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美国院士撤稿了吗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3 08:54:53

美国院士撤稿了吗论文发表

造假不是一个人的现象,而是社会现象,是一个区域的高发现象。究其原因,论文署名作者或不具备足够的完成科研的能力而强行推出论文成果;或是署名作者一路投机取巧,只会用虚假的论文结论编造出来,公之于众;或是单位机关对于作者有论文数目要求,必须达成什么样的标准有硬性规定,所以才会论文造假,略禁不止。此类写论文的人不是在做科研,而是在做职位升迁,在做仕途。须知前不久俄罗斯也发生了一件官员进行兼职科研活动,挂职提升履历的事情发生,其结果是涉事官员被辞去公职,不仅没有偷成鸡,反而蚀把米。在俄罗斯那样一个腐败严重,举世闻名的国家,尚且不断追求学术的纯洁性,避免政治染指学术活动,防止腐败的污垢浸染到科研教育领域。而在中国,这样的挂名现象却并不少见,官员也是教授,官员也在搞科研。他们没有时间,更没有精力,却仍然为了履历显得丰富多彩而绞尽脑汁,穷其职权来换取一个教授职称,一个博士学位,试问这样的官员,究竟应该用什么来打动模式审核的裁判?用什么来完成博士毕业的论文要求?用了多少时间来完成别人多年坚持才得以完成的学业?在这,在这样的教育系统中,权不仅可以换钱,还可以交易学位,交易名利。这样的乱象,靠什么来维系学位的权威性?靠什么来保证论文的质量?只有真正在做科研,做的是自己的科研,做的是实事求是的科研,才能够减少论文造假的数量,提升论文成果的质量。科研是严肃的,更是严格的,是可以经得起别人去实践检验,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中国科研韩春雨的结论正确与否尚无定论,论文造假也是泛滥成灾。究其原因,是社会风气太浮躁,人们太急功近利,对于科研也满是功利气息,把投机取巧的习惯带到了这种本不允许其存在的领域。科研不是工厂流水线式的工业生产,科研需要科研人员静下心来,需要相关单位机构耐得住性子,更需要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报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

2020 年是新冠肺炎大流行的一年,这一主题也同样体现在撤稿事件中。根据截至 12 月初的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数据库统计数据,已有 39 篇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文章从预印本服务器或同行评审期刊中被撤回,我们相信这一数字还将会继续增长。该数字不包括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学生报刊上的一篇被撤回的文章,该文章称新冠肺炎“对美国的死亡率没有影响”。迄今为止,2020 年已被记录的撤稿文章超过 1650 篇。以下是我们所挑选出的与新冠肺炎相关的重大撤稿事件。最受瞩目的“翻车”涉及发表在世界最负盛誉的两本医学期刊上的两篇文章。由于文章数据来源于医药公司 Surgisphere,它拒绝与合著者及编辑分享其原始数据,《柳叶刀》(the Lancet)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只好撤回相关论文。《柳叶刀》还因此撤回并替换了此前发布的一篇社论,因为它引用了这篇命运多舛的论文。而在《柳叶刀》这篇论文遭到质疑之前,它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了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临床试验的暂停。应合著者的要求,Surgisphere 的第三项具有影响力的研究也从 SSRN 服务器中撤下。这项预印本研究的内容是抗寄生虫药物伊维菌素(ivermectin)的潜在益处,它的撤回几乎没有引起讨论,更别提撤稿通

据报道,在“107篇中国论文被撤稿”事件发生后,近日施普林格出版社旗下期刊《细胞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再次发布撤稿说明,撤销3篇出自中国作者的论文。其中一篇涉及重复发表,两篇涉及未经授权使用相关资料的情况。

报道称此次撤稿事件中的作者以及所在单位,其中陕西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科研科的工作人员回复称,“已经知道了撤稿这个事情,正在跟学校调查,但结果还没有出来”,其他问题则不方便透露。

据悉施普林期刊在“作者指示”中明确提出,提醒作者注意“在出版的作品中,嵌入的插图、任何可想象的类型的数据、引文等等一些内容,都需要版权所有者的书面许可,才能在手稿中使用和确认。”而本次被撤稿的3篇论文,出版方认为作者涉嫌使用了未经授权和许可的资料以及其他团队的手稿。

施普林格总部对外发言人回复称:“此次撤稿为普通撤稿,与此前发生的Tumor Biology撤稿没有关联。相关情况,请参考撤稿声明。”

院士论文美国发表

不管是哪个地方、哪所大学都不能说它就不存在抄袭造假的现象,像北大、清华这类的顶尖名校,确实整体氛围很好,但也不能说里面就一定没有“老鼠屎”。

有的。本身论文是靠文字而输出的。所以就一定有抄袭借鉴的嫌疑,就算是北大也不例外。

首先,一流学府的论文也确实会存在抄袭造假的嫌疑。其实不仅国内的名牌大学的论文有抄袭造假的现象,其他国家的大学也会存在论文抄袭造假的现象,像是我印象中记得比较深刻的是日本的一个学术造假事件,可以说是整个学术界的丑闻了,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的小保方晴子,在日本理化研究所工作,在一流的学术刊物《自然》上面成功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据说有诺奖级别的研究成果(非理工科专业,其实不太懂,总之很厉害),随后被证实造假,学位被撤销,导师自杀。

其次,詹启敏院士团队的论文是否涉及抄袭造假,还在核实当中,没有定论,应该以官方通报为主,不要以讹传讹。根据网上公布的消息来看,詹启敏院士一共有25篇论文在美国的Pubpeer 网站上被质疑了,也不仅仅是因为抄袭造假,还涉及数据重复、实验结果有误等等问题,詹启敏院士也出来面对质疑了,积极和合作者沟通讨论。现在这件事情还没有定论,只要不涉及学术不端的话就没什么问题。

再者,不管怎么说,被爆出来有这样的嫌疑,詹启敏院士都有御下不严的嫌疑。詹启敏院士学术地位、行政地位都有了,个人认为詹启敏院士没有什么动机去抄袭造假,然而理工科一般都是大老板带小老板,小老板下面还有一堆研究生,但是如果有成果要发论文,实验室负责人一般都是通讯作者。所以即使这件事情被核实了,也有可能是团队里面的其他人做的,但是詹启敏院士作为团队带头人或者通讯作者,肯定也是要负责任的。

最后,学术是一件十分严谨的事情,搞学术的人都应该爱惜自己的羽毛。不管国内还是国外,你搞学术有成果了,肯定是要发表出去的,这些以你的名义发表出去的作品都是有迹可循的,所以如果你抄袭造假,其实是给自己以后的学术道路埋下了一颗地雷,如果想搞学术还是要爱惜自己的羽毛,真金才会不怕火炼。

