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红星照耀中国论文发表时间

发布时间:2024-07-04 11:22:14

红星照耀中国论文发表时间

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

1937年10月,斯诺赴苏区所撰写的系列新闻通讯报道汇编成《红星照耀中国》(中译名《西行漫记》),由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此书甫一出版便在全世界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1938年2月,中译本又在上海出版,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正形象。胡愈之先生等翻译《西行漫记》一书时,因不知他还有过一个“施乐”的汉文名字,而译作“斯诺”二字,并一直沿用下来。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拉铁摩尔说的:“只有那些当时身在中国的人们,才能回味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所产生的影响……在人们政治上陷入思想苦闷的情况下,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就像火焰一样,腾空而起,划破了苍茫的暮色……原来还另外有一个中国啊!”的确是这样,斯诺首次向全世界报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真相,展示了中国的光明和希望,打破了国民党十年的新闻封锁,揭穿了它的造谣污蔑,打开了人民的眼界,他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现和描述,,是震惊世界的成就”,“标志着西方了解中国的新纪元。”他的采访被誉为20世纪“新闻记者所施展的一个最了不起的绝技”。斯诺因此成了最了解中国和毛泽东的美国人。可以说,“红星”照耀了中国,也照亮了世界,斯诺自己也成为人们敬仰的“星”。在美国,历史学家、著作家、评论家在当时共发表了100多篇书评,他们都极力称赞斯诺是“我们这一世纪中作出最伟大个人贡献的新闻记者”;“是驻中国最勇敢、最富于进取心的新闻记者”;“是一代记者中的风骚”,是“左翼记者中最成功的一个”。美国总统罗斯福看完斯诺的著作后,先后在1942年2月24日、1944年5月26日和1945年3月3日三次接见斯诺,还亲自推销过斯诺的书。1937年3月10日,毛泽东在延安专门致信斯诺:“我们都感谢你的。” 1938年春,毛泽东还亲自对一位德国记者说:“当其他人谁也不来的时候,斯诺来到这里调查我们的情况,并帮助我们把事实公诸于世……我们将永远记得他曾为中国做过一件巨大的工作。他是为建立友好关系铺平道路的第一个人。”斯诺的《西行漫记》不止影响了一代中国人,也影响了后来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人。他们从中认识了共产党,投身于她领导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抗战时期,斯诺曾自豪地写道:抗战爆发后,无论我走到哪里,总会出其不意地在什么地方突然碰到一位年轻人,胳膊下挟着一本未经申请而偷印的《西行漫记》,询问我如何才能到延安去学习。时至今日,世界各国还在不断地再版《西行漫记》,成为人们阅读和研究的永恒的经典著作。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特色:

1、是斯诺写的关于红色中国的新闻报道集,也可以说是报告文学集;

2、真实的记录事实的真相。作者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核对,以求获得新闻第一手资料;

3、故事情节十分的突出,注重对人物的刻画以及关注事件背后的个人魅力;

4、大量的战地报道,在战争的背景中产生,采访第一手资料,为公众提供最新的战争概况;

5、体现了作者的家庭出身、教育层次、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等造就的独特文风,

红星故事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从位于中国版图中南部的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一项现代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壮举--长征。这一历时长达两年多的征途接近尾声时,迎来了一名外国记者。

这名当时30岁出头的记者,后来回到北平,写下了游历"红色中国"的所见所闻所访,轰动西方,也轰动了全民族抗战一触即发的中国。这名传奇的旅行者名叫埃德加·斯诺,美国堪萨斯城人,他用英文写下的新闻报道汇集成《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被翻译成近20种语言文字,70多年来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

2014年是长征80周年,在中国各地举行大规模纪念活动之际,人们只需打开电子书,用手指轻点,花不多的钱就可以下载《红星照耀中国》或者是它的中译本《西行漫记》。

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孙华说,其实已经无法统计"红星"在全球的出版发行总数了,仅中译本就有10多个版本。

但即使如此,在世界各地出版的"红星"都很难与在中国上海淮海中路1843号内珍藏的那一本媲美。

宋庆龄促成斯诺"西行"

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由伦敦戈兰茨公司首次出版发行,一个月内就增订到了第五版。此时,斯诺正在上海,他将一本1937年版的"红星"赠予宋庆龄,并在扉页上用英语写道:"送给勇敢的革命家宋庆龄同志,你是中国第一位鼓励我写作此书的人,而且是此书的第一位读者。书中的不妥之处请见谅。"

现如今这本珍贵的"红星"依然陈列在上海淮海中路的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内。连同展出的还有斯诺当年在陕北时拍摄的黑白照片--毛泽东的经典肖像、毛泽东与贺子珍在陕北的合影、留着胡须的周恩来骑在马上……

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研究专家孙娟娟告诉记者,追溯到红军长征前3年,1931年9月,斯诺就以《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的身份在上海结识了宋庆龄,他们在一家巧克力店里从午间畅谈到晚餐时分,不久后斯诺第一次受邀前往位于法租界的莫利爱路两层楼寓所(今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拜访。

