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中国院士有在cns发表论文吗

发布时间:2024-07-05 16:04:11

中国院士有在cns发表论文吗

这个刊物是学术期刊的巅峰,如果能发表这三个刊物,可以说作者的科研水平能力已经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CNS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检索工具,它是《细胞》(Cell)、《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三个刊物的首字母的缩写。

在CNS上发表文章是很多研究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评选诺贝尔奖、竞选院士、展示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实力的重要依据,国内能发表CNS的作者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也只是有个别人成功发表过一篇文章,因此,对于广大普通作者来说发表CNS论文就显得更加遥不可及,普通作者也完全没必要追求如此高级别的刊物。

施一公是结构生物学家,主要研究手段——冷冻电镜。2017年诺贝尔奖化学奖就颁给了三位开发冷冻电镜技术的科学家,因为冷冻电镜将生命科学带入了新纪元,让大家看清了以往看不见的蛋白。施一公就是在这个新纪元中走在世界前列的学者。

他在细胞凋亡、大分子机器、膜蛋白研究领域国际领先,曾获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谈家祯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等多个国内外大奖。他“一身三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8年,施一公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工作,全职回到国内,2009~2016年期间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5年起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至今。

在他的治下,清华生科院有了长足进步,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清华大学的生命科学学科独立实验室从40多个增加到了100多个。同时,他的学生一个个在国际生物学界崭露头角。

在施一公之前,发国际顶级期刊CNS(Cell,Nature和Science)对于中国学者来说是“鱼跃龙门”。到了施一公,发CNS易如反掌。不仅一年能发很多篇,能在2016年8月26日同期发两篇姊妹论文在Science上,还能在这些期刊上发一个主题(剪接体)的连载。

施一公告诉年轻人,想真正做到拔尖创新、立志将研究做到世界前沿,所有的知识内容都用得上。比如2013年的他还在看中学物理。木瓜君也是经历了多年的科学研究才体会到这一点。无奈作为综合大学标准生科院的配置,当年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从内容到师资,都是最低“版本”。

这样培养的科研人员如果想做交叉学科的研究,会发现本科低年级学的课程不对路。而一些世界名校的课程设置却能让学生融会贯通。他们为更高深的科研,打好了基础。其实当初为中国高等教育设置课程的也都是学界泰斗,但往往只局限于本领域。能够跨界看到这种缺陷的,也就是施一公。

扩展资料:

施一公的人物评价:

2008年2月,已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施一公,毅然辞职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在海外华人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国际知名神经科学家鲁白说:“他是海外华人归国的典范和榜样”。

由中国科学报社、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等主办的“2013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推选活动2014年1月24日晚正式揭晓,施一公为10位获奖者之一。

“他是闻名世界的结构生物学家,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2013年,他的科研小组研究进展不断:首次在RNA剪接通路中取得重大进展,为揭示生命现象的基本原理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他运用X-射线晶体学手段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为开发新型抗癌、预防老年痴呆的药物提供了重要线索……2013年也是他收获荣誉的一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双院外籍院士。他在科研中不忘育人之心,他深受学生爱戴。他就是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院长施一公。”

在美国生活了18年的施一公,2008年初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工作,后来还放弃了美国国籍。他的归来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施一公

cns发表两篇以上论文的中国院士

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的院士。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京,男,汉族,生于北京,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与2021年5月22日逝世。袁隆平是曾任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为国家农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施一公是结构生物学家,主要研究手段——冷冻电镜。2017年诺贝尔奖化学奖就颁给了三位开发冷冻电镜技术的科学家,因为冷冻电镜将生命科学带入了新纪元,让大家看清了以往看不见的蛋白。施一公就是在这个新纪元中走在世界前列的学者。

他在细胞凋亡、大分子机器、膜蛋白研究领域国际领先,曾获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谈家祯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等多个国内外大奖。他“一身三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8年,施一公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工作,全职回到国内,2009~2016年期间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5年起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至今。

