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上海交通大学崔宇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04:55:40

上海交通大学崔宇发表论文

已发表法学论文百余篇,其中CSSCI论文(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八篇)三十多篇。主要论文如下(按时间顺序,主要列举1997年以来发表的论文):*1.《论我国刑法中的聚众犯罪》,载《法商研究》1997年第5期(与人合作),该文被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法)1998年第2期收载。2.《论惩治黑社会犯罪的刑事立法》,载《法学评论》1997年第6期。*3.《论转化犯的构成及立法例分析》,载《山东法学》1998年第4期,该文被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法)1998年第10期收载。4、《论印度反腐败的法制历程及其启迪》,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5.《若干个罪的罪过性质问题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年第6期,该文被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法)1999年第3期收载。6.《城市化进程中的家庭与青少年犯罪》,载《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7.《对犯罪目的与目的犯的探讨》,载《山东法学》1999年第2期。8.《法定刑的立法原则与新刑法中法定刑的立法缺陷探微》,载《法学评论》1999年第2期,该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8年第3期部分转载。*9.《结果犯的概念及其既遂形态研究》,载《法律科学》1999年第3期。该文被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法)1999年第7期收载。*10.《行为犯的概念及其既遂形态研究》,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3期。该文被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法)2000年第1期收载。11.《论我国刑法中的情节和情节犯》,载《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12.《沉默权的限制与限制的沉默权》,载《诉讼法论丛》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出版。*13.《论定罪情节与情节犯》,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该文被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法)2000年第5期收载。14.《对沉默权的理性呼唤》,载《政治与法律》2000年第1期(第二作者)。15.《对贪污罪的比较研究》,载《犯罪研究》2000年第1期。16.《利用色相取得建筑项目是否属于商业贿赂》,载《经济与法》2000年第2期。17.《包更生诉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没收假币案》,载《判例与研究》2000年第3期。18.《城市化进程中的网络犯罪及其防治》,载《犯罪研究》2000年第4期。该文在2000年第九届中国犯罪学年会上获得较高评价。19.《抢劫杀人案的定性问题》,载《法律适用》2000年第9期。20.《犯罪既遂的构成要件齐备说及其评述》,载《当代法学研究》2000年第2·3期。21.《论死刑缓期执行的司法适用》,载《犯罪研究》2000年第6期。22.《发回重审案件是否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载《法学》2001年第1期。23.《关于惩治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的立法建议》,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1期。24.《行政案件之法律审与事实审辨析》,载《政治与法律》2001年第1期。25.《张烨等强奸、强制猥亵妇女案》,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主编的《刑事审判参考》2001年第9辑,法律出版社出版;26.《陆某某、张某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交通肇事案》,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主编的《刑事审判参考》2002年第5辑,法律出版社出版;27.《操纵证券交易价格行为的认定及其法律责任》,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28.《结果加重犯的结构及其未遂形态问题》,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 。29.《共同强奸和强制猥亵妇女案评析》,载《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2期。30.《网络犯罪及其防治对策前瞻》,载《犯罪研究》2002年第2期。31.《法院变更指控罪名观念误区与合理选择》,载2002年8月26日《人民法院报》(时代特稿)。32.《操纵证券交易价格行为及法律责任》,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33.《内幕交易的经济分析与法律规制》,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4期(第二作者);34.《罪刑法定原则适用的基本问题》,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35.《对未遂犯处罚范围的新思考》,载赵秉志主编的《刑事法实务疑难问题探索》,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内月出版;36.《刑法中“委派从事公务”的学理分析与司法认定》,载《法学》2002年第9期;37.《一起利用伪造观光券实施的职务侵占案》,载《人民司法》2002年第10期;38.《应对有组织犯罪的刑事立法与防治对策思考》,载《法治论丛》2002年第4期;39.《罪刑法定原则司法化的三个观念问题》,载《法学》2003年第1期(合作);40.《发回重审与上诉不加刑原则关系论》,载《法律科学》2003年第3 期;41.《试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司法认定》,载《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1期。*42.《打击证券犯罪的价值选择和现实思考》,载《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四期,并被人大报刊资料中心(刑学)2004年第12期转载;43.《日本行政犯性质的学说及其评析》,载《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6期;44.《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监事会及其关系新论》,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45.《死罪原因与死刑限制——死刑案件给我们的一点启示》,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第1期;46.《补诉·补判·补刑——从诉讼期限制度看刑事法的谦抑精神》,载《法学》2005年第7期;47.《有关卖淫犯罪的疑难问题新探》,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48.《行政犯立法构想新论》,载《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6期。49.《论共犯关系之脱离》,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2期;50.A New Probe into the Criminal Liabilities for the Intentional Spread of AIDS ,CHINAN LEGAL SCIENCE,2005.(《中国法学》2005年海外版)。51.《沉默权与如实回答义务的冲突与选择》,载《华东刑事司法评论》第5期;52.《司法权威:从理想到现实的回归》,载上海市法学会编《专家学者谈司法权威》,文汇出版社2004年出版;53.《死缓制度的中外渊源及历史发展》,载《中西法律传统》(第四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所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54.