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海岸侵蚀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08:11:43

海岸侵蚀发表的论文

全球变暖的后果: 1. 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 2.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3.水温升高可能会给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极熊和海象将灭绝。 4.许多小岛将无影无踪;将感染疟疾等传染病…… 5.因为还有热力惯性的作用,现有的温室气体还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 6.温度升高,会影响人的生育,精子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为控制温度升高,人们设想了一些方法: 1. 撑起“太阳伞” 研究表明,在空间支起一把“太阳伞”,把太阳光遮挡掉即可。伞需要依靠太阳光压和星球引力维持在空间规定的位置上,这个空间位置也不是任意选择的。据研究,这个位置位于从地球至太阳距离的1%处的某点上。在这个点上,任何物体相对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距离始终是保持不变的。 2. 竖起“反射镜” 在空间安置一面反射镜,把部分太阳光集中反射到某个局部区域,就能改变这个局部区域的气候状况。例如,由于高空云层能阻挡地球向空间散发热量,会使地球表面越来越热。人们利用空间反射镜,就把太阳光集中反射到高空云层上,让云层逐渐受热而散开,加快地表热量的散失,降低地球温度。 制造和安装空间反射镜,在技术上已不再是天方夜谭。1993年2月4日,俄罗斯科学家在“进步”号宇宙飞船上,成功地进行了代号为“旗帜”的人造月亮试验,首次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背阳的一面。这为空间反射镜的利用提供了很大启发。 3.制造“尘埃云” 4.编织“激光网” 科学家提出建议,在人造卫星上配置激光发射装置和巨大的反射镜,形成“激光网”。据此设想,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实施办法:发射4颗人造地球卫星,4颗卫星发射的激光互相碰撞。这样,当太空中对海面温度有影响的红外线通过时,就会被与其能量相当的激光网阻挡,红外线就被反射并照射到海面上。海面温度便人为升高,产生气流,形成云雨,以此调节地球上的温度。 1.更多森林大火 全球变暖除了让冰川融化,飓风肆虐外,还加剧了森林大火。过去几十年中,在美国的西部各州,有更多森林大火发生,影响的区域更广。科学家发现,气温升高、冰雪提早融化都跟野火肆虐有关系。由于冰雪提早融化,森林地带变得更乾燥,而且乾燥时间变长,增加了起火的可能性。 2.古迹彻底毁掉 全球变暖很可能会令文明古迹彻底毁掉。海平面上升以及更恶劣的天气都有可能破坏这些无可替代的历史古迹。目前,全球变暖导致的洪涝灾害已经破坏了有600年历史的素可泰古城,这里曾经是泰国古代王朝的首都。 3.「回弹」的群山 普通登山者可能留意不到,由于山顶的冰雪融化,阿尔卑斯山和其他山脉的高度在过去一个世纪中都经历了缓慢的回弹过程。几千年来,这些冰山长期压著地表,导致地表受到压制。随著冰川融化,压在地面上的重量得以减轻,地表慢慢回弹。由于近年来全球变暖加速了冰川的融化,这些山脉回弹的速度加快。 4.运行更快的卫星 二氧化碳的增加改变著大气电离层的密度,这对在该层运行的卫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不断上升,低空的二氧化碳分子相撞时释放热量,导致空气变暖,而在高空二氧化碳分子稀薄,相互撞击的机会不够频繁,所以热量就向四周辐射,让周围的空气变得凉爽(电离层气体的温度比低空要高)。随著更多二氧化碳到达高空,更多冷却过程发生,空气流动性变差,所以大气变得更加稀薄,对卫星的拉力更小,导致卫星运行速度加快。 5.改变动物基因图谱 由于植物今年提早开花,那些按照以前的时间迁徙的动物或许会错过所有的食物。而那些能够调整自己的内部生物钟早早适应变化的动物更有机会生育有更强生存能力的子女,从而传递它们的基因信息,因此最终改变整个种类的基因图谱。 6.冻土解冻令地表不平 全球变暖使得永久冻土层解冻,导致地表收缩,变得凹凸不平,从而产生一些地坑,对铁路、高速公路和房屋等建筑造成损害。而对于高山来说,冻土层的融化甚至可能导致泥石流。 7.湖泊消失 过去几十年中,北极周边地区有125个湖泊消失。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这些湖泊之所以消失可能是由于湖底永久冻结带解冻。由于这些永久冻结带解冻,湖水已经渗透到了土壤里。 8.极地植物现生机 北极冰层的融化为北极的生物带来了光明前景。研究发现,现在的北极土壤中叶绿素的浓度比古代土壤要高,显示了近几十年来北极地区的生物繁荣。 9.动物向更高地势迁徙 从19世纪初开始,花栗鼠、老鼠等动物就开始向高处迁徙。研究发现,这些动物之所以向更高的地方迁徙,可能是因为全球变暖导致它们的栖息地环境发生变化。栖息地环境的改变还威胁著北极熊等极地动物,因为它们栖息的冰层在慢慢融化。 10.过敏症加剧 研究显示,空气中更高浓度的二氧化碳量以及更高的气温也是导致过敏的因素之一。全球变暖令植物比以前早开花,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让植物制造出更多的花粉,令空气中的花粉浓度增加。过敏源早来,过敏季节又迟迟不走。过敏症就只能越来越严重了。 全球变暖所导致的后果可能人人都可以背出来:气温升高、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不过,地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另外一些后果如加剧过敏症、令森林大火肆虐以及让北极湖泊消失等可能人们很少了解到。 1.对气候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上升,预计有些地区的水灾、旱灾、火灾及热浪冲击的发生率也会上升。 ——IPCC1995年报告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并进一步发展,有些国家的整个国土最终将变得不适于人类居住。 ——兰姆 将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所造成的危害,谁也无法确切地说明将来会有多严重?科学家正在估算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害。按目前的技术水平计算,2004年才能阐明大气中二氧化碳形成和消解的机理,这样就能发现温室效应是如何产生的。2006年才能准确的预知因地球升温而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然而真正理解这一切要到2050年。显然,科学家和政治家都不会等到进一步的结果出来才采取防治措施,现在的观察和研究成果应该都让公众了解,才不至于使人们不得不在50年后自咽苦果。 温室效应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一直在起作用。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就会寒冷无比,温度就会降到零下20摄氏度,海洋就会结冰,生命就不会形成。因此,我们面临的不是有没有温室效应的问题,而是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把大量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致使温室效应与地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的问题。 温室效应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黄荣辉院士说:“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大量森林的砍伐,致使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温室效应,在过去100年里,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大约已升高了0.3——0.6摄氏度,到2030年估计将再升高1——3摄氏度”。 当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升高1摄氏度,巨大的变化就会产生:海平面会上升,山区冰川会后退,积雪区会缩小。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就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如西非的萨赫勒地区从1965年以后干旱化严重;我国华北地区从1965 年起,降水连年减少,与50年代相比,现在华北地区的降水已减少了1/3,水资源减少了1/2;我国每年因干旱受灾的面积约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由于气温升高,在过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预计到2050年海平面将继续上升30——50厘米,这将淹没沿海大量低洼土地;此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旱涝、低温等气候灾害加剧,造成了全世界每年约数百亿以上美元的经济损失。 因此,全球气候变化预测不仅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科学研究课题,而且已成为我国政府在制定政策与进行经济建设决策的依据。特别是1992年6月联合国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许多国家已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5年3月已开缔约国第一次大会,这标场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为促进本国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所发须考虑的一个重要的科学和有关环境政策问题。 早在1987年的气候分析就说明,发生在埃塞俄比亚、苏丹和索马里等非洲国家的日益严重的饥荒和降雨模式的巨变是一致的。据4月27日法新社记者报道,位于埃塞俄比亚南部的欧加登地区是一个生活着约300万游牧民的半荒凉地区,3年来一直没有下雨,牛、羊,甚至骆驼都已渴死。1984年——1985年的干旱夺走近100万人的生命。现在,800万人等待着食品紧急援助。在将一个半世纪以来的气候测量资料与近几十年降水模式的巨大变动对比后,结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降水量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到了50年代,经过相对雨水较多的一段时期之后,北非和中东降雨量极大地减少。”近40年来,干旱持续,并且出现得更加频繁,同一时期“欧洲的降水量显著增加”。这40年的气温变化趋势是造成反复、持久饥荒的因素之一。研究人员担心,这一趋势只是全球变暖的早期结果。 西班牙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00年初是自1947年以来西班牙最干旱的冬天。大量种植区已不可能恢复在今后几个月中形势将更加恶化。水库的蓄水量仅达到50%,水消费量的80%已用于农业。事实上,目前每7名欧洲人中就有1人不能饮用自来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水的缺乏将成为今后25年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必须立即改变目前导致生态系统恶化的习惯。” 气候专家兰姆针对上述萨赫勒地区最近4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及随之而来的饥荒和逃亡状况说,“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并进一步发展,有些国家的整个国土最终将变得不适于人类居住”。尽管气候学家们还是不愿意把全球变暖和这些灾难明确地联系起来,但这并不影响以下的必然结论:不管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在现代化的、富裕的全球文明之中,仍有一些脆弱的社会正多多少少由于气候型态的变化而承受巨大的苦难。目前,对于受难的人们,世界上其他地区除了修修补补之外,提不出真正的解决办法。而且,虽然几乎全世界的科学界都在大声疾呼,人类文明的现行模式正在使星球气候条件发生巨变,其后果很可能数倍于近10000年来人类所经历过的后果,我们对于正在形成的灾难的主要成因却仍然毫无作为。 事实上这一结果现在已经明显感觉到了,正如IPCC1995年报告中说:“随着温度的上升,预计有些地区的水灾、旱灾、火灾及热浪冲击的发生率也会上升”。 2.冰川融化 即使冰川融水在60至100年的时间里干涸,这一生态灾难的影响范围之广也将是令人震惊的。 ——塞义德·哈斯内恩 如果全球变暖趋势得不到控制,孟加拉国将近20%的地区在15年内可能被水淹没。 ——赛义达·乔杜里 1998年是美国东部历史上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年份,这一年南极2850平方千米的冰盖从威尔金斯和拉尔森冰架上分裂出去。南极巨大冰盖的其他部分也在全线后撤之中。 印度尼西亚的卡斯坦兹山是热亚洲唯一山顶常年积雪的山峰。但在最近几个世纪以来,卡斯坦兹山的冰川已明显地缩小,结果使雪线上升了大约100米。 除两极地区的冰冠以外,喜玛拉雅冰川是世界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共约有1.5万条冰川。这些冰川的融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河流——印度河与恒河的水源。如果这两条大河的水源枯竭或者逐渐减少为涓涓细流,农业社会的基本组成元素就会遭到彻底的破坏。 近年来,人们对从巴塔哥尼亚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冰川因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普遍认为的温室效应而融化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在南亚地区,问题并不是冰川是否在融化,而是融化的速度有多快?虽然全球变暖的许多不良影响可能要到21世纪末才会变得非常严重,但是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和不丹等地的冰川融水可能很快就会给人们造成麻烦。 国际冰雪委员会(ICSI)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喜玛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比世界其它任何都要快。如果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国际冰雪委员会负责人塞义德·哈斯内恩说:“即使冰川融水在60至100年的时间里干涸,这一生态灾难的影响范围之广也将是令人震惊的。” 位于恒河流域的喜玛拉雅山东部地区冰川融化的情况最为严重,那些分布在“世界屋脊”上的从不丹到克什米尔地区的冰川退缩的速度最快。以长达3英里的巴尔纳克冰川为例,这座冰川是4000万——5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发生碰撞而形成的许多冰川之一,自1990年以来,它已经后退了半英里。在经过了1997年严寒的亚北极区冬季之后,科学家们曾经预计这条冰川会有所扩展,但是它在1998年夏天反而进一步后退了。 孟加拉国环境与森林部长赛义达·乔杜里指出:“如果全球变暖趋势得不到控制,孟加拉国将近20%的地区在15年内可能被水淹没。” 华盛顿州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员、气候专家鲁比·伦发现,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山区从11月下旬到来年3月下旬的降雪将变为降雨,从而使如今900多米的平均雪线上升到1250米。这将不仅仅使卡斯卡德山脉中部的滑雪胜地变为泥浆,重要的是将给干燥的山脉东侧的农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因为这些农民依靠山上春季的融冰雪水流下来灌溉他们的苹果树和小麦。 3.疾病肆虐 气候变暖,一些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海拔较高处的环境也越来越有利于蚊子和它们所携带的疟原虫子这样的微生物生存。 ——保罗.受泼斯坦 哈佛大学新病和复发病研究所的保罗.受泼斯坦注意到,植物也随雪线而移动,全世界山峰上的植物都在上移。随着山峦顶峰的变暖,海拔较高处的环境也越来越有利于蚊子和它们所携带的疟原虫子这样的微生物生存。 1985年之后在卢旺达.赞比亚.埃塞俄比亚.斯威土兰和马达加斯加的高海拨地区都出现过传染性疟疾。1988年马达加斯加高地的一次爆发杀死了10万多人。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的气象影响专家欧文.杰元逊认为,升温和降雨的增加,再加上不断增加的抗药性,这几种因素的协同一致,促成了这些疾病的流行。 在疟疾、黄热病和登革热这样的疾病向上、向外的扩散中,气候是个关键的因素,因为它既影响带病昆虫的安居之地,也影响疾病的传染性本身。传播疟疾的按蚊通常在冬天需要平均温度15.5摄氏度以上才能存活,疟原虫的活跃与感染,需要17.75摄氏度,如果平均温度增加2.5至3.7517.75摄氏度,就会使登革热的传播速度加倍。同时迁移的还有携带黄热病和登革热的伊蚊,它们此前局限于赤道两侧纬度大约35度的区域,全球升温将使它的活动范围扩展到纽约、芝加哥、北京、伊斯坦布尔和马德里。 这并非耸人听闻,1999年7月,西尼罗病毒首次登陆西半球,袭击了纽约市,令市民和医疗卫生组织大为震惊,当局动用直升机和地面人员在市内大面积喷洒杀虫剂来消灾灭病。长期跟踪研究这种疾病的流行病学家和卫生专家把这种疾病的爆发流行照咎于全球气候大规模长期变化对当地气候的影响。专家们对一个日益谈暖的地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担以,并提醒人们应该人新的疾病的爆发和它因气候变化的关系中吸取教训。据2000年元月报道,一个目前在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出现流感以后,包括纽约、宾夕法尼亚、新泽西、弗吉尼亚、马里兰和首都华盛顿在内的19个州都有这种疾病流和。引发上次流感的是一种称作“悉尼A型流感”的病毒,流感导致的死亡率在美国呈上升之势,据一周内122个美国城市的数据,因患流感或肺炎而死亡的人数占死亡总数的7.8%。这不啻是2000年给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大国的一个警告。 西尼罗病毒、疟疾、黄热病等热带传染病自1987年以来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密西西比、德克萨斯、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和科罗拉多等地相继爆发,一再证实了专家们关于气候变暖,一些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的科学推断。 4.新冰河期 现在的物种灭绝率已经 “达到地质史上一次巨大灭绝性一半的水平”。 ——戴维·蒂尔曼 关于全球变暖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更令人吃惊,由北极冰原融化,降雨量增加,以及风的类型的不断改变,大量淡水正汇入北西洋,从而对墨西哥湾暖流造成破坏。正是这些暖流把温暖的表层水从加勒比海带到欧州西北部,并使欧洲形成温暖的气候。而墨西哥暖流一旦因全球变暖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可能会下降5-8摄氏度之多,欧洲可能面临一次新的冰河时代! 这项研究是位于阿伯丁的苏格兰海洋实验所分析了设在兰群岛海域到法罗群岛海域之间自1893年以来的1.7万多次海水盐度测量结果得出的。在过去的每20年中,流向南部的深层海水盐度变得越来越小,浓度越来越低,这表明有更多的淡水从大西洋北部汇入了该地区。这些新数据第一次充分证明了德国科学家在大约3年前设计的计算机模型。 对这一问题严重性的认识,用哈佛大学生物学家受德华·O·威尔逊的话来说,现在的物种灭绝率已经 “达到地质史上一次巨大灭绝性一半的水平”。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升高,而世界人口将在2050年之前达到100亿。“我们的世界正在朝着由人造设施来代替现有免费自然资源的方向发展”,明尼苏达大学的戴维·蒂尔曼说。但是,我们还没有掌握自然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大灭绝中,96%的物种灭亡了。后来随着许多新物种的出现,地球上终于恢复了丰富的种群,但是这个过程足足经历了一亿年。威尔逊说:“一些人认为,自然界会复兴人类所毁灭的一切” 。谚语云:“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万物皆可应运而生。”或许自然界真的能够恢复一切,但这个漫长的过程对于现代人类无论如何是没有意义的。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天气最动人的特质就在于它的变化多端。1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仍然在为准确预报天气情况而努力,在控制气候方面却收效甚微;然而,对环境的破坏却是史无前例的。 美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主任迈克尔·麦克拉说,或许有一天人类将不得不认真考虑做一种完全不同的气候实验。全球变暖是由于燃烧化学物燃料,过量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太空中设置巨大镜子来使阳光辐射解度发生偏转。然而,正如新泽西州拉特洛斯大学环境预测中以主任罗尼.阿维萨说,“要控制气候的想法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在对气候的控制走出科幻小说前,我们必须做力所能及的事。

