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英语李凤荣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20:00:31

英语李凤荣发表的论文

初中教师教育教学总结范本

我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关心下,根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实现我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目标。我校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为出发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培养骨干教师为工作重点,支持各科教师参加县、市、省级的培训学习;以提高全体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为目标,创新校本培训的形式。一年来,我校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开展了一系列教师教育方面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我校一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根据学校教师业务发展和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选择既适合我校教学实际又能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培训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采取讲座、报告、汇报课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定期对一线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备注:原则上,学习时间每月第一周的周三下午第一节课开始;学习地点在多媒体教室;参加培训学习的为规定人员,如有变动,学校办公室会另行通知。个人自学内容时间、地点由个人自行安排,每学期摘记、心得体会,不少于2000字。

2. 积极参加并承担协作区分片教研活动,为每位一线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

一年来,我校积极参加了第六协作区组织的各学科教学研讨会,并承担了语文、化学、政治、地理等学科的分片教研活动。同时,我校根据每位教师任教年级和任教学科的具体情况,有计划的选派教师参加各级教研培训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授课水平和各学科课堂教学效率。

4.营造学校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氛围,组织、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立项申报工作。

针对我校教学研究氛围不浓,教师教学研究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教科室多次组织教研组组长进行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根据调研情况,有的放矢的组织了一线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校本培训:微课制作讲座、小微课题如何选题、课题研究的几点建议等。激发起教师课题研究的热情,让教师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通过校本培训的方式营造我校的教研氛围。

在我校教师充分认识到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后,我校借县、市教科所组织申报课题的契机,发动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从教学中发现问题,从中提练出课题,积极进行课题申报工作。在教科室的组织、指导下,我校收获巨大:共有3个课题获得了市级立项,有4个课题获得了县级立项,以课题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5.组织教师进行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

我校及时传达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通知,并组织教师积极参加论文评选活动,对论文发表和获奖的教师实行量化加分奖励政策,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2015学年上学期,共有5名教师在省教科所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奖,2015学年下学期,我校在县教育局工会组织的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得两个一等奖,学校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6. 指导教师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赛课活动。

我校特别重视县教研室组织的赛课活动,先组织本校教师进行了赛课,每科选出一优秀教师,教科室与教导处合作指导这些参赛教师,最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所有参赛教师都获得了满意的奖次。

7.结合远程研修,深入开展了“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

结合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我校先是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备课、讲课,然后有选择地进行指导,选出优秀的课例进行了视频录制并上报,该活动极大的促进了我校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8.通过培训,教师创新了教学方式,授课过程中实行小组合作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校在教研室李凤荣主任的具体指导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我校的七、八、九三个年级同时进行了小组合作教学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效率。

二、我校的教研工作还存在的不足之处:

1.教研活动仍停留于初级阶段,只是根据县师训处的相关要求进行教研活动,活动的质量不高,效果不突出,形式主义依然严重。

2.教师被“逼”转变观念,仍有部分教师参加教研的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够。

3.年轻教师还缺少一股积极主动争着上公开课的热情,有些教师“怕”上公开课。

三、我校教研工作以后努力的方向。

1.以后的教研活动要重“质量”,确保每次教研活动有主题、有任务、有方向,尤其要做好集体备课工作,把教研工作抓实、抓深,力求每次活动都要有点收获。要实现教研促进全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一最终目标。

2.创新校本培训的方式方法,完善外出培训学习等各项措施,提高所有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张凤荣发表的论文

黄娟1 刁承泰1,2,3 刘雪1

(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2.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3.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经济社会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摘要:从城市土地持续利用概念出发,对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进行定量的科学评价。主要从土地生产性、生产稳定性、资源环境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5个方面建立了城市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数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以重庆市为例,对城市从 2000~2004年土地持续利用情况进行了纵向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土地持续利用水平在加速增长。针对评价结果,对重庆市城市土地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城市土地持续利用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城市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协调度函数法;纵向综合评价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的起飞阶段,从1978~1998年,我国城市数由223个增至668个,城市化水平也从17.9%提高到30.4%[1]。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解决了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但当前由于体制和管理的原因,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着城市规模非理性增长、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闲置情况严重、环境质量下降以及没有处理好公平问题等情况。

