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波尔一生中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04:17:44

波尔一生中发表的论文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首次将量子假设应用到原子中,并对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作出了解释。他认为,电子只在一些特定的圆轨道上绕核运行。在 这些轨道上运行时并不发射能量,只当它从一个较高能量的轨道向一个较 低轨道跃迁时才发射辐射,反之吸收辐射。这个理论不仅在卢瑟福模型的 基础上解决了原子的稳定性问题,而且用于氢原子时与光谱分析所得的实验结果完全符合,因此引起了物理学界的震动。玻尔指导了19世纪20到年 代的物理学家理解量子理论听起来自相矛盾的基本结构,他实际上既是这 种理论的“助产师”又是护士。玻尔的量子化原子结构明显违背古典理论,同样招致了许多科学家的不满。但它在解释光谱分布的经验规律方面意外地成功,使它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不过玻尔的理论只能用于解决氢原子这样比较简单的情形,对于多电子的原子光谱便无法解释。旧量子论面临着危机,但不久就被突破。在这方面首先取得突破的是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他在大学时专业学的 是历史,但他的哥哥是研究X射线的著名物理学家。受他的影响,德布罗意大学毕业后改学物理,与兄长一起研究X射线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问 题。经过长期思考,德布罗意突然意识到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应该推广到一切物质粒子,特别是光子。1923年9月到10月,他连续发表了三篇论文,提出了电子也是一种波的理论,并引入了“驻波”的概念描述电子在 原子中呈非辐射的静止状态。驻波与在湖面上或线上移动的行波相对,吉 它琴弦上的振动就是一种驻波。这样就可以用波函数的形式描绘出电子的 位置。不过它给出的不是我们熟悉的确定的量,而是统计上的“分布概 率”,它很好地反映了电子在空间的分布和运行状况。德布罗意还预言电 子束在穿过小孔时也会发生衍射现象。1924年,他写出博士论文“关于量 子理论的研究”,更系统地阐述了物质波理论,爱因斯坦对此十分赞赏。 不出几年,实验物理学家真的观测到了电子的衍射现象,证实了德布罗意 的物质波的存在。

惠更斯 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相同的年龄在牛顿的科学家,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在数学和天文学,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开拓者,在机械和光学的发展显着的成就的杰出贡献。他建立的向心力的法律,动量守恒的原则,提高定时器。 海森堡 193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海森堡在1933年,他创立了量子力学(矩阵力学)。它导致发现氢的同素异形体。此外,他还获得了许多其他的奖励。 焦耳 焦耳最早的工作是电学和磁学等方面的研究,在开机后的电源热转化的实验研究。 1866年因为他的贡献,热学,电学和热力学方面,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柯铺徕金奖。 伽利略 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人类已经改变了世界,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板烟 卡文迪什可以是多方面的。大约在1784年,他研究了空气的组成,在普通空气中的氮占五分之四的氧气第五。他已确定的水的成分,当然,但它不是一个元素化合物。他还发现,硝酸。卡文迪什已经研究热的理论,考虑温度,气象,地磁。 卢瑟福 他建立了放射性放射性物质的原子内部的变化从底部。他通过α粒子散射物质,无可辩驳的论证了原子的核模型,从而一举引用的原子结构的研究在正确的轨道上,他被称为原子物理学之父。实现人工核反应是卢瑟福的一大贡献。 李政道 李政道和杨振宁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基于1956年的“李杨假说” - 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奇偶校验可能不守恒的,这是另外一个中国的女物理学家吴健雄( 1912-1997)是通过实验证实,推翻了过去在物理世界中的奇偶校验保护的法律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道路上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围场 他的第一张量分析和微分几何的的弹性壳和表壳统一理论的研究,提出了线壳理论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国际钱伟长方程。他也是第一个成功的系统摄动法处理非线性方程组,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仍然使用这种方法来对付这类问题。 他的第一张量分析和微分几何的的弹性壳和表壳统一理论的研究,提出了线壳理论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国际钱伟长方程。他也是第一个成功的系统摄动法处理非线性方程组,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仍然使用这种方法来对付这类问题。 牛顿 牛顿在科学上最杰出的贡献是微积分和经典力学的创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始人。 钱学森(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中国现代机械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机械科学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 2,钱三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研究院,核裂变优异的成绩,在许多跨学科和横截面学科的倡导者原子能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的重要贡献) 3,影响(地理学家,气象学家,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一代宗师,物候学研究的创始人,发起人) 李四光(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构造科学家第四纪冰期的科学家是中国的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化石新的分类标准,提出了震旦系在中国南方和北方石炭世的地层系统的建立,中国东部的第四纪冰期与他的显著贡献的地质科学。 ) 而元院士袁隆平(农艺师,混合稻育种专家,研究混合动力大米在中国,是世界上成功的使用的优点的混合饭第一人,他赢得了中国的第一个在全国主要发明奖于1981年创办人,国际,“父亲杂交水稻“)。 6,侯德榜(著名科学家,杰出的化工专家,在中国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先驱) 7,周培源(著名力学,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8,著名的桥梁专家,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茅以升() 邓稼先(物理学家在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动力学,以获得卓越的成就) 10日,通州市(生物学家,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 11日,钱伟长(著名力学之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行政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科学,写作是非常有利可图的,特别是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重要的摄动法领域的成就。) 12,Yanjici(的创始人之一,物理学家,教育家,现代物理学的研究。) 13日,吴有训(物理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教育家) 14日,张钰哲(中国现代天文学家,“中国制造”的小行星发现者。) 15,唐飞在哪里(微生物学家分离沙眼病毒在世界第一,沙眼病毒被称为“汤的病毒”) 16日,丁莹(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教育家,水稻专家,中国现代水稻科学主要奠基人。) 17日,梁熙(林农) 18日,林巧稚(在妇产科中国科学,第一个女院士学院的知名专家。) 19日,约瑟夫常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排名,他长期从事内科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是生活确珍和治疗多种胃肠病学创始人,无法治愈的疾病。) 20日,吴阶平(医生,医学教育家,中国泌尿外科,泌尿外科,男性,计划生育和其他突出贡献的先驱之一。)