美国研究院院士论文发表

1.美籍华裔化学家 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 个人简介 姓名:钱永健 英文:Roger Yonchien Tsien.罗杰钱 性别:男 出生:1952年5月 生于:纽约 成长:新泽西州利文斯顿 国籍:美国 祖籍:中国浙江杭州 父亲:钱学榘,美国波音公司的工程师(与钱学森同系钱王第34世孙) 母亲:李懿颖 舅舅: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学教授。 哥哥:钱永佑(Richard Tsien),神经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曾任生理系主任 堂兄:钱永刚(钱学森的长子),解放军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荣誉: 1968年,即以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为题获西屋科学天才奖 (The Westinghouse Science Talent) 1972年,拿了美国国家优等生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获学士(化学和物理,Witha 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 1977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及博士后(生理学)。 1981年,钱永健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在这里工作8年,成为大学教授。 1989年,钱永健将他的实验室搬到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现在他是该校的药理学教授以及化学与生物化学教授。 1995年,当选美国医学研究院院士, 1998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重要奖项 1968年,即以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为题获西屋科学天才奖 (The Westinghouse Science Talent) 1991年,帕萨诺基金青年科学家奖; 1995年,比利时阿图瓦-巴耶-拉图尔健康奖; 1995年,盖尔德纳基金国际奖; 1995年,美国心脏学会基础研究奖; 2002年,美国化学学会创新奖; 2002年,荷兰皇家科学院海内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奖; 2004年,世界最高成就奖之一以色列沃尔夫奖医学奖。 2004年,获沃尔夫奖(Wolf Prize in Medicine),全美化学学会,蛋白质学会等多项大奖 2008年,与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2名科学家以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获得该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生物发光现象研究】 1994年,华裔美国科学家钱永健(Roger Y Tsien)开始改造GFP,有多项发现。世界上用的大多数是钱永健实验室改造后的变种,有的荧光更强,有的黄色、蓝色,有的可激活、可变色。到一些不常用做研究模式的生物体内找有颜色的蛋白成为一些人的爱好,现象正如当年在嗜热生物中找到以后应用广泛的PCR用多聚酶后的一波浪潮。不过真发现的有用东西并不很多。成功的例子有俄国科学院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Sergey A. Lukyanov实验室从珊瑚里发现其他荧光蛋白,包括红色荧光蛋白。 生物发光现象,下村修和约翰森以前就有人研究。萤火虫发荧光,是由荧光酶(luciferase)作为酶催化底物分子荧光素(luciferin),有化学反应如氧化,以后产生荧光。而蛋白质本身发光,无需底物,起源是下村修和约翰森的研究。 下村修和约翰森用过几种实验动物,和本故事相关的是学名为Aequorea victoria的水母。1962年,下村修和约翰森等在《细胞和比较生理学杂志》上报道,他们分离纯化了水母中发光蛋白水母素。据说下村修用水母提取发光蛋白时,有天下班要回家了,他把产物倒进水池里,临出门前关灯后,依依不舍地回头看了一眼水池,结果见水池闪闪发光。因为水池也接受养鱼缸的水,他怀疑是鱼缸成分影响水母素,不久他就确定钙离子增强水母素发光。1963年,他们在《科学》杂志报道钙和水母素发光的关系。其后Ridgway和Ashley 提出可以用水母素来检测钙浓度,创造了检测钙的新方法。钙离子是生物体内的重要信号分子,水母素成为第一个有空间分辨能力的钙检测方法,是目前仍用的方法之一。 1955年Davenport和Nicol发现水母可以发绿光,但不知其因。在1962 年下村修和约翰森在那篇纯化水母素的文章中,有个注脚,说还发现了另一种蛋白,它在阳光下呈绿色、钨丝下呈黄色、紫外光下发强烈绿色。其后他们仔细研究了其发光特性。1974年,他们纯化到了这个蛋白,当时称绿色蛋白,以后称绿色荧光蛋白GFP。Morin和Hastings提出水母素和GFP之间可以发生能量转移。水母素在钙刺激下发光,其能量可转移到GFP,刺激GFP发光。这是物理化学中知道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在生物中的发现。 下村修本人对GFP的应用前景不感兴趣,也没有意识到应用的重要性。他离开普林斯顿到 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后,同事普腊石(Douglas Prasher)非常感兴趣发明生物示踪分子。1985年普腊石和日裔科学家Satoshi Inouye独立根据蛋白质顺序拿到了水母素的基因(准确地说是cDNA)。1992年,普腊石拿到了GFP的基因。有了cDNA,一般生物学研究者就很好应用,比用蛋白质方便多了。 普腊石1992年发表GFP的cDNA后,不做科学研究了。他申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时,评审者说没有蛋白质发光的先例,就是他找到了,也没什么价值。一气之下,他离开学术界去麻省空军国民卫队基地,给农业部动植物服务部工作。当时他如果花几美元,就可以做一个一般研究生都能做,但是非常漂亮的工作:将水母的GFP基因放到其他生物体内,比如细菌里,看到荧光,就完全证明GFP本身可以发光,无需其它底物或者辅助分子。 将GFP表达到其它生物体这项工作,1994年由两个实验室独立进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线虫的Marty Chalfie实验室,和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Scripps海洋研究所的两位日裔科学家Inouye和Tsuji。 水母素和GFP都有重要的应用。但水母素仍是荧光酶的一种,它需要荧光素。而GFP蛋白质本身发光,在原理上有重大突破。 Chalfie的文章立即引起轰动,很多生物学研究者纷纷将GFP引入自己的系统。在一个新系统表达GFP就能在《自然》、《科学》上发表文章,其实不过是跟风性质,没有原创性。 纵观整个过程,从1961年到1974年,下村修和约翰森的研究遥遥领先,而很少人注意。如果其他生化学家愿意,他们也可以得到水母素和GFP,技术并不特别难。在1974年以后,特别是八十年代后,后继的工作,很多研究生都很容易做。其中例外是钱永健实验室发现变种出现新颜色,并非显而易见。 研究内容 钱永健是和下村修研究相关的一位重要科学家。他在成像技术中,有两项重要工作都与下村修有一定关系。 第一项是钙染料 1980年钱永健发明检测钙离子浓度的染料分子,1981年改进将染料引入细胞的方法,以后发明更多、更好的染料,被广泛应用。检测钙的方法有三种:选择性电极、水母素、钙染料。在钱永健的钙染料没有出现以前,具有空间检测能力的只有水母素,但当时水母素需要注射到细胞内,应用不方便,而钱永健的染料可以通透到细胞里面去。水母素和钙染料各有优缺点,目前用染料的人多。钱永健还发明了多种染料用于研究其他分子。 第二项是GFP 1994年起,钱永健开始研究GFP,改进GFP的发光强度,发光颜色(发明变种,多种不同颜色),发明更多应用方法,阐明发光原理。世界上应用的FP,多半是他发明的变种。他的专利有很多人用,有公司销售。 钱永健的工作,从八十年代一开始就引人瞩目。他可能是世界上被邀请给学术报告最多的科学家,因为化学和生物都要听他的报告,既有技术应用、也有一些很有趣的现象。他1952年出生,年龄允许等很多年(而80高龄的下村修没有这个优势)。所以,钱永健多年被很多人认为会得诺贝尔奖,可以是化学、也可以是生理奖。必须指出,钱永健非常肯定下村修的工作,钱较早公开介绍下村修的发现。 两兄弟分别获Rhodes和Marshall学者奖(通常认为是美国大学生竞争性最强的两个奖学金,克林顿总统曾获Rhodes). 钱学森堂侄与两位美科学家共享诺贝尔化学奖 中新网10月8日电 综合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于当地时间10月8日11时45分左右(北京时间10月8日17时45分左右)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Martin Chalfie,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他们三人在发现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突出成就。他们三人将分享诺贝尔奖金。 下村修和Martin Chalfie分别出生于1928年和1947年。他发明多色莹光蛋白标记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 按照传统,2008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将在今年12月10日举行。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都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今年诺贝尔奖每项奖金仍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 颁奖盛况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贡诺•厄奎斯特首先宣读了获奖者名单。他说,这三位科学家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贡献而获奖。他们将平分诺贝尔化学奖奖金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 随后,化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贡纳尔•冯•海伊内和评委莫恩斯•艾伦贝里分别介绍了三位获奖者的成就。他们说,绿色荧光蛋白是研究当代生物学的重要工具,借助这一“指路标”,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监控脑神经细胞生长过程的方法,这些在以前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他们说,下村修1962年在北美西海岸的水母中首次发现了一种在紫外线下发出绿色荧光的蛋白质,即绿色荧光蛋白。随后,马丁•沙尔菲在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做生物示踪分子方面做出了贡献;钱永健让科学界更全面地理解绿色荧光蛋白的发光机理,他还拓展了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荧光蛋白,为同时追踪多种生物细胞变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记者招待会上,厄奎斯特拨通钱永健的电话向他表示祝贺。钱永健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会令华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也能激励更多中国年轻人投身于科研事业。钱永健还对在场媒体表示,他很高兴能够成为今年的获奖者,虽然之前也有传言,但这确实出乎预料。 