我国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1 世纪议程》关于“促进稳定的人类居住区的发展”一章为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提出了8个方面的具体内容:①为所有人提供足够的住房;②改善人类居住区的管理,其中尤其强调了城市管理,并要求通过种种手段采取有创新的城市规划,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③促进可持续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管理;④促进供水、下水、排水和固体废物管理等环境基础设施的统一建设;⑤在人类居住中推广可循环的能源和运输系统;⑥加强多灾地区人类居住区的规划和管理;⑦促进可持久的建筑工业活动行动的依据;⑧鼓励开发人力资源和增强人类住区开发的能力。上述8个方面,实际上在对人类居住区的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的同时,也对人类居住区土地的持续利用提出了相应要求。因为人类居住区的持续发展、城市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土地利用系统持续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我国在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实现自然条件的适宜性、经济有效性、社会可接受性、公平性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或好转,并保持城市土地利用系统的合理状态在时间上有序延伸,就是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系统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2]。本文对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进行定量的科学评价,主要从土地生产性、生产稳定性、环境资源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5个方面建立了城市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数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以重庆市为例,对城市土地持续利用情况进行了纵向分析评价。

1 构建城市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实际上是在充分分析被评价对象的基本结构和特征的基础上,从某种层面上模拟评价对象的运行机制。一个客观的土地利用系统,本身就是科学、全面和动态的,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既要符合评价体系的一般原则,又要概括被评价对象的基本结构和特征[2]。

1.1.1 科学性

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指标体系将建立在科学基础上,采用能够充分反映土地持续利用的内在机制的分析模型,提出能够反映城市土地持续利用的涵义和目标实现程度的指标,尤其注意建立各指标间的逻辑关系。

1.1.2 全面性和系统性

持续利用是对一个系统全面的要求,指标体系将能够全面地反映城市土地持续利用的各个方面,包括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诸方面及其协调性,使得评价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和元指标层构成层次分明的有机整体。

1.1.3 动态性

城市土地持续利用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过程。因此,指标体系的建立将具有动态模拟性。动态指标综合反映城市土地持续利用的现状特点和趋势。

1.1.4 代表性和简洁性

指标的选取应强调典型性、代表性,避免选入意义相近、重复或可由其他指标组合而来的导出性指标,使指标体系相对简洁易用[3]。

1.1.5 可获得性

在指标选取中,要注意指标的可操作性,即注重所选择指标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被获取。

1.1.6 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体系内部各个指标之间的可对比性,可比性是得到准确结果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体系的构成有几种方法,如 PSR 方式,系统分析方式,目标分解方式,可持续利用三效益分析方式等等,这里选取目标分解方式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从总体上把握和设定评价的基本要点,根据指标体系建立的一般性原则和城市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基本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该框架遵照 FAO《FESLM》的一般原则,从土地生产力、生产稳定性、经济可行性、资源环境保护性和社会可接受性五个方面设定评价指标。根据重庆市城市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从这5个方面,选择了53个因素作物参评因子,建立了重庆市城市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重庆市城市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2 城市土地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方法

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选取一定分析方法进行基本的判断,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形成评价结论。

2.1 指标数据的采集

指标值的采集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试验法 指通过对实地样点的测验,以样本数据、经统计分析处理后推断整个区域的数据。

(2)调查法 指通过对专家和实地调查获得相应的评价指标数据。

(3)根据统计数据确定 指通过查阅正式出版的统计资料来获取数据。

(4)遥感法 通过遥感测量和分析的手段来获取评价数据。 一般来说,自然资源方面的指标可以通过专家咨询和科学实验的方法来采集数据;社会经济方面的指标主要通过社会调查与统计资料来获取数据;环境方面的指标主要通过科学试验的方法获得数据[2]。

