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蒙德里安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07:57:05

蒙德里安发表论文

康定斯基:作品多采用印象主义技法,又受野兽主义影响,被认为是抽象主义的鼻祖。 蒙德里安:早期大量作品风格介于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之间。20年代初开始从事纯几何形的抽象创作。 康定斯基的后期从表现主义逐步过渡到抽象主义 他主张感受是艺术品通向感情的桥梁。即: 感情(艺术家的)->感受->艺术作品->感受->感情(观赏者的) 他认为灵感来自1,印象——对自然直接的记忆感觉 2,即兴——人无意识的心里活动 3,构成——个人感情的运动。除了心理活动外,他还涉及绘画元素分析,被称为他的“绘画的数学”] 同样是脱离自然形态的以线条色块为主体的抽象艺术,荷兰的艺术家蒙德里安却与康定斯基有着很多不同。如果说康定斯基是抒情抽象或者热抽象,蒙德里安就是几何抽象或冷抽象。 1,康定斯基认为绘画最重要的是表现内心;蒙德里安认为是追求风格和构成(内心、风格) 2,康定斯基与音乐相通,讲究抒情即兴;蒙德里安则通过“纯粹造型”达到画面的力学平衡(音乐流动、力学平衡) 3,康定斯基的画面充满色斑曲线,迷乱却具有整体冲击力,犹若交响诗;蒙德里安则不用曲线,手法简单统一,完全脱离自然,追求绝对境界。(曲线、直线) 4,康定斯基20年代在德国著名的包豪斯建筑设计学院任教,对艺术教学体系贡献很大;蒙德里安的艺术理论对当今家具、装饰、建筑设计影响很大。(艺术教育、现代设计) 5,康定斯基著有《论艺术的精神》、《关于形式问题》、《点、线、面》的论文;蒙德里安则发表了《造型艺术与纯粹造型艺术》一文。

蒙德里安是荷兰著名的画家,是非具象 绘画 的创始人之一,也是风格派运动运动的幕后艺术家,蒙德里安对后世的建筑、设计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蒙德里安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蒙德里安简介 蒙德里安出生于公元1872年,在荷兰的阿麦斯弗特,其父亲是一个小学的校长,他的父亲也十分喜爱 美术 ,所以蒙德里安在很小的时候就受到父亲的影响开始接触美术。八岁的时候,蒙德里安就已经立志要做个画家了,当时蒙德里安的家人认为画家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事业,所以并不是很赞同蒙德里安 画画 ,后来蒙德里安和家里商量的结果是要拿到美术教师资格证,这样就嗯呢该保证以后的生活,后来蒙德里安虽然拿到资格证,但是他并没有从事教美术的行业。 17岁之前,蒙德里安是跟随他的叔父学习画画的,他的叔叔是个海牙派的画家,所以蒙德里安算是得到了写实浪漫的真传。 1907年到1912年,蒙德里安在阿姆斯特丹的国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技术,这段时期奠定了蒙德里安深厚的写实能力。1911年到1914年,蒙德里安吸取立体画派的风格将自己的作品以 抽象 的方式呈现,并且开始在自己的画中加入自己的风格,渐渐脱离了立体派。1914年到1919年,蒙德里安在一些杂志上发表了不少创作理念。1919年到1938年是蒙德里安的重要转变时期,他开始使用基本元素进行创作,蒙德里安生命的最后四年里,他的作品画面的音乐性达到了最高境界。 蒙德里安作品 1910年之后,蒙德里安便开始非常喜欢和崇拜立体主义。蒙德里安有一幅名叫《灰色的树》的作品,树木是蒙德里安非常喜欢的题材,在这幅画中,他把梵高的表现性和野兽派色彩的非描述性与法国的新艺术运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成型的而且造型感十分强烈的作品,非常具有个人特色。这幅画的尺寸大小是78*107,完成于1912年,现在这幅画被珍藏在荷兰海牙格敏特博物馆。由这幅画就可以看出,当时的蒙德里安已经是陷入立体主义的块面结构中不可自拔。 1917年蒙德里安和几位好友一同创立了风格派社团,还为这个社团创立了杂志。之后蒙德里安曾提出抽象艺术的首要和最基本的规律就是艺术的平衡,他的这一观点在其作品《构图》中有充分的体现,这幅作品的大小是61850厘米,现在被 收藏 家收藏了。在这幅画中也处处体现着蒙德里安在处处排除曲线,尽量用直线和横线的特点,他用大大小小不同的色块来追求表里平衡、集体平衡。 后期的蒙德里安在自己的作品中已经不画眼睛可以看得见的实物,而是全用直线、直角、三原色和三非原色来抽象表现。 蒙德里安绘画风格 蒙德里安绘画风格的基本元素来自几何图形,他认为艺术应该脱离大 自然 ,实现以抽象为主的艺术,他坚持人与神是统一的绝对化的思想,造成今日所熟悉的纯粹抽象在早先时期他写过风景跟人物,后来他将风景的形态转变为纯粹抽象,透漏出一种均衡的美感。 蒙德里安最初的绘画是风景图,这个时候他的作品因为受到了印象、象征、和表现主义的影响,使这次作品没有呈现出海牙画派的感觉。在1930年他凭借着静物获得了艺术家的肯定,他的作品可以看出现代与古典的结合的优秀特点,在同一辈的艺术家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风格,1911年蒙德里安认识到了毕加索跟布拉克的立体派的作品,他受到了很大的感想,他前去巴黎去研究这种立体派的绘画风格,他不断的区分析自己眼前所见到的画面,而且加入了音乐性的成分在里面,使得作品更有 节奏感 ,他 成功 的在立体派绘画中取得了精华,并且融入到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中,以抽象的形式向大家呈现,脱离了立体派的感觉。1918年,他宣传和平团结的誓言,并且把自己的艺术提升到生命的高度,他利用自己的绘画风格体现出和平的想法。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蒙德里安的绘画失去了快乐的颜色,有的只是黑色,充满着忧郁的气息,在生命的最后4年,没有外界的干扰,蒙德里安的绘画提高了,更加的明亮跟抽象,这个时期其创作也是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这是酒店的地址:8440 Sunset Boulevard West Hollywood, CA 90069,U.S.A.具体地区大约是美国洛杉矶西好莱坞日落大街上。也可以说是碧华丽山庄边上。

果德安发表论文

基因工程药品的生产。许多药品的生产是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的。因受材料来源限制产量有限,所以其价格往往十分昂贵。

微生物生长迅速,容易控制,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若将生物合成相应药物成分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内,让它们产生相应的药物,不但能解决产量问题,还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长期以来只能依靠从猪、牛等动物的胰腺中提取,100Kg胰腺只能提取4-5g的胰岛素,其产量之低和价格之高可想而知。将合成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每2000L培养液就能产生100g胰岛素。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不但解决了这种比黄金还贵的药品产量问题,还使其价格降低了30%-50%。

干扰素治疗病毒感染简直是“万能灵药”。过去从人血中提取,300L血才提取1mg,其“珍贵”程度自不用多说。基因工程人干扰素α-2b(安达芬)是我国第一个全国产业化基因工程人干扰素α-2b,具有抗病毒,抑制肿瘤细胞增生,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广泛用于病毒性疾病治疗和多种肿瘤的治疗,是当前国际公认的病毒性疾病治疗的首选药物和肿瘤生物治疗的主要药物。人造血液、白细胞介素、乙肝疫苗等通过基因工程实现工业化生产,均为解除人类的病苦,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运用基因工程设计制造的“DNA探针”检测肝炎病毒等病毒感染及遗传缺陷,不但准确而且迅速。通过基因工程给患有遗传病的人体内导入正常基因可“一次性”解除病人的疾苦。重症联合免疫缺陷患者缺乏正常的人体免疫功能,只要稍被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就会发病死亡。这个病的机理是细胞的一个常染色体上编码腺苷酸脱氨酶(简称ADA)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治疗。

