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曹林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15:05:25

曹林发表论文

范美忠 1.人物简介 四川省隆昌人,1992年毕业于隆昌二中考入北京大学,1997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到自贡蜀光中学当教师,不久他因为课堂言论辞职,后辗转深圳、广州、重庆、北京、杭州、成都从事媒体、教师行业,曾在《中国经济时报》、《南方体育》等媒体任编辑,发表过《追寻有意义的教育》、《〈过客〉:行走反抗虚无垃圾》、《〈风筝〉:灵魂的罪感与忏悔意识》、《用观念打败观念——读〈哈耶克传〉》,在天涯BBS,第一线教育论坛等都可以搜索到范美忠的文章。 [编辑本段]2.“范跑跑”得名原因 2008年5.12地震发生的时候丢下了学生一个人跑出了教室,5月22日并在天涯上发帖《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 震亲历记》一文,文中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 据描述,范美忠当时正在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上语文课,课桌晃动了一下,但范根据对地震的一些经验,认为是轻微地震,因此叫学生不要慌。但话还没完,教学楼猛烈地震动起来。 “我瞬间反应过来——大地震!然后猛然向楼梯冲过去。”后来,范美忠发现自己是第一个到达足球场的人,等了好一会才见学生陆续来到操场,随后他与学生有一段对话: 范:“你们怎么不出来?” 学生:“我们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只看你一溜烟就跑得没影了,等反应过来我们都吓得躲到桌子下面去了!等剧烈地震平息的时候我们才出来!老师,你怎么不把我们带出来才走啊?” 范:“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你们不知道吗?上次半夜火灾的时候我也逃得很快!” 接着,范美忠对一位对他感到有些失望的学生说道:“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八岁的人了!” 范美忠写道:“这或许是我的自我开脱,但我没有丝毫的道德负疚感,我还告诉学生,‘我也决不会是勇斗持刀歹徒的人!’”这些话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论坛上炸开了锅。 因而得名——范跑跑 [编辑本段]3.范美忠大事记 2008年5月22日9:10,四川省都江堰市光亚中学教师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写下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6�112”汶川地震亲历记》,文章提到:“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八岁的人了!”这番言论引起了网民的铺天盖地的批评与漫骂。同时,“五岳散人”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文章《自由与道德——从“范跑跑”事件说起》,“范跑跑”一词就这样出现了,并成为了范美忠在网上的另一个称呼。 2008年5月25日,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发表《我为什么写《那一刻地动山摇》》,对写贴的原因以及网友的批判进行了回应,然而网上批判范的文章仍然层出不穷,《范跑跑挑战国民容忍度,引发道德大批判》《“范跑跑”其实只是老师中的怪胎》《范跑跑无需道歉但须离职 》《还要请出“范跑跑”展示无耻吗》《范跑跑”,不要“拿无耻当聪慧”!》《范跑跑”是豆腐渣教师 》《“范跑跑”,难道你就不怕下地狱吗?》这些文章从各个方面对他进行了批评。 2008年5月26日,北岸在凤凰博客上发表文章:《范美忠:给教师抹黑,让北大丢脸》,文章指出:“范美忠可耻并不在于地震时他的临阵脱逃,而是在于他逃生后还要对自己的懦夫行为大肆“宣扬”。” 2008年5月27日,奇虎论坛出现标题为《跑得比刘翔还快的范跑跑代言耐克》。帖中称,耐克公司认为在灾难中跑得最快、最热爱生命的范美忠老师,符合公司的宗旨,因此不顾当前众多中国网友对范美忠老师的质疑,果断邀请这位跑得最快的被中国网友笑称“范跑跑”的范老师作为耐克跑鞋形象代言人。不料,有网友随即将该帖转发至天涯、猫扑、网易、新浪等论坛,且将“B.T通讯社记者夏澈丹”等字隐去。由于原文以新闻形式展现,不少网友信以为真,纷纷痛斥耐克公司。更有网友以《是何居心?美国大公司请“范跑跑”代言耐克跑鞋》为题,将耐克与不久前遭遇抵制的家乐福相提并论,呼吁广大网友联合抵制耐克产品。呼吁很快获得响应。抵制消息通过QQ群、同学录等方式迅速传播。在记者收到的QQ群消息中,还有网友呼吁到当地的耐克专卖店抗议,QQ群消息中还附带有具体的抗议时间和方案。 2008年6月2日,张若渔在新华网发表评论:《一个普通老师眼里的范美忠》,以一个忏悔者的身份自白:“我要有多少的勇气、意志和祝福才能跟范美忠勒石为碑、泾渭分明?我清楚且痛苦地知道,我与范美忠的距离看似很远,其实又是那么的近,可能不过隔着一场地震。我扪心自问,如果我处在范美忠的位置上,我会怎么办?我是会像他一样兀自跑掉,还是会和学生生死与共?这个问题在心中被问了无数次,但我始终不能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以至现在,我已经拒绝回想和回答这个问题。我的恐惧和勇气一样强大,也一样渺小。” 2008年6月2日,人民网论坛发表评论《范美忠给国人出了个难题:我可以不做英雄吗?》,文章认为:范美忠的诚实让我们很为难,既要赞许其诚实的可贵,又要谴责其对“争当英雄”传统美德冲击。这怎么办呢?难道为了维护传统美德的尊严,而把范美忠的诚实一块谴责?这也不行!因为诚实也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2008年6月6日,网络评论家郭松民发表博文《“范跑跑”应该成为中国精英的一面镜子》,文章首先列举了著名的“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事件。指出:“在这起事件中,船长、众多的船员以及男性乘客,都和这条豪华邮轮一起沉入了大西洋底,冰海余生的人,多数却是最没有逃生能力的妇孺。”文章指出:“对精英来说,最大悲剧不是死于一场地震或者沉船,而是被公众所唾弃! ”“精英们其实应该认真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像“范跑跑”那样,在每一个关键时刻,都考虑自己太多了,考虑大众太少了?是不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攫取了太多本属于大众的利益?”,此后,许多文章都开始以泰坦尼克号为例,批判范美忠的行为。 2008年6月6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海明接受了《中国青年报》专访,认为:“在大地震中的其他教师都没逃,说明这是基本的道德,而范美忠的行为已经越过了道德底线。”,“严格来讲道德规范和法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王教授还认为在这次大地震每个人都必须进行强制捐款:“很多人是把捐款当成善行,没有理解成责任和义务。他们不知道在特殊情况下,在非常时刻,为国家做贡献更是一种责任,而不仅仅是善行,不捐献是不履行责任和义务。”“(范美忠)诚实而不知耻,那你就没救了。” 2008年6月7日,凤凰卫视中文频道“一虎一席谈”播出《范美忠不顾学生逃跑是不是失职?》专题节目。节目播出后,范美忠事件出现重大转机。同时,在节目中反对范美忠的网络“评论家”郭松民对范大加指责与漫骂,被网民指责为“郭跳跳”“伪君子”,支持范美忠的人开始大幅上升。范所在的都江堰光亚中学校长电话表示:“范美忠爱职业爱学生,自己不会开除因言获罪的人。”范美忠在节目中对校长与学生做了有限道歉,但表示,“这并不代表我向我的观点道歉,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 2008年6月7日,范美忠做客腾讯网,与知名社会学家周孝正教授同时进行对话与采访,在节目中,范美忠再次解释了自己发表相关言论的背后原因,并表示,今后不再接受相应的节目与采访。 2008年6月9日,南方都市报发表《自由理念不容亵渎——我看范美忠之跑》的评论,文章认为:范美忠宣称“从利害权衡来看,跑出去一个是一个”是荒诞的,因为,第一,在那种情况下,作为教师的范美忠若能坚守岗位、组织学生有序撤退,或许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第二,就算只有一个学生因范美忠坚守岗位而逃出生天,而范本人牺牲了,但由于学生比他年轻得多,仅仅从生命的长度来算,这个学生的存活所保有的幸福量就很可能远高于范美忠的存活所保有的幸福量。同时,因为范美忠的行为会破坏人们传统的道德观,会让后来的人不幸福,所以,范是“打着自由之理念,打着自由的旗号否定美德与高尚,不仅是对自由的严重误识,更是对自由的亵渎!” 2008年6月12日,网友肝胆剑发表《范美忠无愧于北大》,文章记录了自己转变对范美忠认识的的心路历程,并指出:“我们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传统的道德观念,这种道德观与其实施的方式表面上无懈可击,合情合理,然而中间却存在着极大的漏洞”。此文章在北大校内引起广泛的争议,有人指出:1、北大向来以追求真理为已任,而真理并不为所有的人清醒认识,而绝对不屈服于所谓的“社会舆论”与口水;2、北大向来以反思社会为已任,范美忠以自己的方式引起了社会对于道德问题的大反思。 2008年6月12日,凤凰网发表评论《范美忠老师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指出:“我们一直在被谭千秋、瞿万荣这样的老师感动着,因为他们用行动告诉了我们“师德如山”。范先生痛恨现行的教育体制,希望能给基础教育带来一点新意这一点我们双手欢迎,可我们不希望看到是灾难面前您第一个逃跑的样子。一个人的思想再活跃,再前卫,可如果连一点点起码的师德都没有,连一丝人情味都没有了,那也只能是一个虚伪的思想家。” 2008年6月12日,著名反腐作家陆天明发表博客评论《此时此刻,必须把“范美忠”钉上历史耻辱柱》,文章指出:“震区的救灾工作还在关键时刻,许多条生命还埋在废墟中,在这个时候,只能有一个声音,就是:冲上去,救人!一切妨碍救人的言行,都必须视为“反人类”行为。如果在战争年代,可以被当场枪毙。最后,作者表示:在这一关键时刻,如此卑劣的“范美忠”必须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以正视听!” 2008年6月14日,从晓波在新华网发表评论:《看“范跑跑”和媒体贴面热舞》,文章认为:““范跑跑”能在凤凰卫视的演播厅正襟危坐、侃侃而谈,这本身就会让受众分不清对错善恶。如果只要反人性,不道德就会得到媒体青睐的话,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人会步芙蓉姐姐和“范跑跑”的后尘。” 2008年6月14日,凤凰网博友朱光兵晚对光亚学校的电话采访记录,采访纪录显示:“教育部门已经正式通知我们,将范老师的教师资格取消,范老师无教师资格,就如司机没有驾驶证,所以我们也不能再聘用他了”。学校的老师同时表示:“老师大部分认为他言论不当,不配作一个老师了;学生当中,也有说他好,也有说他不好的。但主要是学生家长反应强烈,表示不希望我们学校有这样“连母亲都不顾”的人来教他们的孩子。”范美忠则表示,他认为教育部的做法没有道理:如果是说他没有去救学生而自己先跑就不配当老师,那他觉得是违背了教师法,“有哪一条规定说教师要冒着生命危险,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救学生”?如果说因为他写的《那一刻,地动山摇》中的第一段显示他不爱国,所以不能当老师,他认为也是无稽之谈。“不能因为我批判国家的问题,就说我不爱国;而且也不能以不爱国这个理由取消我的教师资格。”范美忠说,中国有太多的公民对行政部门的滥用权力不加以抵抗,但他不一样,他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尊严。“重点并不在我能不能胜诉,即使是付出丢掉工作的代价,我也要捍卫我的权利和言论自由。” 2008年6月15日,“乌有之乡”召开学者专家座谈会,郭林民、张玲玲等参加,会上部分专家认为:“范美忠想以此挫败整个主流道德!想撬翻整个人类道德!非常无耻!”;同时,“凤凰卫视是“扒粪机,把本来不需要讨论的话题大张旗鼓来讨论,使本来非常清楚的价值观搞混淆,更是非常可耻的!”,“那些支持范美忠的人,尤其无耻!”,“我们现在教育的成功是我们中华民族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的结果!”,乌有之乡还专门开辟批判范跑跑专栏,并将“范所代表的自由主义”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与批斗。 2008年6月15日,新京报发表吴稼祥评论:《“范跑跑”亵渎“自由”》,文章指出:“范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并不是一条木船上的普通乘客,而是有权利责任关系的法律主体:范老师代表学校对学生行使监护权,同时也有监护责任;学生们被家长委托给学校享受被监护权。在发生有生命危险的灾难性事件的紧急情况下,监护人有责任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去救助自己的被监护人。这种情况下的救助责任,和军人在战场上的责任没有两样。”“自由是与责任对称的。没有责任的自由只能是兽(猎杀)的自由或鼠(逃跑)的自由,而绝不是人的自由。” 2008年6月16日,以反对“伪科学”著称的评论人方舟子发表《范美忠如在美国铁定会被学校开除》,指出: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制定的《教育行业道德准则》规定:“必须尽合理的努力保护学生避免有害学习、健康、安全的情况”。这事如果发生在美国,范美忠铁定会被学校开除,而且这辈子别想再当教师了。原因很简单:他的所作所为非常不具有professionalism。 2008年6月16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解聘“先跑老师”范美忠是由他所在的学校自主决定的,而非教育部官方指令。王旭明声明,教育部未发出任何要求取消范美忠任教资格的通知。但根据他目前了解的情况,范美忠所在的学校确实已对其发出解聘的正式书面通知。范美忠任教的都江堰光亚学校属民办学校,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规定解聘范美忠。当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在接受《青年周末》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究的案例,如果范美忠准备上诉,我们将提供法律援助。” 2008年6月17日,都江堰光亚中学卿光亚校长在接受新快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都江堰市教育局16日上午再次找到他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面谈。“教育局领导向他表示,因为范美忠发表了不合适的语言,影响太大,现在口头要求学校解聘范美忠。”而都江堰市教育局纪委书记周泽邦则表示:“私立学校,解聘、聘用教师是他们的学校行为。”当记者追问“教育局是否要求解聘范美忠”一事时,周泽邦说了一句“我们依据职能行使教育管理”。都江堰教育局局长张庆当日告诉记者,根据相关管理条例,如果是都江堰市教育局发证,就由该局依据《教师法》等相关法律进行处理。但据他们调查,范美忠并未向该局提出过办证申请。该局已责成光亚学校提供范美忠的有关证明,但至今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2008年6月17日,扬子晚报发表评论《砸范美忠饭碗涉嫌权力的滥用》,文章认为:即便是范美忠的言行违背了“教师法”等相关法规,对他的处罚也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来执行,以一种违法的手段来制裁另一种违法的行为,是法治社会的悲哀,文章同时引用中国政法大学何冰教授在其博客中撰文 “取消资格属于我国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行政处罚之一种”,依据相关规定,“有关部门处理范美忠事件,至少要履行下列程序:一、进行事实调查,并形成证据。二、在进行处罚之前,实行听证;三、作出正式的处罚文书,告知处罚的事实和法律依据,并送达相关人范美忠。四、处罚文书中要告知范美忠有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权利。”显然,在程序上,有关部门是严重违法的。 2008年6月1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叶志军评论《解聘范美忠就能以正视听?》,文章认为:解聘一个范美忠就能廓清教风、以正视听,却有些近于虚荣的乐观。身为一个曾经的北大高才生,如果真的滋生了为主流价值观所不容的思想,这又岂是开除几个教师所能解决的。 2008年6月18日,广州日报发表王文琦评论文章《社会宽容更有利于拯救范美忠》,认为:范美忠还是一个成长中的年轻人,他虽然已经年过而立,但尚没有形成完整、健全的价值观。他虽然博学多才,却不知道知识和才能对于人的意义。他虽然叫嚣自由,却孤立地理解自由,不懂得自由的真正内涵,更思扯不清自由与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如果说范美忠事件有其他超越其自身的价值,这种对社会宽容度的检验应该是其中之一。” 2008年6月18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党委书记王春梅在接受《信息时报》采访时表示,“我们以有这样的学生为耻辱!对学校开除他,我们表示赞成!”,同时,王书记表示:“范美忠毕业离校之后,就曾经在网上将他所认识的北大的老师轮流骂了一遍。在学校时他不好好学习,对老师也十分不恭敬!” 2008年6月19日,东方日报发表曹林评论文章《可别轻视范美忠的价值》,文章认为:范美忠暴露了自己真实的想法,暴露了自己人性幽暗的一面,这是一个机会,是一个可以促使我们反省人性、反思道德、完善自身的机会。可就是这样一个极好的反思资源,却被伪道学和网络愤青们当作了一场树贞节牌坊的道德批判运动”;同时,还发表了《有感于光亚校长希望骂那些修楼修垮的人》,提出房子倒塌时老师丢下学生独自逃生,这可能并非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是人在危险降临时一种本能的求生反应——这种本能虽然不道德,但可以原谅,因为每个人身上也许都有这种本能,这种本能只是没有尽自己的道德责任去救助别人,并没有伤害到别人的利益。但建房子时偷工减料、用铁丝代替钢筋、水泥中掺沙土就不可原谅了,那不是求生本能,而是为了一己之私利而谋财害命,为了利益而置他人生命于险境之中。相比之下,最该痛骂的当然是那些修楼修垮的人。 2008年6月20日,鲁国平发表评论文章:《解聘“先跑老师”范美忠无关乎法律程序和因言获罪!》认为:“如今虽然讲究依法治国,但并不表示制度和法制的漏洞就可以作为范美忠逃脱处罚的理由,在中国一般情况下都是碰到问题再寻求对策,即所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政模式……”因此,“由于媒体爆炒和引发全民大辩论使范美忠成为标杆性的典型反面人物,适当处罚他对社会的影响却是具备极其深远的意义的!” 2008年6月20日,《中国青年报》编辑曹林发表评论文章《北大以范跑跑为耻丧失大学精神》,认为:北大在逃跑事件上可以表达自己的道德立场,可以批评自己的学生,但在“开除”问题上,应该坚守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价值立场,以母校的身份坚定地站在自己的学生一边、以自由堡垒的身份坚定地站在自由一边,为学生争权利,为自由争空间,拒绝行政权力干预教育自治,拒绝以言治罪。 2008年6月20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在镇江发表演讲时指出:“除他(范美忠)外,没有第二个老师跑!”,钱教授最后指出:“跑”却“不能辩解”,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羞耻感。“范跑跑”不仅跑了,而且面对那么多的媒体还“辩解”了,最要命的是“还用从北大学到的知识来辩解!” 2008年6月21日,新京报发表林达的文章《该解聘范美忠吗?》,文章以在美国911事件中的邱吉尔先生为例,指出:尽管其言论触及了美国民众的公愤,但所在的学校“仍然支持他应有的权利,因为必须坚持学术自由不受干预的原则”,文章提出:《教育法》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为教师资格的必要条件。作为法律条文,它的定义是不明确的,什么是良好的思想?由谁来判断和界定?这样可能被随意解释的法律条文,才是值得关注的焦点。” 2008年6月21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马少华文章《谁都没有以命换命的义务》,文章指出:“我不认为教师有牺牲自己的生命挽救学生生命的义务。郭如果要求范做出这种牺牲,就是不应该的……”“《教师法》再修改,也不可能写入让老师牺牲自己生命来保护学生,只能更加明确强调老师保护学生的义务。” 2008年6月25日,广州日报发表心理学家张结海的评论:《我们对“不当言论”太宽容了》,文章以美国“詹姆斯�6�1沃森”事件与“前哈佛大学校长拉里�6�1萨默斯”事件,指出美国也是一个因言治罪的国家,文章最后指出:“不治他的“罪”,这就客观上等同于鼓励全体老师向他学习。” 2008年6月25日,南方人物周刊发表《一个“异端”的道德试验》,文章列举出范事件以来出来的种种评论,认为范已经成为了一个靶子,文章引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展江的观点,“范美忠检验了一下中国当下的道德观,我们发现,其实还是‘圣人化’。” 2008年6月25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对范美忠事件发表看法,认为:“我们可以不崇高,但是不能允许无耻”,同日下午,范美忠对此表态:自己不崇高,也不想崇高,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无耻。范美忠反而提醒教育部应该关注倒塌的校舍“建造这些校舍的官员和教育官员才最无耻”。 2008年6月26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保护学生安全”这一条被首次加入其中,网上开始了对于教师法与道德条例实施细则的大讨论。舆论普遍认为这是范的一次奉献,然而,荆楚网则发表《保护学生安全教育部岂可推责?》,文章指出:与危房改造、学生安全意识等各个方面相比,教师保护学生安全处在这条链的最末端,所起的作用最有限,教育部此时更应该借着民意的威风,和相关部门一道,着手解决各类威胁师生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并且拿出具体的措施方针和时间表,将保护学生的链条做结实,做稳妥。 2008年6月29日,南方人物周刊采访光亚中学校长卿光亚,他分析范老师在网上的“先跑言论”是震后的“病态反应”,接近“痴人说梦”。采访中,他透露了范美忠如何进入光亚中学,以及在学校的种种表现。他同时强调:“学校距震中心也就15-20公里,当时房子像扇纸一样迅速在扇。那一小段时间里,人的头脑是空白的,我们许多老师的记忆里,半小时以后才想到自己的妈、孩子、老家。”,同时,他也认为:“范美忠说的也许是真话,但不善,不美”。 2008年12月30日,范美忠接受了天涯杂谈的访问,回答了众多网友们关心的问题。 [1] [编辑本段]4.在北京重新上岗 在汶川大地震中扔下学生逃生的“范跑跑”范美忠目前受聘于北京开华教育公司,担任该单位的潜能开发研究院人文素质讲堂讲师。据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局确认该校拥有办学许可证。 在开华教育的网站的醒目位置有“开华教育人文讲堂免费讲座”的广告,其中“如何提高文科成绩,成功迈入北大清华”的主讲人是范美忠,演讲日期是本月28日。旁边还有范美忠的简介: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期任职于基础教育领域,对中学文科教育有独到的见解和研究,号称“中国第一文科教师”。 2008年12月23日,开华教育新闻发言人张文斌表示,消息传出后外界反响很大,中央民族大学也正式通知开华教育,退订了这场讲座。 开华教育负责人冉东表示,通过多次接触和过往事实证明,范美忠的教学水平是值得肯定的,其行为是个评价角度的问题。冉东认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全面看人,相信范美忠完全能够胜任该校潜能开发研究院人文素质讲堂讲师的工作,让开华的学生获得巨大收益。据悉,范美忠的聘期为两年。 范美忠23日称,他接受这份远在北京的工作最重要的是经济上的原因,“我必须要接受一份工作,我也需要生活”。对于地震前后的问题,他表示不愿再谈,说没有什么新鲜的观点了。对于再远一些未来,范美忠希望能有条件开个书店或者文化沙龙,卖些自己喜欢的书。 范跑跑上岗"无限期推迟" 2008年12月28日上午,与范美忠签订聘任书的学校发表声明,决定“无限期推迟”范美忠任教上岗时间。该校表示,虽聘用范美忠的决定没有错,但对“社会对范美忠存在广泛争议认识不足”。基于这种情况,学校决定“无限期推迟范美忠到校任教上岗”。采纳哦

