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磷化工论文发表者

发布时间:2024-07-06 17:46:49

磷化工论文发表者

这些科学家付出了非常多,他们付出了自己陪伴家人的时间,也付出了自己的所有知识,也付出了自己毕生的心血,还付出了自己所有的时间,有些科学家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所以他们付出的东西真的非常多。

侯德榜(1890~1974)中国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闽侯,1974年8月26日卒于北京。早年考入清华大学留学预备学堂高等科。1913年赴美国留学。1916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专业,获学士学位。191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制革硕士学位。1921年获博士学位。1921年回国后任塘沽碱厂总工程师、南京铵厂厂长、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工程师和总经理。1949年后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重工业部顾问、化学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他为中国化学工业的开发、建设和生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在他的技术指导下,中国在20年代成立了亚洲第一大碱厂,生产出的红三角碱获1926年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1932年起,用英文撰写《纯碱制造》一书,将氨碱法制碱技术公之于世,打破了帝国主义者对制碱技术的封锁垄断,为中外化工学者共享。1937年,主持建成具有世界水平的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南京硫酸铵厂,开创了中国化肥工业的新纪元。1942年受聘为印度达达公司碱厂顾问,为其纯碱改造获得成功。曾应邀考察巴西等国,帮助发展其纯碱工业。1943年,首先在实验室完成连续生产纯碱和氯化氨的联合制碱工艺。此法被世人称为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技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并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同年获得英国皇家化工学会名誉会员称号。1944年又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的荣誉科学博士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化学工业部副部长等职。领导中国化肥专家,开发了碳酸氨的新工艺流程,促进了中国化肥工业的发展。共获得20多项荣誉。撰写十余部著作,发表60多篇论文。许多工业部门,尤其是纺织、肥皂、造纸。玻璃、火药等行业都需要大量用碱。古代那种从草木灰中提取碱液,从盐湖水中取得天然碱的方法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为此,1775年法国科学院用10万法郎的悬赏征求可工业化的制碱方法。1788年,勒布兰提出了以氯化钠为原料的制碱法,经过4年的努力,得到了一套完整的生产流程。勒布兰制碱流程虽然在推广应用中不断地被完善,但是因为这方法主要是利用固相反应,又是高温操作,存在许多缺陷,生产不能连续,劳动强度大,煤耗量大,产品质量不高。面对这些问题,许多人有意改革它。到了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实现了氨碱法的工业化。由于这种新方法能连续生产,产量大,质量高,省劳动力。废物容易处理,成本低廉,它很快取代了勒布兰法。掌握索尔维制碱法的资本家为了独享此项技术成果,他们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使外人对此新技术一无所知。一些技术专家想探索此项技术秘密,大都以失败告终。不料这一秘密竞被一个中国人运用智慧摸索出来了。这个人就是侯德榜。披露索尔维制碱法的秘密侯德榜,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闽侯农村。少年时他学习1分刻苦,就是伏在水车上双脚不停地车水时,仍能捧着书本认真读书。后来在姑母的资助下,他单身来到福州英华书院和闽皖路矿学堂读书。毕业后曾在津浦铁路符离集车站做过工程练习生。在工作之余,他抓紧时间学习,1911年考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经过3年的努力,他以10门功课1000分的优异成绩被保送到美国留学。8年中,他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柏拉图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化学工程,1921年取得博士学位。在国外留学时,他时刻怀念祖国,惦记着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苦难同胞。这时候,在纽约他遇到了赴美考察的陈调甫先生。陈受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委托,为在中国兴办碱业特地到美国来物色人才。当陈先生介绍帝国主义国家不仅对我国采取技术封锁,而且利用我国缺碱而卡我国民族工业的脖子的情况时,具有强烈爱国心的侯德榜马上表示,“可以放弃在美国的舒适生活,立即返回祖国,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1921年10月侯德榜回国后,出任范旭东创办的永利碱业公司的技师长(即总工程师)。他深刻地体会到创业之艰难。要创业首先需要实干的精神。他脱下了白领西服,换上了蓝布工作服和胶鞋,身先士卒,同工人们一起操作。哪里出现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经常于得浑身汗臭,衣服中散发出酸味、氨味。他这种埋头苦干的作风赢得了工人们、甚至外国技师的赞赏和钦佩。在他的带领下,技师、工人们团结一心,为建成中国自己的碱厂而奋战。虽然索尔维制碱法的原理很简单:先把氨气通入食盐水,然后向氨盐水中通二氧化碳,生产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再将碳酸氢钠过滤出来,经焙烧得到纯净洁白的碳酸钠。但是具体的生产工艺却为外国公司所垄断,所以侯德榜要掌握此法制碱,得完全靠自己进行摸索,困难是很多的。且不说工艺设计、材料选择、设备的挑选和安装等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仅从试生产的过程也可略见一斑。例如干燥锅结疤了,浑圆的铁锅在高温下停止了转动,时间长了后果是很严重的。技师们都急得团团转,这时候侯德榜果敢地拿起玉米棒子粗的大铁杆往下捅,操起10一15公斤重的铁杆上下捅可不比举重运动员举杠铃轻松,累得他双眼直冒金星,汗水湿透了工装。不久他觉得单靠力气难于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经过大家商量,他们采用加干碱的办法终于使锅底上的碱疤脱水掉下来,总算克服了困难。侯德榜奋不顾身地把全部身心都扑到了生产上,从调换碳酸化塔的水管,另行设计分解炉,到多次加强冷却设备,改造过滤机以及处理不断发生的生产故障,他都以探索者的勇气、生产者的细心和科学家的严谨来对待。经过紧张而又辛苦的几个寒暑的奋战,侯德榜终于掌握了索尔维制碱法的各项技术要领。1924年8月13日,永利碱厂正式投产。正当大家兴高彩烈地等待雪白的纯碱从烘烧干燥炉中出来时,出现在眼前的却是暗红色的纯碱。怎么回事?这无形给大家泼了一盆冰水。作为总工程师的侯德榜冷静地去寻找事故的原因。经过分析他很快就发现纯碱变成暗红色是由于铁锈污染所致。随后他们以少量硫化钠和铁塔接触,致使铁塔内表面结成一层硫化铁保护膜。再生产时纯碱变成纯白色了。日产180吨纯碱的永利碱厂终于矗立在中国大地上。1926年,永利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减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了金质奖章。这一袋袋的纯碱是中华民族的骄做,它象征着中国人民的志气和智慧。摸索到素尔维制碱法的奥秘,本可以高价出售其专利而大发其财,但是和范旭东一样,侯德榜主张把这一奥秘公布于众,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这一科技成果。为此侯德榜继续努力工作,把制碱法的全部技术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专著《制碱》于1932年在美国以英文出版。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就是这样披露了素尔维制碱法的奥秘。拼命为之的中国化学工业三酸二碱是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仅能生产纯碱显然是不行的。在永利碱厂投入正常运行后,永利公司计划筹建永利硫酸铵厂。这个厂可以同时生产氨、硫酸、硝酸和硫酸铵。建厂的重担自然又落在侯德榜的肩上。建造硫酸铵厂与当年永利碱厂的开创不一样,不存在技术保密的问题,面临的问题关键是怎么引进国外技术、选购设备,争取投资少而见效快。为此侯德榜不辞辛苦对整个计划作了周密的调查研究。铵厂的设计,应该自成系统,完整合理,引进技术要完全立足于国情,而不是照搬外国的成套设备。在采购设备中,侯德榜精打细算。凡是国内能够保证质量的,就自己动手在国内解决。进口外国设备时,他巧妙地利用了各国厂商之间的竞争,选择适用又价廉的设备,对若干关键设备;更是力主择优。在与外商谈判和选购设备时,侯德榜相当机智,例如制硫酸的全套设备是从美国买的,在买下这套设备的同时,侯德榜顺便索要了硫酸铵的生产工艺图纸。掉过头来,他又从另一家工厂以废钢铁的价格买下一套硫酸铵生产设备(时至今日还在运转)。这种精明能干连美国的许多经理都佩服。硫酸铵厂的设备来自英、美、德、瑞士等国的许多厂家,还有些是本国造的,最后竟能全部成龙配套,这是很不容易的。它充分显示了侯德榜的学识才干和昔心经营,表现出他高度的事业J乙和可贵的献身精神。侯德榜能这样出色地指挥完成这项巨大工程,还在于他精通业务、知识广博。正如他自己说的:“要当一员称职的化学工程师,至少对机电、建筑要内行。”这也是他的座右铭。在他给友人伪一封信中他曾写道:这些事,“无一不令人烦闷,设非隐忍顺应,将一切办好,万一功亏一簧,使国人从此不敢再谈化学工程,则吾等成为中国之罪人。吾人今日只有前进,赴汤蹈火,亦所弗顾,其实目前一切困难,在事前早已见及,故向来未抱丝毫乐观,只知责任所在,拼命为之而已。“这就是侯德榜事业心的生动写照。1937年之丹,在侯德榜、范旭东及全厂员工的努力下,硫酸铵厂首次试车成功。侯德榜“拼命为之”的又一事业成功了。侯氏联合制碱法的发明1937年。日本侵华的战火伸向上海、南京。位于南京的硫酸铵厂作为亚洲第一流的化工厂,令日本侵略者垂涎三尺,日本侵略者看到永利公司的军事价值,年产一万吨硝酸,可以制造几万吨烈性炸药。他们派人企图收买范旭东和侯德榜。范、侯明确地表示:“宁肯给工厂开追悼会,也决不与侵略者合作”侵略者加大压力。甚至派飞机对碱厂进行狂轰滥炸。在战火逼近的情况下,侯德榜当机立断,布置技术骨干和老工人转移,组织重要机件设备拆运西迁。1938年,侯德榜率西迁的全部员工在四川岷江岸边的五通桥建设永利川西化工厂。新厂采取什么工艺是首先要考虑的。制碱的主要原料食盐,在川西只能来源于深井中的盐卤浓缩。盐卤浓度低,所以食盐的成本很高。加上索尔维法的食盐转化率不高(只有70%),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制碱的成本。固此继续采用索尔维制碱法,生产就难以维持。侯德榜经过调查,决定改进索尔维法开创制碱新路,他总结了索尔维法的优缺点,认为这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两种原料组分只利用了一半,即食盐(NaC1)中的钠和石灰(CaCO3)中的碳酸根结合成纯碱(NaCO3)另一半组分食盐中的氯和石灰中的钙结合成了CaCl2,却没有用途。针对以上生产中不可克服的种种缺陷,侯德榜创造性地设计了联合制碱新工艺。这个新工艺是把氨厂和碱厂建在一起,联合生产。由氨厂提供碱厂需要的氨和二氧化碳。母液里的氯化铵用加入食盐的办法使它结晶出来,作为化工产品或化肥。食盐溶液又可以循环使用。为了实现这一设计,在1941一1943年抗日战争的艰苦环境中,在侯德榜的严格指导下,经过了500多次循环试验,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后,才把具体工艺流程定下来,这个新工艺使食盐利用率从70%一下子提高到96%,也使原来无用的氯化钙转化成化肥氯化铵,解决了氯化钙占地毁田、污染环境的难题。这方法把世界制碱技术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赢得了国际化工界的极高评价。1943年,中国化学工程师学会一致同意将这一新的联合制碱法命名为“侯氏联合制碱法”。新中国即将成立的1949年初,侯德榜还在印度指导工作,当他得到友人转来的周恩来给他的信后,他立即克服了种种阻挠,于1949年7月回到了气象更新的祖国,作为科学家的代表参加了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从此他开始投入恢复、发展新中国化学工业的崭新工作。为了祖国的化工事业,他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1960年前后,为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的需要,侯德榜不顾自己已是70高龄,和技术人员一道共同设计了碳化法制造碳酸氢铵的新工艺,为我国的化肥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侯德榜先生对科学的态度一贯是严肃认真的。在研究联合制碱的过程中,他要求每个试验都得做30多遍才行。开始时有些人不理解,以为这是浪费时间和耗费精力,多此一举。后来的事实证明,多数试验在进行了20多次以后,数据才稳定下来,这样得到的数据资料才是可靠的,人们这才真正认识到侯德榜这种细致周密、一丝不苟的的科学态度是多么难能可贵。侯德榜一生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在创造永利碱厂时是这样,在以后的长期工作中也是这样。他和技术人员、工人及晚辈们在一起,从来不把自己放在权威或高人一等的位置,讨论问题,他总是认真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善于从大家的智慧中吸取积极的因素来充实、完善自己的设想。大家都觉得跟他一起工作,心情特别舒畅,能从他身上学到不少东西。侯德榜先生象一名辛勤的园了,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技术骨干。这些骨干现在大都仍活跃在中国化工领域的各个部门,相当多的骨干已成为厂长、总工程师。他们以侯先生作为自己的榜样,为发展我国的化工事业鞠躬尽瘁。1974年8月26日,侯德榜先生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4岁。