《让地方执法的暴力冲动远离和谐社会——法治视域下的“当场击毙”》,《法学》2007年第7期55.《对“纸箱馅包子”事件的刑法考量》,载《上海法学研究》2007年第5期。56.《教师侵害未成年学生性犯罪案件的犯罪学思考》,载《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57.《贪污房产案件的定罪问题与思考》,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1期。58.《也谈检察监督制度为什么受质疑》,载《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59.《西丰事件还需法律亮剑》,载《检察风云》2008年第3期“专家视点栏目”;60.《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和人格因素辨析》,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第3期。61.《论仇富引发犯罪的原因及对策思考》,载《东方法学》2008年第5期。62.《艾滋病人犯罪与相关法律制度之完善》,载《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4期;63.《贫困与犯罪问题——以农民工犯罪为视角》,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5期;64.《媒体诽谤与权力造罪》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2期。65.《公司高管犯罪的现状、成因与对策思考——以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犯罪为例》,载《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66.《“尊龙名社”案之忧思——关注网络网罗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年第2期;67.《上市公司高管犯罪问题研究》,载张育军等主编:《证券法苑》(第2卷),2010年6月法律出版社出版。68.《以刑制罪的学理阐释》,载《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7期。69.《从国外立法看我国破产犯罪的修改完善》,载《经济刑法》第9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70.《对刑讯逼供原因的再认识——兼论办案人员素质不高导致刑讯逼供的命题》,载《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71.《商业贿赂犯罪的特征、成因与防治对策新探》,载《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5期。72.《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问题》,载《青少年犯罪研究》2010年第6期。73.《警察防卫新论》,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74.《为何同案不同判》,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载2011年第2期。75.《酒驾犯罪的立法背景和构成要件分析》,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76.《论刑法中的多次犯罪》,载《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合作)。77《论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几个问题》,载《审判研究》2011年第2辑,法律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78-80.《法制日报》(北京)三篇(法制日报思想部落):(1)《用法律破解“达芬奇之谜”》(2011年8月3日)(2600字);(2)《对“牛”案的法律追问》(2011年11月2日)(2200字);(3)《用法律温暖“社会冷漠症”》(2011年11月16日)(2500字)81.《民间网络反腐现象的法律思考》,载《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1]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一侧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及伴发畸形的一期纠治[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11).[2]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一期手术纠治主-肺动脉窗及伴发畸形[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8,(5).[3]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主动脉弓中断伴室间隔缺损的一期纠治[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10).[4]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主动脉弓中断伴复杂心内外畸形的一期纠治[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10).[5]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一期手术矫治主动脉弓中断及伴发畸形[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6,(6).[6]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Rastelli手术治疗大动脉转位伴室间隔缺损[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3,(6).[7]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肺动脉吊索的诊断和治疗[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5,(6).[8]张海波,陈会文,苏肇伉,丁文祥. 左肺逆循环伴双向腔肺吻合术的动物模型建立[J].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3,(3).[9]张海波,苏肇伉,龚立,丁文祥. 双腔右心室的外科治疗[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3).[10]张海波,陈会文,苏肇伉,丁文祥. 左肺逆循环动物模型的建立[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4).[11]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主动脉-左室通道的诊断和外科治疗[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4,(5).[12]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肺动脉瓣缺如综合征的外科治疗[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5,(1).[13]张海波 ,徐志伟 ,苏肇伉. L-精氨酸对深低温停循环脑血流及代谢的影响[J]. 上海医学,2002,(1).[14]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钢板支架纠治小儿漏斗胸[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2,(2).[15]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 L-精氨酸对乳猪深低温停循环脑代谢与结构的影响[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2,(2).[16]张海波,苏肇伉,刘锦纷,丁文祥. 同种带瓣管道重建右室流出道手术死因探讨[J]. 上海医学,2001,(1).[17]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72例小儿纵隔肿瘤的诊治[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1,(1).[18]张海波,刘锦纷,苏肇伉,丁文祥. 同种带瓣大动脉重建右心室流出道[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1,(2).

