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中西医结合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5 21:13:25

中西医结合论文发表

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谈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护理对痛风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接诊的56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下,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临床上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痛风;中西医护理;临床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多样性以及相关知识的缺乏,加之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压力等因素,促使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痛风是由于机体长期代谢紊乱,引起尿酸增高,从而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痛风的主要特征是尿酸增高、特征性关节炎反复的发作,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关节的活动或出现畸形、痛风性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痛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其外因是由于饮酒过量损伤了脾胃造成脾的代谢障碍;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和脾气虚弱,亦可由其他疾病内耗所致脾气虚弱或劳倦、饮食、情志所伤[1]。

中医认为痛风多见于中老年和肥胖人群,中老年脏腑功能渐衰,加之肥胖多痰多湿,痰湿重浊,同时又过食滋腻厚味,从而出现痰浊流窜经络,阻滞气机,影响代谢,气血运行不畅,使脏腑功能受损。本文结合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具体的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18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41 2.3)岁;观察组14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44±3.3)岁。两组患者的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

1.2.1 常规的西医护理

对于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要保持卧床休息,抬高患者的患肢,直至患肢开始恢复活动为止[2]。在此期间需要时常变化体位,防止局部皮肤受压,造成肌肉失用性萎缩和关节功能的缺失。要做到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特别是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的变化,注意患者是否有发热、头痛等伴随症状。对于不良的药物反映,要及时的反馈,观察是否调整用药。通常使用的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快速特效药,但是会引起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白细胞低于正常值,禁止服用。在使用抗痛风药物治疗时,最好不要联合用药,以免出现副作用。在用药期间,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不得少于2000ml/d,饮水可以稀释尿液,防止尿酸盐在肾脏形成结石。

1.2.2中医护理

1.2.2.1 中药外治的护理

中医外治的护理,具体是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选取不同中药外洗或外敷治疗疼痛部位,进一步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如病变部位在指、腕关节处,一般采用外洗法;如果是大关节主要采用中药外敷法;在中药粉剂中加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消肿止痛的效果满意。

1.2.2.2 服用中药的护理

湿热蕴结型中药宜饭后偏凉服;湿热留痹者,汤药宜温服;脾肾不足者,则汤药宜饭后温服。

1.2.3 饮食护理

中医认为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护理,进一步促进患者的治愈。急性痛风多为湿邪蕴于关节所致(热盛、湿重、湿热并重);早期在服用秋水仙碱时,对肠胃有刺激,在此期间我们可以用芦根煎水代茶饮或栀子、板蓝根、蒲公英泡水代茶饮,以利于尿酸排出,防止肾结石;也可以用玉米须、丝瓜络各60 g煎汤代茶饮,以碱化尿液;平时可以多食西瓜、冬瓜、绿豆汤以利于清热疏利。如果是慢性或间歇性的痛风,在饮食方面要以低热量饮食为主,避免诱发痛风。

可以选择解毒、健脾、利湿、消火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物,防止助湿生热的发生。特别是不能酗酒,肝肾阴虚者可以配合生地黄粥、银耳、芝麻等养阴生津的食谱,或者也可以用红枣、枸杞子、薏苡仁、粳米煮粥食用,有补益健脾的作用;痰浊阻滞要多喝碱性饮料,如牛奶、汽水等,以助浊毒排泄。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的肝、肾、胰、脑以及凤尾鱼、啤酒、贝类等。

1.2.4 日常生活护理

1.2.4.1 能量摄入

痛风病与高血压、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症关系密切,由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限制热量的摄入,控制体重。可以根据病情相应的调整个体能量的摄入。可以选择增加碱性食物摄取,降低血清尿酸的浓度。鼓励患者对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这样不仅能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利于痛风的恢复。

1.2.4.2 限制饮酒,禁止吸烟

饮酒可以使体内乳酸堆积,乳酸对尿酸的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因此大量的饮酒,会是血清尿酸含量增高,诱发痛风的发作;同时饮酒可以刺激嘌呤合成增加,使血清和尿液的尿酸水平升高。啤酒也含有少量的酒精,因此也不可以引用。酸奶含有较多的乳酸对痛风患者不利,也应该避免饮用。禁止吸烟。

