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青霉素论文发表篇数

发布时间:2024-07-06 14:06:48

青霉素论文发表篇数

这个人就是弗莱明。青霉素的大量产生,不但就治了二战中无数的伤员,而且我们现在也离不开它。

青霉素是1928年被发明的。

1928年9月15日,亚历山大·弗莱明外出休假,一只未经刷洗的废弃的培养皿中长出了一种霉菌,因此他发明了青霉素。

进一步的试验表明,这种抗菌素作用缓慢,且很难大量生产。在他转向其它研究项目之前,他在1929年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自己的发现,但当时这篇论文并未引起重视。

1938年,英国牛津大学病理学家霍德华·瓦尔特·弗洛里和德国生物化学家恩斯特·鲍里斯·钱恩偶然读到了弗莱明的文章,于是开始做提纯实验。1941年给病人试用。

在英美政府的鼓励下,现在医药公司进入了这个领域,很快就找到了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的方法。起初,青霉素只是留给战争伤员使用,但是到1944年,英美公民在医疗中也能够使用了。1945年战争结束时,青霉素的使用已遍及全世界。

扩展资料:

青霉素的分类

1、青霉素G类:如青霉素G钾、青霉素G钠、长效西林`青霉素G、peillin G、 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等。

2、青霉素V类:(别名:苯氧甲基青霉素、6-苯氧乙酰胺基青霉烷酸) 如青霉素V钾等(包括有多种剂型)。

3、耐酶青霉素:如苯唑青霉素(新青Ⅱ号)、氯唑青霉素等。

4、氨苄西林类: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

5、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如羧苄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等。

6、美西林及其酯匹西林:如美西林及其酯匹美西林等,其特点为较耐酶,对某些阴性杆菌(如大肠、克雷伯氏和沙门氏菌)有效,但对绿脓杆菌效差。

7、甲氧西林类:如坦莫西林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历史上的今天:弗莱明发明青霉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霉素

1929年英国学者弗莱明首先在抗生素中发现了青霉素,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病理学家弗洛里实现对青霉素的分离与纯化,并发现其对传染病的疗效,与英国生物化学家钱恩共获1945年诺贝尔奖。目前所用的抗生素大多数是从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的,有些抗生素已能人工合成。由于不同种类的抗生素的化学成分不一,因此它们对微生物的作用机理也很不相同,有些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有些抑制核酸的合成,有些则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化学本质:盐酸巴氨西林。其化学名为1-乙氧甲酰乙氧6-〔D(-)-2-氨基-2-乙酰氨基〕青霉烷酸盐酸盐。

