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由春香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22:35:05

由春香发表的论文

一般是不能超过30%。重复率还是越低越好,能省掉很多事,我一般都是用早检测先自己查重,降低重复率。常用的是知乎和早检测查重系统~

毕业论文查重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总的来说,毕业论文查重标准是为了保证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确保论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撰写论文过程中,需要认真遵守学术规范和机构要求,重视论文的原创性和学术道德规范,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安全性。

我在企业工作,发表核心技术论文,找到相关书不容易,得到一本好书,不亚于得到宝贝。由此看来,的确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我读的专业是电气自动化。到了工作岗位,在设计生产流水线和研发新产品时,需要设计机械装置,我不得不自学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机械零件设计,还有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和玻 璃 专业化工理论等读物。通过自学,我很快地掌握了相关知识,圆满地完成了流水线及新设备的设计制造任务。随着自动控制的深入,我们要实现过程控制自动化DCS的操 控,这涉及到数据库和软件界面 编程,涉及到数据交换技术。于是我读着有关数据库和软件编程的书籍,同时动手在电脑上编写程序,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实现了DCS分散式测控系统的操控,完成了 任务。之后不断更新,一年后我们有了很完善的系统,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到了外企,企业每年都要在国内核心技术刊物发表许多论文。这些论文大多让我来写,我成了写论文专业户,笑!在写论文和写培训教材时,我阅读了许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以及各种报告文学,参阅了大量技术期刊论文和书籍。通过阅读和写作,我的写作能力提高不少,我认为这种能力应当属于动手能力的范畴。

其实选择一种工作就等于选择了一种生活,对自己工作的选择盲目的人,人生也会在盲目中度过。职业规划对你十分重要,在职业规划中按照自己所需所求所想来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选择工作就是选择人生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你想好了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奉劝你还是慎重考虑自己要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因为好的工作带给你的不只是金钱,满足,还有你生活的品质。在选择工作的同时其实你就是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根据你自己的价值观来对待。有些职场人士,尤其是管理者会很迷茫地问一个共同的问题:为什么别人羡慕我的工作好,收入高,而我自己却一点也不快乐。事实上,这就是因为他在择业之初没有考虑到他其实已经选择了生活方式。当他觉得工作和生活不是他想象中的样子甚至是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忍受下去,就产生了哲学式的疑问:究竟是工作为了生活还是生活为了工作呢?是不是每个人都在工作中追求工资高、福利好、工作环境舒适呢?的确,对于物质方面的要求通常也是价值取向的一种,但是事实上,并非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一样。甚至可能人与人之间呈现出完全相反的差别。Leo大学四年级的时候,随大家一起参加了公务员考试,没想竟然在大家羡慕的目光中考取了。于是,毕业后顺理成章地加入了公务员行列,所有人都为他的工作稳定,福利待遇良好的养老职业而高兴。然而Leo却非常苦闷的说,“这种生活真的可以用鸡肋来形容,非常的累心。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做一份人际环境相对简单的工作。”同样,人们普遍认为30岁是一个职业的瓶颈期。三十岁的人们的价值取向又是如何呢?更多的三十岁们,正介于“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所以,一个稳定而有保障的工作才是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才能带给他们生活上的舒适和安定感。当然,也有这样一种人,30岁出头却转去读书,比如郭先生,在三十一岁的时候,决定放弃工作,重新回到校园,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接受教育,让事业再上高峰。他需要知识的补充,如果不能满足他的这一需求,他的工作也将无法带给他幸福和满足感。郭先生便是觉得发展前途非常渺茫,才终于痛下决心的。也有人以得到较高的社会地位为价值取向,有些人创业,也许并非是创业可以比打工拿到更多的收入,事实证明创业也的确要比打工辛苦得多,风险更是大得多,但是将一个希望得到取得更大成就,获得社会尊重的人强行留下为别人打工,他的生活又怎么可能幸福呢?有一位IT业高级程序设计师,也曾来到生涯职业咨询机构寻求帮助,那时他的问题非常奇怪。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不想当官”。他在本公司一直做技术支持,技术过硬使他一直很受重视和敬佩,上层管理此时正遇内部调整,他所在的技术部门的经理调入总公司,而该职位空缺。于是公司管理层决定提升技术一直十分过硬的他。当然,所有人也都带着些许或嫉妒或羡慕的口气祝他升了职,前景不可限量。然而,他自己却并不开心。一直做技术的他,对于管理根本无所适从。虽然他的人际关系一直都不错,然而真正让他去处理各种纷繁的关系,他早已力不从心。事实上,根源就在于他的价值观中,并不是一定坐到高级职位才能获得满足感,能够成为专业人士更符合他的希望。很多人一直也在努力寻找着这个问题,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我工作我生活,为了什么?在做规划之前没去仔细思考这些问题,职场规划很可能导致失败,进而导致自己在不同的职业之间游离,即便做得好,也得不到实际生活上的快乐。遵从内心的需求,职业不快乐直接导致生活不快乐,通过咨询和测试来了解自己,不要让随波逐流的谬误主导自己的价值取向,因为你的工作,不可能脱离你的生活,职业规划的选择几乎等同于你选择了怎样的生活方式。那么反过来想,你是不是也是依据你所希望的生活方式,来进行职业选择呢?综合以上,我们在择业的时候就要重点考虑自己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想要何种工作氛围,内心向往人生是什么样的,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你就找到了职业规划的关键。