1.2.4.3注意食品烹调方法 在烹调食物时,也应该选择合理的烹调方法,这样可以减少食物中所含的嘌呤量。例如,将肉食先煮然后在烹调;对于食品的一些辅料,如辣椒、胡椒、芥末、生姜等均能兴奋自主神经,诱发急性痛风的发作,所以在烹调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或少放。

1.2.4.4起居运动护理

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随着气候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物,如果外感风寒,内聚湿热可诱发痛风。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有规律性,注意气候对病情的影响,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痛风的发作。在中医中人过于劳累,气耗则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机体的修复能力均降低,容易诱发其他病的复发,由此应该注意休息。可以根据病情适当的增加运动,运动疗法可以有效的预防痛风的发作,减少内脏脂肪,减少胰岛素抵抗性。运动量要适中,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增加乳酸的产生,pH值下降,而诱发急性发作。进行轻度的适当运动,可以增加肌肉比例,减轻体重,减少脂肪,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如此,正确的运动可以预防痛风的发作。

1.2.5心理护理

对于男性痛风患者,由于在事业、家庭中担负的较多,如果病情反复发作,给患者的心里会增加负担,情绪低落忧郁。所以家人应该给予关心和安慰,使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保持心情愉快,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和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在日常起居中应该严格执行注意事项,减少诱发因子的产生。可以使用中医的情志疗法、自然疗法、文娱疗法作辅助治疗。

3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治疗痛风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满意。随着人们对痛风病知识的认识,从自我管理、自我观察等方面较为自觉,这也增加了临床护理方法的有效实施。今后我们要结合临床病例不断的提高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安惠霞,韩丽,赵建霞.痛风患者的辨证施护[J].河北中医,2012,26(6):466.

[2]刘明武.痛风的辨治[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0,2(3):163-164.

>>>下页带来更多的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

1、首先找到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报社,并向其投稿。2、其次该报社会审核你的投稿,等待审稿结果。3、最好交费、安排发表、寄送样刊,即可完成发表。

中西医结合发表论文

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谈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护理对痛风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接诊的56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下,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临床上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痛风;中西医护理;临床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多样性以及相关知识的缺乏,加之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压力等因素,促使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痛风是由于机体长期代谢紊乱,引起尿酸增高,从而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痛风的主要特征是尿酸增高、特征性关节炎反复的发作,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关节的活动或出现畸形、痛风性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痛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其外因是由于饮酒过量损伤了脾胃造成脾的代谢障碍;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和脾气虚弱,亦可由其他疾病内耗所致脾气虚弱或劳倦、饮食、情志所伤[1]。

中医认为痛风多见于中老年和肥胖人群,中老年脏腑功能渐衰,加之肥胖多痰多湿,痰湿重浊,同时又过食滋腻厚味,从而出现痰浊流窜经络,阻滞气机,影响代谢,气血运行不畅,使脏腑功能受损。本文结合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具体的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18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41 2.3)岁;观察组14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44±3.3)岁。两组患者的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

1.2.1 常规的西医护理

对于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要保持卧床休息,抬高患者的患肢,直至患肢开始恢复活动为止[2]。在此期间需要时常变化体位,防止局部皮肤受压,造成肌肉失用性萎缩和关节功能的缺失。要做到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特别是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的变化,注意患者是否有发热、头痛等伴随症状。对于不良的药物反映,要及时的反馈,观察是否调整用药。通常使用的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快速特效药,但是会引起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白细胞低于正常值,禁止服用。在使用抗痛风药物治疗时,最好不要联合用药,以免出现副作用。在用药期间,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不得少于2000ml/d,饮水可以稀释尿液,防止尿酸盐在肾脏形成结石。

1.2.2中医护理

1.2.2.1 中药外治的护理

中医外治的护理,具体是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选取不同中药外洗或外敷治疗疼痛部位,进一步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如病变部位在指、腕关节处,一般采用外洗法;如果是大关节主要采用中药外敷法;在中药粉剂中加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消肿止痛的效果满意。