现在报纸、电视上总会报导一些新闻“XX因被撞之后未能及时抢救,失血过多而死”“XX因扶摔倒老人,而被冤枉。”一条条悚目惊心的新闻,一张张惨不忍睹的图片,犹如鞭子,一下一下地抽打着我们的心。“小悦悦案”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冷漠,“彭宇案”让我们看到世态的炎凉。道德之火在一点一点熄灭,只剩下了微弱的火光。我们的社会多么需要伸张正义的人,我们多么希望惨案少些,再少些。

终于,我看到了曙光:一些向人们传递着正能量的高尚的人。

龚金川,是一所小学的校长,十四岁痛失了一条右臂,但他身残志坚。一天早上,他正在江边晨练,忽听“扑通”一声,一个重物砸进江中。紧接着,他又听到了惊慌失措的呼救声,看到了江面上漂浮着几缕银丝。他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奋不顾身地纵身一跃,跳入江中。风呼呼地吹着,寒冬的残阳无力地照射在江面上,刺骨冰冷的江水向他袭来,可这并不能动摇他救人的决心。他用右肩顶起了老人,左手不停地划水。江水不断地向他涌来,犹如黄金巨蟒般缠着他。这对于身高仅165米的人来说,是一种极限一种挑战,可他全然不顾,套住好心人丢来的绳子,一直坚持到了江边,成功救起落水者。回到家,家人看到他那水淋淋的样子大吃一惊,而他则是轻描淡写第说了句:“掉水里了。”他的事迹打动了无数的人,一股正能量犹如一泓清泉,流进了每个人的心田。

忘不了那一天,泉州市宏福园内哀乐低沉,泉州市领导和许多素不相识的市民,纷纷赶来为一位逝者送行。他不是什么领导,更不是什么伟人,但他,却是市民公认的“最美公交司机”。因为,在他生命结束的那一霎那,他用尽全力踩住刹车,保了一车人的性命。尽管他英年早逝,但他的精神犹如一股正能量,春风般,吹拂每个人的心灵。

因为大人们以身作则,就连孩子也成为正能量链条上的一份子。江苏一小男孩上学时不小心刮伤了一辆私家车,由于等不到车主,他留下了一张字条。车主知道后,深受感动,不仅没要求他加倍赔偿,还免了他的所有赔偿。男孩所传递的正能量,拨动着我们内心深处的那根弦。

正因为许多人都加入了传递正能量的行列中,因此,快熄灭的道德之火,终于又熊熊燃烧…… 【篇二】

首先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这种态度其实并不狭隘也不浅薄。伏尔泰在《老实人》中百般戏谑和嘲弄的时行的盲目乐观主义,就并不是一种正能量。当时的欧洲天灾人祸并出,教廷搬出一套“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了考验你的品德并替你赎罪”的理论,表面上是乐观,实际上则成了麻痹民众意志的工具。或许你要问,这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观点有什么区别,答案是:有。看了孟子此段话的人,感到一种使命感的降临,树立了志向,振作了精神,明白了自己受苦是“将以有为”的标志,因而达到了勉励效果,是正能量。而教廷的那套并不激人奋进,只告人以忍受,我看来就不那么像回事,反而伏尔泰的批判更正能量一些。

批判也是正能量?我想你又要叫起来。确实,现实中随处可见“喷子”,以批判之名,为批判而批判,建设性意见少,一张嘴却不饶人。曹林在《时评写作十讲》中建议人写时评文章时少说“治标不治本”这种很多时候像鸡蛋里挑骨头的套话;他说除非你列出“治本”的方法,否则这句话没有丝毫建树性。我深以为然。关于批判我认为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谈到对哲学家的态度时有一段话很精彩:“……我们要先有一种假设的同情,直到他有哪些是可接受的为止。直到此时我们再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这种态度更接近一个人抛弃了此前全部信仰时的那种态度。”这种“假设的同情”,我想是现在的键盘侠们所缺少的。

对于正能量,我认为态度尤为重要,因为你对一件事的态度决定了你的行为。而完全相信和完全悲观则又都不是正能量。确实,世界看起来糟透了:特朗普批准了对中国的贸易审查;中印边境冲突就过来了;西班牙遭遇恐怖袭击;委内瑞拉直接拉着拉美国家站队;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而对这些事,我引罗素一句话,表达我对正能量态度最标准的看法:“……类似于山居者与风雪搏斗了一晚后,当这些回忆逐渐淡去,在回忆中便留下了某些晨光熹微中照耀的分外明媚的峰峦景色,并保存着一种知识,那就是乌云之后仍然保存着阳光,并且随时可以显现出来。”

我们不仅要看到乌云,也不要只看到乌云:我们坚信乌云背后仍然有阳光。这就是我心中的正能量。

获得正能量很简单,你只需要一个正能量的态度。 【篇三】

正能量是人身居困境不灭的理想。郭沫若评价蒲松龄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连年科举不中的蒲松龄选择边在私塾教书边摆茶棚收集故事,他在路边自己搭建草棚,以一碗茶水与路人交换神鬼奇事,晚上便回家整理并以其简洁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文笔书写下来,他的一生都十分清贫,家徒四壁却不能阻挡他完成《聊斋志异》的决心,一席凉棚,一缸清茶,一介书生,搜抉奇幻,千古奇书便由此而生。蒲松龄的正能量是集腋成裘、不被困境所局限、坚持一生信念与理想的精神,人需要这种正能量去浇灌自己的理想,才能使生命有其价值。