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塑造[摘 要]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残酷和激烈,企业形象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竞争手段,但是从我国企业形象塑造的现状看,出现不少误区和问题。企业应按照社会公众的期望和要求,参照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进行自我行为的修正,塑造出一个富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文章探讨了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塑造的具体内容及应树立的观念。[关键词] 社会责任;企业形象;塑造一、问题的提出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现今的市场竞争是日益残酷和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竞争中认识到21世纪的竞争,不再仅仅是产品质量、价格的竞争和促销手段、广告宣传与营销技巧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企业形象的竞争。对一个现代企业而言,企业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内可以使企业获得社会公众的信赖和支持,增强企业的筹资能力,有助于企业产品占领市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外则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有利于企业广招人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纷纷进行了一定意义上的企业形象的塑造。但是从我国企业形象塑造的现状看,由于对企业形象的理解上存在偏差或是未能真正理解企业形象的内涵,导致在企业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出现不少误区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企业形象塑造的“自造式”和“表象化”。所谓“自造式”是指企业在塑造自身形象时,不对市场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不去了解社会公众的期望,闭门造车,主观估计,人为地搞一套形象出来;而“表象化”是指有些企业将企业外在标志的设计等同于企业形象塑造,过分偏重于VI(英语表述为visualidentity,即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简单地认为只要提出一句响亮的企业口号,制定出员工的各项行为规范,统一员工的着装等就是企业形象塑造,结果导致企业形象的塑造流于形式。因此,塑造一个怎样的企业形象以及如何成功地塑造企业形象,一直以来就是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所谓的现代企业形象就是企业个性和信誉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反映,体现了社会对企业的承认和接受程度,是企业文化的综合体现和外在反映。具体来说:第一,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的总体评价,是各种具体评价的总和。具体评价构成具体形象,总体评价组合成总体形象。第二,公众是企业形象的评定者。他们的评价作用于企业并影响企业形象。第三,企业形象源自企业自身的表现。公众对企业的印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企业的表现,企业反过来根据公众的评价调节自身的表现[1]。据此可以说,社会公众是企业进行形象塑造的关键,他们对企业的期望、要求,就是企业形象的构成要素,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满足他们的要求,也就完成了企业形象的塑造。而当今社会中一个非常热门的词“企业社会责任”正好反映出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期望和要求。“企业社会责任”( 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以下简称CSR)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谢尔顿于1924年提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论战和争辩,到20世纪90年代,得到众多学者和企业的趋于认同和支持,20世纪90年代末期,CSR逐步走上制度化的发展道路,由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公司(SA I)于1997年制定和推广的SA 8000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标准,它在客观上提供了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面镜子,因此自问世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其影响力已涉及世界各个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近几年来,认证企业以平均每年62%的速度递增[2],众多跨国公司在全球采购活动中也都按照此标准对其供应商进行审核或要求认证,该标准也对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不少企业已经或正在进行认证。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企业社会责任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社会及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期望和要求,其本质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对企业各种行为的外在道德约束。2003年,Hill和Knowlton互动式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当美国人了解到一个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有消极的举动时,高达91%的人会考虑购买另一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85%的人会把这方面的信息告诉他的家人、朋友,83%的人会拒绝投资该企业,80%的人会拒绝在该公司工作[3]。所以,企业必须参照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进行自我行为的修正,塑造出一个富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二、企业社会责任内容与企业形象构成要素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自今仍无法统一,一个至今被广为引用的概念是卡罗尔(Carroll)于1979年提出,即“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了在特定时期内,社会对经济组织经济上的、法律上的、伦理上的和自行裁量的期望。”卡罗尔认为这是金字塔型结构,经济责任是基础也占最大比例,法律的、伦理的以及自行裁量(如慈善等)的责任依次向上递减。具体而言,企业社会责任一般由经济责任(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ies)、法律责任(The LegalResponsibilities)、道德责任(The MoralResponsibilities)和慈善责任(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第一,经济责任。经济责任是企业的基本责任。它的主要涵义是企业为了盈利,必须生产社会成员所需要的产品,也就是企业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使社会成员获得好处。第二,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履行的起码责任,其涵义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第三,道德责任。道德责任的涵义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活动应当遵循社会倡导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主要包括独立自主、平等交易、诚实不欺、信守诺言、保护环境等基本内容。第四,慈善责任。对企业而言,进行社会捐献,就是履行慈善责任,其涵义是指企业从利他主义的道德责任感出发,参与非强制性的或者非法律或伦理要求的社会捐献活动,努力达到社会对企业成为出色的企业公民的要求 。许多企业实践都证明,把社会责任融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使企业的发展有益于公众、有益于环境、有益于整个社会,企业的这种责任承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支持,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进而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著名的壳牌公司对墨西哥湾的石油勘探开采工程就是一个成功的实例。长期以来,墨西哥沿岸面临着严重的海岸侵蚀与破坏问题。由于在这一方面壳牌公司拥有无人能及的领先技术,壳牌公司便主动承担起墨西哥海岸治理与保护的社会责任,全力投入了墨西哥湾的海岸保护计划,并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当地环境得到了保护,由此该公司也获得了这一地区的石油开采权,赢得了巨大的商业利润。由上述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可以得出企业在进行自我形象的塑造时,应从这四个方面出发,着力塑造出企业经济形象、企业法律形象、企业道德形象和企业慈善形象四个形象。三、企业四大形象塑造的具体内容1.企业经济形象。企业经济形象是企业的本质形象。企业从本质上说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应该和必须做到为国家和社会创造财富,产业报国。如果一个企业年年亏损,效益很差,产品大量堆积在仓库,资不抵债,职工的待遇、福利极差,占用国家和社会大量资源,却不但不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反而成为国家、社会的负担,这样的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还有何形象可言!因此,企业首先要塑造好经济形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产品、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下工夫,所以,企业经济形象具体来说包括产品形象、技术形象和管理形象。产品是企业与社会公众联系的纽带,产品形象直接影响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喜欢或厌恶等情感,还会引起支持、合作或者反对等行为。产品形象是包括产品的设计、外形、名称、商标、包装、质量等方面的一个整体。要求产品设计功能齐备、简便实用;外观大方美观,富有装饰性;名称易读易记、引人注意、富有联想、符合公众购买心态;包装美观、精致,并且便于携带、储运;产品质量优良,让公众买得放心、用得安心;商标独具一格,富有美感和时代气息;科技装备水平是决定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先决条件,因而是制约企业形象的重要因素。只有那些科技力量雄厚,技术装备先进的企业,才可能生产出享誉市场的优质名牌产品,为在公众心目中塑造名牌企业形象奠定坚实基础,这就要求企业加大投入,不断创新,保持技术上领先地位;企业管理是企业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现场管理等一系列管理的综合。它不仅关系到生产秩序的正常、岗位制度的规范、生产能力的发挥以及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而且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要求管理科学、规范、既富有效率又富有人性。我国的海尔集团就是典型的成功范例。它在科学的管理理念指导下,勇于创新,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推出新产品,最终由一个亏损的地方性企业迅速成长为一个世界级名牌企业,成为中国家电的“领头羊”。2.企业法律形象。企业法律形象是企业的前提形象。在一个法制化的社会和时代,任何一个社会的组成成分(组织或个人)的行为都置于法律的监管之下,都必须做到尊重和遵守法律。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企业当然也不能例外。企业必须将自身生产经营行为纳入法律的范围内,合法经营,勇于承担各项法律责任和义务,尽到其作为“社会公民”对社会的责任,企业才能得以生存下去。而要塑造一个守法的企业形象,首先,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劳动法)要求杜绝雇佣童工,为员工提供健康和安全的工作环境,避免工伤发生;工资报酬应该按照法律或行业规定的最低界限按时足额发放;与员工签订公平的劳动合同,并且尊重员工人格;保障员工的各项正当权益,等等。其次,作为有责任的企业公民,企业还需向对消费者负责,按照食品卫生法等相关法律生产不会危害消费者身心健康且质量合格、品质有保证的产品;对有质量缺陷和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应按制度实行召回;对产品给消费者造成的伤害和损害能按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处理,不推卸责任。再次,企业应该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条文的要求按规定标准处理、排放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气等有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依法纳税,不偷税漏税等[5]。3.企业道德形象。企业道德形象是企业的中级形象。这种形象是企业在法律形象的基础上,基于公众对企业更高的期望或要求,顺应时势而主动塑造的一种较高级的形象。这种形象塑造的动因是道德责任感的驱动或道德舆论压力,是不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所以并不是每个企业都会去进行这种形象的塑造,它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企业的主动行为,是企业基于长远利益而进行的。譬如,企业不仅要按照法律规定保障员工的基本权利而且要为其发展、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诸如加强员工培训,提供福利和社会保障,满足员工精神需求等;其次,企业不仅要按照法律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而且要按照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主动承担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再次,企业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质量合格的产品基础上,应需要适应消费者更高标准的要求,以实现顾客价值和增进顾客满意度为标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外,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除了满足员工、消费者的需求外,企业作为社会公民还需要响应企业所在社区公众的需要,热心参与社区建设等。例如,在食品中添加起保鲜作用的防腐剂一直就是食品行业的惯用作法,消费者对此也是坦然接收。美国亨利食品加工厂工业公司的总经理亨利.霍金士先生,一次突然从化验鉴定报告单上发现食品添加剂有毒,如果长期与食品一起进入人体,必然对身体造成危害。可如果将此公之于众,则会引起同行们的强烈反对。考虑再三,出于对消费者负责的道德感,最后他还是毅然向公众宣布:防腐剂有毒,对身体有害。这一下子就像捅了马蜂窝,遭到所有从事食品加工的老板的攻击、抵制,公司濒临倒闭的边缘。但正是这种肯对消费者负责的道德感使公司在很短时间里恢复了元气,并一举登上美国食品加工工业第一的宝座。4.企业慈善形象。企业慈善形象为企业的高级形象。它是企业完全出于博爱、自愿而没有任何约束条件下出于人性的本能而自发承担起一些社会责任,从而在公众心目中树立的形象。企业承担起这些社会责任(如教育、体育、文化、环境保护和慈善公益事业),没有法律、道德等制度的制约,属于企业完全自觉、自愿的行为,是一种人性光辉的闪耀。譬如,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虽然不是体育机构,但作为一家从事健康事业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不仅积极资助多项体育赛事,而且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在上海市多家公园建立了“昂立健康角”,供人们体育锻炼和娱乐健身,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和好评,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当然,企业没有慈善行为,虽然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会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非议和责备,会严重地损害企业形象。所以,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应在其能力范围内,尽最大限度地从事一些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以树立企业的慈善形象四、企业四大形象塑造时应树立的观念1.科学观。在进行企业形象塑造时,应把这四种形象视为一个整体,舍弃任何一个形象都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企业形象。企业应在法律形象的前提基础上,努力塑造一个管理科学、勇于创新、技术先进、产品深受消费者喜欢的经济形象,并尽其可能塑造出富有爱心、敢于承担各种社会责任的有责任感的企业。如果一个企业抛弃其经济形象,一味去做慈善事业,那就不能称之为企业,其慈善之举也会因经济拮据而终止。所以企业应正确处理这四种形象的关系。2.长远观。企业形象的塑造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尤其是道德形象和慈善形象是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完成的,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它需要企业持之以恒的坚持,企业要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市场和消费者的变化及时进行自身行为的调整,才能始终如一保持良好的形象;同时,企业形象,特别是慈善形象的塑造需要企业大量的投入,而这种投入在短期内可能不会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回报,它需要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持续、大量地付出才能建立,单凭一、二次的慈善捐助是不可能塑造出形象的。参考文献:[1]肖辉.实用公共关系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李文川. SA 8000对浙江民企的影响及根源分析[J].商业时代,2007,(9).[3]吴学军,孙迎春.关于民营企业履行构建社会责任问题的思考[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1) .[4]李宏岳.企业社会责任应视其为长线投资社会责任. [J ].理论界,2008,(1).[5]崔海潮,赵勇.理性.激励机制与企业社会责任构建. [J ].求索,2008,(1).

