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AlexNet论文发表在那

发布时间:2024-07-03 07:12:25

AlexNet论文发表在那

摘要:文章部分摘自 链接 。以kaggle上的猫狗数据集做训练,20000张训练图片,猫狗各10000张,5000张验证集,猫狗各2500张。

数据集链接

链接: 

提取码:6666

@[toc]

在2012年前,图像特征都是机械地计算出来的。事实上,设计一套新的特征函数、改进结果,并撰写论文是盛极一时的潮流。SIFT [Lowe, 2004]、SURF [Bay et al., 2006]、HOG(定向梯度直方图) [Dalal & Triggs, 2005] 、bags of visual words 和类似的特征提取方法占据了主导地位。

另一组研究人员,包括Yann LeCun、Geoff Hinton、Yoshua Bengio、Andrew Ng、Shun ichi Amari和Juergen Schmidhuber,想法则与众不同:他们认为特征本身应该被学习。此外,他们还认为,在合理地复杂性前提下,特征应该由多个共同学习的神经网络层组成,每个层都有可学习的参数。在机器视觉中,最底层可能检测边缘、颜色和纹理。事实上,Alex Krizhevsky、Ilya Sutskever和Geoff Hinton提出了一种新的卷积神经网络变体AlexNet。在2012年ImageNet挑战赛中取得了轰动一时的成绩。AlexNet 以 Alex Krizhevsky 的名字命名,他是论文 [Krizhevsky et al., 2012] 的第一作者。

有趣的是,在网络的最底层,模型学习到了一些类似于传统滤波器的特征抽取器。 图1 是从AlexNet论文 [Krizhevsky et al., 2012] 复制的,描述了底层图像特征。

AlexNet的更高层建立在这些底层表示的基础上,以表示更大的特征,如眼睛、鼻子、草叶等等。而更高的层可以检测整个物体,如人、飞机、狗或飞盘。最终的隐藏神经元可以学习图像的综合表示,从而使属于不同类别的数据易于区分。尽管一直有一群执着的研究者不断钻研,试图学习视觉数据的逐级表征,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尝试都未有突破。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突破出现在2012年。2012年,AlexNet横空出世。它首次证明了学习到的特征可以超越手工设计的特征。它一举打破了计算机视觉研究的现状。 AlexNet使用了8层卷积神经网络,并以很大的优势赢得了2012年ImageNet图像识别挑战赛。

AlexNet和LeNet的设计理念非常相似,但也存在显著差异。 首先,AlexNet比相对较小的LeNet5要深得多。 AlexNet由八层组成:五个卷积层、两个全连接隐藏层和一个全连接输出层。 其次,AlexNet使用ReLU而不是sigmoid作为其激活函数。

测试模型是否正确

把原来ALexNet最后的全连接层的神经元数目减少了一些方便训练,最后的验证准确度差不多86%左右,训练参数7057474个。

大部分论文都在期刊上发表,CN期刊。

少数的是发表到国外的期刊,或者直接是在杂志的官网上线,比如SCI。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发表CN期刊就可以了。

期刊,定期出版的刊物。如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等。由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刊物。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领取《期刊出版许可证》。

广义上分类

从广义上来讲,期刊的分类,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过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业内部交流的期刊(一般只限行业内交流不公开发行),但也是合法期刊的一种,一般正式期刊都经历过非正式期刊过程。

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方针。

“国内统一刊号”是“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即“CN号”,它是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分配给连续出版物的代号。“国际刊号”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即“ISSN号”,我国大部分期刊都配有“ISSN号”。

此外,正像报纸一样,期刊也可以不同的角度分类。有多少个角度就有多少种分类的结果,角度太多则流于繁琐。一般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分类:

按学科分类

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为代表,将期刊分为五个基本部类:

(1)思想(2)哲学(3)社会科学(4)自然科学(5)综合性刊物。在基本部类中,又分为若干大类,如社会科学分为社会科学总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

按内容分类

以《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为代表,将期刊分为四大类:

(1)一般期刊,强调知识性与趣味性,读者面广,如我国的《人民画报》、《大众电影》,美国的《时代》、《读者文摘》等;

(2)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评论等文章,以专业工作者为主要对象;

