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樊纲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02:09:38

樊纲发表论文

本书是“岳麓书院千年论坛丛书 ”之一。“全球化与中国”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而本书是从新经济、新科技两个角度去谈的。如果从国家的立场出发,最终能否从经济上、科技上追上世界先进国家,将决定我国在21世纪的地位和发言权。本书的主角樊纲说:“如果在下一个世纪中,中国与先进的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进一步扩大,那么中国也许就永远失去了与发达国家平起平坐的机会,中国人在这个世上就会‘永世不得翻身’。”作者简介 · · · · · ·樊纲 经济学家,1953年9月生于北京。19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务农,1975年转到河北省围场县。1978年考入河北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1982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主攻西方经济学;1985年至1987年赴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及哈佛大学访问研究,1988年获经济学博士学应。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历任《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系国家级有突出员献的中青年专家。主要著作有《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商场机制与经济效率》《渐进之路――对经济改革的经济学思考》《面对转型之难》《走进风险的世界》等,在《经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在理论界广有影响。

TOP.1吴敬琏2001年在中国股市论战后上镜率极高,只要吴教授出现,就会成为焦点。吴敬琏教授最早提出并倡导市场经济理论,是"市场取向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其不同时期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议在实践上推动了中国改革事业的前进。在商务人士中颇受好感,点击率达到70%。给人感觉是一位公正、睿智、博学、为民请命的有良心的经济学家。他的主要欢迎人群平均分布在男女老少之中。让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但也有人把近几年中国股市的不景气部分归罪于他。TOP.2厉以宁厉教授是2001年与吴教授论战的排头兵,由于网上流传有关其家族暴富内幕的文章使得有关厉教授的争议和其著述一样脍炙人口。厉以宁教授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厉以宁从中国经济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的构想。所以在海内外享有"厉股份"之称。受到商务人士中高端人群的欢迎。TOP.3林毅夫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他的头衔多得像在纸上画了一棵大树。林毅夫教授治学勤奋,研究领域比较广泛,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学术思想。他强调制度的内生性,早在1980年代后期,他就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前提是放弃推行带有赶超色彩的发展战略。TOP.4 茅于轼带有浪漫主义思想色彩的经济学家。 茅于轼先生的"厉害"在于他对微观经济学的资源配置问题的透彻研究和精妙阐释, 他曾 经用一句话来概括整个微观经济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 充分竞争下的供求均衡达致资源 配置最优。 他的《择优分配原理》由于深入浅出,颇得经济学之妙处,所以成为很多青年学者进入微观 经济学领域的介绍信。由于其著述语言引人入胜、观点精练,茅于轼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 茅于轼迷"。 由于其宽容平和的性格,关注民生问题,被认为是经济学家的楷模。TOP.5 樊纲樊纲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出色的理论阐释者, 他的 《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 比较和综合》奠定其在中国经济学界的地位。 樊纲在《"不道德"的经济学》中所提到的:"作为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甚至也应该 作传经布道的工作;但作为经济学家,谈道德却是’不务正业’。"引起不小的争论。在最近 的关于经济学家之间的"战争"中,又和非主流经济学家杨帆一起成为关注的焦点。 樊纲在众多大经济学家中可以称的上"少年英俊", 参加此次评选的女性认为樊纲很像某 位电视台主持人,所以颇受青睐。TOP.6 张维迎张维迎教授的企业理论及有关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 zgzf 有关 部门和企业界有广泛影响, 被公认为中国经济学界企业理论的权威, 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 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学者。 张维迎最近推出了《大学的逻辑》一书,作为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积极推动北大教育的改 革,颇受争议。TOP.7 郎咸平郎咸平在国内的知名度极高,他以保护中小股民为理念因而被媒体尊称为"郎监管",他 又以仰融的独立第三方出现而深受瞩目。 最近郎咸平提出人民币应该"再贬值2%以打击进入 中国市场的游资","企业不应做大做强而应精益求精"等观点,并炮轰海尔、TCL、科龙等中 国知名企业,再次惊动天下人。 郎咸平的《整合》《运作》《操纵》在图书市场上销量也极好。他的学术成果得到世界 、 、 一流商学院的普遍认可。TOP.8 胡鞍钢胡鞍钢参加了由周立三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 并作为其中的主要研 究人员,系统地从事中国国情研究。他是这一新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2000年初,胡鞍钢 被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联合聘为国情研究中心主任, 该中心旨在建成国内一流的国家决策 思想库。 他所带头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是 zgzf 四大智囊团之一。TOP.9 萧灼基萧灼基教授在国内学术界第一次从理论上提出和论证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 权与使用权(经营权)分离的问题。提出了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问题。提出生产资料 所有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所 有制结构;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结构;完善全民所有制的经营方式。 萧灼基多年研究《资本论》 ,近年着重运用《资本论》理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TOP.10 张五常张五常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理论主张在学术界引起 广泛争议。其对国内股份转让、外汇转让、政府管制等发表了自己的独特看法。张五常在广 州谈中国应对 WTO 挑战时, 认为中国农业人口未来应降到25%……几乎他的每次公开言论 都会引起一片哗然--当然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有张五常教授对自己夸张的评价赢得了很多眼 球的作用。 他的经济学"实用论"亦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有的人评价他是天才,有的人说他哗众取 宠。谁是中国最厉害的经济学家?根据美国联邦储备系统(FED)圣路易斯分行所属的IDEAS经济研究机构近日公布的今年五月排名,全球3万2千余名经济学家中,排名前5%的1621位世界顶级经济学家中华裔经济学家有18人。在这18名经济学家中,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学术委员会联合主任邹恒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尚进、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白聚山、俄亥俄州大学教授李龙飞、美国加州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兼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张贤旺排在前五,其中邹恒甫教授名列第146位,这也是首次有华裔经济学家进入世界排名前150。这份排名统计了在RePEc (Research Papers in Economics经济学研究论丛) 上注册的经济学家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著作及期刊数量及其学术著作等被引用、下载及浏览的次数,依据31种不同的标准(例如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独立作者或是几人合著、论文被引用的次数、被下载次数、被引用论文的年代递归影响因素等)来评判所有经济学者,分别制定了31个不同排名;而将以上标准加以综合考量,去掉最大与最小值,取其调和平均值便获得了世界顶级经济学家的综合排名。调查截止时间为2012年5月。仅在美国经济学研究论丛(REPEC)注册的经济学者和在REPEC上所列出的论文才会被予以考虑。需要注意的是,该排名虽然影响力日趋扩大,但其主要基于论文数量及其引用数的排行方法有所偏颇,对学术研究中同行评议、学术声望等其他因素重视不足,也没有给予非英文作品公平的衡量标准,在学术界内部仅被作为参考指标。美国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王健在微博上评价道:“这个排名看看就行了。太认真就被行内人笑话了。”在这18位华裔经济学家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经济学家研究领域涉及宏观经济学,5位经济学家的研究领域为计量经济学,4位涉及货币政策,3位涉及农业经济学,可见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成为华裔经济学家研究领域的两大主流,同时也可注意到,所有华裔经济学家均是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16位于美国,1位于加拿大,1位于澳大利亚),他们中的大多数均在美国高校或经济机构任职,但近年来出现陆续受聘于中国高校、回中国授课的趋势。值得思考的是,即使是这样一份并不全面的榜单,在全球前100位经济学家中也未见华裔身影,华裔中排名第一的邹恒甫博士仅名列全球第146位,华裔经济学家离世界顶尖水平究竟还有多少差距?这18位进入全球Top5%的华裔经济学家为:1、邹恒甫 全球排名第146位主要研究方向:公共财政和宏观经济学。现任教于中国中央财经大学。分别于1986年和1989年在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世界银行研究部资深研究员和国内高校教授等职。1998年他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奖。2、魏尚进 全球排名第152位主要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政府治理和改革、中国经济以及宏观经济学。现任职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香港金融研究中心, 同时任教于中国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92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博士学位。3、白聚山 全球排名第342位主要研究方向:计量经济学。美国波士顿大学终身教授,现任教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92年获得加州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博士学位。4、李龙飞 全球排名第357位主要研究方向:微观计量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现任教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1976年和1977年分别获得纽约罗彻思特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5、张贤旺 全球排名第466位主要研究方向:汇率动态学。现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经济系、香港城市大学经济系,任山东大学讲座教授。1990年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博士学位。6、萧政 全球排名第472位主要研究方向:计量经济学。现任教于美国南加州大学。7、查涛 全球排名第552位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现任美国美联储亚特兰大分行高级研究员、美国艾默里大学经济系教授。1993年获得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8、史寿永 全球排名第553位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理论、国际经济理论、货币理论与政策。目前任教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他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一套能够修正原有货币理论不足的新的货币基础理论9、王平(音) 全球排名第745位主要研究方向:理论经济学、货币和宏观经济学,健康和空间经济学。现任教于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经济系。1987年获得罗切斯特大学经济学博士。10、黄有光 全球排名第922位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经济问题,福利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现任教于澳大利亚Monash大学经济系。 1971年获悉尼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80年被选为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提创综合微观、宏观与全面均衡的综观分析,与杨小凯合作发展以现代数理方法分析古典的分工、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于2007年获得澳大利亚经济学会最高荣誉 - 杰出学者(Distinguished Fellow)。11、张俊森 全球排名第1007位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计量经济学。现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1990年在加拿大迈马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2、郎咸平 全球排名第1050位主要研究方向: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现为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讲座教授、北京华夏管理学院特聘教授。1986年获宾夕法尼亚(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大学沃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财务学博士学位,曾经执教于多家知名的商学院,其中包括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