飞机上是看书的好地方,精力集中,不到两小时就看完了医学大神系列《弗莱明与青霉素》。想起古人作诗于马上、枕上、厕上,现代人差不多,尤其是没有网络的飞机上。 看书前留在记忆中的关于青霉素的传奇故事已经忘了是源自教科书还是哪里:弗莱明做了一批培养皿培养葡萄球菌,做好之后堆在实验室角落去休假。一个月后回来,其中一个培养皿居然有个无菌圈,于是,他发现了改变世界的青霉素!End of the story. 看完书,才终于明白了对人类发现、生产青霉素的历史,几次感慨“原来如此”。 一句话描述:弗莱明恐怕是这14本书所提到的医学大神之中,最福星附体的那一位;运气可谓巅峰造极。 当然,至高运气也是要建立在实力和工作基础之上。 他运气的最佳体现就是发现青霉素的故事。这个故事步骤简单,似乎非常容易重复检验。可是人们读他的论文去重复,却没看到那个圈。 直到半个世纪后,一位研究者在收集包括气象条件在内的所有信息之后,才终于还原出来。 因为青霉素杀菌功能发挥是在细胞分裂时,对已经长成的细菌没有作用。考虑到青霉素的杀菌特性,根据研究,必须有下列事件严格按顺序发生: 1. 流程。弗莱明在一批培养皿里播种了葡萄球菌,没有按常规做培养,而是播种后就把培养皿堆放在实验室里。 ——小概率事件之一。通常播种完都会立即培养,如果培养了葡萄球菌生长成为成年细菌,那后来飞入的青霉就无法制造出无菌圈。 2. 青霉。一粒青霉芽孢落入其中一个培养皿,杀死葡萄球菌造成无菌圈。 ——小概率事件之二。霉菌污染常见,但污染弗莱明培养皿的青霉,后来发现是个罕见品种。霉菌百万种,单他实验室角落都能找到几百种,但能杀死葡萄球菌的,只有这一种。罕见品种的青霉芽孢飞进他的实验室、落到有葡萄球菌的培养皿里,运气非凡。 3. 温度。青霉和葡萄球菌各自的温度需求不同。青霉喜欢凉爽,摄氏15-25度下生长。葡萄球菌喜欢温暖,25度以上生长。 ——小概率因素之三。如果实验室始终凉爽,青霉长,而葡萄球菌不长,没有菌,自然看不到无菌圈。如果实验室温度一直高于25度,就只有葡萄球菌没有青霉,也看不到无菌圈。在那个没有空调的年代,偏偏伦敦的天气在那个夏天正好经历了先降温十天后恢复正常的过程,所以弗莱明在9月3号回到实验室,才能看到那个名扬天下的怪圈。 以上一系列的小概率事件连续发生、组合在一起的概率,堪比同一天连中两次彩票大奖。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弗莱明只是发现了青霉菌里含有可杀菌的青霉素,并没有让青霉素成功得到临床应用。在天赐好运的弗莱明盛名之下,被广大媒体所忽视、所省略的,真正研发、生产和推广了青霉素的弗洛里领导的牛津团队,才是这本书里浓墨重彩描绘的群像。 弗莱明在1929年发现了青霉素后,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英国实验病理学杂志》上。但在后续的实验中,他并没能成功验证到青霉素的杀菌作用。他的实验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浓度过低、碰到对青霉素不敏感的细菌等。后来他对青霉素的研究几乎完全停止。 直到十年以后,牛津大学威廉邓恩病理学院院长弗洛里把目光投向了青霉素。总结起来,弗洛里做对了以下事情: 1. 建团队。 弗洛里领导力超群,搭班子眼光精准。他上任为学院院长后,不仅豁达地留任了也参加院长竞选的竞争对手、细菌学家嘉德纳,更是积极招募各种专家,组建现代化的研究团队。他设计的团队要包括生物化学专家、细菌学专家、生物学专家、临床专家等等。而同时代其他医学界人包括弗莱明还是习惯孤军作战的传统模式。 弗洛里又继续招揽了生物化学博士钱恩、化学家亚伯拉罕,以及动手能力超强的生物化学兼细菌学博士席特利。2. 把方向。 弗洛里希望寻找天然抗菌物质,首先通过文献检索逐渐聚焦到三篇文献的三种物质,分别是青霉素、枯草杆菌、绿脓杆菌。后来的事情也验证了他的学术判断力非常敏锐。 3. 募经费。 弗洛里先是向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为青霉素研究项目申请经费一百英镑,战争时期经费紧张只批了二十五英镑——有史以来英国(或全世界)政府投资项目里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一项。用完后,又向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申请三年总计7510英镑的经费,最终获批每年1250英镑、连续五年。 4. 攻难关 弗洛里团队一路上闯过了培养青霉菌、浓缩提纯青霉素、动物试验、人体试验、说服药厂投资规模量产等系列难关,最终成功获得了青霉素这个医生们盼望了几个世纪的抗菌药物。在这个跨国界、跨学科的过程中,他的组织领导能力、调动资源能力不可缺少。 以其中一点为例说明弗洛里面对的死结局面:要拿出人体试验的数据,必须请厂家量产青霉素;可是要想让厂家量产青霉素,厂家却要先看人体试验数据。最终还是依靠团队(主要是席特利)的工作,让青霉素产量比一年前增长了一千倍,拿到了足够做人体试验的药量。 成功以后,桂冠却几乎都落在其实只是发现了青霉菌的弗莱明身上。因为在媒体眼中,报道牛津团队的话,故事非常枯燥,充满了柱色谱法、反向提取、实验组、对照组等艰深的概念;而弗莱明的故事则既亲民又充满了神奇、励志的功效。 1945年12月,弗莱明、弗洛里与钱恩获得了诺贝尔奖;席特利受名额限制没能获奖。 青霉素的故事就是这样。读完后,在我心底,确实有那么一点点张冠李戴的遗憾。尤其是动手能力天才席特利,解决了无数具体的技术难题,完全是青霉素开发工程项目总工程师的角色,却苦于名额限制未能获得诺贝尔奖。弗莱明的好运令人艳羡;但弗洛里的品格与能力更让我钦佩。虽然是英国绅士,但在我看来,弗洛里有些中国传统文化中“士”的味道。他秉承了医疗救人而不是牟利的信念,不同意团队中钱恩为青霉素提纯步骤申请专利的提议。在跟弗莱明一起的某些尴尬场合,也出于绅士精神,不让名不副实的弗莱明当场难堪。 惋惜也好、遗憾也罢,其实都是旁观者心底的倒影。对于牛津团队,我想发现并研发青霉素,使其临床应用,救治无数人类,这一功德无量的业绩,要远比获奖、逐利更加兴奋、自豪。毕竟,一生能碰到一次这样的机遇,作为科学家已经不枉此生。百年之后的人们是否记得发明者的名字,又有什么关系呢?