正能量是人面对命运昂起的头颅。2011年12月31日,一位文坛巨匠长眠不醒,史铁生,一名与命运抗争一辈子的勇士。歌德曾在《浮士德》中写道:人生就是和魔鬼较量的战场,唯有坚韧不拔的前行者才能获救。史铁生与病痛斗争了大半辈子,当命运以绝望的姿态向他袭来,他却昂起头颅从绝境中奋力寻找绝美的景致,他以坚韧的信念支撑着他的笔杆,从不屈从命运,誓要以文字书写生命的奇迹。余秋雨曾言: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祖母因皱纹而安和慈祥,病痛缠身却怀有坚韧意志绝不屈服的正能量的史铁生不正具有这种残缺美吗?人需要这种正能量去昂起我们的头颅,才能与命运抗争。

正能量是人寻找人生意义的基石。柳永年轻时本一心求仕,第一次科举未中后酒醉写下“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宋仁宗听闻心生不悦,第二次科举便说:“且去浅酌低唱,何要浮名?”将柳永之名生生划去。自此,柳永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换了心态醉心于词,沉浸于百姓与歌女的生活,将满腔文采尽付词中,以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开辟了人生的巨陆,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柳永凭借不息的热情与及时转换心态以寻找真正属于自己那片天空的正能量成为了婉约词的代表人物,人需要这种正能量去擦亮心灵之眼,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依托,精神的传承,无不需要正能量,它使人以正确的路线去走出困境、不屈服命运,继而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人需要正能量,正能量源与人。

曹林论文发表

曹林是一位知名的媒体人,曾经是《南方都市报》的执行主编,后来转到了《中国青年报》。他因为在担任《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期间发表的一些文章引发了一些争议。其中,有一篇文章讨论了“羊毛党”现象的背后,即网络上一些网站或者APP以各种理由取用户的钱财的行为。这篇文章因被认为使用了“玩世不恭”的口吻,而引发了一些争议和批评。也有一些网友对他的措辞提出了批评,认为他的言论过于轻蔑和咄咄逼人。除此之外,曹林还曾经在微博上发表多篇与工作无关的言论,有些言论并不得体,引起了舆论的不满和抨击。例如,他曾经在微博上用“激动人心”的词汇来赞扬一些国家政策,但是这种表述被部分网友解读为过于“奉承”。此外,他还曾经在微博上公开支持某款手机,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和质疑。

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

本人是19上岸的新闻学学姐,近来有不少学妹问我该怎么备考华师新闻学或者传播学,也有不少疑问。我把我的完整版备考经验写到这里,希望能帮助到准备备考的小可爱。

情况介绍

本科:广东某财经院校财经传媒专业,二本

报考院校专业: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学(舆情与危机传播方向)

成绩:初试总分368(第2名) 政治73 英语51 718作文117 848传播学基础127 最终总成绩排名第三。

其他:考研这一年我还成功考到了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并且在国家线公布前一个多星期拿到了深圳某互联网公司的校招offer(得知英语成绩的那一刻超级绝望,就算降分往年单科线都只会降1-3分,而去年英语单科线是55…没有心情准备复试,花了很多时间看B区调剂信息,越看越绝望,干脆放弃挣扎,直接找工作)。然而人生就是这么狗血,就在我工作得正开心的时候,国家线出来了…文学单科线竟然降了4分!于是我仓促辞职、用一周时间准备复试,最后竟然一战成硕!

择校篇

考得高不如报得巧,在考研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不少400+的高分考生被刷,调剂也难上加难(一志愿你对我爱搭不理,调剂我让你高攀不起),因此选择自己觉得有希望考上并且又满意的学校至关重要。

为什么我会选择华师新闻学?

1.华东师大是双一流、985,且位于上海。2.华师新闻学学硕报录比可观(今年约为1比6),对我而言有考上的可能。3.往年真题考察得比较基础,比起复旦华科武大等985高校,相对简单。4.学硕学费(8k)较专硕(2w多)便宜,每年有奖助学金,相当于免费就读。5.如果可以,将来我想留高校发展。

其实一开始我想考的是华科MJC,后来查找了相关资料,觉得分数太高难度太高。而我又想考一所985、双一流,又想要好考一点,搜集了很多资料,发现华师MJC是走国家线的985,且位于魔都上海,往年报录比可观,综合而言比较好考。然而18年报录情况出来了,报考人数为历年新高(将近500人),且录取人数为历年新低(录取12人,推免了28人),太可怕!吓得我立马调整策略,改为报考新闻学学硕(学硕每年都只有三十几人报名,录取3人左右,平均报录比为1比10)。事实证明我这个选择很正确,今年新闻学报名34人,7人进入复试,最终录取6人,有一名少数民族骨干(不包含在6人内),没有推免生(据说是因为没有招到好生源,于是这几个名额就给了统招生,而往年都会推免3人左右)。这个专业有3个研究方向:01新闻理论与实务、02新闻史(今年上线的考生无人报考此方向,但其实华师新闻学很多优秀老师研究的是这个方向,比如武志勇、路鹏程老师)、03舆情与危机传播(我选择的是这个方向,是今年新增的,以前03方向为媒介经营与管理,这与严三九老师调走有关)。

在此想告诉各位20考研儿,考上研究生并不代表成功,人生的选择有很多,如果你只是随大流或者为了逃避工作而选择考研,那我劝你还是放弃!用两三年时间工作赚钱积累社会经验反而可能会比研究生出来还要好!考研不易,时间精力金钱都得付出,请三思!

初试篇

华师新闻学、传播学学硕的初试题目是一样的,有意报考传播学的同学也可以参考一下我的这篇经验贴,希望能帮助你们找到一些方向。

一、参考书目

(一)专业课:

华师没有指定参考书目,我参考的是一位17级的学长给出的书单,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补充。以下是我的书单: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这本书必须划重点,整理出自己的笔记与框架,背个十遍八遍都嫌少!传播效果部分是华师的考察重点)

2.陈培爱《广告学概论》(第二版)(广告部分是华师的一大板块,必须重视,需要整理出自己的笔记与框架,尤其是广告理论与广告名人必须自己进行梳理、熟记)

3.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今年华师题型大变,题目愈加灵活,简答论述几乎都与新媒体时代、人工智能等有关,这本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里面的表述都可以直接用来答题,作为语料积累)

4.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五、六版对照看)(去年这本书突然出了第六版,改动幅度还挺大,可以结合着看。但其实这本书是用来为新闻学打基础的,华师考试并不会直接考到。我备考的时候只是过了一遍,将一些部分整理进我的笔记,后期并没有再看这本书,直接复习那些记入笔记的知识点,比如新闻与舆论、宣传的区别等)

5.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作为新闻学概论的补充,丹爷的语言比较有趣,讲述新闻理论的切入点也有所不同)

6.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其实新闻史看哪本书都行,以方便自己梳理为主,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准研究生,必须对中国新闻史的发展有个大体了解,按发展阶段梳理好。但是华师中国新闻史部分近年基本只考名词解释,而且喜欢考民国报人,这本书我只过了一遍,之后买了笔记,加上自己的整理,直接记忆)

7.张允若 程曼丽《外国新闻事业史》(无需纠结哪本书,其实我并没有把外新史看完,干脆直接背笔记。你们时间充裕的话还是得好好看看,不能像我一样浮躁。华师外新史部分喜欢考察美国近代新闻史,需要重点记忆黄色新闻、普利策等知识点)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出版部分偶尔会考察编辑史方面的知识,比如列举三个著名近代出报家等,这本书虽然厚,但可以当作故事书来阅读,比较有趣,读来很快。因为华师的题目是选做,因此在广告和出版之间,我把备考重点放在了广告部分,出版部分我能搜集到的资料较少,且今天的题目关于出版的部分极少,广告占了大头)

8. 陈红梅《新闻采访》(陈红梅老师是华师的新闻系主任,15年以前考察过不少新闻采访方面的题目,比如隐性采访、突发事件报道等,这些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9. 金定海 吴冰冰《中国广告经典案例评析》(金定海老师是华师广告方向的老师,这本书可以作为经典广告案例积累)

11.曹林《时评写作十讲》(专业课二718作文由评论和小论文两部分组成,曹林老师在新闻评论界的地位自然不用说,看了之后对新闻评论写作很有帮助)

12.《新闻传播考研名校真题与真相》(别以为真题只要看目标院校的就够了,各高校很多题目其实是相通的,要多借鉴前辈的答题思路,进行语料积累)

13.刘海龙《范式与流派》(作为传播学教程的补充,有一些传播理论讲得更为详细清晰)

14.《新媒体蓝皮书》(每年都会出版,大约在暑假可以购买,用于了解目前整个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当然还有一些别的书籍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行补充。

(二) 政治

1.肖秀荣系列(精讲精练、肖4肖8等)

2.徐涛的小黄书

(三)英语

1.恋练有词(用于记单词,配合朱伟的网课看)

2.恋练不忘(用于记短语,配合朱伟的网课看)

3.恋练有辞(英语一)(用于作文素材积累)

4.题源报刊

5.张剑黄皮书(用于做真题,纸质版的解析讲解得特别清晰)

ps:其实英语用什么参考书,关键取决于自己的记忆方式,单词、短语、报刊都可以通过极光单词、英语流利说等app来学习。

二、学习习惯

我个人比较喜欢用电脑学习,在幕布上记笔记做思维导图,我打字比较快,觉得打出来比写出来方便高效率多了,笔记啊思维导图啊什么的都在电脑里,因此我每天学习都必须带着电脑。当然我做真题的时候还是喜欢用纸笔引导一下思维。

可能因为我习惯打字而非写字,写字速度比较慢,718的小论文我仓促结尾了,848最后的分析题更是没时间写,只写了大纲。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多限时手写答题,提升速度!

三、如何复习

(一)专业课

我原本打算报考MJC,因此买的资料都是MJC的,还好和学硕的书籍可以通用。然而我寒假买的上届学姐的MJC资料并没有派上用场…在此告诫各位考研儿,笔记资料不要急着买,先把参考书过一遍再做决定!

我真正开始备考是暑假。在此之前由于实习、考教师资格证、上课、期末考等各种事情,一直无法专心备考,只过了一遍《传播学教程》、《网络传播概论》这两本书,看完了《时评写作十讲》,并且每天都跟着一些考研公众号进行传播学知识点背诵打卡、关注热点事件及新闻评论。

718作文由评论(50分)和小论文(100分)组成,评论要求1000字左右,喜欢考社会现象评析。评论一定得多练,并且得找不同的人批改,才能知道如何改进。我从七月底开始动笔练习评论,听了拖鞋哥团队的评论写作公开课,购买了新德益的按次批改服务(他们有免费的题库可供练习,但是批改需要购买),大概一周会写一篇一千字的评论(尽管每次都强迫自己在一小时内闭卷写完,但往往需要耗费很长时间思考,还老是忍不住搜集资料拓宽思考维度,导致超时),然后提交批改,每次他们给的分数都挺高的,往往只有一些小细节需要修改,导致我产生了一种“虚幻的优越感”。后来一次偶然,我就我的某篇评论的大纲与一位18级华师传播学学姐进行探讨,才发现自己的评论其实写得差强人意,每次都是使用中规中矩的三段论,很不出彩,并且逻辑性不强,于是我开始打破三段论写法,采用别的写法(其实大家可以借鉴英语阅读的一些论证方法,比如打靶式,真的获益匪浅!)。在此劝诫大家,评论一定要多练多改、找不同的人批改,尝试不同的写法,摸索出自己认为较好上手并且能在考场上得到一个较高分数的适合自己的写法;而小论文的话,要求2000字,可以把它看成一道大的论述题,二选一,一道是学界前沿一道是业界热点(今年考了泛娱乐化时代的文化担当以及未来我们如何对待传播学,二选一),建议多看导师论文(不止是华师的老师,彭兰、喻国明等大佬的论文得多看),咀嚼其中的框架。小论文我是从10月底才开始练习写作,这一部分准备起来简直就像大海捞针,让我发愁。不用按照论文格式写出关键词和摘要,但是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过渡衔接,拟定好清晰的小标题,注意表述的学术化。是否有严密的逻辑很重要!练习在精不在多,写完后一定要找人批改,否则等于白练。另外考试的时候一定得分配好时间,评论尽量一小时内搞定,小论文两个小时。在考场上我用了一个半小时写评论,实在是太太太慢了,导致小论文不够时间写,最后仓促结尾,大家吸取教训呀!

848传播学基础考得很杂并且题量很大。题型有名词解释(12选8)、简答(6选4)、论述(4选2)、材料分析(3选1)。时间特别紧,需要根据分值分配好时间,考试3小时,那么最佳时间分配应该是名词解释40分钟内写完,简答40分钟,论述40分钟,分析30分钟,几乎是边思考边写。然而龟速的我依旧没有写完…最后30分的分析题我只写了大纲,然而我考了127分,这意味着前面的题目我几乎满分。848传播学基础分为三大板块(新闻传播、广告、出版),因为是选做,出版方面我几乎舍弃掉了(如果你考的是传播学的文化理论与编辑出版方向,那一定得重视这一板块,但是也必须重视广告部分,因为今年真题出版部分只有一题简答题,广告占了大头!)