见百度百科:尼尔斯·亨利克·大卫·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10.07~1962.11.18) 丹麦物理学家,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曾获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通过引入量子化条件,提出了玻尔模型来解释氢原子光谱,提出对应原理,互补原理和哥本哈根诠释来解释量子力学,对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研究领域原子物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系、对应原理、互补原理、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的穿透问题、原子核结构、电磁场测量) 哲学(互补性的推广、认识论) 核反应理论玻尔从1905年开始他的科学生涯,一生从事科学研究,整整达57年之久。他的研究工作开始于原子结构未知的年代,结束于原子科学已趋成熟,原子核物理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时代。他对原子科学的贡献使他无疑地成了20世纪上半叶与爱因斯坦并驾齐驱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原子结构理论在1913年发表的长篇论文《论原子构造和分子构造》中创立了原子结构理论,为20世纪原子物理学开辟了道路。 创建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1921年,在玻尔的倡议下成立了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学研究所。玻尔领导这一研究所先后达40年之久。这一研究所培养了大量的杰出物理学家,在量子力学的兴起时期曾经成为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学术中心,而且至今仍有很高的国际地位。 创立互补原理1928年玻尔首次提出了互补性观点,试图回答当时关于物理学研究和一些哲学问题。其基本思想是,任何事物都有许多不同的侧面,对于同一研究对象,一方面承认了它的一些侧面就不得不放弃其另一些侧面,在这种意义上它们是“互斥”的;另一方面,那些另一些侧面却又不可完全废除的,因为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还必须用到它们,在这种意义上说二者又是“互补”的。 按照玻尔的看法,追究既互斥又互补的两个方面中哪一个更“根本”,是毫无意义的;人们只有而且必须把所有的方面连同有关的条件全都考虑在内,才能而且必能(或者说“就自是”)得到事物的完备描述。 玻尔认为他的互补原理是一条无限广阔的哲学原理。在他看来,为了容纳和排比“我们的经验”,因果性概念已经不敷应用了,必须用互补性概念这一“更加宽广的思维构架”来代替它。因此他说,互补性是因果性的“合理推广”。尤其是在他的晚年,他用这种观点论述了物理科学、生物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中的无数问题,对西方学术界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 玻尔的互补哲学受到了许许多多有影响的学者们的拥护,但也受到另一些同样有影响的学者们的反对。围绕着这样一些问题,爆发了历史上很少有先例的学术大论战,这场论战已经进行了好几十年,至今并无最后的结论,而且看来离结束还很遥远。 原子核物理作为卢瑟福的学生,玻尔除了研究原子物理学和有关量子力学的哲学问题以外,对原子核问题也是一直很关心的。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他的研究所花在原子核物理学方面的力量更大了。他在30年代中期提出了核的液滴模型,认为核中的粒子有点像液滴中的分子,它们的能量服从某种统计分布规律,粒子在“表面”附近的运动导致“表面张力”的出现,如此等等。这种模型能够解释某些实验事实,是历史上第一种相对正确的核模型。在这样的基础上,他又于1936年提出了复合核的概念,认为低能中子在进入原子核内以后将和许多核子发生相互作用而使它们被激发,结果就导致核的蜕变。这种颇为简单的关于核反应机制的图像至今也还有它的用处。 当L.迈特纳和O.R.弗里施根据O.哈恩等人的实验提出了重核裂变的想法时,玻尔等人立即理解了这种想法并对裂变过程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玻尔并且预言了由慢中子引起裂变的是铀-235而不是铀-238。他和J.A.惠勒于1939年在《物理评论》上发表的论文,被认为是这一期间核物理学方面的重要成就。众所周知,这方面的研究导致了核能的大规模释放。 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电子虽做变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电磁波,这样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定态。 跃迁假设电子绕核转动处于定态时不辐射电磁波,但电子在两个不同定态间发生跃迁时,却要辐射(或吸收)电磁波(光子),其频率由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值决定 hν=△E 轨道量子化假设由于能量状态的不连续,因此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也不能任意取值,必须满足mvr=(nh/2π) 基地玻尔1909年和1911年先后获得哥本哈根大学科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随后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在约瑟夫·约翰·汤姆生(Joseph John Thomson)指导下从事原子物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卡文迪许实验室 (Cavendish laboratory)即英国剑桥大学的物理学系。筹建于1871年,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物理学研究和教育的中心之一;对近100年来物理学的发展起过非常出色的作用,前后培养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共达26人。 玻尔的研究基地——卡文迪什实验室主持这个实验室的历届教授是: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1871~1879)、瑞利(1879~1884)、约瑟夫·约翰·汤姆生(1885~1919)、欧内斯特·卢瑟福(1919~1937)、威廉·劳伦斯·布拉格(1938~1953)、N.F.莫脱(1953~1971)、A.B.皮帕德(1971~1978)、A.H.考克(1979~1984)、S.爱德华(1984~ )。 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创建,标志着物理学开始了在实验室中进行系统性实验的时代。它的优良传统是力求在新的领域中作出新的发现。在它100多年的历史中,重要的成就有:汤姆孙发现电子、卢瑟福发现元素的转变、E.V.阿普顿发现电离层、詹姆斯·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威廉·亨利·布拉格等发现一些重要的生物分子的结构、马克斯·赖尔等对射电源的普查、A.休伊什等发现脉冲星。 这个实验室另一个优良传统是,实验中所用的关键性实验装置都是由实验人员自己设计和制造。因此,许多非常有价值的物理实验用的仪器和设备,都出自这里,例如,约瑟夫·约翰·汤姆生的阴极射线管、F.W.阿斯顿的质谱仪、C.T.R.威耳孙的云室和P.W.S.布莱克持的自动云室、J.D.考克饶夫和E.T.S瓦耳顿的高压倍加器、考克饶夫的雷达、赖尔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 以实验为根据的理论探索,在这里同样受到重视,瑞利对声学理论的奠基性工作、F.H.C.克瑞克和J.D.沃森提出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导致的遗传学理论的进展、N.F.莫脱等关于固体物理学理论的系统研究等都是极有影响的理论成就。 这个实验室是“天才的苗圃”,注重人才的培养。30年代之前,英国、美国的著名物理学家大多出于这个实验室。其他各国来这里深造或工作过的物理学家,比比皆是;其中有中国物理学家霍秉权、张文裕、李国鼎、周长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来这里工作、进修或学习的中国学者已近10名。 卡文迪什实验室的研究作风强调独立性。对于学生也要求自行选择课题,自行装置仪器和安排实验。有些成果是由学生阶段的人做出的。B.D.约瑟夫森发展超导节的理论、J.贝尔最先注意到脉冲星的信号,当时他们都是研究生。 卡文迪什实验室首先注意到,随着物理实验规模的变大,研究组织应向集团性发展。1938年,W.L.布喇格将整个实验室按课题分组,形成一些有确定研究方面的工作集团。这种科学研究的组织管理形式,为以后的许多物理研究机构所仿效。 1967年后,实验室迁到剑桥西区。新址由四个相连的建筑物构成:卢瑟福楼供高能物理和天体物理研究用,莫脱楼供固体物理研究用,布拉格楼中包括大学生物理实验室、图书馆和附属工厂,另一个建筑是计算机房。现在实验室有研究人员100多人,研究生约150人;每年经费约300余万英镑。 卡文迪什实验室既是从事科研的有名实验室,也是进行物理学教学的好课堂。在实验室旧址的顶层阁楼上是训练物理学系学生的实验室,不少有名的物理学家在这里接受物理学的基本训练。主持这项工作的G.F.C.西勒,自1902年起在这里讲授物理,直到1946年80岁的时候。 (n=1,2,3……) 著述《论原子和分子结构》 《原子物理学和人类知识》《原子物理学和人类知识续》 《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注:我国著名的科学史家戈革教授 (1922~2007)译有《尼尔斯.玻尔集》共十二卷。

