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药剂学顶级期刊投稿要求

发布时间:2024-06-29 09:51:07

药剂学顶级期刊投稿要求

不需要,只要不涉嫌抄袭。

DiePharmazie是世界领先的医药期刊之一。作为同行评审的科学期刊,DiePharmazie定期在当前目录/生命科学、医学摘录、分析摘要、国际药物摘要、化学、化学工程和生物技术摘要(CEABA)和科学引文索引中编入索引。DiePharmazie杂志发表评论、实验研究、致编辑的信件以及书评。药学包括以下领域:药学和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和药物控制、制药技术、生物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代动力学、生物转化)、实验和临床药理学、药学生物学(生药学)、药学史。

如何评药师职称有什么条件

1、药师是初级职称,本科毕业在药店工作一年就可以申报,到单位管职称的部门(人事部门)领张申报表填上,不需要考试。 2、主管医师是中级职称,只要获得药师证后在专业岗位工作满三年,药厂也可以。需要考试。 3、药厂可以评主管技师,也是中级职称。 4、报考职称的话,报名前后详细查看有关文件要求,根据考试范围,一是参加考前突击培训班,二是根据大纲查资料学习。 5、工程师职称系列相对广些,药师相对专业性强些。

四川省药学高级职称申报条件是什么

四川省药学高级职称申报条件是什么???? 博雅论文辅导中心帮我发表的论文, 一篇核心,两篇普通,四川现在规定县以上医院评副高需要一篇A类杂志,A类杂志有个目录,我当时都不知道这些要求,还是那个中介发给我的,幸好遇到一个负责的中介,花钱能把论文的事算是办好了,有的同事找的一些中介,被了很多钱,最后耽误了时间。考试题目不难,稍微认真看书都能过,课题可有可无,有的话提高胜算,论文和评审全凭花钱买,祝你顺利通过。

药学副高职称申报条件

哀莫能助

副高职称对论文的要求

副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需论文3篇(申报医学科研副研究员须提供4篇)。要求如下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国家级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学术论文一篇。

(2)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学术论文二篇以上。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减少一篇论文,但要求提供一篇能够完全反映本人任现职以来专业工作数量和质量的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应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的本专业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数量指标应从专业技术人员任现职以来的工作业绩数量来体现;专业工作质量应通过专业工作取得的效果、做出的贡献、社会、同行的认可程度来衡量。

(3)国家专业出版社出版的本专业科技着作一部,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3万字,并同时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学术论文一篇以上。

(4)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三等及以上奖一项(为额定获奖人员,并有一级证书)或相关荣誉奖项,并同时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学术论文一篇以上。

药学专业评中级职称论文要发表吗

这个要看你们单位的要求了,一般都是需要发职称论文的,你可以到树人论文发表网,看看,我同事前不久在她们那里发表过一批

药学中级晋升副高

这个每个单位的晋升的条件不一样,晋升副高的英语和计算机就专不用说了,论文属必须是第一作者中华牌的核心期刊两篇,第二作者基本不算数。三级甲等以上的医院还必须有新技术引进或者成果。当然这条件必须建立在你晋升主管药师五年以后。如果你所在的单位是大城市三甲医疗机构,建议你最好读一个在职硕士,这样在激烈竞争中有一点点优势。

四川省药学副高职称申报条件

博雅论文辅导中心帮我发表的论文, 一篇核心,两篇普通,四川现在规定县以上医院评副高需要一篇A类杂志,A类杂志有个目录,我当时都不知道这些要求,还是那个中介发给我的,幸好遇到一个负责的中介,花钱能把论文的事算是办好了,有的同事找的一些中介,被了很多钱,最后耽误了时间。考试题目不难,稍微认真看书都能过,课题可有可无,有的话提高胜算,论文和评审全凭花钱买,~~~~~~~~~ 祝你顺利通过。