钱永健的研究历程 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脑” 在获奖名单公布前夕,钱永健在电话中被告知他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并被邀请参加12月将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颁奖典礼。这无疑是钱永健至今为止获得的最重要的奖项。 此前,钱永健已获得无数有“含金量”的专业奖项,其中包括2004年获得的有“诺贝尔指针”之称的沃尔夫医学奖。此外,他还拥有不少于60项的美国专利发明。 凭借化学与生物方面的天分,钱永健找到了让绿色荧光蛋白更亮更持久发光的方法,并创造出了更广泛的荧光蛋白色彩,包括黄、蓝、橙等颜色。“我总是被色彩所吸引,”钱永健说,正是色彩,让他的工作更有趣,“当工作进展得不顺利时,因为色彩,我可以把工作继续进行下去。如果我天生是色盲,估计我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了。” 钱永健的天分与成就是圈内人士公认的。钱永健长期的合作者、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国家显微成像与研究中心的主任马克·爱利斯门说,钱永健是他见过的最聪明的人。 他在接受《圣迭哥联盟论坛报》采访时这样评价钱永健:“他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脑,不仅因为他能够深入思考如何填补已知科学领域的空白,更因为他知道如何发现新问题。他挖掘得很深,理解问题又快,还擅长把问题的各部分统一起来看,发现新的研究工具,以此帮助其他科学家挖掘其它新问题。” 对此,钱永健谦虚地强调自己并不是荧光蛋白的发现者,“我只是那一个制造工具的人。” 曾几度“转向”最终回归化学 钱永健因为其在荧光蛋白研究领域的成果,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其实,兴趣广泛的他,并非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这条道路。 钱永健是一个拥有广泛兴趣的人。因为气喘,小时候只能待家里,由于对化学的爱好,于是他就在自家的地下室,搭起自己的“小化学实验室”,摆弄瓶瓶罐罐。16岁时,钱永健还获得西屋科学天才奖,当时他研究的是如何将金属融进硫氰酸。这个“西屋科学天才奖”是全美最久远,也是最负盛名的科学类比赛,获奖者经常被看作是“小诺贝尔获得者”。之后,他又通过获得的西屋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念书。 虽然成绩出色,但钱永健也有过对化学厌倦的时刻。在哈佛大学求学时,他就对呆板的课程设置颇为不满,所以自己上了不少钢琴课。 而在剑桥大学继续深造时,他想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所以从化学转到了分子生物学,又转到了海洋学。“我总有一些关于在蓝色大海上航行的梦想,但是结果表明,我的工作和这个美梦无关。我的研究包括测量海湾的石油污染状况。最后,我终于明白,我根本不关心藻海的深度问题。” 于是,钱永健又从海洋学转到了生理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当时,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人脑,这对于他来说更有研究的乐趣。 在钱永健看来,人脑是一部让人心醉的织布机,“它需要更为熟练、更为精细、更有创造性的方法把碎片拼织起来。”此后,他又“回归”化学,开始了自己对于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之路。 对自己的癌症研究充满信心 美国国家幼儿健康与人类发展学会的细胞器生物学负责人杰尼佛说:“钱永健有巨大的影响,正是他,展示了以绿色荧光蛋白为基础的反应物的一系列应用可能,并且方便这一切在生物学界的使用,钱博士对于细胞生物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绿色荧光蛋白目前正受到科学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在1992年以前,关于绿色荧光蛋白的科研文章寥寥无几,但仅去年,根据统计,与绿色荧光蛋白或荧光蛋白相关的科研文章达到12000篇。有科学家预测,这一数量还将持续增长。 钱永健对于荧光蛋白是否可以用在神经生物学以及癌症攻克方面有特别兴趣。他的父亲就是因为得癌而死。“他得了胰腺癌,诊断出来6个月后,他就离开了我们。” 虽然钱永健在荧光蛋白的研究领域已有了革命性贡献,但他已计划把这类工作留给他的同事,而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人体状况的研究方面,包括攻克癌症、动脉粥样硬化以及中风之类疾病。 钱永健坦言,自己对癌症的研究可能没有任何结果。“科学的历史上,到处都是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上成功,而在另一项研究上失败的例子。” 不过,钱永健还是对自己的研究充满信心,因为动物实验已表明这项研究是有成功希望的。 生平 钱永健195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父亲是一名机械工程师,舅舅们在麻省理工学院当工程学教授。童年时代的钱永健就显露出科学天赋。 由于儿时患有哮喘,钱永健不得不尽量避免室外运动。他经常花上数小时在地下实验室中做化学实验。实验产生的鲜艳色彩让他着迷。 16岁那年,凭借一个金属易受硫氰酸盐腐蚀的调查项目,钱永健在美国全国性奖项“西屋科学人才选拔赛”中获一等奖。这项比赛现名“英特尔科学人才选拔赛”,是美国历史最久、最具声望的科学竞赛,参赛者以高中生为主,又称“少年诺贝尔奖”。 钱永健1972年获哈佛大学化学和物理学士学位,时年20岁。 有机染料 在英国剑桥大学读研究生时,钱永健发明出一种更好的染料,可追踪细胞内的钙水平。 钙在多种生理反应中扮演关键角色,包括神经冲动调节、肌肉收缩、受精作用等。不过,计量细胞内钙水平的方法当时还相当原始,需要穿透细胞壁注射钙结合蛋白,这种方法通常会毁坏研究细胞。 钱永健利用化学技术发明出有机染料,与钙质结合时会戏剧性地改变荧光。 此外,钱永健还找到了为钙质“上妆”的方法,使染料无需注射即可穿透细胞壁。 钱氏家族的传奇 钱永健的父亲钱学榘与钱学森是堂兄弟,两人均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并赴美国留学。对于家族的长辈钱学森,钱永健非常推崇。去年在接受《细胞生物学杂志》采访时,他特意提到,母亲和父亲的家族中有很多工程师,其中,钱学森是中国原子弹项目的负责人。 1952年,钱永健出生在纽约。或许是家学渊源,他打小就对科学产生兴趣。读小学时,父母给他买了化学实验玩具,但他觉得不过瘾。后来,钱永健在学校图书馆发现一本化学书,里面讲到怎么将紫色的溶液变成绿色,他于是被化学深深吸引。读高中的时候,他家地下室已经摆满瓶瓶罐罐。兄弟俩甚至悄悄制造火药,结果不慎起火,烧到乒乓球桌。尽管出现了事故,父母并没有阻止孩子们的化学实验,钱永健也只是将实验地点搬到室外的混凝土露台。 16岁时,钱永健凭借美国科学基金会资助的一个化学项目,获得专为中学生设立的西屋科学奖。不过,钱永健在哈佛大学就读时,并不喜欢当时的化学教学方式,兴趣开始向神经科学转移。后来,他获得奖学金,将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其指派的导师是理查德·阿德里安(Richard Adrian)。 当时,钱永健的大哥钱永佑(Richard Tsien)刚好从英国牛津返回。钱永佑后来在斯坦福大学任职,并且和钱永健一样成为了美国科学院院士。钱永佑告诉弟弟,阿德里安是一位研究肌肉的电生理学家。钱永健顿时愣住了,因为那时他想研究的是大脑。 不过,阿德里安给了钱永健极大的自由度,钱永健开始研究如何观察大脑的神经信号网络。1980年,钱永健发明出检测钙离子浓度的染料分子。钙离子是生物体内的重要信号分子,因此,钱永健的这一发明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体内成像技术。很长一段时期,生物学家们忽视了钙离子的化学问题,化学家不了解钙离子信号的生物意义。兼具化学和生物背景的钱永健,则在多次失败之后有所斩获。 两年后,钱永健与漂亮的姑娘温迪(Wendy Globe)成婚。[编辑本段]2.北京大学拓展训练研究中心副主任 出生年月: 1974.11 学历: 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 团队文化、体验教育与拓展训练 学习经历: 1. 1997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系本科毕业。 2. 2002年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人文体育专业硕士班结业。 3. 2007年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体育教学专业拓展训练方向硕士学位。 4. 曾参加定向越野培训、拓展训练培训、北大EMBA班学习、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师等多种并顺利学习结业。 5. 在北大旁听学习了管理学、心理学等多门课程。: 教学工作: 1.97-98年教授体育综合素质课,全面学习北大体育教学方法,并获优秀教案。 2.98-2000年先后教授男生健美操、女生健美操、篮球课、太极拳和游泳课,获得“岗松奖” 奖教金。 3.01-03年教授游泳、太极拳和网球体,并获体育部教学基本功太极拳大赛并列第一名。 4.03-07年教授体育综合素质(拓展)和研究生素质拓展课。 管理工作: 1.担任体育部党支部副书记,完成青年工作与安全保卫工作。 2.体育部工会干事,协助校工会、体育部工会完成体育部的工会活动工作。 群体活动: 1. 1997-2001连续五年负责北京大学早操辅导活动,辅导内容为太极拳、健美操、街舞和第八套广播体操。 2. 组建并指导北大健身协会、街舞协会(风雷社)、轮滑协会、素质拓展协会。 3. 长期对北大多个部门进行健身指导服务,完成北大中层领导游泳班教学指导。 4. 配合校工会完成多次体育活动的教学、指导、辅导工作。 5. 完成北大平民学院拓展训练教学。 训练裁判: 1. 1998年带队获得全国高校健美操比赛一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 2. 任法学院98级、01级体育特长生班班主任,并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称号”。 3. 指导风雷社获得北京市大学生街舞比赛二等奖,全国高校街舞比赛三等奖。 4. 2004年带领学生参加北京市高校户外挑战赛获得三等奖并获精神文明称号。 5. 2002年担任全国大学生“两操”比赛裁判,获“优秀裁判员”称号。此后担任过全国大学生街舞比赛、北京市高校健美操比赛、北大田径运动会等多项赛事的裁判工作。 社会职务: 1. 北京市大学生体协户外运动分会副主席。 2. 北京大学拓展训练研究中心副主任、北大武术研究中心技术部主任。 3. 国家级健身指导员,国际标准舞A级裁判员、教练员。 4. 健美操国家一级裁判员;篮球、羽毛球、田径二级裁判员。 5. 国家中级户外教练指导员、红十字救生认证会员、游泳救护员。 6. 多家体验式培训机构高级培训顾问与研究指导。 7. 美国体验教育协会会员兼中国区信息研究员。 8. 拓展训练教研网创办者与管理者、中国拓展培训师联盟主席。 9. 户外杂志《山野》、《雪上运动》专栏作者,《拓展.体验》期刊创始人。 荣誉与获得奖励: 1998年北大体育部优秀教案 1998年中国大学生体协“两操” 分会论文报告会一等奖 2000年“岗松奖” 奖教金 2001北大体育部教学基本功大赛太极拳并列第一名 2002年获得北京大学校级优秀班主任 2002年中国大学生体协“两操” 分会优秀裁判员 2004年获北大体育部论文报告会一等奖 研究成果与发表论文: 1. 完成国内第一部《拓展训练》专著。 2. 完成国家级课题《户外体验式学习在高现开展的试验研究》。 3. 完成北大立项教材《北大拓展训练》网络版。 4. 完成多篇有关体育产业与体育文化的论文,分别发表在《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与《武术研究》等期刊上。 5. 完成多篇有关拓展训练的文章并发表在《山野》期刊与体育报上。 6.《第六套121健力操的实验研究》发表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并被收录在《中国高校体育改革十年回顾》。 7.1998年合拍“活力健美操”教学录像在BTV6播放,2000拍摄“城市健康舞”在BTV5播放。 8. 2001拍摄“实用健身指导教程”并被北大成教学院选定为网络指导课程。 9. 2004年CCTV5拍摄北大拓展训练课程介绍,连载播放6次,宣传推广拓展训练。 10. 完成多篇论文获得校级、国家级论文报告会一等奖。