波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他于1913年在原子结构问题上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提出了定态假设和频率法则,从而奠定了这一研究方向的基础。波尔指出: (1)在原子系统的设想的状态中存在著所谓的"稳定态"。在这些状态中,粒子的运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经典力学规律,但这些状态稳定性不能用经典力学来解释,原子系统的每个变化只能从一个稳定态完全跃迁到另一个稳定态。 (2)与经典电磁理论相反,稳定原子不会发生电磁辐射,只有在两个定态之间跃迁才会产生电磁辐射。辐射的特性相当於以恒定频率作谐振动的带电粒子按经典规律产生的辐射,但频率u与原子的运动不是单一关系,而是由下面的关系来决定 h = E'-E"。这就是波尔的原子能。 生平简述 波尔1885年10月7日出生於丹麦的哥本哈根。他父亲是一位生理学教授,思想开明。为使两个儿子从小就热爱自然科学,经常与朋友们一起就科学、哲学、文化及政治等问题进行有趣的讨论,以薰陶波尔和它的弟弟海拉德。除此之外,波尔的父亲还极为重视两个儿子的体质,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所以,波尔和弟弟在少年时代就成了著名足球运动员,长大以后,他弟弟还进入了国家足球队,而波尔还具有了兵兵球、帆船和滑雪等终身爱好。 波尔在童年时代是一个行动缓慢、做事专心的孩子。他在学校里各门功课都很好,尤其是物理学和数学。他还酷爱文学,但本族语学得很费力。他一生都用功克服这一困难,花了很多时间一遍一遍地抄写手稿 不管是科学论文、大会发言稿,还是给朋友的信件。这反映了波尔对准确性的迫切要求和使自己的著作能传递尽可能多信息的强烈愿望。为了培养波尔的动手能力,他父亲为他购置了车床和工具。心灵手巧的波尔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金工技术,并敢於修理一切损坏了的东西,家里的钟表或自行车坏了,都是波尔自己动手修理。 在中学时代,波尔虽然是班里的第一名,但他从来不爱虚荣,甚至不曾为争夺第一名奋斗过。 他思维非常迅速,自然地、毫不拘束地发展著自己的才能,并毫不动摇地选择了自己的道路 做一个物理学家。 1903年,波尔顺利地中学毕业,进入了哥本哈根大学自然科学系。起初,他酷爱在大学的实验室里做实验,到二年级时,他决定参加丹麦皇家科学协会组织的优秀论文竞赛用瑞刊在1873年提出的射流振动法测定?获得了卡尔斯堡基金会的一笔助学金,从而有机会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跟随当时最有权威的物理学家J.J·汤木生 进行深造。 但波尔和J.J·汤姆逊处得并不融洽,原因是波尔和J.J·汤姆逊 第一次见面时就指出了J.J.汤姆逊 一篇论文中一些他认为错误的地方。于是,在1912年春转到了曼彻斯特大学的卢瑟福实验室工作。 实验室里有许多被卢瑟福发现和吸引来的优秀青年人才,如盖革、马考瓦、马斯登、埃万斯、拉歇尔、法扬斯、莫寒莱、海鸟希、查兑克 、达尔文等,波尔和他们相处得非常好,并和其中大部人成了终生朋友。这当中关系最好的,除了卢瑟福之外,就是海鸟希了。这位匈牙利物理学家是一位十分机敏可爱的交谈伙伴,时时处处成为集体的中心。他帮助波尔了解实验室当前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熟悉实验室的每个成员,并且海鸟希还精通化学,而波尔正好极需要这方面的知识。 波尔在卢瑟福的实验室工作了四个多月,於1912年7月底回国,因为他将在8月1日举行婚礼。在卢瑟福实验室工作的四个多用里,波尔收获极大,他对卢瑟福衷心敬重,无论在为人方面还是在治学方面,卢瑟福都是他的楷模。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之间深厚而纯朴的友谊就这样开始了,这一友谊延续了四分之一世纪,直到卢瑟福过早地离世。 1912年9月,波尔到哥本哈根大学担任编外副教授,主讲热力学的力学基础。波尔在讲课中表现出一个教师的非凡才干,不管多难理解的问题,他都讲得清清楚楚、饶有兴趣。 在上课的同时,波尔继续在理论上进行探索,1913年,他发表了著名论文《原子和分子的结构》,成为他迈向森严的科学王国的伟大起步。 1914年10月,波尔又应邀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任副教授,主讲热力学、运动学、电磁学和电子理论,并继续进行实验研究和原子结构理论及带电粒子制动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著波尔声望的不断提高,哥本哈根大学决定为波尔设立理论物理学教授职位,于是,波尔於1916年夏天回国,成为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第二年,他又被选为丹麦皇家科学协会会员。 19l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卢瑟福又邀请波尔去担任他们不久前专门设置的哲学博士职务,但波尔为了发展丹麦的物理学研究而婉言谢绝了。 1920年9月,在波尔的不懈努力下,哥本哈根大学终於建成了理论物理研究所,这个研究所成了吸引年轻而有富有天才的理论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研究原子及微观世界问题的白心。 海森堡、克拉迈尔斯、狄拉克、泡利、赫韦希、哈尔特列、朗道、派耶尔斯等许多杰出的物理学家都先后在这里工作过。在研究所里,波尔充分发挥每个年轻人的才干和独创性,从不借助行政手段进行领导,也不喜欢用指示或命令,因而充满著集体主义和友善精神。环境没有拘束,工作集思广益,解决了许多现代物理学最深奥的课题,形成了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而波尔成了这一大学派的领袖。有人问波尔他的学派成功的奥秘何在,波尔回答说:"我从来不怕在青年人面前出丑。" 波尔的每一天都被工作挤得满满的,即使晚年也像青年时代一样精力充沛,这使许多人感到惊奇。他不习惯使用时间表,从来不按工作计划工作,在节日和假日里也常常工作,甚至从挪威滑雪归来也不止一次地带回突然成熟的思想,在乘船远航时也不停止工作。因此,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给波尔做助手的。要做他的助手,不仅要有坚强的神经系统,而且要放弃几乎全部的个人自由。因为这位导师在一天24小时内,随时都可能来找你谈一谈有关当前主要问题的复杂性,或者谈一谈他忽然想到的一个什麼主意,或者让你帮助他校正某种见解等。 1922年,波尔因对研究原子的结构和原子的辐射所做得重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为此,整个丹麦都沉浸在喜悦之中,举国上下都为之庆贺,波尔成了最著名的丹麦公民。为了支持正义与和平,波尔将自己的诺贝尔金质奖章捐给了芬兰战争。后来,人们又为他募集黄金重铸了一枚,永远陈列在丹麦博物馆里。 1924年6月,波尔被英国剑桥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授予科学博士名誉学位,剑桥哲学学会接受他为正式会员,12月又被选为俄罗斯科学院的外国通讯院士。 1927年初,海森堡、玻恩、约尔丹、薛定谔、狄拉克等成功地创立了原子内部过程的全新理论 量子力学,波尔对量子力学的创立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1927年9月,波尔首次提出了"互补原理",奠定了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解释的基础,并从此开始了与爱因斯坦持续多年的关於量子力学意义的论战。爱因斯坦提出一个又一个的想像实验,力求证明新理论的矛盾和错误,但波尔每次都巧妙地反驳了爱因斯坦的反对意见。这场长期的论战从许多方面促进了破尔观点的完善,使他在以后对互补原理的研究中,不仅运用到物理学,而且运用到其他学科。 1933年,希特勒夺取了政权,德国成了法西斯国家,这对於丹麦来说是一个危险的邻邦。波尔不是一个对什麼都不关心的人,他既关心政治时事、国家生活,也关心国际事件。他对当时法西斯政权实行的种族迫害和政治迫害深感忧愁和愤怒,积极创立和参加了丹麦救援移民委员会,对从德国逃难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及其他难民,给予了尽力的支持相帮助。 1940年4月,德国侵占了丹麦,丹麦政府宣布投降。美国、英国等许多国家的大学打电报给波尔,邀请波尔全家到他们那里去避难和工作。波尔非常不安,友好的关心和对自己命运的焦虑打动著他的心。但是,这一切都没能动摇他留在自己的岗位 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决心。 波尔相信,这一切都是暂时的,不久都会过去。因此,不应该陷入苦闷,要坚持下去继续工作,抵抗侵略者,为共同的斗争做出贡献。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波尔日见消瘦,然而他却勇敢地和毫不妥协地坚持著。波尔不隐瞒自己的好恶爱憎,拒绝与侵略者合作并不与支持侵略者的人来往。 1943年9月,希特勒政权准备逮捕波尔,为了避免遭到迫害,波尔在反抗运动参加者的帮助下冒著极大的危险逃到了瑞典。在瑞典,他帮助安排了几乎所有的丹麦籍犹太人逃出了希特勒毒气室的虎口。过了不久,林德曼来电报邀请波尔到英国工作,波尔在乘坐一架小型飞机飞往英国的途中几乎因缺氧而丧生。在英国待了两个月后,根据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魁北克协议,美国和英国物理学家应密切合作共同工作。于是波尔被任命为英国的顾问与查德威克等一批英国原子物理学家远涉重洋去了美国,参加了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波尔由於担心德国率先造出原子弹,给世界造成更大的威胁,所以也和爱因斯坦一样,以科学顾问的身分积极推动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但他坚决反对在对日战争中使用原子弹,也坚决反对在今后的战争中使用原子弹,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原子能的观点。他积极与美国和英国的国务活动家取得联系,参加了禁止核实验,争取和平、民主和各民族团结的斗争。对於原子弹给日本造成的巨大损失,他感到非常内疚,并为此发表了《科学与文明》和《文明的召唤》两篇文章,呼吁各国科学家加强合作,各平利用原子能,对那些可能威胁世界安全的任何步骤进行国际监督,为各民族今后无忧无虑地发展自己的科学文化而斗争。 1945年8月20日,波尔又回到了丹麦,继续担任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并被重新选为丹麦皇家科学协会主席。在以后的日子里,波尔不仅积极参加和领导原子物理的理论研究,而且继续致力於发展原子能的和平利用。随著时间的推移,波尔为争取和平事业和国际合作而进行的斗争广为人们所知,他的威信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了。因此,1957年他理所当然的被授予第一届"和平利用原子能"奖。 波尔成了丹麦的骄傲,全国广泛举行了庆祝他诞辰60周年和70周年的活动。在庆祝他60周年诞辰时,为他建立了40万克朗的独立基金,以便他用来鼓励各种研究活动。在祝他70周年诞辰时,国王授予他丹麦一级勋章,政府和科协会决定设立铸有他头像的波尔金质奖章,用来奖励那些有卓越贡献的现代物理学家。 波尔在暮年时,仍然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和社会活动,为巩固各国科学家的国际合作而到处奔波,直到1962年11月18日与世长辞。 从此,人们矢去了一位天才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一位争取世界和平和各国人民相互谅解的战士,一位纯朴、诚实、善良和平易近人的全人类的朋友。世界上许多国家约有关机构给丹麦皇家科学协会发来了无数唔电、信函,沉痛悼念这位科学巨人。 12月14日,隆重举行了纪念波尔的大会,国王夫妇、波尔的妻子、儿子、儿媳及许多波尔的朋友和同事出席了大会。大会的报告介绍了波尔对物理学和哲学的发展所做的不朽贡献,以及他的活动对皇家科学协会的重大意义。夜晚,大家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倾谈对波尔的怀念。 为了纪念波尔,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被命名为尼尔斯.波尔研究所。

尼尔斯波尔发表的论文

尼尔斯·玻尔是现代物理学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他最著名的贡献是对量子理论和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子结构研究。

1885年出生于哥本哈根,父母受过良好教育,玻尔从小就对物理学感兴趣。他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间一直学习这门学科,并于1911年在哥本哈根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当他还是学生时,玻尔在哥本哈根的科学院举办的一场竞赛中获胜,因为他对使用振荡流体射流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研究。波尔在他父亲(一位著名的生理学家)的实验室里工作,进行了几项实验,甚至自己制作了玻璃试管。

波尔通过考虑水的粘度,并结合有限的振幅而不是无穷小的振幅,超越了当前的液体表面张力理论一个。他在最后一刻提交了论文,获得了第一名和一枚金牌。根据Nobelprize.org的报道,他改进了这些想法,并将其提交给伦敦皇家学会,并于1908年在《皇家学会哲学事务》杂志上发表。他的后续工作越来越理论化。正是在进行金属电子理论博士论文的研究时,玻尔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斯·普朗克早期的量子理论,该理论将能量描述为微小粒子或量子。

1912年,玻尔被介绍给欧内斯特·卢瑟福时,正在英国为诺贝尔奖获得者J.J.汤普森工作,他对原子核的发现和原子模型的发展使他在1908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在卢瑟福的指导下,玻尔开始研究原子的性质。

