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德国发表论文多吗知乎

发布时间:2024-06-30 22:06:33

德国发表论文多吗知乎

我觉得这是作为中国人值得自豪的,这说明我们的科技科学领域在进步,在向前看,至少不再落后,也说明经过努力,我们的科学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并不惊讶,因为如果换是我写的话,自然也然,在世界上可能找不到我。所以,我说的并不惊讶,是我们中国的各方面发展非常迅速,所以,在论文方面也显示表现出来了,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恰好,我们中国就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金子,只是没人去注意他而已,所以作为中国人,不需要大惊小怪。

在日本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科学技术和学术政策研究所,他们都参考了科睿唯安公司的具体数据,分析了主要国家的论文数量,由于每年的实际变化较大,研究所根据3年平均值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大概在2017年的时候,到2018年至的平均值里,中国研究人员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为305927篇,居全世界首位,高于美国的281487篇。

德国67041篇,排名在第三,日本排名第四,大概有64874篇文章,此外,从报纸的世界份额来看,我们中国跟美国分别占19.9%和18.3%左右,而排在第三位的是德国仅占4.4%左右,在可靠的NHK的报告中显示,我们中国的论文数量正在逐年增加,大概在2017年的时候,中国论文数量大概是20年前的18倍。

在1998年至2008年的时候,平均值大概是10年前的3.6倍 ,其次,值得我们一提的是,我们中国研究论文的质量也非常接近美国了,从被引用的前10% 篇论文的份额来看,大概在2017年的时候,美国有37800篇论文 24.7%,全世界排名第一,中国有33800篇文章22%,排名全世界第二。

关于你怎么看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发表研究论文数跃居地界第一的问题,今天就解释到这里。

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我并不感到惊讶,因为如果它是我写的,自然地,我可能不会在世界上被找到。因此,我的发言并不奇怪。正是我们的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发展非常迅速。因此,它也已在论文中显示。黄金无处不在。碰巧我们的中国是一块巨大的黄金。人们关注他,因此作为中国人,无需大惊小怪。

德国硕士论文知多少德国留学那点事2016-10-07 14:20关注硕士论文可以体现你通过科学方法进行专题研究的能力。如果正确进行时间管理,你就能顺利完成硕士论文。硕士论文写硕士论文既是学习研究的一部分,也是硕士最后阶段必须要做的。只有通过硕士论文你才能证明自己能够在给定时间内解答一个特定的问题,并能用科学的方法书写出来。和本科论文相比,硕士论文的要求当然更高。虽然你也能够通过搜索事实数据并将其在你的论文中呈现,但论文的核心部分必须是你自己对问题的解答或通过科学方法研究某一个领域,而且这个研究过程必须是独立自主完成的。主题没有主题就没有硕士论文!话虽如此但很多学生仍然不知如何选题。原则上来说,你应该尽早开始选题,最晚也得在交论文前的一个学期开始准备考虑论文写什么主题。我们给你以下选题建议:✦ 你对所学的什么内容特别感兴趣?从你感兴趣的内容中是否能生成一个论文题目?✦ 你感兴趣的这个主题是否已经被他人研究过?是否有足够的相关文献?✦ 你的主题能不能有所贡献?新在哪里?如果你自己提不出问题,那么你可以求助于你的老师,让他帮你寻找选题。最理想的状态是,你所求助的老师正好是你的论文导师,这样你的导师可以给予支持,帮你解答问题或提供想法。合适的导师可能是你系里的教授们。此外你还要注意看你的导师是否就你的主题有相关的研究重点,这样他才能专业地指导、评论你的论文。报名在德国,你必须报名才能写硕士论文。在完成了所有系内规定的学科模块后,你就积攒了相应的学分和绩点。在Prüfungsamt(考试管理处)报名时,你也要给出你的论文主题,第一次和第二次改动时需要确认你论文提出的问题是合理的,要求导师签名通过,报名之后不得修改论文的主题。时间管理当你开始硕士论文的时候,你必须为每一个写作步骤制定时间计划,这样你才能在最后阶段稳步前行。为你的论文写作设置一个开始日期和截止日期,这样可以为之后的修改和犹豫不决赢得宝贵的缓冲期。体例要求德国高校对论文的体例要求不尽相同,每一个系和每一个系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来说,硕士论文需要书写60-100页,从报名到交稿一般有4-6个月的时间。体例包括:✦ 使用脚注✦ 统一引用规则✦ 正确进行文献参考✦ 页码标注统一、完整✦ 精确、清晰的文风✦ 使用专业术语搜索文献好的论文需要文献搜索作为基础。写作开始之前,详细的文献搜索一定是必要的。当然,你应该在本科阶段就学会了选择性阅读和搜索文献的基本要领,所以如果你为硕士论文寻找相关文献、杂志等就不是太困难了。提纲和结构——论文的红线论文必须有逻辑,条理清晰。因此你在完成论文前应该设计结构并和导师讨论。论文的结构要吻合主题,以逻辑顺序反映每一个章节。书写毕业论文前期工作做好,你就可以开始写论文啦!除了常规必须遵循的体例以外(比如字号和统一的引用方法),你的论文结构一定要清晰。一般来说,论文必须很精确,使用术语和复杂句。如果论文中含有批判别人观点的话语,你必须给出理由。论文写作时既不要让自己迷失在细节里,也不要漫无边际地冗长描述。此外,表格、图表都能使理解变得更容易。书写期间也要不断备份论文,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论文结构系别、专业和高校不同,给出的论文规定也不同。你在校园网络或系里能找到论文结构的红线,一般来说是这样的:✦ Deckblatt封面✦ Inhaltsverzeichnis 目录✦ Einleitung 引言✦ Hauptteil 主体部分✦ Schlussteil 结束部分✦ Literaturverzeichnis 参考文献✦ Anhang 附录✦ Erklärung 声明引言引言里描述论文主体。你应该在这个部分描述你的主题和研究的相关性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在论文中使用的方法也应放在这个部分。主体部分这个部分是论文的主要部分。按照你的结构和引言里描述的方法来一步步书写吧!使用脚注来记录你的文献来源。结尾部分结尾部分总结主体部分说到的点并写出你的研究结果。此外你还可以回答以下问题:✦ 还应该继续研究哪些有趣的方面?✦ 以后的研究应该是怎样的?✦ 其它论文是否呈现了和本论文可比较的地方?上交论文及评分一旦你完成了终稿,修改结束并把论文印在了高质量的纸张上,你就可以上交给Prüfungsamt。按照要求,你一般需要上交2-3份论文。之后,你的导师有4-6周时间来阅读和评价你的论文。平行评阅论文的还有其他教师。论文最终获得两个分数并计算出平均分。如果两个分数差距较大,那么校方会派出第三名老师参与评阅。评阅论文一般包括这几点:✦ 你是否使用并标注了所有重要的来源?✦ 是否遵循体例?✦ 是否回答了论文提出的问题,理由是否充分?✦ 你的研究结果是否可以一步步推论出来?✦ 论文结构是否清楚?如果真正做到了这几点,你的论文分数就不会差。莱茵春天德国留学那些事长按关注

