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智能驾驶汽车外网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3 16:30:45

智能驾驶汽车外网论文发表

智能汽车”是在普通车辆的基础上增加先进的传感器(如雷达、摄像等)、控制器及执行器等装置,通过车载传感系统和信息终端实现与人—车—路—云等的信息交换,使车辆具备智能的环境感知能力,使之能够自动分析车辆行驶的安全和及时处理突发状况,通过AI替代人为操作,并实现车辆按照人的意愿到达目的地并获得良好的交互体验。智能汽车主要内容是智能驾驶,主要是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对车辆所在道路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并与道路资料库中的数据相结合,使其在智能交通网络的环境下,能够准确寻找到通往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并且利用驾驶控制系统,对道路状况信息进行获取及分析,同时通过调整车辆速度来保持车辆与其他车辆的安全距离,避免在行驶过程中与其他车辆发生安全事故。若因系统故障发生事故,则自动启动紧急报警系统,并联络指挥中心报告位置以及其他关键信息,以便辅助救援行动等。智能汽车综合系统主要包括智能驾驶系统、生活服务系统、安全防护系统、位置服务系统以及用车服务系统等。智能汽车包括三大要素:车辆主体、驾驶系统和服务体系。基于此,各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智能汽车的研究,随着以互联网、通信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的产业创新和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创新,汽车产业正迎来承接着第四次重大变革的时代——智能汽车时代。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

易车讯 日前,2021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正在北京举办,本次峰会聚焦自动驾驶汽车数据安全、车路协同等热点。在主题峰会第四场“自动驾驶与道路安全”,各位嘉宾先后发表了主题演讲。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俞春俊在致辞中指出,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总体平稳,且稳中向好,随着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的快速发展,数据安全已成为道路交通管理的新课题,亟需突破,应持续加强自动驾驶安全技术研发,厚积薄发,从战略、战术、操作等多层面、多维度展开,提升自动驾驶汽车安全管理,推进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评价水平,解决辅助驾驶汽车的安全问题。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总工程师陈渌萍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整车信息安全威胁分析及渗透实践”进行了分享,基于对目前的安全威胁分析和渗透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专业的建议,希望政府部门、行业组织、整车厂供应商以及第三方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发展相关政策法规体系、标准体系,提高安全风险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健全配套服务,共同构筑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的良好生态。

清华大学国强教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百度阿波罗智能交通联合研究中心管委会委员聂再清以“数据驱动的车路协同”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他认为现有的自动驾驶方案以单车智能为主,未来一定会走向车路协同,但是会衍生出不同的方案。数据是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的关键,要保障数据安全可靠,基于真实场景的公开数据集,架起研究和实际落地之间的“桥梁”。

蘑菇车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邓志伟在“单车智能+车路协同,多重冗余下的自动驾驶安全之道”的主题分享中表示,安全至上是自动驾驶落地的基础和前提,而自动驾驶是一项系统工程,想要达到更高的安全,一定要通过单车智能加上车路协同的方案才能满足这个需求。蘑菇车联通过“单车智能+车路协同+AI云平台全局协同”的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兼顾自动驾驶安全的两大关键因素——全面性和即时性,实现了更加安全可靠的感知,助力城市级自动驾驶公共出行和公共服务。

英伟达中国区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刘通在主题演讲“NVIDIA面向软件定义汽车的持续创新”中表示,从以往谈论的交通工具与道路安全,到今天的自动驾驶与道路安全,这是一个很大的跨越,未来所有大型交通工具都将具备自动驾驶能力,人工智能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也是最难、最大的场景,英伟达将通过一系列更深层次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应用,让软件定义的汽车真正走向自动驾驶,有效提升并保障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上海银基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单宏寅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谁偷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的演讲,他表示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链涵盖汽车设计、生产、销售、使用、运维等各个环节,面临的数据安全风险是多样性、多场景的,任何一个环节的数据泄露都有可能对自动驾驶产生难以预估的影响,需要强化对于数据安全的保障,银基将依托自身的车联网安全业务体系,提升车辆数据安全,助力自动驾驶高质量发展。

联通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然懋的演讲围绕“车路协同的思考与实践”展开,他认为车路协同是自动驾驶中国方案演进的必由之路,车辆智能化、道路智能化和网络智能化是车路协同的三要素,而泛在化、场景化、高可用的网络是靠谱的车路协同的基础,联通智网依托中国联通5G通信网络,凭借多年的经验与协同创新,面向多个行业打造了专业化、多网络协同、多场景融合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与服务,助力自动驾驶安全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安永咨询公司合伙人Matthias Bandemer以“汽车软件升级试点管理办法”为主题发表了演讲,他表示在自动驾驶汽车生态系统中,软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软件升级与更新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自动驾驶汽车软件升级需要保证数据包来源、安装过程、可溯源性等各方面的安全,已经在IT领域建立起来的通用安全措施,也必须适用于汽车生态系统,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智能网联汽车是我国5G时代的重要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企业已经多处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环节,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也呈快速增趋势。从投融资看,股权投融资数量减少,IPO数量增多,产业正在向成熟阶段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四维图新(002405)、海格通信(002465)、凯龙高科(300912)、华域汽车(600741)、科大讯飞(002230)、上汽集团(600104)等。

本文核心数据包含: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和应用是我国科技创新支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容,从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链结构来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上游行业有:感知系统制造业,包含摄像头制造业、雷达制造业和高精地图与定位系统设计行业等;控制系统制造业,包含有算法设计行业、芯片制造业和操作系统供应业等;通讯系统制造业,包含有电子电器架构制造业和云平台设计行业。

产业链中游行业有执行系统制造业和整车制造行业,执行系统行业中包含了ADAS系统、智能中控和语音交互等的设计和制造行业。

产业链下游主要为开发测试和运营的行业,包含有开发测试业、出行服务业和物流服务业等。

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全景图来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涵盖了互联网产业和汽车产业的诸多企业,并且我国国产企业已经在产业链多个环节完成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中,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有中科创达、德赛西威、路畅科技、科大讯飞、傲硕科技、东软集团等。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现状

——总体情况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进步、产品持续迭代升级以及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发展颠覆性改变,大批互联网公司涌入国内市场,以跨界合作方式切入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上汽、北汽、长安、广汽等传统车企开始研发、测试和推出智能网联车型。

目前,我国企业已经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各个产业链环节中的大部分生产环节,从而引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实现由大变强。根据iResearch统计数据,2016-2020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呈现连续上涨趋势,2020年产业规模增长到了2556亿元,同比增长54.3%。

——上游情况

智能网联汽车的上游行业包含感知系统、控制系统和通讯系统制造业。不过在智能网联汽车制造中,上游环节最重要的是感知系统。当前自动驾驶环境感知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摄像头主导、配合毫米波雷达等低成本传感器的视觉主导方案;另一种则以激光雷达为主导,配合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感端元器件。

在车载摄像头市场方面,据统计,2015-2020年中国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20年有望达到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过32%。

在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方面,24GHz目前大量应用于汽车的盲点监测、变道辅助,2015-2019年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约为57亿元,同比增长35.7%,预计2020年中国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航规模增长到75亿元。

在激光雷达市场现状方面,激光雷达被认为是汽车市场自动驾驶车辆开发和运行的关键部件。该技术是光检测和测距的简称,它使用激光计算物体的距离,这些激光的光脉冲会生成这些物体的3D信息。

2016-2019年,我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我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1.9亿元扩大到4.5亿元,2019年中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超过2016年的2倍。预计2020年中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达到6.7亿元。

——中游情况

从执行系统中最重要的ADAS系统市场现状来看,ADAS系统主要的功能在于感知道路环境以及做出相应决策上,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迅速发展,ADAS市场增长迅速。随着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开发和突破,ADAS系统应用将在中低端汽车市场开始推广。

而规模经济优势助力厂商降低成本,进一步推动ADAS系统市场的增长。2016-2019年中国ADAS系统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9年ADAS市场规模约为542亿元,同比45.7%,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增长到800亿元。

在智能联网汽车整车方面,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的《AI智能下的汽车产业裂变——中国汽车企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报告(2019)》,2018年智能网联新车型渗透率达到31.1%,相较2016年增长近5倍;

2018年中国品牌智能网联新车型渗透率达到35.3%,相较2016年增长15倍。《报告》预计到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新车型渗透率将达到51.6%。初步估计,2020年我国智能汽车销量约为1306万辆。