弗莱明青霉素论文发表

青霉素是怎样被发现的发现青霉素的是来自英国的亚历山大,弗莱明,1927年的一天,一篇关于导致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金葡菌变异的研究论文引起了弗莱明的注意,论文称,金葡菌在培养基上经历52天的温室培养后,会产生多种变异菌落,其中含有某种不知名的白色菌落,但文中并未解释这种变异菌落的用途,出于对该文的疑惑和其它原因,弗莱明决定弄清楚这些变异菌落的用途

这个人就是弗莱明。青霉素的大量产生,不但就治了二战中无数的伤员,而且我们现在也离不开它。

弗莱明用试验证明绿色霉菌没有毒副作用,认为这将对医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用它可以治疗许多以前无法治疗的病症。弗莱明立即把这一极具应用价值的发现写成科学论文,发表在了1929年《英国实验病理学杂志》上,并在文章中将这种滤液称为盘尼西林(Penicillin),即我们今天所称的青霉素。

1945年12月10日第四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弗洛里、钱恩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争光霉素发表论文

zhēng guāng méi sù

bleomycin

争光霉素是轮枝链霉菌(Streptomyces verticillus)产生的抗肿瘤的抗菌物质,由梅沢浜夫等(1965)分离出来的。可分为A、B两大类, A类还可细分为5种。在化学结构上,是含23个硫原子的多肽与铜螫合。抗肿瘤作用是基于它可抑制DNA合成,抑制作用包括切断DNA和抑制DNA多聚酶的合成.据称对鳞状上皮细胞癌尤其有效。

争光霉素 ,博莱霉素

Bleomycin ,BLM

用于皮肤癌、头颈部癌、食管癌、肺癌、宫颈癌、 *** 癌、恶性淋巴瘤有效。对脑瘤、甲状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睾丸肿瘤、纤维肉瘤等有时亦有效。对寻常疣、牛皮癣等亦有效。

1.肌注:成人每次剂量15~30mg(1.5~3万单位),用等渗盐水2~3ml溶解,行深部肌注,每周2~3次。如遇显著发烧时,可适当减少剂量,1疗程总量为300~600mg(30万~60万单位)。 2.静注:剂量同上,溶于等渗盐水或5%葡萄糖液10~20ml中缓注。 3.动脉内注射:剂量同上,溶于等渗盐水或5%葡萄糖液10~20ml中,慢慢推入。 4.亦可作肿瘤内注射(需用等渗盐水稀释到2mg/ml)及局部敷用。 5.治疗寻常疣:用本品0.1%溶液(等渗盐水为溶剂)1ml,注入疣的基底部或疣体内,2~4周后,如未脱落,可注射第2次,直至全部脱落。

1.常有恶心、呕吐、口腔炎、皮肤反应、药热、脱发、色素沉着,指甲变色、手足指趾红斑,硬结肿胀、脱皮等。 2.偶有过敏性休克。 3.老年病人肺部经过放射治疗者及肺功能不良者慎用。 4.用药后避免日盼。

针剂。 10mg,15mg.

博来霉素是一种混合物,有10余种有效成分,主要为A,B二大群,争光霉素为博来霉素A2.