玻尔于1913年至1914年在哥本哈根大学担任物理学讲师,并于1914年至1916年在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担任类似职位。1916年回到哥本哈根大学,成为理论物理学教授。1920年,他被任命为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结合卢瑟福对原子核的描述和普朗克关于量子的理论,玻尔解释了原子内部发生的事情,并绘制了原子结构图。这项工作使他在1922年获得了自己的诺贝尔奖。

同年,他开始与卢瑟福的研究,波尔结婚了他一生的挚爱,玛格丽特Nørlund,与他有六个儿子。后来,他成为丹麦皇家科学院院长,也是世界各地科学院院士。

当纳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入侵丹麦时,玻尔设法逃到了瑞典。他在英国和美国度过了战争的最后两年,在那里他参与了原子能项目。然而,对他来说,重要的是要将他的技能用于善而不是暴力。他致力于和平利用原子物理学和解决发展毁灭性原子武器引起的政治问题。他认为各国之间应该完全开放,并在1950年致联合国的公开信中写下了这些观点。

玻尔对现代物理学的最大贡献是原子模型。玻尔模型显示原子是一个被轨道电子包围的带正电的小原子核。

玻尔是第一个发现电子在分离轨道围绕着原子核,外轨道上的电子数决定着元素的性质。

元素周期表上的化学元素bohrium(Bh),编号107,以他的名字命名,

玻尔的理论工作为科学家理解核裂变做出了重大贡献。根据他的液滴理论,液滴提供了原子核的精确表示。

这一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分裂铀原子的第一次尝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波尔是原子弹发展的重要一步,尽管他在二战期间为美国原子能项目做出了贡献,但他还是直言不讳地提倡和平利用原子物理学,并提出了波尔的互补性概念,他在1933年至1962年间的一系列文章中提到,电子可以被看作两种方式,一种是粒子,一种是波,但绝不能同时被看作两种方式。

这个概念构成了早期量子理论的基础,也解释了无论人们如何看待电子,对其性质的所有理解都必须植根于经验测量。玻尔的理论强调,实验的结果深受测量工具的影响。

玻尔对量子力学研究的贡献在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永远被铭记,他在1920年帮助建立了这个研究所,直到去世1962年。后来为了纪念他,它被重新命名为尼尔斯玻尔研究所。

“每一个伟大而深刻的困难都有自己的解决办法。它迫使我们为了找到它而改变自己的想法。

“我们称为真实的一切都是由不能被视为真实的东西构成的。”

“独裁的最好武器是秘密,但民主的最好武器应该是公开的武器。”

“永远不要把自己表达得比你能表达得更清楚。”思考。

由Traci Pedersen,Live Science贡献者

波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他于1913年在原子结构问题上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提出了定态假设和频率法则,从而奠定了这一研究方向的基础。波尔指出: (1)在原子系统的设想的状态中存在著所谓的"稳定态"。在这些状态中,粒子的运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经典力学规律,但这些状态稳定性不能用经典力学来解释,原子系统的每个变化只能从一个稳定态完全跃迁到另一个稳定态。 (2)与经典电磁理论相反,稳定原子不会发生电磁辐射,只有在两个定态之间跃迁才会产生电磁辐射。辐射的特性相当於以恒定频率作谐振动的带电粒子按经典规律产生的辐射,但频率u与原子的运动不是单一关系,而是由下面的关系来决定 h = E'-E"。这就是波尔的原子能。 生平简述 波尔1885年10月7日出生於丹麦的哥本哈根。他父亲是一位生理学教授,思想开明。为使两个儿子从小就热爱自然科学,经常与朋友们一起就科学、哲学、文化及政治等问题进行有趣的讨论,以薰陶波尔和它的弟弟海拉德。除此之外,波尔的父亲还极为重视两个儿子的体质,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所以,波尔和弟弟在少年时代就成了著名足球运动员,长大以后,他弟弟还进入了国家足球队,而波尔还具有了兵兵球、帆船和滑雪等终身爱好。 波尔在童年时代是一个行动缓慢、做事专心的孩子。他在学校里各门功课都很好,尤其是物理学和数学。他还酷爱文学,但本族语学得很费力。他一生都用功克服这一困难,花了很多时间一遍一遍地抄写手稿 不管是科学论文、大会发言稿,还是给朋友的信件。这反映了波尔对准确性的迫切要求和使自己的著作能传递尽可能多信息的强烈愿望。为了培养波尔的动手能力,他父亲为他购置了车床和工具。心灵手巧的波尔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金工技术,并敢於修理一切损坏了的东西,家里的钟表或自行车坏了,都是波尔自己动手修理。 在中学时代,波尔虽然是班里的第一名,但他从来不爱虚荣,甚至不曾为争夺第一名奋斗过。 他思维非常迅速,自然地、毫不拘束地发展著自己的才能,并毫不动摇地选择了自己的道路 做一个物理学家。 1903年,波尔顺利地中学毕业,进入了哥本哈根大学自然科学系。起初,他酷爱在大学的实验室里做实验,到二年级时,他决定参加丹麦皇家科学协会组织的优秀论文竞赛用瑞刊在1873年提出的射流振动法测定?获得了卡尔斯堡基金会的一笔助学金,从而有机会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跟随当时最有权威的物理学家J.J·汤木生 进行深造。 但波尔和J.J·汤姆逊处得并不融洽,原因是波尔和J.J·汤姆逊 第一次见面时就指出了J.J.汤姆逊 一篇论文中一些他认为错误的地方。于是,在1912年春转到了曼彻斯特大学的卢瑟福实验室工作。 实验室里有许多被卢瑟福发现和吸引来的优秀青年人才,如盖革、马考瓦、马斯登、埃万斯、拉歇尔、法扬斯、莫寒莱、海鸟希、查兑克 、达尔文等,波尔和他们相处得非常好,并和其中大部人成了终生朋友。这当中关系最好的,除了卢瑟福之外,就是海鸟希了。这位匈牙利物理学家是一位十分机敏可爱的交谈伙伴,时时处处成为集体的中心。他帮助波尔了解实验室当前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熟悉实验室的每个成员,并且海鸟希还精通化学,而波尔正好极需要这方面的知识。 波尔在卢瑟福的实验室工作了四个多月,於1912年7月底回国,因为他将在8月1日举行婚礼。在卢瑟福实验室工作的四个多用里,波尔收获极大,他对卢瑟福衷心敬重,无论在为人方面还是在治学方面,卢瑟福都是他的楷模。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之间深厚而纯朴的友谊就这样开始了,这一友谊延续了四分之一世纪,直到卢瑟福过早地离世。 1912年9月,波尔到哥本哈根大学担任编外副教授,主讲热力学的力学基础。波尔在讲课中表现出一个教师的非凡才干,不管多难理解的问题,他都讲得清清楚楚、饶有兴趣。 在上课的同时,波尔继续在理论上进行探索,1913年,他发表了著名论文《原子和分子的结构》,成为他迈向森严的科学王国的伟大起步。 1914年10月,波尔又应邀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任副教授,主讲热力学、运动学、电磁学和电子理论,并继续进行实验研究和原子结构理论及带电粒子制动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著波尔声望的不断提高,哥本哈根大学决定为波尔设立理论物理学教授职位,于是,波尔於1916年夏天回国,成为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第二年,他又被选为丹麦皇家科学协会会员。 19l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卢瑟福又邀请波尔去担任他们不久前专门设置的哲学博士职务,但波尔为了发展丹麦的物理学研究而婉言谢绝了。 1920年9月,在波尔的不懈努力下,哥本哈根大学终於建成了理论物理研究所,这个研究所成了吸引年轻而有富有天才的理论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研究原子及微观世界问题的白心。 海森堡、克拉迈尔斯、狄拉克、泡利、赫韦希、哈尔特列、朗道、派耶尔斯等许多杰出的物理学家都先后在这里工作过。在研究所里,波尔充分发挥每个年轻人的才干和独创性,从不借助行政手段进行领导,也不喜欢用指示或命令,因而充满著集体主义和友善精神。环境没有拘束,工作集思广益,解决了许多现代物理学最深奥的课题,形成了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而波尔成了这一大学派的领袖。有人问波尔他的学派成功的奥秘何在,波尔回答说:"我从来不怕在青年人面前出丑。" 波尔的每一天都被工作挤得满满的,即使晚年也像青年时代一样精力充沛,这使许多人感到惊奇。他不习惯使用时间表,从来不按工作计划工作,在节日和假日里也常常工作,甚至从挪威滑雪归来也不止一次地带回突然成熟的思想,在乘船远航时也不停止工作。因此,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给波尔做助手的。要做他的助手,不仅要有坚强的神经系统,而且要放弃几乎全部的个人自由。因为这位导师在一天24小时内,随时都可能来找你谈一谈有关当前主要问题的复杂性,或者谈一谈他忽然想到的一个什麼主意,或者让你帮助他校正某种见解等。 1922年,波尔因对研究原子的结构和原子的辐射所做得重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为此,整个丹麦都沉浸在喜悦之中,举国上下都为之庆贺,波尔成了最著名的丹麦公民。为了支持正义与和平,波尔将自己的诺贝尔金质奖章捐给了芬兰战争。后来,人们又为他募集黄金重铸了一枚,永远陈列在丹麦博物馆里。 1924年6月,波尔被英国剑桥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授予科学博士名誉学位,剑桥哲学学会接受他为正式会员,12月又被选为俄罗斯科学院的外国通讯院士。 1927年初,海森堡、玻恩、约尔丹、薛定谔、狄拉克等成功地创立了原子内部过程的全新理论 量子力学,波尔对量子力学的创立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1927年9月,波尔首次提出了"互补原理",奠定了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解释的基础,并从此开始了与爱因斯坦持续多年的关於量子力学意义的论战。爱因斯坦提出一个又一个的想像实验,力求证明新理论的矛盾和错误,但波尔每次都巧妙地反驳了爱因斯坦的反对意见。这场长期的论战从许多方面促进了破尔观点的完善,使他在以后对互补原理的研究中,不仅运用到物理学,而且运用到其他学科。 1933年,希特勒夺取了政权,德国成了法西斯国家,这对於丹麦来说是一个危险的邻邦。波尔不是一个对什麼都不关心的人,他既关心政治时事、国家生活,也关心国际事件。他对当时法西斯政权实行的种族迫害和政治迫害深感忧愁和愤怒,积极创立和参加了丹麦救援移民委员会,对从德国逃难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及其他难民,给予了尽力的支持相帮助。 1940年4月,德国侵占了丹麦,丹麦政府宣布投降。美国、英国等许多国家的大学打电报给波尔,邀请波尔全家到他们那里去避难和工作。波尔非常不安,友好的关心和对自己命运的焦虑打动著他的心。但是,这一切都没能动摇他留在自己的岗位 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决心。 波尔相信,这一切都是暂时的,不久都会过去。因此,不应该陷入苦闷,要坚持下去继续工作,抵抗侵略者,为共同的斗争做出贡献。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波尔日见消瘦,然而他却勇敢地和毫不妥协地坚持著。波尔不隐瞒自己的好恶爱憎,拒绝与侵略者合作并不与支持侵略者的人来往。 1943年9月,希特勒政权准备逮捕波尔,为了避免遭到迫害,波尔在反抗运动参加者的帮助下冒著极大的危险逃到了瑞典。在瑞典,他帮助安排了几乎所有的丹麦籍犹太人逃出了希特勒毒气室的虎口。过了不久,林德曼来电报邀请波尔到英国工作,波尔在乘坐一架小型飞机飞往英国的途中几乎因缺氧而丧生。在英国待了两个月后,根据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魁北克协议,美国和英国物理学家应密切合作共同工作。于是波尔被任命为英国的顾问与查德威克等一批英国原子物理学家远涉重洋去了美国,参加了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波尔由於担心德国率先造出原子弹,给世界造成更大的威胁,所以也和爱因斯坦一样,以科学顾问的身分积极推动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但他坚决反对在对日战争中使用原子弹,也坚决反对在今后的战争中使用原子弹,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原子能的观点。他积极与美国和英国的国务活动家取得联系,参加了禁止核实验,争取和平、民主和各民族团结的斗争。对於原子弹给日本造成的巨大损失,他感到非常内疚,并为此发表了《科学与文明》和《文明的召唤》两篇文章,呼吁各国科学家加强合作,各平利用原子能,对那些可能威胁世界安全的任何步骤进行国际监督,为各民族今后无忧无虑地发展自己的科学文化而斗争。 1945年8月20日,波尔又回到了丹麦,继续担任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并被重新选为丹麦皇家科学协会主席。在以后的日子里,波尔不仅积极参加和领导原子物理的理论研究,而且继续致力於发展原子能的和平利用。随著时间的推移,波尔为争取和平事业和国际合作而进行的斗争广为人们所知,他的威信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了。因此,1957年他理所当然的被授予第一届"和平利用原子能"奖。 波尔成了丹麦的骄傲,全国广泛举行了庆祝他诞辰60周年和70周年的活动。在庆祝他60周年诞辰时,为他建立了40万克朗的独立基金,以便他用来鼓励各种研究活动。在祝他70周年诞辰时,国王授予他丹麦一级勋章,政府和科协会决定设立铸有他头像的波尔金质奖章,用来奖励那些有卓越贡献的现代物理学家。 波尔在暮年时,仍然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和社会活动,为巩固各国科学家的国际合作而到处奔波,直到1962年11月18日与世长辞。 从此,人们矢去了一位天才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一位争取世界和平和各国人民相互谅解的战士,一位纯朴、诚实、善良和平易近人的全人类的朋友。世界上许多国家约有关机构给丹麦皇家科学协会发来了无数唔电、信函,沉痛悼念这位科学巨人。 12月14日,隆重举行了纪念波尔的大会,国王夫妇、波尔的妻子、儿子、儿媳及许多波尔的朋友和同事出席了大会。大会的报告介绍了波尔对物理学和哲学的发展所做的不朽贡献,以及他的活动对皇家科学协会的重大意义。夜晚,大家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倾谈对波尔的怀念。 为了纪念波尔,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被命名为尼尔斯.波尔研究所。

