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发表中医骨伤科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2 19:37:55

发表中医骨伤科论文

自1970年进修中医骨科后,在县人民医院开设了30张病床的骨科,是当时全国少有的县级医院骨科。1978年调广西自治区医院外科工作,1985年成立骨伤科研究室任主任,1986年在韦以宗教授的建议下,成立广西自治区中医骨伤科研究所,韦任法人第一副所长。由于骨伤科后继乏人,韦以宗于1985年团结全国专家,成立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骨伤科学院,在28个省市自治区设34个分院98所辅导站,经四年努力,培训了6千多名骨伤科医生,缓解了社会的急需。同时,创办了我国第一份《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该杂志为全国科技核心期刊,韦以宗教授担任主编8年。1986年,韦与施杞等专家促成中华中医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的成立。1993年韦以宗教授出国办学,为东南亚各国培训195名骨伤科医师,获马来西亚卫生部长表扬。1997年9月,韦联合18个国家地区骨伤科界,在吉隆坡成立“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后于北京、澳大利亚悉尼、香港和德国美因兹召开第二、三、四、五届世界大会,出席代表达3000多人次,联合会会员发展到1200多人,包括24个国家地区。各届大会论文集和杂志发表论文548篇,促进了中医骨科在世界的普及提高。同时,创办了《世界中医骨伤科杂志》美国中英文版(1999),任总编。2003年,中国唯一以报导世界杰出华人新闻人物的《中华英才》杂志以“白衣风骨气自华——为了维护民族脊梁骨气,他呕心沥血编著中国骨科技术史,并牵头推动中医骨科走上世界;为了维护人类脊梁骨气,他潜心研究发明一说二论,令澳洲整脊专家惊赞中国整脊了不起”为题,报导韦以宗“传中医理念,扬中华骨气”“淡泊名利,博爱做人”的事迹。

水平挺好,主要是有自己的特色,通过中医的方法治疗。 一、 科室简介 1. 科室概述: 骨一科—医院未分科前的外三科,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分为骨一科,骨二科, ,脊柱科 ,神经外科,骨一科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1名,其中硕士以上学历6人,占总人数的54%,在读博士2名。主管护理师1名,护理师1名,护士10名。2005年骨一科门诊量合计:14239人, 2006年门诊量合计16297人。2007年1月到5月门诊量合计:8658人。2 . 科研与教学 主持的科研项目《骨伤熏洗液的研制》2004年11获自治区科技成果;并于2005年9月荣获首届新疆医学科技三等奖。主持的院内科研课题《柔筋补脾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的临床研究》发表在2005年11期《中医正骨》杂志上。2005年11月~2006年4月,完成了伸筋接骨胶囊治疗骨折的Ⅱ期临床试验;2005年12月~2006 年3月完成了雪莲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2005年9月~2006年9月完成了仙灵密骨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的Ⅱ期临床试验;2006年1月~2006年10月完成了仙牛健骨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的Ⅱ期临床试验;2006年5月~2006年9月完成了芍灵消增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Ⅱ期临床试验;乳没肩痛贴治疗肩周炎的Ⅱ期临床试验。2006年10月已开始伸筋接骨胶囊治疗骨折的Ⅲ期临床试验。参与了中医药管理局的全国推广项目——钳夹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参与了新疆特丰制药厂的孵化项目——伤科黑药膏的研制。 在教学方面,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中医骨伤人才。本人自担任骨伤推拿教研室主任以来,积极配合大学教务处的工作,在搞好本科生教育的同时,努力打造精品课程。《中医骨伤科学》已在2004年由大学优秀课程升为重点课程,现申报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本人非常重视对年轻医师的培养,通过言传身教,使他们在各方面得到了迅速提高。自2001年招硕士研究生以来,4名已毕业,现已成为教学、科研、临床的骨干,6名正在培养学习中,2007年又新招3名。1998年参加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的编写,2003年参加了硕士研究生教材《骨伤科基础》的编写。同时自己编著了《骨伤理论实践》、《应力学说与慢性软组织损伤诊疗学》二书,两书均已在新疆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2000年在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发表教改论文《浅谈中医伤科教学方法的改进》一篇,发表自然论文30余篇。二、 科室专业特色: 【医疗特色】 该科做为新疆中医龙头单位,积极突显中医的特色,研制了一系列的内服外用药,如伤科黑药膏、骨伤熏洗液、骨质增生丸等,它们在临床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医外治是中医骨伤科的一大优势,该科努力挖掘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并给予发扬光大,采用针刀、热敷、熏洗、塌渍,腾药等诸多方法治疗各种骨伤疾病。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的必经之路,该科开展的钳夹治疗肩锁关节脱位,骨关节疾病的综合治疗等,独树一帜,疗效显著。随着医院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及疆内多位知名骨科人才的加盟,现在该科常规开展各种高难骨科手术并时时与世界接轨,随着科室的壮大及患者的需求,该科分有关节、创伤、运动医学、小儿骨科、手外科等若干专业组。 【护理特色】 护理上采作整体护理,即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根据病人生理、心理、精神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应不同个体情况的最佳护理。深入开展护理品质圈活动,充分发挥每一位护士的潜能和创新性思维,提高服务质量。将中医护理精华深入到健康教育的更深层次。引领病人健康生活,改变不健康行为,提高生存及生活质量。启动“无陪护病房”,由医院护工全程护理行动不便的患者的生活起居,真正做到把病人家属还给社会。针对不同年龄、病程、中医不同类型的骨关节、创伤疾病,采用药浴、中药敷贴等护理治疗,体现了中医内病外治的特色。 三、专家资料: 吕发明----主任医师副教授 职务: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一科主任 新疆医科大学骨伤推拿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副教授 学习和工作经历: 1984年毕业于原新疆中医学院(现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其后分配到新疆自治区中医院外三科(现骨一科)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擅长专业: 长期致力于骨关节疾病的研究及骨折脱位的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较高的声誉。曾师从新疆名老中医王继先主任医师,并将其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经验整理成书,在王继先主任学术思想影响下,吕发明主任医师强调气血学说、肾主骨学说在骨伤科的应用,并在临床实践中针对伤科疾患往往从调气血,补肾着手,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及不断的探索,针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疾患的病理改变,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兼收现代科学技术提出了应力学说的新理论。并确定治疗原则“以松治痛,去痛致松”。根据以上理论基础,吕发明主任医师提倡用运动等疗法治疗这些疾病,并擅长针刀疗法,同时采用“柔筋补脾法”治疗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疾患,独树一帜。在不断学习现代医学新理论,新技术。现代骨科发展日新月异,吕发明主任医师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针对骨伤疾患不断的采用新方法,新手段,所领导的科室能常规开展各种骨科高难手术,并在新疆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吕发明主任医师擅长人工关节置换、骨折、脱位手法整复及各种内固定技术。 教学与科研: 兼任新疆医科大学骨伤推拿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副教授, 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针刀学会委员,中国骨伤人才学会全国骨伤医院学术委员会理事会常务理事,新疆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疆中医药》编委,新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论文与奖励: 先后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疆医科大学和卫生厅多项科研课题,并获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卫生厅等数项成果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及参与编写专著6部。参加工作至今基本上年年被评为医院的先进工作者,多次被评为医院的优秀党员。1999年被评为医院“十佳优秀中青年专家”,2001年被评为新疆医科“十佳优秀党员”,2003年被评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先进会员,2005年被评为中国人才研究会骨伤分会、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授予“百名骨伤杰出专家”荣誉称号。