基因工程将使传统中药进入新时代

在“中药与天然药物”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专家认为,转基因药用植物或器官研究、有效次生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的克隆研究、中药DNA分子标记以及中药基因芯片的研究等,已成为当今中药研究的热点,并将使传统中药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据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学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果德安介绍,转基因药用植物或器官和组织研究是中国近几年中药生物技术比较活跃的领域之一。

在转基因药用植物的研究方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分别通过发根农杆菌和根癌农杆菌诱导丹参形成毛状根和冠瘿瘤进而再分化形成植株,他们将其与栽培的丹参作了形态和化学成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毛状根再生的植株叶片皱缩、节间缩短、植株矮化、须根发达等;而冠瘿组织再生的植株株形高大、根系发达、产量高。丹参酮的含量高,这对丹参的良种繁育,提高药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果德安说,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不仅有助于这些化学成分的仿生合成,而且还可以人为地对这些化学成分的合成进行生物调控,有利于定向合成所需要的化学成分。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开始起步。据了解,中国在中药研究中生物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已经渐渐兴起,有些方面如药用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已积累了二三十年的经验,理论和技术都相当成熟,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中,中药材细胞工程研究正处于鼎盛时期。

果德安介绍说,面对许多野生植物濒于灭绝,一些特殊环境下的植物引种困难等问题,中国科学工作者开始探索通过高等植物细胞、器官等的大量培养生产有用的次生代谢物。研究内容包括通过高产组织或细胞系的筛选与培养条件的优化和通过对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的调控等,达到降低成本及提高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目的。

此外,近来利用植物悬浮培养细胞或不定根、发状根对外源化学成分进行生物转化的研究也在悄然兴起,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不仅如此,科学工作者更加重视对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调控的研究。这些研究都取得了令人兴奋的成果,说明中国的药用植物的细胞培养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果德安认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应集中在价值大且濒危的药用植物的组织细胞培养;对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进行调控;一些重要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转化。另外,还应该加强动物药的生物技术研究。

生产最高效药物的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动物是一种个体表达反应系统,代表了当今时代药物生产的最新成就,也是最复杂、最具有广阔前景的生物反应系统。就通过转基因动物家畜来生产基因药物而言,最理想的表达场所是乳腺。因为乳腺是一个外泌器官,乳汁不进入体内循环,不会影响到转基因动物本身的生理代谢反应。从转基因动物的乳汁中获取的基因产物,不但产量高、易提纯,而且表达的蛋白经过充分的修饰加工,具有稳定的生物活性,因此又称为“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1994年中科院曾邦析发表转基因禽类输卵管生物反应器并采用蛋清蛋白基因侧翼序列构表达载体《生物技术通讯》1997年第6期,1996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讨论会,2007年中国国家八六三计划列入指南。用转基因牛、羊等家畜的乳腺表达人类所需蛋白基因,就相当于建一座大型制药厂。这种药物工厂显然具有投资少、效益高、无公害等优点。

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生物机体对能量的利用和转化的效率是当今世界上任何机械装置所望尘莫及的。因此,通过转基因动物来生产药物是迄今为止人们所能想象得出的最为有效、最为先进的方法。

转基因动物的乳腺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目的基因的产生(药物蛋白质),不但产量高,而且表达的产物已经过充分修饰和加工,具有稳定的生物活性。作为生物反应器的转基因运动又可无限繁殖,故具有成本低、周期短和效益好的优点。一些由转基因家畜乳汁中分离的药物蛋白正用于临床试验。

目前,我国在转基因动物的研究领域,已获得了转基因小鼠、转基因兔、转基因鱼、转基因猪、转基因羊和转基因牛。

虽然目前通过转基因动物(家畜)——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的药物或珍贵蛋白尚未形成产业,但据国外经济学家预测,大约十几年后,转基因动物生产的药品就会鼎足于世界市场。那时,单是药物的年销售额就超过250亿美元(还不包括营养蛋白和其他产品),从而使转基因动物(家畜)——乳腺生物反应器产业成为最具有高额利润的新型工业。

2000年12月25日,北京三只转基因羊的问世以及在此之前各种转基因蔬菜、水稻、棉花等,使人们对转基因技术备加关注,那么转基因技术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神秘技术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儿童医院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认为,转基因动物是指通过实验方法,人工地把人们想要研究的动物或人类基因,或者是有经济价值的药物蛋白质基因,通常称为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的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细胞),使之与动物本身的基因组整合在一起。这样,外源基因能随细胞的分裂而增殖,并能稳定地遗传给下一代的一类动物。

北京市顺义区三高科技农业试验示范区的北京兴绿原生物科技中心总畜牧师田雄杰先生介绍说,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羊的意义,不在于羊本身,而是它们身上产出的羊奶可以提取α抗胰蛋白酶,它们中的每一只都可称为一座天然基因药物制造厂,价值连城。

田雄杰先生介绍,制备转基因羊,就是将人的α抗胰蛋白酶基因通过显微操作注进母羊受精卵的雄性细胞核,并使之与羊本身的基因整合起来,形成一体,这种新的基因组可以稳定地遗传到出生的小羊身上。小山羊也成了人工创造的与它们母亲不同的新品系,它们的后代也将带有这种α抗胰蛋白酶基因。这个过程有些类似植物的嫁接术。

制备转基因动物是项复杂的工作。目前,在转基因动物研制中,外源基因与动物本身的基因组整合率低,其表达往往不理想,外源基因应有的性质得不到充分表现或不表现。实验动物如牛、羊和猪的整合率一般为1%左右。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目的基因的问题,不同的外源基因表达水平不相同,因每个个体而异;其次是外源基因表达载体内部各个部分的组合和连接是否合理等;还有一点更重要,就是外源基因到达动物基因组内整合的位置是否合理。科学家还弄不清楚整合在哪个位置表达高,哪个位置表达低,人们还无法控制外源基因整合的位置,而只能是随机整合。因此,整合率低也就在所难免。

尽管转基因动物还有一些技术亟待解决,但是转基因动物研究所取得的巨大进展,特别是它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已经对生物医学、畜牧业和药物产业产生了深刻影响。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用九年时间于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日本“日经亚洲大奖”、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奖”、“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等八项国际奖。

雷蒙德研究院发表的论文

考虑该恒星远在39光年之外,因此就算那里真的存在外星文明,并且他们也及时地回复了地球,那我们地球文明也需要长达78年的时间才能收到他们的信息,相对而言,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给出的观测结果更值得我们期待。