——下游情况

智能网联汽车的下游应用端主要包括有出行、物流、城市交通管理等场景,在出行场景、物流场景等领域我国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尝试,例如滴滴出行利用自动驾驶车辆在收集路测数据的同时提升研发效率。

智能网联汽车核心系统部件以外资占主导

目前全球ADAS系统集成商主要由海外零部件巨头垄断,如博世、大陆、德尔福、电装、奥托立夫等,全球前五名的系统集成商占据超过65%的市场份额。

从智能网联汽车核心的汽车电子领域竞争格局来看,2019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份额中,绝大部分都属于外资企业,根据赛迪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中,德国博世、德国大陆和日本电装的市场份额占比位列前三位,分别占比为16.6%、10.8%和9.8%;而前十名企业中中国国内企业数量稀少。

政策加码,市场前景广阔

2015-2021年随着5G的不断普及,国内为了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打通汽车、通信、交通等各方面关联方,协同发展。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汽车领域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高地,我国智能汽车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车联网汽车的数量不断增加,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规模预计也将呈现连续增长趋势。到2026年,预计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将达到5859亿元。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ICV)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汽车驾驶论文发表

随着汽车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家庭,驾驶技术就让我们越来越重视了。下面是由我整理的驾驶技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浅谈汽车节油驾驶技术

【摘 要】全球能源十分紧缺,这种形势相当严峻,因此各种节能技术节能 措施 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然而由于我国能源形势并不乐观,加上在整体能源消耗中,汽车耗能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石油主要是从国外进口,因此节能在我国更是一项紧迫任务。影响汽车燃料消耗量的因素主要有车辆技术、道路环境条件及汽车运用三大方面, 汽车操纵者对车辆的操控行为即汽车驾驶是汽车运用方面影响汽车燃料消耗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影响汽车油耗的因素,并对目前常用的驾驶节油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汽车节油;驾驶技术;节油措施

1.影响汽车油耗的关键因素

1.1驾驶员的驾驶习惯

司机驾驶技术水平的高低会导致油耗的多少。随着汽车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家庭,我国非专业驾驶员越来越多,有些驾驶员的不良驾驶习惯,会导致油耗增加。驾驶技术熟练的司机要比普通司机节约8%-10%的燃油。如果车辆过重也会导致在行驶过程中消耗更多燃油,有些司机习惯把后备箱当成储藏室,一些非必要的生活用品堆积在车内,这些都是导致汽车大量耗油的因素之一。此外在加油门的时候一定要平缓,不要猛踩油门,若车辆停止后猛踩油门踏板或者用力踩刹车都会增加车辆的耗油量,开车不要开快车。红灯或停车,应提前收油并尽可能减少刹车次数。

1.2发动机技术

发动机对车来说就是心脏,是核心部分,因此发动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车辆本身的性能。目前汽车发动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其中日本汽车公司在发动机的经济性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与国外成熟的发动机生厂商相比较,我国在技术方面与其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仍然还没有掌握。汽油发动机在目前车辆中被广泛使用,但与柴油发动机相比较,在燃烧效率方面远远不如柴油发动机,所以在节能方面也不如柴油发动机,因此今后的乘用车中可以将柴油发动机作为发动机的首选,也是研究节能技术的一个重点。

1.3车身的风阻系数

风阻是车辆行驶时来自空气的阻力,汽车车身质量是影响风阻的直接原因。若汽车行驶速度比较低时,风阻对汽车燃料消耗的影响不大,但是汽车若要高速行驶时车身的风阻对汽车燃料的消耗远远大于汽车克服地面的摩擦力所消耗的燃料量。因此减小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风阻系数对于节能是很重要的课程,减少风阻系数的措施有降低汽车自身重量以及将汽车车身设计成流线型,这些都能减少空气阻力,有利于汽车节能。

2.汽车驾驶节油 方法

2.1提高驾驶技术

驾驶员的驾驶技术水平是影响汽车运行油耗的最大因素,因此驾驶员掌握合理的驾驶方法对于节能是很有效果的。

2.1.1预燃保温

控制发动机的温度可以有效的减少燃油消耗。通常情况下发动机的温度应该控制在80oC-90oC之间,如果发动机温度过高,不但燃料不能充分燃烧,也会降低发动机油润滑效果,使得摩擦系数加大,机器运转时就会收到更大的阻力,这进一步增加了燃料消耗。通常在夏季气温比较高,汽车预热时间大大缩短,一般只要启动汽车让其预热1-2rain就可以,但是在冬季的时候,由于户外温度过低,汽车预热的时间就要长一些,可以让汽车缓慢行驶两公里自然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发动机的磨损,并能够使润滑系统更好的工作,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

2.1.2平稳起步

汽车的启动包括平路启动和斜坡启动两部分。汽车在平路上启动时首先左脚踩下离合器踏板,将挡位置于1档,然后左脚缓慢抬起离合器踏板,同时右腿轻踩加速器,然后慢慢抬起离合器踏板,车辆平稳起步后,变换挡位到2档,尽可能不用低挡行驶。在汽车起步这个过程中,实现平滑启动,让发动机转速和车速协调好,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实现良好的节油效果。

2.1.3中速行驶

司机应该根据道路状况,车辆的负载条件来使车辆在经济的车速下行驶,司机有可能在实际驾驶车辆时对道路情况不熟悉,可能不能确定车辆是否在经济速度下运行,这时候司机可以参照发动机的转速,看转速是否在经济速度的状态下,通常情况下发动机运行在一个适度的速度时最省油。

2.2养成良好车辆保养习惯

2.2.1发动机

发动机就是汽车的心脏,如果发动机损坏,直接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耗油量和性能等。常见的发动机故障主要有以下八种原因:不按期保养、机油变质及机油滤芯不畅、空气滤芯堵塞、进气管道过脏、曲轴箱油泥过多、燃油系统保养不善、水箱生锈结垢以及冷却系统状况不良。空气滤芯要定期进行清洁,进气管道要时常清洁才能保证进气的顺畅,使燃油充分燃烧。

2.2.2保持标准胎压和正确的前轮定位

要养成定期检查轮胎气压的习惯,如果轮胎内压力过高容易引起轮胎爆胎,此外也会加速避震器的损耗增。但是如果轮胎内的压力过低时,加大了轮胎在滚动过程中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造成轮胎的损耗也会多消耗一部分燃料。此外,确保正确的前轮定位是必要的,若前束不平衡,在加大轮胎磨损的同事也会增加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阻力,油耗也越来越多。

2.2.3机油的更换及选择

当我们更换机油时一般集中在油的级别和粘度两个指标上,如果机油的粘稠度比较高,这样的机油流动性就会很差,可能会损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在高温和重载荷下工作条件下采用这种机油比较合适。低温,低负荷下工作的条件下就比较适合使用比较稀释的机油。

2.3培养良好的驾驶习惯

司机在驾驶车辆时要时刻关注道路情况,尽量减少车辆紧急制动、猛加油门或者急转弯,车辆在道路行驶时司机不仅要看正前方的车辆,也要时刻关注前两三辆车的行驶情况,如发生事故可以做到提前采取避让措施。车辆在切忌低档高速行驶;通常汽车预热的时候可以让汽车缓慢行驶两公里自然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发动机的磨损,并能够使润滑系统更好的工作,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

2.4行车温度控制

行车温度包括冷却水温度、机油温度、齿轮油温度,其中发动机冷却水温度对车辆油耗影响很大。正常的发动机冷却水温度,可以保持发动机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第一次将油箱加满,记录行驶里程,之后再次加满油箱,记录这次的加油量以及这次能够行驶的里程,将第二次记录的里程数与第一次记录里程数进行相减,得到一个差值,用第二次加油量与这个差值进行相除,得到的值乘一百就是车辆的百公里要耗费的实际油量(加油量÷公里数×100=百公里耗油量),也可以通过这个实验得到多组数据,对这些数据求平均值,即可得到油耗的均值。燃油经济性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研究。因此,如何节省汽车燃料还是不能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方面。

2.5合理使用汽车空调

车速低于60km/h时, 可以打开车窗通风,或者只用空调的通风功能, 不必开空调制冷功能,这样空调的压缩机就不会启动,不会消耗发动机的功率,节省燃油。如果车速超过80km/h时,应关闭车窗开启空调调节车内空气,避免开窗空气阻力变大,且空调的温度不应设定过低,以人体感觉舒适为原则。

3. 总结

我国由于汽车业的高速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私家车的使用,造成我过石油供应和需求的差距越拉越大。有数据显示,60%的原油被提炼成了汽油,而这些汽油正是被越来越多的汽车所消耗。驾驶节能在节省燃油、减少废气的排放的同时,也能有效降低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了零部件的磨损,提高车辆的使用寿命。因此,汽车的节能技术的研究对我国汽车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大增.浅谈汽车驾驶中的节油技巧[J].企业技术开发,2011(3).

