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人口学刊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3 01:58:07

人口学刊论文发表

1Marriage form and fertility in rural China: an investigation in three countiesJin Xiaoyi, Li Shuzhuo and Marcus Feldman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2006,25: 141-156.2Marriage form and age at first marriage: A comparative study in three counties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Jin Xiaoyi, Li Shuzhuo, and Marcus FeldmanSocial Biology 2007,52 (1-2)3Marriage form and duration of post-marital co-residence with parents in rural China: Evidence from SongziLi Shuzhuo Marcus Feldman Jin Xiaoyi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2005,36(1): 1214Best Practices Research: A Methodological Guide for the PerplexedStuart Bretschneider, Frederick J. Marc-Aurele and Jiannan Wu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ory,Lawrence: Apr 2005. Vol. 15, Iss. 2; p.3075Gender differences in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China: Evidence from ChaohuZhang Wenjuan Li Shuzhuo Marcus Feldman.Journal of Women and Aging 2005,17(3):73-896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白萌浙江社会科学7公共管理中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以农民工流动研究为例白萌中国行政管理8EpiData软件与Excel软件在合作医疗监测中的运用陈钢 高建民现代预防医学 2006(5)9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个人健康状况模糊综合评价陈善平 李树茁 李淑娥 许宗岷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0运动承诺和锻炼条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陈善平 李树茁 容建中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11体育消费认知决策模型的研究陈善平 李树茁 闫振龙体育科学2006(10):82-8612基于运动承诺视角的大学生锻炼机制研究陈善平 李树茁 闫振龙体育科学2006(12):48-5513价值工程在新产品成本控制决策中的应用研究陈仲伟 雷战波 朱莹商业研究2005.514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因的实证研究崔瑞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5国际工程教育撷英(第10辑)崔瑞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6企业学习型组织职业教育与培训活动:美国的经验及启示崔瑞峰继续教育17美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评估模式探析崔瑞锋,田东平成人教育 2008.218全球视野下欧洲工程教育项目的跨国认可与认证崔瑞锋,田东平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219美国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估:内涵、范例及特点崔瑞锋,田东平,魏小艾,苗玉凤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8.120美国著名大学电气专业教育发展特点分析——基于专业使命、教育目标及结果的视角崔瑞锋,郑南宁,王兆安,齐勇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8.121公共管理中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以农民工流动研究为例杜海峰中国行政管理22求解TSP问题的三角形编码抗体克隆选择算法杜海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3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杜海峰浙江社会科学24当代西方社会融合研究的概念、理论及应用杜海峰公共管理学报25基于小世界原理的模型降阶优化研究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6一种基于流形距离的迭代优化聚类算法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7一种基于种群熵的混沌小世界优化算法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8农民工的社会网络结构分析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中国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凝聚子群结构分析杜海峰社会30资本结构选择偏好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过度负债”与“财务保守”行为的实证分析封铁英科研管理,2006(6):54-6131基于杠杆效应的企业风险与资本结构选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封铁英《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5期3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测定的模型构建及应用封铁英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ISSN 1008-245X) 2008.233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综述封铁英生产力研究 2008.134门诊药房剥离对非营利性医院的影响研究高建民中国医院管理2004(10)35医疗机构门诊药房社会化经营的补偿政策研究与探讨高建民中国卫生经济2004(10)36基本卫生人力政策研究高建民中国卫生经济2006(10): 14-1637Effects of Rural Mutual Health Care on outpatient service utilization in Chinese village medical institutions:evidence from panel data高建民Health Economics38 西安市医保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效果研究高建民中国药业39西安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群接种流感疫苗的成本效益分析高建民中华流行病学杂志40医疗机构实施“医药分离”的探索性研究高建民医学与哲学4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基金测算方法的探讨高建民统计与决策42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弹性国内外研究进展高建民现代预防医学43农村互助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季节规律研究高建民现代预防医学44农村互助医疗模式下的居民受益率与利用率高建民中国卫生经济45引入流程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高建民中国卫生质量管理46医生人力资本与劳动定价研究高建民 徐俊秀杨晓玮中国卫生经济 2005(8)47我国汉唐时期绩效考评的特色与启示高小平、陈春会、吴建南《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2期48持久收入假说与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模型研究顾景西 