北京时间2017年5月11日19点01分,据美国商业资讯消息,在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两位专门从事甲状腺相关疾病的杰出医师——来自加利福尼亚州比佛利山庄的外科医生雷蒙德·道格拉斯(Raymond Douglas)教授和来自密歇根州安娜堡的特里·史密斯(Terry Smith)教授,已经公布了一项激动人心的甲状腺眼疾的非手术治疗方案,该方案用于治疗甲状腺疾病中较重的症状之一——甲状腺相关眼病。据统计,大约有2000万美国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最常见的形式是Graves病引起各种症状,包括极度焦虑和疲劳,手抖,出汗增加和体重减轻。这种疾病通常带有眼睛膨胀和突出,医学上称之为眼病,影响高达50%的Graves病受害者。 雷蒙德·道格拉斯(Raymond Douglas)教授和特里·史密斯(Terry Smith)教授研究了将近15年的时间,发明了该种药物,名为Teprotumumab。Teprotumumab可以靶向阻止眼睛组织的分子,对抗Graves眼疾的出现。 本月,医学界具有显著地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两名外科医生联合撰写的论文,首次证明药物可以代替甲状腺眼病的手术,Teprotumumab不仅可以作为阻止疾病进展的抗体,而且还显示可以完全逆转疾病。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指定它为“突破性”疗法,将彻底改变甲状腺眼病医学领域。全球共有22个中心参与了临床试验,成为该病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生物试验。雷蒙德道·格拉斯(Raymond Douglas)教授担任国家Teprotumumab试验的首席研究员,将监督本月晚些时候在洛杉矶进行的最终试验。 “雷蒙德·道格拉斯(Raymond Douglas)教授和特里·史密斯(Terry Smith)教授的合作成功的彻底改变了甲状腺相关眼病治疗方案的游戏规则。Teprotumumab不仅替代了手术,而且代表了第一也是唯一显示出能够逆转疾病的药物。医学界已经接受了Teprotumumab的治疗方案,并且注定会受到Graves病患者的欢迎。Cedars-Sinai医疗中心非常荣幸能够成为这一非凡疗法的中心之一”Cedars-Sinai(西达赛奈)大学学术事务部外科与副院长主任Dr.BruceL.Gewertz,M.D.如是说。 Teprotumumab最快将于明年首次批准上市,亮相美国六大医疗中心,其中包括洛杉矶的Cedars-Sinai医疗中心和比佛利山的LaPeer健康中心。雷蒙德·道格拉斯(Raymond Douglas)教授同时也在美国加州和中国上海接待来自全美以及全世界的患者。雷蒙德·道格拉斯(Raymond Douglas)教授是一名有着丰富临床治疗经验的国际知名眼整形、眼眶病专家。其中,在甲状腺相关眼病中具有突出贡献,其外科治疗和科学研究领域的水平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每年的手术量在美国也是位居前列。雷蒙德·道格拉斯(Raymond Douglas)教授研究出了全球首个治疗甲状腺眼病的新药,同时也是他率先提出了甲状腺眼病个性化微创治疗方案,该方案旨在使用最小创伤,手术更安全的同时减少瘢痕的形成,以及更快的恢复。该治疗方案赢得了广大患者的美誉。 雷蒙德·道格拉斯(Raymond Douglas)教授目前担任众多职务,国际甲状腺眼病联合创始人兼委员会委员,美国眼整形协会会员,美国眼整形协会青年医生培养项目委员会委员,美国密西根大学附属Kellogg眼科医院教授,美国美容协会会员,国家甲状腺眼病基金会科学委员会成员,美国甲状腺协会会员,亚太眼科学学会培训委员会主任,美国眼眶学会会员,美国眼科杂志审稿人,临床内分泌和代谢杂志审稿人。 雷蒙德·道格拉斯(Raymond Douglas)教授经过长年高等学府的教育和培训,手术功底扎实,科学研究能力强。擅长于甲状腺眼病的个性化微创治疗,其他眼眶疾病,各类眼睑失败手术矫正,眼部皮肤癌后Mohs修复手术。​密歇根大学眼科与视觉科学研究所FrederickG.L.Huetwell教授特里·史密斯(Terry Smith),是世界知名的内分泌学家,研究Graves病、眼睛表现和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20多年。特里·史密斯(Terry Smith)教授的实验室最先提出眼睛周围组织的独特分子属性容易受到Graves病的炎症反应。特里·史密斯(Terry Smith)教授获得密苏里大学医学院医学学士学位,并在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和巴尔的摩的西奈医院完成了他的住院医师实践。之后他在旧金山加州大学医学院完成了生物物理学进修科目、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分子生物化学和芝加哥大学普里兹克医学院的临床内分泌学进修科目。 特里·史密斯(Terry Smith)教授是超过150篇文章和书籍的作者,并获得了由他研究发现成果的五项专利。他当选为美国国家Orbit学会Graves’基金会首席科学官,并担任许多科学期刊的审稿人。自1983年以来,特里·史密斯(Terry Smith)教授连续由国立卫生研究院和退伍军人管理局资助。