付出了自己的身份,家人,感情,金钱,年龄,抛下了一切,来研究这种材料。

尤斯图斯·冯· 李比希 ,男爵(Justus von Liebig,1803年5月12日出生于德国达姆施塔特,1873年4月18日逝世于德国慕尼黑)是一位德国化学家,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农业和生物化学,他创立了有机化学。因此被称为“有机化学之父”。作为大学教授,他发明了现代面向实验室的教学方法,因为这一创新,他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教育家之一。他发现了氮对于植物营养的重要性,因此也被称为“肥料工业之父”。

磷酸氯喹发表论文

WEST CHIN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1999年 第14卷 第3期 Vol.14 No.3 1999 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刘晓晴张罗红李波 提要综述了热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分类,在中、西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情况,并对热分析技术与其它分析仪器及计算机联合使用的情况作了介绍。 热分析技术是研究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产生某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技术。自1887年Lechatelier提出差热分析至今已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热分析技术。因其具有方法灵敏、快速、准确等优点,该技术及其分析仪器也得到快速发展。不久Sadtler的DTA标准图谱集,热分析专著《Thermal analysis》也相继面世。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也广泛应用,如化学药品的鉴别、理化常数测定、纯度考查、稳定性考察以及近年来对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中药材真伪品的鉴别、中药制剂质量分析等[1]。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把热分析方法作为控制药品质量的主要方法之一,美国药典23版[2]与英国药典1993年版[3]均已收载了热分析方法。 1热分析技术的方法分类 1.1差热分析(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 DTA是最先发展起来的热分析技术。当给予被测物和参比物同等热量时,因二者对热的性质不同,其升温情况必然不同,通过测定二者的温度差达到分析目的。以参比物与样品间温度差为纵座标,以温度为横座标所得的曲线,称为DTA曲线。 1.2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ntry, DSC) DSC是在DT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热分析方法[4~6]。由于被测物与参比物对热的性质不同,要维持二者相同的升温,必然要给予不同的热量,通过测定被测物吸收(吸热峰)或放出(放热峰)热量的变化,达到分析目的。以每秒钟的热量变化为纵座标,温度为横座标所得的曲线,称为DSC曲线,与DTA曲线形状相似,但峰向相反。 1.3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y,TGA) TGA是一种通过测量被分析样品在加热过程中重量变化而达到分析目的的方法[7]。即将样品置于具有一定加热程序的称量体系中,测定记录样品随温度变化而发生的重量变化。以被分析物重量(%)为纵座标,温度为横座标的所得的曲线即TGA曲线。其它尚有导数热重量分析、热机械分析(TMA)、质谱差示分析等。 2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热分析技术常用于新药研究中。药物分析中应用最多的是将TGA与DSC联合使 用。热分析技术可用于判断药物的熔点,确定药物的结晶水,测定药物的纯度,处方及辅料筛选等。 2.1药品熔点的判断 熔点是衡量药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确定药物的熔点需确定这个药物是熔融同时分解还是熔点,再确定其熔融同时分解或熔点的具体温度。如果采用历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毛细管测定法,很难作到准确判断。如采用DSC与TGA相结合进行测定,则可对其作出准确的判断。80年代初重庆市药品检验所曾用DSC和TGA确定磷酸氯喹的熔点,1986年杨腊虎又用DSC测定九种熔点标准品物质的熔点。 2.2药品的纯度测定 利用热分析技术测定药品纯度的理论依据是范德霍夫方程,即药品熔点的下降与杂质存在的克分子分数成正比。采用逐步加热程序技术(step heating programming technique)可扩大测定范围简化测定过程并缩短测定时间[8]。但此方程的适用条件为被测药物不能熔融同时分解,并药物与共存杂质之间不得形成固溶剂。当不需要得到药物的准确纯度时,可采用与对照品同时测定DSC或TGA曲线,通过分析热分析曲线来确定药物的纯度。文献[9,10]报道了用热分析技术测定药物的纯度和用DSC测定硝苯地平的纯度。 2.3药物的多晶型分析 不同晶型的药物具有不同的生物利用度,因而具不同疗效。区别药物的晶型,过去通常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和X-射线衍射法。后来常用DSC或DTA分析法。用热分析技术不仅可区别同一药物的不同晶型,而且还可提供其热力学变化过程,为选择转晶条件提供依据[11]。如对甲苯咪唑、多沙唑喹、法莫替丁、头孢新酯等[12~14]的多晶型研究。徐坚等[15]还用热分析技术研究了甲氧氯普胺两种晶型的互变条件及各自的溶解热。 2.4差向异构体的分析 不少的药物存在差向异构体,同一药物不同的差向异构体之间,其生物利用度不同。侯美琴等[16]报导了用DTA和DSC分析双炔失碳的差向异构体,测定出其中α体的纯度,并为其制剂的剂量调整提供依据。 2.5药物中结晶水与吸附水的确定 确定药物分子中有无结晶水和结晶水的个数,过去常用卡氏水份测定法或在一定条件下测定干燥失重来决定。这些方法很难区分是分子中的结晶水还是吸附水。采用DSC-TG技术则可解决此问题[17]。 2.6药物制剂中活性成份分析 热分析技术可用于药物制剂中活性成分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药物与辅料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处方的设计。1980年有人报道不经分离直接用DSC技术测定磺胺类药物、硝基呋喃类药物以及解热镇痛类药物的胶囊剂和片剂。近年有文献[18~24]报道用DSC考察了制剂中,活性成份间及活性成份与辅料间是否发生反应,即通过观察各活性成份、辅料以及制剂的DSC曲线的差异,发现是否出现新峰,以达到考察它们间是否相容,可否进行配伍的目的。 2.8药物的稳定性研究 汤启昭[25]利用热分析技术研究了葡萄糖酸亚铁固体的稳定性,并与气相色谱分析结合,提高了热分析的研究水平;武凤兰[26]用热分析技术研究了固体药物对乙酰氨基酚的分解动力学。 3中药材及中成药的分析 热分析技术用于药材及中成药的鉴别、纯度测定、药物与赋形剂的筛选和组分分析和矿物药的分析已有报道[1,27]。 3.1药材鉴别 用差热分析对国产的五种商品类药材进行鉴别[28~33];对关黄柏与川黄柏进行鉴别;对九种(SONG)木属的药材进行研究,从而为(SONG)木属药材的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用热分析鉴别马宝、花鹿茸、女真子及其混淆品等。 3.2复方制剂中的相互作用考察及处方研究 陈振江等[34]较全面地介绍了热分析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倪维骅[35]用DSC考察了处方中各赋形剂的相互作用,并将各常见辅料(淀粉、乳糖、PVP等)的DSC图谱,原始数据存入微机,编制出检索程序。为中药制剂的赋形剂筛选提供了参考。 文献[36]用差热分析研究了生脉散、四逆汤、参附汤等复方中药提取物成份间的相互作用,并用DTA曲线峰形与峰位的变化“三点法”规则分析各处方药材提取物相互配伍的DTA曲线,从而探讨了用DTA研究复方中药提取物相互作用的方法。 综上所述,热分析技术的理论及其仪器已逐渐成熟并完善,热分析技术与气相色谱仪的联用及在微机上建立数据库[37]等,均为该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使其在药物分析中广泛应用。在药物的鉴别,合成药物中间体的控制,熔点、晶型和光学活性的测定,结晶水的确定,处方和辅料的筛选,药物的稳定性,包装材料的选择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国外已将其作为新药研究和药物质量控制、药品生产工艺控制等的常规方法。1998年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举办了热分析技术学习班,为今后将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上的推广应用作了一定的准备。这说明热分析技术在我国的药物分析领域里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其推广和应用对新药的开发,保证药品质量,提高药物分析水平都将起到一定促进的作用。 4热分析法在《中国药典2000年版凡例与附录(草案)》中收载情况介绍 附录将热分析法定义为热分析法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精确记录待测物质理化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研究其受热过程所发生的晶型转变、熔融、升华吸附等物理变化和脱水、热分解、氧化、还原等化学变化,用以对该物质进行物理常数熔点和沸点的确定以及鉴别和纯度检验的方法。收载了热重分析,差热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等三种方法。 作者单位:刘晓晴张罗红四川省药品检验所成都 610036 李波四川省抗菌素研究所成都 610051 参考文献 1陈振江,许腊英,毛维伦等.热分析技术在中药及其制剂质控中的应用.中草药,1994,25(9)∶493 2USP XXⅢ 3BP 1993 4Watson ES, O"neill MJ, Justin J, et al. A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for quantitative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Anal Chem, 1964, 36(7)∶1233 5Reubke R, Mollica JA. Application of differenc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i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J Pharm Sci, 1967, 56(7)∶822 6Plato C, Glasgow AR.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s general method for determing the purity and heat of fussion of high-purity organic chemicals. Application to 95 compounds. Anal Chem, 1969, 41(2)∶330 7Brandley WS, Wendlandt WW. Automated ther-moanalytical techniques:an automated thermobalance.Anal Chem, 1971, 43(2)∶223 8Staub H, Perron W. New method of purity dtermination by means of calorimetric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Anal Chem, 1974, 46(2)∶128 9杨腊虎.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药物纯度.药物分析杂志,1988,8(6)∶345 10郑俊民,杨丽,何有清等.应用DSC测定硝苯地平的纯度.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5,1291)∶10 11Grandy LT, Hays SE, King RH, et al. Drug purity profiles. J Pharm Sci, 1973, 62(3)∶456 12徐莉英,苏德森,李绍顺.多沙唑嗪的多晶型研究.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5,5 (4)∶266 13程卯生,王敏伟,缪锦来等.法莫替丁的多晶型与生物利用度.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4,4(2)∶110 14李振华,平其能,朱颖等.