青蒿素论文发表

青蒿素的专利权没有被抢先注册。

李顺德指出,根本不存在“抢注”的问题。“所谓的‘抢注’,是在你披露以后,别人在此基础上,以各种不同的改进专利的形式出现,而在这方面,我们后续的工作没有跟上,既没有做及时的深入研究,也没有进行相关方面的专利申请。

说到底,还是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而按照申请在先原则,谁先申请就归谁。所以,不要简单地说被别人‘抢注’了,是人家在这方面后续创新跟进得快,并且是在你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发明创造。”

“实际上,即便当初有基本专利申请,专利的保护期来讲,一般是自申请之日起20年,到现在已经早过20年了,也不会保护到现在了。

也就是说,在基本专利基础上,你要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增加后续的改进专利,才能有效地保护你的成果。现在世界各国很多医药厂家都是这么做的。”李顺德说。

1977年在《科学通报》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名义,发表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1978年5月,又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名义,发表了青蒿素结晶立体绝对构型的论文;

1979年,第二篇关于青蒿素化学结构的论文,以北京中药所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科研人员署名发表于《化学学报》。此后数年内,中国的相关人员陆续在国际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公布了青蒿素的相关技术文献。

新中国第一部《专利法》1984年制定,1985年才开始实施。一般而言,如果在发明成果公开发表之前没有申请专利保护,此后将因为“不具备新颖性”而不能再申请专利。

由此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抗疟药物青蒿素也因此失去国际上获得基本专利的保护机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青蒿素基本专利与我失之交臂

一,青蒿素的发现屠呦呦发现青蒿素(Artemisinin),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引起人们对参与青蒿素研制人员的关注,特别是周维善院士等人全合成青蒿素,得到媒体大量报道。1970年代初,屠呦呦从植物中提取了青蒿素。1979年上海生物物理所确定了蒿素青的绝对空间构型。1977年报道了青蒿素结构。[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科学通报,1977,(3):142.] 1979年12月以英文公开报道青蒿素抗疟作用。[Qinghaosu Antimalarial Coordinatiing Research Group, Antimalarial studies on qinghaosu. Chinese Medicine Journal, 1979, 92(12):811-816.](It remained largely unknown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for about seven years, until results were published in the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in 1979.The report was met with skepticism at first, partly because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artemisinin, particularly the peroxide, appeared to be too unstable to be a viable drug.)    二,青蒿素的合成全合成,新发现的化合物由已知化合物一步一步的人工合成的过程。半合成,新发现的化合物由另一个未知化合物一步一步的人工合成的过程。全合成在有机合成史中非常重要,几百年来创造许多经典的合成方法及技术等。奎宁作为治疗疟疾的药物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青蒿素的前一代药物,从树皮中提取.大约在1850-2000年之间,有机化学家们不断地全合成奎宁化合物,涌现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开创一个又一个研究领域.[1],1983年1月,Schmid G, Hofheinz W.发表青蒿素全合成论文.[Schmid G, Hofheinz W. Total synthesis of Qinghaosu. J Am Chem Soc, 1983, 105(3):624~625].反应示意图见上面.以(-)-2-异薄荷醇((-)-Isopulegol)为原料,巧妙的设计,最后得到青蒿素.反应物(11)>>反应物(12)>>青蒿素是最后两步关键反应,其他研究者都参照该步骤.[2],1983年6月,许杏祥,朱杰,黄大中,周维善发表了青蒿素半合成的论文.[许杏样,朱杰,黄大中,周维善.青蒿素及其一类物构造和合成的研讨. X. 从青蒿酸立体操纵合成青蒿素和脱氧青蒿素. 化学学报,1983,41(6):574-575].系列论文研究之一,参考论文[1],大约经过5步反应,最后两步借用论文[1],没有独创性.由已知开始物一步一步合成到最后的未知物,这篇论文却把最后5步先合成了,而且关键的两步还是借用论文[1],有疑团丛丛之感!!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XXB198306015.htm(《化学学报》 1983年06期,中文摘要)http://sioc-journal.cn/Jwk_hxxb/CN/abstract/abstract335886.shtml(化学学报(Acta Chim. Sinica),英文摘要)[3],1984年5月许杏祥等报道以香草醛为原料合成双氢青蒿酸甲酯.[许杏祥,朱杰,黄大中,周维善.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结构和合成的研究 XVII.双氢青蒿酸甲酯的立体控制性合成-青蒿素全合成,化学学报,1984,V42(9): 940-942].结合论文[2],构成青蒿素的全合成.但至今为止,没被研究者引用过,不知什么原因,无法重复?既然是全合成,为什么不直说哪?玩弄文字游戏? [4],论文[3]英文版[《Acta Chim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1984年02期,Studies on structures and syntheses of arteannuin and its related compounds——ⅩⅦ.The stereocontrolled total synthesis of methyl dihydroarteannuate—T