历史学家认为,斯诺与宋庆龄的友谊后来很大程度上成为决定性因素,宋庆龄促成了斯诺前往陕北,并顺利采访了"红色中国"。"红星"成书于当年北平城的未名湖畔,而斯诺为何出发去延安,又如何实现了这一次"红色长征",与他在上海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斯诺来到中国有一定的偶然性。在他到世界各地采风的过程中,原计划在中国停留数周,没想到后来变成了13年。"孙华说。

史料显示,斯诺及其第一任夫人海伦都曾在不同场合承认,影响他们最终驻留中国、促成《红星照耀中国》的诞生,与两个中国人有关,一是宋庆龄,二是鲁迅。

据《宋庆龄年谱》记载,斯诺渴望到中国共产党的陕北根据地考察,并于1936年春专程到上海拜访宋庆龄请求帮助,"以便到红军地区以后起码作为一个中立者的待遇"。

也是在这年春天,经宋庆龄的努力沟通,斯诺和外籍医生马海德都得到了确认口信。《宋庆龄年谱》上说,当时宋庆龄曾对马海德说:"中共中央想邀请一位公道的记者和一名医生,到陕北实地考察边区的情况,了解中共的抗日主张,我看你和斯诺一块儿去吧!"

历史研究发现,1936年春夏之交,宋庆龄促成斯诺与马海德前往陕北,安排接头和护送的就是"红星"中提到的"王牧师"(真名董健吾)。于是,后来读者们能够在《红星照耀中国》的开篇中读到,用隐形墨水准备了给毛泽东的介绍信以及得到北平朋友的帮助等,其主要的促成者和联络人之一就是宋庆龄。

斯诺面对"革命青年"的提问清单

现在看来,斯诺的"红星"依然是一部写作精良的长篇通讯,他带着无数的好奇心向"红色政权"提问:

"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同其他地方的共产党人或社会党人有哪些地方相像,哪些地方不同?他们是不是留着长胡子,是不是喝汤的时候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是不是在皮包里夹带土质炸弹?"

"他们的领导人是谁?他们是不是对于一种理想、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学说抱着热烈信仰的受过教育的人?他们是社会先知,还只不过是为了活命而盲目战斗的无知农民?"

"中国的苏维埃是怎样的?农民支持它吗?""共产党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他们的婚姻法是怎样的?"

来自斯诺研究的权威机构--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的一篇学术论文显示,1936年斯诺提交给中国共产党人的采访提纲起码包含了十多个方面的宏观问题,涉及外交、抵御外敌入侵、对不平等条约和外国投资的看法,以及反法西斯等。后来毛泽东与斯诺在陕北窑洞的首次对谈,很多内容即始于对提纲的回答,这是中共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进而向世界呈现了一个与时俱进、公开透明、开诚布公的中共形象。

后来斯诺在1938年1月上海复社的中译本前言中写道:"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

在斯诺看来:"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

斯诺个人认为,尽管英文本第一版有一些错误,但"中国在这最紧急的时候,找到了民族最伟大的统一,找到了民族的灵魂,基本的因素在哪里?原因在哪里?关于这一点的研究,这一本著作是颇有一些价值的。"

而在斯诺开出的"问题单子"中,也有关注延安"红色文艺"的,他提到"红色剧团"和娱乐等。鲁迅文化基金会的研究者认为,斯诺后来对于中国左翼文化、延安文艺的浓厚兴趣,大多来自与鲁迅对话的启迪。斯诺亦是最早向西方翻译推介鲁迅作品的外国记者。

在斯诺的笔下,陕北的"红色战士"爱打乒乓球,还学识字、办墙报,"外界传说'红军纵酒宴乐、大肆抢劫'等,都是胡说八道"。海伦·斯诺认为,"红星"吹奏出了雄壮而激昂的号音,让西方积累起来的对中国共产党人的谣言和猜疑倒塌了。

"红星"至今仍在照耀

在"红星"向世界传播的70多年时间里,斯诺带给世界的不仅是一个真实的"红色中国",还包括大量的新闻照片、毛泽东的长征律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词等。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红星"为顺利出版而化名的中译本《西行漫记》,以及相关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记》《红旗下的中国》等都曾被查禁。直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夕,上海和香港又出现了《长征25000里》等几个新版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多场政治运动中,出自外国人之手的"红星"一度在中国国内渐受冷落,但在世界各地依然风行畅销。直至上世纪70年代初,斯诺的再一次访华,"红星"得以作为"内部刊物"再度印发。

改革开放后,"红星"重新被"擦亮",除了早年复社胡愈之团队的译本外,又多了董乐山的新译本。到1984年新华出版社推出《斯诺文集》时,《红星照耀中国》的名字得以恢复,"西行漫记"转为副题,这一年仅文集征订就超过28500册。

"红星"畅销世界的历史,还告诉我们,诺尔曼·白求恩和柯棣华都曾阅读这本书,它成为促使他们下决心来华工作的主要动因之一;从二战时期,到上世纪末,美国多任总统承认曾阅读"红星",这本书也成为他们决策对华战略的一个重要参考;在日本、韩国,学者也把阅读"红星"作为了解20世纪中国的"一把钥匙"。

作为"红星"的主要翻译者之一,胡愈之在1978年的中译本序言中写道,斯诺是"第一个报春的燕子"。这个年轻时曾经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印刷学徒、海员的新闻记者,拥有惊人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分析能力,才使他认识了问题的本质,这是西方的一些所谓"中国通"所不能办到的。