在他的治下,清华生科院有了长足进步,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清华大学的生命科学学科独立实验室从40多个增加到了100多个。同时,他的学生一个个在国际生物学界崭露头角。

在施一公之前,发国际顶级期刊CNS(Cell,Nature和Science)对于中国学者来说是“鱼跃龙门”。到了施一公,发CNS易如反掌。不仅一年能发很多篇,能在2016年8月26日同期发两篇姊妹论文在Science上,还能在这些期刊上发一个主题(剪接体)的连载。

施一公告诉年轻人,想真正做到拔尖创新、立志将研究做到世界前沿,所有的知识内容都用得上。比如2013年的他还在看中学物理。木瓜君也是经历了多年的科学研究才体会到这一点。无奈作为综合大学标准生科院的配置,当年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从内容到师资,都是最低“版本”。

这样培养的科研人员如果想做交叉学科的研究,会发现本科低年级学的课程不对路。而一些世界名校的课程设置却能让学生融会贯通。他们为更高深的科研,打好了基础。其实当初为中国高等教育设置课程的也都是学界泰斗,但往往只局限于本领域。能够跨界看到这种缺陷的,也就是施一公。

扩展资料:

施一公的人物评价:

2008年2月,已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施一公,毅然辞职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在海外华人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国际知名神经科学家鲁白说:“他是海外华人归国的典范和榜样”。

由中国科学报社、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等主办的“2013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推选活动2014年1月24日晚正式揭晓,施一公为10位获奖者之一。

“他是闻名世界的结构生物学家,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2013年,他的科研小组研究进展不断:首次在RNA剪接通路中取得重大进展,为揭示生命现象的基本原理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他运用X-射线晶体学手段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为开发新型抗癌、预防老年痴呆的药物提供了重要线索……2013年也是他收获荣誉的一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双院外籍院士。他在科研中不忘育人之心,他深受学生爱戴。他就是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院长施一公。”

在美国生活了18年的施一公,2008年初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工作,后来还放弃了美国国籍。他的归来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施一公

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生于北京,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袁隆平院士的教学成果

袁隆平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请为国际上发展杂交水稻的首席顾问。袁隆平30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10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菲律宾、孟加拉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在境内外举办了50余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培训了来自40多个发展中国家约2000名政府官员和农技专家。学生有邓华凤研究员,黄培劲。

1980年5月,袁隆平应美国邀请赴美进行杂交稻制种技术指导。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共同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举办杂交稻技术国际培训班,袁隆平作为主讲人给来自10多个国家的专家讲授杂交水稻方面的主要课程。

翌年9月,又连续举办第二期。10月,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进行技术指导与合作研究。2003年,袁隆平指导博士生开展远缘物种基因组DNA导入水稻的研究,将一批外源DNA转基因进入水稻。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袁隆平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

扩展资料: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

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

杨振宁还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院士发表cns论文

韩家淮长期从事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是先天性免疫信号传导、细胞死亡与炎症领域领域的世界知名学者,在世界上率先发现p38信号通路。其领导的实验室在p38信号通路的研究领域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同学生一起吃饭的导师

韩家淮把科研当作兴趣爱好。他认为,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并献身,就是人生一大幸事。他说:“只要你认定这是自己想做的、应该做的、做得对的事情,那就可以了。”韩家淮从事的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因为远离应用终端,普通百姓对基础科研大多感到陌生。基础科学研究又有前置效应,即距成果投入应用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成本,而其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物质价值。因此,基础研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很难被人理解。韩家淮说,要想创新,基础研究须得抓好。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让基础研究成为创新永不枯竭的源动力。同时,他认为,科学研究需要一种“贵族精神”,要为了兴趣而做。如果只是为了赚钱,科研工作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不管在中国还是海外,科学研究并不是一个经济回报高的职业。