姓名:钱永健 英文:Roger Tsien,罗杰钱 性别:男 出生:1952年 生于:纽约 国籍:美国 祖籍:中国浙江杭州 堂叔: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 哥哥:钱永佑(Richard Tsien),斯坦福大学教授、曾任生理系主任 荣誉: 16岁即以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为题获西屋科学天才奖 (The Westinghouse Science Talent) 20岁获哈佛大学学士(化学和物理,Witha 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 剑桥大学博士及博士后(生理学) 曾获沃尔夫奖(Wolf Prize in Medicine,2004),全美化学学会,蛋白质学会等多项大奖 钱永健与生物发光现象研究 1994年,华裔美国科学家钱永健(Roger Y Tsien)开始改造GFP,有多项发现。世界上用的大多数是钱永健实验室改造后的变种,有的荧光更强,有的黄色、蓝色,有的可激活、可变色。到一些不常用做研究模式的生物体内找有颜色的蛋白成为一些人的爱好,现象正如当年在嗜热生物中找到以后应用广泛的PCR用多聚酶后的一波浪潮。不过真发现的有用东西并不很多。成功的例子有俄国科学院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Sergey A. Lukyanov实验室从珊瑚里发现其他荧光蛋白,包括红色荧光蛋白。 生物发光现象,下村修和约翰森以前就有人研究。萤火虫发荧光,是由荧光酶(luciferase)作为酶催化底物分子荧光素(luciferin),有化学反应如氧化,以后产生荧光。而蛋白质本身发光,无需底物,起源是下村修和约翰森的研究。 下村修和约翰森用过几种实验动物,和本故事相关的是学名为Aequorea victoria的水母。1962年,下村修和约翰森等在《细胞和比较生理学杂志》上报道,他们分离纯化了水母中发光蛋白水母素。据说下村修用水母提取发光蛋白时,有天下班要回家了,他把产物倒进水池里,临出门前关灯后,依依不舍地回头看了一眼水池,结果见水池闪闪发光。因为水池也接受养鱼缸的水,他怀疑是鱼缸成分影响水母素,不久他就确定钙离子增强水母素发光。1963年,他们在《科学》杂志报道钙和水母素发光的关系。其后Ridgway和Ashley 提出可以用水母素来检测钙浓度,创造了检测钙的新方法。钙离子是生物体内的重要信号分子,水母素成为第一个有空间分辨能力的钙检测方法,是目前仍用的方法之一。 1955年Davenport和Nicol发现水母可以发绿光,但不知其因。在1962 年下村修和约翰森在那篇纯化水母素的文章中,有个注脚,说还发现了另一种蛋白,它在阳光下呈绿色、钨丝下呈黄色、紫外光下发强烈绿色。其后他们仔细研究了其发光特性。1974年,他们纯化到了这个蛋白,当时称绿色蛋白、以后称绿色荧光蛋白GFP。Morin和Hastings提出水母素和GFP之间可以发生能量转移。水母素在钙刺激下发光,其能量可转移到GFP,刺激GFP发光。这是物理化学中知道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在生物中的发现。 下村修本人对GFP的应用前景不感兴趣,也没有意识到应用的重要性。他离开普林斯顿到 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后,同事普腊石(Douglas Prasher)非常感兴趣发明生物示踪分子。1985年普腊石和日裔科学家Satoshi Inouye独立根据蛋白质顺序拿到了水母素的基因(准确地说是cDNA)。1992年,普腊石拿到了GFP的基因。有了cDNA,一般生物学研究者就很好应用,比用蛋白质方便多了。 普腊石1992年发表GFP的cDNA后,不做科学研究了。他申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时,评审者说没有蛋白质发光的先例,就是他找到了,也没什么价值。一气之下,他离开学术界去麻省空军国民卫队基地,给农业部动植物服务部工作。当时他如果花几美元,就可以做一个一般研究生都能做,但是非常漂亮的工作:将水母的GFP基因放到其他生物体内,比如细菌里,看到荧光,就完全证明GFP本身可以发光,无需其它底物或者辅助分子。 将GFP表达到其它生物体这项工作,1994年由两个实验室独立进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线虫的Marty Chalfie实验室,和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Scripps海洋研究所的两位日裔科学家Inouye和Tsuji。 水母素和GFP都有重要的应用。但水母素仍是荧光酶的一种,它需要荧光素。而GFP蛋白质本身发光,在原理上有重大突破。 Chalfie的文章立即引起轰动,很多生物学研究者纷纷将GFP引入自己的系统。在一个新系统表达GFP就能在《自然》、《科学》上发表文章,其实不过是跟风性质,没有原创性。 纵观整个过程,从1961年到1974年,下村修和约翰森的研究遥遥领先,而很少人注意。如果其他生化学家愿意,他们也可以得到水母素和GFP,技术并不特别难。在1974年以后,特别是八十年代后,后继的工作,很多研究生都很容易做。其中例外是钱永健实验室发现变种出现新颜色,并非显而易见。 钱永健的工作 钱永健是和下村修研究相关的一位重要科学家。他在成像技术中,有两项重要工作都与下村修有一定关系。 一项是钙染料。1980年钱永健发明检测钙离子浓度的染料分子,1981年改进将染料引入细胞的方法,以后发明更多、更好的染料,被广泛应用。检测钙的方法有三种:选择性电极、水母素、钙染料。在钱永健的钙染料没有出现以前,具有空间检测能力的只有水母素,但当时水母素需要注射到细胞内,应用不方便,而钱永健的染料可以通透到细胞里面去。水母素和钙染料各有优缺点,目前用染料的人多。钱永健还发明了多种染料用于研究其他分子。 钱永健的第二项工作是GFP。1994年起,钱永健开始研究GFP,改进GFP的发光强度,发光颜色(发明变种,多种不同颜色),发明更多应用方法,阐明发光原理。世界上应用的FP,多半是他发明的变种。他的专利有很多人用,有公司销售。 钱永健的工作,从八十年代一开始就引人瞩目。他可能是世界上被邀请给学术报告最多的科学家,因为化学和生物都要听他的报告,既有技术应用、也有一些很有趣的现象。他1952年出生,年龄允许等很多年(而80高龄的下村修没有这个优势)。所以,钱永健多年被很多人认为会得诺贝尔奖,可以是化学、也可以是生理奖。必须指出,钱永健非常肯定下村修的工作,钱较早公开介绍下村修的发现。 钱永健是钱学森的堂侄。他家有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中学时获得过美国西屋天才奖第一名,大学在哈佛念化学和物理,20岁毕业,后在英国剑桥大学获生理学博士。他的哥哥钱永佑(Richard W Tsien)是神经生物学家,曾任Stanford大学生理系主任。两兄弟分别获Rhodes和Marshall学者奖(通常认为是美国大学生竞争性最强的两个奖学金,克林顿总统曾获Rhodes),到英国留学,九十年代双双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钱学森回国后,国内教育体系在他的子女应该上大学时受到极大破坏,使钱学森的子女钱永刚、钱永真没有得到他们堂兄弟的发展环境。钱永刚出生于1948年,文革后才念大学。