我国人口老化、三农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2 月5 日 | 文章来源:光明观察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研讨会简报之二2005年12月24日,“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经济学家谈人口问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举行。会议探讨了我国人口未来的变化趋势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期简报报道第二场专题“我国人口老化、三农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研讨内容。我国1990年代以来生育水平及其未来影响郭志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口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人口抽样调查,国家计生委1993年的生育率调查,1997年和2001年调查。三个调查基本说明,生育率在90年代持续下降。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估算,总和生育率从1990年较高水平下降到2000年的1.23。分孩次看,一孩总和生育率,下降较小;二孩和三孩总和生育率在90年代不断下降,三孩总和生育率已降到很低水平。考虑更长时期,终生生育率从70年代的六个孩子下降到80年代初二点几的水平;80年代没有明显下降;90年代出现新一轮下降。生育率下降受到婚育年龄影响,生育年龄推迟会使生育率在一定时期内下降。如果不划分孩次,90年代的生育年龄变化不大。如果划分孩次,一孩、二孩、三孩的生育年龄都有所上升。把生育年龄推迟对总和生育率的影响剔除出去,计算出的总和生育率是对终生生育率的一种估计,我们称作“去进度效应的总和生育率”。调整后的总和生育率比按常规方法算出来的总和生育率偏高0.2-0.3。调整后2000年的总和生育率由1.25上升至1.6左右。进行地区间比较,生育率水平较低的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和一些省会城市,以及全省(包括农村)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江苏和四川。我国的生育政策根据各地情况因地制宜,不是统一的一胎化政策。东部较严,中西部较松,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较多,一些地方甚至没有生育政策。现行生育政策分为一孩政策(独生子女政策),一孩半政策(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可以生第二胎),二孩政策(主要在不太发达的农村地区),以及三孩政策(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生育政策人口比例是:一孩政策三分之一以上,一孩半政策50%以上,二孩政策约10%,三孩政策比例很小。把一孩半政策平分,一半生一个,一半生两个。最后得出生育一孩的人口占63%,二孩占三分之一以上,三孩忽略不计。全国平均生育1.47个小孩。如果以1990年人口普查为基数,假定总和生育率从90年代初的二点几下降到2005年政策要求的1.47,模拟得出2000年总人口为12.67亿,高于人口普查数据。按照正式公布的2000年1.8的总和生育率(而不是1.6)计算会更高,少儿人口比例也会增加。人口政策可以选择不同方案。下限方案是现行生育政策长期不变,其中考虑双独夫妇(夫妇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开放;上限方案是一步到位允许所有夫妇生两个孩子。中间可以有多种方案选择不同条件逐步开放二孩。现行生育政策长期不变最平稳,总人口数最低;一步开放危险较大,2005年出生人口从1400万上升到3300万,人口最高处超过16亿。老龄化水平,到2070年,一步开放政策65岁以上老人比例较低,不到20%;现行政策不变这一比例较高,达到28%。60岁妇女中只生一个小孩的比例,现行政策不变将超过50%;一步开放政策会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一步开放政策将先上升再下降;现行政策维持不变,会急剧下降,二十几年减少两亿。一步开放会出现出生危机,总人口过多。现行政策长期不变会在其他方面带来风险,比如劳动年龄人口下降速度过快、老龄化速度过快、独生子女家庭过多。因此需要有一个过渡期,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比较分析,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和试点。现行生育政策虽然已考虑开放双独甚至单独生二孩,但不足以完成整个过渡,还需要有中间的衔接过程。农村发展、劳工迁移与社会保障樊纲(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农民的问题,出路是将绝大多数的农民转移出来,这是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需要把农业劳动人口减少到10%以下,韩国目前低于10%,日本5%,美国1.7%,法国2.3%。目前的社保制度下,农民不参保,只有进了城市、工业、非农产业,才能够进入社保(尽管农村有一些合作制的社保)。农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是年轻人,这意味着人口老化,而社保体系可能年轻化。按照14亿人口高峰计算,农业人口降至10%需要转移2-2.5亿农村人口。目前非农就业每年新增900-1000万,其中300-400万来自城市,农村只有600-700万,按照这个速度,至少需要二三十年。而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进了城的农民尚没有加入社保,成为老龄化的核心问题。进城农民的流动性很强,社保体制的统筹率很低,农民加入社保后无法带走,缺少动机加入社保。因此农民工加入社保比重很低,造成两个问题,一是他们自己的养老,二是社保体制没人付费。所以现在的首要问题是,提高统筹程度的同时,实行一些过度办法,尽可能使新进城的农民工加入社保,对农民工的未来和整个体系都有好处。另一个问题是农村留下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一方面需要通过继续宣扬民族文化,鼓励农民工进城后将部分资金转移到农村,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投入,实行农村养老合作等。其他政策问题包括,如何让失地农民拿土地补偿的一部分买社保,创造商业保险模式、保险政策、保险产品,让进城的农民工为父母购买点商业保险等。三农问题之所以被社会关注,是因为农民收入水平增长太低,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中国目前的收入格局是倒丁字形,80%劳动者属于低收入阶层。其中的一半已经从农村转移出来成为蓝领工人,平均年工资8000元左右;另一半是现在的农民,年收入平均3000元左右。GDP增长主要体现为20%人的收入增长,民工和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只有由农民转移到非农产业才从3000元涨到8000元。由于30%的劳动力等着从农村转移出来,劳动市场的竞争压力使这部分人工资不能增长。只有实现充分就业,这部分人的工资才能上涨。农村人口转移到10%以下还需要二三十年时间,如果是16亿人口,就需要更长时间。如果依靠人口红利增长,社会矛盾不能解决,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不能逆转,会有比较大的风险。国际上拉美、印度因为收入差距太大,出现各种补贴、社会运动、财政赤字、外债、通货膨胀、金融危机,使经济陷入停滞。与此相比,失去人口红利的风险相对较小。在老龄化和充分就业之间进行选择,宁可要老龄化的问题,而不要不充分就业的问题。人口老化、二孩晚育政策软着陆与经济社会发展曾毅(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0年总和生育率是1.22,如果加上25%的漏报,实际是1.62。如果长期保持现行政策不变,假设2012年后失去生育年龄上升的效应,总和生育率将提高到1.7。二胎晚育软着陆方案假定平稳过渡到2012年,城镇终身生育率是1.8,农村2.27。长期保持现行政策不变,总人口2050年12.6亿;二胎晚育软着陆在2050年总人口是14.6亿。长期保持现行政策不变,2025年将达到14.05亿的峰值;二孩晚育软着陆晚一点,2038年达到14.8亿的峰值。长期保持现行政策不变,2050年后人口增长速度是负的1-1.3%。保持现行政策不变,老年人口比例和独居老人比例比二孩晚育软着陆都高得多,差距在2030年后急剧拉大。保持现行政策不变,65岁老人2050年占28%,2080年占38.6%,80岁以上老人占9%和17.6%。过高的高龄老人和独居老人比例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应该向二孩晚育平稳过渡。两个方案的劳动年龄人口2030年后差别很大。长期保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2030到2080年间,劳动年龄人口每10年减少1亿;二孩晚育软着陆在2030,2050,2080分别多2600万,1亿和2.74亿。劳动年龄人口急剧下降可能不是好事,劳动年龄人口过多会增加就业压力,这里面关系,请各位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一起探讨。一孩半政策地区的出生性别比是124,二孩政策地区出生性别比是109。一孩半政策实际上产生一种心理暗示导向作用,导致了性别失衡;而二胎晚育软着陆不存在这种心理导向和负面影响。两种方案20-49岁婚龄女性与婚龄男性的比例的差异非常大,长期保持现行政策不变,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现行政策不变方案在2030年到2050年2080年的总人口比二孩晚育软着陆少7840万,1.96亿和4.2亿,减少的人口基本上都是劳动力资源,只有2060年后,减少的人口中才有一小部分是老年人口。长期保持现行政策不变将导致劳力资源每十年减少1亿,是不可取的。由于政府需要花费巨额财政支出对农村计划生育户进行养老补助,如果保持现行政策不变,这项财政支出将大幅度增加。如果实行二孩晚育软着陆,这项财政支出2021年达到72亿峰值后迅速下降,2050年几乎为零。假定计划生育户每年领取的600元养老金不变,保持现行政策不变比二孩晚育软着陆多支出5千亿。