黎洁《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4月49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改革探析胡芳肖人口学刊,2005年第2期50完善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方式探析胡芳肖中国经济与管理51国外提高贫困人口消费水平的经验借鉴胡芳肖市长参考 2008.852完善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方式探析胡芳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研讨会学术论文集 2008.553国外提高贫困人口消费水平的经验借鉴胡芳肖、王育宝消费经济,2007第4期54我国企业构建绿色营销体系的障碍因素分析,胡芳肖、王育宝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9期55我国政府反贫困战略及其完善胡芳肖、王育宝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第2 期56我国政府反贫困战略及其完善胡芳肖、王育宝农业经济导刊,2005年第9期57农村贫困人口适度消费的实现途径初探胡芳肖、文启湘消费经济,2005年第1期,58公司治理与多元化经营――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黄海波、李树茁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6):70-765920世纪中国失踪女性数量的估计姜全保 李树茁 费尔德曼中国人口科学2005(4)60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家庭压力和应对策略研究——基于YC县访谈的发现靳小怡人口与发展61社会网络与农民工初婚:性别视角的研究靳小怡人口学刊62人民币汇率和购买力平价关系的实证研究雷娟 张思锋统计与决策,2005.1163市政管线突发灾难预警决策支持系统构建雷战波 冯德多商业时代 2007 21期64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发展综述雷战波 姜晓芳情报杂志 2007.165基于UML的供应链危机预警支持系统的建模与开发雷战波 袁彩燕 刘二鹏系统工程2004.1266企业危机预警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危机预警的启示雷战波 赵吉博 朱正威中国行政管理2005.267区县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雷战波 周博宁城市问题 2007.368西部农村社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就业与收入分配实证研究黎洁旅游学刊2005.569陕西太白山生态旅游者特征与激励因素研究黎洁<<经济地理>>2005年第5期70《旅游卫星帐户与旅游业的产出核算研究》黎洁《统计与决策》(理论版)2007年1月71江苏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地区经济的贡献黎洁统计与决策 2008.972隐性失业对要素产出弹性估计影响分析黎洁 朱志明《商业研究》2004年第21期2004.973我国生态旅游者的激励特征与市场细分研究黎洁 井悦铃<<预测>>2005年第5期74关于陕北地区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问题的研究黎洁 乔丽霞《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4月75社会性别公平促进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在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领域的探索李亮(杨雪燕是第二作者)妇女研究论丛 2008.476农村社会变迁中女性对家务分工的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安徽居巢农村地区的调查研究李亮(杨雪燕是第二作者)西北人口 2008.2772007年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关爱女孩行动’专题调查研究李树茁《人口与计划生育》78中国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压力与应对——河南YC区的探索性研究李树茁《青年研究》79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李树茁《浙江社会科学》80一种求解多维背包问题的小世界算法李树茁《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3年:1.“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度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二作者),《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2.“福建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1990-2000”(第一作者),《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第3期;3.“女性性别意识及其影响因素”(第二作者),《人口学刊》,2003年第2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2003年第4期全文转载;4.“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及其影响因素”(第一作者),《人口学刊》,2003年第5期;5.“流动儿童的保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第二作者),《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年第5期;6.“流动儿童的教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第二作者),《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9期;7.“福建省城市化的井字型构思”,《东南学术》,2003年第4 期;8.“Impact of parental divorce in children and its determinants”(第二作者),SASS Papers (9),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Press,20032002年:1.“美国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的现状及其借鉴意义”,《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1期;2.“数量控制:21世纪中国人口生育政策导向”,《人口与市场分析》,2002年第1期;21世纪首届中国人口科学论坛:人口发展与人口科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北京,2001年10月17-19日;3.“中国金融安全问题及对策”(第二作者),《发展研究》,2002年第2期;4.“中国妇女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一作者),《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增刊;5.“父母离婚与子女福利”(第一作者),《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6.“家庭生命周期和夫妻冲突”(第二作者),《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3期;7.“论传统家庭模式对生育文化的制度影响”,《人口学刊》,2002年第4期;8.“中国离婚率的地区差异分析”(第二作者),《人口研究》,2002年第4期;家庭:优化与凝聚国际研讨会,上海,2002年6月12-14日;9.《中国婚姻研究报告》(第二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10.“孩子对父母婚姻的影响及其制约因素”,《福建论坛(哲社版)》,2002年第7期;第八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北京,2002年6月11-13日;11.“论计划生育文化发展与家庭变革”,《东南学术》,2002年第4期;12.“我国民航客运量实证研究”(第二作者),《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13.“婚姻质量:婚姻稳定的主要预测指标”(第二作者),《学术季刊》,2002年第4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03年第2期全文转载;14.