香农发表的论文

“通信的基本问题就是在一点重新准确地或近似地再现另一点所选择的消息”。这是数学家香农(Claude E.Shanon)在他的惊世之著《通信的数学理论》中的一句铭言。正是沿着这一思路他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研究通信系统,从而创立了影响深远的信息论。——香农,1816年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加洛德。在大学中他就表现出了对数理问题的高度敏感。他的硕士论文就是关于布尔代数在逻辑开关理论中的应用。后来,他就职于贝尔电话研究所。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通信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研究基地里,他受着前辈的工作的启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所披露的奈奎斯特的《影响电报速率的一些因素》和哈特莱的《信息的传输》。正是他们最早研究了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能力,第一次提出了信息量的概念,并试图用教学公式予以描述。而香衣则创造性地继承了他们的事业,在信息论的领域中钻研了8年之久,终于在1948年也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发表了244页的长篇论著,这就是上面提到的那篇《通信的数学理论》。次年,他又在同一杂志上发表了另一篇名著《噪声下的通信》。在这两篇文章中,他解决了过去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经典地阐明了通信的基本问题,提出了通信系统的模型,给出了信息量的数学表达式,解决了信道容量、信源统计特性、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等有关精确地传送通信符号的基本技术问题。两篇文章成了现在信息论的寞基著作。而香农,也一鸣惊人,成了这门新兴学科的寞基人。那时,他才不过刚刚三十出头。—— 他的成就轰动了世界,激起了人们对信息论的巨大热情,它向各门学科冲击,研究规模象浪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不仅在电子学的其他领域,如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方面大显身手,而且遍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医学、经济学、人类学、语音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学科。它已远远地突破了香衣本人所研究和意料的范畴,即从香农的所谓“狭义盾息论”发展到了“广义信息论”。 —— 进入80年代以来,当人们在议论未来的时候,人们的注意力又异口同声的集中到信息领域。按照国际一种流行的说法,未来将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工业将发展成头号工业,社会上大多数的人将是在从事后息的生产、加工和流通。这时,人们才能更正确地估价香农工作的全部含义。信息论这个曾经只在专家们中间流传的学说,将来到更广大的人群之中。香农这个名字也飞出了专家的书斋和实验室,为更多的人所熟悉和了解。