[2]吴浩硅.汽车驾驶与维护技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师建海.浅谈汽车驾驶技术与汽车油耗的影响[J].中国电子商务,2011(5).

[4]曾诚,蔡凤田,刘莉等.不同驾驶操作方法下的汽车运行燃料消耗量分析[J].汽车节能,2010(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驾驶技术论文

浅谈汽车驾驶员在特殊条件下 延长柴油车的使用寿命 在特殊条件下,影响柴油车使用寿命的因 素很多,但对汽车驾驶员来讲,主要是驾驶操 作是否正确等方面的因素,直接影响柴油车 的使用寿命。下面结合使用经验,谈一谈在特 殊条 、 件下延长柴油车的使用寿命。 一、特殊条件下的正确驾驶 正确的驾驶习惯包括预热升温、轻踏缓 抬、平稳行驶、适时换档、爬坡自如、掌握温 度及避免沙尘等一整套合理的操作方法,对 在特殊条件下延长柴油车使用寿命有直接 影响。 1、冷起动后或熄火前不能猛轰油门 柴油机冷起动后,应立即松开起动按钮和 抬起油门踏板,以减少供油量,并拧动怠速调 整旋钮,使柴油车控制在600一soor/min内, 运转到温度上升至50℃后,再调低到柴油机 最低稳定空转转速工作或加载起步,切不可 在冷起动后,随即 一 猛轰油门。 柴油机在熄火之前,应怠速运转3一smin, 使其冷却均匀,然后稍加油门提高转速2一3 秒使各部件机件表面得到充分润滑,再断油 熄火,但对装有进气增压装置的柴油机绝不 能在熄火前,猛轰油门,这是因为: 第一,冷起动后的柴油机水温低,机油粘 度大,机油不能迅速进人机件摩擦副间,如果 这时猛轰油门,突然改变柴油机负荷或转速 将使柴油机运动件摩擦表面的润滑条件极 差:甚至干摩擦,必将使机件磨损加剧。 第二.当柴油机生作温度低时猛轰油 、 门,喷油量增加,可燃混 ’ 合气的形成恶化, 燃烧不完全,使部分未燃烧的柴油冲洗气 缸壁油膜,必将增大气缸与活塞环磨损速 率,且燃油沿气缸壁下窜,流人油底壳稀释 机油。 第三增压柴油机在冷起动后或熄火前不 能猛轰油门。由于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转子轴 采用浮动轴承,且远离机油泵,冷起动后,流 动较慢的机油不可能迅速到位起润滑作用。 应怠速运转几分钟,待机油达到一定的温度 和压力后方可增大负荷,以免突然加本负荷 使轴承干摩擦而损坏。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工 作转速可达7000一ro0000r/min,若熄火前猛轰 油门,机油泵因柴油机停车而已停止向润滑 油道供油,但增压器转子由于惯性作用仍可 高速运转l分钟以上,转子轴承便在没有足 够机油润滑的条件下运转,甚至干摩擦致使 增压器在很短时间内损坏。 2、柴油机不能长时间怠速运转 长时间怠速运转对延长柴油车的使用寿 命极为不利,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若柴油机在低温的情况下长时间怠 速运转,由于柴油机转速低,喷油泵转速也 低,柴油喷射速度慢,进气涡流强度减弱,燃 油不能喷成良好的雾状,难以与空气迅速形 成良好的混合气燃烧,使缸内积炭量增大,易 堵塞喷油器的喷孔。 第二,由于柴油机温度低,柴油粘度大, 部分未燃烧的柴油冲刷缸壁上的润滑油膜, 造成活塞、活塞环与缸壁的磨损加快,柴油还 会受燃气温度的影响形成胶质,将活塞环粘 结在环槽内而失去弹性,从而导致气缸密封 不严,漏气量增加,甚至造成拉缸事故。 第三,由于柴油机工作转速低,机油泵油 不足,不仅不能保证发动机有良好的润滑,还 因不能保证 . 机油喷嘴向活塞底部喷油冷却燃 烧室,使燃烧室内不能保证柴油油膜好的最 佳蒸发温度(330℃~360℃),造成混合气形成 不良,燃烧不完全,不利于柴油机使用寿命的 延长。 二、柴油车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汽车在高温低温、高原和山区条件下使用 情况特殊,驾驶员必须根据情况采取一些必 要的措施,以减少机件磨损,延长汽车使用寿 命。 1、高温对柴油车使用的影响及改进 在高温环境里,发动机冷却系的散热能力 变差,发动机容易过热,汽车各总成温度升 高,润滑油粘度下降,加之润滑油在高温条件 下容易氧化变质,使润滑性能变坏,炎热干燥 空气中灰尘多,炎热潮湿空气中水蒸气浓度 大,灰尘进人气缸会形成磨料加速机件磨损, 水蒸气进人气缸会加速机件腐蚀损坏,因此, 在高温条件下,使用车辆,须采取加强冷却, 改善润滑等措施,具体如下: . 第一,适当提高发动机风扇皮带紧度,保 证通风;清除冷却系水垢,提高散热能力;注 意检查冷却水量与密封情况。如果条件允许, 可增加风扇叶片数目或加大叶片角度,增设 防护圈,换用大蓄水量的散热器等。 第二,注意检查各润滑油面高度与润滑油 粘度,适当缩短换油周期。在炽热多尘地区, 加强空气滤清器的清洁保养工件,如有可能 可加装机油散热器和使用优质润滑油。 第三,认真检查轮胎气压,勿因气压过高 造成轮胎爆裂损坏。 2、低温对柴油车使用的影响及改进 在低温环境里,对机件有不利影响为:润 滑油粘稠,流动性降低,润滑性能变差,燃烧 雾化不良,混人机油,使机油品质变坏;橡 胶、塑料等制品容易变脆;冷却水套有可能被 冷却水结冰胀裂,针对此情况在低温条件下、 须作好汽车保温和预热工作。·二 第一,做好低温下起动前的准备工作、 (1)使用凝点比当地最低气温低3℃一5℃的‘ 冬季用柴油,以保证柴油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和蒸发性,便于柴油喷人气缸后能与空气形 成良好的混合气而发火燃烧;(2)为改善机 油的润滑条件,可选用在低温时粘度增加不 大的冬季润滑油;(3)调高电解液密度,做好 蓄电池的保温工作,并在使用中尽量少用起 动机和及时进行补充充电,以保证蓄电池有 足够的电容量;(4)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可使 用低温起动装置进行起动,如斯太尔91系列 汽车温度较低时,起动前,需拉出起动加浓装 置手柄,以提供过量燃料助燃,起动后,必须 将加浓手柄推至原位。 第二,给发动机加装保温套,通常可用皮 革或帆布按发动机覃缝制成机套,内充棉花 或毛毡等保温材料。 第三,水冷却在冬季最好灌注防冻液。 3、高原、山区对机件磨损的影响 高原、山区,由于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 薄、坡陡、路窄、弯多,对汽车机件寿命影响 的因素是:空气密度低,混合气变浓,燃烧不 完全,发动机功率不足,汽车须经常使用低档 行驶,发动机转速与温度高磨损大。山区,坡 道行驶制动频繁,摩擦衬片磨损加剧,连续摩 擦产生的高热会使摩擦衬片表面烧毁或碎 裂。为此,在高原山区驾驶汽车可采取如下措 施: 第一,在散热器前面加淋水管,汽车上长 坡时,对散热器喷水,加强冷却,预防发动机 过热。第二,制动器间隙要勤检查,适时更换 摩擦衬片,汽车下长坡时,可对制动鼓淋水冷 却,防止摩擦衬片烧毁。 4、控制装载的质t 必须严格控制汽车的最大装载质量。在汽 车制造厂规定的范围内,如果超载、各总成部 件工作负荷增加,零件磨损速度明显加快使 工作状况趋于不稳定。冬季易发生车轴断裂, 零件损坏。而夏季爆胎则大为突出。柴油机长 时间处于大负荷状态下工作,会造成柴油机 过热而增加磨损,从而影响柴油车的使用寿 命。另外汽车除了须按规定重量装载外,还应 注意载荷分布均匀,因为装载偏置,也会造成 个别机件或总成的损坏。

