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一般论文发表一年后被引用

发布时间:2024-07-03 10:42:53

一般论文发表一年后被引用

要是您的文章引用了知网上的文章,13个单位重合的话,都是能查重到的((及时),上传知网一般是1-3个月的。

一般来说,一年内发表论文对于高会评审的影响是不大的,关键还是看论文的质量和内容。论文的内容要有重大的科学创新,成果要有实质性的贡献;论文的质量要求高,引用次数较多,在专业期刊发表,被他人引用;论文的研究过程要具有创造性和学术性,质量要求高,研究方法有创新性;论文的表达要准确,语言要简洁明了,思路要清晰,能让评审者看清楚论文的主要内容。只有当上述条件都满足时,发表的论文才能对高会评审产生重要影响。

论文发表都在一年不影响高会评审。论文发表都在一年,说明你的论文产出量比较高,只要你的论文质量也比较高,那么高会评审的时候就并不会有影响。

论文被引肯定是某个地方被别人认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算一个优良的论文,但是若想达到优秀的论文水准,可能要上百的引用吧。但是一般只有好的review才能达到那水平。总之,一年引用两三次算不错。

一般论文发表后多久被引用

一般是3个月左右上知网,有些杂志是优先出版的,可以随时录用的,正常都是3个月左右

快点的一个月,正常3个月,慢得可能半年左右。

问题一:论文刊物发表后多少时间能在中国知网上查到,是不是2个月? 一般情况下是2个月左右的就能查询的,知网会更加慢的。万方会快点的,不过也有个别特例的,可能3,4个月才能刊登的。所以想要发表文章刊偿网上的,最好是提前3个月发表的,其他继续跟我了解 问题二:正式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多长时间才能上中国知网 你好,这个问题应该分具体的刊物。旬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在知网上收录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发表了文章那就慢慢等。 问题三: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要多久才在知网检测的到 一般1-3个月,期刊一般比较快,如果是学报,就有点慢。再一个,核心刊物会更慢一点。 问题四:发表论文多久上知网被知网收录 一般是3个月左右上知网,有些杂志是优先出版的,可以随时录用的,正常都是3个月左右 问题五:发到核心期刊上多久会被知网收录? 我的一位导师他的论文也在核心期刊上有了,过了一个多月才能在知网上搜到 问题六:一般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知网收录时间是多长时间之后啊? 亲 出刊1-2个月左右录知网 问题七:文章发表多久后可以上万方或是知网? 一般至少要2-3个月,如果您发表论文的话,可在百度上搜索 期刊163 。希望对您有帮助。

论文发表一年被引

“被引次数”是指该篇论文发表后,截止目前被其他论文在参考文献中引用的次数。

被引次数是指该篇论文发表后,截止目前被其他论文在参考文献中引用的次数。

论文引用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文献被其他国家或机构的认可度的标志(或数据等)。中国的论文发表量世界第一,引用率却是100名以外,这种现象是浮躁风、传统文化的影响、科学历史、科学技术上不成熟造成的。

论文引用的意义:

科学论文最后所引用的文献,在论文中的作用和地位是相当重要的。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都知道,一个课题在开始进行研究前,必须对前人做过的工作进行系统的调研和追索,应该对整个课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和深刻的了解。

调研结果应当表明自己所选的课题一定是前人没有做过的,或者是没有做完的,而且是有意义的课题。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孤陋寡闻而重复人家做过的工作。

同时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必须不断追踪和课题相关的同行的进展,以修改或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切入点,一句话从事科研工作必须明白阅读是深入研究的基础“这一十分浅显的道理”。