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补贴标准提高,财政支出会大大超过5千亿。现行政策中,农村独女户生二孩和双独或单独夫妇生二孩的方案作为临时的过渡措施尚可,但作为长期政策调整方案会产生一些问题。农村独女户生二孩会产生心理暗示作用,男孩价值等于女孩两倍,使性别比升高。生二孩需要指标,可能会出现抢指标甚至假证明。双独单独夫妇需要抚养四个父母和两个小孩,抚养比是3:1。非双独非单独夫妇只让生一个小孩抚养两个老年父母,抚养比是1.5。存在公平问题。城镇双独单独绝大部分是城镇老住户,非双独非单独多是农村迁进来的新住户,现行政策可能会人为强化社会分层,老住户间通婚,新住户间通婚。由于与非双独单独子女结婚不能生二孩,有可能产生家庭矛盾。评论于学军(国家人口计生委政法司)郭志刚教授从人口发展前景比较不同方案,倾向于人口政策的调整。我国人口发展,惯性大,周期长,具有不可逆性,因此人口政策规划要有前瞻性。以前过于强调人口过多的负面效应,对人口的比较优势和减少人口负面影响研究不够。樊纲教授从社会公平角度论证不需要太多人口,提出解决农民工问题尤其是社会保障以及劳动力转移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解决农民工问题,让农民从农村转移出去,是解决人口问题和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这一工作既要靠政府,也要靠市场。市场信号告诉人们去哪儿,政府为人口流动创造环境,让人们去该去的地方。曾毅教授详实地论证了不同政策的后果,提出抓紧落实两孩晚育政策。说明任何公共政策都有利有弊,决策者要用最小的代价换最大的利益,时刻关注政策的效应,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进行政策调整。人口老龄化程度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生育水平,预期寿命和人口迁移。国际移民忽略不计;国内的人口迁移不改变整个国家的老龄化程度;人均预期寿命越高越好,但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会加深人口老龄化;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唯一可以调控的变量,就是多生孩子。不同政策方案,人口峰值相差1-2亿。大家对与人口问题的讨论主要包括四个问题:多生1-2亿人口缓解人口老龄化有多方面代价,包括环境压力、经济发展、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平等,殊轻殊重;如果社会保障体系不变,多生1-2亿人能否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风险;假设调控多生1-2亿孩子,会是谁生的,生在哪里,是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否能够就业;人们是否意愿多生1-2亿。过去中国生育水平下降,主要靠计划生育。今天生育水平下降,有更多的非计划生育因素,包括人们生育观念转变,婚育年龄上升,人口加速流动,城市化加快,生活水平提高,孩子抚养成本快速上升,效益下降,结婚人口比例下降,离婚率上升,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不孕不育比例增加。人口问题包括:生育问题、结构问题,素质问题和分布问题。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到低生育水平,且下降趋势并未停止,生育水平问题的重要性逐渐下降,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问题才是大问题。自由讨论樊纲(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未来劳动力减少实现充分就业以后,我国的比较优势也不会完全丧失。如果2030年14亿人口充分就业,我国人均GDP是5-6千美元,与国际上是4万美元还有差距。下阶段发展应当靠提高生产率支撑经济增长及养老。邬沧萍(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政府面临三个困难:老龄化问题,失业问题,还有中国的继续发展问题。就业问题比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解决失业问题,也是解决老龄问题。现在社会保障的重点应放在中青年农民工和城市人口,解决他们的就业,对老年人也有好处。赵耀晖(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拉美国家出现不稳定,和人口出生率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人口多的国家,失业率不一定高。人口政策如果放松,增加的是相对高技能的人,因为原来的独生子女主要分布在城市和较发达的农村地区。用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解决城市社会保障,同时再负担自己家里的父母,是不公平的。樊纲(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拉美、印度、菲律宾这些掉进陷阱的国家都是人口增长太快的国家。人口政策放松,首先增加的不是城市人口,而是教育水平不够的人口。让农民工承担两部分人确实不公平,但是假定在农村设立基金,与城市划分开,问题更大。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2 月5 日 | 文章来源:光明观察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研讨会简报之三2005年12月24日,“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经济学家谈人口问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举行。会议探讨了我国未来人口变化趋势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我们分四期简报报道研讨会内容,本期简报报道第三场专题“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讨论内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险探索刘从龙(中国劳动部农业司)中国存在城乡的二元结构,城乡差别超过3:1,如果加上城镇的社会保障和各种价格补贴,达到5:1或6:1。由于农产品受自然灾害和市场两方面的影响,农民收入不稳定,尽管免交农业税,由于农业资产资料和农药化肥涨价抵消了。我国农村老龄化的速度非常快,受计划生育和农村人口城镇化两方面影响,农村的老龄化比城镇高出1-2%。农民收入中土地收入只占1/3,主要收入依靠打工。由于家庭小型化和年轻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年轻一代和老一代之间的经济联系减弱,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我国80年代中开始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2004年底在1887个县不同程度地展开。尽管覆盖面广,参保农民数量少,目前约5400万。1997年曾经达到8000万,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些农民退保了。基金总量不断增长,目前为260亿。205万农民已经领取养老金,2004年支付保险金20亿左右。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不同。筹资方式以农民个人缴费为主,集体给部分补助,国家给政策扶持(城镇以企业缴费为主)。但事实上,国家政策扶持在大多数地方没有落实好。管理方面,农村养老保险完全采取个人账户制,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全部记在个人名下(城镇采取部分集体统筹部分个人账户),以县为单位进行核算。发放养老金时,根据个人账户积累金额和运行收益确定发放标准(城镇有一个固定的替代率)。工作方法以政府组织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不是强制实行。对目前工作开展情况举几个例子。山东省烟台市是最早开展农村养老保障的地区,98%农民参保,基本上每年缴费一次,金额从最初的20-30元钱增加到现在的300元钱,已积累基金16亿,有14万农民领取养老金,人均月领取80元。江苏省苏州市在经济较发达的苏南地区,政府对农民进行补贴,金额达到农民缴费的50%,实行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北京市今年决定每年拿出5000万财政支持农民参保,大兴区每年拿出1400万。不发达的地区中,安徽省霍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政府对农民养老基金给予2%的利率补贴。新疆自治区的呼图壁县,农民参保后可以用缴费证办理小额抵押贷款。因为农村房屋和耕地不能抵押,用保险证进行抵押可以解决农民小额贷款的抵押问题。操作上通过银行办理,到现在为止八年多来没有发生过一笔不良贷款。农村养老保障还存在很多问题。土地收入占农民收入比重非常低,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老的时候不能把土地卖掉。而且农民年老后失去劳动能力,有土地也不能得到保障。土地并不能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没有农民保险,是不完善的体系。商业保险等设想仍需要具体规划。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应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财政收入中应该有农民的份。基金安全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解决基金增值而不能丢失。下一步工作思路主要以经济发达和城镇化较快的地区为重点,以非农就业和收入稳定的农民和重点群体,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需要解决的包括两个重要群体:被征地农民和农民工。全国有4000多万被征地农民,无地、无业、无创业资金,生活非常艰难。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应该适应农民工特点能够带走,而不像现在每退保一次蒙受很大损失,也不是以农民工补贴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若干东亚经济的作用王德文(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东亚奇迹不仅收入水平大幅增长,整个社会也得到了发展。