1.2.2.2 服用中药的护理

湿热蕴结型中药宜饭后偏凉服;湿热留痹者,汤药宜温服;脾肾不足者,则汤药宜饭后温服。

1.2.3 饮食护理

中医认为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护理,进一步促进患者的治愈。急性痛风多为湿邪蕴于关节所致(热盛、湿重、湿热并重);早期在服用秋水仙碱时,对肠胃有刺激,在此期间我们可以用芦根煎水代茶饮或栀子、板蓝根、蒲公英泡水代茶饮,以利于尿酸排出,防止肾结石;也可以用玉米须、丝瓜络各60 g煎汤代茶饮,以碱化尿液;平时可以多食西瓜、冬瓜、绿豆汤以利于清热疏利。如果是慢性或间歇性的痛风,在饮食方面要以低热量饮食为主,避免诱发痛风。

可以选择解毒、健脾、利湿、消火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物,防止助湿生热的发生。特别是不能酗酒,肝肾阴虚者可以配合生地黄粥、银耳、芝麻等养阴生津的食谱,或者也可以用红枣、枸杞子、薏苡仁、粳米煮粥食用,有补益健脾的作用;痰浊阻滞要多喝碱性饮料,如牛奶、汽水等,以助浊毒排泄。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的肝、肾、胰、脑以及凤尾鱼、啤酒、贝类等。

1.2.4 日常生活护理

1.2.4.1 能量摄入

痛风病与高血压、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症关系密切,由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限制热量的摄入,控制体重。可以根据病情相应的调整个体能量的摄入。可以选择增加碱性食物摄取,降低血清尿酸的浓度。鼓励患者对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这样不仅能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利于痛风的恢复。

1.2.4.2 限制饮酒,禁止吸烟

饮酒可以使体内乳酸堆积,乳酸对尿酸的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因此大量的饮酒,会是血清尿酸含量增高,诱发痛风的发作;同时饮酒可以刺激嘌呤合成增加,使血清和尿液的尿酸水平升高。啤酒也含有少量的酒精,因此也不可以引用。酸奶含有较多的乳酸对痛风患者不利,也应该避免饮用。禁止吸烟。

1.2.4.3注意食品烹调方法 在烹调食物时,也应该选择合理的烹调方法,这样可以减少食物中所含的嘌呤量。例如,将肉食先煮然后在烹调;对于食品的一些辅料,如辣椒、胡椒、芥末、生姜等均能兴奋自主神经,诱发急性痛风的发作,所以在烹调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或少放。

1.2.4.4起居运动护理

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随着气候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物,如果外感风寒,内聚湿热可诱发痛风。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有规律性,注意气候对病情的影响,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痛风的发作。在中医中人过于劳累,气耗则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机体的修复能力均降低,容易诱发其他病的复发,由此应该注意休息。可以根据病情适当的增加运动,运动疗法可以有效的预防痛风的发作,减少内脏脂肪,减少胰岛素抵抗性。运动量要适中,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增加乳酸的产生,pH值下降,而诱发急性发作。进行轻度的适当运动,可以增加肌肉比例,减轻体重,减少脂肪,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如此,正确的运动可以预防痛风的发作。

1.2.5心理护理

对于男性痛风患者,由于在事业、家庭中担负的较多,如果病情反复发作,给患者的心里会增加负担,情绪低落忧郁。所以家人应该给予关心和安慰,使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保持心情愉快,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和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在日常起居中应该严格执行注意事项,减少诱发因子的产生。可以使用中医的情志疗法、自然疗法、文娱疗法作辅助治疗。

3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治疗痛风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满意。随着人们对痛风病知识的认识,从自我管理、自我观察等方面较为自觉,这也增加了临床护理方法的有效实施。今后我们要结合临床病例不断的提高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安惠霞,韩丽,赵建霞.痛风患者的辨证施护[J].河北中医,2012,26(6):466.

[2]刘明武.痛风的辨治[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0,2(3):163-164.