迈克尔波特发表的论文

第一点《竞争论》是一本将不断地为未来的公司和国家战略提供理论基础的书。作者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力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哈佛商学院讲座教授。本书被商学院的教师、攻读MBA的学生奉为经典,西方的经理人们更将书中的理论视为获取竞争优势的至胜法宝。波特的“竞争优势论”引导着公司、城市、甚至国家,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展开着竞争,为全球的企业领导人和国家领导提供着咨询和建议。书中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曾在商品权威杂志《哈佛商业评论》中刊载,每一篇文章都体现了波特对竞争的丰富认识,阅读本书就是与波特共同展开其思维历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其理论的形成、深化和与时俱进。《竞争论》目录导论第一篇 竞争与战略:核心概论第一章 竞争力如何塑造战略第二章 战略是什么第三章 如何利用信息形成竞争优势第四章 夕阳产业的残局战略第五章 从竞争优势到公司战略第二篇 地点的竞争力第六章 国家竞争优势第七章 产业簇群与竞争:企业、政府和机构的新议题第八章 全球化企业如何成为赢家第九章 跨地点的竞争:透过全球化战略增强竞争优势第三篇 以竞争力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第十章 绿色竞争力:解开僵局第十一章 城中区的竞争优势第十二章 医疗业的竞争力第十三章 资本劣势:美国欲振乏力的资本投资体系

迈克尔·波特(M. E. Porter)的《竞争战略》(1980)可谓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高峰,书中许多思想被视为战略管理理论的经典,比如五种竞争力(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领先、标新立异和目标集聚)、价值链的分析等。通过对产业演进的说明和各种基本产业环境的分析,得出不同的战略决策。这一套理论与思想在全球范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竞争战略》与后来的《竞争优势》(1985年)以及《国家竞争优势》成为著名的"波特三部曲"。

哥德尔一生发表的论文

我们中国人:华罗庚,陈景润。秦九韶,祖冲之....国外有欧几里得 笛卡尔、费马、莱布尼茨、欧拉、高斯、希尔伯特!