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 ,1916年4月30日—2001年2月26日)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 香农于1916年4月30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的Petoskey,并且是爱迪生的远亲戚。1936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并获得数学和电子工程学士学位,在那里他遇到了布尔,上过他的课程。1940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MIT)数学博士学位和电子工程硕士学位。1941年他加入贝尔实验室数学部,工作到1972年。1956年他成为麻省理工学院(MIT)客座教授,并于1958年成为终生教授,1978年成为名誉教授。香农博士于2001年2月26日去世,享年84岁。 香农于1940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at Princeton)期间开始思考信息论与有效通信系统的问题。经过8年的努力,香农在1948年6月和10月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上连载发表了他影像深远的论文《通讯的数学原理》。1949年,香农又在该杂志上发表了另一著名论文《噪声下的通信》。在这两篇论文中,香农阐明了通信的基本问题,给出了通信系统的模型,提出了信息量的数学表达式,并解决了信道容量、信源统计特性、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等一系列基本技术问题。两篇论文成为了信息论的奠基性著作。 获奖与荣誉: 美国Alfred Noble协会美国工程师奖 1940年 Morris Liebmann 无线电工程师协会Memorial奖章 1949年 耶鲁大学 (首席科学家) 1954年 Stuart Ballantine弗兰克林协会奖章 1955年 研究合作奖 1956年 密歇根大学, 荣誉博士 1961年 莱斯大学 荣誉奖章1962年 普林斯顿大学, 荣誉博士 1962年 Marvin J. Kelly Award 1962年 爱丁堡大学 荣誉博士 1964年 匹兹堡大学 荣誉博士 1964年 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 荣誉奖章 1966年 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1966年, 由前总统Lyndon B. 约翰逊颁发 Golden Plate Award 1967年 美国西北大学, 荣誉博士 1970年 Harvey Prize, the Technion of Haifa, 以色列 1972年 牛津大学 荣誉博士 1978年 Joseph Jacquard奖 1978年 Harold Pender奖 1978年 东英格伦大学, 荣誉博士 1982年 卡内基梅隆大学 荣誉博士 1984年 美国声频技术协会 金奖 1985年 Kyoto Prize 1985年 塔夫斯大学 荣誉博士 1987年 宾西法尼亚大学 荣誉博士 1991年 Eduard Rhein Prize 1991年 是这位吧,百科就有啊.

香港发表的论文

不收录的,之前我在知网查找过,没有香港、澳门的期刊,台湾倒是有一个是和大陆合办的刊物(台湾研究)。不过关于港澳台研究的期刊倒是不少,建议你可以去知网进行相关的搜索。

在目前已经开赛的常规赛当中,篮网队在欧文与KD相继回归后,成为了东部的一支争冠强队,开幕两战大破金州勇士及凯尔特人,其中杜兰特在复出后的表现可谓丝毫没有下滑迹象,上阵三战以来场均26.7分、4.0篮板、3.3助攻,命中率有着53.2%。 要知道,杜兰特经历的是运动员最可怕的伤患——阿基里斯腱断裂,往往NBA球员经历后,不是状态大幅下滑,就是被迫提早退役。即使强如已故球王科比,复出后状态亦大受影响,三个赛季的整体命中率不足四成(科比生涯大部分时间都有着45%整体命中率)。 不过从目前近三场常规赛及季前赛的比赛所见,KD的爆发力仍旧,无论是飞身爆扣、第一步、三分线急停跳投仍然是难以抵挡,就像昔日尚未受伤的情况一样。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近日一个名为《JxmyHighroller》的YouTube频道就作出分析,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 KD可能是万中无一的完全康复者 在一篇由香港中文大学发表的论文《Prognosis of elite basketball players after an Achilles tendon rupture》中,分析了12位NBA符合特定球员效率值(PER)的球员,及符合特定原则的球员(例如必须为1992—2016年于NBA效力过的球员),发现当中有43%的球员表现会出现下滑,在内大部分球员都只能恢复最多80%的身手,而其中只有一位球员能够完全康复,并重返昔日伤患前的竞技水平,是万中无一的例子。 他们列举了多个NBA案例,在以往遭受阿基里斯键断裂的球员中,只有多米尼克·威尔金斯能够在伤后打出更好的水平,代表NBA曾经有上述的案例,能够在经历如此大伤后,能打出以往伤前的水平,甚至是更好的表现。而其他球员如考辛斯,伊塞亚·托马斯,不是状态大跌,就是被迫退役: 而杜兰特由于受新冠肺炎的疫情影响,从而意外得到了更多的休息时间,用了1年半的时间养伤,因此他可能会是NBA当中万中无一的康复者。 2. KD有着得天独厚的身体天赋及打法 众所周知,杜兰特作为现役无解的超级得分手,有着极为优秀的身体天赋,臂展与运动能力都非常出众。同时,作为小前锋的他,有着中锋的身高(2米13)。此外,杜兰特无论是中距离、单打、接球投篮的技术都练的炉火纯青,在进攻端可谓没有任何死角。 同时分析指出多米尼克·威尔金斯在经历ACL伤患前,较为依赖切入及篮下作得分手段,伤后复出后他改变了自己的打法,以跳投为主,从而让自己在伤后更提升了其进攻效率。对于原来就有着天赋优势,与全能打法的杜兰特来说,更是没有问题,也是较为特殊的情况。 3.目前医疗 科技 的进步 由于 科技 的进步,任何事都变得有可能,因此杜兰特能够得到最新的治疗康复,并不是没有可能。在以往的时代中,当一位球员断裂阿基里斯键后,要重拾昔日竞技水平可谓天方夜谭,毕竟阿基里斯腱是最为强韧的肌腱。 不过随着 科技 进步,一切变得皆有可能,加上额外的康复时间,让杜兰特得以有完全康复的机会。 目前杜兰特只是在常规赛上阵了3场赛事,往后的表现能否持续仍待观察。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所见,KD并没有因为阿基里斯键断裂,状态受到大幅的影响,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有论文固然好。那边的研究生要面试的(或电话面试),人家要问你对你自己论文内容的理解,论文领域与你要学专业,你的特长等等都有相关性。那边不会像我们一样只数论文个数,人家要问实质问题。