7、8月是复习的黄金时期,我在家里复习,家人平时都上班,我白天独自在家适合学习。我这人没有早起的习惯,太早实在起不来,而且一天都会没精神、犯困,于是我每天都是九点多起床,吃完早餐后差不多十点钟才进入学习状态,我没有午睡的习惯,学到困了就在桌上趴一下,除了吃饭洗澡,我能一直学到晚上十一点,整个暑假几乎放弃了一切娱乐,出去玩的次数屈指可数。我把新闻学、广告学、中新史都过了一遍,并且购买了前文提到的那位17级学长的专业课笔记,然后结合网课整理出专属于自己的框架图和笔记,传播学、网传开始过第二遍。我将历年真题(05-18)进行归类整理,制作出真题分析表,寻找真题规律(华师从15年开始就不再公布真题了,因此15年以后只有回忆版),并且将历年真题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做了一遍,整理出自己的答案。并且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浏览新传考研相关公众号发布的文章,紧跟热点。

9月份开始笔记的第一轮背诵,此时我还没看外新史,又觉得往年这部分考察得不多,于是干脆买来新闻史相关的笔记,只将外新史的书快速浏览了一遍就开始背。9月份开学后,我在学校自习室备考,每天七点起床,八点左右正式进入学习状态,饭后往往会和饭友去散散步,然后回来休息一会,晚上一直学到十点多自习室关门才回宿舍。大四还有四门课程,为了能安心复习,我请了实习假,除了课堂展示等情况,我几乎不去上课。此时除了新闻、传播、广告部分的笔记背诵,我还补充看了《新媒体蓝皮书》,并且开始学习编辑出版部分的知识,由于华师这部分的资料特别少、难搜集,我就只看了《中国编辑史》以及学长的笔记,并结合真题阅读华师出版方向的导师的论文。这个月仍然要保持对热点的关注。9月下旬进行考研预报名。

到了10月份,所有参考书都过完了,进入笔记的二、三轮补充与背诵,同时开始做真题的论述部分(大约一周做两题),并对自己之前做的名词解释与简答部分进行完善。每次都强迫自己40分钟内做完两题,然而每次我都需要耗费大半天才写得出来。《真题真相》发售后可以购买,我没有报任何答题班,靠公开课、各大公众号的答题栏目和《真题真相》里面前辈们参考答案过活,仔细咀嚼前辈以及研友们的答题思路与框架。仍然是每天保持对时事热点的关注。10月中旬考研正式报名。

11月,越来越觉得时间不够用,自习室关门后我往往会找个还没关灯的教室继续自习,直到管理员来赶人,才回宿舍。此时进入笔记的第四、五轮背诵(传播学、广告学的笔记起码背了不下5次,5次都嫌少!),传播学教程的知识点烂熟于心,此时我开始阅读刘海龙的《范式与流派》,进一步深入记忆各种传播理论,同时开始看新闻、广告的导师论文、做笔记,积累语料。继续限时进行真题训练以及答案完善。这个月开始饭后不再散步,每天都很焦虑,中午睡不着觉于是干脆不再午休,恨不得将所有时间都用于备考。继续保持对热点事件的关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方式实在要不得!月底的时候我报名了拖鞋哥团队的热点班,跟着课程对18年的重大舆论事件以及19年11月以前的热点事件进行回顾学习与知识点串联记忆。

12月,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这最后的二十几天就是进行查漏补缺、回顾自己整理的笔记资料。需要进行几次的完整真题限时模拟,由于华师15年以后的真题只有回忆版,题目残缺,因此我只限时模拟了15年及较为完整的17年848传播学基础的真题,均未能在三小时内完成。时间问题的确是我一直以来比较担心的,果然我在考场上也没能写完。大家一定要注意答题速度呀!而且模拟的时候最好在网上买几份自命题的答题纸,找找考场上的感觉。新闻史部分的知识点过于零散,就算之前已经背诵了两遍,仍然无法记住所有内容,于是我只好根据历年真题命题规律,舍弃了其他部分,只背诵中国古代、近代新闻史的名词解释经典考点以及外新史的美国近代新闻史部分的经典考点。出版部分更是佛系随缘复习,其他部分则两三天过一轮,反复记忆、咀嚼。在此提醒大家,最后冲刺阶段一定要懂得舍离!

(二)政治

政治我考了73分,在上海这片旱区,分数算挺高的了。网上不少经验贴都说政治九月份以后再复习也不迟,但我觉得它要记忆的知识点还是挺多的,7月份就开始看肖大大的知识点提要,并配合徐涛的网课一起学习。政治分为马哲、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律、形势政策五个板块,其中中特、思修法律、形势政策每年都会变动,因此在9月份之前可以先学习史纲、毛概和马哲部分,每学完一部分就做1000题的对应选择题。暑假期间每天给政治分配一个半小时到两小时的学习时间,到9月份开学之后,我又用了一个月学习中特、思修法律部分,并做对应的选择题,政治的学习时间仍然是每天两小时。这样一来,到十月初我的政治已经完成了一轮复习。此时我开始购买徐涛的小黄书进行知识点浓缩记忆,并配合徐涛的刷题班进行学习,以此作为二轮复习。到十一月份开始二刷1000题,购买了形势与政策小册子进行选择题练习。至于分析题,我是从十一月中下旬肖8出来之后开始学习的,十二月初我报了世纪高教杨娅娟老师的押题课,她的押题课覆盖了肖4肖8的所有内容,并且进行了一些拓展,跟着这个课程进行分析题背诵,效率特别高。整个十二月我给政治学习分配了一整个上午的时间,最后政治的分数我还是挺满意的。

(三)英语

这次的英语着实考得很糟糕,四六级我都是一次通过的,四级分数548,六级510,做18年的英语真题,我能得70+,自认为英语并没有差到竟然会让我过不了线,在考试之前我还想着可以靠公共课拉一下分,没想到今年竟然考得如此之差。

反省了一下,英语考砸的原因可能在于我基础不牢固。自从大二上学期考完六级之后,我对英语的学习就很放松,平时也没有学英语的自觉。直到18年3月份我才开始用APP记单词,5月底才买来《恋练有词》跟着网课学习,7月底才开始做历年真题,并且每天只给英语分配了三个小时不到的学习时间,大家千万要重视英语学习!

关于写作部分,我认为并非背背模板就可以应付考试,8月初我就开始练习大作文,在考研群里找了研友互相批改,我每一次练习都没有套用模板,即使到最后冲刺阶段也仅仅是背诵了一些语料素材。很多人都不知道,购买了张剑的黄皮书系列,可以获得几次世纪高教团队的免费作文批改服务,我之后每次写完真题作文都会提交到世纪高教APP进行批改,练习的成绩也都还不错,EMMM就是不知为何这次考得这么差……总之,不要以为写作部分到十一月底背背模板就能了事!必须重视!

四、关于心态

考研期间心态崩溃是很多人都会面临的,这就是一场充满未知的拉锯战。在十月份正式报名之后,我越来越怀疑自己,甚至产生了弃考的念头。到了十一月,这种崩溃的心态更加严重,每天早上睁开眼都对这个世界充满厌倦,感觉有太多知识点要复习但又不知从何下手,新传考研知识点太庞杂,每天都像是大海捞针,越接近考试越焦虑,有时候甚至凌晨三点多我才睡觉,第二天七点多就要起来进入第二天的学习,特别磨人。还好每天吃饭的时候可以跟饭友吐槽,觉得压抑的时候还能跟家人朋友们倾诉,还有线上的研友与我一起讨论题目、一起摆正心态。更加狗血的是考研期间我还遇到了爱情,这让我更加困扰,内心一度很纠结,好在最后还是在一起了,考研也上岸了,在此还是要感谢一路陪跑的他!

因为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的初试范围是一样的,因此备考这两个专业的同学就是彼此最好的研友!既能够一起愉快讨论知识点又不用担心对方会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我考研期间就找了一位备考传播学的小姐姐当研友,做真题一起讨论答案、心态崩溃的时候互相打气,真的很感谢她!考研这段旅途,结果固然重要,但途中遇到的学长学姐小伙伴,都是珍贵记忆的组成部分~

复试篇

华师的复试是在三月底,距离国家线出来之后还有十天左右的时间。而我因为英语比去年单科线低了4分,一度觉得自己无望进复试,在搜集了B区调剂信息变得更加绝望之后,干脆直接放弃准备复试,找工作去了。直到国家线出来,我才开始仓促准备,用一周时间解决复试。

华师今年复试的流程是:3月26日上午9-10点报到(提交资料、审核、抽面试顺序)—3月26日下午1-3点专业课笔试—3月27日上午面试(专业课、英语、政审)。英语听力包含在面试里面,老师提问即是听力考察。

由于准备时间只有一个星期,而新闻学的复试无需考察广告、出版部分,因此我就看了新闻系导师(官网有名单)近五年的论文、回顾了初试时候的笔记,并且将拖鞋哥团队的“复试开口说”栏目每一期都看了好几遍、开口进行练习。在英语面试方面,因为听学长学姐说基本上都是考察一些生活方面的问题,抽到专业知识的可能性较小,于是我准备了十几个话题(以生活问题为主,如自我介绍、为什么考华师、未来的学术规划、自身优缺点等),反复练习。

复试笔试的时候,题型着实出乎我的意料,考了一道辨析评论、一道800字的时评,而我准备的都是一些论述题,两个小时的考试时间,我写起来很仓促(毕竟初试的时候我用了一个半小时写评论啊!),按照最终公布的复试成绩推算,我笔试的成绩应该比较低。

面试的时候是一个专业一个教室,5个考官(一位英语老师、四位专业导师)一台摄像机。我抽到了第二位进去面试,但是由于前面还有一位少干以及一位考小语种的,于是我变成了第四位面试的同学。进去之后我给每位老师都递了一份简历,还把我本科期间的摄影和视频作品制成二维码供老师阅览,然而老师并没有看……递完简历坐下之后最中间的武志勇老师(看起来特别和蔼可亲)让我进行自我介绍,讲到一半他看到我那张含有二维码的纸,笑了一下,我这个人喜欢傻乐,他一笑我也停下来跟着笑,笑了一会才继续剩下的自我介绍。介绍完了之后,最边边的一位女老师(估计是陈红梅老师)让我走过去从她面前的几张纸条当中抽一张念出题目后回答。我比较幸运,抽到的是媒介融合的现状和看法,这一问题我早已烂熟于心,念完题目后没有思考就挺顺畅地回答了。答完之后老师没有问我别的问题,让我把纸条放回去,然后宣布专业课面试到此为止,开始进行英语面试。英语老师让我走上前去从纸条里面抽一张,我抽完后刚准备拿回座位上念出来,老师阻止了我并说她来念就好(这就是在考听力)。纸条上有两个问题,但都比较简单:为什么考ECNU?对于读研你有什么优势?这两个话题我事前都准备过,因此回答得还算OK。老师同样没有问我别的问题就结束了。之后路鹏程老师开始对我进行政审(其实也就是问了几个常规问题:是不是党员?本科期间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简答回答完毕后整个面试就结束了,每个同学的面试时间是20分钟,但我全程可能只用了七八分钟都不到。离开的时候有点紧张,导致有一份简历忘记拿回来了…

个人认为面试其实很看运气,考完之后问了一些同学,有的人抽到的问题比较难:列举五个抽样分析方法并说明、新闻社会学的相关问题等,这次复试面试我真的很幸运。另外想要提醒大家,外语问题即使没听懂也要开口回答,只要回答了就有口语分!今年有一位考俄语的小伙伴,没听懂俄语老师在说什么,直接没有回答,后来复试被刷了…(心疼)还有就是复试名单往往会在国家线出来四天后公布,按照1:1.2的比例来确定人数,邮件通知要准备的资料一定要准备齐全(比如本科成绩单、完整注册的学生证等)!

如果说初试是脑力战加心理战,那么复试就是信息战加心理战,各位考研儿万万不可松懈,即使有一丝能进复试的希望也不要放弃,不要像我一样等国家线出来后才仓促准备!

加油冲鸭!华师大等你!

曹林发表的论文

曹林是一位知名的媒体人,曾经是《南方都市报》的执行主编,后来转到了《中国青年报》。他因为在担任《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期间发表的一些文章引发了一些争议。其中,有一篇文章讨论了“羊毛党”现象的背后,即网络上一些网站或者APP以各种理由取用户的钱财的行为。这篇文章因被认为使用了“玩世不恭”的口吻,而引发了一些争议和批评。也有一些网友对他的措辞提出了批评,认为他的言论过于轻蔑和咄咄逼人。除此之外,曹林还曾经在微博上发表多篇与工作无关的言论,有些言论并不得体,引起了舆论的不满和抨击。例如,他曾经在微博上用“激动人心”的词汇来赞扬一些国家政策,但是这种表述被部分网友解读为过于“奉承”。此外,他还曾经在微博上公开支持某款手机,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和质疑。