丁式江1 徐忠胜2 吴国爱2

(1.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海口570206;2.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海口570206)

摘要:本文评述海南岛海岸带形态特征,对岸线的侵蚀、淤积作了对比研究,并分析了形成的原因,研究了海岸地质环境变化引发的红树林退化、土地沙化、浅层地下水水质恶化等环境地质问题。研究了海南岛主要城市的地质环境特征,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应注意或易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海岸带及城市地质环境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地质环境;海岸带;城市;海南岛

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岛屿,陆域面积33920km2,海岸线长度1528km,大小海湾84个。本文海岸带是指平均海平面向内陆10km的范围,面积9230km2(见图1)。海岸带是海南岛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居住着全岛60%以上的人口,海南省的省会城市海口市、著名旅游城市三亚市、化工基地东方市、洋浦开发区等均分布于海岸带上。经多年的自然条件的演变及人类社会的开发利用,海岸带及主要城市的地质环境已有了明显的变化,因此研究海岸带及主要城市地质环境的变化,提出保护建议,是一项急迫的任务。

1 海南岛海岸带特征及其变化

海南岛海岸特征主要体现在海岸类型与地貌类型上。

1.1 海南岛海岸带特征

海南岛海岸带呈环形分布,海岸线曲折绵长、形态复杂多变,海岸类型有砂岸、岩岸、泥岸、生物海岸,其中岸线的64%为砂岸。海南岛具有典型的热带海岸特征,潮间带内有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全省现有红树林面积4300公顷,以东寨港和清澜湾分布面积最大。珊瑚礁岸线长717km,主要分布于文昌市、琼海市、三亚市。海岸地貌有山地、丘陵、台(阶)地、平原,海岸地貌以平原地貌为主,面积4898km2,占海岸带面积的53.5%,其次为台(阶)地地貌,面积3054km2,占海岸带面积的33.4%。

由于自然条件及海洋动力作用的不同,海南岛海岸带分为北部、东部、南部、西部海岸4段。北部海岸从临高县的临高角到文昌市的木兰头之间;东部海岸从木兰头到陵水县黎安港之间;西部海岸从莺歌海以北到儋州市之间;南部海岸位于陵水县黎安港到莺歌海之间(见图1)。

1.2 海岸带变化

海南岛海岸带的变化体现在海岸线的变迁及地质环境的变化。

1.2.1 海岸线的变迁及其成因

1.2.1.1 海岸线变迁

海南岛原始海岸大多为山地丘陵组成的基岩港湾岸,而后随着海岸的侵蚀堆积过程,有些地区发育了沙坝堆积岸,使全岛海岸具有海蚀—海积型的特点并且两类海岸交错分布。对全岛海岸线的变化采用了遥感解译、不同时段地形图的海岸线对比及实测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了海岸侵蚀与淤积的变化。

图1 海南岛海岸带范围图

(1)海岸侵蚀

全岛侵蚀岸线长度约为218.77km,尤其是东部和西部沿海侵蚀作用更加强烈(见表1)。

比较严重的侵蚀岸段有东部文昌市的清澜湾、东郊、万泉河河口,北部海口市的海甸岛、后海、新海角、澄迈县玉包角,西北部的洋浦湾、西部的八所湾及南部陵水黎安岸段。典型侵蚀岸段文昌市东郊的邦塘湾,经10年观测海岸线后退200m,平均年侵蚀速率达到了20m(见图2)。

万泉河河流入海口沙堤坝形状发生了了明显的变化,1991北沙堤长1.6km,宽1.2km,南沙堤宽1.2km,至2001年,北部沙堤已完全消失,河口由原来180m宽变成510m宽,南部沙堤宽度变为480m,比1991年净减720m,同时由于受到海水的侵蚀,沙堤向东偏移360m(图3)。

宁远河河流入海口处发生侵蚀现象,河口地貌发生巨大的变化(图4),通过两期影像对比发现,1991~2001年期间,海岸向内地侵蚀了300m,年均侵蚀30m;河漫滩被海水淹没1.4km2。

表1 海南岛主要侵蚀岸段统计表

图2 文昌市东郊海岸变迁对比图

(2)海岸淤积海岸淤积主要分布于本岛主要河流的出海口及海口湾的湾顶。比较明显的淤积河口有昌化江河口、南渡江河口(见表2)。据航道部门的资料,海口湾内秀英港港池和航道年回淤泥约23~31万吨,位于湾顶的海口内港航道淤积更为明显。海甸岛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人工造地作用,海岸形态改变较为明显(图5)。

图3 万泉河口岸线侵蚀、淤积对比图

图4 宁远河入海口1991年和2001年海岸线变迁对比图

表2 海岸淤积统计表

图5 海口新旧海岸线变迁对比图

昌化江入海口由于大量泥砂入海,入海口淤积明显,1991~2001年10年间入海口江心岛不断加大,出海口变窄,河口海岸淤积带长约10km,往外生长达1km,外凸砂滩达10km2(见图6)。

图6 昌化江入海口1991年和2001年河口淤积对比图(卫片解译成果)

1.2.1.2 海岸线变迁演化的成因

影响沿岸线变迁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地质背景是海岸线形态的基础,外动力条件的改变是造成海岸线变迁的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有海洋水文气候、海平面升降、河流、海岸输沙、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等。

(1)海洋水文气候对海岸线变迁影响

海南岛潮汐为日潮型,潮差界于1~3m之间,潮流作用于海岸较明显。

侵蚀岸段多分布于东岸、北岸的原因与主流风浪的方向相关。波浪为季风型,

冬季以东北向风浪或偏北风浪为主,台风季节亦盛行东北或偏北向风浪,东北向风浪属强风浪,亦为常向浪,对北部、东部海岸作用尤其强烈;西南部海岸主要受春、夏季西南季风的影响,但其风浪能量弱于东北季风浪。风浪与潮流皆为作用于海岸的重要动力,由于海岸多港湾,故水流的作用强,其中又以潮流作用为主。

(2)河流输沙量对海岸线影响

全岛独流入海的河流有154条,由于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河流坡降大,因此在海岸发育过程中,积聚了河流带自上游的花岗岩质泥沙。据海南省水利部门提供的资料,海南岛3大河流多年平均输沙量,南渡江为46.1万吨、万泉河为52.1万吨、昌化江为83.9万吨。由于海岸带已发育了较宽的海岸平原或沙坝泻湖带,现代河流泥沙多堆积于河口出处或河口带以内。昌化江河口及海口湾的淤积均由于河流输沙而造成。

海口湾位于南渡江河口以西,湾口向西北敞开,在东北主导季风的影响下,沿岸流的主流方向自东向西流,在海口湾形成一逆时针环流,南渡江夹带的泥沙向西移在环流和潮流的影响下,大量进入海口湾,造成港口淤积,

(3)沿岸输沙对海岸线的影响

海岸带泥沙供给既有河流供沙,亦有海蚀岸段供沙,但量皆不大。海滩沙大部分来自海底泥沙的供应,其特点是多细砂。海南岛海岸属于海蚀—海积型,新村港淤积是由于沿岸输沙所致。

(4)海平面上升对海岸线的影响

海南岛四周均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北部、西部和东部海平面上升的速率较大(见表3),远大于全国平均海平面上升的速率。

表3 海南岛沿岸现代海平面上升速率

资料来源:据王颖、吴小根,1995

(5)珊瑚礁破坏对海岸线的影响

东北部海岸侵蚀较为严重的原因与东北部海岸珊瑚的大量破坏密切相关。珊瑚礁是海岸的天然防波堤,外海波浪经过珊瑚礁后即成玻波,波能衰减,从而减轻对海岸的侵蚀与破坏。但1998年的调查显示,近岸珊瑚面积仅为22217公顷,岸礁长度约为717km,面积和长度分别比20世纪60年代减少了55.57%、59.1%,珊瑚的护岸作用大大降低。

1.2.1.3 海岸带城市地质环境特征

海南岛主要城市均处于海岸带上,如海口市、三亚市等。海口市位于南渡江河口区,市区主要地貌为河口平原与滨海平原,北临琼州海峡,南部为火山岩台地,区域地质上属琼北断陷盆地,地表之下为巨厚的第三系沉积岩。三亚市地处海南岛的南端,区域地质上属南海坳陷带,南临南海,腹地为低山丘陵地貌,中心城区依三亚河而建,河口区分布有河流冲积物、滨岸区分布有滨海沉积沙层,其余为基岩区,地质环境相对较为稳定。

1.2.1.4 城市海岸线演变问题

海南岛主要城市主要沿海岸线建设,海岸线的变迁,对临岸建筑与地质景观资源形成了较大的威胁。比较突出的是海口市海口湾湾顶与东部岬角的淤积、西部岬角新海海岸的海岸侵蚀问题;三亚市三亚湾局部岸段的海岸侵蚀问题。

海口湾西部岬角新海海岸的侵蚀形成了高差几米的海岸陡坎,对滨海沙滩的地质景观资源形成了较大的威胁,其威胁的对象为海口西海岸的重要景点-假日海滩、热带海洋世界。

三亚市是著名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滨海沙滩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亚湾局部(长约800m)岸段的侵蚀对海岸景观整体美感破坏较大,对位于沙堤上的景观公路、渡假设施形成了威胁。

1.2.2 海岸地质环境变化

海南岛海岸地质环境近30年来有了很大的变化,并形成了局部的环境地质问题。

1.2.2.1 红树林退化

从1991年和2001年卫星影像测算,1991年红树林面积51.79km2,2001年红树林面积仅有27.53km2,在近10年内,红树林遭受破坏而萎缩了47%,防护效能逐渐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1.2.2.2 土地沙化

海岸带土地沙化主要分布在昌江、东方、儋州、文昌、万宁、陵水等市县沿岸,沙化面积大约177km2。由于干燥炎热的气候条件,西部海岸是土地沙化的主要分布区,但近10年东部海岸由于开采石英砂钛铁矿及挖池养殖的原因,土地沙化面积呈快速发展,仅东部海南角一带土地沙化面积由1990年的0.54km2增加到2001年的37.72km2(见图7),沙地呈现出明显沙漠化的特点,地表均为细砂及少量细砾,基本无植被,可见流动的沙丘和风成波痕,沙丘运动方向由沿海向南部内陆扩展。