早期发展经济学家把人口和资源作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变量。人越多,消费的资源和环境越多,从而产生悲观的看法,出现马尔萨斯贫困陷阱。如果按照早期发展理念,应该在非洲这样人口稀少的国家获得经济的奇迹;而事实上发生奇迹的恰恰是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东亚地区。日本经济在二战后迅速恢复并高速增长,人均GDP在70年代中期赶上美国。亚洲四小龙经济也迅速增长,目前新加坡和香港人均GDP是美国的50%,台湾和韩国30%左右(中国正处在这些经济60年代的水平)。人均预期寿命也大幅提高,人类发展指数得到很大改善。芝加哥的杨(Young)对亚洲四小龙进行研究后,认为它们的奇迹完全是依靠高投入,包括劳动力的大量投入,人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投资的大幅增加。同时他强调劳动力在部门间的重新配置,非农和制造业就业都得到快速增长。把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增长进行分解后,来自于全要素生产力的增长,与同期的拉美国家和OECD国家比较没有太大区别。克鲁格曼(Krugman)引用了杨(Young)的资料并自己对亚洲的观察,认为四小龙和日本存在区别,日本人均GDP的水平已经超过了美国,而亚洲四小龙还不到美国50%,日本实际上有很大的技术创新,在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较高增长,而亚洲四小龙没有。世界银行对亚洲经济的全面回顾强调,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相互作用促进了亚洲经济奇迹的发生。一方面存在高积累,另一方面通过选择相应的发展战略,采取好的政策,而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从人口学角度,东亚奇迹发生于人口快速转型时期。林毅夫教授用收入水平作为外生变量解释人口变化;人口经济学家也用人口作为解释变量,衡量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口转变带来人口红利,包括劳动力的增加和人均受教育水平提高。东亚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人口扶养比大幅下降,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于发达国家。东亚经济选择了符合比较优势的出口导向战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参与国际竞争,贸易依存度大幅提升。经济快速增长产生大量劳动力需求,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出生率非常高,失业率很低。储蓄率大幅上升,人均资本拥有量迅速上升,体现为高投入。同时重视人力资本积累,一方面改进教育、健康医疗措施,另一方面有劳动力政策支持。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水平大幅度改善,文盲率大幅度下降。生育率下降使得人口老龄化。以日本为例,老龄化速度非常快,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参与率均出现大幅下降。人口老龄化带来一些问题。日本70年代建立了现收现付养老体系,由于人口转变产生了养老金账户危机,并引发财政危机,很大程度上造成了90年代后日本经济低迷增长。人口既是消费者来,也是生产者,人口转变通过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和宏观经济相互影响。人口转变中获得的人口红利是一次性的,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到来,应该为此做好准备。中国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长远影响左学金(上海社会科学院)我国的生育控制政策是一个非常态的政策。如果没有非常强烈的理由,应该恢复到常态。我国的生育率已经降低到更替生育水平以下,今后人口老龄化会比较严重,应考虑对生育政策做适当的调整。我国制定人口政策的背景是短缺经济,当时希望通过减少生育来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和投资,从而加快经济增长。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宏观经济环境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国从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宏观政策重要目标是增加内需尤其是消费,现在决定生产的不是供给能力,而是需求的多少。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可能会面临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中国转移出去的局面,产业结构需要进行升级,不然经济将停滞。人口学的重点应当放在人口质量上,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中国对教育和公共卫生的投资占GDP比重低于很多经济发展程度相当的国家,政府要发挥更多作用。并要鼓励公平竞争,创立一个鼓励研发和创新的制度环境。人口下降就业率的影响不确定。一方面劳动力供给减少会提高就业率;另一方面消费需求下降造成劳动力需求减少。短期内多生孩子不会对就业产生压力;却会制造很多需求,中国人都愿意为孩子花钱。世界上出生率最低是欧洲和日本,欧洲失业率较高,日本失业率虽低,却在上升。低生育率不一定带来高就业率。国内低生育率的地区也不一定是高就业率的地区,上海人口多年负增长,失业率大约11.9%,在全国前列。老龄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有两种解释。根据生命周期理论,青少年时期提取储蓄,成年后成为储蓄者,老年后再度成为提取者。因此,老年人越多消费越多。按照理性预期理论,中青年看到社会养老保险不可靠会增加储蓄,日本的情况就是这样。因此,老龄化程度越高储蓄率越高。中国进入老龄化以后储蓄率没有下降,目前超过40%。中国家庭调查表明,城乡家庭储蓄的主要动机是养老保障和子女教育。社会保障是社会储蓄一个非常强烈的动机。日本也是如此,尽管采取各种措施,消费始终推不动。如果经济增长靠需求推动,没有需求就不能增长,今后老龄化将不利于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对技术进步没有决定作用,芬兰人口非常老龄化,科技创新能力却在世界前列。老龄化对养老保障的影响是确定的。如果替代率不变,不缩减退休职工的福利,养老保险的缴费率和赡养率成正比。医疗费用的上涨和老龄化是相关的,上海非常明显。缺乏足够的养老保险资金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育,美国风险基金的50%来自养老基金。对城市化的影响分两方面。移民的主体是年轻人,年轻人减少可能减慢城市化进程。移民减少,城市可能出现劳动力短缺(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出现)。目前城市对外来劳动力进入有一些障碍,这些障碍可能是内生于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制度安排。如果劳动力供给增加,这些制度可能会改变,城市可能会更欢迎农村人口进入。从这个角度看,老龄化可能会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减小城乡差别。政策上建议逐步放宽生二胎逐渐恢复常态,重点放在提高人口素质上,着重考虑农村人口的老龄保障问题。自由讨论王国强(国家计生委):我国70年代以来开展的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不容置疑。人口和计划生育的贡献和改革开放的贡献是相提并论的。人口政策不等同于生育政策。中国的人口问题不只是生育数量问题,还有人口素质、结构和迁移问题,人口政策是所有人口问题的政策。1981年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的人口政策,是“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经过20多年,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进一步完善人口政策。我建议把人口政策扩展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合理人口分布,开发人力资源”,应对当前遇到的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生育政策预测2010年把人口总量控制在13.7亿,2020年控制在14.6亿,2033年左右达到15亿左右的峰值。为了实现这个指标,十一五期间需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我国人口地区间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生育率还比较高。我们不能把目前行政手段下的生育生平看作群众的生育意愿。50年代出生高峰出生的人口的子女在十一五期间进入婚育年龄,会形成一个小高峰,1亿独生子女和部分单独可以生两个孩子,因此生育水平可能回升。生育政策应该采取缓渐变的方式,逐步针对不同人群进行调整。上海人口已经十几年负增长,但是如果在政策上率先放宽,会带来很大影响。全国各地的青壮年、学生涌向上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海的老龄化问题。张二力(中国人口学会):现在各省新规定是双独生两个,农村单独生两个。这一政策对2010年以前十一五期间没有太大影响,影响到2010年后才开始体现。生育和就业之间有时间差,现在生的孩子2025年后才会能进入就业矛盾。2025年以前就业压力比较大,2025年后劳动力以每年900-1000万的速度往下降。生育政策调整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们花25年降到低生育更替水平以下,恢复到生两个孩子至少要15年时间。有很多技术上的准备工作要做,也要从计生干部工作的角度出发,才能保证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开展。赵宝华(中国老年学学会):