二八定律,世界财富的普遍原则是真的吗?为什么? 是不是真的这个姑且不论,但是它确实是存在的。 为什么? 因为:人和人是有差异性的。每个人都是独立唯一的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每个人的做人做事方法、思维思考方式、认知行为模式等等,这些都是不相同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由于差异性的存在,所以形成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人生。物质财富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20%的是富人,80%的人是穷人; 20%的人知道只有行动才有结果,80%的人却只会做白日梦; 20%的人目光长远,有自己的人生规划,80%的人浑浑噩噩,过一天算一天; 20%的人按成功的经验做事情,80%的人按自己的意愿来做; 。。。 二八并不是确数而是虚数,一九定律、三七定律也都是存在的公认定律,但和二八定律表达的意思基本上是一致的。二八定律是一个统计学上面出现比较多的比例关系,但是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这不是不变的原则。甚至在大多数事情上面只能有参考意义,谈不上任何指导意义。 假设100人拿相同的钱去赌大小。第一轮结果就是50:50,但是输了的参与不了,只能赢家继续,所以第二轮变成了75:25 。赢的25个人每个人掌握先前四倍的财富。其中任选20人是不是占有80%财富,而余下5人和75人放一块就变成了80%的人占有20%的财富了。 是不是上面的例子证明了二八定律,然后很多人直接把这个比例用来在生活中去证明很多事情。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回到例子,有两个必要条件。 1.要保持二八定律必须是赢的25人不再参与这个活动。 2.如果这些人继续参与活动,二八定律所统计的人数整体只能是25人,不能是原先的100人。 所以,一个看似真理的二八定律一下出现了了两个问题。一个是选择对象群体的问题。另外一个是继续博弈后形成新的比例的问题。两个都直接挑战了二八定律所谓的定论性。 1.使用实际的数量词去描述比使用“多少”“大小”等虚量词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被接受者理解。 2.因为二八定律使用较多,容易被人们潜意识认可这是真实存在的,比较容易相信。 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只是做为 娱乐 的话过耳即可,无需深究。但是如果是做为自己从事的事业,切记保持怀疑的态度,探知事物真相才能走得更稳和更远。二八定律,是19世纪末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又叫帕累托法则。即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份,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该定律被广泛应用于 社会 学和经济活动中。 在世界财富的分配中,二八定律基本是铁律。世上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扩大。2000年时,全球1%的富人掌握了全球45.5%的财富,而到了去年,根据瑞银“全球财富金字塔"的年度调查报告,全球超过一半的财富都掌握在1%的富人手中。若按照这个趋势延续下去,到2030年,全球1%的富人将会掌握全球64%的财富!可见,以后不是二八,而是一九比例了。 其实,之所以在世界财富分配中会出现二八定律,不过是自然界规律在人类 社会 中的体现。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本就是自然法则,体现在人类 社会 就是二八定律。我们只有认清这个规律,才能调整好心态,以更加积极,坚定,平和的态度对待生活。 是真的,每个人的性格,家庭环境,处事方法都不一样,那么在任何行业里都会遇到一些波折,困难,人际关系维护等等的问题,会有极少数人坚挺过来,挺过来的人都知道自省,也深知如果这关过不去,那么到任何行业都会像K线图一样,上上下下,却够不到顶,挺不过来的人都只会怨恨行业,企业不行!就如:打井,你遍地挖坑,却从不深入打水,只会怪下面没有水,却不反思自己是否坚持到底了。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也是所有人最易忽略的一点,希望对有缘人起到作用。[可爱] 是真的。有的可能还不是二八定律甚至是19定律越往上淘汰的几率越高,例如资本市场上就是典型的小于二八定律的存在,只是少数人能赚到钱 二八定律不是仅仅存在于财富世界,它差不多也算是一个客观规律。你联系一下生活,我们读书的时候,是不是也只有估计百分之二十不到的内容才是对自己有益的?我们工作的单位,是不是主要的效益产生于百分之二十的群体?我们的人生的重要时间段,是不是也就那百分之二十的岁月才是关键时期? 我们读的书,是不是也只有百分之二十才值得读(这也指导我们选择经典类型的)?交朋友也可以运用这个道理,是不是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才值得交往,而大部分的人不值得花时间在他们身上?等等,以此类推。这个百分之二十是个不具体的数字,是指少量的部分对事物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平时养成这种意识,会对我们进行选择以及思维意识起到指导作用。 说起“二八定律”,我们通常都不觉得陌生,最常见的表述见诸于商业分析报告,20%的客户创造了80%的收入或利润,而剩余80%的客户则只创造了20%的收入或利润。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对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盈利模式进行经济学研究时,偶然注意到一个现象,大部分的财富流向了少数人的手里。 通过加大样本进行深入研究时,他发现在其他国家、在更长的时间段内,这种现象或趋势呈现较为规律的出现,而且在数学上呈现出一种较为稳定的结构。帕累托从大量具体的数据事实中发现, 社会 上20%的人口占有80%的 社会 财富,或者换而言之,财富在 社会 人群中的占有和分布是不平衡的,而且这种不平衡的分布结构是相对规律和稳定的。 再推而广之,“二八定律”的适用范围既覆盖了经济学的范围,又可以扩展衍生到 社会 学的范畴。在经济领域,除了前述举例之外,20%的产品商品贡献了80%的利润;20%的知名品牌占有了80%的市场份额;还有20%的资源消耗创造了80%的回报收益。 在 社会 领域,我们通常用20%的时间完成工作中80%的重要部分,而剩下80%的时间仅用于完成20%的工作事务;我们经常使用的物件如家具和衣服,约有20%的部分承担了80%的磨损,而另外80%的物件却因为使用频率不高而只产生了20%的磨损;我们经常交往的20%的朋友会占用我们80%的社交时间,剩下80%的朋友偶尔走动联系,只用去我们20%的社交时间。 “二八定律”揭示的是一种较为稳定的不平衡性,反映了一种非线性的逻辑关系。它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规律。二八定律的背后核心是资源的稀缺性与需求的无线增长根本矛盾造成的,函数上呈现正态分布,表现形式为有钱的人始终是少数,工作能力强的人始终是少数,销售业务强的始终是少数,领导能力强的始终是少数。 奶头乐理论便是迎合财富二八定律的产物 社会 财富分配中一直存在这种现象,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 社会 百分之八十的财富,为什么呢? 为什么财富难以平均? 财富真的可以平均化吗? 答案是很难平均拥有同样多少的财富,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每个人拥有的聪明才智不同,创造的财富多少不同,拥有的财富不同,以致影响下一代的背景不同,拥有的财富不同等等众多原因 《参考消息》有这样一则报道:瑞士信贷银行在研究报告中称, 在俄罗斯,10%最富有的公民掌握了俄罗斯全部私人财富的82%, 在美国,10%的最富有公民掌握了美国全国私人财富的76%, 在中国,10%最富有的公民掌握了中国全国私人财富的62%。 从这三组数据中可以看出,不论在哪个国家,财富的分布都是符合二八定律的。 另外,瑞信还估计中国每两天就会诞生一名新的亿万富翁,这从侧面反映了马太效应现象的存在。 什么是二八定律呢? 二八定律,又称为帕累托定律,它的意思是: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就像前面的例子,富人只占世界人口的20%,却拥有80%的 社会 财富;而占世界人口80%的穷人仅拥有20%的 社会 财富。这就是著名的“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统计学家、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提出的,他指出: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 例子:假设一个书店里面有1万本书,那这个书店每年利润的80%来自于2000本书,剩下的8000本书只贡献了20%的利润,因此保住这2000本书的利润就能控制住整个书店的利润。 