医学高级职称申报条件

仅供参考: (二)主任医(药、护、技)师、主任中医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1、精通本专业的系统理论知识,并在本专业某一方面有较深造诣。熟悉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最新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2、具有丰富的临床和技术工作经验,能熟练进行本专业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工作, 熟练处理急诊和危重症的抢救工作,熟练掌握各种诊断治疗的操作技术,能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的重大技术问题。任副高级职务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技术)工作不少于35周, *** 的管理人员平均每年参加临床(技术)工作不少于12周。工作能力及工作量符合《河南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业务工作能力及工作量要求》。 3、能够指导和组织本专业的全面业务技术工作,具有较强的带教和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2名主治医师的经历。 4、具有追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 5、具备下列3条中的1条: (1)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且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3篇,限独著或第一作者。 (2)在省属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人员,须有省级以上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6篇以上,均限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中至少有4篇是发表在国家级学术期刊或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 在省辖市以下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人员,须有省级以上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6篇以上,均限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中至少有1篇是发表在国家级学术期刊或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 (3)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中的2条以上(其中第①条为必备条件)。 ①在省属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人员,须有省级以上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5篇以上,均限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中至少有3篇是发表在国家级学术期刊或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 在省辖市以下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人员,须有省级以上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4篇以上,均限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中至少有1篇是发表在国家级学术期刊或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 ②正式出版过本专业有较高价值的专著(编委以上,本人编写有关章节,字数3万字以上。在省级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人员限副主编以上, 字数5万字以上)。 ③获本专业省辖市(厅)级二等以上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限前5名),或省级三等以上科技进步奖(限前7 名)。 三、破格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 (一)破格评审副主任医(药、技)师、副主任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除符合上述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经历、能力要求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的2条以上(其中第1条为必备条件)。 1、在国家级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5篇以上,均限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中至少有2篇是发表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 2、获本专业省级三等以上、省辖市(厅)级一等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限前3名),或省辖市(厅)级二等 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两项(限前2名)。 3、经省 *** 同意,省人事厅参与, 在全省范围开展的行业综合表彰或省辖市 *** 授予的先进工作者(不含单项表彰)。 (二)破格评审主任医(药、技)师、主任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除符合上述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经历、能力要求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的3条以上(其中第1条为必备条件)。 1、在国家级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6篇以上,均限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中至少有3篇是发表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 2、获本专业国家级三等、省级二等以上科技进步奖(限前3名)。 3、正式出版过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著作(限主编,本人编写5万字以上)。 4、国家或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不含单项表彰)。 附则 一、本条件规定的申报条件和评审条件应同时具备,论文、科研成果、著作等业绩均应为任现职以来取得的。 二、本条件所称“以上”“以下”均含本级。 三、所提供的学术刊物必须是公开发行,有CN刊号(不含增刊、专刊、特刊、论文集等);个案报道、综述、科普性文章和篇幅短小的论文摘要等不作为评审论文对待。 四、科研成果需提供鉴定材料和证书;著作需提供有关编写内容、字数的证明,著作不含论文汇编、习题集、手册类、诊疗常规等。 五、取得成人教育(含自学考试)中医专业学历的只限申报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取得成人教育(含自学考试)西医专业学历的只限申报西医或中西医结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六、发生医疗事故者,经相应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后3年内不能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七、《河南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业务工作能力及工作量要求》中未列入的专业参照相近专业掌握。 八、国家级学术期刊是指国家一级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药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针灸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主管、主办的,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主办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 九、机关、学校及厂矿等企事业所属医疗卫生单位的级别划分标准原则是:设在县(市)地域内(不含省辖市所属的区)少于150张床位(含150张床位)的按县属医疗卫生单位对待,多于150张床位的按省辖市属医疗卫生单位对待。设在省辖市内的按其主管部门的隶属关系和级别确定。 十、本条件自发布之日起实行。以往规定与本条件不一致的,以本条件为准。

如何评药师职称,需要什么条件

1、报名人员必须在有关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内从事药学工作的人员;

2、报名参加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资格考试人员,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的要求,是指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学历;工作年限计算截止到考试报名年度的当年年底。

所学专业须与报考专业对口(或相近),例如学药学类专业的,只可报考药学类资格,不可报考护理类资格,如此类推。

3、《暂行规定》所规定的有医疗事故责任者等情况不得参加考试。

(9)药学评高级职称条件发表论文扩展阅读

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考试成绩可凭本人准考证号和报名时填写的证件号码(身份证、军官证、护照等),登录唯一官方网站中国卫生人才网进行查询成绩,一般在每年7月份左右。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中级各专业、各科目的合格标准均为60分(各科目试卷满分均为100分)。

主干学科:药学、化学、生物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和免疫学、医学统计学、天然药物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事管理学、临床医学概论。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2周左右。

药学类职称由低到高有哪些

对于药学专业来讲,药师在我国属于职称的概念.根据我国现行职称政策,药学技术人员的职称分为两类,即西药类和中药类.西药类的职称系列为药师(初级职称) 主管药师(中级职称) 副主任药师和主任药师(高级职称).中药类的职称系列为中药师(初级职称) 主管中药师(中级职称) 副主任中药师和主任中药师(高级职称). 晋升的步骤是从初级到高级晋升的依据有本人对医院的重大科研贡献(论文发表 863计划项目) 本人的工作年领 本人的学历 当然还有十分重要的就是本人的社会公共关系的能力哦.