范美忠 1.人物简介 四川省隆昌人,1992年毕业于隆昌二中考入北京大学,1997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到自贡蜀光中学当教师,不久他因为课堂言论辞职,后辗转深圳、广州、重庆、北京、杭州、成都从事媒体、教师行业,曾在《中国经济时报》、《南方体育》等媒体任编辑,发表过《追寻有意义的教育》、《〈过客〉:行走反抗虚无垃圾》、《〈风筝〉:灵魂的罪感与忏悔意识》、《用观念打败观念——读〈哈耶克传〉》,在天涯BBS,第一线教育论坛等都可以搜索到范美忠的文章。 [编辑本段]2.“范跑跑”得名原因 2008年5.12地震发生的时候丢下了学生一个人跑出了教室,5月22日并在天涯上发帖《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 震亲历记》一文,文中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 据描述,范美忠当时正在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上语文课,课桌晃动了一下,但范根据对地震的一些经验,认为是轻微地震,因此叫学生不要慌。但话还没完,教学楼猛烈地震动起来。 “我瞬间反应过来——大地震!然后猛然向楼梯冲过去。”后来,范美忠发现自己是第一个到达足球场的人,等了好一会才见学生陆续来到操场,随后他与学生有一段对话: 范:“你们怎么不出来?” 学生:“我们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只看你一溜烟就跑得没影了,等反应过来我们都吓得躲到桌子下面去了!等剧烈地震平息的时候我们才出来!老师,你怎么不把我们带出来才走啊?” 范:“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你们不知道吗?上次半夜火灾的时候我也逃得很快!” 接着,范美忠对一位对他感到有些失望的学生说道:“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八岁的人了!” 范美忠写道:“这或许是我的自我开脱,但我没有丝毫的道德负疚感,我还告诉学生,‘我也决不会是勇斗持刀歹徒的人!’”这些话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论坛上炸开了锅。 因而得名——范跑跑 [编辑本段]3.范美忠大事记 2008年5月22日9:10,四川省都江堰市光亚中学教师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写下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6�112”汶川地震亲历记》,文章提到:“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八岁的人了!”这番言论引起了网民的铺天盖地的批评与漫骂。同时,“五岳散人”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文章《自由与道德——从“范跑跑”事件说起》,“范跑跑”一词就这样出现了,并成为了范美忠在网上的另一个称呼。 2008年5月25日,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发表《我为什么写《那一刻地动山摇》》,对写贴的原因以及网友的批判进行了回应,然而网上批判范的文章仍然层出不穷,《范跑跑挑战国民容忍度,引发道德大批判》《“范跑跑”其实只是老师中的怪胎》《范跑跑无需道歉但须离职 》《还要请出“范跑跑”展示无耻吗》《范跑跑”,不要“拿无耻当聪慧”!》《范跑跑”是豆腐渣教师 》《“范跑跑”,难道你就不怕下地狱吗?》这些文章从各个方面对他进行了批评。 2008年5月26日,北岸在凤凰博客上发表文章:《范美忠:给教师抹黑,让北大丢脸》,文章指出:“范美忠可耻并不在于地震时他的临阵脱逃,而是在于他逃生后还要对自己的懦夫行为大肆“宣扬”。” 2008年5月27日,奇虎论坛出现标题为《跑得比刘翔还快的范跑跑代言耐克》。帖中称,耐克公司认为在灾难中跑得最快、最热爱生命的范美忠老师,符合公司的宗旨,因此不顾当前众多中国网友对范美忠老师的质疑,果断邀请这位跑得最快的被中国网友笑称“范跑跑”的范老师作为耐克跑鞋形象代言人。不料,有网友随即将该帖转发至天涯、猫扑、网易、新浪等论坛,且将“B.T通讯社记者夏澈丹”等字隐去。由于原文以新闻形式展现,不少网友信以为真,纷纷痛斥耐克公司。更有网友以《是何居心?美国大公司请“范跑跑”代言耐克跑鞋》为题,将耐克与不久前遭遇抵制的家乐福相提并论,呼吁广大网友联合抵制耐克产品。呼吁很快获得响应。抵制消息通过QQ群、同学录等方式迅速传播。在记者收到的QQ群消息中,还有网友呼吁到当地的耐克专卖店抗议,QQ群消息中还附带有具体的抗议时间和方案。 2008年6月2日,张若渔在新华网发表评论:《一个普通老师眼里的范美忠》,以一个忏悔者的身份自白:“我要有多少的勇气、意志和祝福才能跟范美忠勒石为碑、泾渭分明?我清楚且痛苦地知道,我与范美忠的距离看似很远,其实又是那么的近,可能不过隔着一场地震。我扪心自问,如果我处在范美忠的位置上,我会怎么办?我是会像他一样兀自跑掉,还是会和学生生死与共?这个问题在心中被问了无数次,但我始终不能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以至现在,我已经拒绝回想和回答这个问题。我的恐惧和勇气一样强大,也一样渺小。” 2008年6月2日,人民网论坛发表评论《范美忠给国人出了个难题:我可以不做英雄吗?》,文章认为:范美忠的诚实让我们很为难,既要赞许其诚实的可贵,又要谴责其对“争当英雄”传统美德冲击。这怎么办呢?难道为了维护传统美德的尊严,而把范美忠的诚实一块谴责?这也不行!因为诚实也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2008年6月6日,网络评论家郭松民发表博文《“范跑跑”应该成为中国精英的一面镜子》,文章首先列举了著名的“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事件。指出:“在这起事件中,船长、众多的船员以及男性乘客,都和这条豪华邮轮一起沉入了大西洋底,冰海余生的人,多数却是最没有逃生能力的妇孺。”文章指出:“对精英来说,最大悲剧不是死于一场地震或者沉船,而是被公众所唾弃! ”“精英们其实应该认真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像“范跑跑”那样,在每一个关键时刻,都考虑自己太多了,考虑大众太少了?是不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攫取了太多本属于大众的利益?”,此后,许多文章都开始以泰坦尼克号为例,批判范美忠的行为。 2008年6月6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海明接受了《中国青年报》专访,认为:“在大地震中的其他教师都没逃,说明这是基本的道德,而范美忠的行为已经越过了道德底线。”,“严格来讲道德规范和法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王教授还认为在这次大地震每个人都必须进行强制捐款:“很多人是把捐款当成善行,没有理解成责任和义务。他们不知道在特殊情况下,在非常时刻,为国家做贡献更是一种责任,而不仅仅是善行,不捐献是不履行责任和义务。”“(范美忠)诚实而不知耻,那你就没救了。” 2008年6月7日,凤凰卫视中文频道“一虎一席谈”播出《范美忠不顾学生逃跑是不是失职?》专题节目。节目播出后,范美忠事件出现重大转机。同时,在节目中反对范美忠的网络“评论家”郭松民对范大加指责与漫骂,被网民指责为“郭跳跳”“伪君子”,支持范美忠的人开始大幅上升。范所在的都江堰光亚中学校长电话表示:“范美忠爱职业爱学生,自己不会开除因言获罪的人。”范美忠在节目中对校长与学生做了有限道歉,但表示,“这并不代表我向我的观点道歉,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 2008年6月7日,范美忠做客腾讯网,与知名社会学家周孝正教授同时进行对话与采访,在节目中,范美忠再次解释了自己发表相关言论的背后原因,并表示,今后不再接受相应的节目与采访。 2008年6月9日,南方都市报发表《自由理念不容亵渎——我看范美忠之跑》的评论,文章认为:范美忠宣称“从利害权衡来看,跑出去一个是一个”是荒诞的,因为,第一,在那种情况下,作为教师的范美忠若能坚守岗位、组织学生有序撤退,或许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第二,就算只有一个学生因范美忠坚守岗位而逃出生天,而范本人牺牲了,但由于学生比他年轻得多,仅仅从生命的长度来算,这个学生的存活所保有的幸福量就很可能远高于范美忠的存活所保有的幸福量。同时,因为范美忠的行为会破坏人们传统的道德观,会让后来的人不幸福,所以,范是“打着自由之理念,打着自由的旗号否定美德与高尚,不仅是对自由的严重误识,更是对自由的亵渎!” 2008年6月12日,网友肝胆剑发表《范美忠无愧于北大》,文章记录了自己转变对范美忠认识的的心路历程,并指出:“我们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传统的道德观念,这种道德观与其实施的方式表面上无懈可击,合情合理,然而中间却存在着极大的漏洞”。此文章在北大校内引起广泛的争议,有人指出:1、北大向来以追求真理为已任,而真理并不为所有的人清醒认识,而绝对不屈服于所谓的“社会舆论”与口水;2、北大向来以反思社会为已任,范美忠以自己的方式引起了社会对于道德问题的大反思。 2008年6月12日,凤凰网发表评论《范美忠老师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指出:“我们一直在被谭千秋、瞿万荣这样的老师感动着,因为他们用行动告诉了我们“师德如山”。范先生痛恨现行的教育体制,希望能给基础教育带来一点新意这一点我们双手欢迎,可我们不希望看到是灾难面前您第一个逃跑的样子。一个人的思想再活跃,再前卫,可如果连一点点起码的师德都没有,连一丝人情味都没有了,那也只能是一个虚伪的思想家。” 2008年6月12日,著名反腐作家陆天明发表博客评论《此时此刻,必须把“范美忠”钉上历史耻辱柱》,文章指出:“震区的救灾工作还在关键时刻,许多条生命还埋在废墟中,在这个时候,只能有一个声音,就是:冲上去,救人!一切妨碍救人的言行,都必须视为“反人类”行为。如果在战争年代,可以被当场枪毙。最后,作者表示:在这一关键时刻,如此卑劣的“范美忠”必须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以正视听!” 2008年6月14日,从晓波在新华网发表评论:《看“范跑跑”和媒体贴面热舞》,文章认为:““范跑跑”能在凤凰卫视的演播厅正襟危坐、侃侃而谈,这本身就会让受众分不清对错善恶。如果只要反人性,不道德就会得到媒体青睐的话,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人会步芙蓉姐姐和“范跑跑”的后尘。” 2008年6月14日,凤凰网博友朱光兵晚对光亚学校的电话采访记录,采访纪录显示:“教育部门已经正式通知我们,将范老师的教师资格取消,范老师无教师资格,就如司机没有驾驶证,所以我们也不能再聘用他了”。学校的老师同时表示:“老师大部分认为他言论不当,不配作一个老师了;学生当中,也有说他好,也有说他不好的。但主要是学生家长反应强烈,表示不希望我们学校有这样“连母亲都不顾”的人来教他们的孩子。”范美忠则表示,他认为教育部的做法没有道理:如果是说他没有去救学生而自己先跑就不配当老师,那他觉得是违背了教师法,“有哪一条规定说教师要冒着生命危险,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救学生”?如果说因为他写的《那一刻,地动山摇》中的第一段显示他不爱国,所以不能当老师,他认为也是无稽之谈。“不能因为我批判国家的问题,就说我不爱国;而且也不能以不爱国这个理由取消我的教师资格。”范美忠说,中国有太多的公民对行政部门的滥用权力不加以抵抗,但他不一样,他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尊严。“重点并不在我能不能胜诉,即使是付出丢掉工作的代价,我也要捍卫我的权利和言论自由。” 2008年6月15日,“乌有之乡”召开学者专家座谈会,郭林民、张玲玲等参加,会上部分专家认为:“范美忠想以此挫败整个主流道德!想撬翻整个人类道德!非常无耻!”;同时,“凤凰卫视是“扒粪机,把本来不需要讨论的话题大张旗鼓来讨论,使本来非常清楚的价值观搞混淆,更是非常可耻的!”,“那些支持范美忠的人,尤其无耻!”,“我们现在教育的成功是我们中华民族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的结果!”,乌有之乡还专门开辟批判范跑跑专栏,并将“范所代表的自由主义”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与批斗。 2008年6月15日,新京报发表吴稼祥评论:《“范跑跑”亵渎“自由”》,文章指出:“范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并不是一条木船上的普通乘客,而是有权利责任关系的法律主体:范老师代表学校对学生行使监护权,同时也有监护责任;学生们被家长委托给学校享受被监护权。在发生有生命危险的灾难性事件的紧急情况下,监护人有责任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去救助自己的被监护人。这种情况下的救助责任,和军人在战场上的责任没有两样。”“自由是与责任对称的。没有责任的自由只能是兽(猎杀)的自由或鼠(逃跑)的自由,而绝不是人的自由。” 2008年6月16日,以反对“伪科学”著称的评论人方舟子发表《范美忠如在美国铁定会被学校开除》,指出: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制定的《教育行业道德准则》规定:“必须尽合理的努力保护学生避免有害学习、健康、安全的情况”。这事如果发生在美国,范美忠铁定会被学校开除,而且这辈子别想再当教师了。原因很简单:他的所作所为非常不具有professionalism。 2008年6月16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解聘“先跑老师”范美忠是由他所在的学校自主决定的,而非教育部官方指令。王旭明声明,教育部未发出任何要求取消范美忠任教资格的通知。但根据他目前了解的情况,范美忠所在的学校确实已对其发出解聘的正式书面通知。范美忠任教的都江堰光亚学校属民办学校,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规定解聘范美忠。当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在接受《青年周末》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究的案例,如果范美忠准备上诉,我们将提供法律援助。” 2008年6月17日,都江堰光亚中学卿光亚校长在接受新快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都江堰市教育局16日上午再次找到他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面谈。“教育局领导向他表示,因为范美忠发表了不合适的语言,影响太大,现在口头要求学校解聘范美忠。”而都江堰市教育局纪委书记周泽邦则表示:“私立学校,解聘、聘用教师是他们的学校行为。”当记者追问“教育局是否要求解聘范美忠”一事时,周泽邦说了一句“我们依据职能行使教育管理”。都江堰教育局局长张庆当日告诉记者,根据相关管理条例,如果是都江堰市教育局发证,就由该局依据《教师法》等相关法律进行处理。但据他们调查,范美忠并未向该局提出过办证申请。该局已责成光亚学校提供范美忠的有关证明,但至今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2008年6月17日,扬子晚报发表评论《砸范美忠饭碗涉嫌权力的滥用》,文章认为:即便是范美忠的言行违背了“教师法”等相关法规,对他的处罚也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来执行,以一种违法的手段来制裁另一种违法的行为,是法治社会的悲哀,文章同时引用中国政法大学何冰教授在其博客中撰文 “取消资格属于我国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行政处罚之一种”,依据相关规定,“有关部门处理范美忠事件,至少要履行下列程序:一、进行事实调查,并形成证据。二、在进行处罚之前,实行听证;三、作出正式的处罚文书,告知处罚的事实和法律依据,并送达相关人范美忠。四、处罚文书中要告知范美忠有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权利。”显然,在程序上,有关部门是严重违法的。 2008年6月1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叶志军评论《解聘范美忠就能以正视听?》,文章认为:解聘一个范美忠就能廓清教风、以正视听,却有些近于虚荣的乐观。身为一个曾经的北大高才生,如果真的滋生了为主流价值观所不容的思想,这又岂是开除几个教师所能解决的。 2008年6月18日,广州日报发表王文琦评论文章《社会宽容更有利于拯救范美忠》,认为:范美忠还是一个成长中的年轻人,他虽然已经年过而立,但尚没有形成完整、健全的价值观。他虽然博学多才,却不知道知识和才能对于人的意义。他虽然叫嚣自由,却孤立地理解自由,不懂得自由的真正内涵,更思扯不清自由与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如果说范美忠事件有其他超越其自身的价值,这种对社会宽容度的检验应该是其中之一。” 2008年6月18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党委书记王春梅在接受《信息时报》采访时表示,“我们以有这样的学生为耻辱!对学校开除他,我们表示赞成!”,同时,王书记表示:“范美忠毕业离校之后,就曾经在网上将他所认识的北大的老师轮流骂了一遍。在学校时他不好好学习,对老师也十分不恭敬!” 2008年6月19日,东方日报发表曹林评论文章《可别轻视范美忠的价值》,文章认为:范美忠暴露了自己真实的想法,暴露了自己人性幽暗的一面,这是一个机会,是一个可以促使我们反省人性、反思道德、完善自身的机会。可就是这样一个极好的反思资源,却被伪道学和网络愤青们当作了一场树贞节牌坊的道德批判运动”;同时,还发表了《有感于光亚校长希望骂那些修楼修垮的人》,提出房子倒塌时老师丢下学生独自逃生,这可能并非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是人在危险降临时一种本能的求生反应——这种本能虽然不道德,但可以原谅,因为每个人身上也许都有这种本能,这种本能只是没有尽自己的道德责任去救助别人,并没有伤害到别人的利益。但建房子时偷工减料、用铁丝代替钢筋、水泥中掺沙土就不可原谅了,那不是求生本能,而是为了一己之私利而谋财害命,为了利益而置他人生命于险境之中。相比之下,最该痛骂的当然是那些修楼修垮的人。 2008年6月20日,鲁国平发表评论文章:《解聘“先跑老师”范美忠无关乎法律程序和因言获罪!》认为:“如今虽然讲究依法治国,但并不表示制度和法制的漏洞就可以作为范美忠逃脱处罚的理由,在中国一般情况下都是碰到问题再寻求对策,即所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政模式……”因此,“由于媒体爆炒和引发全民大辩论使范美忠成为标杆性的典型反面人物,适当处罚他对社会的影响却是具备极其深远的意义的!” 2008年6月20日,《中国青年报》编辑曹林发表评论文章《北大以范跑跑为耻丧失大学精神》,认为:北大在逃跑事件上可以表达自己的道德立场,可以批评自己的学生,但在“开除”问题上,应该坚守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价值立场,以母校的身份坚定地站在自己的学生一边、以自由堡垒的身份坚定地站在自由一边,为学生争权利,为自由争空间,拒绝行政权力干预教育自治,拒绝以言治罪。 2008年6月20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在镇江发表演讲时指出:“除他(范美忠)外,没有第二个老师跑!”,钱教授最后指出:“跑”却“不能辩解”,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羞耻感。“范跑跑”不仅跑了,而且面对那么多的媒体还“辩解”了,最要命的是“还用从北大学到的知识来辩解!” 2008年6月21日,新京报发表林达的文章《该解聘范美忠吗?》,文章以在美国911事件中的邱吉尔先生为例,指出:尽管其言论触及了美国民众的公愤,但所在的学校“仍然支持他应有的权利,因为必须坚持学术自由不受干预的原则”,文章提出:《教育法》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为教师资格的必要条件。作为法律条文,它的定义是不明确的,什么是良好的思想?由谁来判断和界定?这样可能被随意解释的法律条文,才是值得关注的焦点。” 2008年6月21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马少华文章《谁都没有以命换命的义务》,文章指出:“我不认为教师有牺牲自己的生命挽救学生生命的义务。郭如果要求范做出这种牺牲,就是不应该的……”“《教师法》再修改,也不可能写入让老师牺牲自己生命来保护学生,只能更加明确强调老师保护学生的义务。” 2008年6月25日,广州日报发表心理学家张结海的评论:《我们对“不当言论”太宽容了》,文章以美国“詹姆斯�6�1沃森”事件与“前哈佛大学校长拉里�6�1萨默斯”事件,指出美国也是一个因言治罪的国家,文章最后指出:“不治他的“罪”,这就客观上等同于鼓励全体老师向他学习。” 2008年6月25日,南方人物周刊发表《一个“异端”的道德试验》,文章列举出范事件以来出来的种种评论,认为范已经成为了一个靶子,文章引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展江的观点,“范美忠检验了一下中国当下的道德观,我们发现,其实还是‘圣人化’。” 2008年6月25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对范美忠事件发表看法,认为:“我们可以不崇高,但是不能允许无耻”,同日下午,范美忠对此表态:自己不崇高,也不想崇高,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无耻。范美忠反而提醒教育部应该关注倒塌的校舍“建造这些校舍的官员和教育官员才最无耻”。 2008年6月26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保护学生安全”这一条被首次加入其中,网上开始了对于教师法与道德条例实施细则的大讨论。舆论普遍认为这是范的一次奉献,然而,荆楚网则发表《保护学生安全教育部岂可推责?》,文章指出:与危房改造、学生安全意识等各个方面相比,教师保护学生安全处在这条链的最末端,所起的作用最有限,教育部此时更应该借着民意的威风,和相关部门一道,着手解决各类威胁师生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并且拿出具体的措施方针和时间表,将保护学生的链条做结实,做稳妥。 2008年6月29日,南方人物周刊采访光亚中学校长卿光亚,他分析范老师在网上的“先跑言论”是震后的“病态反应”,接近“痴人说梦”。采访中,他透露了范美忠如何进入光亚中学,以及在学校的种种表现。他同时强调:“学校距震中心也就15-20公里,当时房子像扇纸一样迅速在扇。那一小段时间里,人的头脑是空白的,我们许多老师的记忆里,半小时以后才想到自己的妈、孩子、老家。”,同时,他也认为:“范美忠说的也许是真话,但不善,不美”。 2008年12月30日,范美忠接受了天涯杂谈的访问,回答了众多网友们关心的问题。 [1] [编辑本段]4.在北京重新上岗 在汶川大地震中扔下学生逃生的“范跑跑”范美忠目前受聘于北京开华教育公司,担任该单位的潜能开发研究院人文素质讲堂讲师。据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局确认该校拥有办学许可证。 在开华教育的网站的醒目位置有“开华教育人文讲堂免费讲座”的广告,其中“如何提高文科成绩,成功迈入北大清华”的主讲人是范美忠,演讲日期是本月28日。旁边还有范美忠的简介: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期任职于基础教育领域,对中学文科教育有独到的见解和研究,号称“中国第一文科教师”。 2008年12月23日,开华教育新闻发言人张文斌表示,消息传出后外界反响很大,中央民族大学也正式通知开华教育,退订了这场讲座。 开华教育负责人冉东表示,通过多次接触和过往事实证明,范美忠的教学水平是值得肯定的,其行为是个评价角度的问题。冉东认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全面看人,相信范美忠完全能够胜任该校潜能开发研究院人文素质讲堂讲师的工作,让开华的学生获得巨大收益。据悉,范美忠的聘期为两年。 范美忠23日称,他接受这份远在北京的工作最重要的是经济上的原因,“我必须要接受一份工作,我也需要生活”。对于地震前后的问题,他表示不愿再谈,说没有什么新鲜的观点了。对于再远一些未来,范美忠希望能有条件开个书店或者文化沙龙,卖些自己喜欢的书。 范跑跑上岗"无限期推迟" 2008年12月28日上午,与范美忠签订聘任书的学校发表声明,决定“无限期推迟”范美忠任教上岗时间。该校表示,虽聘用范美忠的决定没有错,但对“社会对范美忠存在广泛争议认识不足”。基于这种情况,学校决定“无限期推迟范美忠到校任教上岗”。采纳哦

