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陶哲轩发表过的论文有多少

发布时间:2024-07-04 19:53:16

陶哲轩发表过的论文有多少

韦东奕和陶哲轩之间相比,各有各的长短,不相伯仲。我们就事论事来相比较。

1、两人最早发表文章的时间:

1.1、Terence Tao最早的论文发表于1996年。

1.2、韦东奕第一篇文章发表于2015年。

2、两人发表文章数量及引用次数:

2.1、陶哲轩目前发表了289篇文章,总引用11536次。

2.2、韦东奕目前发表5篇文章,一共4个引用。

3、两人的合作伙伴:

3.1、陶哲轩合作最多的是Ben Green和Van Vu。

3.2、韦东奕一般都是自己研究,暂时没有合作伙伴。

4、两人的研究领域:

4.1、陶哲轩发表的论文中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数字多到让人恐怖。但能看出他最感兴趣的方向是PDE,数论,傅立叶分析和概率论。

4.2、韦东奕论文中涉及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组合数学,分析ODE,几何,PDE还有量子论,看起来比较偏向分析方法。

综合上比,不能通过这些就说明陶哲轩更厉害,只能说明陶哲轩学术上很活跃,研究的方向很热门。

北大的韦东奕大神与陶哲轩两人都是数学界的天才,两人都有非同一般的天赋,都有相似的经历,都有相近的研究领域,但是陶哲轩是数学界的前辈,也提出了“压缩感知”理论,目前成就还在韦神之上。

1、获得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时年纪陶哲轩更小。

1975年出生的陶哲轩,是澳大利亚籍华人,13岁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比获得同样奖牌的“韦神”年纪还要小。

2、获得博士学位时间韦神更少。

陶哲轩从拿到学士学位到博士毕业,用了5年,而韦神则用的是4年。从这一点看,韦神用时更短。韦神在北京大学是“微分方程教研室”研究员,陶哲轩的研究方向也有“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陶哲轩科研成就:

陶哲轩是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解析数论、代数数论等接近10个重要数学研究领域里的大师级数学家。

陶哲轩在应用数学研究领域也很有成就,如与他人共同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指导理论(即:数字压缩成像技术)。

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在信息论、信号和图像处理、医疗成像、模式识别、地质勘探、光学和雷达成像、无线通信等领域受到关注,并被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评为2007年度“十大突破性技术”。

2015年9月17日,陶哲轩宣布证明了保罗·埃尔德什(Erd s Pál)在1932年提出的埃尔德什差异问题(the Erdós discrepancy problem)存在,这是个困扰学术界80多年的问题。

陶哲轩共发表过多少篇论文

数学家陶哲轩,5岁学微积分,12岁奥赛金牌,31岁菲尔兹奖,所获奖项多不胜数主要奖项Salem Prize(2000)博谢纪念奖(2002)Clay Research Award(2003)Australian Mathematical Society Medal(2005)Ostrowski Prize(2005)SASTRA拉马努金奖(2006)Levi L.Conant Prize(2005)菲尔兹奖(2006)麦克阿瑟奖(2007)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2007)Alan T. Waterman Award(2008)Onsager Medal(2008)King Faisal International Prize(2010)Nemmers Prize in Mathematics(2010)Polya Prize(2010)克拉福德奖(2012)Joseph I. Lieberman Award(2013)菲尔茨奖章2006年5月22日至30日,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该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大会开幕式上专为40岁以下杰出数学家颁发的菲尔茨奖,则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因陶哲轩在调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本届菲尔茨奖。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向陶哲轩颁发菲尔茨奖。虽然是本次最年轻的获奖者,但陶哲轩已发表了超过80篇论文。 他也成为继1982年首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教授获菲尔茨奖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华人。获奖时刚满31岁的陶哲轩,不仅是本次菲尔茨奖得主中最年轻的一位,同时也是第一位获得菲尔茨奖的澳大利亚人。澳洲两家博物馆请求永久陈列他的照片,他也是2007年澳洲风云人物的最后人选之一。艾伦·沃特曼奖2008年4月10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其官方网站宣布,2008年的艾伦·沃特曼奖(Alan T. Waterman Award)授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华人数学家陶哲轩。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获得该奖项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华裔学者杨培东。文章指出,陶哲轩杰出的研究成果已经对许多数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陶哲轩于5月6日美国国务院的一次宴会上正式得到该奖。科学突破奖2014年6月23日,突破奖基金会揭晓了2014年数学突破奖的获奖名单,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陶哲轩,因调和分析、组合论、偏微分方程及解析数论等众多突破获奖。高等研究院的Richard Taylor,因自守形式理论的众多突破获奖。获得了300万美元的巨奖。突破奖是由Google的布林夫妇、阿里的马云夫妇、投资人Yuri Milner夫妇及Facebook扎克伯格夫妇等人联合发起并提供资助的一个奖项。该奖旨在表彰将科学作为一生事业并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家,每位获奖者将获得300万美元。颁奖仪式于2014年11月举行。而这5人也将组成评选委员会,选出明年的获奖者。 2015年9月17日,他宣布证明了保罗·埃尔德什(Erd s Pál)在1932年提出的埃尔德什差异问题存在,这是个困扰学术界80多年的问题。