药剂学期刊投稿

药物资讯吧,oa刊

文稿应尽量减少层次,最多不宜超过3层。文题、层次标题、表题、图题及参考文献、致谢等,一律顶格书写。 3.1 文题 题名须简明确切,并能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字,不要副题。避免使用化学式、公式及不太为读者所熟悉的缩写等。3.2 作者 文稿的作者应是参与来稿专题研究工作的主要科技人员,应对全文的内容负责,并能回答文中的问题,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作者署名的次序按参加者对论文工作的贡献大小排序,第一作者须事先征得本文其他作者的意见,包括排列顺序。附第一作者简介并写明主要研究方向(限20字内);如标有通讯作者也需同时提供简介和主要研究方向,2人以上合写的文稿,应注明联系人,并附联系方式。作者的中英文单位名称要写全名,并附邮政编码。作者如多单位,则应在其名字的右上角注出阿拉伯字序号,并将单位名列在最后作者之后,用“;”号隔开。 3.3 摘要 为适应读者了解论文全面内容的需要,并便于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中、英文摘要均要求采用结构式摘要,即摘要内容要明确列出摘要的四个要素,即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结论:结果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 英文摘要(English abstract)写在中文摘要之下,其间空一行。论著要有英文摘要。摘要的英文题名、作者、工作单位和关键词均应与中文一致,ABSTRACT内容可比中文摘要详细些,尤其方法要详细,具体,可独立存在。英文摘要应明确列出四个要素,即OBJECTIVE(目的)、METHODS(方法)、RESULTS(结果)、CONCLUSION(结论)等。力求用词、语法、拼写、含意和逻辑正确。成文后最好请有关专家修改润色。 3.4 关键词 为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和便于读者寻找文献,应标注能反映论文特征内容、通用性较强的、符合主题词表的术语为关键词,一般3~8个。中英文关键词数排列应一致。 3.5 标出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具体由编辑部填写)。 3.6 前言(引言或序言) 概述本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可列出主要的参考文献),并应明确提出本文目的,尤其指出其创新性。 3.7 药物、试剂、动物、植物、主要仪器 应说明来源及规格。药学有关名词以《中国药典》(2005年版)、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药学名词》、《化学名词》(科学出版社)为准。药名采用“国际非专利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INN)”,以《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为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则用批准的药名。药名较长时,可用缩写,但需在首次出现时注明,例如雷尼替丁(ranitidine,Ran)。药名写在剂量前面。不常见的药名,特别是新近上市的新药名,首次出现时,注上英文名。药物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要写明药品生产厂名和批号,住院号、尸检号、门诊号可省略。 3.8 方法 凡文献已有记述的方法,一般可引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写明改进处。如是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以便他人重复。 3.9 计量单位及符号 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请参阅《量和单位》(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量名称、量符号应规范使用、书写。量名称有全称与简称之分(如“物质的量浓度”多简称“浓度”或“物质浓度”等),二者可等效使用,且多使用简称。量符号均应使用斜体,如m(质量),t(时间),V(体积),n(物质的量)。某些常用量及其符号,如比重(sp gr,sg)、原子量(AW,aw)、分子量(MW,mw)等,因其不符合有关规定或易与有关符号产生混淆或误解宜停用,应改用“相对密度”(d)、相对原子质量(Ar)、相对分子质量(Mr)等。单位名称也有简称与全称之分,两者可等效使用,数字后带单位者,均用单位符号表示。单位符号前的数字避免使用分数。数字与单位符号间应留一个字符空隙。当数值过大或过小时,应改用适当词头符号如M,p或以10n,10-n的形式表示,但应遵守有效数字及数字修约规则。单位、词头符号及阿拉伯数字一律采用正体。组合单位中的斜线不能多于一条,更不宜将斜线、负指数幂或汉字混用表示相除。如常用法定单位为“mg·kg-1·d-1”,不能再表示为“mg/kg/d”,“mg·kg-1/d”,“每日mg/kg”或“每千克mg/d”等。药物、试剂浓度及各类生化指标使用法定单位的基本原则是:①当其Mr或Ar已准确测得时(如各类电解质、维生素、糖类及其代谢产物、脂类及其代谢产物、非蛋白类含氮物质等),均应采用“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以mol·L-1,mmol·L-1,μmol·L-1,nmol·L-1,pmol·L-1等为法定单位表示。②当为混合物(如总蛋白、总脂、各类免疫球蛋白等)或其Mr或Ar尚未准确测得时,可采用“质量浓度”,分别以g·L-1,mg·L-1,μg·L-1,ng·L-1等为法定单位表示。③习以%,‰,比例数(如1∶1 000)等相对数表示结果者可继续使用;但当表示变动范围时,范围号(~)前后两数值中的%,‰或10n,10-n均应同时写出不能省略前者只写后者,如3.0%~5.0%(不能写成3~5%),“(4.0~5.5)×1012·L-1”(不能写成4.5~5.5×1012·L-1)等。④习用的各类百分浓度(v/v,w/v,w/w)及其单位g/dl(g%),mg/dl(mg%),ml%(vol%);当量浓度(N)及其单位N(Eq/L),mEq/L,μEq/L;克分子浓度及其单位M,mM,μM;以及表示微量物质含量的ppm,pphm,ppb等均应停用。年龄和体重均须用实际测得的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按体重计算的药物剂量应以“g(mg)·kg-1·d-1”。 