发表论文的春联

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联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对联格式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下联以异物对之,或和其意,或驳其意。意义及深之对句,散文对联亦不可说不行。特点: 一,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二,对应位置词性相同。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 三,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按韵脚来分,上联韵脚应为仄声,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 四,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所谓寄生性,指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哪一样中又没有工整的对偶句呢?但反过来,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一般来说,文学和艺术是严肃的,人们反对游戏文学、游戏语言的那种不严肃的创作态度。但对于楹联来说,情况就不同了。楹联历来被很多人视为笔墨游戏,虽为偏见,但也说明了楹联具游戏性的特点。由于楹联追求对仗,自然是对得越工稳,越巧妙越好。这其中既是文学创作,又包含了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的成份。如果单纯向对得工、对得巧上发展,就纯粹变成了一种语文斗才和思想斗智。事实上,纯以逗乐谐趣、斗智试才为目的游戏性楹联也不少,它往往借助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殊情况,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别出心裁的奇思异构撰写而成。游戏性楹联在宋代就很普遍了。苏轼就曾经创作过不少游戏性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佳话。从他以后,对对子成为文人之间乃至普通百姓中试才斗智的一种主要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也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从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全连蕴含着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对联的头尾还嵌入“新春”两个字,中间嵌入了“嘉节”两个字,合起来“新春嘉节”,非常巧妙。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这是一副传统春联,深得世人喜爱,所以使用非常普遍广泛,影响较大。联意为: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世间一切事物都除旧布新,得以新生和发展。“一元复始”,指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万象”,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更新”,除旧布新。联语紧切新春佳节世人辞旧迎新的心态,简洁明快,言约意丰,凝炼工整。因此,人们除了单独作春联外,还常常以它为春联的基本词组,构成较长的新春联,如“一元复始春光好;万象更新喜气多。”“瑞气盈门,一元复始;春风拂面,万象更新。”等。人登寿域;世跻春台。——这也是一副传统春联。春为一岁之首。中国民俗,不论出生在哪个月份,大多以“过一年,长一岁”推算,而健康长寿又几乎是所有人的愿望。此联就是表达的这个祝福。“寿域”,指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春台”,春日登眺览胜之处。常作太平盛世的象征。联语既切春节,又含祝福,言简而意深。