德国发表论文多吗知乎文章

一般来说,硕士论文需要书写60-100页,从报名到交稿一般有4-6个月的时间。

差在规模上。

日德国大学规模相比欧美规模较小,人数较少,统计出来每年的论文数字自然就少。

还有一点就是大学排名会参考一项在国际知名刊物发表论文的数量。而这些刊物往往是英语类刊物,非英语圈的国家都不占优势。在国际排名靠前的学校都是英语圈内的学校。

日本大学排名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排名规则有不合理之处。评议引文次数仅限于英文论文;排名比日本大学高的许多学校都开设有人文科和社会学科。还有另外一个主要因素,国家教育预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日本在经合组织34个成员国中名列最后。

虽然自然科学领域的日本大学教师用英语写论文是很普遍的,但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教师用日语写文章,很少向国际学术刊物提交论文。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一类别中,日本的大学不仅远远落后于英国和美国的大学,而且也落后于像新加坡和中国这类国家的大学。

排名什么的不能说明问题,专业学科知的排名靠谱一些,比如日本的一道桥大学,其商学院和伦敦版经济学院同级别,亚洲第一,是亚洲的沃顿商学院,但她权排名很低,因为一桥是文科大学,没有理工科。

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学大多都为综合性大学。这类排行榜,更看重理工科的实力,顺便参考大学在国际知名刊物发表论文的数量。所以并不是排名公信力度不够,也不是一桥不符合这一身份,而是一般大学的排名都是以理工科的英语论文数量以及质量为主的。作为专精的纯文科大学,论文多为日文这样安静做美男子的风格,实在是无法在以数据说话的大学排名中取得好成绩。类似剧情可以详见我国人民大学。

可以。毕业论文当然是可以发表的,德国本科毕业论文可以推荐发表。本科毕业以后,取得德国教授推荐信,将论文发送到期刊,审核过后即可发表。

德国高校对论文的体例要求不尽相同,每一个系和每一个系的要求也不同。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一般来说,硕士论文需要书写60-100页,从报名到交稿一般有4-6个月的时间。