2.2 评价指标的量化和标准化

评价指标有些是定性的,有些是定量的,而且有时候定量的指标值本身不是评价所需要的值,因此需要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和转换。对于定性的社会性指标,一般采用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来解决,例如将土地规划公众参与程度分为0~10 共十个等级,由实际调查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给调查年份的指标打分。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可以采用极差标准化、百分比标准化、模糊数学法、幂转换法和分级给分法等等。这里采用百分比标准化[2]。评价因素与评价对象之间有3 种情况:

(1)正向型关系,即因素指标值越大,反映持续状况越好;

(2)逆向型关系,即因素指标值越大,反映持续状况越差;

(3)适度型关系,即因素指标值,在适度值上,持续性最好。针对这3 种情况,因素指标标准化处理公式分别为:

(1)正向型因素: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逆向型因素: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3)适度型因素

设X为某因素的适度值:

当Xi≥X时,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当Xi≤X时,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式中, 为处理后某因素指标值;Xi为处理前某因素指标值;Xmin为处理前某因素最小指标;Xmax为处理前某因素最大指标。

各个指标的目标值采用国际标准、设计规范、统计数据、经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如参考国家可持续发展标准、区域“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等。通过计算得到各单项指标的标准化值如表2 所示。

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由于以上53个元指标对城市土地持续利用的贡献程度不同,因此有必要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确定权重的方法比较多,有专家打分法、回归系数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相对权重法等等。其中,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多层次权重分析决策方法,是基于系统论中的一个重要原理——系统的层次性而建立的。把城市土地利用系统看作一个大系统,对其中多个因素进行分析,划分出各个因素间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再请专家对每一层次的各因素进行客观的判断后,相应的给出相对重要性的定量表示,进而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值,并加以排序,最后根据排序结果进行规划决策和选择解决问题的措施[4]。

(1)明确问题并构建层次分析图应用 AHP 首先要从众多复杂的因素中筛选最重要的关键性评价指标,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制约关系构建多层次指标体系(见表1),按层次划分做出层次分析图。通常可以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元指标层。

(2)构建判断矩阵。

(3)约请专家填写判断矩阵。

(4)进行层次单排序。它的实质是求单目标判断矩阵的权重,即根据专家填写的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某元素而言,本层次与其有关的元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权重。

(5)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通过这种方法,得到各个元指标的权重值(表2)。

表2 重庆市城市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标准化值及权重

注:表中数据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2001》、《重庆市统计年鉴2002》、《重庆市统计年鉴2003》、《重庆市统计年鉴2004》、《重庆市统计年鉴2005》及实地调查资料整理测算。

2.4 土地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方法比较多,例如人工神经网络法、协调度函数法、复合生态系统的场论、层次分析评价法、模糊评价法、多目标加权函数法、SPSS 建立回归模型以及利用ARCH 和 ARIMA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等。这里采用二次综合的协调度函数法来对土地持续利用进行纵向综合评价[5]。准则层内部各元指标之间的一次综合评价函数式为: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二次综合评价函数式为:

T=T C1 +T C2 +T C3 +T C4 +T C5

式中,w 代表各元指标权重,T 为土地持续利用协调度,且0≤T≤1。T 值不同,与之相对应的土地持续利用程度不同。评价结果和对应的土地持续利用程度见表3 和表4。

表3 重庆市城市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结果 (2000~2004年)