3.10 放射性核素或元素符号均应用正体且首字母大写。核子数应标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不能再标于右上角),如14CO2,131I-albumin等,当有必要标明受激态时,可将受激态符号标在其右上角,如NO*表示电子受激态,而110Ag*或110Agm则表示核受激态等。元素、离子或基团的化合价应标在右上角,且应数字在前,表示正负化合价或阴阳离子的“+”或“-”在后,如Mg2+(不用Mg++,Mg+2),PO43- (不用PO4-3,PO4---)等。上下角标、幂指数等均应使用较主符号小一号的字母,手写时与主符号位于同一格内。 3.11 国际代号与缩写 文中尽可能采用国际代号与缩写,例如1秒写为1 s,2分钟2 min,3小时3 h,4天4 d,雌性♀,雄性,国际单位IU(用于表示酶活力的国际单位用U,不用IU;表示药物含量的单位用u,不用IU),概率P(不是P),紫外UV。静脉注射可用iv,肌内注射im,腹腔注射ip,皮下注射sc,脑室内注射icv,动脉注射ia,口服po,灌胃ig。GPT改用ALT,GOT改用AST等。国际代号不用于无数字的文句中,例如每天不写每d,但每天8 mg可写8 mg·d-1。 3.12 数字 作为量词(包括比率、时间等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序词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如星期六;夏历和中国清代前历史纪年用汉字,如正月初五、丙寅年十月十五日等;不定量词一律用汉字,如任何一个病人、3d为一个疗程等。数字的增加可用倍数表示;数字的减少只能用分数或%表示,如增加1倍,减少四分之一或减少25%。年份应写出全数不得省略,例如:“1998年”不写成“98”年。1990~1997年不能写作1990年~97年。避免使用因时间推移而易被误解的词,例如:“今年”、“上月”等,而应采用具体日期(月、日宜采用两位数)。 3.13 有效数字 测量数据不能超过其测量仪器的精密度。例如:6 437意指6 000分之1的精密度。任何一个数字,只允许最后一位有误差,前面的位数不应有误差。在一组中的±s应考虑到个体的变差,一般以s的三分之一来定位数,例如:(3614.5±s 420.8) g,s的1/3超过100 g,平均数波动在百位数,故应写(3.6±s 0.4) kg,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又如(8.61±s 0.27) mm,它的s/3=0.09 mm,达小数点后第二位,故平均数也应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写成(8.61±s 0.27) mm。有效位数以后的数字修约数小于5则舍,大于5则进,如恰等于5,则前一位数逢奇则进,逢偶(包括“0”)则舍。修约时只可1次完成。例如:23.48,若不要小数点,则应成23,而不应该23.48→23.5→24。百分数的有效位数根据分母数来定:1~10,一般不用百分数表示;11~100,百分数到个位;101~1 000,百分数到小数点后1位;余类推……。 3.14 表和图 凡用文字已能说明的问题,尽量不用表和图。如用表和图,则文中不需重复其数据,只需强调或摘述其主要发现,不要同时用表和图重复同一数据。包含英文摘要的文章,图题、图注、表题、表注采用中英文对照,图表中内容只用英文;不包含英文摘要的文章,图题、图注、表题、表注及图表中内容只用中文。图表中量和单位应是量的符号在前,单位符号在后,其间加一斜线方式表示,如λ/nm即表示以nm为法定单位的波长。图表要有序号,只有1个时,仍用“表1”或“图1”表示。图表中如采用缩写时,第一次出现时请用全称,以后再用缩写。图表需另用稿纸附在稿后,但在文稿内用框线注明表图的位置,如:表1 △△……和图1△△……Tab. 1△△……Fig. 1△△……表格用三线表,两端开口,不用纵线;栏头左上角不用斜线;除栏头外,表身中不用或少用横线;表内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标点符号;上、下行的数字最好对齐;表内计量单位的名称要使用单位符号。表格最好设计成单栏表,表宽的字数(包括空格和直列与直列间空格在内)不超过33字。表注依序用1),2),3)……表示,写在右上角。 曲线一般应经曲线拟合(curve fitting),并尽可能“直线化”,例如通过对数(lg)、倒数(reciprocal)、概率单位(probit)、算出单位(logit)等转换。直线应根据回归方程绘图。如有图注者应在稿内图位的框线下写明:1-……;2-……;3-……,或者A-……;B-……;C-……。照片用黑白片,必须反差鲜明,清晰易辨,常用大小为127 mm×178 mm。显微镜照片内应画长度标尺,如|—|,示1 μm,必要时,以↑标明上方位。 3.15 讨论 应讨论本实验(试验)的新发现及得出的结论和观点。应该交代本实验(试验)的不足之处,尤其是某些实验(试验)条件难以或未能控制之处。对不作为本实验(试验)的内容不必写出。不要重复在结果一项中已叙述过的内容。讨论中应联系实验(试验)的目的与结论,应联系实验(试验)结果与其他结果。避免推想太远,避免不成熟的论断,避免因资料不足得出的结论,避免将本应纳入引言(前言)的内容放在讨论中。 3.16 致谢 对论文仅作过某种帮助,或协助作了某项工作,则不一定按作者身份署名,可在文末以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工作表示谢意。致谢只写协助工作或提供资料、材料者,对文稿帮助审阅修改者不列。 3.1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主要公开文献为限。尽量勿引内部资料和教科书。“未发表的观察资料”和“个人通讯”不能列为参考文献。书面通讯和内部资料可用圆括号插入正文。已被采用而尚未刊出的稿件,可列入参考文献,但在刊名后加圆括号注明“在印刷中”。尚未被采用的稿件,可在文中用圆括号注明“待发表资料”,但不能列为参考文献。“在印刷中”和“待发表资料”等,作者在投稿时应附复印件以供审稿时核查。正文中引用中文作者姓名时,应写全名,勿写×氏。参考文献序号加[],其格式与标点符号要严格按本刊规定。 为利于计算机处理和保证数据库准确检索与统计的原则,须有参考文献的类型和载体类型标识,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载体类型标识: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新人从小杂志开始投吧,通常来说稿费低一点的杂志要求也会低一些建议你去 品 优 刊,豆瓣稿费银行,天使领域-浮云殿看看里面有各种类型杂志或是报刊的约稿函,稿费标准,征稿要求都有明确的标注