仔细想想,其实二八法则可以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看书,可选择的书浩如烟海,我们每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每本书都翻到。如果用二八定律来选择的话,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书算得上好书。这百分之二十之中大部分都是经典书籍,能列为好书的新书确实不太容易发现,就像埋在沙里的金子,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仍经久不衰的书才能称之为好书。 在学习上,二八定律告诉我们应该集中学习那些核心的内容。把80%精力放在所要学习的20%的核心内容上,然后再把20%的精力花在剩下的80%的内容上。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把握住重点。 在人际关系中,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朋友值得深交,这些朋友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人生观与价值观和我们趋同。 在工作中,根据二八定律,我们应该把精力最旺盛的时间用在处理那些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上,剩下的80%时间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在股票投资中,根据二八法则,如果一共有2000家上市公司,那只有400家是值得投资的,而这400家公司里面又满足一个二八定律,也就是说,最最最值得投资的只有80家。 ....... 马太效应: 说完二八法则,再来谈谈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他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好的越来越好,坏的越来越坏,多的越来越多,少的越来越少,形容的是一种分配不均的现象。 比如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比如成绩好的学生,成绩会越来越好。 比如销量好的服装,销量也会越来越好。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一旦在某个领域取得了成功,这个成功会带来一种累积的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比如:相对于那些不出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更能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同的。 如果我们试图用马太效应来看贫富差距,就会很清楚这其中的原因: 相对于穷人,富人有一种心理优势和先发优势,他们更有精力为自己做出长远的规划,还有机会获得最新的商机,从而让自己的财富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对于穷人,因为大脑的宽带被眼前的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繁琐的事所占据,比如这个月马上要交报告了,水电费什么时候要交.....等等,没有精力做出长远的规划和寻找机会,所以他们会陷入到越穷--越忙--越累--越穷的这种局中出来。 马太效应从侧面验证了二八法则的有效性,因为穷的越来越穷,富的越来越富,所以财富总是集中在头部20%的人手上。二八法则反过来也验证了马太效应的存在,20%的富人更有机会获得资源,取得更快的资金积累,所以产生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这种财富不均的马太效应。 如何破局? 了解了马太效应之后,我们应该学习如何让马太效应为我们服务。那就是从一开始就应该在一个新的领域迅速产生先发优势。如果没有机会产生这种优势,那么就要不断寻找新的领域。 总结 一个人的时间箅精力有限,我们应当好好利用最好的时间,一般是青少年时期(18岁~32岁),寻找一个新的领域,并且在这个领域产生自己的先发优势,剩下的时间中重点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要知道并不是每件事都是同样重要的。 前段时间,首富王健林在接收鲁豫的访谈时,谈到自己的成为首富的目标时,极其自然的说出自己的计划:先定一个小目标,赚它一个亿。与此同时,马云对于个人财富也做出了表态,大概的意思是:创办阿里巴巴是我这一生最大的错误,我喜欢的生活是月薪一两万,老婆孩子热炕头。两个做过中国首富的人各自说出了自己对于财富的想法,撩动着多少国人的心。 不久前,中国新闻周刊发文称: 中国最大的问题已经不是穷人太穷,而是富人太富。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 社会 目前的现状——贫富差距太大。国人普遍感觉: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穷人和他们的差距好像越拉越大,财富都集中到有钱人手里了。 2、 这种财富不均的现象,其实经济学上早有解释,那就是:二八定律。定律的意思是说:世界上80%的财富都掌握在20%的人手里。(这个研究理论提出的时候是1897年,那时候互联网还没有出现,互联网时代的比例可能是9:1)从这个定律延伸出去,你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事都不平衡。比如一个企业80%的效益来自于业绩最高的20%的员工,全世界80%的啤酒是被20%的人喝掉的,等等。 像类似人群中财富的分布,它在数学领域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做幂律分布。也就是说,排名越往前,财富增长的越快,这就是幂律分布。也正因为这样,全球的财富才会被最前面的少部分人霸占,造成了最有钱的人富可敌国的现象。 其实,不仅是财富,现实世界中有很多东西都是幂律分布的。比如说:1% 的美国人拥有美国 34% 的财富;有个视频网站叫Netflix,光它一家就占据了美国晚上 35% 以上的带宽。一半以上维基百科的编辑工作是 0.7% 的用户做的。全世界85% 的科学论文从来没被引用过,只有 1% 的论文在发表后一年内被引用 5 次以上。等等。 3、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子的幂律分布呢? 答案就是: 这些分布里头的个体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如果一个分布中的个体相互独立,那么这样子的分布就会倾向于比较温和,比如智商,它是出生就注定了的,不受其它人影响,所以智商在人群中便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比较平均的分布( 其实基本就是正态分布)。但是我们每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是与我们的 社会 地位,与其他人的经济关系以及整个 社会 的经济形势紧密相关的,所以分布就会比较极端。 社会 地位、 社会 关系占优势的人就掌握了大部分财富。 再给您举一个例子,您就会更加理解其中的原因了。有人对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用词的频率作过排序,作品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单词是定冠词The、第二多的单词是连词and、排第三的单词是I,也就是“我”这个词。结果发现,这些单词的频数分布也类似于幂律分布。也就是说,尽管莎士比亚的作品包含了一万多个不同的单词,但绝大部分篇幅是被少数单词占据的。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幂律分布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单词彼此之间是不独立的,而是通过英语语法联系在一起的。有了语法的束缚,幂律分布就出现了。 4、 说到这里,相信您已经能够理解生活中这些夸张的分布出现的原因了。你可能会说,知道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变你看待事物的方式。不懂幂律分布原理的人提到二八定律,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有黑幕,自己运气不好等等。(哪里什么运气好,不过是准备的早)心理充满了怨念,仇富心理:凭什么少数人掌握绝大多数的财富。 但如果你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你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经济规律、个人能力、 社会 关系和 社会 地位上,因为这才是掌握大量财富的前提。这样一来,你就会更多地花心思去提高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分值,你离财富就比别人更近了一步。