表4 T 协调度区间标准及所对应的土地持续利用程度

3 评价结果分析

研究表明,重庆市从2000~2004年城市土地持续利用程度从初步可持续利用发展到基本可持续利用,再步入可持续利用,城市土地持续利用程度是加速提高的。在这5年中,土地生产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略有提高,生产稳定性和资源环境保护性变化不大,对城市土地持续利用程度提高贡献最大的是经济可行性,此指标从2000~2004年是加速增加的。土地经济可行性提高说明该市土地承载的经济价值增大,即单位土地面积上承载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增大,并且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土地自身的价值也得到显化。土地生产性略有提高说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流、物流以及建筑容量都有所增加。社会可接受性略有提高说明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这是可持续发展中公平性原则的体现,同时土地制度也逐渐完善,人们对土地规划、土地政策的参与度提高了。生产稳定性和资源环境保护性变化不大,这是重庆市城市土地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生产稳定性变化不大说明该市用地规模和用地结构尚未按照该有的速度向好的方向发展,由于各行各业用地多,土地供需十分突出,城市规模非理性增长,用地结构亟待优化。资源环境保护性变化不大说明资源承受的压力仍旧很大,城市环境问题、三废问题急需更好的解决。

针对以上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市未来土地持续利用应从以下几方面来采取措施:①控制城市用地非理性增长,采取有效措施,适度发展外围组团,改变人口和产业过于集中于主城的现状;②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实行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并举,因势利导,尽可能把坡坎、屋顶都利用,改善生态环境;③采取切实措施防止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调整城市大运量、重污染企业用地,增加城市污染治理设施用地;④提倡“以人为本”的原则,鼓励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限建豪宅和别墅,大力普及土地科学知识,增强土地忧患意识,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⑤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其提到远期发展用地的高度,实现旧城区功能结构的改变,完善城市功能,实现土地集约利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1997 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2]张凤荣,王静,陈百明等.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38~241

[3]于开芹,边微,常明等.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与方法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3):60

[4]刘黎明.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224~228

[5]李炳中,杨浩,包浩生等.PSR 模型及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J].自然资源学报,2002 (5):543

李伟凤发表的论文

下载一个艺术签名的APP

李光荣发表的论文

[1]李光荣.调理脾胃法治疗闭经之体会[J].中医杂志,1985(05).[2]李光荣,徐瑞平.安冲止血汤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阴道出血39例[J].广西中医药,1992(06).[3]孙友芹,李光荣,王春玲.活血通络汤治疗输卵管堵塞80例[J].河南中医,1994(04).[4]李光荣.卵巢癌腹水15例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学报,1996(01).[5]王勒渝,李理,张秀英,毕振春,徐秋,余军,解荣庆,周月英,李光荣.宫颈Ⅰ号栓阻断宫颈癌发生的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及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05).[6]王勒渝,张秀英,毕振春,李理,徐秋,余军,解荣庆,周月英,李光荣.宫颈Ⅰ号栓阻断宫颈癌前病变的病理形态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9(09).[7]刘弘,李光荣.子宫肌瘤病因研究进展[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1998(01).[8]刘弘,李光荣.活血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8(09).[9]赵瑞华,李光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06).[10]丁永芬,李光荣.桂附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寒凝血瘀型)外周血EMAb、CA125、TNF-α、NK细胞影响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5(09).[11]王燕,李光荣.理气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09).[12]李光荣.中医治疗异位妊娠3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06(05).[13]李芳,李光荣,赵智.痛经止胶囊的组方与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6(11).[14]李光荣.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54例[J].中国针灸,2006(10).[15]艾莉,李光荣.李光荣教授治疗卵巢囊肿的经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6(06).[16]郭永甄,李光荣.丹赤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05).[17]郭永红,李光荣.丹赤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外培养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及细胞活性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08).[18]郭永红,李光荣.丹赤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和肿瘤坏死因子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12).