刘金文 1965年2月生。笔名文魔野。1988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中学时期开始诗歌创作,大学时期开始哲学方面的思考和研究,现兼从书画创作。诗歌力求表达一种宇宙的观念和形象,创作力求由熟而精、由精而妙、由妙而神、由神而灵、灵通万物,由此展示生命存在的内在精神。认为艺术是天才的职业,它永远是一个冷门。而宇宙的本质是意识之外的那种绝对空无的死亡境界。一切生命仅仅只是一种多余的重复过程。它们只是造物主遗忘的一些玩具。其除了标志一点存在之外,便毫无什么意义和价值可言。由此造成了生命荒诞盲目的戏剧性色彩和寻求刺激,自我作贱而又无奈的可悲下场。因此,只有死亡才能超越世外,大彻大悟,进入无限完美的境界。所以,什么也不存在,永远的沉默,这才是宇宙真正的语言。一切著书立说者,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庸才。诗作发表于《诗神》、《星星诗刊》、《诗歌报》、《当代诗坛》(香港)、《飞天》、《青春》、《滇池》、《诗人世界》、《青春诗歌》等刊物,参加过《人民文学》、《诗刊》、《大地》、《人民日报》、《中国作家》、《文艺报》、《诗神》等举办的文学创作研讨会、文学笔会及文学创作改稿会。现为全国几十家杂志社特约编辑,撰稿人和学会会员,作品被选入三十多部诗集中。出版有个人诗歌专集《吹响的魔笛》(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古韵清逸》(香港银河出版社出版)。 三、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骨科教授教授,男,广东龙川人,1942年2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骨科教授、主任医师、中医骨伤科专业博士生导师、骨科教研室主任、骨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广东省中医学会骨伤学会常委、广东省风湿病学会委员、澳门中医学研究会荣誉顾问。1989年获广东省优秀教师称号,2000年荣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优秀教师称号;近来曾发表论文有“中医祛痹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骨科骨肿瘤临床诊治进展”、“骨松安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结核30例体会”、“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59例体会”、“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分析”等10余篇论文。开展的科研课题有:“肿瘤性骨质疏松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省科委。“中医证候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骨科类中药治疗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实施”国家科技部。“骨折概论CAI课件”省高教。“骨科基本手法CAI课件”教育部。“七年制《中西结合骨伤科学》教学方法组合设计与研究” 全国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立项。 kaoyangj参加编写的著作有:《中医筋伤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国老年骨科全书》、《骨伤科杂病》、《中医骨伤学》、《骨伤科专病中医诊治》(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任副主编)等。已招硕士研究生4名,今年新招硕士研究生4名。所从事中医治疗骨肿瘤已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并处于学术的领先地位。近年变曾赴欧洲、新加坡、美国等相关医院交流学习。主要研究方向是骨病骨肿瘤。在全国中医骨科界尚未广泛开展骨肿瘤系统研究的情况下,通过长期摸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病骨肿瘤。提出骨肿瘤的基本病机是“肾虚血瘀”的观点,并以此为出发点,研制出骨松安胶囊和骨癌通泰汤等本科协定方。主持省科委课题“骨松安治疗肿瘤性骨质疏松症的的试验及临床研究”一项(已结题,待申报奖项),所得结果已发表论文两篇。从而使本科在骨病骨肿瘤的研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开展省级重点专科骨病骨肿瘤继续教育项目,并为该专科负责人。