“我国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其应用”(第二作者),《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15.“女大学生的‘同民同工”(第一作者),《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6期;“中国妇女就业论坛”大会宣读论文,北京,2002年12月14-17日,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2001年:1.“我国住宅业的市场前景预测”,《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2.“城市老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第二作者),《人口学刊》,2001年第2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01年第2期全文转载;3.“社会学的学科体系构想”,《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第18卷第4期(2001年)转摘,P17;福建省社会学学会2000年年会论文,福州,2000/9/16-174.“自由离婚的立法理念及其婚姻法修改操作化”(第二作者),《东南学术》,2001年第2期;《婚姻法》修改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研讨会论文,北京,2000/11/19-215.“离婚标准的国际比较与启示”,《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六届全国家庭问题研讨会论文,广州,2000/10/29-11/2,被《中国妇女报》2000/10/31摘录6.“From Fujian to New York: understanding the new Chinese immigration”(第二作者),收入Kyle, David and Rey Koslowski (eds.), 2001, Global Human Smuggling: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187-215);7.“父母离婚与孩子福利: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其学术启示”(第一作者),《社会学》,2001年第3期;8.“论生育文化与家庭制度的协调发展”,《福建论坛(哲社版)》,2001年第11期;福建省“妇女发展与妇家庭文化建设” 理论研讨会论文,福州,2001/10/29-31*9.“父母离婚对子女的影响及其制约因素”(第二作者),《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被《光明日报(文摘报)》,2002/3/1转摘;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10.“老年人生活状况的城乡比较分析”(第一作者),《南方人口》,2001年第4期;2000年:1.《The Changing Population of China》(合著),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英国),2000年版;2.“婚姻质量: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其学术启示”(第一作者),《人口研究》,2000年第4期;3.“Marital Stabi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第一作者),在美国人口学会2000年年会上宣读(美国洛杉矶,2000/3/23-25)。1999年:1.《中国婚姻质量研究》(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2.《国际租赁学》(主编),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年9月版;3.《闽北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合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4.“江西人口的地形区域分布:1953-1993”,《南方人口》(CN44-1114/C),1999年第1期;5.“市场经济和中国妇女的自我养老意识”,《人口学刊》(CN22-1017/C),1999年第2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1999年第2期全文转载;福建省“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福建莆田,1998/7/14-166.“学术的活力在于创新”,《东南学术》(CN35-1197/C),1999年第4期;*7.“性生活满意度:中国人的自我评价及影响因素”(第二作者),《社会学研究》(CN11-1100),1999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1999年第5期全文转载;8.“论孩子的教育费用及其决定因素”,《统计研究》(CN11-1302),1999年第5期;第九届全国中青年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广州,1998/11/159.“中国婚姻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第一作者),《中国人口科学》(CN11-1043),1999年第6期;10.“婚姻质量:中国两农村的实证分析”(第二作者),《应用心理研究》(台湾),1999年第4期;1998年:1.《孩子需求论:中国孩子的成本与效用》,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2.“婚姻质量:度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第二作者),《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被《中国妇女报》1998/4/1转摘;上海市社科院与上海家庭婚姻研究会举办的“变迁社会的婚姻质量国际研讨会”论文,上海,1997/10/5-83.“论养老资源的自我积累”,《南方人口》,1998年第1期;厦门市老年学会1997年年会论文,厦门,1998/1/21;中国老龄协会和中国老年学学会举办的“全国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服务研讨会”论文,厦门,1998/4/10-14*4.“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和原因分析”(第一作者),《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1998年第5期全文转载;第23届国际人口科学大会中国人口论坛预备会论文,长沙,1996/9/14-19*5.“中国人口学的出路在于规范化”,《人口研究》,1998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人口学与计划生育》,1998年第5期全文转载;*6.“美国文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启示”,《福建学刊》,1998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1998年第10期全文转载;7.“我国大龄未婚人口现象的原因和对策分析”(第一作者),《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第4期;被《中国人口报》1998/6/17和《光明日报(文摘报)》1998/6/25转摘;《第七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北京,1998/5/11/158.“Marriage quality: measurement and determinants”(second author), 《Social Sciences of China》,1998年第4期;9.“论孩子效用和人口控制:来自中国厦门近千户家庭问卷调查的启示”,《人口研究》,1998年第5期;中国社会学会1998年年会论文,福建福清,1998/5/25-2910.“生育权利:孩子的说法”,《人口研究》,1998年第6期;11.“中国厦门经济特区孩子抚养费用的研究”(第一作者),《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6期;福建省人口学会第十一次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福州,1998/7/8-1012.“中国城市婚姻质量的研究”(第二作者),载刘兆佳等主编的《华人社会的变貌:社会指标的分析》,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1998年;13.“孩子的成本效应分析与人口控制的利益导向”,载《中国人口年鉴:1998》,中国民航出版社,1998年12月版。14.“涉外婚姻悲喜录”,《人之初》,1998年第3期;