曹林的论文发表

曹林是一位知名的媒体人,曾经是《南方都市报》的执行主编,后来转到了《中国青年报》。他因为在担任《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期间发表的一些文章引发了一些争议。其中,有一篇文章讨论了“羊毛党”现象的背后,即网络上一些网站或者APP以各种理由取用户的钱财的行为。这篇文章因被认为使用了“玩世不恭”的口吻,而引发了一些争议和批评。也有一些网友对他的措辞提出了批评,认为他的言论过于轻蔑和咄咄逼人。除此之外,曹林还曾经在微博上发表多篇与工作无关的言论,有些言论并不得体,引起了舆论的不满和抨击。例如,他曾经在微博上用“激动人心”的词汇来赞扬一些国家政策,但是这种表述被部分网友解读为过于“奉承”。此外,他还曾经在微博上公开支持某款手机,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和质疑。

去年被人骂的范跑跑啊。。。

这家伙长的真萎缩,嗯,还有一点汉奸样

曹林发表论文原文

范美忠目录 人物简介 “范跑跑”得名原因 范美忠大事记 在北京重新上岗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四川省隆昌人,1992年毕业于隆昌二中考入北京大学,1997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到自贡蜀光中学当教师,不久他因为课堂言论辞职,后辗转深圳、广州、重庆、北京、杭州、成都从事媒体、教师行业,曾在《中国经济时报》、《南方体育》等媒体任编辑,发表过《追寻有意义的教育》、《〈过客〉:行走反抗虚无垃圾》、《〈风筝〉:灵魂的罪感与忏悔意识》、《用观念打败观念——读〈哈耶克传〉》,在天涯BBS,第一线教育论坛等都可以搜索到范美忠的文章。[编辑本段]“范跑跑”得名原因 2008年5.12地震发生的时候丢下了学生一个人跑出了教室,5月22日并在天涯上发帖《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文中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 据描述,范美忠当时正在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上语文课,课桌晃动了一下,但范根据对地震的一些经验,认为是轻微地震,因此叫学生不要慌。但话还没完,教学楼猛烈地震动起来。 “我瞬间反应过来——大地震!然后猛然向楼梯冲过去。”后来,范美忠发现自己是第一个到达足球场的人,等了好一会才见学生陆续来到操场,随后他与学生有一段对话: 范:“你们怎么不出来?” 学生:“我们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只看你一溜烟就跑得没影了,等反应过来我们都吓得躲到桌子下面去了!等剧烈地震平息的时候我们才出来!老师,你怎么不把我们带出来才走啊?” 范:“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你们不知道吗?上次半夜火灾的时候我也逃得很快!” 接着,范美忠对一位对他感到有些失望的学生说道:“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八岁的人了!” 范美忠写道:“这或许是我的自我开脱,但我没有丝毫的道德负疚感,我还告诉学生,‘我也决不会是勇斗持刀歹徒的人!’”这些话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论坛上炸开了锅。 因而得名 范跑跑[编辑本段]范美忠大事记 2008年5月22日9:10,四川省都江堰市光亚中学教师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写下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文章提到:“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八岁的人了!”这番言论引起了网民的铺天盖地的批评与漫骂。同时,“五岳散人”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文章《自由与道德——从“范跑跑”事件说起》,“范跑跑”一词就这样出现了,并成为了范美忠在网上的另一个称呼。 2008年5月25日,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发表《我为什么写《那一刻地动山摇》》,对写贴的原因以及网友的批判进行了回应,然而网上批判范的文章仍然层出不穷,《范跑跑挑战国民容忍度,引发道德大批判》《“范跑跑”其实只是老师中的怪胎》《范跑跑无需道歉但须离职 》《还要请出“范跑跑”展示无耻吗》《范跑跑”,不要“拿无耻当聪慧”!》《范跑跑”是豆腐渣教师 》《“范跑跑”,难道你就不怕下地狱吗?》这些文章从各个方面对进行了批评。 2008年5月26日,北岸在凤凰博客上发表文章:《范美忠:给教师抹黑,让北大丢脸》,文章指出:“范美忠可耻并不在于地震时他的临阵脱逃,而是在于他逃生后还要对自己的懦夫行为大肆“宣扬”。” 2008年5月27日,奇虎论坛出现标题为《跑得比刘翔还快的范跑跑代言耐克》。帖中称,耐克公司认为在灾难中跑得最快、最热爱生命的范美忠老师,符合公司的宗旨,因此不顾当前众多中国网友对范美忠老师的质疑,果断邀请这位跑得最快的被中国网友笑称“范跑跑”的范老师作为耐克跑鞋形象代言人。不料,有网友随即将该帖转发至天涯、猫扑、网易、新浪等论坛,且将“B.T通讯社记者夏澈丹”等字隐去。由于原文以新闻形式展现,不少网友信以为真,纷纷痛斥耐克公司。更有网友以《是何居心?美国大公司请“范跑跑”代言耐克跑鞋》为题,将耐克与不久前遭遇抵制的家乐福相提并论,呼吁广大网友联合抵制耐克产品。呼吁很快获得响应。抵制消息通过QQ群、同学录等方式迅速传播。在记者收到的QQ群消息中,还有网友呼吁到当地的耐克专卖店抗议,QQ群消息中还附带有具体的抗议时间和方案。 2008年6月2日,张若渔在新华网发表评论:《一个普通老师眼里的范美忠》,以一个忏悔者的身份自白:“我要有多少的勇气、意志和祝福才能跟范美忠勒石为碑、泾渭分明?我清楚且痛苦地知道,我与范美忠的距离看似很远,其实又是那么的近,可能不过隔着一场地震。我扪心自问,如果我处在范美忠的位置上,我会怎么办?我是会像他一样兀自跑掉,还是会和学生生死与共?这个问题在心中被问了无数次,但我始终不能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以至现在,我已经拒绝回想和回答这个问题。我的恐惧和勇气一样强大,也一样渺小。” 2008年6月2日,人民网论坛发表评论《范美忠给国人出了个难题:我可以不做英雄吗?》,文章认为:范美忠的诚实让我们很为难,既要赞许其诚实的可贵,又要谴责其对“争当英雄”传统美德冲击。这怎么办呢?难道为了维护传统美德的尊严,而把范美忠的诚实一块谴责?这也不行!因为诚实也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2008年6月6日,网络评论家郭松民发表博文《“范跑跑”应该成为中国精英的一面镜子》,文章首先列举了著名的“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事件。指出:“在这起事件中,船长、众多的船员以及男性乘客,都和这条豪华邮轮一起沉入了大西洋底,冰海余生的人,多数却是最没有逃生能力的妇孺。”文章指出:“对精英来说,最大悲剧不是死于一场地震或者沉船,而是被公众所唾弃! ”“精英们其实应该认真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像“范跑跑”那样,在每一个关键时刻,都考虑自己太多了,考虑大众太少了?是不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攫取了太多本属于大众的利益?”,此后,许多文章都开始以泰坦尼克号为例,批判范美忠的行为。 2008年6月6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海明接受了《中国青年报》专访,认为:“在大地震中的其他教师都没逃,说明这是基本的道德,而范美忠的行为已经越过了道德底线。”,“严格来讲道德规范和法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王教授还认为在这次大地震每个人都必须进行强制捐款:“很多人是把捐款当成善行,没有理解成责任和义务。他们不知道在特殊情况下,在非常时刻,为国家做贡献更是一种责任,而不仅仅是善行,不捐献是不履行责任和义务。”“(范美忠)诚实而不知耻,那你就没救了。” 2008年6月7日,凤凰卫视中文频道“一虎一席谈”播出《范美忠不顾学生逃跑是不是失职?》专题节目。节目播出后,范美忠事件出现重大转机。同时,在节目中反对范美忠的网络“评论家”郭松民对范大加指责与漫骂,被网民指责为“郭跳跳”“伪君子”,支持范美忠的人开始大幅上升。范所在的都江堰光亚中学校长电话表示:“范美忠爱职业爱学生,自己不会开除因言获罪的人。”范美忠在节目中对校长与学生做了有限道歉,但表示,“这并不代表我向我的观点道歉,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 2008年6月7日,范美忠做客腾迅网,与知名社会学家周孝正教授同时进行对话与采访,在节目中,范美忠再次解释了自己发表相关言论的背后原因,并表示,今后不再接受相应的节目与采访。 2008年6月9日,南方都市报发表《自由理念不容亵渎——我看范美忠之跑》的评论,文章认为:范美忠宣称“从利害权衡来看,跑出去一个是一个”是荒诞的,因为,第一,在那种情况下,作为教师的范美忠若能坚守岗位、组织学生有序撤退,或许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第二,就算只有一个学生因范美忠坚守岗位而逃出生天,而范本人牺牲了,但由于学生比他年轻得多,仅仅从生命的长度来算,这个学生的存活所保有的幸福量就很可能远高于范美忠的存活所保有的幸福量。同时,因为范美忠的行为会破坏人们传统的道德观,会让后来的人不幸福,所以,范是“打着自由之理念,打着自由的旗号否定美德与高尚,不仅是对自由的严重误识,更是对自由的亵渎!” 2008年6月12日,网友肝胆剑发表《范美忠无愧于北大》,文章记录了自己转变对范美忠认识的的心路历程,并指出:“我们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传统的道德观念,这种道德观与其实施的方式表面上无懈可击,合情合理,然而中间却存在着极大的漏洞”。此文章在北大校内引起广泛的争议,有人指出:1、北大向来以追求真理为已任,而真理并不为所有的人清醒认识,而绝对不屈服于所谓的“社会舆论”与口水;2、北大向来以反思社会为已任,范美忠以自己的方式引起了社会对于道德问题的大反思。 2008年6月12日,凤凰网发表评论《范美忠老师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指出:“我们一直在被谭千秋、瞿万荣这样的老师感动着,因为他们用行动告诉了我们“师德如山”。范先生痛恨现行的教育体制,希望能给基础教育带来一点新意这一点我们双手欢迎,可我们不希望看到是灾难面前您第一个逃跑的样子。一个人的思想再活跃,再前卫,可如果连一点点起码的师德都没有,连一丝人情味都没有了,那也只能是一个虚伪的思想家。” 2008年6月14日,从晓波在新华网发表评论:《看“范跑跑”和媒体贴面热舞》,文章认为:““范跑跑”能在凤凰卫视的演播厅正襟危坐、侃侃而谈,这本身就会让受众分不清对错善恶。如果只要反人性,不道德就会得到媒体青睐的话,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人会步芙蓉姐姐和“范跑跑”的后尘。” 2008年6月12日,著名反腐作家陆天明发表博客评论《此时此刻,必须把“范美忠”钉上历史耻辱柱》,文章指出:“震区的救灾工作还在关键时刻,许多条生命还埋在废墟中,在这个时候,只能有一个声音,就是:冲上去,救人!一切妨碍救人的言行,都必须视为“反人类”行为。如果在战争年代,可以被当场枪毙。最后,作者表示:在这一关键时刻,如此卑劣的“范美忠”必须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以正视听!” 2008年6月14日,凤凰网博友朱光兵晚对光亚学校的电话采访记录,采访纪录显示:“教育部门已经正式通知我们,将范老师的教师资格取消,范老师无教师资格,就如司机没有驾驶证,所以我们也不能再聘用他了”。学校的老师同时表示:“老师大部分认为他言论不当,不配作一个老师了;学生当中,也有说他好,也有说他不好的。但主要是学生家长反应强烈,表示不希望我们学校有这样“连母亲都不顾”的人来教他们的孩子。”范美忠则表示,他认为教育部的做法没有道理:如果是说他没有去救学生而自己先跑就不配当老师,那他觉得是违背了教师法,“有哪一条规定说教师要冒着生命危险,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救学生”?如果说因为他写的《那一刻,地动山摇》中的第一段显示他不爱国,所以不能当老师,他认为也是无稽之谈。“不能因为我批判国家的问题,就说我不爱国;而且也不能以不爱国这个理由取消我的教师资格。”范美忠说,中国有太多的公民对行政部门的滥用权力不加以抵抗,但他不一样,他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尊严。“重点并不在我能不能胜诉,即使是付出丢掉工作的代价,我也要捍卫我的权利和言论自由。” 2008年6月15日,“乌有之乡”召开学者专家座谈会,郭林民、张玲玲等参加,会上部分专家认为:“范美忠想以此挫败整个主流道德!想撬翻整个人类道德!非常无耻!”;同时,“凤凰卫视是“扒粪机,把本来不需要讨论的话题大张旗鼓来讨论,使本来非常清楚的价值观搞混淆,更是非常可耻的!”,“那些支持范美忠的人,尤其无耻!”,“我们现在教育的成功是我们中华民族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的结果!”,乌有之乡还专门开辟批判范跑跑专栏,并将“范所代表的自由主义”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与批斗。 