德国论文发表量大吗知乎

在2022年,各国的SCI数量将有所增长。根据统计,中国将拥有最多的SCI文献,其数量将超过2.5万篇,美国将拥有约2.2万篇SCI文献,而德国和日本分别将拥有约1.5万篇和1.2万篇SCI文献。此外,加拿大、法国、英国、意大利、韩国和印度也将拥有大量SCI文献,各自的数量将在1万篇以上。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全球化的推进,未来各国关于科学研究和发展的投资也将不断增加,因此,2022年各国的SCI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德国高校对论文的体例要求不尽相同,每一个系和每一个系的要求也不同。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一般来说,硕士论文需要书写60-100页,从报名到交稿一般有4-6个月的时间。

有要求。1、选择德国留学论文符合的期刊。德国留学论文发表期刊众多,其中较为权威的是sci、ssci、ei和SCOPUS等,作者可根据自身专业领域选择论文方向的期刊。2、毕业论文语言为德语。撰写论文要用德国语言。语言是留学的基础,也是很多留学高校的基础,相关留学院校会通过语言看到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一种用于评估学术论文质量的指标,通常用于评估期刊的质量和学术成果的重要性。每年都会有统计机构发布各国SCI论文数量的数据。以下是对2022年各国SCI数量的解答:1. 中国:2022年,中国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超过500,000篇,位居全球第一。2. 美国:美国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在400,000篇左右,排名第二。3. 印度:印度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超过100,000篇,排名第三。4. 德国:德国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在80,000篇左右,排名第四。5. 日本:日本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在70,000篇左右,排名第五。6. 英国:英国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在60,000篇左右,排名第六。7. 韩国:韩国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在50,000篇左右,排名第七。8. 伊朗:伊朗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超过40,000篇,排名第八。9. 法国:法国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在30,000篇左右,排名第九。10. 意大利:意大利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在20,000篇左右,排名第十。总体来看,中国在SCI论文数量方面遥遥领先,其他国家的数量差距较大,但这并不代表一个国家的学术水平就高于其他国家,学术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中国发表论文的人多吗知乎