(3)行业期刊,主要报道各行各业的产品、市场行情、经营管理进展与动态,如中国的《摩托车信息》、《家具》、日本的《办公室设备与产品》等;

(4)检索期刊,如我国的《全国报刊索引》、《全国新书目》,美国的《化学文摘》等。

按学术地位分类

可分为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通常所说的普刊)两大类。

关于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或若干领域)中最能反映该学科的学术水平,信息量大,利用率高,受到普遍重视的权威性期刊。

alexnet论文发表在

这是一篇发表于2014年很经典的论文,形成了很多对卷积神经网络的普遍认识,目前的引用数为 1315 ,主要工作是 AlexNet 的可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分析,对于理解卷积神经网络很有裨益。

可视化方法主要是 通过 deconv 的方法将某一层特征图的 Top-k 激活反向投射到原图像上 ,从而判断该激活值主要识别图像的什么部分。这就要求针对每一层都必须有对应的逆向操作。具体而言,对于 MaxPooling 层,在前馈时使用 switch 变量来记录最大值来源的 index ,然后以此近似得到 Unpooling 。对于 Relu 层,直接使用 Relu 层。而对于 conv层 ,使用 deconv ,即使用原来卷积核的转置作为卷积核(PS:此文作者在2011年提出了 deconvnet 。本文引用了该文献。)。反向重建过程如下图所示:

通过上面的可视化方法,作者对‘AlexNet 的各层的 Top-9`激活值进行了可视化,如下图所示:

分析上述特征图,作者发现了网络特征的层级特性。第二层对应边、角、颜色的识别,而第三层具有更多的不变性,捕获了一些纹理特征。第四层显示了类别的重要差异,比如狗的脸啊,鸟的脚等等。第五层则开始关注目标整体。这形成了对于神经网络的认识,底层网络专注于识别低级特征,更高层网络通过对下层低级特征的组合抽象形成更高级的特征。

作者利用这种可视化方法,找出了原 AlexNet 结构的问题(比如第一层缺少中频信息,第二层由于步长太大导致了一些叠加效应等等)并对结构进行了改变,之后进行了对比,发现改变之后的模型 top-5 性能高于原网络。作者还进行了遮挡敏感性和一致性分析,具体详见论文。

此处的结果是最令我震撼的,它回答了一个久久困扰我的问题:为什么目前用的卷积网络都是 VGG , ZF , ResNet 之类的基于 Imagenet 的网络架构作为 backbone network ?

首先,作者进行了网络结构尺寸调整实验。去除掉包含大部分网络参数最后两个全连接层之后,网络性能下降很少;去掉中间两层卷积层之后,网络性能下降也很少;但是当把上述的全连接层和卷积层都去掉之后,网络性能急剧下降,由此作者得出结论:模型深度对于模型性能很重要,存在一个最小深度,当小于此深度时,模型性能大幅下降。

然后,就是最震撼的结果了。作者使用 AlexNet 去做 Caltech-101 , Caltech-256 和 PASCAL VOC 2012 ,得到以下结果:

解释一下,表中的 Non-pretr 表示没有使用 Imagenet 预训练结果,而是使用新的训练集重新训练,结果表现非常糟糕;而 ImageNet-pretr 表示使用了 Imagenet 的预训练结果,作者固定了原来网络的权值,只是使用新数据训练了 softmax 分类器,效果非常好。这就形成了目前的人们对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共识:卷积网络相当于一个特征提取器。特征提取器是通用的,因为 ImageNet 数据量,类别多,所以由 ImageNet 训练出来的特征提取器更具有普遍性。也正是因为此,目前的卷积神经网络的 Backbone Network 基本上都是 Imagenet 上训练出来的网络。那么试想一下,如果继续增加数据量,将类别扩展到10k、100k、 1M等等,是不是能够得到更加通用更好的特征提取器,如此,是不是就能向 General AI 更近一步呢?当然,这样做的话需要大量的投入,那么可不可以像人类基因组计划那样分工合作呢,那样的话,必将是一番很壮丽的景象。另外,也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考虑,可以类似于人类的认知方式,采用 人类陪同教导 的方式让机器持续学习,最后再综合起来,或许可以得到更好的AI。

推荐一个很好的交互神经网络可视化网站: 3D convolutional network visualization ,可以很好地帮助理解神经网络的过程。友情提示:

上一篇文章中的LeNet-5是第一个广为人知的经典CNN网络,但那是20年前提出的CNN网络,最成功的案例是解决了手写数字识别的问题,当时被广泛应用于邮局/银行的手写邮编/支票数字自动识别系统。但直到2012年之前,在这14年间,CNN网络在图像识别领域的地位逐渐被其他分类模型如SVM取代。其中主要的原因有(事后诸葛亮......):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以上制约CNN网络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一个个被解决,结果在2012年的ImageNet竞赛中,继LeNet-5之后的第二个经典CNN网络—AlexNet横空出世。以超出第二名10%以上的top-5准确率,勇夺ImageNet2012分类比赛的冠军,从此, 深度学习 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并一发不可收拾。

下面从一些直观的数据比较1998年的LeNet-5和2012年的AlexNet的区别:

AlexNet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论文中由于使用了2块GPU,将网络结构布置成了上下两部分,看着很不方便,上图是在网上找的简易版本。

下面总结AlexNet的主要特点:

3.1. 使引入Relu激活函数减轻深度网络难以训练的问题

关于CNN网络的激活函数的讨论,SigAI公众号这篇文章总结的挺好:

另外,下面这篇论文对深度网络难以训练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之前的CNN网络,包括前面著名的LeNet-5,都使用tanh/Sigmoid作为激活函数,这类激活函数具有饱和性,在训练深层网络时会造成梯度消失问题,而AlexNet引入了非饱和的Relu激活函数,有效地缓解了梯度消失问题。

3.2. 解决深度网络的过拟合问题

一方面,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构建庞大的数据集的重要性,于是出现了像ImageNet这样超过1500万张标注图片,2200多种类别的数据集,ILSVRC2012中,AlexNet使用了150万张图片的庞大训练集,使得拥有6000万个参数的AlexNet也没出现严重过拟合问题;

另外,AlexNet在训练时使用了数据增强(data augmentation)策略,相当于进一步扩大了训练数据集;

最后,AlexNet在全连接层部分引入了一个dropout层,同样能有效防止模型出现过拟合。

3.3. 计算能力问题

尽管AlexNet的模型复杂度很大,但其利用了英伟达GPU强大的计算能力,在GPU面前,模型复杂度不是问题。

从模型的设计思路来看,其实AlexNet遵循了LeNet-5的思想,即使用交替的卷积层和池化层用于提取图像的高级语义特征,同时降低特征尺寸。然后使用全连接层/MLP作为分类层。

但是,在细节部分,ALexNet引入了很多新的元素,用于解决以上提到的CNN网络遇到的诸多问题,使得CNN网络开始重新散发光芒。

alexnet论文发表在哪

摘要:文章部分摘自 链接 。以kaggle上的猫狗数据集做训练,20000张训练图片,猫狗各10000张,5000张验证集,猫狗各2500张。

数据集链接

链接: 

提取码:6666

@[toc]

在2012年前,图像特征都是机械地计算出来的。事实上,设计一套新的特征函数、改进结果,并撰写论文是盛极一时的潮流。SIFT [Lowe, 2004]、SURF [Bay et al., 2006]、HOG(定向梯度直方图) [Dalal & Triggs, 2005] 、bags of visual words 和类似的特征提取方法占据了主导地位。

另一组研究人员,包括Yann LeCun、Geoff Hinton、Yoshua Bengio、Andrew Ng、Shun ichi Amari和Juergen Schmidhuber,想法则与众不同:他们认为特征本身应该被学习。此外,他们还认为,在合理地复杂性前提下,特征应该由多个共同学习的神经网络层组成,每个层都有可学习的参数。在机器视觉中,最底层可能检测边缘、颜色和纹理。事实上,Alex Krizhevsky、Ilya Sutskever和Geoff Hinton提出了一种新的卷积神经网络变体AlexNet。在2012年ImageNet挑战赛中取得了轰动一时的成绩。AlexNet 以 Alex Krizhevsky 的名字命名,他是论文 [Krizhevsky et al., 2012] 的第一作者。

有趣的是,在网络的最底层,模型学习到了一些类似于传统滤波器的特征抽取器。 图1 是从AlexNet论文 [Krizhevsky et al., 2012] 复制的,描述了底层图像特征。