人口学省级期刊

我认为人口科学更好一点。其实关键在于你怎么选,你选自己喜欢和合适的。因为人口科学更实在,更接近现实,更具有实用性,未来可以做的选择性会更多。而人口研究更偏向学术类的,需要一定的沉淀和积累才能做出相应的成就出来。

《人口学刊》创刊于1979年,由吉林大学与吉林省人口学会共同主办,是我国创办最早的人口学刊物之一,为全国人口学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报刊核心期刊。《人口学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口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发展理论的原则,为中国人口科学的发展与繁荣服务,为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服务。在理论研究上,它推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文章;在具体实践中,它欣赏来自基层的新经验、新观点。

《人口研究》是人口学领域的顶刊,理论文章和数理文章兼收,更具学术性。《中国人口科学》缺乏理论文章,但是数理文章比《人口学刊》《人口与经济》水平更高一些。人口学期刊的排名是:《人口研究》(A)、《中国人口科学》(A-)、《人口学刊》(B)、《人口与经济》(B)、《人口与发展》(B-)、《南方人口》(C)、《西北人口》(C)、《人口与社会》(D)。

刊名: 人口研究Population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口科学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刊名: 人口学刊Population Journal主办: 吉林大学 刊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主办: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山东师范大学 刊名: 人口与经济Population & Economics主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刊名: 人口与发展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主办: 北京大学刊名: 南方人口South China Population主办: 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刊名: 西北人口Northwest Population Journal主办: 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兰州大学;甘肃省统计局;甘肃省人口学会这些刊物都很不错,前几个都是历年的核心期刊

人口学刊期刊投稿

我认为人口科学更好一点。其实关键在于你怎么选,你选自己喜欢和合适的。因为人口科学更实在,更接近现实,更具有实用性,未来可以做的选择性会更多。而人口研究更偏向学术类的,需要一定的沉淀和积累才能做出相应的成就出来。