上海交通大学论文发表

硕士一般一到二顶会一、关于授予硕士学位(学术型)发表论文的规定:1. 数量认定办法:学位申请人在学期间以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或录用)下列列表刊物论文 1 篇。申请人为第一作者以 1 篇计; 第二作者以 1/2 篇计(一作必须是其导师);第三作者及以后者不计。2. 质量认定办法:a) SCI 期刊b) CCF 推荐国际学术会议列表c) 上海交大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 A/B 档d) 指定中文期刊: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

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选择, 以下四个考试级别,通过一级才能拿到2级证书,后面的依次类推,但可以同时报考多个级别,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所有级别证书均无时效限制,三、四两个级别的成绩可保留一次。考生一次考试可以同时报考多个科目

亲你好,海洋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在线发表了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张召儒副教授、周朦教授与合作者的研究论文“ Spatial Variations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Controlled by River Plume Dynamics Over the Lower Changjiang Estuary and Adjacent Shelf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Observations ”。文章提出包含冲淡水锋面动力过程在内的一系列中小尺度过程是调控长江口及邻近陆架海域浮游植物量变化和藻华爆发的关键机制,为我们重新审视河口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启示。文章在线发表后浏览量已达595次。文章发表于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该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3.661。动力过程是调控河口和近海区域浮游植物量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以往研究多是基于大面站调查结果,强调浊度和光限制的变化、地形诱导的上升流和黑潮次表层水入侵等中-大尺度过程对长江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和藻华发生的主导作用。本研究于2017年7月首次在长江口海域利用集成多传感器的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图1),获取了从河口到陆架海域的物理及生态要素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断面(图2),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中-小尺度上的冲淡水锋面过程对长江口海域藻华爆发的控制作用,其中的关键因素包括锋面对物质的辐聚效应、真光层深度的变化及冲淡水扩散状态变化对浮游植物停留时间的延长等。该航次由张召儒副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周朦教授参与航次并担任技术指导,航次参与人员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及周朦教授团队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吴莹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同济大学许惠平教授团队。图1. 项目团队于2017年7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开展的海上调查航次,该航次综合利用了近海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表层水走航系统、漂流浮标、站位采样等多种观测方式。图2. 长江口南槽至陆架海域断面水文、层结频率、有色溶解有机物、浊度、光合有效辐射、叶绿素浓度、营养盐和表层溶解氧等参数的高时空分辨率分布特征。文章指出,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浮游植物量空间变化受多重尺度动力过程的影响,其中冲淡水锋面过程对藻华的爆发起到决定性作用。初级生产力的出现起源于长江冲淡水主锋面所致的垂向层结及其对泥沙悬浮的抑制和对光照条件的改善,营养盐最大水平梯度发生在该区域,但其浓度的迅速下降主要由淡水和海水的混合所致。长江口藻华发生于冲淡水主锋面的露头位置(称之为表锋面),漂流浮标结果(图3)显示该位置存在显著的物质辐聚效应,是导致浮游植物汇聚和藻华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辐聚导致下降流的产生,进一步增加了真光层的深度;此外,锋面外海一侧存在波动信号,伴随了冲淡水运动由超临界状态向亚临界状态的转变,增加了冲淡水及其携带的浮游植物在表锋面附近的停留时间,为藻华的发生进一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图4)。图3. 航次中在长江口北港外侧释放的5个表层漂流浮标在124°E以西的漂流轨迹与速度。图(A)和(C)揭示了冲淡水表锋面附近流动状态的改变及其物质辐聚效应。图4. 多重尺度物理过程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及相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调控作用与机理。本文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张召儒,通讯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周朦教授和张召儒副教授,合作者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张瑞峰副研究员、Walker Smith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国森和江山博士。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口冲淡水的对流、扩散和物质转换综合过程”(41530960)资助,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周朦教授为该项目负责人,参加单位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张召儒,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2014年至今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研究领域包括近海动力学、极地海洋-海冰动力学和海洋物理-生态耦合过程,目前已经在Progress in Oceanography, JGR-Oceans, Climate Dynamics,Ocean Modelling和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8篇。担任海洋学领域知名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责任编委,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期刊AGU Advances总编遴选委员会委员和Ocean Sciences Meeting主席遴选委员会委员。