发表中医骨伤论文

推荐《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以下是关于该杂志的简介和投稿方式,希望有所帮助: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根据国家科委(93)国科发信015号文件批准创刊的全国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承办。自创刊以来,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有关出版法规、政策,坚持“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认真贯彻和体现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方面的政策、法令、条例;正确执行有关保密、版权、专利、国界等项规定。积极倡导科技道德和编辑道德。坚持服务学科建设、服务科技进步、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办刊目标。

1.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不同术式选择,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1):56-572. 56例骨质疏松症并发脊椎压缩骨折的发病特点以及治疗方案,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1):51-523. 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11):6-74. “治未病”与骨质疏松症中医特色健康管理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5).-317-3195.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10年回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4(10).-708-712,7326. 单“∞”贴胸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6例临床观察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654-26557. 巨大型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临床分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3).-58-608. 温通胶囊配合提拉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广东医学.2008,29(6).-1046-10479. 腹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症45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8,40(5).-73-7410. 飞燕式背伸肌锻炼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慢性腰痛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7).-1207-120811. 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探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22(4).-496-49912. 局麻下摇摆牵引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及屈曲型骨折的临床效果 广东医学.2008,29(3).-460-46213. 林定坤教授治疗颈椎病经验介绍 新中医.2008,40(2).-7-914. 薄智云腹针疗法治疗腰腿痛经验总结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30-3115.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原因探讨 广东医学.2008(1).-166-16616. OBIF棒内固定治疗家兔股骨髁骨折的实验研究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7).-786-79017. USS脊柱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5例 广东医学.2007,28(10).-1646-164718. 薄氏腹针结合正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9).-48-4919. 平衡针配合孙式手法治疗落枕48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7,39(8).-50-5120. OBIF可吸收材料植入对小鼠T淋巴细胞总数及亚群影响的实验研究 河北医药.2007,29(6).-542-54421. 孙氏手法合薄氏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7,39(7).-53-5422. 孙氏手法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的临床评价 按摩与导引.2007,23(6).-7-823.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新中医.2007,39(5).-38-3924.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治疗临床文献的评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4).-34-3725. 围手术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5).-365-36726. 孙氏手法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的临床评价 按摩与导引.2007,23(5).-8-927. 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1).-15-1628. 张力带内固定+爱克曼线修补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18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6).-63-6429. 233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非手术治疗特点与效果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561-256230. 试论中西医结合诊治颈椎病的切入点 新中医.2006,38(11).-4-531. 参麦液关节腔内注射对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正骨.2006,18(10).-9-1032. 旋转手法结合五籽散外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例 陕西中医.2006,27(10).-1278-128033. 三仁汤治疗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的临床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1045-104634.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广东医学.2006,27(4).-476-47735. 术中自体血回输在脊柱手术中的运用 广东医学.2006,27(4).-494-49536. 前屈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广东医学.2006,27(1).-66-6737.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6).-15-1838.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虚寒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6).-21-2439. 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12).-1139-114240. 药浴、早期功能锻炼配合手术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 按摩与导引.2005,21(9).-32-3341.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68例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5).-33-3442.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广东医学.2005,26(10).-1391-139243. 牛蒡子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8例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73-207444. 腹针疗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5,37(10).-64-6545. 邓晋丰治疗退行性颈腰痛用药特点初探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9).-880-88146. 石仰山从痰湿论治骨伤科疾患经验 中医杂志.2005,46(9).-664-66547.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辨证规律的探讨 中国医学工程.2005,13(4).-444-44548.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的初步报告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7).-758-76149. 腹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观察 按摩与导引.2005,21(8).-29-3050. 从虚论治颈性眩晕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11).-977-97851. 邓晋丰教授以通法治疗腰腿痛经验介绍 新中医.2005,37(6).-13-1452. 参麦液对早期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NO、TGF-β1表达的影响 中国骨伤.2005,18(3).-142-14353. 石仰山教授从痰湿论治骨伤科疾患经验 中医药导报.2005,11(2).-8-8,2254.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国骨伤.2004,17(12).-753-75455. 关节腔内注射参麦液对膝骨关节炎的初期疗效观察 中医正骨.2004,16(4).-37-3756. 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7).-795-79757. 负重可活动半月板TACK全膝关节置换的近期疗效观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12).-804-80658. 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60例 中国骨伤.2003,16(3).-154-15459. 骶管封闭结合药油盆蜡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应用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10(4).-48-4960. 改良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胫骨结节骨折 中医正骨.2002,14(1).-27-2861. 外固定支架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 中医药学报.2002,30(5).-42-4362. 运动疗法对腰腿痛的发生及复发的防治 广东医学.2002,23(9).-947-94863. 腰椎管狭窄征术后的中医药辨证治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9(4).-51-5364. 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顽固性网球肘新中医.2001,33(1).-29-2965. 牵引推按法配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广东医学.2001,22(5).-444-44566. 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和进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1,7(4).-372-37467. 多方位床边持续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9).-80-8068. 高能震波结合外敷双柏油膏治疗跟痛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7).-55-5669. 高能震波结合外敷双柏汕膏治疗跟痛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7(4).-316-31770. 严重撕脱性断臂再植成功一例报告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3,10(3).-129-130