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这是一副传统春联。此联出典于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桃符都是古代人们在春节时用来驱除邪鬼的道具。现在春节燃放鞭炮,过去没有发明火药之时没有鞭炮,就用火烧竹子,使其毕剥发声,来驱除山鬼瘟神,称之为“爆竹”。“桃符”也是古时民俗,用桃木板画神像挂在门旁,以驱鬼避邪,每年春节都要更换。大约从唐、五代开始在红纸上写表示吉祥、祝福的文字(即春联),但春联称“桃符”一直延续到清代。写春联以迎新春佳节,已是几乎所有华人的习俗,长盛不衰,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内容常有更新罢了。该联选取春节期间传统民俗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两种典型物品——爆竹和桃符,遣词组句,有声(爆竹之响),有色(桃符之红),形象鲜明,描绘生动,十分准确地表达了“除旧迎新”的主旨。联句语言精练,声、色俱备,对仗工整,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广泛流传而不衰。一元二气三阳泰;四序五福六合春。——这是一副使用了数字入联和词语典故的传统春联。上联“一元”,指事物的开始,这里指一年之始。“二气”,指阴气和阳气。“三阳泰”,即三阳开泰。《易》中,农历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冬至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所以旧时以“三阳开泰”或“三阳交泰”为岁首称颂之语。下联“四序”,指春、夏、秋、冬四季。“五福”,五种幸福。《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桓潭《新论》:“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多。”“六合”,指上下前后左右四方,凡指天地之间、整个天下。联语巧用数字,用典恰切,既合节日,又表达了对天下所有人的良好祝福。梅呈五福;竹报三多。——五福,即寿、富、康宁、好德、老终命。见《尚书·洪范》。三多,即多福、多寿、多男子。见《庄子·天地》。联写冬物,意在以之迎春祈福。既能援引典故,使其意绪丰富,又用词简练,对仗工稳,此春联遂广为应用。两袖清风,造福大众;一身正气,振兴中华。——元代诗人魏初《送杨季海诗》有句“交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以“两袖清风”喻杨季海为官廉正,囊空如洗。后世沿袭,成惯用语。此种春联,并非随处可用,一如衣饰,须量体而服。此联只宜于政府机关。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此联乃清朝邓石如自题于书房的楹联。春风有包容接纳万物的博大情怀;文辞笔墨如秋水一般,不沾染半点世俗尘埃。何等气度,何等清高。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花永开。——春天代表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年四季都是春天的话,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欣欣向荣、兴旺的样子;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斑斓,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一年四季如春,天天百花盛开,形容社会蒸蒸日上、生活红红火火,这是个美好的祝愿的意思。此联联概括了祖国百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尽情地抒发了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迈步迎春,春风扑面;抬头见喜,喜气盈门。——词人李清照十分赞赏欧阳修《蝶恋花》一词“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盖以为三“深”字连用,其用不同,殊为奇妙。此联“春”“喜”二字亦各连用,前后词性不同,颇与其相类。兼之一“迎”一“见”,前者有意,后者无意;前者“有我”,后者“无我”,对举工整且意绪丰美,此针顶联实为佳对。