AlexNet的更高层建立在这些底层表示的基础上,以表示更大的特征,如眼睛、鼻子、草叶等等。而更高的层可以检测整个物体,如人、飞机、狗或飞盘。最终的隐藏神经元可以学习图像的综合表示,从而使属于不同类别的数据易于区分。尽管一直有一群执着的研究者不断钻研,试图学习视觉数据的逐级表征,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尝试都未有突破。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突破出现在2012年。2012年,AlexNet横空出世。它首次证明了学习到的特征可以超越手工设计的特征。它一举打破了计算机视觉研究的现状。 AlexNet使用了8层卷积神经网络,并以很大的优势赢得了2012年ImageNet图像识别挑战赛。

AlexNet和LeNet的设计理念非常相似,但也存在显著差异。 首先,AlexNet比相对较小的LeNet5要深得多。 AlexNet由八层组成:五个卷积层、两个全连接隐藏层和一个全连接输出层。 其次,AlexNet使用ReLU而不是sigmoid作为其激活函数。

测试模型是否正确

把原来ALexNet最后的全连接层的神经元数目减少了一些方便训练,最后的验证准确度差不多86%左右,训练参数7057474个。

大部分论文都在期刊上发表,CN期刊。

少数的是发表到国外的期刊,或者直接是在杂志的官网上线,比如SCI。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发表CN期刊就可以了。

期刊,定期出版的刊物。如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等。由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刊物。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领取《期刊出版许可证》。

广义上分类

从广义上来讲,期刊的分类,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过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业内部交流的期刊(一般只限行业内交流不公开发行),但也是合法期刊的一种,一般正式期刊都经历过非正式期刊过程。

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方针。

“国内统一刊号”是“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即“CN号”,它是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分配给连续出版物的代号。“国际刊号”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即“ISSN号”,我国大部分期刊都配有“ISSN号”。

此外,正像报纸一样,期刊也可以不同的角度分类。有多少个角度就有多少种分类的结果,角度太多则流于繁琐。一般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分类:

按学科分类

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为代表,将期刊分为五个基本部类:

(1)思想(2)哲学(3)社会科学(4)自然科学(5)综合性刊物。在基本部类中,又分为若干大类,如社会科学分为社会科学总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

按内容分类

以《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为代表,将期刊分为四大类:

(1)一般期刊,强调知识性与趣味性,读者面广,如我国的《人民画报》、《大众电影》,美国的《时代》、《读者文摘》等;

(2)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评论等文章,以专业工作者为主要对象;

(3)行业期刊,主要报道各行各业的产品、市场行情、经营管理进展与动态,如中国的《摩托车信息》、《家具》、日本的《办公室设备与产品》等;

(4)检索期刊,如我国的《全国报刊索引》、《全国新书目》,美国的《化学文摘》等。

按学术地位分类

可分为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通常所说的普刊)两大类。

关于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或若干领域)中最能反映该学科的学术水平,信息量大,利用率高,受到普遍重视的权威性期刊。

alexnet论文发表时间

摘要:文章部分摘自 链接 。以kaggle上的猫狗数据集做训练,20000张训练图片,猫狗各10000张,5000张验证集,猫狗各2500张。

数据集链接

链接: 

提取码:6666

@[toc]

在2012年前,图像特征都是机械地计算出来的。事实上,设计一套新的特征函数、改进结果,并撰写论文是盛极一时的潮流。SIFT [Lowe, 2004]、SURF [Bay et al., 2006]、HOG(定向梯度直方图) [Dalal & Triggs, 2005] 、bags of visual words 和类似的特征提取方法占据了主导地位。

另一组研究人员,包括Yann LeCun、Geoff Hinton、Yoshua Bengio、Andrew Ng、Shun ichi Amari和Juergen Schmidhuber,想法则与众不同:他们认为特征本身应该被学习。此外,他们还认为,在合理地复杂性前提下,特征应该由多个共同学习的神经网络层组成,每个层都有可学习的参数。在机器视觉中,最底层可能检测边缘、颜色和纹理。事实上,Alex Krizhevsky、Ilya Sutskever和Geoff Hinton提出了一种新的卷积神经网络变体AlexNet。在2012年ImageNet挑战赛中取得了轰动一时的成绩。AlexNet 以 Alex Krizhevsky 的名字命名,他是论文 [Krizhevsky et al., 2012] 的第一作者。