"斯诺对中国的深刻认识源于他对事件本身深度、全方位的参与。他不仅仅准确记录了历史,还准确预测了未来的趋势。"孙华认为。

现在,斯诺的部分骨灰就安葬于当年他奋笔疾书"红星"的北京大学未名湖畔。斯诺墓前仍会定期有人祭扫,但显然不是每个路人都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个中往事。

译者们认为,直至今日,重读《红星照耀中国》依然不会过时。事实上,在每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期,"红星"仍在照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扩展资料:

英国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出版斯诺的英文初版《Red Star Over China(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就是斯诺回来后写的关于红色中国的新闻报道集,也可以说是报告文学集。以后,此书以近二十种文字翻译出版,几十年间几乎传遍了世界,成了著名的畅销书。

2018年2月,该书中文版已诞生整整80年。新版《红星照耀中国》销量已高达300万册。新版《红星照耀中国》推出20个月来,创下了销售奇迹,也是人文社首部一年内码洋过亿元的书,更是国内出版界2017年头号爆款图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论文发表

1.人物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栩栩如生,非常有趣。2.表达了红色中国的热情,魅力,气质,青春,活力。3.语言诙谐幽默,读来生气盎然。

1、改革开放后,红星重新被擦亮,除了早年复社胡愈之团队的译本外,又多了董乐山的新译本。到1984年新华出版社推出《斯诺文集》时,《红星照耀中国》的名字得以恢复,西行漫记转为副题,这一年仅文集征订就超过28500册。 赏析:来自斯诺研究的权威机构--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的一篇学术论文显示,1936年斯诺提交给中国共产党人的采访提纲起码包含了十多个方面的宏观问题,涉及外交、抵御外敌入侵、对不平等条约和外国投资的看法,以及反法西斯等。与斯诺在陕北窑洞的首次对谈,很多内容即始于对提纲的回答,这是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进而向世界呈现了一个与时俱进、公开透明、开诚布公的形象。 2、红星畅销世界的历史,还告诉我们,诺尔曼.白求恩和柯棣华都曾阅读这本书,它成为促使他们下决心来华工作的主要动因之一;从二战时期,到上世纪末,美国多任总统承认曾阅读红星,这本书也成为他们决策对华战略的一个重要参考;在日本、韩国,学者也把阅读红星作为了解20世纪中国的一把钥匙。 赏析:后来斯诺在1938年1月上海复社的中译本前言中写道: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 3、作为红星的主要翻译者之一,胡愈之在1978年的中译本序言中写道,斯诺是第一个报春的燕子。这个年轻时曾经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印刷学徒、海员的新闻记者,拥有惊人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分析能力,才使他认识了问题的本质,这是西方的一些所谓中国通所不能办到的。 赏析:在斯诺看来: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 4、斯诺对中国的深刻认识源于他对事件本身深度、全方位的参与。他不仅仅准确记录了历史,还准确预测了未来的趋势。孙华认为。 赏析:斯诺个人认为,尽管英文本第一版有一些错误,但中国在这最紧急的时候,找到了民族最伟大的统一,找到了民族的灵魂,基本的因素在哪里?原因在哪里?关于这一点的研究,这一本著作是颇有一些价值的。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特色:

1、是斯诺写的关于红色中国的新闻报道集,也可以说是报告文学集;

2、真实的记录事实的真相。作者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核对,以求获得新闻第一手资料;

3、故事情节十分的突出,注重对人物的刻画以及关注事件背后的个人魅力;

4、大量的战地报道,在战争的背景中产生,采访第一手资料,为公众提供最新的战争概况;

5、体现了作者的家庭出身、教育层次、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等造就的独特文风,

红星故事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从位于中国版图中南部的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一项现代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壮举--长征。这一历时长达两年多的征途接近尾声时,迎来了一名外国记者。

这名当时30岁出头的记者,后来回到北平,写下了游历"红色中国"的所见所闻所访,轰动西方,也轰动了全民族抗战一触即发的中国。这名传奇的旅行者名叫埃德加·斯诺,美国堪萨斯城人,他用英文写下的新闻报道汇集成《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被翻译成近20种语言文字,70多年来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

2014年是长征80周年,在中国各地举行大规模纪念活动之际,人们只需打开电子书,用手指轻点,花不多的钱就可以下载《红星照耀中国》或者是它的中译本《西行漫记》。

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孙华说,其实已经无法统计"红星"在全球的出版发行总数了,仅中译本就有10多个版本。

但即使如此,在世界各地出版的"红星"都很难与在中国上海淮海中路1843号内珍藏的那一本媲美。

宋庆龄促成斯诺"西行"

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由伦敦戈兰茨公司首次出版发行,一个月内就增订到了第五版。此时,斯诺正在上海,他将一本1937年版的"红星"赠予宋庆龄,并在扉页上用英语写道:"送给勇敢的革命家宋庆龄同志,你是中国第一位鼓励我写作此书的人,而且是此书的第一位读者。书中的不妥之处请见谅。"

现如今这本珍贵的"红星"依然陈列在上海淮海中路的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内。连同展出的还有斯诺当年在陕北时拍摄的黑白照片--毛泽东的经典肖像、毛泽东与贺子珍在陕北的合影、留着胡须的周恩来骑在马上……

