈育崧先生展开了为期九个月的论战,引起学术界的密切关注。 饶教授是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的学者。他知识渊博,精通多种外语。六十多年来,孜孜不倦,在文学,语言学,古文字学,敦煌学,宗教学及华侨史料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除了专著六十多种外,尚有发表在世界各大学术期刊及各大书刊上的论文,短文和杂文约有四百篇。饶教授为国际汉学界及海内海外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饶宗颐 饶宗颐 ,1917年生,字固庵,号选堂,广东潮州人。幼耽文艺,18岁续成其父所著《潮州艺文志》,刊于《岭南学报》。以后历任无锡国专、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大学等教授。1949年移居香港,任教香港大学,并先后从事研究于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又在新加坡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任职教授。1973年回香港,任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及系主任。饶教授于1962年获法国汉学儒莲奖,1982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后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荣誉讲座教授。1993年为上海复旦大学顾问教授。饶教授学术范围广博,凡甲骨、敦煌、古文字、上古史、近东古史、艺术史、音乐、词学等,均有专著,出版书40种,学术论文过三百篇。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绘画方面,擅山水画,写生及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影响颇大。书法方面,植根于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录书兼采谷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摘自《饶宗颐书画》之简历) 饶宗颐,父亲饶锷,为潮州大学者,著作甚富。饶宗颐,幼承家学,未冠整理其父遗著“潮州艺文志”,于一九三七年刊登“岭南学报”,以此知名。一九三五年之一九三七年,应中山大学之聘任广东通志馆专任纂修。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一年协助叶恭绰编“全清词钞”。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任无锡国专教授。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出任汕头华南大学文史系教授兼“潮州志”总编纂。 饶教授于一九四九年迁居香港。自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八年,历任香港大学中文系讲师。高级讲师及教授职。一九六二年获法国法兰西学院颁发“汉学儒莲奖”。一九六三年,曾至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作学术研究。一九六五年至一九六六年又在法国国立科学中心研究敦煌写卷。 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三年应新加坡大学之聘出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一九七零年至一九七一年,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客座教授。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三年,又任台湾中央研究院教授。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八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于一九七四年,为法国远东学院院士。 一九七八年退休后,又于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七九年任法国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一九八零年,任日本京都大学研究所客座教授。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六年又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高级研究员;期间于一九八二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复获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衔。 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八年曾担任澳门大学客座教授。一九九二年起被复旦大学聘为顾问教授。一九九四年起又任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华文化学术研究院院长。 饶教授有关东南亚华侨史研究的重要著作有:“星马华文碑刻系年”及“新加坡古事记”两种及发表了多篇论文:“新加坡古地名辩正”“秦代初平南越辨”“苏门答腊北部发现汉钱古物”“蒲甘国史零拾”“论述中缅文化关系”“论述中越文化关系”等,为华侨史研究增添了珍贵的资料,又曾于一九七零年就“新加坡古代名称的检讨-蒲罗中问题商议”与许云樵教授,陈育崧先生展开了为期九个月的论战,引起学术界的密切关注。 饶教授是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的学者。他知识渊博,精通多种外语。六十多年来,孜孜不倦,在文学,语言学,古文字学,敦煌学,宗教学及华侨史料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除了专著六十多种外,尚有发表在世界各大学术期刊及各大书刊上的论文,短文和杂文约有四百篇。饶教授为国际汉学界及海内海外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同意匿名 的

南京土壤研究所论文发表

做省级期刊论文写作指导和发表咨询工作8年多了,承蒙作者信任,已帮助数百名学生以及老师等成功发表了自己人生当中第一篇省级期刊文章,有人因此在奖学金、保研、考研面试、职称评定中加分,甚至有高中生在自主招生中,凭借期刊论文获得了入学资格。

无论出于什么样不同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都需要发表一篇或者两篇以上的期刊论文。因此,每天过来咨询期刊论文发表的人络绎不绝,其中很多人对期刊论文的发表所知甚少,例如什么是省级期刊?知网是什么?文章格式是怎样的?具体的费用是怎样的?等等问题。