中医骨伤论文发表

有很多的,综合类医学期刊都是可以的。

推荐《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以下是关于该杂志的简介和投稿方式,希望有所帮助: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根据国家科委(93)国科发信015号文件批准创刊的全国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承办。自创刊以来,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有关出版法规、政策,坚持“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认真贯彻和体现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方面的政策、法令、条例;正确执行有关保密、版权、专利、国界等项规定。积极倡导科技道德和编辑道德。坚持服务学科建设、服务科技进步、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办刊目标。

发表骨伤科论文

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骨科护理中,骨科患者的住院时间一般都比较长,所以,无论是从心理需求还是身体护理需求,患者都需要得到周到、体贴的护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骨科护理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宁晋县医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医院,骨科;切口感染;手术室护理

在外科手术中,切口感染为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切口感染除患者自身原因外,还有医院感染[1]。骨科手术类型多样,护理方式亦不同。手术室为手术与抢救的场所,手术室护理干预会影响到手术效果。骨科手术护理不到位会引发患者切口感染,增加切口感染率[2]。寻找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为强化骨科手术治疗预防切口感染提供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案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积极面对疾病带来的改变,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和药物依从性,加强医患、护患沟通,提高护理满意度[3]。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4]:手术均为无菌操作,采用全麻;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5]:开放性骨折手术、急诊手术;传染性疾病患者、多发骨折患者、存在严重心、肺、肾疾病患者。

1.2一般资料选取

2014年5月—2015年10月宁晋县医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9.8±5.1)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49.0±6.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试验组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术前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探视,嘱患者在术前1d用抗菌皂液洗漱,指导患者做好备皮准备。对不能沐浴的患者使用2%氯已定乙醇对手术部位消毒。积极与患者沟通,提前告知手术操作流程,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相关知识,多鼓励安慰患者。告知患者进入手术室无菌区可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0.5~2.0h使用抗生素,对留置导尿管和放置切口引流管的患者告知其意义,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2)手术室准备工作:

采用湿式清洁消毒方式对手术室各种仪器、地面、台面消毒灭菌。手术室内的护理人员与医务人员要减少走动、出入手术室的次数。加强对手术室空气质量的护理干预,将手术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保持在40%~60%。

(3)术中护理干预:

对患者切口皮肤消毒,做好手术器械与手术衣的准备。术前15min预热手术台,术中使用恒温毯为患者供热保暖,使用物品遮盖患者不需要手术的部位。术中使用的冲洗液及药液提前加温,保持在37℃左右。

(4)术后护理干预:

加强对手术切口的保护,严格遵循换药规范操作,护理人员完成换药后要进行手部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换药时要以切口为中心向外周10cm范围进行切口,进行皮肤消毒。如果发现患者切口出现渗液,及时对切口渗出液进行细菌学培养,采用对症处理。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的管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患者被送回病房后,嘱患者翻身。

(5)出院指导、健康指导:

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饮食指导,必要时进行回访。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比较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分析,评分>95分为非常满意,80~94分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3.6%(6/44);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为2.3%(1/44)。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5,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38,P<0.05。