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研究专家孙娟娟告诉记者,追溯到红军长征前3年,1931年9月,斯诺就以《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的身份在上海结识了宋庆龄,他们在一家巧克力店里从午间畅谈到晚餐时分,不久后斯诺第一次受邀前往位于法租界的莫利爱路两层楼寓所(今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拜访。

历史学家认为,斯诺与宋庆龄的友谊后来很大程度上成为决定性因素,宋庆龄促成了斯诺前往陕北,并顺利采访了"红色中国"。"红星"成书于当年北平城的未名湖畔,而斯诺为何出发去延安,又如何实现了这一次"红色长征",与他在上海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斯诺来到中国有一定的偶然性。在他到世界各地采风的过程中,原计划在中国停留数周,没想到后来变成了13年。"孙华说。

史料显示,斯诺及其第一任夫人海伦都曾在不同场合承认,影响他们最终驻留中国、促成《红星照耀中国》的诞生,与两个中国人有关,一是宋庆龄,二是鲁迅。

据《宋庆龄年谱》记载,斯诺渴望到中国共产党的陕北根据地考察,并于1936年春专程到上海拜访宋庆龄请求帮助,"以便到红军地区以后起码作为一个中立者的待遇"。

也是在这年春天,经宋庆龄的努力沟通,斯诺和外籍医生马海德都得到了确认口信。《宋庆龄年谱》上说,当时宋庆龄曾对马海德说:"中共中央想邀请一位公道的记者和一名医生,到陕北实地考察边区的情况,了解中共的抗日主张,我看你和斯诺一块儿去吧!"

历史研究发现,1936年春夏之交,宋庆龄促成斯诺与马海德前往陕北,安排接头和护送的就是"红星"中提到的"王牧师"(真名董健吾)。于是,后来读者们能够在《红星照耀中国》的开篇中读到,用隐形墨水准备了给毛泽东的介绍信以及得到北平朋友的帮助等,其主要的促成者和联络人之一就是宋庆龄。

斯诺面对"革命青年"的提问清单

现在看来,斯诺的"红星"依然是一部写作精良的长篇通讯,他带着无数的好奇心向"红色政权"提问:

"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同其他地方的共产党人或社会党人有哪些地方相像,哪些地方不同?他们是不是留着长胡子,是不是喝汤的时候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是不是在皮包里夹带土质炸弹?"

"他们的领导人是谁?他们是不是对于一种理想、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学说抱着热烈信仰的受过教育的人?他们是社会先知,还只不过是为了活命而盲目战斗的无知农民?"

"中国的苏维埃是怎样的?农民支持它吗?""共产党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他们的婚姻法是怎样的?"

来自斯诺研究的权威机构--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的一篇学术论文显示,1936年斯诺提交给中国共产党人的采访提纲起码包含了十多个方面的宏观问题,涉及外交、抵御外敌入侵、对不平等条约和外国投资的看法,以及反法西斯等。后来毛泽东与斯诺在陕北窑洞的首次对谈,很多内容即始于对提纲的回答,这是中共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进而向世界呈现了一个与时俱进、公开透明、开诚布公的中共形象。

后来斯诺在1938年1月上海复社的中译本前言中写道:"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

在斯诺看来:"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

斯诺个人认为,尽管英文本第一版有一些错误,但"中国在这最紧急的时候,找到了民族最伟大的统一,找到了民族的灵魂,基本的因素在哪里?原因在哪里?关于这一点的研究,这一本著作是颇有一些价值的。"

而在斯诺开出的"问题单子"中,也有关注延安"红色文艺"的,他提到"红色剧团"和娱乐等。鲁迅文化基金会的研究者认为,斯诺后来对于中国左翼文化、延安文艺的浓厚兴趣,大多来自与鲁迅对话的启迪。斯诺亦是最早向西方翻译推介鲁迅作品的外国记者。

在斯诺的笔下,陕北的"红色战士"爱打乒乓球,还学识字、办墙报,"外界传说'红军纵酒宴乐、大肆抢劫'等,都是胡说八道"。海伦·斯诺认为,"红星"吹奏出了雄壮而激昂的号音,让西方积累起来的对中国共产党人的谣言和猜疑倒塌了。

"红星"至今仍在照耀

在"红星"向世界传播的70多年时间里,斯诺带给世界的不仅是一个真实的"红色中国",还包括大量的新闻照片、毛泽东的长征律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词等。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红星"为顺利出版而化名的中译本《西行漫记》,以及相关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记》《红旗下的中国》等都曾被查禁。直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夕,上海和香港又出现了《长征25000里》等几个新版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多场政治运动中,出自外国人之手的"红星"一度在中国国内渐受冷落,但在世界各地依然风行畅销。直至上世纪70年代初,斯诺的再一次访华,"红星"得以作为"内部刊物"再度印发。

改革开放后,"红星"重新被"擦亮",除了早年复社胡愈之团队的译本外,又多了董乐山的新译本。到1984年新华出版社推出《斯诺文集》时,《红星照耀中国》的名字得以恢复,"西行漫记"转为副题,这一年仅文集征订就超过28500册。