北大的韦东奕大神与陶哲轩两人都是数学界的天才,两人都有非同一般的天赋,都有相似的经历,都有相近的研究领域,但是陶哲轩是数学界的前辈,也提出了“压缩感知”理论,目前成就还在韦神之上。

1、获得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时年纪陶哲轩更小。

1975年出生的陶哲轩,是澳大利亚籍华人,13岁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比获得同样奖牌的“韦神”年纪还要小。

2、获得博士学位时间韦神更少。

陶哲轩从拿到学士学位到博士毕业,用了5年,而韦神则用的是4年。从这一点看,韦神用时更短。韦神在北京大学是“微分方程教研室”研究员,陶哲轩的研究方向也有“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陶哲轩科研成就:

陶哲轩是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解析数论、代数数论等接近10个重要数学研究领域里的大师级数学家。

陶哲轩在应用数学研究领域也很有成就,如与他人共同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指导理论(即:数字压缩成像技术)。

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在信息论、信号和图像处理、医疗成像、模式识别、地质勘探、光学和雷达成像、无线通信等领域受到关注,并被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评为2007年度“十大突破性技术”。

2015年9月17日,陶哲轩宣布证明了保罗·埃尔德什(Erd s Pál)在1932年提出的埃尔德什差异问题(the Erdós discrepancy problem)存在,这是个困扰学术界80多年的问题。

韦东奕和陶哲轩之间相比,各有各的长短,不相伯仲。我们就事论事来相比较。

1、两人最早发表文章的时间:

1.1、Terence Tao最早的论文发表于1996年。

1.2、韦东奕第一篇文章发表于2015年。

2、两人发表文章数量及引用次数:

2.1、陶哲轩目前发表了289篇文章,总引用11536次。

2.2、韦东奕目前发表5篇文章,一共4个引用。

3、两人的合作伙伴:

3.1、陶哲轩合作最多的是Ben Green和Van Vu。

3.2、韦东奕一般都是自己研究,暂时没有合作伙伴。

4、两人的研究领域:

4.1、陶哲轩发表的论文中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数字多到让人恐怖。但能看出他最感兴趣的方向是PDE,数论,傅立叶分析和概率论。

4.2、韦东奕论文中涉及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组合数学,分析ODE,几何,PDE还有量子论,看起来比较偏向分析方法。

综合上比,不能通过这些就说明陶哲轩更厉害,只能说明陶哲轩学术上很活跃,研究的方向很热门。

陶哲轩发表过的论文

韦东奕和陶哲轩之间相比,各有各的长短,不相伯仲。我们就事论事来相比较。

1、两人最早发表文章的时间:

1.1、Terence Tao最早的论文发表于1996年。

1.2、韦东奕第一篇文章发表于2015年。

2、两人发表文章数量及引用次数:

2.1、陶哲轩目前发表了289篇文章,总引用11536次。

2.2、韦东奕目前发表5篇文章,一共4个引用。

3、两人的合作伙伴:

3.1、陶哲轩合作最多的是Ben Green和Van Vu。

3.2、韦东奕一般都是自己研究,暂时没有合作伙伴。

4、两人的研究领域:

4.1、陶哲轩发表的论文中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数字多到让人恐怖。但能看出他最感兴趣的方向是PDE,数论,傅立叶分析和概率论。

4.2、韦东奕论文中涉及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组合数学,分析ODE,几何,PDE还有量子论,看起来比较偏向分析方法。

综合上比,不能通过这些就说明陶哲轩更厉害,只能说明陶哲轩学术上很活跃,研究的方向很热门。

北大的韦东奕大神与陶哲轩两人都是数学界的天才,两人都有非同一般的天赋,都有相似的经历,都有相近的研究领域,但是陶哲轩是数学界的前辈,也提出了“压缩感知”理论,目前成就还在韦神之上。