头孢呋新酯的多晶型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7,28(1)∶23 15徐坚,平其能,刘国杰.甲氧氯普胺多晶型特性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6,27(12)∶722 16侯美琴,曹小斐.双炔失碳酯差向异构体的分析.中国药学杂志,1994,29(11)∶682 17郑俊民.多相脂质体(139)液晶态的物理特性观察.药学学报,1982,17(1)∶942 18何平.用差热分析和漫反射分析考查核黄素、烟酰胺与片剂辅料的相互作用.中国药学杂志,1993,(11)∶665 19曹劲松,彭志英.β-环状糊精与胆固醇的包合物结构研究.食品与发酵工业,1996,25(3)∶8 20武风兰.热分析法在氨酚待因片剂型设计中的应用.沈阳药学院学报,1992,(2)∶84 21郭颉,张建芳.用差热分析法直接测定菲诺贝特片剂的含量.药物分析杂志,1988,8(2)∶89 22钟健辉.热分析在药物合成中的一些应用.白云医药信息,1990,(5/6)∶25,22 23苗华,陆彬.热分析法研究白障明片的处方组成.中国药学杂志,1994,29(10)∶616 24林锦明,傅崇东,赵长文.硝苯啶缓释微球的差热分析鉴定.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5,16(5)∶482 25汤启昭,王祚凤,陈颂仪等.热分析法研究葡萄糖酸亚铁固体的稳定性(Ⅰ).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7,18(1)∶16 26武风兰,艾立成,苏德森.热分析法对固体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分解动力学的研究.沈阳药学院学报,1990(1)∶36,49 27张贞丽.差热分析在中药矿物药分析中的应用.山东医药工业,1985,(2)∶13 28林锦明,郑汉臣,张剑春等.差热分析鉴别商陆类药材及其误用品.中药材,1995,18(12)∶611 29林锦明,张汉明,赵长文.关黄柏与川黄柏的差热分析法鉴别.中国中药杂志,1995,20(8)∶457 30林锦明,王忠壮,郑汉臣.差热分析法用于[SONG]木属药材的鉴别.中药材,1995,18(11)∶558 31吴德康,吴启南,陈建伟等.马宝生药分析鉴定.中草药,1995,26(11)∶600 32郑俊民,张连珠,周晖.用热分析技术和红外光谱法鉴别花鹿茸的研究.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6,13(3)∶196 33林锦明,密鹤鸣,赵长文.女贞子及其混淆品的差热分析鉴别.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6,17(3)∶293 34陈振江,陈贻山.热分析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中成药,1995,17(9)∶43 35倪维骅,唐颖.差示扫描量法热法用作药物制剂的配方筛选和组分分析.药物分析杂志,1989,9(1)∶41 36何琴,侯世祥,贺英菊等.复方中药提取物相互作用的差示热分析研究初探.中草药,1995,26(11)∶576 37倪维骅,唐颖.差示扫描量热法与微机数据库在药物制剂分析中的应用.医药工业,1988,19(5)∶209 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刘晓晴, 张罗红, 李波刘晓晴,张罗红(四川省药品检验所,成都,610036), 李波(四川省抗菌素研究所,成都,610051)华西药学杂志WEST CHIN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1999,14(3)9次 1.陈振江;许腊英;毛维伦 热分析技术在中药及其制剂质控中的应用 1994(09) 2.USP XXⅢ 3.Watson ES;O"neill MJ;Justin J A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for quantitative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外文期刊] 1964(07) 4.Reubke R;Mollica JA Application of differenc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i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外文期刊] 1967(07) 5.Plato C;Glasgow AR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s general method for determing the purity and heat of fussion ofhigh-purity organic chemicalsApplication to 95 compounds[外文期刊] 1969(02) 6.Brandley WS;Wendlandt WW Automated ther-moanalytical techniques:an automated thermobalance[外文期刊] 1971(02) 7.Staub H;Perron W New method of purity dtermination by means of calorimetric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外文期刊]1974(02) 8.杨腊虎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药物纯度 1988(06) 9.郑俊民;杨丽;何有清 应用DSC测定硝苯地平的纯度[期刊论文]-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1995(1291) 10.Grandy LT;Hays SE;King RH Drug purity profiles[外文期刊] 1973(03) 11.徐莉英;苏德森;李绍顺 多沙唑嗪的多晶型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1995(04) 12.程卯生;王敏伟;缪锦来 法莫替丁的多晶型与生物利用度[期刊论文]-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1994(02) 13.李振华;平其能;朱颖 头孢呋新酯的多晶型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7(01) 14.徐坚;平其能;刘国杰 甲氧氯普胺多晶型特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6(12) 15.侯美琴;曹小斐 双炔失碳酯差向异构体的分析 1994(11) 16.郑俊民 多相脂质体(139)液晶态的物理特性观察 1982(01) 17.何平 用差热分析和漫反射分析考查核黄素、烟酰胺与片剂辅料的相互作用 1993(11) 18.曹劲松;彭志英 β-环状糊精与胆固醇的包合物结构研究 1996(03) 19.武风兰 热分析法在氨酚待因片剂型设计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沈阳药学院学报 1992(02) 20.郭颉;张建芳 用差热分析法直接测定菲诺贝特片剂的含量 1988(02) 21.钟健辉 热分析在药物合成中的一些应用 1990(5-6) 22.苗华;陆彬 热分析法研究白障明片的处方组成 1994(10) 23.林锦明;傅崇东;赵长文 硝苯啶缓释微球的差热分析鉴定[期刊论文]-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5(05) 24.汤启昭;王祚凤;陈颂仪 热分析法研究葡萄糖酸亚铁固体的稳定性(Ⅰ)[期刊论文]-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87(01) 25.武风兰;艾立成;苏德森 热分析法对固体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分解动力学的研究 1990 26.张贞丽 差热分析在中药矿物药分析中的应用 1985(02) 27.林锦明;郑汉臣;张剑春 差热分析鉴别商陆类药材及其误用品 1995(12) 28.林锦明;张汉明;赵长文 关黄柏与川黄柏的差热分析法鉴别 1995(08) 29.林锦明;王忠壮;郑汉臣 差热分析法用于[SONG]木属药材的鉴别 1995(11) 30.吴德康;吴启南;陈建伟 马宝生药分析鉴定 1995(11) 31.郑俊民;张连珠;周晖 用热分析技术和红外光谱法鉴别花鹿茸的研究[期刊论文]-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1996(03) 32.林锦明;密鹤鸣;赵长文 女贞子及其混淆品的差热分析鉴别[期刊论文]-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6(03) 33.陈振江;陈贻山 热分析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1995(09) 34.倪维骅;唐颖 差示扫描量法热法用作药物制剂的配方筛选和组分分析 1989(01) 35.何琴;侯世祥;贺英菊 复方中药提取物相互作用的差示热分析研究初探 1995(11) 36.倪维骅;唐颖 差示扫描量热法与微机数据库在药物制剂分析中的应用 1988(05) 1. 周传佩.刘义.沈雪松.屈松生 热分析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分析科学学报2001,17(5) 2. 林锦明.张东春.魏红.赵卫权.林德昌 热分析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22(11) 3. 尹世清 热分析技术在药品质量控制和新药研究上的应用[会议论文]-2001 4. 左志辉 热分析法在药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期刊论文]-中国药品标准2004,5(1) 5. 周志凌.李玮 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会议论文]- 6. 葛艳蕊.李建军.刘红梅.杜红霞.GE Yanrui.LI Jianjun.LIU Hongmei.Du Hongxia 热分析仪SDT-2960的特点及新应用[期刊论文]-河北工业科技1999,16(4) 7. 白炯.白正伟.赵高峰.BAI Jiong.BAI Zheng-wei.ZHAO Gao-feng 热分析法评价龙胆泻肝丸和防风通圣丸的稳定性[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导报2008,5(20) 8. 康阿龙.庞来祥.汤迎爽 热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药材2001,24(11) 9. 刘义.董家新.陈静.肖琦.沈雪松.LIU Yi.DONG Jia-xin.CHEN Jin.XIAO Qi.SHEN Xue-song 热分析法在药物研究中应用的新进展[期刊论文]-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1) 10. 朱华.秦冬立.骆红宇.王新芳.Zhu Hua.Qin Dongli.Luo Hongyu.Wang Xinfang 热分析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山东生物医学工程2001,20(1) 1.杨丽萍.雒廷亮.张晨.刘国际 二氯丙烯胺的热分解动力学[期刊论文]-河南化工 2009(2) 2.李凤云.张争 正交设计法应用于晶体测定实验参数分析[期刊论文]-嘉兴学院学报 2008(3) 3.白玮.田凯.叶艳青.肯生叶.刘满红 用差热分析法(DTA)测定市售安乃近片开环表观活化能及纯度分析[期刊论文]-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2) 4.李维峰.刘益.王玉蓉.王迎雪 应用热分析法鉴别根茎类药材及其提取物[期刊论文]-中成药 2008(1) 5.王玲玲.张黎明 大黄游离羟基蒽醌的TG-DTA和XRD谱图特征分析[期刊论文]-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8(6) 6.李维峰.王玉蓉.杜守颖 热分析法鉴别丹参药材及其提取物[期刊论文]-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11) 7.Li Ming ZHANG.Xia LI.Yu Jie DAI Thermal Characterization and Decomposition Kinetics of Free Anthraquinones from Rhubarb [期刊论文]-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2006(5) 8.张黎明.李霞.曹井国 大黄游离羟基蒽醌的TG-DTA分析[期刊论文]-应用化学 2006(9) 9.苗慧.范少华 热分析技术应用综述[期刊论文]-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3) 本文链接:.com.cn/Periodical_hxyxzz199903012.aspx