有趣的是,在网络的最底层,模型学习到了一些类似于传统滤波器的特征抽取器。 图1 是从AlexNet论文 [Krizhevsky et al., 2012] 复制的,描述了底层图像特征。

AlexNet的更高层建立在这些底层表示的基础上,以表示更大的特征,如眼睛、鼻子、草叶等等。而更高的层可以检测整个物体,如人、飞机、狗或飞盘。最终的隐藏神经元可以学习图像的综合表示,从而使属于不同类别的数据易于区分。尽管一直有一群执着的研究者不断钻研,试图学习视觉数据的逐级表征,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尝试都未有突破。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突破出现在2012年。2012年,AlexNet横空出世。它首次证明了学习到的特征可以超越手工设计的特征。它一举打破了计算机视觉研究的现状。 AlexNet使用了8层卷积神经网络,并以很大的优势赢得了2012年ImageNet图像识别挑战赛。

AlexNet和LeNet的设计理念非常相似,但也存在显著差异。 首先,AlexNet比相对较小的LeNet5要深得多。 AlexNet由八层组成:五个卷积层、两个全连接隐藏层和一个全连接输出层。 其次,AlexNet使用ReLU而不是sigmoid作为其激活函数。

测试模型是否正确

把原来ALexNet最后的全连接层的神经元数目减少了一些方便训练,最后的验证准确度差不多86%左右,训练参数7057474个。

论文中转 : ImageNet Classification with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自Le Net-5在1998年提出以后,时隔14年,AlexNet横空问世,在2012年ImageNet竞赛中以冠军的成绩笑傲群雄,也就是从那时起,更多更优秀的网络被相继提出。论文第一作者是来自多伦多大学的Alex Krizhevsky,因此网络称为Alex Net。

在论文中,作者训练了一个大而深(相比于之前)的卷积网络用于ImageNet比赛,将120万高分辨图像分为1000个类别。在测试集上,分别达到了37.5%的top-1错误率和17.0%的top-5错误率,超越了先前最好的网络。网络共有600万参数,65万个神经元,5个卷积层加3个全连接层,输出为1000类别。为了防止过拟合,作者采用了数据扩充和dropout正则法,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非常有效;为了加快训练速度,作者采用了两块并行的GPU同时对特征图进行运算。

由于采用了双GPU模式,所以结构图呈现的是上图的样子,下面引用一张博客作者 chenyuping666 文章的图片,可以详细的了解网络内部结构与实现细节。

从上图可以看到,输入为227×227×3的图像

在conv1中 ,卷积核大小为11×11,步长为4,通道数为96(每台GPU运算48个,下同),经过激活函数Relu激活后,采用最大池化(size=3×3,stride=2),标准化,输出为27×27×96。

在conv2中 ,卷积核大小为5×5,步长为1,通道数256,先对输入特征图扩展像素为31×31(pad=2),然后卷积,激活,池化(size=3×3,stride=2),标准化,输出特征图为13×13×256。

在conv3,conv4中 ,卷积核大小都为3×3,步长为1,pad=1,通道数为384,经过激活后输出特征图为13×13×384。

在conv5中 ,卷积核大小都为3×3,步长为1,通道数为256,经过激活,池化后输出特征图为6×6×256。

在fcn6,fcn7中 ,共有4096个神经元,采用了dropout技术防止过拟合。

在fcn8 ,也就是最后一层,采用softmax输出1000个类别。

相比于之前的网络,AlexNet为何能取得比较好的结果呢,从作者的论文中可以发现以下几点:

3.1 非线性激活函数Relu 在之前一般使用tanh(x)或sigmoid作为激活函数,但这些饱和的线性函数在梯度的计算上非常缓慢,并且容易产生梯度消失问题。Relu的出现使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在基于cifar-10数据集的标准四层网络测试中,采用tanh和Relu作为激活函数使error rate达到0.25所用的时间,Relu比tanh快大约6倍。