汽车驾驶员论文发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百姓的家中,汽车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交通事故每天都在重复地上演,据了解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已经突破10万,令人触目惊心。交通事故离我们有多远?为什么?有没有杜绝的办法?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千万次的问,每一名汽车驾驶员在开车上路之前,不但要掌握交通法律法规及汽车机械常识,更要了解安全行车常识,因为,这是减少交通事故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一、自觉遵守“交法”法是用来规范驾驶员的行为,以确保交通安全及车辆行驶畅通为目的。法大部分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是为了行车安全,而不是为了做给交通警察看。如果每一个汽车驾驶员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那么,遵守交通法规就真正成为了自觉的行动。然而,有相当一部分汽车驾驶员并做不到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在没有交通警察或电子眼监控的路面,超速行驶闯红灯的现象可以说是。恰恰就是因为这些人对交通法规的漠视,不但保证不了自身的安全,还使很多无辜者惨遭不幸。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您自觉遵守法。二、熟练掌握“机常”熟练掌握机械常识对行车安全是非常必要的,但大部分人认为,我会开车就行了,学那么多有什么用。常言道:艺不压身。多学一些知识不会成为自己的负担,相反,在驾车中会减少一分危险、增添一分自信。其实,只是希望大家能够掌握一些机械常识,并不是让人人都成为汽车理论或故障分析专家。比如说,如果你知道刹车的工作原理,在刹车时刹车片与刹车盘或刹车鼓摩擦产生阻力,从而降低车辆行驶速度直至完全停止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刹车片与刹车盘或刹车鼓摩擦产生阻力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热能,尤其是车辆在下长坡时,如果长时间踩刹车就会使刹车系统过热,导致刹车失灵或起火。如果掌握这些知识就不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下长坡采用点刹或降低挡位的办法,不使用空挡滑行,随时保持正确的操作与合理的车速,才能确保行车安全。三、集中精力驾驶《北京市实施<>办法》中 第九十七条规定,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200元罚款:(一)拨打、接听电话、观看电视的;……(三)连续驾驶超过4个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以上的规定目的是使驾驶员保持充沛的精力,集中精力驾驶,这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措施。但很多驾驶员总是,自认为没事,还有的认为这是小题大做,这都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因为精力不集中所发生的惨剧已,在这些惨痛的交通事故案例中,难道还不能让我们吸取教训吗?说实话别说是开车,就是骑车或走路,交通安全的警钟在我的心中就从来没有停止过鸣响。我时常告戒自己:行车万里事故出在一米。就是说,无论你有多长的驾龄,也无论你驾驶经验多么丰富,只要你有一时的疏忽,事故就很可能发生。四、增强“职德”意识开车上路应该具备最起码的职业道德,那就是安全礼让,这一点对安全行驶是非常重要的,但相当一部分驾驶员好像很难做到。好胜心理严重,认为自己的车比你好,自己的技术比你高,我凭什么就应该让你?殊不知这种互不相让的错误心理,往往是造成交通堵塞甚至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源。其实,交通事故率的上升,不应该与车辆的增长成正比,而是与驾驶员的守法意识、驾驶技术以及职业道德水准息息相关。我开车的时候从不逞强,总在告戒自己,别以为自己驾驶经验丰富就与别人争道抢行,每一个驾驶员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在给他们带来方便的同时,自己也同样会得到方便。绝不能将“”的精神用在行车中。五、预防追尾措施车辆追尾的事故每天都在上演,而且在整个交通事故案例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分析追尾事故的原因,由于刹车失灵造成的占极少的比例,大部分都是因为精神不集中或跟车距离过近造成的。每一名汽车驾驶员开车上路,最起码应该知道自己车子在不同情况下的刹车距离,尤其要根据不同车速、不同路面的情况随时调整与前车的距离,绝不能盲目过近跟车。现在车辆追尾时常发生穿“糖葫芦”的现象,三、四辆是常事,有时十几辆甚至几十辆,原因很简单,就是跟车距离太近。尤其是能见度不高、雨雪天气或下坡路面更要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确保行车安全。防止被追尾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往往由于后车跟车过近,前车急刹车造成被追尾,虽然是后车的责任,但事故发生了,带来的麻烦自不必说。为了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关键尽量不要踩急刹车,提前分析情况,提前采取措施,刹车就不会太急。发现后车跟车过近,更要加倍小心,此时急刹车十有八九被追尾。在能见度比较低的情况下,一定要将示宽灯(小灯)打开,以便后方车辆提前看到,也是避免被追尾的防范措施

随着汽车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家庭,驾驶技术就让我们越来越重视了。下面是由我整理的驾驶技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浅谈汽车节油驾驶技术

【摘 要】全球能源十分紧缺,这种形势相当严峻,因此各种节能技术节能 措施 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然而由于我国能源形势并不乐观,加上在整体能源消耗中,汽车耗能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石油主要是从国外进口,因此节能在我国更是一项紧迫任务。影响汽车燃料消耗量的因素主要有车辆技术、道路环境条件及汽车运用三大方面, 汽车操纵者对车辆的操控行为即汽车驾驶是汽车运用方面影响汽车燃料消耗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影响汽车油耗的因素,并对目前常用的驾驶节油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汽车节油;驾驶技术;节油措施

1.影响汽车油耗的关键因素

1.1驾驶员的驾驶习惯

司机驾驶技术水平的高低会导致油耗的多少。随着汽车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家庭,我国非专业驾驶员越来越多,有些驾驶员的不良驾驶习惯,会导致油耗增加。驾驶技术熟练的司机要比普通司机节约8%-10%的燃油。如果车辆过重也会导致在行驶过程中消耗更多燃油,有些司机习惯把后备箱当成储藏室,一些非必要的生活用品堆积在车内,这些都是导致汽车大量耗油的因素之一。此外在加油门的时候一定要平缓,不要猛踩油门,若车辆停止后猛踩油门踏板或者用力踩刹车都会增加车辆的耗油量,开车不要开快车。红灯或停车,应提前收油并尽可能减少刹车次数。

1.2发动机技术

发动机对车来说就是心脏,是核心部分,因此发动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车辆本身的性能。目前汽车发动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其中日本汽车公司在发动机的经济性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与国外成熟的发动机生厂商相比较,我国在技术方面与其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仍然还没有掌握。汽油发动机在目前车辆中被广泛使用,但与柴油发动机相比较,在燃烧效率方面远远不如柴油发动机,所以在节能方面也不如柴油发动机,因此今后的乘用车中可以将柴油发动机作为发动机的首选,也是研究节能技术的一个重点。

1.3车身的风阻系数

风阻是车辆行驶时来自空气的阻力,汽车车身质量是影响风阻的直接原因。若汽车行驶速度比较低时,风阻对汽车燃料消耗的影响不大,但是汽车若要高速行驶时车身的风阻对汽车燃料的消耗远远大于汽车克服地面的摩擦力所消耗的燃料量。因此减小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风阻系数对于节能是很重要的课程,减少风阻系数的措施有降低汽车自身重量以及将汽车车身设计成流线型,这些都能减少空气阻力,有利于汽车节能。

2.汽车驾驶节油 方法

2.1提高驾驶技术

驾驶员的驾驶技术水平是影响汽车运行油耗的最大因素,因此驾驶员掌握合理的驾驶方法对于节能是很有效果的。

2.1.1预燃保温

控制发动机的温度可以有效的减少燃油消耗。通常情况下发动机的温度应该控制在80oC-90oC之间,如果发动机温度过高,不但燃料不能充分燃烧,也会降低发动机油润滑效果,使得摩擦系数加大,机器运转时就会收到更大的阻力,这进一步增加了燃料消耗。通常在夏季气温比较高,汽车预热时间大大缩短,一般只要启动汽车让其预热1-2rain就可以,但是在冬季的时候,由于户外温度过低,汽车预热的时间就要长一些,可以让汽车缓慢行驶两公里自然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发动机的磨损,并能够使润滑系统更好的工作,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