2000年的图灵奖授予了一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华裔学者姚期智,他因是计算理论领域的卓越开拓者而荣获此殊荣。ACM的授奖决定指出,姚期智对计算理论的贡献是根本性的,意义重大的,其中包括基于复杂性的伪随机数生成理论、密码学、通信复杂性等。

PNAS的稿源有三类(Track I,II,III)。细心的读者会发现PNAS文章在作者通讯地址的下方都会有一行以“Communicated by...”、“Edited by...”或“Contributed by...”字样开头的文字。这是区分三类稿件的最直接方式。其中“Communicated by XXX”属于第一类稿件(Track I),这类文章通常是由作者交与一个美国科学院院士(含外籍院士)交流,然后该院士再向PNAS推荐发表,这个XXX就是院士的大名。在推荐之前,该院士需要请两位论文相关研究领域内的专家进行审稿,并像所有的编辑部编辑一样处理审稿人与作者之间的联系,包括将审稿意见反馈给作者和将作者的回复、辩驳以及修改稿再返回给审稿人。按PNAS规定是不能将审稿人的身份透漏给作者的,但我们知道这通常是很难做到的。审稿结束之后院士必须将通过的稿件以及所有审稿人与作者之间联系的记录一起作为推荐材料交到编辑部,最终接收与否由编辑部决定。相比较与Nature、Science,国内还是有不少好的研究结果会发在PNAS上的,其中大都是生物类的文章,谈家桢老先生作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就曾经推荐过不少国内的文章。此类文章每位院士每年最多只能推荐2篇。第二种途径是大家所熟知的自由投稿方式,但与其它杂志还是略有不同的。投稿时作者需要推荐3个编委,3个NAS院士和5个审稿人。杂志社收到稿件后,先由编委阅读并定性稿件是否属于前10%文章,这一关大约会有2/3的文章直接不送审而被拒掉。然后编辑部会给挑剩下的1/3文章指定一个NAS院士作为member-editor,这个院士也有决定文章是否值得送审的权利,通过之后就会找审稿人评审。接下来程序跟其它大多数杂志雷同,这一关会再拒掉一半,剩下的1/2,也就是整个Track II途径稿件的1/6会被幸运录用。这个院士editor是何许人只有等到文章被接收并发表才会为作者所知晓。据PNAS网站说该类投稿占所有稿件的80%左右,但录用却只占40%。第三类稿源属院士自己署名的文章(Contributed by)。此类稿件与Track I的不同之处在于院士直接作为作者之一邀请2位审稿人给与评审意见并作修改,最后所有记录一并交于编委,并由编辑部决定录用与否。每位院士此类文章不得超过4篇/年。从上面的介绍看来PNAS沿用了早期学术论文发表的一些策略,即一些大牛尤其是诺奖获得者享有发表文章的优先权,不仅如此,其拥有的学术权威和声望也可以让其推荐的文章分量加重,从而获得发表的机会。以这些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学识和眼力,他们投稿或推荐的文章应该算是上乘之作。但也不尽然。一些学术界前辈的学术成就确实让人高山仰止,我们不盲目反对权威,但历史告诉我们绝对权威的存在不是什么好事。依我阅读文献的经历,PNAS文章看的多了,反而对PNAS越来越不感冒了,因为我发现我的研究领域内发表在该刊上的很多院士的文章往往并不特别突出,至少在我看来并没有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些甚至是滥竽充数。说到这一点,我想跟PNAS这种特殊的稿件处理策略或许不无联系。院士可以通过Track I和II投稿和处理审稿,这之间难免会出现猫腻。虽然PNAS对此两种途径审稿人的选择有要求,但不难想象院士们自己找审稿人还会给自己惹麻烦吗?熟人是必须的,熟人不添麻烦也是必须的,除了来点’a’改成’an’式的小意见,自然是溢美之词,尽数奉上,嗯嗯哈哈,一团和气。这样一来文章自然达不到水平,与Trakc II文章相去甚远了。情况大体就是这么个情况。大多数院士会选择用满自己的4次投稿机会和2次推荐机会,这些文章是不是都被接收了呢?用上面提到的几个数据做个简单的计算吧:PNAS每期文章数大约在80-100篇,以100篇记,Track II接收文章数应该是40篇左右,接受率为1/6,那么投稿数是240,这个数占总投稿数的80%,那么总投稿数为300,Track I和II投稿数和为60篇(20%), 这正好是文章总数与Track II接收数的差值,也就是说院士们的文章100%悉数被接收,即使被拒也是六十分之一二。100%有时候就是绝对的代名词,美国人眼里院士的地位和绝对权威可见一斑。有人开玩笑说PNAS是Passed over by Nature And Science 或Papers Not Accepted in Science,不知道是赞还是骂。