杨全鸿是一位中医师,他以治愈各种疑难杂症而著名。根据他自己的统计数据,他的治愈率高达98%以上。他的治疗方法主要基于中医经典理论和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在治疗上注重整体观察和个性化治疗,以调整身体的自身平衡为目的,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他的治疗范围涵盖了各种疾病,如颈椎病、腰椎病、失眠、焦虑、抑郁、肠胃疾病等等。他的疗效得到了大量患者的认可和赞誉。因此,可以说杨全鸿的治愈率非常高,是一位备受尊敬的中医师。

他行医半生,治疗了数以千计的精神类疾病患者,因为病人多来自农村,家境贫困,交不起医药费,他在四十多年里攒下了超过50万元的欠条,得用纸箱装,摞起来有一米多高。欠条的事被众多媒体报道,多年来,他的诊所里摆满了众多政府部门颁发的奖状、病人赠送的锦旗和牌匾。杨全鸿很在意自己的声名,他曾多次给媒体记者打电话“求宣传”。3月10日前后,杨全鸿把成箱的欠条塞进了火炉,以期换来更大的社会关注度。烧欠条的视频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而杨全鸿等来的则是一纸禁令:新乡县卫计委突查诊所,下发“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他遣返住院的相关精神病人——作为村医,杨全鸿不具备治疗精神类疾病患者的资质。他的医德曾被众人称赞,“尽心尽责、仁义”;但也有人说,他的医术并非传言般神奇:“言过其实”、“治标不治本”。杨全鸿自己也纠结,是弃医还是坚持?是靠媒体继续扬名,还是舆论场里选择隐没。他感叹,“爷们,树大招风啊。”“引火上身”“那个记者说,点吧,点了可以给你带来大名誉。”杨全鸿上下抖着摊开的双手,后悔不迭。事情过了不到一个月,但这位村医有点记不清烧欠条具体是哪天了,只记得是3月10日前后,他正给病人看病,一个“记者”来诊所采访,他搬出了那箱子欠条……曾采访过他的两名记者说,展示荣誉证书、整理欠条,参观病人送来的锦旗,是杨全鸿接待媒体的流程。3月10日,杨全鸿再次展示欠条的时候,那个“记者”提出建议,“这些东西都发霉了,你留着占地方,不如一把火烧了。”一听说“能给你带来大名誉”,杨全鸿真的把欠条烧了。有人在旁边拍了照、录了视频。两三天后,一段1分56秒的视频在网上大范围传播。视频里,穿着白大褂的杨全鸿说,“(欠条)搁在那碍事,天天摸来摸去,看着也心烦。”他把厚厚的一摞欠条塞进了院子里的炉火中,“不再说欠条这个事儿了,再说就没有意思了。”建议杨全鸿烧欠条的人叫李孟泰,回顾那一幕,他对我们说,“我只是跟他开了个玩笑,以为他不敢烧,毕竟是几十万,但他真烧了,我都吓了一跳。”李孟泰不是记者,他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自称是多家媒体的通讯员,在杨全鸿这里免费看过病,写过关于杨的几篇文章。这一把火,将这位河南新乡县的村医置于舆论风口。村里年轻人都知道,“杨叔比以前还火,网上到处都是他的事儿。”视频传播了没几天,3月14日,新乡县卫计委突查杨全鸿的诊所,下发了“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杨遣返住院的相关精神病人,并立即停止超范围执业活动。杨全鸿这才意识到,那把火,让自己出名了,但也可能烧掉他的前半辈子。假如停止收治精神病人,他的“专科”将和一般的村诊所没什么区别,“前半辈子白活了,后半辈子活着也没啥意思了。”接下来的几天,杨全鸿每隔几分钟就接到一家媒体的电话,他不知道说啥了,“害怕,心脏突突的,出不了气。”一着急上火,住进了医院。3月24日,在新乡住院治疗心脏病的村医回到了自己的诊所,他手背上输液时粘贴的胶布还没有撕下,以往梳得一丝不苟的分头,已经变得油腻,一绺绺垂在额前。他所在的七里营镇杨屯村一个村民评价,“老杨这叫引火上身。”欠条与志向那箱子欠条,是杨全鸿行医四十多年积累下来的。他说加起来有50多万。展示的时候,他会把欠条全搬出来,摞在写字台上有一米多高。小到几十块钱,大到几万元,很多欠条最终都停留在一张处方笺上。烧完欠条一周后,再见到媒体,展示完荣誉证书,“说我是好人,是最美医生,不是吹的,都是有证据的。”他起身去拿欠条,刚昂起上身,又失落地坐下了,“唉,当然了,看不成了,烧光了。”他愣了有一分钟。67岁的杨全鸿身材魁梧,走进他的诊所,锦旗、匾额能围满一个小房间,他说有三百多面,都是患者送的。“这四十多年,我收治的病人超过5000人。”多位杨屯村村民及杨全鸿收治过的病人说,“他最擅长治疗精神病。”杨全鸿的诊所对外全称叫“新乡市杨全鸿手术治疗癫痫疑难杂症专科”。他说他知道怎么伺候农村的病人,“因为我也农村人,也得过病。”家中兄妹八人,自己是长兄,1968年,杨全鸿18岁,刚初中毕业一年,就罹患脓败血症,昏迷九天。手术刀在他身上留下了十三处疤痕,花了家里六千块钱。“大病一场,身体大不如前,干不起重活,在农村相当于一个废人了。”杨全鸿的发小杨大行(化名)说,家人就让杨全鸿跟随在县医院工作的舅舅学医,一年多后,就开始到村里为村民打针抓药。1971年的一天,邻村有村民带孩子来诊所,说孩子有狂躁症,坐立不安、喜怒无常。“当时我也不懂,就是摸索着来。”杨全鸿见这个孩子大便干结,就开了些调理脾胃的中药,“脾胃调理好了,能吃了,啥病就好了。”这让杨全鸿找到治疗精神病的自信,他定下了自己的从医方向,“就是治疗这个”,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改革开放后,他开了诊所。为了提高医术,跑到山东、安徽等地交流学习,还查资料写论文,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杨全鸿在医学类期刊发表了近十篇论文。找他看病的人,大部分来自河南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到大医院看不起,但也不能坐等病情加重,杨全鸿这里收费便宜,是他们的一根救命稻草。杨全鸿说,这类病人花费很大,很多人交不起医药费,就打欠条,有的连欠条都不打,(以前)病人5块钱包吃住,生活就是这样过的。视频里,杨全鸿统计,截至2003年,他的欠条累积为445857.57元。杨全鸿说,这些攒下多年的欠条让他亲身体验到人间苦难,也是他立志从医的行医之本。“解除病人的疾苦。”杨屯村村民吕素梅说,“我亲眼见过,杨大哥把病人的病治好了,最后病人没钱付医药费,杨大哥让别人打个欠条,就让病人走了。”吕素梅自己也是杨全鸿的病人,因为家庭条件差,经常在杨全鸿这里免费拿药。宣传与荣耀2002年,杨全鸿在杨屯村村口包了一块800平方米的地,修了个院子,院子门口没有标牌。唯一能辨识出这是一家医疗单位的,是两层楼的楼顶飘着的一面旗帜,旗帜是一个患者送的,有风的时候,旗帜招展,上面能看见“救死扶伤”四个字。“整体上,他是个好人。”作为较早报道杨全鸿的记者之一,新乡本地媒体人翟京元这样评价。翟京元回忆,二十多年前杨全鸿在当地就小有名气,经常有外地人找过来看病。“当时他的新闻价值在于,一个贫苦的医生,多年来踏实地为贫苦病人看病。”2013年11月,翟京元对杨全鸿的报道,引起了河南省级媒体的注意。他的那箱欠条出现在报道里,引发公众热议。后来,翟京元发现,这个村医有点不一样,“总想得到表扬”。当新闻沉寂下来,杨全鸿每隔几个月就会给翟京元打电话,“老翟,过来宣传一下我吧。”多家媒体的关注给杨全鸿带来一串荣誉。2011年至2015年,他先后获得多个称号,“全省优秀乡村医生”(河南省卫生厅),“河南好人”(河南省文明办、河南省广电局)、“河南最美乡村医生”、“新乡市医德标兵”(新乡卫计委等部门)。在坊间,杨全鸿被人们称为“中国最美村医”。接触媒体多了,杨全鸿已经准备好对记者的一套通用表达。今年3月24日下午,不到十分钟,杨全鸿就当着三个客人的面利索地脱下裤子,数自己身上的伤疤。他想表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但没有说完整,就用“我经受过人间疾苦。”“怎么说呢,你就写我是个大好人,最美医生,免费给病人看病。”杨全鸿不停地告诉记者,该怎么提问,怎么写报道。杨全鸿很重视自己的荣誉,他去领奖的胸牌至今挂在他的房间,在他自己印刷的一本150页的《论证癫痫精神病临床治疗与解析》书上,有34页是介绍他的荣誉,包括患者送他的锦旗、感谢信,还有媒体对他的报道。之前没有媒体关注杨全鸿,他给病人免费看病,“有个条件,你要到民政局开个证明,证明我给你免费治病了,我做了好事,政府要知道。”对这次烧欠条事件,翟京元“感到不对劲”。“杨全鸿越来越会宣传自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假如他只凭自己的本事,不过度依靠媒体,也能在病人中享有很高声望。但翟京元觉得,杨全鸿更靠近前者。郑州的一名病人说,“感觉这个医生跑偏了。”名声与医术家人都不怎么支持杨全鸿的“自我宣传”。他希望妻子接受媒体采访,说说他从医的坎坷经历,但妻子反而表达了不满,“别人看病挣钱,他挣欠条。”杨全鸿马上怼了过去,“名利不能双收”,我要“名”。觉得妻子不理解自己,杨全鸿十年没有在家睡过觉,“我们实际上和分居差不多。”在杨屯村,杨家条件一般,村民张素芝说,他家连件像样的电器都没有。杨全鸿在诊所住的小屋,不到十平方米,墙是用一层塑料布糊的,屋里挤着一米二宽的床和一米见方的书桌,一些日常用品没地方放,就堆在床头。杨全鸿的确拥有着不错的名声。在杨屯村,村民们说他“出名了,也朴实,没有改变农民的样子,对谁都没有架子。”发小杨树林说,“老杨好事儿干了不少,干得不小,就是没致富。不知道他图个啥。”我们走访了杨全鸿收治过的七位病人,其中四人对他的医术表示信服,“大医院看不好的病,在他这看好了。”对其医德,几乎所有的病人都表示“尽心尽责,仁义。”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一名老师曾带学生到杨的诊所实习,她回忆,有一名病人得不到家人关心,自己跑到杨全鸿诊所,住了很长时间,杨全鸿帮他看好了病,家人不来接,是杨医生掏路费送他回家。但也有三位病人认为,杨全鸿的医术“言过其实”、“治标不治本”。娄军旗的爱人患有先天性精神病,在杨全鸿的诊所住院,“第一个月2000元,接下来每月减少200到300,住了半年,我老婆病情好转,行为正常了。”各种费用共计1.2万元,交完8000元,娄军旗就给不起了,剩下4000元打了欠条。娄军旗说,本来打算挣够钱就把欠的4000元一分不少给杨医生。但妻子的病又复发了。“他没把我老婆的病治好,剩下的钱我没必要给他。”杨全鸿也不追究,“他不是给了一部分嘛。”“当时整个社会都穷,大家不比挣钱,比本领,我最喜欢接受病情比较复杂的病人。”谈到攻克疑难杂症,杨全鸿的脸色变得越来越红润。“有一次来了一个病人,在大医院花了七八万没看好,三天没大便,脸都憋黄了,我给他吃泻药,三天不到就好了。”提到自己攻克的疑难杂症,杨全鸿总离不开“调脾胃,通肠道。”“这是我的核心技术。”杨全鸿说,他发现所有的精神病人都有个特征,脾胃不调,大便干结,就总结出治疗精神病的独门技术。此外,杨全鸿还发明了精神治疗法:让病人抄诵名言警句。比如“知人知面不知心,知江知海不知深”。“这些精神药方配合中药治疗,疗效显著。”3月24日,杨全鸿还当场展示了他最新研制的药物——十二味早汤。在三个客人面前各摆一个纸杯,在每个杯里撒入黄色的药末。倒水、用一双筷子一一搅拌。“喝喝喝,这东西,神汤。”说着,他端起自己的那杯一饮而尽。他设想这“神汤”能获得批号,推向市场。杨全鸿还展示了自己出的书《论证癫痫精神病临床治疗与解析》,书的封面印了两个美女头像,旁边是两行字: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即在眼前。这本书没有书号,印了1000本,每本成本5块钱,定价12元,但一本也没卖出去,最后都送给了自己的病人。弃医还是继续?自从李孟泰怂恿烧欠条之后,杨全鸿很是不满,“这个报道不行。”他也有很多事情不理解。新乡县卫计委突查诊所,叫停杨全鸿的超范围诊疗活动,是因为他没有治疗精神病病人的资质。“那些证书不是政府发给我的吗?怎么现在政府突然说我不能做了?”杨全鸿随便说出了两个称号,两次获得“全省优秀乡村医生”,都是河南省卫生厅评的;2015年的“医德标兵”,是新乡市卫生局、新乡市计划生育委员会评的。对此,新乡县卫计委办公室主任禹磊说,“之前没有发现杨全鸿有超范围执业的情况,我们正是从烧欠条的报道里看到杨全鸿在治疗精神病人,才去调查的。”但杨屯村的村民说,杨家诊所多年来一直有病人住院,大部分是精神病人。杨全鸿发表的论文中,也多次提到治疗精神病的病例。“政府不可能不知道。”“以前都只关注他的名声了,媒体得到了料,当地官方得到了正能量,杨全鸿得到了名,皆大欢喜,谁在意他的瑕疵?”与杨全鸿相熟的一名媒体人说。杨全鸿也生气,“说你好时你就好,说你不好的时候你就不好。”一气之下,他对外界说,累了,以后不当医生了。最近几日,杨全鸿的诊所格外安静,手机也渐渐安静了,杨全鸿总是怔怔地坐在诊所里,“等政府的人给我聊天,但一直没有等到。”3月23日,新乡县卫计委向杨全鸿下发了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处理决定书,将杨全鸿的病人信息登记本收缴。对于杨全鸿来说,他的事业正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杨全鸿本来有长远的打算。杨全鸿曾不顾家人反对,扩大了诊所规模,现在的诊所是两层楼,有70多间房,“2002年借钱修这个院子,花了十几万,今年才把钱还清。”杨全鸿一筹莫展,他知道自己没资质收治精神病人,“不收治精神病人,我还能干啥,还有啥价值?”他希望被“特赦”,“你给有权力的人说说,给咱们这边打个电话,一下子都解决了。”杨全鸿还以为,自己还是不够出名,“哎呀,你看看,假如我站上感动中国、国家级的最美乡村医生的领奖台上,明星给我颁奖多好,我把照片往墙上一挂,谁还敢说我不行?”说完,他从一个房间里搬出一个一米长的相框,里面是他和一名全国最美乡村医生的合影。但要出名,还要靠宣传,但在是否接受媒体采访这个问题上,杨全鸿犹豫不决。前一天还关机躲避媒体,第二天就主动给记者拨打了五个电话。3月31日,一个小时没有见到记者,他主动拨打20个电话联系,但一小时后,他又在电话里说:“你的稿子不要发了。”