亥姆霍兹的哲学观点在其科学生涯前后两个时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经历了一个从早期拥护康德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到后期坚持经验主义而强烈反对形而上学的变化过程。在康德的影响下,亥姆霍兹开始支持一种关于科学理论的本体论的形而上学实在论,根据这种观点,科学最终处理的是一种我们的感觉难以达到的实在。在此基础上,他认为物质和力这两个基本的科学概念是能够从形而上学上加以证明的。而在法拉第和其他英国物理学家的影响下,亥姆霍兹逐渐走向了反形而上学的道路而发展出一种经验主义认识论,这种观点混杂了形而上学实在论和一些实证主义成分,因而并没有从根本上妨碍他的实在论立场。此外,费希特的行动哲学也对亥姆霍兹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为后者形成实验互动理论这种科学的方法论提供了一种思想来源。第一节 亥姆霍兹的早期哲学思想:物质和力的形而上学在1847年发表的《守恒》一文的导言中,亥姆霍兹第一次公开阐述了他的形而上学实在论观点。然而,这一论文的发表却费了一定的周折,最初由于考虑到该文主要面对的是物理学家,所以亥姆霍兹在提交给柏林物理学会和波根道夫主编的《物理学年鉴》杂志时删掉了这篇带有哲学风格的简短导言,但结果还是被波根道夫以没有新的实验事实而拒载。后来在雷蒙德劝告和帮助下,亥姆霍兹重新添加卜导言并通过一位名叫莱谟(G.A.Reimer)的私人出版商出版了这篇对后来的科学发展有深远影响的论文,从而使得他早期的哲学立场得以窥见。导言中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是,一切自然现象都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原因的作用结果,而这种原因,在亥姆霍兹看来,就是物质发出的引力和斥力,而且他要努力证明这些引力和斥力只取决于物体之间的距离,而与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无关。根据这种图式,自然界就是一个物质系统,其中的变化归因于自然内部守恒的力。因此,科学的目标旨在把握可观察现象背后的不可见的物质活动。鉴于这个目标,亥姆霍兹指出,需要把自然现象还原成具有不可改变的运动力的物质微粒的运动,而这些力只取决于所涉物质的空间关系。若干年后,他以一种更为准确的方式重新阐述了这一观点。他说,要使一个自然现象得到完全解释需要把它还原成一些最基本的自然力,因为这些力为自然现象提供了基础并且在其中起作用。在此基础上,亥姆霍兹提出了自己关于自然界的看法。他认为物质和力都不是那种不符合任何实在事物的纯粹概念或虚构之物,相反,力是真实存在的并且隐藏在现象的背后。由此可见,他在这个时期是一个关于力和物质的实在论者。不过,正如亥姆霍兹在1881年为《守恒》所作的评注中提到的一样,他早期受到康德哲学的影响很大。因而在论及物质和力的概念时,除了认为物质和力具有实在性这一特点外,他还为它们确立了一种形而上学地位。也就是说,他认为力和物质都不会出现,它们是不能在经验中给定的,我们只能通过问接的方法去认识它们,即从它们引起的一些可以观察到的结果去推断它们的本质。亥姆霍兹说:"由于我们无法感知到力本身,而只能感知它们的效果,所以在每次解释自然现象时我们必须离开感觉领域,而转向那些只靠概念而确定的不可见的对象。"亥姆霍兹的这段话出自他的一篇题为《论歌德的科学研究》的演讲中,从中可以明显看出他与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的观点之间存在的分歧。在他看来,歌德关于科学解释的观念源于谢林和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因为歌德认为科学只研究现象以及现象间的相互关系。而且亥姆霍兹还特别强调,一个物理学家不能像诗人一样满足于一些直接的感官知觉,而必须有所超越以进入一个由一些不可见的原子组成的世界之中,那里存在着各种运动以及以复杂方式进行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对物理学家而言,感觉印象的权威性并非是不可改变的。不过,亥姆霍兹并没有因此贬低那些为确定可观察现象之间的合理联系而作出的努力,因为这方面的尝试可以得到一种根据普遍规则或普遍概念而关于可观察过程的综合表述,而这构成了他所认为的科学的实验部分。然而,亥姆霍兹也指出我们不能以为发现了这些规则或概念就等于解释了现象或理解了自然界的本质,要真正理解自然界必须通过科学的理论部分,也就是说,当我们从可见的结果中发现了一些关于自然过程的未知原因时,我们才理解了自然界的本质。在《守恒》中,亥姆霍兹把牛顿中心力原则视为他的两大概念基础之一,另一个是永恒运动的不可能性原则,他正是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普遍的能量守恒原理。为了使他的两个概念即力和物质具有本体论的地位,亥姆霍兹效仿了康德曾在《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中力图为自然科学确立本体论基础的做法。在《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一书的前言中,康德声称,只有当一种知识是完全根据一些先验原则来处理它的对象时,它才能被适当地冠以"真正的科学"之名。在他看来,科学作为一门关于具体物质的学说,必须在具体任务之前对一般的物质概念进行彻底分析。这种分析不能参照任何经验知识,而必须专注于与特定经验相分离而与纯粹的时空直观相联系的物质概念。特别是,物理学只能在它获得一些关于概念的构造原则之后才从数学上处理它的对象,而这些原则是在关于自然界的形而上学中获得的。由于康德的影响,亥姆霍兹开始考虑在追溯自然现象的原因中如何进入概念领域的问题。他在《守恒》的导言中指出,要考察外部世界中的物体,科学必须从经验中抽象出两种概念。第一个概念是物质,它只涉及到存在的物体,而且不同于它们对其他物体或对我们的感官施加的作用,显然这一概念表明了在自然界中可以运动的是什么,以区别于存在于空间中的其他事物。然而这里的物质只是假定的,它并不能被经验所感知,换言之,它是靠我们所拥有的先于一切经验的理解力而从概念上加以确定的。另外,根据这种物质概念的定义可以得出,任何地方的物质在其组成上是相似的,它可以发生的唯一变化是空间上的变化。相比较物质的这种简单性而言,亥姆霍兹认为力的概念要更为复杂。"物质并没有表现出性质-:的差别。如果我们谈到不同的物质,我们常常认为它们由于其效果(也就是力)的不同而出现了差异。所以,就这一点来说,物质能够发生的唯一变化是一种宅间上的变化,也就是运动。"在《守恒》的导言中,亥姆霍兹认为空间分布和质量在根本上是物质的先验属性,同时他也指出,为了使得物质可以被实际地感受到,从而使我们可以把物质概念应用于实际当中,我们需要另一个概念即力的概念,它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并且可以对物质施加影响。因此,力的概念对亥姆霍兹而言是一个形而上学概念,它不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而是从感觉经验的抽象中形成的。由于有了物质和力两个概念,我们就可以通过物质在感官中产生的作用而推断一个力的存在。就此而言,物质世界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正是因为这些作用的存在,要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只有通过它们对我们感官施加的作用而实现。与康德先验地确定物质的属性一样,亥姆霍兹也采用了这种方法,不过他改变了康德关于物质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在论及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一书中,康德分四个方面论述了他的物质理论,即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占据了一部分空间、物质对外施加一种运动力以及物质是我们的经验对象。康德简单地证明了为什么运动必然是作为外部感官之对象的某个事物的根本属性,原因是这些感官只能通过运动而受到影响。而对亥姆霍兹而言,静止物质的基本属性不仅在于它的空间分布和质量,还在于它先天地具有力的特征。物质的这后一属性可以从经验世界中推断出来,因为在那里物质可以运动。另外,物质能够彼此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力,这一事实解释了为什么物质可以作为经验的对象并能通过运动而发生改变。因此,一方面,康德认为物质通过它的运动力而占据空间,亥姆霍兹则主张只有占据空间的东西才能施加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力的概念,亥姆霍兹给出了新的评价。力现在成为所有变化或运动之源,是物质对我们的感官产生作用的原因,但他没有把力视为物质的原因。亥姆霍兹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设法阐明力的本质及其作用方式。为此,他假定自然界中的任何变化都源于一种不变的力。要使现象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力历时不变,就要求它们在相同条件下必然产生相同的结果。如果引起一种变化的原因是变化的力,那么我们可以继续向前追溯,直到发现了可以说明这种变化的一些更为基本的不变的力为止。因此他通过分析最后认为,物质由一些部分组成,各个部分之间的差别只在于它们所具有的那些不可破坏且不能改变的力,并且他把这些组成部分称为化学元素。在此基础上,亥姆霍兹进一步提出,如果最根本的力是不变的,那么自然界中的任何实际变化都是运动所致,除此之外的任何其他变化都将预示着一种可以变化的力。基于这些思考,他得出结论认为,如果具有相同力的物质微粒产生了不同的作用,那么得到的变化只能决定于施力物体与受力位置之间的距离。由此可见,亥姆霍兹把一个物体的运动定义为它相对于另一物体的一个变化,而非相对于均匀空洞的空间的一个变化。作为这种变化之原因的力,只能从至少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中推断出来。康德同样也持有这种观点,他认为一个物体的运动只能靠它与另一物体的相对关系来确定,并因此认为绝对运动是不可能的。严格地说,亥姆霍兹主张我们无法谈论两个物体之间的力,而只能涉及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力,所以力的真正基础根本不是各个物体而是构成这些物体的各个质点,因此,力学被还原成质点的力,这些质点就是空间中被物质占据的点。由于把力与质点联系起来了,所以要改变作用于点之间的力就只能通过改变它们之间的距离而非其他方面来实现,而且两点之间的方向是确定的,或彼此靠近或彼此远离,因此它们之间的力只能是吸引力或排斥力。鉴于上述方面,亥姆霍兹在《守恒》导言中的观点可以总结如下:一切自然现象都是靠中心力(引力或斥力)而彼此作用的物体发生运动的结果,所以要理解自然界就意味着要把自然现象还原成不变的引力和斥力,其大小取决于它们之间的距离。科学是通过力和物质这两个概念来看待自然界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因而在逻辑上设想其中一个可以独立于另一个而存在是行不通的。换句话说,如果物质可以独立于力而存在,那么我们就得不到有关物质的任何信息,因为它不能对其他物质或我们的感官产生任何影响;同样也难以想象独立于物质的力。如果这种力是可能的,它应该被称为物质,因为任何存在的事物我们都称其为物质。通过这些分析,亥姆霍兹最终得到了他的一个重要观点,即一切物质都拥有力并且一切力都必须有一个物质基础,而这一观点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他始终与活力论进行争论的根本原因,因为在他看来活力是没有物质基础的。另外,亥姆霍兹非常重视科学的理论部分,即把寻找自然现象最终原因作为自身目标的理论科学。在《守恒》导言的最后一段,亥姆霍兹特别再次强调了理论科学的任务。他说到,当一切自然现象都被还原成基本的力而且证明这种还原是现象唯一允许的过程时,理论科学的任务就完成了,同时它也为理解自然界提供了必要的概念形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赋予它客观真理的地位。尽管亥姆霍兹并没有说明他所处时代的科学与这一目标有多远,但其中已经暗示实现这一目标是非常有可能的而且为期不远。可以看出,这一结论性的语言实际上承认了这种必须完全确立起来的概念形式的必然性和客观真理性。其实,在亥姆霍兹发表《守恒》之前的有关哲学笔记里,已经明显含有后来包括在这篇论文导言中的某些基本观点,不过这时的亥姆霍兹更多的是在一些形而上学问题和康德《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引导下进行思考的。需要强调的是,在亥姆霍兹对力和物质概念的分析中,也显示了他对力的概念的偏爱。他反复指出,没有力的作用物质是不能被感知的,而且一切自然现象最终都要还原成引力和斥力。