那么,哥德尔究竟做出了什么贡献,让人们赋予他如此伟大的光环呢?哥德尔与好友爱因斯坦这就不得不说到哥德尔在1931年证明的一个定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正是这个定理让哥德尔名垂千古。这个定理的成果直接影响到了今天的人工智能和大脑神经科学的前沿,并且也必将在未来人类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主要内容可以如下表示:在任何一个相容的形式化数学理论中,只要它可以在其中定义自然数的概念,就可以在其中找出一个命题,在该系统中既不能证明它为真,也不能证明它为假。换句话说:一个包含自然数的体系下,存在着一个问题,在该体系的基础公理下永远也不能证明该问题是对的,同时也永远无法证明该问题是错的。在数学的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这样的问题。举世闻名的费马大定理就曾经让数学家陷入这样的困惑。在三百多年的漫长探索中,很多数学家对费马大定理是否能证明或给出反例都表示出了极大的悲观。而另外两个世界知名的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和黎曼猜想,由于哥德尔提出了幽灵般的不完备定理,迄今为止,也被少数数学家悲观地预测为不能证明也不能否证的问题。但是,这也并不表示此类问题就没有解决的希望,只不过是基于数论的基础公理无法证明该类问题而已,人们需要利用其它形式系统的方法来实现跨界证明。费马大定理最后就是利用椭圆曲线的工具才得以完美解决,1995年,英国数学家怀尔斯在潜心面壁8年后终于解决了这个困扰人类358年的难题。如果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只是在数学领域显示出顽强生命力的话,那么它的影响力要有限得多,而让它真正大放异彩的,是其随后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浪潮中的应用。数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公理之上,在逻辑推理的辅助下往各个方向无限延伸。构成数学推理的语言是一套符号运算系统,在基本公理的奠基下,人们可以依靠逻辑递归地推导出一系列毋庸置疑的结论。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其实揭示了这种基于数论有限公理的形式主义逻辑的不完备性。即人们可以在其中添加无限多的公理而与之前的公理没有任何矛盾,且这些新加入的公理无法用之前的公理递归枚举得出。这对当代的计算机科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现代的计算机都是基于冯·诺依曼提出的二进制数字运算的基本原理和一系列基础公理,其执行一般由输入、处理和输出组成。尽管计算机在速度和执行效率上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但是其处理数据的思路仍然是基于一定的递归规则运算来判断命题的真伪,从而输出结果。然而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却无情地揭示了计算机的隐患:至少存在一个命题,递归程序无法判断其真伪。系统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时必然陷入无限卡壳的状态。解决这一致命缺陷的办法只有无限扩展公理集,但由于计算机的存储始终是有限的,因此我们永远也无法造出完美的计算机。这样,基于冯·诺依曼理论构建的计算机从诞生开始就有着先天的“基因”缺陷。也正因为如此,一些数学家认为人类的“直觉”不受该定理的限制,所以计算机永远不可能具有人脑的能力。人工智能无论如何发展,也无法具备人类的智慧。但另外一些研究指出人类思维也是不完备的,人脑的“思考”和电脑的“运算”基本原理一致。电脑用电子元件的“开、闭”和电信号的传递,人脑则相应表现为神经原的“冲动、抑制”和化学信号的传递。这种相似的联系直接导致人脑的思考也是符合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条件的,因此人类的思维系统也是不完备的。在生活实践中,人们是通过思考来建立对世界的客观认识和描述的,而语言则是人们彼此交流思考结果的有力工具。对人脑而言,思维推理系统的不完备也就意味着存在不能用思维证实的问题。简而言之,现实中总有那么一些问题或者想法,我们无法用思维来证实或者否定它,从而也就无法用语言来完全准确的表达我们的思想。由于思维是客观实在的近似反映,语言则是思维的近似表达。这就是我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背后的数学原因。

主要成就

在20世纪初,他证明了形式数论(即算术逻辑)系统的“不完全性定理”:即使把初等数论形式化之后,在这个形式的演绎系统中也总可以找出一个合理的命题来,在该系统中既无法证明它为真,也无法证明它为假。

这一著名结果发表在1931年的论文中。他还致力於连续统假设的研究,在1930年采用一种不同的方法得到了选择公理的相容性证明。3年以后又证明了(广义)连续统假设的相容性定理,并于1940年发表。他的工作对公理集合论有重要影响,而且直接导致了集合和序数上的递归论的产生。

此外,哥德尔还从事哲学问题的研究。他热衷於用数理逻辑的方法来分析哲学问题,认为健全的哲学思想和成功的科学研究密切相关。他在1967年致中国数学家王浩的信中,自称为“客观主义”,并说他的客观主义观点对於他的逻辑研究来说是根本的。

1951年获爱因斯坦勋章。哥德尔一生发表论著不多。他发表於1931年的论文《〈数学原理〉(指怀德海和罗素所著的书)及有关系统中的形式不可判定命题》是20世纪在逻辑学和数学基础方面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扩展资料

库尔特·哥德尔(Kurt Gödel)(1906年4月28日—1978年1月14日)是位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其最杰出的贡献是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人物生平

生于捷克的布尔诺,卒于美国普林斯顿。1924年在维也纳大学攻读物理,1926年转到数学系,并参加哲学小组活动。1930年获博士学位。 其博士论文证明了“狭谓词演算的有效公式皆可证”。之后在维也纳大学工作。1938年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1948年加入美国籍。

1953年成为该所教授。哥德尔发展了冯·诺依曼和伯奈斯等人的工作,其主要贡献在逻辑学和数学基础方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哥德尔

哥德尔不完全定理,也称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是库尔特·哥德尔于1931年证明并发表的两条定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破坏了希尔伯特计划的哲学企图。大卫·希尔伯特提出,像实分析那样较为复杂的体系的兼容性,可以用较为简单的体系中的手段来证明。最终,全部数学的兼容性都可以归结为基本算术的兼容性。但哥德尔的第二条定理证明了基本算术的兼容性不能在自身内部证明,因此当然就不能用来证明比它更强的系统的兼容性了。为数学的发展以及多学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推动。 对基础的空前探讨是20世纪纯粹数学的趋势之一,而这种探讨的重要动因就是相容性问题。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正是研究相容定理而提出的非常深刻的思维成果。1931年,奥地利数学家哥德尔发表论文《论<数学原理>及有关系统中的形式不可叛逆命题》,其中提出了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任一足以包含自然数算术的形式系统,如果是相容的,那么一定存在一条不可叛逆命题,即存在某一命题A和它的否定在该系统中皆不可证。 在真的但不能由公理来证明的命题中,包括了这些公理是相容的(无矛盾的)这一论断本身。也就是说,一个包含自然数算术的公理系统是相容的,那么这种相容性在该系统内是不可证明的。 哥德尔1906年出生于捷克的布尔诺(原奥匈帝国),毕业于维也纳大学,1940年移民美国,任职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直至1976年退休。1978年,哥德尔于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市去世。哥德尔自幼多病,而且从小就患了强迫症(疑病症)。他还患过抑郁症。后来他在普林斯顿的医院绝食而死,因为他认为那些食物有毒。 哥德尔的大部分手稿使用加贝尔斯贝格速记法写成。格言:“有些事实被认知为真,但不必然可证。”

宁波高中生发表论文

高中生可以发表论文。流程:1.代理/杂志社服务流程:2.论文写好并发给代理或者杂志社。(文章质量要有保证)3.根据论文字数内容和作者的发表意向确定所发表的期刊及费用。4、支付定金。5、杂志社进行审稿,审稿通过后邮寄给您稿件录用通知单。6、在你收到用稿通知后,三天内请付清余款,以确保你的论文能及时发表。7、杂志出刊后杂志社会给每个作者邮寄两本样刊,以供您使用。8至此,交易完成。

这是一篇关于机器学习上的算法创新和运用创新方面的论文。 他们将人在循环引入到结构预测领域,这是一种算法上的创新,他们将这种创新的算法通过对ML(机器学习)和DL(深度学习)的综合应用,实现了对电影票房预测准确度的提高,能够给发行商和投资商提供更好的参考价值。 现在的高中生真的很优秀。

学术论文在指导科学决策,评价科研绩效,分配科技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整理了高中生发表学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美国宪法与学术自由

一、引言:美国学术自由的历史渊源

北美在殖民地建立初期就出现了大学。但与后来其他许多国家成文宪法不同的是,美国立宪时并未把学术自由确立为学者或学术机构的权利,以防止其受到政府或者社会利益集团的任意干涉。[1] 学术自由作为宪法权利首先是大陆国家宪法的创造。1850年普鲁士宪法就规定:“科学及其教学应该是自由的”。学术自由观念在美国的确立与传播,则在这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一大批19世纪中叶留德美国人回国后致力于建设现代大学、维护学术自由努力的结果。[2]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起学校当局因为教员个人的学术观点触怒了某些利益集团,并导致校方在利益团体压力之下解聘教员的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大学的教员们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尝试通过教授们的公开结社来保证学术自由,争取学者不因为学术研究而遭受职业风险的保障。这就是1915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的建立。它的主要措施是组织对解聘教授事件的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并予以公布,从而参与形成公共舆论,迫使大学在一定程度认可并接受学术自由的价值。它们还制定并发布自己的学术自由标准,根据社会情况的变化,不断更新着教授们对于学术自由的理解。这些规则后来在很多时候都得到了学校管理当局的尊重。[3]

然而,美国宪法作为一部公法,除了第13修正案禁止任何人蓄奴以外,它主要针对的是政府而不是对公民私人设定义务。所以不论怎样解释宪法,它都不能直接限制利益团体对大学的学术研究进行干涉。学术自由要有机会进入宪法的视野,必须以政府权力对大学的任意渗透和控制为契机。从一战开始,美国左翼运动的出现,使社会中的某些人产生了对于“红祸”的极大恐惧,一些限制左翼活动的立法也就随之出现。某些大学教员因为这些立法而被解雇。这也就使教授们的学术自由与政府的立法权力发生了直接的冲突。而宪法本是一张控制政府权力范围的法网,其职责就是为公权力划定界限。所以,当案件最终进入最高法院的那一刻,就开启了美国宪法中学术自由权利的历史。