2.1.2平稳起步

汽车的启动包括平路启动和斜坡启动两部分。汽车在平路上启动时首先左脚踩下离合器踏板,将挡位置于1档,然后左脚缓慢抬起离合器踏板,同时右腿轻踩加速器,然后慢慢抬起离合器踏板,车辆平稳起步后,变换挡位到2档,尽可能不用低挡行驶。在汽车起步这个过程中,实现平滑启动,让发动机转速和车速协调好,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实现良好的节油效果。

2.1.3中速行驶

司机应该根据道路状况,车辆的负载条件来使车辆在经济的车速下行驶,司机有可能在实际驾驶车辆时对道路情况不熟悉,可能不能确定车辆是否在经济速度下运行,这时候司机可以参照发动机的转速,看转速是否在经济速度的状态下,通常情况下发动机运行在一个适度的速度时最省油。

2.2养成良好车辆保养习惯

2.2.1发动机

发动机就是汽车的心脏,如果发动机损坏,直接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耗油量和性能等。常见的发动机故障主要有以下八种原因:不按期保养、机油变质及机油滤芯不畅、空气滤芯堵塞、进气管道过脏、曲轴箱油泥过多、燃油系统保养不善、水箱生锈结垢以及冷却系统状况不良。空气滤芯要定期进行清洁,进气管道要时常清洁才能保证进气的顺畅,使燃油充分燃烧。

2.2.2保持标准胎压和正确的前轮定位

要养成定期检查轮胎气压的习惯,如果轮胎内压力过高容易引起轮胎爆胎,此外也会加速避震器的损耗增。但是如果轮胎内的压力过低时,加大了轮胎在滚动过程中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造成轮胎的损耗也会多消耗一部分燃料。此外,确保正确的前轮定位是必要的,若前束不平衡,在加大轮胎磨损的同事也会增加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阻力,油耗也越来越多。

2.2.3机油的更换及选择

当我们更换机油时一般集中在油的级别和粘度两个指标上,如果机油的粘稠度比较高,这样的机油流动性就会很差,可能会损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在高温和重载荷下工作条件下采用这种机油比较合适。低温,低负荷下工作的条件下就比较适合使用比较稀释的机油。

2.3培养良好的驾驶习惯

司机在驾驶车辆时要时刻关注道路情况,尽量减少车辆紧急制动、猛加油门或者急转弯,车辆在道路行驶时司机不仅要看正前方的车辆,也要时刻关注前两三辆车的行驶情况,如发生事故可以做到提前采取避让措施。车辆在切忌低档高速行驶;通常汽车预热的时候可以让汽车缓慢行驶两公里自然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发动机的磨损,并能够使润滑系统更好的工作,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

2.4行车温度控制

行车温度包括冷却水温度、机油温度、齿轮油温度,其中发动机冷却水温度对车辆油耗影响很大。正常的发动机冷却水温度,可以保持发动机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第一次将油箱加满,记录行驶里程,之后再次加满油箱,记录这次的加油量以及这次能够行驶的里程,将第二次记录的里程数与第一次记录里程数进行相减,得到一个差值,用第二次加油量与这个差值进行相除,得到的值乘一百就是车辆的百公里要耗费的实际油量(加油量÷公里数×100=百公里耗油量),也可以通过这个实验得到多组数据,对这些数据求平均值,即可得到油耗的均值。燃油经济性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研究。因此,如何节省汽车燃料还是不能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方面。

2.5合理使用汽车空调

车速低于60km/h时, 可以打开车窗通风,或者只用空调的通风功能, 不必开空调制冷功能,这样空调的压缩机就不会启动,不会消耗发动机的功率,节省燃油。如果车速超过80km/h时,应关闭车窗开启空调调节车内空气,避免开窗空气阻力变大,且空调的温度不应设定过低,以人体感觉舒适为原则。

3. 总结

我国由于汽车业的高速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私家车的使用,造成我过石油供应和需求的差距越拉越大。有数据显示,60%的原油被提炼成了汽油,而这些汽油正是被越来越多的汽车所消耗。驾驶节能在节省燃油、减少废气的排放的同时,也能有效降低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了零部件的磨损,提高车辆的使用寿命。因此,汽车的节能技术的研究对我国汽车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大增.浅谈汽车驾驶中的节油技巧[J].企业技术开发,2011(3).

[2]吴浩硅.汽车驾驶与维护技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师建海.浅谈汽车驾驶技术与汽车油耗的影响[J].中国电子商务,2011(5).

[4]曾诚,蔡凤田,刘莉等.不同驾驶操作方法下的汽车运行燃料消耗量分析[J].汽车节能,2010(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驾驶技术论文

智能驾驶论文发表

2021年9月3日-5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协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简称泰达汽车论坛)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召开。本届论坛围绕“融合?创新?绿色”的年度主题,聚焦行业热点话题展开研讨。

在9月4日 “高峰研讨:汽车产业数字化赋能与革新”中,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专家委主任,无线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山枝发表了题为“C-V2X助力智能驾驶与智能交通”的演讲。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专家委主任,无线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山枝

陈山枝认为,今天C-V2X已经很成熟了,通过国内汽车工程学会,包括主办方和工信部的MT2025推进组,通过跨整车、跨芯片、跨安全测试,我们从模组、芯片、设备,测试仪表、整车运营服务和安全等方面均有成果,现在已经能够落地的场景是智慧公交。

在当前新基建情况下,在碳排放要求下,我们会走出跟发达国家不一样的发展道路,基于蜂窝车联网的车,加上智慧的路。未来我们会带来汽车工业的变革,并培育出智慧路网促进服务提供商,新的业态有新的商业模式,未来我们在变革过程当中还需要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等推动车联网规模商用,推动车路协同发展模式。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泰达汽车论坛,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C-V2X车联网助力智能驾驶和智能交通建设”。汽车自一百年前诞生以来,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很多困难,包括交通事故和排放问题。

车联网的发展起初是出于道路安全、绿色节能,是我们实现安全、节能的一个手段,要从通信行业、汽车行业、交通行业三者融合的角度去看待它。作为汽车工业来说,随着信息化手段提升,车联网基于3G、4G、5G,主要是实现远程诊断、远程遥控和包括地图下载功能已经实现,车联网主要通过蜂窝移动通信基站实现。

今天面临未来的自动驾驶,面临道路安全问题,需要实现车车和车路之间的可靠通信,这就是V2X,特别要强调车路之间的第一时间高可靠的通信。我们过去研究车联网,蜂窝通信网,不管是4G还是5G,在特定场景通过基站实践可行性还是比较大。WIFI技术升级,加上802.llp,在车辆不多的实验地,都无法满足车车、车路第一时间高可靠的通讯需求。

我们团队2010年开始研究,我本人在2013年国际电信提出LTE-V2X概念与关键技术,确定了蜂窝车联网基本技术路线。我们大唐团队,现在叫做中国信科,从2015年联合LG、华为在3GPP制定国际标准。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从整个技术难度开始,车辆是高速移动,会引起通信传播环境无限复杂情况下的车车、车路的高可靠性、低延时通信等难题。我们打电话知道你是谁,车过来的时候两车相遇,前后车并不知道后车是谁。我们通过基站的通信V2N,就是车云的通讯,剩下就是红色标注的V2V,V2I和V2P,是直接通信解决的,这里特别要强调,包括很多网上有技术专家说,C-V2X通过基站还不如802.llp,这个完全是错误的,因为都不是通过基站实现的。从C-V2X标准发展来看,2015年开始制订标准,2017年完成一个标准,现在正在制订NR-V2X,主要是支持低级别自动驾驶,VR支持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特别是车辆编队,高速公路的商用车编队是很大的,这个标准实际上还在研究过程中,大概明年6月份会完全确定3GPP国际标准。

另外,2017年,我们跟福特在京津高速做了一个联合测试,C-V2X性能比802.11P要好,相同可靠性情况下,比DSRC要远,得到认可。今天C-V2X已经很成熟了,通过国内汽车工程学会,包括主办方和工信部的MT2025推进组,通过跨整车、跨芯片、跨安全测试,我们从模组、芯片、设备,测试仪表、整车运营服务和安全等方面均有成果。现在已经能够落地的场景是智慧公交,已有案例,我们在厦门做了公交BRT,整体出行效率提高10%,能效降低10%,在重庆做了C-V2X车车、车路实验,限定区域的中低速物流,无人化不仅节省劳动成本,还能提高生产效率。