图7 海南角土地沙化1990~2001年对比图

1.2.2.3 土壤贫瘠化

海岸带土地贫瘠化现象比较普遍。海岸带土壤多为浅海和滨海沉积发育而成,土壤类型主要有浅海沉积物砖红壤、花岗岩砖红壤、燥红土、滨海砂土、冲积土、滨海沼泽盐土、酸性硫酸盐土等。除部分滨海沼泽盐土(泥滩、林滩)养分含量较高,有机质可达2.8%,全氮0.125%,速效磷15×10-6,速效钾118×10-6;其他土壤类型的土壤养分则相当缺乏,如滨海砂土有机质0.44%,全氮0.026%,速效磷6×10-6,速效钾21×10-6;而浅海沉积砖红壤、燥红壤等有机质也不超过1%,全氮0.05%,速效磷10×10-6,速效钾40×10-6。花岗岩砖红壤,部分地势高陡坡,侵蚀严重,石头裸露,部分土层虽厚,但土壤干旱、性热,有机质层薄,养分缺乏;以浅海沉积物形成的黄色砖红壤和近代海相沉积物形成的滨海泥滩、草滩、林滩、盐土及固定沙土、半固定沙土、流动沙土等土层虽厚,但有机质层薄,砂性大,风蚀严重,养分缺乏。且每年养分流失很大。

1.2.2.4 海岸防护林毁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大规模开发海岸带,搞旅游开发、矿业开发、水产养殖等项目,海防林遭到严重的破坏。据遥感统计数据,2000年海岸防护林较1995年减少8%,其中灌木林地降幅最大,达13%,其次是有林地,下降11%,再次是疏林地,降幅为8%。

2000年全省在沿海特殊保护林带内挖建的虾塘有13421亩。挖塘毁林较严重的市县有乐东、文昌、琼海、万宁、三亚、儋州、海口、临高等市县。目前,我省海防林断带长度约为45.7km,其中人为断带长度为26.2km,自然断带长度为19.5km。

1.2.2.5 海水入侵

海水入侵主要发生在人工开采地下水强烈、含水层与海水有联系的海岸带上,西部儋州的新英湾是海水入侵典型地段,海水入侵面积达10km2。

1.2.2.6 近岸水体污染

总体上海南岛海岸近岸水体水质较好,仍处于轻至未污染状态,但在主要城市近岸、海水养殖业较发达的岸段,2000年近岸海域水质监测项目单次值出现超Ⅰ类标准的有无机氮、石油类、铜、铅、活性磷酸盐、溶解氧、pH、生化需氧量、锌、粪大肠菌群、化学需氧量等共11项,劣于Ⅱ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主要污染因子为石油类、活性磷酸盐、化学需氧量。污染源有海上污染源和陆域源。海源污染物主要源于沿岸港口码头、海上船舶、石油平台及海水养殖等排入海水的污染物。陆域源污染物主要来自陆地入海河流和污水直排口排入的污染物,占入海污染物总量的90%以上。

在海口市与三亚市的河口区与港口区,近岸水体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污染成份有石油类、活性磷酸盐、耗氧有机物、粪大肠菌群、大肠菌群等,最严重的是石油类污染。三亚河入海口三亚大桥、潮见桥受石油类污染严重,年均值分别超海水Ⅱ类标准4.7倍、5.8倍,水质类别仅为Ⅳ;、活性磷酸盐年均值为0.083mg/L,超Ⅱ类标准1.77倍;无机氮也超Ⅱ类标准。

海口市近岸海域秀英港、海滨浴场、假日海滩等近岸水质接近或超出Ⅱ类海水标准,特别是粪大肠菌群污染严重,仅符合Ⅳ类海水水质。总体上,三亚大桥、潮见桥污染严重,属重度污染;其次为三亚港和秀英港。三亚各旅游区近岸海域均处于未污染状态,水质良好。

1.2.2.7 海岸带浅层地下水污染

由于高位池海水养殖池的渗漏,局部浅层地下水受到了污染,对农村生活用水、农田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表4)。

高位池养殖业是海水养殖业中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高的养殖方式,于1995年引进海南省后,得至了快速的发展,2000年养殖面积达到了1486公倾,主要分布在东海岸的文昌、琼海、万宁、陵水和南部三亚、乐东一带,由于养殖池的池底都在最高高潮线之上,俗称高位池。高位池一般建于沙堤、阶地上,由于池底与池壁的渗漏,造成了地下水污染,在本岛海岸带的多个地段造成了农田盐碱化弃耕、民井报废的灾害。

表4 养殖业造成井点污染统计表

1.2.2.8 城市地下水环境问题

海南岛主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曾遭遇地下水环境问题。地下水曾是城市初期生活、工业、商业用水的主要水源,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人口规模、工业规模及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地下水作为一种优质水源,其开采量也快速增加,开采中心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开采漏斗急剧扩大,造成了一定的环境地质压力,比较典型的城市为海口市。

海口市地下饮用水含水层为一套滨海相的砂岩与生物碎屑岩,含水层厚度巨厚、水量丰富、水质优良,自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开采井数量与开采量增加较快,海口地区地下水降落漏斗急剧扩张,漏斗中心水位快速下降;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水位恢复上升,漏斗缩小(表5,图8)。

表5 海口地区第2承压水环境地质状况表

2 海南岛海岸带与城市地质环境保护建议

2.1 海岸带保护建议

海岸、河口的动力条件是极其复杂的,其作用能量也是极大的,现有海岸、河口形态是海洋、河流动力长期作用的结果。东北风是本岛的主流风向,东部海岸的河流输沙量极少,本岛东部海岸是侵蚀的主要岸段,浅海珊瑚礁对保护海岸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护珊瑚礁是保护东部海岸的重要手段。此外本岛主要海湾内的红树林也是保护海岸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多年的海岸保护研究表明,人为改变海洋、河流动力条件,会引发海岸、河口形态的急剧变化。海岸、河岸侵淤变化最终会遵循物质守衡定律,如果沿岸输沙或河流输沙能够补充侵蚀量,则海岸会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因此在侵蚀岸段增加输沙量,在淤积岸段减少输沙量是海岸、河口保护较为科学的方法。因其费用巨大,人工护岸工程仅作一种补救的措施,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国内外海岸工程的经验表明,丁字坝是人工海岸防护的一种较好的选择,在敏感岸段或人口、资金密集岸段建造丁字坝,起到防护海岸作用。

图8 海口地区第二承压水漏斗中心水位

矿业开采、高位池养殖业对海岸地质环境的影响与施工工艺、生产方式相关。矿业开采应按科学规划、分块开采、及时复垦的流程作业,可最大限度减少矿业开采对海岸的破坏;高位池养殖业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池底、池壁、管道的渗漏而造成,采取的严格的防渗措施,杜绝渗漏可预防养殖池水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2.2 城市环境地质保护

城市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是关系到城市规划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的重要问题。海口市的近东西向断裂、北东、北西向断裂第四纪以来仍有活动,断裂运动的概率比较高,断裂运动是人力不可抗拒的,惟有采取避让措施才是防护的选择。我国现有的城市规划、建筑与勘察规范对此都有作了明确的规定,严格按相关规范实施可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断裂构造的活动性监测是城市环境地质保护必须重视的问题,准确、有效的监测与预报是避免生命与财产损失的前提。

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关系到优质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及其引发的地面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的开采与环境保护应是合理开采、科学保护,在有效的环境保护下,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为社会与人民造福。消极的禁采与过量开采都是不可取的方法。过量开采地下水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可通过水质监测、地面沉降观测来监测,监测方法与实施都比较成熟,因此城市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最低界限为地下水的持续恶化、开采漏斗区地面持续沉降。

为了更加积极地保护城市地下水环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优质高价的资源利用观,优质地下水取高价、一般地表水取低价,利用价格原理调节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消耗量;(2)优先满足饮用水的需要,抑制工业、农业等其它耗水量大的行业开采利用地下水;(3)分散开采,避免集中过量开采。集中开采容易造成地下水漏斗降深过大,容易引发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的环境地质问题;(4)加强地下水环境的监测与保护工作研究,海口市的地下水监测网部分监测井由于自然损耗,个别监测井已报废,监测网精度降低。监测手段几十年来均为绳测,电子技术已发展到较高的程度,地下水监测也应跟随科技的进步,朝应用自动化、高精度、高频度的方向发展。

Study on Coastal Zone Change and Ge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Urban in Hainan Island

Ding Shijiang1, Xu Zhongsheng2, Wu Guoai2

(1. Hainan Bureau of Land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Haikou 570206;2. Hain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Haikou 570206)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mments coastal zon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inan Island, contrasts and researchs the corrosion and siltation of the coastline, and analyzes the reason which forms. The article studied the environment geologcal question such as the mangrove forest degeneration, the sandy desertification, shallow groundwater quality worsening and so on, which the seacoast geology environmental change initiates,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 of main city in Hainan Island.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question which was easy initiated should be payed attention in the urban planning developing process. Last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oastal zone and the city geolo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ggestion.

Key words: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oastal zone; Urban; Hainan Island