两块钱这些药,每疗程成本最低2元近日,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发布一篇报道,探讨新冠肺炎潜在治疗药物的制造成本,这些药物包括瑞德西韦、法匹拉韦、羟氯喹、氯喹等。报道显示,由于新冠肺炎疫苗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才能上市,因此针对药物治疗是目前针对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有证据证明对这些药物对治疗新冠肺炎有效,那么需要国际上的协调努力,以确保这些药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买得起。据悉,目前世界各地科学家正在对至少十种新冠肺炎潜在治疗药物进行研究。一些药物上市时间已经长达数十年,例如用于治疗疟疾的氯喹和羟氯喹。利物浦大学的药物定价专家 Andrew Hill 认为,上市时间较长使得这些药物最低成本估算起来相对容易。A.HILL 等在学术期刊《JOURNAL OF VIRUS ERADICATION》发表的论文中,共统计8种新冠病毒潜在有效药物的生产成本,新冠治疗疗程预估的成本最低0.3美元,约合人民币2元。研究人员很明确的表示,“这些药物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很便宜的。” A. HILL ET AL., JOURNAL OF VIRUS ERADICATION, 2020不过,以上数据仅仅是基于印度数据统计的结果,该数据库包括进出该国的每公斤活性药物成分(API)的成本。研究人员在这些数字的基础上,增加了将API制成药物制剂的成本、包装的成本。这仅是对于上市多年的老药的成本计算,对于新药来说研发成本高企,显然不能这样算。在没有特效药可用之前,这些相对廉价的常规药物对于对抗疫情发挥着重大作用。报道也提到,如今这些廉价的药物,在有些地区实际上并不便宜。在一些严格控制药品成本的国家(例如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些药物每疗程的零售价在0.20至510美元之间,而在美国,每疗程的零售价在19至18610美元之间。2 关注新冠肺炎药的供应问题研究人员指出,由于大多数药物均未获得专利权,因此可以有众多的廉价仿制药。但新冠肺炎临床试验中的某些抗病毒药是拥有专利的,因此药品价格备受关注。例如近日备受关注的瑞德西韦,预估日均成本大概0.93美元。不少研究人士认为,专利保护和有限的供应可能使这些药物价格飙升。3月30日,无国界医生组织和其他近150个民间组织向吉利德首席执行官 Daniel O'Day 致公开信,建议吉利德放弃该药的专利保护,并允许仿制药生产商增加供应。吉利德公司在4月10日回应称,吉利德已经在大幅提高产量,公司还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分发该药物。众所周知,磷酸氯喹是我国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抗病毒推荐药物。在2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表示,非常明确地看到了磷酸氯喹的疗效。无论从重症化率、退热现象还是肺部的影像好转时间、病毒核酸的转阴时间和转阴率,以及缩短病程等一系列指标,进行系统地、综合研判,用药组优于对照组。 在美国方面,据技术创业网站(techstartups.com)3月28日消息,美国一名医生美国医生 Vladimir Zelenko 结合使用羟氯喹等药物的尝试已取得一定成果,迄今总共已治愈了699名患者,成功率达100%。该医生采取混合药物的方式治疗,选用的药物包括羟氯喹、阿奇霉素和硫酸锌。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影响, 印度宣布自3月25日0时起,全国彻底封锁21天。中国作为原料药大国再次备受关注。4月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表示,受近期物流运输困难等影响,今年原料药实际出口量较去年减少了20%左右,但与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的原料药则实现了逆市增长,其中硫酸羟氯喹2019年全年产量100吨,今年一季度出口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磷酸氯喹论文要发表了