可以说是很少很少的,学校档次不一样发的也会不相同的

大学本科生发论文的不多的。各个大学情况不一样。国际期刊,一般都为EI,或SCI检索的,如果这两个都不检索的国际期刊,那就不要在该期刊上发了。

多,自己的学术成果,形成文字、材料利用保存

韩国职场发表论文多吗知乎

1. 以健康、心理、沟通、职场为线,写一篇论文 摘 要 职场压力影响着员工的心理健康,也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必须采取措施控制职场压力,包括促进企业管理层对职场压力的重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发挥人力资源部门的作用;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 职场压力 员工 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职场中的压力表现尤甚。根据《财富》杂志对189家企业1000名管理人员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70%的表示面临的压力过大。缓解员工压力问题,保证员工心理健康,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职场压力和心理健康的概念 职场压力指的是人们在职场中因为面临各方面的因素而产生的压力。比如工作量过大、职场人际关系过于复杂、企业经营效益不佳等等,都会让人不同的压力。每一个身处职场中的人,都会有压力。 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人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没有疾病或者其他隐患存在,都保持着正常状态。拥有心理健康,是员工有效开展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满意度,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职场压力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 积极影响:一定的压力能让员工感觉到精力充沛,富有 *** ,并能增强紧迫感、责任心,并拥有自信和成就感,能完成高质量的工作。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会据员工学历、性别、能力、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及阶段性特征等给予员工不同压力,激发员工正能量,推动其与公司一同发展。 负面影响:过大的职场压力:一是会让员工产生焦虑感,感到身心疲惫;二是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 *** 、效率和责任心;三是会让员工对工作、公司失去希望,带来企业工作环境的不稳定,如离职率增加;四是会让员工失去生活的信念,严重者甚至会走上极端,如患上抑郁症、精神病、自杀等。 三、缓解职场压力保障员工心理健康的对策 (一)促进企业管理层对职场压力的重视 首先, *** 主管部门如经贸局、工商局等乃至中小企业管理局等要首先担起责任,通过座谈、案例并举、交流、考察等方式加强对企业主压力管理意识的培训,使企业主在警醒自身压力同时,也重视企业压力的管理。其次,行业协会能利用自身平台和优势,如内刊、年会等推动企业管理层压力意识提高。第三我国培训机构应推出压力管理的相应课程,做好对企业压力管理的推动工作。 (二)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企业的工作环境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两种。硬环境指的是企业的硬件设施建设,比如办公场所需要配备有绿色植被、轻松幽默的宣传画,甚至于还能有一些音乐,员工有较满意的食堂,能吃得舒心和放心,有卫生整洁,配备有电视等现代设备、能睡得踏实的宿舍,有员工俱乐部能在下班后进行娱乐。软环境是指的企业的工作氛围、舆论氛围等。这种环境的构造主要是由企业主、企业的管理者营造的。我国企业要实现有效的压力管理,不仅要加强硬件建设,更要在企业的“软环境”建设上下功夫,使员工的压力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发挥作用 人力资源部门首先应认真学习压力管理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在案例和方式方法上的学习;其次,应完善企业的岗位职责,岗位职责和工作说明书是员工有效开展工作的基础,也是人力资源部门开展绩效考核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员工的工作时间、工作任务、工作环境乃至报酬等进行客观评价和考核,做到知己知彼;第三,要根据企业各个岗位的不同,将压力管理融入于招聘、培训、考核等各个环节之中,根据各个环节的异动等发现员工存在的压力,并及时寻找缓解或解决的办法;第四,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通过“基本薪酬+岗位薪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相结合的激励方式,调整员工的工作状态,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从而“变压力为动力”,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首先应推动文化活动的开展,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文化活动计划,其中,调动员工主动参与文化活动计划的制定是基础工作;其次,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如开展定期的沟通会议,基层员工与各级管理者的交流会,甚至能仿效华为等公司的做法,设立“话聊室”,掌握员工的工作、生活动态,发挥党工团的作用,开办与企业主平等交流的沟通机制,发挥工会的作用,在工作时间、工资等方面,进行集体协商,解决员工关心的问题;第三,要聘请外部的心理专家,定期对企业员工的心理进行调查和诊断,寻找企业员工存在压力的压力源,同时,开展有效的压力缓解培训手段,加强员工缓解压力能力的提升;第四,要组织开展户外活动,户外活动能使员工从紧张的工作环境里脱离出来,在较开阔的环境里让思想和精神得到放松。 总之,企业一定要对职场压力和员工心理健康有高度的重视,在经营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压力管理经验并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加强对员工的压力管理,协助员工的生理和心理实现健康,从而推动企业运营呈现健康状态,为企业的科学经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李秀忠,孔伟.管理心理学[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2] 曾垂凯.工作压力与员工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人类工效学.2008. [3] 俞文钊,管理心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4] 周晓琴.外资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调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 2. 毕业论文答辩自述应该怎么写 毕业论文答辩的自述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老师想听的以及你需要讲的。 因此本条回答就从指导老师的角度来提供一些答辩自述的干货,同时答辩时回答环节也与自述同样重要,所以也提一提回答问题环节的注意事项。 当然,其实大家不要把答辩看的那么难,它其实是这样的...... 严格按照以下模版,相信大家都能胸有成竹。 言归正传,接下来就直接上干货: 首先要弄清楚答辩的自述时间,学校的不同或层次的不同通常有不同的要求,但大多数都在5-15分钟之间,因此在写自述时就需要考虑时间的限制,但无论如何限制,自述的必要组成部分都有以下几点内容: 一、自我介绍 论文答辩的自我介绍要包含姓名、专业班级、指导老师以及论文题目。例如:我是xx专业xx班的xxx,我的指导老师是x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xxx》。即可。 二、论文简介 论文简介部分类似于论文的摘要部分,但受时间的限制,论文简介部分要更简短,尽量用1-2句话简单概括整片论文的内容,例如:本文主要基于xxx理论,运用xx方法和xx模型,研究了xx问题,得到了xx的结论。即可,切记不要在此展开过多,给后面重点部分留足时间。 三、研究背景 这部分通俗来讲即“为什么写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意义何在”。 例如,社会学的论文如若研究保护隐私的社会学方法,那么在这部分即说明隐私泄露问题日趋严重;再如,金融学的论文如若研究系统性风险,那么在这部分即说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危害性。 