土壤侵蚀外文期刊投稿

哪个学报文章好的话可推荐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碳源汇格局及其驱动机制,以及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及其可持续性是当前国际气候变化科学界广泛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目前,国际上关于生态系统碳固持潜力及其维持机制认识明显不足,尤其是对土壤系统的关键碳过程及其稳定性变化,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评估结果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迫切需要深入开展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机制、关键过程和碳源汇格局及其驱动力机制的研究,藉以增强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管理对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及其不确定性的科学认识。过去几十年,生态学家们在全球范围内针对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对碳循环时空动态的影响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认为陆地生态系统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80—90年代,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每年净吸收1—4Pg (1Pg =1015g)的碳,这抵消掉了约10%—60%的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碳。但仍不能确切解释碳排放与碳吸收的收支不平衡的现象,这中间存在一个巨大的未知汇。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时空分布及其不确定性,主要缘于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结构复杂性、时空分布的异质性,以及陆地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复杂性和人类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干扰,还有碳储量、碳汇的监测与评估的方法学等等,造成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及其变化的不确定性。关于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碳汇的阈值尚未科学定论。经典生态学理论认为与非成熟森林相比,成熟森林作为碳汇的功能较弱,甚至接近于零,“成熟森林碳循环趋于平衡”是现今大量生态学模型的基础。而我国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周国逸博士研究团队通过25年持续观测, 发表在2006年《科学》杂志的研究成果,揭示我国南亚热带成熟的老林龄在1979-2003年SOM浓度平均每年增加0.035%,SOM储量增加0.61吨/年/公顷,即成熟森林土壤可持续积累有机碳。国际著名期刊《科学》和《自然》认为该研究奠定了成熟森林作为新的碳汇的理论基础,有力地冲击了成熟森林土壤有机碳平衡理论的传统观念,将从根本上改变学术界对现有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看法。这一发现有可能将从根本上颠覆学术界对现有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理论,对全球碳循环研究产生深远影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朴世龙与方精云研究小组及合作者在2009年《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采用土地利用和资源清查数据、大气CO2浓度观测数据、遥感数据以及气象数据,并结合大气反演模型和基于过程的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综合研究了中国陆地碳汇/源的时空格局及其机制,得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是个碳汇。但是,我国中高纬度的北方地区并不是陆地碳汇,而陆地碳汇却发现主要分布在南部,主要缘于大规模造林和灌丛植被的恢复重建形成的碳汇。这一结论与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的结论并不一致,再次表明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时空变异性及不确定性。上述两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显示出我国生态学研究对全球变化科学的贡献,科学阐述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中国乃至全球碳平衡中的巨大作用,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中国还将继续推进生态建设和加强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以扩大和增强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潜力。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中,确定了继续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扩大森林面积,力争实现森林碳汇数量比2005年增加约0.5亿吨二氧化碳的目标。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在2009年联合国大会上庄严承诺,中国将在2020年前,再净增森林面积4000万公顷,增加林木蓄积13亿立方米,藉以实现中国对增加全球碳汇的贡献(初步估计可增加碳吸收16.25亿吨-19.5亿吨,折合二氧化碳59.26亿吨-71.12亿吨)。然而,大规模植被建设需要相应匹配的水资源支持,水资源的有效性与时空变化的异质性必然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以及产生固碳能力的不确定性。因此,区域植被建设的水、碳平衡及其调控将成为关注的核心问题。包括IPCC报告在内的相关研究显示,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最大不确定性在于土壤碳储量和变率的科学估算。Johnston et al. (2004) 发表在《生态环境前沿》的文章将土壤系统的研究面临的挑战概述为两个主要方面:1)土壤系统的结构和过程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地上系统的研究方法(遥感方法等)无法直接应用到土壤系统;2)土壤是一个动态系统,随地下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土壤系统是由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的残体和代谢产物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的混合体,并且土壤系统包含了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基质。对土壤系统这个复杂的“黑箱”的各个组分分解研究的同时,它的功能也会发生变化。土壤碳储量和动态变化的科学估算的准确性受限于研究者对关键的土壤过程理解程度和土壤系统和全球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因此,研究者需要清楚掌握控制土壤有机碳化学性质、形成过程和稳定固持的关键机制,并且包括增加土壤固碳潜力和持续固碳能力的技术和方法。Johnston et al. (2004) 总结了当前土壤碳研究需要重视的几大关键问题:1)目前受土壤容重测定方法的限制,土壤容重测定的准确度较低,导致目前对土壤碳储量的计算误差;2)准确计算源于根系的土壤碳库需要深入了解根系生命周期的动态过程,而目前的方法尚需改进和提高;3)考虑根系、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在历史过程中的协同进化效应,有助于理解当前的土壤碳循环过程;4)土壤动物是调控土壤碳动态的关键因子。需加强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动物入侵对土壤碳动态影响的研究;5)随城镇化的加快和湿地面积的减少,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土壤碳过程的影响需要考虑;6)需要获取更全面的有关全球变化造成的极端气候,如干旱、火灾和土壤侵蚀等,对土壤碳储量和碳动态产生影响的数据和信息。基于上述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关键过程和机制研究面对的挑战和问题,未来的研究需要改进现有的测定技术,如采用地面穿透雷达、激光分解波谱、13C核磁共振和热解质谱测量等土壤原位和非破坏性分析的技术和手段。综合人工调查数据、网络长期监测数据和建模等研究方法,并且整合生态学、地球化学和化学等领域的技术和资源,以减少对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和变率的科学估算的不确定性,建立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土壤持续固碳的管理体系。人类活动已经明显的改变了全球碳循环。森林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调节全球碳循环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森林经营管理增强森林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是当前国际上关注的焦点。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土壤碳储存与释放的平衡发生微小变化即会对温室气体产生很大影响。森林保护、恢复、造林再造林等经营管理措施可以直接影响森林生物量碳库,并且能够通过改变凋落物数量和化学性质及土壤有机质分解影响土壤碳库。综合已有的研究结果,维持森林的高生产力带来的碳输入,并且避免由于土壤干扰等造成的碳释放是提高土壤碳储量和土壤持续固碳能力的有效森林经营管理方式。但是,土壤有机碳是由不同有机组分构成的高异质性混合体,结构的差异决定了性质的不同,并且碳稳定地固持在土壤中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关于森林经营管理对土壤固碳潜力和持续固碳能力的影响仍有很多不确定性。目前的研究较多的关注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而对土壤碳是否能稳定并持续的固持及其维持机制的研究较少。综合研究森林经营管理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化学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固碳潜力。我国人工林发展十分迅速,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已经逐渐成为世界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人工林的碳汇功能和持续固持能力是林业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并在京都议定书中予以肯定。目前,国内外人工林均存在树种单一,特别是人工针叶纯林所占比例较大,生态稳定性较差和生态服务功能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欧洲国家近年来主要通过增加阔叶树比例和采用近自然林经营模式改造人工林藉以提高人工林的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世界范围内热带地区也正通过造林再造林及可持续森林管理恢复退化的土地。因而,如何通过合理的森林经营模式,包括造林树种的选择、林分抚育和采伐措施等,提高人工林的经济、社会效益并且获得最大化的固碳潜力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在中国广西,我们选择了树龄25a的马尾松、红锥、火力楠和米老排4类主要的亚热带人工林类型,研究了不同造林树种对土壤碳储量,碳库稳定性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预期从森林土壤固碳潜力和持续固持能力考虑,为在亚热带地区筛选造林树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仅表现在土壤表层(0-10 cm);(2)马尾松林土壤碳储量比红锥、火力楠和米老排林分别低11%、19%和18%;(3)13C核磁共振波谱显示马尾松林土壤碳的稳定性高的组分比例明显高于红锥、火力楠和米老排林;(4)马尾松林比其他三种阔叶林具有较低的土壤CO2和N2O排放速率,并且具有较高的土壤CH4吸收速率。以上结果说明红锥、火力楠和米老排3种阔叶林虽然比马尾松林有较高的土壤碳储量,但土壤碳的稳定性较低并且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较高。因此,在我国亚热带地区,从森林土壤的固碳潜力和持续固持能力考虑,马尾松等人工针叶林应该与人工阔叶林均衡发展,空间上合理配置森林类型,维持适宜的森林景观多样性,森林的经营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树种对土壤碳储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很多研究表明随林龄升高,土壤表面碳通量随之改变。事实上,在研究林龄与土壤呼吸的关系时,大多数研究只测定了总的土壤呼吸通量,而较少研究区分了自氧和异氧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然而,根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例是不可忽视的,占到了土壤呼吸总量的10-90%。另外,目前大多数的土壤呼吸模拟模型并未分别估计土壤呼吸中的自氧和异氧组分,而近来有研究表明,土壤呼吸中自氧和异氧呼吸具有不同的温度敏感性,也就是两个组分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有差异的,因而有必要对两种组分进行区分研究。通过区分土壤呼吸不同组分,不仅可以阐明土壤呼吸随林龄的变化规律,还可以进一步阐明土壤呼吸随林龄的变化规律是由土壤呼吸中哪个组分的贡献起到了更关键的作用。因此,了解不同林龄土壤呼吸的控制因素对于估计中国森林碳收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暖温带地区典型群落锐齿栎年龄序列(幼林,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土壤自氧和异氧呼吸研究发现:1) 各林龄根系呼吸的时间变异同异氧呼吸一样,可以很好的被土壤温度所解释。但不同林龄根系呼吸的季节格局存在差异,即不同林龄间物候特征可能存在差异;2) 不同林龄土壤自氧,异氧呼吸存在显著差异。土壤总呼吸随林龄增加而增加。土壤异氧呼吸也随林龄增加而增加;3)土壤表层的轻组有机碳库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土壤异氧呼吸的空间变异。我们没有发现细根生物量与根系呼吸很好的相关性,但土壤基础呼吸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细根生物量,表明根际对土壤呼吸的影响;4)异氧呼吸表面温度敏感性高于自氧呼吸,表明该地区土壤微生物呼吸对未来气候变化将更加敏感;5)林龄增加造成了成熟林和过熟林土壤毛管空隙度的降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两种林龄较高的土壤呼吸通量,尤其在土壤水分含量较高时解释程度更高。以上结果表明,组分分离在评价林龄对土壤呼吸影响时的重要性;该区土壤异氧呼吸对未来全球变暖响应较自氧呼吸更加敏感。通过以上研究,了解了部分典型的森林管理模式下土壤固碳潜力和持续固碳能力的变化规律,增强了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评估的不确定性的理解。但是,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管理影响土壤碳截获的关键科学问题仍需进一步地深入探讨专家简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森林生态学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森林生态系统与森林景观生态学研究,涉及生产力生态学、养分循环、恢复生态学、生态水文学和全球变化对森林影响机制等方面研究。国家级垮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取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获第四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主编或参编的学术专著有10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

水土保持学报是中文核心期刊,是我国水土保持与土壤侵蚀领域具有很高影响的刊物,当然对投稿的文章要求相对较高,我觉得如果认为自己写的文章与水保密切相关且感觉写的还不错,可以投稿试试,反之则改投其他要求相对较低的期刊。还有一点请注意:水土保持学报是双月刊,出刊的时间会较长,一般需要半年甚至更长,因此请考虑一下时间问题。

土壤侵蚀外文期刊论文投稿

哪个学报文章好的话可推荐

水土保持学报是中文核心期刊,是我国水土保持与土壤侵蚀领域具有很高影响的刊物,当然对投稿的文章要求相对较高,我觉得如果认为自己写的文章与水保密切相关且感觉写的还不错,可以投稿试试,反之则改投其他要求相对较低的期刊。还有一点请注意:水土保持学报是双月刊,出刊的时间会较长,一般需要半年甚至更长,因此请考虑一下时间问题。