美国科学院院士论文发表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选择之中度过的。 个人的能力总是有大有小,可是应该选择怎样的方向去施展个人的才华,这是一个人终生必然要思考的问题。 这个世界上坚守信仰的人物总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在不断地妥协之中消磨了一生,这样的人到最后只能算是凡夫俗子。

无论怎样的选择,背后总是有它自己的逻辑,但是总有一种情况令我们为之动容, 那就是面对诱惑而初心不改,这样的人物无论结局成败,始终都是问心无愧的, 我们也总是将这样的人物称为英雄, 尤其是那些身份显赫却依然爱国的人,他们的光辉永远留在祖国人民心中。

有一位女士,北大毕业,公派留学, 成为美国院士,却最终回到祖国的科研建设工作之中, 为国家科学进步做出重要的贡献,她就是陈雪梅,这是一位值得敬佩受人爱戴的科学家。

1966年,陈雪梅出生于东北齐齐哈尔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童年时代的陈雪梅一直生活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之下,并且要承担一部分家庭劳动责任,但是陈雪梅的爷爷奶奶都是非常慈祥的, 这让童年时代的陈雪梅生活非常幸福温馨,养成了乐观开朗的性格。

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 社会 生活比较简单,一个性格活泼的女孩往往都是勤奋学习并且积极向上的。陈雪梅从小就跟着爷爷读书看报,识字比同龄儿童要早要快要多,上小学之后,尤其喜欢数学,学习成绩优异, 她给自己立下远大的志向,希望以后能够成为一名大学生。

那时的大学并不像现在这样大规模招生,能够成为大学生的青年都是真正的精英,如果问到一个孩子的梦想是什么,一般也都会脱口而出希望上大学, 但是真正知道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学生并不多,因此少有儿童能够坚持不懈地在学习上用功, 上大学的梦想往往难以成真。

对于陈雪梅而言,她始终保持一种谦卑,踏踏实实地努力学习,并且对自己的方向比较明确。 在她的童年时代,有一回奶奶发现陈雪梅趴在地上盯着什么东西,过去一看发现陈雪梅在观察蚂蚁搬家,已经注意了很长时间,对于自然世界的热爱就是陈雪梅从小养成的习惯。

后来,陈雪梅的大学梦想如愿以偿,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她希望去学习生物。 对于陈雪梅这样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孩来说,这样的志愿不能够得到家人的理解,父母都不明白什么是生物,更想不通学了这个专业之后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可是家里却对陈雪梅的选择非常支持。

毕竟那个年代考上大学非常困难,而且陈雪梅考上了北京大学,这对于父母而言已经足够骄傲,即便是不理解生物专业的意义,也支持陈雪梅的选择,毕竟上了北大至少能保证未来的美好生活, 陈雪梅就这样成为北京大学生物专业的本科生,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学术生涯。

陈雪梅做出的选择始终遵循自己的内心的愿望, 快毕业的时候,身边的同学们都在为了工作的事情东奔西走,陈雪梅却决定报考北京大学的中美留学生计划,在那个时代,留学是一件非常时髦却非常困难的事情,对于陈雪梅这样的普通家庭而言,简直就是连想都不敢想。

可是陈雪梅却坚持要出国深造,不仅是为了见识更广阔的世界,也是希望在科研学术的领域取得更多成就,当时也只有外国能满足她的要求,她愿意为了自己的志向坚持奋斗,一心扑在科学工作之中, 终于在1989年成功考取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生物化学系,开始攻读博士。

独自一人在海外从事科研工作,还要面对家人的压力,陈雪梅始终全力以赴地投入科学事业,1995年,陈雪梅博士毕业之后,拒绝了许多美国高 科技 公司的邀请, 选择进入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后学位, 在自己的事业道路上,她总是执着并且刻苦,这是一个优秀科学家的精神。

陈雪梅一直以来的志向都是进入实验室参与最先进的科学研究,对于名利一类的事情,陈雪梅不关心。 1999年,陈雪梅成为美国罗格斯大学的助理教授,2005年陈雪梅成为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终身教授,2011年,陈雪梅成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2013年,陈雪梅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此时的她已经是学术领域举足轻重的女性科学家。

陈雪梅从事研究的领域非常高端,主要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模型分析植物器官的发育机制,并且将这种知识应用到医疗领域,为人类做出贡献。陈雪梅的研究是相关领域最为前沿的水平,发表高水平论文90多篇, 被学界称赞为“一位有能力并致力于解决重大 社会 问题的科学家”。

陈雪梅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之后,美国科学家都认为这是一件幸事,更有许多科研基金为她提供经费支持,陈雪梅在美国已经跻身名流,足以享受一生的荣华富贵。 但是就在此时,陈雪梅却突然决定回国,回到那个她已经阔别多年的故乡,这件事情让美国科学界一片哗然。

但是陈雪梅一生之中的所有选择都与他人无关,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内心召唤、发展志向以及学术目的去考虑的, 这次回国的决定,陈雪梅同样义无反顾,她知道自己当年是作为公派留学生出国深造的,已经漂泊多年,已经具备强大的实力,现在也必须报答养育自己的祖国。

2014年,陈雪梅回到祖国,在此之前,她已经受聘兼任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神农学者的讲座教授与湖南省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实验室博士生导师,回国之后的她面对的是更高一层的平台以及更为优厚的学术待遇, 这样一位科学家,祖国对她表示了最高的尊重。

回国之后,陈雪梅陆续兼任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以及福建农林大学基因组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教授,为中国的生物科研学术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对于她自己而言,美国带给她的一切早已成为过往,只有回到祖国,才能够给她自己的生涯找到完美的归宿。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必须有祖国。” 这句话是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名言,一百年以来始终被世界各国科学精英奉为圭臬,作为巴甫洛夫的同行,生物学家陈雪梅不忘初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的情操, 这并不是照本宣科的遵照,而是感同身受的体验。

对于科学家而言,外界的诱惑干扰从来不可避免,爱国不是一件言出法随的事情,难免要经受灵魂的拷问,可是对于一个人来说,爱国则是生而为人的基本原则,科学家首先要成为真正的人,之后再成为科学家, 对于怀有赤子之心的科学家来说,爱国从来不需要瞻前顾后。

