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撞击小行星新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4 09:14:09

撞击小行星新论文发表

据外媒报道,当一大块太空岩石到达地球表面时,总有一个问题会被提起,那就是它的起源。根据岩石的组成、跟地球的位置和岩石在太空中跟地球相遇时的方向,科学家们已经能够很好地追踪各种太空碎片的来源。2018年,一颗被太空追踪的小行星产生的碎片影响了非洲南部博茨瓦纳。 在这块岩石被发现后,研究人员开始了追踪其起源的工作,现在,一篇发表在《Meteoritics and Planetary Science》上的新论文给出了他们的结论。 据科学家介绍称,这颗小行星很可能来自一颗天文学家已经关注了一段时间的巨型小行星。这颗太空岩石被称为灶神星,它是太阳系中已知的第二大小行星。虽然灶神星的 历史 一直被笼罩在神秘之下,但人们相信,对该小行星表面的撞击产生了许多碎片,看起来它的其中一块似乎已经到达了地球。 落在博茨瓦纳的小行星碎片相对很小。在亚利桑那大学进行的一项天空调查中,这颗小行星以一道闪光的形式诞生了这些碎片。当到达地球时,碎片散落在卡拉哈里中部野生动物保护区。研究人员仔细搜索了该地区,总共发现了23块陨石。 追踪这些碎片是一个挑战,因为这些观察是在岩石到达地球前不久进行的。一旦碎片坠落,科学家们就必须寻找视频片段进而为他们提供碎片坠落地点的线索。 在样品被发现后,研究岩石物质的任务就开始了。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人员最终得出结论,它是来自与灶神星的碰撞。此外,这些碎片据信是约2200万年前灶神星跟另一天体碰撞时从灶神星上脱落下来的。 近年来,追踪小行星来源的科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研究人员竟能追踪到太空岩石撞击地球后的来源。这些类型的研究项目正在帮助我们人类更多地去了解太阳系和其中的所有物质,并可能打开研究小行星形成的新途径。

日前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显示,大约4.66亿年前,一次天体撞击导致木星和火星之间一颗直径约150千米的小行星解体、大量尘埃弥漫在内太阳系,造成了地球上的一个冰河时期。 这个研究团队在瑞典南部石化海床沉积物中找到了那段时期太空尘埃的痕迹。他们在沉积物中发现了小行星中常见的稀有金属和氦同位素,而尘埃在前往地球的途中被太阳风轰击才会产生这种氦同位素。 研究显示,这些尘埃部分阻挡了照射到地球上的阳光,地球气候整体变冷,且不同区域的气候从几乎相似变得有区别,出现了从极地的寒冷天气过渡到赤道地区的炎热天气这样的差别,而地球上的无脊椎动物因适应这种气候变化而增加了多样性。 研究显示,尘埃在太空中飘浮了至少200万年,缓慢的冷却效应足以让生物逐渐适应,而不会像6500万年前的恐龙一样灭绝。另有研究显示,同时期的海水深度较浅,也证明当时地球正处于冰期。 这项研究还为人工应对全球变暖提供思路。为应对全球变暖,有人曾提出将类似于卫星的“人造小行星”放置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不断释放出微尘以阻挡阳光。 论文第一作者、瑞典隆德大学地质学教授比耶·施米茨说,本研究为这种思路提供了基于实证的细节,可用于评估这一方案的现实性。 不过论文共同作者、美国芝加哥大学副教授菲利普·赫克认为,不能简单认为这种方法可以解决气候变化,但可以沿着这个思路思考。