四、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论文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但在答辩自述时不必过多展开,基本模版如下:现有的相关论文主要从xx、xx、xx等角度来进行研究,但仍存在xxx角度的空白以及xx的问题。即可。 五、研究内容(划重点) 如果说前四个部分都是蓄势,第五部分则是答辩中的核心环节了。相信研究内容也是最困扰大家的环节,但不用担心,下面我将直接举例子来说明如何在答辩中介绍研究内容。 比如,答主的论文方向是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那么在这一部分我是这样来介绍的。 本文是运用xx的方法来对系统性风险进行测量的,我选择的数据是xx,数据的宽度和长度分别是xx、xx,首先呢我对数据进行的是一个描述性统计(并展示给老师看你处理的数据结果)、其次呢再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下(并展示给老师看你的结果)。。。。。。。 此处省略一段各种给老师展示的数据及表格........ 总结,这一部分的主要逻辑是把你的研究过程展示给老师看,一是让老师更加明确你的研究内容,二是为了展现你的论文工作量。 六、结论 结论部分相信大家的论文都有,因此在这一部分则是根据时间的安排将论文所得的结论告诉答辩老师,要注意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展开讲解,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可以用要点的形式展示。 七、总结与展望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可以选择1-2不足即可。 以上是答辩自述环节必须要包含的内容,接下来还有回答问题环节。 问答环节需要注意的几个点: 1. 答辩老师一般会先提建议,再问问题,一定要注意在老师提建议时一定要态度谦虚,不要和老师争辩,通用句式“嗯嗯,感谢x老师的建议,下一步我会进行完善的”即可。 2. 提问的问题一般是出自老师对你论文感到疑惑的地方,这时可以适当解释老师的疑惑,注意这个适当,一旦发现老师坚持认为你的表达有问题时,通用句式“嗯嗯,我再琢磨一下,谢谢老师” 3. 最后送大家答辩谨言: 答辩答辩,只答不辩 你若争辩,二辩再见。 3. 求一篇1500左右心理论文,《谈谈如何面对职场压力,快乐生活》,,谢谢 急急急~~~~ 如何应对职场中的压力 [ 摘要 ]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伴随而来的是职场中人与人之间的“浮 躁” 、 “压力”和“冷漠” 。现代职场就像一个巨大的高压锅,每个身处职场的 人都能感受到压力的存在。虽然说人无压力轻飘飘,适当的压力可以使人 充实和上进,但是,压力过大或者这种紧张感过于持久则会出现焦虑烦躁, 抑郁不安等心理障碍,严重者可导致我们出现精神问题。 [ 关键词 ] 职场压力现状缓解途径 职场压力属于压力的一种压力是工作本身、人际关系、环境因素等诸多 因素给我们造成的一种紧张感。那么所谓的压力来源又是怎样的?第一点 就是工作负荷大长年累月的工作,超负荷的运转,以及新知识的飞速更新, 要求你不断应对、补充以及尽快掌握的时候,特别是当你不幸遇到一个不 是那么通情达理的上司,并要求你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很多任务的时候,你 会觉得自己就像一台机器一样,不停的运转;第二点,也是对于我们来说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际关系每个公司都存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下属对上 级授权的误解;同事之间互不信赖;领导方式偏误引起工作氛围不和睦等 等。身在其中,只觉得心理疲劳,特别是在应对这些关系当中,不得以的 行为和自己的价值观发生矛盾时,在心理上带来冲突和迷茫。 我们每天面对的压力是 20 年前人们面对的压力的 5 倍, 现在 90% 的人打破了 正常的生活规律, 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健康状况。 所以为了更好的生活, 我 们必须善待自己,让自己的每一天都保持着愉悦的心情。 首先,要对压力有个正确的认识。认识压力的本质;认识压力的必然 与必要;然后正确评估自己、接受自己。不要过高地把自己定位于无所不 能,也不要因为一点挫折就把自己看的一无是处,要对自己有信心。其次 改变自己个性不足,过分追求完美,工作中对人对己十分苛刻,都是造成 痛苦的根源,要学会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把目标定得高不可攀,凡 事量力而行,随时调整目标,更有利于前行。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思 想可以使天堂变成地狱,也可以使地狱变成天堂。”那么接下来就要调整 好心态,调整好思想,凡事应从积极的方面去理解,乐观与悲观可以说是 人们给自己解释成功与失败的两种不同方法。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看法 对我 们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深刻的影响。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也常常伴随 着激烈的竞争,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世界,这个环境中肯定是许多不公平、 不合理、不适应、不近人情之处,但对自己来说,这个环境又是不可更改 的事实,我们只能学会适应和适时调整自己,而不能抱怨自己运气不佳或 遇人不淑,这些怨气只会增加负性的能量,而于事无补。“我们靠获取来谋 生,但却靠给予来创造生活。”这时,人际关系将发挥它巨大能量,你与同事们 应当珍惜彼此之间的关系, 并巩固这种关系。 在工作中, 你们应当能够信任对方, 而不必担心会得到什么结果。 要达到这一目标, 你们之间就要建立起一种互动模 式, 双方在这种模式下应当做到互相帮助、 互相鼓励, 而不是恶性竞争或过度保 护。 要做到这一点似乎很难。毕竟,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固定的关系,我 们往往很难打破僵局,开始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然而,你真正要做的其实并不 是那么难。你只需要迈出第一步,主动帮助对方、鼓励对方,随后,对方就很难 不做出回应。不知不觉中,你们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稳定、更加令人满意,你们 双方的工作表现也会随之提高。 这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作用, 它能帮助我们培 养和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好钢用在刀刃上”,把精力用在最见成效的地方,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一个时期只有一个重点, 聪明人要学会抓住重点, 远离琐碎学会限制时间, 不仅 是给自己,也是给别人。一个人只有学会说“不”,他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工 作压力的产生往往与时间的紧张感相生相伴, 总是觉得很多事情十分紧迫, 时间 不够用。 解决这种紧迫感的有效方法是时间管理, 关键是不要让你的安排左右你, 你要自己安排你的事。 在进行时间安排时, 应权衡各种事情的优先顺序, 要学会 “弹钢琴”。 对工作要有前瞻能力, 把重要但不一定紧急的事放到首位, 防患于 未然,如果总是在忙于救火,那将使我们的工作永远处于被动之中。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我们在自己的工作以外, 还可以发展一些个人爱 好,比如健身,瑜伽,旅游,逐步肌肉放松、深呼吸、加强锻炼、充足完 整的睡眠、保持健康和营养。通过保持你的健康,你可以增加精力和耐力, 帮助你与压力引起的疲劳斗争。或者学习一些乐器和舞蹈,提升修养。再 或者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比如哭泣,抒发抑郁的情感;读书可 使人变得心胸开阔, 气量豁达; 当精神紧张的时候可以看看自己养的小宠物, 这 些事都可以分解压力,舒缓压力。学会心理自我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 助,我们也可以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压力,其实都有一个相同的特质,就是突出表现在对明天和将来的焦 虑和担心。而要应对压力,我们首要做的事情不是去观望遥远的将来,而 是去做手边的清晰之事,因为为明日作好准备的最佳办法就是集中你所有 的智慧、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这条传言突然网红,无风不起浪,真假毫无意义,这一天早晚到来。首先,我宁愿相信这是真的,喜迎知识分享战国时代;其次,我更同意知识分享没有疆界,鼓励平台充分竞争;再次,呼吁知识传播有版权,但不要垄断排他。