根据2015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特级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7人,重庆市骨干教师9人,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 特级教师:刘大春、吕力、李力、杜长明 全国优秀教师:石国昌、王永红、曾昌蓉、邓朝阳、蒋兆频、卢本康 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标兵:漆红娟 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先进工作者:熊 春、罗键、张倩 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杜长明 重庆市优秀教师:曾昌蓉、廖家禄、文继明、姚俐娟、朱济坤、章兵、方康孝 重庆市骨干教师:刘正国、杜长明、杨建强、张淑虹、陈益香、李 力、姚俐娟、刘颖梅、余木龙 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邓朝阳、漆红娟、方康孝 重庆市优秀班主任:余木龙、赵福英 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朱济坤 巴南区学术技术带头人:杜长明、田文畴、罗键 巴南区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9年评选):杨敏、李力 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09年以前):陈益香、郑家舜、张淑虹、刘颖梅、杨建强、熊春、徐光碧、杨敏、 李焱、杨泓、涂泽远、朱济坤、李彬、周毅、李江月、罗键、吴庆宣、张文格、卢本康、李盛霞、何莉、漆红娟、余木龙 、包涌、吴勇璋 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09年评选):陈文新、杜长明、沈雪琳、张晓燕、高红英、胡勇、冷国富、赵福英、李彬、李兴彬、邱莉君、王 宇、吴天胜 、席俊、张忠、邹明英、杨斌、余莉、张华 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10年评选):易锋、熊春、文继明、张银霞、李光梅、罗学平、陈文新、张孝裕、陈勇、李江月、王胜华、刘伟、李光荣、朱庆华 区学科带头人(2009年以前):廖家禄、蒋兆频、万成兰、郑家舜、张伟、马盛学、刘正国、江景云、刁占清、李力、文继明、张常、杨 弘、杨建强、陈益香、徐光碧、邓朝阳、隆勇、罗键、李彬、袁志国、李江月 区骨干教师(2009年评选):漆红娟、谢坤禄、何莉、李盛霞、田文畴、高红英、张华、方清、李兴彬、李艳、章兵、赵敏 区骨干教师(2010年评选):包涌、张平、张莉、周媛媛、王宇、肖天福、罗学平、李臻、邱丽君、张银霞、吴天胜、余木龙 区教学能手(2010年至今评选):邹明英、余木龙、王胜华 区学科带头人(2010年评选):何莉、张淑红、高红英、谢坤禄 区优秀教师(2009评):张积荣、余莉、田文畴、赵敏、胡小兵、张平、龚光鉴 区优秀教育工作者(2009至今):方康孝、漆红娟 男,1963年4月出生,1983年大学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正高级中学教师(研究员)。曾先后在渝南田家炳中学(原四川省巴县界石中学)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巴县中学担任数学教师、班主任、年级主任、德体艺卫处副主任、主任等职务;2005年9月担任清华中学副校长职务,执教高中数学教学;2010年9月起担任清华中学校长、党委书记。1998年被巴南区委、区政府表彰为1997年度精神文明建设系列创评活动“十佳”个人;1999年被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教委评为教育系统优秀德育工作者;2003年被重庆市教委表彰为“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04年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优秀教师”;2012年被授予“重庆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在担任清华中学副校长、校长期间,制定了《重庆市清华中学校内教职工岗位竞聘实施方案》、《重庆市清华中学教职工绩效考核方案》、《重庆市清华中学校内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作分配方案》等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先后撰写的论文《做得对不对背后的关注》、《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009年高考数学试卷(重庆卷)评析》等论文在ISSN级专业期刊上发表,《新课程下的特色教师队伍建设》、《整合数学课堂文化、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等多篇论文在市级论文评选中获奖。 男,中共党员,大学文化,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市骨干校长,第四届中国改革人物,全国教育科研管理百佳校长,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南教育促进会成员,重庆市学习指导专委会理事。参加教育工作三十余年来,曾担任原巴县界石区教育办公室主任,重庆市道角中学校长,重庆市道角职业中学校长,重庆市巴南实验中学校长、党委书记等职,多次荣获重庆市教育增量贡献奖,巴南区十佳骨干校长,巴南区党建带团建先进个人,巴南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称号。从事初中、高中、大专化学课程教学多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创立的“中学化学七步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国教学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交流,并在全市进行了推广。参加重庆市中学化学优质课(资格)大赛,参赛课被评为重庆市优质课,承研了国家级、市级、区级科研课题十余个,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两部。