惠风远拂,神州溢彩;丽日高悬,大地生辉。——《太平御览》引《梁元帝纂要》曰:“春亦曰发生、芳春、青春、阳春、三春、九春;风曰阳风、暄风、柔风、惠风;景曰媚景、和景、韶景;时曰良时、嘉时;辰曰良辰、嘉辰、芳辰;节曰芳节、嘉节、韶节、淑节;草曰弱草、芳草;木曰华木、华树、芳林、芳树;林曰茂林;鸟曰阳鸟、时鸟、阳禽、候鸟、时禽、好禽。”人们对春日怀有好感,嘉辞美语贯于其前,遂有上列种种称呼。简而言之,阳风也罢,惠风也罢,其实都是指春风而已。此联亦是赞美春日之意。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这是幅广为流传的春联。上联举冬季代表性的三种植物,下联则列春日繁盛的三种果树,以表辞旧迎新之意。“松”、“梅”、“桃”、“李”与“杏”五者皆为形声字,皆从“木”,“竹”字乃象形字,大体言之,颇类似。至于“岁寒”与“春风”之对,“三友”与“一家”之对,也十分工整,无怪乎广为流行。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多数春联并不止于刻画景观之变换,往往承载有祈福的功能,此联就属于此类。论起流传之广泛,此联恐怕丝毫不减于“一元复始”与“万象更新”之对。细雨无声,滋润满园锦绣;春风有意,妆成一树玲珑。——上联化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句,下联化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句。虽意绪有些简单,专写春日绿色,好在能化古人佳句,对仗也还算工稳,不妨赏之。泽沾雨润,杨柳依依亲万户;民富物丰,财源滚滚涌三江。——《诗经·小雅·采薇》有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既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写不舍之状。“财源滚滚涌三江”或“财源滚滚达四海”之类,为意欲发财致富者常用。一雅一俗,不妨略加留意,赏其得失。桃李迎春,无边景色来天地;江山入画,万缕诗情上笔端。——上联化杜甫七律《登楼》“锦江春色来天地”句,“来”字自然神奇。下联以“上笔端”对,虽然显得勉强,气势也大为衰减,然而添了不少柔媚之气,正所谓一张一弛,颇为奇妙。兼之下联用“江山”,上联用“桃李”,前者气势壮于后者,故而此联显得错落有致,意蕴相融,且对举也工稳,亦属佳对。革故鼎新,十亿神州歌盛世;倡廉反腐,千秋禹甸庆兴邦。——“革”“鼎”本为《周易》二卦,革为变革之意,鼎为鼎立之意。“禹甸”本出自《尚书·禹贡》,甸服是五服之一,此处代指中华大地。两者同为六经典故,相对十分妥帖。以“倡廉”对“革故”,以“反腐”对“鼎新”,相反相成,虽仅八字,天道流行隐然居乎其间,此其可赏之处。报晓鸡声,拂晓钟声,声声悦耳;赏心国事,舒心家事,事事关情。——此联仿照顾宪成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在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成。相较而言,顾联适用的对象是读书人,此联则普遍可用;顾联满心境沉郁,此联则心绪欢快。明季之风雨如晦,今日之国泰民安,于此可见。 天下草根争破土;人间春水自融冰。赏析:作者描写野草破土、春水融冰的景象,却拈出时下流行的“草根”一词,为联语凭空增加了极为丰厚的内涵,可谓妙不可言。 足承虎步;势启龙章。赏析:此联本属于生肖春联,但作者却对兔年的“兔”字避而不写,上联写了去年的“虎”,下联写了明年的“龙”,前虎后龙,则兔年暗含其中了。古人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用来评价此联可谓非常合适。再深入分析下去,我们可以看到用“虎步”来形容去年国家发展的成就,用“龙章”来形容明年发展的蓝图,都是非常恰当的。“虎步”指矫健威武的脚步,“龙章”喻指不凡的文采,借指大文章。承接着去年矫健威武的脚步,开启着明年宏大的文章,今年——也即兔年——建设成就之辉煌,也就尽含其中了。分析到最细微之处,“虎步”要走出来,所以配以“足”字,古人论文章最强调“体势”,所以“龙章”配以“势”字,细细体会之余,我们都会被作者独具的匠心所深深折服。 九冬霁雪;两岸回春。赏析:冬季将过,雪止放晴,这预示着冬天即将过去,大地即将回春。下联“两岸”即可理解成海峡两岸,也可理解成梅江两岸或者是中国大地上任何一条江河的两岸。 任春题画;由福配诗。