韩家淮一直惦记着要打造一个科学家们“最用得起的科研平台”。2012年,他主动请缨成立厦门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并担任主任。如今厦门实验动物中心已经成为一个硬件管理高标准、服务一流、产品价格低廉的平台。相较于国内其他高校动辄3-5元/笼/天的小鼠饲养费用,厦大实验动物中心只要1.5元/笼/天。2017年,韩家淮又带领团队筹划建立了厦门大学生物医学仪器共享平台,成功打破了学院之间的壁垒。以“资源共享、专业服务”为宗旨,致力于打造“最好、最全、最用得起”的科研平台。

除此之外,韩家淮十分注重教育的传承,倾心培养拔尖人才。他经常说,“我的愿望是培养一批有解决问题能力的科研工作者,让世界因为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而变得更加美好”。为此,从2013年起,韩家淮多次主动请缨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很多人不理解,韩家淮说,原因很简单,“我是老师,我需要了解学生。”而为了增进与实验室学生的交流和互动,韩家淮还创立了和学生一起吃饭的规矩:中午跟本科生吃饭,晚上“陪”研究生吃饭。

找到细胞坏死的“开关”

炎症反应是诸多疾病治疗的第一步,炎-癌互作亦是癌症发生的重要环节。韩家淮作为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团队的“领头雁”,在多年研究中,他带领实验室逐步解析p38信号通路的核心部分,打通p38信号通路。这项研究帮助开发了治疗炎症和癌症的新药,且该项研究一直在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p38信号通路是细胞内最重要的信号通路之一,它在许多生物学反应包括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增殖、发育、分化、衰老、凋亡、免疫反应及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韩家淮最富有代表性的成果要数找到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开关”。近几年,韩家淮带领团队对程序性细胞坏死的分子机理和病理学意义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揭示了调控细胞坏死的多个重要机制,找到了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开关”。韩家淮说,“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生物学过程。如果能找出它们之间的调控机制,就能找到‘开关’,能把细胞的坏死转换为安全的凋亡。”

2009年,韩家淮和其他实验室分别独立鉴定出细胞凋亡和程序性细胞坏死相互转换的“分子开关”——蛋白激酶RIP3。随后,韩家淮带领团队和其他同行又分别独立鉴定出了细胞焦亡中的一个重要执行蛋白——Gasdermin D(GSDMD)。这些研究成果解决了长期困扰这一领域的核心科学难题,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相关研究成果入选首届“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

韩家淮认为蛋白组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他带领团队5年磨一剑,终于在2015年成功开发出新型蛋白质组定量技术。该研究成果在蛋白组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从科研到临床;从蛋白质组定量,到蛋白相互作用。只要关于蛋白定量问题,都有该技术的身影。同时,国内科学家应用这一技术解决了很多科学难题,甚至超越了国际水平。(王慧兰)

相关链接:

韩家淮院士简介

韩家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智库首批入库专家兼审核委员会委员,细胞生物学专家,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医学院院长、实验动物中心主任,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长期从事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是先天性免疫信号传导、细胞死亡与炎症领域领域的世界知名学者,在世界上率先发现p38信号通路。其领导的实验室在p38信号通路的研究领域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全国创新争先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福建省 科技 重大贡献奖、厦门大学南强特等奖,入选科学网十大创新人物、全国优秀 科技 工作者。发表论文320余篇,其中CNS及子刊文章50余篇。论文被引用570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次数近3300次。

这个刊物是学术期刊的巅峰,如果能发表这三个刊物,可以说作者的科研水平能力已经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CNS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检索工具,它是《细胞》(Cell)、《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三个刊物的首字母的缩写。

在CNS上发表文章是很多研究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评选诺贝尔奖、竞选院士、展示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实力的重要依据,国内能发表CNS的作者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也只是有个别人成功发表过一篇文章,因此,对于广大普通作者来说发表CNS论文就显得更加遥不可及,普通作者也完全没必要追求如此高级别的刊物。