祖国公派留学培养出陈雪梅这样一位科研精英,陈雪梅也不辜负祖国的期望,直到自己成为真正的生物学家之后,才回国做出贡献,在努力奋斗的同时坚守本色,值得我们真心尊敬。

吴健雄(1912.5.31-1997.2.16),生于江苏省苏州太仓浏河镇,美籍华人,著名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世界物理女王、原子弹之母、原子核物理的女王、中国居里夫人、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现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40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年升为教授,1958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1975年获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275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吴健雄主要学术工作是用β衰变实验证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用实验证明了核β衰变在矢量流守恒定律,μ子、介子和反质子物理方面的实验研究,验证“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奠定了吴健雄作为世界一流实验物理学家的地位,许多著名科学家都为她没有因该项成就同杨振宁与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奖而疑惑不平,但已被公认为世界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吴健雄的丈夫袁家骝,是袁世凯“二皇子”袁克文的公子,1942年5月30日,吴健雄三十岁生日的前一天与袁家骝结婚了。婚礼是在诺贝尔奖得主密立肯家中进行的。”两人在美国的许多同学好友都前来庆贺,如钱学森。婚后他们到洛杉矶的一个海滩上度“蜜周”(只一个礼拜),婚后袁家骝克尽丈夫的职守,还延揽太太的活儿,练就十八般武艺:洗衣、吸尘、带孩子以至下厨。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5月31日,吴健雄生于江苏省苏州太仓浏河镇书香门第的,父亲吴仲裔提倡男女平等,创办明德女子职业补习学校,对吴健雄的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吴健雄属“健”字辈,族人依次以“英雄豪杰”取名。乳名“薇薇”的吴健雄虽是女孩,但因排行第二,得了“健雄”这个颇为阳刚的名字。父亲吴仲裔希望她不让须眉,积健为雄。得益于父亲的开明思想,吴健雄自小就能与其他兄弟一样读书识字。1923年(民国十二年),吴健雄小学毕业后考入苏州市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927年以优秀成绩从师范学校毕业,任小学教师。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小学教师”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归宿,但是在父亲的鼓励下,她决定继续到大学深造,日后回忆起来,吴健雄曾这样描述父亲对她产生的重要影响:“如果没有父亲的鼓励,现在我可能在中国某地的小学教书。父亲教我做人要做‘大我’,而非‘小我’。”1929年(民国十八年),吴健雄考入南京大学数学系,一年后转入物理系读书。在居里夫人的学生、物理学家施士元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吴健雄1934年撰写了一篇题为《证明布喇格定律》的优秀毕业论文,获得学士学位。毕业之后她受聘到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不久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30年(民国十九年),吴健雄进入中央大学,攻读数学专业。吴健雄资质俊秀,学习游刃有余,在求知欲的驱动下,她翻阅了一些有关X光、电子、放射性、相对论等方面的书籍,没想到一下子便被伦琴、贝克勒尔、居里夫妇、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她第二学年便申请转到了物理学系。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在施士元的精心指导下,吴健雄撰写了一篇题为《证明布喇格定律》的优秀毕业论文。带着师友的殷切厚望,她于1934年离开了母校,不久即赴美继续深造。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物理学界巨擘欧内斯特·劳伦斯、塞格瑞、奥本海默等物理学“巨头”。1938年,当吴健雄正式开始做原子核物理实验时,这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1939年由塞格瑞指导吴健雄进行的实验,正是研究铀原子核分裂的产物,它的一项结果为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做出了重要贡献。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她的学位论文发表在物理学界最权威的《物理评论》上。吴健雄起初是在史密斯学院担任讲师,1944年到普林斯顿大学担任讲师,并定居于普林斯顿。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5月30日,在美国与袁家骝博士结婚。1944年3月(民国三十三年,她前往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作为资深科学家暂时研究,参与浓缩铀制程,发展y射线探测器;当时吴健雄尚未加入美国国籍,以未入籍的身份参加美国机密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获聘美国物理学会会士;1958年晋升哥伦比亚大学正教授,同时获选为普林斯顿大学创校百年来第一位女荣誉博士,同一年她还当选为第一位华裔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被列入《美国科学名人录》。195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 1958年升为教授,同年,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称号,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之前,吴健雄已因在β衰变方面所作过的细致精密又多种多样的实验工作而为核物理学界所熟知。1956年李政道、杨振宁提出在β衰变过程中宇称可能不守恒之后,吴健雄立即领导她的小组进行了一个实验,在极低温条件下用强磁场把钴-60原子核自旋方向极化,而观察钴-60原子核β衰变放出的电子的出射方向。他们发现绝大多数电子的出射方向都和钴-60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反。这个实验结果证实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对称不守恒,在整个物理学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1957年1月15日,吴健雄的实验多次证实了杨振宁、李政道的设想,她将实验报告整理成论文,寄到了《物理评论》。同日,哥伦比亚大学为这项新的发现史无前例地举行了一场记者会。第二天,《纽约时报》以头版报道了吴健雄实验的结果。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奔往吴健雄所在的实验室。吴健雄也接到无数大学和实验机构的邀请,要她去讲述她的实验结果。但由于某些原因,吴健雄未能与杨李二人共同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奖。很多人为她感到不公,但她本人从未作出任何回应。只是在给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史坦伯格的祝贺信上写道:“尽管我从来没有为了得奖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当我的工作因为某种原因而被人忽视,依然是深深地伤害了我。”1972年,起提任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直到1980年退休。1975年,曾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的国家科学勋章,这是美国最高科学荣誉,1978年在以色列获得沃尔夫奖。1975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长,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82年,受聘为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2年,在南京大学开办系统讲座,论述了β衰变、宇称不守恒、穆斯堡尔效应等方面的课题。1984年10月,吴健雄第一次回到阔别40多年的故乡,参加母校明德学校恢复校名暨明德楼落成典礼,独资捐建明德学校紫薇楼。1986年获得南京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吴健雄生前多次探访南京大学及南京大学物理系,并与导师南京大学教授施士元交流。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275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1994年,吴健雄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7年2月16日,吴健雄在纽约病逝,终年85岁。遵照本人遗愿,,袁家骝亲自护送吴健雄的骨灰回大陆,安葬于苏州太仓浏河。吴健雄的墓地在明德学校紫薇阁旁,墓体设计由贝聿铭任设计顾问。明德学校的科技楼被命名为“吴健雄楼”,袁家骝捐赠25万美元作为基建费。他表示,他是浏河的女婿。浏河是他的第二故乡。作为一个科学家,他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但他可请海内外优秀的科学家来做学校的顾问,推动明德学校的发展。