>>>下页带来更多的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

可以,(一)申请博士学位应满足条件1.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须在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下同)、CSCD索引源核心期刊和MEDLINE收录期刊上至少发表学术论文2篇,其中二类以上论文至少1篇;或在SCI(含SCIE、EI、SSCI,下同)检索源期刊上至少发表学术论文1篇。2.中药专业须在SCI检索源期刊上至少发表学术论文1篇。3.硕博连读研究生,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须在SC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单篇影响因子(以下简称IF)≥1.5或累计IF≥2.0的学术论文,中药专业须发表单篇IF≥2.0或累计IF≥3.0的学术论文。

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范文篇2 浅论新时期中西医结合 21世纪必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全人类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的“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促进和实现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远大目标,是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及科技工作者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门学科,它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基础上,且在两者之间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后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应该是通过比较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在医疗实践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认识手段和应对措施的异同,吸收各自的长处,逐步做到在理论体系上融会贯通,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可以帮助理解和阐明深奥复杂的中医理论,而中医药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独特认识和对疾病独到的治疗手段又能丰富和充实现代生命科学的内涵。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也是我们缩短与医学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以自己的特色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优势所在。 目前国外对“结合医学”的研究和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NIH1992年用于整个替代医学的研究经费仅200万美元,而近年仅哈佛大学麻省总院用于中医药的科研经费已超过1亿美元。广东等省政府都已明确将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列入全省重点工作之一。这些都为我们积极谋求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面对这样一个大好的时机,中西医结合工作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一、中西医结合的意义 1.疾病预防。如在传染病的预防当中,中医学在这方面办法不多,而西医学“疫苗”方法就很有效而且简单方便。 2.疾病诊断。中医在诊断上是笼统的、抽象的、理论性的,而西医在诊断上是具体的、准确的、实在的。如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医说是“中风”、“肝风内动”等所致,这的确不好理解,患者也不易接受。要明确诊断该病,就需要应用现代化设备,即西医检查手段,如CT、MRT或DSA。 3.疾病治疗。对某一种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思考,明确中医治疗疗效好还是西医治疗疗效好,然后应用疗效好的方法治疗,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负担。 4.疾病康复。许多疾病,西医只能采取加强营养、增强功能锻炼等措施,靠人体自身恢复,而中医可以采用针灸、理疗等康复措施,这时中、医康复治疗措施就是最好的。 二、理论互补发展 建国初期制定的“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1954年以后中西团结合作的真正实现,是中西医结合迈出的第一步。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过程中,“西学中”人员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体。后来随着中医院校正规教育的发展,通过进一步学习西医而由中医成长为中西医结合人才者逐渐增多。这类人才与“西学中”相比,虽有西医学基础不够坚实的缺陷,但在“系统学习,全面掌握”中医学方面,却又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确立现代科学方法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关键。现代科学方法当然包括现代医学方法。一般而言,生命科学不过是物理、化学、数学等非生命科学在生命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由于方法论的统一性,现代医学与不断发展的现代自然科学的高度亲和性,是传统医学所无法比拟的。 近两百年来,现代科学的进展带来西医的飞速发展。西医一直致力于从微观角度探讨生理、病理,从而带动新的疗法及药物的发明。在后基因组学时代,生物医学界认识到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因此又有了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帮助人们了解从基因到蛋白再到组织和器官,直至人体这一复杂系统的运作方式。其治疗手段的发展可归结为以基因或某些分子为目标的靶向治疗、代表药物等。 因此,多数学者认为中医应当向西医学习,打开黑箱,探求脏腑经络阴阳的本质,各相当于西医的何种系统、器官、功能乃至分子,方药治疗不仅能表现为临床疗效,而且要从分子机理上进行实验验证,从而说明中医的某一理论是科学的,并且把这当作中西医结合的首要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西医界一直在做上述努力,并取得不少的成果,如肾本质的研究、阴阳的物质基础、经络的实质等。 三、用西医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 具体而言,就是用队列研究、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规范中医的“辨证”。例如冠心病全都归于数种乃至一种证型,并以固定的方药施治,再以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判断疗效。多数学者认为这种以病统证,及于方药的治疗及评价体系,有助于中医证的客观化及疗效的可重复性。 这种方法将中医辨“证”的特点纳入到了西医诊“病”的体系之中,简化了中医的思维,易于掌握,方便西医运用中成药,例如治疗心衰用参麦针,治疗发热用清开灵,等等,但同时也失去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环节是证。通过患者的表现,归纳出属于何证,便可制定相应的法、方、药,如药证相符,即可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即需进一步思考辨证、用药是否正确。成功治疗一例患者后,以后遇到类似的患者就会考虑以相同的理法方药略作调整加以应用,同一类证可以用同一类方,《伤寒论》即为代表,这就是中医疗效的可重复性。 中西医结合可以理解为把中医学理论和西医学理论相联系,各取其优势,做到优势互补,然后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实现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目的;为了推广中医药,证明中医药的疗效,对中药进行有效成分研究,即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沈自尹.从肾本质研究到证本质研究的思考与实践――中西医结合研究推动了更高层次的中医与西医互补.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4(4):47. [2]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基础[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105. 猜你喜欢: 1. 中西医结合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2. 大学生医学论文范文 3. 本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本 4. 大学医学论文范文