1、我的论文写得不是太好,省级期刊能收吗?或者说还没开始写论文,但是担心写出来了发表不出去。

很多新手对发表省级期刊有一种莫名的迷信,认为期刊对文章的要求肯定很高,很难发,其实不然。省级期刊相对于核心期刊,更多注重的是论文观点的合理表达,以及书写的规范。至于论文创新程度,则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论文内容不能涉及任何敏感问题,例如宗教问题,以及一些有关政治的不当言论。

2、上知网和不上知网有什么区别?

首先,知网指的是一种论文数据库,很多期刊文章发表后,会被收录在知网数据库中,方便大家查询。除了知网论文数据库外,还有其他的数据库,例如万方、维普、龙源、超星等。 其次,上不上知网需要根据学校的要求来,有的学校有专门的规定:文章要求在知网上能够被检索到,这就需要选择上知网的期刊。如果没有这样特殊要求,只是要求在省级期刊上发表刊物,那么上不上知网没有太大影响。

最后,由于知网的数据库比较全,知名度稍高,因此一般上知网的期刊,版面费都要稍贵于不上知网的期刊。其中的差距大概在每版50到100之间。

3、现在安排文章,什么时候能够出刊呢?

不同的期刊,出刊时间不同。有的在定版之后的一个月即可出刊,有的是两个月,而有的则需要在三到四月之后。不同期刊,收稿情况和刊期不同,导致出刊时间也不尽相同。

因此有论文发表需求的同学,一定要多关注期刊的期刊收稿、截稿以及出刊情况。具体情况汇总可以后台私信王书叔。

此外,要及时了解期刊出刊的具体的时期,以免出现论文有了,合适的期刊也有,只是出刊时间满足不了评奖评优的要求的情况。

4、一般发表论文的流程是怎样的?

论文发表流程: 提交论文☞根据内容确定期刊☞审核论文☞通过发放用稿通知☞支付版面费。

5、确定期刊之前,需要作者提供什么信息呢?

6、现在网上虚假的论文代发机构这么多,如何才能保证代发机构是真实有效的呢?

论文审核通过之后,作者可以拨打杂志社官方查稿电话,查询期刊是否录用,确认无误后,再付款。

7、省级期刊论文的格式是怎样的呢?不同期刊是否格式不一样?是否需要按照期刊格式进行写作呢?

不同的省级期刊,格式当然不一样,只是一般都大同小异,包含论文写作的基本要素:标题、摘要(100-300字之间)、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具体的格式问题,编辑会根据对应期刊的要求来统一修改和排版。

8、一般什么时候会收到纸质期刊?