《青蒿素的化学研究》。屠呦呦教授是中国著名的药学家和中药学家,曾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的研究成果被广泛收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根据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屠呦呦教授发表的期刊论文最早的一篇是1965年发表在《中国科学》杂志上的《青蒿素的化学研究》。这篇论文是屠呦呦教授在研究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方面的重要成果,为后来的青蒿素研究奠定了基础。

青蒿素论文发表40周

反正是屠呦呦获奖了

一,青蒿素的发现屠呦呦发现青蒿素(Artemisinin),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引起人们对参与青蒿素研制人员的关注,特别是周维善院士等人全合成青蒿素,得到媒体大量报道。1970年代初,屠呦呦从植物中提取了青蒿素。1979年上海生物物理所确定了蒿素青的绝对空间构型。1977年报道了青蒿素结构。[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科学通报,1977,(3):142.] 1979年12月以英文公开报道青蒿素抗疟作用。[Qinghaosu Antimalarial Coordinatiing Research Group, Antimalarial studies on qinghaosu. Chinese Medicine Journal, 1979, 92(12):811-816.](It remained largely unknown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for about seven years, until results were published in the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in 1979.The report was met with skepticism at first, partly because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artemisinin, particularly the peroxide, appeared to be too unstable to be a viable drug.)    二,青蒿素的合成全合成,新发现的化合物由已知化合物一步一步的人工合成的过程。半合成,新发现的化合物由另一个未知化合物一步一步的人工合成的过程。全合成在有机合成史中非常重要,几百年来创造许多经典的合成方法及技术等。奎宁作为治疗疟疾的药物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青蒿素的前一代药物,从树皮中提取.大约在1850-2000年之间,有机化学家们不断地全合成奎宁化合物,涌现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开创一个又一个研究领域.[1],1983年1月,Schmid G, Hofheinz W.发表青蒿素全合成论文.[Schmid G, Hofheinz W. Total synthesis of Qinghaosu. J Am Chem Soc, 1983, 105(3):624~625].反应示意图见上面.以(-)-2-异薄荷醇((-)-Isopulegol)为原料,巧妙的设计,最后得到青蒿素.反应物(11)>>反应物(12)>>青蒿素是最后两步关键反应,其他研究者都参照该步骤.[2],1983年6月,许杏祥,朱杰,黄大中,周维善发表了青蒿素半合成的论文.[许杏样,朱杰,黄大中,周维善.青蒿素及其一类物构造和合成的研讨. X. 从青蒿酸立体操纵合成青蒿素和脱氧青蒿素. 化学学报,1983,41(6):574-575].系列论文研究之一,参考论文[1],大约经过5步反应,最后两步借用论文[1],没有独创性.由已知开始物一步一步合成到最后的未知物,这篇论文却把最后5步先合成了,而且关键的两步还是借用论文[1],有疑团丛丛之感!!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XXB198306015.htm(《化学学报》 1983年06期,中文摘要)http://sioc-journal.cn/Jwk_hxxb/CN/abstract/abstract335886.shtml(化学学报(Acta Chim. Sinica),英文摘要)[3],1984年5月许杏祥等报道以香草醛为原料合成双氢青蒿酸甲酯.[许杏祥,朱杰,黄大中,周维善.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结构和合成的研究 XVII.双氢青蒿酸甲酯的立体控制性合成-青蒿素全合成,化学学报,1984,V42(9): 940-942].结合论文[2],构成青蒿素的全合成.但至今为止,没被研究者引用过,不知什么原因,无法重复?既然是全合成,为什么不直说哪?玩弄文字游戏? [4],论文[3]英文版[《Acta Chim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1984年02期,Studies on structures and syntheses of arteannuin and its related compounds——ⅩⅦ.The stereocontrolled total synthesis of methyl dihydroarteannuate—T

青蒿素的期刊论文最早的时间在 1977年2月15日。

青蒿素(Artemisinin)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22O5,相对分子质量282.34。

青蒿素为无色针状结晶,熔点为156~157℃,易溶于氯仿、丙酮、乙酸乙酯和苯,可溶于乙醇、乙醚,微溶于冷石油醚,几乎不溶于水。因其具有特殊的过氧基团,它对热不稳定,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分解。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也是当下治疗疟疾的最有效最重要手段。但是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