同时发表小行星论文

在红色的火星和巨大的木星轨道之间,有一个由几十万颗小行星组成的小行星带。这些小行星,其实就是一群大小不等的碎石块,最大的直径可达上千千米,小的只有几米、几十米。同八大行星一样,这些小行星也在日夜不停地围绕太阳公转。这些神秘的小行星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它们到底蕴含着哪些宇宙信息?这些问题一直备受科学家的关注。而造访小行星,也成为科学家们太空探测的重要目的之一。 2001年2月12日,美国“近地小行星约会”无人探测器在围绕小行星家族中的“爱神”小行星探测了一年之后,成功降落在这颗星上,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探测器与小行星相会。 以古希腊爱神命名的“爱神”小行星,是小行星大家族中极为普通的一颗。它实际上是一块大石头,状如土豆,长34千米,宽13千米,厚14千米,距离地球约3.16亿千米。“爱神”小行星也绕太阳运转,但它的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千分之一。在这么一颗体积小、引力极小的星体上实现着陆,其精确度要求之高是可想而知的,以至于负责这次探测的专家们并未制定过在小行星上降落的计划。 “近地小行星约会”无人探测器是美国于1996年2月发射的,经过4年的太空飞行后,于2000年2月14日成功地进入“爱神”小行星的轨道,并开始对它进行探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探测器已经发回约16万张小行星多岩石表面的照片。 在距离“爱神”星24千米的轨道上运行、探测了近一年的探测器,逐渐耗尽了它自身的燃料。这时它终于作出惊人之举:向它“关注”了一年之久的“爱神”星发起最后冲刺。经过两次火箭点火之后,探测器离开“爱神”星的轨道,向它的表面缓缓坠去,最终降落在“爱神”荒芜而崎岖不平的星面上,整个过程持续了四个半小时。科学家更为欣喜的是,这是一次“科学的额外收获”;此外,着陆的地点也是科学家最感兴趣的一片区域:缺少环形山,但有大量的岩石和沟痕。 “近地小行星约会”是美国宇航局研制的首批具有机器人功能的探测器之一,科学家对它发回的“爱神”星照片的分析后指出,“爱神”星上含有太阳系里最原始的物质,并测量了小行星的密度、化学成分和磁场。这次成功着陆没有使探测器上的装置受损,因而使得探测器能继续在三个月内向地球发回信号,以进一步了解小行星的奥秘。随着对小行星奥秘的揭示,人类对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乃至对宇宙的演化进程,都将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6600万年前的那天,原本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远古北美洲大陆上,每种生物都在忙着自己的生计——甲龙、肿头龙栖身在针叶林中,鸭嘴龙则更愿意啃食开花植物的嫩叶。身形矫健的迅猛龙在追逐着老鼠大小的哺乳动物和蜥蜴。成群结队的三角龙在河边徜徉觅食,远处躲藏在树林里的霸王龙则在预备一场奇袭。

但那个几周前就出现在天上,仿佛一颗迷你太阳的奇怪球体,这天却大得遮天蔽日,它的光芒笼罩了整个东南天空。

毫无预兆地,无声的黄色光芒闪过,让所有原本忙碌的生物都愣在原地。到了它们的视野恢复正常时,天边已不见了那个大球的踪影,又是一片湛蓝。

回过神来的动物们刚要继续自己的日常营生,又一道无声的闪光无情地扎进了它们的视网膜。大地陷入了一片寂静,原本活泼的远古鸟类也停止了 唧唧喳喳 。

但这种沉默仅仅持续了几秒钟。大地很快开始颤抖,继而猛烈地摇动,最后竟变得像液体一样流动了起来。一阵阵能量传过脚下的土壤,动物们如筛糠般被反复抛向空中。几分钟之后,地面停止了颤抖。在一片狼藉的鲜血和尸骸间,幸存的生物各自哀嚎。

从已经变为红色的天空中,雨点落了下来。这些"雨点"实则是豌豆大小的灼热玻璃和熔融的岩石。勉强活过大地震的生物,在这场密集的炮火袭击中无处躲藏,纷纷倒地而亡。空气逐渐变得火炉一般炽热,树木开始自发燃烧,野火四处蔓延,天空布满黑烟。

15分钟前还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的森林和河谷,已经变成一所炼狱。警觉的哺乳动物和蜥蜴躲入地下,鳄鱼和乌龟藏身水中,原始鸟类则飞往远处。

两个多小时后,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平静,幸存的动物在四处探头探脑的时候,天边的黑烟开始扰动——它们还没有反应的时间,一阵摧山裂石的狂风带来了足以震碎鼓膜的巨响。几秒钟后传来的另一声巨响,它们未必能活着听到……