第二节 亥姆霍兹的认识论转变:从康德的认识论转向经验论亥姆霍兹最初在康德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形而上学实在论的观点,后来由于实际的科学研究等因素的影响,使他感到为一些基本概念确立形而上学必然性是有问题的,但他又不愿意抛弃早期建立的实在论观点,所以在两者之间进行某种意义上的调和是一个可能的途径。那么,哪些因素影响了亥姆霍兹为此努力的过程?调和的结果怎样?要回答这些问题,可以考察亥姆霍兹的另外一个信念,也就是说,他赋予实验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显著作用。事实上,这个信念似乎已经成为比他早期的形而上学实在论影响更深的一个信念,其根源与费希特的哲学思想有关。一、实验互动理论与费希特哲学的关系对亥姆霍兹而言,实验的特殊作用在构建他的知觉和几何学理论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如果他只是简单地采取了纯粹实证主义的路线,那么就必须与费希特哲学割断联系并且放弃关于实验的优先地位的信条。若是这样,就需要他从根本上改变他的知觉理论和几何学理论。显然,他会因此失去很多东西。亥姆霍兹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在自然界的符号与我们的活动结果以及这些活动在外部世界中引起的变化之间进行比较从而理解这些符号的意义。因此,他积极主张一种实验互动理论,这种理论指出,认识外部原因的唯一方法是对自然界进行干预并且有目的地改变其条件,这种观点对于使得科学取得进步的那种经验而言关系重大。另外,亥姆霍兹认为主动实验应该受到比被动观察更多的偏爱。他曾说:"很少但完成得很好的几个实验足以使我看到一个事件最初的因果条件,这比数量上百万倍于此并且不能任意改变条件的观察具有更大的确定性。我们要学会在通过我们自己的意志从不同角度感知物体时,如何使得到的有关感官知觉之原因的判断是可信的。这种实验操作从我的青年时代早期以后就出现了。"所以,对亥姆霍兹来说,实验的首要功能是去发现原因,检验假说的功能只是第二位的。在他看来,实验更多的是一种发现术(Ars Inveniendi)而非一种论证术(Ars Demonstrandi)。亥姆霍兹对于用实验干预作为认识自然界的方法的强烈偏爱来自他关于人类知识的一般观点,而不只是来自他仅限于科学方法论的一些考虑。他认为,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经验归因于人类有意识的干预活动而形成的那种知识。经验是在面对我们的行为的各种可能性和限度时而产生的,而知识只是在依靠我们的技术实践操作全面考察确定什么可能什么不可能时才产生的。亥姆霍兹的这一论点有两层含意。首先,它意味着没有主动操作的感觉对于获得经验是不够的,只有把给定的感觉与那些由于我们的行动而产生的感觉进行比较,才能对它们作出解释并因此真正具有经验,只有通过主动干预我们才能熟悉我们的感觉。没有主动经验的感觉并不能告诉我们,它们是否存在内部或外部世界中的起源,仅仅通过感觉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其次,它表明我们直接熟悉我们自己要改变某物的意愿,就意志和行动而言,我们不需要求助于一种特殊的方法,因为我们可以利用经验的任何其他内容。虽然亥姆霍兹经常声称感觉是通过某人自己的意志和行动而得到解释的,但是这种观点的最佳表述方式出现在他于1878年所作的题为《知觉事实》一次演讲中。在文中,他论述了那些表现外部实在的感觉如何能够得以发现,而且它们又如何与那些不属于大脑的感觉相区分。亥姆霍兹在演讲中注意到了康德学说的巨大价值,这一学说认为,我们可以描述的任何内容必然要被吸收到直观形式和思维中,如果那种内容将要变成一种表述的话。他也看到这一学说的根源可以在洛克(John Locke,1632 -1704)关于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区分中找到。另外,亥姆霍兹也意识到缪勒的研究的重要性,因为后者曾指出感觉性质是事先给定的一种直观形式,这一观点显然与康德相似。在亥姆霍兹看来,康德和缪勒的观点是认为感官知觉是主观的这一传统观点的顶点,他们分别以自己的方式阐明自然物体影响我们感官的过程总是取决于施动者和受动者的特性。然而亥姆霍兹注意到,康德把直观形式的领域延伸到远远超过感官知觉的范围,不但认为感觉性质是由我们的直观能力的特性给定的,而且空间和时间也是如此。亥姆霍兹认为康德的这种主张有点夸大。因为在他看来,感觉性质确实是主观的,但是空间和时间概念是思维过程的结果而非直观形式。他说:"我认为我们时代取得的最重要的发展是直观概念分解成基本的思维过程,而这在康德那里没有发现。"由此可见,亥姆霍兹受到康德认识论的影响要小于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另一方面,这明显暗示他受到费希特哲学观点的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的实验互动的方法论,因为后者是第一个致力于将直观分解成思维的人。正如亥姆霍兹在1855年的康德演讲中所说的,费希特关于感官知觉的陈述是与后来从经验事实中得到的感觉生理学中的一些结论最为符合的一种观点。在此基础上,亥姆霍兹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对于外界物体的感知受到思维活动的影响,那么怎样区分有关外界物体的感觉与内部感觉?他给出的解释是,我们的行动意识可以回答这一问题。例如,如果我们主动地来回走动,那么某些感觉的变化也会呈现出一种似律性,而像回忆、希望和情绪等经验内容在这一行动中不会发生变化,至少不会系统地发生变化。因此,外部物体是这样一些事物,如果我们主动地移动我们的身体,它们会发生变化。总的来说,我们感觉的某些变化取决于我们的意志,而其他变化则取决于被感觉到的物体的性质。那些以前没有经验的人可以通过肌肉运动随意改变他的感觉,通过考察这些随意冲动(Voluntary Impulse),他可以找出他怎样通过接受与以前相同的物体的空间关系而进入以前的一种感觉状态的原因。亥姆霍兹还主张,我们可以发现那些与以前的随意冲动没有一种心理联系的一些感觉的变化,也就是说,它们并不直接是意志行为的内容而是后天习得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恰当的活动使得某些感觉的重新出现。事实上,在亥姆霍兹的所有考虑中,都预先假设了我们具有自我意识,它是一种直接给定的意识。在他看来,自我意识是我们的意愿产生作用时的自由冲动的基础,这种意愿并不决定于某些物理原因。另外,他还假设所有在自我意识范围之外获得的其他知识,也就是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都是从关于自我意识行为的一些判断中得到的。因此,知识只是关于一个人自己的自我意识状态及其变化而进行的某种判断。通过比较意愿的冲动和继之而来的感觉,就可以区分能够随意改变的事物与无法随意改变的事物。亥姆霍兹说,费希特对此给出的一个适当的表述是,"自我"面对着一个需要认识的"非我",而且这种划分是区别空间上决定的外部世界和内部直觉世界的基础。事实上,亥姆霍兹的实验互动理论的一些基本要素可以在费希特哲学那里找到,后者提出了一种自我意识理论,又称为"自我"和"非我"的理论(Theory of the"Ego"and the"Non - Ego"),这一观点认为自我意识来源于一种对于"自我"的自我肯定的原始行为。费希特声称我们的自我意识不能像某人关于某个对象的认识被认为是由外界引起的方式一样而被认为是从外界获得的,相反,是意识本身产生了自我意识即"自我"o所以,自我意识活动是通过它自己的产物的作用而产生的。然而,费希特也主张在我们的意识中还有一些意识表象,它们不是作为意识本身出现的,这些属于"非我"o"非我"与"意识"是相对的,但是它们的这种对立关系出现在"意识"内部,因为"意识"不会意识到与它自身相对的某种事物。为此,我们在意识中假定了某种不是自我意识的事物,这种假定也是"自我"的原始活动。所以,物体是一些表象,从我们的经验意识角度看,它们被认为是某个来自外部的事物,尽管它是由意识本身引起的。这种观点对知觉概念产生了一些影响。费希特在他的知觉理论著作中提出,如果我们确定了一个外部物体的存在,那么我们不是通过对这个物体的一种直接感知,而通过对我们自己的感觉的一种判断来实现的。与费希特一样,亥姆霍兹也不认为在感觉中存在一种与外界物体的直接联系。他强调指出,我们能够直接感知的唯一事物是神经的刺激作用,而决不是外界物体。通过观察这些作用结果,我们就可以依靠推理而获得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费希特把所有关于一种感觉的直接认识称为知觉,并将其与直观作出区分。关于一个外界物体的认识起因于对一个人自己感觉的直观,同时也是根据充足理由原则(也就是因果律)进行思考的结果。费希特说:"你不仅要感觉到你自己的状态,你还要思考它;但是它[你的状态]没有给你一个彻底的想法;你必须为它添加某些东西,一个除你之外的理由,即一个外力。"因此,一个外力的存在可以从认识一个人的内部状态中推断出来,关于物体的认识是一个有意识的行为,它不能被认为是产生于意识之外的一种力的观念。所以,费希特进一步主张,意识并没有直接地抓住那种外力,而是通过它的表现形式才实现的。在独立于意识的外界物体中存在的事物,既不能在感觉中也不能在直观中给定,而只能在思维中给定。因此,力是物体的一切属性的载体,它在所有现象变化的过程中永远保持不变。另外,费希特认为,只有通过"我"的行动,外部世界对"我"而言才能变成真实的。他声称通过假定"非我","自我"可以为它自己确定一个边界,它能够使"自我"意识到自己,而且"自我"还能确定一个"自我"可以活动的领域。没有这样一个位于"自我"的对立面的边界,"自我"就不可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施加作用的人。对费希特而言,外部世界是所有经验的全体,而这些经验限制了"我"的活动和干预行为。所以,只有通过"我"的行动,才能确立对因果关系和外部世界的认识。至于自然科学的定义,亥姆霍兹接受了费希特在主体和客体的自由活动之间作出的区分,他认为科学的任务是把自然界描述为对我们而言是可能的活动的全部。最后需要提及的是,亥姆霍兹的父亲是费希特的热情崇拜者,他明显认为上述做法完全符合费希特的哲学思想。在1852年评论亥姆霍兹的就职演说的一封信中,他这样说道:你作出的一些科学结论即使对于外行人来说也是可以理解的,它们指出了一些具体工作将通向何处以及它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似乎对我而言,这种数学的经验研究方法一旦发展成一项确定的技巧而不再依靠个人的天才时,可能会开创一种新的,也许会很慢,通向哲学的可靠方法。它至少准确地确定了一切知识的客观基础,使其本质变得非常清楚,并因此把费希·特的"非我''学说确立为唯一可靠的哲学思维方式。在给父亲的回信中,亥姆霍兹承认了他打算在这次就职演说中对费希特关于感官知觉的基本观点给出一个经验说明。总之,亥姆霍兹的哲学思想有很多来源,康德、费希特和法拉第等人的影响在他的科学和哲学研究中都有很大体现。从早期信奉康德的形而上学到后来明显的反形而上学倾向说明了他的科学研究对其哲学思想的转变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确切地说,他的科学活动和哲学思想是互相影响的。正如哲学家卡西尔(Enst Cassirer,1874-1945)所说,"亥姆霍兹是最早喊出'回到康德去'的学者之一。......他对康德哲学以及费希特的哲学有着深刻的印象,早年他就从这些哲学中受到重大影响。他声称后者的自我与非我学说在任何方面都不与科学相矛盾。事实上,感官知觉的这种解释是与后来关于感觉生理学的经验结果最完美地相对应的。由此,经验科学与哲学间的新的、独特的连接产生了。现在最主要的角色不再像17、18世纪那样是数学和物理学,而是生理学和心理学。因而,经过亥姆霍兹的解释,'回到康德去'的运动才第一次获得了它的特色。"二、符号理论与无意识推理在亥姆霍兹看来,科学与哲学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从事具体的科学研究的同时,他"从未忽视对最终原理的探求,他的科学思维本身就是哲学的程序。他自己曾明确认为,任何给定的小问题,只要追踪得足够远,都将肯定导向认识论。"因此,他从不满足于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而是要探求进一步的原因,甚至是一切原因之后的最终原因。借助这种普遍性,最终获得的原理就不再属于任何具体学科,而是处于具体学科之外达到关于知识的一般理论和哲学之内,也就是说进入到认识论的范围了。要理解亥姆霍兹关于哲学中一些重大问题的立场,我们必须考虑他接受教育的学校和他在生理学研究中为自己选择的路线。亥姆霍兹最初接受的是医学和生理学教育,尽管他一开始就对自然科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1838年亥姆霍兹进入位于柏林的皇家医学院接受大学教育,并且选修了柏林大学缪勒、米彻利希和马格努斯等人的课程。遇到缪勒教授是亥姆霍兹科学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尤其是缪勒的神经特殊能学说和用实验代替简单观察的方法对他的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说,没有哪个生理学原理对他的影响像缪勒的神经特殊能学说那样大,他曾强调这一学说的重要性仅次于牛顿引力理论。这一学说可以表述如下:一种末