3讨论

手术部位感染至今是最主要的医院感染之一,约占所有住院患者感染的14.0%~16.0%,预防和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是医护人员的重要课题。骨科手术有其特殊性,骨科手术的种类很多,但一般是修复手术或者是重建手术,如脊柱的内固定手术、矫形手术、关节置换手术等。这类手术一般需要使用内固定材料对相关部位的骨骼进行固定,因此,稍不注意患者在术后切口就容易感染,且骨科手术患者由于术后应激反应抵抗力下降,易使致病菌通过切口感染。同时由于患者皮肤不洁未注意保护手术部位及切口而引发感染[6]。为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需应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手术室护理干预采用合理、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干预 措施 ,在术前、术中、术后加强皮肤的清洁、消毒、保护等[7-8],有效降低了骨科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相关研究显示,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相关感染因素中术前皮肤准备、预防性抗生素给药时间、手术持续时间长短是影响手术室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切口感染重在各个方面及各个环节的预防。对各环节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才能有效地预防患者术后的切口感染,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以及生存质量。李小霞等[8]研究显示,在进行骨科手术时对患者进行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患者在术后切口的感染。本研究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三个阶段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术前护理以准备为主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中环境。术中护理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做好医护人员手部和患者切口皮肤消毒,保证切口周围敷料干燥、清洁,做好常规的手术器械、手术衣准备。在操作中采取缩短手术时间的护理干预方式,减少患者切口感染率。采用保温措施,避免低体温造成患者抵抗力下降。术后护理干预加强对手术切口的保护,同时加强病房环境卫生,降低切口感染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柳波.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4,19(21):77-79.

[2]朱静.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57(35):238.

[3]韦远华,李水莲.手术室护理干预有效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6,11(1):17-19.

[4]雷新华,贺云香.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23(1):50-52.

[5]白玉秋.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5(9):184.

[6]蔡建芬,李晓丽.护理干预对手术室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29(21):70-73.

[7]王春燕,石凤英.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2(92):281-282.

[8]李小霞,古秀清,陈小琼.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31-32.

《 人性化骨科护理探析 》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工作逐步变得人性化。骨科是医院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骨科护理的质量,进一步凸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本院骨科病房特开设了以人性化为护理主题的相关工作,并在工作中扎实推进,对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为本院更好地占领市场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骨科护理;人性化;管理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地进步,现今的护理模式更加注重人性化的护理,人性化护理是一种非常优化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切护理都是为患者服务的,让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得到最舒适的体验,使患者的各种负面反应显著降低,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达到较好的疗效。骨科是医院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骨科护理的质量,进一步凸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本院骨科病房特开设了以人性化为护理主题的相关工作,并在工作中扎实推进,对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推进与 教育

要能够很好地实行人性化护理,就要要求护士知道人性化护理的理念是什么,详细地了解人性化护理的内涵,这样,才能在骨科较好地开展人性化服务。对此,本院针对护士的基本情况,开展了人性化护理的相关知识培训,定期开展一些人性化护理方面的课程,让护士真正地了解人性化护理到底是什么,人性化护理的发展趋势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对护士实际实行的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找出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

2骨科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1]

2.1入院时人性化护理

骨科病房收治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是骨折患者,患者在病情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对生命有威胁。患者在刚开始住院的时候,一般都会伴有剧烈的疼痛,还有患者突然由健康人变成了患者,对治疗环境感到陌生,患者及其家属常常会感到担心,害怕疾病治不好或是以后落下后遗症等。有的患者在住院以后就实行骨牵引或者是打石膏、夹板进行外固定,有些患者病情严重的入院就直接进手术室进行治疗,这些都会使患者(家属)产生害怕的感觉。所以,护士要多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用亲切、热情的态度对待患者(家属)。要及时向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情况,使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于患者(家属)产生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答,对他们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2围手术期的人性化护理措施

2.2.1术前护理

在进行手术前,要尽量使患者放松心情,增强自信心。护士要向患者讲解 健康知识 ,使患者能够全面掌握,稳定情绪,使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增强。护士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相关事项,让患者对治疗过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告诉患者为他实施手术的医护人员都是有丰富手术 经验 的,让患者放心。如果患者过度紧张不能缓解,就可以给患者应用镇静剂帮助患者放松下来。

2.2.2术后护理

手术之后,在患者麻醉中醒过来之后再推回病房,护士要马上到患者病房,与麻醉师做好交接工作。护士要亲切地与患者交谈,告诉患者手术已经做好了,并告诉他手术非常成功。护士要多观察患者,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平时要细心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向医生及时 报告 患者的病情,遵医嘱进行各项操作,提高护理质量,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2]。

2.3人性化的护理及功能锻炼

手术之后及时早期的功能锻炼对于骨科患者的康复是十分必要的。护士要正确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要及时向患者说明术后早期及时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患者刚开始进行锻炼时都会有疼痛的感觉,因此有的患者不能坚持。护士要鼓励患者坚持锻炼,不要放弃,增强患者的信心。

2.4语言要具有人性化

在人性化护理中护士的语言是很重要的,语言是具有双向功能的。和蔼亲切的语言可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与勇气,使患者能够以轻松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反之,不礼貌、冷漠的语言可以使患者受到不良的刺激,给患者带来消极的影响。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要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与患者(家属)交谈时语气要礼貌,当患者焦虑、缺乏安全感时,使用的语言积极向上并具有鼓励性,这样能够使患者精神放松,达到较好的效果。

3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

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以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原则,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手段,达到提高治疗效率和促进人的不断发展的目的。

4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并不断深化人性化管理进程

人性化管理不等于宽松管理,护士长应以人为本,在科学的人性观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管理,做到以身作则、换位思考、公平公正、少批评多鼓励,并领导护理人员进行持续性学习,不断提高团队凝聚能力。

5 总结

综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地进步,现今的护理模式更加注重人性化的护理,人性化护理是一种非常优化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切护理都是为患者服务的,让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得到最舒适的体验,使患者的各种负面反应显著降低,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达到较好的疗效。骨科是医院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骨科护理的质量,进一步凸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本院骨科病房特开设了以人性化为护理主题的相关工作,并在工作中扎实推进,对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贺月华.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病区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11):134-135.