伴随着那一声巨响,许多物种长达1亿5000万年的演化努力化为乌有。

伴随着那一声巨响,白垩纪结束,古近纪开始了。

随便找身边的一个人问问,恐龙是如何灭绝的?他们很可能会告诉你"标准答案": 小行星撞没的。

一颗直径至少10公里的小行星(或彗星,下文不再注明),以每小时约10.8万公里的速度一头扎进了如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浅海。这次撞击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亿颗广岛原子弹。第一次闪光是小行星进入大气时剧烈挤压前方空气所致,第二道闪光则是撞击产生。在猛烈的碰撞中,小行星本身被瞬间汽化,冲击波则沿着地球表面、向着地球深处快速运动。声波移动较慢,数个小时后才抵达北美洲内陆地区。

这次小行星撞击导致了所有恐龙(鸟类的祖先除外,下文不再注明)在内,75%地球物种的灭绝。其他大陆上,或许没有北美洲那样惨烈的场景,但大量的煤烟悄无声息地随风到达了地球的各个角落, 长时间的"核冬天" 让其他生物无路可逃。

这个假说从诞生起已经有将近40年 历史 了,虽然在大众眼里已经证据确凿,但它始终并非毫无争议。

198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实验物理学家Luis Alvarez和他的儿子、地质学家Walter Alvarez为首的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惊人的论文。他们指出,全球范围内,白垩纪和古近纪交界处的地层都有异常高含量的铱元素。铱这种元素在地壳中稀有,但在太空中十分丰富——这暗示了6600万年前,白垩纪与古近纪交界之时,地球可能遭遇了一次猛烈的小行星撞击。

在随后的数年中,不断有人发现支持该假说的证据:符合小行星撞击事件的"冲击石英"和泪滴状熔融玻璃抛射物(tektites)、墨西哥湾沿岸的海啸沉积物等。这些证据产生的时间,经测定都在6600万年前。

直到1991年,科学家通过各种探测手段,终于在尤卡坦半岛附近的海域确认了小行星撞击产生的、直径达180公里的陨坑。撞击坑被深埋在墨西哥湾海底千百万年的沉积层之下,因此人们此前从不知道它的存在。科学家根据发现点附近的小镇地名,将其命名为希克苏鲁伯陨坑。

白垩纪末期小行星撞击这件事情,看来是板上钉钉的共识了,那么它和恐龙灭绝事件,只是时间上的巧合,还是有直接的因果关联?

科学家迄今未在白垩纪之后的地层找到任何非鸟类恐龙化石(连脚印都没有)。这表明 恐龙在撞击事件后没能存活很长时间,它们的灭绝是突然的,毁灭性的。

大量的证据让研究者相信, 小行星的撞击至少和白垩纪大灭绝有一定的联系,但直接的证据一直没有被找到。 离撞击点最近的区域,所有的生物都在瞬间被汽化,因此根本不会留下化石证据。

今年3月底,《美国科学院学报》(PNAS)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了热议。该论文介绍了位于美国北达科塔州"地狱溪"生物组的一处化石发掘现场。这项研究的带头人Robert DePalma将这个发掘现场命名为Tanis。

Tanis距离小行星撞击点3500多公里。如今这里位于北美洲内陆,但在白垩纪末期,这里是一片河床。

Tanis的沉积层中点缀着许多砂砾大小的熔融玻璃珠砸出的小坑,它们显然不是水流冲刷至此,而是从天而降。不少玻璃颗粒还位于鱼类的鳃中。DePalma团队分析了这些颗粒的地质化学成分,结果吻合6600万年前的那次撞击事件,表明这些颗粒不是另一次时间上相近的陨星撞击或火山喷发形成的。

厚度1.3米的Tanis沉积层,内部埋葬着本不该出现在河流中的大量植物碎片、海洋鱼类残骸,上方覆盖着富含铱元素的土层。

分析Tanis沉积层之前和之后的地层,都表明远古的河流是向南流向远古海洋的。但在Tanis沉积层形成期间,水流向北逆行,并且流速极快。此外,保存十分完好的海洋鱼类、软体动物和淡水鱼类的化石在该沉积层中挤在一起。DePalma原本认为,是陨星冲击引起的剧烈海啸将这些海洋鱼类逆流冲到了河床中,和淡水鱼类混在一起并迅速埋葬。

但是,陨石撞击形成的熔岩玻璃珠落下的时间应该在冲击之后十几分钟——但海啸的速度是无法在十几分钟内穿越几千公里的。该团队最终提出,一种由传播速度更快的地震波引发的水体共振"假潮" (seiche)或许可以解释这一现象。2011年的日本东北地震,就曾引发地球另一端的挪威湖泊发生1.5米高的假潮。