上海交通大学mem论文发表

35%-49%,。在盲审和外审阶段,上海交通大学规定的盲审比例为35%-49%,,知网”检测显示送审单位为空军工程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其余参评论文均为校外盲审。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上海交大”)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MEM复试流程和内容包含以下内容:一、面试内容(总分200分):面试时间是15分钟左右,今年都在线的方式面面试的。(1) 专业知识背景及专业对口情况:了解考生专业背景、目前工作性质与报考专业对口情况,考查考生对报考的专业所具备的知识基础、认识、见解等;(2) 工作业绩:考查考生岗位经历与目前岗位情况(职务、职称、现在从事的工作任务与责任及工程背景情况等)、工作业绩(成果、效益、获奖、文章、专利、项目完成等);(3) 研究计划与设想:考生入学后的规划(是否有与工作内容相联系的学位论文研究课题、研究方向或研究设想); (4) 英语水平:根据考生已获英语资格证书的种类和等级,对其英语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查;(5) 研究计划与设想:考生入学后的规划(是否有与工作内容相联系的学位论文研究课题、研究方向或研究设想);(6) 英语水平:根据考生已获英语资格证书的种类和等级,对其英语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查;(二)政治考试1.考试时间:3月中下旬2.考试地点:徐汇校区工程馆3.考试形式:开卷 (可携带纸质材料,不可使用任何形式的电子设备);复试难度不是很大的,交大的现在是有9个学院在招生MEM 。2022年9个学院总人数大概有700+的人数。

MEM是在职不脱产读,不转档案和户口的。上课方式是周末在职,学费2.5年。考试是每年1月份联考,考试科目是综合和英语二两门,其中综合包含数学、逻辑、语文三门。需要了解更多MEM的报考和学校信息可以看我的名,字。

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工程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国家于2010年特设置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并在2011年有首届学生入学。我校也于2011年招生首届学生。国家规定,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简称MEM。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能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具有计划、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工程管理是针对工程实践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包括: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决策的技术经济论证和实施中的管理;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等。随着现代工程出现了规模巨大、决策流程复杂、涉及技术种类众多、组织结构庞大、历时漫长、参与人员众多等趋势。工程管理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性使得工程管理人员在现代工程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向学生提供对核心管理领域知识的理解,如市场、会计、组织行为、商业道德、法律及金融等;注重向学生提供对内在的和共同的管理知识的理解,如系统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管理等;注重向学生提供不同管理层面管理工程功能所需的知识和技巧;注重向学生提供在实际工程项目或问题中将技术和管理进行集成的经验。工程管理硕士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的管理者;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者;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者;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者。办学特点:1、基本采用周末学习的方式,一般不影响正常的企业生产工作。2、论文工作针对岗位工作的需求,有利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并提升学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3、课程师资除上海交通大学外,还聘请国内外该优势专业的教师和来自工程管理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论文导师采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协助学生完成论文工作。4、部分课程英文双语教学,有利于学员更好地适应国际化工作环境的需要。5、组织学员到国外该优势专业的高校访学和到国内著名高校交流学习。6、增加相关的课程和讲座,帮助学员申请国际上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工程管理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工程管理实践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突出工程与管理学科相结合。课程内容应具有前沿性和综合性。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项目训练等方法。 主要课程有:工程应用数学,工程管理概论,项目计划与控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项目风险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信息管理,人力资源与沟通管理,工程质量管理,项目采购管理,项目融资,项目管理案例,企业战略规划,管理中的法律、社会与环境问题等课程。学位论文选题应密切结合工程管理实际,学位论文应体现学生运用工程管理及相关工程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可以是工程管理项目设计、专题研究或案例分析报告。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须有相关工程领域管理实践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论文发表