3.2 多个GPU 作者认为计算资源的大小限制了网络的大小,要想训练大的网络结构,必须拥有足够的计算资源。120万的数据集太大以至于单个GPU不足以匹配,因此作者将网络的计算任务分配到两个GPU上执行。目前GPU特别适合做并行化,因为一个GPU可以直接从另一个GPU读和写内容,而不需要经过主机内存。

3.3 局部响应归一化(LRN)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Local Response Normalization的方法,分别将top-1和top-5错误率降低了1.4%和1.2%。作者在文中提到,如果训练样本产生一个正输入到Relu,网络只会在那个特定神经元上学习,但是引入局部响应正则化后,提高了网络的泛化能力。这种响应归一化会产生一种由某一神经元所激发的横向抑制,为由使用不同卷积核计算的神经元输出之中的“big activities”创造竞争。

3.4 重叠池化 一般的池化操作因为没有重叠,所以pool_size 和 stride是相等的。例如6×6的图像在size=2×2的池化后,输出为3×3,但是本文使用的size

论文在那发表

在期刊上发表,需要根据你的专业和要求来选择期刊,比如建筑、经济、医学等等。对论文上网有没有要求,比如知网、万方、维普等。建议在参加评审前1-2年准备好论文。具体以当地评审要求为准。发表论文前一定要查看自己省份对评审论文的要求,各省对论文发表的要求有细微的差别,一般来说文章字数在2000~5000 字左右。每个单位对于评职称都会有相关的文件要求,比如:论文必须发表在国内正规刊物上,有CN刊号和ISSN刊号,或者明确强调需要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录的刊物,这些都是要求。提前搞懂这些要求,才能更好地按照要求去准备论文。要了解清楚时间,这里说的时间,包含:版面时间、见刊时间、上网时间三个。(1)版面时间:每家杂志社都会提前收稿,或者收稿很慢,如果组稿编辑告诉你22年12月版面,1月出刊,则意思就是你的论文会刊登在22年的12月版面上,为什么说这个问题,因为有的用人单位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当年内,所以即使它是1月出刊,但是版面在22年12月,也是符合单位评职称要求的;(2)见刊时间:见刊时间就是作者看到论文发表被刊登在杂志里的时间,因为单位在评职称事,都会要求拿上论文发表所在刊物杂志,所以见刊时间很重要;(3)上网时间:上网就是我们说的论文被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龙源等)收录了,上网时间一般在见刊时间1-3个月内,了解这个时间,是因为有的单位对于论文发表的认可,单单见到刊物是不算的,必须要被数据库收录了才能评职称。

大部分论文都在期刊上发表,CN期刊。

少数的是发表到国外的期刊,或者直接是在杂志的官网上线,比如SCI。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发表CN期刊就可以了。

期刊,定期出版的刊物。如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等。由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刊物。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领取《期刊出版许可证》。

广义上分类

从广义上来讲,期刊的分类,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过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业内部交流的期刊(一般只限行业内交流不公开发行),但也是合法期刊的一种,一般正式期刊都经历过非正式期刊过程。

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方针。

“国内统一刊号”是“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即“CN号”,它是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分配给连续出版物的代号。“国际刊号”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即“ISSN号”,我国大部分期刊都配有“ISSN号”。

此外,正像报纸一样,期刊也可以不同的角度分类。有多少个角度就有多少种分类的结果,角度太多则流于繁琐。一般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分类:

按学科分类

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为代表,将期刊分为五个基本部类:

(1)思想(2)哲学(3)社会科学(4)自然科学(5)综合性刊物。在基本部类中,又分为若干大类,如社会科学分为社会科学总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

按内容分类

以《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为代表,将期刊分为四大类:

(1)一般期刊,强调知识性与趣味性,读者面广,如我国的《人民画报》、《大众电影》,美国的《时代》、《读者文摘》等;

(2)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评论等文章,以专业工作者为主要对象;

(3)行业期刊,主要报道各行各业的产品、市场行情、经营管理进展与动态,如中国的《摩托车信息》、《家具》、日本的《办公室设备与产品》等;

(4)检索期刊,如我国的《全国报刊索引》、《全国新书目》,美国的《化学文摘》等。

按学术地位分类

可分为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通常所说的普刊)两大类。

关于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或若干领域)中最能反映该学科的学术水平,信息量大,利用率高,受到普遍重视的权威性期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