一般论文出刊后,杂志社会在1-2个工作日内邮寄纸质期刊,一般是一到两本。顺丰邮寄,邮费到付。

南京土壤研究所就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简称南京土壤研究所)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71号,南京土壤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其前身为1930年创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简称南京土壤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其前身为1930年创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自成立以来,南京土壤研究所一直肩负着为中国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重任,凝聚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逐步发展成为在土壤科学领域研究实力雄厚、分支学科齐全并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的国家级研究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乃至世界土壤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南京土壤研究所紧密围绕中国科学院“三个面向”“四个率先”新时期办院方针,聚焦实施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中国等重大战略部署,以土壤资源与信息、土壤地力与保育、土壤环境与修复、植物营养与肥料、土壤生物与生态等为核心研究领域,全面实施“一三五”规划,促进产出重大原创成果,率先开展“四类机构”改革,以优秀的成绩圆满完成了特色所试点建设的总体目标,为实现创新跨越发展、建设国际化一流科研机构奠定了坚实基础。南京土壤研究所现有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壤养分管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科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耕地保育综合性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研究平台;设有土壤资源与信息、土壤地力与保育、土壤环境与修复、植物营养与肥料、土壤生物与生态等5个研究部以及土壤资源与遥感应用、土壤-植物营养与肥料、土壤化学与环境保护、土壤物理与盐渍土、土壤生物与生化、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土壤利用与环境变化等研究单元;还拥有土壤科学数据中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土壤分中心)、河南封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江西鹰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江苏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三峡工程生态环境湖北秭归实验站。此外,拥有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特约图书馆和亚洲最大的土壤标本馆;土壤与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的国家计量认证合格单位。开展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南京土壤研究所推动并参与实施了国家在土壤学及其相关领域的所有重大科技计划。截至目前,先后主持了国家“973”项目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项,“863”重大项目1项,“863”重点项目12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项,重大科技专项课题4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公益性行业科技重大专项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大研究计划课题6项,基金重点项目19项,基金国际合作重大项目11项等一大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充分体现了我所在土壤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和整体竞争实力。近5年来,累计获得18项各级科技进步奖,发表SCI论文1500多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90多项。截至2018年底,南京土壤研究所共有在职职工306人。其中科技人员223人、科技支撑人员58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64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9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南京土壤研究所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现设有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环境科学等11个专业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南京土壤研究所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与英国洛桑试验站、苏格兰作物科学研究所、日本农业环境研究所、澳大利亚Melbourn大学、Griffith大学等一批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和大学签订了长期全面合作协议。2018年通过竞争成功获得第23届世界土壤学大会举办权。作为全球数字土壤制图计划亚洲中心、国际氮素行动计划东亚中心、全球土壤伙伴计划亚洲中心、全球土壤修复网络亚洲中心,代表中国在国际土壤学组织以及重大科研行动计划中持续发挥了主导作用。南京土壤研究所是中国土壤学会、江苏省土壤学会和全国土壤质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挂靠单位;主办Pedosphere、《土壤学报》、《土壤》等3份学术期刊,其中Pedosphere是我国唯一的土壤科学英文学术期刊且被收录为SCI源刊。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摘要,目录,正文(分序列号,依次为:一、(一)、1、(1)、1),格式一定要正确,因为格式占你的论文10分,致谢,引用目录(也就是你的论文摘自哪,要写清楚,作者名,出版社,日期,第几版,哪一页到哪一页,都要清楚,如果实在不清楚,导师那有范例的,或者别的组的同学那也有,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导师都会给范例同学,不要太紧张,答辩只是一个形式而已,最主要的是导师的打分,一般有一个导师组长,分是他一个人打,所以你的格式一定要非常的重视,那位导师组长不可能看每个人的论文,大概看一下而已,还有,记得按时交论文提纲啊,初步论文啊,都要按时!