樊纲个人语录:“经济学家就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经济学家就是应该不讲道德。不要担心贫富两极分化,财富分配应该以老百姓不造反为底线。国有企业迟早要卖。既然如此,得先卖效益好的,不然,以后效益不好就没人要了。 ” 西方发达国家一致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经济学家,其领导的国民经济研究所一直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该基金会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几乎是一套人马国有企业“靓女先嫁“理论的创始人,把义和团妖魔化,使其成为邪恶代名词的代表人物 1953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为上海市崇明县。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78年考入河北大学经济系;1982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系主攻西方经济学;1985年至1987年赴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及哈佛大学访问研究;1988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1年、2005年两次获孙冶方经济学优秀论文奖。2004年被法国奥弗涅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兼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教授。主要著作《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主笔)、《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中国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等学术专著和《走进风险的世界》、《发展的道理》等论文集,在《经济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灰市场理论》、《论改革过程》、《改革的动态理论》等学术论文近百篇,近年来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暨“过渡经济学”。 除受政府委托进行研究并就各种经济政策问题向政府各部门、各地方政府提供咨询、建议,并在国内担任多种社会职务外,近年来被世界银行、UNDP,ESCAP,OECD等国际组织聘为经济顾问,应邀到许多国家讲学访问、参加学术会议与合作研究,在国际经济学刊物上发表英文论文多篇。他的有关中国经济问题的论点经常被国内报刊杂志、电视传媒以及CNN,New York Time,Financial Times,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te,Wall Street Journal,Handelsblatt,Nikkei,BBC等重要国际报刊、电台、电视台所引用