论文发表两年后才被被引用

一、影响因子的定义从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定义来讲:影响因子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每年出版的《期刊引用报告》上的一项数据,指的是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创始人尤金·加菲尔德博士在1960年代创立。其中的科学引文索引,即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诞生于1964年,是最知名的文献检索工具之一。而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期刊需要满足以下四项标准要求:1、期刊出版标准包括期刊出版的时效性、国际编辑惯例、英文文献编目信息、同行评议过程和出版伦理等。严格的同行评议是保证出版质量的重要手段,非自然的刻意自引或互引有悖于出版伦理,这些都是编辑发展部专业人员在期刊遴选时重点关注的方面。2、编辑内容编辑发展部的专业人员会评估期刊的发表内容是否是该领域中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是否能丰富数据库中的已有内容,或是否这个研究课题已有多个期刊涉及。3、国际多样性对于面向全球的国际期刊,会从作者、编委、期刊的引用者考察其国际多样性,面向特定地区的区域性高质量期刊也会被评估后入选。4、引文分析通过所建立的引文数据库,编辑会得到许多引文数据。这些数据有助于确定对研究团体最重要、最有用和最有影响力的出版物,编辑还会通过对引文数据的分析衡量它的应用,通过衡量它的应用确定它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对于已被Web ofScience收录的期刊,也会应用上述标准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达不到上述标准的期刊将会被中断收录。被中断收录的期刊一般可在3年后重新申请收录,若经评估达到收录标准将被重新收录。