该发现是目前为止首个记录小行星撞击对生物影响的直接证据。

其他有关Tanis中埋葬的恐龙化石、羽毛、琥珀、哺乳动物洞穴的发现,并未经过同行评议。

这种有悖学术常规的"炫富"行为只是引起争议的一个方面。DePalma本人那些老黄历,大概也是许多同行对他的结论保持谨慎的原因之一。

2015年,DePalma团队在发表于《美国科学院学报》的另一篇学术论文中,描述了一个新的恐龙属"达科塔盗龙"(该化石的出土地点就在Tanis附近)。但有古生物学家很快发现,重组的化石骨架中居然有一块龟类的骨骼化石。虽然他们很快发布了修正,但这次事件让DePalma的声誉大受损伤。

另一些科学家则表示,能够以如此精度还原"那一天"固然非常震撼人心,但一个化石埋藏地所讲述的故事,无论多么生动、多么有说服力,也无法回答全球范围内,生物大灭绝如何发生的问题。

虽然"陨星撞击造成大灭绝"如今成为主流意见,但其他观点并未消失。

研究者将 历史 上的大灭绝事件与已知的陨石撞击事件进行了对比,发现时间上并不太吻合。他们发现, 与多次大灭绝事件在时间上最吻合的,是剧烈的火山活动。 其实,早在1980年代就有科学家指出,印度西部的剧烈火山活动,在陨石撞击之前就已经埋下了大灭绝的种子。

6600万年前,印度板块还在如今马达加斯加的位置,该区域内的火山活动十分剧烈。今天位于西印度的德干高原上,如今地表上最大型的火山地形之一"德干暗色岩"(Deccan Traps) 就是那时开始形成的,德干暗色岩总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接近法国陆地面积),有些地方厚达2公里。

在白垩纪灭绝之前发生的二叠纪、三叠纪生物大灭绝,都与大规模火山运动的时间相吻合。德干暗色岩的火山爆发始于小行星撞击前40万年,止于小行星撞击之后60万年——既然白垩纪灭绝同时与一场剧烈火山活动和小行星撞击事件的时间重叠,有什么理由认为小行星是唯一的罪魁祸首呢?

今年2月同时发表于《科学》的两篇论文也发现,德干暗色岩火山活动最高峰的时期,与如今对小行星撞击最精确的估计时间(6605.2±0.8万年前,)相距最多不超过5万年。此外,至少有一半的岩浆是在小行星撞击之后爆发的。二者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加勒比海的小行星撞击和印度洋上的火山活动,看似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无关联事件。但在行星科学家看来,这种联系并不是不可能的。

水星上的"卡洛里盆地" 直径约1550公里,是太阳系中已知最大的撞击坑之一。卡洛里盆地在水星上的相对一侧,科学家发现了大量的丘陵与凹陷——这个称为"古怪地形"(Weird terrain)的破碎地区,被认为是陨星剧烈撞击产生的冲击波,在水星另一侧会合的结果。

小行星撞击将如何影响德干暗色岩的火山活动?具体的机制科学家目前还无法明确。但2017年发表于《科学进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印度发生剧烈火山活动的同时,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底的洋中脊火山活动也明显增加。这些海底火山活动的环境影响可能无法与德干暗色岩相提并论,但"全球范围内火山活跃度增加"这个事实,暗示了 小行星撞击对火山活动的影响可能是真实的。

第二种情况是,火山活动增加和陨石撞击事件确实只是巧合地接连发生了——火山活动削弱了地球上的生态系统,陨石撞击则是雪上加霜。但在上述的情况中,要说德干暗色岩对恐龙灭绝完全没有影响,恐怕不太合理。

话说回来,为什么其他远古陨星撞击事件并没有同样的生态毁灭能力?研究者发现, 这颗小行星撞击的位置有点不偏不倚——2017年,日本东北大学的科学家指出,希克苏鲁伯撞击坑区域的岩石富含硫酸钙和碳氢化合物。 如果小行星迟到或早到一段时间,砸到深海区域或岩石化学成分不同的地方,也不会造成同等程度的气候灾难。