1、获得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时年纪陶哲轩更小。

1975年出生的陶哲轩,是澳大利亚籍华人,13岁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比获得同样奖牌的“韦神”年纪还要小。

2、获得博士学位时间韦神更少。

陶哲轩从拿到学士学位到博士毕业,用了5年,而韦神则用的是4年。从这一点看,韦神用时更短。韦神在北京大学是“微分方程教研室”研究员,陶哲轩的研究方向也有“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陶哲轩科研成就:

陶哲轩是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解析数论、代数数论等接近10个重要数学研究领域里的大师级数学家。

陶哲轩在应用数学研究领域也很有成就,如与他人共同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指导理论(即:数字压缩成像技术)。

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在信息论、信号和图像处理、医疗成像、模式识别、地质勘探、光学和雷达成像、无线通信等领域受到关注,并被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评为2007年度“十大突破性技术”。

2015年9月17日,陶哲轩宣布证明了保罗·埃尔德什(Erd s Pál)在1932年提出的埃尔德什差异问题(the Erdós discrepancy problem)存在,这是个困扰学术界80多年的问题。

在陶哲轩的研究生涯里,他被数学界公认为是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解析数论、算术数论等接近10个重要数学研究领域里的大师级年轻高手,这些方向都是数学发展中极热的生长点。此外,他的研究领域还涉及工科,在照相机的压缩传感原理(调和分析在实际中的应用)方面获得了突破性成果。陶哲轩另一项著名的成果是与本·格林合作用质数级数解决了一个由欧几里得提出的与“孪生质数”相关的猜想:一些质数数列间等差,如3、7、11之间,均差4;而数列中下一个数15则不是质数。这个已经有2300年历史的数学悬案,强烈吸引了他的兴趣,他与同伴甚至证明了即使在无穷大的质数数列中,也能找到这样的等差数列段,这个发现被命名为“格林—陶定理”。 Salem Prize(2000)博谢纪念奖(2002)Clay Research Award(2003)Australian Mathematical Society Medal(2005)Ostrowski Prize(2005)SASTRA拉马努金奖(2006)Levi L.Conant Prize(2005)菲尔兹奖(2006)麦克阿瑟奖(2007)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2007)Alan T. Waterman Award(2008)Onsager Medal(2008)King Faisal International Prize(2010)Nemmers Prize in Mathematics(2010)Polya Prize(2010)克拉福德奖(2012)Joseph I. Lieberman Award(2013) 2006年5月22日至30日,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该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大会开幕式上专为40岁以下杰出数学家颁发的菲尔兹奖,则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因陶哲轩在调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本届菲尔茨奖。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向陶哲轩颁发菲尔兹奖。虽然是本次最年轻的获奖者,但陶哲轩已发表了超过80篇论文。 他也成为继1982年首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教授获菲尔茨奖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华人。获奖时刚满31岁的陶哲轩,不仅是本次菲尔茨奖得主中最年轻的一位,同时也是第一位获得菲尔茨奖的澳大利亚人。澳洲两家博物馆请求永久陈列他的照片,他也是2007年澳洲风云人物的最后人选之一。 2014年6月23日,突破奖基金会揭晓了2014年数学突破奖的获奖名单,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陶哲轩,因调和分析、组合论、偏微分方程及解析数论等众多突破获奖。高等研究院的Richard Taylor,因自守形式理论的众多突破获奖。获得了300万美元的巨奖。突破奖是由Google的布林夫妇、阿里的马云夫妇、投资人Yuri Milner夫妇及Facebook扎克伯格夫妇等人联合发起并提供资助的一个奖项。该奖旨在表彰将科学作为一生事业并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家,每位获奖者将获得300万美元。颁奖仪式于2014年11月举行。而这5人也将组成评选委员会,选出明年的获奖者。 2015年9月17日,他宣布证明了保罗·埃尔德什(Erd s Pál)在1932年提出的埃尔德什差异问题存在,这是个困扰学术界80多年的问题。

陶哲轩发表过的论文有哪些

现在的他依然生活十分的美满,娶了一个小他三岁的妻子。

爱因斯坦大概是世界上最知名的科学家之一了,虽然达芬奇是公认的世界第一聪明人,爱因斯坦的名气却远远大于他。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让他名声大噪,他发现的E=MC2被称为最简洁美丽的公式之一,他的“死敌”无一不是科学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包括特斯拉和爱迪生。

在爱因斯坦死后,科学家保存了他的大脑并且进行解剖研究,试图搞清楚是什么令他的大脑如此与众不同。

我们常常会用“像爱因斯坦一样聪明”来形容优秀的孩子,数学天才陶哲轩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智商高达230,一般人的平均智商是100,爱因斯坦的智商在165左右,陶哲轩的智商比爱因斯坦还要高出65左右!据统计,这样高的智商百万人中才会出现一个,陶哲轩是何许人也?