赏析:作者把“春”和“福”拟人化,让读者联想到回春的大地像春姑娘任意挥洒的一幅大画,而这方热土上人们的生活,则像是由福星吟哦的一首题画诗。 争春莫效守株待;竞富应当破壁飞。赏析:上联起句便点出“争春”的主题,营造出春联的意境,接下来作者没有沿袭描摹春天景象的思路,而是独辟蹊径用了一个与兔有关的成语“守株待兔”,同时又故意隐去“兔”字不说出来。下联起头“竞富”二字,烘托了目前国家大力发展经济,致力于国强民富的时代氛围。接下来却使用了一个与龙有关的典故,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周思来总理早年也写过“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诗句,但在联文中作者却只说“破壁飞”而隐去了“龙”字。像这种故意略掉需要突出的一些字,含蓄巧妙地传达言外之意的对联,我们称之为“隐字联”,在修辞方式上则称为“藏词”或“缩脚语”。隐字联含而不露,寓意隽永,这副七字春联便是构思巧妙、手法奇特、语言生动的佳作,读之令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佳节到来时,正开龙步;春光飞溅处,恰是梅花。赏析:此联也是以上联来铺垫,以下联来完成飞跃。前人每以“烂漫”来形容春光,但终觉虚写,此联作者大胆以“飞溅”来描写春光,给人以十足的动感,似有万道光弧在我们眼前掠过。作者最后以“恰是梅花”作结,更是让人眼前一亮,飞溅的春光似万道光弧划过天空,在最后的落点上凝结为大地上的万朵梅花,这种积极而形象的修辞方式,绝非一个“烂漫”的叠韵词可比。 浓妆山鬓绿,浅凝水袖青,有情春色撩人醉;遥剪故乡云,同看天涯月,无恙梅花待客归。赏析:此联以词曲的笔调,展现出大陆同胞对海外华人华侨以及海峡彼岸的台湾同胞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永恒主题。 春至小龙舞;梅开中国红。赏析:这副精巧的五言春联作品可谓言短意丰,初看之下,清新可喜,细品之后,颔首称奇。上联以“小龙”紧切了农历蛇年的到来,新春佳节到来之时的“小龙舞”,使人联想起飞舞的雪花,仿佛看到“山舞银蛇”那雄浑的景象;使人联想起翻腾的龙灯,仿佛听到《金蛇狂舞》那欢快的曲调。下联笔调一转,从代表了中华民族精神又暗切征联举办地梅州的“梅花”说起,梅花所开出的“中国红”,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气氛,红梅的红色已经与节日里红春联、红灯笼、红窗花融为了一体,言外之意还使人联想起中国发展道路的特色之红。大道春风快马,壮怀好梦宏图。赏析:此联纯以三对由形容词与名词构成的两字词语组成,中间没用一个动词或虚字来连接,使人读来节奏简洁有力,畅达明快。上联似由古人“古道西风瘦马”托化而来,替换了三个形容词后,全句顿生昂扬之态,“大道”既可指人间的道路,又可喻社会发展之途;“春风”寓迎春之意;“快马”刚点明马年将至的主题。下联则把笔触转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和更加宏伟的宏图上,紧扣时代脉搏,可谓辞简意丰,高度凝炼。暖日红窗,剪数朵梅花,贴成福字;和风绿野,吹一枚柳叶,奏响春天。赏析:此联以现代诗及民歌的语言和意境入联,格调独特,宛如一幅民俗风情画。龙潜东海闻雷动;蛇舞中天带雪飞。赏析:上联说去年的龙,下联说今年的蛇。上联说龙年过去了,蛟龙已潜入了东海,但我们隐隐还能听到随它而去的风雷声,而且这激荡的雷声,似乎还暗寓着过去一年东海钓鱼岛上的风云变幻;下联说蛇年的新春来到时,正夹带着漫天的雪花,预兆着一个更为丰殷的新岁。 雪花消兔影;梅朵点龙睛。赏析:这是一副生肖春联,上下联分述即将过去的兔年和即将来临的龙年。用动物形体的改变来描写雪花,最为谐趣的当数唐代“张打油” 《咏雪》诗:“江山一笼统,井口一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较为文雅精巧的还有清人联语:“雪消狮子瘦,月满兔儿肥。”作者以“化腐朽为神奇”的笔力,锤炼出“雪花消兔影”五字,意境美,构思巧,蕴含丰富,洁白的雪花迷失了雪白的玉兔,同时暗喻了兔年的远去。下联“梅朵点龙睛”更是在上联的基础之上拓开新境,面对即将到来的龙年,春节便是这条巨龙的龙头,而在春节最早绽放的一两朵梅花,便为这条巨龙点上了“龙睛”。 唐代齐己的《早梅》有“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之句,而此联中的梅花则仅有那么一“点”,但这一“点睛之笔”已足以使这条巨龙破壁而飞。