推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由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群入网期刊。包发表。

数学顶级期刊投稿要求

这个没有固定的数量要求,数学有很多方向,每个方向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对于顶级期刊也有要求。主要还是看你文章的高度和研究的水平。选中杰青的标准有很多,总的来说有以下六点:1.工作成系统,研究方向稳定;2.被SCI收录论文应该达到某个临界数量。3.被SCI收录论文中相当比例应该发表在同行认可的国际专业期刊上。4.有一定数量的他人引用,他引中欧美学者占一定比例,具体要求每个学科和方向不同。5.通常要完成过1、2个面上项目,最好还有个重点项目。6.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

发表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论文是学术界的一项重要成果,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研究内容要有独特性:SCI期刊的评审标准较高,要求文章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独特性,能够为某一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贡献。

研究方法要得当:SCI期刊还要求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得当、数据准确、推理严密、结论可靠。

实验数据要精准:如果涉及实验数据,需要保证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严谨性,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文章语言要规范:SCI期刊大部分为英文刊物,因此文章的语言应该准确、通顺、符合学术规范,避免语法、拼写、标点等错误。

文章格式要规范:SCI期刊对文章格式要求严格,包括封面、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需要严格遵守对应SCI期刊的投稿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SCI论文的发表不仅要求研究内容的质量和独特性,还需要考虑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评审标准。投稿SCI期刊需要仔细阅读该期刊的投稿要求和评审标准,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和写作计划,并不断完善文章,增加其可接受性和影响力。

药剂学核心期刊投稿

可以算是中文药学方面的核心期刊了。本刊为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药学学术刊物,是一本反映我国药学各学科进展和动态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高、中级药学工作者及其他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内容包括药学各学科,如药剂学、临床药学、药理学、药品检验学、药物化学、生化药学、中药学、天然药物学等,辟有专家笔谈、综述、论著、知识介绍、药物与临床、新药评述、药学史、药学人物、药事管理、学术讨论、科研简报、科技园地等栏目。本刊连续三届荣获国家期刊奖,并被入选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高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药学类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国际药学文摘(IPA)等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连续获得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共同主办的第一、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委联合主办的首届国家期刊奖;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第二届国家期刊奖及中国科协第一、二、三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6年、2007年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1997年起进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8年起进入Chinainfo网络版。