5G本身已经成熟,V2X能够支持道路基本安全,在产业竞争中取得超越的态势,其中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18年11月,我国工信部在全球率先给LTE-V2X颁布5.9G自动频段。2019年1月,福特在全球首次放弃DSRC标准,选择C-V2X。在去年11月份,美国FCC取消已分配给DSRC的频段,其中30MHz分配给C-V2X。从去年开始主流车企、上汽、福特、一汽、广汽开始宣布一些车型量产C-V2X,C-V2X已经得到中国和美国两个汽车大国和交通大国的认可,C-V2X将成为全球唯一的国际标准。前面也有专家提到,C-V2X车联网的技术跟ADAS辅助驾驶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技术是互补关系,我们观点基本一致。单车成本比较高,难以应对复杂的场景。

我们多一个场景,就是高速公路弯道上,如果有辆车抛锚了,单车是没法解决的,一定是会撞上的,包括会车、红绿灯的识别等,香港、日本街头很多,但不如车联网通信路口直接通信告诉你,红灯还是绿灯,以及时长是多少。另外就是单车智能存在的问题,一个是感知存在不足,就跟眼睛看一样,不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典型的问题就是高速公路连环撞车等。做单车智能目前比例不完全合适,可能花了20%,百分之十几的投入和时间已经解决了90%的问题,但是剩下10%极端的工况没法预测,必须通过车路协同解决,还有鬼探头的问题,公交车拦住视线了,只有靠车路协同。从L1到L5,不断的加大了传感器的数量,包括传感器的感知精度和算力,算力是指数级增长,成本还是居高不下。大家知道单车自动驾驶成本在两百万左右,车路协同不说了。举一个例子,目前大概Google统计的自动驾驶事故率很难想象,80%的事故率都是人开车撞了自动驾驶,因为自动驾驶反映太慢了,人以为该走了。另外优先权和路权问题,将来还会出现救护车、警车,这个靠单车智能很难形成,这个是有ID授权,高优先级就是让路。

ADAS与C-V2X联合可以降低事故率,提高通行能力,未来实现无人驾驶。我特别强调一下,每当提到车联网很多都是讲车路协同,我特别想讲车车协同,给车和车之间提供超视距的传递,车车协同可以感知路的状况,包括鬼探头的问题,感知周围车辆的信息,可以实现车辆编队。另外就是车路协同,大家讲的很多像隧道里的定位已经没有了,靠路的设备提供车路协同,极端条件下的交通感知、道路感知可以提升道路安全,像路口识别和高速公路团雾是临时出现的,一会就没有了,必须靠实时感知告诉你,还有弯道的交通事故,远程的驾驶以及自动驾驶出现事故以后的远程监管,这都是需要的。

另外说5G,5G和C-V2X,5G eMBB和海量的万物联接不是同一个场景下实现,包括外界存在一些误导,实际上不可能在一毫秒的时间获得一个G的带宽,也不可能一平方公里有一百万个联接获得一个G的带宽,这就需要两个结合。LET-V2X实现车车、车路第一可靠信息。数据达到一个G,时间还是一毫秒,这个是不可能得到的,运营商给不了这个带宽。我想澄清一下5G和C-V2X是什么,因为5G是以娱乐为主,智能座舱需要大带宽,但是PC是功能安全和驾驶安全,这个跟ADAS和V2X结合,中间需要网络5G能力,包括计算能力的支持,这是我想说的一个观点。

另外跟大家报告车联网两个阶段三类应用:

第一就是辅助驾驶安全,装了ADAS,当然不是全程的安全C-V2X和感知设备,复杂的路段,事故多发路段,我安装这样的C-V2X设备,去实现辅助驾驶安全,提高交通效率。

第二个限定区域的中低速的无人驾驶,园区港口机场码头都在做。

第三个应用就是第二个阶段,全场景的开放的乘用车的无人驾驶还是比较远的,当然需要法律,需要我们技术成熟等等。前面这个阶段是AOT+4G,第二个是V2X+5G。

目前辅助驾驶在一些场景已经应用成熟,智能公交、两客一危、工程车、客车等,还有不需要安全员的无人驾驶,这个也需要智能平台来实现。

最后想探讨,未来有一个困境,2035年我们国家高速公路运输需求量每年提升2%-3%,东部城市沿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大概是5%-6%,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到2035年东部的高速公路的运力提高一倍,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一种方法就是提高驾驶速度,其实美国已经证明,速度高了人驾驶的时候还是会出问题,事故率会提高很快。另外有人提出将所有车辆装上简单的ADAS功能,再加上V2X通讯功能,比较理想,有效的吞吐能力提高273%,这个我也不太相信。如果通过V2X,V2I和简单的ADAS,能够让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提高50%,这个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同时为未来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政策法规完善奠定基础。所以将来怎么发展,车端需要渗透率,前装往前走,后装也得往前走,路侧在重点辅助路段来部署,无人驾驶需要全天候路段部署,这两个聪明的车和智慧的路同时要往前走。

政策方面,各地都在很积极的推进,推动交通、公安、设备的共享开放给下游合作伙伴,推动出行服务提供,同时推进商业模式的创新。总体来说,5G+车联网是汽车行业和变革使能技术,四化是百年未有之变革,我们国家走在前面,未来智能交通发展需要5G+车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迎接未来商业模式的变革,路网运营商、促进服务提供商,包括保险业务中间。

最后简单报告一下,我们最早提出C-V2X、2015年联合友商推动,参与各种测试,包括我们自己的一些小规模商用。我们提供了标准技术贡献,包括国际标准贡献,芯片包括C-V2X芯片,安全芯片、车规级,C-V2X ICU的设备以及智慧高速和智慧公交的解决方案,对于自动驾驶还是配合友商提供解决方案。

最后我想做一个总结,在当前新基建情况下,在碳排放要求下,我们会走出跟发达国家不一样的发展道路,基于蜂窝车联网的车,加上智慧的路。未来我们会带来汽车工业的变革,并培育出智慧路网促进服务提供商,新的业态有新的商业模式,未来我们在变革过程当中还需要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等推动车联网规模商用,推动车路协同发展模式。

易车讯 日前,我们从官方渠道获悉,在第八届HAOMO AI DAY上,毫末智行发布自动驾驶生成式大模型DriveGPT,中文名"雪湖·海若"。生态方面,毫末官宣取得3个主机厂定点合同,商业化迎来跃升一步;同时毫末推出的中国首个重感知、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市NOH即将量产上车,最先落地北京、上海、保定等城市。

毫末打造的自动驾驶生成式大模型DriveGPT雪湖·海若通过引入驾驶数据建立RLHF(人类反馈强化学习)技术,对自动驾驶认知决策模型进行持续优化,现阶段主要用于解决自动驾驶的认知决策问题,终极目标是实现端到端自动驾驶。

毫末DriveGPT雪湖·海若已开启对限量首批生态伙伴的开放合作,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高通、火山引擎、华为云、京东科技、四维图新、魏牌新能源、英特尔等高校与企业加入。

产品方面,毫末中国首款可大规模量产落地、重感知城市NOH,将首批落地北京、保定、上海等城市,并开启泛化测试,到2024年有序落地100城。首款搭载HPilot3.0的新摩卡DHT-PHEV即将重磅上市,这也是毫末DriveGPT雪湖·海若的首发落地车型,全面确保毫末城市NOH的行业领先性。

生态层面,毫末乘用车6P开放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已与3家主机厂签署定点合同,相关项目正在交付中。这是毫末商业化的重要一跃,全面保障了毫末高速发展态势。

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判断:“2023年智驾产品进入全线爆发期,大模型开启在车端的落地应用,车主的使用频率和满意度成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标准。毫末不断进步的数据驱动的六大闭环能力将进一步加速毫末进入自动驾驶3.0时代的步伐并形成相应的护城河。”

张凯认为,智驾产品正在进入快速增长的全线爆发期,2023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首先,城市导航辅助驾驶产品在2023年将围绕量产上车发力,主要玩家的城市导航辅助驾驶产品进入到真实用户覆盖和多城市落地的比拼。其次,行泊一体和末端物流自动配送产业商业化将成为自动驾驶公司深耕的重点。在乘用车领域,搭载行泊一体功能的智驾产品将迎来前装量产潮;在末端物流自动配送领域,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在商超、快递等场景迎来爆发,2023年将在这些场景实现可持续商业化闭环。