"红星"畅销世界的历史,还告诉我们,诺尔曼·白求恩和柯棣华都曾阅读这本书,它成为促使他们下决心来华工作的主要动因之一;从二战时期,到上世纪末,美国多任总统承认曾阅读"红星",这本书也成为他们决策对华战略的一个重要参考;在日本、韩国,学者也把阅读"红星"作为了解20世纪中国的"一把钥匙"。

作为"红星"的主要翻译者之一,胡愈之在1978年的中译本序言中写道,斯诺是"第一个报春的燕子"。这个年轻时曾经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印刷学徒、海员的新闻记者,拥有惊人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分析能力,才使他认识了问题的本质,这是西方的一些所谓"中国通"所不能办到的。

"斯诺对中国的深刻认识源于他对事件本身深度、全方位的参与。他不仅仅准确记录了历史,还准确预测了未来的趋势。"孙华认为。

现在,斯诺的部分骨灰就安葬于当年他奋笔疾书"红星"的北京大学未名湖畔。斯诺墓前仍会定期有人祭扫,但显然不是每个路人都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个中往事。

译者们认为,直至今日,重读《红星照耀中国》依然不会过时。事实上,在每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期,"红星"仍在照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1936年6月,经宋庆龄介绍,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帮助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并采访了毛泽东等红军领导人,成为第一个采访边区的西方记者。此次采访内容,后来发表在《密勒氏评论报》上,文章名是《与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会见》,由他拍摄的毛泽东头戴有红五角星的八角军帽的照片,也成为经典。

1937年7月,斯诺在北京写成30万字的《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同年10月该书在英国伦敦出版。1938年1月,美国兰登书屋再次出版,2月,中译本在作了少量增删后改名为《西行漫记》,并在上海出版,引起极大轰动。《红星照耀中国》现已列入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

《红星照耀中国》共12篇(章),其中的第三篇题为《在保安》,保安是当时党中央所在地,斯诺是在保安采访的。

第三篇《在保安》又分为五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分别概括如下:

1.苏维埃“巨头”  : 记述了斯诺对红军领袖、时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的毛泽东主席的印象与感受,除了政治生活以外,还写到他是一个极有趣味而具有多样性的人物,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物。

2.共产党的基本政策:记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政策,强调了对外执行的反帝国主义政策和对内开展土地革命政策,同时着重记述了关于建立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3.论抗日战争:记述了毛泽东主席关于抗日战争的一些重要论述,强调了保证成功的有三个条件:一是全中国结成抗日统一战线;二是全世界结成抗日统一战线;三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而三个条件中,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

4.悬赏两百万元的脑袋:记述了红军大学有许多独特之处,首先是学校有赫赫有名的学员,他们的首级赏格总共超过200万元,同时记述了参加一顿“面条宴”的见闻感受。

5.红军剧社:记述了斯诺观看“人民抗日剧社”——红军剧社演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这些剧团在苏区不断巡回演出、宣传抗战思想、唤醒农民民族意识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感悟体会类的文章,重点是抓住其中感受最深的一点去写,结合自身实际去写感想体会,才会有深度、有特色。下面只是选取感想的一个“点”提供参考意见。从坚定信念入笔——

《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篇所写的人物,不管是红军领袖、红军大学校长,还是学员、演员,他们都是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执着的信念的一群人物。在他们身上真正体现出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道理。他们大多是经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磨练,他们就是靠着信念走完了世上最难走的道路,因此,他们经受了艰难困苦的严峻考验,他们的信念无比坚定,他们坚信中国革命最终必将取得胜利。正是靠着这种信念的强烈支撑,使得他们浑身充满了力量和使不完的干劲。有这样一支信仰坚定、意志坚强、力量无穷的队伍,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红星照耀中国在哪发表论文