7岁开始学习微积分的天才

陶哲轩的父亲陶象国和母亲梁蕙兰均毕业于香港大学,他们在1972年移居澳大利亚,三年后陶哲轩出生了,这个孩子出生没多久就显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头脑,两岁的时候,梁蕙兰发现儿子经常教比他大一些的孩子数数,家人马上发现了陶哲轩异于常人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

三岁半的时候,父母将他送入小学学习,但是陶哲轩尚不懂得如何与大他两岁的其他孩子相处,试读了几星期后,父母考虑再三将他接回,继续在幼儿园学习。

陶哲轩的父母是明智的,娇嫩的幼苗需要有人保护他,陶哲轩虽然展现出了数学上的天分,但是心智还不成熟,在他就读幼儿园期间,由母亲在家中替他辅导,自学完成了所有小学数学课程。

5岁的时候,陶哲轩进入一所公立小学读书,该校承诺为他量身打造符合他实际情况的课程,每门课都按照他的进度来安排,数学课和科学课他上五年级的内容,但是类似于写作文这样的功课他的水平与同龄人几乎相当。

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让他写“我的家庭”,他回家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将所有的东西列了一张清单。他解释说,自己在这一方面没有掌握诀窍,他擅长应付有规律可循的事情。

7岁的时候,他就读的小学校长在征得他父母的同意之后,让陶哲轩去附近的一所中学旁听中学数学课,同时他开始自学微积分。之后陶哲轩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内容是解释如何用Basic语言计算完全数。

14岁才进入大学学习,天才不能拔苗助长

陶哲轩显露出数学天赋后,他的父母就开始主动学习如何培养一位天才儿童,他的父亲后来回忆说,陶哲轩7岁的时候开始进入中学学习数学,当时他认为应该像其他天才儿童一样,越早完成大学课程越好,但是在与教育学专家沟通过后,他改变了主意,只为了打破记录去学习没有意义,要建立一座稳固的金字塔,金字塔的第一层越宽阔越结实,它能撑起的上层建筑就越雄厚。

有一些天才少年的成长轨迹到他们完成大学学业后就消失了,他们就像是一根迅速升起的圆柱形建筑,根基不稳,自然也就成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范。

从8岁起陶哲轩就开始去弗林德斯大学旁听物理和数学,同时,他参加了美国SAT考试数学部分的测验,获得了760分的高分,SAT相当于美国的高考,陶哲轩的水平完全足够进入大学学习了。

在之后的几年间他还多次获得了数学奥林匹克奖。但是,因为不想拔苗助长,直到14岁陶哲轩才正式成为弗林德斯大学的一名全日制的学生。他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本科学业,一年时间拿到了硕士学位,等他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他仍然要比大部分的同学要年轻许多,在这里,他终于感到自己可以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们在一起研究学术问题了。

21岁的时候,陶哲轩从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毕业后他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数学老师,3年后,年仅24岁的他被加州大学聘为正教授,成为该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数学教授。

31岁的时候,陶哲轩获得菲尔茨奖,成为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华裔。

32岁的时候,陶哲轩升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James and Carol Collins讲席教授;这一年他还获得了麦克阿瑟天才奖。

33岁的时候,陶哲轩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艾伦·沃特曼奖。

也许正应了陶父金字塔理论的吧,慢慢起步的天才陶哲轩像一个锦囊宝盒,人们总是会在他身上见证新的奇迹。

天才的现状如何

爱因斯坦被人诟病最多的一条是他有40年的时间没有得出任何科学成果,他所有的伪证都失败了,人们后来提起他的时候总喜欢说他这么多年是在“浪费最聪明的大脑”。那么陶哲轩呢?获得无数殊荣后的他怎么样了?