二、学术自由的宪法保护:对相关宪法判例史的简单梳理

(1)个人学术自由权利的确立:少数意见转变为多数意见的历史

最高法院的判决中第一次出现学术自由(academic freedom)的概念是在1952年的阿德勒案中。[4]一项纽约州的立法规定教授、倡议以武力推翻政府或者作为这种组织成员的人,将被认为不适于被公共教育系统雇佣。它命令大学的董事会应当在经过告知和听证之后,确定这种组织的名单,并且把作为这类组织的成员身份作为不适于在公共教育机构任职的初步证据。原告阿德勒主张该法违宪,构成了对其言论自由以及作为或试图成为公共教育机构雇员的人的集会权的侵犯。此外,纽约州法对不称职的初步证据规定,违反了第14修正案的正当程序条款。最高法院以6:3的表决结果否定了原告的主张。明顿法官代表法院多数的意见认为教育当局作为市政雇主(municipal employer),不能被排除对那些能证明其雇员对公共服务而言是否称职的事项的调查权;而且也不存在违反程序性正当程序的问题,因为作为利益受损的一方,原告在程序中已经被给予了提供相反证据的机会。

布莱克和道格拉斯法官的反对意见认为国家的公共教育机构的确不能成为共产主义活动的细胞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教条的讲坛,但原告应该只因为其在教育系统中的公开行为而被认定有罪。本案异议中第一次提出了学术自由的概念。异议认为,州法确定的程序导致因结社而有罪的结果,这与美国社会的原则格格不入。而且一旦社团被初步认定为具有“颠覆”的嫌疑,就导致了对她个人的听证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州法的这种程序对于学术自由产生了巨大的损害。任何社团的建立都有可能是为了反对一股歇斯底里的潮流或者因支持一项不受欢迎的计划而具有嫌疑。这样的组织中就可能有共产党的渗透和参与,他们的出现可能传染整个组织,(而使组织看上去具有颠覆嫌疑),即使组织的计划实际上并不违法。但州法的规定使任何一个陷入该组织的成员都几乎可以被认定为有罪,因而个人必然倾向于在那些表达争论的社团面前退缩。在州法下发生的一切与在一个警察国家下发生的一切一样,所有的教员都受到持续的监视,对他们过去的仔细排查可以找到其不忠的标志,他们的言辞意见将被认为可以提供“危险思想”的线索,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术自由。

在1957年的斯威齐诉新罕布什尔州案中[5],支持学术自由的观点开始出现在了法院的多元意见中,并对学术自由宪法地位有了进一步的肯定。斯威齐是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师从约瑟夫•熊彼特。毕业后曾任教于哈佛大学,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进修期间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术研究志趣发生了根本转向,时任新罕布什尔大学客座教授。因为在州大学发表了一场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演讲,根据该州1951年的《颠覆活动法》,州总检察长对上诉人启动了颠覆行为调查。虽然被当作颠覆活动的证人,被传唤至总检察长前,回答了包括他本人是否为共产党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但他拒绝告知他所知的关于进步党(Progressive Party)及其成员的情况以及他在州大学发表的演讲的有关问题,他认为这侵犯了第一修正案的言论自由。总检察长向地区法院申请强制其回答并获得强制令,但仍遭拒绝,地区法院判决其构成藐视法庭罪。

沃伦、布莱克、道格拉斯和布伦南法官认为州立法机关缺乏权力要求证人告知总检察长想获知的任何信息的权力。仅仅传唤证人,并强迫他违背其意愿,揭示他以往表达和结社的本质(to disclose the nature of his past expressions and associations),就可以被认为是政府在这些领域进行干预的措施,但这里却存在着《权利法案》和第14修正案所保护的权利,毫无疑问这是对于上诉人学术自由和政治表达的侵犯。在这些领域政府应该对其侵犯极度保留、克制。

法兰克福特和哈伦法官的赞同意见同意多数的判决结果,认为要求证人回答问题侵犯了宪法保护的学术自由和政治自由;并且,州没有为这种侵犯提供基于保护州利益的正当化理由。赞同意见对学术自由有了更丰富的阐释:自然科学需要在假设与推断中成长,我们所谓的社会科学更是如此。为了社会的善,如果理解的确是一种非常关键的社会需要,那么对于社会的研究、思考就必须尽可能的不受约束。政治权力必须戒除对于这类追求明智的政府管理和人民福利的(学术)活动的侵犯,除非理由是紧迫的和不可抗拒的。基于一大群显著的证据,基于自由社会对自由大学的依赖性,上述论断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意味着大学中的知识生活必须排除政府的干扰。

在1967年的凯伊锡安诉董事会案中,学术自由作为第一修正案特别关注的地位得到了多数意见的完全肯定,从而具有了先例的效力。[6]该案推翻了1952年的阿德勒案判决。本案的上诉人是州立大学教员。按照纽约州法,他们被要求签署保证书声明自己不是共产党;每个人都被通知拒绝签署的结果就是解雇。州以此防止其雇员中出现颠覆分子。最高法院以5:4的表决结果判决州法违宪。布伦南法官传达的多数意见认为,州法规定的具有煽动性言辞即可解雇教员的条款因其模糊性而违宪,因为没有教员能够把握对抽象教条的陈述与直接煽动的界限。州法禁止雇佣任何鼓励或者散发鼓励暴力推翻政府材料的人因其模糊性而违宪,因为它可能也禁止雇佣宣传抽象原则的人;州法规定共产党身份既构成不适合担任公职的初步证据,违宪地剥夺了结社自由,因为其不允许提供自己并非积极党员或缺乏促进非法目标的意图之抗辩。

多数意见高度肯定了学术自由的地位,认为我们的国家致力于保卫学术自由,它是一种对我们而不只是对有关教员而言至高无上的价值。学术自由是第一修正案的特别关注,它完全不能容忍法律在课堂之上建立正统观念。教室就是思想的自由市场。美国大学中自由的重要性是不证自明的。没有人可以低估在一个民主国家中这些教育青年的人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给我们大学中的知识领袖们穿紧身衣只会使国家的未来陷于危机之中。而且也没有什么教育的领域已经被人类如此了解,以至于不会再有任何新的发现了。在社会科学中尤其如此,因为鲜有什么原则被认为是绝对的。学术不可能在一个充满怀疑与猜忌的氛围中兴旺发达。教员和学生都必须可以自由的调查、学习和评价,以得到新的成长和理解。否则文明就要陷于停滞并死亡。

至此,学术自由作为第一修正案的核心价值之一被彻底确立起来,面对立法对于学术自由的侵犯,公民可以寻求宪法的保护。在1985年的一个案例中,学术自由权的内涵再次获得最高法院的讨论,确认了机构自治也是学术自由的重要方面。[7]最高法院认为,学术自由的兴旺不只依赖于教员和学生自由和独立的思想交流,也在不同的层面依赖于学院的自主决定;基于学术理由决定接收谁入校学习的裁量权是大学的四项基本自由之一;在决定学生的学术表现和他们的晋级与毕业方面,大学教员必须有一种最宽泛的裁量权;当法院被要求审查这种学术决定的实质时,法官必须对教员的专业判断展示最大限度的尊重;除非证明负责的委员会或个人实际上没有执行专业判断,偏离了公认的学术规范,否则法官显然不能推翻他们的决定。

(2)学术自由的发展:自由的限度所在

经历了权利确立与扩充的时期之后,对学术自由的讨论一定程度上转向了对其界限的认识。没有不受限制的权利,否则人类的和谐共处就不可能。所以就应当避限制那种以学术自由的名义为自己的任性而为做掩护的情形。

在1987年的一个案例中,出现了政府以学术自由为名变相支持某种宗教信仰而违反立教条款的情况。[8]一项路易斯安娜州的法律要求州的公共学校必须平衡对待“创世科学”与“演化科学”。州法把这两种科学定义为证明创世和演化的科学证据以及由这些科学证据得出的推论,但并没有定义何为“创世”和“演化”。州法要求只要一种科学被教授,公共学校就必须教授另一种科学。为了“创世科学”,课程指导和研究服务才被发展和支持;禁止学校董事会歧视任何选择作为创世科学家或教授创世主义的人。州法宣称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学术自由。公立学校学生的家长、老师和宗教领袖起诉州法违反了立教条款。最高法院的多数意见认为根据先例,如果立法机关的立法缺乏世俗目的,而证据证明立法被设计去推进特定的宗教教条或禁止教授某些教派所厌恶的科学理论,就违反了立教条款。最高法院发现本案中州法通过在公共教育的整体中以要么完全排斥演化论、要么反对演化论的宗教观点必须得到同时展现的方式来推进一种宗教教条;州法也没有推进其所宣称的保护学术自由的目标。因此,州法被认为试图利用政府的象征性和财政性支持以达成一种宗教目的,故而违反了立教条款。

在1990年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诉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案中,对私立大学的学术自由,最高法院的解释倾向于限制其内涵。[9]显示了学术自由必须与其他宪法价值相协调的要求,也就更不能容许大学以宽泛的“学术自由”为名主张性别、种族等就业歧视。Rosalie Tung是私立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美籍华人副教授,宾大拒绝了她的聘用申请。她向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提出控告,认为该拒绝是为1964年《民权法》所禁止的基于种族、性别、和国别(national origin)的歧视。在该委员会的调查中,根据立法授权,委员会向宾大发出了传票,要求提供Tung和其他五位据称获得优待的男性教员的任职评审文件。宾大要求委员会修改传票,排除调取“保密的同行评审信息”。宾大主张政策考量和第一修正案的学术自由原则要求承认宾大具有一项适格的特权,或者委员会应当采取一种平衡的进路(balancing approach),只有在证明具备超越于相关性的特殊理由时,才能调取同行评审材料(peer review materials)。