青蒿素其它作用也越来越多被发现和应用研究,如抗肿瘤、治疗肺动脉高压、抗糖尿病、胚胎毒性、抗真菌、免疫调节、抗病毒 [ 、抗炎、抗肺纤维化、抗菌、心血管作用等多种药理作用  。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与另外两位科学家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疟疾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迄今依然还是一个全球广泛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1631年,意大利传教士萨鲁布里诺(AgostinoSalumbrino)从南美洲秘鲁人那里获得了一种有效治疗热病的药物——金鸡纳树皮(cinchonabark)并将之带回欧洲用于热病治疗,不久人们发现该药对间歇热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1820年,法国化学家佩尔蒂埃(PierreJoseph)和药学家卡文托(JosephBienaiméCaventou)从金鸡纳树皮分离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并将之命名为奎宁(quinine)。

“得奖、出名都是过去的事,我们要好好‘干活’。”2018年初,出生于1930年的屠呦呦略显焦急。

在这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眼中,“新年”更多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在提醒她“还有很多事要做”。

屠呦呦谈起了她的新年期望。

期望一:发现青蒿素更多“秘密”“把论文变成药”

自1969年正式接触抗疟药,至今近50年的岁月中,屠呦呦与青蒿素结下不解之缘。

她和研究团队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深入到微观世界,让青蒿素更多的“秘密”显现出来。

对于普通人来说,从青蒿到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科学的进步让更多人获益;然而,对于科学家们来说,每一小步前进都显得步履维艰。

“青蒿素抗疟的疗效比较客观,但是青蒿素是怎样实现抗疟、在人体中发挥药用作用的机理是什么,以前我们做得不够,现在要深入研究。”屠呦呦告诉记者,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这是她和科研团队的攻关重点。

“我们明白了青蒿素抗疟机理,就能更充分地发挥药效,更好地应用这种药,这是青蒿素研究的重要环节。”弄清楚青蒿素的“秘密”,很可能不仅仅是发挥它抗疟的作用,屠呦呦告诉记者,她已经看到青蒿素“在扩大适应症方面的希望”。

“科学要实事求是。药物的关键是疗效,我们现在就是要把论文变成药,让药治得了病,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屠呦呦说。

期望二:建立中医药国家实验室广纳海内外人才

“几十年前青蒿素刚被发现时,也有其他一些单位在进行研究,但因为没得到足够重视,很多东西发现了却没深入做下去。”屠呦呦回忆,“我们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正是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屠呦呦更加珍惜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这个研究平台,并希望它能“升级”成为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国家级实验室:“现在党和国家这么重视中医药事业,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高水平、高层次的中医药研究平台,用最尖端的现代科学技术把青蒿素研究做‘透’,实现真正意义的中西结合。”

同时,高水平的研究平台自然可以吸引更多海内外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我们已经引进了一些青年才俊,他们为推动青蒿素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但人才还是感觉不够,我们还想引进更多海内外人才。”屠呦呦看着团队中共事数十年的姜廷良(出生于1933年)、廖福龙(出生于1942年),眼神复杂,“我们都已经七老八十了。”

谈及未来的研究,屠呦呦瞬间恢复了自信和笃定:“我们不是为了得奖而得奖,也不是得了奖就完了,既然已经开始研究,就要拿出更多更实际的成果来。”

期望三:用现代科技研发中医药创新传承发展途径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约一半人口仍受疟疾威胁,当年发生2.12亿疟疾病例,死亡40多万人,疟疾仍是世界三大致死疾病之一。但正是由于中国科学家从中医典籍中获得启发、发现青蒿素,把更多人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青蒿素实实在在的效果,让国际承认了中医药疗效。”屠呦呦说,“从青蒿里面找到青蒿素很难,但全国‘523’团队证明了‘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的道理。”

屠呦呦认为,从青蒿到青蒿素的研发过程只是中医药创新的一种途径,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还有多种途径和可能性。

“怎样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屠呦呦说,“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前提。‘健康中国’需要我们去踏踏实实地‘做’,让更多医学科研成果应用到人,让更多患者远离病痛,这是每一名中医药工作者的追求和担当。”(本报记者梁相斌、周宁、卢国强)

获诺奖两年间:从几个人到“国家队”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距离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两年有余。两年间,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在忙些什么,科研是否取得了新突破?对于以屠呦呦团队为代表的中医药人,诺贝尔奖意味着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进中国中医科学院,探访屠呦呦团队。