土壤侵蚀外文期刊投稿格式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碳源汇格局及其驱动机制,以及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及其可持续性是当前国际气候变化科学界广泛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目前,国际上关于生态系统碳固持潜力及其维持机制认识明显不足,尤其是对土壤系统的关键碳过程及其稳定性变化,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评估结果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迫切需要深入开展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机制、关键过程和碳源汇格局及其驱动力机制的研究,藉以增强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管理对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及其不确定性的科学认识。过去几十年,生态学家们在全球范围内针对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对碳循环时空动态的影响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认为陆地生态系统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80—90年代,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每年净吸收1—4Pg (1Pg =1015g)的碳,这抵消掉了约10%—60%的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碳。但仍不能确切解释碳排放与碳吸收的收支不平衡的现象,这中间存在一个巨大的未知汇。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时空分布及其不确定性,主要缘于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结构复杂性、时空分布的异质性,以及陆地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复杂性和人类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干扰,还有碳储量、碳汇的监测与评估的方法学等等,造成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及其变化的不确定性。关于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碳汇的阈值尚未科学定论。经典生态学理论认为与非成熟森林相比,成熟森林作为碳汇的功能较弱,甚至接近于零,“成熟森林碳循环趋于平衡”是现今大量生态学模型的基础。而我国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周国逸博士研究团队通过25年持续观测, 发表在2006年《科学》杂志的研究成果,揭示我国南亚热带成熟的老林龄在1979-2003年SOM浓度平均每年增加0.035%,SOM储量增加0.61吨/年/公顷,即成熟森林土壤可持续积累有机碳。国际著名期刊《科学》和《自然》认为该研究奠定了成熟森林作为新的碳汇的理论基础,有力地冲击了成熟森林土壤有机碳平衡理论的传统观念,将从根本上改变学术界对现有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看法。这一发现有可能将从根本上颠覆学术界对现有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理论,对全球碳循环研究产生深远影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朴世龙与方精云研究小组及合作者在2009年《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采用土地利用和资源清查数据、大气CO2浓度观测数据、遥感数据以及气象数据,并结合大气反演模型和基于过程的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综合研究了中国陆地碳汇/源的时空格局及其机制,得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是个碳汇。但是,我国中高纬度的北方地区并不是陆地碳汇,而陆地碳汇却发现主要分布在南部,主要缘于大规模造林和灌丛植被的恢复重建形成的碳汇。这一结论与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的结论并不一致,再次表明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时空变异性及不确定性。上述两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显示出我国生态学研究对全球变化科学的贡献,科学阐述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中国乃至全球碳平衡中的巨大作用,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中国还将继续推进生态建设和加强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以扩大和增强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潜力。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中,确定了继续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扩大森林面积,力争实现森林碳汇数量比2005年增加约0.5亿吨二氧化碳的目标。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在2009年联合国大会上庄严承诺,中国将在2020年前,再净增森林面积4000万公顷,增加林木蓄积13亿立方米,藉以实现中国对增加全球碳汇的贡献(初步估计可增加碳吸收16.25亿吨-19.5亿吨,折合二氧化碳59.26亿吨-71.12亿吨)。然而,大规模植被建设需要相应匹配的水资源支持,水资源的有效性与时空变化的异质性必然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以及产生固碳能力的不确定性。因此,区域植被建设的水、碳平衡及其调控将成为关注的核心问题。包括IPCC报告在内的相关研究显示,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最大不确定性在于土壤碳储量和变率的科学估算。Johnston et al. (2004) 发表在《生态环境前沿》的文章将土壤系统的研究面临的挑战概述为两个主要方面:1)土壤系统的结构和过程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地上系统的研究方法(遥感方法等)无法直接应用到土壤系统;2)土壤是一个动态系统,随地下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土壤系统是由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的残体和代谢产物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的混合体,并且土壤系统包含了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基质。对土壤系统这个复杂的“黑箱”的各个组分分解研究的同时,它的功能也会发生变化。土壤碳储量和动态变化的科学估算的准确性受限于研究者对关键的土壤过程理解程度和土壤系统和全球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因此,研究者需要清楚掌握控制土壤有机碳化学性质、形成过程和稳定固持的关键机制,并且包括增加土壤固碳潜力和持续固碳能力的技术和方法。Johnston et al. (2004) 总结了当前土壤碳研究需要重视的几大关键问题:1)目前受土壤容重测定方法的限制,土壤容重测定的准确度较低,导致目前对土壤碳储量的计算误差;2)准确计算源于根系的土壤碳库需要深入了解根系生命周期的动态过程,而目前的方法尚需改进和提高;3)考虑根系、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在历史过程中的协同进化效应,有助于理解当前的土壤碳循环过程;4)土壤动物是调控土壤碳动态的关键因子。需加强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动物入侵对土壤碳动态影响的研究;5)随城镇化的加快和湿地面积的减少,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土壤碳过程的影响需要考虑;6)需要获取更全面的有关全球变化造成的极端气候,如干旱、火灾和土壤侵蚀等,对土壤碳储量和碳动态产生影响的数据和信息。基于上述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关键过程和机制研究面对的挑战和问题,未来的研究需要改进现有的测定技术,如采用地面穿透雷达、激光分解波谱、13C核磁共振和热解质谱测量等土壤原位和非破坏性分析的技术和手段。综合人工调查数据、网络长期监测数据和建模等研究方法,并且整合生态学、地球化学和化学等领域的技术和资源,以减少对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和变率的科学估算的不确定性,建立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土壤持续固碳的管理体系。人类活动已经明显的改变了全球碳循环。森林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调节全球碳循环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森林经营管理增强森林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是当前国际上关注的焦点。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土壤碳储存与释放的平衡发生微小变化即会对温室气体产生很大影响。森林保护、恢复、造林再造林等经营管理措施可以直接影响森林生物量碳库,并且能够通过改变凋落物数量和化学性质及土壤有机质分解影响土壤碳库。综合已有的研究结果,维持森林的高生产力带来的碳输入,并且避免由于土壤干扰等造成的碳释放是提高土壤碳储量和土壤持续固碳能力的有效森林经营管理方式。但是,土壤有机碳是由不同有机组分构成的高异质性混合体,结构的差异决定了性质的不同,并且碳稳定地固持在土壤中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关于森林经营管理对土壤固碳潜力和持续固碳能力的影响仍有很多不确定性。目前的研究较多的关注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而对土壤碳是否能稳定并持续的固持及其维持机制的研究较少。综合研究森林经营管理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化学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固碳潜力。我国人工林发展十分迅速,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已经逐渐成为世界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人工林的碳汇功能和持续固持能力是林业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并在京都议定书中予以肯定。目前,国内外人工林均存在树种单一,特别是人工针叶纯林所占比例较大,生态稳定性较差和生态服务功能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欧洲国家近年来主要通过增加阔叶树比例和采用近自然林经营模式改造人工林藉以提高人工林的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世界范围内热带地区也正通过造林再造林及可持续森林管理恢复退化的土地。因而,如何通过合理的森林经营模式,包括造林树种的选择、林分抚育和采伐措施等,提高人工林的经济、社会效益并且获得最大化的固碳潜力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在中国广西,我们选择了树龄25a的马尾松、红锥、火力楠和米老排4类主要的亚热带人工林类型,研究了不同造林树种对土壤碳储量,碳库稳定性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预期从森林土壤固碳潜力和持续固持能力考虑,为在亚热带地区筛选造林树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仅表现在土壤表层(0-10 cm);(2)马尾松林土壤碳储量比红锥、火力楠和米老排林分别低11%、19%和18%;(3)13C核磁共振波谱显示马尾松林土壤碳的稳定性高的组分比例明显高于红锥、火力楠和米老排林;(4)马尾松林比其他三种阔叶林具有较低的土壤CO2和N2O排放速率,并且具有较高的土壤CH4吸收速率。以上结果说明红锥、火力楠和米老排3种阔叶林虽然比马尾松林有较高的土壤碳储量,但土壤碳的稳定性较低并且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较高。因此,在我国亚热带地区,从森林土壤的固碳潜力和持续固持能力考虑,马尾松等人工针叶林应该与人工阔叶林均衡发展,空间上合理配置森林类型,维持适宜的森林景观多样性,森林的经营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树种对土壤碳储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很多研究表明随林龄升高,土壤表面碳通量随之改变。事实上,在研究林龄与土壤呼吸的关系时,大多数研究只测定了总的土壤呼吸通量,而较少研究区分了自氧和异氧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然而,根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例是不可忽视的,占到了土壤呼吸总量的10-90%。另外,目前大多数的土壤呼吸模拟模型并未分别估计土壤呼吸中的自氧和异氧组分,而近来有研究表明,土壤呼吸中自氧和异氧呼吸具有不同的温度敏感性,也就是两个组分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有差异的,因而有必要对两种组分进行区分研究。通过区分土壤呼吸不同组分,不仅可以阐明土壤呼吸随林龄的变化规律,还可以进一步阐明土壤呼吸随林龄的变化规律是由土壤呼吸中哪个组分的贡献起到了更关键的作用。因此,了解不同林龄土壤呼吸的控制因素对于估计中国森林碳收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暖温带地区典型群落锐齿栎年龄序列(幼林,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土壤自氧和异氧呼吸研究发现:1) 各林龄根系呼吸的时间变异同异氧呼吸一样,可以很好的被土壤温度所解释。但不同林龄根系呼吸的季节格局存在差异,即不同林龄间物候特征可能存在差异;2) 不同林龄土壤自氧,异氧呼吸存在显著差异。土壤总呼吸随林龄增加而增加。土壤异氧呼吸也随林龄增加而增加;3)土壤表层的轻组有机碳库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土壤异氧呼吸的空间变异。我们没有发现细根生物量与根系呼吸很好的相关性,但土壤基础呼吸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细根生物量,表明根际对土壤呼吸的影响;4)异氧呼吸表面温度敏感性高于自氧呼吸,表明该地区土壤微生物呼吸对未来气候变化将更加敏感;5)林龄增加造成了成熟林和过熟林土壤毛管空隙度的降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两种林龄较高的土壤呼吸通量,尤其在土壤水分含量较高时解释程度更高。以上结果表明,组分分离在评价林龄对土壤呼吸影响时的重要性;该区土壤异氧呼吸对未来全球变暖响应较自氧呼吸更加敏感。通过以上研究,了解了部分典型的森林管理模式下土壤固碳潜力和持续固碳能力的变化规律,增强了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评估的不确定性的理解。但是,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管理影响土壤碳截获的关键科学问题仍需进一步地深入探讨专家简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森林生态学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森林生态系统与森林景观生态学研究,涉及生产力生态学、养分循环、恢复生态学、生态水文学和全球变化对森林影响机制等方面研究。国家级垮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取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获第四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主编或参编的学术专著有10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90203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水土保持行业及水土保持学科发展需要,掌 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求 实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林业、水利、农业、公路、铁路、采矿、环境保 护、国土资源等行业从事教学、科研、规划、设计、施工、监测、资源开发、工程管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土保持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和 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管理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素质结构

(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 识和健全的人格;

(2)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 化视野和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

(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求实创 新的意识和革新精神,在农学领域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素养和价值效益观念;

(4)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2.能力结构

(1)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具 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 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良好的学风和协作奉献精神,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 能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基础理论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组织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 能力;

(3)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开展创新实验和科技开发的基本能力。

3.知识结构

(1)工具性知识:能较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有初步的外语交流和 科技写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3)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4)管理学知识:具有初步的经济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相关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

(5)专业知识:具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知识,了解农林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 前沿和发展趋势,掌握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与设计、水土保持与水 利工程技术、荒漠化防治工程技术、景观规划设计技术、现代信息管理技术、项目工程建设管理技 术、生态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等技术,熟悉我国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主干学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土壤学、生态学。

核心课程:土壤侵蚀原理、水文与水资源学、风沙物理学、水土保持工程学、荒漠化防治工程 学、林业生态工程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 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土壤侵蚀原理实验、水文与水资源学实验、地貌学实验、生态学实验、水土保 持工程学实验、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实验、林业生态工程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生态学》、《森林环境学》、《土壤学与地质基础》、《土壤侵蚀原理》、《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沙漠化原理》、《水力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环境地理学》、《荒漠化监测》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农业、水利类企业:水保方案编制、概预算编制、规划设计、工程监测; 政府、事业类单位:国土环境整治、生态建设; 科研类单位:水土保持研究、固沙措施研究。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可能是困扰当今世纪的最大难题之一,我国目前更是深受其害。北方的沙尘暴天气越来越多,其危害一次比一次大,我国面临的治沙问题,任重而道远。今后数年内,我们党和国家将更加重视这类环保问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也将因其巨大的实用价值而走俏。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具有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密切结合、国家对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剧增的特色,就业前景看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专业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三个环境生态类专业之一,我国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是头号生态环境问题”,以防治水土流失为核心的“水土保持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党和政府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中心任务和目标,与水土保持工作有关的机构不断增加,水土保持人才需求大量增加,为本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毕业生可在市、县、镇(乡)及国营农场的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林业、水利、环境保护、国土整治、土地管理等行业的生产、科研、教学及管理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规划、设计、施工、监测等方面的工作。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从事各行业设计院(所)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以及有关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毕业生具备生物学、生态学、森林及草场培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生态学、地学、森林及草场培育学、环境科学及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监测、防治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海岸线防控工作论文发表

海洋科学前沿这本期刊上的文献你去看看,或者世界生态学这本刊,能找到不少关于海洋赤潮的文献

陈泓君 李文成 陈弘 彭学超

第一作者简介:陈泓君,男,1973年出生,工程师,学士,现主要从事海洋地质调查研究,E⁃mail:chenhongjun@hydz.cn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州 510760)

摘要 本文在研究南海北部陆架区ZQ2和ZQ4钻孔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区单道地震资料进行地震层序划分、地震⁃沉积相解释分析。根据钻孔地层、地震反射和海底地貌特征,对中更新世晚期、末次盛冰期以及冰后期这三个时期的古海岸位置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该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古海岸变迁,对进一步指导该区的第四纪环境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南海 单道地震 中更新世 古海岸

1 前言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是本世纪地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环境变化与海平面变化密切相关。古海岸变迁是海平面变化的直接反映,通过了解古海岸变迁,来揭示环境变化是非常有意义的。冯文科等曾利用钻孔资料对该区的海平面变化进行了分析,但通过单道地震资料和钻孔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岸线进行识别在国内还为数不多,本研究试图通过这一手段来认识海平面的变化规律,对南海地区新近系以来环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ZQ2和ZQ4孔中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晚期沉积环境分析

2.1 ZQ2孔沉积环境分析

2.1.1 中更新世晚期

根据测年,ZQ2孔在31~45.3m层段为中更新统上段,岩性较粗,为灰色极细砂夹砂砾层。该层段内35.00~41.31m有一为砂砾夹层。

古生物分析资料表明,该段有孔虫化石稀少或缺失。超微化石少,为 Gephyrocapsaoceanica组合,有5个种,代表陆相沉积环境。无硅藻化石,顶部未见介形虫(冯志强等,1996)。以上资料表明该期为陆相沉积环境(图1)。

图1 研究区钻孔及地震测线位置图

Fig.1 Location of borehole and seismic lines

2.1.2 晚更新世晚期

7~16m层段属晚更新统上段。8m处ESR年龄为11400a.B.P.,11.4m处的14C年龄为11942±277a.B.P.,13m处的ESR年龄为30600a.B.P.(图2)。8~11.4m层段之间年龄相差542±277a.B.P.,推算该时期的沉积速率约在0.013~0.004m/a.B.P.之间。按此沉积速率,11.4~13m之间测年相差18658a.B.P,这段时间内的沉积厚度应为242.6~74.6m,而该孔仅揭露1.6m。显然11.4~13m层段内存在强烈的沉积剥蚀。末次冰期盛冰期大约在18000a.B.P,该层段沉积厚度缺失应为末次冰期盛冰期低海面作用的结果。

2.2 ZQ4 孔沉积环境分析

2.2.1 中更新世晚期

32.0~39.0m为中更新统上段,以深灰色细砂,粘土质粉砂为主。冯志强等人根据沉积物、古生物等资料认为ZQ3孔在中更新世晚期为滨浅海相沉积环境(冯志强等,1996)(图3)。

2.2.2 晚更新世晚期

3.5~11m为晚更新统上段,岩性主要为浅灰色粘土质粉砂。该段地层中硅藻只见淡水种Cyclotella comta。而有孔虫以数量很少,主要是Ammonia beccarii,而且有孔虫壳体破碎且很多壳体为铁锈色。有孔虫化石组合也很奇特,既有深水种有孔虫,也有浅水种有孔虫(冯志强等,1996),据此推断有孔虫为异地搬运沉积。总体反映河口沉积环境。

图2 ZQ2钻孔柱状图、沉积相图及海平面变化曲线图

(据冯志强等,1996,修改)

Fig.2 Comprehensive column,sedimentary facies sequence and sea level fluctuation of borehole ZQ2(After Feng et al.,1996)

该孔3m处T.L.年龄为10978±549 a,3.5m 处ESR年龄为15500 a.B.P,10.00m处ESR年龄为34600a.B.P(图3),根据3~3.5m推算其沉积速率为8×10-4m/a.B.P,那么,3.5~10m相差19100a.B.P,则相应的沉积厚度应为14.8m,而实际上该段厚度仅6.5m。因此,说明该区也受到末次盛冰期低海平面影响,此时陆架区出露海面遭受剥蚀。

综上分析,中更新世晚期ZQ2孔为陆相沉积环境,而ZQ4孔为滨浅海沉积。晚更新世晚期ZQ2和ZQ4孔均为陆相沉积环境,并受末次冰期盛冰期低海平面的影响,沉积层遭受剥蚀使得厚度减薄。

图3 ZQ4钻孔柱状图、沉积相图及海平面变化曲线图

(据冯志强等,1996,修改)

Fig.3 Comprehensive column,sedimentary faciessequence and sea level fluctuation of borehole ZQ4(After Feng et al.,1996)

3 地震反射特征

本区自上而下划分为R0、R1、R2、R3和R4等五个反射界面。在此基础上,对单道地震剖面进行地震层序划分。识别出A、B、C、D和E共5套地震层序,结合钻孔测年资料,各个层序所对应的时代见表1。