发表美国论文的院士

在近日公布的84位新晋美国科学院院士名单中,一位华人女科学家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庄小威。她的当选,刷新了最年轻美国科学院华人院士的记录。 翻开庄小威的履历,给人感觉她总是一帆风顺:1987年,15岁的她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997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斯坦福大学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教授进行博士后研究;2001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助理教授;2003年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天才奖”;2006年初,34岁的庄小威成为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物理系的双聘教授。 而这份风光的履历后面,只有庄小威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艰辛。每当遇到困难时,庄小威的秘诀就是忘掉过去的成功和失败,一切从头开始,但从不轻言放弃。 庄小威刚开始读博士的时候,做得并不突出,甚至怀疑自己做实验的能力。她在进行博士后研究时,开始与化学、生物学科的合作伙伴一起做一些跟踪分子行为的实验,但几乎有整整一年时间都是在摸索试探,什么结果也没做出来。在一次次压力和挑战面前,庄小威都没有放弃。 庄小威认为进行科学探索研究,保持动力是化解困难的方法。在哈佛大学工作以来,她一周七天,每天都从早上10时工作到半夜12时。她说:“除了吃饭和睡觉,剩下的时间都在工作。”正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她才成为物理、生物学界的翘楚。 敢于冒险是庄小威的另一个性格特点。刚进哈佛大学做助理教授的时候,其他同事都选择相对“安全”的课题,这样发表论文比较快。因为在哈佛,如果6年期间发表的论文没有达到要求的数量,就要走人。而庄小威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选择有难度、有风险的课题。当拿到终身教职时,有人问她,现在是否可以选一些比较重要的课题做了,她表示:“我一直是在找重要的课题做,从来没有想找容易的问题做。” “成功是1%天才加上99%的汗水”,这句爱因斯坦的名言就是庄小威的秘诀,她的执著和汗水终于浇出了成功的果实。(王恒昀)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 【纠错】 信息。

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的院士。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京,男,汉族,生于北京,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与2021年5月22日逝世。袁隆平是曾任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为国家农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因为在中国申请了4次之后都遭到了拒绝,但是美国的要求还是比较低的,觉得他很有才能,最后才能够成为美国院士。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选择之中度过的。 个人的能力总是有大有小,可是应该选择怎样的方向去施展个人的才华,这是一个人终生必然要思考的问题。 这个世界上坚守信仰的人物总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在不断地妥协之中消磨了一生,这样的人到最后只能算是凡夫俗子。

无论怎样的选择,背后总是有它自己的逻辑,但是总有一种情况令我们为之动容, 那就是面对诱惑而初心不改,这样的人物无论结局成败,始终都是问心无愧的, 我们也总是将这样的人物称为英雄, 尤其是那些身份显赫却依然爱国的人,他们的光辉永远留在祖国人民心中。

有一位女士,北大毕业,公派留学, 成为美国院士,却最终回到祖国的科研建设工作之中, 为国家科学进步做出重要的贡献,她就是陈雪梅,这是一位值得敬佩受人爱戴的科学家。

1966年,陈雪梅出生于东北齐齐哈尔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童年时代的陈雪梅一直生活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之下,并且要承担一部分家庭劳动责任,但是陈雪梅的爷爷奶奶都是非常慈祥的, 这让童年时代的陈雪梅生活非常幸福温馨,养成了乐观开朗的性格。

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 社会 生活比较简单,一个性格活泼的女孩往往都是勤奋学习并且积极向上的。陈雪梅从小就跟着爷爷读书看报,识字比同龄儿童要早要快要多,上小学之后,尤其喜欢数学,学习成绩优异, 她给自己立下远大的志向,希望以后能够成为一名大学生。

那时的大学并不像现在这样大规模招生,能够成为大学生的青年都是真正的精英,如果问到一个孩子的梦想是什么,一般也都会脱口而出希望上大学, 但是真正知道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学生并不多,因此少有儿童能够坚持不懈地在学习上用功, 上大学的梦想往往难以成真。

对于陈雪梅而言,她始终保持一种谦卑,踏踏实实地努力学习,并且对自己的方向比较明确。 在她的童年时代,有一回奶奶发现陈雪梅趴在地上盯着什么东西,过去一看发现陈雪梅在观察蚂蚁搬家,已经注意了很长时间,对于自然世界的热爱就是陈雪梅从小养成的习惯。

后来,陈雪梅的大学梦想如愿以偿,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她希望去学习生物。 对于陈雪梅这样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孩来说,这样的志愿不能够得到家人的理解,父母都不明白什么是生物,更想不通学了这个专业之后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可是家里却对陈雪梅的选择非常支持。

毕竟那个年代考上大学非常困难,而且陈雪梅考上了北京大学,这对于父母而言已经足够骄傲,即便是不理解生物专业的意义,也支持陈雪梅的选择,毕竟上了北大至少能保证未来的美好生活, 陈雪梅就这样成为北京大学生物专业的本科生,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学术生涯。

陈雪梅做出的选择始终遵循自己的内心的愿望, 快毕业的时候,身边的同学们都在为了工作的事情东奔西走,陈雪梅却决定报考北京大学的中美留学生计划,在那个时代,留学是一件非常时髦却非常困难的事情,对于陈雪梅这样的普通家庭而言,简直就是连想都不敢想。

可是陈雪梅却坚持要出国深造,不仅是为了见识更广阔的世界,也是希望在科研学术的领域取得更多成就,当时也只有外国能满足她的要求,她愿意为了自己的志向坚持奋斗,一心扑在科学工作之中, 终于在1989年成功考取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生物化学系,开始攻读博士。

独自一人在海外从事科研工作,还要面对家人的压力,陈雪梅始终全力以赴地投入科学事业,1995年,陈雪梅博士毕业之后,拒绝了许多美国高 科技 公司的邀请, 选择进入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后学位, 在自己的事业道路上,她总是执着并且刻苦,这是一个优秀科学家的精神。

陈雪梅一直以来的志向都是进入实验室参与最先进的科学研究,对于名利一类的事情,陈雪梅不关心。 1999年,陈雪梅成为美国罗格斯大学的助理教授,2005年陈雪梅成为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终身教授,2011年,陈雪梅成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2013年,陈雪梅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此时的她已经是学术领域举足轻重的女性科学家。

陈雪梅从事研究的领域非常高端,主要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模型分析植物器官的发育机制,并且将这种知识应用到医疗领域,为人类做出贡献。陈雪梅的研究是相关领域最为前沿的水平,发表高水平论文90多篇, 被学界称赞为“一位有能力并致力于解决重大 社会 问题的科学家”。

陈雪梅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之后,美国科学家都认为这是一件幸事,更有许多科研基金为她提供经费支持,陈雪梅在美国已经跻身名流,足以享受一生的荣华富贵。 但是就在此时,陈雪梅却突然决定回国,回到那个她已经阔别多年的故乡,这件事情让美国科学界一片哗然。

但是陈雪梅一生之中的所有选择都与他人无关,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内心召唤、发展志向以及学术目的去考虑的, 这次回国的决定,陈雪梅同样义无反顾,她知道自己当年是作为公派留学生出国深造的,已经漂泊多年,已经具备强大的实力,现在也必须报答养育自己的祖国。

2014年,陈雪梅回到祖国,在此之前,她已经受聘兼任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神农学者的讲座教授与湖南省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实验室博士生导师,回国之后的她面对的是更高一层的平台以及更为优厚的学术待遇, 这样一位科学家,祖国对她表示了最高的尊重。

回国之后,陈雪梅陆续兼任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以及福建农林大学基因组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教授,为中国的生物科研学术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对于她自己而言,美国带给她的一切早已成为过往,只有回到祖国,才能够给她自己的生涯找到完美的归宿。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必须有祖国。” 这句话是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名言,一百年以来始终被世界各国科学精英奉为圭臬,作为巴甫洛夫的同行,生物学家陈雪梅不忘初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的情操, 这并不是照本宣科的遵照,而是感同身受的体验。

对于科学家而言,外界的诱惑干扰从来不可避免,爱国不是一件言出法随的事情,难免要经受灵魂的拷问,可是对于一个人来说,爱国则是生而为人的基本原则,科学家首先要成为真正的人,之后再成为科学家, 对于怀有赤子之心的科学家来说,爱国从来不需要瞻前顾后。

祖国公派留学培养出陈雪梅这样一位科研精英,陈雪梅也不辜负祖国的期望,直到自己成为真正的生物学家之后,才回国做出贡献,在努力奋斗的同时坚守本色,值得我们真心尊敬。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