青蒿素研究“国家队”: 从“几个人”到“一群人”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经》中描述的野鹿,呦呦地呼唤同伴一起到野外寻找和分享蒿草。

“几年前在中药所读硕士时曾见过屠老师,感觉就是一个慈祥的老太太,后来她得了诺贝尔奖,越来越出名,我才知道生活在我身边的老太太有这么高的学术成就。所以在报考博士时我义无反顾地‘投奔’了屠老师。”像博士生马悦一样,近两年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走进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大门。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廖福龙还记得曾经的“屠呦呦团队”:“实际上主要是屠教授带着两位做化学工作的科研人员,团队很小。”

而现在,青蒿素研究中心已升级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这并非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意味着该中心正日益发展成为青蒿素研究的“国家队”。

“对于青蒿素研究中心的设备、人员编制、经费筹措等方面,我们都给予大力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告诉记者,该院已把阐明青蒿素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及其控制方法,以及临床应用拓展、生物合成研究等列入“十三五”规划重点任务,并推荐申报国家有关创新项目。

“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对青蒿素作用机理的研究,需要‘大协作’思维。”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姜廷良说,在这种思路下,屠呦呦团队的构成也在发生巨大变化。

“目前,屠呦呦团队共20多人,这些研究人员并不局限于化学领域,而拓展到药理、生物医药研究等多个学科,形成多学科协作的研究模式。”廖福龙说。

青蒿素研究中心正在逐步建成覆盖国内外相关科研单位的研究平台。廖福龙介绍:“我们与中科院国家纳米中心等科研单位,新加坡国立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高校,大型上市药企等国内外各领域的不同机构开展专题协作研发,共同主办学术论坛等,以实现全球青蒿素科研资源和力量的整合与共享。”

“国内有些单位在一些特定领域的青蒿素研究甚至比我们还深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希望搭建青蒿素研发新平台,把国内外相关科研人员集合起来,融合运用各种科技手段。

青蒿素研发“惊喜”连连: 抗疟机理、适应症研究有所突破

青蒿素已被发现40年,但屠呦呦告诉记者:“截至目前,青蒿的‘全貌’我仍不完全了解。”

科学界公认的事实是,青蒿素进入患者体内后,在被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内浓度最高——达成这一共识已经40年,但为何会这样,仍然没有答案。

类似的问题还有,青蒿素在人体内代谢后会变成双氢青蒿素,药效甚至强于青蒿素。“这也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姜廷良说。

随着多学科、广泛协作的模式初步成型,针对青蒿素的研究广度、深度也在不断拓展,科学家们正一步步接近“谜底”。

“在对青蒿素抗疟机理的研究方面,我们目前更倾向于‘多靶点学说’,并已取得一定研究进展。”廖福龙告诉记者,研究人员还发现,青蒿中除青蒿素以外的某些成分虽然没有抗疟作用,但对于青蒿素的抗疟作用有促进作用,能够提高青蒿素的利用度。

“我们现在进行的青蒿素与其他抗疟药联合用药的研发中,也借鉴了中医药理论,采取多药物、多靶点办法寻找更好的疗效、克服耐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博士向丽说。

更重要的是,通过科研人员不断破解青蒿素的“密码”,这种已被发现40年的药物正显露出它更广泛的作用:

在对双氢青蒿素的深入研究中,屠呦呦团队发现该物质针对红斑狼疮的独特效果。“红斑狼疮是多因素综合导致的免疫系统异常,具有高变异性,传统治疗方法往往只能使用免疫制剂进行保守治疗,难以根治,且长期服药会造成感染、肿瘤等风险。”受访专家告诉记者,根据现有临床试验,青蒿素对盘状红斑狼疮有效率超90%、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率超80%,且在发生、发展到终结的整个病理过程均有明显的疗效。目前,“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已获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复同意开展临床验证。这也是双氢青蒿素被批准为一类新药后,首次申请增加新适应症。

同时,研究数据显示,青蒿素在固有免疫及获得性免疫疾病的各个阶段都可发挥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人员已证明青蒿素在治疗肿瘤、白血病、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硬化、变态反应性疾病等方面也有一些效果。