[2]周芹.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27):47-48.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运用 》

摘要:目的就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这期间所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模式的护理,例如对其进行相关的检查、医嘱等,而对于实验组则给予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结果对照组其检查预约的时间(2.78±0.52)d、异常结果反馈时间(10.52±0.58)min、病发症发生的概率(28.32%)相比较于实验组检查预约的时间(0.68±0.14)d、异常结果反馈时间(6.78±0.38)min、病发症发生的概率(10.23%)都有着明显的提升,同时,实验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达90%,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仅有50%。结论在骨科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患者预约等待的时间、异常结果反馈的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骨科护理;应用分析

0引言

随着护理模式不断的推进和创新,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也被提了出来。医护一体化模式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护理模式,它并不是简单的医护一起工作,而是医护双方通过合理的分工、相互的协作进而达到共同的护理和治疗的目标,它的推行与实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相关的治疗,从而使得治疗的效果得以提升[1]。而为了研究医护一体化的效果,我院也就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以下的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这期间所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41.24±3.4)岁;而对照组男性有33例,女性有17例,平均年龄为(40.22±3.0)岁。通过调查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模式的护理,例如对其进行相关的检查、医嘱等,而对于实验组则给予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建立医护一体化小组:

在我院骨科选择资历、经验较高的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共同组成医护一体化小组,该小组的主要目的是负责医护一体化的制定、实施、监督。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病情病史进行全面的询问和了解,然后再由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评估,同时书写住院日志。

1.2.2实行医护一体化查房:

在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每日早晚各一次的查房,把握理解好患者病情的变化。检查的内容具体包括患者的饮食情况、用药情况、病情的变化、心理变化等。护理人员在检查完成后再将具体情况反映给医生,然后医生根据护理人员调查的情况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具体的诊断,再制定相关的措施和治疗方案,最后再由护理人员将这些措施实施下去。

1.2.3医护一体化的实施和落实:

在医护一体化实施的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一定要保证医护一体化的实施和落实,共同合作、密切配合完成各项的护理工作。在进行手术前,医生可以将手术的具体流程讲述给患者及其家属,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在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让患者及其家属都能有个具体的了解以及心理准备。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之前成功的手术案例,增加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具体包括检查预约等待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异常结果反馈时间等,然后再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的调查,将其分为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满意(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7.0中方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显著性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通过调查对比发现,实验组的检查预约等待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异常结果反馈时间三方面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性意义。通过对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的调查发现,实验组满意度高达90%,而实验组的满意度仅有50%。

3讨论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患者也对相关的护理人员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此,怎样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以保证患者更好的治疗就成了大家普遍注重的问题[3]。经本研究调查发现,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其检查预约的时间、异常结果反馈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相比较于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实验组检查预约的时间、异常结果反馈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都有着明显的提升,而这也就说明,对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模式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预约等待的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异常结果反馈的时间,这也给医务人员的治疗带去了极大的便利。而且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两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实验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达90%,而实验组的满意度仅有50%,这就表明,对于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而使得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治疗。综上所述,在骨科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患者预约等待的时间、异常结果反馈的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侯晓玲,张林,任丽.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运行病历管理中的运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4,7(6):651-653.

[2]刘小銮.医护一体化查房在骨伤科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14(20):120-121.

[3]施丽丽,陈玲炫,叶春兰.医护一体化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满意度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1(2):8-9.

有关浅谈骨科护理论文范文推荐:

1. 浅谈骨科护理论文范文

2. 有关骨科护理论文范文

3. 骨科护理论文范文

4. 有关骨科护理学毕业论文

5. 骨科护理论文

刘金文 1965年2月生。笔名文魔野。1988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中学时期开始诗歌创作,大学时期开始哲学方面的思考和研究,现兼从书画创作。诗歌力求表达一种宇宙的观念和形象,创作力求由熟而精、由精而妙、由妙而神、由神而灵、灵通万物,由此展示生命存在的内在精神。认为艺术是天才的职业,它永远是一个冷门。而宇宙的本质是意识之外的那种绝对空无的死亡境界。一切生命仅仅只是一种多余的重复过程。它们只是造物主遗忘的一些玩具。其除了标志一点存在之外,便毫无什么意义和价值可言。由此造成了生命荒诞盲目的戏剧性色彩和寻求刺激,自我作贱而又无奈的可悲下场。因此,只有死亡才能超越世外,大彻大悟,进入无限完美的境界。所以,什么也不存在,永远的沉默,这才是宇宙真正的语言。一切著书立说者,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庸才。诗作发表于《诗神》、《星星诗刊》、《诗歌报》、《当代诗坛》(香港)、《飞天》、《青春》、《滇池》、《诗人世界》、《青春诗歌》等刊物,参加过《人民文学》、《诗刊》、《大地》、《人民日报》、《中国作家》、《文艺报》、《诗神》等举办的文学创作研讨会、文学笔会及文学创作改稿会。现为全国几十家杂志社特约编辑,撰稿人和学会会员,作品被选入三十多部诗集中。出版有个人诗歌专集《吹响的魔笛》(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古韵清逸》(香港银河出版社出版)。 三、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骨科教授教授,男,广东龙川人,1942年2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骨科教授、主任医师、中医骨伤科专业博士生导师、骨科教研室主任、骨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广东省中医学会骨伤学会常委、广东省风湿病学会委员、澳门中医学研究会荣誉顾问。1989年获广东省优秀教师称号,2000年荣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优秀教师称号;近来曾发表论文有“中医祛痹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骨科骨肿瘤临床诊治进展”、“骨松安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结核30例体会”、“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59例体会”、“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分析”等10余篇论文。开展的科研课题有:“肿瘤性骨质疏松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省科委。“中医证候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骨科类中药治疗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实施”国家科技部。“骨折概论CAI课件”省高教。“骨科基本手法CAI课件”教育部。“七年制《中西结合骨伤科学》教学方法组合设计与研究” 全国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立项。 kaoyangj参加编写的著作有:《中医筋伤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国老年骨科全书》、《骨伤科杂病》、《中医骨伤学》、《骨伤科专病中医诊治》(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任副主编)等。已招硕士研究生4名,今年新招硕士研究生4名。所从事中医治疗骨肿瘤已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并处于学术的领先地位。近年变曾赴欧洲、新加坡、美国等相关医院交流学习。主要研究方向是骨病骨肿瘤。在全国中医骨科界尚未广泛开展骨肿瘤系统研究的情况下,通过长期摸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病骨肿瘤。提出骨肿瘤的基本病机是“肾虚血瘀”的观点,并以此为出发点,研制出骨松安胶囊和骨癌通泰汤等本科协定方。主持省科委课题“骨松安治疗肿瘤性骨质疏松症的的试验及临床研究”一项(已结题,待申报奖项),所得结果已发表论文两篇。从而使本科在骨病骨肿瘤的研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开展省级重点专科骨病骨肿瘤继续教育项目,并为该专科负责人。

[1] 孙树椿,郭学勤,刘小宁.  手法治疗颈椎病144例的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1986(09).[2] 孙树椿,易金根,张军.  旋转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 中国针灸,1995(S2).[3] 张军,孙树椿.  颈椎Ⅰ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 中医正骨,2000(09).[4] 张军,孙树椿,丁建中,蒋宏伟,张西静,方建国,李俊杰.  通络止痛膏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 中医正骨,2001(03).[5] 张清,孙树椿,佟大伟.  椎动脉Ⅱ段周围神经的显微解剖观察[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03).[6] 张清,张淳,孙树椿,付宝驰.  旋转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去甲肾上腺素及内皮素含量的影响[J]. 中国骨伤,2004(12).[7] 张军,孙树椿,于栋,张淳,武震.  交感神经及其递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调控机制[J]. 中国骨伤,2005(07).[8] 孙树椿.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中药治疗进展[J]. 继续医学教育,2006(19).[9] 鲍铁周,孙树椿.  颈椎病的分型牵引治疗[J]. 中医正骨,2005(05).[10] 马珑,孙树椿,崔宏勋.  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2例疗效观察[J]. 中医正骨,2010(11).[11] 孙树椿,张军,王立恒,赵宜军,刘秀芹,张淳,于栋,王德龙,武震,陈朝晖,赵忠民,韩磊.  旋转手法对颈椎髓核内压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骨伤,2010(01).[12] 姚啸生,孙树椿,张军,刘元禄,李洪久,孙广江.  腰痹通胶囊对退变腰椎间盘Ⅱ型胶原含量和TNF-α、IL-1βmRNA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07).

长海医院创伤骨科论文发表

陈建明昆明医学院副教授,于1989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医疗系,于1996年研修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对脊柱骨折、脊髓损伤、脊柱肿瘤及结核、脊柱矫形及颈腰腿痛的诊治方面有较高造诣,在国内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共研获军、地科技进步四、三等奖各一项,合作著书一部《火器伤截肢学》。韩天民第三军医大学、昆明医学院副教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曾于昆明医学院研究生班学习结业,并分别在第三军医大学、广东佛山市人民医院、云南省人民医院研修妇产科3年。对妇产科及普通外科疾病的诊治有较深的造诣,特别是妇产科腹腔镜手术属红河州领先水平。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获军队及地方医疗成果奖10余项。肖茂明第三军医大学和昆明医学院教授。1981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医疗系。在长期显微创伤骨科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战、创伤及交通事故伤、高位颈椎手术等方面有一定造诣。发表论文40余篇,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四等奖4项、地方科技成果奖2项,与人合作获国家专利1项。现任中华医学会云南分会委员《中华医药杂志》、《中华中西医杂志》、《西南国防医药》编委。近年来,从事医院管理工作,重视医院人本管理及人文关怀,医院建设全面发展,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并被评为军区联勤部优秀共产党员。于丽娜1989年3月入伍,1994年毕业于成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2003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卫勤管理专业。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多年,注重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创新管理、人文管理。近年来发表护理管理论文10余篇。