杂志:中国人口科学 11-1043/C人口与经济 11-1115/F人口研究 11-1489/C当代中国人口 11-2872/C人口文摘 11-3124/C人口与计划生育 11-3148/C中国人口年鉴 11-4097/C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鉴 11-5202/D人口与发展 11-5646/F复印报刊资料(人口学) 11-5754/R人口学刊 22-1017/C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32-1452/C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37-1196/N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版) 37-1202/N南方人口 44-1114/C西北人口 62-1019/C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1-4550/R军队计划生育 11-4715/C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12-1400/R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51-1708/R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11-4831/R报纸:中国人口报 CN11-0020 人口导报 CN37-0021 以上这些都是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公开发行刊物,因为重庆的刊号编码为50,所以上面这些刊物中没有找到重庆的如果有这方面的内刊,因为没有正式注册,就无从查起了

70%本刊以、的人口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发展理论的原则,为中国人口科学的发展与繁荣服务,为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服务。在理论研究上,它推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文章;在具体实践中,它欣赏来自基层的新经验、新观点。该刊长期致力于中国人口科学的体系建设,常设栏目有人口理论研究、综合研究、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的流动迁移与城市化问题、人口的数量变动与质量变化、保障问题、人力问题、人口问题、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一直关注我国的计划生育和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本从1988年起面向国内外公行,1999年起又出版了光盘版,发行遍及中、美、英、德、日等30多个和地区,为这些和地区各大图书馆的馆***期刊。《人口学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同时被大学图书馆、中国文献信息中心、学中国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三家权威机构认定为核心期刊。该刊的全文转载率、摘编率、索引率在我国科学类刊物中都名列前茅。

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人口学刊、人口与经济,排名分先后~

周口市人口论文发表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截至2020年,周口市常驻人口总数为890.2万人。

周口市面积11988平方千米,人口1082万(2008年)。川汇区面积 269平方千米,人口46.2万人。邮政编码466000。区人民政府驻沙河北岸。项城市面积1083平方千米,人口117万人。邮政编码466200。市人民政府驻水寨镇扶沟县面积1173平方千米,人口 73万人。邮政编码461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华县面积1194平方千米,人口87.6万人。邮政编码4666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商水县面积1314平方千米,人口117万人。邮政编码4661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太康县面积1759平方千米,人口138万人。邮政编码461400。县人民政府驻县西开发区。鹿邑县面积1238平方千米,人口116万人。邮政编码4772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郸城县面积1471平方千米,人口130万人。邮政编码47715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淮阳县面积1407平方千米,人口134万人。邮政编码4667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沈丘县面积1080平方千米,人口123万人。邮政编码466300。县人民政府驻槐店镇。

常住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81.20万人,比2021年末减少4...性别结构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437.0万人,占49.59%;女性4...年龄结构 2022年末,全市0-15岁人口为221.60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5.10%;...城乡结构 2022年末,全市城镇常住人口390.37万人,比2021年末增加4...查看更多搜狐网提供内容

周口总人口有902.6015万人。

周口市,古称龙都、陈州,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东临安徽阜阳市,西接漯河市、许昌市,南与驻马店市相连,北和开封市、商丘市接壤。

1965年,设立周口专区(后改为周口地区);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周口地区设立周口市。截至2020年末,周口市共辖2个区,7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常住人口为902.6015万人。

地势地貌:

周口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海拔高度三十五点五,到六十四点三米,最高点在扶沟县西北尹郭北,最低点在沈丘县东南部南楼沟入泉河处。

除淮阳县刘振屯一带地表局部起伏较大外(自然坡降千分之—至五千分之一),—般自然坡降五千分之一至七千分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周口

人口经济学论文发表

于学军,男,汉族,1958年10月出生,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经济学博士。 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

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作者是皮撤

“经济学帝国主义”与社会学的反击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贝克尔出版了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一书,尝试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概念来解释一些非经济问题。贝克尔与199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都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但科斯的科研成果主要是论文,而贝克尔则是多产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在他所有的论著中,《生育率的经济分析》是当代西方人口经济学的创始之作;《人力资本》是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经典,是席卷60年代经济学界的“经济思想上的人力投资革命”的起点;《家庭论》1981年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时被该社称为是贝克尔有关家庭问题的一本划时代的著作,是微观人口经济学的代表作。因而,这三部著作被西方经济学者称为“经典性”论著,具有深远的影响。此外,西方经济学者把贝克尔的时间经济学和新的消费论称为“贝克尔革命”。