“目前,青蒿素治疗肿瘤等课题正在进行深入攻关,与此同时,我们正在制定青蒿素在制备过程中的工艺优化标准。”廖福龙介绍,近两年,屠呦呦团队正式发表15篇科研论文,其中包括两篇影响因子超过10的重要论文,还有三项专利正在申报中,针对青蒿素可能出现的耐药机制研究也已启动。

同时,屠呦呦团队的“青蒿素类化合物抗疟机理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500万元资金支持;科技部有关青蒿素适应症重大新药项目已获批;不少药企提出合作申请……

“时代给了我们好机会,希望借此破除‘西医让你明明白白地死,中医让你稀里糊涂地活’的谬论。”屠呦呦说。

展望2018: 让中医药登上“大雅之堂”

“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随着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这句话迅速为全世界所知。

获得诺贝尔奖后,多所西方知名大学邀请屠呦呦参与科研、授予其“荣誉博士”等各种称号,甚至在经典的西医教科书中也可能首次出现中医药的内容。

在张伯礼看来,“屠呦呦效应”对于中国科技界特别是中医药科研人员,是一剂“强心针”——“这证明了中国科技工作者在我国从事的原创科研成果一样能够获得诺贝尔奖,这是对科技自信的巨大鼓舞。”

但同时,摆在这位中医药研究“国家队”掌门人面前的,还有无法掩饰的难题和尴尬:“从学术本身来说,中医药不像西医可以通过仪器、设备进行量化,很多东西‘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这也成为中医药进步的一种阻碍。”

更尴尬的是,截至目前,与西医有关的国家实验室已有近百个,而中医还是空白。

“中医药国家实验室不是为了图一个好听的名字,而是没有这样更高规格的平台,很难吸引高层次拔尖人才。”与屠呦呦一样,张伯礼为此十分焦虑,“我们中药研究所年均约有140篇SCI论文,谁说中医不能登大雅之堂?”

“无论中医西医,根本目的都是服务于人类健康。中医药的继承和研究、开发模式可以多种多样,对于青蒿素的研究只是其中一种,但多学科研究方式应该是未来发展趋势。”廖福龙说。

在张伯礼看来,以老百姓的重大需求、国家重大需求、世界重大需求为导向,把几千年来“原创经验”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青蒿素精神”,无疑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的正确方向。(本报记者梁相斌、周宁、卢国强)

记者手记:我眼中的“青蒿素精神”

采访屠呦呦有多难,相信每个试图尝试的人都深有体会。“得奖是过去的事,采访已经说得很多了,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搞研究,不是接受采访。”老人的拒绝往往坚决而不讲情面。

我们这次的采访也是一样。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的展板上,我们看到青蒿的图片和说明。为了采访,我们也查阅了很多关于青蒿、青蒿素的资料。

在与屠呦呦团队的互动和沟通中,我们逐渐对青蒿、屠呦呦、青蒿素、屠呦呦团队和青蒿素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从心底涌起崇敬之情。

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这种挽救了数百万人生命的植物,分布在几乎大半个中国的土地上。河边、山谷、路旁、林缘……甚至身处艰险的石隙,它也能倔强地生长。

青蒿没有美丽的花朵、扑鼻的花气,如果不是刻意观察,大多数人甚至会忽视这种随处可见的植物;它没有争奇斗艳之心,在百花盛开的时节,它低调地待在一旁,不求有人赞美。

然而,青蒿无论身处的环境多么复杂、艰苦,它只是默默地吸取营养,然后一丛丛、一蓬蓬精彩地生长。

不畏艰难、甘于寂寞、脚踏实地、甘于奉献……这像极了屠呦呦、屠呦呦团队,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科研工作者们。正是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默默的付出,让我们能体会到更美好的生活。

我们理解了科学家的拒绝。屠呦呦曾说“这几年也受表彰了、也露脸了,现在得干活了”——他们关注的,就是自己的研究课题、项目进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多做贡献。

屠呦呦所带的博士生马悦说:“屠老师的一生都没有因为周遭的环境变化而心有旁骛。她对科学研究的踏实和执着打动了我们。”

“科学要实事求是。药物的关键是疗效,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论文变成药,让药治得了病,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屠呦呦说,“我们不是为了得奖而得奖,也不是得了奖就完了,既然已经开始研究,就要拿出更多更实际的成果。”

言犹在耳,我们似乎看到一丛丛在风雨中倔强生长的青蒿,更感受到中医药工作者“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的“青蒿素精神”。

加油,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的可能。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