你想找工作吧?建议你先上第一职场论坛做个职业规划,看看自己到底适合什么职业,然后再找工作,不是更好嘛?补充:如果你保研的话,先恭喜你!不过你最好还是先了解一下自己将来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否则的话,研究生也是浪费时间。建议你看看第一职场论坛(百度一下即可看到,career001那个地址就是)《80后小硕毕业后失业一年的惨痛经历和成功职业规划》,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对于你读研非常有借鉴意义。如果你想多了解的话,下面是具体介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其前身为1930年创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自成立以来,南京土壤研究所一直肩负着为中国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重任,凝聚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面向全国的土壤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先后荣获国家级科技奖励4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0余项,逐步发展成为在土壤科学领域研究实力雄厚、分支学科齐全并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的国家级研究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乃至世界土壤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研究所,该所确定的战略发展目标是:针对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中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土壤学的发展需要,面向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围绕土壤资源与管理、土壤肥力与调控、土壤环境与健康三大研究领域,为我国食物安全、土壤生产力的提高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决策依据和关键实用技术;积极参与国际土壤科学前沿的竞争,丰富和发展现代土壤学理论,建成国际一流的土壤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有固定人员:25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3人。研究员:32人(含院士2人),副高级研究人员:68人,中初级人员:9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百人计划"及"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者:4人。(以上数据截止至2005年9月30日) 博士后流动站及学位授予点: 现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拥有研究生180人,其中博士86人,硕士94人。在站博士后18人。(以上数据截止至2005年9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围绕土壤资源与管理、土壤肥力与调控、土壤环境与健康三大研究领域现设有9个研究室。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土壤资源与遥感应用研究室; 土壤-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室; 土壤化学与环境保护研究室; 土壤物理与盐渍土研究室; 土壤生物与生化研究室; 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土壤利用与环境变化研究中心; 农业生态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其中农业生态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包括中科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土壤分中心; 封丘农业生态国家实验站; 鹰潭红壤生态开放实验站; 常熟农业生态实验站; 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秭归实验站。 此外,该所还主办被SCI收录为源刊的《PEDOSPHERE》(土壤圈)以及《土壤学报》、《土壤》等3份中英文学术期刊;图书馆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特约图书馆,藏有中外文书籍和期刊23万册;土壤标本馆保存和陈列了我国不同类型及部分其他国家的近6万号土壤标本;土壤与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的国家计量认证合格单位,拥有20多台大型分析测试仪器。 中国土壤学会和江苏省土壤学会均挂靠在该所。面向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国家需求,以土壤资源与管理、土壤肥力与调控、土壤环境与健康、土壤生物与安全为核心研究领域,在中国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生态与环境科技创新基地的组织下,推动系列重大科研计划的实施,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为中国土壤资源合理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瞄准国际土壤学发展前沿,强化现代土壤学理论的研究,继续发挥在中国土壤科学研究中的引领作用,产出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加强支撑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野外台站功能,提高基础数据的获取能力。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的改革,打造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全面推进国际化进程,建成世界一流的土壤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围绕土壤资源与管理、土壤肥力与调控、土壤环境与健康、土壤生物与安全4大重点领域,把研究工作整合为8个主要研究方向,并组建了相应的8个研究团队,形成新兴学科领头、传统学科发展、理论与技术结合的研究体系。 方向1 土壤资源演变规律与可持续利用 方向2 土壤养分与植物营养调控 方向3 土壤污染机制及其对土壤健康质量的影响 方向4 土地利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及其反馈 方向5 土壤生物功能与食物和环境安全 方向6 区域农业与生态环境建设 方向7 农业与环境技术研发 方向8 现代土壤学理论研究目前该所正主持承担着"土壤质量的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质量演变机制与调控原理"2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太湖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成套技术"、"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2个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863)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要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等一批国家和有关部门下达的重大科研任务。