樊国庆论文发表

A组B组C组王一帆 北京贾丽婕 北京陈一杭 北京孙艺境 天津曹程 河北路益深 河北李胜法 河北邱曌奇 山西胡月 山西赵腾菲 山西赵蔓 山西彭景西 重庆刘雨汀 重庆文艺 重庆彭钰栖 重庆黄萍 四川杨盼 四川郑冰秋 四川季家吉 四川董艺璇 安徽刘静怡 安徽程子衿 安徽岳飞雨 安徽刘冠宇 安徽李可 安徽胡文琦 安徽吕梦婷 安徽王睿茜 安徽琚峰 安徽陈明 安徽刘坤 安徽徐缅 江苏高歌 江苏汤斌 江苏戴文艺 江苏姜羽桐 江苏丁丁 江苏苏甦 江苏吴呈杰 江苏虞舟平 江苏朱明坤 江苏朱启迪 江苏沈哲逸 江苏姚盈 江苏朱蓓 江苏任慧敏 江苏何香远 江苏周露瑶 浙江赵诗媛 浙江潘嘉敏 浙江韩凯丽 浙江石斯瑜 浙江石梓元 浙江金鑫 浙江沈舒晴 浙江林子 浙江万轶群 浙江黄尔越 浙江王琪涵 浙江蔡一润 浙江王家明美 浙江徐敏乔 浙江楼超逸 浙江石家榴 浙江林子夜 浙江劳怡南 浙江陈锦丞 浙江曹特立 浙江董倬诚 浙江项若诗 浙江谢金辉 浙江钱佳欣 浙江王怡婕 浙江葛许越 上海罗轶群 上海章沁苑 上海陈思静 上海蔡一 上海王子璇 上海吴光潜 上海黄芷仪 上海李颖 上海尹彤 山东李月 山东高涵 山东张晓萌 山东邢璐 山东杨宇佳 山东李尧 山东张甲英 山东丁肖瀚 山东李嘉茵 山东徐美琳 山东周玲 山东段立文 山东赵小璇 山东戈文 山东孙一腾 山东唐园惠 山东齐晓筠 山东商宇 山东王静敏 山东李培霖 山东付文慧 山东沈芮涵 山东张慧草 山东牟馨格 山东杨雅茗 山东刘青霞 江西郑琪 福建赵金燕 福建李荣琦 福建程琛 福建丁玉霖 福建罗晗霏 福建陈绅 福建吕师涵 福建赵鸿菱 湖南郭书琴 湖南曹书琴 湖南万子珊 湖北欧阳豪杰 湖北胡子尧 湖北陈页 湖北张斌 湖北杨兆丰 河南赵星媛 河南张明慧 河南何普普 河南苏启帆 广东黄明星 广东文茂权 广东张恒立 广东董泽森 广东黄颂格 广西李婧璧 云南吕芷瑶 辽宁李昊阳 辽宁张炳健 吉林于洋 吉林李曼瑞 陕西卢鹤来 黑龙江齐心瑜 黑龙江刘宇晗 黑龙江韩雨薇 内蒙古高玮楠 内蒙古

樊编辑论文发表

科技创新导报是国家级别期刊。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曾用刊名:科技咨询导报。

现用刊名:科技创新导报。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宇航出版社、北京合作创新国际科技服务中心。

编辑出版:科技创新导报编辑部。

出刊时间:每月5号、10号、25号。

发行总代理:北京报刊发行局。

刊物级别:国家级。

发行覆盖区域:国内外公开发行。

扩展资料

科技创新导报征稿要求:

1、文稿应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标题不多于20个汉字。

3、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4、电子稿件必须采用Word格式随邮件的附件发送,题目下须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文章中要带摘要、关键词和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格式:姓名、出生年、性别、单位、民族(汉族可略)、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所投杂志、联系方式、详细邮寄地址、邮编、邮箱。

5、论文中如有计量单位,须一律用国际标准书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技创新导报

刊名: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宇航出版社、北京合作创新国际科技服务中心国家级 旬刊版面费不贵加百度名字咨询哦鼎诺期刊网樊编辑

是省级的,现在各行各业评职称都需要在固定的刊物上发表论文(教育教学论文是申报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业绩条件的主要材料之一),可是大部分朋友都有类似的烦恼,那就是发个论文却是百转千回无回应,等有点眉目的时候机会早就溜走了,为此伤透了脑筋。秋色论文网是一个发表论文的代理机构,我们与很多家编辑部合作,给他们推荐一些稿件,为编辑部与作者提供一个快速便捷的联系渠道。由于我们长期从事论文的投稿,编辑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文章发表的成功率非常高,也能为杂志社提供很多优秀的稿源。既经济又省事。如今,推荐发表论文符合当前学术交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论文发表的一种重要方式。

樊畿的父亲樊琦(1879—1947)曾在金华、温州等地的地方法院任职。樊八岁时随父到金华,初中阶段先后在金华中学、杭州宗文中学和温州中学就读。他各科成绩均优,唯不喜欢英文,原因是“讨厌呆板地记忆生词和不可理喻的文法”。1929年初中毕业时,考入不用英文的吴淞同济附中。这是四年制高中,第一年专习德文。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后,同济附中不能开课,樊插班到金华中学读高三,半年后就高中毕业了。1932年秋,樊入北京大学数学系。他本想读工科,但因姑父冯祖荀在北京大学任数学系主任,更由于北大不考英文,因此决定樊走上了数学道路。樊攻读数学得心应手。二年级时,德国数学家E.施佩纳(SPerner)来华讲学,在北大讲授“近世代数”,使用的教材是O.施赖埃尔(Schreier)和施佩纳合著的德文原版《解析几何与代数引论》(Einfuhrung in die analytischeGeometrle und Algebra)与《矩阵讲义》(Vorlesungen uberMatrizen)两书。樊听完课之后,利用暑假将两者译出,合为《解析几何与代数》,由冯祖荀作序并推荐给商务印书馆。1935年,该书初版作为《大学丛书》之一发行。1960年在台湾印行了第七版。在大学生时期,樊还译过E.兰道(Landau)的《理想数论初步》(Einfurung in die elentare Theoric der algebraischenZahlen und der Ideale),并与孙树本合著《数论》,先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36年,樊在北京大学毕业之后,留校任教。1938年下半年,由法国退回庚子赔款设立的中法教育基金会,招考数学、化学、生物三科各一名去法国留学。樊是数学科的被录取者。1939年初启程去巴黎。他本打算攻读代数学,但在临行前,程毓淮(北京大学)和蒋硕民(南开大学)两教授建议他跟随M.R.弗雷歇(Prechet)学习,指出“弗雷歇的分析和代数差不多”。对这一指点,樊终生感激。确实,作为泛函分析先驱学者的弗雷歇,曾发展一套抽象的分析结构,在当时崇尚函数论等“硬分析”的法国独树一帜。樊到巴黎之后,请曾来中国访问的J.阿达玛(Hadam-ard)给弗雷歇写了一封介绍信,彼此渐渐熟悉,弗雷歇就成了樊的导师。1941年,樊以“一般分析的几个基本概念”的学位论文,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进行,樊幸运地成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并且在庞加莱数学研究所从事数学研究。战时的生活紧张而清苦,但研究工作不断取得成果。到1945年大战结束时,樊已发表论文20余篇。他和弗雷歇合著的《组合拓扑学引论》(Introdution a la topologiecombinatoire)一书也于1946年刊行,以后又发行了英文版和西班牙文版。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转往美国发展。1945—1947两年,他是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的成员。当时,世界著名数学家云集普林斯顿,其中包括战前已来美国的H.外尔(Weyl)和J.冯·诺依曼(von Neumann)。樊后来的工作深受他们的影响,学术上也有更大的进展。1947年之后,樊去圣母大学任教,从助教授、副教授,到教授。1960年曾到底特律城的韦恩州立大学任教一年,随即转到芝加哥附近的西北大学,直至1965年应聘为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数学教授。1964年,台北中央研究院推选樊为院士。1978—1984年1745 间,他曾连任两届该院的数学研究所所长。他还曾任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汉堡大学、巴黎第九大学及意大利的卑鲁加(Perugia)大学的访问教授。从1960年起,担任《数学分析及其应用》(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的编辑委员共32年。他还是《线性代数及其应用》(Linear Algebraand its Application)的杰出编辑,1993年又被聘为荷兰的《集值分析》(Set Valued Analysis)和波兰的《非线性分析中的拓扑方法》 (Topological Methods in Nonlinear Analysis)的编辑委员。1985年夏,樊正式退休。数学界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学术活动,世界各地的许多数学家前来参加。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宣布成立樊助理教授(Ky Fan Assistant ProfessorshiP)职位。这次为樊荣誉退休而举行的学术会议论文集,题为《为樊举行的会议录:非线性分析和凸分析》(Nonlinear and convex analysis,Proceediny in honor of Ky Fan)。其中收录了樊到那时的全部论文目录。樊退休之后,继续担任杂志编辑,且仍有著作问世。1989年,他应邀访问香港中文大学,是该校联合学院的杰出访问学者。1990年5月,巴黎第九大学授予樊名誉博士学位。1990年,他曾出席矩阵论方面的会议,应邀作宴会后演讲。1992年5月,应邀访问波兰。1993年到东京参加“非线性分析与凸分析”会议,是该会的四名学术委员之一。樊从1947年离开大陆之后,长期没有机会返回故土。1981年,他已准备好大陆之行,临时因手术而取消。1988年南开大学召开不动点理论会议,也因健康原因未能与会。1989年5月,樊应北京师范大学之邀回到阔别50多年的北京,讲学两周之后,又去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大学等校演讲。访问期间被聘为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名誉教授。樊已将40余年收藏的数学书籍和杂志,除少量自己常用之外,全部捐献给母校北京大学。1993年5月,当杭州大学为纪念陈建功教授诞生100周年举行函数论国际讨论会时,樊再次回国讲学访问。樊畿教授于2010年3月22日在美国圣塔芭芭拉市的家中仙逝享年95岁。先生的逝世引起了美国乃至全世界科学界的震动。全球最具权威性与影响力的数学专业学术组织“美国数学学会(AMS)”在其网站上发布了先生的生平,公告先生的离世,并连续刊登缅怀先生重大数学贡献的专题文章。 樊畿师生前曾经执教20年的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UCSB)在3月24日那一天,特地为先生降了半旗。中国数学会与樊畿师的母校北京大学也为先生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2010年即将在日本召开的“第七次国际非线性与凸分析会议”,特别以纪念樊畿师为主题;随后,专业学报《非线性与凸分析》还要出版纪念专刊 。