首款搭载HPilot3.0的新摩卡DHT-PHEV即将重磅上市,第二款搭载毫末HPilot3.0的车型魏牌蓝山也将在今年发布。毫末HPilot整体已搭载近20款车型。用户辅助驾驶行驶里程突破4000万公里,HPilot2.0辅助驾驶日均行驶里程使用率达到了12.6%。海外布局方面,搭载毫末HPilot的车辆已运往欧盟、以色列等地区和国家,陆续交付到用户手中,接下来将在中东、南非、澳大利亚等市场陆续投放;同时,毫末HPilot即将量产墨西哥版本及俄罗斯版本。

3月,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在每个年度基于前装量产数据库及定点车型库数据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毫末前装近20款车辆等数据研究,为毫末颁发年度高阶智能驾驶系统量产份额领军奖。第三方数据佐证毫末是中国量产自动驾驶绝对领军者。

其次是“MANA大模型巅峰之战”,中国首个自动驾驶数据智能体系MANA架构已迎来全线升级。到2023年4月,MANA学习时长超56万小时,相当于人类司机6.8万年。毫末DriveGPT雪湖·海若,已经完成基于4000万公里驾驶数据的训练,参数规模达1200亿。

第三是“城市NOH百城大战”,中国首款可大规模量产落地、重感知城市NOH,已在北京、保定、上海等城市开启泛化测试,即将量产上车,到2024年有序落地100城。毫末会以“安全为先、用户为先、规模为先”的原则,加速赢得城市NOH百城大战。

最后是“末端物流自动配送商业之战”,毫末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小魔驼已在商超履约、智慧社区、校园配送、餐饮零售、机场巡逻、高校教育、快递接驳、智慧园区、大气环评等九大场景开启运营,加速商业化闭环能力。2023年3月,小魔驼2.0获北京亦庄无人配送车车辆编码,开启亦庄运营。毫末也成为《北京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无人配送测试规范》升级后,准许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公开道路进行无人配送车测试的首个公司。

“技术领先是生存根本,毫末鼓励所有技术研发同学投入到技术创新当中。”张凯在演讲中再次强调了毫末对于技术研发投入的坚定决心。截至目前,毫末已获得专利证书164件,国际顶级学术会议论文收录6篇,最新2篇更是分别入选计算机视觉识别领域三大顶会之一的CVPR和全球首个智能车专业期刊IEEE TIV。毫末已将所有论文在GitHub开源,与业内共享。

现场,张凯还向外界公布了毫末6P开放合作的重要进展,目前已与3家主机厂签署定点合同,相关项目正在交付中。“毫末始终认为,自动驾驶是一个共同进退、共享成果的前沿产业。只有健康的生态伙伴才能支持毫末高速发展。”张凯表示。

此外,毫末一直坚持场景化用户体验设计、人工智能技术、技术工程化能力均衡发展,不断以数据驱动闭环的方式完善用户体验。张凯介绍,三个月时间,毫末在数据驱动六大闭环体系上实现多重进展。

用户需求闭环方面,毫末对驾驶场景数据持续分析完善策略,并进行新功能体验反馈;研发效能闭环方面,毫末将数据驱动理念深入到产品需求定义、感知与认知算法开发等产品开发流程,整体开发效率提升30%;数据积累闭环方面,毫末在车端部署诊断服务数据场景标签覆盖92%的驾驶场景。

数据价值闭环方面,毫末大模型正在持续挖掘数据价值解决关键问题;产品自完善闭环方面,毫末实现售后问题处理速度较传统方式的十倍效率提升,实现最快10分钟定位售后问题。两年时间有效挖掘产品提升点,问题闭环率达76%;业务工程化闭环方面,毫末进一步完善了从采集回流、标注训练、系统标定、仿真验证等环节到最终OTA释放环节的产品研发全流程工程化闭环。

毫末DriveGPT雪湖·海若通过引入驾驶数据建立RLHF(人类反馈强化学习)技术,对自动驾驶认知决策模型进行持续优化。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端到端自动驾驶,现阶段主要用于解决自动驾驶的认知决策问题,后续持续会将毫末多个大模型的能力整合到DriveGPT。目前,毫末DriveGPT雪湖·海若实现了模型架构与参数规模的升级,参数规模达到1200亿,预训练阶段引入4000万公里量产车驾驶数据,RLHF阶段引入 5万段人工精选的困难场景接管Clips。

DriveGPT雪湖·海若的底层模型采用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生成式预训练大模型,与ChatGPT使用自然语言进行输入与输出不同,DriveGPT输入是感知融合后的文本序列,输出是自动驾驶场景文本序列,即将自动驾驶场景Token化,形成“Drive Language”,最终完成自车的决策规控、障碍物预测以及决策逻辑链的输出等任务。

DriveGPT雪湖·海若的实现过程是,首先在预训练阶段通过引入量产驾驶数据,训练初始模型,再通过引入驾驶接管Clips数据完成反馈模型(Reward Model)的训练,然后再通过强化学习的方式,使用反馈模型去不断优化迭代初始模型,形成对自动驾驶认知决策模型的持续优化。同时,DriveGPT雪湖·海若还会根据输入端的提示语以及毫末CSS自动驾驶场景库的决策样本去训练模型,让模型学习推理关系,从而将完整驾驶策略拆分为自动驾驶场景的动态识别过程,完成可理解、可解释的推理逻辑链生成。

现场,毫末宣布DriveGPT雪湖·海若首发车型是新摩卡DHT-PHEV,即将量产上市。顾维灏提到,DriveGPT雪湖·海若可以逐步应用到城市NOH、捷径推荐、智能陪练以及脱困场景中。有了DriveGPT雪湖·海若的加持,车辆行驶会更安全;动作更人性、更丝滑,并有合理的逻辑告诉驾驶者,车辆为何选择这样的决策动作。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车辆越来越像老司机,用户对智能产品的信任感会更强,理解到车辆的行为都是可预期、可理解的。

毫末DriveGPT雪湖·海若将携手生态伙伴率先探索四大应用能力,包括智能驾驶、驾驶场景识别、驾驶行为验证、困难场景脱困。当前,毫末在使用数据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一套基于4D Clips驾驶场景识别方案,具备极高性价比。在行业上,给出正确的标注结果,一张图片需要约5元;如果使用DriveGPT雪湖·海若的场景识别服务,一张图片的价格将下降到0.5元。单帧图片整体标注成本仅相当于行业的1/10。接下来,毫末会将图像帧及4D Clips场景识别服务逐步向行业开放使用,这将大幅降低行业使用数据的成本,提高数据质量,从而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

顾维灏介绍,毫末在2023年1月发布的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最大的智算中心MANA OASIS(雪湖· 绿洲)此次从算力优化等层面升级了三大能力,进一步支持DriveGPT雪湖·海若的算力。首先,毫末与火山引擎全新搭建了“全套大模型训练保障框架”,实现了异常任务分钟级捕获和恢复能力,可以保证千卡任务连续训练数个月没有任何非正常中断,有效保证了大模型训练稳定性;其次,毫末研发出以真实数据回传为核心的增量学习技术,并将其推广到了大模型训练,构建了一个大模型持续学习系统,自主研发任务级弹性伸缩调度器,分钟级调度资源,集群计算资源利用率达到95%;最后,MANA OASIS通过提升数据吞吐量来降本增效,满足Transformer大模型训练效率,通过引入火山引擎提供的Lego算子库实现算子融合,端到端吞吐提升84%。

毫末打造的中国首个自动驾驶数据智能体系MANA,在经过一年多的应用迭代后,本次AI DAY也迎来了全面的升级,正式开放赋能。顾维灏介绍,MANA计算基础服务针对大模型训练在参数规模、稳定性和效率方面做了专项优化,并集成到OASIS中;其次,MANA感知和认知相关大模型能力统一整合到DriveGPT雪湖·海若中;第三,增加了使用NeRF技术的数据合成服务,降低Corner Case数据的获取成本;同时针对多种芯片和多种车型的快速交付难题优化了异构部署工具和车型适配工具。

此外,MANA的视觉感知能力持续提升,一方面可同时学习三维空间结构和图片纹理,并将纯视觉测距精度超过了超声波雷达,BEV方案也拥有了更强的通用性和适配性;另一方面可实现单趟和多趟纯视觉NeRF三维重建,道路场景更逼真,肉眼几乎看不出差异。通过NeRF进行场景重建后,可以编辑合成真实环境难以收集到的Corner Case。在原有的全局视角修改、添加光照/天气效果的基础上,新增合成虚拟动态物体的能力,可以在原有设定的运动轨迹上,合成各种Hard Case,模拟城市复杂交通环境,用更低成本测试提升城市NOH能力边界,更好提升应对城市复杂交通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目前行业里最难的视觉任务之一——单目视觉测量,继特斯拉后,毫末也在中国率先开始验证能否使用鱼眼相机代替超声波雷达进行测距,以满足泊车要求。毫末把视觉BEV感知框架引入到了车端鱼眼相机,做到了在15米范围内达到30cm的测量精度,2米内精度高于10cm的视觉精度效果。泊车场景使用纯视觉测距来取代超声波雷达,将进一步降低整体智驾成本。

易车超级评测体系重磅上线!专业、硬核、全面的汽车评测内容云集,易车年度车型榜单新鲜出炉!上易车App搜索“超级评测”,等你来看!