沈仁芳沈仁芳,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致公党江苏省委委员。1965年10月出生于浙江萧山。1986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土壤农化系,获农学学士学位;分别于1989年和1993年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95年英国RothamstedResearch博士后一年,1998-2000年在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获STA支持工作2年,2000-2002年在日本香川大学获JSPS支持工作2年。200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任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在国内外从事土壤化学、植物营养、植物生理、环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植物耐逆境(养分胁迫和毒害元素胁迫)的生理机制、作物养分高效吸收利用机制、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控制对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前后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19篇。主持的主要课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重要方向项目和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和创新群体项目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课题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林先贵林先贵,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南京土壤所-香港浸会大学土壤与环境联合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南京中科院跨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5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土壤和环境微生物学科领域的研究,在菌根真菌、土壤微生物生态学、污染农田土壤生物修复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曾多次获得国际科学基金会(IFS)的资助,先后主持或参加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多项研究项目;在生物技术应用方面所主持的开发项目主要有灵芝等药用真菌的系列保健产品、生物肥料、设施渔业水质净化工艺与设备等,大部分成果已转化为商品。目前正在主持的国家项目有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重点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获得过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和三等奖(2006)各一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1999)。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 研究方向: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环境微生物及其应用。熊毅熊毅,1910—1985年,土壤学家,贵州贵阳人,曾名其毅。 1932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曾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主任。1947年赴美国留学,1951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毕生从事土壤研究工作,首先发现水稻土的淡色层是铁锰还原淋溶的结果,提出了水稻土形成与灰化过程和区别;在中国开创了土壤粘土矿物和土壤胶体化学的研究;组织并领导了华北平原土壤调查研究,对华北平原旱涝盐碱危害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原则和措施,在国内首次采用“井灌井排”法治理盐碱地取得了重大成就。晚年从事土壤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对太湖地区水稻土资源及其合理利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 主编了《土壤胶体》、《华北平原土壤》,合编了《中国土壤》等专著,先后发表科学论著、学术报告等二百余篇。赵其国赵其国,著名土壤地理学家。1930年2月25日出生,湖北武汉人。1953年华中农学院农学系毕业。曾任南京土壤所所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国际土壤学会盐渍土分委员会主席,国际土壤学会土壤环境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主任,国际山地研究中心理事,南京土壤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及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长期从事中国及世界土壤地理与土壤资源研究工作。在热带土壤发生上,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红壤具有古风化过程及现代红壤化过程两种对立统一的特征。指出红壤元素迁移的顺序、红壤化过程目前仍在进行的论据,以及红壤相对与绝对年龄的范围。指出运用红壤渗透水组成、游离铁等作为红壤化过程指标的重要性,并首次对红壤的定量分类提出具体区分标准,对红壤的发生研究与定量分类指出了新的途径。总结了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开发利用与红壤分布及土壤性质的相互关系,首次提出以热量条件、土壤性质为标准的热带作物利用等级的评价方案,为制定热作发展规划与布局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近年来,为促进土壤科学的发展,提出了“土壤圈”研究的新方向,建立了中国土壤学界第一个开放实验室-“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研究实验室。在长期从事中国南方红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总结,提出土壤分区整治、退化土壤改良,以及土壤生态与环境评价的多种规划与开发方案。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进行土壤调查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2003年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87年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现任实验室主任是沈仁芳研究员,副主任是周东美研究员和徐华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是周健民研究员。实验室现有工作人员48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研究员26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4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6名。 