在cns发表论文的中国大学

2014年12月29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2015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报告中公布了中国大学2015年的排行榜。报告公布的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全国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等36所大学入选2015年中国研究型大学名单。 就排名看西交大第17名,中国一流大学;兰大第36名,中国高水平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也在兰大之前。 报告显示,1998-2014年全国共有68所大学以第一作者单位在《Cell》、《Nature》和《Science》杂志上发表323篇论文。其中清华大学发表CNS论文全国最多,共60篇,雄居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5中国大学CNS论文排行榜榜首,遥遥领先于其他大学,充分体现出清华大学雄厚的基础研究实力和一流学术研究水平。北京大学31篇,名列第二;复旦大学22篇,位居第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7篇,位列第四;中国农业大学15篇,列第五;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各11篇,并列第六,西北大学10篇,名列第八;上海交通大学7篇,位居第九;大学、云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各6篇,并列第十。 就论文数量看西北大学是西北王,排名第8。

世界三大顶级科学杂志,中国大学发表论文数目排名 <细胞>、<自然>、<科学>(以下简称CNS)是举世公认的三大顶级科学杂志.全球科学家无不梦寐以求能在其中一个杂志上发表论文,因为代表了世界科学研究成果的最高水准。因此,CNS论文数目也成为国际大学科研实力排名的最重要因素。 据统计,中国大陆至今以老板身份发过两篇以上CNS论文的,总共才二十六人,这二十六人无疑是中国大陆科技界最顶尖的精英人物。其中在CNS三大顶级杂志都以老板身份发过论文的有十人,全部滞留在美国;在CNS中两个杂志以老板身份发过论文的共有十六人,五人在国内。可叹的是,号称代表中国最高学术水平的中国两院院士只有神经研究所的郭爱克院士一人进入这前二十六人名单(中国的两院院士竟没有一个有三篇的,其他院士绝大多数是一篇都没有,少数有一篇,远赶不上这26奇人), 发表论文篇数国内排名最高的是并非两院院士的著名生物学家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 中国大陆至2006年在CNS发表论文数目最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分别是:1、西北大学(5篇);2、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3篇);3、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2篇)、复旦大学(2篇);4、清华大学(1篇)、北京大学(1篇)、中国科学院生化细胞所(1篇)、中国科学院神经所(1篇)和南方基因研究中心(1篇)。这样的结果也大大出人意料——西北大学作为地处内陆西安的地方重点大学,科研实力竟然远远超过复旦、清华、北大这样的沿海发达地区部属大学,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中国发表cns论文