1952年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徐如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建设东北工业基地的号召,来到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化学系无机教研室任教。在老一辈化学家、教育家的直接指导下,参与了艰苦的建系工作。徐如人的青年时代是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开始的。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期间,他深受当时任职于化学系的老一辈科学家的教诲与薰陶,养成埋头实验,一丝不苟的好学风。50年代中期在复旦大学进修期间,直接得到了著名无机化学家顾翼东教授的教诲,不断扩大知识视野,活跃学术思想。 徐如人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国家重点学科)专业的主要学术带头人。“文革”前,从事“钒、钼多酸”与“钒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在顾翼东教授指导下,1958年取得了“1∶3多钒酸铵的制备与应用”与“黄钼酸的制备与脱水”的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通报》,并被详细辑入联邦德国《盖墨林无化机学手册》一书。粉碎“四人帮”之后,从70年代中期开始,徐如人看到我国石油化工迅速发展的广阔前景,遂将自己的研究工作转向与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密切相关的“沸石分子筛合成与结构化学”基础研究。20多年来在“分子筛的合成化学与晶化理论”、“无机微孔晶体合成化学、结构与性能”等领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有独创性的突破,为我国在该研究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对分子筛晶化机理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见解,首次应用高能电子衍射确证液相内晶核的生成与结构,并开发出一系列分子筛液相导向剂;提出了模板作用机理、晶化过程中的晶化动力学模型与转晶机制等。对新型无机微孔晶体的开发与其化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他采用水热合成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合成出磷酸镓、砷酸铝、砷酸镓、硼酸盐、钛酸盐、氧化锗与锗酸盐等七个系列全新微孔晶体70余种,并对微孔晶体成孔组分元素的扩展、微孔晶体结构单元的多元化与相关规律的发现,以及新型造孔合成反应与微孔晶体单晶制备路线与技术的开发等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与其研究集体开辟了一些新的无机合成与制备路线,如在有机体系中特种链状、层状与微孔结构无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并合成出一批全新化合物,如具有20员环特大孔结构的磷酸铝晶体(14.5×6.2 )JDF-20,是迄今国际上合成出来的具有最大孔径的微孔物质,建立与完善了四条微孔晶体单晶的制备路线;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于1987年出版了《沸石分子筛的结构与合成》,1989年出版了《固体核磁共振》,1991年出版了《无机合成化学》三部学术专著。为了向国际上全面介绍我国在分子筛与微孔晶体化学研究领域的成就与贡献,他与高滋教授、徐雁博士合作撰写并出版了专著Progress in Zeolite Science-A China Perspectiv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1995)。 在吉林大学长期工作中,徐如人十分重视对中青年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他的态度也像搞科研、教学一样严谨,一丝不苟。同时对年青人委以重任,让他们挑重担,将他们推向科研与教学的前沿,鼓励竞争,同时为他们创造必要的条件,尽力让他们能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成长。1978年恢复研究生制度以来,他和他的研究集体指导培养博士研究生20多人,硕士研究生近70人,博士后研究人员4名(其中有来自德国汉堡大学的梅迪乐博士),在已毕业的博士中,有2人于1990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1名获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5名获中国青年化学奖,1名获霍英东青年科技奖。其中冯守华博士于1994年连续获得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自然科学基金会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与中国杰出青年基金。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3年10月在第十四届第三世界科学院(14th TWAS)院士大会(General Meeting)上经全体院士选举,并经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资格委员会审议,徐如人教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从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发达国家的科学组织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的。他们均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并对第三世界国家科学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第三世界科学院每年增选新院士40名左右,现有院士589名,分别来自全世界7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481名院士来自发展中国家,108名外籍院士(Associate Fellow)来自或工作在发达国家,其中有1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徐如人一家徐如人,吉林大学化学系教授,中科院院士。妻子庞文琴,长子徐鹰,长女徐雁,次女徐红。徐如人教授、庞文琴教授是我国著名化学家,在几十年的共同生活中,他们夫妇二人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在事业上取得卓著成就。徐如人教授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三部,荣获1993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化学奖,1986年和1990年先后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的科学家和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殊荣。与其爱人庞文琴教授共同科研项目,二项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等奖。二项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化学奖和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除此,庞文琴教授在国内外重点刊物上发表论文350余篇,出版专著二部,是无机化学重点学科主要带头人之一。同时,庞文琴和徐如人夫妇又与研究室同事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国内创建了一个实验技术比较完整的高温、高压水热合成与测试实验室。91年起向国内外开放,1995年扩建为国家教委“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化学系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特聘教授一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曙光学者一人,浦江学者一人,教授10人,副教授20人。7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还是推荐交大的化学。第一,本身学校的平台摆在那里,交大本身名气大,就业率高,化院虽然在交大是个不大的学院,但是基本上本科或研究生就业是不用担心的。而且也会有很多出国交流交流的机会。第二,学院的潜力,等你进来你就会发现上海交大化学化工学院有很多老师还是很强的,这几年也在花很多钱挖人,硬件设施也在逐步提升。唯一遗憾的就是这个科不是交大的招牌学科。