相对比较好中,东北电力技术期刊是一个普通的期刊,并不是核心期刊,对文章的要求并不高,一般都会开发出来的

李荣中发表的论文

博士生导师——李玉李玉,男,1944年出生,真菌及植物病理学教授,农学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学学科带头人,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外籍院士,《菌物研究》主编,《Intenational Medicinal Mushroom》编委。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中科院微生物所客座研究员和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36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攻关项目3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各一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多项,吉林省农业推广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6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病理学、菌类作物学和作物生态学。博士生导师——高洁高洁女,1964年11月生,汉族,九三学社社员,吉林省梨树县人。植物病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1986年获沈阳农业大学植物病理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获吉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博士学位。现为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吉林省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估中心专家,吉林省科技专家特派员,吉林省检疫性有害生物审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农科院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审委员。主要从事农作物病害的鉴定和诊断、综合治理技术和植物的抗性基因工程研究,在细菌病害的鉴定及诊断方面具有专长。参加工作以来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或副主持项目4项,获奖10余项。在国家级及省级重要和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和参编近10部书籍的编著;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项;在研项目近5项。多年来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讲授《农业植物病理学》、《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原细菌学》、《植物病理学Seminar》、《高级植物病理学》等多门课程,教学中注重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及时吸收与教学有关的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融入到教学中来。主讲的《农业植物病理学》2001年获省级优秀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28名,博士研究生3名。博士生导师——图力古尔图力古尔男,1962年11月出生,内蒙古通辽市人,蒙古族,农学博士,蒙古国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菌物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塔里木大学客座教授,吉林省食药用菌协会副会长,长春市政协委员,民盟吉林省委委员、农业与农村经济委员会主任,《菌物研究》编委。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2001年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吉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著作5部(合作)。主要从事北温带菌物分类学及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尤其在菌物多样性(Mycodiversity)及其保育(conservation)研究领域颇具特长。博士生导师——王玉兰王玉兰女,1936年12月10日生于沈阳市,九三学社社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高级专家、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长春市百名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现任东北特用玉米研究会理事长、吉林省农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科协委员、吉林省专用玉米首席专家、全国特用玉米东华北区区域试验主持人。曾任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育种教研室主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带头人,吉林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作物学会理事,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常委,《玉米科学》编委。先后主持科研课题20多项。荣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农业技术改良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著作8部。博士生导师——王丕武王丕武男,1958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曾先后去日本和美国开展合作研究。现任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生物技术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作物遗传育种和作物生物技术专业学科带头人,吉林省遗传学会、作物学会副理事长,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大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农业生物技术和作物遗传育种研究。先后被遴选为“吉林省农业科技骨干”,“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吉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长春市百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吉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长春市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十五”以来主持选育出高产、抗病、优质的大豆新品种9个,主持培育出玉米新品种3个。获得吉林省科学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2000年以来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国家重要核心期刊论文3篇 。博士生导师——马景勇马景勇1951年11月生于吉林省前郭县。1985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9年至1991年赴澳大利亚从事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现任吉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超级稻新品种研制与高产机理研究。马景勇同志多年来培育了“吉农大3号、7号、19号、吉农大808”等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10个,其中吉农大3号、7号、19号3个水稻新品种分别被评为吉林省一、二、三届优质水稻品种,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马景勇同志一直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2000年以来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北方优质粳稻新品种与无公害优质水稻生产技术开发”项目,农业部科技成果转化“北方优质粳稻新品种示范”项目,吉林省科技厅“优质超级稻新品种研制与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项目。