第一:我宁愿相信这是真的,作为“知识分子”,欢呼着迎接知识分享的春秋战国时代知乎作为知识分享和知识变现的先行者,虽然率先起跑,但“有关部门”并没给知乎颁发一块独家经营的牌照。随着各大平台后知后觉,明白了知识变现这是一片蓝海,于是纷纷开始上马问答模块,谁也挡不住,也不应该阻拦。说到这里,大家似乎忘了百度的早期巨大贡献。我不能不提起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贴吧等先驱,可以不客气地说,现在这些“各种问答”都发源于百度知识产品。百度知识产品作为问答模式的鼻祖,据说也开始振兴问答产品,我们有理由期待和欢迎百度问答王者归来。

“今日头条狠挖知乎大V,这是要干死知乎的节奏”,这些传言一经流出,立即炸了锅。知乎叫屈,头条否认,都显得大度而高雅,我们看惯了若干“外交辞令”,相信不相信传言,这是次要的,无风不起浪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是不是表面一团和气、暗地下手挖角,这些也不重要,这样台面下较劲的事儿多了去了;重要的是:挖角这样的事一定会发生,即使不是这次,也是下次;你不这么干,别人也会这么干,最后大家都这么干,“问答市场”终究会走向充分竞争,直到在动态中达到短暂平衡。这是市场规律。互联经济+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新媒体进入春秋时代,也是民间自媒体和“知识分子”的盛唐时代。在过去资讯、明星、网红、意见领袖风生水起的同时,行业达人、知识专家、个人IP也开始崛起,使问答产品进入春秋时代,一点也不奇怪,尤其是当支付渠道越来越便捷的时候,个人知识交易变现的风口一样可以到来。平台的竞争,对于广大优质作者是一道福音,有关部门也没有规定只能结婚不能离婚,这个传言,真假不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谁也无法阻挡问答平台春秋战国的到来。

第二:知识分享本无边界,充分竞争既是市场规则,也是丛林法则问答产品也是知识产品,就像文学、音乐、美术、影视、论文等作品一样,进入交易市场,一方面应该受到知识版权的保护,一方面受到市场价格的保护。所以,问答平台之间的竞争,终究是优质内容的竞争;优质内容的竞争,归根于人才的竞争。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知乎的委屈,在于知乎本来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在自己的庭院里种花弄草、岁月静好。问题是,你不能阻挡别人对你家院子里的花草的觊觎。当春风翻墙入院,更不能阻挡“花草种子”长腿,随风飘向“更肥沃土壤”。今日头条下手之狠、攻城略地,打破了“躲小楼成一统”的局面,“知乎”不“在乎”是不可能的,但只能“空悲切”。