樊再雯发表的论文

蔡宝来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蔡宝来,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全国教学论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课程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海南省领军人才。2003年2-3月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学。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4部;获 “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次。获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指导教师、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海南省“555人才工程”称号。[1]中文名蔡宝来国籍中国学位/学历教育学博士职称教授研究方向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社会兼职教学信息科研信息期刊论文获奖情况国际交流学术会议TA说参考资料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特殊教育发展战略、特殊儿童教师教育、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特殊教育评价研究。[1]学习经历1985年9月-1989年7月,四川师范大学学习,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1999年9月-2002年7月,四川师范大学学习,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2007年9月-2008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访学。2011年7月-2012年2月,四川大学出国英语培训。2013年9月-2017年6月,(捷克)帕拉茨基大学(Palacky University, Olomouc, CZ)学习,获得特殊教育学博士学位。2014年7月-2015年1月,(美国)奥本大学蒙哥马利分校(Auburn University at Montgomery, Montgomery, USA)访学。[1]工作经历1989年7月至1999年9月,达县亭子职高教师,1996年聘为中学一级教师2002年7月-2017年12月,宜宾学院工作,2003-2013年先后任教育系主任助理、副主任和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四川省农村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2018年1月至今,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现任海南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特殊教育系教师支部书记。[1]社会兼职海南省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教学信息1989-1999年,四川省达州职业中学主要从事语文教学。2002-2017年,宜宾学院先后担任教育原理、教育科研方法等本科课程教学。2018年至今,海南师范大学先后主要担任《特殊教育政策与法规》、《特殊教育理论基本专题》、《我国特殊教育课程标准解读》等本科、研究生课程教学。[1]科研信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TER2008-034),2008年四川省教育厅教师教育课题,结题;(P09367)宜宾学院教师教育模式改革探索,2009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结题;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12SA147),2012年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结题;西部农村幼儿教师教育模式新探索(SC13B001),2013年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结题;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殊项目(201308515185),2013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结题;中捷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体系比较研究(SC16B115),2016年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结题;海南省特殊教育学校“无障碍”环境建设调查研究(项目编号:HNSK(YB)19-30),2019年海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一般课题,结题;海南省特殊教育发展战略新探索,海南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院2019年委托项目,结题;特殊教育发展战略:回顾与展望,2019年海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启动基金,在研;海南省学前融合教育模式探索(HNSK(YB)20-32),2020年海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一般课题,在研。海南省特殊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十四五规划建议的调查,2020年海南省教育厅委托项目,在研。[1]

山西大同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创建于1978年,是山西省重点支持的高校之一。学校坐落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校园占地面积3600余亩,教学科研设施齐全,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等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学校设有文、理、工、农、医、管、法、教育等8个学院,开设有近7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文、理、工、农、医、教育、法律、管理等多个领域。学校具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和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70%以上,学校还与国内外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学校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实行素质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率高,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总之,山西大同大学的教学、科研水平以及师资、校园设施都处于较高的水平,是一所拥有一定办学规模和实力的综合性大学。

山西大同大学是一所本科层次普通高校,创办于1958年,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实力较为雄厚。截至2021年,学校共有22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教育等多个领域。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好的保障,师资力量较为强大,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综合来看,山西大同大学的档次属于普通本科高校水平。

针对山西大同大学的档次,我想说的是,山西大同大学是一所具有较高档次的大学,它在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学术影响力等方面都有着不俗的表现。首先,山西大同大学在教育质量方面,它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拥有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并且不断改进教学质量,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此外,学校还拥有完善的实验室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山西大同大学在科研水平方面,学校拥有一支科研团队,他们不断探索新的科学理论,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以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此外,学校还与国内外众多知名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最后,山西大同大学在学术影响力方面,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他们不断发表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以提高学校的学术影响力。此外,学校还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提高学校的学术影响力。总之,山西大同大学是一所具有较高档次的大学,它在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学术影响力等方面都有着不俗的表现。要提高学校的档次,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要加强科研水平,提高科研能力;最后要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学术影响力。