2015年,陶哲轩在全球最大的预印本网站(arXiv.org)上发表了自己的论文,证明埃尔德什差异问题存在,这个问题是由保罗.埃尔德什在1932年提出的,已经困扰了世人80多年!

2019年,陶喆轩与三位物理学家一起发现了一条全新求解特征向量的公式,并且由陶哲轩用三种数学方式证明了公式的正确性。这件事情在数学界引起了轰动,而它背后的故事更是令人啧啧称奇。

起初,陶哲轩收到了三位陌生物理学家的邮件,他们声称发现了新的求解特征向量的公式,希望陶哲轩能够用数学方式帮忙他们证明一下。陶哲轩认为该公式太过简单,如果是真的早就应该被“写在教科书上”,果断拒绝了这次“打扰”。

但是这三位物理学家坚持让他给出证明过程,陶哲轩用了2个小时开始进行公式错误的伪证,结果伪证没有找到,倒找出三种证明该公式正确的方法来,这一下子数学界震动了,这个公式揭示了基础数学新的理论,真的会成为改变教科书的存在。陶哲轩2个小时内就证明了它的正确性。

小结:

只能说,天才仍在开挂之路上走着。陶哲轩的天才之路虽无可复制,但是可以借鉴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首先是来自父母的呵护,夭折的天才太多了,比如12岁就攻读完美国伯依斯州立大学数学学位的罗杰伊。陶哲轩的父亲为他选择了更为宽阔的道路,始终保持了他对数学的兴趣,也给了年幼的陶哲轩足够的时间去发展身心健康,光有一个优秀的大脑而没有可匹配的身体,在科学的探索道路上是走不远的。

陶哲轩的两个弟弟同样优秀,但是他们说自己不想成为“陶哲轩”第二,父亲就让他们走自己的人生,只是在旁边默默支持着他们。做天才很难,做天才的父母也不容易,陶哲轩的父母无疑是非常睿智的。

其次陶哲轩本人的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许多人只看到他聪明的大脑,他230的智商,但是看不见他成功背后的努力。陶哲轩曾经说过,要学好数学有三个阶段要走,第一阶段你会得到一个数学想法,来自你的经验和直觉,在这个阶段,天赋是非常重要的。

到了第二阶段你会被形式主义指导什么是正确和错误的处理方式,这是一个重要的剔除错误直觉的阶段,但是如果你没有经过大量训练,你得到的是“垃圾结论”,好的直觉和形式化的训练同样重要。

一旦你到达了形式阶段,你才可以进入第三个后严谨阶段,去完成你的想法的论证的细节部分。他正是在一次一次的思维训练和验证中,得出了最后正确的那些答案。

我们虽然没有百万人里挑一的智商,但是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无论是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是自己苦学上都能获得非常好的激励与启发。

数学家陶哲轩,5岁学微积分,12岁奥赛金牌,31岁菲尔兹奖,所获奖项多不胜数主要奖项Salem Prize(2000)博谢纪念奖(2002)Clay Research Award(2003)Australian Mathematical Society Medal(2005)Ostrowski Prize(2005)SASTRA拉马努金奖(2006)Levi L.Conant Prize(2005)菲尔兹奖(2006)麦克阿瑟奖(2007)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2007)Alan T. Waterman Award(2008)Onsager Medal(2008)King Faisal International Prize(2010)Nemmers Prize in Mathematics(2010)Polya Prize(2010)克拉福德奖(2012)Joseph I. Lieberman Award(2013)菲尔茨奖章2006年5月22日至30日,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该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大会开幕式上专为40岁以下杰出数学家颁发的菲尔茨奖,则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因陶哲轩在调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本届菲尔茨奖。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向陶哲轩颁发菲尔茨奖。虽然是本次最年轻的获奖者,但陶哲轩已发表了超过80篇论文。 他也成为继1982年首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教授获菲尔茨奖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华人。获奖时刚满31岁的陶哲轩,不仅是本次菲尔茨奖得主中最年轻的一位,同时也是第一位获得菲尔茨奖的澳大利亚人。澳洲两家博物馆请求永久陈列他的照片,他也是2007年澳洲风云人物的最后人选之一。艾伦·沃特曼奖2008年4月10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其官方网站宣布,2008年的艾伦·沃特曼奖(Alan T. Waterman Award)授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华人数学家陶哲轩。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获得该奖项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华裔学者杨培东。文章指出,陶哲轩杰出的研究成果已经对许多数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陶哲轩于5月6日美国国务院的一次宴会上正式得到该奖。科学突破奖2014年6月23日,突破奖基金会揭晓了2014年数学突破奖的获奖名单,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陶哲轩,因调和分析、组合论、偏微分方程及解析数论等众多突破获奖。高等研究院的Richard Taylor,因自守形式理论的众多突破获奖。获得了300万美元的巨奖。突破奖是由Google的布林夫妇、阿里的马云夫妇、投资人Yuri Milner夫妇及Facebook扎克伯格夫妇等人联合发起并提供资助的一个奖项。该奖旨在表彰将科学作为一生事业并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家,每位获奖者将获得300万美元。颁奖仪式于2014年11月举行。而这5人也将组成评选委员会,选出明年的获奖者。 2015年9月17日,他宣布证明了保罗·埃尔德什(Erd s Pál)在1932年提出的埃尔德什差异问题存在,这是个困扰学术界80多年的问题。