2008年6月15日,新京报发表吴稼祥评论:《“范跑跑”亵渎“自由”》,文章指出:“范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并不是一条木船上的普通乘客,而是有权利责任关系的法律主体:范老师代表学校对学生行使监护权,同时也有监护责任;学生们被家长委托给学校享受被监护权。在发生有生命危险的灾难性事件的紧急情况下,监护人有责任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去救助自己的被监护人。这种情况下的救助责任,和军人在战场上的责任没有两样。”“自由是与责任对称的。没有责任的自由只能是兽(猎杀)的自由或鼠(逃跑)的自由,而绝不是人的自由。” 2008年6月16日,以反对“伪科学”著称的评论人方舟子发表《范美忠如在美国铁定会被学校开除》,指出: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制定的《教育行业道德准则》规定:“必须尽合理的努力保护学生避免有害学习、健康、安全的情况”。这事如果发生在美国,范美忠铁定会被学校开除,而且这辈子别想再当教师了。原因很简单:他的所作所为非常不具有professionalism。 2008年6月16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解聘“先跑老师”范美忠是由他所在的学校自主决定的,而非教育部官方指令。王旭明声明,教育部未发出任何要求取消范美忠任教资格的通知。但根据他目前了解的情况,范美忠所在的学校确实已对其发出解聘的正式书面通知。范美忠任教的都江堰光亚学校属民办学校,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规定解聘范美忠。当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在接受《青年周末》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究的案例,如果范美忠准备上诉,我们将提供法律援助。” 2008年6月17日,都江堰光亚中学卿光亚校长在接受新快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都江堰市教育局16日上午再次找到他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面谈。“教育局领导向他表示,因为范美忠发表了不合适的语言,影响太大,现在口头要求学校解聘范美忠。”而都江堰市教育局纪委书记周泽邦则表示:“私立学校,解聘、聘用教师是他们的学校行为。”当记者追问“教育局是否要求解聘范美忠”一事时,周泽邦说了一句“我们依据职能行使教育管理”。都江堰教育局局长张庆当日告诉记者,根据相关管理条例,如果是都江堰市教育局发证,就由该局依据《教师法》等相关法律进行处理。但据他们调查,范美忠并未向该局提出过办证申请。该局已责成光亚学校提供范美忠的有关证明,但至今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2008年6月17日,扬子晚报发表评论《砸范美忠饭碗涉嫌权力的滥用》,文章认为:即便是范美忠的言行违背了“教师法”等相关法规,对他的处罚也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来执行,以一种违法的手段来制裁另一种违法的行为,是法治社会的悲哀,文章同时引用中国政法大学何冰教授在其博客中撰文 “取消资格属于我国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行政处罚之一种”,依据相关规定,“有关部门处理范美忠事件,至少要履行下列程序:一、进行事实调查,并形成证据。二、在进行处罚之前,实行听证;三、作出正式的处罚文书,告知处罚的事实和法律依据,并送达相关人范美忠。四、处罚文书中要告知范美忠有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权利。”显然,在程序上,有关部门是严重违法的。 2008年6月1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叶志军评论《解聘范美忠就能以正视听?》,文章认为:解聘一个范美忠就能廓清教风、以正视听,却有些近于虚荣的乐观。身为一个曾经的北大高才生,如果真的滋生了为主流价值观所不容的思想,这又岂是开除几个教师所能解决的。 2008年6月18日,广州日报发表王文琦评论文章《社会宽容更有利于拯救范美忠》,认为:范美忠还是一个成长中的年轻人,他虽然已经年过而立,但尚没有形成完整、健全的价值观。他虽然博学多才,却不知道知识和才能对于人的意义。他虽然叫嚣自由,却孤立地理解自由,不懂得自由的真正内涵,更思扯不清自由与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如果说范美忠事件有其他超越其自身的价值,这种对社会宽容度的检验应该是其中之一。” 2008年6月18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党委书记王春梅在接受《信息时报》采访时表示,“我们以有这样的学生为耻辱!对学校开除他,我们表示赞成!”,同时,王书记表示:“范美忠毕业离校之后,就曾经在网上将他所认识的北大的老师轮流骂了一遍。在学校时他不好好学习,对老师也十分不恭敬!” 2008年6月19日,东方日报发表曹林评论文章《可别轻视范美忠的价值》,文章认为:范美忠暴露了自己真实的想法,暴露了自己人性幽暗的一面,这是一个机会,是一个可以促使我们反省人性、反思道德、完善自身的机会。可就是这样一个极好的反思资源,却被伪道学和网络愤青们当作了一场树贞节牌坊的道德批判运动”;同时,还发表了《有感于光亚校长希望骂那些修楼修垮的人》,提出房子倒塌时老师丢下学生独自逃生,这可能并非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是人在危险降临时一种本能的求生反应——这种本能虽然不道德,但可以原谅,因为每个人身上也许都有这种本能,这种本能只是没有尽自己的道德责任去救助别人,并没有伤害到别人的利益。但建房子时偷工减料、用铁丝代替钢筋、水泥中掺沙土就不可原谅了,那不是求生本能,而是为了一己之私利而谋财害命,为了利益而置他人生命于险境之中。相比之下,最该痛骂的当然是那些修楼修垮的人。 2008年6月20日,鲁国平发表评论文章:《解聘“先跑老师”范美忠无关乎法律程序和因言获罪!》认为:“如今虽然讲究依法治国,但并不表示制度和法制的漏洞就可以作为范美忠逃脱处罚的理由,在中国一般情况下都是碰到问题再寻求对策,即所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政模式……”因此,“由于媒体爆炒和引发全民大辩论使范美忠成为标杆性的典型反面人物,适当处罚他对社会的影响却是具备极其深远的意义的!” 2008年6月20日,《中国青年报》编辑曹林发表评论文章《北大以范跑跑为耻丧失大学精神》,认为:北大在逃跑事件上可以表达自己的道德立场,可以批评自己的学生,但在“开除”问题上,应该坚守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价值立场,以母校的身份坚定地站在自己的学生一边、以自由堡垒的身份坚定地站在自由一边,为学生争权利,为自由争空间,拒绝行政权力干预教育自治,拒绝以言治罪。 2008年6月20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在镇江发表演讲时指出:“除他(范美忠)外,没有第二个老师跑!”,钱教授最后指出:“跑”却“不能辩解”,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羞耻感。“范跑跑”不仅跑了,而且面对那么多的媒体还“辩解”了,最要命的是“还用从北大学到的知识来辩解!” 2008年6月21日,新京报发表林达的文章《该解聘范美忠吗?》,文章以在美国911事件中的邱吉尔先生为例,指出:尽管其言论触及了美国民众的公愤,但所在的学校“仍然支持他应有的权利,因为必须坚持学术自由不受干预的原则”,文章提出:《教育法》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为教师资格的必要条件。作为法律条文,它的定义是不明确的,什么是良好的思想?由谁来判断和界定?这样可能被随意解释的法律条文,才是值得关注的焦点。” 2008年6月21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马少华文章《谁都没有以命换命的义务》,文章指出:“我不认为教师有牺牲自己的生命挽救学生生命的义务。郭如果要求范做出这种牺牲,就是不应该的……”“《教师法》再修改,也不可能写入让老师牺牲自己生命来保护学生,只能更加明确强调老师保护学生的义务。” 2008年6月25日,广州日报发表心理学家张结海的评论:《我们对“不当言论”太宽容了》,文章以美国“詹姆斯•沃森”事件与“前哈佛大学校长拉里•萨默斯”事件,指出美国也是一个因言治罪的国家,文章最后指出:“不治他的“罪”,这就客观上等同于鼓励全体老师向他学习。” 2008年6月25日,南方人物周刊发表《一个“异端”的道德试验》,文章列举出范事件以来出来的种种评论,认为范已经成为了一个靶子,文章引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展江的观点,“范美忠检验了一下中国当下的道德观,我们发现,其实还是‘圣人化’。” 2008年6月25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对范美忠事件发表看法,认为:“我们可以不崇高,但是不能允许无耻”,同日下午,范美忠对此表态:自己不崇高,也不想崇高,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无耻。范美忠反而提醒教育部应该关注倒塌的校舍“建造这些校舍的官员和教育官员才最无耻”。 2008年6月26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保护学生安全”这一条被首次加入其中,网上开始了对于教师法与道德条例实施细则的大讨论。舆论普遍认为这是范的一次奉献,然而,荆楚网则发表《保护学生安全教育部岂可推责?》,文章指出:与危房改造、学生安全意识等各个方面相比,教师保护学生安全处在这条链的最末端,所起的作用最有限,教育部此时更应该借着民意的威风,和相关部门一道,着手解决各类威胁师生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并且拿出具体的措施方针和时间表,将保护学生的链条做结实,做稳妥。 2008年6月29日,南方人物周刊采访光亚中学校长卿光亚,他分析范老师在网上的“先跑言论”是震后的“病态反应”,接近“痴人说梦”。采访中,他透露了范美忠如何进入光亚中学,以及在学校的种种表现。他同时强调:“学校距震中心也就15-20公里,当时房子像扇纸一样迅速在扇。那一小段时间里,人的头脑是空白的,我们许多老师的记忆里,半小时以后才想到自己的妈、孩子、老家。”,同时,他也认为:“范美忠说的也许是真话,但不善,不美”。[编辑本段]在北京重新上岗 在汶川大地震中扔下学生逃生的“范跑跑”范美忠目前受聘于北京开华教育公司,担任该单位的潜能开发研究院人文素质讲堂讲师。据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局确认该校拥有办学许可证。 在开华教育的网站的醒目位置有“开华教育人文讲堂免费讲座”的广告,其中“如何提高文科成绩,成功迈入北大清华”的主讲人是范美忠,演讲日期是本月28日。旁边还有范美忠的简介: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期任职于基础教育领域,对中学文科教育有独到的见解和研究,号称“中国第一文科教师”。 2008年12月23日,开华教育新闻发言人张文斌表示,消息传出后外界反响很大,中央民族大学也正式通知开华教育,退订了这场讲座。 开华教育负责人冉东表示,通过多次接触和过往事实证明,范美忠的教学水平是值得肯定的,其行为是个评价角度的问题。冉东认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全面看人,相信范美忠完全能够胜任该校潜能开发研究院人文素质讲堂讲师的工作,让开华的学生获得巨大收益。据悉,范美忠的聘期为两年。 范美忠23日称,他接受这份远在北京的工作最重要的是经济上的原因,“我必须要接受一份工作,我也需要生活”。对于地震前后的问题,他表示不愿再谈,说没有什么新鲜的观点了。对于再远一些未来,范美忠希望能有条件开个书店或者文化沙龙,卖些自己喜欢的书。 范跑跑上岗"无限期推迟" 2008年12月28日上午,与范美忠签订聘任书的学校发表声明,决定“无限期推迟”范美忠任教上岗时间。该校表示,虽聘用范美忠的决定没有错,但对“社会对范美忠存在广泛争议认识不足”。基于这种情况,学校决定“无限期推迟范美忠到校任教上岗”。 《2008谁最红》MTV 演唱、填词:阿呆 视频制作:蝌蚪 2008 谁最红 honest man 范美忠 1997 学业完成 他回到家乡 做个教书先生 他对学生 满怀真诚 不希望他们除了考试啥也不懂 喔 他为教育痴狂 喔 他为自由流浪 他说出了皇帝没穿衣裳 2008 谁最红 honest man 范美忠 砸烂酱缸 解放思想 You will love范先生 You will love 范美忠 2008 地震爆发 他跑出了教室 他非常害怕 他把真话 在网上表达 他挑战了虚伪的文化 挨了许多骂 喔 他为教育痴狂 喔 他为自由流浪 他说出了皇帝没穿衣裳 2008 谁最红 honest man 范美忠 砸烂酱缸 解放思想 You will love范先生 You will love 范美忠