WEST CHIN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1999年 第14卷 第3期 Vol.14 No.3 1999 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刘晓晴张罗红李波 提要综述了热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分类,在中、西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情况,并对热分析技术与其它分析仪器及计算机联合使用的情况作了介绍。 热分析技术是研究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产生某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技术。自1887年Lechatelier提出差热分析至今已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热分析技术。因其具有方法灵敏、快速、准确等优点,该技术及其分析仪器也得到快速发展。不久Sadtler的DTA标准图谱集,热分析专著《Thermal analysis》也相继面世。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也广泛应用,如化学药品的鉴别、理化常数测定、纯度考查、稳定性考察以及近年来对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中药材真伪品的鉴别、中药制剂质量分析等[1]。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把热分析方法作为控制药品质量的主要方法之一,美国药典23版[2]与英国药典1993年版[3]均已收载了热分析方法。 1热分析技术的方法分类 1.1差热分析(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 DTA是最先发展起来的热分析技术。当给予被测物和参比物同等热量时,因二者对热的性质不同,其升温情况必然不同,通过测定二者的温度差达到分析目的。以参比物与样品间温度差为纵座标,以温度为横座标所得的曲线,称为DTA曲线。 1.2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ntry, DSC) DSC是在DT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热分析方法[4~6]。由于被测物与参比物对热的性质不同,要维持二者相同的升温,必然要给予不同的热量,通过测定被测物吸收(吸热峰)或放出(放热峰)热量的变化,达到分析目的。以每秒钟的热量变化为纵座标,温度为横座标所得的曲线,称为DSC曲线,与DTA曲线形状相似,但峰向相反。 1.3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y,TGA) TGA是一种通过测量被分析样品在加热过程中重量变化而达到分析目的的方法[7]。即将样品置于具有一定加热程序的称量体系中,测定记录样品随温度变化而发生的重量变化。以被分析物重量(%)为纵座标,温度为横座标的所得的曲线即TGA曲线。其它尚有导数热重量分析、热机械分析(TMA)、质谱差示分析等。 2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热分析技术常用于新药研究中。药物分析中应用最多的是将TGA与DSC联合使 用。热分析技术可用于判断药物的熔点,确定药物的结晶水,测定药物的纯度,处方及辅料筛选等。 2.1药品熔点的判断 熔点是衡量药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确定药物的熔点需确定这个药物是熔融同时分解还是熔点,再确定其熔融同时分解或熔点的具体温度。如果采用历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毛细管测定法,很难作到准确判断。如采用DSC与TGA相结合进行测定,则可对其作出准确的判断。80年代初重庆市药品检验所曾用DSC和TGA确定磷酸氯喹的熔点,1986年杨腊虎又用DSC测定九种熔点标准品物质的熔点。 2.2药品的纯度测定 利用热分析技术测定药品纯度的理论依据是范德霍夫方程,即药品熔点的下降与杂质存在的克分子分数成正比。采用逐步加热程序技术(step heating programming technique)可扩大测定范围简化测定过程并缩短测定时间[8]。但此方程的适用条件为被测药物不能熔融同时分解,并药物与共存杂质之间不得形成固溶剂。当不需要得到药物的准确纯度时,可采用与对照品同时测定DSC或TGA曲线,通过分析热分析曲线来确定药物的纯度。文献[9,10]报道了用热分析技术测定药物的纯度和用DSC测定硝苯地平的纯度。 2.3药物的多晶型分析 不同晶型的药物具有不同的生物利用度,因而具不同疗效。区别药物的晶型,过去通常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和X-射线衍射法。后来常用DSC或DTA分析法。用热分析技术不仅可区别同一药物的不同晶型,而且还可提供其热力学变化过程,为选择转晶条件提供依据[11]。如对甲苯咪唑、多沙唑喹、法莫替丁、头孢新酯等[12~14]的多晶型研究。徐坚等[15]还用热分析技术研究了甲氧氯普胺两种晶型的互变条件及各自的溶解热。 2.4差向异构体的分析 不少的药物存在差向异构体,同一药物不同的差向异构体之间,其生物利用度不同。侯美琴等[16]报导了用DTA和DSC分析双炔失碳的差向异构体,测定出其中α体的纯度,并为其制剂的剂量调整提供依据。 2.5药物中结晶水与吸附水的确定 确定药物分子中有无结晶水和结晶水的个数,过去常用卡氏水份测定法或在一定条件下测定干燥失重来决定。这些方法很难区分是分子中的结晶水还是吸附水。采用DSC-TG技术则可解决此问题[17]。 2.6药物制剂中活性成份分析 热分析技术可用于药物制剂中活性成分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药物与辅料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处方的设计。1980年有人报道不经分离直接用DSC技术测定磺胺类药物、硝基呋喃类药物以及解热镇痛类药物的胶囊剂和片剂。近年有文献[18~24]报道用DSC考察了制剂中,活性成份间及活性成份与辅料间是否发生反应,即通过观察各活性成份、辅料以及制剂的DSC曲线的差异,发现是否出现新峰,以达到考察它们间是否相容,可否进行配伍的目的。 2.8药物的稳定性研究 汤启昭[25]利用热分析技术研究了葡萄糖酸亚铁固体的稳定性,并与气相色谱分析结合,提高了热分析的研究水平;武凤兰[26]用热分析技术研究了固体药物对乙酰氨基酚的分解动力学。 3中药材及中成药的分析 热分析技术用于药材及中成药的鉴别、纯度测定、药物与赋形剂的筛选和组分分析和矿物药的分析已有报道[1,27]。 3.1药材鉴别 用差热分析对国产的五种商品类药材进行鉴别[28~33];对关黄柏与川黄柏进行鉴别;对九种(SONG)木属的药材进行研究,从而为(SONG)木属药材的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用热分析鉴别马宝、花鹿茸、女真子及其混淆品等。 3.2复方制剂中的相互作用考察及处方研究 陈振江等[34]较全面地介绍了热分析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倪维骅[35]用DSC考察了处方中各赋形剂的相互作用,并将各常见辅料(淀粉、乳糖、PVP等)的DSC图谱,原始数据存入微机,编制出检索程序。为中药制剂的赋形剂筛选提供了参考。 文献[36]用差热分析研究了生脉散、四逆汤、参附汤等复方中药提取物成份间的相互作用,并用DTA曲线峰形与峰位的变化“三点法”规则分析各处方药材提取物相互配伍的DTA曲线,从而探讨了用DTA研究复方中药提取物相互作用的方法。 综上所述,热分析技术的理论及其仪器已逐渐成熟并完善,热分析技术与气相色谱仪的联用及在微机上建立数据库[37]等,均为该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使其在药物分析中广泛应用。在药物的鉴别,合成药物中间体的控制,熔点、晶型和光学活性的测定,结晶水的确定,处方和辅料的筛选,药物的稳定性,包装材料的选择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国外已将其作为新药研究和药物质量控制、药品生产工艺控制等的常规方法。1998年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举办了热分析技术学习班,为今后将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上的推广应用作了一定的准备。这说明热分析技术在我国的药物分析领域里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其推广和应用对新药的开发,保证药品质量,提高药物分析水平都将起到一定促进的作用。 4热分析法在《中国药典2000年版凡例与附录(草案)》中收载情况介绍 附录将热分析法定义为热分析法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精确记录待测物质理化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研究其受热过程所发生的晶型转变、熔融、升华吸附等物理变化和脱水、热分解、氧化、还原等化学变化,用以对该物质进行物理常数熔点和沸点的确定以及鉴别和纯度检验的方法。收载了热重分析,差热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等三种方法。 作者单位:刘晓晴张罗红四川省药品检验所成都 610036 李波四川省抗菌素研究所成都 610051 参考文献 1陈振江,许腊英,毛维伦等.热分析技术在中药及其制剂质控中的应用.中草药,1994,25(9)∶493 2USP XXⅢ 3BP 1993 4Watson ES, O"neill MJ, Justin J, et al. A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for quantitative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Anal Chem, 1964, 36(7)∶1233 5Reubke R, Mollica JA. Application of differenc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i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J Pharm Sci, 1967, 56(7)∶822 6Plato C, Glasgow AR.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s general method for determing the purity and heat of fussion of high-purity organic chemicals. Application to 95 compounds. Anal Chem, 1969, 41(2)∶330 7Brandley WS, Wendlandt WW. Automated ther-moanalytical techniques:an automated thermobalance.Anal Chem, 1971, 43(2)∶223 8Staub H, Perron W. New method of purity dtermination by means of calorimetric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Anal Chem, 1974, 46(2)∶128 9杨腊虎.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药物纯度.药物分析杂志,1988,8(6)∶345 10郑俊民,杨丽,何有清等.应用DSC测定硝苯地平的纯度.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5,1291)∶10 11Grandy LT, Hays SE, King RH, et al. Drug purity profiles. J Pharm Sci, 1973, 62(3)∶456 12徐莉英,苏德森,李绍顺.多沙唑嗪的多晶型研究.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5,5 (4)∶266 13程卯生,王敏伟,缪锦来等.法莫替丁的多晶型与生物利用度.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4,4(2)∶110 14李振华,平其能,朱颖等.头孢呋新酯的多晶型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7,28(1)∶23 15徐坚,平其能,刘国杰.甲氧氯普胺多晶型特性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6,27(12)∶722 16侯美琴,曹小斐.双炔失碳酯差向异构体的分析.中国药学杂志,1994,29(11)∶682 17郑俊民.多相脂质体(139)液晶态的物理特性观察.药学学报,1982,17(1)∶942 18何平.用差热分析和漫反射分析考查核黄素、烟酰胺与片剂辅料的相互作用.中国药学杂志,1993,(11)∶665 19曹劲松,彭志英.β-环状糊精与胆固醇的包合物结构研究.食品与发酵工业,1996,25(3)∶8 20武风兰.热分析法在氨酚待因片剂型设计中的应用.沈阳药学院学报,1992,(2)∶84 21郭颉,张建芳.用差热分析法直接测定菲诺贝特片剂的含量.药物分析杂志,1988,8(2)∶89 22钟健辉.热分析在药物合成中的一些应用.白云医药信息,1990,(5/6)∶25,22 23苗华,陆彬.热分析法研究白障明片的处方组成.中国药学杂志,1994,29(10)∶616 24林锦明,傅崇东,赵长文.硝苯啶缓释微球的差热分析鉴定.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5,16(5)∶482 25汤启昭,王祚凤,陈颂仪等.热分析法研究葡萄糖酸亚铁固体的稳定性(Ⅰ).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7,18(1)∶16 26武风兰,艾立成,苏德森.热分析法对固体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分解动力学的研究.沈阳药学院学报,1990(1)∶36,49 27张贞丽.差热分析在中药矿物药分析中的应用.山东医药工业,1985,(2)∶13 28林锦明,郑汉臣,张剑春等.差热分析鉴别商陆类药材及其误用品.中药材,1995,18(12)∶611 29林锦明,张汉明,赵长文.关黄柏与川黄柏的差热分析法鉴别.中国中药杂志,1995,20(8)∶457 30林锦明,王忠壮,郑汉臣.差热分析法用于[SONG]木属药材的鉴别.中药材,1995,18(11)∶558 31吴德康,吴启南,陈建伟等.马宝生药分析鉴定.中草药,1995,26(11)∶600 32郑俊民,张连珠,周晖.用热分析技术和红外光谱法鉴别花鹿茸的研究.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6,13(3)∶196 33林锦明,密鹤鸣,赵长文.女贞子及其混淆品的差热分析鉴别.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6,17(3)∶293 34陈振江,陈贻山.热分析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中成药,1995,17(9)∶43 35倪维骅,唐颖.差示扫描量法热法用作药物制剂的配方筛选和组分分析.药物分析杂志,1989,9(1)∶41 36何琴,侯世祥,贺英菊等.复方中药提取物相互作用的差示热分析研究初探.中草药,1995,26(11)∶576 37倪维骅,唐颖.差示扫描量热法与微机数据库在药物制剂分析中的应用.医药工业,1988,19(5)∶209 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刘晓晴, 张罗红, 李波刘晓晴,张罗红(四川省药品检验所,成都,610036), 李波(四川省抗菌素研究所,成都,610051)华西药学杂志WEST CHIN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1999,14(3)9次 1.陈振江;许腊英;毛维伦 热分析技术在中药及其制剂质控中的应用 1994(09) 2.USP XXⅢ 3.Watson ES;O"neill MJ;Justin J A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for quantitative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外文期刊] 1964(07) 4.Reubke R;Mollica JA Application of differenc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i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外文期刊] 1967(07) 5.Plato C;Glasgow AR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s general method for determing the purity and heat of fussion ofhigh-purity organic chemicalsApplication to 95 compounds[外文期刊] 1969(02) 6.Brandley WS;Wendlandt WW Automated ther-moanalytical techniques:an automated thermobalance[外文期刊] 1971(02) 7.Staub H;Perron W New method of purity dtermination by means of calorimetric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外文期刊]1974(02) 8.杨腊虎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药物纯度 1988(06) 9.郑俊民;杨丽;何有清 应用DSC测定硝苯地平的纯度[期刊论文]-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1995(1291) 10.Grandy LT;Hays SE;King RH Drug purity profiles[外文期刊] 1973(03) 11.徐莉英;苏德森;李绍顺 多沙唑嗪的多晶型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1995(04) 12.程卯生;王敏伟;缪锦来 法莫替丁的多晶型与生物利用度[期刊论文]-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1994(02) 13.李振华;平其能;朱颖 头孢呋新酯的多晶型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7(01) 14.徐坚;平其能;刘国杰 甲氧氯普胺多晶型特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6(12) 15.侯美琴;曹小斐 双炔失碳酯差向异构体的分析 1994(11) 16.郑俊民 多相脂质体(139)液晶态的物理特性观察 1982(01) 17.何平 用差热分析和漫反射分析考查核黄素、烟酰胺与片剂辅料的相互作用 1993(11) 18.曹劲松;彭志英 β-环状糊精与胆固醇的包合物结构研究 1996(03) 19.武风兰 热分析法在氨酚待因片剂型设计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沈阳药学院学报 1992(02) 20.郭颉;张建芳 用差热分析法直接测定菲诺贝特片剂的含量 1988(02) 21.钟健辉 热分析在药物合成中的一些应用 1990(5-6) 22.苗华;陆彬 热分析法研究白障明片的处方组成 1994(10) 23.林锦明;傅崇东;赵长文 硝苯啶缓释微球的差热分析鉴定[期刊论文]-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5(05) 24.汤启昭;王祚凤;陈颂仪 热分析法研究葡萄糖酸亚铁固体的稳定性(Ⅰ)[期刊论文]-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87(01) 25.武风兰;艾立成;苏德森 热分析法对固体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分解动力学的研究 1990 26.张贞丽 差热分析在中药矿物药分析中的应用 1985(02) 27.林锦明;郑汉臣;张剑春 差热分析鉴别商陆类药材及其误用品 1995(12) 28.林锦明;张汉明;赵长文 关黄柏与川黄柏的差热分析法鉴别 1995(08) 29.林锦明;王忠壮;郑汉臣 差热分析法用于[SONG]木属药材的鉴别 1995(11) 30.吴德康;吴启南;陈建伟 马宝生药分析鉴定 1995(11) 31.郑俊民;张连珠;周晖 用热分析技术和红外光谱法鉴别花鹿茸的研究[期刊论文]-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1996(03) 32.林锦明;密鹤鸣;赵长文 女贞子及其混淆品的差热分析鉴别[期刊论文]-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6(03) 33.陈振江;陈贻山 热分析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1995(09) 34.倪维骅;唐颖 差示扫描量法热法用作药物制剂的配方筛选和组分分析 1989(01) 35.何琴;侯世祥;贺英菊 复方中药提取物相互作用的差示热分析研究初探 1995(11) 36.倪维骅;唐颖 差示扫描量热法与微机数据库在药物制剂分析中的应用 1988(05) 1. 周传佩.刘义.沈雪松.屈松生 热分析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分析科学学报2001,17(5) 2. 林锦明.张东春.魏红.赵卫权.林德昌 热分析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22(11) 3. 尹世清 热分析技术在药品质量控制和新药研究上的应用[会议论文]-2001 4. 左志辉 热分析法在药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期刊论文]-中国药品标准2004,5(1) 5. 周志凌.李玮 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会议论文]- 6. 葛艳蕊.李建军.刘红梅.杜红霞.GE Yanrui.LI Jianjun.LIU Hongmei.Du Hongxia 热分析仪SDT-2960的特点及新应用[期刊论文]-河北工业科技1999,16(4) 7. 白炯.白正伟.赵高峰.BAI Jiong.BAI Zheng-wei.ZHAO Gao-feng 热分析法评价龙胆泻肝丸和防风通圣丸的稳定性[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导报2008,5(20) 8. 康阿龙.庞来祥.汤迎爽 热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药材2001,24(11) 9. 刘义.董家新.陈静.肖琦.沈雪松.LIU Yi.DONG Jia-xin.CHEN Jin.XIAO Qi.SHEN Xue-song 热分析法在药物研究中应用的新进展[期刊论文]-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1) 10. 朱华.秦冬立.骆红宇.王新芳.Zhu Hua.Qin Dongli.Luo Hongyu.Wang Xinfang 热分析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山东生物医学工程2001,20(1) 1.杨丽萍.雒廷亮.张晨.刘国际 二氯丙烯胺的热分解动力学[期刊论文]-河南化工 2009(2) 2.李凤云.张争 正交设计法应用于晶体测定实验参数分析[期刊论文]-嘉兴学院学报 2008(3) 3.白玮.田凯.叶艳青.肯生叶.刘满红 用差热分析法(DTA)测定市售安乃近片开环表观活化能及纯度分析[期刊论文]-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2) 4.李维峰.刘益.王玉蓉.王迎雪 应用热分析法鉴别根茎类药材及其提取物[期刊论文]-中成药 2008(1) 5.王玲玲.张黎明 大黄游离羟基蒽醌的TG-DTA和XRD谱图特征分析[期刊论文]-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8(6) 6.李维峰.王玉蓉.杜守颖 热分析法鉴别丹参药材及其提取物[期刊论文]-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11) 7.Li Ming ZHANG.Xia LI.Yu Jie DAI Thermal Characterization and Decomposition Kinetics of Free Anthraquinones from Rhubarb [期刊论文]-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2006(5) 8.张黎明.李霞.曹井国 大黄游离羟基蒽醌的TG-DTA分析[期刊论文]-应用化学 2006(9) 9.苗慧.范少华 热分析技术应用综述[期刊论文]-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3) 本文链接:.com.cn/Periodical_hxyxzz199903012.aspx