1、改bai革开放后,'红星'重新被'擦亮',除了早du年复社胡愈之团队的译本外,又zhi多了董乐山的新译dao本。到1984年新华出版社推出《斯诺文集》时,《红星照耀中国》的名字得以恢复,'西行漫记'转为副题,这一年仅文集征订就超过28500册。赏析:来自斯诺研究的权威机构--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的一篇学术论文显示,1936年斯诺提交给中国共产党人的采访提纲起码包含了十多个方面的宏观问题,涉及外交、抵御外敌入侵、对不平等条约和外国投资的看法,以及反法西斯等。与斯诺在陕北窑洞的首次对谈,很多内容即始于对提纲的回答,这是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进而向世界呈现了一个与时俱进、公开透明、开诚布公的形象。2、红星'畅销世界的历史,还告诉我们,诺尔曼.白求恩和柯棣华都曾阅读这本书,它成为促使他们下决心来华工作的主要动因之一;从二战时期,到上世纪末,美国多任总统承认曾阅读'红星',这本书也成为他们决策对华战略的一个重要参考;在日本、韩国,学者也把阅读'红星'作为了解20世纪中国的'一把钥匙'。赏析:后来斯诺在1938年1月上海复社的中译本前言中写道:'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3、作为'红星'的主要翻译者之一,胡愈之在1978年的中译本序言中写道,斯诺是'第一个报春的燕子'。这个年轻时曾经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印刷学徒、海员的新闻记者,拥有惊人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分析能力,才使他认识了问题的本质,这是西方的一些所谓'中国通'所不能办到的。赏析:在斯诺看来: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4、斯诺对中国的深刻认识源于他对事件本身深度、全方位的参与。他不仅仅准确记录了历史,还准确预测了未来的趋势。'孙华认为。赏析:斯诺个人认为,尽管英文本第一版有一些错误,但'中国在这最紧急的时候,找到了民族最伟大的统一,找到了民族的灵魂,基本的因素在哪里?原因在哪里?关于这一点的研究,这一本著作是颇有一些价值的。'5、今天,斯诺的部分骨灰就安葬于当年他奋笔疾书'红星'的北京大学未名湖畔。斯诺墓前仍会定期有人祭扫,但显然不是每个路人都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个中往事。赏析:历史研究发现,1936年春夏之交,宋庆龄促成斯诺与马海德前往陕北,安排接头和护送的就是'红星'中提到的'王牧师'(真名董健吾)。于是,后来读者们能够在《红星照耀中国》的开篇中读到,用隐形墨水准备了给毛**的介绍信以及得到北平朋友的帮助等,其主要的促成者和联络人之一就是宋庆龄。扩展资料《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父亲开了一家小印刷厂,家里过着小康生活。父亲要他也从印刷业开始自己的生涯。但他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世界著名的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红星照耀中国"是指苏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著名革命家格奥尔基·狄米特洛夫在1920年代初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是分析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革命力量必须建立一个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政党、实行土地革命、反对帝国主义、打击国内反动势力等思想。狄米特洛夫是苏联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革命家和军事理论家,对中国革命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他在文章中强调了中国革命需要建立一个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政党,这对当时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此外,他的思想也为中国革命的土地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国内反动势力提供了理论支持,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1、改革开放后,'红星'重新被'擦亮',除了早年复社胡愈之团队的译本外,又多了董乐山的新译本。到1984年新华出版社推出《斯诺文集》时,《红星照耀中国》的名字得以恢复,'西行漫记'转为副题,这一年仅文集征订就超过28500册。赏析:来自斯诺研究的权威机构--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的一篇学术论文显示,1936年斯诺提交给中国共产党人的采访提纲起码包含了十多个方面的宏观问题,涉及外交、抵御外敌入侵、对不平等条约和外国投资的看法,以及反法西斯等。与斯诺在陕北窑洞的首次对谈,很多内容即始于对提纲的回答,这是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进而向世界呈现了一个与时俱进、公开透明、开诚布公的形象。2、红星'畅销世界的历史,还告诉我们,诺尔曼.白求恩和柯棣华都曾阅读这本书,它成为促使他们下决心来华工作的主要动因之一;从二战时期,到上世纪末,美国多任总统承认曾阅读'红星',这本书也成为他们决策对华战略的一个重要参考;在日本、韩国,学者也把阅读'红星'作为了解20世纪中国的'一把钥匙'。赏析:后来斯诺在1938年1月上海复社的中译本前言中写道:'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3、作为'红星'的主要翻译者之一,胡愈之在1978年的中译本序言中写道,斯诺是'第一个报春的燕子'。这个年轻时曾经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印刷学徒、海员的新闻记者,拥有惊人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分析能力,才使他认识了问题的本质,这是西方的一些所谓'中国通'所不能办到的。赏析:在斯诺看来: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4、斯诺对中国的深刻认识源于他对事件本身深度、全方位的参与。他不仅仅准确记录了历史,还准确预测了未来的趋势。'孙华认为。赏析:斯诺个人认为,尽管英文本第一版有一些错误,但'中国在这最紧急的时候,找到了民族最伟大的统一,找到了民族的灵魂,基本的因素在哪里?原因在哪里?关于这一点的研究,这一本著作是颇有一些价值的。'5、今天,斯诺的部分骨灰就安葬于当年他奋笔疾书'红星'的北京大学未名湖畔。斯诺墓前仍会定期有人祭扫,但显然不是每个路人都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个中往事。赏析:历史研究发现,1936年春夏之交,宋庆龄促成斯诺与马海德前往陕北,安排接头和护送的就是'红星'中提到的'王牧师'(真名董健吾)。于是,后来读者们能够在《红星照耀中国》的开篇中读到,用隐形墨水准备了给毛**的介绍信以及得到北平朋友的帮助等,其主要的促成者和联络人之一就是宋庆龄。扩展资料《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父亲开了一家小印刷厂,家里过着小康生活。父亲要他也从印刷业开始自己的生涯。但他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世界著名的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鲁迅对《红星照耀中国》是不可能作出评价的,因为鲁迅去世后《红星照耀中国》才出版的,具体介绍如下:

1、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红星照耀中国》(RedStarOverChina)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3、1937年10月,英国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出版斯诺的英文初版《RedStarOverChina(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就是斯诺回来后写的关于红色中国的新闻报道集,也可以说是报告文学集。以后,此书以近二十种文字翻译出版,几十年间几乎传遍了世界,成了著名的畅销书。

由此可见,鲁迅于1936年10月19日就去世了,而《红星照耀中国》是在1937年10月才出的英文初版,所以鲁迅对《红星照耀中国》是不可能作出评价的。

扩展资料:

《红星照耀中国》(RedStarOverChina)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写作经历: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RedStarOverChina》、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或《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鲁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星照耀中国

中国造星论文发表时间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它的运行轨道最近点距地球439千米,最远点距地球2384千米,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为68.5度,绕地球一周114分钟。这颗卫星重173千克,用20.009兆赫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它是我国的科技之星,是我国的科技工作者们为祖国做出的杰出贡献之一。

1964年第三届人大召开期间,当年积极倡导我国人造卫星的知名科学家赵九章,写信给周总理,建议尽快开展人造卫星的研究工作。这个建议很快得到聂荣臻等军界领导和竺可桢、钱学森等科学家的支持。

为了开展我国第一颗卫星的研制工作,中国科学院于1965年9月开始组建卫星设计院。在我国科学家钱骥领导下,我国科技人员对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方案进行了论证,并在保证可靠性的基础上,使我国卫星的各项指标比其他国家的第一颗卫星都要先进一些。当时音乐舞蹈《东方红》影响巨大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科学工作者决定采用电磁波来模拟《东方红》乐曲。

1966年5月,国防科工委、中科院和七机部负责人共同商定,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1967年初正式确定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将播送《东方红》乐曲,要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听到我国的声音。

从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以来,我国的空间技术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我国卫星事业蓬勃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遥感卫星多次发射并回收成功,静止通信卫星发射并定点成功,极轨气象卫星发射成功等。这一系列的科技成果标志着我国卫星技术在许多重要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表明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卫星事业发展之路。

东方红一号卫星(Dong Fang Hong I/China 1)是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按当时各国发射卫星的时间先后排列,中国是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卫星上的仪器舱装有电源、测轨用的雷达应答机、雷达信标机、遥测装置、电子乐音发生器和发射机、科学试验仪器等。卫星的主要任务是向太空播放《东方红》乐曲,同时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密度。卫星采用银锌蓄电池作电源,电池寿命有限,卫星运行20天后,电池耗尽,“东方红”乐曲停止播放,卫星结束了它的工作寿命。但是,卫星的轨道寿命没有结束,根据轨道计算,大约能在太空运行数百年。东方红1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它测量了卫星工程参数和空间环境,并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 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当时共做了五颗样星,结果第一颗卫星就发射成功。该院制定了“三星规划”:即东方红一号、返回式卫星和同步轨道通信卫星,而孙家栋则是当时“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技术负责人。1967年,党鸿辛等人选择了一种以铜为基础的天线干膜,成功解决在100℃至零下100℃下超短波天线信号传递困难问题。 “东方红一号”卫星因工程师在其上安装一台模拟演奏《东方红》乐曲的音乐仪器,并让人们在地球上能从电波中接收到这段音乐而命名。 “东方红一号”卫星以火车运输时,铁路沿线每两根电线杆间由一位荷枪实弹的卫兵守卫。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CZ-1)”载著“东方红一号”卫星从中国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一般指东方红一号卫星,资料如下:

1、卫星设计的工作寿命20天,至197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与地面失去了联系。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近地点高度较高,因此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仍在轨道上。

2、卫星质量:173公斤,卫星外形:直径1米的球形72面体,近地点:439千米,远地点:2384千米,倾角:68.44度,周期:114分钟。

3、设计外形:该卫星外形为近拟球体的72面体,采用自旋姿态稳定方式,转速为120转/分,利用太阳角计和红外地平仪测定姿态。

4、设计技术:该星不仅全部达到了设计要求,而且质量比前4个国家发射的第1颗卫星质量总和还要超出29.8千克。同时,在卫星的跟踪手段、信号传输形式和星上温控系统等技术领域,也都超过了上述国家第1颗卫星的水平。

由于能源系统的保证,东方红一号卫星上的各种科学仪器实际工作时间远远超过了设计额定要求。

扩展资料:

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评价:

东方红一号卫星,反映着当时中国的经济、科技、社会和军事能力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重要因素,是促进经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在许多国家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外纷纷发表评论指出,这颗卫星发射成功,“体现了中国一直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

“表明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工业进步达到新高度”,“是中国科学技术和工艺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中国掌握了先进火箭技术和制造出大型火箭的技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方红一号卫星