上海交大化学系于1928年建立,1979年恢复建立。近年来,在国家" 211 "和" 985 "的大力支持下,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和"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特色,化学系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到目前,已拥有应用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两个博士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四个硕士点。化学系下设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大学化学四个教研室和基础化学实验中心。拥有 11514 m2 建筑面积的实验大楼和逾 2500 万元的仪器设备,为教 学与科学研究提供了优越的实验条件和基地。除化学化工学院的本科教学外,化学系还承担着大量的全校化学近源专业的基础化学及实验的教学任务和化学远源专业的大学化学及实验的教学任务。化学系的四大基础化学课程以及大学化学和实验化学课程均为学校的一类课程,其中大学化学和有机化学两门课程分别于 2003 及 2004 年荣获上海市"精品课程"称号。

参考资料

360百科: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USTC):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它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研究水平和声誉。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 Nature 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2. 清华大学 (Tsinghua University):清华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它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研究水平和声誉。近年来,清华大学在 Nature 上发表了多篇论文。3. 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北京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它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研究水平和声誉。近年来,北京大学在 Nature 上发表了多篇论文。4. 中国科学院 (CAS):中国科学院是中国最高的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之一,它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研究水平和声誉。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在 Nature 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5. 上海交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它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研究水平和声誉。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在 Nature 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编著的《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践》(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与2011年5月1日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科青年基金项目2项,上海市科委 科研计划项目1项,浙江省社科项目2项曾参加或完成多个企业横向咨询项目(东风日产、上海书城、装联商 务平台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SCI,IF 2.016),软科学,中国管理科学,管理工程学报,工业工程与管理,系统管理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作为独立作者在《哲学研究》、《世界哲学》(3篇)、《自然辩证法研究》(2篇)、《教学与研究》、《现代哲学》、《外国哲学》、《德意志思想评论》、《浙江社会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和《同济大学学报》(哲社版)等CSSCI期刊发表研究性论文10余篇(其中同济大学人事处A类核心期刊论文7篇,B类核心期刊论文3篇),另发表译文2篇。两部个人专著《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存在思想比较研究》和《任何一种后-存在学的存在之思如何可能?——在马克思主义、现象学和分析哲学之间》即将出版。主持完成浙江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和浙江省博士后择优资助项目等,目前主持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存在思想比较:翻译与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主义、现象学和分析哲学比较研究的一种新视域——后存在学的存在之思”。先后入选同济大学“文科卓越青年学者”、上海市“晨光学者”(上海高校青年科研骨干培养计划)和同济大学“青年英才(优秀青年教师)”等人才计划。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