中西医结合杂志投稿

能。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期刊。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投稿能加急。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医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孟超院士任名誉主编。

1、首先找到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报社,并向其投稿。2、其次该报社会审核你的投稿,等待审稿结果。3、最好交费、安排发表、寄送样刊,即可完成发表。

中西医结合省级期刊

看主办单位什么是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 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 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 ”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 主办的学报(刊)。

序号 期刊名称 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内科医学类 1、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4 1.573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622 1.2723、 中华糖尿病杂志 895 1.2094、 中华肾脏病杂志 1003 1.0775、 WORLD J OF GASTROENTEROLOGY 2665 1.0626、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1249 0.9817、 中华内科杂志 2409 0.9038、 中华消化杂志 1645 0.7989、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934 0.78210、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670 0.66211、胰腺病学 137 0.58912、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415 0.56313、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69 0.51414、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79 0.48515、肝脏 369 0.42816、中国血液净化 229 0.39117、心脏杂志 394 0.35518、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68 0.35419、临床血液学杂志 256 0.34020、胃肠病学 271 0.32421、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167 0.31222、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589 0.28923、临床内科杂志 383 0.28924、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92 0.28225、心血管病学进展 297 0.23826、心肺血管病杂志 154 0.19227、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134 0.17228、临床消化病杂志 173 0.163外科医学类 1、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091 1.3112、 中华烧伤杂志 673 1.2183、 中华骨科杂志 2704 1.0724、 中华创伤杂志 1545 0.9835、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726 0.9776、 中华外科杂志 3222 0.9637、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135 0.9388、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321 0.7939、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1297 0.78710、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063 0.74511、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119 0.71312、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895 0.70213、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981 0.70114、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747 0.69015、中华手外科杂志 722 0.67816、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610 0.66817、肠外与肠内营养 370 0.65218、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392 0.64119、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660 0.61120、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991 0.59121、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469 0.58622、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912 0.56323、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579 0.55524、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1663 0.53925、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369 0.53826、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210 0.52227、外科理论与实践 418 0.49228、消化外科 157 0.36829、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403 0.36730、中国美容医学 457 0.33931、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137 0.32632、腹部外科 353 0.31733、创伤外科杂志 257 0.29334、肝胆外科杂志 443 0.28735、肝胆胰外科杂志 300 0.27436、颈腰痛杂志 346 0.26037、临床外科杂志 489 0.25038、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74 0.23439、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134 0.199

比较容易发的省级期刊:

1、医学类比较好发的省级期刊:《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现代临床医学》、《大家健康》、《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现代诊断与治疗》、《实用中医内科杂志》《岭南心血管病杂志》、《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内蒙古中医药》、《医学信息》、《按摩与康复医学》。