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两年内被引用的平均次数被定义为“影响因子”。一个普普通通的变量,“两年平均引用次数”,为何要动用这样的一个唬人的术语呢?它与期刊影响力究竟有什么关系?如果不能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就无法确定用这个指标来进行科研管理是否可行、是否有效。这个术语,英文写为“Impact Factor”(简写为IF),来源于一家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机构。该机构早期是提供科研信息服务的,主要是为研究者提供学术刊物信息,后来逐渐演变为盈利机构,通过提供科研服务来获取利润。这种变化有一个世界性的背景。20世纪后半叶,科技的重要性使得各发达国家,还有一部分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大幅度增加了科技投入。投入必然产出研究论文、报告、专利等物化成果。对于研究者个人来说,成果在哪里发表事关自己的学术生涯发展,是个大问题。发表论文的人,总希望自己的论文被同行所关注并引用。抓住这种心态,搞一个论文发表后两年内的平均引用次数,就成了指标的第一选择。你想,如果你是一位年轻研究者,一家期刊能够让你的论文发表后两年内就被多次引用,这难道不能让你动心吗?你博士毕业后计划做两年博士后,难道不渴望能在两年后晋升副教授职位吗?那么好,这家机构及时送来了这种信息,告诉你哪些刊物能帮助到你。为了让你容易记住,该机构还把这个指标比较靠前的一批刊物命名为“SCI刊物”。20世纪后期,有数千家期刊被选入SCI刊物名录。这下问题简单化了:一位年轻学者的投稿方向就是SCI刊物,而且“两年平均引用次数”越多,就越值得优先投稿。研究者这边的问题解决了,但要把这个指标卖出去,科研管理者那里也要搞定才行。最大的难点是如何让科技管理者信服这个指标。从科研逻辑上说,这个指标显然是不具备说服力的。为什么两年里引用次数多的论文是好论文?哪些人在引用、如何引用的问题是否也应该问一下?要打消管理者的此类顾虑,还要另下一番功夫。由于学术界看重的是学术影响力,管理者也必须尊重学术影响力。因此,如果能够指标描绘成一个学术影响力指标,就容易被管理者做接受。怎样才能做到呢?答案是把逻辑搞乱,“逻辑越混乱,结论越有趣”。在实际操作上,把两年平均引用次数说成是影响因子,要弄出一个复杂过程。首先要把关于学术影响力的要件拿过来,例如论文发表后的引用情况如何、哪些学者在引用、论文对他人的研究有何影响、作者发表论文之后得到了哪些声誉,等等。要件取得越完整,学术界就越认可。第二步是把情况简化,找到特定条件下的案例,说明有影响力的论文均与引用情况相关联,这种案例很多,很好找。第三步再往前推一步,说引用情况好的论文就是影响力大的论文,此类论文的载体就是好期刊。不幸的是,这种不成立的推论能蒙住很多人(有一部文学作品企图揭露这件事,所用的例子是:所有精神病患者都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病,你拒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病,因此你必然有精神病,应该关到精神病院里去)。最后一步是关键性的,就是要抛弃掉“两年平均引用次数”这个平凡名称,而改用一个“影响因子”名称,让人不自觉地将其与学术影响力相联系。有了这个高大上的名称,不怕科研管理者们不就范。只要有部分管理者开始接受,哪怕他们只是为了图省事而接受这个简单指标,就会迫使其他人也最终不得不接受这个指标。以上所述的,就是一个平凡变量演化为唬人术语的原因和过程。无论最初搞这些指标的人动机如何,后来确实就变成了逻辑混乱的一团糟。要澄清这种混乱,还需要多说几句。从源头上说,期刊影响力是由所发表的论文决定的,发表某个研究领域和方向的第一篇论文(称为“首发论文”),可以见证刊物编委会的眼界;在重要方向上系统性地发表有理论和技术突破的论文,可以表明编委会成员自身的学术造诣;而发表有才气、有智慧、有远见的论文,则是彰显了刊物的品位。这几个方面都很突出的刊物,肯定是影响力大的刊物。就引用次数而言,一般化的引用并不重要,被看出科学问题要点的人引用,被欣赏论文智慧的人引用,被做前沿研究的高水平学者引用,引用之后能产生新的研究方向、科学问题、应用成果,这些才是真正要紧的。显而易见,在“IF” 那里这些评价都是缺失的。作为科技信息的采集者,他们并没有下功夫在这些方面构建指标。这说明,关于学术影响力的内涵方面,管理者必须另加考虑,用所谓影响因子这样的指标是不靠谱的。以后的人们来研究科学史,会把根据“影响因子”对刊物进行排名、分区的做法当成超级玩笑。退一步讲,即便我们不讲内涵,只讲数量,两年平均引用次数能否作为影响因子呢?答案仍然是不能。设想,我们试图根据引用次数来比一比各位研究者水平的高低。前面提到的那家科技情报研究机构自身提供的数据就表明,每篇论文、每个学术期刊都有一个“期待引用次数”,即论文发表后可被学术界引用的预期平均总次数。根据定义,期待发表次数大于或等于两年平均引用次数与论文半衰期(即从论文发表之日到引用高峰出现的时间长度)乘积的两倍。举例而言,如果一个期刊的两年平均引用次数为三次,半衰期为十年,则其论文的期待引用次数将会大于或等于60次;另外一家期刊的上述参数分别为六次和三年,则其期待引用次数仅为约36次。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由于两年平均引用次数并非期待引用次数的唯一控制变量,因此在所谓高影响因子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并不一定总引用次数也高。真实的情况也是,主流期刊无论IF如何,论文总引用次数都是靠前的。所以说,对于研究者而言,即便仅仅出于引用次数的考虑,也应选择期待引用次数高的刊物,而不是两年平均引用次数高的刊物。对于科研管理者而言,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即评价刊物和评价个人是不同的两件事。一个刊物有较好的期待引用次数,有可能是个好刊物,但涉及到研究者个人时,无论其论文在哪里发表,还是要看实际的引用情况。设想,某位研究者在两年平均引用次数为十的刊物上发表论文,而此后的两年里只被引用了五次,那么在引用次数这个指标上,这篇论文实际上是在拖刊物的后腿。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1)搞科技情报工作,给研究者提供学术期刊信息,这本身是一种服务,没有错,给一些变量下定义起名字也是可以的,但“IF”错在术语表达不准确。把两年平均引用次数说成是影响因子,就如同把犯罪分子每年作案次数定义为行善指数一样,前者歪曲了“影响”的意思,后者歪曲了“行善”的意思。今后凡出现“影响因子”表述的地方,应该一律回归原意,用“两年平均引用次数”来取代。(2)对于研究者个人,建议在选择投稿刊物时,首先应考虑其学术声誉,与正规科学家为伍,你也就成了正规学者,就有学术生涯的真正发展。在数量指标上可考虑“期待引用指标”,投稿时选择那些两年平均引用次数与半衰期乘积较大的刊物。(3)科研管理者要区分对刊物的评价和对研究者个人的评价。对前者,在内涵上要考察刊登经典论文和重要论文的情况,以及作者学术声誉,在外延上要看刊物的期待平均引用次数;对后者,在内涵上要看所发表的论文是否有理论或技术进步,在外延上要看论文发表后被优秀学者的引用情况。对人的评价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不能马虎、偷懒、简单、粗暴。科研管理的有效性是管理者工作成绩的衡量标准,如果管理不当,投入再多也难以产出好的成果。(本文转自高抒科学网博客,版权观点归原作者所有)