今日头条作为自媒体平台一匹鬃毛凛冽的“黑马”,依靠“精准算法、智能推荐”,异军突起,后来居上,成为自媒体俱乐部的大咖。“精准算法、智能推荐”,不是提出最早的,但却是玩的最好的,头条有当武林盟主的野心,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他不说,不代表他不做。自媒体平台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像商品市场的竞争,正应景了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今日头条想坐稳自媒体平台的不管是第几的交椅,天性里就奉行做大做强、赢者通吃的惯性思维,开始大举进攻问答、微头条等模块,目标指向路人皆知。自媒体就是江湖,谁当上“老大”,谁就能独占花魁,这就是丛林法则,没有什么好争议的。

第三:作为作者不能“看热闹不嫌事大”,呼吁版权保护与市场竞价同样重要卖菜的打架,买菜的高兴。问答平台的争斗,优质作者心中暗喜。老东家光靠感情留人,留不住人心,挡不住价格的诱惑。问答模式,适应了人们对单一知识的需求,就像心理咨询和专家门诊一样的道理,我有病看病,从门户网站上解决不了个性需求,就会“挂专家号”,付一点“挂号费”,就是市场游戏规则。知乎和分答,玩的更邪乎,可以花钱提问,花钱买答案,还可以把答案再分销出去,说不定得到了答案还赚上一笔。现在的头条问答,还处于免费围观时代,扩大流量是初心,但头条垄断了问答之后呢,赚钱还是硬道理,不说你也懂的。

传言中“头条问答排他条款”,这肯定是事实。一些朋友与头条问答签约的,签订排他条款当然是市场法则。但绝不是也绝不应该是“卖身契”,这一条回答你收钱了,不能再卖给别人,天经地义,但不能阻挡你不能给别人“打工”,不能阻挡你出售其他回答。据说百度问答即将发力,能够巧妙地回避以上这些问题,给广大问答作者更好的平台、更多的资源,让广大作者的智慧和知识在百度平台的海洋里充分涌流。最后,也不必顾虑问答平台的“一家独大”,这个时代,既有大超市,也有便利店;既有大而全,也有小而美;既有头部垄断,也有长尾效应。我预测,未来的问答市场,一定是大超市与便利店共生共存的模式。注:微信公众号职场火锅  ID:zhichanghuoguo

8月29日网友“老雅痞”在微博晒出知乎大V“恶魔奶爸”的微信朋友圈截图,“今日头条今年一口气签了300多个知乎大V,刚把我也签了,而且是给钱的,年收入比普通白领高。签完以后所有内容不可以再发知乎。优质的内容创作者被抢完了,所以知乎的质量每况愈下。”

先不说知乎这300多个大V集体签约头条问答对知乎有多大影响,单纯从今日头条的发展来看,今日头条自从今年6月份将“头条问答”改名为“悟空问答”开始,其倾斜度一直在加大。除了签知乎大V外,今日头条还邀请头条号优质作者参与“悟空问答”中,这个月就刚刚签约了健康、及职场领域的许多优秀问答答主。一篇问答的奖金大概是200元,一个月最多不超过24篇,由此看来,签约问答的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

另外,悟空问答针对每个月的优秀问答答主,还会有相应补贴,补贴金额是一个优质问答1000元。虽然在流量上悟空问答已经超过知乎,但在专业性上,对于知乎大家倾向性与认可性更高。为了弥补“悟空问答”在专业性上的短板,今日头条采用付费签约知乎大V也是可以理解的。而这次对于悟空问答的作者补贴,有消息说,今日头条签走这些大 v 的价格是一年 20 万。今日头条在内容创业的补贴方面也一直有着不错的政策,比如2015 年 9 月头条推出了“千人万元计划”和“新媒体孵化器计划”。

针对暑假,头条还特意推出相关城市问答活动,对于各个旅游城市的吃、喝、玩、乐做详细解答,可以为暑期旅行的人们提供吃、穿、住、行方面的建议或者方案。可以说,头条覆盖的内容是越来越广泛,就像另一个知乎社区,除了专业性方面的知识,还有一定的娱乐性。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签约的问答答主是否可以多平台回答。这一点,似乎被头条官方否定了,不过就签约作者的现身说法来看,似乎这是一个不争事实。当然,作为签约答主,遵守今日头条的平台规则也是无可厚非的,所以哪怕是不允许发其它平台,也是可以理解的。对于知识分享时代,就是谁拥有了优质资源,就会获得更多的用户。对于知乎来说,如果300多个大V集体签约今日头条后不允许再发知乎平台这个消息属实,那么知乎的问答质量势必会受到一定影响。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今日头条似乎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1)头条的悟空问答签约了不止300人(2)未禁止任何人在其他平台发内容