表1 南海北部地震层序划分表 Table1 Seismic sequences division in the northern South

3.1 层B 反射特征

总体表现为变振幅、低连续⁃断续、低频反射,内部见杂乱反射结构(图4),说明该套地层岩性变化较大。地震相特征反映了较为高能的沉积环境。

图4 层B和C地震反射特征

Fig.4 Seismic reflection characters of sequence B and C

3.2 层C 反射特征

在ZQ2和ZQ4孔之间,该层有两种地震反射特征,一为变振幅、低连续、低频反射(图4),层内局部具杂乱反射,与下伏层表现为不整合⁃假整合关系。总体反映高能沉积环境。另一种特征为中⁃弱振幅,较连续、中频,席状外形,内部平行⁃亚平行反射结构(图4),该层与层B为上超接触,与下伏层D也表现为下超接触关系。总体反映了低能的沉积环境。

4 古海岸识别及其特征

通过地震相⁃沉积相分析,对地震剖面上古海岸进行判别并确定其大致位置。所谓海岸带,是指海陆之间相互作用的地带。

4.1 中更新世晚期

对该区单道地震剖面层C进行了地震相和沉积相分析(剖面位置见图1)。根据不同的反射特征代表不同的沉积环境,在地震相⁃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作层C沉积相图(图5,6),进而划分陆相沉积,滨浅海相以及浅海相,并确定出中更新世晚期古海岸的大致位置(图9之A)。结合钻孔资料分析,该古海岸的形成时间大约在280,000~230,000aB.P.左右。总体呈EW走向,位于现代水深-50~-120m之间。

图5 古海岸线在剖面上的反映(ZD42测线)

Fig.5 Ancient coastline in the seismic profile(ZD42 line)

4.2 末次冰期盛冰期

距今180,000aB.P.左右为末次冰期的鼎盛时期。该期海平面下降幅度最大,此时南海北部大陆架广泛海退暴露为陆地(范时清等,2004)。海平面大致下降100~200m(汪品先等,1990)。位于陆架外缘坡折处的ZD44剖面(位置见图1)显示层B为末次冰期低海平面时形成的一套与河流作用有关的低水位斜坡扇(寇养琦等,1994)(图7),说明末次冰期鼎盛期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古海岸退到陆架坡折之外。图9之B为根据剖面上低水位扇位置推测的古海岸。

4.3 冰后期—全新世早期的古海岸线

图6 研究区地震层序C沉积相图

Fig.6 Sediment facie of sequence C in study area

图7 末次盛冰期形成的低水位体系(ZD44测线)

Fig.7 Low water fans formed at in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period(ZD44 line)

冰后期,气候回暖,海平面在上升过程中,古海岸发生短暂停留。层A是为该当时形成的一套薄的三角洲沉积(图8)。其地震相特征表现为平行的上下界面,内部具平缓倾斜的斜交前积反射。该层与底界呈下超接触关系。地貌上表现为一平缓斜坡。利用已有的地震资料,根据斜坡的形态特征和位置,确定出该期的古海岸(图9 之C)。该岸线现代水深-180m左右,呈北东东走向,岸线较为平直,大致与现代海岸线平行。

图8 冰后期古海岸线(ZD12测线)

Fig.8 Ancient coastline at the end of glacial period(ZD12 line)

5 讨论和结论

以上分析得出,中更新世晚期古海岸总体呈EW走向,处于现代水深-50~-120m处。末次冰期鼎盛期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古海岸退到陆架坡折之外。冰后期—全新世早期,古海岸线位于水深-180m左右,呈北东东走向,岸线较为平直,大致与现代海岸线平行。

中更新世晚期至末次盛冰期古海岸由陆向海后退,说明这段时期内海平面变化总体呈下降格局。末次冰期之后,气候回暖,海平面开始上升。全新世之后,短短的一万多年里,古海岸从陆架坡折之外移到水深-180m处,然后又迅速移到水深-20m处直至现今位置(陈俊仁等,1985),说明冰后期以来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是很快的。

海岸线快速变化受几方面的影响:①跟陆源碎屑的注入速度(威尔格斯等,1991);②气候变化;③本区陆升海降为特点的新构造运动(张虎男等,1990)。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更新世晚期至冰期以来古海岸线逐渐向海区后退。到了冰后期,气候变暖,且沉积物供应量减少,海岸线又逐渐向陆区迁移,直至现今位置。

由于古海岸在该区不断来回迁移,形成海侵型和海退型海岸,可以说整个海区都有古海岸分布。海侵型海岸往往容易被剥蚀,保留下来的主要是海退型的海岸,所以能够识别出来的古海岸不是很多,并且单道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有限,故只能识别出某个地震层序中相对较晚期的古海岸,随着今后调查程度的深入,相信会有更多古海岸被发现。

图9 各个时期的古海岸线分布位置图

Fig.9 Ancient coastline distribution at different period

参考文献及参考资料

陈俊仁,冯文科.1985.南海北部-20米古海岸线之研究.中国第四纪海岸线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范时清,廖健雄.2005.中国南海北部新生代古环境的变迁.广西科学院导报,2,Vol.21,No.1;51~55

冯志强,冯文科,薛万俊等.1996.南海北部地质灾害及海底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81~152

寇养琦,杜德莉.1994.南海北部陆架第四纪的古河道特征.地质学报,8,Vol.68 No.3;269~277

汪品先.1990.冰期时的中国海⁃研究现状与问题.第四纪研究,No2.111~124

张虎男,陈伟光等.1990.华南沿海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环境.北京:地震出版社,234~238

C.K.威尔格斯等.1991.层序地层学原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62~63

Ancient coastline transfer since late middle-Pleistocene 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Chen Hongjun Chen Hong Li Wencheng Peng Xuechao

(Guangzhou Marine Geology Survey,Guangzhou,510760)

Abstract:three different period ancient coastlines are recognized base on borehole analyses and seismic sequences dividing,seismic⁃deposition facies analysis of the single channel seismic profile,as well as stratum unconformity,sea bottom morphology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These three ancient coastlines were belong to the late middle⁃Pleistocene period,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period as well as after⁃Last glacial period separately.We also discuss the transfer mechanism of the ancient coastlin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

Key words:South China Sea Single channel seismic profile Middle—Pleistocene Ancient coastline