汽车驾驶员论文发表期刊

交通技术,直接找这些期刊的官网~咨询编辑如何投稿就可以了

相关中文核心期刊有: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城市交通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铁道科学 铁道学报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铁道工程学报 铁道标准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铁道运输与经济 都市快轨交通 机车电传动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汽车工程 汽车技术

汽车之友 11-1308/U 汽车工程 11-2221/U 北京汽车 11-2227/U 汽车与驾驶维修 11-2984/U 中国汽车市场 11-3418/F 汽车与安全 11-3680/U 汽车与社会 11-3714/U 中国汽车画报 11-3717/U 汽车维修与保养 11-3940/U 商用汽车 11-4390/TH 汽车族 11-4420/TH 汽车知识 11-4722/TH 汽车导购 11-4837/TH 汽车测试报告 11-5043/TH 中国汽车界 11-5240/F 汽车观察 11-5288/U 汽车与运动 11-5325/U 家用汽车 11-5372/U 商用汽车新闻 11-5506/U 汽车制造业 11-5557/TH 汽车零部件 11-5661/TH 汽车周刊 11-5855/U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11-5904/U 汽车纵横 11-6024/TH CHINA AUTO中国汽车 12-1184/U 中英文 汽车运用 12-1186/U 中国汽车工业年鉴 12-1228/U 世界汽车 12-1234/U 汽车生活 12-1318/U 军用汽车 12-1323/U 汽车工程师 12-1411/U 汽车维修技师 21-1465/TH 汽车文摘 22-1112/U 汽车技术 22-1113/C 汽车工艺与材料 22-1187/U 汽车维修 22-1218/U 大众汽车 22-1227/U 汽车工业研究 22-1231/U 汽车与配件 31-1219/U 上海汽车 31-1684/U 汽车维护与修理 32-1438/U 汽车世界 33-1342/U 军用汽车管理 34-1145/U 重型汽车 37-1259/TH 专用汽车 42-1292/U 汽车科技 42-1323/U 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 42-1406/U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42-1448/TH 汽车之旅 42-1615/U 时代汽车 42-1738/TH 汽车电器 43-1097/TM 汽车与你 44-1203/U 汽车导报 44-1552/U 当代汽车 50-1179/U 汽车杂志 51-1130/U 汽车博览 51-1681/U 汽车驾驶员 61-1118/U 汽车实用技术 61-1394/TH 汽车自驾游 61-1480/G0

1、北方交通 2、北京公路 3、北京汽车 4、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 5、长客科技 6、车辆与动力技术 7、车迷 8、车时代 9、车世界 10、车用发动机 11、车与人 12、车主之友 13、城市车辆 14、城市道桥与防洪 15、城市公共交通 16、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17、城市交通 18、船舶 19、船舶标准化 20、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1、船舶标准化与质量 22、船舶工程 23、船舶经济贸易 24、船舶力学 25、船舶设计通讯 26、船舶物资与市场 27、船电技术 28、船海工程 29、船检科技 30、船艇 31、大众汽车(豪华版) 32、当代汽车 33、道路交通管理 34、道路交通与安全 35、地下工程与隧道 36、电动自行车 37、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38、电气化铁道 39、东北公路 40、东风汽车 41、都市快轨交通 42、发动机燃料系统 43、福建交通科技 44、港工技术 45、港工技术与管理 46、港工勘察(内部资料) 47、港口经济 48、港口科技 49、港口装卸 50、公路 51、公路工程 52、公路交通技术 53、公路交通科技 54、公路与汽运 55、广船科技 56、广东公路交通 57、广东造船 58、广铁科技 59、广西交通科技 60、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61、国际船艇 62、国家安全通讯 63、国外机车车辆工艺 64、国外舰船工程 65、国外内燃机车 66、国外铁道车辆 67、哈尔滨铁道科技 68、海交史研究 69、海事大观 70、航道科技 71、航海 72、航海技术 73、黑龙江交通科技 74、湖北汽车 75、湖南交通科技 76、华东公路 77、华南航道 78、机车车辆工艺 79、机车车辆通讯 80、机车电传动 81、机电兵船档案 82、机电设备 83、集装箱化 84、驾驶天地 85、驾驶园 86、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87、舰船电子工程 88、舰船科学技术 89、舰船知识 90、江苏船舶 91、江苏交通 92、江苏交通科技 93、江西交通 94、交通标准化 95、交通环保 96、交通节能与环保 97、交通科技 98、交通科技与经济 99、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100、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101、交通与计算机 102、交通与社会 103、交通与运输 104、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105、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106、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107、轿车情报 108、京铁科技通讯 109、客车技术 110、客车技术与研究 111、路基工程 112、眉厂科技 113、名车志 114、摩托车 115、摩托车技术 116、摩托车信息 117、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118、内燃机车 119、汽车导购 120、汽车电器 121、汽车工程 122、汽车工业研究 123、汽车工艺与材料 124、汽车技术 125、汽车驾驶员 126、汽车科技 127、汽车情报 128、汽车生活 129、汽车时代 130、汽车实用技术 131、汽车维护与修理 132、汽车维修 133、汽车维修技师 134、汽车维修与保养 135、汽车文摘 136、汽车与安全 137、汽车与驾驶维修 138、汽车与你 139、汽车与配件 140、汽车与社会 141、汽车运输研究 142、汽车运用 143、汽车杂志 144、汽车之友 145、汽车知识 146、汽车族 147、桥梁建设 148、青海交通科技 149、轻型汽车技术 150、山东交通科技 151、山西交通科技 152、商用汽车 153、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154、上海公路 155、上海汽车 156、上海铁道科技 157、上海造船 158、时代汽车 159、实用汽车技术 160、世界海运 161、世界汽车 162、世界桥梁 163、世界隧道 164、水道港口 165、水路运输文摘 166、水运工程 167、水运管理 168、水运科学研究 169、四机科技 170、隧道建设 171、隧道译丛 172、天津航海 173、天津汽车 174、铁道标准设计 175、铁道车辆 176、铁道工程学报 177、铁道货运 178、铁道机车车辆 179、铁道机车车辆工人 180、铁道技术监督 181、铁道建筑 182、铁道建筑技术 183、铁道勘测与设计 184、铁道勘察 185、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186、铁道通信信号 187、铁道文摘 188、铁道学报 189、铁道运营技术 190、铁道知识 191、铁路安全 192、铁路采购与物流 193、铁路地质与路基 194、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195、铁路技术创新 196、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197、西部交通科技 198、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199、现代船舶 200、现代交通技术 201、现代隧道技术 202、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203、学术动态 204、移动电源与车辆 205、游艇业 206、云南交通科技 207、云南现代交通 208、运输经理世界 209、造船技术 210、浙江交通科技 211、中船重工 212、中国船检 213、中国道路运输 214、中国港口 215、中国港湾建设 216、中国公路 217、中国公路学报 218、中国海事 219、中国航海 220、中国航务周刊 221、中国机械 222、中国舰船研究 223、中国交通年鉴 224、中国交通信息产业 225、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 226、中国汽车工业年鉴 227、中国汽车画报 228、中国汽车市场 229、中国水运(理论版) 230、中国水运(上半月) 231、中国水运(下半月) 232、中国水运(学术版) 233、中国索道 234、中国铁道科学 235、中国铁道年鉴 236、中国铁路 237、中国铁路(英文版) 238、中国修船 239、中国造船 240、中国自行车 241、中外船舶科技 242、中外公路 243、中文科技资料目录-船舶工程 244、重型汽车 245、珠江水运 246、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47、专用汽车 248、装备维修技术 249、综合运输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