李仲生博士长期从事新兴边缘学科人口经济学研究,出版专著《人口经济学》等5部,合著1部,代表性日文专著《中国的人口变动──从人口经济学角度分析》在2002年荣获首届日本“华人学术奖”。日本人口学会高度评价了这部学术专著,国内的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共中央统战部等数十家媒体和部门报道他的研究成果。日本著名人口学家佐佐木阳一郎指出:“这部专著以推行世界上最强有效的人口控制政策的中国人口问题为题,意义深远,内容丰富,具有独创性,正因为如此,他荣获千叶大学社会文化科学研究科第一号经济学博士的荣誉。”回国后主持教育部留学基金项目《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研究,该研究成果2004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受到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前线》杂志以及欧美同学会通讯等都为此作了书评。2006年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人口经济学》,人民日报理论版、《中国人口科学》以及中国人口报等为此作了书评,同年该著作获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口学会第四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人民日报理论版、《中国人口科学》、《求实》、《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国统计》、《中国人才》、《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人口与经济》、美国《中国经济评论》、日本《亚洲文化研究》以及日本《东瀛求索》等中外核心刊物和一般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人口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变化》等120余篇,代表性论文《中国的未来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因素》获国际优秀论文奖,总研究成果达400多万字。在日本留学14年期间,曾参加过30多次在日本举行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和日本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多次提交论文发表演讲。 1、《没有播出的故事--半生博士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传记著作,2001年5月。2、《中国的人口变动--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日本侨报社,2002年5月。3、《人口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1、《中国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载日本《城西大学经济经营纪要》1995年。2、《中国的乡镇企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载日本《亚洲文化研究》1996年总第3期。3、《中国经济多重结构的变化》,载日本《亚洲文化研究》1997年总第4期。4、《论人口过度增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的人口变动和经济成长》,载日本《亚洲文化研究》1998年总第5期。5、《中国的出生力变动及其要因》,载日本《千叶大学社会文化科学研究》1999年总第3期。6、《中国的将来人口和结构变动》,载日本《东瀛求索》1999年总第10期。7、《中国的人口流动》,载日本《千叶大学社会文化科学研究》2000年总第4期。8、《中国的将来人口变动和经济发展》载日本《亚洲文化研究》2000年总第7期。9、《中国的经济转换与雇用及失业》,载日本《亚洲文化》2000年总第24期。10、《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原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人口与计划生育》2001年第5期。11、《中国的经济开放与经济型人口流动》,载《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6期。12、《中国的人口增长和动态变化》,载日本《东瀛求索》2001年总第12期。13、《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趋势展望》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年第2期。14、《中国的经济增长及其人口因素》载日本《亚洲文化研究》2002年总第9期。15、《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变化》原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年第10期;转载于中国文史出版社编《中国经济技术发展优秀文集(第一卷)》,2003年6月。16、《转轨时期的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载《西北人口》2002年第4期。17、《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原载《人口与经济》2002年增刊;转载于北大学子编辑部编《北大学子》2003年第3期。18、《人口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19、《中日企业在职教育培训模式比较》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年第1期。20、《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载《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2期。21、《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载《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一书,2003年4月。22、《中国如何应对21世纪人才大战》载《中国留学生创业》2003年第5期。23、《中国乡镇企业发展与影响因素》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第3期。24、《中国的经济起飞与人口动态》载日本《亚洲文化研究》2003年总第10期。25、《发达国家的人才竞争策略》载《中国留学生创业》2003年第8期。26、《中国生育率转变的因素分析》,载《西北人口》,2003年第4期。