弘扬海洋文化 发展旅游经济21世纪将是海洋经济时代,而海洋旅游业则是前景广阔的海洋产业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海洋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主要的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旅游的主流。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发达国家,海洋旅游业产值一般都占到整个旅游业产值的2/3左右。在我市,随着八仙过海口、海洋极地世界、蓬莱水城保护开发等景区(点)的相继投入使用和动工,海洋旅游业也已占据了蓬莱旅游业的主导地位。如何进一步弘扬我市悠久的海洋历史文化,发展现代海洋文化,丰富海洋旅游资源,促进整个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海洋文化的概念 海洋文化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有关海洋文化的定义也多达几十上百种,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有的认为:海洋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之一,是人类拥有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人认为:海洋文化是一种泛文化意义和文化现象,是海洋生态环境所提供的对人们生活、生产、价值观念、性格、习俗的物质的精神的总体文化现象和表现。西方学者认为:古希腊及地中海的文化就是典型的海洋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头等等。 当代海洋文化学科建设的积极倡导者,青岛海洋大学教授曲金良在其《海洋文化概论》中表述:“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和体系,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和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活方式”。 海洋文化是相对于大陆文化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商业文化。海洋文化在任何时代都代表了当时的一种先进文化,其显著特点就是开放、开拓和进取。它是千百年来沿海人民顶狂风、战恶浪、不畏艰险、勇于拼搏、敢于冒险的精神的结晶。 二、我国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发展情况及相互关系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大陆文化,也创造了辉煌的海洋文化。早自秦汉时期,我国就已开辟了与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的海上交通和贸易往来。 然而,由于根深蒂固的重陆轻海思想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再加上近代列强的侵略以及其他各种原因,近几百年来,中国的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衰落了。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才真正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我们党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首先惠及包括我市在内的东部沿海地区,使得这些地区的海洋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海洋文化得以逐步发扬光大。改革开放为弘扬海洋文化提供了机遇和动力,反过来,先进的海洋文化又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也正是改革开放,才使得我国海洋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使得海洋文化得以重新振兴,从而在提高海洋意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使海洋事业得以快速发展。2003年5月19日由国务院印发施行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奋斗目标,为我国海洋经济今后一个时期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繁荣复兴的伟大战略任务。要想把中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必须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必须有坚强的经济基础,也必须弘扬先进的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是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都是以濒临海洋为前提,以海上交通运输和商品贸易等为基础的。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是共生共荣、相辅相成、互相融合、相互促进的。海洋经济是海洋文化的基础。没有海洋经济,就不会产生海洋文化;没有海洋文化的繁荣,也就没有海洋经济的发展。只有大力弘扬海洋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才能促进海洋经济的繁荣,带动海洋产业和沿海各涉海行业的发展;海洋经济发展了,反过来又会促进海洋文化的繁荣,二者相辅相承。 三、我市海洋文化的主要特征 我市的海洋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海洋资源丰富,独具特色。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淀深厚的海洋历史文化 研究蓬莱的海洋历史文化,不能不研究古老的登州海道和独具特色的港口文化。早在新石器时代,蓬莱的航海活动就已兴起。地近辽东、中贯群岛、补给方便、航行安全,这些适应古代航船逐程推进航行的有利条件,使古老的登州海道闻名于世。春秋战国时期之后,登州古港一直是历代王朝开展海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便捷通道。齐桓公在此大兴鱼盐贸易,秦皇汉武在此寻仙求药,汉代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在此发轫,日本遣唐使在此整备转航。作为中国古代南北海运交通的重要枢纽,登州古港曾与扬州、泉州、明州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通商口岸”,享誉海内外。港盛城兴,登州古港的繁盛直接拉动了蓬莱的兴起,登州蓬莱被长期作为州、府所在地,成为胶东半岛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时间长达千年之久。 蓬莱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有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甲午抗日将领宋庆、晚清名医张伯龙、民族实业家丛良弼、一代枭雄吴佩孚、爱国将领于学忠、现代教育家杨振声等等。蓬莱有众多名人遗迹,朱处约、袁可立、戚继光王世贞以及冯玉祥、董必武等著名人士都曾留下诗文篇章。宋代诗人苏轼曾在蓬莱任过五日登州知府,写下了“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的著名诗篇《海市诗》。 (二) 浩气长存的海洋军事文化 北宋中期,登州古港的军事建设得到了不断加强。宋庆历二年(1042年),登州军民实施了大规模的港口改建工程,在登州古港入海口处筑沙堤以护战船,在港口东西两侧建寨城以安军营,建成了一个在古代难得的海防军事要塞,名曰“刀鱼寨”。以此为标志,登州蓬莱变成了北方最著名的海防要塞,登州古港的港口性质也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自然港变成了人工港,繁华的商贸港口变成了威严的军事重地。“刀鱼寨”的海防建设不仅体现在港口建设上,同时也体现于常备水军的建设上,登州水师是北宋时期京东地区唯一的水师。明洪武九年(1376年),在“刀鱼寨”的基础上环筑土城,增设军事设施,名曰“备倭城”,俗称蓬莱水城,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明代伟大的军事家、杰出的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曾在此操练水师,人称“戚家军”,为以后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独具魅力的海洋旅游文化 蓬莱拥有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蓝天、碧海、金沙以及离蓬莱近在咫尺的长山列岛,构成了蓬莱独特的滨海旅游资源。境内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景区蓬莱阁和蓬莱水城、亚洲展示面积最大的海洋极地世界、拥有我国最大的海上园林和最长的海上长廊的八仙过海景区、在建的妈祖文化艺术公园以及与蓬莱隔海相望并一起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海上仙岛”长山列岛等,构成了蓬莱丰富的海岛、海洋旅游文化资源。自2000年以来,蓬莱市连续成功举办了5届“和平颂”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盛典,同时还成功举办了全国帆板赛、沙滩手球赛等体育比赛,以及1988年、2005年两次海市蜃楼的全程拍摄和电视连续剧《八仙过海》的拍摄等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蓬莱的海洋文化内涵,开拓了发展海洋文化的新领域。 (四)多姿多彩的海洋民俗文化 蓬莱的海洋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渔灯节”。“渔灯节”是流行于山后初家、山后陈家、山后李家、山后顾家等渔村的节日,节期为每年的正月十三和正月十四。“渔灯节”是渔民的狂欢节日,规模最大的属山后初家和芦洋村。届时,渔民纷纷给龙王庙送灯、上供,祈求出海平安和渔业丰收。建国后龙王庙渐废,改为设供祭船、送渔灯、放鞭炮,近年又同时举行娱乐活动,场面壮观、热闹,吸引远近众多的游人前往参观,充分展示了蓬莱海洋民间民俗文化的魅力。此外,蓬莱的民间艺术渔民号子、大秧歌、剪纸以及蓬莱的饮食文化和土特产品等也都极富海洋文化特色。四、我市海洋旅游经济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市海洋旅游经济的发展情况 旅游业是蓬莱的传统产业和主导产业,是蓬莱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增长点。2004年,旅游直接收入达到1.2亿元,综合收入达到15亿元,对地方财税贡献率超过30%。随着2004年9月亚洲展示面积最大的蓬莱海洋极地世界正式开业,我市海洋旅游经济收入已经达到了全市旅游直接收入的一半以上,占据了旅游业的半壁江山。无论是从经济收入方面,还是从对蓬莱旅游业的拉动发展方面,可以说,海洋旅游在我市的旅游业中已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方面,近两年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2003年,拥有我国最大的海上园林、最大的海上奇石林、最长的海上游廊、最高的海上楼阁的八仙过海口景区投入运营;2004年,拥有世界最大的展示圆柱缸、亚洲最大的热带雨林馆、国内最大的鲨鱼馆和海龟馆、亚洲展示面积最大的海洋极地世界投入运营;投资5亿元、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军港——蓬莱水城明代古军港保护性修复工程目前正在顺利进行,预计2006底可全部完工并对外开放;国电聂家沙滩室内海水浴场项目开发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之中,预计2006年底投入运营。随着以上项目的逐步投入使用,以不同历史时期的海洋文化为题材的海洋旅游项目极大地丰富了我市的海洋文化内涵,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旅游业的整体快速发展。 (二)目前我市发展海洋旅游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海洋旅游项目不够丰富,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 目前,我市的海洋旅游项目主要有蓬莱水城、海洋极地世界、八仙过海口等景区(点),以及部分海上观光和沙滩休闲娱乐等一些小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市的海洋文化内涵,促进了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海洋旅游经济要想达到一定的规模,仅靠这几个项目是不够的,在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向海岸景观要效益,向海岛景观要效益,向海上景观要效益,向海底景观要效益,全方位、立体化地利用好各种海洋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创造海洋旅游经济的规模效益。 2、对庙岛群岛的海岛景观资源未能充分利用,与长岛在旅游业发展方面的合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海岛景观资源是海洋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虽有丰富的海岸景观、海滨山岳景观、海洋历史文化景观等海洋旅游资源,但唯独缺少吸引力很强的海岛景观资源。长岛在中国版图上称为庙岛群岛(古称沙门岛),共由32个岛屿组成,总面积56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46公里,享有“中国的夏威夷”之美誉。这里一岛有一岛之奇,一景有一景之丽,因海蚀地貌形成的各种奇礁异石,古朴清幽,玲珑剔透。而其丰富的海岛景观资源正是蓬莱旅游资源中所欠缺的。如何进一步加强同长岛的合作,利用好长岛的岛屿景观,丰富我们蓬莱的海洋旅游资源,形成旅游经济的双赢,是需要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与研究的课题。 3、海洋旅游淡季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如何做到“淡季有活动、旺季有高潮”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研究 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存在较大差别,这种差别强烈地吸引着久居大陆和城市的人们,纷纷走近大海,分享大海带来的无穷乐趣。蓬莱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海洋资源、纷繁的神话传说、优美的山海风光、众多的名胜古迹等旅游资源,每年吸引大约二百万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但由于北方地区气候等方面的原因,这二百万游客大多集中在4-10月份的旅游旺季,而在其它月份的旅游淡季游客数量相对较少。如何解决旅游淡旺季问题,做到“淡季有活动、旺季有高潮”,使我们蓬莱的海洋旅游资源在淡季对游客同样具有吸引力,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加强研究。 五、加快我市海洋旅游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探讨 (一)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全力打造海洋旅游精品 1、以游艇俱乐部为核心,推进海洋旅游资源开发 (1)游艇业的发展现状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世界游艇年消费额高达400亿美元,如果加上相关的维修、管理、娱乐等费用,全球每年的游艇经济收入将超过500亿美元。全球发达国家平均每171人就拥有一艘游艇,挪威、新西兰等地更高达每8人拥有一艘,就连内陆国家瑞士也达到每69人拥有一艘。中国虽然海岸线总长3.2万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但游艇俱乐部的数量却寥寥无几。在造船上,中国已占领5%的国际市场,但游艇产业却几乎是一片空白,每年游艇出口仅有1700多万美元。 据统计数据表明,在当今世界船舶市场上,游艇工业在国际上有着巨大的市场份额。仅休闲豪华游艇一项,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每年的销售总额基本上保持在1600亿元上下,而最近几年更是上升至2000亿元左右,加上游艇配件和水上运动器材,年贸易额基本上达到3000多亿元,甚至超过商船和远洋发达国家的销售总额。因此,从未来发展来看,中国游艇业发展的潜在市场空间非常巨大。 (2)我市游艇业已具备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条件 从发展游艇娱乐业的条件来看,我市已具备了发展的物质条件和消费群体基础。蓬莱是全国著名的海滨度假旅游胜地,海岸线长65公里,与由30多个岛屿组成的庙岛群岛相距仅6.6海里,海岸景观和海岛景观资源丰富,为游艇娱乐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蓬莱市2004年人均GDP水平已达到30000元(3628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9649元。同时,蓬莱也汇集了相当规模的外商投资群体、企业成功人士和每年约二百万左右的游客,这更为我市海洋旅游业的大发展、游艇消费步入到中产阶段家庭提供了消费群体基础。可以说,目前我市发展游艇娱乐业的时机已经较为成熟。 (3)以游艇俱乐部为核心,开发系列海洋旅游产品 A、观海旅游产品。蓬莱海域风光秀丽,景色怡人。南望可看到“仙阁凌空”的蓬莱阁、怪石嶙峋的田横山、山峦叠障小泰山,北望可看到群岛罗列的庙岛群岛,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虚无缥缈、亦真亦幻的海市蜃楼。在开发上可以“游艇俱乐部”的形式向俱乐部成员推广专门设计的旅游线路产品,向国内外游客宣传各种形式的观海旅游。 B、海洋体育竞技旅游。蓬莱沿海海岸线漫长、海洋资源丰富,发展海洋体育竞技旅游条件优越。可以发展海钓、游泳、帆船、帆板、摩托艇、冲浪、滑水、划船、水上飞机和沙滩足球、沙滩排球等运动。游艇俱乐部会员一般为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在长期的商场、官场生涯中,培养了一种敢于正视挑战的冒险精神,而海上体育竞技活动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刺激性和娱乐性特点,正符合了游艇会俱乐部会员的消费品味。并且,海洋体育竞技旅游符合国际旅游潮流,海上体育赛事具有轰动效应。可利用游艇俱乐部会员的名声、资源,迅速提升游艇俱乐部的知名度,使游艇消费更深入到普通消费者的心中,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同时还能够迅速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塑造蓬莱海洋旅游的品牌效应。因此,应优先将其开发成为蓬莱海洋旅游的拳头产品。 C、海洋夜生活。旅游夜生活是当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游艇俱乐部会员生活中的一块重要空间。开发海洋夜生活文化旅游,除了在游艇俱乐部建造和完善具有现代气息的舞厅、卡拉OK厅、高档夜总会以外,还应从蓬莱特色出发,开展具有海洋特色的夜生活文化旅游产品,营造一种蕴涵着丰富海洋文化内涵的夜生活氛围。 D、海洋渔业旅游。蓬莱海洋渔业旅游业的开发,可以开展参与性旅游。一方面,可以游艇俱乐部为核心,举行各种形式的钓鱼、钓蟹等活动,另一方面,也可让游人随船出海,开展垂钓和养殖旅游等活动。还可以兴办海洋渔业展览馆,陈列各时期的渔船、渔具等实物模型,使游客全面了解蓬莱海洋渔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E、海洋食文化旅游产品。品尝风味餐饮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海味特色的食文化应该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蓬莱海域盛产鲍鱼、对虾、海参等各种海珍品,用这些海产品制作出具有蓬莱地方风味的海鲜佳肴,还有驰名中外的加吉鱼,更是蓬莱的传统拳头水产品。“食”是旅游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目的不仅为大饱口福,更重要的是体会异国、异地的风情与文化。 F、以游艇俱乐部为核心,开展各种形式的品牌宣传活动。可以游艇俱乐部为核心,组织“游艇俱乐部发展与海洋旅游业开发国际研讨会”和“国际游艇拉力赛”等各种形式的品牌宣传活动。发挥蓬莱市游艇业的消费带动作用,为沿海地区游艇业的发展塑造良好的形象作用,将游艇俱乐部精心打造成蓬莱海洋旅游的一张名片,吸引海内外的游客在蓬莱享受全方位的海洋旅游服务,并为在蓬莱的成功人士和外商提供集休闲运动、办公、商务、联谊于一身的高档次的游艇消费活动,使游艇俱乐部成为一个成功人士业务交往的俱乐部,事业发展的平台。 2、开发水下潜艇观光旅游项目 海上蓬莱的秀美景色早已为世人所目睹,海底蓬莱是什么样呢?水下潜艇观光无疑对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据 新浪网六月十九日报道,我国首艘民用全潜式观光潜艇在大连完工并通过国际论证,而这艘被誉为“水下豪华客机”的民用观光潜艇造价仅为200万美元,远远低于国外同类潜艇,但其安全系数与在陆地几乎无异,技术性能优越。观光潜艇的国产化为乘坐潜艇观赏蓬莱海底的神秘景色提供了充分的可行条件。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国内只有海南三亚有一艘自芬兰引进的全潜观光艇,每位游客水下观光50分钟,收费近300元。我市如果能抢抓机遇开展水下潜艇观光旅游,必将成为胶东半岛乃至北方地区的又一个旅游热点项目。 3、以蓬莱水城为依托,建立海上影视基地 蓬莱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民间风情浓郁、神话传说纷繁、滨海特色鲜明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蓬莱阁、蓬莱水城、戚继光故里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百个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资源丰富。登州古港曾与扬州、泉州、明州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通商口岸”,享誉海内外。北宋中期,蓬莱变成了北方最著名的海防要塞,登州古港也由繁华的商贸港口变成了威严的军事重地,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目前,投资5亿元的蓬莱水城明代古军港保护性开发修复工程正在顺利进行,预计2006年底可完工并对外开放。工程完工后,蓬莱水城将重现明代古军港的原貌。以蓬莱水城为依托,结合蓬莱阁、戚继光故里、八仙过海口以及蓬莱和长岛海域的海洋景观资源,把旅游文化与影视文化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海上影视基地具有优越的条件。基地可以影视拍摄和旅游观光为主要功能。既可以拍摄以古代港口商贸和海洋军事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可以拍摄反映现代海洋文化的影视作品。游客除了可以在片场看到明星拍戏外,影视基地还可以不定期地举行明星与影迷的见面会,让游客"零距离"接触明星。观影视拍摄,邀明星合影,请明星签名,与明星互动,以明星的名人效应来宣传蓬莱,推动蓬莱旅游业的加速发展。 (二)加强与长岛的合作,充分利用庙岛群岛的海岛景观丰富我市的海洋旅游资源 长期以来,长岛与蓬莱在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尤其在旅游业方面,长岛对蓬莱的依存度较高。由于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原因,长岛与外界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蓬莱。蓬莱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与长岛的海岛景观资源呈互补关系。蓬长双方应该在旅游业的发展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特别是在对长岛的岛屿资源开发方面,更应该开展深入、有力的合作。蓬莱可以借助长岛的岛屿资源开发丰富自己的海洋旅游资源,长岛也可以借助蓬莱巨大的旅游市场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形成旅游经济的双赢局面。 (三)划分淡旺季重点促销区域,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工作针对性 蓬莱具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既有适合夏季海洋旅游的海岸和海岛自然景观资源,又有适合冬季海洋旅游的室内人文海洋景观资源,如海洋极地世界和在建的聂家沙滩室内海水浴场等。在旅游促销方面,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划分区域、突出重点进行宣传。如旅游旺季可以内陆地区为宣传重点,让久居内陆的人们亲身体会大海带来的无穷的乐趣;旅游淡季可以沿海地区为宣传重点,让常年生活在海边的人们体验到冬季在海水中嬉戏的享受和观赏海洋极地动物带来的乐趣,做到“淡季有活动、旺季有高潮、年年有创新”,有效地解决淡旺季海洋旅游旅客严重失衡的问题。

网上没有找到可下载的原文。建议你还是到图书馆进行查找。《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统计自相似和分数维度》(How Long Is the Coast of Britain? Statistical Self-Similarity and Fractional Dimension)是由本华·曼德博写的论文,最初在1967年于《科学》发表。在这篇论文内曼德博讨论了维度于1和2之间的自相似曲线。虽然曼德博没有用“分形”(fractal)这个词汇,但这些曲线都是分形。论文的首部分,曼德博讨论了路易斯·弗赖·理查森对海岸线与其他自然地理边界的测量出来的长度如何依赖测量尺度的研究。理查森观察到,不同国家边界测量出来的长度L(G)是测量尺度G的一个函数。他从不同的好几个例子里搜集资料,然后猜想L(G)可以透过以下形式的一个函数来估计:L(G)=MG1-D曼德博将此结果诠释成显示海岸线和其他地理边界可有统计自相似的性质,而指数D则计算边界的豪斯道夫维度。透过这个看法,理查森的研究的例子的有着从南非海岸线的1.02到英国西岸的1.25的维度。在论文的第二部分,曼德博描述了不同的关于科赫雪花的曲线,它们都是标准的自相似图形。曼德博显示计算它们的豪斯道夫维度的方法,它们的维度都是1和2之间。他亦提及填满空间、维度为2的皮亚诺曲线,但并未给出其构造。这篇论文很重要,因为它既显示了曼德博早期对分形的思想,同时又是数学物件和自然形式的联结的例子——曼德博以后很多工作的主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