侯铁胜现兼任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学分会首任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协会肢残委员会创伤骨科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委员、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常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常委、北美脊柱外科学会(NASS)会员、美国脊柱外科专家学会(ASSA)会员、国际脊柱微创学会(ISMISS)会员等37个学术任职。曾兼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学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学组首任组长、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华骨科杂志编委等12个学术任职。1974年开始从事骨科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以脊柱外科为特长,在脊柱外科领域具有颇深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脊柱外科手术超过6000例,其中主刀颈前路手术超过3000例,其优良率达90%以上,无医疗差错事故,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主要事迹曾多次通过新闻媒体作宣传报道。承担和完成国家、军队和上海市医学攻关课题九项。已发表学术论文345篇,主编专著3部,副主编2部,主译专著2部,参加过25部专著编写工作,发明专利4项。曾担任长海医院大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每年参加本科生、进修生和研究生教学,深受好评。共指导研究生47名(第一导师),其中博士后3名,博士生26名,硕士生18名。英语水平达到“四会”,曾赴法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学习,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论文、主持会议和担任会议主席。1979年2月和“模范军医”吕世才一起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手术队,在战场上救治了上千名伤员,荣立集体二等功。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七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三项和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五项。1992年评为第二军医大学首批A级教员,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1998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1999年获上海市银蛇奖特别荣誉奖,2002年获全军院校育才奖银奖,2006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06年评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09年晋升为将军级教授。侯铁胜,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职少将军衔。1950年10月生,1968年4月入伍,1969年2月入党。1974年10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1986年2月获医学硕士学位,1989年2月获医学博士学位。1990年12月始任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12月任该院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8月任上海长海医院骨科(国家级重点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长征医院骨科副主任7年,长海医院骨科主任10年,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脊柱学组组长。创立了长海医院脊柱外科,从事骨科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36年。以脊柱外科为特长,在脊柱外科领域具有颇深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承担和完成国家、军队和上海市医学攻关课题九项。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手术队,获集体二等功及个人嘉奖;1993年获英国剑桥名人传记中心20世纪骨科学突出成就奖。1998年、2006年各获得个人三等功一次,第二军医大学优秀党员、A级教员,先后获得多项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主要事迹曾多次通过新闻媒体作宣传报道。侯铁胜教授在33家学术团体任职及兼职,具体如下: 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骨科分会顾问;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学组顾问;上海市中西医结合伤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颈腰痛杂志副主编;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委员;中华骨科学会微创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学会副主委;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常;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骨科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杨浦区医药卫生学会理事;中国外形外科杂志常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常委;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副主委;中华微创骨科杂志常委;中华新医学杂志常委;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委;中华医学实践杂志编委;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委;中国外科年鉴编委;临床骨科杂志编委;现代骨科与研究杂志编委;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杂志编委实用骨科杂志编委;脊柱外科杂志编委;医用生物力学杂志编委;国际骨科学杂志常委;美中国际创伤杂志编委;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会员;北美脊柱外科学会(NASS)会员;美国脊柱外科专家学会(ASSA)会员;国际脊柱微创学会(ISMISS)会员;澳大利亚生物医学科学家学会(FACBS)委员;华裔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分会理事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组长上海运动医学会委员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华骨科杂志编委承担9项科研项目。获奖26次。发表论文79篇。编写专著26部。从事骨科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33年。以脊柱外科为特长,在脊柱外科领域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脊柱外科手术超过5000例,其中主刀颈前路手术达2000例,其优良率达90%以上,无医疗差错事故。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同行认可。其主要事迹曾多次通过新闻媒体作宣传报道。承担和完成国家、军队和上海市医学攻关课题九项。已发表学术论文72篇,主编专著3部,副主编2部,主译专著2部,参加过13部专著编写工作。共指导研究生42名(第一导师),其中,博士后3名、博士生22名、硕士生17名。曾赴法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学习,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论文,主持会议和担任会议主席。已获国家科技进步叁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贰等奖七项、军队医疗成果贰等奖三项和军队科技进步叁等奖五项。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上海市银蛇奖特别荣誉奖。2002年获全军院校育才奖银奖。2010年晋升为三级教授。侯铁胜教授在2012年荣获“中国名医百强榜”上榜名医,2013年获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引领学科发展成就奖。2013年聘为南京医科大学教授。2014年当选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理事。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