实验室重点研究高强度人为活动下土壤资源的演变规律和退化防治措施;土壤养分供应与植物营养调控原理与方法;土壤污染及其修复理论和技术;土壤利用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土壤生物过程及其调控技术。主要目标是:建立以土壤质量为核心的现代土壤学,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建立土壤资源信息系统,实现土壤资源数字化管理;发展水肥高效利用与农业清洁生产及污染土壤修复理论和技术体系;提出农业与环境协调的发展模式,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提高土壤生产力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服务。 2000年以来实验室共承担国家和地方各项科研项目200多项,其中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1项;获得国家和省部委科技奖励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200多篇,其中SCI刊物论文400多篇。 实验室积极与国内外相关学术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和交流。实验室设有开放基金,为国内外学者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工作平台和经费资助。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是于2007年2月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为基础成立的。 该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与发展目标是综合地运用地学、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主要针对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和国家迫切需要的土壤环境污染监测和修复技术,围绕土壤环境监测与安全、土壤环境过程与健康、土壤环境修复与管理等三大研究领域,以环境污染物质为主要研究对象,多尺度地重点研究土壤内部、界面与相邻环境介质的物质功能、过程预测、监测评价、污染修复和风险管理等内容,旨在建立现代土壤环境学和土壤修复学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为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保障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以及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关键技术;建立国际一流的土壤环境科学和土壤修复技术研究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在国际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科技研究中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土壤资源与遥感应用实验室运用土壤学、土壤地球化学、信息科学的手段研究土壤资源的形成、分类、演化及其环境效应。通过土壤及其生态环境的监测研究不同利用条件下土壤资源质量演化的机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3S”技术等研究土壤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和建立土壤-地体数据信息系统。从事土壤及其生态环境监测、预测、恢复、改良等方面的新方法新技术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可为国民经济有关决策和评价部门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也为从事农业、环境、生态科学工作者提供重要的先进技术。目前,研究室共有在职研究人员15人,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11人。该所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同如英国洛桑试验站、日本农业环境研究所等一批国际著名研究机构签订了长期全面合作协议。设有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德国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共同资助的"中德土壤与环境联合实验室"以及与香港浸会大学共建的"土壤与环境联合开放研究实验室",并是"全球土壤修复网络(GSRN)"亚洲分中心的挂牌单位。在知识创新工程二期实施期间,研究所先后主持承担了3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2项“十五”国家重点科技专项(863计划)专题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以及11项院重要方向性项目等。研究所共被SCI收录论文251篇,被EI收录论文63篇,被ISTP收录论文11篇,被CSCD收录论文857篇,出版学术专著13部。申请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有14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16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我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作为参加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此外,还获得了多项有关组织颁发的专项科技奖励。《土壤学报》是由中国土壤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承办的中文(含英文摘要、图、表和关键词)核心科技学术期刊(双月刊)。 《土壤学报》反映土壤学各分支学科有创新或有新意的、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土壤科学及相关领域,如植物营养科学、肥料科学、环境科学、国土资源等领域中具有创造性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前沿问题评述与进展和问题讨论。该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土壤学及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和管理干部。《土壤学报》的前身是《中国土壤学会会志》,于1948年12月创刊。1952年更名为《土壤学报》。1955~1956年定期出版,为半年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57年起由半年刊改为季刊,全国各地邮局发行。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科研工作停顿,《土壤学报》也被迫停刊。1978年8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正式复刊。该刊为16开本,每期144页,国内外公开发行。2002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该刊历任主编:1948年主编是宋达泉教授;1950~1954年主编是马溶之教授;1955~1983年主编是熊毅教授;1984~1996年主编是鲁如坤教授。现任主编是季国亮教授。该刊编辑部现有编辑人员4人。