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两年内被引用的平均次数被定义为“影响因子”。一个普普通通的变量,“两年平均引用次数”,为何要动用这样的一个唬人的术语呢?它与期刊影响力究竟有什么关系?如果不能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就无法确定用这个指标来进行科研管理是否可行、是否有效。这个术语,英文写为“Impact Factor”(简写为IF),来源于一家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机构。该机构早期是提供科研信息服务的,主要是为研究者提供学术刊物信息,后来逐渐演变为盈利机构,通过提供科研服务来获取利润。这种变化有一个世界性的背景。20世纪后半叶,科技的重要性使得各发达国家,还有一部分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大幅度增加了科技投入。投入必然产出研究论文、报告、专利等物化成果。对于研究者个人来说,成果在哪里发表事关自己的学术生涯发展,是个大问题。发表论文的人,总希望自己的论文被同行所关注并引用。抓住这种心态,搞一个论文发表后两年内的平均引用次数,就成了指标的第一选择。你想,如果你是一位年轻研究者,一家期刊能够让你的论文发表后两年内就被多次引用,这难道不能让你动心吗?你博士毕业后计划做两年博士后,难道不渴望能在两年后晋升副教授职位吗?那么好,这家机构及时送来了这种信息,告诉你哪些刊物能帮助到你。为了让你容易记住,该机构还把这个指标比较靠前的一批刊物命名为“SCI刊物”。20世纪后期,有数千家期刊被选入SCI刊物名录。这下问题简单化了:一位年轻学者的投稿方向就是SCI刊物,而且“两年平均引用次数”越多,就越值得优先投稿。研究者这边的问题解决了,但要把这个指标卖出去,科研管理者那里也要搞定才行。最大的难点是如何让科技管理者信服这个指标。从科研逻辑上说,这个指标显然是不具备说服力的。为什么两年里引用次数多的论文是好论文?哪些人在引用、如何引用的问题是否也应该问一下?要打消管理者的此类顾虑,还要另下一番功夫。由于学术界看重的是学术影响力,管理者也必须尊重学术影响力。因此,如果能够指标描绘成一个学术影响力指标,就容易被管理者做接受。怎样才能做到呢?答案是把逻辑搞乱,“逻辑越混乱,结论越有趣”。在实际操作上,把两年平均引用次数说成是影响因子,要弄出一个复杂过程。首先要把关于学术影响力的要件拿过来,例如论文发表后的引用情况如何、哪些学者在引用、论文对他人的研究有何影响、作者发表论文之后得到了哪些声誉,等等。要件取得越完整,学术界就越认可。第二步是把情况简化,找到特定条件下的案例,说明有影响力的论文均与引用情况相关联,这种案例很多,很好找。第三步再往前推一步,说引用情况好的论文就是影响力大的论文,此类论文的载体就是好期刊。不幸的是,这种不成立的推论能蒙住很多人(有一部文学作品企图揭露这件事,所用的例子是:所有精神病患者都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病,你拒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病,因此你必然有精神病,应该关到精神病院里去)。最后一步是关键性的,就是要抛弃掉“两年平均引用次数”这个平凡名称,而改用一个“影响因子”名称,让人不自觉地将其与学术影响力相联系。有了这个高大上的名称,不怕科研管理者们不就范。只要有部分管理者开始接受,哪怕他们只是为了图省事而接受这个简单指标,就会迫使其他人也最终不得不接受这个指标。以上所述的,就是一个平凡变量演化为唬人术语的原因和过程。无论最初搞这些指标的人动机如何,后来确实就变成了逻辑混乱的一团糟。要澄清这种混乱,还需要多说几句。从源头上说,期刊影响力是由所发表的论文决定的,发表某个研究领域和方向的第一篇论文(称为“首发论文”),可以见证刊物编委会的眼界;在重要方向上系统性地发表有理论和技术突破的论文,可以表明编委会成员自身的学术造诣;而发表有才气、有智慧、有远见的论文,则是彰显了刊物的品位。这几个方面都很突出的刊物,肯定是影响力大的刊物。就引用次数而言,一般化的引用并不重要,被看出科学问题要点的人引用,被欣赏论文智慧的人引用,被做前沿研究的高水平学者引用,引用之后能产生新的研究方向、科学问题、应用成果,这些才是真正要紧的。显而易见,在“IF” 那里这些评价都是缺失的。作为科技信息的采集者,他们并没有下功夫在这些方面构建指标。这说明,关于学术影响力的内涵方面,管理者必须另加考虑,用所谓影响因子这样的指标是不靠谱的。以后的人们来研究科学史,会把根据“影响因子”对刊物进行排名、分区的做法当成超级玩笑。退一步讲,即便我们不讲内涵,只讲数量,两年平均引用次数能否作为影响因子呢?答案仍然是不能。设想,我们试图根据引用次数来比一比各位研究者水平的高低。前面提到的那家科技情报研究机构自身提供的数据就表明,每篇论文、每个学术期刊都有一个“期待引用次数”,即论文发表后可被学术界引用的预期平均总次数。根据定义,期待发表次数大于或等于两年平均引用次数与论文半衰期(即从论文发表之日到引用高峰出现的时间长度)乘积的两倍。举例而言,如果一个期刊的两年平均引用次数为三次,半衰期为十年,则其论文的期待引用次数将会大于或等于60次;另外一家期刊的上述参数分别为六次和三年,则其期待引用次数仅为约36次。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由于两年平均引用次数并非期待引用次数的唯一控制变量,因此在所谓高影响因子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并不一定总引用次数也高。真实的情况也是,主流期刊无论IF如何,论文总引用次数都是靠前的。所以说,对于研究者而言,即便仅仅出于引用次数的考虑,也应选择期待引用次数高的刊物,而不是两年平均引用次数高的刊物。对于科研管理者而言,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即评价刊物和评价个人是不同的两件事。一个刊物有较好的期待引用次数,有可能是个好刊物,但涉及到研究者个人时,无论其论文在哪里发表,还是要看实际的引用情况。设想,某位研究者在两年平均引用次数为十的刊物上发表论文,而此后的两年里只被引用了五次,那么在引用次数这个指标上,这篇论文实际上是在拖刊物的后腿。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1)搞科技情报工作,给研究者提供学术期刊信息,这本身是一种服务,没有错,给一些变量下定义起名字也是可以的,但“IF”错在术语表达不准确。把两年平均引用次数说成是影响因子,就如同把犯罪分子每年作案次数定义为行善指数一样,前者歪曲了“影响”的意思,后者歪曲了“行善”的意思。今后凡出现“影响因子”表述的地方,应该一律回归原意,用“两年平均引用次数”来取代。(2)对于研究者个人,建议在选择投稿刊物时,首先应考虑其学术声誉,与正规科学家为伍,你也就成了正规学者,就有学术生涯的真正发展。在数量指标上可考虑“期待引用指标”,投稿时选择那些两年平均引用次数与半衰期乘积较大的刊物。(3)科研管理者要区分对刊物的评价和对研究者个人的评价。对前者,在内涵上要考察刊登经典论文和重要论文的情况,以及作者学术声誉,在外延上要看刊物的期待平均引用次数;对后者,在内涵上要看所发表的论文是否有理论或技术进步,在外延上要看论文发表后被优秀学者的引用情况。对人的评价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不能马虎、偷懒、简单、粗暴。科研管理的有效性是管理者工作成绩的衡量标准,如果管理不当,投入再多也难以产出好的成果