简单来说悟空问答的人比骄傲娇的说了两件事情:第一,我们出手就是大动作,怎么可能只签300个人。我们势能和野心不止如此。第二,我们有钱,觉得知识应当被付费。但是我们有傲娇啊,我们给了钱,也不约束你在其他地方进行创作。实质上,头条的悟空问答签约知乎大V到底意欲何为?今日头条的做悟空问答不难理解,资本会对你的公司产品线和业务规模有要求,头条只做资讯分发到了瓶颈期就需要开拓新的业务线。这个时候,头条问答就出现了。头条问答一开始就被不少看做“低配版知乎”,头条用的方法也非常的简单粗暴,流量倾斜。所以不少在文章上郁郁不得志的作者,问答的数据出奇的好看。这燃烧了一部分写问答的热情。接下来,头条问答升级为悟空问答,头条的运营团队开始“搞事情”。(1)官方举办职场营、城市营、妈妈营等,教大家如何写文章。免费参与,同时提供+V认证的绿色通道。(2)筛选具备一定写作能力和专业度的写手签约。一个问题补贴200,一个月24个问题上限。让写作者在问答可以有一个固定的收入。(3)选择一些有话题度的明星入驻回答问题,不求回答质量,但求围观流量。比如《欢乐颂》热播的时候,头条问答许多问题都有演员本人来回答,围观群众自然就多了起来。

逻辑不难懂:(1)做社群是为了做大池子,让作者充分进来,作者多了,内容就多。(2)做补贴签约是为了筛选内容,这部分性价比高。每天写的特认真,要的钱还少。(3)找明星来带活跃度,这个套路很熟悉吧。你看看新浪微博的热搜榜单哪些人最常出现?艺人:娱乐圈永远都是不缺话题和流量的好地方。现在到了下一个阶段,流量够大,作者也够多,下一步要做什么?做好内容,既然是“低配版”的知乎,到知乎上找人自然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我给钱,你给内容。毕竟对于今日头条来说,内容需要进行迭代。在原有的悟空问答当中,内容是硬伤。还有不少干脆放一堆美女图片,就能混个几万十几万的阅读量。这对于一个资讯和内容分发平台来说,根本不是长久之计。所以,签知乎大V实际上在传达什么信息?(1)我的内容有优质的头部作者产出,我花钱把知乎的人挖过来了(2)如果你是该答主的粉丝,你可以跟着他来用悟空问答了(3)头条有各种政策充分激励优质的内容产出者,你行你快来对于头条来说,这笔钱花的如此高调,既签了作者做内容,又给自己做了一次宣传。何乐而不为呢?(PS:这块签约的费用,也让投资的人知道自己的钱,烧到哪儿去了。)那么,头条签知乎大V这件事儿,真的就能造成知乎的内容下降么?首先,并不是所有当然知乎大V都会签给头条。因为知乎可做的事情太多了,知乎live,知乎广告植入,公众号粉丝导流等等,这些知乎所附带的其他功能是今日头条暂时没有的。其次,签约给头条的知乎大V 并不是不能再知乎上输出内容。只不过是“在头条的内容要原创、独家”,如果单纯为了圈钱,大可以做两套内容。知乎的内容照做,头条问答每天也顺手写一个。再次,头条签约的知乎大V,大到什么程度?粉丝10万以上?5万以上?还是1万以上,这不好说。头条应当是有一份名单的,签不下来就自动顺延。和公司面试员工有人才库是一个道理。头条大V的质量到底到什么程度,还需要打一个问号。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平台定位、用户群体和使用氛围的问题。头条用户的整体用户水平是低于知乎的,根据头条用户报告显示:对于不同价位手机的用户的月活跃度,两千元以内的用户最活跃,活跃度为38.23%,两千元到四千元之间的为24.62%,四千以上的超过30%。所以用两千元以内手机的用户活跃度最高,使用时长超过了高端机用户。

低消费群体的人对于专业度较高的内容诉求是比较低的。头条是不可能通过大V的入驻来改变用户阅读诉求和使用习惯。头条瓜分的了知乎的流量是事实,但是头条之举直接导致了知乎内容质量的下降这个假设是不合理的。知乎内容质量的下降并不是一时一刻的事情,是在知乎的使用群体不断扩大之后造成的。知乎原本一个小范围的,特定人群使用的产品。“小而精”是知乎最开始的状态。后来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小而精的状态被打破是很自然的。任何一款产品,当使用的人数多了,你就无法在做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内容。因为人家看不懂,就不会用。如果你想人家愿意用,你的内容调性就需要调整。除了今日头条,其他平台也陆续进入战场,当然也包括百度。现在各个平台愿意提供各种利好政策给作者,收益的是内容输出的人,不是什么坏事。但至于烧玩这一波之后怎么玩?才是更有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