为什么要写综述性的文章啊,这样的文章除了是知名人士外,普通学生写的都是很难发的

一点感受:【杂志名称】tetrahedron letter【杂志文章包含专业】chemistry【投稿联系方式】E-mail【投稿费用】none【杂志级别】Sci 影响因子2.48【投稿感受】接收的速度较快,大概1个月左右接收。文章的内容要求不是特别多,但需要你的新意。【杂志名称】journal of inclusion phenomena and macrocycles【杂志文章包含专业】chemsitry 主要是超分子类别【投稿联系方式】网上投稿【投稿费用】none【杂志级别】sci 影响因子0.8左右【投稿感受】接收比较快,大概一个月左右。编辑比较宽容语法错误,他们注重的是文章的内容。但出版的时间太慢,周期一年左右。【杂志名称】chemical communication【杂志文章包含专业】chemistry【投稿联系方式】onweb【投稿费用】none【杂志级别】Sci 影响因子接近4吧(2004年)【投稿感受】据说速度较快,communication嘛。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说审稿人不能按时提供审稿意见。文章短小,2 or 3个page,但很重视论文的创新性和研究价值,缺一免谈【杂志名称】langmuir【杂志文章包含专业】chemsitry 【投稿联系方式】onweb【投稿费用】none【杂志级别】sci 影响因子3.29左右【投稿感受】接收比较快,大概一个月左右。出版的时间也挺快的。审稿严格,同样强调工作的创新性。【杂志名称】chemistry letter【杂志文章包含专业】所有与化学有关的文章【投稿联系方式】E-mail【投稿费用】无【杂志级别】Sci 影响因子1.57【投稿感受】接收的速度较快,大概1个月左右接收。【其他】要求文章要有创新点【杂志名称】Sensors Actuators: B. Chemical 【杂志文章包含专业】Materialsor Chemical 【投稿联系方式】Elsevier网投【投稿费用】No【杂志级别】SCI Ei SCIif(2004)=2.38【投稿感受】比较容易,就是时间比较长。提前一年投稿【其他】传感器和气敏材料方向比较权威的杂志【杂志名称】Journalof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杂志文章包含专业】 电化学 燃料电池【投稿联系方式】网投【投稿费用】No【杂志级别】SCI Ei SCIif(2004)=2.4【投稿感受】不太容易,时间比较长。【其他】电化学方向比较权威的杂志,许多电化学测试仪器的说明书也都参考这里的杂志【杂志名称】Journal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Chemical【杂志文章包含专业】有机化学,催化反应方面的.【投稿联系方式】onweb, SD【投稿费用】无【杂志级别】SCI IF=2.316(2004)【投稿感受】一般三个月有消息,如果没有可去e-mail问一下.【其他】none【杂志名称】Tetrahedron:Asymmetry【杂志文章包含专业】有机化学不对称合成方面.【投稿联系方式】onweb【投稿费用】none【杂志级别】SCIIF=2.386(2004)【投稿感受】接收的速度较快,文章的内容要求不多,但需要有创新。【其他】反应的ee值一般要在95%以上. 【杂志名称】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杂志文章包含专业】chemistry【投稿联系方式】onweb 专用入口【投稿费用】none【杂志级别】Sci 影响因子2.72【投稿感受】接收的速度较快,大概2个月左右接收。文章的内容要求不是特别多,但需要你的新意。化学各个学科的都接受!通讯比较好写!【其他】需要注册帐号,需要推荐3-4个编辑【杂志名称】Cryst Eng Comm【杂志文章包含专业】chemistry【投稿联系方式】onweb 专用入口【投稿费用】none,【杂志级别】Sci 影响因子2.69【投稿感受】接收的速度较快,大概45天左右接收。文章的内容要求不是特别多,但需要你的新意。化学各个学科的都接受!通讯比较好写!只要是单晶结构类,可以有多媒体设计和任意彩色,免费!!【其他】需要注册帐号,需要推荐3-4个编辑,rsc【杂志名称】Chemical Communication【杂志文章包含专业】化学个专业、方向【投稿联系方式】网投【投稿费用】无【杂志级别】高impact factor 4.038 (2004)【投稿感受】速度快,不到一个月便有反馈。【其他】文章要有较高的创新性,地道的英语表达。以前是两页,今年开始三页以内。【杂志名称】Journal of the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stry【杂志文章包含专业】固体电化学基础及应用研究【投稿联系方式】网投【投稿费用】无【杂志级别】impact factor 1.19【投稿感受】因为是约稿,故很快接受了。但发表时间过长,算起来从投稿到网上先行发表,大约用了半年时间。【其他】要有创新性,如果已经在较高档次文章的通讯上(如前面的Chem. Commun.)发表了,再将详细的研究论文发在该刊上应该是比较容易了。【杂志名称】Journal of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杂志文章包含专业】化学学科各方向【投稿联系方式】EditorialOffice of JCCSJournal of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Tel: 886-2-23644304Fax: 886-2-23648940Email: jccs#chem.sinica.edu.tw可以网投【投稿费用】无需【杂志级别】sci【投稿感受】毕竟是英文的,有一定的难度,审稿人有水平。【其他】编辑的工作效率还不错【杂志名称】Drug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Pharmacy【杂志文章包含专业】药剂学【投稿联系方式】直接网上投稿,ddc#submit.dekker.com【投稿费用】哈哈,free!【杂志级别】IF大约0.9【投稿感受】这个杂志IF不高,投稿三个月就有答复,修复一个星期就定稿,所以搞药剂的感觉做的深度不高的可以先发这个杂志!【其他】这个杂志不难投稿!【杂志名称】science【杂志文章包含专业】general【投稿联系方式】E-mail【投稿费用】none【杂志级别】Sci 影响因子24.63 (2002年)【投稿感受】一般很快,如果通不过编辑部的话,一周左右有消息,大概有70%的文章在这里就被枪毙掉了。如果送审的话也很快,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开始有两个审稿人,如果一个接受一个拒的话,主编会请第三个审稿人来仲裁。文章不仅要立意新,更主要的是要有普遍的适用性。【其他】none 催化类的杂志:1. Journal of Catalysis (IF~4)催化Article期刊的No.1,要求工作量极大,老编反应极快。主要表现在:拒的快(title不吸引眼球的,俺身上可以是刀伤累累呀,两次重伤);审的快(一般来说在一个半月~两个月以内);发表快(不服不行)。2.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IF~4)除非你有内线或者你博一就作出很novel的工作,否则我坚决不推荐,主要因为:审稿人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容易出现“外行审内行、不懂就拒”的悲惨情景;老编(小日本)审稿极慢一般都在4个月左右(我今年6月份投的稿,过了五个月告诉我拒了,而且没有收到任何可行的建议,靠!)3.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IF~2.3)Article类的top3~4吧,历史悠久,我很欣赏的杂志,审稿时间一般在3个月左右(我一篇3.5月、一篇3个月),老编态度和蔼、工作认真,审稿人队伍庞大、懂行的容易找,只要你的水平够一般都能中。4. Catalysis Letters (IF~1.8~2)办刊思路起伏不定的letters期刊。照例来说,letters就应该短、精、一语中的,可是这个杂志最近明显鼓励longpaper(可能是中国人投的文章太多的缘故吧嘿嘿)。审稿较松,强烈推荐!!!5. Catalysis Communications (IF~1.9)刚刚创刊的杂志,去年一有IF就高达1.9,有前途呀。审稿还行,速度、comments都对得起"communications"这几个字。强烈推荐!!!【杂志名称】polymer【杂志文章包含专业】高分子相关【投稿费用】free【杂志级别】IF(2004)2.43【投稿感受】初审2个月以内,2个审稿人,如果意见不符,请第三人仲裁。修改稿一般1个月左右有结果【其他】一般侧重从分子角度考虑和解释问题。【杂志名称】Tetrahedron Letters【杂志文章包含专业】有机化学方面的快报,发表重要和全新的研究。需要给地区审稿人邮寄纸版本的稿件三份,中国区是上海有机所的林国强教授:China, Professor Lin Guo-Qiang,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354 Fenglin Road, Shanghai 200032, China(manuscripts from Taiwan may be sent to Professor Lin, or to the usual Editor inJapan, at the choice of the authors). Fax: +86 21 641 66263; e-mail:tetrahed#pub.sioc.ac.cn【投稿费用】FREE;发表后还有稿费,具体多少不记得了。我是第二作者,分了$20【杂志级别】有机化学的常用文献来源,(IF2.484,2004年)【投稿感受】发的比较快。稿件要有新意。投第一稿的时候是7月份,工作只做了一个方面,但是是全新的工作。所以马上投稿。然后继续进行工作的扩展研究。结果9月份编辑回信说工作不错,但需要扩展一下应用范围。正好我们的扩展研究有了阶段性结果。马上加进去。编辑一周后回复录用。11月底发表。感觉编辑和我们的思路对上了。因为老板是美国回来的,编辑没有在行文方面给出建议。【杂志名称】Angew.Chem.Int.Ed.【杂志文章包含专业】chemistry【投稿联系方式】web【投稿费用】none【杂志级别】Sci 影响因子9.2【投稿感受】接收的速度较慢,大概2个月左右接收。文章的内容要求不是特别多,但需要你的新意。【其他】none 【杂志名称】synlett【杂志文章包含专业】有机化学类【投稿联系方式】E-mail【投稿费用】free 接收后好象还有稿费【杂志级别】SCISCIif(2004)=2.738【投稿感受】比较快,一般在十二天左右就有消息.对合成方法方面要求较高.要求你的合成方法新且应用范围较广.【其他】fast 【杂志名称】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文章包含专业】chemistry【投稿费用】none【杂志级别】Sci2005 Impact Factor 2.5, 中信所top期刊【投稿感受】接受速度较快,从投稿到接受两个月,审稿人3-4人,难度较大,关键是要有创新点,能让老外surprise一下【杂志名称】Synlett【杂志文章包含专业】organicchemistry【投稿联系方式】E-mail【投稿费用】none【杂志级别】Sci 影响因子2.78(2004)【投稿感受】接收的速度较快,两周的时间回信,修改后到接受网上出版大概2个月。文章的内容要求不是特别多,但需要你的新意。当时亚洲地区的审稿人是日本人(现在中国大陆是香港中大的黄乃正院士),感觉很负责,把审稿人批注的修改稿从日本给我寄过来了。后来还要通过国际特快专递将手稿的纸版和电子版寄到德国的出版社,花了近300百。【其他】免费寄20份单行本或当期杂志一本和自己文章的电子版【杂志名称】Bioorganic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杂志文章包含专业】bioorganic chemsitry 【投稿联系方式】E-mail【投稿费用】none【杂志级别】sci 影响因子2.333(2005)【投稿感受】接收比较快,大概两个半月时间上网。主要是接受生物有机方面的文章,但也接受单纯是有机合成方面的(较少,我的就是);刚开始要推荐审稿人,没理会,耽误了一周的时间。后来把审稿人的意见用信也寄过来了(编辑是东京大学药学系的)。【其他】免费寄25份单行本【杂志名称】Journal of heterocyclic chemistry【杂志文章包含专业】organic chemsitry 【投稿联系方式】E-mail【投稿费用】none【杂志级别】sci 影响因子0.7(2005)【投稿感受】接收比较慢,审稿拖了半年时间,最后排版第二年的第三期。从审稿到网上出来用了将近8个月。【其他无】没有免费的单行本【杂志名称】 《功能材料》【杂志文章包含专业】主要收录有机、无机和复合材料方面的文章。