浙江大学研究所发表论文

浙大核心期刊发表难度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一是浙大核心期刊是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它们的发表标准要求较高,需要文章满足一定的学术水平和质量要求;二是浙大核心期刊的审稿过程非常严格,也需要符合严格的审稿要求;三是浙大核心期刊的审稿周期较长,在审稿过程中也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四是浙大核心期刊的审核流程非常繁琐,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流程要求,并且审核人员也会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质量对文章进行详细的审核把关。

1 发表浙大核心期刊的难度比较大。2 因为浙大核心期刊是指浙江大学的核心期刊,这些期刊在国内学术界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发表在这些期刊上需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质量,审稿严格,竞争激烈,需要经过多轮修改和审核才能发表。3 为了提高发表难度,研究生们需要在学术研究方面下大功夫,不断积累研究成果,提高论文质量,同时也要加强与导师和同行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赵永志,1977年6月生,山东聊城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2005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后在清华大学化工系做博士后研究,2007年调至浙江大学化工系化工机械研究所做教学、科研工作,多年来主要在氢能高压储存及安全、化工过程装备、计算颗力学等方面开展研究。目前正在承担1项国家863计划课题(高压储氢、输氢、加氢安全保障技术装备与应用示范,2012AA051504)及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高压氢充放过程中的热物理学机制与热转换规律研究,51206145),作为负责人完成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热量自平衡型金属氢化物储放氢工艺基础理论研究,Y1100636)、1项博士后科学基金(复杂气固体系流动及传热的离散颗粒动力学模拟,2005038061)、以及多项横向技术开发课题,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参与多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课题,包括国家863计划目标导向课题1项(加氢站关键技术及加氢系统,2007AA05Z152)、国家973计划课题(高密度车载储氢新体系及其安全性预测理论研究,2007CB209706)等。针对高压储氢、氢安全、化工过程装备、及计算颗粒力学等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肯定,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AIChE Journal》、《Powder Technology》、《物理学报》、《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Particuology》、《化工学报》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2篇,其中58篇被SCI、EI收录(SCI收录30篇,EI收录28篇),发明专利3项,参与出版教材1部。2010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四完成人)1项。2)受教育经历1994年~1998年,西安交通大学,化工机械与设备系,学士;1998年~2001年,西安交通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硕士;2001年~2005年,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3)研究工作经历2005年~2007年,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后;2007年至今,浙江大学,化工系化工机械研究所,副教授。4)主要科研成果①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70MPa高压气态储氢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获奖人员:郑津洋,王新华,刘鹏飞,赵永志,叶晓茹,姜将,魏春华,张立芳,徐平,杨健,陈立新,吴庆锋,刘延雷,刘贤信,别海燕,叶建军。②发表论文92篇,其中58篇被SCI、EI收录(SCI收录30篇,EI收录28篇),近三年主要代表性论文如下(*为通讯作者):[1] Yongzhi Zhao, Gesi Liu, Yanlei Liu, Jinyang Zheng*, Youchuan Chen, Lei Zhao, Jinxing Guo, Yuntang He. Numerical study on fast filling of 70 MPa type III cylinder for hydrogen vehic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2, 37: 17517-17522.[2] Yongzhi Zhao, Yi Cheng*, Changning Wu, Yulong Ding, Yong Jin. Eulerian–Lagrangian simulation of distinct clustering phenomena and RTDs in riser and downer, Particuology, 2010, 8: 44-50.[3] Yongzhi Zhao*, Maoqiang Jiang, Yanlei Liu, Jinyang Zheng. Particle-scale simulation of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behaviors in fluidized bed with immersed tube, AIChE Journal, 2009, 55(12): 3109-3124.[4] Maoqiang Jiang, Yongzhi Zhao*, Gesi Liu, Jinyang Zheng. Enhancing mixing of particles by baffles in a rotating drum mixer, Particuology, 2011, 9: 270-278.[5] Youchuan Chen, Yongzhi Zhao*, Hongli Gao, Jinyang Zheng. Liquid bridge force between either two unequal-sized spheres or a sphere and a plane, Particuology, 2011, 9: 374-380.[6] Gesi Liu, Yongzhi Zhao*, Yanlei Liu, Jinyang Zheng, Shuiping Sheng, Shuxin Han.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xplosions caused by residual pressure in quick actuating vessels, 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 2011, 24: 156-165.[7] Yongzhi Zhao, Yulong Ding, Changning Wu, Yi Che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ydrodynamics in downers using a CFD-DEM coupled approach, Powder Technology, 2010, 199: 2-12.[8] Yan-Lei Liu, Yong-Zhi Zhao, Lei Zhao, Xiang Li, Hong-gang Chen, Li-Fang Zhang, Hui Zhao, Run-Hua Sheng, Tian Xie, Dong-Hao Hu, Jin-Yang Zheng*.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emperature rise within a hydrogen cylinder during refuel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0, 35: 2627-2632.[9] Jinyang Zheng, Haiyan Bie, Ping Xu*, Pengfei Liu, Yongzhi Zhao, Honggang Chen, Xianxin Liu, Lei Zhao.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igh-pressure hydrogen jet flames during bonfire tes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2, 37: 783-790.[10] Zequn Cui, Yongzhi Zhao*, Youchuan Chen, Xiao Liu, Zhengli Hua, Chilou Zhou, Jinyang Zheng. Transition of Axial Segregation Patterns in a Long Rotating Drum, Particuology, 2013, in press.

文科研究所都要发表论文吗

大部分都是学校硕士博士生毕业发文章用的,学校才会自己指定一些刊物或者规定的全期刊类型。 。

看学校毕业规定,有的不需要

对的,如果没有论文你的研究生是不能毕业的呀论文非常重要而且还需要通过很难,很仔细,我一个朋友天天就是论文说论文答辩过不了拿不到证书

当然要发表论文,而且要求还很高,必须是第一作者

京都大学发表论文

58%。中国博士数量众多,但平均分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如果美国博士学位的含金量为100%,其次是英国,含金量约84%,日本58%,德国44%,中国博士平均含金量可能只有10%。当然,这是平均分数,具体到个人要看其成果。博士学位一般是研究性学位(researchdegree),获得该学位的资格除了要通过基础的资格考试等之外,主要是要看研究成果。而研究成果的衡量主要是看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以及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因此,不同国家博士学位的平均水平可以通过博士学位获得者在知名刊物发表论文的平均数量以及论文被引用平均次数来定量衡量。