如果有人问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文明,相信大多数人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事实上,科学界普遍认为宇宙中应该存在外星文明,而且数量相当多。有趣的是,外星文明可能已经在39光年外建造了一座巨大的灯塔。这篇论文来自法国波尔多大学天体物理学家肖恩·雷蒙德领导的研究小组。研究人员认为,当宇宙中的智慧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会急于寻找其他智慧文明。

一、如果找不到它们,它们甚至可能会以某种方式在宇宙中宣告自己的存在,让其他智慧文明找到它们并与之取得联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假设,即外星文明有可能通过技术手段操纵恒星系统中行星的轨道,使其成为一个多共振行星系统,同时将行星系统的轨道周期比设定为一个特定的数字代码,并期望以此作为一个巨大的灯塔来吸引其他智慧文明的注意。

二、这篇论文发表后,一个39光年外的恒星系统迅速引起了关注。这个恒星系统位于天空中的宝瓶座,其主星最早由智利的特拉普斯特望远镜发现,因此被命名为特拉普斯特1。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在过去的观测工作中,我们从未发现过数量高达7个的这种多共振行星系统。正因为如此,天文学家大胆推测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灯塔。

三、该组织已经向几个恒星系统发送了高功率无线电信号。根据他们的计划,发送到TRAPPIST1恒星系统的消息将从地球出发。但考虑到该恒星距离我们39光年,即使那里真的存在外星文明,并且他们及时返回地球,我们地球文明也需要78年才能接收到他们的信息。相对而言,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给出的观测结果更值得我们期待。