陈春发表的论文

1. 1994年6月,著作《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获广东省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2. 1994年6月,被评为广东省1994年“南粤教坛新秀”。3. 1996年4月,《从“游火帝歌”看清代樟林社会——兼论潮州歌册的社会史资料价值》获第二届“潮学奖”研究著作优秀奖。4. 1998年12月,《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一书获第二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5. 2002年5月,获得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1年度)。6. 2002年10月,被授予2002年度中山大学文科优秀中青年学者称号。7. 2004年4月,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 2004年4月,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 国家级培养对象。9. 2004年12月,“历史学科网络资源(素材)库建设与应用”获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参与项目)。10. 2005年9月,论文《乡村故事与社区历史的建构——以东凤村陈氏为例兼论传统社会的“历史记忆”》(与陈树良合写)获广东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11. 2005年10月 “历史学科网络资源(素材)库建设与应用”获第五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参与项目)。12. 2007年6月 被评为中山大学“教学名师”。13. 2008年9月 被评为广东省“教学名师”。14. 2008年10月 被评为“千百十工程”第三批先进团队带头人。15. 2009年9月 “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二)。16. 2009年9月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长效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的是李大钊。李大钊把握住了马克思学说的本质内容——唯物史观(经济史观)、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这些内容,我们不能说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都已经给予正确的认知。相反,却存在着严重的误读。从这些误读中可以进一步凸显出李大钊思想的先觉与深刻。李大钊对马克思学说的认知首先是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的。他以《资本论》为本,阐释唯物史观、阶级竞争理论和社会主义学说。他批评了当时的传统知识分子完全忽视经济学的短视,并告诫后人:“从前的历史学家,完全把经济的意味蔑视了,也实未当。我们批评或采用一个人的学说,不要忘了他的时代环境和我们的时代环境就是了”。李大钊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乐亭人。少年读乡塾。1905年考入永平府中学。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东渡日本,次年考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留日期间,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16年春发表篇论文《青春》,提出创造青春中华的理想。5月回国,任北京《晨报》总编辑、《甲寅》日刊编辑,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1918年1月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6月与王光祈等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任《少年中国》编辑主任。不久又担任《国民杂志》社指导、《新潮》社顾问。12月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以“常”、“守常”、“明明”等笔名发表对重大问题的评论文章。从1918年下半年起,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讲演和文章,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立人之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之一,是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之一,也是在北伐时期推动颠覆中国政府的重要人物之一,同时为共产国际的成员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

李大钊。李大钊于1919年在《新青年》上刊登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原文节选:我平素对于马氏的学说没有什么研究,今天硬想谈“马克思主义”已经是僭越的很。但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子,德奥匈诸国的社会革命相继而起,也都是奉“马克思主义”为正宗。“马克思主义”既然随着这世界的大变动,若动了世人的注意,自然也招了很多误解。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虽然极其贫弱,而自一九一八年马克思诞生百年纪念以来,各国学者研究他的兴味复活,批评介绍他的很多。扩展资料李大钊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乐亭人。少年读乡塾。1905年考入永平府中学。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东渡日本,次年考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留日期间,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16年春发表篇论文《青春》,提出创造青春中华的理想。5月回国,任北京《晨报》总编辑、《甲寅》日刊编辑,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1918年1月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6月与王光祈等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任《少年中国》编辑主任。不久又担任《国民杂志》社指导、《新潮》社顾问。12月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以“常”、“守常”、“明明”等笔名发表对重大问题的评论文章。从1918年下半年起,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讲演和文章,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的是李大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指出这三个部分“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阶级竞争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较系统、完整的介绍,标志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李大钊是最早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人。比杨匏安写过《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社会主义》)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还有早一点。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