这项发表于《科学报告》的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小行星撞击该区域产生的煤烟细颗粒物被抛进高空后,将长期稳定存在于平流层中遮挡阳光,产生类似"核冬天"的灾难。有毒的含硫化合物被大量释放,随之形成的酸雨将进一步毒害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

2016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Michael Benton团队在《美国科学院学报》发表了一项相关研究。他们收集了迄今为止最详尽的数据,建立了包含600多个物种的恐龙演化树。研究者发现,恐龙的整体演化主要发生在三叠纪末期到侏罗纪早期。而在大灭绝前长达4000万年的时间里,除了鸭嘴龙和角龙类还在发生新的演化,其他族群的物种灭绝速度都超过了新物种生成的速度。

也就是说, 在小行星撞击甚至印度火山活动发生之前,恐龙在整体上可能表现出欣欣向荣,但适应灾难事件的能力实则在走下坡路。 研究者认为,即使没有行星撞击事件,当时已经发生的其他环境变化也会导致恐龙在距今5000万~4000万年时走向灭绝。这颗小行星只是给了恐龙们更加华丽的谢幕而已。

这个理论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小行星撞击事件在造成75%物种灭绝的前提下,对恐龙族类尤其残酷——在灭绝发生的时候, 它们无法迅速产生新的物种来替代旧物种的空缺 ,而原本处于食物链底端、身材矮小的杂食动物成功挨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伴随一声巨响,生命的演化树上,一个枝叶繁茂的分支轰然折断。但以哺乳动物和鸟类(恐龙后裔)为代表的演化力量,悄悄开始了新的萌芽。

今日福利

多篇论文发表小行星

当地时间10月20日,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奥西里斯-雷克斯”探测器当日完成了在小行星“本努”(Bennu)表面的岩石样本采集任务,这是美国首次在小行星表面采集到岩石样本。 “龙宫”(Ryugu)小行星表面图象。 据美联社报道,作为这项任务的合作单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科研人员20日向“奥西里斯-雷克斯”探测器发送指令,随后它开始以大约每小时0.2英里的速度向“本努”飞去。探测器穿过小行星上空狭窄的空间,避开了巨石,之后在名为“南丁格尔”的陨石坑上方悬停。 探测器展开机械臂,短暂地与小行星表面接触。它还喷出加压氮气以吸入小行星表面的泥土和砾石。采样工作持续了5到10秒后,它迅速上升飞离“本努”。 美国宇航局表示,这是美国第一次在小行星表面采集到岩石样本。科研人员希望能在其表面取得2盎司到4磅的样本。他们表示,需要一周时间才能读取到样本重量。预计探测器在2023年能将样本送返地球。 这项任务耗资超过8亿美元。2016年9月,探测器“奥西里斯-雷克斯”被发射升空,2018年底以来,探测器一直围绕着“本努”运行,并将收集到的数据和图像发回地球。 《纽约时报》报道称,科学家在1999年发现了“本努”,它是一颗富含碳元素的小行星。它的直径大约1600英尺,略高于美国帝国大厦。 美国宇航局科学任务负责人托马斯·祖布臣称,“本努”是一颗古老的小行星,它可以“讲述”地球和太阳系在过去数十亿年间的 历史 。 《科学》杂志本月发表了多篇关于“本努”的论文。科学家报告称,他们在“本努”的地质特征中发现了碳酸盐矿物,这些矿物通常是在热水和二氧化碳的环境中形成的。这可以表明“本努”的母星曾拥有温泉或其他类型的热液系统。 科学家们还注意到“本努”表面的两种巨石:一种黑暗粗糙,另一种明亮光滑,这一特点有助于推算出母星的地质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绕太阳运行的“本努”,每六年会绕地球一圈。美国宇航局认为,它在下个世纪末撞击地球的几率是1/2700。科学家们称,对这种小行星了解得越多,地球就会越安全。 (来源:中国新闻网)

金庸,本名查良镛。1924年2月6日出生于中国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镇。参考:金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微小卫星创新会议论文发表

好发。

会议论文是在会议等正式场合宣读首次发表的论文。会议论文是属于公开发表的论文,一般正式的学术交流会议都会出版会议论文集,这样发表的论文一般也会作为职称评定等考核内容。