安徽2018德育论文发表

关于德育论文精选范文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一颗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

师德是教师的良心。当一个教师不断充实、完善自身,使思想达到一定境界时,一切都变成了自然的行为,学生也会自然地感受到老师。从教师爱岗敬业的情感到乐业、勤业、精业的实践,教师的身传言教到教师的自我修炼,从教师学而不厌的钻研进取到教师诲人不倦的忘忧情怀,等等,形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无不包含着何以为善的道德策略。培养良好的师德,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

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业,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二.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将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将跃上一个新高度。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四.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所以,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知道,并认为教师什么都知道。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教师应珍惜它,而不能扼杀。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德育工作在育人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一环,好的班主任在德育方面的贡献会伴随学生的终身。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德育论文 范文 ,仅供参考。

做个“六家”型班主任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是班级工作的执行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带领者。一个班级的成功与否,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班主任工作:多、杂、繁、重,要想做好,那非得有一定的 方法 与技巧。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下面我就我的所做、所见、所闻,发表一下我的认识。 第一、班主任得是个释家

要想将班主任工作当作是一份事业,而不是一份职业,这首先得充满对学生的爱,就像释家一样普渡众生,博爱仁德。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接近你,真心地听从你的教导。班主任的爱既有像伙伴般的友爱,又有慈母般的仁爱,更有严父般的关爱。不要吝啬你的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付出终有回报,每逢节日,看着案前来自全国各地的 贺卡 ,我深深沉浸在幸福的喜悦,浓烈地感受到来自学生对老师的那份敬爱。爱,是班主任工作中的最关键、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只因拥有对学生那份疼爱,你才会平静地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不会认为他(学生)给你找麻烦;只因拥有对学生那份关爱,才不会认为班主任工作繁杂苦累,反而觉得有意思、有意义;只因拥有对学生的那份真执的爱,你才会想方设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学生的今天负责,为学生的今后谋造未来。 第二、班主任得是个法家

一个班级没有良好的卫生环境,没有优良的秩序,在一个脏、乱、差的氛围中,还谈什么学习,讲什么育人。一个良好的班级 文化 的确立,离不开严明的纪律制度、严格的执行力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不立规矩,不成方圆。所以班主任还得是个法家。现举一例说明:在新生入学报名的第一天,当我看到有的学生从后门或者没有敲门走进教室来到我面前报名时,我都坚定地对他说:“请你出去,重新再进来一次”。在家长和同学的诧异中,我又会和蔼地对他说: “同学,欢迎你来到初一(10)班,但请你从前门进入教室”。于是,从后门进的同学纷纷退了出去,郑重地从前门轻轻地敲门三下,请示老师,得到准许后才进入教室。后来听家长说,就是开学的第一件事,让我们觉得你挺严格的,连门都不能走错。交给你这样的老师,我们就放心了。在开学后不久,我随之与学生共同讨论建立了一套班级中有关学习、卫生等多方面的纪律制度及规范,并由学生自主进行管理。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遇到太多的阻力,这一切的可能都与我开学精心地给他们上的那一课有关吧。同时,在平时处理学生的问题时,我也多时向学生阐明:老师对事不对人,我处理你只对你所犯的错误作出处理,并不是针对你个人。处理只意味着对过去的终结,并不是对今后下了定论,处理问题的关键是在于让你明白你为什么错,是为了让我今后不再犯同类的错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后还得你自己努力。让学生既感受到老师对问题处理的坚决,又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处理问题的良苦用心。

第三、班主任得是个儒家

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及存在的心理等诸方面的问题,不妨学学儒家的中庸之道,执法应严,处理应宽,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不妨变通执行,达到既使其认识到错误,又能改正错误,更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再举一例说明:有一年,我班有个学生头脑比较聪明,但性格比较孤僻,平时与 其它 同学不合群,而且行为习惯比较差,大错没有,小错不断,经常迟到早退,虽多次教导效果不大,也难以走进其心灵,为此,我一直苦于无良策应对。后来渐渐地他的迟到次数累记达到学校公开通报批评的处罚,为此,我找他谈话,告诉他我要将他的有关情况向学校汇报,并告知他将受到的处罚。他当时,对我说,“我有这么多次了吗?我记得还差2次呀”我一听知道其中有戏,我就将学生每日的情况记载表逐个与他一起统计,面对结果,他先是哑言,然后嘴里小声叽咕:“通报就通报,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时我知道他被触动了,我就趁热打铁,对其讲述其中的利害,以及对今后的影响。他听着听着对我说,老师你能再给我一个机会吗?我保证以后改。这时,我对他讲,我一个人做不了主,我必须征得同学们的同意。随后,我在班级中事先做了一些工作,请求同学们给他一次机会。然后,让他在班级中公开阐述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要求同学们给他一次机会。在同学们渐渐举起手臂中,他流泪了。后来他告诉在那一刻,他感受到了同学们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他后悔平时和同学们没有很好相处。在征得同学们的同意,我向同学宣布给他留班察看一个月,保留对他的问题上报进行处理的权利。同时要求他在这一个月中不仅不能再犯同类的错误,而且得有重大立功表现。至于什么是重大立功表现,得由大家评判。在随后的一个月内,他不仅没有犯迟到等同类的错误,而且为了有重大的立功表现,更多的关心集体,抢着帮别人值日,主动帮别人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竟渐渐赢得同学的喜爱,他自己也体会到与人和睦相处的快乐。后来,他在 日记 中诚挚地提及那次处罚,他说那次处罚是他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处罚,让他学会了做人,学会了与人相处。他现在深深地体会当时我对他的良苦用心。

第四、班主任得是个道家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为,而是主张为而不恃,是要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柔胜刚。而从其积极精神方面讲,道家的无为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在我们处理班级工作中,也应做做道家,无为而治。又例如早恋问题,是困扰班级管理中的一个头痛的问题。对此问题,谁都不想绕过去,可就是苦于无良策,不知如何更好地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以前,我遇到我所教的学生有早恋的倾向,都是耐心和他(或她)私下谈心,都是说些青苹果不能早摘呀,现在你们思想上还不成熟考虑问题不全面,现在你们主要的任务是学习,现在因早恋而影响学习是影响你今后的一辈子等等的说教,在说教的同时,我都觉得自己累而无助,感到空洞无力。后来我看到一些先进教师的做法给我启发很大,对这类问题我们应先疏,而不是发生后的堵、补。于是我就做了这样的一个尝试,开了一个有关早恋 教育 的主题班会:首先是 音乐欣赏 ,欣赏三首歌: “我一见你就笑,你那翩翩风采太美妙。跟你在一起,永远没烦恼。究竟为了什么,我一见你就笑。因为我已爱上了你呀,出乎你的预料。”(——《我一见你就笑》);“我心里埋藏着小秘密,我想要告诉你,那不是一般的情和意,那是我内心衷曲。我心里埋藏着小秘密,从没有再提起,这秘密写在我心里,永远变成回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匆匆地与你相遇,对你有无限依恋,那正是我的秘密。”(——《小秘密》);“你到我身边,带着微笑,带来了我的烦恼。我的心中早已有了她,噢,她比你先到。她,温柔又可爱;她,美丽又大方。直到有一天,心中有个他,你会了解我的感觉。爱要真诚,不能分享。噢,对你说声抱歉。”(——《迟到》)。我就对学生们说:第一首歌中的小姑娘天真烂漫,固然可爱,但心地单纯、毫无设防,爱得清纯,但也爱得幼稚。只重外表,贸然露爱,不宜效法。第二首歌中的主人公,有着成熟理智的爱,值得学习。爱不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可以轻易流露的,因为除了爱情,还有许多值得我们、需要我们去关注、去投入的事。该克制的时候懂得克制,这才是强者。第三首歌中的主人公的爱情观值得大力提倡,当同学们到了真正可以拥有爱情、组建家庭的时候,应该像第三首歌中的主人公一样,乱花不能迷人眼,坚守爱情的专一,并提高其纯度。这样的班会课,这样的爱情观教育,我发现效果出奇的好,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入耳动心,心服口服。而且那届所代的班级中学生早恋的现象竟出奇的少,男女同学也能兄弟姐妹情相处,感情融洽。