韦东奕和陶哲轩之间相比,各有各的长短,不相伯仲。我们就事论事来相比较。

1、两人最早发表文章的时间:

1.1、Terence Tao最早的论文发表于1996年。

1.2、韦东奕第一篇文章发表于2015年。

2、两人发表文章数量及引用次数:

2.1、陶哲轩目前发表了289篇文章,总引用11536次。

2.2、韦东奕目前发表5篇文章,一共4个引用。

3、两人的合作伙伴:

3.1、陶哲轩合作最多的是Ben Green和Van Vu。

3.2、韦东奕一般都是自己研究,暂时没有合作伙伴。

4、两人的研究领域:

4.1、陶哲轩发表的论文中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数字多到让人恐怖。但能看出他最感兴趣的方向是PDE,数论,傅立叶分析和概率论。

4.2、韦东奕论文中涉及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组合数学,分析ODE,几何,PDE还有量子论,看起来比较偏向分析方法。

综合上比,不能通过这些就说明陶哲轩更厉害,只能说明陶哲轩学术上很活跃,研究的方向很热门。

陶哲轩一年发表多少论文

北大的韦东奕大神与陶哲轩两人都是数学界的天才,两人都有非同一般的天赋,都有相似的经历,都有相近的研究领域,但是陶哲轩是数学界的前辈,也提出了“压缩感知”理论,目前成就还在韦神之上。

1、获得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时年纪陶哲轩更小。

1975年出生的陶哲轩,是澳大利亚籍华人,13岁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比获得同样奖牌的“韦神”年纪还要小。

2、获得博士学位时间韦神更少。

陶哲轩从拿到学士学位到博士毕业,用了5年,而韦神则用的是4年。从这一点看,韦神用时更短。韦神在北京大学是“微分方程教研室”研究员,陶哲轩的研究方向也有“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陶哲轩科研成就:

陶哲轩是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解析数论、代数数论等接近10个重要数学研究领域里的大师级数学家。

陶哲轩在应用数学研究领域也很有成就,如与他人共同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指导理论(即:数字压缩成像技术)。

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在信息论、信号和图像处理、医疗成像、模式识别、地质勘探、光学和雷达成像、无线通信等领域受到关注,并被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评为2007年度“十大突破性技术”。

2015年9月17日,陶哲轩宣布证明了保罗·埃尔德什(Erd s Pál)在1932年提出的埃尔德什差异问题(the Erdós discrepancy problem)存在,这是个困扰学术界80多年的问题。

韦东奕和陶哲轩之间相比,各有各的长短,不相伯仲。我们就事论事来相比较。

1、两人最早发表文章的时间:

1.1、Terence Tao最早的论文发表于1996年。

1.2、韦东奕第一篇文章发表于2015年。

2、两人发表文章数量及引用次数:

2.1、陶哲轩目前发表了289篇文章,总引用11536次。

2.2、韦东奕目前发表5篇文章,一共4个引用。

3、两人的合作伙伴:

3.1、陶哲轩合作最多的是Ben Green和Van Vu。

3.2、韦东奕一般都是自己研究,暂时没有合作伙伴。

4、两人的研究领域:

4.1、陶哲轩发表的论文中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数字多到让人恐怖。但能看出他最感兴趣的方向是PDE,数论,傅立叶分析和概率论。

4.2、韦东奕论文中涉及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组合数学,分析ODE,几何,PDE还有量子论,看起来比较偏向分析方法。

综合上比,不能通过这些就说明陶哲轩更厉害,只能说明陶哲轩学术上很活跃,研究的方向很热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