【投稿联系方式】重庆市1512信箱(400700)【投稿费用】不收审稿费,版面费视稿件而定【杂志级别】EI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投稿感受】审稿周期长,不太容易发。尤其是编辑部的同志十分不负责任,如果不接收的话,你的退稿原因也只能是他们所列五条中的一条或几条,那是选择题。我们实验室有四人(不同的年份)投到上面去,结果退稿意见都是一样------理论深度不够,这不是说笑吗?.【其他】nothing!【杂志名称】高等学校化工学报【杂志文章包含专业】化工【投稿联系方式】E-mai投稿:gxhgxb#zju.edu.cn【投稿费用】对很多联合办的高校不收费。【杂志级别】EI期刊【投稿感受】速度比较快,初审2个星期,二审1个月左右,办事效率比较高,主要通过电子邮件联系,即使被退稿了也只有自己知道。【其他】被拒的几率比较大【杂志名称】现代化工【杂志文章包含专业】化工类,化学类【投稿联系方式】mci#cheminfo.gov.cn【投稿费用】不要审稿费【杂志级别】EI 核心【投稿感受】审稿很快一个月给结果【其他】【杂志名称】应用化学【杂志文章包含专业】主要是化学专业,由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办,着重报道化学学科有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边缘学科和结合生产实际的创造性科研成果,在科学研究和应用之间起桥梁作用。【投稿费用】500元/3页【杂志级别】中文核心【投稿感受】回复比较慢,审稿比较认真,会对你的稿件提出意见并要求你作详细修改【其他】需要寄单位证明信【杂志名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杂志文章包含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以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和综合评述等栏目集中报道我国化学学科及其交叉学科、新兴演算产边缘学科等领域中新开展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中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沈阳药科大学教务处入口: 沈阳药科大学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其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药学学府。学校总占地面积143.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4.9万平方米。其中校本部(文化路)校区占地面积2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9万平方米;铁西校区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南校区(本溪高新区)占地面积120.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5.3万平方米。 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教育的高等药学学府,设有药学院、制药工程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医疗器械学院、功能食品与葡萄酒学院、无涯学院、社科与文体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0个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2625名(博士463、硕士2162)、本科生7932名、成人函授生4902名。学校荟萃了众多的专家学者。在1133名教职工中,专任教师592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38人(教授134人),副高级职称247人(副教授222人)。现有国家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特聘专家2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特聘教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国务院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召集人),中科院“百人”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3人,教育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辽宁省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6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1人,辽宁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辽宁省“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第二批人选1人,辽宁省优秀教师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40人,“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5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2个。 学校始终以医药及相关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学校办学定位、突出药学学科优势、坚持药学教育主线,适度拓展本科专业布局,持续优化本科专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以药为主,跨医、工、理、管、经5个学科门类10个专业类的本科专业结构布局。共设置20个本科专业,5个成人本专科专业。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9门次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有省级各类示范专业和改革试点专业项目34项,省级各类精品和示范课程48门次,省级各类实践教学项目28项,省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奖、精品教材36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32项。 学校是国家批准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招收港、澳、台地区学员及外国留学生、国内高中保送生的院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药学、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5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药剂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获批辽宁省“双一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药学、中药学两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学校学科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国内外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根据1月ESI最新发布的数据,学校在全球高校和研究机构中排名1745位,进入世界前0.29%,全国排名第107位。3个学科稳定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科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世界排名71位、国内第6位,是辽宁省属高校中唯一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的学科。我校6名教授再次入选2018 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连续五年在“药理学、毒理学和药剂学”领域排名全国第一。USNEWS全球大学专业排名中,我校药理学与毒理学科排名世界第99位、国内第9位。我校主办的《亚洲药物制剂科学》(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简称AJPS)学术期刊影响因子为4.56,是国内第一本被SCIE收录的药剂学学术期刊。《沈阳药科大学学报》和《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也已成为国家药学类核心期刊。 学校始终坚持“以药学为特色,注重应用基础与技术研究,鼓励学科交叉与颠覆性技术创新,兼顾基础研究”的科技发展战略,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为科研方向,构建了技术研发、成果孵化、成果推广三大科技创新体系,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建有涵盖临床前创新药物研发完整技术链的重点实验室、技术平台、工程技术中心58个,其中,辽宁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综合平台1个,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发改委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 学校立足前沿科学和产业技术需求,深入开展协同协作、联合攻关,在多相脂质体、粉体学、中药质量化学模式识别、脑科学研究、“配体包埋式”主动靶向纳米粒等领域居国内外领先水平,其中脑科学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在《自然》杂志子刊上发表。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向省内外医药企业转让新药证书137项,其中一类新药10个,为国家及区域医药行业、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联合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制药企业,共同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科研成果与科研人才的有效供给。牵头成立国家创新药物产学研战略联盟、辽宁省现代制药产业校企联盟、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省内成员单位近100家。本溪药物研究院先后接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学府和科研机构专家和留学生的交流访问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国内一些知名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实现资源共享;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9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新时期,沈阳药科大学以,制定了面向大健康领域,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多学科交叉、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药科大学发展目标,明确了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为职能,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及红色基因、红色传统为文化传承,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的沈阳药科大学洋溢着更加自信的新气象、奋力实现新作为!