近日,日本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承认其特定据点助教山水康平的论文存在数据捏造与篡改行为。研究所负责人,诺贝尔奖获得者山中伸弥为此道歉,并考虑将目前一段时间薪金全部捐献给研究所。这也是既小保方晴子事件后,日本又一起干细胞论文造假丑闻。

捏造数据只为让论文更加好看

据日本官网《朝日新闻》报道,京都大学iPS细胞调查与申请中心(CiRA)声称一项内部调查显示了该研究的不足。因有人质疑这份论文的有效性,2017年京都大学成立了相关诚信委员会进行调查。

该论文声称已创造出该论文声称已经创造出具有与进入血脑屏障的细胞相似的特征的脑内皮细胞,而这个屏障可以通过限制到达它的分子活动以此保护大脑。根据山水康平的研究,从iPS细胞中产生出的这种脑内皮细胞,将有助于产生药效用来抵御大脑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病等。这一发现曾被称之为“未来大脑疾病治愈的新希望”。

经核实,出现在论文中的11处数据存在捏造与篡改行为。它们包括6个主要数据的捏造与另外5个数据为补充文章而进行人为篡改。事后,京都大学向美国《干细胞报告》杂志申请论文撤回,并发表致歉。

山水康平告诉委员会,数据的捏造是为了论文的整体美观,且全为他一人所为。而委员会表示该数据上的造假是为了强化论文的论点,而人为操作的数据在支持论文的结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当科学家对正确的数据进行研究时,得出的结论却是无法产生脑内皮细胞。

对此CiRA的负责人,诺贝尔奖获得者山中伸弥表示十分后悔,深刻反省。他表示在科研人员的培养方面,未来将尽更大的努力杜绝以此现象的再次发生。

干细胞领域造假频繁

2014年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小保方晴子STAP细胞论文造假事件曾震动日本,引发全球关注。"学术女神"小保方晴子身败名裂,她的博士学位也被早稻田大学取消,她的一名导师、干细胞科学家笹井芳树自杀身亡。尽管如此,2017年8月,东京大学著名细胞生物学家渡边嘉典的5篇论文又被曝造假。

接二连三的学术造假丑闻让日本科研界颜面无存,与此同时,干细胞这一领域也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热点。为什么干细胞领域造假频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物信息学研究组组长韩春生对此作出了回答。

韩春生表示,利益驱使是学术造假的根本原因。干细胞临床转化是未来重要的课题,也是市场经济的一块肥肉,各国科学家都力争第一。在重大的利益面前,必然会有不择手段现象的发生。

这一说法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卫的赞同。科学是伟大的,但并不是每个科学家都是。

学术造假是全球性问题

其实不仅在日本,各国均有出现论文造假事件。早在2005年,被誉为“韩国克隆之父”的黄禹锡因克隆胚胎干细胞数据造假而辞去了首尔国立大学教授一职。在我国,此类事件也时有发生。

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的报告《2018年科学和工程指标报告》显示,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发表科研论文最多的国家。为了增强中国科研公信力,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卫表示,健全的制度是科研进展的重要保证,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李卫提到,对于学术造假,中国的处分并没有日本等国那么的“斩尽杀绝”。不论以何种手段处理,例如之前的韩春雨事件,后续处分还尚未到位,相关部门在监管方面还有待加强。不过对于科研界的同胞来说,造假者将彻底失去威信,日后在科技经费、项目申请、文章发表等都会很难进行。这一举措,也算是给所有的科学家敲响了一记警钟吧。

科研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造假对各国的科研信誉都会造成重创。在这条整顿振兴的路上,我们还任重道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