2、经济类比较好发的省级期刊:《中外企业家》、《经济师》、《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北方经贸》、《企业改革与管理》、《沿海科技与企业》、《北方经济》、《经营管理者》、《现代经济信息》、《商业经济》、《金融经济》、《投资与合作》、《时代经贸》、《新财经》等。

快速发表期刊论文

1、确定发表的期刊:期刊选择的时候可以通过查看CN/ISSN/邮发代号,还有数据库的收录、影响因子、期刊的级别等方面来参考,只有这些才能确保自己的论文是选择在正规期刊上发表的。

2、弄清楚期刊发表的时间:在期刊上发表论文时有的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发表才有效果,所以这个时候需要作者注意时间,毕竟有的学校或者单位需要论文录用证明,而有的则需要论文见刊或者在数据库中检索到才可以。

3、怎么快点发表自己的论文:自己发表的话可以到知网或者万方等数据库中找期刊,这些数据库中找到的期刊都是正规的,而且期刊中也含有一些联系方式,点进去可以查看,非常的简单方便。

找论文发表机构发表论文的话一定要核实清楚机构的信息是否真实,切莫去淘宝等地方选机构,否则一旦发生问题,最后自己得不偿失。总的来说,选择论文机构投稿是非常省心的,可以帮匹配到最合适的期刊,而且在找刊还有审核的速度上也都要快很多。

论;文;发;表; 评;;职;称可;以与;我;;联;系

省级中西医结合期刊

看主管单位来看刊物的等级

中华现代系列医学杂志 简介中华现代系列医学杂志包括《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和《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为中华临床医药学会主办的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系列刊物具有ISSN/CN标准刊号。本刊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反映我国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刊登外科学、皮肤科学、儿科学、内科学、眼科和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中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治经验、学术研究、技术改进、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的专家评论,等等。 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务工作者。主要栏目:论著、综述、 临床医学、诊治经验、管理、专题讲座、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详见各个专科杂志稿约)。本刊发表周期短,免收审稿费。论文发表后颁发论文证书。对省/部级以上部门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优先刊登。

中西医结合护理杂志封面是怎样的

序号 期刊名称 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内科医学类 1、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4 1.573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622 1.2723、 中华糖尿病杂志 895 1.2094、 中华肾脏病杂志 1003 1.0775、 WORLD J OF GASTROENTEROLOGY 2665 1.0626、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1249 0.9817、 中华内科杂志 2409 0.9038、 中华消化杂志 1645 0.7989、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934 0.78210、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670 0.66211、胰腺病学 137 0.58912、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415 0.56313、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69 0.51414、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79 0.48515、肝脏 369 0.42816、中国血液净化 229 0.39117、心脏杂志 394 0.35518、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68 0.35419、临床血液学杂志 256 0.34020、胃肠病学 271 0.32421、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167 0.31222、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589 0.28923、临床内科杂志 383 0.28924、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92 0.28225、心血管病学进展 297 0.23826、心肺血管病杂志 154 0.19227、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134 0.17228、临床消化病杂志 173 0.163外科医学类 1、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091 1.3112、 中华烧伤杂志 673 1.2183、 中华骨科杂志 2704 1.0724、 中华创伤杂志 1545 0.9835、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726 0.9776、 中华外科杂志 3222 0.9637、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135 0.9388、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321 0.7939、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1297 0.78710、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063 0.74511、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119 0.71312、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895 0.70213、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981 0.70114、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747 0.69015、中华手外科杂志 722 0.67816、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610 0.66817、肠外与肠内营养 370 0.65218、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392 0.64119、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660 0.61120、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991 0.59121、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469 0.58622、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912 0.56323、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579 0.55524、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1663 0.53925、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369 0.53826、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210 0.52227、外科理论与实践 418 0.49228、消化外科 157 0.36829、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403 0.36730、中国美容医学 457 0.33931、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137 0.32632、腹部外科 353 0.31733、创伤外科杂志 257 0.29334、肝胆外科杂志 443 0.28735、肝胆胰外科杂志 300 0.27436、颈腰痛杂志 346 0.26037、临床外科杂志 489 0.25038、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74 0.23439、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134 0.199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