樊芳芳发表的论文

音乐考研/浙江音乐学院考研/音乐学考研/优塔教育 王同 王同,男,中国音乐史学家,教授,音乐与舞蹈学(中国音乐史)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史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史学会会员、中国音乐教育学会视唱练耳教学委员会副会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浙江省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曾教授音乐史学、中国传统音乐、乐理与视唱练耳、和声学等课程。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并著有《实用视唱练耳教程》等专著及教材4部,完成省级以上教改和科研课题5项。 杨九华 杨九华,男,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以出色的成绩获得留学基金,并考取世界著名音乐学府——德国科隆音乐学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kln),通过理性和睿智的学习,于1997年获小提琴硕士学位。200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学习期间,2003年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赴德研究,以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以文献史料为据,围绕相关研究课题进行深入考察。200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05年,杨九华创建了西方音乐史精品课程网。1996年,杨九华便开始参与学术研讨活动,期间多次赴国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2003年更是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德国进行半年的学术调研工作。 朱宁宁 朱宁宁,女,博士、教授,西方音乐史、钢琴演奏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师,“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音乐、钢琴教学领域,尤其对当代西方音乐学理论、代表作曲家和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课题等。指导学生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孟凡玉 孟凡玉,男,教授,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音乐教育学、视唱练耳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现任教于浙江音乐学院。2009年曾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提名奖,曾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2008、2009连续2年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2009年曾获“李叔同艺术成就奖”。 林林 林林,男,研究生导师,教授,任中国满族音乐舞蹈研究会秘书长、常务理事。代表性论文有:《浅谈中国传统七声“音阶” 》(《中国音乐》2004年第一期);《浅析辽宁鼓乐“汉曲”与唐代大曲的关系》(《乐府新声》2004年第一期);《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看东北与中原音乐文化交流(《乐府新声》2005年第四期);《辽宁鼓乐汉曲的艺术特征》(《乐府新声》2006年第二期);《辽宁鼓乐汉曲的艺术特征》(乐府新声2006年第一期);《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的新视点》(《双年文录——音乐传播与资源共享探新》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年7月);传统与创新的交融——记2004沈阳音乐学院音乐作品比赛(民族器乐)(《乐府新声》2004年第4期)等。专著《音乐审美(欣赏)教程》(合著,2007年人民出版社)。目前承担课题《满-通古斯语族各民族音乐研究》、文化部科研项目《清代盛京宫廷乐舞研究》(副主编)。 南鸿雁 南鸿雁,女,民族音乐学家,博士,教授,音乐与舞蹈学(民族音乐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宗教音乐、说唱音乐、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薛罗军 薛罗军,男,著名民族音乐学家,博士。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1991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日本东京学艺大学教育学(音乐学专业)硕士、日本大阪大学文学(艺术学)博士。亚洲艺术教育学会秘书长,日本节奏协会理事。先后供职于日本文部科学省媒体教育开发中心、大阪大学文学部、神户女学院大学、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民族文化研究部、台湾成功大学等,代表作有《亚洲的音乐和文化》、《侗族音乐文化的静态和动态》等。 洪艳 洪艳,女,土家族,民族女高音,艺术学博士,浙江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第三期人才梯队成员、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二层次培养人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湖北民族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硕士研究生导师、客座教授。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文化部文化科学艺术研究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等多项,在音乐类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文章。获省级人才基金奖励多项。曾获中国星全国声乐比赛演唱金奖,获得中国畲族山歌大赛“中国民歌王”称号,演唱的作品曾获第九届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连续四次获得浙江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指导教师奖”,所培养的学生获得全国比赛演唱金奖,个人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少数民族音乐、声乐表演教学。 汪洋 汪洋,男,1976年1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原湖州师范学院院长,湖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其出版专著、词典等5部,发表学术论文14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市厅级课题7项,获教育部、省市艺术科研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先后被评选为湖州市首批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获浙江省高校“教坛新秀”称号、浙江省首届十佳青年教师暨五星级教师称号等。 秦序 秦序,教授,博士生导师。1948年生。在昆明长大,曾任职工厂和云南省歌舞团。1982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师从李纯一先生学习中国古代音乐史。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评议委员,音乐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音乐史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编著有《中国音乐史》、《六朝音乐文化研究》等论著,有论文集《一苇凌波》。曾参与国家艺术科研重大课题《中华艺术通史》,任执行副总主编和分卷主编。近年也参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我国申报联合国非遗名录的评审专家,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科研项目“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任执行副主编。 温和 温和,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博士,上海音乐学院高峰高原建设项目“生态音乐学团队”特聘专家。2017年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同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的公派博士后留学资格派赴德国。 杨成秀 杨成秀,音乐学博士、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发表学术论文《论北宋雅乐乐论的撰述类型与撰述语境》《礼乐相须为用:北宋吉礼用乐变迁中的礼乐观念》 《范镇雅乐观研究》等十余篇,参编《宋代音乐文化研究文论集》《中国历代乐论 · 宋代卷》等。 姚亚平 姚亚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成都人。现受聘于浙江音乐学院,担任音乐研究所特聘研究员。1984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留校任教,担任和声等技术理论课程。198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先后师从黄晓和、于润洋攻读西方音乐史硕士、博士学位;1995年获博士学位并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西方音乐教研室任教,先后担任音乐学系副系主任,科研处长,中国西方音乐研究会常务理事。在西方音乐史研究方面,比较注重观念史和思想史,著有《西方音乐的观念》、《复调的产生》、《性别焦虑与冲突》等专著。 李鹏程 李鹏程,副教授、青年作曲人、策划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届“成才之路”全国音乐创作研习班成员。中国文化艺术青年拔尖人才、中国大众文艺振兴先进个人、中国文化艺术人才管理中心一级音乐人、河北省委宣传部“燕赵文化之星工程”人选、公开发表音乐作品一百余首,三十余次获奖。曾策划多部国家图书馆馆藏书籍、参与策划十余次全国大型音乐展演活动。 瞿枫 瞿枫,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西方音乐史博士。分别于2009年、2012年和2015年在上海音乐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西方音乐史研究和音乐文献翻译工作。在上海音乐学院攻读博士期间完成博士论文《舒伯特“晚期风格”研究:1827-1828》,同时担任校内外三十余场学术讲座的翻译工作,并完成三十余万字的学术译著《19世纪钢琴音乐》。曾在《音乐研究》、《音乐艺术》、《星海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等音乐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曾多次参加国内重要的学术会议,2015年作为青年学者代表参加“2015·杭州·西方音乐学会第二届青年学者论坛”,2013年10月参加在上海音乐学院召开的《尼伯龙根指环》多学科专题论坛,2013年9月参加在沈阳音乐学院召开的西方音乐学会第四届年会。 夏滟洲 夏滟洲,男,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协西方音乐学会理事,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曾任教于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008年10月,受聘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评审专家。本科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博士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自1992年起,先后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2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 王瑞 王瑞,男,教授。1969年1月出生,汉族,籍贯安徽合肥,全日制研究生,文学博士,研究员,1992年7月参加工作,200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主任、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等职,现任浙江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由明日杂志官方发出的公告得知:2021年15期发表的论文有:《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营造法式》,《人生十六七》等。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