他是中国气象学和人造卫星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他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的院长;他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就是“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的总设计师赵九章。 1907年10月15日,在河南省开封市的一个中医世家,赵九章便诞生于此。赵九章自幼非常聪明,5岁的时候,家人把他送到私塾读书。在先生的细心教导下,赵九章很快便熟练背诵《诗经》、《唐诗》等传统文学著作。 1918年,11岁的赵九章进入小学读书。由于赵九章的文化功底非常扎实,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由于家庭贫困,1921年,小学毕业的赵九章被迫中断学业。被送到了交易所当学徒。但赵九章并没有放弃学习,反而利用空闲时间继续读书。 1922年9月,赵九章报考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并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学校录取。从此,赵九章开始接触新文化和新思想。在五四运行的影响下,赵九章逐渐产生了“科学救国”的思想,于是,他决定把学习重点从文学转到科学。 在校期间,由于赵九章积极参加 社会 活动,被当局认为是不安定分子,于是,便想拘禁他。为求自保,赵九章离开了开封,在姑妈的帮助下,来到杭州继续求学。 1925年,赵九章报考了浙江公立工业专科学校(浙江大学前身),并被成功录取。在校期间,赵九章除了学习科学知识,还积极参加 社会 活动。 1928年,赵九章被捕入狱。在监狱里经受了严酷的折磨,但这并没有让赵九章屈服。最终,在赵九章的姨夫多方打理下,他才被保释出狱。为了保护赵九章,赵九章的姨夫让他做自己秘书,处理一些文职工作。但赵九章对秘书一职并不感兴趣。他还是坚信只有科学能让中国发展和强大。于是,赵九章在空闲时间努力学习,埋头苦读。 1929年,功夫不负有心人,赵九章如愿考入国立清华大学物理系。在名师众多的清华,赵九章如鱼得水,刻苦学习,把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学习得非常扎实,而且,很快就掌握了独立工作和进行科学实验的技能。 1933年8月,赵九章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大学毕业,并受邀留校担任物理系助教老师。 1934年,为了开拓自己的眼界和学习更专业的科学知识,赵九章报名参加了清华大学的出国留学考试,被最终获得了宝贵的留学资格。同年10月,在竺可桢的推荐下,赵九章到南京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实习,赵九章开始接触到了气象学。 1935年7月,赵九章踏上了去德国的留学之路。此时的赵九章对气象学非常着迷,于是,便跟随气象学家费克和德芬特教授学习,主要从事动力气象学和高空气象学等方面的研究。 1938年,赵九章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了博士学位。此时的赵九章本可以在德国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他选择了回国。在谢绝了恩师和校友的挽留后,赵九章踏上了回国之路。同年10月,赵九章回到祖国,并担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副教授一职,同时还兼职清华大学研究员,主要从事航空气象方面的研究。 1940年~1949年,赵九章全身心地投入到气象学方面的研究,并先后发表了多篇影响力巨大的论文。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的气象学得到了开拓性的发展。尤其是他提出的“长波斜压不稳定”理论,是现代天气预报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1950年4月,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赵九章被任命为研究所所长。赵九章任职期间,非常注重培养人才,他指导过的学生,很多在后来都成为了知名的科学家。在赵九章的带领下,该研究所发展迅速,很快便成为了一个人才济济的科研机构。 1955年,赵九章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次年,赵九章受邀担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气象组组长,主要负责制定气象领域和地球物理部分的规划工作。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赵九章敏锐地意识到,中国发展人造卫星的任务迫在眉睫。于是,赵九章在公共场合多次倡议人造卫星,并阐述人造卫星对中国的战略和国防意义的重要性。 1958年,赵九章的呼吁得到了高层重视,中科院成立了人造地球卫星研制组,赵九章是研究组的主要负责人。主要研究卫星发射的相关技术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966年1月,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成立,赵九章任院长一职,全面负责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研发工作。在赵九章的主持下,召开了多次人造卫星系列规划设想讨论会,并领导制订了一系列规划设想方案,其中包括确定了卫星的雏形,名字,播放的歌曲以及计划发射的时间。 1968年10月26日,因受“文革”影响,含冤去世 ,享年61岁。 1978年,赵九章得到平反。鉴于赵九章对我国卫星事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1985年,被追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荣誉;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荣誉。 赵九章的一生为中国气象和人造卫星事业立下不朽功勋。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的航天事业有了开拓性的进展,为我国的航天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即使在今天,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在那个各方面条件都极为艰苦的岁月里,像赵九章一样的老一辈科学家们的无私奉献。

中国造星论文发表时间表

1956年10月8日,中国组建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简称老五院),代号0038部队。该研究院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其职责是攻克远程导弹的技术难关。

1960年11月5日,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P-2”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3年9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场用风暴1号运载火箭发射长空1号卫星失败。这是中国第一次卫星发射失败。

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FSW-0返回式地球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2年10月12日,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回收舱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

1990年4月7日,中国利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取得了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成功。

1992年,中国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

1996年2月15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号B火箭发射“国际星7A”失败。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失败。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发射成功,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

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以及2003年5月25日,中国前后发射成功了三颗导航试验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1a、1b及1c。该系统所属的导航定位卫星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已经于2001年底开通运行。

2003年10月15日早上9时整“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在酒泉航天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4圈后,返回舱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成功着陆。

2005年10月12日早上9时整“神舟六号”飞船载着两位中国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发射升空。

2007年10月24日北京时间18时0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秒,神舟七号载着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由翟志刚实现了中国第一次太空漫步。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秒,中国首个太空实验舱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11年11月1日05时58分10秒,神舟八号无人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神舟九号于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由长征2F遥九火箭送入太空,飞船搭载两名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以及一名女航天员刘洋,将于天宫一号进行两次对接,其中一次为手动对接。

神舟十号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由长征2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发射,搭载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

1975年11月26日,成功地发射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3天后,卫星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至此,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从轨道上回收卫星技术的国家。 1980年5月18日,成功地向南太平洋发射了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这次试验,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 1981年9月20日,成功地用一枚运载火箭,把一组三颗“实践二号”空间物理探测卫星送入轨道,完成了中国第一次“一箭三星”发射。这样中国便成了继美国、苏联和法国之后,在世界上第四个掌握这种被人称为“一箭多星”的发射新技术的国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