磷酸氯喹片的性状为白色片或者是白色糖衣片,可用于治疗氯喹敏感的恶性疟、间日疟、三日疟等疾病,药物的疗效非常的确切,针对于患者的病情,每天服用本品2-3次,且要连续服用两周时间,休息一周之后,可以重复进行一疗程,从而巩固了疗效。磷酸氯喹片的药物疗效是极为确切,用于治疗肺-胸膜阿米巴病、阿米巴性肝脓肿、阿米巴腹膜炎、疟疾等疾病,疗效方面无庸置疑,有效控制了患者的病情,患者的病情不同,所采用的药物用量会产生差异,每一位患者需要进行仔细的检查,从而合理应用本品治疗。

应用化工期刊作者投稿

一个月到三个月之间。《应用化工》原:陕西化工,创刊于1972年,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和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陕西省化工学会、陕西延长石油主办。本刊为适用性、综合性化工科技刊物,旨在传递和交流化工领域的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适用技术,及时报道国内外化工科技动态和市场信息,注重为科研生产、成果转让,产品销售服务。每本杂志发表时间都很长,对于编修稿件、核心机刊物来说,审核周期在一个月到三个月之间,出版的周期都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朋友你好,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会的。你可以看看论坛上,杂志终审退稿概率,每个杂志不一样,有的杂志终审退稿率高,容易通过外审,主编择优发表,终审退稿率较高。世界性杂志终审退稿率要低点。他内部规定,终审退稿率10%-20%。这取决于你投的杂志内部制度如何。《应用化工》杂志,月刊,于197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1-1370/TQ,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科研与开发、专论与综述、分析测试、应用技术等。

关于磷酸铁锂最新发表论文

新年初始,国内多家公司宣称将推出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纯电动 汽车 ,而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1月16日对此表达了不认可:“如果有人说,他的电动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而且还特别的安全、成本还非常低,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在目前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

这碗“冷水”泼得正是时候。超长续航到底是否实用?超大容量电池+超快充能否满足安全性要求?这些关系消费者痛点的问题需要业内沉着的剖析。

我们连线了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王朝阳,请他来谈谈电动车电池的发展。

王朝阳研究工作集中于电池和燃料电池中的运输、材料制造和建模等方面,他拥有 90 多项专利(美国、中国、欧盟和日本)。他关于全气候电池(ACB)技术的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后来被 2022 年冬季奥运会选中,为奥运会的电动 汽车 提供动力。他还在2019年发布了一项快充技术称,10 分钟充电可让电动 汽车 充满 80%,续航 300 公里到 400 公里,并且经过 2500 次充放电后,电池容量只有 8.3% 的损耗。就在最近,王朝阳团队开发了一种热调控磷酸铁锂电池(TMB),可以满足低成本、超安全、长寿命、全气候等多方面需求,这项成果于2021年1月18日发表在能源领域世界最顶级期刊《自然•能源》杂志。

谈到电池的热点新闻,他一再强调能量守恒定律。他说,“所有的新闻、所有的发布或者我们在听到的一些故事,用简单的能量守恒定律去分析它,就可以知道它的真实性,以及它的靠谱程度。”

为何鸭: 最近欧阳明高院士批评了超长续航和超级快充,这是工业界跟实验室研究的错位吗?还是说企业有一些夸大的成分?