第五、班主任得是个墨家

面对新教材、新课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是摆在每个教者面前切切实实的课题。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能不能教?创新能力只能培养,不能教!创新能力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样的环境就必须得由班主任去创设。我说班主任得个墨家,并不是说要学墨子的思想,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点。而是要学墨子博学多才,擅长工巧和制作。 传说 他曾制成“木鸢”,据说三天三夜飞在天空没有掉下来。学墨子那种勇于创新,善于创造的能力,多开创性开展工作,让学生多思,多动手,亲身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班级事务中逐步培养创新的能力及意识。同时,身教大于言教,班主任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对学生也是最好教育和培养。

第六、班主任得是个杂家

班主任不仅要管理好班级的事务,而且还要协调好各课的学习。现在的新课改、新教材,使得学生要同时学习语、数、英、生、政、史、地七门文化课及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劳技、研究学习共13门功课,如何协调、合理地安排,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能否真正地提高,能否取得理想的成绩的关键。要想做好协调工作,那就得要求班主任有着多方面的知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点言过其实,不过至少知道上述各课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学习的技巧,这样才能合理的安排,协调的调度。这就要班主任就要像杂家一样,博采众家之长,多同课任老师交流,学习其他学课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巧。

总之,有着释家博爱众生的胸怀,法家铁面无私地执行,儒家中庸温和地变通,道家无为而治、因势利导、以柔克刚的手段,墨家创造、求新的意识,杂家博学多识的能力,应用手中十八般武艺,定能做好班主任工作,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优良的班级环境。

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心得

著名的教育学家巴特尔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老师承载着爱的目光,哪怕仅仅是投向学生的一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都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今天我想说的是:孩子们需要班主任老师爱的目光。班主任是一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一生的生活道路。我作为众多班主任中的一员,既感到自豪又感到任务的艰巨。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爱生如子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通过和学生接触,我充分认识到了“爱心”在师生关系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谈到班主任的工作,我不禁想起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风首先施展威力,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风和日暖,行人觉得暖洋洋的,开始解开纽扣接着脱掉大衣。”这则寓言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北风”,“南风”无异于班主任积极的工作方法,而“行人”也就是“学生”了。我们在工作中,是用高八度的调子,盛气凌人去压服学生呢?还是用诚挚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呢?当然,我们都愿意选择后者,愿意做“南风”,也就是说在工作中要运用情感和爱来诱导,教育学生。对学生有爱,并不等于一味的迁就和放纵他们。所以这个“爱”必须和“严”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理解你的爱。

三、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

中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中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低段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

1、重视在课堂内的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我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长期以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

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2、建立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制度,培养自育能力。

值日问题,过去的一贯作法都是只让几个干部轮流,经过实验观察,我发现这样下去只能是好的学生好,差的仍然赶不上。为了全面培养学生自育能力和竞争意识,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采取了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后,学生表现出十分积极兴奋的状态,总是盼着自己当值的那天。值日生要负责当天的学习清洁、纪律、收发作业等,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机会,在值日中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值日生既要去管理别人,那首先就得以身作则,才有说服力。实践证明:学生在值日中不仅自己严格地遵守纪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通过值日,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组织和管理好自己班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也有参与管理班级的权力,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确定。

3、建立学生一日常规,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为了规范中学生行为,我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班上一日常规。要求学生每天按时起床睡觉,文明礼貌,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并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主要学会自己洗脸、洗脚、洗小件衣服,在宿舍也要主动扫地和倒垃圾。总之让孩子通过劳动来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的艰辛,体贴父母的辛劳,体现尊老敬老的美德。

四、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 规章制度 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记得我刚接一个新班的时候,班里学生的"傲"气很重,都看重"大事",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 辩论 ,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实践证明: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苦而耐心的工作,可我却乐在其中。我坚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当我看到自己带的班级朝气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发展时,当我看到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时,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于心涧,且瞬时又化为强大的动力,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

德育论文哪里发表

不可以。语文杂志主要关注语言、文学和教学方法等领域,与德育的研究和讨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如果想要发表德育论文,建议选择专业的德育期刊或者教育综合性期刊。

看你需要在哪里呈现了。 一般论坛都能发表 学校论坛也能发表微博也能发表 微信公众号也能发表 朋友圈也能发表。。。问的仔细一点

你这德育论文并不是说在哪里写?而是你要充分的组织材料的。而且这些材料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如果材料准备好,你在哪里写都可以的?写了之后要看投稿到哪里去发表?当然是论刊上发表最好的。

教育论文发表决定着我们一年的职称评选,千万不能马虎,一定要谨慎,花点钱没关系,但一定要能做成事,不然花了钱还耽误了时间,那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所以一定要选择信誉好的,非常安全的发表论文网站。top期刊论文网推荐教育期刊《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教育论文发表参考地址:刊名: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主管单位:河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单位: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国内统一刊号:13-9000/G国际标准刊号:2095-6711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杂志社/杂志简介《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Contemporar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eaching Practice(月刊)2013年创刊,杂志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旨在推广教育新理论、新经验,为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全面深入推动素质教育,为评职、考核、课题、晋级等提供重要依据。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数字化时代悄然来临。长期以来,传统期刊作为教育研究的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越来越难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借助数字出版技术,以全媒体的方式全面覆盖传统载体(纸媒体、DVD-ROM)和移动设备(iOS、Android)。它以探讨教育理论,交流教育教研经验和信息,提供高质量的真正源自教师实际需求的教学资源为宗旨。该刊是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搭建的资源整合平台。通过该平台我们将发起全省乃至全国的微课程、教学课件及教育资源的课题研究、展示优秀作品(产品),全方位地满足教育工作者的多层次需求。希望广大读者、作者支持本刊。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收录情况/影响因子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1、数据:MARC数据、DC数据2、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栏目设置教育探讨、教学实践、教改理论、学术观察、课程研究、职业指导、课堂设计、德育探究、创新管理、体音美教育、思政哲学、艺术文化、校企合作、科教论坛、中外交流等。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1、来稿一律使用word文档,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编及电子信箱。2、基本格式:(1)文题:20字以内,可带副题应另列:(2)摘要:100-200字,左顶格;关键词:3-5个,以“;”号隔开,左顶格:(3)基金资助项目,应写明:基金全称、项目课题题目、项目编号:(4)正文(小标题3级以内;引文于结束处以阿拉伯数字加[]号编码,同出处引文采用相同序号,简短文献加括号直接标注于引文后,如《荀子劝学》);(5)参考文献(按引文编号加[]左顶格排序);(6)收稿日期(本刊编制);此外如属基金项目请于文章首页页脚注明项目名称编号等。3、尽量避免采用图表,确需附图不超过6幅,表格尽量采用“三线表”。4、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结构层次、语言文字和编辑规范性修改。5、来稿一周内未接到回复者请速来函来电查询;出刊满2个月仍未收到样刊者(仅限第一作者),请速来函来电查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