会议论文我们一般分为国内会议论文和国际会议论文。一般来讲,会议论文不会在杂志上正式发表,所以说要求不高,往往是要求一些新的科研进展的快速报告。

但有时候会议论文会在正式杂志上发表,那是会议主办方和期刊杂志提前做好沟通的结果,这个时候审稿往往要求比较严格,相对难一些,但是比直接投稿给杂志还是要相对容易。

稿件要求:

1.题名:准确,简明,清晰,符合索引要求,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 20 个汉字。

2.作者单位:提供作者一,二级单位的名称及邮编。

3.摘要:以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 个基本要素,不加评论和注释,以第三人称简明,确切地记述论文的重要内容, 不用"本人,笔者,本文"等第一人称作主语,以 200 至 300 字左右为宜。

4.关键词:是表征论文主题内容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一般 3~8 个。

5.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学历(学 位),职称,职务,研究方向,请提供第一作者联系电话和 E-mail 地址。

会议刊和期刊论文的区别:

1、投稿对象不同

会议论文是针对某个学术会议而投稿的文章,而期刊论文是作者将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投到期刊上进行发表,所以两者有实质的不同。

2、发表不同

会议论文所投稿件由组委会评审决定是否录用,期刊论文是将论文投递给学术期刊,由期刊编辑部审核后告知是否录用。所以会议论文和期刊论文投稿与发表区别不同。会议论文录用后,可以选择参加会议或不参加会议,而期刊论文录用后只需等着出版即可。

3、论文性质不同

会议论文可是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也可是篇幅精简的报告。而期刊论文则是某学术领域或课题上的研究,在实验性和理论性及预测性上得出见解,也可是某领域上获得新进展的总结。

4、寄送形式不同

会议论文出版后会寄送论文集给作者(部分会议会将论文提交到国际期刊上发表,并寄送期刊)但是期刊论文出版后寄送的就只有期刊。

5、审稿周期不同

会议论文审稿周期较短,一般1-2周左右,甚至小型会议只需几天。期刊论文审核周期相对较慢,一般2-4个月左右,期刊论文审核周期视杂志社实际情况而定。

6、认可度区别

期刊论文对大家来说更为熟悉,它的受众比会议论文要广,也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论文。国内毕业、保研、评职,均对期刊论文认可度较高。

而会议论文由于是在学术会议上宣读的文章,其属于公开发表的论文,认可度与学术会议的权威性成正相关,所以我们要谨慎选择学术会议。

会议论文和期刊论文区别详细:

1,会议论文一定是针对某个学术会议投稿,并且由学术会议的会务组决定是否录用,期刊论文肯定是针对某学术期刊投稿,而且是期刊编辑部决定是否录用,而不是审稿专家,审稿专家只是审稿并返回意见,真正决定录用权在于期刊编辑。

2,会议论文录用后,可以选择参加会议或者不参加会议,但是学术会议必须召开,而期刊论文录用后只需等着出版即可。

3,会议论文出版后一般会寄送论文集(部分会议会将论文提交到国际期刊上发表,并寄送期刊),但是期刊论文出版后一定是寄送期刊。

4,会议论文一般审稿周期都比较短2周左右,快的1周,甚至野鸡会议几天就可以录用,但是期刊论文相对慢些,国内中文核心期刊一般2个月,普刊也得1-3周左右,当然部分水刊也可以几天录用甚至1天录用。

写论文注意事项: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除非实在无法变通,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

两者区别很大,容易被非学术人士误解。很多回答不够简明,通俗地说:

a. 期刊论文(Journal paper):需要同行评审(peer review),通过率低,重要性较高。

b. 会议论文(Conference paper):不需要评审,通过率高,重要性较低。

一般来说:

新发表的论文和我的撞了

打电话与发刊方核实以下。有些刊物印的是刊期的月份,而杂志本身是旬刊之类的,所以知网上是显示刊期数。只要是正规期刊,一般都是没有问题的,有样刊,要知网检索页,有您的姓名和单位名称,这能对上,就没有问题。

额,内容没有改怕啥?修改一些符号一些用词而已,就像你和身份证照片虽然不一样,但是还是可以分得出是同一个人

据我说知,周围的同学们都是使用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的一次就过啦学校的查重呢,性价比高,首次注册就能获得2W免费检测

有出入是正常的,但要看出入大不大,有时候可能是印刷排版原因,具体你可以直接咨询杂志或期刊论文求解释一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