代表作有:《北方粳稻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借鉴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经验 探讨我国农业发展途径》等。曾获得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三等奖多项、长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被批准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博士生导师——吴春胜吴春胜 1956年6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作物生理生态研究。现任国家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吉林中心)、吉林农业大学作物研究中心主任,吉林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耕作学会副理事长,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吉林省首批农业专家顾问组成员,长春市科技评估中心咨询专家。先后主持并参加了国家科委“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三项、国家“863”项目一项、省级课题三项,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一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先后在《作物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玉米科学》等国家一、二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著作2部。博士生导师——徐克章徐克章,男,1954生,汉,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党总支书记,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作物学报》、《大豆科学》编委。吉林农业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徐克章教授主要从事作物光合作用与物质生产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原国家医药总局、农业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吉林省科委等10多项研究课题。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四项。先后在《植物学报》、《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园艺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大豆科学》、《植物学通报》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教材和著作7部。博士生导师——杨伟光杨伟光,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作物育种教研室主任。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玉米重要性状的遗传改良及高产杂交种的选配”等15余项;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新品种吉玉4、吉玉8、吉玉106和高粱新品种吉农8。通过吉林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5项。“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新品种吉玉4选育与推广”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作物学报》、《玉米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12篇。主要从事作物育种教学和玉米育种工作。博士生导师——杨信东杨信东,男,1945 年生,汉族。吉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植物保护学会名誉理事长。1968 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 1982 年获中科院理学硕士学位。自 1982 年起,他一直从事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工作。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植物病原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病研究方法》、《植物病害诊断》、《植物病害流行学》、《生理及分子植物病理学》等课程。编写了《植物病害流行学》、《植病研究常用技术》、《吉林省主要农作物常见病害诊断》等教材。主要研究方向是植物病害流行学。针对生产中危 害严重的稻瘟病;玉米大斑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烟草野火病、赤星病;瓜类霜霉病等病害,开展了病害流行环节的定量研究工作。在研究中解决了空气相对湿度对叶部病斑产孢的定量影响、降雨对空气中游浮孢子携落率的计算及雨露中病原细菌数量动态等问题。首次在国内提出“天气促病指数”概念并组建了稻瘟病、烟草赤星病、烟草野火病的天气促病指数表解模型(利用查表代替计算机运算的模拟模型)。首次发现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衰老病斑仍然保持旺盛产孢能力的独特规律。提出了科学实用的稻叶、穗瘟、烟草赤星及野火病的药剂防治指标,已在吉林省稻区、烟草产区普遍推广。在病害影响因素监测及病害防治效果分析研究领域,研制成 DLY-2 型重量式结露仪,获国家实用型专利;提出利用地面台站常规观测因子推算露时的回归方程。提出了针对多循环病害疫情控制效果计算的杨信东公式,解决了公式的广适性问题。对稻瘟病、大豆花叶病等病害的抗病性鉴定、评价也进行了研究。已发表植物病害研究论文 70 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3 项,其中“吉林省稻瘟病预测技术研究”课题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于 1997 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吉林省第四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

截至2010年,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研究人员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多次荣获省、部级奖项,出版各种专题研究20多种,发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的论文数百篇。编辑出版的论文集、专著有:吴文良著:《泉州宗教石刻》(考古学专刊,乙种第七号),科学出版社1957年。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编:《泉州伊斯兰教研究论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编:《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与研究》,海洋出版社1987年。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编:《泉州伊斯兰教石刻》(主撰陈达生),宁夏人民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泉州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1994年。王连茂等著:《闽台关系族谱资料汇编》,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王连茂等著:《海上丝绸之路著名港口——泉州》,海洋出版社1988年。李玉昆著:《泉州海外交通史略》,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王连茂、叶恩典整理:《张士箱家族文件汇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王连茂、陈丽华著:《中华海洋文化的缩影—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王连茂、丁毓玲著:《重返<光明之城>》图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陈丽华等:《泉州海关志》(古代市舶司篇)2005年,厦门大学出版社李玉昆、李秀梅:《泉州古代海外交通史》,2007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