王朝阳: 这在科学跟商业两方面都有问题。

商业问题很简单,假如说1000公里续航的话,大概需要150度电,所以就算10分钟充好150度电的话,大概需要900千瓦充电功率的充电桩,而900千瓦充电桩目前是没有的,最大功率的特斯拉第三代充电桩是250千瓦,所以从商业角度肯定是没有可行性的。

从科学角度也有很大的问题,续航里程这么长,电池肯定是高能量密度的,比如说6个倍率的充电,在科学上目前还不成立,至少没有这样的报道,没有经过同行科学家评审过的报道。

实际上快充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科学判决,就是3个数据要并存,缺一不可。第一是充电时间;第二是充电后得到了多少能量或续航里程;第三个数据就是电池能够循环多少次,这个也很重要。假如充电很快,得到的能量也很多,但是只充一两次就把电池废了,这也不算是新技术,我们大学一年级的同学都会做。

这三个数据缺一不可,有了这个法则,基本上媒体或者企业发布的任何快充的消息都可以自行判断。

能源这个行业一定要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就是说充电功率乘上充电时间等于多少能量,用简单的能量守恒定律,马上就可以推算出他们在讲什么。

为何鸭: 公众对一些黑 科技 的期待值比较高,希望有一个突破性的技术出来。

王朝阳: 大家都在期望,但所有的黑 科技 一定是基于能量守恒定律的。这个是基本的规则。假如发现黑 科技 是永动机,他不符合能量守恒,这个技术问题就很大了。

为何鸭: 我们来看你们刚刚发表的研究,这个低成本的电池跟2019年10月份发布的快充技术相比,根本的区别在哪?

王朝阳: 最根本的区别是,我们这项研究聚焦于一个主题,降低电池成本。

我们就是希望能够把电池的成本降到跟燃油发动机差不多的水平,这样就可以普及大众市场的电动 汽车 。它的意义对减少碳排放非常大,光是卖几千辆高端电动车,碳中和是无法实现的。

更形象、更简单的表述就是我们把电池包小型化,然后让单位成本保持比较低的水平,就能达到电池整个成本的降低。

这个方向跟国内很多车企的方向正好相反,国内都是长续航,要开发1000公里续航的电池,150度的电池是什么概念?按照现在三元锂电池,比如说一瓦是一块钱,这150度电池就是15万人民币。这个车子不是大众市场的电动 汽车 ,电池成本太高了。

再加上你拖着这么大的一个电池到处跑,这个很危险对吧?那是一个大的能量包。

所以我们把以前的一些技术都应用到新电池上面,包括传统的磷酸铁锂在冬天性能非常差,我们的电池就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因为我们的一定要事先预热到60度才工作,它永远可以给你好的性能。

这个全天候电池测试过。2022年的冬奥会就采用了这款电池,有大量整车的试验结果,包括这些车队在东北黑河的实验结果。

为何鸭: 请你科普一下全天候电池(自加热电池)。

王朝阳: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特别怕冷,温度低的话,锂离子在正极负极之间的传输受到很大的障碍,所以它的性能要降低很多,降低9倍到10倍的样子。

传统的办法是利用外部加热,但耗能比较大,并且不是很直接,需要的时间很长,需要一小时以上,所以不能满足消费者马上就能用的需求,并且在冬天快速充电更不可能。

我们的全天候电池就是在电芯当中给它增加一个镍片,只有10个微米的镍箔,镍箔可以产生自加热,让电池的温度迅速上来。尽管环境的温度是零下,我们做到了温升在60~200度每分钟,而传统的外部加热一般是温升在0.5~1度每分钟,我们这个速度提高了两个量级。一般只要用几十秒时间就可以让电池热起来,然后正常工作。

另外,我们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这种自加热方法消耗的能量非常小。

为何鸭: 这个办法本质上是主动控制,不改变材料本身,安全性也没有变化,能够迅速让电池达到一个适当的充电的温度,对吧?

王朝阳: 对。我们最早提出结构创新,传统电池的结构就是正极、负极与隔膜,叫三部件结构。我们增加了第4个部件镍箔,放进去以后,它可以自己储能,自己调节温度。

为何鸭: 提到固态电池这个概念,我看有公司已经在推这个产品了,但是有的人说他这个是半固态的电池。请你科普一下固态电池跟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本质的区别在哪?是液态跟固态的差别吗?

王朝阳: 固态电池的真正意义,是把原来我们常规的磷酸铁锂、三元电池当中的电解液,用固体的电解质来取代。但固态电池的研发,离真正商业化应该还有很远的距离。

你可以从媒体报道或者从公司发布的消息当中看到,我们的研发人员和企业,基本上都还没有想清楚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固态电池产品。

为什么这么说?我可以举几个例子。第一个例子,你在媒体当中可能会经常听说,固态电池的离子导电率太低了,固-固界面电阻太大了;同时你又看到说固态电池可以快充。这是互相矛盾的,一个大内阻的电池怎么可以快充?那是不可能的。

有的人讲半固态电池,意思就是说正极里头还有电解液,有一半以上的危险的电解液还留在电池里面,这能安全吗?

为何鸭: 包括丰田在内,一些大公司说将来要做固态电池,是因为固态电池的安全性更好?

王朝阳: 固态电池大家都要去做,认为是下一个发展的方向。每个企业有自己的考虑,不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还有企业的定位、投资的方向。但是固态电池一定安全吗?我们有时候想当然认为是安全的,但是你真正好好去想的话,会发现它有很多不安全因素。

第一,假如某公司固态电池做成150度电,这个是很大的一个能量包,即使是固态,扛着这么大能量包到处跑,也是不安全的。一旦放电、也就是全部电能放出来的话,电池的温升应该在1500度以上。

也就是,如果某个部位短路,电能一瞬间就释放出来的话,电池材料要达到的温度是1500度以上,没有任何材料是安全的。即使10%的电量被瞬间放出来,固态电池的温度就达到了180度,锂金属也熔化了。

为何鸭: 回到40千瓦时的电池,是小容量的话更容易控制安全性吗?

王朝阳: 我们发明的40千瓦时电池是目前所有的市场上最安全的电池。第一,毕竟只有40千瓦时。第二,它的正极是用了磷酸铁锂,这是非常安全、热稳定相当好的一个材料。第三,我们尽管也是石墨负极,但因为在60度工作,我们可以把石墨颗粒做大,比表面积可以小,这也提高了安全跟热稳定性。第四,我们用的低电压的电解液,因为磷酸铁锂它的电压只有3.6/3.7伏,而三元是4.2/4.3伏,所以电解液更安全。

为何鸭: 还有个概念需要解释一下,现在讲石墨烯跟石墨负极是什么关系?石墨烯为什么是热点?

王朝阳: 大部分的使用场合中,石墨烯只是一个导电剂,增加电子导电率,所以它的用量很少,比如说1%、2%、3%,而石墨是一个储能材料。打个比方,这个石墨是让你吃饱的东西,而石墨烯只是味精,调料。

为何鸭: 对于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二选一争论,你觉得未来应该如何选?

王朝阳: 三元电池能量密度要高一些,但是缺点是它的安全性要差一点,成本也高,还需要用到钴,钴是一个战略性的金属,所以有明显的缺点。

电芯材料的能量密度高了以后,安全性就差了,就要在电池包上做更多的安全装置,来防止三元电池产生不安全。而在电池上加装另外的装置以后,它会降低整个系统的能量密度,所以150千瓦时的电池肯定不会去选择比较重的磷酸铁锂,那样这个车子大概就没有乘客了。而把电池做小了以后,磷酸铁锂就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因为它有不可超越的优点,就是安全性特别好,成本特别低。

所以在不同的场合,这两种电池都会有用处。最近我们在做飞行 汽车 的电池,就是电动飞机的电池,以后咱们都可以坐着飞行 汽车 去上班了。飞行 汽车 它可以利用三维的交通网络,能够没有堵车情况下到达目的地。对飞行 汽车 ,三元电池会是一个首选,因为毕竟飞机是要飞上去的,对重量特别敏感。

我也不能用小型化技术来做飞行 汽车 的电池,你总不能飞5分钟就需要补能,在空中也没办法实现10分钟补能,所以我觉得这两个技术在不同的场合都有自己的用途。

为何鸭: 提到飞行 汽车 我也很好奇,包括国内也有公司在做这方面项目,如果用燃油发动机做动力,不是一样吗?

王朝阳: 我们现在的飞行 汽车 垂直升降,它是大都市使用的交通工具,对污染、噪声都是非常敏感的,所以用燃油现在不是一个发展方向。

未来飞行器会做成无人驾驶的智能型,没有驾驶员就可以省一个座位的空间和一个人的重量,这样它必须要配备比较大的电脑,然后有很多数据处理的功能,这时候需要大电池,所以即使用汽油机的话,还得配一个大电池,这样的话整个重量会超出纯电动的做法。

燃油车转变成智能 汽车 有一个巨大的障碍,因为用到的一些传感器,都是需要电力控制的。包括刹车,用电控制都会更快、更精确。

为何鸭: 谈到未来的趋势,丰田也在推氢能电池的电动车。在中国,北京也有氢能电池试点,在你看来,氢能电池的趋势是什么?

王朝阳: 氢能燃料电池,我本人也研究了十几年。它的最大毛病,一是成本太高,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寿命还不够。它需要科学上的突破,让成本降一个量级,然后才能谈商业化,目前离普通消费者还有一些距离。

过去的20年,至少国际上有20个公司,每个公司在氢能燃料电池上面投入差不多20亿美元。我的实验室在这方面已经投入大约3亿人民币做研发,写了一些论文,但是我还不敢有商业化的想法。

——————

路灯50ha的胶体电池能用磷酸铁锂电池代替。成本下降,体积较小等原因,在太阳能路灯的电池选择上,锂电池渐渐取代了以往的胶体电池的地位,成为首选。磷酸铁锂,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化学式为LiFePO4(简称LFP),主要用于各种锂离子电池。自1996年日本的NTT首次揭露AyMPO4(A为碱金属,M为CoFe两者之组合:LiFeCoPO4)的橄榄石结构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之后,1997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John.B.Goodenough等研究群,也接着报导了LiFePO4的可逆性地迁入脱出锂的特性。美国与日本不约而同地发表橄榄石结构(LiMPO4),使得该材料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并引起广泛的研究和迅速的发展。与传统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结构的LiMn2O4和层状结构的LiCoO2相比,LiMPO4的原物料来源更广泛、价格更低廉且无环境污染。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