“范跑跑”是四川地震中扔下学生自己第一个跑出教室的败类教师

现在报纸、电视上总会报导一些新闻“XX因被撞之后未能及时抢救,失血过多而死”“XX因扶摔倒老人,而被冤枉。”一条条悚目惊心的新闻,一张张惨不忍睹的图片,犹如鞭子,一下一下地抽打着我们的心。“小悦悦案”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冷漠,“彭宇案”让我们看到世态的炎凉。道德之火在一点一点熄灭,只剩下了微弱的火光。我们的社会多么需要伸张正义的人,我们多么希望惨案少些,再少些。

终于,我看到了曙光:一些向人们传递着正能量的高尚的人。

龚金川,是一所小学的校长,十四岁痛失了一条右臂,但他身残志坚。一天早上,他正在江边晨练,忽听“扑通”一声,一个重物砸进江中。紧接着,他又听到了惊慌失措的呼救声,看到了江面上漂浮着几缕银丝。他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奋不顾身地纵身一跃,跳入江中。风呼呼地吹着,寒冬的残阳无力地照射在江面上,刺骨冰冷的江水向他袭来,可这并不能动摇他救人的决心。他用右肩顶起了老人,左手不停地划水。江水不断地向他涌来,犹如黄金巨蟒般缠着他。这对于身高仅165米的人来说,是一种极限一种挑战,可他全然不顾,套住好心人丢来的绳子,一直坚持到了江边,成功救起落水者。回到家,家人看到他那水淋淋的样子大吃一惊,而他则是轻描淡写第说了句:“掉水里了。”他的事迹打动了无数的人,一股正能量犹如一泓清泉,流进了每个人的心田。

忘不了那一天,泉州市宏福园内哀乐低沉,泉州市领导和许多素不相识的市民,纷纷赶来为一位逝者送行。他不是什么领导,更不是什么伟人,但他,却是市民公认的“最美公交司机”。因为,在他生命结束的那一霎那,他用尽全力踩住刹车,保了一车人的性命。尽管他英年早逝,但他的精神犹如一股正能量,春风般,吹拂每个人的心灵。

因为大人们以身作则,就连孩子也成为正能量链条上的一份子。江苏一小男孩上学时不小心刮伤了一辆私家车,由于等不到车主,他留下了一张字条。车主知道后,深受感动,不仅没要求他加倍赔偿,还免了他的所有赔偿。男孩所传递的正能量,拨动着我们内心深处的那根弦。

正因为许多人都加入了传递正能量的行列中,因此,快熄灭的道德之火,终于又熊熊燃烧…… 【篇二】

首先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这种态度其实并不狭隘也不浅薄。伏尔泰在《老实人》中百般戏谑和嘲弄的时行的盲目乐观主义,就并不是一种正能量。当时的欧洲天灾人祸并出,教廷搬出一套“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了考验你的品德并替你赎罪”的理论,表面上是乐观,实际上则成了麻痹民众意志的工具。或许你要问,这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观点有什么区别,答案是:有。看了孟子此段话的人,感到一种使命感的降临,树立了志向,振作了精神,明白了自己受苦是“将以有为”的标志,因而达到了勉励效果,是正能量。而教廷的那套并不激人奋进,只告人以忍受,我看来就不那么像回事,反而伏尔泰的批判更正能量一些。

批判也是正能量?我想你又要叫起来。确实,现实中随处可见“喷子”,以批判之名,为批判而批判,建设性意见少,一张嘴却不饶人。曹林在《时评写作十讲》中建议人写时评文章时少说“治标不治本”这种很多时候像鸡蛋里挑骨头的套话;他说除非你列出“治本”的方法,否则这句话没有丝毫建树性。我深以为然。关于批判我认为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谈到对哲学家的态度时有一段话很精彩:“……我们要先有一种假设的同情,直到他有哪些是可接受的为止。直到此时我们再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这种态度更接近一个人抛弃了此前全部信仰时的那种态度。”这种“假设的同情”,我想是现在的键盘侠们所缺少的。

对于正能量,我认为态度尤为重要,因为你对一件事的态度决定了你的行为。而完全相信和完全悲观则又都不是正能量。确实,世界看起来糟透了:特朗普批准了对中国的贸易审查;中印边境冲突就过来了;西班牙遭遇恐怖袭击;委内瑞拉直接拉着拉美国家站队;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而对这些事,我引罗素一句话,表达我对正能量态度最标准的看法:“……类似于山居者与风雪搏斗了一晚后,当这些回忆逐渐淡去,在回忆中便留下了某些晨光熹微中照耀的分外明媚的峰峦景色,并保存着一种知识,那就是乌云之后仍然保存着阳光,并且随时可以显现出来。”

我们不仅要看到乌云,也不要只看到乌云:我们坚信乌云背后仍然有阳光。这就是我心中的正能量。

获得正能量很简单,你只需要一个正能量的态度。 【篇三】

正能量是人身居困境不灭的理想。郭沫若评价蒲松龄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连年科举不中的蒲松龄选择边在私塾教书边摆茶棚收集故事,他在路边自己搭建草棚,以一碗茶水与路人交换神鬼奇事,晚上便回家整理并以其简洁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文笔书写下来,他的一生都十分清贫,家徒四壁却不能阻挡他完成《聊斋志异》的决心,一席凉棚,一缸清茶,一介书生,搜抉奇幻,千古奇书便由此而生。蒲松龄的正能量是集腋成裘、不被困境所局限、坚持一生信念与理想的精神,人需要这种正能量去浇灌自己的理想,才能使生命有其价值。

正能量是人面对命运昂起的头颅。2011年12月31日,一位文坛巨匠长眠不醒,史铁生,一名与命运抗争一辈子的勇士。歌德曾在《浮士德》中写道:人生就是和魔鬼较量的战场,唯有坚韧不拔的前行者才能获救。史铁生与病痛斗争了大半辈子,当命运以绝望的姿态向他袭来,他却昂起头颅从绝境中奋力寻找绝美的景致,他以坚韧的信念支撑着他的笔杆,从不屈从命运,誓要以文字书写生命的奇迹。余秋雨曾言: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祖母因皱纹而安和慈祥,病痛缠身却怀有坚韧意志绝不屈服的正能量的史铁生不正具有这种残缺美吗?人需要这种正能量去昂起我们的头颅,才能与命运抗争。

正能量是人寻找人生意义的基石。柳永年轻时本一心求仕,第一次科举未中后酒醉写下“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宋仁宗听闻心生不悦,第二次科举便说:“且去浅酌低唱,何要浮名?”将柳永之名生生划去。自此,柳永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换了心态醉心于词,沉浸于百姓与歌女的生活,将满腔文采尽付词中,以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开辟了人生的巨陆,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柳永凭借不息的热情与及时转换心态以寻找真正属于自己那片天空的正能量成为了婉约词的代表人物,人需要这种正能量去擦亮心灵之眼,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依托,精神的传承,无不需要正能量,它使人以正确的路线去走出困境、不屈服命运,继而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人需要正能量,正能量源与人。

市场营销管理的色彩营销模式论文

摘要 :当代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营销模式,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目前,市场竞争中最为普遍的营销模式是色彩营销,这一营销模式能够增加市场竞争的优势,具有长远的商业价值,能够为企业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本文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此在分析了当前色彩营销模式应用的基础之上,分析了色彩营销模式在目前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色彩营销模式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的策略,期望能够有效帮助企业运用色彩营销模式。

关键词 :市场营销管理式;色彩营销模式;策略

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快,人们的消费也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而不断提高。人们在消费的时候,不仅仅看重产品的质量,对于产品的外观也更加重视。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进行竞争的时候,选择了创新营销模式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当前,普遍的营销模式是色彩营销模式,所谓的色彩营销模式指的是依据消费者对于色彩的需求以及审美,对于现代时尚的追寻,制定出符合消费者心理的营销模式、营销策略以及营销方案,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一、当前色彩营销模式的应用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色彩营销模式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地位。企业在设计自己的商标时,往往会使用标志性的色彩,这样的色彩不仅仅能够起到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作用,而且能够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长此以往,消费者对于这个企业会产生熟悉感,并最终信任这个企业的产品。拿现在受到消费者欢迎的肯德基来说,它的商标就主要以红色为主。而红色能够起到刺激人食欲的作用,这一做法就抓住了消费者的心里。还有很多鞋子以及衣服品牌的商标,通常会选择蓝色以及白色这类代表青春与活力的颜色,这一选择抓住了年轻人的心里,并逐渐发展成为了企业标志性的文化。色彩营销模式不仅体现在产品的商标上,还体现在产品的设计、产品的包装、产品的宣传上等等。在这些方面结合消费者的需要,加强对于色彩的使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色彩营销模式的作用,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当前色彩营销模式在市场营销中的问题

尽管在市场营销中,加强对于色彩营销模式的应用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并最终提高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但是因为发展的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一)企业缺少认识

在企业工作的`人员,以及市场营销的管理人员对于色彩营销模式仅仅是听说过,却没有真正地去了解过。即使有所接触,也仅仅限于初级阶段,不够深入。因此,在进行营销的时候,片面地认为色彩是吸引消费者眼球的一种手段,只看到彩色模式的基本特点,却没有看到色彩是营销手段的一种。而且将色彩看作企业暂时的营销手段,没有从长远的角度上来看待色彩,没有看到色彩营销模式是企业营销战略的一种。

(二)没有营销团队

色彩营销模式的来源是国外,因此这一模式在国外的发展更为壮观。国外的很多企业都拥有了自己的营销团队,专门负责进行色彩营销。但是目前在国内,这种色彩营销模式却没有自己的营销团队。而且这种营销模式涉猎的范围很广,涉及到心理学、美学、营销学、色彩学等等多个方面协调进行,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进行统筹规划,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如果没有专业的营销团队,即使在前期有充分地市场调研,了解到了消费者的需求,但是没有一个专业的团队,产品也无法实现良好的效益。

(三)企业观念老旧

现代时代的变化十分迅速,不仅经济发展快速,市场的变化也很快,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日趋成熟。为此,企业应该牢牢地把握好现代时代的变化情况,跟上时代的脚步,及时调整自己的色彩营销模式。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是,很多企业的观念老旧,不能够看到社会在变化的实际,不能够及时地更新自己的营销观念,最终导致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下降。为此,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就需要改变老旧的观念,及时更新自己的营销观念。

三、色彩营销模式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的策略

一个企业要想在现代的市场上站稳脚跟,就需要运用好色彩营销模式,而如何运用好这一模式也是企业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高度重视色彩营销理论

当前,很多企业没有看到色彩营销模式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的长远意义,还停留在老旧的销售观念中,片面地认为只要企业产品的质量过关,那么就不愁产品的销售。但是现如今社会的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千变万化,很多企业都能够将产品的质量提升上去,因此企业之间在产品质量方面已经没有多大的差异了,传统的质量竞争已经没有优势了。为此,企业需要重视色彩营销理论,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

(二)成立专门的团队

专门的团队需要很多尖端的科技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具备专业的素养,能够针对不同的年龄的消费者,不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以及消费特点,设计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色彩,最终有效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三)企业要与时俱新

企业应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以及自己的发展战略,针对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去制定不同的色彩营销战略和产品的色彩表现形式。让产品的色彩与企业的自身文化相结合,让企业的品牌在消费者的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现代市场的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现代企业已经脱离了传统的竞争模式,开始进入到了色彩营销之间的竞争。哪个企业能够把握住色彩营销的模式,就能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最终收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曹林.色彩营销———企业新一轮的营销亮点[J].管理营销,2005(5):89-90

[2]彭朝林.色彩营销———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捷径[J].现代商贸业,2004(4):26-28

[3]李树钗,陈京晶.浅谈色彩营销企划[J].中国科技信息,2006(10):198-200.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