为什么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难以在CNS杂志上发表文章呢,哪怕是一篇短短的通讯?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能力或没有条件做出CNS级别的成果。不过,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答案远远不止这一条。本文就来谈谈主要原因之外的原因。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绝不是调侃,文中观点是和几位朋友私下交流后达成的“共识”。 (一)CNS文章是CNS俱乐部成员的玩物 CNS上到底有哪些工作?CNS上的工作包括三类:(1)少数顶尖水平的工作,(2)少数垃圾水平的工作,以及(3)绝大多数“普通”水平的工作。对于第一类工作,全球各学科平均每年不会超过10项,那是天才型牛人的专利。对于第二类工作,也许有很多人不认同。不管您认不认同,在CNS杂志上确实有不少工作是垃圾,包括造假、纯粹为了新闻效应而徒有其表的工作等,近来NS多次撤稿风波足可从侧面说明这一问题。当然,不可否认,即使是垃圾,那也是贴了CNS标签的高档垃圾。CNS杂志文章的主体属于第三类工作,即绝大多数文章都属于“普通”水平。注意,这里所说的“普通”水平不是指和二、三流杂志上的文章水平相当,而是指每年全世界达到这种水平的研究有很多,多得只能用“普通”来形容。 对于第一类顶级工作一般人是做不出来的,所以,绝大多数牛人都只能做第三类工作。由于这类工作的数量多得远远超过了CNS的饱和刊文量,这就出现了问题,那就是CNS杂志到底该发表谁的文章?通常来说,即使是同样达到了CNS的“普通”水平,除了极少数文章之外,CNS一般不会考虑那些从来没在CNS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作者,因为在CNS编辑手里,从来都不缺优质稿源,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曾多次在CNS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的知名作者在排队等着发文章。 对于CNS文章,不加入CNS俱乐部是很难发表的,毕竟CNS文章主要是CNS俱乐部成员之间相互把玩的东西,只有俱乐部成员才拥有向CNS灌水的权利。即使您也做出了同样水平的成果,甚至水平还稍微高一点,但如果您不是CNS俱乐部成员,您几乎没有机会把自己的成果发到CNS杂志上。 中国每年都有巨量的稿件投向Cell、Nature、Science,除了少部分“漏网之鱼”,非CNS俱乐部成员都几乎无一例外地在编辑这一关就给kill掉了。即使是侥幸通过了编辑关,稿件还是要送到CNS俱乐部成员手里,在多数情况下,他们一看您不是CNS俱乐部的成员或熟人,想通过?门儿都没有!显然,很多有能力做出CNS级别成果的中国学者还没有认清CNS俱乐部成员之间互相玩灌水游戏的本质,时时刻刻都在一厢情愿地做着阿娇梦——很傻、很天真。 从整体上看,中国学者平均水平相对较低是无庸置疑的,但是,由于中国学者的数量巨大,能做出CNS级别、甚至做出超过CNS平均水准研究的人还是有很多的。您还别不服气,即使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单位,像什么新乡医学院、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等都不止一次地出过CNS级别的研究成果。不过,虽然大陆学者每年可以做出不少CNS级别的研究成果,但因为学界有一部分老鼠屎作祟,再加上媒体推波助澜地将屎的臭味放大,使得大部分无辜的中国学者都跟着“被祸害”了,在国际同行面前背上了臭名声。由于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名声太臭,同样水平的结果,其他国家的学者可以相对容易地发表在CNS上,但大陆学者却鲜有这种机会。 (三)中国人进入CNS俱乐部的途径 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加入CNS俱乐部的途径有三: (1)拥有傍CNS大牛的经历。博士、博士后、访问学者一定要进入世界知名实验室,进入那些CNS俱乐部成员领导的牛实验室。为了保险起见,最好要多进几家CNS级别的实验室,并且还要表现出色,能有几篇第一作者的CNS文章出来,一定要给CNS级别的大牛留下美好的印象。一旦有了这种傍CNS大牛的经历,您再在国内做出CNS级别的研究就能相对容易地获得他们的认可了。放眼望去,国内多数大牛几乎都是走的这条路线。 (2)做天才。当然,天才不是您想做就能做的,那得在您还未出生的时候就要悄悄用面包和葡萄酒贿赂上帝,求他把您变成天才,从而让您能做出真正开创性的、可以折服全世界的伟大研究。但要注意,绝对不要在上帝喝醉的时候贿赂他,万一他在酒精中毒状态给您整出个孟德尔式的超时代的天才,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读懂您的伟大研究,那您就有惨了。 (3)如果您不是天才,也没有傍CNS大牛的经历,有没有机会进入CNS俱乐部?有!那就是批量做出能在CNS杂志上发表的成果,但您要委屈一下,先在PNAS等二流杂志上发表你的系列研究成果,等待CNS俱乐部成员的良心发现。如果您经常在二流杂志上发表一流的成果,次数多了,CNS俱乐部成员就会良心发现:这家伙真有才,他的文章要是署上我的名字,肯定120%在CNS上发表了。一旦有了这种印象,他们就不好意思再残忍地拒绝您了,这么牛的家伙应该让他加入我们了!可是,您有批量做出CNS级别成果的能力么?注意,这里说的是批量。鉴于中国科研人员的基数巨大,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应该还是有的,不过,即使有数量也应该不会太多,甚至只会是凤毛麟角。

这个还真没有统计过,所以不知道

这些国际顶尖学术期刊2017年共发表论文10803篇,其中中国论文699篇,占总数的6.5%,排在世界第4位。美国的高被引论文数为72156篇,仍居第1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