化学试剂期刊投稿要求

2.2 综述类的稿件,在参考文献中,要引用作者自己的相关实验的研究工作,如已发表的论文、专著、专利等,但不包括会议论文、学位论文。配合物类的稿件,请附上配合物的CIF文件以及其check文件,并请确定正文中已经标注配合物的CCDC号。若我刊未收到上述文件将不予送审。2.3 参考文献择最主要者列入,待发表或未公开发表的请勿引用,但可作为脚注处理,作者只列出前三名,之间用逗号隔开。请列出参考文献题目及文献标识码。2.4 来稿图、表力求精简,每文所含图(表)的数目不得超过6幅(个),应有中、英文对照的图题和表题。图和结构式需计算机清晰打印;照片只限黑白原照,要求清晰、层次分明,以便用于扫描。2.5 来稿文责自负,切勿一稿两投。在稿件第一页下请附第一作者及通迅联系人简介(包括E-mail和电话)。

1.来稿要求立意新颖,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笔流畅,一般不超过3 000字,尤其欢迎1 500字~2 000字的短小精悍、能说明问题的文章。2.本刊极力维护学术尊严,反对学术腐败。来稿文责自负,如发现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益的行为,本刊将协助权利人追究侵权责任。3.无论是纸质稿件还是电子稿件,编辑部均予以受理。手抄稿件,应抄写在方格稿纸上,打印稿件正文字号一般用四号字单面打印;纸质来稿应在稿件的左上角注明文章所属的模块及栏目,为了便于互动请于文后写明作者的电话、电子信箱及详细通讯地址。电子来稿请发至本刊电子信箱4.本刊对拟用稿件有权删改,不愿改动者,来稿时予以说明。5.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稿件处理阶段及结果将通过E-mail或手机短信的形式告诉作者,如果稿件寄出两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者,作者可自行处理该稿。一稿多投,责任自负。6.本刊执行期刊编排规范,作者应对稿件作规范化的处理。这里特别强调几点:(1)来稿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单位、单位所在地、邮编、摘要、关键词等。(2)文中标题的不同层次,分别用一、1.(1)①等表示。(3)来稿中的计量单位,请用法定计量单位。数字后的计量单位应用规定的计量单位符号,如g、kg、m、cm、mL、L、mol、min、s等。(4)用文字容易叙述清楚的内容,尽量不用表格编排;若用表格,应该用三线表。文中的框图及装置图要求清楚、正确,并绘制在文中应出现的位置。(5)文后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以在正文出现的先后为准。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项目及标点)为:①专著、著作-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迄页码.示例:毕华林,齐英丽.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3~105.②期刊文章-序号作者.题名(选择项)[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讫页码.示例:陆国志.教师专业的实践性与校本教师培训[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年,(5):1.③报纸文章-序号 作者.论文题目[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示例:吴晓兰.教师应成为人之“极品”[N].中国教育报,2005.07.09.(3).④外文文献所列项目及次序与中文文献相同,但文献类型可不标出。(6)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有明显区别;容易混淆的不同外文字母、符号,请在第一次出现用铅笔注明属哪种外文。7.来稿刊发后如被国内外知名文摘刊物转载、摘录、复印、索引,或获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请作者通知本刊编辑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