布莱克门法官传达了最高法院的一致意见,否定了宾大的主张。认为大学并不具备可以抗辩公开在聘任决定中与基于性别、种族、国别歧视指控相关的同行评审材料之义务的任何特权;并且因为委员会的传票是内容中性的,既没有命令大学内的演讲偏离或靠近某个主题或观点,也没有在禁止国别、性别、种族歧视之外为大学选择教员提供任何实质的标准,所以宾大主张其第一修正案的学术自由权所受到的侵犯是微不足道的。公开同行评审材料将会危害对于同行评审过程至关重要的保密性,使得大学获得与学术理由相关的信息来建立自己的聘任决定变得更加困难,这种危害是推测性的;至多只能在所主张权利缺位的情况下逐渐产生。

宾大所主张的特权也根本不能基于第一修正案的“学术自由”,宾大对学术自由方面本院判例法的依赖实际上是错置的。学术自由应对的是政府基于内容对大学演讲的控制以及对按照学术理由任命教员权利的侵犯问题。上诉人并没有主张任何内容管制问题,而是说公开同行评审材料会导致“教学和研究水平下降”。在任何情况下,学术自由都不能包括宾大主张的扩及同行评审材料保密的要求上。如果宾大的主张能被接受,那么许多普遍适用的法律,比如税法,都可以被认为在影响大学雇佣的情况下而侵犯了第一修正案的学术自由。

三、美国宪法对学术自由保护的启示

通过对联邦最高法院相关案件的粗浅梳理,我们可以初步总结出美国宪法在保护学术自由方面的某些特征。学术自由作为一种现代社会价值本身就是一个内涵丰富,有时甚至存在内在价值张力的复杂体系。这就决定了对于学术自由的宪法保护绝对不只是第一修正案独自能够承担的。实际上,学术自由内部不同的价值要求,使得宪法的不同部分都可能起到保护学术自由价值的功能,即使并非以保护学术自由为名。对法人财产权的保障即是一例,在学术自由概念正式进入法院并得到承认之前,它实际上起到了保护学术机构自治性的功能。[10]总之,宪法已经在国家与学者个人的矛盾冲突面前,摆明了自己的立场。

学术自由的概念,其中所包含的需要处理的问题可能更为复杂:如何平衡政府、学校、教员、学生四方的关系,从而使得学术能够在这“四角关系”难免的纠葛下获得一种不断发展与持续成长的自由感觉。当学术自由作为一种社会价值而不单只是一种宪法权利时,它就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对于学生,学术自由可以意味着学习与研究的自由,包括一定范围内的选课与听讲的自由;对于教员,则可以意味着自由的研究问题、授课、并发表研究成果,具备相应的职业保障,不因正当的科研行为而遭到不公正待遇;对于教育机构,学术自由可意味着自由选定科研项目,实行学术自治,按照学术标准选任与评定教职人员等级,不受外界压力的影响。

所以,可以说,存在着包括政府与社会在内的对学术自由各种各样潜在的侵犯者,也就存在着多样化的学术自由要求。而显然,并非所有的这些要求都能立刻,以及应当成为宪法加以保护的对象。比如在今天,对于教员学术自由更大的侵害可能并非来自陷入“颠覆”恐惧的政府权力,而是来自大学管理层和学术同行的偏见与敌意。除了公立大学可视为政府机构要服从宪法之外,私立大学与学术同行都作为私方而通常不能成为宪法约束的对象,但这却并不妨碍他们侵犯学术自由;相反,这给他们提供了方便。比如,对某些激进主义研究倾向的敌意,就导致在一个同行评价对于学者学术事业发展日渐重要的学术环境里,它们在大学中的生存空间日渐受到压缩。[11]虽然,立法或许会主张学术自由的价值而对私人任意的歧视与敌意加以控制。但与19世纪末的种族歧视案类似,法院也会主张也是自然而形成的社会歧视不是法律能够消除的。[12]虽然该案所代表的宪法理论被推翻了,但是与种族偏见相比,这样的理由,用来证成伪装在学术外衣下的偏见、甚至学术政治斗争似乎是可行的。因为法院只能根据是否偏离公认的学术标准来审查学术决定。[13]但问题是公认的学术标准本身可能就是偏见的伪装。实际上,正是社会自治与自我协调的无效性,才导致了社会向立法寻求保护,有动力向法院寻求救济;而司法也有责任以立法和宪法来保护失调的社会机制下无法得到保障的某些价值。这就说明了在某些情况下,学术自由的宪法保护边界应当有继续拓展的可能

可以预见到的是,一些形式化的教条原则根本不能成为宪法拓展自己保障范围的障碍。比如同行歧视问题,就应该区分真正严肃的学术评判与那些打着学术旗号却实际上以纯粹的敌意和偏见、甚至教职分配、职级评定等等方面的私人利益为根据的任意评价。认为学者的判断都是来自科学与理性,从来没有任何偏见的看法是不可能通过事实得到检验的。尤其对于州立大学来讲,作为“政府雇员”的激进主义教员,作为一种“离散与孤立”、因而民主过程可能无法有效保护的少数。[14]如果同行评审可以被认为实际上发挥了替代作为雇主的州立大学进行雇佣决策的功能,比如同行多数决定什么刊物才具有学术价值,而一些登载激进主义研究的刊物长期因为偏见而得不到承认,导致学者在任职评级时相关的学术贡献不能获得认定;并对学者个人产生了极大的压力,以至于如果不转变研究方向,其学术生涯就不能持续下去。这时,依据宪法及相关判例,同行因其实际上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雇佣权力”也就可以被施加禁止特定就业歧视与禁止侵犯言论自由的义务。[15] 当然,正如,毕克尔所言,在这个过程中,法院应当采取“深思熟虑的速度”,应给政治机构和整个社会、尤其是是学术界在法院宣布“权利的原则”之后进行另一类的复审工作留下探讨与对话的空间。[16]以使学术自治的本质不会受到司法能动的侵害,正如一位法官所说:学术自由的观念,其根基是在学术著作中,而不是在法院[17];但是司法本身的价值也就是在多数人因秉持自己的独到观念而歧视少数人时为少数提供救济。拿捏好司法能动的尺度,的确是一门需要高超政治智慧与法律素养的裁判技术。

在这个领域,宪法保护、立法保护是与社会自我维护的界限必将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之中。最终的发展很可能取决于人心民意的走向,也就是“大众宪法观”;毕竟社会运动、政治、经济以及更多的因素引导着我们对宪法的理解,也决定了宪法的含义。[18]

注释:

[1]比如现在的“八二宪法”第47条“文化活动自由条款”就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2]参见赵叶珠,“移植与创新:德国学术自由理念在美国的嬗变”,载《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第6期。

[3]参见李子江,“学术自由的危机与抗争:1860至1960年的美国大学”,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4]Adler v. Board of Education,342 U.S. 485.

[5]SWEEZY v. NEW HAMPSHIRE,354 U.S. 234.

[6]Keyishian v. Bd. of Regents,385 U.S. 589.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高中生发表学术论文

宁波中学三名高中生的论文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这是一篇关于机器学习上的算法创新和运用创新方面的论文。

宁波中学三名高中生的论文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

在看到这篇热搜的时候,让我感到这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这样一个热搜,宁波中学的三名高中生的论文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这则消息出来的时候,有很多人都和我是一样的感慨,他们感慨的是现在的高中生都如此的厉害了,高中阶段就能够有这样的学习成果,真的令人欣慰。

这三名高中生发表的是关于什么方面的论文

在对这三位高中生能够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惊叹的同时,大家一定也非常好奇这到底是一篇关于什么方面的论文吧,据其中的一位同学介绍,他们的这篇论文主要是关于机器学习上的算法创新和运用创新方面的,他们将人在循环引入到结构预测领域,这是一种算法上的创新,他们将这种创新的算法通过对ML(机器学习)和DL(深度学习)的综合应用,实现了对电影票房预测准确度的提高,能够给发行商和投资商提供更好的参考价值。

这项研究成果不仅能够把人在循环引入数据预测方面,还能够对其他领域的数据进行预测,从而在其他研究上给予启发作用。很多网友都不仅感叹,这三位学生,在高中时期就能够取得这样具有研究性的学习成果,真的是令人既惊喜又欣慰。

这三位高中生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现在的新生代青少年有着过去人们不曾拥有的优越的学习条件,这些条件为他们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也让这些孩子们有了更加开阔眼界的机会,希望这些有志的青少年们对自己的特长和未来的方向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将来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