影响因子是表征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量化指标之一; (2) 影响因子与期刊论文质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3) 是否能用影响因子评价论文质量应取决于评价目的。1 讨论的前提1.1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定量研究是建立在大规模统计样本的基础之上,所得出的结论可以解释一般性的现象,符合大多数事实。对于与定量研究结论相悖的个别现象或少数事实必须通过定性分析加以调整或解释,切不能用个别现象或少数事实否定能够解释一般性现象的定量研究结论。本文所要论证的问题正是一般性的问题。1.2 同类相比原则在利用数据库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时,应该遵循同类相比这一基本原则。这是因为各数据库在选择来源期刊时很难做到学科结构的合理性。据统计,美国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所报道的近5000种期刊中,医学期刊就占33.71%。来源期刊明显居多的学科,影响因子必然比来源期刊少的学科要高。从1997年JCR所列的各学科期刊影响因子来看,医学领域最高的影响因子是37.796,而数学领域最高的影响因子仅为2.467。研究还表明,各学科在科研规模、研究方式、合作程度、引文行为等方面存在着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各学科在引文频次总体水平上的差异。因此,同类相比是定量研究中必须恪守的原则。这也是本文分析的前提。2 关于影响因子2.1 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期刊影响因子是以期刊为对象, 统计在一定时域内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率。在这里,论文量、时间和被引次数是计算影响因子的三个基本要素。论文量是指某期刊在一定时间内的载文量。时间的跨度取决于引文的高峰期。国际著名的科学计量学家普赖斯经过大量的文献统计后得出结论认为,科学论文发表后的两年是论文被引用的高峰期。因此,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将计算影响因子的引文年度规定为两年。在三个基本要素中,被引频次是一个可变量。当论文量不变,引文时间已定时,影响因子的高低取决于被引频次的多少。期刊影响因子用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率揭示了学术思想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它使期刊学术质量的评价变得可以用量化的方法加以测度。这就是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之所在。2.2 引文关系: 影响因子的基础科学论文是科学研究活动的主要产出形式,也是科学家个人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向社会传播,最终转化为社会的科学财富的起始点。然而, 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不是孤立进行的,科学的研究必然是在继承、借鉴和积累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的。牛顿那句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名言就是对科学活动中继承关系的深刻揭示。科学活动中创新与发展以论文正文的阐述来表现,而对前人学术思想的继承、借鉴抑或批判通常以文后参考文献来表现。这种引证与被引证关系,即为引文关系。3 期刊学术水平与论文质量的关系同行评议方式大多数情况下发生在论文发表前的审稿过程中。在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的审稿制度中,通常经过初审、评审和和终审三个阶段。初审主要由责任编辑对来稿作出初步评价并选定审稿人。审稿人对稿件进行评审的过程也就是同行评议的过程。审稿人要就稿件的学术水平给出评判,对内容提出取舍建议及其依据。在此基础上,最终由责任编委决定稿件是否可以接受发表。初审、评审和终审的共同责任是判断论文是否具有学术性,主要是从论文的科学意义和结果的可信性两方面加以考察,对稿件的质量作出评价并决定取舍。可见,编审稿的过程就是同行评议的过程,是论文质量评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通过同行评议,要在众多的来稿中根据办刊的宗旨和方针筛选出优秀者,甚至需要时,还要把握热点问题主动向知名科学家约稿。同行评议是期刊论文质量前期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审稿人的水平与期刊论文的质量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4讨论4.1影响因子:评价的有限性影响因子作为定量评价的指标不是万能的,其适用范围是有限的。这是因为任何一项评价工作都是由评价目的、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当评价对象明确, 评价指标能够满足评价目的时, 评价工作才是有效的。本文的分析表明,影响因子与期刊整体学术水平有直接关系,是评价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 影响因子与论文质量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前期的同行评议来实现正相关的关系的。也就是说, 如果认为高影响因子的期刊载有高水平的论文,其前提是建立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必定同行评议水平也高的假设基础上。在实际情况中,大多数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均属于此种情况。因此, 该假设是成立的。