27、《中国人口控制的人口效果》,载《中国统计》,2003年第12期。28、《中国的未来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因素》,载《中华名人文论大全》,2004年4月。29、《经济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经济圈的发展》,载《求实》,2004年第5期增刊。30、《人口转变与经济发展》,载《跨世纪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2004年8 月。31、《人口投资与经济发展》,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第8期。32、《人口质量与科技进步》,载《中国当代经典论文》,2004年9月。33、《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载《当代杰出管理专家人才名典 Ⅱ》,2004年9月。34、《中国的人口增加与粮食供求》,载《当代中国科教文集》2004年9月。35、《中国的经济转型与失业》,载《与时俱进 走向辉煌》,2004年9月。36、《人口质量与劳动力素质》,载《中国人才》,2004年第10期。37、《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载《当代中国百业英才业绩·论文卷》,2004年10月。38、《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原载《人民日报》理论版,2004年11月16日;转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第2期。39、《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剩余劳动力》,载《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6期。40、《人口质量与经济发展》,载《中国改革发展理论文集》,2004年12月。41、《人口老龄化与储蓄消费》,载《历史的回眸──共和国改革文集》,2004年12月。42、《中国人口控制的人口经济效益》,载《建国五十五周年优秀论文获奖文库》,2005年1月。43、《人口发展与资源》,载《中国党政经济文献》,2005年1月。44、《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载《21世纪理论与发展优秀论坛精典》,2005年2月。45、《试论乡镇企业就业与剩余劳动力的关系》,载《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2005年2月。46、《论21世纪全球化的人才竞争策略》,载《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2005年2月。47、《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理论》,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3月。48、《人口转变的模式与经济发展》,载《中国当代思想宝库》,2005年4月。49、《人口与矿产资源、能源》,载《共和国的辉煌理论成果卷》,2005年4月。50、《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载《当代专家论文精选》,2005年5月。51、《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载日本《亚洲文化研究》(日文),2005年总第12期,2005年6月。52、《人口与土地、森林资源》,载《当代创新专家文论大全》,2005年6月。53、《人口与劳动力供给》,载《中流砥柱》,2005年9月。54、《中国的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载《WTO与中国经济》,2005年10月。55、《论凯恩斯学派的人口经济学说》,载《中华名人文论大全 Ⅱ》,2005年10月。56、《论就业政策与充分就业》,载《中华名流世家──中华成功思想博览》第二卷,2005年11月。57、《论早期的经济适度人口学说》,载《中国精神文明大典 论文卷》,2005年12月。58、《工业化和人口城市化》,载《华夏名人论坛》第二卷,2005年12月。59、《战后发达国家的人口经济发展》,载《新时期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2005年12月。60、《现代经济适度人口学说》,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61、《从萧条到低速增长的日本经济》,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1期。62、《西方就业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载《感动中国 人民公仆》,2006年1月。63、《生育率的经济决策与经济分析》,载《中国当代优秀领导理论文选》,2006年1月。64、《美国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第2期。65、《英国工业化时期的人口与经济起飞》,载《文明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2006年3月。66、《21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经济发展》,载美国《中国经济评论》,2006年3月号第6卷第3期。67、《苏联和东欧各国的人口经济发展》,载《人口与经济》2006年增刊,2006年4月。68、《日本的工业化与人口城市化》,载《中华知名人物理论创新宝库 论文全集》2006年4月。69、《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经济发展》,载《西北人口》,2006年第3期。70、《日本的人口转变和战后经济复兴》,载《中国创新报道论文集》2006年5月。71、《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及其分析》,载《中国管理科学研究文献》,2006年6月。72、《死亡率转变的经济理论与分析》,载《中国科技发展精典文库》2006卷,2006年6月。73、《英国的工业革命与人口增长》,载《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本色 文论集》,2006年6月。74、《近代的世界人口与经济发展》,载《感动中国──时代杰出新闻人物》(经典理论卷),2006年9月。75、《对孩子数量和质量选择理论的分析》,载《中华功勋人物论坛文库》,2006年11月。76、《日本人口学科体系对中国的启发》,载《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6期。77、《20世纪前期发达国家的人口与经济发展》,载《中华文明榜》,2006年12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