sci论文被录用后一年不发表

你什么意思?不同的期刊是不同的,快1.2个月,慢2.3年!运行前检查,查看以前发布的文章,版权页有文章提交时间、作业时间。

可以申请延期发表 发表见刊的sci论文中,直接被录用的几率很低,大多数都需要经过修改, 论文修改分大修、小修,大修修回的论文还需要审稿人审稿;小修修回的论文可能给审稿人,也可能编辑能决定是录用还是继续修改或是退稿,那么sci论文修回后多久给结果?目前还没有参考的标准答案,sci论文修回后有结果的时间都不一样。sci修改内容或难度不同,不是所有作者都能够在规定时间内修回。需要申请延迟。那如何申请延迟sci修回时间?大修的时间比小修更长一些,但具体修回的时间,还是与修改内容的多少以及难度有关系。 期刊方会视sci的实际情况,给出修回时间的期限。正常情况下,作者要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修改意见完成修改,并及时修回。但可能因为作者处理稿件周期长、修回时间短等原因,不能及时修回,需要申请延期,否则会直接失去被录用的机会。 依照sci期刊的规定,sci修回时间是可以申请延迟的。作者发现完成sci修改需要的时间超过规定的修回期限,一定要提前给期刊编辑写邮件,说明不能及时修回的原因。作者与编辑耐心沟通,延迟原因充分合理,编辑一般是会理解的,给出允许延迟修回的答复。作者:超正学术链接:来源: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老师留你做课题

造成这种文章发不出去的现象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时候是因为文章写作不合格造成的,有时候是由于投稿的刊物不合适造成的,有时又是杂志社的一些原因造成的,投稿刊物不合适最容易解决,选择合适的刊物再投稿就可以。需要发表SCI论文,可以咨询“医荟园”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